发布时间:2022-04-21 08:11: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药品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Abstract: In GMP teaching, 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unintere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a problem that troubles us for a long time. By introducing enterprise-simulating internship and training as a carrier,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contents about GMP vividly and obtain perceptual knowledge about enterprise producing mode. It is helpful to transform students into skilled workers smoothly when they begin their career.
关键词:GMP教学,生产实训,拟企业化
Key Words: GMP teaching, producing internship and training, enterprise-simulating
【中图分类号】F407.72-4
资金项目: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社科研究项目《生物制药校内生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邱东凤) (项目编号:JA12426)本文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起源于国外,是人类经历了多次重大药物灾难而催生的,美国FDA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颁布了世界上首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八十年代初我国也提出了相应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概念,历经30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GMP管理体系。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二重性。由于药品质量标准的局限性,一个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求药品生产的全过程都必须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杜绝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在《GMP》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将课程内容的枯燥法条,形象地传送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尝试在GMP教学中引入拟企业化生产实训课程,以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GMP法规条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进行拟企业化生产实训的教学思路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所有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过程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GMP 管理的成功与否,因此企业每年都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员尤其是新员工进行以GMP 为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他们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领会岗位文化,加强岗位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点,我们作为职业教育学院,以培养一线熟练的技术工人作为首要目标,通过GMP课程的开设,使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进入企业之后能够很好的理解 GMP,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管理,从而很好地服从管理,进一步参与管理 [1] ,改进管理,设计管理。GMP 课程教学实践性强、应用性强,法条枯燥,为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GMP相关内容,我们考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让学生树立严格的 GMP 管理意识,在GMP课程教学中引入拟企业化生产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以药品生产岗位所需知识、技能为核心,突出职业性、实用性[2],结合教学目标,制定项目和实训方案,组织实训,并生产“产品”的模式,保证对生产的全过程完全模拟,实现实训和生产的高度一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生产实训工作安排
1、项目选择
在GMP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特点,结合福建省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典型产品?――多粘菌素生产过程作为拟企业化生产实训项目,生产流程如下:
多粘菌素E发酵工艺流程:
多粘菌素E分离纯化流程:`
本项目源于企业,虽然在校内实训车间完成,但生产流程、岗位和工作任务与实际生产有高度的“仿真性”,保障了生产实训的效果,实训过程涵盖了GMP管理的大部分场景,让学生熟悉所有管理文件、技术文件、操作文件,理解生产过程安排、劳动组织、全过程生产控制。单元操作和生产岗位包括:菌种、配料、消毒、值班组、过筛、提炼、浓缩、碳脱、结晶、喷雾、干燥、成品粉碎、包装、污水处理、质量控制(QC)、质量监督(QA)等,几乎涵盖了福建省抗生素企业的所有就业岗位,对学生下一步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有很好的帮助。
2、时间安排
拟企业化生产实训安排在GMP六大体系(机构与人员、设备、物料与产品、文件管理、生产管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理论教学全部完成,顶岗实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项目的特点要求,自行设计实训方案,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提高。
3、实训实施
人员的组织。生产实训的人员组织是模拟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安排的,以生产车间作为一个团队,分别设定了车间主任、技术员(工艺员)、班组长、基础员工等岗位各若干,学生可以根据自荐、推荐、投票选举等方式选择相应的岗位,扮演相应的角色。
方案的制订。在团队组建完成之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共同参与生产实训方案的制订。首先由企业技术人员、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老师组建教学团队,提出实训方案的总体思路,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和总体进度安排,学生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制定详细计划,分工协作,完成各岗位任务,以完成整个实训项目的方案制订。
文件的准备。根据《发酵工程技术综合实训讲义》、《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综合实训讲义》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训讲义》等相应的配套教材,结合《GMP》对药品生产规范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编写相应的工艺规程、STP、SMP、SOP、生产批记录等文件的方法。
物料的准备。让学生了解生产计划、生产指令、物料单耗等的概念。在老师的协助下,要求每个车间、每个班组在开展工作之前,列出所需要的物品清单,包括:原辅材料,工器具等。了解原辅材料的理化性质,保存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掌握设施设备、工器具等的使用、清洁、保养、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实训的组织。生产实训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是以“车间”、“班组”为团队单位,以企业制度进行管理的模式。实训团队组建后立即转换角色,以各自扮演的身份参与生产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内通过交流和协商制定计划、确定任务和操作流程、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训过程,实训团队参照企业的管理方式,采用三班倒、工作交接制度、考勤制度、过程考核制度和表彰制度进行企业化管理,营造生产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效地培养各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训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现场管理如:状态标识、原始记录、岗位卫生、清场等的要求和意义。严格按GMP对生产管理所强调的“三统一”进行管理,即现场状态与批记录上体现的相统一,批记录上的指令与SOP要求相统一,SOP与工艺规程要求相统一。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执行 G M P,药业生命线;硬件是保证,软件是关健;质量为核心,六大体系健;人人履职责,培训来保证;SOP 全面订,过程要验证;操作真记录,数据可追踪;现场标示清,状态标记全;Q A 强监督,Q C 不放松;安全和环保,牢记在心中;大事不马虎,小事见真功;贯彻 G M P,落实行动中。》
4、考核方法
考核对象。以考核团队为主,兼顾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评价内容。重视知识的学习,也重视技能的考核。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主要侧重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考核形式。我们采用学生自评、车间(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等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个人综合评价和期末成绩挂钩,团队考核评优评先的方式,在实训结束后,评选和表彰优秀“生产车间”、优秀“车间主任”、优秀“员工”, 召开实训总结大会予以表彰。
三、结果评价
通过拟企业化生产实训的学习和锻炼,缩小了GMP 教学理论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差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技能,主动思考 GMP各项条款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素养,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身份零距离的转换。
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GMP》实践教学几年来,通过生产实训的锻炼,实现人员(培训)强化,培养出的学生们基本具备了生产岗位必备的知识与基本技能,能熟练完成药品生产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熟悉药品生产工作的过程与方法,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们的学生到药品生产企业后,能很快胜任本职工作,并逐渐独挡一面,在高级蓝领流动较为频繁的现阶段,无疑大大地提高了就业率和职务升迁的竞争力,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树立了方向和信心。
拟生产实训的开展,使我们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之后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自09年以来,我们有多批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工作,他们认为:“学生到岗后能很快实现角色转变,在实习期间,同学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虚心好学、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原则、谦虚有礼的处事态度、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胜任本职工作,独立顶岗,为企业解决人员紧缺的燃眉之急,同时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发现并协助解决问题,受到了车间领导和工人师傅的好评,在实习期间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岗位技术员、工艺员等职务”。
四、总结与改进
1、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不但要对本课程的知识掌握扎实,还要对相关的实训内容十分熟悉,要求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以更好地在实训过程中指导学生。
2、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教学对学校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依托学院建成的获得省财政支持的模拟企业化的生产实训基地,拟企业化的抗生素生产线、质量控制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3、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教学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图书馆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要求,还要建设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库等,以便于教师学生更加快捷获取相关资料[3]。
参考文献:
[1] 王 颖 侯春燕《GMP》教学与课改初探[ J ] . 课程教育研究,2012 年 10 月 下旬刊:247
[关键词]药学实训中心;实验室管理
药学实训中心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做好实验既能让学生巩固学得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是药剂专业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仪器设备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室的规范管理是实施实验教学的必要保障,也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1日常管理
1.1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药学实训中心日常管理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如下制度:①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②学生实验守则。③实验教师岗位责任制度。④仪器、药品出入制度(包括入账、借出、损坏、维修、报废等变动内容)。⑤贵重仪器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账目分明,有法可依。1.2拟定仪器和药品的购买计划有些实验课教师总在实验课前申请购买实验用品,而仪器跟药品的购买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往会造成实验课的开设延迟,所以及早做好仪器与药品的申购就非常重要。笔者在期末之前,通过与教研组的沟通,把下学期需要开展的实验汇总并把需要的仪器与药品数量统计,然后根据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上报需要申购的仪器与药品;在开学初,仪器与药品到达后,再核对一下,查缺补漏,对需要的仪器与药品再一次申购。在每一项实验课完成之后,都在《仪器、药品出入登记册》上做好记录,然后在每个月的上旬根据物品的损耗及存库量申购相应的仪器与药品。这样既能减少实验用品的浪费,又能保证实验的正常开展。对于需要不能贮藏太久,需要临时申购的特殊处理。1.3仪器借用和管理方面仪器借用是保证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在借用过程中,对教师借出的物品及时进行登记,根据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督促教师及时归还。完善相关的借用手续。1.4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实现资源高效共享药学实训中心除了要做好药剂、中药专业相应的专业实验课之后,还要承担全校各专业的化学类实验课。这就对实训中心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就一节课可能有五、六个班一起来上实验课,且都做同一个实验。这对实验室及仪器的安排非常难,很显然实训中心承担不了。因此在每学期初就制订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表制订这一学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安排表,尽量安排每次实验不要太多班来做,同课程同实验不要同一时间做,这样实验室使用比较合理高效。这就要求实验室教师准备工作要做好,压力就转到实验课教师的准备工作上。笔者的办法是:选出小组长,要求他们认真预习,提前到实验室协助教师做实验准备工作,把实验用品分发下去。实验结束后,让其将物品如数送回。这样在减小了教师压力的同时,既提高了小组长对该实验的了解程度,在组内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又能很好地保证仪器完整和药品安全。1.5合理安排实验室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药学实训中心的实验课比较多,且有一部分的实验室教师还兼任理论教学,所以在安排实验教师的时候就要合理分配,使每个教师能够在完成自己的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拿到相应的课酬,做到多劳多得。
2仪器管理
因为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所以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最大效能是实验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整理说明书,分类装订成册,以便日后查阅。对贵重仪器设备还要建立使用日志和履历卡(含故障现象、原因及维修记录等)。这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日常保养、及时检修都是非常重要的。每周对实验器材进行一次清理。对损坏的物品及时报损并入帐,做到帐上日清月结,使教学仪器的使用监督常规化。对所缺物品及时和相关部门联系,通过匹配和购进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①对实验室药品、仪器统一布局,合理安排。定橱、定柜、定位,存放有序,做到编号、卡片、帐物相符,规范化地装订,制订了《仪器与药品摆放图》,随时经得起检查。②对于各种仪器、标本、模型,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腐、避光,对危险品严格管理,领取须登记,不得流失。③及时向教师介绍新增的仪器并及时登记入帐,定位到位置,让实验器材及时得到充分利用。④不常用的仪器设备需定期检测,通电保养。
3药品管理
药学实训中心药品的特点是品种繁杂,液体药品多,而且药品间易发生反应,引起药品质变失效,有的药品还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甚至有毒性。因此,笔者认为规范药品管理要做到安全第一,科学分类,取用方便,具体做法是:①药品室禁止学生出入,准备药品与实验药品分开。②特殊药品有专柜上锁保管,做好出入登记。③药品科学分类保管,定位存放,做到柜子上有卡,瓶上有标签。④易挥发、易潮解、易氧化、易变质的药品先买先用晚买晚用,做到推陈出新,使每一瓶药品充分发挥作用。对于易挥发的做到定期通风。⑤实验后废弃药品集中倒入收集瓶,按学校要求统一处理。
4实验教师行为规范管理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易少凌 吴泽鹏 陈伶俐
【摘 要】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是稳固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职业能力的必修课程,但是目前这门课程在高职非制药类专业的教学中与其他制药类专业一样均是侧重于生产操作的训练,不符合非制药类专业的学生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未体现非制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未激发非制药类专业学生的优势。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非制药类专业的《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契合了非制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丰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情景模拟;药物制剂技术;高职业;非制药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22-03
作者简介:易少凌,女,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药物制剂的开发与教学改革;吴泽鹏,男,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实验师,本科,研究方向:药物制剂的开发与教学改革。陈伶俐,女,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药物制剂的开发与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情景模拟法应用于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01137)和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药营专业《药物制剂技术》实训情景设计”(编号:201420)的研究成果。
一、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现状
《药物制剂技术》是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药物制剂生产和制备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是制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药学类专业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上领先于全国高职院校,2007年《药物制剂技术》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药物制剂实训中心是“2007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和“2008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中心”,2011年出版了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物制剂技术实验微格教材》,2013年出版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物制剂技术》,并且我校是国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核心院校之一,但是目前《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均针对制药类专业,未体现非制药类专业的特点。现阶段《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在高职非制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非制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未体现该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能力目标为“能够在实验室制备常用剂型、能够对处方进行分析、知道不同剂型的优势、能够合理推荐和指导使用药品”;药学专业、药学英语专业的能力目标中亦要求“能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剂型”。但目前《药物制剂技术》的实践教学侧重于“处方分析” 、“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学生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能达到“能够在实验室制备常用剂型、能够对处方进行分析”能力目标,但是在培养学生“知道不同剂型的优势、能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剂型、能够合理推荐和指导使用药品”方面却差强人意。
2.在非制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未符合其岗位需求。高职非制药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少部分学生从事药品生产以外,大部分学生尤其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生产企业、医药公司、药品流通企业从事药品购销、医药商品推广、医药营销策划工作或在药品零售企业、医院药房从事药学服务的工作。但目前《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仅仅针对药品生产岗位进行了生产操作的训练,没有针对药品购销岗位和药学服务岗位的特点进行教学,与非制药类专业的岗位需求不相符。
3.在非制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未激发学生的优势。高职非制药类专业尤其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文科生为主,实验操作能力比理科生弱,但是该专业的学生具有《药品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且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而现阶段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根据理科生特点开展的,形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非制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从《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目标、非制药类专业的岗位需求以及非制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应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优势恰到好处地与之相契合。因此,本课题组提出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学紧密地与工作、与岗位结合,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2006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依据教育部意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理论探索,本课题组拟将情景教学法引入《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该研究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增强高职院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课题提供了一种试点和探索途径。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应侧重于将药剂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本课题是针对高职非制药类专业的《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进一步的完善,对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等都有积极意义。
3.有利于丰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资源库。本校是国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的核心院校之一。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图片、视频、课件、讲义等资料能进一步丰富该教学资源库,增强该资源库对非制药类专业的适用性。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情景模拟教学法又叫做角色扮演(role-play)法教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个真实、具有辩论价值的情景,组织学生分析矛盾冲突,并且与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处理各种冲突,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按照当代教学模式的分类方法,角色扮演属于一种以研究社会行为和解决价值矛盾为取向的“问题解决模式”( problem- solving model)。这种教学能够向学生提供比其他教学模式更大的思考空间和更多的表现机会,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广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增加价值断力、促进人格自我完善的目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过程包括六个方面:情景设计、角色选定、编制表演框架、情景演绎、讨论和评议、梳理和总结。
1.情景设计。情景设计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础,设计的情景是否具有典型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用于教学的问题情景可以是:突出的社会现象、社会机构之间的冲突、人际之间的矛盾、个人遇到的困扰或疑惑等。设计的情景应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素质以及实际的工作环境相符合,应不仅能刺激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应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加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目的。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选择类似的真实事件编制成具有利益冲突、矛盾或者多种解决方案的的案例,也可引导学生收集素材将自身遇见的两难问题或者是愿意探究的事件设置成情景。
2.角色选定。在心理学上,一般将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人,都有一整套由其身份地位决定的社会行为形式。根据情景设置不同的角色身份背景,如年龄、学历、职业等,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角色的形象、语言、行为及心理需求,从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增进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与客户的相互理解。教师可根据学生意愿分配角色。
3.编制表演框架。确定情景和角色后,相关表演成员形成小组。预留一到两周的时间,供小组成员查找资料、策划表演内容、编制剧本、准备道具,力求表演接近真实的情景,增加现场感染力。
4.情景演绎。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和其他小组观察记录,并可引导小组在演绎结束后进行答疑。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目的是模拟仿真,侧重点不在于演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案例中,把自己置身于实际情景中去,应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提出观点或拿出方案。
5.讨论和评议。讨论和评议是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关键点。讨论和评议的效学决定着此次教学是停留在浮于表面的模拟仿真,还是进一步升华到了对学生自身和不同人物性格、心理、立场、利益的深度分析,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增进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升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药学服务能力。
6.梳理和总结。情景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授课内容可能会偏离主题或者被某些不可预知的事件中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梳理和总结,将教学目标与角色演示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本课题研究组在2013年开展了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尝试。该法深受学生喜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了企业的工作流程,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实例一】
实训项目:不同剂型在婴幼儿用药中的应用
实训目的:
1.掌握适宜婴幼儿使用的剂型种类,为购药者合理推荐药品;
2.以实际药店为原型,通过模拟药店药师进行药物销售的场景,掌握药师销售药品的基本程序和注意事项。
实训内容:
4~5名学生为一组,自行分配角色,运用想象力,模拟药店售药情况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表演结束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和评议。
角色一:顾客——你是患儿(1岁半,高烧39℃)的母亲,30岁,收入中档。孩子发高烧,你心中焦急,来药店为孩子购买布洛芬退烧药。
角色二:药师——你是药店的销售人员,刚才注意到一位年轻女子走进药店,神色焦急。
参考药品: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栓剂、布洛芬颗粒、布洛芬分散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表演要点参考:药店销售药品应遵循5个步骤,笑迎顾客、询问顾客需求、引导顾客购买药品、回答顾客疑问、送别顾客给予温馨提示。
评分标准:
1.药品推荐(50分) 能准确说出各种剂型的特点、适应人群、用法说明、注意事项。
2.仪表仪态、礼貌用语、沟通技巧(30分)
3.表演框架的编制、实际表演效果(20分)
【实例二】
实训项目:不同剂型在老年人用药中的应用
实训目的:
1.掌握适宜老年人使用的剂型种类,为购药者合理推荐药品;
2.通过模拟医药代表向医生推广药品的场景,掌握医药代表推广药品的基本事项。
实训内容:
4~5名学生为一组,自行分配角色,运用想象力,模拟医药代表推广药品的情况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表演结束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和评议。
角色一:医生——你是某医院呼吸科的医生,42岁,男性,正在诊室给病人看病。
角色二:医药代表——你是某药企的医药代表,你们企业现在新出品了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这种新药,你负责向医院推广。你已经了解到目前医院一般是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盐酸氨溴索片、盐酸氨溴索胶囊这三种剂型。
表演要点参考:
1.医药代表药品推广应遵循的步骤:准备工作、观察医院医生情况、开场白、自我介绍、引起兴趣、引入正题、约定下次拜访时间。
2.医药代表向医生推广药品一般仅一次拜访并不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可以编制几个场景来完成该实训项目。
评分标准:
1.药品推荐(50分) 能准确说出各种剂型的特点、适应人群、用法说明、注意事项。
2.仪表仪态、礼貌用语、沟通技巧(30分)。
3.表演框架的编制、实际表演效果(20分)。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丰富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学生将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打下基础。但情景模拟教学法要进一步在高职非制药类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其优势,还需广泛地从行业中收集素材,设计并不断更新实训项目,完善实训教材、考核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20(6):28-31,52.
[2]唐丽.高职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角色扮演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38-40.
[3]朱建方,孔凡航,曹刚.“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21-26.
[4]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63-64.
药学专业课程实训以单一实训为主,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以药厂工作岗位为例,药物化学课程实训要求学生合成药物;药物分析课程实训要求对药物进行相关质量检测等。这样的实训安排可以使学生掌握单个的工作岗位技能,而对整个工作任务体系却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开发综合实训课程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技能培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二、专业课程综合实训体系开发的思路
(一)改变单一的实训模式药学专业岗位群必须具备大量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基于工作任务建设开发综合实训课程,选取的项目多为工作中的实际应用项目,凸显了专业定位。药学综合实训可分为药品生产检验技术综合实训模块、药学服务综合实训模块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药学综合实训方案在实训内容上注重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在实训形式上跳出了传统单一课程训练体系的藩篱。
(二)注重技能的全面培养任何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是为其培养目标服务的,实训教学能使学生真正具有服务一线的生产和管理能力,能够真正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以药学专业生产岗位为例,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药物的化学合成、质量分析控制、药物制剂等相关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按照工作任务经历的典型工作程序开展理实一体的情境教学,具有明显的行动导向性、就业导向性的实训特征,对接产业、产学结合、岗位针对性特征鲜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专业课程综合实训体系开发方案设计
(一)实训内容内容的选取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突出实用性、适用性、代表性原则,实训项目不求多而求精。通过对企业生产及质检岗位群的分析,由指导教师依据制药企业产品,选取有代表性的制剂作为实训项目,根据岗位确定几大技术,重点加以规范和强化。同时,随时调整实训内容,以适应行业标准的改变与提高,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药品生产新技术及质量检测新技术,及时了解新技术应用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同时也要强调实训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及开放性。
(二)实训实施该课程综合实训体系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3,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现以其中一项目举例说明。项目名称:阿司匹林片的生产与质量分析。学习形式:根据项目指导书,小组学习并组织项目实施。项目主要内容:任务一,阿司匹林原料药生产;任务二,阿司匹林片制备;任务三,阿司匹林片的质量分析。项目涉及药学专业多门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做好项目指导培训。另外,项目完成时间较长,且影响因素繁多,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团结合作才能完成项目内容。项目以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交换工位进行训练,依此类推,最后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同时也可以由完成任务比较好的学生在实训现场指导,帮助后进小组。
(三)实训方法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教学要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做到教、学、做结合,建立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完整体系。实训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任务分解,自主策划,采用“教师布置讲解任务学生策划并制定项目计划学生实施同时教师辅助师生共同总结反馈问题”的模式,逐个完成项目任务。
(四)实训条件实训由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同时聘请校企合作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充分运用各实验实训场所,包括化学实训室、药物化学实训室、药品质量检测中心、制剂工厂等。学校相关实训基地和场所应努力做到开放性、先进性、兼容性、可组态性、通用性,构建综合实训场所以保证实训的完成。同时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制实训指导书,基于实际工作任务设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五)实训评价综合实训的评价是多元化的,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企业行家点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自评主要用于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协作、学习态度方面。教师点评主要用在学生学习过程、态度、方法及实践操作方面。
[关键词]GSP软件 模拟药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59-02
自从GSP、GMP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医药企业市场准入的严格控制,医药企业呼唤药品经营与管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药学类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大。药学职业教育是遵循“以药学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药学人才的教育。[1]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自从2003年在我校开设以来,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一直以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在座谈会中反映虽然知道课程内容对将来工作有用,但还是缺乏听下去的动力。近年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提倡增加企业真实的实训项目来达到工学结合的目标。在目前校内实训条件相对匮乏的前提下,引进GSP软件模拟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GSP软件的基本结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1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我校建设有仿真医药公司、仿真药房两个实训室服务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仿真医药公司内部按照药品批发(零售)公司的配置设有总经理室、质量管理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等部门。但是由于某些设备和材料的缺乏,GSP流程管理中的一些标准操作规程(SOP)较难得到很好的实训开展。新版GSP在2013年6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全面推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由此我校采购了一款由沈阳药科大学和北京溢润伟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的GSP教学软件,并在公共机房购置安装了服务器专供GMP和GSP软件模拟教学。
(一)软件结构
整个软件分为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
1.管理员和教师模块主要是对学生、实验和成绩进行管理。
2.学生模块即学生实验界面。分为两大部分:GSP管理模拟实验、GSP认证模拟实验。GSP管理模拟实验对应教材(软件配套教材,下同)的第一章至第三章,GSP认证模拟实验对应教材的第四章至第六章。
(二)教师功能
1.学生管理:在班级下添加、修改、删除学生,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学号、登录用户名、密码。可批量录入。
2.成绩管理:查看系统给学生的实验分,给学生的考勤分,系统自动得到每个学生最终的实验成绩。
(三)学生实验
学生登录后显示三种模拟实验部分,分成三个入口:批发企业、零售连锁、零售企业。学生可按照教师要求或自由选择进入任一个入口练习。进入各类企业入口后,显示两个大模块图标(GSP管理、GSP认证),进入大模块后,显示小模块图标,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或课后自主选择小模块进行练习。页面中同时显示学生信息、案例信息、资料库,主要部分是练习区。
GSP管理模拟实验的小模块分别对应教材,包括管理职责、人员与培训、设施与设备、进货、验收与检验、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小模块,企业类型不同,小模块不完全相同。
GSP认证模拟实验的两个小模块对应教材,包括:GSP记录与凭证,GSP认证检查。具体流程:(1)编辑GSP认证申请书,提交有关资料;(2)材料送局领导阅批(由老师来阅批通过);(3)技术审查(GSP管理模拟实验)。通过系统出题的形式来验证学生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系统会自动出20个题目,学生做完题目,如果分数达到80分以上,即通过技术审查。如果没有达到80分以上,系统会重新出一套题,学生可重新答题。
二、GSP软件模拟实训项目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也至关重要,GSP软件模拟课程是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模拟一家独立的医药公司,每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课程的学习则是每家医药公司的运营。[2]
(一)实训目的
通过软件模拟实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GSP在医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及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填写医药公司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表格。
(二)项目式实训内容(见表1)
表1 项目实训内容
■
(三)实训过程考核
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将学生分组,要求组长给予每个同学进行定岗,有总经理、质量管理部门、购进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养护部门、销售部门等,运用在教学软件GSP认证中各部门的任务配合最终通过GSP认证。[3]
实训过程考核的指标与每个子项目的要求一一对应,指标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量化考核,除了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操作步骤)外,还包含工作态度、团队配合等。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完成自己的岗位任务后可以协助他人共同完成,最终形成一整套GSP文件,教师进行最终评价时参考小组互评的结果以及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最终给出综合成绩。
三、GSP软件模拟的教学效果
我们把2011级未实施GSP软件教学时的学生成绩和2012级运用该软件教学后的学生成绩进行了对比研究。经t检验表明,不同年级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施GSP软件教学前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实施GSP软件教学前后效果比较
四、讨论
(一)GSP软件教学符合项目化教学的要求
GSP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传统教学法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接受,目前流行的项目教学法克服了以上弊端,而GSP软件是以软件模拟药品经营全过程的行为规范,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这一点恰好适应了项目化教学的要求。
(二)GSP软件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运用GSP软件模拟教学法,学生从GSP管理和GSP认证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模拟完成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SOP,加深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从2011级两个班和2012级两个班的项目考核成绩可以发现,GSP软件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P
(三)GSP软件教学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GSP软件教学倡导体验、探究、交流和协作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参与GSP流程模拟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四)GSP软件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
GSP软件教学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悉GSP管理及认证流程,并对医药企业实际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同时,软件后台运行需要大量的基础性资料,可以通过与医院药房或药店在科研与社会服务上全面合作,既提升了教师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五、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在GSP课程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将教学软件应用于GSP模拟实训,解决了课程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让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分别担任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模拟GSP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了时间,增强了学习效果。[4]从实训的过程和考核结果来看,以后实训过程的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好校内仿真实训软件,也要带学生参观校外实训基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医药企业的工作流程。
[ 注 释 ]
[1] 万春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用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
[2] 戴波.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药学专业《GSP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新导刊,2013(11):177-179.
关键词:高职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0-02
有机化学实训是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训课程,它的后续实训课程是药物化学实训、药物分析实训、药剂学实训等专业课。目前,在工学结合的推动下,药学各专业实训课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对有机化学实训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职药学专业面临的问题,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缺乏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主要问题有:首先,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有机化学实训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课程成绩主要由理论考试成绩来决定,使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用不够明显,造成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其次,是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不适合高职高专能力培养目标。一方面,近年来,生源减少,高校扩招,导致大多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实训理论及验证实训偏多,综合有机合成实训较少,几乎没有开设综合设计实训,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部分实训教学内容和实训手段陈旧。这就致使与后续实训课程脱节,不适应现代科学的新发展。
二、实施工学结合有机化学实训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性,为临床药学、药品生产、药品检验、制剂等药学工作岗位第一线服务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要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以完成任务为主线,强调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要与企业岗位对接,使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更胜任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新型人才。显然,目前有机化学实训教学现状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将“以提高综合实训技能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应用于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工学结合下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重视有机化学实训课程开设、优化课程结构,精选实训内容。目前,大多数高职药学类专业都把有机化学实训作为有机化学的辅助课程,课时往往是“68+20”式,即:理论课68课时,实训课20课时。从数据上看仅仅是帮助学习有机化学而开设的,难以完成当前教学培养目标。我校已将“68+20”式改成“58+40”式,即:将有机化学实训作为独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有机化学同等重要,而且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考核制度。这样不但形势上重视了该课程的开设,更重要的是切实加大了实践教学,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训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性质验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等四个部分。为了优化课程结构我校把课程分成三部分:基本知识及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综合设计性实训。其主导思想是:精化基本知识和操作、删除性质验证实训、加大合成实训、增开设计实训。适当增开一些设计性实训,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优化课程结构,精选实训内容,使整个制备的产物不仅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类型,而且是常见药物(如:阿司匹林、肉桂酸的制备等),这样可以兼顾到各种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但能巩固有机化学知识,学到实训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学到一些药物知识,实现知识、技能和兴趣的三重收获。我们讨论修订了原实训教学大纲,增开了药物合成实训,删减了性质验证实训,并与合成部分合并。其中有机制备实训是综合实训,需要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基本操作能力、性质验证知识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知识,是学生有机实训操作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体现.也是对实训水平的检验。如果在这一部分加强教学,可为后续课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实课程验的药物合成、分离、提取及鉴定的操作能力打下扎实基础[1]。利用合成的产品进行性质验证,这样既节约了实训药品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的系统化,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改经典验证型的内容为应用型的内容,适当开设综合设计性实训。设计性实训由任课教师出题(如:乙酰苯胺的制备、水杨酰苯胺的合成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自选设计方案,经任课老师审阅后,再独立进行实训。这种实训方法和材料贴近专业,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与药学接轨,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实训内容,既能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不断增强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实训兴趣,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综合实训能力,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综上所述,我院有机实训课程作如下开设(表一):
2.完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的课堂,培养实训能力。根据三部分实训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基本知识及操作模块,这一部分安排课时较少,可采用理论教学、动手操作与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曾加基本知识的信息量,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其中动手操作练习可以选常见的基本操作如:沸点测定、熔点测定、减压蒸馏等以提高动手能力,以满足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训操作的基本需要;其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模块是有机化学综合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运用部分,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四步走”模式:预习与问题操作与记录总结与思考再操作,在实训操作前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并记录作为考核参考;总结与思考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实训的成功与失败,并找出改进实训的方法,如:如何提高产率,如何提高纯度等;再操作阶段,可利用“开放性实训室”,即:建立课余时间开放的实训室制度,为那些一次实训不足,需要改进实训的同学提供弥补机会,也为那些追求完美、敢于探索创新的同学提供机会,而这些都记录作为考核依据,以鼓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最后,设计实训部分,教师给出几个题目分组讨论,并根据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总结组织实施实训总结实训成果及不足的步骤来检验效果。
3.细化考核,促进有机实训的高效开展。考核不是目的,考核是保证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手段,而实训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平时的实训中进行。本着这个原则建立平时考核(60%)+期末考核(40%)相结合。其中期末考核分为期末实训操作知识考试和期末单项基本操作演示,成绩各占20%,考核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实训,增强学生参与实训的动力和兴趣[4]。平时成绩要细化到以学生每次实训的预习报告、回答问题、操作规范、实训报告及学习态度、良好习惯、开放性课堂等来进行综合评分,涉及到实训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实训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时也避免了最后一次操作技能考试的偶然性。因此这个考核比例分配是比较具有科学性和人性化特点的。
参考文献:
[1]黄耀峰,何彬,等.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0,(02):55-56.
[2]郑明,卢薇等.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2006,5(5):82-83.
[3]王丽君,景蕾,等.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体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2):60-61.
1.高起点、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室,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中完成,其中“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模拟或真正车间中才能完成,而药品生产GMP的内在要求,使得医药企业无法满足药学类专业人才GMP实训教学的需要。因而,符合GMP标准的、与现代制药工业同步的药学类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相关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本校拥有行业办学和江苏地区医药产业发达等特殊环境优势,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奠定了便利条件。本校注重本科教育,坚持特色发展,遵循“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九字方略,以“学生现在的学习环境,就是今后的工作环境”为目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总结了镇江校区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依据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规格搭建集规模化、系统化、信息化于一体的实训教学平台,作为项目化教学的载体,保持GMP实训与行业生产的一致性,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训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实现“教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和实训互动,缩短了教学与实践间距离。本校GMP实训中心由安徽省医药工业设计院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讨论稿)进行规划设计,规范施工,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达3800平方米,现有各种设备、仪器价值1368.977万元。实训中心以公用工程为支撑,融药物合成、中药提取、生物制药及药物制剂等车间为一体。其中,冻干车间配备西林瓶粉针联动线、真空冷冻干燥机等设备,车间内洁净度设计为B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注射剂车间净化级别设计为C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主要包括小容量注射剂、塑瓶大输液、软袋大输液三条自动化生产线;固体制剂车间净化级别为D级,主要包括片剂和胶囊剂,生产工序包括原辅材料的前处理、制粒、压片、胶囊填充、包衣和内包装工序;生物制药车间洁净级别设计为D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符合国家GMP要求;中药提取生产线主要包括浸出提取、过滤、浓缩、醇沉、干燥等工序;药物合成车间根据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设计,包括酰化合成、精制、浓缩回收等岗位;公用工程车间主要包括工艺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冷水机组、空压机组等。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已达到国内制药行业先进水平,在国内药学类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制剂车间内生产线均采用国内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并配备了相应的辅助设施,使实训教学能够在医药企业真实生产情境下顺利开展。本校对GMP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场、企业培训的推进器、继续教育的加油站、技术革新的试验田、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2.规范化、数字化的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从车间工艺设计、净化厂房建设到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均严格按照GMP要求实施,并同步开展GMP软件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包括药品生产、厂房、设施及设备在内的一整套GMP软件体系,如:净化厂房设计、空气净化系统、纯化水注射用水(清洁蒸汽)系统及相关制药设备的GMP档案文件。同时,采用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虚拟仿真等手段,全程记录整个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过程,为实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获取第一手实践教学素材。3.校内GMP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制订工作本校在充分调研药学高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成果,确立了药学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想,完成了药物制剂工艺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四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制订工作,方案获教育部批准,在全国药学高职教育中实施,对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与管理,促进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二、构建实训教学体系
由于药学类专业本科校内实训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为此,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现代药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把实践教学从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应用提升到主体地位,使理论真正服务于实践。为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化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实现由“学科完整”向“工作过程完整”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团队学习、虚拟学习、专题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入实训教学过程。以求实、求新、求变,体现工程实训特征为原则,以生产实践应用为目的,设计项目化实训课程,开发实训教材,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药学类专业实训教学新体系。建设实训内容项目化、实训组织生产化、实训手段多元化的药学类专业本科实训教学体系。
1.实训内容项目化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校内实训基地虽然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但实训教学主要以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技能培训为主,需要将岗位能力分解为一个个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找到实训内容由实践情景构成的过程逻辑,使学生实训的过程变成基本符合制药企业工作的过程,实现由“学科导向模式”向“项目导向模式”的转变。[2]学院把实训基地按照制药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划分为七个车间,即注射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生物制药车间、中药提取车间、药物合成车间、冻干粉针车间和公用工程车间,以各个车间的生产工艺过程为主干线,参照制药生产的实际生产岗位以及实训教学的规范化、项目化的需求,将每个车间划分成若干实训模块,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制药企业的生产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对每个实训模块的实训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再将每个车间的所有实训模块的实训内容加以整合,成为该车间的实训内容,然后将各个车间的实训内容融合起来,形成整个GMP实训中心的项目化实训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实际需求,对实训内容进行模块化组合、筛选设计,建立不同专业的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案等,从而建立了项目化的实训教学内容体系。
2.实训组织生产化本着“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的原则,以“生产过程即是实训过程”为出发点,开展实训教学的组织工作,实现由“学科体系导向模式”向“生产过程导向模式”的真正转变。在实训过程中,每个实训模块既是实训岗位也是生产岗位,针对每个实训岗位,建立一个实训教学指导小组,实训教师指导小组由主讲教师和辅讲教师组成,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师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建立主讲教师负责制度,完成岗位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该岗位的实训计划、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案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岗位实训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研讨工作等。主讲教师既是岗位实训教学的带头人又是实际生产的班组长,实训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师傅,参训人员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再以各车间实训教师为基本教学单位,设立实训车间负责人,组建实训教学研究室,开展各个车间的实训教学工作,进而完成生产化的实训教学组织体系建设。3.实训手段多元化在实训教学实践中,学院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目标,以服务于生产实践为切入点,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以《GMP仿真平台软件》为平台,将现场教学、虚拟实训和现场实训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根据实训项目和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这三种教学手段各有所侧重又相互融合。一方面,现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软着陆,虚拟实训着力强化学生对制药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的规范化、程序化的认知能力,现场实训则侧重于实际操作技能、实践经验技术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将现场教学中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实施于GMP车间现场实训和计算机虚拟实训中,在实践中理解、消化与掌握;同时将GMP车间现场实训和计算机虚拟实训中的技术、经验和感性素材应用到现场教学中,进一步提升现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了知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认知过程,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实践成果及影响
学院以中国药科大学雄厚药学专家团队为依托,以全国大型知名医药企业工程技术权威为外援,以GMP实训中心“双师型结构”教师团队为中坚,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实训内容设计为理念,开展实训教学研究,形成“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利用所拥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在原有的药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新增实训课时,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训有机统一”,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交叉培养,以及行业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实训教材和实训制度建设,优化实训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改革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增加岗前培训内容,安全理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设计了中国药科大学实训教学方案(模块化),制定了适合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临床药学专业等各个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案。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包括注射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冻干粉针车间、生物制药车间、中药提取车间、药物合成车间及公用工程等各个车间的实训方案、实训大纲,编写了细化到每个车间、每个岗位、每个工作项目的单元化、模块化实训讲义、实训教案。药学类不同专业本科实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讲义等已基本完成,编写药学类实践性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初步构建了药学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重点资助科研项目(XJ1322)。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药品质量检测领域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该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明确的药品质量观念,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1]。实验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习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2],是当今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证[3]。以往的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多采用验证性的教学,学生动手能力没有提高,也不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厌学。为推进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重新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结合高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的特点,将药品生物检定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作为关键点,将生物检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与解决实际检定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相结合,设计出理论学习、解决问题和技术技能培养相互结合的系统化新教学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体系设计
1 课程目标设计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药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必须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微生物、药物分析、药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药品检验能力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药品检验基础知识,能够完成样品采集、预处理、鉴别检查、分析检测、结果分析和撰写报告的整个药品检验工作过程。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2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高职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要以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并符合相关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4],以实现学生学习和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问题情境为教学核心[5],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重新构建药品生物检定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的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总结、归纳药品生物检定过程的操作要点和操作细节,对职业岗位技能进行分析,进而形成药品生物检定过程的操作技能标准体系,构成学习领域。通过设计学习情境,将学习领域的内容根据实际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成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任务,使学生在带着问题的情况下完成实验,学会相应的技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教学过程设计图见图1。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验教学实施
1 教学方式和手段
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实验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及完成整项工作任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咨询者,负责分配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工作流程操作。教师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每个知识领域的项目任务,设置相应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代表性,像学生平时操作中易出错的细节问题,这样既能代表学生所犯错误的常见性、代表性,又能说明设计操作技能的要点[6]。
而学生根据任务,带着问题全面参与整个实验的设计,包括方案资料查询、确定,实验准备,实验实施等。
2 教学实施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任务的布置、引导、指导、检查和考核完成教学过程[7],通过单元实训、职业资格培训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训方式,实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过程,改变了以往“保姆式”“填鸭式”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实施流程如图2 所示。
在教学实施的各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穿插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在项目任务引入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每个项目任务及情境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任务问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接收任务。
(2)在任务分析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演示等手段,指导学生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
(3)在方案确定阶段,采用分组讨论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介绍实验方案,重点在对方案设计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根据所介绍的方案,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4)在实验准备阶段,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试剂等。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试剂、培养基等的配制,仪器调试,仪器设备使用等过程中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自主摸索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仪器,能进行仪器的保养和简单维护,为提高技能操作奠定坚实基础。
(5)任务实施和撰写报告阶段,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学生根据检验的原始记录,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出具检验报告,根据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记录、分析等实验习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教师在整个任务实施阶段应及时指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操作、不规范操作。
(6)任务评价、意见反馈阶段,实验任务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整个项目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进行点评和总结。对整个任务过程做全程跟踪,全面评价各组实验过程的表现,并给出成绩。
3 考核方式
为保证学习和教学效果,考核方式也同时进行相应的改革,采用与职业技能鉴定相适应的考核方式,以技能考核为主。技能考核包括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两部分,综合技能考核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考核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技能考核的分数最后给出该门实验课的成绩。
三教学效果
以2011 级的两个班级作为样本,2011 级药品质量检测班为实验班,生物制药技术班为对照班。在采用新教学方法前,通过统一的技能考核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学检查,结果表明两个班的学生在相关技能操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一个教学循环的探索,采用相同的测试方式进行项目考核。各实验项目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后发现,两个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性药品生物检定实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四总结与展望
人才培养必须要做到“学以致用”[8]。现今的高职教育是以应用为主,强调“实用、够用”,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9]。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性药品生物检定实验课程,密切联系职业工作岗位,从职业工作岗位任务出发,以工作项目任务为导向,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凸显“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真正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真正实现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对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验教学的系统化设计,使学生充分了解实践工作情景,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为:任务驱动,通过完成典型项目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获得药品检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强岗位能力培养,课程的定位、内容、要求及教学过程均围绕岗位能力的培养,涵盖技能考核的要求。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仍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仍需要积极探索,以期更为适合新形势的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怀恩,甄汉深,韦志英,等.《药物分析》理论课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3):135.
[2]陈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3.
[3]宋玉贤,张海龙,常青.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2):11-13.
[4]纪铁鹏,王海峰,侯建平. 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高职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125-127.
[5][6]刘春城,张树军,张国斌,等.采用PBL 教学模式进行工程训练时“问题”的设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 29(6):143-145.
[7]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理论新航道,2012, 9(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