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5 14:1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

第1篇

医学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医务人员的重任。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水平至关重要。现将我校成人本科班医学遗传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

1.1 生源广泛、年龄相差悬殊:我校成人本科班学生主要来自本市及周边县市各级医疗单位和机构,有医生、护士、技师和一些卫生行政人员。还有部分学生为无任何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年龄20~40岁不等,社会阅历差异很大。

1.2 学历及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部分成人学生进校前毕业于医学院校或专科学校大专班,多数则于夜大、民办等途径获医学专科文凭。由于以前各自学习条件及工作环境不同,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1.3 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烈: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人们普遍感到“充电”的必要性。有些学生已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知识的缺乏和就学机会的难得,他们迫切需要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实用、针对性强的专业知识,当然也不乏少数单纯为了获取文凭的学生。

1.4 上课学习具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成人学生多为在职人员,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2 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原则

2.1 合理选用教材,教学内容具针对性及实用性:专升本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里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而专升本教育的学制又限制了教学时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老师在教学中常常重复大专层次所学内容, 另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都反映学时太少, 以致普遍所使用的本科教材学不完。这种矛盾是专升本教学中所特有的, 这既与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式不相称, 也影响了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本身的教育质量。我校专升本所使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傅松滨主编的《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本科教材) , 现已在使用第五版。但由于课时少, 不可能象普通本科生一样学完整本教材, 且这些教材主要针对本科生, 所以不管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觉得不理想。因此要求教师应对教学内容精挑细选,采用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如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应围绕三方面进行讲解,一是遗传定律,二是遗传的本质及分子基础,三是五类遗传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传递规律、诊断方法及治疗与预防措施,这是医学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也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部分。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很有兴趣,他们反映临床常见先天愚型、溶血性贫血、苯丙酮尿症等患者,但对其发病机理等相关知识并不完全清楚,通过医学遗传学的学习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并且指导了临床治疗,解决了预防咨询的难题。

2.2 教学方法注重多样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是教师上好每节课的关键。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印象,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融于具体实例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思维诱导,使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概念浅显易记。如以大家熟知的ABO血型系统为例,讲授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然后让每位学生以自己家庭成员的血型为例,分析自己或其子女可能的血型及相应的基因型,之后相互间进行检查及讨论,最后教师答疑和总结,运用提问、启发式教学将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围绕问题以解答的方式授课,这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印象和理解,也可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接受情况。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CAI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抛弃了黑板和粉笔,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CAI课件形象生动,可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图文并茂地加以展示。如讲授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时,我们用相关的制作精良的幻灯片进行多媒体教学,并配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使这一复杂的微观过程一目了然、生动清晰。但当讲授遗传病系谱分析时,则需反复地在黑板上多画系谱,因为这部分对于成人学生是一难点,必须放慢教学节奏,使学生与教师同步思维,而不能单纯地将系谱直接画在幻灯片上。课堂小结必不可少,成人学生一般年龄偏大,常受工作和家庭影响,课后复习时间少。因此,每节课后应以最精练的语言将重点内容加以总结,使他们尽量在课堂上理解、消化、掌握,减轻其课后负担。考试命题注重理解性,考试是对教与学双方的检验,鉴于成人学生理解力较强,记忆力差而无充分复习时间的特点,考试命题应在突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考核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临床常见遗传病的诊断与咨询及发病风险的估算等。以上几种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在一节课中可以综合运用。

2.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二次充电和获取文凭,更重要的是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短暂的教学过程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其今后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可依其所学专业向学生推荐与其临床工作有关的参考书籍,以促进其课后继续学习。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询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培养其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

3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传统的做法基本是照搬普高的做法,主要看学生的课程考试和作业成绩,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实际,而且以“背功”为主要手段,违背了成人的特点。因此,相当多学生的学习基本陷入这样的怪圈:学完―考完―忘完。因此有必要对成人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应有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应与实践、经验更贴近,而且应是动态的。同时在强调考核、评价标准化的同时,适当考虑个性化(如学校的差异、教师的差异和学生的差异等)。

4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第2篇

1.学历层次难以跨越职业门槛。目前,我国法律职业院校大多数是由原来的政法类成人干部院校转型或是政法、司法、警察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软、硬件设施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高等本科院校的水平,再加上政策方面的原因,我国现有的法律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是专科层次。但令人尴尬的是,法律职业的入门学历却是本科学历。严格地说,法律职业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这四类。要从事这四类职业必须要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而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最低学历条件则是本科,这使得法律职业院校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毕业生没有资格从事法律职业。

2.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受过去统招统分制度的影响,法律职业院校传统的专业设置大都以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为根据,学生毕业即使专业不对口也无需担心就业问题。而现在毕业生不再统一分配工作,需要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这就出现了一个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口衔接的问题。如刑事执行、司法鉴定、法律事务等专业就业面过窄,在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最终很多学生不得不选择了售货员、服务员、广告散发员,或者是保安、保姆、保洁等工作。此外,由于法律职业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偏低,无法和同类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

3.培养模式缺乏技能性和实践性。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不是法律职业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岗位技能和实际工作操作能力是职业院校的培养重点。因此,法律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突出技能性和实践性。由于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法律职业院校还没有完成培养模式的转变,各专业、各学科教学仍然保持着以课堂教学和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实训教学和实习实践不足,工学结合不足,真正具有实践能力和经验的双师型师资不足,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对学生能力和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和方式没有走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学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等机构的办学思想转变缓慢,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因此,各类法律职业院校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

二、法律职业院校应对困境的几种模式

1.助考模式。就业困难是制约法律职业院校发展的第一大难题,学历层次低、专业就业面窄、生源基础较差等原因都成为学生就业的障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不少法律职业院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助考辅导,甚至抽调专门的师资,组成助考辅导组织,对学生进行辅导。如新生入学后,在学习高职课程的同时接受本科自学考试辅导,以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尽快取得一个本科学历,弥补学历层次低的缺陷。与此相匹配的还有司法资格考试辅导。只要学生能拿到自学考试的本科学历证书,就可以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因此在开展本科白考辅导的同时,一些学校还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司法考试辅导,以期学生能通过司法考试取得进入法律职业的资格证书,拓展就业范围,提高就业层次。除了自学考试外,专接本、专升本考试也是毕业生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的另一途径,有的学校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对学生进行专接本、专升本考试辅导。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少法律职业院校还对学生进行各类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考试辅导,如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会计证、报关员证、秘书证等,在毕业班学生中开展公务员考试和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辅导等。各类辅导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相关社会助考更具专业性和系统性,学校辅导各类考试的通过率也无法和社会助考机构相比。

2.转型模式。法律类职业院校目前的转型有两种情形:第一种转型是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转为综合性职业院校。由于法律专业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有的法律高职院校便逐步缩减法律类专业的招生,扩大非法律专业的设置,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以北方某省一所法律类职业院校为例,从该校2010年的招生专业介绍来看,该校设有8个系共32个专业,其中与法律相关的专业有5个: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应用英语(法律英语方向)、会计(司法会计方向),其他均为非法律专业。这样一来,招生针对面、生源、就业方向等大大拓宽,一所法律类职业院校实质上已经转化为一所综合类职业院校,但学校名称中的“政法”“司法”“警察”等行业特色标签也就名存实亡了。另外,法律类职业院校毕业的会计、旅游、外语等专业毕业生,与那些会计学院、旅游学院、外语学院的毕业生相比,既没有自身特色,又缺乏竞争优势。第二种转型是依托部门政策转为政法干部或干警培训机构。此类转型通常是根据国家或部门的政策指导,学院逐步以培养政法干部或干警试点班为主,同时承担系统内在职干部的非学历培训任务,而普通高考招生逐渐缩减直至停招。学院的教职工通过转为公务员或其他分流措施妥善安排。这样一来,一所法律类高等职业院校就完成了向部门培训机构的转型。

3.升格模式。在专科学历难以发展的困境下,不少法律类职业院校开始计划进一步升格为本科学院或大学,这应该是专科层次法律职业院校最想实施的发展模式。虽然这种升格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招生数量等各方面要求严格,但一旦升格为本科院校,无论招生工作和学生就业都可以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因此,不少学校正在为升格而进行着努力。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和办学条件的要求,此种模式恐怕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最终能否如愿也很难说。

三、法律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对策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法律职业教育同样必不可少。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不是法律人才太多,而是绝大多数毕业生未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部分法律高职毕业生仅仅是获得了一个毕业证,既没有学到法律知识,也没有任何岗位技能。这与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只要学校能够找准自身定位,搞好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法律职业教育就会焕发出其勃勃生机。

1.坚持自身定位,明确培养目标。社会需要精英教育,需要通识教育,但更需要职业教育,需要技能教育。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学家、法官、律师、检察官等精英法律人才,但同样也需要大批的基层法律工作者和精通实务操作技能的法律服务人员。经济社会中尚有很多法律职业有待充实,如大型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法务主管和助理,中小企业法务专员,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的司法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法院的司法书记官,各级公安干警和司法干警,以及各层次的安保人员等,所有这些岗位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法律实务人才。因此,法律职业院校一定要坚持自身的职业教育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法律服务人才是法律职业教育的使命。

2.合理设置专业,改革培养模式。法律专业毕业生不好就业的原因不是法律人才太多,而是法律人才太少了。一方面社会需要法律人才,另一方面法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不好。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所学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学生没有掌握法律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因此,法律职业院校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合理地设置相关专业,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如不少学校通过调研和论证,陆续开设安全保卫、社区管理、公司法务、刑事侦查、社区矫正、法律事务等专业,实践证明这些专业的就业情况明显好于传统法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同样应该大胆改革,敢于大幅度修订教学计划,抛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突出实务技能教学和实习实训的地位。在学制上可以采用“2+1”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实训,一年的顶岗实习。在教学上,要抛弃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以开放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工作实践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去,以作为学,学以致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出校门就可以胜任相关岗位工作。在加大实习、实训力度的同时,还要开放考试、考核方式,以技能操作和社会实践为考试、考核的主要途径,减少书面考试的比重。法律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要有鲜明的职业特色,才能打造出法律职业教育的市场品牌。

3.建好双师队伍,搞好工学结合。学院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法律服务人才,就必须要具备一批具有法律实务实践经历、丰富职业经验的双师队伍。双师是指既具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具备相关法律服务实践经验的教学队伍。只有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胜任高素质、技能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脱离传统的理论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真正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兼职和聘请兼职教师等两个途径来实现。鼓励教师兼职就是学院要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到各个法律服务部门去兼职锻炼,丰富其实践经验,如做兼职律师、兼职法律顾问、兼职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律援助、兼职人民调解员、兼职陪审员等。聘请兼职教师就是从法律实务部门、法律服务机构或公司企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优秀工作人员到学校教师授课,承担学生的实训指导任务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建设好一个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

第3篇

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大批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第一,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对于其个人意志品质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挑战权威、挑战自我,积极进取以及注重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其最终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是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一个国家教育、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培养、输送的人才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及水平是有最大说服力的。学生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又反过来促进教师科研。因此,如重庆科技学院这种有悠久办学历史,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的院校,但升本不久,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还有较大不足,探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成了必要且重要的工作,相比于重点院校更显迫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中国高等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重教学、轻科研,特别是专科院校,更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空间,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谈不上主动有效的科学研究,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基本科学研究能力欠缺的问题。在一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仍没能充分发挥,个别教师重结果轻过程,大包大揽,代替学生完成整个过程。

(二)制度有待完善,实施缺乏力度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推出了导师制、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等措施,但真正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投入产出比,在搭建学生科研平台方面的人力、设备等投入还不够。科研训练缺乏施展空间,实验室条件不够完善,有些实验不能顺利进行,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许多普通高校都实行了导师制,但因为导师人数过少,基本上是一个行政班(40人左右)配备一名导师,致使指导方式主要为集体指导,师生个别交流少,欠缺互动,科研指导有流于形式之嫌。因为导师的选聘是由学院根据个人自荐或推荐来确定名单,学生没有参与其中,对导师只有被动接受,以致部分学生会因研究兴趣不同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三)缺乏激励机制,学生科研热情不高目前的激励机制重视获奖成果,对于完成了整套训练计划但没有获奖的教师和学生都缺乏激励措施,致使部分学生参加科研的功利性太强,一旦遇到困难就失去完成项目的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投入的时间多、精力多,即使没有获奖,也引导着学生完成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报告等一系列科研环节,其发挥的作用也应受到重视和鼓励,从而稳定人才培养队伍。

二、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导师制,引导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导师制是15世纪初期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威克姆首创的,其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相继采用。中国的导师制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浙江大学于2000年初开始在本科生阶段推行导师制。重庆科技学院则于2008年制订出《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导师制办法》,并开始实施于2008级。该办法所指的导师是指本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专兼职辅导员职责不同,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学业角度指导学生学习,担任学生专业、学业、就业上的学习顾问,侧重于学术指导和引导。同时,也负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导师的工作职责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原则上应参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专业实习的辅导、指导工作”。鉴于之前导师制存在的不足,本文认为导师制应实行双向选择,类似于挂牌选课的方式,从学生大二开始,由学院公布符合导师资格的教师名单,并公示个人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拟指导学生人数、条件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从公示的教师名单中选择,向导师提出申请,最后由导师确定并报学院。所以选择大二才开始确定导师,是因为大一的学生接触专业知识较少,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大二确定导师后,导师要完成对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几种基本能力的训练。例如,指导学生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定期给学生指定参考书或专业领域内较新颖的国内外文献,组织学生撰写读书报告,交流读书心得,了解学术动态、进展等。大三阶段,导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试着让学生独立完成科研的某个环节,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接受系统技能和科学素养的严格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大四阶段,导师一方面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撰写;另一方面,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扩大视野,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为考研或就业做充分准备。

(二)利用创新平台,加强科研能力训练学校在201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目标:通过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有:赛课计划、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研究训练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等。自2006年开始,学校实施大学生科技研究训练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至今已完成了5届。通过这个平台,部分成绩优良的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立项、项目答辩、评审、实施、撰写研究论文、结题验收这一全套的科研训练过程,他们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校相关部门加强训练计划过程监控,通过中期检查、年度检查、评审答辩来督促学生参与科技活动。部分学院对参加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不管是否获奖,在学生奖学金、教师职称、优秀个人等评定时均作加分处理;凡立项成功的项目组,除学校给予的经费外,部分学院会再追加配套经费,以尽量保障训练计划的实施。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为例,不但做到以上方面,还自设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对参与学校项目申报但落选的项目组纳入院内评审,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训练计划中来。

(三)设置科研助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每所高校都对贫困生有一定的扶助政策,其中最普遍的措施就是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所有的勤工助学岗位均由学校各部门提供,由学工部统筹安排。这些岗位都是在各部门协助工作人员处理一些办公室杂务等,因所学有限,薪酬也并不高,致使这些岗位对于贫困生来说如同鸡肋。另一方面,教师在做科研项目时常常需要助手协助完成,有些教师会从自己所教的学生中选择,给予一定报酬。但这往往会因为学生个人安排或者兴趣转移导致人员不稳定,甚至影响项目进行等。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去年开始设置科研助理岗位,由教师向院学生办提出用人申请,学生办再从院内符合条件的学生中选拔推荐,教师通过考查后予以确定。科研助理除了学院支付一定的劳酬外,教师还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根据学生表现给予奖励。科研助理岗的招聘不仅限于贫困生,只要是有科研热情、表现优秀的学生都可加入到这个队伍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有一定的经济保障,与教师结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有更多机会参与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与此同时,教师的科研助理队伍稳定,对于科研项目的顺畅开展也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四)制定激励措施,促进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奖励制度,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优秀学生、指导教师、分别给予奖励,使从事科研工作的师生都既有目标又有压力,努力完成科研项目。把科研纳入更多范围的考评系统,使之成为常态性的工作。通过奖惩措施,强化科研管理。对教师,除了毕业设计指导计算工作量以外,对担任导师、指导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等均计算工作量和科研业绩,纳入年终考核,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在评比职称、推选先进、评聘学术骨干等方面均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对学生,设立科研学分,发表科研论文或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可以替代部份专业选修学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科研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奖学金评比、毕业分配、免试推荐研究生、国外留学交换生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给予一定奖励,对参加市级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配套资助经费;对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差旅费等资助。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和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师生荣誉激励。这里所说的荣誉不仅指评比获奖,更多的是对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鼓励及肯定。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如校园科研网、科研群,方便师生沟通交流,及时公布师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以及成果展示,从而满足人更高的精神需求———价值体现。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对学生科研成果进行评比和表彰,组织举办各类科研竞赛、科研论坛等活动,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困境 克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124-02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之概念

"订单"一词一般用于商业领域,通常指采购方向供应商发出的定货单。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引用"订单"一词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经过协商,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以及职业技能等要求,为用人单位培养相应数量与质量人才的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由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共同挑选培养对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培养协议,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是高职教育产学研高度结合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实施并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的重要体现,也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途径。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之困境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相继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势日显,但由于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特别是教育资源和体系、教育体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在实践中也遇到困境。

1.办学理念落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实质实施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方面还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教普教化"。一些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研究性质的学科教育模式来组织教育教学,强调学科性的主导地位,基础课比重偏大,职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有些甚至可谓是本科教学模式的复制,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只作相应的缩减,实际是本科的"迷你版"。二是盲目追求专升本。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对口升入本科学习学生的比例作为评判办学成功的标准,还有的动用大量人、财、物谋求升格为本科院校。然而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来看,高职教育不仅不应是本科教育的浓缩,也与传统高等专科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要在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还存在不少困难。

2.滞后的高职院校体制是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障碍

随着民办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公立高职院校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对于属于事业单位的高职院校各项改革进程缓慢。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占据着领导或管理岗位,无政府机关的考核之虞,没有面对社会和公众的压力,有的是与教师一样的待遇甚至更优越的悠闲,更有了"吃公家饭"的各种便利。管理理念、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观点、看法与瞬息万变的市场差距很大,与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格格不入,导致"订单培养"模式流于形式,停滞不前。

3.教师实践能力弱是订单式培养的又一薄弱环节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的实践能力有所改观,但大多高职院校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专任教师很多未走出过校门,缺乏相应的实践经历。大致有几种情形:其一是现今的"人才"流动。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社会中高级人才数量的增多和相对饱和,作为事业单位的高职院校日渐成为毕业生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毕业生选择来高职院校工作,并不是热爱教育事业,而是想成为"体制内"的工作。其二,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而这些教师由于历史种种原因,缺乏相应的进修或学习。生活圈子狭隘,环境相对封闭,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职能方面都存在不少欠缺。加之高职院校本身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放在第一位,缺乏对教师走出去的相应政策支持和保障,对教师的考核与收入分配仍主要以授课量为杠杆,还有许多行政性、事务性要求。因此,即使学校接到订单,也难以按用人单位要求完成。

4.如何适应当地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是一个难题

"订单培养"是教育资源整合的系统工程,与管理体制、利益调整、各校当地的市场化程度、经济与产业结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市场化程度高、结构调整步伐快、产业转换灵活,其对"订单培养"的要求就更强烈、更高;同时,由于学生需要经过三年的时间才能毕业,这就要求"订单培养"更具操作性、连续性、针对性、前瞻性。另外,不同的产业结构对 "订单培养"模式与方式要求不同,又对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产生冲击。这些就需要学校必须以专业设置为切入口,紧盯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走向,进行广泛调研,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毕业生发展前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发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可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决策。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集中大量人、财、物,深入到市场,了解、调查、分析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组织专门力量结合当地经济结构特点,研究新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和提出实施方案,并解决专业的淘汰、合并或调整问题。但如前所述,高职院校面对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依然是"软肋"和弱项,自然仍摆脱不了长期形成的学校与社会分割格局的惯性,这无疑是对学校的新考验。

5.如何提升"订单"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难点

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打通了产学合作途径,实现了校企学生多方面共赢,但"订单式"培养对校企联动的要求很高。从学生从进校,学校就应将其就业作为一个项目进行组织规划,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修习方向、规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和积极反馈等。从产学合作的三个价段即一般性的参与合作、协的介入合作、互动性的产学合作来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停留在浅层次上的第一阶段,至多进入第二阶段,仅有少数和具有天然优势的学校能进入深层次合作。因此,如何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在具体操作上,就存在如何得到"订单",又如何得到更多、更好"订单"的问题,行政干预显然难以长期奏效,必须寻找到一种校企互动的长效机制。显然,如果校企的关系仅是松散型,甚至只是"两张皮",那么"订单"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而不容置疑的现状是,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动流于理论上说教的居多,形式上"做秀"的较常见,具实质意义的深度参与、渗透并不多见。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困境之克服

1.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

对于职业教育,世界各国均在进行积极探索,如澳大利亚,他们在职业教育改革中采取了以下做法:(1)教育模式与目标的变化:从单纯的教育改为教育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学生培养目标从一般性转向为"职业"的教育。(2)对学生评价的变化:从知识性评价,转变为实际工作能力评价。(3)学习结果的变化:从学校颁发学习文凭改变为全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4)教师要求的变化:教师需要认证的学历、职业经历,并必须具备职业技能证书。(5)企业身份的变化:从不参加学校学生教育过程,到紧密结合到其中。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2.构建全方位支持高职教育的体制

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改变过去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计划培养,逐渐实行市场驱动机制,由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引导,从专业学科本位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和就业本位。让高职院校在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安排、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享有更大的的自,提升其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

2)地方和行业结合需求,主动与高职院校签订"人才订单"

各地方和行业部门要结合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规划。认真实施教育部等六部门推进的"高职院校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认真实施劳动保障部等部门推进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要主动与高职院校签订"人才订单"。

3)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依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不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并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技能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避免重复考核。

3.高职院校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积极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应不少于半年。

2)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搞好就业工程

高职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切实改善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分期分批在重点专业建成一批条件较好、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实习实训基地要建立自主发展的新机制,不仅完成教学实训任务,还应主动面向市场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实行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建共管。

4)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聘用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高职院校中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的规定,再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设置实施机构,制定激励措施

除了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和参与的自觉性以外,高职院校内部要设立实施"订单"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对外联系、拓展订单教育的合作单位,巩同和加强与签约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对内协调各系部与企业的联系和工作运行,如教学计划的调整、实训时间的安排、管理问题的解决、教师培训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等。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推动订单教育的开展,并就订单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磋商、协调机制,就学院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统筹和决策。

学校应制定奖励政策,按照专业分类开展就业工作评比,积极鼓励教职工、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构建寻求订单的全员工程,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6)选择合作单位,签订高质订单

选择实施订单教育的合作单位,一要考虑企业的实力和基础,有无合作的前景和价值,对学生有没有吸引力,学生毕业后愿不愿意去;二要考虑企业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是否先进、新颖、超前,学生能否学到东西,能否学以致用;三要考虑企业对合作办学的积极性,订单教育是企业的自愿行为,自愿是合作的基础,这是保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四要考察企业的诚信度,对合作无诚意,不能履行合作协议条款的企业,要建立动态淘汰机制。为保证订单教育的健康运行,规范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双方必须签订《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从而保证操作更加规范、完善和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健:《高职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的探析》,《人力资源》,2 0 0 9年第5期。

[2 ]管友桥:《"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2 0 0 9年第7期。

[ 3 ]李辉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中国成人教育》,2 0 1 0年9月。

第5篇

杜时忠教授在其著作《人文教育论》中指出:“人文意味着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1]扩展到人文教育,既可以代表文、史、哲等具体的学科教育内容,也可以代表一种教育改革举措,比如通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等。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其核心都是人文精神,且目标都是完善人格、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现和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人文教育实质上就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1]。与人文教育这一概念相对应的是科学(职业)教育。进行科学(职业)教育,目的是传授给人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使其获得具备社会生产的能力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如果我们简单把人文教育概括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完善“三观”的教育,是不断追求“善”的教育;那么,科学(职业)教育就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

2高职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时代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职业技能与人文教育二者统一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内容应“突出强调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方面的改革,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和革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面向生产和劳动世界。”[2]高职的人文教育受到各国教育家的日益关注,使人们意识到高职教育不仅只是传授某种技能或生存手段,为就业服务,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先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的核心所在就在于它对人的人格心灵的“唤醒”。[3]因此,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才会使高职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2.2加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避免人才单一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社会的需求,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应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也应具有敏锐的思维力和观察力,强烈的团队精神以及一定的创造力。而这些素质的养成不是通过技能培训本身就能实现的。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当前高职教育过分强调技能训练的人才发展失衡现象,有利于培养对象向着复合型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一种社会公民的养成教育,旨在培育人的精神世界,陶冶其性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加强职业人文教育是避免人才片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显然人文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器”向“人”的转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焕发人文关怀的教育本质的应然选择[4]。

3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受到功利主义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人文课程课时数偏少且分布不均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修业年限都是3年,而且大三的大部分时间还都用于实习、写毕业论文或者做课程设计、考证、找工作、专升本等其他事情。但是,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依然很高,要求毕业生具有“双证”———即毕业证以及某岗位从业资格证。因此,大量的课程被压缩至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内修完。以我校机械工程系机制专业某班2012-2013年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为例,这个班在一个学期内要修完8门课程(不含选修课),最多一周要上36节课,甚至在周末还有课。在这36节课即36学时中,安排了大量的具有相当难度的专业课,涉及人文修养教育的课程只有2~4个学时(课程分单双周)。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把学生的课堂时间排得非常满,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在钻研专业课的问题,需要花大量时间真正吃透专业知识。很少有学生在有限的课外时间还会自觉地学习人文知识,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之一。

3.2教师队伍整体的人文素质制约人文教育的实施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双师型”教师,基本每年都会资助这些老师进修;而人文社科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因而人文、基础类教师相应的培训与进修易被忽视。长此以往,难免造成这部分教师的懈怠,在教学上缺乏激情,在科研上缺少动力。此外,专业课教师多出身于人文基础较为薄弱的理工科大学或者因自身知识结构所限,要么对人文知识不重视,要么,即使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力不从心,无法更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即使有部分文理双全的老师有此意向,也往往因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而被迫放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前,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欠缺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瓶颈。

3.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与本科院校的在校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客观上高考分数较低,而且心态较为功利与浮躁。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报考目的都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因此,他们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专业课上,而对公共课和人文课则不太用功。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热衷考取各种证书,比如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各种从业资格证等,而疏忽对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在业余时间也都热衷于上网玩游戏、打工挣钱。在心理素质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心理问题的比例也居高不下。“据抽样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不健康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30%,这些带着不完善人格的学生走入社会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整体水平偏低的因素有很多,但学校人文教育内容缺失、措施不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自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对策

4.1明确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过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教育的时代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教育理念。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才素质的关键举措。技能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核心是要求学生把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统一起来,课堂与课外统一起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一般来讲,科学的知识技能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人文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集体主义、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等。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着眼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致力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德、情感、人性等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保障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4.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建立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突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人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相当的高,真知、真信、真行、真情这“四个真”,是通识课教师的必备条件[5]。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比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可加入人文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在岗多年的老教师,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其制订适宜的人文素养学习计划,采取自学、培训、同行交流等形式,并把人文教育纳入人才考核和培养计划,最终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人文教育。第二,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把人文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其中,可以有效地推动人文教育的开展。例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6]。

4.3建立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知识储备及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反映形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真正成为教育者的自觉责任和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不仅要考核学生人文课程的成绩,还应把学生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相关人文课程考评体系,通过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化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其次,加强学生人文素养评价建设,搭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合统一的评价组织系统,建立科学灵活的职业人文素质评价机制。学生在不同场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素养更具有真实性,更能说明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实际水平;再次,实施素质拓展证书制度的评价方式。培养拥有毕业证、从业技能证书、素质拓展证书的“三证”人才,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持有素质拓展证书走向职场。

4.4加强学校第二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