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6 12:04: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分值分配
理综试题生物部分总分90分,题型题量基本不变,理综第Ⅰ卷1~6题是生物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4分,由29题(2009、2010、2011三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30题(2009、2012、2013三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31题(2010、2011两年由Ⅰ、Ⅱ两部分组成)组成。
二、试题图表与文字数目的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三年来文字量、图表量都在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选择题字数在900个左右,非选择题字数1440个左右,总字数在2350个左右,答案字数320个左右,并且图表总数约为4~6个。2009年有一道对实验结果作预测并绘出折线图题及一道遗传图解题,2010、2011、2012各有一道绘制遗传图解题,2013有一道题要求绘制食物网。试题的呈现注重图、表、文结合,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识图表及图表文转化能力。加强对学生准确获取图表文信息及图表文转化能力的考查,这应该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三、各模块分值的变化情况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1)高考考点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约占生物总分的66%。
(2)本人认为今年安徽省的高考生物试题考查依然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生物技术实践一般以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则还是会结合必修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
四、考查知识点的变化
(一)2009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基因工程。
(二)2010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膜系统、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植物组织培养。
(三)2011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细胞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动物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基因工程。
(四)2012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凝胶色谱法;动物细胞工程(克隆)、基因工程。
(五)2013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癌变;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生态系统;微生物计数;基因工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主干核心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试卷以“代谢、遗传、调节”为三大命题中心。
五、命题特点
(一)三道非选择题:29题一般考查细胞代谢(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实验知识(2009、2010、2012)或细胞代谢、实验及生态知识(2011);30题一般考查调节知识(2009、2010、2011、2013)或考查调节和生态知识(2012、2013);31题一般考查遗传知识加选修部分(2009、2010、2011、2012、2013)。
(二)实验能力的考查常考常新。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方面,高考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进行考查。生物实验不只是考查一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实验思路、实验原则和变量的确定,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的考查,更主要的是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创设实验问题情景,通过实验设计来考查学生实验方面的思维能力。如2011年安徽高考生物卷的29题许多学生无法找到题目中实验步骤的缺陷,即使有部分学生能找到缺陷也不能很准确的作答。这说明实验在高中学生学习中存在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没有用实验思维进行实验的学习。
(三)命题材料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些题目的题干背景新颖,其实理在课本上,重在考查学生的推理、分析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如2012年第6道选择题的“留树保鲜”问题。
六、备考建议
(一)构建知识网络、扎实复习
在一轮复习中,不能让知识停留在零散状态,而应对章节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提高,对照《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全面系统地回顾和再现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能从知识点上升到知识面、从知识面上升到知识体,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构架;提高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熟练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特别是解题能力和做题速度的训练;复习要到边到拐,猜题、押题都是不对的;重视基础,突出主干,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核心,切忌在学习上构筑空中楼阁;减少一些无谓的资料和练习(不主张题海战术、但也不能不做一定量的题,要精选精练),增加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时间;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关键在于理解,只有想通悟透生物学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不管试题情景如何新颖变化,但解答它还是离不开课本知识。
(二)认真对待错题、整理错题,快速提高自己
错的原因:是知识没有掌握、还是粗心大意;是审题不清、还是思路不对;答题是否规范、完善完整。
(三)关注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四)重视实验的技能和方法
(五)关注高考高频考点
1.必修1:(1)细胞中物质的鉴定;(2)细胞的渗透作用;(3)酶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特性、相关实验;(4)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细胞呼吸;(6)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癌变及衰老。
2.必修2:(1)遗传变异的细胞基础;(2)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②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途径来控制性状;③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④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4)遗传规律及其拓展(遗传的非典型现象: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若自交后代表现型为1:2:1是不完全显性;若是2:1则是致死基因型;②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9:3:3:1的变形9:6:1、9:7、9:4:3、12:3:1、1:4:6:4:1);(5)在育种中的应用;(6)人类的遗传病(①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不一定带有致病基因)、类型及预防;②调查遗传病的方法;③系谱图与遗传病的判断);(7)杂交实验与探究。
3.必修3:(1)植物激素调节;(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能不能口服;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调节的机制: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传递、反射弧、特点);(3)免疫调节(淋巴因子可由T细胞和效应T细胞分泌);(4)内环境与稳态调节(血糖调节及健康);(5)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如问生态系统成分,答生产者;如问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第一营养级);(6)生态农业;(7)生物富集作用、水体富营养化。
最后,用好《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很有必要看,他有一定的导向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及要求”可以作为一个纲要,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当然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做题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漏点。两个结合起来,查缺补漏、找知识盲点效果非常好。)并做一些近年的高考真题,如全国卷、安徽卷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55-02
高中生物比初中生物难得多,因此很多学生出现了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一、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实践表明,预习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一,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知道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第二,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白自己对所要学习内容的了解水平,这样在听课的过程中就懂得如何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课前预习其实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长期坚持预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现如今较为流行的是采用预习案的教学方式。预习案就像一个“提示”一样,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提示”一步步完成预习。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必修一》中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设计了这样的预习问题:
1. 旧知识回顾
(1)细胞是____结构和____的基本____。
(2)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___为基础的。
2. 自主探究
(1)使用高倍镜观察时需要注意转动____使____明亮;在____观察____后,把要____观察的____移动到____。
(2)试着举例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3. 探索延伸
通过预习,我觉得自己还不明白和理解的地方有____。
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预习,学生不仅复习了所学的旧知识,也了解了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会有侧重的听,“听”得有效,“听”得有质量,为接下来新知识的学习节约了时间成本,有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优化教学内容,做到“精讲”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时不是每个知识点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在教学上要尽量避免做“无用功”。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学习就能明白的不讲,能够提示一下就理解的知识点,教师不用过多地浪费时间。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要讲什么?讲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讲重点、方法和技巧,这就是“精讲”。
以“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受精作用”为例,很显然这一节的重点是受精的作用。曾经听一位教师在上这一节课时,提到了受精的过程,还讲得头头是道,以至于真正的重点内容――受精作用,却没有什么时间讲解,学生做练习时一问三不知。笔者认为,适当说一点课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点到”即可。所以笔者在教学“受精作用”这个知识点时,只是以受精过程为引导:受精的过程那么神奇,到底这受精有什么作用呢?然后以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就进行讲解。
以这样的方式授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生物自学能力,还为学生节约了时间成本,使学生把更多时间放在有用的知识学习上,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的效果要比案例中那位本末倒置的教师好得多。当然,强调“精讲”不是让教师什么都不讲,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地讲。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知识,记得慢、忘得快。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知识,所以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把教材中很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简单化。
以“人教版”《必修二》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例,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有些难以理解,其中的重难点之一是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结合教材中的实例,以视频讲解的方式把教材中的实例提到的病症发生的具体病因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有所了解,并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练习题进行分析,那么对于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概念的内容也会变得简单。这也为接下来学习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打下了基础,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结是对所学内容的简单回顾,是一节课中的升华部分,没有总结的学习就像“有头无尾”。做好对所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才能把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通过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去思考、去记忆、去理解。例如在复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时,让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出了相关的思维导图,在归纳总结中知道了: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以及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加深理解,掌握运用的技巧。
五、引导学生巧做笔记
高中生物要记忆的知识要点很多,如果单纯依靠大脑的记忆,很快就会出现遗忘、知识的遗漏等现象,影响学习效果。课堂笔记是课堂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能够调动手、耳、脑等各个感觉器官,有效促进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关键词 有效复习 概念 过程 绘图教学法 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55-02
在生物复习中,我们主要做到两点,一是扎实基础,二是提升能力。我们要想扎实基础,必须要坚持以课本为基础,以考纲为根本,做到精、熟、理解;要想提高能力,必须要学会建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答题规范性。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概念的讲解,力求做到分析透彻
如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在讲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的核心词语,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总结基因突变的类型等。比如若把概念换成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叫基因突变是否正确?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基因突变,必须引起基因内部结构变化才能叫基因突变,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并不是所有的DN段都是基因。基因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属于基因突变呢?从概念分析,总结出三种类型,分别是碱基对的增添、碱基对的缺失、碱基对的替换。这三种类型会引起何种变化呢?以课本为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碱基的替换引起的,如果发生替换,是否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呢?如果发生的是增添或缺失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何种变化?哪种类型引起的变化更大?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图分析。
二、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图,加深对知识点间关系的理解
总结必修三册书,可以很明显看出,每册书都是以一条主线展开的。必修一是以细胞为主线,必修二是以基因为主线,必修三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主线。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构建一册书的知识网络图。以第一册为例,以细胞为中心,我们学习了细胞的种类、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的结构基础、细胞的功能、细胞的生命历程。通过这条主线,可以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在大框架下面,我们可以继续发展小框架。如细胞的结构又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样可以细化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再比如染色体,可以从染色体概念、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染色体与基因(DNA)的关系、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异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区别、受精作用中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与遗传定律、染色体变异、染色体遗传病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无论是大主线还是小主线,只要能够将所有你能想到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当然,还要通过不断的完善来实现融会贯通。
三、教师要重视对一些重点过程的分析
比如育种,尤其是单倍体育种,学生往往会和花药离体培养混淆,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重点关注。单倍体育种首先是杂交,子一代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加倍,最后进行筛选过程,得到我们需要的品种。要让学生理解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的其中一个步骤,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比如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等,除了要完整的叙述过程外,还要会画图。
四、用绘图教学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必修一当中涉及到的图形是最多的,所以在这册书的复习中,这种方法非常适用。讲元素时,涉及到了圆饼图,讲核酸时有核苷酸的结构图,讲细胞结构时有植物、动物细胞图和各种细胞器图等,讲细胞功能时涉及了光合作用过程图和细胞呼吸过程图,讲细胞生命历程时有细胞分裂图等等。可见,如果能让学生将这些图像清楚的记住并会画,对于他们提高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很多的考试题中,我们都可以见到课本图形的身影。
五、在教学中强化反思教学
关键词: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 四个方面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高三第二轮复习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复习方法正确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笔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着高考始终是依纲据本的,在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时采用“专题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高效的二轮复习应该跨章节进行小专题综合,训练分析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以例题的形式进一步阐明《生物学高考大纲》中各种能力的考查形式和应试方法,使考生在能力方面抢占制高点,达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之目的。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注重双基,夯实基础,回扣课本。
注重双基,强调基础,应该成为复习教学的根本。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针对性地复习。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这应成为复习教学的宗旨。面向基础题,突出中档题,应成为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从高考命题看,基础是课本,应注意加深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记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什么能力。所以,专题复习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例如,把与蛋白质有关的知识:(1)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功能;(2)核糖体、内质网等有关的细胞器;(3)含有蛋白质的结构(细胞膜、染色体);(4)生长激素、胰岛素、载体蛋白类物质的功能;(5)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6)蛋白质的消化等串联起来,作为一个复习专题,构建知识网络。这样有利于在解题时迅速提取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提高思考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
为了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复习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做到:
(1)读教材:要求学生通读三本必修和选修模块一、三,在通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概念原理用笔圈划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大纲》的范围,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资料分析、知识链接、实验等。
(2)背概念原理: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等要求学生背下来。
(3)默关键术语:教材中的一些专有名词、结论性术语要求默写,以确保准确无误,从而训练用生物学术语规范答题。
2.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高考命题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这就要求老师以主干知识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总结指导,使零碎知识规范有序。即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网络化、立体化。还要使基础知识的外延扩大、迁移、拓宽,从而实现知识的跃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突出主干。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现代生物技术都是必考考点;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免疫等知识点,也不可忽视。在复习教学中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
(2)形成网络。二轮复习时应把三本必修和选修的生物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进行归类、整理和归纳,用分枝法、辐射法、图表法等构建知识网络图。新教材特别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概念图、流程图是一大亮点,我们应予以足够重视,要求学生重温每一章后面的概念图,并进行变式扩展。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酶,细胞膜,光合作用的过程,DNA的复制,转录,mRNA,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有DNA和RNA”相连接,又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都能生成水”相连接,还可以通过“具双层膜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相连接)。
3.重视图表类试题的归类解答。
图表题是指含有图解的生物试题,它往往是表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某一些生物学现象、过程或规律的图表,其形式包括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图等主要有生理功能图解、遗传图解、进化图解、生态图解、实验图解、直方形图解、曲线图解、流程图和综合图解等。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诸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及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考查。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故试题信息的图表化是目前生物高考的显著特征和趋势。
二轮复习时应注意:一要重视读图、析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相关生物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而综合分析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二要对生物教学插图、图解进行巧妙处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三要对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各类图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及常见陷阱的识别分析,最后实现图像和问题的转换。
4.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实验可以考查考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图表识别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复习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训练学生能根据背景材料恰当地确定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在实验方案中自觉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等,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老师长期不懈地渗透、磨炼,更需要在二轮复习时归纳、总结和强化。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 重庆;高考;试题;复习;教学
高考试题体现了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充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对高三教学具有导向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高考试题,能使我们明确高考的方向和重点,是搞好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必修和选修所考主要内容
分析2006—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重庆卷)生物试题中必修所考的章节及分值,可看出前5年(2006—2010年)每年都考的必修本内容主要是新陈代谢、遗传、生命活动调节、生态、细胞。总的来看,新陈代谢、遗传、生命活动调节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可占约10—20分;生态的内容2006—2010年都有考到,06—09年都出的是选择题,2010年出了一个大题占12分。细胞的内容2009—2011年都考了,一般出的是选择题。生命的物质基础2006—2009年也都考了,一般也是出的选择题。
分析2006—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重庆卷)生物试题中选修所考的章节及分值,可看出选修本主要考查的内容是一、三、五章的调节和免疫、基因工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分值约占15—18分。因此,选修本复习的重点应放在一、三、五章。
二、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所考内容
从2006-2011年(重庆卷)高考生物试题来看,5道选择题考点相对稳定,一般是出在生态、代谢、生命活动调节(或细胞的结构功能)、免疫调节、微生物等知识;非选择题(二道大题)考主干知识,一般是出在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知识,其中有一小题必然是考查实验内容的,非选择题考多个知识点,综合性较强。
三、重点知识考查内容
新陈代谢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光合作用(过程、场所、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影响光合作用因素)、酶(概念、特性、性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蛋白质、脂类)、细胞呼吸、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教材中的还原糖鉴定和蛋白质鉴定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实验。
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考查的重点是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秋水仙素)、反射弧(脊蛙反射实验)、反射弧的结构及其功能、动物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生理功能。
遗传部分考查的重点是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推断写出基因型与表现型及比例、概率计算、染色体变异、多倍体育种、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细胞质遗传。
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部分的考点是基因的结构、基因工程操作步骤、运载体具备的条件、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愈伤组织特点、动物克隆技术(核移植)等,这部分内容多与遗传知识结合起来出题。
微生物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类群、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代谢与繁殖、微生物灭菌方法、菌落的定义、培养基的类型等。
生态部分考查的重点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种群、群落、食物链食物网、种群密度与数量、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等。
免疫调节重点考查的是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血糖平衡调节等。
四、高三复习教学建议
(一)扎实抓好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能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要使学生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指导学生将基本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要以专题复习为主,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每章节知识的联系,从而夯实基础。
高考生物试题中,教材重点章节内容占的分值总是较大,尤其是新陈代谢、遗传、调节、生态等内容,一直是理科综合测试的重点。所以,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一定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它是复习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验能力
生物实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出在非选择题的一个小题,它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应围绕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实验材料的选用、实验试剂的使用及颜色变化、实验结果的鉴定等内容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做对照实验,让学生学会用简短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指导学生学会解各种类型实验题的思路和方法。还要重视对教材实验的复习和课本中经典实验的复习,以及注意与教材中的实验或内容相关的“拓展实验”的复习。
(三)加强综合训练,学会解题方法
在基础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后阶段的综合复习要注意加大学科内综合训练的力度。教师应广泛收集、阅读一些资料,精心筛选学科内的综合试题和典型例题,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并及时反馈学生做题的情况,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漏洞及时进行评讲和补救,让学生知道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正确审题和规范答题。在进行综合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用生物学术语来准确、规范地进行表达叙述的能力。
(四)注重选修知识,有机联系必修
高考选修本的内容约占15分。在选修本的复习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必修教材有关联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科内知识综合的切入点。如基因工程与遗传,细胞工程与遗传,水和无机盐、血糖、体温调节与新陈代谢,微生物培养与生物代谢类型,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光合作用过程的联系。
高三生物复习教学是一个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勤奋,需要教师充分备课,为学生准备复习的“材料”,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知识结构;课堂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高中是人生轨迹的一个转折点,高中学习直接关系到的是高考,所以高中知识一定要学好。高中生物教学不应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该优化知识结构,优化课堂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笔者在教学中从下面方面入手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课堂设计。
一、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知识结构
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只是在讲台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兴趣。老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这么多年的生物考试中不难发现,很多知识点都是串联在一起的,所以知识结构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在生物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同样重要。在《高中生物》(苏教版)的必修课本中,“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相关内容主要说明了生命中的物质性,注重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综合素质的培养。生物教学中的知识结构需要细分理解,从小的方面入手,从而解决大的难题。
(一)优化知识结构,明确教学的意义。知识结构归根到底就是学习生物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当然这需要自己的总结与理解。知识点多而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串联起来,把小的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点,使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老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但教学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了解更多知识,所以从这点看,教学的主体在学生,老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方法,教会学生总结知识点,优化知识结构。
(二)优化知识结构,合理构建知识结构。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分为许多的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定联系,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总结能力,为将来发展成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提炼知识点,从宏观与微观的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联想记忆,开发大脑,有助于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的课本也有细微变化,原先的知识点很杂,相互之间联系也不密切,以前上课时经常听老师说:“教育改革,改的不光是课本,更是我们自己,现在不能像以前一样,抱着一本书只知道背,要学会找其中的联系。”现在教学中也经常对学生说这句话,不过变的是“你们的课本已经把最基础的联系在一起,只需要你们稍加提炼就行”,所以现在的课本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当然其中掺杂的许多不需要学习的知识会让学生稍微了解就行,不需要记下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整理重点,把容易考察的知识点整合下来,加强记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比如光合作用,光能是通过怎样的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的,无机物又是通过怎样的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这是大自然中经常发生的反应,十分常见,同样十分重要,这时的学习就需要学生联系实际,从学生主体出发,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记忆,然后整理出知识结构,与其他章节联合在一起,比如植物的呼吸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二、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设计
提及课堂,大部分人想起的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教育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死气沉沉的教学,而是需要的活泼开朗的学生,不能因为教学模式而抹杀了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在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在课堂中尊重学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的教育改革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重在培养全能型人才,因此在生物课堂上要尊重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把生物教学的内容放大化、现实化。如学习食物链时,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那些生活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可以适当地给学生看一些动物世界之类的视频,让学生对生物课堂充满期待而不是厌倦情绪。
(二)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生物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在做还原糖加斐林试剂的实验时,很多学生对加入试剂的顺序完全不会,虽说背过但实际做时就会有很多问题,自己动手做完试验后,这个问题就记住了,考试从没有出错。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学校应改善实验设备,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学习做更多实验。
(三)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多加交流,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少不了对习题的讲解,学生对每个题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老师在讲解中应询问学生的难点从而加以讲解,不过也会有学生的难点没有被提出来,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时间,和其他同学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的任务是对学生不能讨论出来的问题加以标注并重点讲解。
三、结语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并加以总结的过程中同样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只有了解对方后才能找到适合每个人的教学体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有继续学习的动力,知识结构的整理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应在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优化课堂设计,让学生把课堂当做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把这个舞台交给他们,让他们对课堂充满期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
作者:罗朵 单位:神木职教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海智.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结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21-122.
关键词:生物;课堂小结;归纳;概念图;顺口溜;表格
课堂小结,顾名思义,就是用3-5分钟的时间对某节或某次授课所讲授知识作一个简短的,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延伸(扩展)性的总结。那么,如何做好课堂小结呢?
心理学上说:在同时记忆三个以上的知识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知识只受一次干扰,即第一个知识受后面知识的一次干扰,而中间的知识却受前、后知识的两次干扰,这种前、后两头的知识因受干扰少而容易巩固的现象,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关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心理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首位或末位的知识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中间的知识所花的劳动量要少,根据这样一个理论,在一节课的最后做个小结,不仅可以突出重点,而且无知识进行干扰,小结的内容容易巩固,这就发挥了近因效应。
一、归纳总结
1.对当次课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突出主题,指出易模糊和误解之处,使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记忆深刻
例如,必修1中学习了很多的关于染色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对于某种物质,使用相应的染色剂就可以显现特定的颜色,这是鉴定物质的时候常用到的方法,每一章里基本上都有,但是学生学的时候记得,学过就忘,有时候还将染色剂记忆混淆,因此,可以对必修1中学过的与鉴定物质有关的内容归纳整理,统一记忆。
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蛋白质-双缩脲-紫色;脂肪-苏丹Ⅲ-橘黄色;淀粉-碘液-蓝色;DNA-甲基氯-绿色;RNA-吡罗红-红色;线粒体-健那绿-绿色;酒精-重铬酸钾-灰绿色;二氧化碳-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
2.如果一节课的内容过于杂乱,可以在总结时进行分类归纳,这样不仅可以强化记忆,也可以纵横知识
例如,讲解细胞器这一节的内容时,书上介绍的细胞器共有8种,讲课的时候是单独介绍的,这样很难记住。因此,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分类,可以按着膜结构分类:(1)双层膜、单层膜、无膜;(2)动物细胞特有的、植物细胞特有的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3)原核细胞特有的、真核和原核共有的等。
二、概念图
讲授完本次课内容后,可以根据知识点,指导学生画概念图,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还可以将知识连贯起来,便于记忆。
例如,教学完细胞膜这一节的内容后,可以根据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联系前后知识,画概念图。
■
三、顺口溜记忆
生物学中很多知识,没有什么规律,比较难于记忆,因此,在做课堂小结的时候,可以介绍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
例如,记忆原核生物时,“细(菌)线(放线菌)支(支原体)蓝(蓝藻)衣(衣原体)”,记忆微量元素时,“新铁臂阿童木,猛!”(Zn,Fe,B,(a),Cu,Mo,Mn!)等。这样,与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更方便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而且,时间长了,学生也可以自己整理一些类似的顺口溜。
四、比较总结
知识对比以后会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在讲解细胞呼吸后,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单独记忆比较容易,但是只要做题遇到两种呼吸方式混合在一起的,学生就分不清楚具体是哪种呼吸,相关的内容更是容易混淆。因此,可以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设计表格进行对比。
为了加深理解,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自主设计表格,在给定的前提“比较异同”下,只要思路合理,对比出相关知识点,没有知识上的错误,表格就是可以使用的。在对比之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巩固相关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图表能力,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一类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对其中的具体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进行归纳整理。
五、公式总结
对于公式的运用,学过数学的学生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生物学习中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后,可以总结出一些公式,简化一些计算题,比单纯的计算要简便许多。
例如,在学习完蛋白质这一节内容之后,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相关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在总结的时候,根据规律整理出数学公式,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思维导图 复习方法 高效课堂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教育学者在1970年发明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记笔记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画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一些凌乱的知识信息变成有条理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复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运用生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生物知识的脉络,提高生物复习的效率,掌握科学复习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同时,打造生物一轮复习的高效课堂。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呢?教师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点
进行生物复习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巩固的一种方式。由于高中生物课程具有复杂性、重复性、内容多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复习,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梳理所学的知识点,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复习知识结构。此外,在复习时,如果仅针对某一内容进行复习,则很难帮助学生梳理、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学习完人教版高一必修课1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在复习中只复习小分子跨膜运输和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而忽视了前两节内容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种复习效果肯定很差。因为,生物知识不是单独存在的,各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我在学生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我就让学生自己根据提纲来画出本章节的思维导图,然后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再将其完善成一个科学的思维导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感受到了生物知识的奥妙,而且也起到了对生物知识梳理和复习的效果。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这一单元为例,我首先让学生根据提纲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1)本章节中讲了哪些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生物膜有什么样的结构和特点?(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哪两种,分别又是怎样的?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有没有跨膜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维导图的修改、完善,再到讲台上进行小组展示。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把整个章节的知识点梳理出来,并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一轮复习,加深了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这在学生第一轮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实现有效复习。
二、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复习
开展复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复习往往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复习。首先是要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根据思维导图,快速地浏览要复习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大概的复习思路,并联想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再现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线条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把复习的重点内容都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中。当学生看到某个关键词汇时就会思考这个知识点讲了什么内容,并且知识点之间的线条会帮助学生很快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内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就形成了有效结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此外,思维导图有其独特的特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就可以及时补充,这样的复习远比教师“题海战术”式复习的效果要好得多,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又提升了生物复习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复习“细胞生活的环境”时,我给学生发放了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15分钟的自主复习,之后对学生进行了相关提问,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出来。可见,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应有效运用。
三、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开展小组复习
除了在班级中开展自主复习外,小组合作复习也是一种较好的复习方式,不过现在的高中生物课中开展小组复习的并不多见,效率也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复习的方法不大适合,如果教师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复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教师可以把复习的重点问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让小组以合作的形式完成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复习任务,都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复习人教版生物必修2“基因的本质”时,我设计了一个不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这个思维导图,并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合作的任务。在完成思维导图之后,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了展示和解说了。例如,在复习人教版生物必修2“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时,我让其中一个小组出示了一个“不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完整、展示。这时,有个学生发现了其中的一处错误,“人类的常见遗传病类型除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还有一个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学生在思维上容易形成定式思维,认为遗传病肯定是基因遗传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对基因的本质、突变以及其他变异理解得更为深刻了。在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组合作复习,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和合作交流的开展,学生的复习效果更好了,同时也提高了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质量,达到了有效复习的目的。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生物复习效率
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上,教师不管是采用小组复习、学生自主复习、集体复习,都需要注意学生的复习效率和效果。特别是高三复习阶段,在第一轮复习时,内容可以细分,可以复习细化一些,但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有取舍地复习。以往的生物复习,教师就是没有把握好复习的主次,什么都复习,什么都讲,讲完了就用“题海战术”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可想而知,这样的复习效果是非常差的。所谓有“取舍”地复习,是指学生能够明白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稍加引导就能明白的,教师提点一下即可。那么,复习什么?就是复习重难点知识,复习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这时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了。对于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通过简单提示,学生就能一目了然。例如,复习《动物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单元时,其中的重点是神经系统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科学、技术、社会中的一些内容(如激素药物的使用、拒绝、艾滋病等)仅作为了解内容,并不是复习的重点。我以思维导图方式展现了所学内容,学生不用看书就清楚有关激素药物使用、拒绝、艾滋病等相关知识点。例如,这一章节中的“免疫调节”是学生听得较多、了解较多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我在复习这一知识点时,运用了思维导图,学生在我和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较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由此说明,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提高复习效果。但并不是说有了思维导图,教师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干,对学生听之任之。当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要依靠思维导图为学生进行仔细地讲解。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记笔记方式,的确给学生的复习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帮助,减轻了学生的复习负担,提高了复习效率。这与传统的高中生物复习课相比,采用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进行复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记住枯燥的概念、会背公式、生搬硬套,而是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在课堂中能够开展自主复习、小组复习等多种复习活动,把知识、方法、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才是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核心所在。不过,思维导图的“巧用”只是我们在进行高中生物复习课堂改革中的一种创新方法,其实还有更多符合高中生物复习特点的方法,我们应积极地去发现、探索和总结,不断优化复习手段,打造高效生物复习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