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4 23:43: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区)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增强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能力和保障水平,推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消除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提高食品消费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
具体目标:
1、种植养殖环节: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规范,食用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违规使用违禁药物行为得到根本遏制,有害药物残留符合规定标准。
2、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持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食品生产场所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生产加工的食品符合国家或企业有关标准。生猪实行定点屠宰加工,并建立猪肉制品出入登记与查票验证制度。
3、食品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企业持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索票索证”等六项制度,食品经营场所和经营的食品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4、食品消费环节:餐饮单位持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及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经营场所符合卫生要求。原料采购必须索证索票并建立记录。学校食堂达到C级以上标准,建筑工地食堂符合卫生要求。
二、创建范围
除古山镇外其他十五个镇(街、区)。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协调)机构和运行机制。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专门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建立农产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环节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粮食、蔬菜、瓜果等种植、禽畜养殖实施系统监管,建立农产品标识和追溯制度,杜绝“二高”农药使用,开展农兽渔药残留检测,努力控制食品源头污染。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
(三)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监管。认真组织开展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专项整治,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按照食品质量、卫生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小作坊监管。
(四)狠抓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商场、超市、小店等食品经营单位全面实施商品准入制度。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开展农药残留、添加剂等检测。食品经营单位各类食品抽检质量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假冒伪劣食品基本杜绝。
(五)开展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和早餐点、学校周边摊贩整治工作,开展农村厨师培训,实施家宴管理,加强民工食堂和企业食堂管理。
(六)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行政村放心店覆盖率100%、配送率80%以上,学校小店达到放心店标准。镇(街、区)及相关部门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村都要有一名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落实职责,保障经费,发挥作用。
(七)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各种培训使食品安全知识进村入户,规范农民种养殖行为,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八)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各类信息及时上报。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四、工作步骤
创建工作从20*年5月至20*年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年5月~20*年6月)。主要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宣传发动,落实人员,明确任务,制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年7月~20*年10月)。主要工作内容:各镇(街、区)对食品安全开展全程监管;相关部门对创建工作开展指导、帮助。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对创建工作开展督查、指导。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20*年11月~20*年12月)。主要工作内容:各镇(街、区)上报工作总结;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进行考核、总结创建工作经验。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近几年,食品安全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而农村是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点,因此,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区),实施食品安全从田头到餐桌系统管理,是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我们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平安*”的高度做好食品安全示范镇(街、区)创建工作。
(二)各镇(街、区)要切实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大支持力度,完成创建任务。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镇(街、区)要根据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总体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详细、周密、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强化措施。实施方案请于6月底前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一、强化领导,夯实责任,确保创建工作的开展。
团结街党工委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切实做到强化领导,夯实责任,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主管领导、相关科室及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委员会和文明创建督导组,对辖区实行包保责任制,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全面形成以“党工委为核心,各职能部门为基础,居民群众为主体,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文明创建新格局。
二、开展活动,营造氛围,促进市民素质提高。
团结街党工委通过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调动辖区居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一是抓规范养成,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告别陋习树新风、走向文明见行动”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抓文化熏陶,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努力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三是抓示范引导,通过开展“四个文明”评选和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法律“五进社区”活动,不断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尚,形成关爱他人、扶贫济困、诚信友爱的风尚,形成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风尚,真正使全国文明城创建工作成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过程。
三、加强环境建设,创造优美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
团结街道党工委立足于创建整洁、文明的工作生活环境,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一是坚持做好城市保洁和管理工作。继续加大街路清扫力度,实施全天候保洁,实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实施经常性管理和突击整治相结合,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对重点路段集中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强化责任意识和属地管理,加强对居民、商户、建筑企业的教育、管理,与相关人员签定责任书,杜绝乱泼乱倒、乱贴乱画、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二是抓好巷路的绿化美化工作。实施“见缝插绿”工程,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和居民在巷路和门前植花种草,美化绿化环境。三是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公厕、垃圾台等环卫设施的选址、维修和群众思想工作。
四、健全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一是健全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妇女儿童维权站,弘扬尊老、助残、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我街建立了“四联工作机制”(联防、联动、联建、联调),实现“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形成居民互防,邻里共防、群众协防、全民联防、自防、自控网络。同时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把苗头性、突发性问题解决在基层,控制在萌芽状态,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了、解决得好,确保无一例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恶性事件发生,为维护辖区稳定打牢基础。
三是加强防范网络建设。在治安巡逻队、治安联防组的基础上,不断吸纳“4050”人员,发展状大治安巡逻队伍,实现辖区治安规范管理。做到街面上有巡逻民警,小巷里有治安委员,社区内有联防队伍,户户有防范网络,达到专业防控和群防群治互补,警力和民力形成合力,构筑一支坚不可摧的综合治理工作队伍。
五、强化服务,繁荣街区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团结街党工委从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入手,把开展街区服务作为为居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项目,作为提高街区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广泛开辟就业渠道,帮助下岗、失业居民再就业。我街成立了家政服务台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解决558名下岗、失业居民实现再就业问题,得到下岗、失业居民的好评。
二是扎实开展扶贫济困工作,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贫困居民解决具体困难;几年来,共为1740名居民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为293户无房户申请了廉租房补贴,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三是努力完善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居民文化平台。各社区建立了图书阅览、书法绘画、棋类健身等活动室;成立了“一团、二队、三会”,即(夕阳红艺术团;中老年书法协会、老年气功协会;秧歌队、健身队、义务宣传队)。特别是松滨社区的夕阳红艺术团经常组织各种演出活动,并多次代表社区参加大型文艺演出,并获国家、省、市、区各类奖项23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积极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政府推进就业长效机制,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拓展就业服务平台,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促进就业协调机制。研究解决社区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落实政府促进就业第一责任。
(二)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工作机制并建立台帐,充分发挥居委会和就业援助员的作用。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在一个月内实现家庭成员至少一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解决一户”。(零就业家庭指:本市户籍家庭中具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并在法定年龄段内的家庭成员没有一人实现就业的家庭。)
(三)“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100%。拓展“双困”人员就业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双困”人员,确保社区内“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双困人员指:本区户籍,在劳动年龄段内具有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困难,就业愿望迫切,难以通过市场就业的人员。)
(四)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城镇失业人数登记控制在政府下达的指标内。
(五)社区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劳动者就业率达96%以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市、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得到充分就业。
(六)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功能齐全。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掌握社区劳动力资源,使所有求职人员和需要就业援助的人员得到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市民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满意率达95%以上。
(七)开发青年见习基地。社区内30岁以下失业、农富人员见习推荐率达到30%以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是实施《就业促进法》,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镇建立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协调小组,组长由分管镇长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在镇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分工协作,协调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创建工作有效推进。
(二)广泛宣传、全面参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是贯彻落实精神的体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镇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工作职责优势,广泛宣传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及相关政策。要走进社区、深入企业,提高促进就业政策的知晓率,扩大创建工作的参与面。
(三)强化服务、取得实效。镇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建立起一座便捷的桥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队伍要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为就业者和求职者提供优质服务,使创建工作和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公众满意度。
四、工作制度
(一)社区有就业愿望人员月报制度
居委会于每月5日前将有就业愿望人员名单上报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由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协调小组办公室认定其为零就业家庭或“双困”人员。
(二)零就业家庭和“双困”人员动态管理制度
居委会加强与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双困”人员的沟通联系,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愿望,提升安置的成功率。确保社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做好对“双困”人员在要求时间内择业的思想工作。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通报制度
为了提高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居委会要定期向居民代表和党员通报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政策,宣传《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提高促进就业政策知晓率。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调查排摸
1、时间:年1-3月。
2、工作重点:调查排摸,疏理全镇零就业家庭和“双困”人员信息。
3、配套活动:(1)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政策培训。
(2)镇再就业大型现场招聘会。(3月15日)
4、责任部门: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办、就业援助服务社。
(二)第二阶段:岗位开发、虚位以待
1、时间:年4月。
2、工作重点:安置基地建设。
3、配套活动: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双困”人员就业观念教育培训。
4、责任部门: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三)第三阶段:广泛宣传、全面发动
1、时间:年5月、10月。
2、工作重点:促进就业政策宣传。
3、配套活动:在地铁北广场、世纪联华广场设摊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的相关政策。
4、责任部门: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办。
(四)第四阶段:突破难点、全力推进
1、时间:年7-10月。
2、工作重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安置。
3、配套活动:举办两场就业困难人员专题招聘会。
4、责任部门: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办。
(五)第五阶段:总结评估
1、时间:年11-12月。
2、工作重点:汇总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资料和台帐,撰写书面总结。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步入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轨道。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矿山企业证照齐全,具有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涉及林地的,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征(占)用林地手续。
(二)具有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
(三)矿山年开采规模:露天开采6万吨以上,地下开采1万吨以上。
(四)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矿山企业三年内没有被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记录。
(五)无因矿山企业主观原因引发的和纠纷。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县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2、产品结构优化。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地下开采达到85%以上,露天开采达到95%以上;废渣、尾矿的处置率达到100%。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露天矿山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爆破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2、矿山开采作业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先进的采掘加工设备和设施,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
3、编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并严格实施,实现边开采边治理。对局部闭坑矿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同时进行复垦、复绿,矿区范围内可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不低于75%。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采场和选厂粉尘达标,噪音达标。按国家标准配备生产工人的劳动保护用品并严格佩戴。
3、矿区主要运输道路防尘措施到位,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时采取有效的防尘保洁措施。
4、建立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和工艺,各种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尽可能循环使用处理后废水,实现零排放。
5、废渣、尾矿等各类固体废弃物有安全规范的专用堆场和存储场地,并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实行矿山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度。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报表齐全且上报及时准确,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矿容矿貌整洁,秩序井然。
5、依法纳税、缴费,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五)闭坑矿区生态化
1、有完备的矿山闭矿后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方案。闭坑和局部闭坑后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符合设计要求和预设功能。
2、矿区范围无地质灾害隐患和安全隐患。
3、矿山企业承担闭坑矿区复垦复绿的责任和义务,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必须达到验收标准。
四、申报和命名
(一)申报
1、绿色矿山按采矿许可证的发证权限实行逐级申报。省、市级发证的矿山根据省、市级绿色矿山的创建条件,可直接申报省、市级绿色矿山;县级发证的矿山在获得县级绿色矿山称号满一年后,可申报市级绿色矿山。
2、县级绿色矿山创建申报工作按以下程序办理:
拟申报创建县级绿色矿山的企业,须填写县级绿色矿山创建申请表(详见附件2),并附相关资料,正式行文上报。申请材料经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局和环境保护局初审,报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批准。
申请批准后,矿山企业委托具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县级绿色矿山创建相关文件,编制县级绿色矿山创建方案。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对创建方案进行评审。矿山企业按评审通过的方案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县级绿色矿山的申报时间从每年3月1日开始,3月31日截止。
(二)验收及命名
1、验收申请。矿山企业通过实施市级绿色矿山创建方案,经自查达到了创建方案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后,可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县级绿色矿山验收申请。县级绿色矿山的验收申请提交以下材料:
(1)绿色矿山验收申请;
(2)绿色矿山创建方案;
(3)绿色矿山创建投入资金审计报告;
(4)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总结及相关附图、照片及光盘。
2、验收。接到矿山企业的绿色矿山验收申请后,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环境保护局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进行考核验收。
3、命名。经考核验收达到县级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由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环境保护局批准并命名为县级绿色矿山,颁发证书和标志牌。
(三)复查
1、县级绿色矿山有效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后进行复查,复查通过的,再延三年;复查不合格的,给予半年的整改期;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绿色矿山称号。
2、县级绿色矿山有效期满前6个月,矿山企业应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复查申请。
3、县级绿色矿山复查申请应提交的材料为绿色矿山复查申请和有效期限内保持绿色矿山的工作情况汇报。
4、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环保局在每年的3月份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申请复查的绿色矿山进行复查。
五、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阶段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为试点阶段。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创建目标的基础上,全县选定1家矿山企业进行绿色矿山创建试点。试点矿山企业应具备三方面基本条件:一是采矿权有效期在3年以上(含3年);二是基础条件较好,管理工作规范;三是生态环境意识强,创建积极性高。试点工作由矿山企业自愿申请,经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和环境保护局审查通过并报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
2011年3月开始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完成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县所有执证开采的矿山都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对限期内达不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依法予以关闭。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创建绿色矿山是建设生态市、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由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领导,国土资源管理局具体组织与实施,环境保护局负责相关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财政、发改、公安、安监、林业、水利、经贸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二)坚持标准,确保质量
创建绿色矿山要坚持标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工作程序。创建县级绿色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制定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专家组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创建方案评审和验收核查,国土资源管理局和环境保护局每年应对创建矿山进行不定期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坚持标准,加强监督,共同确保绿色矿山质量。
七、扶持政策
建立绿色矿山激励机制,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后的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优先推荐申请部、省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金补助。
(二)获得县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优先申报市级绿色矿山,通过市级推荐可申报省级。
(三)可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度,按规定程序和比例提前返还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以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完善服务为手段,以实现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牢牢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两项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完成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劳动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1、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狠抓劳务输出工作
今年初,我们将全年工作分解量化到2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并作为对各村考核的重要指标。截止6月底,通过各种渠道现已输出2932人,有组织输出477人,并及时准确地上报劳务输出等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错报。
2、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制订了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措施配套的创建工作方案,对照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考评表的相关要求和量化分值,对照检查,查漏补缺,建立健全相关资料,整档备查。对各类创业主体进行调查摸底,建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残疾人等自主创业基本台帐,对近年来辖区行业系统新增个体户、工商户、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摸底造册,测算出营运规模、劳动就业人数以及本单位所提供的相关直接或间接服务,制定出跟踪服务和帮扶措施。根据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需要,对现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相关内容和操作办法进行完善并全面落实,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确保创建工作目标的实现。
3、积极创建五星级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结合实际,对照西安市创建星级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指标体系,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达标时限。按照就业服务工作“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立足辖区、面向市场,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尽快为群众提供一个办事效率高、服务意识强、群众满意的服务平台。
4、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上半年,地区新增医疗保险170人,办理门诊慢性病审批1人,办理医保产妇生育报销13人。加大宣传力度,对群众进行政策引导,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审工作。
5、积极做好养老保险征缴扩面工作
根据国家养老保险政策规定,为了保障自由职业者、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等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能维持基本生活,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今年我们加大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深入社区和村组,向个体工商户讲解国家的相关政策,鼓励动员他们参加养老保险,争取实现参保全覆盖,力争完成区上下达的210人征缴任务。
6、加大小额贷款支持力度
加大对创业者小额贷款支持力度,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符合政策的创业者,全方位做好支持创业服务工作,上半年申请办理小额贷款8份,贷款16万元,催缴贷款11万元;
7、举办退休人员主题书法绘画摄影评展活动。
成立街道征集书画和摄影作品活动组织委员会,在全街道共征集书法作品6副,绘画作品4副,摄影作品7副,有5副作品参加区上的巡回展,其中5副作品送到市上参加评选。
8、强化服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一是为符合条件的无业及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证41份;二是协助“4050”人员办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7份;三是办理异地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协查认证27份;四是组织50名失地农民参加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会上有6人达成用工协议。
9、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复审确认,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及时上报考勤、审批、工资发放表,对出现人员更换、离职的,及时报就业局审批备案,确保岗位人员的真实性。并对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出勤、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管理。
(二)完善城市低保制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应保尽保
1.把好出入关口,确保应保尽保。
我们对新申请对象的资格进行严格把关,对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做到当月申请,当月初审上报,力求准确、及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坚持三个严格(严格政策、严格程序、严格纪律),三个不批(隐瞒家庭收入的不批、公告后群众有异议的不批、上报材料失实的不批),做到底子清楚、管理到位、作风扎实。上半年新增低保家庭9户20人,停发11户15人,增发1户2人,办理异地入户调查55户。截止6月,地区城市低保户219户485人,上半年共发放保障金258280元。
2.完善资料,健全档案,实行低保人员规范化管理
我们对低保对象档案实行规范管理,按照一户一档、分类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补充低保对象资料,分类分户建 档。实行低保人员档案微机化管理,完成了低保对象信息资料录入工作,将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居民户档案纳入微机化管理,资料真实、完整、准确,数据及时更新。
3.严格规范操作,健全动态机制,做好年度复审工作
5月起至7月,对全街道在册的所有低保对象进行全面的复查审核。由各社区明确告知每户低保家庭和其他城市居民复审的有关要求。不提交书面申请、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不签订《西安市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诚信承诺》的,视为自动放弃低保待遇。在核查审定过程中,坚持100%入户调查。坚持民主评议、集体研究,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及时取消。社区评议结果、办事处初审结果在申请人居住地张榜公示7天以上。围绕“应保尽保,应出尽出”的机制建设,形成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复审,掌握低保家庭生活情况,更准确的确定低保对象和补助水平,更好的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防止骗保、错保、“人情保”现象的发生。
4.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救助工作
我们在切实做好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对困难家庭的救助工作,经常走访了解困难家庭的生活情况。今年以来,我们一是为住院治疗的5个低保对象办理了医疗救助。二是为慢性病、重大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爱心卡74张,价值23200元。三是春节救助困难职工70人,每人300元。四是春节期间为20户特困低保家庭每户发放年货一份,慰问8户特困低保户、1户低保边缘户。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公司为有效的开展创建“平安企业”活动,调动员工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首先召集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开会讨论,在管理层达成统一认识。以公司工会为依托,经常通过通知、会议等形式将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及实施内容在员工中进行传达和宣讲。并开展一系列由公司主要领导参与的讨论活动。通过与员工互动,第一时间了解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需求和困难,及时的帮助员工加以解决,有效的化解了各种抱怨和矛盾。提高了员工对创建“平安企业”活动的认识,引导员工自觉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为公司的快速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狠抓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
1、消防安全:公司所有厂房都严格按(国家消防法)要求对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并在建厂初期就主动请消防部门进行审核,确保规划合理有序;每月定时安排有专业资质的安全员对厂区内的所有消防设备进行点检,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制定了详细的消防应急预案,明确了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报警、抢救、灭火、清点人数等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每年举行消防演习一次,手把手的教员工如果使用消防设备及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进行自我保护。
2、生产安全:⑴公司成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多道工艺程序,如何确保生产安全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必须从源头抓起,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程序及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所有新入职的一线员工都要进行入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岗;⑵发放必要的如:工衣、手套、工鞋、帽子、口罩等劳保用品,由车间主任负责监督使用,每年定期进行体检,确保他们人身安全得到保障。⑶所有危险区域都进行明显的标识和隔离,并将危险系数高的液化气贮存区改造为管道天然气,大大地降低了厂区的安全隐患。
3、环保安全:公司产品和原料多为粉末状物体。虽然无毒无害,但极容易飘浮在空中。如管控不好,将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建厂初期,公司就邀请环保方面的专家到公司进行现场参观指导,结合其它同行的经验,对公司相关主要车间和设备进行改造,安装了除尘器和防尘套。还在厂区内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树木,既美化了环境,又防止了粉尘飘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构建警民和谐,助企业快速发展
自从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所认真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要求,以增强人的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的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狠抓发动,突出重点,下大力抓了普法工作,促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创建“平安__”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现将我所五年来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及时调整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明确职责,我镇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了镇“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村、社区和地区单位的普法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关职责。为更有效的开展普法工作,我镇还成立了一支由各村、社区热爱法律的人员组成的法律志愿者队伍,不定期的走村访户、宣传法律,这一新的普法形式使我镇的普法工作真正落到了每村每户。
同时,今年我们还着力抓好基层普法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村、居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等传统普法阵地建设力度,强化对家庭法治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充分发挥基层传统普法阵地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基层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职能,依托镇司法所指导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为全镇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二、结合实际,普法工作开展有序
伴随着我镇公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对我们的普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注重“四个有机结合”。
一是与解决全镇人民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我们注重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农村,主要是从抓好村庄整治入手,与普法工作的有机结合,宣传了《土地管理法》、《农村宅基地使用办法》等,有效的推进了村庄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在社区,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的宣传,有效的增强了居民自我权益保障意识,为城镇居民保障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与创建“民主法治村”和“平安村(社区)”有机结合。我们坚持并深化“依法治理、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通过层层试点、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全镇稳步推开了“民主法治村”和平安创建工作,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我镇“五五”普法工作的内涵。目前,全镇9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均开展了“民(来源:文秘站 )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以及平安创建工作,其中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有金庄村、__村,被命名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有朝阳社区、林巷村、胡圩社区、刘郢村。
三是与倡导文明新风有机结合。镇政府利用每周学习日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法律知识以及一些宏扬社会道德的文章,在提升法律意识的同时,增强了全体机关干部的道德素质。我们始终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弘扬人间美德、倡导文明新风之中,从而大大增强基层普法的效果,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是与“法律七进”工作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好普法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等活动。在我镇,每名机关干部都有一册《干部法律读本》进行学习,每周学习日都会相应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还积极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类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在农村,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举办“五五”普法法制讲座,发放《农民法律知识读本》余本,农村反警示教育宣传资料余份,有效促进了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在社区,我们结合重大节日,举办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条例》、《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等资料300余册。在学校,我们主要通过警示教育、维护未成年合法权益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遵纪守法以及法制图 片展、法制教育课等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在企业,主要是通过对广大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有关法律的宣传,如《劳动法》、《治安处罚法》等。在家庭,主要是通过法制志愿者队伍进行进村入户的宣传,发放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材料,同时开展了“平安家庭”的评选活动,对农村家庭、农村妇女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使广大农民懂得用法律来维护正当权益,履行法律义务,做守法公民。
三、加强法制宣传力度,营造“五五”普法良好氛围。
做好普法工作,不仅要有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五五”普法以来,我镇专门出动了5次宣传车,进行“五五”普法宣传,村委会、居委会充分利用黑板报开辟法制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从而使群众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增强“五五”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我们十分注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因应群众的实际需求,努力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五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找准最佳时机普法。抓住节假日,结合重大政策法律出台,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深入村、社区、学校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活动。二是利用各种纪念活动普法。以“12·4”法制宣传日为主线,利用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禁毒宣传月、综治宣传月等活动,会同相关部门,面向广大群众,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宣传普及。“五五”普法以来共举办法制宣传活动15次。三是举办各种法律培训班。结合我镇实际,我们每年除日常的以会代训外还至少举办二期就法律知识培训班,参加人员有各村、社区人员、有机关干部、有企业负责人等等,确保应学尽学,应训尽训,不留死角,有效的推进了“五五”普法的开展。
20__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推进法治永昌建设进程。
一、围绕科学发展观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始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使其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满足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3、加强与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二、充分利用“法律七进’’这一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化
1、抓好重点对象普法,促进全民普法深入开展。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宣传教育。一是以增强依法执政、执政为民意识为重点内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二是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利用好党校等阵地,协调相关部门,对公务员分期分批进行学法培训,切实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三是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为重点,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团县委、教育局、政法各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引导,扩大参与层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四是以推进依法经营为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商局、发改局、劳动保障局、经济局、安检局等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制度,要分层次、分行业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力争培训率和考试合格率分别达到60%和90%以上。五是以村(社区)普法骨干为重点,加强村(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各乡镇司法所要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使培训率和参考率达95%以上,不断提高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农村、社区事务的能力。同时继续深化村(居)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
2、抓好“法律七进”活动,把法制宣传落实到基层。各乡镇、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切实把“法律七进“作为深入推进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不断深化和创新“法律七进”活动形式。在“法律进机关“活动( )中,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并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在“法律进乡村”活动中,要努力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切实达到“四个一”的要求,即“每个乡镇有一个法制宣传辅导站,每个村有一个法律图书角,每个村有一个法制宣传栏,每户有一个法律明白人;在“法律进社区”活动中,年内每个社区达到“五个一”标准,即“社区每个月上一堂法制课、有一支法律志愿者队伍、有一个法制宣传专栏、配一套法律书籍、征订一份法制报刊”;在“法律进学校”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法制副 校长的作用,切买做到时间、人员、教材、内容“四落实”;在“法律进企业”活动中,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以争创“诚信守法企业”为载体,创新思路、强化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在“法律进单位”活动中,全县各单位要切实担当起自我法制宣传教育和全民法制教育的责任,广泛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涉及有宗教活动的乡镇和管理部门,要认真开展“法律进宗教场所”工作,切实把《宪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着力提高信教人员的思想觉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
三、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扎实推进法治实践活动
1、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着力推动“法治永昌”创建工作。认真贯彻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法治永昌”创建活动。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融入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要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着力解决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勇于探索、创新抓手,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群众感受到法治建设的实际效果。年底将开展法治乡镇、法治单位创建工作总结报依法治县办公室。
2、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各乡镇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认真落实“四民主”、“两公开”的村(居)民自治基本要求,着眼于提高村(居)民的整体素质,着眼于经济的发展,继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创建活动,年内100%村(社区)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标准,切实做好“全国、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推荐申报工作。
3、进一步强化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各行政执法部门、重点行业及窗口服务单位要大力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积极参与“严打”、“禁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安全生产等专项治理,扎实落实执法责任制、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制度;要积极开展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行业依法治理和诚信服务的水平。
四、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工作,推动“五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1、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动员部署。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制定检查验收方案、实施细则和标准,部署检查验收工作。
2、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检查验收力度。以“法律七进”和“法治县”创建为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村(社区)班子成员和村(居)民学法用法工作情况,检查法治创建各项措施和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
3、认真做好“五五”普法自查自评和验收工作。3—4月份,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组织自查。要认真对照县委办发80号文件转发的考评体系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落实,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并于4月底将自查报告报县依法治县办公室。5—6月份,市、县组织检查验收组,对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的“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文秘站:验收。并迎接省依法治省办公室的检查验收。
4、认真总结、积极推广“五五”普法工作先进经验。在总结、验收基础上,经严格评选,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推荐表彰工作。对“五五”普法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推荐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