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7 22:10: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习计划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我觉得一周的学习计划,首先要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而制定出可实施的学习计划。第一,制定此计划的优点:内在因素:1、我认为首先我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人,能够自主学习。2、马上就要考试了,所以有了外在的动力,能够让我产生紧张的情绪,能够投入进去。外在因素:1、天气变凉了,应该会减少上网的机会。2、父母的期盼,希望养成好好学习的习惯。3、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4、要考英语四级。
第二,缺点:1、自己的自制力不强。2、外在因素的诱惑使自己不能投入学习中。3、不够坚持,缺乏恒心。
我觉得这应该会是一个可实施的学习计划,因为优点还是大于缺点的,且缺点可以克服。
2、确定目标
每天都要做到看课外书(课余时间);每周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周末);对于要考试的科目要看书复习(晚自习时间);写英语四级试卷(每周2套抽早自习或下午);每天早上记二十个单词。一周要去两三次图书馆;上课要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积极回答问题;早上努力学习英语。
3、确定前提条件
不可控制的:上课听课可能会走神,导致记录不全面;可能会抑制不住上网的情况;周末可能朋友会找自己逛街而不能推脱,导致周末不能实施计划。
部分可控制的:比如每天课余时间的看书能不能坚持;一周去图书馆的次数;除开学习娱乐时间。
可控制的:早上起床早自习与晚上的晚自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时间;写英语试卷。
这是预期环境,即假设条件。
4、拟定可供选择的可行方案
对于一周的学习计划,我觉得我能够选择的方案一个。所以,只拟定的可选择的方案一个。
首先,我想说说它的优点:第一,分配比较合理,不具夸张性。第二,简单明了。第三,如果有一定的实施性,且实施了效果会很好。
缺点:第一,与预定的目标有一定差距。第二,有些可能不能实现,特别是周末的方案。第三,对于课余时间休息太少(可能有时候会想要上网)。
5、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
1. 这个方案中存在一定的隐患,但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个人觉得问题不大。
2. 个人觉得实施此方案会给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以及会改善自己经常上网的状态;还可以是学习能力提升;改善慵懒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3. 对于每天要完成的学习量,我觉得还是较为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4. 当然这一计划不仅会带来学习上的进步,取得一定的效果,也会使自己的业余生活不那么舒坦,使自己和朋友的沟通变少,生活中少了一份除了 学习以外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实施好就会使自己的时间浪费。
6、选择方案
我所选定的方案就就一个。所以对于其它方案就没有制定。只要从它的患处改一下就会成为可实施的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制定一周的学习计划,需要时间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活动计划(活动的开展的计划制定)作为其支撑。这些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可以大大地提高一周学习效率,是效果清晰明了。
8、编制预算
由于学习计划不需要金钱上的预算,所以我针对时间上进行预算,对于周一至周五这一上课期间我觉得可以实施并达到效果的有8成以上,其它部分应该效果也是可佳的,因为预期的环境可以自己调整与改变。
1.提高自己在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潜力。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暑假学习计划具体方案:
1.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调整。
2.在家长的指导下,写好自己切实可行的暑假生活、学习计划。(安排好每一天复习进度的明细资料)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潜力,树立自己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抄录,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尽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5.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按教科书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罗列。了解自己学习问题的共性薄弱点,然后能够请老师一齐帮忙解决。
6.每周二次带着学科的不懂之处和老师一齐分析、解决问题。回家后运用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我强化练习,填补自己的学习漏洞。(这一点务必按照教材由浅入深的学习顺序,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
7.每次完成习题的订正,将错题订正的全过程,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背出),渐渐地构成解题方法的量的积累。
8.看名著,中高考时,会出现名著中的经典片段,看几本必看的小说是中学生必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即可增长见识,又可陶冶情绪。
9.一星期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也能够听音乐等,做自己有兴趣的事)
9.一星期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暑假计划具体安排:
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一天的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间。(也能够安排一些适宜的娱乐活动)
四、家长一齐参与孩子计划:
1.设计好每一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最新中学生暑假学习计划最新中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2.家长一周三次检查学生的暑期生活、学习计划执行的状况和进度,及时帮忙解决执行中的困难。
3.家长在帮忙学生执行计划时,也要尊重学生的要求,切不可急躁。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整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4.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2、上午时间大可不必疯狂地做作业。你可以先看一些英文的书(课外的,但是适合初中生的),那样有助于培养语感、积累词汇;然后(大概10点)你可以看一些文学类的课外书(当然不是英文的了)。适当地让自己有一个闲适的生活状态。
再说一下,你可以有针对地看书,上午你也可以看一些自己较弱的学科的书
3、下面说说下午的任务(忘记说了,午饭之前你也可以去运动一下)。下午,人的一般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那么你可以做一些暑假作业,注重理解。因为下午背的东西,一般都不太容易记住。
1、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务必做到书写认真。
2、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左右,多看一些国内外童话、《论语》或《三字经》(少儿版)。每天摘抄2---5个好句子并加以背诵。(自备摘录本)
3、摘录春联三副以上,背诵。(写在摘录本上)
4、字迹较差的同学尽量购买有三年级生字的字帖,每天坚持用钢笔练字20分钟。
5、长长的寒假,肯定会发生许多有趣、难忘的事,你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心情,开心、难过、惊讶、懊恼、感动……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那就是你童年生活最真实、生动的写照了。(5篇)
6、影视欣赏:CCTV少儿、《动物世界》、《人与自然》、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及其它音乐类曲艺类节目等。(麻烦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收看电视节目。)
科技计划:
1. 画一幅画。纸张尺寸﹑绘画形式﹑题材内容均不限。要求图画能体现出科学创新的理念,并能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2. 完成一份小制作。力求有创意。
附寒假计划表格:
时间
内容
要求
备注
上午
7:30
起床
洗漱
7:30-8:00
读书
预习语文课本或背诵古诗词
假期背诵古诗词10首以上
8:00-8:30
早餐
不挑食(想吃什么提前说)
饭后收拾餐桌、扫地
8:30-11:30
寒假作业
数学:寒假作业,预习、1页口算题
语文:寒假作业
英语:用点读机预习
另外,假期期间写4篇以上日记,发到博客上;做好《缤纷寒假美德》记录。
11:30-12:00
自由活动
不能看电视,不能吃零食
可以外出
12:00-12:30
午餐
不挑食
做好饭前准备、饭后收拾工作
下午
13:00-14:00
阅读
阅读课外读物,背诵古诗词
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看漫画
14:00-17:30
自由活动
包含看电视、电脑,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可以在家和小朋友玩,也可骑车或穿轮滑鞋出去玩
17:30-18:00
休息
做饭前准备
18:00-18:30
晚餐
不挑食
做好饭前准备、饭后收拾工作
晚上
18:30-20:30
自由活动
收听收看《新闻联播》
表现好可以去大广场或别处玩
20:30-21:00
做睡觉前准备工作
自理
21:00
睡觉
【小学生三年级寒假学习计划表二】一、读书目的
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学生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让书香飘满假期,特制定此方案。
二、读书目标
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寒假读书目录推荐
格林童话
外国童话选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外神话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
水浒传(清 施耐庵)
红楼梦(清 曹雪芹)
岳飞传
杨家将
狄公案
雷锋的故事
中国节日故事
中外名人故事
中外智慧故事
中外探险故事
世界伟人故事
1.体系进修掌握好,以讲义为基础使用好课本。
2.拟定好,短、耐久筹划
3.学会调整,要有一个试用期
4.学会进修别人
5.思索题目留意归纳
6.做好预习,卖力听课,划出重点
7.题目多想几遍,只管用自己全部的资本去解答
8.学会剖析考试 成绩;错误
9.做好预习,复习
10.不能仅范围于册本,要多看奥赛……要普遍涉猎,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读书要透彻
语文:⑴讲义是统统进修的基础看课后词语,下面解释,课后资料,作好每道课后训练题;⑵课文必要,接洽期间靠山,及上下文语境,一再读,把课文读透彻,并且简朴写上自己的感受;⑶用一本笔记,随时摘抄精彩刹时(喜好的歌词),精彩的文章,可背下来,留意考察生计,感悟生计,写有感而发的漫笔;⑷多读书读报
数学/:⑴多质疑,勤思索,好下手,重归纳,客气,留意应用;⑵记好数学/物理笔记(对概念的领略,数学/物理规律);⑶做题要有针对性(如计较差,做简朴的计较题,磨炼思想做困难);⑷调整心态(做好基础性的标题)⑷多对公式举办推导,探求其他办理方法。
造作业的时辰先用铅笔做;解答题想好再做
英语:多说,多听,多写,多读(背单词,词组,课文)
政治:多看书
汗青:记清晰人物/时刻/地点/靠山/过程,效果,记清晰相干的图,多读,多背。
生物、地理:记清晰相干的图,多读,多背
物理:依赖例题来相识定理,运用好公式。记着格式。电学,力学是重点
关键词:电子书包;数字化;技术标准;概念框架;功能建模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学习环境不断优化,数字化学习终端逐渐完善,电子书技术会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发展成熟,对数字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已开始了无纸化学习的新时代,出版和教育行业里,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身影逐渐增多。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发展技术支持,而标准就是一个重要保障,目前已有OeBPS“开放电子书出版结构”标准、ePub标准、国内的CEBX标准等,我国的新闻出版总署也成立了相关标准的研究机构,进行电子书的标准研究。
1、数字化学习终端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视角
对标准体系的构建要考虑生态观、融合观以及产业观这三个视角。无论是电子课本还是电子书包,都涉及了众多领域,教育、网络、政府、出版等,包含众多对象,例如电子课本内容、学习终端、服务平台等,并与学习者,教授者、服务提供者的利益都息息相关。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都是复杂多变的非良构系统,必须用生态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学习终端的生态框架模型,在此前提下进行标准体系的建设。电子课本的出版涉及数字出版领域,电子课本的应用确实在教育领域,因此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对数字化学习领域与出版领域的多个标准进行融合,带有这两个行业的不同特性,必须对技术和产业以及应用这三个方面来融合。电子课本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教育媒介,这对众多传统产业如出版业、培训、硬件制造商等都产生较大影响,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规范和推动此类产业的发展,并促进教育应用的创新,因此要从产业的视角来构建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准体系。
2、数字化学习终端体系框架
首先是概念框架。电子课本是特殊的专门用于教育的电子书,是科教书数字化后出现的带有教育属性的数字化出版物,具有阅读浏览和教学的功能,而电子书包属于一种个人学习终端,它整合了包括电子课本以及虚拟教具等服务。电子课本标准是一种关于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内容、学习终端、学习服务平台等的解决方法。
其次是体系框架模型。包括电子课本内容、学习终端、学习服务、学习平台四部分。电子课本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有阅读性、开放性、交流性等特点,电子课本要吸收现有电子出版物的优点,还要再内部结构表征,网络展现等方面加入教育特性。电子书包是学习终端,是辅助学习的电子设备的统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学习终端即具备强大的学习功能,还有支持容量扩充、充当播放器等功能。学习服务包括本机服务与远程服务两个方面。学习平台即虚拟学具,是相对于学生使用的传统学习工具来定义的,参照教育学的角度,虚拟学具也可以分为教具和学具两种。
再次是层次结构模型。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内容层次,有物理文件、内容表述和表现方式三个部分。物理文件的格式可以为TXT、GIF、HTML、RMVB等,电子课本及其内容的元数据描述,可以对照DC元数据标准来制定,表现方式包括内容排版、内容编排、内容包装等。
3、数字化学习终端标准体系以及标准引用组谱
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标准体系的核心由五种技术标准类别组成,即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总体标准、电子课本的标准、数字化学习终端标准、虚拟教具的标准以及学习服务标准,这是首期应研发的技术标准,此外,还有服务质量与管理、教学应用范本、推广方式等第二阶段应该研究的标准规范。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标准体系的五个类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将任何一个类别孤立的看待。
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标准不仅要研究新标准,还要对现有标准进行引用。在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标准体系构建中,要对不同领域的标准进行充分融合,电子课本的标准即和学习资源的封装规范有关,还必须注意像方正研制的CEBX规范里的关于版式和流式的问题,因此,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标题体系一定要融合数字化出版和学习资源这两个相关领域的有关标准。
4、结束语
本文在生态观、融合观以及产业观的视角下,对数字化学习终端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从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概念框架、标准系统体系架构、标准系统层次结构、标准功能建模等多方面提供了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模型,并给出了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引用组谱。
参考文献
[1] 吴永和.研制电子书包(课本)国家标准[J].中国教育网,2011(7):62-64.
[2] 肖君.学习技术体系谱系框架的设计和应用[M].上海:上海音像出版社,2005.
[3] 吴永和.“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研究―基于教育创新、产业发展与标准研究的视角”项目申请书[R].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项目申书.2011.1.
[4] 徐汉斯.英国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电子教科书的发展战略与前景(一;二;三;)[J].出版科学,2007,15(4):71-78.
[5]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7-34.
经验一:
1.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
1.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1.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1.4、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经验二:
2.1、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2.2、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2.3、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
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2.4、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
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经验三:
3.1、第一点,要自信。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3.2、第二点,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
经验四:
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学习者的相似性反映了学习者之间相近的学习经历,将相近者组织成一个具有共同学习兴趣和目标的共同体,可以增强虚拟学习社区中各组成要素的耦合与连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黏度。本文基于领域本体提出一种能够描述学习者个性化特征的VSM模型,并以此为数据结构,设计了一种能有效计算学习者相似性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概念之间继承和包含关系,算出概念相关度,能快速计算出学习者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得出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专家分组经验,为提高虚拟学习社区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关键词】 领域本体;知识库;个性化特征;学习者相似度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2―0032―05
一、引言
当今,人类社会已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交流成为个人的立世之本、生存之道。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虚拟学习社区是人们进行远程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使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任何需要的知识。在传统教育中,学习活动往往以集体方式进行,学习者不但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辅导,而且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也能有效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高。而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由于教师、学习者和学习集体处于分离状态,使得学习者较难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常常感到无助和孤独,进而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热度和效率。显然,通过在学习平台上突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引导,推荐最佳学习伙伴,自动将相近者组织成一个具有共同学习兴趣和目标的共同体,可以增强虚拟学习社区中各组成要素的耦合与连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黏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虚拟学习社区的探索大多局限于概念界定、学习策略和学习模式研究等理论层面,对于理论实现层面的关键构建技术研究相对较少。例如 Hope N. Tillman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和特征[1];赵建华和李克东阐述了基于协作方式的教学设计[2];黄怀荣探讨了CSCL的理论和方法[3]。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协同就是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而从本质上讲,交互是由资源构成的,资源是构成交互的资源,离开交互的资源是毫无意义的[4]。以学习者之间交互的资源为载体,将学习行为中发生的资源交互映射到语义层中的本体概念,学习者之间的相似性问题就转换为计算概念之间的相似度问题。关于本体概念之间相似度的度量方法有多种,例如:Tervsky提出了基于概念属性的语义计算方式[5];Leacock 提出了基于结点距离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式[6];Lin D提出了基于信息内容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式[7]。这些方法对于计算概念相似度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还需针对具体应用背景,进一步考虑各种因素,提高概念相似度的准确性。
三、学习者个性化特征表示
学习者模型是记录学习者情况的一种数据结构,是对学习者信息的抽象描述和表示。它根据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练习测试结果,分析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历史变迁等信息的特征[8][9]。由于本研究的重点是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兴趣和认知能力的相似度,以便为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推荐最佳学习伙伴和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学习者模型主要突出描述的是学习者的认知状态及个性化兴趣偏好信息。学习者模型表示的方法与所学领域知识是紧密相关的,领域知识的构建运用本体来建模,因而学习者个性化特征表示也采用本体方式。
1. 基于本体的知识库构建
知识库作为学习资源的组织和管理核心,其构建可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知识空间和信息空间[10][11]。知识空间是语义层,信息空间中学习资源通过映射到知识空间获得语义,知识空间利用本体来建模。起源于哲学的本体是对领域知识的概念化、形式化、明确化描述[12]。概念是对领域中可以标识的事物描述的集合,本体就是用特定领域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概念之间的语义。概念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多对多关系,把概念当作结点,关系看成边,组成本体图。在具体应用中,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约束和简化。在此,将领域知识中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粒度抽象成概念,其关系主要是派生和包含关系,而学习资源则可隶属于某些概念,组成概念树型的学习资源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Ci表示本体中的概念,LRkj代表与某些概念相关的学习资源。
图1 知识库中的学习资源组织结构图
2. 基于本体的VSM表示学习者个性化特征
向量空间模型(VSM)在文本分类中具有广泛应用,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一个关键词组成的向量近似描述文档内容,由于关键词具有随机性,造成向量的空间维度一般较高,且关键词之间被认为是线性无关的。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由于学习者的兴趣和行为大多围绕学习资源展开,因此根据其交互的资源来分析和理解学习者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学习者对某一个学习资源感兴趣,其背后隐藏的是对某一个知识点感兴趣,利用知识库中本体概念对学习资源的标注作用,可以将学习者的特征描述从信息空间层迁移到知识空间中的语义层,即领域本体层。本体中的概念存在关系且数目较少,可以较好地克服VSM模型中向量维度较高,且线性无关的缺点。
定义1. 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浏览,下载,上传,提问,评论,答疑,测试等)组成学习信息对象集合SB=[{bi0≤i≤M}],M表示对象总数;每个bi可以表示成一个向量v={(c1,a1,v),(c2,a2,v),…(ct,at,v)},ct表示本体中的概念,at表示学习行为,v表示学习行为的分值;所有学习信息对象的集合构成特征向量,V={(c1,v(c1)),(c2,v(c2)),…(ck,v(ck))},k表示该学习者感兴趣的学习主题数。
3. 学习者特征的获取与量化
在一个开放的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往往要经过注册才能成为正式成员,其主要学习行为有浏览资源、下载资源、上传资源、提问、评论、答疑、练习测试等。通过对这些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不难得出他们的兴趣点;不同的学习行为反映出内在的兴趣度和认知能力不一样,在量化过程中要体现出差异。
特征获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者在注册时自行设置几个核心概念和反映兴趣浓度的分值来描述其兴趣。这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冷开始的问题。
(2)记录学习者的链接点击行为,点击后学习者会浏览此学习资源。
(3)在学习者上传自己认为较好的学习资源到知识库的过程中,可以强制其利用领域本体标注此学习资源。学习者能够上传某个学习资源,体现其对此方面的知识较为熟悉。
(4)学习者提问的内容,能较好地反映其兴趣点,问题到概念的映射可以自动标注,也可以强制学习者手动标注。
(5)学习者对某个学习资源发表评论,说明学习者对该学习资源背后的知识点较为熟悉。
(6)学习者能对某个问题答疑,且提问者能根据其答疑结果决定是否结题,反映出答疑者对此问题具有深入的研究。
(7)学习者的练习测试能反馈出其对某个知识点的兴趣特征和认知能力特征。
学习者不同的学习行为表示其对某个知识点的兴趣度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必须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划分类别。在此,类别特征被划分为{关注,兴趣,了解,理解,应用}5个级别,对应分值为{1,2,3,4,5}。
四、学习者相似度计算
1. 基于本体的概念相关性
一般而言,从图论的角度看,领域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多对多关系,表示的是一个图结构。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库组织和管理核心本体概念所对应的知识点是一种派生的继承关系和整体-部分的包含关系,在此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图结构――概念树。
定义2.若CX和CY为概念树中任意的两个概念,则它们之间的最小边数,称为语义距离,记作D(CX,CY)。
不难看出,两个概念的语义距离越小,其相关度越小;反之,则相关度越大。且D(CX,CY)满足: ①非负性:D(CX,CY)[≥]0;②同一性:D(CX,Cx)=0;③对称性:D(CX,CY)= D(CY,CX)。
在本体概念树中,若两个概念离根越远,表示语义越具体,则两个概念越相近。
定义3. Depth(C)为概念树中概念C的深度,Depth(root)=1, Depth(C)=Depth(CParent)+1,其中root表示根概念,CParent为概念C的父概念。
定义4.CA(CX,CY)表示概念CX和CY共同祖先集合;NearestCA(CX,CY)为它们的最近共同祖先。
显然,同样语义距离的两个概念,它们的最近共同祖先的深度越大,说明它们之间的重合度越好,相关度越高。依此原理定义如下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关度:
其中,CX和CY为概念树中任意的两个概念,[a]为调整因子。
2. 概念值的归一化处理与点积运算
量化之后,学习者对概念认知程度值在区间[0,5]之间。概念间的相似度是一个取值[0, 1]的数值,如果不在这个范围,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为此我们定义概念值之间的点积运算如下:
其中,CX和CY为概念树中任意的两个概念,[ε]为极小值。分析公式(2)可得,当[V(Cx)]与[V(Cy)]的值相等时,[Cx×Cy≈1],说明两个学习者有相当的认知水平;当[V(Cx)]与[V(Cy)]的值为0时,[Cx×Cy]=0,表示学习者都没有关注到这个知识点,不记录此特征;[V(Cx)]与[V(Cy)]的值差异越大,则叉乘后的值越小,说明两者的相似性越小;反之,则越大。可见,公式(2)能反映出学习者的特征相似性。
3. 学习者相似度计算
设任意两个学习者x、y,其对应的用户特征向量空间分别为Vx和Vy,[Cx∈Vx,Cy∈VY],定义向量元素之间的相似性CSsim(cx,cy)为
公式(4)的含义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似度是由其特性向量中的概念元素共同决定的。取学习者x特征向量中的任意概念,计算此概率与学习者y特征向量中所有元素的概念相关度和评分值,取最大值;然后对得到的最大值做累和,除以x征向量的个数,得到平均值作为学习者x与y的相似度。
五、实验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改进算法,我们设计了一个具备一般性特征且简化的软件系统虚拟学习社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学习者模型能够有效地表示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所提出的学习者相似度计算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出相近的学习伙伴。
1. 算法实验步骤描述
(1)建立基于本体的软件系统知识库
咨询领域专家后,建立一个简化的软件系统领域本体,为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和学习资源标注提供统一、标准的知识背景。生成的知识空间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应用中可以构建更加详细的概念关系)。将概念树中的结点按照层次遍历的顺序编号,具体编号对应的概念名如表1所示。
(2)本体中的概念相关度
根据公式(1),设置调整因子[α=0.50],可得到本体中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关度。计算得到部分概念的相关度,列举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概念相关度具有几个特点:① 概念自身的相关度为1;② 概念之间的相关度是对称的;③ 当概念之间距离相等时,相关度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学习者相似度计算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系统中的学习用户所形成的个性化特征向量记录如表3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 ,Learner1、Learner2和Learner5差不多都接近0.75,因为他们都感兴趣操作系统和MS-Office;Learner2和Learner8对C#语言的掌握程度相同,出现相似度为1的情况;Learner3和Learner4都爱好程序设计,但因为学习的语言不同,相似值为0.4720;Learner6和Learner7虽然学习的软件不同,但其所学的内容都是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彼此之间的相似值也较高(0.6267);Learner 3和Learner7由于学习目标相差较远,计算得出的相似值不高(0.1012)。显然,计算得出的相似度较好地反映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的相似值符合真实学习环境中的经验值。
2.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算法的执行可分为两部分:离线执行和实时执行。
由于本体概念树在系统设计时就基本稳定,公 式(1)的运算可以离线进行,在实时计算时可以直接读取。
对于实时计算部分,假定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用户数为n,本体概念树中的概念数为m;分析公 式(4),计算某个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相似度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m×m)。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由于学习者感兴趣的学习主题一般都相对有限,可以认定为常量C,因此,实际运行的算法复杂度一般为O(n×C×C)。
[参考文献]
[1] Hope N. Tillman. Virtual community building using internet tools[ EB/ OL ] . [ 2004 - 10 - 16 ] .http : ∥ / i100/ vc. htm
[2] 赵建华,李克东.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0,(4):7-13.
[3] 黄怀荣. CSCL的理论与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1999,(6):25-30.
[4] 张立国. 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08,(8):22-23.
[5] Tervsky.Features of Similarity[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4):327-352.
[6] Leacock C, Chodorow M. Combining Local Context and WordNet Similarity for Word Sense Identification[A].Felbaum C ed.WordNet: An Electronic Lexical database[M].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8.265-283.
[7] Lin D.An InformationTheoretic Definition of Similarity[A].Proc of the Int’l Conf on Machine Learning[C].1998.296-304.
[8] 高毅,申瑞民,杨帆等. 基于开放E-Learning 平台的学生行为分析中心[J]. 计算机工程,2004,30(15):86-87.
[9] 谢忠新,王林泉,葛元. 智能教学系统中认知型学生模型的建立[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3):229-232.
[10] 林木辉,张杰,汪星一. 一种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库构建方法[J]. 闽江学院学报,2008,(5).
[11] 林木辉,张杰,包正委. 智能教学系统中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及推送研究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12] Fensenl .Ontologies:silver bullet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M] .Berlin :Springer--Verlag,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