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6 04:14: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标准化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作计划书的格式应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项。
1、标题
计划的标题,有四种成分:计划单位的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摘要;计划名称。一般有以下三种写法:
(1)四种成分完整的标题,如《××村2009年工作计划要点》。其中“××村”是计划单位;“2009年”是计划时限;“工作计划”是计划内容摘要;“要点”是计划名称。
(2)省略计划时限的标题,如《广东省××公司销售部销售工作计划》。
(3)公文式标题,如《山东省关于二oo二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计划单位名称,要用规范的称呼;计划时限要具体写明,一般时限不明显的,可以省略;计划内容要标明计划所针对的问题;计划名称要根据计划的实际,确切地使用名称。如所订计划还需要讨论定稿或经上级批准,就应该在标题的后面或下方用括号加注“草案”、“初稿”或“讨论稿”字样。如果是个人工作计划,则不必在标题中写上名字,而须在正文右下方的日期之上具名。
2、正文
除写清指导思想外,大体上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事项:
(1)目标。这是计划的灵魂。计划就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制订的。目标是计划产生的导因,也是计划奋斗方向。因此,计划应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要求。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有的还要定出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
(2)措施。要明确何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措施和方法主要指达到既定目标需要采取什么手段,动员哪些力量,创造什么条件,排除哪些困难等。总之,要根据客观条件,统筹安排,将“怎么做”写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3)步骤。这是指执行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每项任务,在完成过程中都有阶段性,而每个阶段又有许多环节,它们之间常常是互相交错的。因此,订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而在实施当中,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哪是重点,哪是一般,也应该明确。在时间安排上,要有总的时限,又要有每个阶段的时间要求,以及人力、物力的安排。这样,使有关单位和人员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条件下,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以便争取主动,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执行希望,需在正文的最后写出,为计划的结尾部分。但是,这部分的内容,要看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
关键词:石油工业;标准化;采油作业区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063
1 采油厂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1 标准实施监督的力度不够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是标准实施监督的主要任务。由于物资采购面大,人员少,对物资的监管不到位,致使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过程,出现质量问题,有的无法退还索赔,给企业带来损失。
1.2 标准化意识还不到位
标准化工作开展了多年,但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并且在实践工作中并未得到应用的重视。标准化意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实践生产工作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标准化内容;二是企业对标准化的教育宣传不足,并没有提升整体意识;三是部分生产部门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忽视标准化,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部分单位在生产中对标准化的贯彻不力,迁就生产现状,随意降低标准。
1.3 标准执行中的考核力度小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我作业区关于标准化的实施与考核具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还清晰的规定了奖惩标准,但考核内容不全面,进而导致处罚不严。此外,对生产中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违反标准的反馈不及时,执行水平有限,导致标准化工作推进不顺利。
以上分析说明,标准化工作是推进采油厂生产经营,加快油田开发进程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我们在这方面虽然开展了,大鼍的工作,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采油厂标准化工作中反映出的新特点
2.1 生产管理需要奠定基础
标准化工作的推进需要从全员做起,从采油厂的基础班、组做起,明确各班、组职责与关系,并以明文的形式将工作程序与考核办法标准化,并将其纳入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轨道。
2.2 工作效率需要促进提高
随着标准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权、利,就必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3 经济效益需要见到效果
采用先进标准组织油田开发生产,使采油厂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4 专业人员需要提高水平
目前标准制、修订工作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个是承担部门分散、标准出自多家。《标准化法》明确规定,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但是,由于体制中的划块管理,往往使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存在不通气,难以衔接等问题。二是缺乏对承担制定标准人员的资格水平要求。三是标准经费过低,难以保证制、修订工作质量,制、修订标准往往被简化成“查资料一拟初稿―送审―送批”的单纯文字工作,其结果造成闭门造车,脱离实际,这种标准当然也就不会被生产实际所接受和应用。
3 采油厂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对策
3.1 建设“三大载体”,构筑发展平台
一要以采油、注水、输油为龙头、专业人员为依托,明确标准化主体。(1)推动标准化就要有这方面的人才,没有人才,运用不了也是没有用的。(2)要以标准化岗位为重点,加快建设标准化的生产现场。(3) 要以标准化生a现场为载体,大力推进采油厂标准化管理。
3.2 完善“三个机制”,加大推进力度
在采油厂标准化工作中,可通过完善“三个机制”来强化标准化建设。一是结合工作实际科学的编制规划,并将标准化工作和质量建设列入发展规划,明确油气生产的具体标准化措施;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大政策推动,以政策为激励诱因和动力来推动标准化的贯彻落实,从政策层面明确标准化建设的不同奖励;三是在采油厂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增加经费投入,以保障建设经费的有效供给。
3.3 发挥“三大作用”,推进标准化进程
首先,推进标准化与员工增收紧密相连,其作用极大,马虎不得。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没有标准化管理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去看待推进标准化的紧迫性。 再次,推进标准化与能源战略一脉相承,其关系极大,忽视不得。
3.4 严把“三大关口”,确保标准实施
首先,要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把好投人关。 其次,要在物资采购上严把供应人口关。应通过实施“物资采购放心工程”,推行产品质量市场准人制度,健全例行检测制度、检测结果公示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再则,要在生产现场上严把标准实施关。要为生产现场配备速测仪器及标准化专业人员。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设备配件、化学药剂等进行现场检测,让生产岗位操作员工放心使用。
我们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认识,是仅就我们采油厂的具体情况而言的,可能带有片面性。我们深知,作为一名管理者,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研究和掌握现代标准化的理论和方法。否则,他的管理必定是盲目而不科学的,其结果必将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参考文献:
[1]王创,丁冬华.油田采油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23):54-54.
关键词:工作标准绩效考核
一、建立工作标准,实施优化考核
泸天化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一直致力于培养人才、开发和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各尽其责。为解决员工绩效考核量化的难题,2012年泸天化公司提出建立工作标准,实施优化考核的管理创新举措。
1.创新的目的和工作思路
实施工作标准建设创新,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问题:一是为了使员工依照所设定的操作规范与事务流程去做事,并使主管也能够主动地去做考核与追踪,追踪实现“工作量可以计算,工作品质可以衡量”;二是为了有效防止因职责不清而发生工作推诿的现象;三是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从2012年起,我公司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创新提出开展工作标准优化工作的创新思路,制定了5条方针,“职责到岗位,事事有人做,工作有依据,做事留痕迹,奖罚有规定”。
2.工作标准优化改革的具体做法
(1)分解落实部门工作职责,逐一分解、细化、落实到各岗位。第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内容;第二步,将部门工作职责具体转化为承接岗位的岗位职责;第三步,梳理,明确完成职责的依据一一各类受控文件无漏项;第四步,清理、列清完成岗位职责所使用的台账和表单;第五步,按工作职责和履职情况完善单位内部绩效考核制度;第六步,建立部门工作职责分解落实汇总表与分解到各岗位的分表。
(2)建立岗位任职标准,完善岗位说明书。第一步,根据部门工作职责的分解结果,补充完善岗位说明书中的岗位职责;第二步,按岗位职责要求修订岗位任职标准;第三步,按岗位任职标准,对员工能力进行测评,检查“对标”现状;第四步,根据能力测评结果,找准员工能力与任职标准的差距,结合一岗多能的要求,制订并实施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3)建立和完善受控文件清单(包括外来文件、公司内部管理文件、工作表单)。清理完成职责所依据的制度、文件、流程,建立受控文件目录,做好文件的收发文管理记录,并按评审周期对文件(含制度、流程)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确保文件的受控使用。
(4)做好部门工作台账和岗位工作台账(工作笔记、表单)。同时开展部门工作台账和岗位工作台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一方面,建立部门工作台账。汇总、记录每月本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建立岗位工作台账。管理人员(我公司主要指定管理、技术、业务岗位员工)记录每日工作笔记及相应的工作表单,作为绩效考核工作量的依据之一。
(5)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各单位对受控文件进行清理,建立文件清单,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关注内部绩效考核制的完善和考核记录的核实。
二、初步成效
1.公司战略目标真正落地,可实现
通过开展工作标准优化工作,直接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部门每月的月度工作计划,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具体转化为员工的周工作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的日工作中去。
2.绩效考核目标明确,层层落实,覆盖全员
真正将员工、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量化明确下来。根据公司的年度总目标,各单位制定年度目标,由行政部负责将各工作目标利用平衡积分卡工具核定各单位的考核指标,每月考核各单位的月度计划的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亮绿、红、白灯,考核单位绩效;单位考核员工时,按照员工周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直接考核打分,核定奖金。
3.工作有标准,员工工作有规范
各单位按岗位设置建立了《岗位工作手册》,使每个岗他有规范的工作标准,工作依据、操作规程、流程、制度、工作表单一应俱全,对实现重要岗位有替补、员工上岗快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4.部门之间职责清晰,不交叉,无遗漏
由于细化了部门职责,对交叉和遗漏的部门职责进行了修订,各单位按职责履职,撤销多余的岗位、补充遗漏的岗他职责,使各单位在工作中避免了过去互相推诿、交叉履责的现象。
三、启示与建议
1.分阶段,设定重点,PDCA循环实施
我公司在推进工作标准建设工作时,首先设定好全年的工作总目标、要求,然后按照既定目标分阶段进行实施,每一阶段设定主要的工作重点。按照培训、计划、检查、交流、整改的步骤实施,对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PDCA循环,有效提升了工作标准优化工作的质量和进展。
【关键词】 钢结构钢屋盖深化设计校审工作标准
中图分类号:TU291 文献标识码:A
探讨钢屋盖深化设计校审工作标准的背景
越来越多的钢结构工程利用Tekla Structures软件进行深化设计,相较之前的利用Autocad而言,总体图纸出错损失率已有明显下降。对于深化设计校审工作而言,这是值得庆幸的。但也产生许多深化设计遗漏、材质错误等问题。如何能避免深化设计的遗漏,保证校审工作中能高效、全面地校审工程项目的所有内容。本文认为需要将深化设计校审工作程序化,像流水作业一样按部就班,才能保障其全面并逐步实现高效。
现就校审工作的三个方面——标准作业内容、按序的操作细则和标准时间估算做如下探讨。先以某钢屋盖工程的深化设计校审为例,细述其工作标准。
第一部分——轴线
标准作业内容:轴线间距和命名校审。
操作细则:
1.1双击轴线,弹出轴线对话框。
1.2对照蓝图(建筑底层平面图或屋面结构布置图均可),依次校核X向坐标1轴~11轴间距,Y向坐标A轴~AA轴间距,尤其注意校核计算双向累计总长度。
1.3 X向轴线命名校核,仅校核头、尾和中间有伸缩缝处命名是否与蓝图一致即可;
Y向建议每条轴线名按A~Ny为序逐条校核。
标准作业时间估算:T1=nx*30s+ ny*30s+2min
nx——X向坐标中的轴线间距项数;ny——Y向坐标中的轴线间距项数;
该工程nx=2,ny=12 T1=9min
第二部分——屋面结构布置
标准作业内容:结构布置及水撑、系杆、悬吊梁截面校审。
操作细则:
2.1创建屋面结构布置视图,要求过滤屋面檩条、拉条、套管,使结构布置更清晰。
2.2对照蓝图(屋面结构布置图),校核水撑位置、截面规格及材质。
2.3对照蓝图,校核系杆位置、截面规格及材质。
2.4对照蓝图,校核悬吊梁位置、截面规格及材质。
标准作业时间估算:T2=SCn*1min *支撑布置道数+ XGn*1min*支撑布置道数
+XDLn*1min *悬吊梁布置道数+10min
SCn——水撑种类数;XGn——系杆种类数;XDLn——悬吊梁种类数;
该工程T2=1*1*7+1*1*7+2*1*11=36min
第三部分——屋面钢梁
标准作业内容:钢梁截面、标高、坡度、节点、隅撑布置、檩条间距校审。
操作细则:
3.1在3D视图下,对照蓝图(钢梁详图),找准钢梁一所在位置,从左到右双击各段钢梁腹板,校核腹板板厚、抛光属性或属性名称中的截面规格、材质。
3.2按照3.1的操作顺序,依次校核钢梁二至钢梁八(该工程共8榀钢梁,每榀分6段)。
3.3创建钢梁一所在轴线视图,从左到右校核钢梁砼柱顶标高。测量屋脊到檐口的垂直高度,计算校核钢梁坡度。
3.4从左到右校核柱顶类节点:校核锚栓间距,底板厚度与尺寸,劲板(含系杆连接板)厚度、尺寸及倒角,垫块厚度、尺寸及孔径。
3.5从左到右校核合缝板类节点:校核合缝板厚度与尺寸,高强螺栓规格、间距及数量,劲板厚度、位置与尺寸。
3.6对照蓝图(钢梁详图或屋面檩条布置图,建议两者均对照,以防蓝图有矛盾)从左到右校核隅撑位置、规格及材质。
3.7对照蓝图,从屋脊向左再从屋脊向右依次校核檩条间距。抽取一个檩托校核其方向、孔径、孔距、檩条与钢梁间隙。遇到屋面通风器支架檩托,亦需要校核其方向、孔径、孔距、风机支架檩条与钢梁间隙、是否直发。
3.8按照3.3~3.5的操作顺序,依次校核钢梁二至钢梁八(隅撑、檩条布置遇特殊处如加密、风机布置不统一等情况,则需按3.7~3.8操作)。
标准作业时间估算:
榀数*钢梁分段数*1min(钢梁截面校核)+榀数*3min(创建轴线视图)
+榀数*1min(坡度与标高校核)+榀数*节点数*3min(节点校核)
+榀数*3min(隅撑布置校核)+榀数*5min(檩条布置校核)
该工程T3=8*6*1+8*3+8*1+8*7*3+8*3+8*5=288min
第四部分——屋面檩条
标准作业内容:檩条规格、材质及长度校审,直/斜拉条、套管布置、规格及材质校审。
操作细则:
4.1在3D视图下,对照蓝图,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次序校核檩条规格及材质,同一开间内同一颜色檩条仅抽查一支即可(该项要求深化设计人员在深化过程中已按此颜色区分不同规格檩条,且相邻不同规格檩条采用的颜色区别越明显越好)。
4.2校核檩条长度:山墙外伸长度,端部第二支座搭接长度,中间搭接长度,伸缩缝处间隙长度。
4.3校核直/斜拉条、套管布置,尤其注意是否为双层,屋脊处短套管是否遗漏。
4.4校审直/斜拉条、套管规格与材质,尤其注意是否有镀锌要求。
标准作业时间估算:
开间数*0.5min(檩条规格材质校核)+ 5min(檩条长度校审)
+3min(拉条套管布置校核)+ 3min(拉条套管规格材质校核)
该工程T4=20*0.5+5+3+3=21min
第五部分——图纸和清单
标准作业内容:图纸和清单校审。
操作细则:
5.1图纸目录校审:检查工程名称、图号、图名、图幅与图纸是否一致。
5.2锚栓及预埋件布置图:检查是否有构件编号遗漏,轴线号是否清晰,锚栓及预埋件定位是否正确。
5.3锚栓及预埋件详图:检查锚栓长度、数量是否正确,攻螺纹长度需经过计算复核是否满足要求,定位标高结合攻丝长度校核是否正确,检查预埋件孔径及孔距是否正确。
5.4屋面结构布置图:检查是否有构件编号遗漏,轴线号是否清晰。
5.5钢梁详图:检查坡度是否标识,剖视图是否齐全,各类定位尺寸及总尺寸是否齐全。
5.6钢梁零件汇总图:检查钢梁腹板是否按照省料的直角梯形标注,带孔零件是否标注孔径及孔距。
5.7系杆详图:检查各类定位尺寸是否表达齐全,零件详图孔径及孔距是否标明,与砼梁连接直发板是否表达,热镀锌要求是否表达。
5.8水撑详图:检查各类定位尺寸是否表达齐全,零件详图孔径及孔距是否标明,与砼梁连接直发板是否表达,热镀锌要求是否表达,花篮螺栓及其定位是否表达,水撑两端攻螺纹长度是否表达。
5.9屋面檩条布置图:检查是否有构件编号遗漏,轴线号是否清晰,尤其注意屋脊、屋檐处檩条有否显示全(通常会出现因为显示深度不足而导致局部檩条未显示)。
5.10檩条详图:根据对称原则,抽查部分檩条孔数(有时会出现模型打孔未打穿的情况),检查镀锌要求是否注明。
5.11隅撑/拉条/套管详图:检查镀锌要求是否注明,拉条两端攻螺纹长度是否注明。
5.12直发件详图:检查带孔零件是否标注孔径及孔距。
5.13深化设计说明:对照合同、蓝图等相关技术说明文件,检查是否注明主要构件材质,油漆或镀锌等涂装详细要求,关键焊缝质量等级说明,预拼装及起拱要求说明。
5.14发货清单:核对构件规格(通常如钢梁构件等需要人工调整规格表达)及数量,尤其检查直发件是否有遗漏,检查螺栓规格、数量及品牌是否正确。
标准作业时间估算:
检查项数*2min(前12项图纸校审)+10min(深化设计说明校审)
+发货清单页数*0.5min(发货清单校审)+10min(螺栓清单校审)
该工程T6=12*2+10+10*0.5+10=49min
为深入推进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县土地登记平水和服务能力,根据《省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土地登记机构,完善土地登记制度,规范土地登记业务,强化土地登记技术支撑,全面提高土地登记服务水平,使我县土地登记行为更规范、技术更先进、办事更高效、服务更周到,切实提高土地登记的公信力,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
1、一个全县统一的土地登记机构,业务受地籍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2、一支熟悉土地登记业务,100%持有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书的土地登记队伍。
3、一本包括土地登记各项制度、用户办事须知、土地登记流程、审查(核)意见格式模板等内容的土地登记规范手册。
4、一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汇总统计便捷、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平。
5、一套城乡全覆盖的数字地籍调查成果全面应用、日常更新机制即时保障的技术支撑。
二、工作内容
(一)机构建设。
1、土地登记机关符合法定要求。乡镇政府及其部门、各类开发区等政府派出机构、其他非法定机关不直接办理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2、土地登记机构符合业务要求。国土局行政审批科作为全县统一的土地登记机构,土地登记业务由地籍管理业务部门统一管理。
3、土地登记人员适应业务需求。通过培训、考核,确保数量适当,能够满足土地登记业务需求,持有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书,相对稳定的土地登记队伍。
(二)制度建设。
1、土地登记各项制度健全。包括:土地登记岗位职责、土地登记服务承诺制度、土地登记持证上岗制度、土地登记内部会审制度、土地登记档案管理制度、土地登记信息公开查询制度、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土地登记过错问责制度、土地登记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土地调查登记制度等。
2、土地登记各项制度成册。起草完善、收集整理各项土地登记制度并汇编成册,便于日常土地登记中对照使用。
3、土地登记各项制度落实。通过培训、考核,使用土地登记相关人员对各项土地登记制度全面了解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执行。
(三)业务建设。
1、制定土地登记业务规范。区分不同土地登记类型,制定土地登记业务规范,内容包括“办理依据、申请主体、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审核内容、询问笔录、收费标准等,并汇编成土地登记工作人员手册。
2、严格规范土地登记受理。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及时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对需要补充材料的,一次性书面告知补件要求;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书面凭证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3、依法依规办理土地登记。做到办理程序合法,权属认定正确,杜绝发生违规登记或者错误登记的情况。
4、正确使用土地登记表卡证。土地登记表卡证符合国家规定格式,内容填写正确、规范、无遗漏。
5、及时整理土地登记档案。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档案编号编写正确,档案存放符合规定,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内容一致、顺序规范。
(四)技术支撑。
1、数字化土地调查成果全面支撑。其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实现1:10000比例尺数字化土地调查成果全面支撑;各类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实现城乡统一坐标系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全面支撑。
2、数字化土地调查成果全面更新。建立数字化土地调查成果更新机制,实现调查成果及时有效更新,确保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有效保障土地登记办理质量,提高土地登记办理速度。
3、地籍信息系统平全面升级。对目前使用的地籍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更新升级,实现城乡一体、图属一体的地籍信息系统进行土地登记,系统功能齐全,统计分析准确,数据维护便捷,能满足土地登记和地籍管理的需要。
4、土地登记电子档案全面完善。能满足土地登记信息查询需要,方便土地登记档案查询。
(五)服务体系建设。
1、土地登记各项制度和业务规范对外公示。通过国土资源网站、办事大厅触摸屏、用户办事指南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和方法公示土地登记各项制度和业务规范。
2、土地登记信息实现查询与共享。通过系统更新升级,实现内部局域网与互联网信息交换,方便土地权利人通过网络查询土地登记办理信息,实现省市县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3、土地登记办理时限实现再提速。在确保登记质量前提下,通过整合公共资源、调整人员设备、简化审批程序、再造办事流程,实现土地登记再提速。
4、土地登记受理设立统一的服务场所。辖区国土所(分局)办事大厅、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国土窗口为土地登记受理服务场所,做到环境整洁、设备齐全,土地登记人员服务热情、办事高效。
三、工作安排及责任单位
我县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分两年实施,于2014年底完成考核。
2013年3月底,完成《县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2013年4月中旬,召开专题会议,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2013年5月-2014年6月,完成城乡1:500数字地籍调查(先期启动乡镇点所在地),建成图属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责任单位:规划地籍科,协助单位:行政审批科)。
2013年4月-6月,完成土地登记岗位职责、土地登记服务承诺制度等10项制度及土地登记标准化业务规范文本初稿起草,7月装订成册。(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2013年4月-7月,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完成对往年已经办理土地登记情况的全面检查、整改。(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2013年5月,制定并启用补充材料一次性书面告知书,不予受理决定书。(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各国土所、分局)。
2013年6月,各国土所启用受理凭证,明确办结时限。(责任单位:规划地籍科、各国土所、分局)。
2013年8月,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业务培训。(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2013年10月,实现土地登记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速。(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各所、分局)。
2013年底前,建立健全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更新机制,实现变更成果即时更新。(责任单位:规划地籍科)。
2014年一季度,完成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升级,实现内部局域网与互联网信息交换,方便土地权利人通过网络查询土地登记办理信息,实现省市县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责任单位:规划地籍科)。
加快土地登记受理统一服务场所建设和土地登记人员的教育管理。(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各国土所、分局)。
2014年7月,对照《省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考核标准》进行全面自查并打分。(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规划地籍科)。
2014年8月,完成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考核验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规划地籍科)。
2014年9月中旬,完成《县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总结报告》和考核申请,提交市局。(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2014年10月,通过市局考核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土地登记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行政审批科、规划地籍科、各国土所(分局)为成员单位(名单附后),具体工作由行政审批科负责牵头、协调,确保我县土地登记规划化建设有序推进。
【关键词】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和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基层单位怎样做好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现档案工作向信息化的迈进的重要一步,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近年来,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逐步提高,为开展档案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设施、设备,但与档案规范化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奎屯市住建局自2001年成立档案室以来,配备了档案柜、电脑、防磁柜,加湿器等设备,但蚀刻设计仍然不能达到档案专用馆房的标准,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落实还不到位。
(二)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的问题。目前,在基层单位还存在公文制发不规范的现象,奎屯市住建局自2001年完成档案二级达标之后,开始使用规范的公文撰制单,但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变动较快,很多新进机关的工作人员对公文撰制的使用还不规范,存在排版格式不正确、签发手续不完善、笔种纸张不符合要求等现象。这给文书档案工作带来了很大患隐。
(三)对“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还存在模糊认识
“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一原则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刻板、教条、片面的认识,不注重档案的内在联系,对单位业务职责了解不全面,导致一些重要的、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没能及时归档,给日后提供利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档案工作往往被放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末端,档案工作者也经常被安排一些“老弱病残”带有照顾性的岗位上,这些都不利于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进展,也给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二、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一)奎屯市住建局作为一个基层单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有日常的文书档案、业务档案、会计档案、电子档案,要实行规范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在新建办公室楼时应该按档案馆馆房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建设,并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为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硬件支持。其次,要完善工作机制,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挂帅,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和督促,指定专人管理档案,并在业务科室设立兼职档案员,以便对各科室的业务档案提出统一的立卷要求,促使业务科室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能够及时立卷和定期向档案室归档。最后,要严格借阅登记手续,杜绝档案乱借乱发,防止分散流失,同时,要注重开展档案提供利用的总结,对今后提供利用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为解决公文制发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首先公文用纸质量要好,幅面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排版形式为横写横排,左侧装订。二要注意检查制发公文是否履行了签发手续,是否符合审批权限,公文标题是否准确,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准不准,落款是否与公文一致,有无日期等。三是公文字迹要牢固清晰。不论是草拟公文,缮印公文,还是做出的各种记录、报表、签字、批注等,都不应使用容易褪色的笔种、墨水和纸张,以保证字迹鲜明、清晰,有利于日后长久保管利用。四是使用文种要合理,拟制格式要规范,行文不要滥用简称和使用不规范的字,以利于日后标准化、现代化检索手段的实施应用。
(三)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全面认识,提高档案工作效果。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以我为主”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才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件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龙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四)在当今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层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一是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坚持把政治素质高、政治敏锐性强、政治鉴别力高的人员放在档案管理岗位上,提高政治安全性。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恪守档案工作纪委,严格执行《档案法》,严守党和国家秘密,热爱档案工作。二是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档案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文化理论知识,更要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为今后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现阶段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不仅能统一档案流程,同时,通过规范管理,可以为各项工作提高更加有效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为做好档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国内集团式企业不断高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集团式企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实现联合企业间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然而信息合作的高速发展模式对集团式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集团式合作模式环境中的企业财务管理程序相对比较复杂,合作企业间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完整度无法得到保证,这就要求集团式企业采用财务管理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对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运营进程进行规范化处理,集团式企业构建财务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可用资源以及控制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对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经济效益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较多的理论研究成果,德国在进行企业标准化经济效益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是最受赞赏的,把企业标准化管理带来的经济发展效用做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后继学者们在德国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检验。
(二)国内研究 随着企业间集团化合作模式的出现与发展,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在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标准化管理方式的引进为国内学者从标准化角度探讨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内学者胡锋(2011)通过研究A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管理所带来的成效。付元元(2012)研究了烟草公司财务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确立以及具体实施的实际状况,指出财务管理标准化体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袁梅(2013)通过研究合作网络的范式下集团式企业财务控制问题研究,指出集团式企业构建财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财务问题。
通过国内外对企业标准化管理以及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标准化管理的研究比较早,一些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国内学者引进国外相关理论并进行了拓展,国内学者对标准化管理的研究不单单是对一般企业的研究,还引入到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实证检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存在一些的不足,国外的标准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标准化战略管理方面,财务管理标准化问题的研究只是企业战略标准化的一方面;尽管国内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对于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的评估体系的建立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具体的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估问题有待进一步检验。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主要选取2012年沿海地区上市的12家进行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集团式企业。上市的集团式企业相关的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具体信息数据、财务管理标准化投入数据、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产生的数据以及有关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该年度上市的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的数据报表中、企业实际申报财务数据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后期相关数据报告,剩余数据从上市的集团式企业年报数据库中获得。运用DEA评估模型对进行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集团式企业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将相关数据输入到DEA评估模型中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并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探讨。
(二)变量定义 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的评估体系主要是由许多个相互关联的标准化测量指标所构成的有机集集合,依据相关理论研究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输入变量;二是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输出标量。 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估的输入变量主要是指,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人力投资、资本投资、物质投资以及协商调研投资等四个测量要素,可以将上述四个变量要素归整为三个测量指标,即人员投资、资本投资与调研投资三个指标;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输出变量主要是指为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之后,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工作进程以及财务内部控制三个测量指标。综上所述,针对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输入与输出指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图1反应出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估模式。
由以上DEA绩效评估公式的构建可以看出,可以运用技术绩效和纯技术绩效值去检验评估对象,也就是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DMU绩效情况,同时也就检验了各家集团式企业是否处在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规模绩效不佳的状态;技术绩效也就是检验各家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投入与产出的相对绩效是否达到最佳状态。通过以上两种绩效状况的分析,找出影响集团式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低下与技术绩效不佳的原因所在, 为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数据收集 本文实证检验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对2012年沿海地区12家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和实施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相关变量的数据(二)绩效评估分析 运用本文构建的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价模型,将搜集的相关数据代入公式,运用统计分析软件DEAP2.1对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的DEA进行实证检验。评判标准主要依据产出值的状况去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投入产出绩效是否达到最佳。通过对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绩效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所选中的12家集团式企业中,宁波分公司、南京分公司、广州分公司的综合技术绩效与纯技术绩效相等同时还等于整体绩效,绩效值为1,表示这四家集团式企业技术与纯技术绩效都比较好;大连分公司1与青岛分公司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绩效都低于50%。上海分公司1的整体绩效值为1,但是综合技术绩效不等于纯技术绩效,且不等于1,也就是说该集团式企业规模绩效状态不佳;上海分公司2的收益状态处在递增的趋势,表示如果继续增加财务管理标准化投入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绩效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剩下收益状态递减的企业则不适合继续增加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五、结论
依据研究结论可以为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的有序发展进行以下展望:
(1)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实施的差异性导致标准化实施绩效的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的集团式企业应该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标准化策略。比如说上海分公司2就需要采取积极的财务管理标准化策略,继续增加投入就会为企业标准化建设带来更大的收益。
(2)由于国内针对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工作绩效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普遍适用性不强,这就要求后继的学者们进一步去完善和发展相关评估体系,拓宽研究范围,去满足不断发展的企业需求。
(3)在不断竞争的环境中,集团式企业想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企业采取必要的财务管理标准化措施,选用先进的生产力带动整个集团的发展,注重财务管理标准化的绩效评估状况,定时反馈、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胡锋:《A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初探》,《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第23期。
在我的印象中,日本人参加国际会议向来是只听不说,或以听为主,被逼无奈才做个结结巴巴的发言。在国际会议中这是沉默的一群,但我的印象被ISO 26000工作组中一个日本老头改变了。从第一次会议(巴西会议)开始,他不仅有会必积极发言,而且会下的串联活动也非常活跃,完全是个另类的日本人。后来知道他叫深田,来自日本欧姆龙公司,代表日本经团联参加会议,是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推动者。我有一次和他聊天,他居然说了几句中国话,但问他是否到过中国、怎么学的中文,他又闭口不答,看他支支吾吾的样子,估计当时那段经历也不便言说。由于他的活跃,加上比一般日本人流利一些的英语,以至于在工作组的历次会议中,只要他参加必会成为焦点人物,甚至那些十分挑剔的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专家,对他也是另眼相看。
我与深田交往很多。最初能感觉出他带有日本人那种表面热情,骨子里却是不屑和傲慢的神态。在我与他的交往中,有两次印象比较深。
一次是在巴西会议。巴西会议是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当时大家都对该怎么搞这个标准心中没底,很多人都希望把自己的观点塞入标准中。于是会议争论十分激烈、各路神仙大显身手,各种意见层出不穷,形式上就像是乱哄哄叫卖声四起的菜市场,内容上则成了一次原则、概念相争的务虚会。类似的景象,大会如此,分组会更是如此。深田在这样的会议上绝不甘寂寞,发言甚是积极,但有的发言却显得不大合适。
在一次分组会议上,讨论的主题是标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含什么。这种议题,本来不该有什么大的波澜,可深田的一个发言,让我觉得会议变味了。他说,我们日本企业一直很守法,更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但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都搞欺骗(cheating),搞得日本企业在中国很难履行社会责任。一听他这通言语,我立即举手要求发言,但加拿大籍的主持人马上宣布休会,说是下面要开全体大会。我强忍怒气走过去对深田说,待会在大会上我要回应你刚才的发言。在接下来的大会上,我发言直指那些在发展中国家胡作非为的跨国公司,我说许多跨国公司在其本国都能遵守法律、履行社会责任,但在发展中国家则常常干着践踏法律、违背社会责任的事情。比如日本公司,它们在日本肯定不敢违法,但在中国它们却破坏环境、对工人采取不当行为,严重侵害工人权益。像这样的企业,应该通过这个标准进行严格的监督……我发言一结束,就看见深田颠颠地小跑到我座位旁,满脸堆笑地小声说,张先生我刚才的发言没有别的意思,你别误会。接着递给我一份日本关于社会责任标准制订的建议,说是希望就这个问题和我聊聊。看他态度这么谦恭,我也就大度地说我是批评那些无良企业,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不好。从此后,深田见我再也没有原来那种高傲的表情。
第二次是在智利会议(第六次会议)。第六次会议集中讨论了五个议题,其中关于国际行为规范和附件问题都是会议中讨论较多的焦点问题。对这两个问题,中国专家曾多次阐明观点,但最终修改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对此我们在会议进程中不断与各方专家商讨对策。由于这次会议前,深田曾率日经联代表团到中国访问,与参加社会责任工作组的中国专家交换过意见。在那次会见中,他一再表示虽然日本国内在很多问题上都有不同声音,但日经联和他本人对中国的一些观点是同意的,其中就包括关于国际行为规范、附件等方面的问题,他希望双方在后面的会议上能够加强协调。
我也因此觉得他或许是我们能利用的力量。于是在会议结束前的一天,我利用晚宴的机会专门找深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专家商量:既然大家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结果都不满意,在最后一天的全体会议上,大家最好统一立场一起发言,争取更好结果。对此他不仅表示赞同,而且还出了一些主意。在第二天(周五)的大会上,我率先发言,在赞赏了工作组领导层所做的努力后,又一次阐明了对标准草稿一些关键问题的立场。此后,深田也做了发言,但他的发言中只字未提我们事先商量的问题,没有对我做出任何呼应!更有意思的是,会议一结束,他就约着印度的卡南教授来到我的坐席前,说我的发言非常好,他都同意。并表示工作组会议马上结束了,希望大家一起商量休会期间对标准的修改问题。联想他此前的几次私下表态以及刚刚在大会上的发言,我感觉他再这样说有些滑稽。于是说,我没有感觉我的发言得到了必要的支持。他马上红着脸嘟嚷着,我刚才是支持了……
第七次会议前,他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是不能参加加拿大会议了,希望会议成功,云云。言语间似乎颇有些无奈和不甘。后来听说,日经联内部对让他继续参加会议有不同意见,逼他退休了。说实话,他不参加会议,对日本代表团真是一大损失。
日本最初似乎对深度参与起草ISO 26000颇有雄心。会前他们就散发了日本对标准起草的框架性文件;会议之初,日本又联合泰国竞选工作组主席;日本专家在工作组的一些专题组占据了主持人或秘书职务;日本代表团是参会各国中派出专家人数最多的,等等。但深田离开后,日本代表团的会风大变,一是回到了传统的参会风格,失去了往日的活跃,参会十分低调。二是,前面几次工作组会日本代表团都举办的亚太国家论坛,从此也停办了(加拿大会议期间只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晚餐,到了第八次会议则连那样的活动也不搞了)。
二、落单的美国政府专家
美国政府参加工作组的专家基本来自贸易办公室。他们参加的好处是对将社会责任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企图格外关注。美国政府代表曾提出,应该明确规定ISO 26000不能作为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不仅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案文,而且还把这个问题拿到WTO去讨论,倒逼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 26000与国际贸易关系问题上做出表态。最终ISO 26000文件中反复强调这个标准不作为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和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短期内将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可能。
此外,美国代表也反对国际行为规范的提法,认为这个提法(英文)表述不准确,容易引起歧义。美国代表在与我的私下的交谈中,明确表示根本就没有所谓国际行为规范这回事,而且也不可能用这个东西去规范谁。
美国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说话直来直去,铺垫不多,直奔主题。只要是自认对美国有利,就不在乎采取什么做法。美国人的这种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倒不招人讨嫌,但在有的时候,这个特点就显得有些过头了。
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美国政府代表,是贸易办公室的法律专家曼苏・葛文娜女士。她见人爽朗热情,跟我开了一次会就熟了。她一再说,以前不了解ISO 26000情况,所以有些背景还想问我,以后在会上不断见面,相互打个招呼,再聊聊会议进展。根据聊天中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最初以为她有可能会在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上与我们找到共同点。但会议进程中,在我们关切的几个问题上,她都是反对中国立场的。听到
她所在那个组的中国专家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自然是很恼火,也就对她不抱希望了。没有想到的是,她一边反对我们的立场,一边又找我们支持。一天她过来找我,让我与那个专题组内的中国专家打招呼支持美国立场。她要提的问题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预防性原则,美国的立场是不赞成这个原则,认为这将增加企业成本。我当即答应把这个意思转告给参加那个专题组讨论的中国专家。参加那个组的是外经贸大学李丽老师。李丽老师对环境问题比较熟悉,她说我国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立场。既然如此,我也就觉得没必要再跟曼苏说什么了。随着会议结尾逐渐临近,关于预防性原则的相关条款始终没被拿掉,大概所有人都觉得这个问题不会有什么波澜了。但在最后一天,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在工作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曼苏站起来发言,她说:ISO 26000关于预防性原则是不能接受的。我昨天给我的政府发了电报(这是美国人口语化说法,我想应该是电子邮件),我的政府对这一条款非常失望。希望大家能支持我,取消这一条款,这样我就能向我的政府汇报了。她一口一个“我的政府”,这种表达方式大概只有美国人能有,我估计她根本不会想到为什么别人要帮她对美国政府负责。发言甫毕,全场就晌起一片嘲笑声。一些专家纷纷发言表示反对,用语虽都不很激烈,但直截了当,反对做任何修改。这个动议就这样就不了了之了。谁知她刚发完言就过来找我,请我到会场外说话。她说她发言后,立即有美国非政府组织过来质问她为什么要删除预防性原则、她是哪个部门的、她头头是谁、联系方式是什么。说是回国后要在媒体批判她这个部门在ISO 26000的作为。她说当时她都哭了,她问我中国代表团能否发言支持她。望着她疲惫沮丧、黯然神伤的样子,我不由生出几分同情。我们虽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做进一步表态,但几句安慰话还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