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9 17:09: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设计生实习个人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师范生;数学;实习准备
大学生的实习环节,是整个大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于师范生而言,各个阶段的实习更是学业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实习的成功与否不仅是对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成绩的综合考量,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初步检验,而且从最基本层面而言,它牵涉到学生今后面临的工作方向,是学生职业生涯开始的标记。因而学校、学生、包括用人单位都十分看重学生在实习期间各种能力的展现,潜力的发挥。
多年来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各个方面缺乏准备,尤其对于每一届即将到来的毕业实习,作为师范生应为实习作好哪些准备呢。数学类师范生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生素质培养上的特点,更应在准备中突出自身长处,克服弱点。将在校经历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师基本功训练所掌握的内容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角色的转换
每当进入毕业实习季,学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到位。通过指导学生的“说课”和试讲这一过程来看,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因而在试讲和说课中,是在向听众们“汇报工作”,究其原因,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一直担当学习者的角色,没有有意识地换位思考,更没有去做相应的练习。师范生的这种心理调整和准备以及角色的转换相对于其他专业应更迫切和主动。对于数学类师范生更应注意其心理的适应和调整,尽快转变角色。只有实现“被教育者”到“教育者”角色的成功转变,才能成为一个心理上准备到位的教育工作者。
二、增加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更新
1.专业知识上要准备充分,有丰厚的数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一方面,对所授课内容进行认真备课,将授课的书本知识内容先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不仅要对学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还需要从课外掌握许多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厚积薄发。
2.设计生动实用的教学形式表达,化繁为简,将抽象变生动
最近有报道,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生中均有一种对“数学恐惧”的现象,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消除这种恐惧现象,更多地采用合适的教具、学具,应用图形、图表,必要的漫画和动漫。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具体特点,设计课型,优化教学形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3.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将数学这门抽象、理性的学科形象、感性地表达清楚,其教学效果将会极大地显现出来。
三、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注入,避免生硬、枯燥,多接近和亲近学生
学生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接受和喜欢首先是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开始,他们会从教师课内课外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认识判断是否与他们亲近,是否是他们所喜欢的教师。
师范生在毕业实习期中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个年龄层面有他们的共性,率真、好奇、表达直接、非逻辑性。同时又反映出各自的个性,自我、习惯受宠、好表现。如何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只是在课堂内,尤其是课堂之外的关系,对师范生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影响着师范生的教学效果以及职业生涯的选择。
师范生既要注重课堂内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和生硬,同时要注意在课堂外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和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融入学生的认知世界中,靠近他们的用语规律,在形体语言上与他们亲近,互相接受和认同。
在实习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法。例如,设计教学时,可考虑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材内容。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将使他们愉快接受并容易感染他们,回馈给教学者的也必将是被他们所感染,真正做到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这样的准备和实践才具有实际意义。
在用小学生的思维和方式学习和处理问题时,师范生更应该要用自己明了的思路、清晰的逻辑、深刻的思维引导学生,让他们慢慢学习,习惯和接受这种科学的理性思考、思想和方法。
四、与同事和管理者有机融合,成为互动整体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单纯的教学之外,还应该时刻记住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个人的一切工作只是全部工作的一小部分,身份的转变也要求个体尽快融入整个群体之中。许多师范生开始很难适应这种转变,对进入新环境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对于数学师范生,要有意识地加强和培养自己融入团队的主观积极性,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交流、交往,与管理者充分沟通,相互了解各自的思路和愿望,在团队的作用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自己融入团队之中,在工作上可以经常与同事一起进行探讨,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还可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尽可能地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例如,自己划定一些重点或代表性的课型,在小组内试讲进行互评。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五、加强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只有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能够清楚认识自己的教学者。
课前的充分准备十分重要和必要,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也必不可少,将课前准备和课后的反思作为一个必然的教学环节,这对于在实习期的师范生来讲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综合起来,师范生在实习前的各项准备中,既有心理上的转变,角色的调整,也有业务能力上的展现和方式方法的运用上,还要有人际交流交往方面的适应。对于数学类的师范生而言,更应充分注重这些准备。
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经历了大学三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必须接受一段时期的实践。因为传统的纸上谈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于学毕业生的严厉要求,因此这次是我正式接触社会的时刻。我相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古人得之于实践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回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耳际。如今,即将离开象牙塔的我,也应在一番寒彻骨之后寻得人生的梅花香。
实践目的: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熟练专业技能,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前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及毕业后的工作生活。
实践时间:2013年XX月XX日到2013年XX月XX日
实践地点:厦门麦洋贸易有限公司
一、我的面试
上公司进行面试,对于经验尚浅的我少不了紧张,焦急的情绪。我知道,要给经理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关乎到我的面试合格与否。面试那一天我并没有很刻意为自己打扮什么,而是朴素大方,洁净整齐。因为我知道:一个人脸上的表情,要比她身上的衣装重要多了。除了衣着方面,我更注重时间。我一向是一个守时的人。守时是我个人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次我也不例外,因为我知道,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应该是公平的。拖延时间即偷窃时间。任何的早到或者迟到都会扰乱别人的正常工作。因此我把时间控制得很好,既不早到也不迟到。这样就为我们的谈话奠定了基础。
见到经理,我始终脸带微笑。我为自己能在短时间内舒缓紧张的心情而感到高兴。我首先介绍了自己,整个谈话过程都比较畅顺,气氛也比较轻松,由于我只是实习生,而且操作比较简单,经理并没有刻意刁难。终于我被录用了。
二、我的工作过程
初次接触工作我非常紧张,由于所学知识与实践的差距,我只能先从事一些琐碎的设计任务,偶尔做些设计也觉得自己压力很大。我总不自觉打起退堂鼓,开始想象着也许是我不太适合这个工作,而后,又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这个想法,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完成。
这也让我开始思考我是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怎么会想到去搞平面设计呢?
原因一:在学校里课余时间我喜欢充实自己,所以平时就自学了下3DMAX、photoshop设计软件的应用。
原因二:其次在大学里我们也学了些CAD、ProE、UG等设计软件的应用,因此我能熟练的应用软件来传达,表现我的设计理念。
原因三:我觉得,多学点比单学习模具设计的多了一点就业的机率,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当然,专攻模具设计也能达到一个很精很专业的地步。
原因四:我对模具有点敏感,兴趣不浓。
那平面设计行业前景怎样呢,什么是平面设计?
(1)用一些特殊的操作来处理一些已经数字化的图像的过程。
(2)它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
一:理解平面设计
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概念将是了解设计的第一步,有助于了解我们作为一名准平面设计师的职责范围。
1:平面设计的正名与分类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等,而平面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际更广更深,传统的定义,因为设计无所不在、平面设计无所不在,从范围来讲用来印刷的都和平面设计有关,从功能来讲“对视觉通过人自身进行调节达到某种程度的行为”,称之为视觉传达,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现在,在了解了对平面设计范围和内涵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看平面设计的分类,如形象系统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行录设计、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
另外,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很显然是存在的。
2:平面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一个视觉作品的生存底线,应该看他是否具有感动他人的能量,是否顺利地传递出背后的信息,事实上她更象人际关系学,依据魅力来征服对象,你的设计有抓住人心的魅力吗?是一见钟情式的还是水到渠成式的。事实上平面设计者所担任的是多重角色,你需要知己知彼,你需要调查对象,你应成为对象中的一员,不是投其所好,夸夸其谈,你的设计代表着客户的产品,客户需要你的感情去打动他人,平面设计是一种与特定目的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
3:平面设计的特征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
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白严谨的态度自身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振动。
二:平面设计之路
设计的学习有很多不同的路,因为这是有设计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决定的,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的,不管你曾经如何如何,在进入设计领域之后,你以前的阅历都将影响你,你都将面临挑战与被淘汰的可能。
1:设计师的知识结构
设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必将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多元化的知识及信息获取方式。
第一步:从点、线、面的认识开始,学习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基础;我们需要具备客观的视觉经验,建立理性思维基础,掌握视觉的生理学规律,了解设计元素这一概念。
第二步:画草图,设计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作为设计着应具备快而不拘谨的视觉图形表达能力,绘画艺术是设计的源泉,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绘画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平面设计的设计的基础!”
第三步:对传统课程的学习,如陶艺、版画、水彩、油画、摄影、书法、国画、黑白画等等,这些课程将在不同层次上加强了你设计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他们最关键的是让你明白什么是艺术,更重要的是你发现你自己的个性,但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四步:设计,你要设计什么?不用担心,进入企业学习的同时也意味着你才刚刚开始,你将不折不挠,不浮躁不抱怨、务实的、实事求事的态度步入这一领域。我们需要具备的背景知识,标志的意义、标志的起源、标志的特点、标志的设计原则、标志的艺术规律、标志的表现形式,标志的构成的手法、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作为一名设计师,你对我们周围的视觉环境满意吗,你的设计理想是什么?
第五步:能辨别设计的好坏,通过对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不知不觉进入了设计的模仿阶段,为了向前我们必须回顾历史,既而从理论书籍的学习转变为向前辈及优秀设计师学习。这个阶段伴随着一个比较长期的一个过程,你的设计水平可能会很不稳定,你有时困惑、有时欣喜,伴随着大量的实践以及对设计整个运转流程逐渐掌握,开始向成熟设计师迈进。
你需要学会规则,再打破规则。
2:设计师的要求
1、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点: 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 、发明创造的能力 、对作品的美学鉴定能力 、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 、具备全面的专业智能
现代设计师必须是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知识渊博、敏感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应考虑社会反映、社会效果,力求设计作品对社会有益,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应概括当代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最起码,优秀的设计师有他们 “自己”的手法、清晰的形象、合乎逻辑的观点。
2、设计师一定要自信,相信自己的个人信仰、经验、眼光、品味。不盲从、不孤芳自赏、不骄、不浮。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为个性而个性,不为设计而设计。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有独特的素质和高超的设计技能,无论多么复杂的设计课题,都能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用心思考,反复推敲,实现新的创造。
3、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职业,设计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和设计师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决定一个设计师设计水平的就是人格的完善程度,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把握权衡能力、辨别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将协助他在设计生活中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所以设计师必须注重个人的修为,文人常说:“先修其形,后练其品”。
目前做平面设计这行市场竞争虽然不小,但收益同样不少。
而我们公司是为大中型企业进行网站筹措、设计,网络推行营销于一体的国内首家云服务综合性电子商务托管平台,公司实力雄厚,网络业内专业优质的人才,形成一支规模最大、最具实力、最富经验的专业团队。
经过了几天琐碎的设计任务的锻炼,使我对设计有了基本掌握,也学到许多在课本中无法涉及的内容。对于设计基础也有些掌握。也因此对设计有所喜爱。同时也学会了怎样与客户交流,怎样揣摩客户的心理,锻炼了自己的交流能力,认识到了设计的一般流程。后来,公司便让我参与正在进行的设计项目,让我们、锻炼一下自己。公司给了我一些设计任务。一开始设计出的作品并不能符合主观的要求,未能做出很好的方案。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在各位师傅的耐心教导下,终于可以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和实际的平面设计联系起来,终于做简单的东西可以得心应手了。还有些平时不怎么注意的小技巧,让我受益匪浅。所以要多与客户沟通,多向主管询问意见,多向身边同事请教。
平时,主管和经理也时常在谈话中教育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设计师、如何做人。当我们出来社会实践,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自己能为别人创造什么,其次也要了解对方、了解别人的需求。设计师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力,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使事物升值。除此之外还要有自我学习的精神,在不断地自我升值中积累资本,提升自我人格的魅力。要不骄不躁、勤勉自励,思想上有追求。这些品质都是设计师在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博学多才能使设计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内涵。而注意自我品格的修养则能使自己善于沟通、善于交际。
几个月下来的工作的确很累,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但是后面也渐渐就习惯了,不断有新的知识学到,心里有一种充实感.经理让我学习设计师学习设计来填补自己在创意上的缺乏.在这两个月里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也巩固了以往许多知识.现在工作的每一天几乎都会有大的或小的问题,这样其实我很开心,我也有信心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因为我有我的信念:我不怕问题的到来,因为问题总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当然如果和办公室的同事不能好好相处,就等于把自己排斥到这个公司之外,无法投入工作,没有一个轻松友好愉快的心情,就会严重降低办事效率。
三,同事相处让我学会如何做人
想要搞好人际关系,首先就是懂得合作和分享,即多跟别人分享看法,多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一点做到了,无疑推动了我的工作顺利进行,而且还能获得同事的接纳和支持。其次就是微笑,我认为微笑可以使同事间由陌生而熟识,这样工作也不再那么枯燥。再者,我喜欢聆听,空闲的时候我很喜欢聆听,听办公室里同事们谈谈生活的趣事,办公室的趣闻,偶尔还略谈公事,由于我只是个练习者,我没有资格给她们更多的意见,于是我就选择聆听,她们都是专业人士,经验比我丰富,从中我可以学到一些技巧,听听她们处事的方法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时我会恰当地加点个人意见,使得我和她们的距离拉近了。
五、实践总结
在这段实习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事,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西,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你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这回可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挣来的钱,当时我真的是激动万分,那种感觉真的是无法形容的美妙。
实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珍惜自己每一个工作的机会,不论什么人,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好好的表现、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要错过好的机遇,没有一件事情是轻轻松松的,但每一件事都是让人成长的,经历一段过程,喜悦或是艰辛,尽管经历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都会因涉事而成长。
在短短的时间里我虽然未能透彻了解公司的具体运作,但是我学懂了一些为人处世地道理,弄清楚了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工作过程中,处理事务小心谨慎,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从学习中也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设计行业的个性和潜力。而作为将来的设计者其中一员,不仅要将设计的理论掌握好,更要充分的去认识市场、了解市场。
总得来说在实习期间,很辛苦,更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也为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条新的旅程,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自己社会经验的同时,更向我自己的人生目的地又迈进了一步!
一、煤炭企业青年员工存在问题分析
(一)青年员工能力发展不均衡
根据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当前的青年员工多数掌握技能单一,比如,在煤矿井下一线工作的青年员工,其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在管理水平、协调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缺乏相应的培养及锻炼。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大多数青年员工在某一个岗位工作实践较长,轮岗较少,最终导致其能力发展不均衡。
(二)青年员工在思想上存在波动
首先,部分青年员工是家庭的中坚力量,生活压力较大,比如婚姻、住房、子女、父母养老等问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长期的两地分居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其次,近两年的煤炭形势急剧下降导致很多青年员工对与煤炭企业前景不看好,丧失信心及工作的热情,同时,青年员工在思想上由于人际关系、职位提升及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存在不稳定的现象。
(三)青年员工与老职工在交流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基层管理干部是老矿出身,受教育程度较低,对新鲜事物及新知识接受程度低,存在唯经验主义问题,对青年员工的评价不够客观;另一方面,部分青年员工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思想上不够成熟,过于书生气和理性化,对于存在的一些现象不能理解和包容,易产生浮躁情绪,并且对自我能力认识不够重视,导致心理失衡。
二、煤炭企业如何建立青年员工培养机制
(一)重视入职培训和生产实习,使青年员工更快融入企业
从学生转变为国有企业员工,环境、身份、角色发生巨大变化,加强入职前培训,让青年员工尽快融入企业尤为重要。企业要通过学习培训的形式,让青年员工尽快了解企业背景、概况、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相关内容,尽快帮助新员工做好心态上的转变,使其更好、更快适应企业环境。青年员工新入企业,要安排为期3-4个月的井下实习,让青年员工直接参与一线具体工作,对采、掘、机、运、通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适应煤矿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二)定期跟踪,为青年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结合企业需要,为青年员工设计生产管理及技术管理两条培养途径,构件H型管理晋升渠道。定期与青年员工进行交流,了解其想法,为其设定发展规划。初期以解决毕业生问题和困惑、了解其思想动态为主要内容。三年左右针对重点培养青年员工的个人特点为其设计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依据每年定期交流的结果对规划进行适当调整。
(三) 建立良好沟通机制,给予青年员工思想引导
企业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坚持定期沟通与不定期沟通相结合,广泛关注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关注青年员工思想变化,给予青年员工正确思想引导。一方面,采取日常谈心、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思想沟通,鼓励青年员工提高个人素质、加强业务技能,从思想情感上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同时,在沟通中要消除等级观念,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对话,能达到较好的交流效果。另一方面,经常将企业内部环境信息包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经营状况及时向青年员工作详细的报告,尽快树立他们的企业自豪感和归属感,调动青年员工参与企业运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
(四) 重视企业文化宣传践行,以文化为导向“约束”青年员工行为
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煤炭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由无数次的经验教训总结而成的。但对于青年职工来说,通过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往往会取得相反的效果。此外,煤矿生产环境的艰苦性和矿区所处位置的偏僻从客观上决定了青年员工的生活条件较差,这些对于青年员工都是一个挑战。因此,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只有通过企业特有文化的宣传去影响青年、武装青年,这是加强对青年员工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煤炭企业用先进文化武装青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立足于煤矿发展的具体实践,坚持用特有的优秀文化成果熏陶影响青年,增强青年职工对煤矿企业的了解、热情及尊重;第二,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广泛开展丰富生动的青年文化活动,以活动开展促进文化发展,不断发展和创造具有煤矿特色的青年文化;第三,要广泛做好煤矿企业文化宣传引导工作,使之深入地影响和渗透青年队伍,促进不同层次青年的思想进步,不断增强广大煤矿青年职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五) 倡导学习型组织建设,加强青年员工培训
一方面,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倡导崇尚知识的氛围,鼓励青年员工不断学习。另一方面,把培训作为激励青年员工奋发向上的手段,给予青年员工更多培训、学习机会。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 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81-02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教育的成果和学生自身习得的技能、知识直接、客观地反映在就业问题上,能否将高职学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在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上体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必定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与之相关,职业生涯教育须贯通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的全过程,将就业指导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愿望相结合,引导高职学生积极正确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职学生树立职业目标,通过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实现准确的自我定位,促进高职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从而实现顺利就业。基于此,本文探讨团队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及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生涯发展历程中,对自身各种特质以及外界进行探索,以逐渐形成职业生涯决策,并建立职业生涯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了解自我、认知职业环境、实现任职匹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不能仅以学习理论的方式笼统地学习,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也不仅是协助个体找到工作,更要帮助个体真正了解自己,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促进未来职业发展。因此,需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学习贯穿整个大学三年,有意识地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学习与领悟。职业生涯辅导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初步规划职业生涯。高职院校应培养新生的职业意识,对新生进行成才教育。通过开展专场讲座、问卷调查、职业兴趣测评等工作,使新生系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将要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性质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弥补中学阶段的不足,争取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合理地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只有认清了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目前的不足,才会更具体、细致地拟定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确立职业目标,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二)加强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的教育,落实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应教育大学二年级学生通过回顾以往的生活、学习,引发对生涯的主观认识,进一步思考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式和大学三年的学习目标;并通过与教师、高年级同学及校友等的交流,利用兼职、实习、假期工、志愿者活动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本专业进行职业定位,努力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此外,还应教育学生通过参加招聘会、多渠道搜集求职信息、撰写个人求职简历、参与面试等实践活动进行岗位分析、准备,有计划地学习一些职业技能技巧,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还应教育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各种准备。
(三)进行入职前培训,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大学三年级是做出决策、实施行动的阶段。高职院校应通过岗前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积极搜集信息和材料,探讨岗位选择和职业发展,把握所有可能的机会,参加面试,为即将从事的工作做准备。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毕业生的角色意识,指导毕业生转变心态、虚心学习、安心本职、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等,以便更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更好地实现“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源于罗杰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交友集体,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集体心理治疗的代表形式。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促使个体在沟通交往中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体验,去认识、探讨、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同时,也为参与者营造一种信任、温暖、支持的团体气氛,感染力极强。将职业生涯教育融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与他人相处、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增强自信心,开发潜能;加强个人的归属感、集体凝聚力。
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共设计了5个主题,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师辅导、观察,及时发现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相互沟通,让更多的学生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认识自己、认识职业、规划职业、做出职业决策等。
(一)认识自我――我是谁。这一主题的辅导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师辅导学生通过回忆过去,增强自信心;通过展望未来,促进职业规划意识;通过立足现在,做好规划,制定具体、详细、可操作性的目标;同时,通过价值观澄清活动和个性心理测评,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学习自我欣赏,增进自信,澄清个人工作价值观,探讨工作对个人的影响。辅导内容包括:对过去我、现在我、未来我做评估和展望;测量个人风格系统;澄清工作价值观;探索职业兴趣。通过设计生命线、自画像、30岁的我、过去成就史回忆、工作价值观探索、心理测评和分享、交流、讨论等活动来实现辅导目标。
(二)认识职业――我想了解职业。这一主题的辅导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专业的出发点是什么;分享大学生活的感受;多角度、多途径地收集与自己的专业相符的工种和岗位信息,学会多思维地探索职业,如职业与工种、岗位之间是一个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例如,焊接专业中,焊工职业就包含电焊工、气焊工等12个工种;尽量多地挖掘职业的外在条件;学会借鉴他人职业发展之路,学会全面地进行职业探索。本主题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绘画、制图、讲座、调查和讨论等,使学生最大化了解职业。比如,通过画职业家族树的方式,了解家族成员对自己的影响。树冠为学生爱好的职业(数量不限),各枝干上填上家族中个人的职业,如人员有变动,可标上所有从事过的职业,并标出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的人,树根处填上家族人员职业的共同特点,最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个人职业的优缺点:对家族成员的职业感觉如何;了解他们是如何选择职业的;个人在兴趣、能力、自身状况等方面和哪位最相似;他们从事的职业与他们的爱好有何关系;家庭成员对工作最满意的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主题中所有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的支持。
(三)做出职业生涯决策,进行初步的生涯定向。这一主题的辅导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将自我职业心理的动力系统、效能、风格系统和外在环境进行整合;学会对不同的职业进行权衡。通过“卡茨模式”练习,学会对每个职业的回报进行评价,对每个职业的成功机会进行衡量,将每个职业在“回报”和“机会”两个维度的结果呈现在决策方块上,做出决策;通过“职业决策平衡单”练习学会对不同的意向性职业进行权衡,理智决策。
(四)我来做规划。这一主题的辅导目标是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学会对自己进行生涯规划。主要活动是个人生涯规划练习及班级规划讨论与决策,活动中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学会对自己进行生涯规划,同时也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讨论,为班级组织的生涯发展献计献策。
(五)回顾与评估。这一主题的辅导目标是团体内的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收集反馈信息,梳理职业思路。
总之,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情境游戏,获得身心愉悦,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讨论,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得到沟通,更快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性良好,减轻了学生的紧张与焦虑感,增强了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后的分享、讨论、评估以及参与者的总结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但应注意的是,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对团体不太满意或者逐渐失去兴趣,以及学生之间产生纷争等情况,此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此外,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团体中的人员应及时讨论、总结,教师应及时指导、反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顾雪英.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张元.职业生涯设计――学习、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A 类2012ZZ032号);广西教育厅立项项目(201106LX79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桂工业院[2011]19号)
从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大家都感觉到学数学是越来越难了,我在教学中就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七年级上课时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八年级时是个别举手回答问题,九年级时是无人举手回答问题的这种情况,可见学生对学数学的热情在逐渐下降,学习成绩也是逐年下滑,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联系。浓厚的兴趣可以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并积极地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老师的情感倾于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改变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创造出更多生动而鲜活的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改变传统课堂的传知方式。首先,教师要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上引导。比如,教学较复杂的计算,只要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则行,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估算,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设计生活中诸如“铺地砖”、“购买家具”、“贷款消费”等方案,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是变教师“多讲”为“精讲”,变学生“多听”为“多做”。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极易引起学习疲劳,因为教师多讲,学生的思维也就受控于教师的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掌握”下,创新思维受到限制,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只有把时间交给学生,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在学生与学生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第三是变学生的单干为学生的合作。课堂上学生的合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率,让全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这样通过课堂方式的转变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成立学习互助组,促进共同进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数学教师面对一百多个学生,如果一个学生有一个知识点没弄懂,老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辅导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的力量,在班上成立数学学习互助组,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具体做法是:在班上选拔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当辅导员,提倡学优生争当小老师,在帮助差生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他们开展中差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将学优生的优秀的学习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十个左右的小组,每一个小组由一个辅导员任组长,他既是学生,又要给别的同学当小老师,他自己既要带头学习,但又要帮助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辅导员也是我们教学改革中的先“富起来”的人,在班上,他们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如何学习?懂得了如何看书,如何自学,如何听课,如何总结,如何预习,如何积极主动地去学,然后,他们又将这种学习经验教给其他同学,最终达到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又减轻了教师过重的辅导负担。另外,教师为提高各辅导员的积极性,可算出每组成员的数学平均成绩,师可根据数学考试的平均分的提高程度来评选优秀辅导员,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利用辅导员展开辅导、评比、讨论以及学习方法的互助活动,可以解决班级授课制的许多突出问题。
三、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九年义务初中数学教材较之于过去的统编教材,明显的一个差别就在于:九义初中数学教材增加了“实习作业”,这类教材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实践。去运用。《解直角三角形》一章学完后的实习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制作测倾器,测量物体的仰角(俯角),从而计算物体的高度。而这类作业却受到了很多教师的冷落,殊不知,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操作素质,发展了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也随处可见,一类是数学图形的美,如圆,正多边形等。另一是数学式子的美,如杨辉三角等,再者就是数学问题的美。这些数学图形,数学式子,数学问题作为美的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数学教师本身要成为美的示范,教师走进课堂那笑容可掬的面孔,潇洒大方的举止,口齿灵利的言语,清秀的一手好字。美观整齐的板书,抑扬顿挫的语调,加之妙用的电教辅助,无不构成一种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灵性 四个方面
新的世纪,教学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同时教学自身也必须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但反观我们的生物教学,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我们的生物教学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缺少灵性。那么教学的灵性是什么?有知识并不等于有灵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有灵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教学应该为人的灵性保留空间。好的教学,可以有很多定义,但肯定不是那种“限制性”的教学,而是开发性、诱导性的教学。
以往我们把生物课程教学看作是生物知识的传授过程,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唯一性的、最高的目的。教师恨不得把生物学科的所有知识都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学生恨不得把生物学科的所有知识点滴不漏地贮存在脑海中。至于这些生物知识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没有关系,在他们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是否适用,他们通过学习是否探索能力得到提高,教师是不会管的。难怪爱因斯坦感叹:“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学生研究问题的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个奇迹。”其实我想,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学的最基本目标,除去知识以外,还有更崇高的目标值得追求,譬如说如何去探索未知,如何去开启心智,如何去创造新思想,等等。教学不应只是往杯子里注水的过程,而应是不断向外流淌“创新活水”的过程。如果让对知识的过分追求淹没了对探索的渴望,这样的生物教学,能算是有灵性与个性的生物教学吗?我认为,要让生物课堂教学有灵性,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接受并喜欢你是课堂教学的起点
作为生物教学工作者,你要进入课堂,而在课堂上学生对你的接受程度,对你喜欢程度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只有让学生接受并喜欢你,你才能赢得课堂、赢得掌声,进而赢得学生。要想打动学生使学生成为你的“课迷”,并非高不可攀,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关爱赢得喜爱
我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校靠老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关心和爱护学生。懂得关爱学生和善于关爱学生的老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要。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都会体现老师的关爱,都会让学生心存感激,心生敬意,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2.保持和学生一样年轻的心
我们经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学生那么喜欢实习老师?可能学生们会说:实习老师从来不骂我们,对我们每个人都好;实习老师会给我们带来新花样,让我们每次上课都那么开心;实习老师和我们交流,让我们觉得很亲近……是的,学生的世界是彩色,学生的梦想是绚烂的,学生的活动是千姿百态的,学生的心是年轻向上的。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了年轻的心态,就无法走入学生无邪的心灵。
3.用智慧和知识填充课堂
知识只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发现知识的魅力,让智慧源泉流淌。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现石头里的风景,沙子里的灵魂。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灵性的,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让阳光照到别人心里,自己心中必须有一轮太阳。造诣深厚的老师,总是一上课就可以赢得学生的欢迎,得到学生的信任。渊博的知识,高深的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是“赢得”学生的法宝。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创设出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和对知识本身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深切的理解,即让课堂成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舞台,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舞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启智导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十分感兴趣地去学习、去思考。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因此,教师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植物发育调节一章时教师可引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么草木真是“无情”吗?水百合不爱虞美人,不应把它们栽种在一起,否则互相郁郁寡欢,叶片萎靡,花容憔悴;千万不要让番茄和黄瓜处在同一温室内,否则它们会赌气减产;水百合与玫瑰是好朋友,樱桃与苹果也是莫逆之交,黄瓜与豆角在一起能增加产量。牛羊吃草,天经地义,可是有些植物也吃荤,能食小昆虫,甚至还有食人树,你相信吗?植物还能欣赏音乐,结出丰硕果实呢,植物也不是“木头木脑”的。
在中学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讲“酶的特性”之前教可先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的新鲜动物肝脏剪碎放入试管,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顿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这时在试管中伸入带余烬的木条,即可看到余烬复燃现象。用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导入酶的高效性的讲解,效果很好。
教师要用生动的言语、活生生的例子、多种的教学方式去营造好课堂的氛围。此外,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课时,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生物学,而且让他们知道生物学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现代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哪一种能离得开生物,“如果没有生物,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向学生指出:“制作衣服的棉、麻和毛、皮,作为食物的粮、菜和肉、蛋,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不都是取自生物吗?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学生被我幽默的语言感染了,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知之具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高”。树立“知行本体,学做合一”的观念,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便是学校教学的灵性之一。这种教学的灵性只有深入到课堂中,把所教知识生活化,把课堂生活化,才有课堂蓬勃的生命力。现在有许多家长,甚至是部分老师走入一个误区,好像学习好就什么都好,忽略了对孩子品行、习惯的培养,而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期内分不出利弊,但是也是不可逆转的,当发现孩子后来学习就不行了或是情商很低,那就为时完矣。现实生活中高分低能的学生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有不少学生成绩非常不错,但是社交能力、对他人的尊重和文明的举止却非常缺乏,很多老师不知从何处着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最恰当。书本知识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教师要把前人的知识精华教给学生。但仅有此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把生活引进课堂,把教室变成“小社会”,把书本知识与创设的“小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模拟“情境社会”生活中求得生存能力。如在讲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节时举例:“一山不容二虎”;在讲条件反射时举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如“一叶如秋,落叶归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等;讲遗传和变异时举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终点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作者简介]黄志刚(1967-),男,四川射洪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闫英(1971-),女,河北尚义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讲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黄志挺(1970-),女,四川射洪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四川 都江堰61183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0SA0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28-02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开设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效益还是教学改革、培养质量和办学条件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辉煌成就。艺术设计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方面的因素。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既有艺术设计教育的共性,又有高职教育的个性。由于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区别,高职艺术设计讲求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不是出几份文件,学习些制度,套用些经验就能完成的。首先,高职学院的师资大多是从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姑且不说艺术设计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单要教师把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变为适应高职艺术设计的要求就是一个难题。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的课程改革必须分析高职艺术设计特点,从教师人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明确目标,确立学习的方向。
一、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特点
1 知识结构特点。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由于学生层次、培养目标等原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懂得艺术设计的审美意识和法则。建构美的标准,把握美的尺度。但不要求知识的完备性,而是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何为够用?那就是能认识美、分析美和运用美,通过具备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把握生产产品的质量。
2 实践动手的特点。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个虚拟的项目或课题,而且要真正从生产活动中去把握实践项目的具体完成细节。从真正的生产过程中去掌握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这也是与高职学生将来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息息相关。本科院校乃至更高层次的学生,往往重视艺术设计之初的艺术完备性,至于这些设计如何变为产品,更多的任务可能就落在了高职学生头上。目前,随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高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学生就业乃至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
3 创意思维培养特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虽然重视实践动手能力,但也绝不是仅仅培养一个简单的技术工人和操作手。艺术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的创意,艺术需要的是创造而不是模仿和复制。在生产过程中,创意思维是艺术产品成败的关键,掌握技术可以生产出与设计完全一致的产品,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之手才有可能创造出艺术的产品。创意思维能力培养是高职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意思维能力,才能在生产过程中达到艺术设计的最终效果。
4 课堂教学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特点。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艺术的基本特征。通过简单的虚拟课题和作业,可以使学生把握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审美法则。单一的课堂教学又必然给学生带来诸多局限,这在本科院校中也逐渐被意识到。对于设计生产活动中基本技术指标和基本操作都无法了解和掌握的设计师是无法将自己的设计变为产品的,高职艺术设计就更是如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而且应该与生产活动相结合,掌握和了解艺术设计在生产实践的全过程。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1 理论知识的掌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理论,学生接受知识,这是学校几十年来的普遍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不仅有局限,而且学生容易死记硬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的获取渠道已经从单一的书本知识、教师布道变化为网络、展览等,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往往并不少于教师,那种仅依靠教师积累的理论知识沿着教师传授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已经不可取。
2 虚拟课题项目的完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是以教师布置一项虚拟课题来完成的。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通过教师对课题作业的讲评,对优秀作业的展示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设计缺陷,从而提高设计能力。虚拟课题无疑在设计训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就如军事演习一样,如果每次都使用空包弹,无疑会产生不真实感,所以还得进行实弹演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也是如此。在虚拟课程的基础上引进真实的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市场竞争中体会设计的快乐,这是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3 校外实践性课程。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目前都有3-6个月的顶岗实习期。高职的综合训练课程一般是在企业、公司中完成,但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集约化的大生产在艺术设计中基本不存在。学生的综合训练要么在校内实训基地,要么分散于各个企业、公司。教师的指导、企业层次的差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实践环节。学生的校外实践性课程要么成为为企业打杂的工人,要么只能是走马观花地学习。
三、改革思路
1 理论知识的传授。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以够用为度,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论知识往往又是他们认为枯燥难懂的、抽象的东西。如何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解决这个矛盾?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通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分析讲解,发动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参观访问等形式收集资料,引导学生对课程结构、目标和方向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优秀范例、优秀作品,从中得到体会和启发。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学生探讨艺术规律。这当然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前沿的设计趋势,变换旧有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把握尺度。
2 实践环节的改革。“工作室制”是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
的基础课程学习,在校内进行基础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进行职业素质、岗位技能知识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训;第三阶段主要是基于企业岗位的、以任务驱动“工作室制”下的生产性实训,进行校内外“工作室”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各“工作室”生产性实训教学中,实训指导老师以企业设计师的身份参与管理并指导学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际生产过程,定期轮岗,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实际上,实践环节教学是现在高职专业课程中的最大难题。如何做好实践环节既对专业课程提出了挑战,也是检验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准。实践环节的训练应该具有“仿真性(虚拟)”和“真实性(实际生产)”,这就要求学校应该与企业、公司结合,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生产或辅助生产过程中,掌握艺术设计作品成为产品的完整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细节。校内外实践环节离不开企业、公司,而企业、公司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又往往有较大差异。如何真正实现实践环节的改革,使学校和企业、公司在此过程中实现双赢,必然涉及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育观念的改变。只有通过一般性专业课程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核心专业课程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才能达到目的。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体会设计成品的完整流程,才能奠定实际操作经验。改革以前虚拟实训课程,变虚拟为实战,或部分虚拟部分实战,都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 精品课程建设。《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起点,通过对某专业的几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精品课程重点是探索出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透彻分析课程的结构体系,前后知识的连续性,校企合作的制度和形式。在专业课程改革中进行推广和借鉴,从而达到专业整体建设的目的。
4 教材建设。校企合作的成果之一就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地域特点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课程教材是课程学习的指导性书籍,以往人们对教材的认识是它必须具备知识的完备性,但是,实践性教材只要具有特点就是好的教材,它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目前,国内虽有众多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但具备高职特点的应用性教材还是少数。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艺术类专业协作委员会依托省内高职高专院校编写出体现江苏特色,反映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的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四大学程”,即“基础学程”“实训学程”“实验学程”“精品学程”教材,打破了以前本科院校教材的理论构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每个地域必定还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角度出发,与企业合作开发适用的教材是每个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动漫数字艺术在某种意义上与国际动画数字艺术有一定的区别。漫画在英文中为“comic”,其含义中带有戏剧性的色彩。现代漫画艺术在绘画创作中包含了戏剧大部分的内容,如故事、对白、画面和部分拍摄镜头的图形化表现,这些特点大部分与一般动画数字艺术表现内容是相同的,但当代动画数字艺术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远远优越于漫画的表现形式,因此漫画只是现代动画数字艺术领域中一个不大的分支。同时,由漫画衍生而来的“storyboard”要比漫画本身对当代动画更具影响力。不仅如此,当代动画数字艺术中还存在着大量无故事、无对白、无镜头变化的作品,这是当代科技动画的最大特点之一。国外很多学者认同一个观点:现代动画数字艺术与漫画是分离的两种形式。现代动画数字艺术的范围不是只局限于绘画或与绘画相近方式的艺术形式上,其最突出的魅力在于科技艺术、视觉设计和其他多元学科的结合。例如Pixar的短片在其创作意义上,很大程度是服务于技术开发的,当IT工程师们开发了新的插件或者软件时,为了证明这种新插件或新软件的表现效果,艺术家们会和软件工程师们共同研究,通过短片去完善所开发项目,同时,也通过短片的视觉表现和制作过程等论证和展示研究成果。此外,动画与交互技术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各自在其专业领域的深度发展,也拓展了更多的科技艺术领域,例如电子游戏的开发和各类科技模拟系统的研发等。可以看到,现代动画数字艺术早已超越了绘画领域,这就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思维。
中国动漫数字艺术教育
一个产业的兴起离不开三个大的因素:人才、资金和市场。人才是决定着产业发展与兴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方面。作为人才产生的摇篮,教育是确保一个产业甚至一个民族兴起的核心保障。也就是说,中国动画数字艺术产业的兴起,动画数字艺术教育至关重要。而现行的动画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却没有很好地扶持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提升,其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的匮乏。当国家提出振兴文化产业并决心发展动漫专业时,中国各高校纷纷响应,并建立了与动画相关的学科院系,然而,这仓促之间的成立带来的是专业教师的匮乏。动画教育发展至今,只有屈指可数的大学或学院在该领域中做出了一些成绩,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动画学院和浙江大学的艺术学院,而其他大部分的动画学院都处于十字路口,这是因为严重缺乏专业动画教师的缘故。
第二,鱼龙混杂的师资队伍。由于缺乏真正的专业教师,又急于建设,很多高校组合出来的动画专业存在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大部分教师都是学纯艺术的,如油画、版画等,绘画技术不错,但动画所需要的科技知识非常有限,因此在动画科技的提升上非常困难,其动画成果多为画面不错、科技技术含量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来自不同的领域,其专业背景与动画有少许关联或无关联,这样的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因此如何与动画相对接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第三,知识产权问题严重。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组装的硬件设备、盗版的软件设备及对师生作品保护意识淡漠。对于硬件而言,组装的硬件在运用安全和质量上是无法与品牌机型相对比的。国外大学几乎是清一色的苹果机,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苹果机的硬件性能是得到全球公认的,特别是在设计与动画领域。中国高校使用的软件绝大部分是盗版软件。有的高校为了能使用盗版软件进行艺术设计,甚至将苹果机的系统安装成Windows系统,严重破坏了电脑整体的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用盗版软件完成的作品是无法参与国际重大比赛的,因为这是违法的。另外,一些盗版软件带有不明代码,非常容易遭受黑客攻击。大量的师生作品无法得到真正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学生的创作作品。作品被剽窃、盗用、遗失或损毁的情况屡见不鲜。
第四,重理论、轻实践的职称评定方法。学科是根据其特点和领域的不同而进行划分的,所有的学科人士都以一种方式去评定其专业等级,这是极度可笑的。这对于动漫专业只能导致三种结果:首先,教师只忙于理论研究而非实践性的科学创新,这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是致命的;其次,阻碍了发展教师队伍正常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学生在短时间内背得一些理论,却两手空空,连基本的技能都无法掌握,更别说创新能力了。
第五,学生就业难度大。很多学生因为喜爱动画才步入了动画的殿堂,而当他们毕业时,艰难的就业现实却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动画。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都需要动画人才,却招聘不到他们所需的人员。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与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的鸿沟的根源依然出在教育上。我们的动画教育并没有交给企业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也没有从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上去理解动画专业和动画教育,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利益去办动画教育,其出发点本身就有问题。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如果说产业是树冠,那么教育就是树根。只有教育的蓬勃发展才能形成产业的欣欣向荣。中国的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如何健康地发展和如何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是这个产业未来必须直面的问题,这需要着眼于动漫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上。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动漫教育必须重新审视其发展方向,建议以科技艺术、商业艺术和纯动画艺术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与世界动画教育对接和对外的文化宣传,也有利于国家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和扩大经济效益。对此,在动漫教育领域中可以开设科技动画设计、商业动画设计和纯动漫设计等相关专业。科技动画设计以艺术带动科技技术的发展为目标,以科技研发和概念设计为主要表现手法,其中,学生可以开发小型动画插件、研发数字产品的动画软件或小游戏、设计生活中和军事中的概念产品等;而商业动画设计则可以服务于商业宣传和促进消费等内容,学生在动画的创作中就需要融入商业运作的知识,使商业和动画在现实生活中均可以双赢,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纯动漫设计专业则是以纯艺术和纯文学的角度去创作动画和其相关作品,这样的专业比较适合以纯艺术为最终追求的学生。
(2)加大动漫教育专业外语的学习时间与实践。在我国每年的大部分高考学生中,选择学习动漫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的外语水平极差。据笔者统计,高考外语及格率约在10%~15%,有的学校还会低于这个数值。而在几年的学习中,最终能取得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的学生,好一点的大学可以达到45%~60%,而偏远地区的大学可能只有10%~20%左右。为了使大量的学生可以毕业,许多区域大学只能设立三级考试。可是动画专业外语水平的低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而国外大量的技术论坛和技术指导网站均是以英语为主要表达语言的。因此,笔者提议应开设专业动画外语课程及加大国际动画艺术专业交流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及开阔眼界,并通过专业外语真正了解世界动画领域的发展。
(3)加大动漫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与实践。在很多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的时间极为有限,而在这有限的专业课程中,纯理论课程又占据大半空间,有限的实践又能省则省,这样的结果只可能造成大量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得不选择其他行业谋生。因此,应增加动漫与相关艺术、科技及相关知识的学时与课程总量到70%~80%,纯理论课程只能是或不足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专业课程与实践应该占据整个教学的大部分,并需要做好知识架构等工作。
(4)提供专业教师国外人才培养计划。动漫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一定高科技及高素质艺术的学科,因此,如何使专业教师都具备对外交流和与世界动画教育接轨的素质与能力,是具有动画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思考和着眼实施的必然步骤。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应该不断向世界招募海外高学历及高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鼓励本校专业教师到国际访学和进修。
(5)开设教学与科研选择机制。在现实的大学教学管理中,教师要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有的还要承担学生管理及行政任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给专业教师充足的选择权。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科研与教学并举,但当其科研进行到关键时期时,可以选择某一学期只做科研而不做教学;而科研结束后,也可以选择在下个课题还没有准备充分时,只做教学不做科研。
(6)开设动漫科研领域的申报及改革以职称定义申报范围的弊端。动漫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急需创新意识的专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而创意不会因为职称的大小和头发的黑白来决定。一方面国家应该开设明确的动漫科技研究领域,明确动漫领域的发展所需,同时,鼓励私人和地区合法设立动漫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应打开项目申请的大门,不以所谓的职称来限定提交申请,而以创新性和实用性作为选择的标准,甚至学生或者任何人都可以发挥其聪明才智。
(7)鼓励和保护动画及相关领域专业软件的知识产权。换句话说,个人运用盗版软件也许很难监控,但作为拥有动漫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与实践创作中是必须拥有具有合法效应的正版软件作为教学工具的。因为,合法的正版软件不仅代表着一种诚信的态度和严谨且合法的教学管理,更可以促进中国动漫作品合法地走向世界舞台。应设立高校动漫及其他相关作品的法律核查体系,充分保护每个高校师生创作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作品的各项合法性及其法律效应。
(8)加强动漫专业就业评定机制。据个人统计,在高考中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动画类一年级学生有96%希望毕业从事动画及艺术设计,二年级缩减到55%左右,三年级减至30%,而四年级则只有不到20%左右的学生依旧希望从事动画及设计专业。在学生实习的很多企业中,大部分的学生无法参与到公司核心制造团队中,由于运作成本的原因,绝大部分的公司也不愿意拿出大量的资金去培训新的动漫毕业生,以至于有很多学生毕业后不得不从事非专业行业。这样的结果无疑会让动漫专业亮起红灯。为此,应该设立第三方就业质量检测部门,以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密切相关的专业就业为审核目标,整个评估以三年为限,以实际调研为主来评定该专业的教育质量。
(9)设立商业艺术交易专业并鼓励建立和发展各级艺术中介。商业艺术交易的学生可以成为市场上专门服务于各类艺术品交易的主要专业人士,他们所建立的艺术中介可以很好地推动动画作品的商业化运作。例如一个或几个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空间中完成动漫及相关作品的创作,并由艺术中介进行推广和商业运作,创作者则以百分之几收取利益,那么,作品被推广得越广、开发的形式越多,利益也就越大,各方的收效也就越大。
(10)开设各类资金支持体系。在一个动漫或相关产品开发或运作时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虽然个人作品可以节约开发投资,但运作时也是需要资金。如果国家、地区或者是个人可以提供各类动漫产品设计与产品运作资金的申请项目时,那么一个学生在毫无背景与财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申请到资金支持,并在中介的帮助下得到发展。
(11)各类动漫基地的建设应适度,应扩大对动漫设计教育的多方面投入。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靠该领域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来决定的,而不是靠几个基地能达到的。虽然,理论上动漫基地有利于收拢人才,创作大型精品动画作品,但是没有教育去培养大规模的后备力量,也没有师生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话,整个动漫产业是不可能有真正发展的。
(12)鼓励高校的动漫专业与国外的优秀学院进行联合办学,以此学习国外动漫教育的优秀教育模式,并可以使合作院校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与艺术宣传与推广的有效平台。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