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3 22:34: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994年11月由NCFC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亚太网络工作组(APNG)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了实华开网络咖啡屋,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
1996年11月CERNET开通到美国的2M国际线路。同月,在德国总统访华期间开通了中德学术网络互联线路CERNET-DFN,建立了中国大陆到欧洲的第一个Internet连接。
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约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25.408M。
1999年11月2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陈因副局长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ICANN政府咨询委员会大会。
2000年11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中文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试行)》,并委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成立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
2000年11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2000年11月7日信息产业部《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对境内中文域名注册服务和管理加以规范,并明确授权CNNIC为中文域名注册管理机构。
2000年11月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文域名注册系统全面升级,推出“.CN”、“.中国”、“.公司”、“.网络”为后缀的中文域名服务。
2000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2001年11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推出通用网址服务。
2001年11月20日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通过论证,这标志着中国向“电子政府”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1年11月22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正式推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国亿万青少年从此有了自己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2002年11月1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263网络集团和新浪共同发起,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在京成立。
2002年11月22日信息产业部公布《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系统的公告》。
2002年11月25日由信息产业部批准、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暨展示会”,在上海召开。
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电子竞技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
2003年11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此次热点调查报告包括网站短信息和宽带两部分内容。
【关键词】网瘾大学生;状况调查
一、网瘾定义及危害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本文所指的网瘾为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进行与学习和工作无关的行为,包括网络游戏、单机游戏、聊天、视频、购物等。
目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非常普遍,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影响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沉湎网络使得学生日常生活规律被打破,生物钟紊乱,身体虚弱,性格变得孤僻,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等心理障碍,甚至导致思维混乱、非正常死亡。一些学生因“网瘾”而降级、退学、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常的上网行为,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调查对象
为了调查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现状,本课题组在2011年6月至10月期间以辽宁省10所高校大学本科生为主体调查样本,包括的高校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此次调查投放问卷数1600份,有效问卷1341份,有效率达83.8%,其中男生为73%,女生为27%。
三、调查结果
1.辽宁省大学生网瘾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10年2月2日在京了2009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2009年青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每次连续上网时间的统计是确定网瘾的最佳隐性指标,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达15.6%[2]。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辽宁省大学生连续上网4至8个小时的有161人,占被调查总数12%,属于具有网瘾倾向的人群。连续上网8个小时以上的有82人,占总数的6.1%,属于重度网瘾的人群。把以上两个数据相加,18.1%应该是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比例。可见辽宁省大学生的网瘾比例比全国的调查数据要高。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需求源越来越多,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深。
2.高年级学生网瘾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本科四个年级网瘾人数和所占网瘾总人数的比例如下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大三、大四的学生网瘾人数较多,上网是一种中,从一方面来看,高年级同学设计到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知识和就业信息,需要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高年级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逃课和包宿上网等行为,利用大量时间来上网,进而发展成网瘾。
3.使用手机在课堂上网现象严重
手机这种移动通讯工具已经在大学生人群中实现全面普及,而且随着这个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手中的绝大部分手机都能够实现上网功能。根据调查问卷统计,1341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均有手机,其中有1298名学生的手机具有上网功能,占总数的96.8%。在这1298人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有897人,占总数的69.1%,在课堂上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有798人,占总数的61.48%,其中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有432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由于用手机上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质量。
4.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形成网瘾的新诱因
众所周知,网络游戏是导致网瘾的最重要原因,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相比于大家所了解的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娱乐等会导致网瘾,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网络上新兴的事物正在逐渐成为网瘾的新诱因。
根据调查统计,有1211人在使用微博、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占总人数的90.3%,其中有64.5%人认为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来自于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有445人每天都会坚持登录这些网络社交平台。有231人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登录这些网络社交平台。网络社交平台提供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和交友的平台,方便大家了解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容易让大学生沉迷于其中。
同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756人曾经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过网络购物,占总数的56.37%,有209人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购物,占总数的15.58%,有85人对各类团购网站上瘾,占总数的6.34%。网购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在网络上浏览大量有关商业信息,期望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理想的商品和服务,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购买很多不实用的商品,甚至会为了购买而购买,消磨很多时间。
参考文献:
[1]付洪涛,姚飞,鲍杰,张艳辉.浅析大学生网瘾及辅导员因对之策[J].科技教育,2011.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危害;对策
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欺凌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站的盛行,网络世界出现了一种欺凌的新形式――“网络欺凌”。青少年是网络欺凌的主要对象。笔者通过大连心理咨询机构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大连地区部分学生患有学校恐怖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网络欺凌。
一、“网络欺凌”行为界定及其现状
(一)行为界定
欺凌:在生活当中,用肢体行为攻击受害者,或者用孤立、恶意中伤、排挤、传播谣言等方式来达到让受害者心灵受伤的目的,都属于欺凌行为。因此,有人把定义为恃强凌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指 恃强力弱以多欺寡及持续性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关于“网络欺凌”,大众比较认可的概念是:个人或者群体通过网络或者通信工具对受害者进行侮辱、威胁、骚扰的行为。常见的现象有:在网上对其他网民使用语言暴力;把受害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容貌等)公开,俗称“起底”;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俗称“改相”;在论坛中通过发帖甚至“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等等。
所谓“网络欺凌”(Cyber-bully),是指通过在网络(包括电脑、手机或其他可以连接网络的通讯媒体)散布个人隐私、图像,甚至是虚假的谣言等来使受害者在线上和线下遭到骚扰和侮辱。这种被公开或者匿名侮辱的经历会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严重的甚至导致很多青少年的抑郁与自杀行为,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 现状
“网络欺凌”(Cyber-bully)开始演变成全球的浪潮,并逐渐成了困扰各国的校园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的香港与台湾都有资料与数字显示,有10%-30%的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欺凌”,美国、日本都有过“网络欺凌”受害人不堪痛苦而自杀的相关报道。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联合在广州、香港及澳门三地同步进行了一项有关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调查,并在2013年11月12日了《穗港澳青少年网络欺凌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在2460个调查样本中,有394名欺凌者及469名受害人,约占调查样本的16%和19%。可见,在“网络欺凌”现象中,青少年当中的欺凌者和受害者人数是相当的,所占比例也较大,都接近两成人数[1]。
二、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透析
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外也与外在的环境密切相关。
(一)内部因素
1.基于青少年自身特殊的心理特点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是受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认为不能委屈自己,不满意就要表达出来,这是自己的权力,在性格上难以,加上好胜且不安分,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在学校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并用各种损招排斥、报复一些她们认为与众不同或是不合群的同学。因为网络具有传播面大、传播速度快、便捷等特点,成为了这些青少年攻击他们“看不顺眼”的同学的首选途径。
2.青少年缺乏管理情绪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很多青少年与同学同伴生矛盾后,由于缺乏合理的沟通方式,导致愤怒与敌对情绪较高,而因为个体缺乏应对这些情绪与冲突的心理技巧与方法,带着这种情绪状态面对网络时,其极高的负性情绪导致了思维的偏激,一些偏激的、冲动的思维、观念与想法萦绕脑中,挥之不去,此时他们已经失去了理性,无法对他人形成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完全处于偏激、敌对片面、钻牛角尖的状态,消极思维又进一步推动负性情绪,在大脑中不断地增强循环,这时那些恶意中伤的、夸大的、甚至是诽谤的语言经由指端流淌而出,个体不会想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而这种行为很容易与网络建立条件反射,即每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只要打开电脑,其负性情绪与消极思维首先优先兴奋起来,长期以往,甚至发展成个体从事“网络欺凌”的一种超凡的能力与灵感。
3.弱势群体表达不满的途径
有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些令人气愤的网络欺凌事件的肇事者在现实生活竟然是性格内向、软弱、胆小的个体,呈现出双重性格。当一些孩子因为性格懦弱而不敢在现实的世界里去对抗比他强大的同学,他可能会选择网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们是弱者,只能在虚拟的世界去实现他们成为强者的梦想。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大众转播媒体的负面导向作用
电视剧与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起到了不良的导向作用。如2004年美国就曾以女孩的欺凌行为为题材拍摄的《坏女孩》,韩国的《我的野蛮女友》、 台湾的《流星花园》等影视作品的风靡一时,其中很多情节是关于主人公的暴力与欺凌行为,其实对青少年的以强欺弱、以大欺小、拉帮结伙等欺凌行为提供了示范与效仿的榜样。
2.网络欺凌行为容易实施
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与隐匿性,导致了网络欺凌行为的“去个性化”,使个体需承担的行为后果的风险降低了,导致个体的自我道德约束力也随之降低,沉溺于网络交友的青少年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和人沟通,情绪上易焦虑、易激惹,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所以当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游荡的时候,心中充满的是阴暗与敌对的情绪,而这种敌对情绪激发了他们在网络上表达对某些人的语言攻击行为。
三、网络欺凌行为的危害
网络欺凌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毁灭了无数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可以说网络欺凌社会的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网络欺凌行为与学生的缺课率有关,遭受过网络欺凌行为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缺课率。即使那些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个体在学习成绩上也没有明显的提高,更多的个体呈现出迷恋网络,成绩下降的状态。
(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严重
抑郁是欺负给青少年带来的最明显健康危害之一。青少年早期抑郁的持续发展可能会扩展到整个青年期和成人期。无论是受欺者,还是欺负者都表现出低自尊的倾向,各角色都有严重的抑郁的风险。他们也会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诱发物质滥用[2]。
(三)自杀行为
自杀是网络欺凌行为带来的最令人震惊的后果。2013年8月初,一名14岁的女孩因在ask.fm网站表达自己受到抑郁困扰而受到欺凌者的持续谩骂,最终精神崩溃,上吊自杀。短短一年时间,仅该网站遭受网络欺凌而最终自杀的人已经超过10人。可以说,相当一部分人正在遭受网络欺凌行为的毒害,自杀在他们心中已经是解决这个问题有效途径。
四、减少与预防网络欺凌行为的对策
“网络欺凌”行为已经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副产品,是需要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下面仅从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角度为大连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与减少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肩负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
1、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具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给青少年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理性处理负性情绪的方式方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具有合理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能力,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提升每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康而优秀的人格品质,如果每个学生的心理能够充满阳光,客观评价与对待外界事物,就会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3]。
2、加强学生的网络素养与道德的宣传教育。利用有效途径进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与道德教育,但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创新、灵活、高效,比如可以利用心理课、德育课或者主题班会等形式,采取角色扮演、情景剧、心理剧、头脑风暴讨论等活动方式,对网络欺凌行为进行认识与讨论,让每一个孩子通过活动方式,去真实呈现并真切感受网络欺凌行为给他人心灵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后果,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换位思考等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当代青少年 “慎独”的道德品质,即独自一人是,也能做到善良、正直、公正、行为检点,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会焦虑、内疚与良心不安,以加强个人独处时的修为。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知道,网络欺凌现象对他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已经构成了侵犯行为,严重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恶意中伤、诽谤、严重的人身攻击导致了他人精神失常或者生命的丧失,是需要承担法律后果,树立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
(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与引导,做孩子心灵的好朋友,当孩子情绪上有所波动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引导,不让孩子心理留有阴暗与灰尘,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向父母倾诉,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与减少孩子的网络欺凌行为,同时对受网络欺凌的孩子,家长也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保护孩子受伤的心灵,及时解决其所到来的消极后果。同时教育孩子在遭受 “网络欺凌”时,要能够打破沉默,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勇敢地站起来保护自己。
(三)大众传播媒体要有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绿色和谐的媒体环境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网络、报纸、影视作品等要注意舆论导向,多一些对社会正面的积极事件的报道,减少与淡化一些负性事件的报道,如果都社会负性事件大肆宣传与报道,会给媒体受众消极的心理暗示,为大众提供了可效仿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恶性事件报道后,会接二连三的发生同类事件。(如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一下岗工人的校园杀人事件等)
(四)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网络外的娱乐方式
学校与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比如:体育运动、绘画、音乐、棋类等健康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鼓励孩子每天都要坚持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之一,体育运动会通过改变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如肾上腺素的分泌而产生积极情绪。这些活动均会让孩子获得愉悦、轻松、宁静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思维与对事物的看法均是积极的乐观的与理性的。
(五)网络主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内容审核,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个人特别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严格落实先审后发的管理要求,不得转载传播有关“网络欺凌”信息内容,对蓄意传播此类信息的用户关闭账号。
[参考文献]
[1] 姜萍.当代青少年“网络欺凌”现象探析[J]. 广西教育,2014(2).
方法:采用认知、支持、合理情绪等疗法对45例网瘾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生活质量指数(QOLI)量表积分及病情程度干预1月、6月后的变化,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心理干预1月、6月后,QOLI量表积分均有一定的升高,1月与干预前、6月与1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心理干预后,有利于改善网瘾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学习活动习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青少年网瘾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13-02
自从网络出现后,它在生活、工作、学习上,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便利,我们很快步入了网络社会。同时伴随网络产生的负面效应—“网瘾”不但给患者造成了认知上的缺失、情感上的冷漠、意志上的自我等,而且网络的不良信息,俘获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从而对互联网“一网情深”而不能自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2009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此阶段正是大学学习时期,如不及时干预,必将对自己的身心、学习、社会交往造成巨大危害,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1]。因而我们采用认知、支持、合理情绪等疗法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在提高生活质量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5例青少年网瘾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5月~2012年3月期间心身医学中心门诊及心理咨询病人,所有病例均采用Young氏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2]进行诊断:其中男32例,女13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8个月,平均2.4±1.6年;年龄最大20岁,最小11岁,平均16.7±3.8;文化程度初中11名,高中24名,大学10名。
1.2心理干预方法。
1.2.1认知疗法。运用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详细解释过度上网后的危害,提高患者对网瘾的认识,并同网瘾患者一道客观地分析网上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逐步改变网瘾者对网络的迷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
1.2.2支持疗法[3]。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接触,有意识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赢得患者信任,获得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家属、朋友、老师等)的支持,对患者取得的任何进步都应给予表扬和肯定。
1.2.3合理情绪疗法。指导网瘾患者学会自我调节负面情绪,并为其创造良好的表达情绪的环境,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状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散步、听音乐、深呼吸及不同强度的运动等,使负面情绪得到宣泄。逐渐减轻停止上网后的焦虑、不安等情绪症状。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绩、获得快乐。
1.2.4疗程。心理治疗每周1次,1月后每月1次,共8次。1月及半年各评估1次。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指数[4](quality of life index,QOLI)量表评定,分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前景共五项,每项分3级,对应0、1、2分。
(2)程度分级:正常:生活质量指数积分≥9分;轻度:6分≤生活质量指数积分≤9分;中度:3分≤生活质量指数积分≤6分;重度:生活质量指数积分
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或X2检验,以P
2结果
2.1心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指数比较。心理干预治疗1月后,网瘾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得到改善,量表评定积分有一定上升,干预前后经统计学处理,P
心理干预治疗6月后,网瘾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程度分级进一步改善,干预后1月与6月经统计学处理,P
3讨论
3.1网络成瘾是影响青少年生活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根据CNNIC最新的互联网发展报告,我国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全体网民的61.5%(2.36亿人),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是与此同时,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加上青少年这一群体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各种网络信息以及网络刺激游戏的诱惑下,青少年很容易就陷入网络中,大量时间耗费在网络上,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规律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普遍降低。
3.2认知、支持与合理情绪疗法是干预治疗网瘾的有效手段。近几年,网瘾已经严重损害和危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精神卫生问题。研究[1]对80例上网成瘾青少年进行自评量表分析后证实所有上网成瘾青少年均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明显的精神障碍,需要心理治疗。心理医生通过运用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手段,从正面详细解释过度上网后的危害,提高患者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从而引导网瘾患者合理使用互联网,一定程度上改变网瘾者对网络的迷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同时医护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接触,有意识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则可以采用亲情干预的形式使孩子从父母亲身上学会控制与自我激励[5],这种内外环境的支持将逐步消除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与依赖。患者的不良情绪往往会成为陷入网络的心理诱因,想通过上网来得到宣泄,因而我们在治疗中应指导网瘾患者学会自我调节负面情绪,并为其创造良好的表达情绪的环境,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绩、获得快乐,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3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网瘾青少年的生活质量。青少年网瘾心理干预有非常肯定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逐步减轻对网络的依赖,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其作息时间规律,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上来,明显改善精神状
况,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对45例网瘾青少年的认知、支持、合理情绪心理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得到提高,其病情严重程度得到改善,远期疗效评估生活质量指数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我们仍然应该认识到:戒除网瘾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家庭及医疗工作者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稳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玲,张磊.青少年网瘾的心理探析.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50-2151,2155
[2]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disorder[C].Paper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meetingof the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 Toronto, Canada.August11, 1996
[3]付伦姣,罗成宏,胡庆菊,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393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司法部等部委联合开展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在北京启动,该行动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增强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称,目前,我国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但受到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学习紧张,生活枯燥,处于超负荷状态;有些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下降;有些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据介绍,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至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目前,儿童的肥胖率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2005年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校园案件2.2万起。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的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03―31)
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
团中央、国务院新闻办等13家部委和光明日报3月22日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切实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社会各界着眼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建设体现时代特点、符合青少年需求和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网络文化。
《通知》指出,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要大力繁荣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绿色网络内容,积极建设服务青少年发展要求的绿色网络载体,切实营造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绿色网络场所,大力培养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绿色网络人才,不断壮大引领先进网络文化的绿色网络组织,努力推动标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绿色网络产业。
《通知》强调,要重点开展“最受青少年喜爱的绿色网站”评选活动、“数字虹桥计划”公益活动、中国青少年电子竞技大赛、绿色流媒体进校园活动、中国青少年网络发展论坛、“中国青少年创意文化奖暨中国创意产业十大青年领军人物”评选等活动。
(摘自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 2006―03―26)
专家指出家庭“冷暴力”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宁夏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近日对咨询的400份问卷分析发现,困扰青少年最多的问题是父母与子女无法沟通,其中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更有上升趋势。
宁夏武警总队医院心理医生孙香萍说,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教育“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冷暴力”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首先,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有的家庭父母整天沉湎于麻将桌前;其次,父母批评过度,甚至是全盘否定。这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最后一种就是威胁恐吓类,父母用“考不了高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去”这类语言威胁孩子。这些“冷暴力”很容易影响青少年性格的成长,可能会导致孩子有退缩性人格或性格暴躁,富有攻击性。
所谓退缩性人格就是孩子不自信,自卑感强,不敢与人交流。有的孩子长期受到“冷暴力”,性格逐渐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3亿人,保守估计有5000万所谓的“差生”,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歧视和白眼让他们消极自卑,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由于心理压力过重,患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周运清认为,“冷暴力”实际就是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的一个表现形式,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只是一味要求,并没有真正去了解他们,久而久之,相互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深。现在青少年自杀的数字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些走向犯罪的孩子,多半都是被学校和家长“拍死”的“差生”
(摘自中国网2006―03―26)
未成年犯罪逾七成用暴力
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从1997年起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未成年人犯罪近些年来日益呈现出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占75.7%。
今天上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了有关当代未成年人法律问题的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报告,从1997年起,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又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占全部刑事犯罪人数的比例越来越大。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和盗窃,在押未成年犯中上述犯罪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64.4%、11.3%、10.5%,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报告认为,青少年犯罪原因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
一是两成多未成年犯出自单亲家庭。在对全国2418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中,自述家庭经况“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未成年犯占总数的25.1%,农村高达323%。在被调查的2418名未成年犯中,24.4%(591人)的人与亲生父母均不生活在一起,23.3%(563人)的人与亲生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生活在一起。
二是三成多未成年犯很少受老师表扬。在闲散少年犯中,有33.4%的孩子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而14.6%的孩子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两者占了城市闲散少年犯总数的近一半。对于那些由于不良行为受到学校处分的同学,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他们应该离开班集体,被同龄人排斥。对城市闲散少年犯调查发现:他们当中经常去歌舞厅的占了50%,经常去录像厅的占了45%,经常去游戏厅的竟然占了将近70%。
(摘自《法制晚报》2006―03―23)
武汉: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大格局
将于今年“六一”前后举办的“为了明天――武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目前正紧张筹备。记者日前从该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这次有规模、有影响的展览活动,只是办理落实该市政协一项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提案的举措之一。展览将收录包括“社会关爱”、“健康成长”、“警钟常鸣”、“标本兼治”、“展望未来”等内容的图片500余幅、案例50余个,有关专家将到展览现场开展法律、心理咨询。
今年1月上旬,在武汉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该市派九三学社递交了一份“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后经立案定为78号提案。该提案既分析了当地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多重原因,又提出了在全市司法机关、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联手开展预防的一些切实可行举措的建议,即加大整治校园周边及社区法制环境,减少对青少年的心理侵蚀,建立心理咨询网络,做好青少年犯罪前心理预防;加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动员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控制“犯罪边缘”;加强青春期教育,预防青少年性犯罪;总结“教育、感化、挽救”典型经验,全力预防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等。
今年3月中旬,武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机构依据相关职能,将办理该项提案的具体措施分解到当地公安、检察、法院、教育、共青团、妇联、民政、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新闻
等十余个部门。记者了解到,该市检察机关目前正依据自身职能,总结、探索、试行对可捕可不捕、可诉可不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审查逮捕、审查工作新方式。犹如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所“描述”:江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大格局正在构建形成。
(摘自正义网http://www.jcrb.com 2006―04―05)
从网迷少年杀人看青少年犯罪趋势
从市法院列出的《抚顺地区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绝对数量逐年增长,2004年案件数量已经是1998年的4倍,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罪犯占全部刑事罪犯比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达到8%。
市人民检察院出具的《抚顺市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中显示:2002年至2004年,我市共受理审查案件5913件, 854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043人,缓诉13人,不31人,1999人。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受理审查人数的23.92%;从犯罪类别分:犯杀人罪67人,犯抢劫罪694人,犯盗窃罪467人,犯罪69人,犯伤害罪512人,其它犯罪214人;从犯罪类别可以看出,犯抢劫罪居多,伤害罪位居第二。
市公安局有关调查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4年违法犯罪的2991名青少年中,14岁-16岁的358人,17岁-18岁的有531人,19―25岁的有2102人。违法犯罪成员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犯罪主体的年龄有所提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抢劫、伤害等犯罪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三类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88.2%。
(摘自抚顺新闻网http://fushun.nen.com.cn 2006-03-30)
广东起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招聘未成年人参与
经过3个月的起草,《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开始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未成年人参与《条例》起草小组引人关注。
《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网日前已开通。负责这项工作的共青团广东省委还将召集各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对《条例》的起草、修改提出意见。《条例》起草工作小组也将深入到未管所和未成年劳教所,分别召开未成年犯和未成年劳教人员征求意见座谈会,让他们结合自身违法犯罪的原因,对《条例》提出意见。
眼下,招聘未成年人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报名开始才几天,就有不少未成年人或打电话或上网报名,要求参加。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未成年人不具备起草法律的能力,让他们进入起草小组,“作秀”成分大于实际意义,立法机构应该谨慎操作。
(摘自《人民日报》2006-04-06)
新研究显示:活泼好动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那些经常到户外锻炼身体的青少年较之常常待在家里看电视的同龄人,前者染上吸烟、酗酒以及其它一些不良习惯的可能性要明显小于后者。此项研究是由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组织完成的,研究对象为将近1.2万名初、高中学生。研究报告已经刊登在最近一期的《儿科医学》杂志上。
研究发现,与那些将大部分闲暇时光花在看电视上的同龄人相比,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通常拥有更强的自豪感,更为优异的学业成绩,同时也更不容易出现诸如吸毒、吸烟、酗酒以及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等危险行为。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的彭妮・戈登・拉尔森博士说:“总的来说,无论具体参加的是哪一项项运动,那些爱玩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的确要好于总是坐在电视机前的同伴。”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必须在课余时间加入到某支足球队中。研究结果显示,诸如轮滑或滑板等有时会令成年人皱眉头的“另类”运动同样可以带给孩子们更多的自豪感与更低的染上坏习惯的可能性。按照拉尔森的说法,轮滑比看电视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结论可能会让某些成年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总是将喜爱轮滑的孩子们视做调皮捣蛋者。目前,美国很多公共场所都禁止人们玩滑板,而一些社区也反对在当地修建滑轮公园。
拉尔森还指出,不仅父母们应当鼓励自己的孩子积极投身于其所喜爱的各项运动之中,而且学校和社区也应该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在其它一些同类研究中人们发现,那些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参加运动的孩子们会比同年龄的“电视爱好者”更不容易沾染上从酗洒、吸毒到青少年犯罪在内的一系列不良行为。研究人员则在该报告中表示,本次研究进一步强调了父母在其子女的健身运动中所充当角色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如果父母不陪孩子玩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自新疆新闻在线http://www.xjbs.com.cn 2006―04―06)
美国华盛顿地区女流氓势力发展迅速数百个团伙横行
华盛顿官方表示,近年来华盛顿特区的女流氓势力发展相当迅速,数百个女流氓团伙在该区肆意横行。而这已成为当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华盛顿特区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布里奇特・米勒向媒体介绍称,目前华盛顿地区有超过270个女流氓团伙。这些团伙大多形成于一些中学和社区。她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她们使用的凶器从棒球球棒到冰锥什么都有。这些女流氓团伙已经使校园成为她们的“战场”,在这里她们要用暴力来获得家里无法得到的尊重和认可。
据美国联邦司法统计局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中,法院受理的男性犯罪案件的年增长率为3.3%,而同期女性犯罪案件却以每年5%的速度迅速增长。2003年,华盛顿当地法院判决的女性青少年犯罪人数为445人,而一年后的人数则激增到了571人。这已经成为困扰当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华盛顿当地政府正在设法解决。
(摘自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3―31)
法国:防犯罪从娃娃抓起 引发争议
法国政府计划出台一项法律草案,希望从幼童开始预防犯罪,而不是从第一次违法之后才开始行动。因此,年满3岁的儿童就可能被相关部门“入档”。
据哥伦比亚《时代报》日前报道,根据法国卫生和医学研究所一份《青少年反常行为》的研究报告,法国政府计划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提早采取行动。
根据这项计划,校医将成为“心理警察”,负责观察3岁到6岁儿童的反常行为。研究报告指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某些行为可预示儿童是不是“危险”,是否会发展成“未来的罪犯”。这些行为包括:情感缺失、控制欲望、缺乏廉耻心、难于管教、有攻击性心理、情绪化、冲动以及道德意识不强等。
有5万名教师、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联合署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这项计划,认为这会扰乱学校、心理医学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他们指出,儿童的一些无心行为或恶作剧更多的是“一种病理学卜的反应,而不需要提前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加以制止,如再教育或心理治疗等”。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6―03―27)
俄对犯罪分子日益低龄化表示担忧
俄罗斯内务部官员韦杰诺夫日前说,俄内务部对俄犯罪分子年龄逐渐下降的趋势感到担忧。他透露,仅去年一年,因未达到法定服刑年龄而被免予的青少年犯罪分子就达7.3万人。据俄内务部提供的数字,俄去年超过112万未成年人因犯案而进过警察局,其中55.5万人从事了一般的违法行为,另有5.8万人正在被通缉。
韦杰诺夫指出,俄未成年人犯罪中重新犯案比例上升也令人担忧。他说:“去年超过1.9万未成年人犯有前科,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过去曾被判缓刑。”
韦杰诺夫认为,导致未成年人重新犯案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法庭经常对他们使用刑法第90条进行处罚。该条款规定可以对青少年犯罪分子只采取教育措施。此举“使这些青少年又回到原来诱发其犯罪的环境当中,导致他们重新犯罪”。
韦杰诺夫指出,现在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为此,根据内务部的建议,政府将成立一个未成年人事务及权益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
【关键词】网络使用;家庭功能; 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13.5、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2-00837-04
Family Function of the Adolescents with Excessive Internet Usage
LIANG Ling-Yan1, TANG Deng-Hua1, TAO Ran2
The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mily function of the adolescents with Excessive Internet Usag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ir family intervention. Methods:211 in-patient adolescents with the Internet Addition Disorder and 260 normal adolescents were rated with Young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IAD-DQ) and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s, second edition, Chinese Version (FACESⅡ-CV). Results:The Actual Cohesion Scores, the Actual Adaptability Scores and the Ideal Cohesion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60.7±11.9/69.4±9.7, 42.4±10.5/49.8±8.1, 68.7±11.4/73.4±10.5, P
【Key word】 Internet usage;family function;control study
网络成瘾已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尤其处在13~18岁年龄段、身心迅速成长发育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1]。不少研究显示网络成瘾与家庭因素相关[2,3,4]。但以往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很少涉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无法了解其家庭因素特点。本研究比较了211例网络过度使用青少年和260名正常青少年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特征,探讨网络过度使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特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来自总医院网瘾中心2005年11月~2006年11月住院的青少年,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平均年龄18±3岁(13~24岁),男201人(95.3%),女10人(4.7%);受教育程度,初中61人(29.3%),高中 103人(49.5%) (其中重点中学107人,普通中学57人),大学47人(21.5%);城市164人,乡镇47人;独生子女152人,非独生子女59人。入组标准:过度使用网络而被父母送住院;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符合网络成瘾标准,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严重躯体疾病者。另从北京市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普通大学各一所中随机抽取对照组260名。入组标准:填写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 [5]而被评定为阴性,自述网络使用不影响正常学习者,同意参加本研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年级、学校类型构成比及居住地、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城市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工具
1.2.1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网络使用时间、地点、使用动机等。
1.2.2 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 [5] 由8个题目组成,均为“是”、“否”选项,选5题或以上者为阳性,被评定为网络成瘾。本研究采用潘琼[6]等的中文翻译版本。该量表各题项因子负荷在0.3以上, 有较好的区分信度[7]。8个题目的信度系数为0.736[8]。
1.2.3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第二版[9] 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费立鹏作了此量表的修订,量表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和趋集效度[10]。该量表由30题目组成,主要评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每个项目按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参试者的回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家庭亲密度由低到高可划分为4种类型:松散型、自由型、亲密型及缠结型。家庭适应性由低到高可划分为4种类型:僵硬型、有规律型、灵活型、无规律型。根据亲密度和适应性不同类型的组合又可分成16种家庭类型:亲密度和适应性均表现为极端的4个类型称为极端型,这类家庭及其成员常常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维度中一个维度表现为中等程度而另一维度表现为极端的8个类型称为中间型;亲密度和适应性两个维度表现为中等程度的4个类型称为平衡型,即适应良好的健康家庭[11]。
随机选取参试者30例,于首次测量后的第2周重新测定,结果两次测量的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亲密度不满意度、实际适应性和适应性不满意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8、0.518、0.60、0.542和0.417,均P0.05,一致性较弱。两次测试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的相关性也较高(r=0.61),表明参试在不同时间对其家庭功能的评价及对是否上网成瘾的判断是稳定一致的。
1.3统计方法 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两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差异比较
研究组的实际亲密度得分、实际适应性得分、理想亲密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亲密度不满意度得分、适应性不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理想适应性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的亲密度不满意度、适应性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1。
不满意程度是实际感受得分与理想得分之差取绝对值,表示家庭感受的不满意程度,间接测量家庭成员对家庭的亲密性或适应性的满意程度。
2.2 两组亲密度和适应性各种类型所占比例比较
研究组中亲密度被评为“松散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被评为“亲密型”、“缠结型”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适应性被评为“僵硬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无规律型”、“灵活型”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两组中各种家庭类型所占比例比较
研究组中对家庭评定为“僵硬-松散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35.5%/10.0%,χ2=45.120, P=0.000),评为“亲密-灵活型”比例低于对照组(8.5%/22.7%,χ2 =17.081, P=0.000),见表3。
2.4 家庭功能特征与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将是否为网络成瘾者为因变量,将家庭功能各因子分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各种方法结果一致),剔除自变量的标准α=0.10。结果显示:实际适应性进入方程(OR=0.936,β值=-0.066)。
3讨 论
本研究的绝大部分对象为男孩,说明性别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可能与男孩更具有反叛性及反叛的能力有关,与李晓驷[12]等的研究一致。研究组的实际亲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亲密度最差的“松散型”占到近一半(42.2%),而亲密度较高的“亲密型”和“缠结型”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因过度使用网络而被送住院的青少年的家庭亲密度差,这与临床经验一致。临床上这样的家庭其成员之间、尤其是亲子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成员之间通常是用说理的、外交谈判式的,或者指责的方式来交流,彼此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他人的感受也缺少关注和理解,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理性的角度去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管理常常是用较为严厉的、说教的方式强迫孩子“听话”、好好学习,用权威来控制孩子玩游戏、上网等,而不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控制行为的能力,孩子通常会觉得其学习也是为了父母的需要。因此,这样的家庭一旦孩子长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以后,自我意志和能力不断加强,当其达到父母的权威不能控制的程度时其行为就可能完全失控,不考虑自己的未来而整天沉迷于网络,亲子之间的冲突也就会加剧,而亲密感又会进一步减少,从而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孩子的沉迷网络得以持续。临床研究也表明,在亲密度和适应性表现出极端特征的家庭,尤其是亲密度极度匮乏、家庭角色混乱、规则不一致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离家出走、患身心疾病、子女行为出轨等适应不良现象[13]。
研究组的实际适应性低于对照组,且适应性最差的“僵硬型”也占到约一半(44.5%),提示沉迷网络孩子的家庭缺少随着家庭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力,这样的家庭通常习惯于一些稳定不变的、僵化的互动模式,在遇到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时缺少变通,尤其是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孩子和父母都不能适应一个青春期孩子成长所带来的暴风骤雨式的变化,如对于孩子自我意志和自尊心的成长父母不能理解和尊重,而还是习惯于用孩子儿童时期的管教方式,这样必然会导致亲子的对抗。并且,在这种亲子的对抗中,那些无效的对抗性的互动方式又由于彼此都缺少变通的能力而使得沉迷网络的问题得以延续下来,孩子被迫住院也是亲子对抗极端的一种形式。
研究组的理想亲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网瘾者由于多次与家庭冲突,导致他们对家庭间情感联系的期望值明显较正常青少年低。研究组的理想适应性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提示对于家庭随着处境及其不同发展阶段而改变的适应能力,网瘾者和正常青少年的期望值无显著差别。说明过度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和正常青少年一样都明白:父母的年龄偏大,对他们适应性变化的可能性期望不大。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亲密度不满意度、适应性不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推测,网瘾青少年由于过多使用网络而被父母送入医院,与父母的冲突较正常青少年更多,亲子关系更为矛盾,家庭成员间情感联系的不满意程度以及他们对于家庭随不同阶段改变的适应能力的不满意程度均高于正常青少年。
研究组中“僵硬-松散型”的家庭占了三分之一以上(35.5%),提示在缺少亲密感的家庭如果又有家庭适应能力的薄弱,那将是使得孩子沉迷网络的高危家庭,提醒治疗师在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到家庭的因素,对这样的家庭作治疗要着重培养情感交流的能力,挑战僵化的家庭互动模式、促进家庭的适应性及变通性。
本研究发现家庭实际适应性低的人更容易过度使用网络。推测处于家庭适应性低的青少年由于亲子间互动方式僵硬,更容易将网络作为逃避不良情绪的方式。国外研究也显示[14], 导致网络成瘾的因素可能是逃避某种不良感觉和获取某种需要,并在网上寻找慰藉, 使得网络成瘾症状产生。桑标[15]等认为网络给网络依赖者带来的感受主要是解脱和刺激,对无网络依赖者的感受主要是便利。
本研究参试者皆是被父母送入院的,其中部分人与父母关系紧张,填写问卷不合作,导致在收集问卷时存在一定难度,有效问卷回收率只达到50.2%,因此本研究只反映了一部分因过度使用网络而住院青少年的情况。未来研究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此类青少年填写问卷的合作性,使研究结果具有更强的推广性和使用价值。
致谢: 本研究得到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临床心理医生、教官、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特此致谢。感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荣华医生、北大六院的潘成英医生和李建颖医生、北京复兴医院的王瑛医生、北京北纬路中学的陈小华老师、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王金凤老师、牡丹江市铁岭医院的王群医生、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李春林医师所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职业与健康,2004,20(9):98-99.
2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99.
3 潭三奇,李增庆,吕媛,等.长沙地区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3,25(6):667-668.
4 Lin SS. Sensation seeking and internet dependence of Taiwanese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ComputHuman Behav,2002,18: 411-416.
5 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addi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 sociation,1996.
6 潘琼,肖水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37-239.
7 刘加艳,徐海玲,郑金金.大学生使用因特网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507-510.
8 林绚辉,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8(7):507-510.
9 费立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42-149.
10 费立鹏,沈其杰,郑延平,等.“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的初步评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5):198-202.
11 Olson DH.Circumpolar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J Fam Ther, 2000,22(2):144-167.
12 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13 易进.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家庭理论.心理学动态,1997,6(1):37-42.
14 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 Cyber Psychol Behav, 1998 , 1 (3) : 237 - 244.
[关键词]网络社交 交往行为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98-02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领域,网络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认知。网络的发展不仅促使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以网络社交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社交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网络社交与社会性网络即SNS密切相关,SNS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六度分隔理论”密切相关,该理论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按照六度分隔理论,个体的社交圈会经由放大而成为大型网络。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瓦特教授开展了“小世界研究计划”,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就是所谓的SNS网络。[1]网络社交的流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对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交行为与思考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一、文献综述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网络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发展而开始起步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关注重点在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而关于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一)关于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是一种以文本、虚拟图像为主要交流符号,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交往方式。[3]网络社交的原理是前文所述的“六度分隔理论”,其本身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匿名性、失同步性、便捷性,其分别有利于减弱自我意识、更好地印象管理、保持互动双方的自我表露。[4]而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认知结构,是个体主观上的、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社交的一种交流方式上的倾向性选择。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会感到网络社交中人际关系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自信。[5]
网络社交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信息共享等特点,使得交往时空拓展、交往对象多样、交往内容丰富、交往行为直接、交往关系平等、交往意识自主,带领人们进入了即时、互动、高速的新时代,并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种种约束,从而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友的渠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6]根据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弱关系下的社会交往更有利于不同信息的交流,易于成为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7]而网络社交兼具时空压缩性与延伸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8]
(二)关于社会环境影响作用
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性与群体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周围人的压力,并依据周边环境和人群行为而选择自身的行为,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且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等过程将其接受的东西内在化。[9]米德的“镜中我”理论指出,个体总是依据对他人行动与认知的推测而行动。[10]班杜拉认为,如果人们观察到周围人有特别举动,那么他们也会有此倾向,并且这种自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11]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测,个体偏好受周围环境影响,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团队的他人。[12]国内也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周围社会环境与网络社交偏好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较为精确的相关系数。宋姜通过提出假设到数据分析验证的方式,指出网络社交偏好受周围人群影响:个体周围人群网络社交普及程度越高,其就越有可能偏好于网络社交。[13]
相应地,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社交网络平台,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交行为。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创新,网络使用的便利,碎片化的社交状态也随之明显,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现实交往淡化、社交焦虑症、高科技焦虑症等不良影响。[14]这也即是下文要提到的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之一。
(三)关于网络社交偏好与现实人际交往
关于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之间有很多研究内容。比如在社交焦虑的研究上,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交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即网络社交比现实社交存在更低的心理压力和社交焦虑水平。[4][15]但有学者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了现实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6],亦即说明,社交焦虑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随着网络社交的频繁而产生的。
不少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二者一般无法兼顾。网络社交的发展容易造成人们对人际交往角色的错位和人格分裂,造成现实社交的心理障碍与网络社交依赖性[9][17],网络社交对象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也极易引发现实生活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6][18]关于网络社交依赖,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网络社交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相关,即对网络社交及其真实性认同度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大[19],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严厉批判,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是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20]
但也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交实际上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未必一定会产生上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有研究者发现,性格外向程度与网络社交偏好呈正相关关系[2],外向者总会在社交网络中保持最新状态并积极与他人保持联系,而性格封闭者相对于外向者而言,更倾向于减少网络社交的频率,会即使在网络上也难觅其影[17],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实人际与网络人际的高度重合性造成的,即网络社交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世界,并且往往是熟人占据网络社交的主导地位。[21]也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的影响性质因人而异,一些群体认为网络社交增加了其与周围特定人群的交往时间,增进了实际情感,而另一些群体则持相反观点。[22]而社交补偿理论认为,对于一些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不善现实交际的个体而言,网络社交为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和解决手段,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采用网络社交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20][23]
二、总结与评价
首先,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或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同时也有不少积极意义的研究,而关于非青少年网络社交人际关系和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这方面是今后研究中需要特别侧重的,可以结合相关个体行为理论和环境作用理论加以研究。
其次,从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定量分析,即通过量表式问卷数据的SPSS或SAS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性水平,而质性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很少涉及。但实际操作中,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在信度和效度上均不如参与观察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式,因为被调查者一般倾向于回避或虚报网络社交中的不良行为。由此今后在网络社交的质性研究方面可以做一些积极性探索。
再者,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是就事论事,仅仅将研究目光放在网络社交使用者之上,探讨网络社交对其使用者的影响,而关于网络社交通过其使用者来影响其周围个体的研究则几乎没有,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涉足的领域。
最后,关于社交焦虑,笔者认为还可以从戈夫曼的拟剧论角度加以解释。网络社交通过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将人际交流的前台转化为实际上的后台,从而使得交流者能够丢开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从而达到降低焦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亮.我国SNS网站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9(06).
[2]滕飞.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实证分析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1(16).
[3]卜荣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陈昌润.网络与现实社交焦虑水平的比较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Caplan,S E.,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A Theory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J],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3(06):625-648.
[6]冯蕾.“微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之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7]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06):44-51.
[8]黄少华.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交往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9]王欢.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J].现代情报,2014(08).
[10]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1]Bandura A,McClelland D C.,Social learning theory[J].General Learning Press:New York,1977:33-46.
[12]Bagozzi R P.The Legacy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a Proposal for a Paradigm Shift[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7(04).
[13]宋姜,甘利人,吴鹏.网络社交偏好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4(01).
[14]杜友君,杜凯.20年:从Web到APP,从开放到圈子――我国网络社交工具发展历程简析[J].现代传媒,2014(10).
[15]Caplan,S.E.,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social anxiety,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9(10):
234-242.
[16]Erwin,B.A.,Turk,C.L.,Heimberg,R.G.,Fresco,D.M.,
Hantula,D.A.,The Internet:Home to a severe popul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04
(05):627-646.
[17]刘艳艳.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08).
[18]郑美玲,杨秀莲.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19]潘红霞.大学生SNS网络社交行为分析及应对对策研究――以人人网为例[J].现代营销,2012(08).
[20]刘鹏,刘爽.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交际,2014(05).
[21]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5).
关键词: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这门学科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为了让学生学会筛选与获取信息,并具有信息鉴别能力,我们要不断优化教学,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
一、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起点较高,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使学生之间表现出了不同,如果我们对具有不同知识与情感水平的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会出现高水平学生没有收获,低水平学生学不会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是基础较差学生对学习无信心。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基础,主要考虑知识的难易,让学生不断熟悉各种操作,在学习教材规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学习数据库时,我让学生自主设计简单的程序,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同给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这些设计内容简单,还给中等层次学生与高层次学生设计了与教材内容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成不同的任务,使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巧妙设计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设计相应的任务,在信息技术课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任务化来完成。比如,我所设计的任务可以是一个编程任务,可以是对数据库的完善与整理,可以是一个调查报告,也可以是信息展示作品等。教师设计的任务不但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内容,还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根据以上因素,我在设计任务时主要考虑了任务的明确性、趣味性;所设计的任务与实际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的组成》时,我设计的任务为:通过自学能够简单说出计算机的组成,解释各硬件间的必然联系,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是上网搜索资料,模拟组装电脑,根据硬件的价格写出组装一台电脑的价格,然后对学生组装电脑的方案进行评价,通过学用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施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自学本课的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课堂上,教师先出示本节的学习任务,再给学生提供完成本节任务的素材,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己操作实践,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当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给予点拨与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要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当学生能够完成这一任务,并完成一个小作品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出不同的观点,找出好的作品,让大家轮流欣赏。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欣赏,使得优秀学生更努力,课堂上不认真表现的学生产生愧疚感。这种自主合作的课堂给予学生较多的探讨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具有更多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不管学习哪种软件,我都会给学生讲明如何使用其中自带的帮助菜单,再就是根据自己不会的内容,上网查找解决方法,从而得到正确的操作步骤。在学生的电脑中适度安装学习软件,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之用,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讲解,这种操作更简单、方便,对于一般性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四、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虽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加强,因为网络中的信息具有良莠不齐的特点,学生在接触网络、积极探索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利用信息技术课,我经常引导学生阅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要求学生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文明上网。通过一些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如,可以借用网络名言告诉学生,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有些信息不是真实的,让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并让学生自己做到诚实友好地交友。通过讲解一些利用网络犯罪,或者因为有网瘾而被名校勒令退学的故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做到上网有度,不过度沉溺于网络。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要想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主要应从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上加以改变,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好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王爱胜.信息技术新课程发展纵横谈[J].信息技术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