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2 14:43: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差配合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The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changeability and Found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JING Xiurun, WANG Wei, CHEN Xinm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The course, "Interchangeability and Found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tudying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or nearly it.in fact, it is a basic required course. So case-type teach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o adapt to it by teaching straightaway case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hard to understand in the textbook.Interest in learning this course of students is inspired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improved greatly.
Keywords: case-type teaching method; "Interchangeability and Foundation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讲授该课程时,不仅要搞好理论性教学,而且要积极实施实践教学,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将复杂难懂的抽象概念,用生产生活中的??例加以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及制造工艺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中案例式教学法的意义
为什么很多机械类毕业生工作多年后,仍然遗憾这门课“没有学好”?是老师没有教好还是学生没有学好?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授课时偏重于灌输理论知识;二是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对教师的讲授不能很好地领悟,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甚至不解,对这门课缺乏兴趣,其结果是学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错漏较多。案例式教学法力求突破以往的“满堂灌”,做到关键概念必有一个生产生活实例,甚至多个实例,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悟,同时适当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精挑、精选、精讲案例
(1)引入生活实例。以本课程的主线“公差”这一概念为例,课本有多处定义,一个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一个是“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得到的代数值”。这样的定义,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里引入了一个实例:某同学身高1.73米,体检(课本概念“测量”)过程中有时候测得的身高值为最大1.75米,有时候为最小1.72米,可以表示为1.73+0.02-0.01,那么1.75米就是最大极限尺寸,1.72米就是最小极限尺寸,+0.02和-0.01分别是上偏差和下偏差。公差就是最大的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也可以是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得到的差值。而1.73米是该同学多次测量得到的平均值,是他心目中的“真值”,也是课本概念“基本尺寸”。实际工作中,常常用平均值代替真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测量的次数越多,平均值越接近真值。这样的案例讲解,学生学起来非常轻松,课堂上回报给老师的是点头的满足的笑容。
(2)引入工厂实例。对于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三种配合关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的讲解,学生把概念记住了,但是疑问还是很多,尤其是过盈配合,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认为用铁锤使劲砸才可以装配,那么引入工厂概念“松配合、一般配合、紧配合”,与课本上三种概念对应。对于间隙配合,只要用手拍,就可以装配;对于过渡配合,用橡皮锤或木头锤砸几下,就可以装配;而过盈配合必须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把孔加热或者把轴冷却,传统的方法是把带孔件放在油锅里加热,俗称“下油锅”,现在一般用生产线旁边的高频加热炉把带孔件加热即可。于是,对应这三种配合概念,同学们用装配中的“轻轻拍、锤子打、下油锅”记住了三种配合关系,既生动又形象。
(3)引入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实例。将学生课外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工程实训、挑战杯中易错易漏的知识点,收集整理,拿到课堂上讲解,效果非常好。以本课程知识点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为例,学生在工程实训中委托某工厂加工长度不足10厘米的阶梯轴,两端轴颈处标注了Ra1.6的表面粗糙度符号,而中间尺寸段没有标注,工人师傅加工后,没有车加工中间尺寸段,从实物一眼就可以看出中间段与轴两端的外圆柱面不同心,学生觉得工人师傅处理不当,当仔细检查发现图纸没有标注未注的其余表面粗糙度,显然不符合国家机械制图标准规范,工人师傅按不加工处理也无可厚非。实训中指导学生,把住了“问题图纸”的“脉”,学生“服气”。而课堂上这样的实例,学生上课时听得非常专注、认真。
3 让学生动起手来
(1)巧借道具,达成教学效果。以比较测量法的讲解为例,离开了实训基地、离开了实验室,课堂上怎么让学生动手测量?以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几何公差中的直线度为例,在讲解了直线度的概念及其公差带特征后,学生对比较法测直线度似懂非懂。这时候要求学生拿起课本,闭着一只眼睛对着课本的棱角,看看这条棱角线是不是直线,进而提出问题:用眼睛测直线度这种方法是否不科学呢?有的学生回答说科学,有的学生回答说不科学。实际上这种测量方法是科学的,其实质就是把实际的书本的棱角线与直线传播的光线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工厂实践中称为“目测法”。再配合讲解生活中“鲁班”师傅做家具时用眼睛测平面度,用“光隙法”配合直角尺测木料的90?敖牵约敖ㄖと擞玫跸唔冉ǜ呗ゴ笙茫浴氨冉喜饬糠ā本突腥淮笪蛄恕?
(2)适当增加习题课,巩固教学成果。高考走过来的大学生,对高中的“三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的?W习方法还是有“情结”的。适当的增加单独的“习题课”,以及让学生独立作业,互相讨论的课堂作业,学生很乐意上这样的课,因此对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在本课程近两年的教学中,每学期增加了四节习题课,一是对平时作业点评;二是讲解涉及计算性的典型例题,如数理统计分析、公差带的求解以及配合性质的判断等;三是讲解实战题,比如配合公差、几何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内外圆锥角度测量后的角度推算等等;四是在每节课后适当设置思考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
(1)精选教材。通过课前精选,各年级试用,找到一本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对教学非常有益。我们先后引进试用多种版本教材,最后选用某出版社的教材,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要。
(2)课时分层次,考核多元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适时调整了课时以及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平时成绩在结业成绩中的比重,表1是最近4年的统计情况。通过不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达到教学不放松,考试严要求,学生有收获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案例式教学;创新思维;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52-02
一、前言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是以零件几何精度设计为基础,对机械零件的设计标注进行完善,达到产品加工的标准。因此,本课程不但包含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包含必要的工程实践知识,是介于机械类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1,2]。目前,该课程普遍采用传统式教学法――灌输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参与较少,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3]。为适应湖南文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引入案例式教学法,使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能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二、案例式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案例式教学最早始于哈佛大学法学院。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式教学已日趋规范。该教学法需要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根据教学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到典型案例的讨论中去,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5]。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式教学的设计
1.案例的选择。教师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采用案例式教学,采用接近实际或工厂现有典型案例是教学的重点和基础。案例与专业的契合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个性化定制。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采用个性化定制案例。案例必须能够覆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内容主要的知识点,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对相关案例进行借鉴和参考并得到启示。(2)贴近工程实际。贴近实际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马上应用到实际中去,真实感受到本课程的实用性。(3)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大多数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譬如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减速器的设计,因此本课程在选择案例时,就以实验室现有的二级减速器为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减速器有更直观的了解,又方便后续课程的开展。针对案例的选择原则,设计了四个案例:
案例一:在涉及到尺寸公差与配合制等名词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以校实训中心现有的机械零件图为例,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实际的零件图有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随堂思考。
案例二:在讲解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表时,以实验室减速器中的输入轴为案例,对不同轴颈尺寸所对应的标准公差和极限偏差进行设计。
案例三:在讲解滚动轴承公差与配合时,以实验室减速器为例,分析滚动轴承与减速器主动轴和传动轴的配合关系以及与减速器箱体的配合关系,进一步完成对滚动轴承公差和配合的选择。
案例四:键与花键是传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用以传递扭矩和运动。因此,键与花键公差与配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案例同样以实验室现有的减速器输为例。首先让学生了解平键的功用,进一步学会选择平键的公差与配合。然后结合学生自己的分析,完成平键图样上的标注。
2.案例的导入。案例的导入可以在理论知识介绍之后,这样容易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譬如在介绍滚动轴承这章内容时,首先,给学生介绍滚动轴承的种类、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孔的配合性质及轴和外壳孔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让学生对滚动轴承有初步的了解。接着,给学生展示减速器中的滚动轴承。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式教学的核心。根据典型案例,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讨论方式通常采用两种:(1)小组讨论,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可以使讨论更深入、更全面,使学生提前体会到作为一个机械专业学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4.案例的总结。案例分析讨论完以后,教师要进行总结。首先,对讨论过程进行评价,表现好的学生应当予以肯定。接着,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保持长期的关注和不断的思考。
5.案例式教学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案例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中“一考定全局”终结性评价模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推进考试制度改革。
本课程案例式教学评价可规定学生课程最终成绩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满分40分=出勤成绩(满分10分)+案例式学习过程成绩(满分15分)+案例分析总结报告/几何精度设计大作业/学科竞赛(满分15分)。
四、结论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对案例式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案例式教学法由四个阶段组成: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导入、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案例的总结。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该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有了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公差与测量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廖辉,黄崇林.案例教学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改革,2013,(293):79-80.
[3]李F.案例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3,(8):202-204.
【关键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工学结合;教学设计
1引言
随着机械制造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顺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改革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在教学中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学做结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笔者依照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依据职业技能需要构建教学框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直接到生产实习车间进行教学活动,实现工学结合。
2传统教学设计的利弊
技工学校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科型模式,学科型模式在教学上主要讲求循序渐进,学时安排集中,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且极限配合的知识部分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联系实际不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在工作岗位上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多数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有了较大的改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教学的主体从原来的教师的讲授活动变成学生的工作学习活动,从原来的教材的章节学习转变成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直接从工作中得到,掌握得牢固并且懂得运用,不会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工学结合教学设计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改革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可获取经验的工作任务有机结合,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3.1行动导向课程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围绕某一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情境。现代职业教育已经由原来的注重知识型向注重能力、素质型转移,“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是教与学双向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导思想,以促进个人发展为课程目标,以“任务”组合为课程结构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主要分为公差的识读、查表和对零件正确测量技能的培养。现教学设计完全围绕上述两大模块进行教学,依据职业技能需要构建教学框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技能教学,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学生直接在测量实验室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工学结合。
3.2依据职业技能需要构建教学框架
在机械制造业中,加工的关键是看懂图纸上的图形和尺寸的标注,而加工过程中正确的测量是减少误差的手段。因此,根据机械制造业中职业技能需要,笔者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划分为实用公差和零件测量两大部分(如表2所示)。第一部分技能,通过培养学生分析图纸上的公差标注,了解零件的尺寸大小、几何精度等,从而掌握零件加工和装配时所需的技能。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和测量是生产合格零件的保障。因此,第二部分技能培养学生学会根据精度选用合适的量具并且能正确测量零件,通过分析误差的范围和原因,调整加工方法,以减小零件加工的误差。这部分的技能学习,刚好本学期学生要进行车工实习,因此与车工实习老师合作,在车工实习时,对自己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测,通过检测零件,熟悉掌握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3.3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技能教学
在实际工作中,机械零件制造过程中通过正确识读图纸的尺寸标注,选择正确量具不断测量零件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由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同,因此要求学生对各工作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同。
3.4构建工作任务学习情境
3.4.1创设学习情境情境
1:给学生提供简单的装配图图纸,从装配图上找出几对配合,图纸上的配合代号只有公差带代号,要求学生正确识读图纸中的公差带代号,根据图纸中的公差带代号查找极限偏差表,得到正确的偏差数值,再根据偏差数值从教师提供的标注偏差数值的零件图纸上找到正确的配合零件的图纸。情境2:在车工实习室,要求学生对加工的齿轮轴进行检测,以达到减小误差,加工出合格零件的目的。再在精密测量室给学生提供一阶梯轴零件及图纸,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量具测量阶梯轴上各部分轴的尺寸并且正确记录,然后对照零件图纸分析所测零件是否合格。以此让学生更牢固掌握量具的使用。情境3:车工实训时,学生对自己加工齿轮轴根据图纸上的公差标注进行几何误差的检测,根据公差项目选择量具进行检测。但由于几何误差的检测较复杂,学生在加工过程中检测需要时间较多,学生掌握知识不够牢固。因此,车工实习后回到精密测量室,再给学生提供几组零件,包括圆柱类零件检测圆柱度、圆跳动、全跳动公差、对称度,台阶状零件检测平面度、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法兰盘零件检测孔的位置度、同轴度等。让学生正确识读几何公差的含义,然后选择正确的测量仪器对各零件进行相应的几何误差的检测,将测量所得数据记录下来,然后对照图纸,判断零件是否合格。情境4:给学生提供齿轮轴零件及图纸,让学生正确识读表面结构要求的含义,然后使用视觉法和触觉法来对零件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将测量所得数据记录下来,然后对照图纸,判断表面粗糙度精度是否合格,最后让学生使用电动轮廓仪测量。情境5:教师提供学生加工的螺纹零件及图纸,让学生识读图纸上的螺纹公差要求,学生使用螺纹工具量规和千分尺对螺纹进行检测,将测量所得数据记录下来,对照图纸,判断螺纹精度是否合格。
3.4.2新学习环境的创建
原始的教学以教室为主,只能在教室内进行分组教学,教室没有专门的量具柜,因此零件、图纸、量具必须要搬运,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学校新建的精密测量室,配备了各种量具,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且新增的六棱台有利于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可以和其他组互换任务。教学中与车工实习合作,学生的测量技能通过在车工实习室里加工和检测零件来熟悉各种误差的测量方法,从而掌握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3.5工学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
与工作实践学做结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学生通过学习简单的公差基本知识,根据工作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学习。学习公差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在精密测量室,实训室进行工学结合的系列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学做结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达到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以上面工作任务1和2为例,将学生分组,按以下步骤进行:(1)下达任务,将装配图和零件图样分到每个小组,根据装配图里的公差带代号查表,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掌握极限偏差表格的查找方法。(2)小组成员根据查表所得数据寻找装配图中对应零件的零件图纸。这一过程让学生识读零件图上尺寸标注,(3)由车工老师给学生下达加工齿轮轴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加工过程中每段轴测量三次并记录数据。学生到车工实习室进行加工,学生对自己加工的零件根据精度选择合适的量具并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学生掌握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测量发现误差较大,学生分析并记录原因和解决方法。(4)自我评价。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积极性、行动表现、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析优势和不足,并思考如何进行调整。(5)教师评价。老师根据学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独立探究、小组协作精神以及运用知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4结束语
经过实践,《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采用工学结合设计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在学习中提高了沟通、协作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达到“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目的。
作者:罗金平 单位:茂名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龚风.工学结合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
[2]黄景容.一体化课程理念的认识[J].广东技工教育研究,2012,4.
技能竞赛不仅检验了师资力量,检验了学生的技能,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笔者学校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根据职业能力特点,将机加工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融合到教学中,尝试工学交替,把技能比赛、课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二、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
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在内容、方法上进行创新。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和岗位训练模块等,分别占总学时的14%、20%、33%、33%,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学生学完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模块后,再学习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模块。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中级工的操作水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
三、结合技能竞赛,开展实训教学
根据大赛考核内容,将车工实训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圆柱面、圆锥面、螺纹、成形面、偏心件及沟槽等车削项目;提高模块,包括深孔、蜗杆、曲轴、细长轴及薄壁件等车削项目;高阶模块,包括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装夹车工件、在花盘和角铁上装夹车工件、复杂零件的加工以及如何保证配合精度和形位公差等项目。在车工实训中要求学生进行分模块练习,熟练掌握每一个模块的技能,最终将各模块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够加工不同类型的中等复杂的零件。
四、结合技能竞赛,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一体化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体验、练习,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快、更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步骤如下。
1.安全教育
机加工实训场地在显著地方悬挂“车工安全操作规程”“学生实训守责”等规章制度。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理论知识讲解
机加工实训的任课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上播放加工视频、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和实习指导教师车削加工的视频,对图样、技术要求、工件装夹、车刀安装、车削加工步骤和工件检测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指出操作设备、加工零件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实训课上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讲解过程,讲解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解在车床上如何正确使用锉刀进行修光时,为保证安全,最好用左手握锉柄,右手扶住锉刀前端进行锉削,实习教师用“右手前,左手后”六个字做总结。
3.分析图样,确定加工步骤
零件图样是学生加工工件的指导性文件。以机加工实训一体化教学为例,车削加工前,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图样,了解技术要求,了解零件各部位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内容,从而确定工件的装夹方法、加工顺序、切削用量、使用的刀具和量具,最后共同探讨制定出合理的车削加工步骤。
4.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时动作要慢,要做到动作准确、规范,可以将动作分解,让学生看清每一个动作,利于学生模仿和学习。教师在进行演示时,要讲清动作的特点和关键,以及如何防止出现错误。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时,教师应耐心地进行指导。教师要勤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看到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必要时指导教师还需再次进行示范操作。实习教师责任重大,要仔细检查、反复强调,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就危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五、小结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培养急剧变化的市场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的必然趋势。我院机电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我院对该专业进行了定位,将核心能力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明确地分为两个方向,即CAD与CAM,每个方向均有适当的市场定位,以专业综合改革为中心,以实训环节为重点,以有机渗透为特征,通过产学研合作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新的育人环境。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完成实训很不容易,因此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构建适当的专业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就成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我院与首钢型材轧钢厂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推动了CAD方向教学内容的改革,校内CAM实训基地的建设及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推动了CAM方向的建设。
明确的专业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方向的定位十分重要。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立及以后的发展均得益于广泛的市场调研及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得益于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得益于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及技术服务。
2001年3月,我院与首钢第一型材厂签订了研制首钢第一型材厂图纸管理软件的协议书,为该厂的全部图纸建立了数据库结构,并对50吨剪头曲柄飞剪机组的图纸(蓝图)进行了AutoCAD格式的转化。在此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01年7月,我院又进一步与首钢第一型材厂签订了对该厂其他图纸进行转化的第二阶段协议。2002、2003年,我院分别在计辅001、002、003班毕业实训中,结合此科研项目进行了《图纸转化及数据管理》课题的实训,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锻炼,总结经验,同时完成《高职CAD专业“图纸转化与管理” 教学中产学合作实践》教研题目,通过教研题目的完成,明确专业的CAD方向及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
2005年,我院成功地建设了数控加工实训基地,有力地促进了专业CAM方向的发展。
我院明确地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分为两个方向:(1)CAD方向。核心能力:二维绘图、三维实体造型、CAD技术应用与开发等,要求能熟练地使用相应软件进行绘图、造型并能进行图纸的数据管理。专项能力:CAD技术的应用开发与图纸数据管理。(2)CAM方向。核心能力:三维实体造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等,要求能熟练地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实体造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技术,能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操作,有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专项能力:三维实体造型及数控加工。
结合实际的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不但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还要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与技术服务,逐步使专业方向得到了明确,实现了专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密切结合。
专业能力(1)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能力。(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基本能力。(3)进行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本能力。(4)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文字录入速度。(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外语能力。(6)对材料、热处理工艺、各种标准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7)对于CAD方向,应能针对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相应软件的二次开发;对于CAM方向,应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术。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绘图、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CAD应用与开发、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等,主干课程的设置围绕专业的核心能力。
主要课程的内容以“CAD应用与开发”课程为例,要求密切地联系工程实际设置课程内容,例如“图纸转化与管理”项目涉及如下问题:(1)读图:读标题栏及明细表、名称、图号、装配图号、件号、材料、比例、重量等,了解本图与其他图的关系,能对材料进行转化;能基本读懂图形的形状、尺寸、公差、粗糙度及技术要求等;能对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等进行转化。(2)转化中的技术问题:掌握材料、技术要求、公差与配合、粗糙度、螺纹的新旧画法。(3)图纸数据的管理:自定义标题栏、明细表、附加栏及样板文件。定制“表格”,产生BOM,产生“设备清单”、“标准件清单”,合成为一个项目(机组)的管理系统。“CAD应用与开发”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CAD基本知识(CAD/CAM原理及应用、CIMS基本知识、PDM基本知识);自编图纸管理软件(使用Access自编多媒体数据库);AutoCAD应用与开发、CAXA EB开发(AutoCAD应用、基本定制、自定义命令、菜单的定制与开发等);图纸管理(CAXA、PCCAD〈MCAD&PDM〉的图纸管理);图纸处理系统(Vpstudio 6.75、UnisCAD软件使用)。
实践环节服务于专业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安排应服务于专业方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项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现在专门的实训课程和课堂教学中。
主干职业技能训练(1)金工实训: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主要成型原理与加工方法。(2)机械CAD:使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装配图与零件图设计,使用Word等软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使CAD应用水平得到提高。(3)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及调试手段,掌握常见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与输入方法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专业实践: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选修课进行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社会实践。(5)毕业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三维实体造型、数据库基础、机械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CAD应用软件、液压与气动技术、CAD应用与开发等,所有课程均安排实验及作业并多数在计算机房上课,采取边讲边练习的方式。
毕业实训(1)实训的目的: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掌握的机械CAD/CAM技术、三维造型与数控加工技术为工具,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与实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得到锻炼。以就业为中心,鼓励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由指导教师准备实训题目及指导在外实训。(2)实训的效果: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基本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学生根据兴趣所找的实训单位与所选的多数题目与本专业相关,CAD技术应用(图纸转化绘图、图纸管理与图库、机械设计等)题目占47.33%、三维实体设计题目占5.33%、数控加工与应用题目占20.66%,其他题目占26.68%;学生在实训单位的表现多数是较好的。
几点思考
实训分题方式结合就业联系实训单位,毕业实训的题目较分散。按名单学号顺序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中的题目也较分散。因此,我们对03级学生进行了相对集中的管理与指导。
论文从论文质量上看,有与实训内容不附及“克隆”的现象。可考虑改为“实训总结”,取消外文翻译。论文与实际相差太大,谈实际的内容应该多些,改为“实训总结”可以做到这一点。对论文页数的要求也不应太多,10页左右即可。
实训指导因为题目分散,导致实训单位的题目不能使学生得到系统训练,因此可要求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应的内容。
实训与就业的关系以就业为主,要处理好实训与就业的关系,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得到系统训练。
能力培养实训集中反映出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加工基本知识的欠缺。对土建图应有适当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有多种,就“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而言,进行现场实训有一定的困难,理想的方式应该是CAD方向去设计院跟随工程师学习画图,CAM方向去机械厂跟随技术人员学习操作。如果能与某设计院、机械厂长期合作则比较理想。
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应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或技术服务,参加毕业实训指导,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使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
以加强科研与技术服务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之服务于生产实际,可使培养的学生就业后“上手快”,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这样的专业改革才能有生命力。我院自03级后实行的学分制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自主性,体现了专业分方向教学的优越性。
[关键词]钳工;实训方法;操作技能
[DOI]10.13939/ki.zgsc.2015.15.148
1 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实际操作练习兴趣。一方面,学校实行“双证”制度。即技术等级证和毕业证。毕业证、技术等级证书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同一批毕业的学生,如果取得技术等级证会优先就业,如果即取得技术等级证又在校级技能大赛、省级技能大赛或国家级技能大赛取得成绩的,学校会更优先向好的用人单位去积极推荐就业,近几年我校已有多例证明。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工业上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就业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到钳工实训车间开始讲解,而是先开一个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2 讲清实训练习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仅知道了“为什么学”还不够,还要清楚“我要学和学什么”。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要求和掌握程度制定一个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技能水平。适时制定出每个训练阶段计划,对比找出自己技能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有了目标、计划和时间意识这个压力,训练就会有一种紧迫感,压力变动力后,效果就会很理想。
在开始练习前,先展示历届干得好的工件给同学们看,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加工工时几方面给学生进行现场分析讲解,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要应练习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程度。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正负一个毫米,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正负一个毫米。第二周锯割练习要控制尺寸误差小于正负半个毫米,并向学生指出,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控制在公差要求之内,过小导致工件报废,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及体力消耗,对工件精度控制有直接影响。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的时间观念、目的性、紧迫感就会增强,效果显而易见。
3 强化单项基本功操作技能训练,打牢坚实基础
单项基本功技能操作训练就像建造楼房的地基,是否坚实牢固将直接影响大楼的高度,是构成钳工技能的基础动作。这些动作练习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老师的示范、动作要领的讲解,使学生从简单机械的模仿,逐步过渡到地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地怪癖、僵硬的多余动作。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时,老师要及时巡视,多注意观察学生操作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纠正指出不正确的姿势动作。当学生能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的连贯、协调一致了,教师才能让学生自行练习。并要求学生做好自检、互检,老师随时抽检,以敦促学生认真练习、自觉练习,不偷懒,打好坚实的基本功基础,为钳工技能形成做好准备。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重中之重,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习过程当中通过大量的单项、和综合练习后才能掌握。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并不是太重视技术要求,凭着一股子冲劲,一口气锯下来,锯条顿了不说,一会儿就累的胳膊困、手发酸,锯缝歪歪扭扭。而正确的锯割动作,从工件划线、装夹,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恰当的站立位置,身体与上肢的运动配合,用力的大小与速度,眼睛的注视部位等都有着密切关系。掌握正确的动作,可以使操作者节省很多体力,才能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刚开始学生要对这些要求进行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大约达到0.2mm,这样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位置与姿势动作的协调性、锉削时两手的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是否端平,是锉平的关键,更需要用心去认真仔细体会,通过反复观察锉刀的运行轨迹、反复正确检测工件平面度、垂直度等、反复纠正调整前后两手用力情况,并加上自己一定能锉平的意识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正确反复系统练习后才能端平锉刀,锉出平面。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都要安排最少两人一组,互相检查。有条件可采用摄像后再回放的教学方法会更好。当随手端起锉刀进行锉削就能达到基本水平后,才能进行更高层的组合或综合锉削练习。
4 训练感觉技能,提高应变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如汽车修理工能凭听觉判断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焊工能通过听焊接时焊条燃烧声音和看到的运条轨迹就能判断出焊缝的好坏。在钳工实训中,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工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非常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也要控制在丝米。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控制能力。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当自己分别采用大板锉、中锉与细锉、油光锉时,每次锉削的锉削量的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超出,忍不住用力连锉几下,就把工件尺寸锉小了。这就要求学生多锉、多测,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通过科学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出一定的感觉技能。一般情况下,熟练的学生锯割后留下约0.2mm的余量,使用(10~12寸)大板锉连锉十次左右,将余量减少到0.1mm左右,然后使用中锉(6~8寸)再锉削十余次,余量控制在0.05mm左右,最后用细锉和油光锉修整,达到尺寸、技术要求。
5 注重综合课题训练,全面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单项技能操作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实训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训练课题。这种训练应即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加工水平,促进学生技能迅速提高,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扁嘴方榔头,包括的练习项目很全面(划线、锯、锉、錾、钻、扩、锪、攻丝)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很多,如“凹凸T形配”、“单角配”、“方孔配”、“八卦配”等。每个课题都包括: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等基本操作,很全面。
1.理论知识没有形成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没有跟《机械设计基础》联系起来。《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学习,要综合运用到《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原理》等课程的知识,由于这些课程学习时是分开单独学习的,学生在独立进行设计计算时,往往无法运用这些知识,比如不能运用力学知识去校核齿轮、轴及轴承等零件的强度;不能运用互换性原理中的公差知识去设计轴孔配合公差;不能运用工程材料的知识选择零件材料等。二是本课程内各章节知识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由于各章节基本上是以机器中不同类型的机构来进行划分的,学生在碰到多机构组合的装置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设计,比如不知道轴承设计的输入参数应该从轴的设计结果中获取。
2.缺乏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是进行机械设计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一般不会强调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匮乏。比如在查阅机械设计资料时,遇到图表不能根据横纵坐标查到所需的参数,或者遇到表格不知道表头所指代的参数,遇到新的问题不知道从目录中找到参考资料的位置等。
3.缺乏思考、生搬硬套。学生在进行设计计算时,生搬硬套比较多,机械地套用公式,或者完全按照例题参数进行设计,不考虑自己的设计任务与现有方案的差异,缺乏独立的思考。比如在进行带传动设计时,未直接给出转速(需要用其他参数计算得出),有的学生直接将例题中的转速带入计算。甚至有些学生直接照抄别人的设计结果,数据计算和结构设计都相同。
4.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对所设计的机构没有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宏观的概念,对其尺寸和参数也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在设计出现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直到设计后期,甚至绘图时才发现问题,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修改,影响设计成绩。比如在设计减速器时传动比分配不合理,导致制图时发现结构比例不协调等。
5.制图能力弱。制图能力弱同样是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课程设计的最后都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装置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工程制图样式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工程制图的标准掌握不够,比如标题栏格式、零件简化画法、螺纹的绘制、壳体相贯线的绘制等经常出现错误。综合上述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创造能力及设计思维上相对较弱,实际上通过平时作业和操作实践,学生基本都能完全掌握单一零件的设计,比如设计带传动、设计齿轮机构、轴的结构设计等,但却在需要整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时出现了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心智技能的匮乏,因此,培养心智技能是提高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关键。
二、心智技能培养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机械设计心智技能形成分析。根据冯忠良教授的研究,心智技能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其过程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让主体掌握技能操作的原理;原型操作阶段通过实践让主体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为原型内化奠定基础;原型内化阶段在主体大脑中形成内化的思维模式,使主体能够灵活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上述理论,结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如图1所示。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整体上按照三个阶段进行划分,同时每个章节的教学同样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甚至具体到每次课都尽可能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进行,如此不断反复强化,才能提高心智技能。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1)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应用等知识;(2)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设计步骤,通过课内实训,大作业等方式加以巩固;(3)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机构设计,总结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经验反馈。而在具体某个机构或零件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三阶段原则,教师首先讲授机构或零件的工作原理。然后按照设计步骤让学生动手练习,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改正出现的问题,再通过针对性布置大作业及课内实训进行巩固。最后提出一些设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和讨论教学内容。其中,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必须具有通用零部件和常用机构的初步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而设置,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化,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轴、减速器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的重点相呼应,包括平面运动简图的测绘、机构的结构及特性分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轴系结构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拆除和结构分析、机械创新设计。讨论教学内容则针对常用机构和零件的设计中存在不确定性的部分,例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等,这些机构或零件的设计往往需要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去选取参数,经常会让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因此进行讨论和总结是有必要的。
三、小结
关键词: 尺寸链理论;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机械制造工艺学
中图分类号:TH16 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263-020 引言
尺寸链理论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规程的编制、机械产品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招收的三年制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有所降低,感性知识少、理解力亦欠缺,若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系统掌握尺寸链理论确实有一定难度。下面笔者就把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的关于尺寸链理论的教学经验作一简单阐释。
1 对尺寸链理论分两个阶段讲解
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在学习第一板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时先行介绍,装配尺寸链放到学期末学习第四板块装配工艺基础时讲解。教学第一阶段计划安排10课时,在第二阶段装配尺寸链讲解计划安排8课时。这样安排主要有两个好处:其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学期中间(大约第12周左右)给学生安排有为期两周的装配实习,这样,在学习装配尺寸链之前,学生对装配方面的知识除了从多媒体课堂看到的图片、视频以外还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其二,到了期末,由于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工艺理论有了比较全面认识,此时在回顾、对比和总结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装配尺寸链会起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在教学第一阶段,以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中的线性尺寸链为重点
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尺寸链组成中关于“封闭环”的概念,尽管可以用机械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间接保证”八个字准确概括,但是要让学生真正完全理解其含义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建立工艺尺寸链的难点,通过大量实例进行实训才能掌握。
2.2 关于尺寸链的特性。只强调封闭性和顺序性,而对比较复杂的各组成环影响封闭环大小变化的传递系数问题暂不讨论,降低难度,以便于掌握。
2.3 建立工艺尺寸链是学习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理论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2~4课时的习题课,列举大量机械加工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组成尺寸链的各种环的概念,了解尺寸链的特性,亲自动手绘制尺寸链图,系统地掌握建立工艺尺寸链的方法和步骤。初学者最常见的错误是尺寸链图画对了,但找错了封闭环,造成尺寸链计算失败。教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这个问题。
2.4 目前计算线性尺寸链方法主要有极值法和概率法两种,前者简单、实用,应该详细介绍,后者相对复杂,可将其分散到第二阶段装配尺寸链学习过程中进行。另外,授课时给学生补充讲解工厂里常用的竖式法(表格化的极值法),这种方法计算、调整方便,非常实用。
2.5 精简极值法计算公式。工艺尺寸链理论用于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上偏差和下偏差)三个数值。从理论上讲,借助三个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建议学生只记住四个公式,即①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②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③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④封闭环的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的公差之和。选择其中任意两个公式便可完成极值法的全部尺寸链计算。
2.6 讲解例题和讨论习题注意由简到繁。建议按照步骤进行:各种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情况下工艺尺寸链的解算“假废品”问题极值法的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竖式法)工序尺寸的公差调整与分配方法形位公差环对尺寸链的影响规律尺寸链理论综合应用平面尺寸链的解算工序尺寸图解法。
3 关于装配尺寸链理论讲解应注意的问题
3.1 由于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通常都是产品装配精度或部件、组件的装配精度,不用查找,因此,从建立装配尺寸链的过程来看相对于建立工艺尺寸链要容易一些。解算装配尺寸链的真正难点在大数互换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固定调整装配法这三种方法。
3.2 互换装配法中,完全互换装配法的尺寸链解算和前面介绍过的工艺尺寸链极值法基本一样,不再赘述。分组装配法可以不应用尺寸链理论;只有大数互换装配法由于需要应用概率统计理论,公式多,计算相对复杂,讲解到利用“尺寸相依法”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时,应适当放慢速度,力求详细、透彻。
3.3 应该注意和强调的是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都是主要通过改变某一个被称作补偿环的组成环(修配环或调整环)的大小来调控整个装配尺寸链的,而互换装配法一般只利用调整分配各组成环的公差大小及其分布位置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修配装配法解算尺寸链时,判别修配环(补偿环)变化引起封闭环“越修越小”还是“越修越大”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同的判断导致引用不同的计算公式,结果也会不同,因而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固定调整装配法解算尺寸链时,调整环(补偿环)的“补偿量”、 “补偿能力”和“分组数”这三个概念比较抽象,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尺寸链的解算相对复杂。
3.4 角度尺寸链在装配尺寸链中虽然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经过角度转换和线性化处理之后的角度尺寸链也类同与前面讲过的线性尺寸链,可以代入上述四个公式进行计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仅作一般性介绍即可。
3.5 一种产品究竟采用何种装配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通常在设计阶段就应确定。因为只有在装配方法确定后,才能通过尺寸链的解算合理地确定各个零部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根据封闭环的公差要求(装配精度)、产品或部件的结构特点(组成环环数)、生产类型及具体生产条件选择恰当的装配方法非常重要,要求学生掌握选择要领。
3.6 在第二阶段装配尺寸链讲解结束前,安排总结、窜讲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的系统知识,并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异同之处,使学生对尺寸链理论的认识水平有一个综合的提高。
4 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后的尺寸链理论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高职院校不再开设《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但是尺寸链理论依然保留在新编的系列教材《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等之中,并且增添了计算机辅助建立和计算工艺尺寸链的内容。目前各院校使用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材也涉及尺寸链理论。课程改革以后,总体来看各种教材留给尺寸链理论的理论课时愈加稀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决定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理论不打折扣地传授给学子们,对所有任课教师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达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