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0 03:0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军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自主”就是鲜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古诗学习变成一种实质性的探究、合作活动;“译读”就是在传统鉴赏过程中,发挥翻译的功能,重视从文本意义解读,读不离意,析不离文,以更忠实实现“浅易阅读”的学习目标,推动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自主译读模式主体由“译诵”、“译读”、“译析”、“译构”四个环节构成,从广义上,都是完成阅读的学习,故称谓“译读四式”。四个环节起、承、转、合,互为连贯,相辅相成,以“译析”、“译构”为重心,循序渐进。各个环节体现导学特色、自主意识。下面分析“古诗自主译读模式”各个环节设计的意图与思想。
一、自主译诵,进入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创设情景,是为协作、讨论张本。所谓“译诵”,就是初步感知诗意,进行粗读的过程。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诵读的习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节奏和词句的匀称、错落之美。与理解诗意相表里,为解读诗歌的内涵张本。这个环节应该把握的要点是:
1.关注诗题,粗读诗意
“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的题目往往统摄全诗,暗示对象、内容、结构。由诗题入手,先破题,再诵读,对诗意就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如杜甫的《登高》,题目“登高”的含义暗示了诗人的行动轨迹,交代了行为(诗中有“独登台”之句),暗示了“重阳”这个时间(重阳节在古代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登高送目一般是怀乡思亲。于是沿着这样的路子去认识《登高》,就大致可以知道此诗写的是重阳节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2.示范引领,激发兴趣
采用录音、视频等多媒体,也可教师引领诵读,进行诵读氛围的创设。徐建顺教授在《声音的意义》中阐述“汉诗文首先是声音的作品”。采用近似“将心比心”的“以声比声”式的吟诵,更能贴近古诗作者的内心,重现一种本味之美。示范引领,尽可能吟出一种唱腔,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自主吟诵,流淌激情
进入这个阶段,教师应以适当的方法进行点播。在一定的诗意理解基础上,尽量在节奏、声调、轻重上去体现抑扬顿挫的激情之美。吟诵,不拘形式,不拘调式,不拘节奏,心到意到,自由率真。以《登高》为例,可以参考的诵读形式之一为:首联节奏强,颔联开阔激越,颈联缓读(重音在“悲”―“常”、“病”―“独”),尾联凝重。
二、分组译读,互评诗意
现在高中学生阅读古诗,常常因为诗句的文言化、诗节的跳跃化、诗脉的含蓄化而囫囵吞枣,不晓其诗意强行进入“鉴赏”的天地,割断了表面文字与内涵情感的纽带――诗意,导致盲人摸象,断章取义,甚至不知所云。因此,体现自主学习的导学,首先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疏通文意,这更贴近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真谛。
在操作层面上,可以采用个体自主翻译和分组翻译两种形式。
1.知人论世,熟悉背景
新课标指出,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结合有声资源和无声资源,了解写作背景、写作缘由,为全面把握文意,准确把握情感铺垫。处理上宜简不宜繁,繁则冗长沉闷;准而不杂,杂则无轻重主次。如《登高》的背景要点:①55岁(767年)重阳节,②“安史之乱”中漂泊西南的夔州,③体弱多病,独自登高。
2.自主翻译,分组合作
可先口头翻译,而后书面翻译。先个体自主翻译,再进行分组交流成果。对写景的诗句要使用描写,对写人的诗句要凸显个性。
3.整体阅读,读出基调
要以导读为主。教师在学生译读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对文意的多层性、情感基调等,作整体把握,为下一步进入鉴赏铺垫。如《登高》,首联、颔联写登高所见之壮景,颈联、尾联抒发登高的复杂感情。感情基调“沉痛悲壮”。
三、探究译析,多元解读
探究、讨论、交流,共享成果是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鉴赏中,强调“译析”,就是高度重视文本意义,使其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该环节主要采用的形式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多向交流。其要点为:
1.精确设疑,自主探究
所谓精确,指设疑时要做到“精”和“确”。“精”,精简,一般1―2个问题为宜,不精则无以至深。“确”,正确,有正确的探究方向和一定的探究价值。或从语言(风格、炼字、修辞等),或从技巧(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或从形象(意象、人物特征、主旨等)。设疑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以便使学习者能更多地接触不同的观点,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新课标》)。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独立与文本接触,独力分析、理解、实践、质疑、创造,实现学习目标,为下一轮的同学互动、师生互动作准备。
2.强调译析,分组讨论
在“译析”的方法上,教师善于灵活引导,不离开文本大意。如对情感的赏析,应该抓住诗中的情感词汇,如《登高》中的“悲”―“恨”;还应该将重心放在古诗的后半部分,卒章显志。写景类的赏析,应当抓住意象特征,品读意境。
以文本为载体,对问题进行建设性的互动交流。小组讨论时间看问题的数量和难易而定,讨论时每个人都是主角,各抒己见,不能只是一两个人的舞台。因此,讨论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建立平等交流的合作机制,形成学生尊重、自信的人格品质。
3.共享成果,多向交流
小组讨论的成果,选择代表作主体性发言,教师组织客串。若时间紧迫,可以自由发言,其他组代表补充;若时间充裕,可以逐个组轮回发言,互相评议,,形成大致成果。教师要做好评价者和组织者的工作。
以《登高》为例,设置两个探究题目:
⑴有人说这首诗的诗景是“壮景”,你怎么看?
⑵“悲情”体现在哪些地方?结合诗句作答。
参考答案要点:⑴壮景,指苍劲雄壮。一指写景绚丽,如青色的江面、白色的沙滩、枯黄的落叶等。二指气势磅礴,“萧萧”有声,“滚滚”有形,“风急”有势,“天高”有色。三指境界阔大,如无边无际的林海,源源不尽的江水。
⑵悲情,指沉郁悲痛,情感深沉。结合文本,体现在一“作客”,二“多病”,三孤“独”,四“艰难”,五“停”“浊酒”,六“繁霜鬓”等。身世之感融入家国之悲,尤为沉痛,这就构成了杜诗的“沉郁”风格。
四、自主译构,深化“表达”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基于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鉴赏疑难进行瓶颈突破的。从内容上是对“译析”的探究成果形成书面的表达,在逻辑、语言上进行规范性构建。在现实中,学生在古诗鉴赏的语言表达上始终处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尴尬局面。究其因,一是认知的枯竭,“译读”环节未能读“懂”文本,“译析”环节未能读“透”文本所致。二是表达的贫乏。没有积累鉴赏的语言术语,或有“语”而不能“言”。后者对于参加测试的学生来说将是致命的,无法达成交流。因此,“自主译构”,重点强化通过翻译手段来完成个体意义的构建,将鉴赏成果外显化,将内语言转化为外语言。这里面,有两种“译构”形式:
1.通译建构
对一些涉及古诗文意的鉴赏,需要对文本意义的全方位、渲染性再现。全方位,是逐句翻译。渲染性,是突出景物或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2.摘译建构
对一些涉及古诗技巧的鉴赏,更多的是着眼结构关系,概括归纳,则需要选择性摘录关键词,进行翻译性例证。在形式上用引号来表明引用词汇。
如《登高》深化阅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写景状物极为传神,请作赏析。
参考答案:诗人仰望茫无涯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通译),触景生情。画面广阔深远,气象宏伟。“无边”使“萧萧”(摘译)联想到落木的OO@@之声,写出秋天的萧瑟;“不尽”使“滚滚”(摘译)联想到长江汹涌澎湃之状,写出深远的意境。用对比和衬托,表达出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和年老多病、沦落他乡的悲凉。
关键词:幼儿园;经典古诗;教学策略
一、幼儿园经典古诗阅读的内容选择
我国历史文化长廊中有着丰富的经典作品,但是很多著作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从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这样容易降低幼儿的阅读兴趣。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开展此类活动的时候,切忌盲目选材,毕竟不是任何经典著作都适合幼儿。在选择内容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的作品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初始阶段,他们没有多少经历。所以在选择内容的时候,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如《咏鹅》,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事物,而且朗朗上口,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2.篇幅精短的作品
幼儿的词汇量较少,对词句的理解能力较低,作品太长不但阅读困难,而且也不易理解。一般来说,幼儿缺乏耐心,如果选择了篇幅过长的作品,大多数孩子没有耐心完整阅读,所以应该选择篇幅精短的作品。
3.山水、借物言志、农家辛劳的作品
经典著作描写的内容也是教师选材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之一,从幼儿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倾向于选择描写山水、借物言志、农家辛劳的著作,如:《画》《草》《悯农》,这些都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认知。描写山水的帮助幼儿认识我国的大好河山,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山水著作的阅读,幼儿从中产生对祖国美好和善的向往。
二、对经典古诗著作的讲解
对于幼儿来说,经典著作比较抽象,用他们的思维很难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讲解的效果。
1.借助视频
有些经典著作描写的事物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幼儿会感到比较陌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解说,如,描写瀑布的诗,可以通过观看瀑布的视频,让小朋友从视觉上感知瀑布的气势,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情感进行解说,这样孩子就能明白这首诗的意义与赞美之情。
2.展示实物
因为幼儿没有多少生活阅历,对作品中描写的一些物体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实物,让抽象的古诗具体化、形象化。如《咏鹅》,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观察鹅,让孩子真实地感知鹅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然后学习古诗《咏鹅》,这样孩子就能理解诗中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3.结合节日、季节
经典古诗的很多作品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教师可以结合节日与季节来设计。在节日期间幼儿能从中感受到节日的气氛,那就更容易引导孩子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关的古诗,孩子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会了解到节日的习俗,加强孩子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同时作品中真挚的情感也会感染他们。有些古诗又与季节相关,如:《咏柳》《小池》《梅》,这些古诗中的景象是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季节中的景象,再理解古诗热荩这样古诗就会更加简单易懂。
三、以游戏结合,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进行经典古诗阅读的时候,有的教师让孩子死记硬背,有的认为阅读就应该坐着安静地阅读,这样的方式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所以教师应该将阅读活动与游戏融合起来,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1.猜谜游戏
幼儿的记忆力不强,需要反复巩固加强记忆。在这方面可以抓住幼儿喜欢猜谜的特点进行,如,教师可以出示古诗的欣赏图片让孩子猜测古诗名,这时可能有孩子猜不出名字,但能回忆出诗句;有的孩子也许能猜出名字,但记不清内容。孩子们在相互弥补的过程中就能加深对古诗的印象。
2.接龙游戏
幼儿单独阅读会显得单调而乏味,注意力容易转移,从而记不住诗句,更不能理解内在含义。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接龙游戏,将孩子分组,每个成员接一句,看哪个组能够先接完。另外,教师还能与幼儿互动,如,教师念了第一句开头,幼儿接下一句,如果有幼儿能够接下去,应及时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阅读古诗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同时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还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一些经典作品对他们来说会显得尤其深奥难懂,如果采用重复朗诵和背诵的方式让他们进行阅读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认为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幼儿开展经典古诗的阅读活动,这样才能降低难度,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诗歌;人物形象;答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46-01
在此篇中我将主要来谈谈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
1.人物形象的分类
1.1 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例如:我们在高中课本中学到的诗人杜甫的名篇《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年老多病、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写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1.2 诗歌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这首诗刻画的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的形象。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颔联两句,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1.3 两种主人公形象之间的关系。抒情主人公与诗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不是孤立分离的,刻画主人公形象,往往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诗歌作者自己的感情。
再以这首《蜀相》为例,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哀叹诸葛亮 ,实际上也是为了寄托自己年过半百壮志未酬的痛苦。
又如柳宗元的这首《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歌中不怕天寒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老渔翁孤寂无援而又卓然独立的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面貌。
2.怎样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1 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著名诗(词)人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往往具有特定性,例如,李白的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形象。杜甫的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形象。陶渊明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隐者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形象。王翰、王昌龄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形象。苏轼的积极乐观,笑傲人生形象。柳永、李清照的爱恨情长形象。高考中考查的诗歌又常常出自于我们熟悉的诗(词)人,因此我们通常可以根据对诗歌作者的了解来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2 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心理。那么面对我们不熟悉的诗(词)人作品,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把握它的人物形象呢?我认为还是以分析理解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心理为主,以这首曾巩的《西楼》为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开头两句写海上的风浪,气势磅礴,潮头如云,去而复回,北风呼啸,振耳欲聋,惊涛拍岸,声如雷鸣。第三句将帘子挂起这一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哪有挂帘呢?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 最后一句关键字眼在于“卧看”, 写出了作者外表平静,而内心激动的神态,表现了诗人的雍容气度和一腔豪情。即使是我们熟悉的诗(词)人,在他们人生的不同阶段,作品风格、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李煜,在亡国前,他写的词作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耽于享乐的青年皇帝形象;在降宋后,亡国的悲痛和现实处境的艰险使得此时期的作品大多哀婉凄绝,展现了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往昔风流岁月的追忆。再如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交替的年代,她的词作明显的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南渡前,少女时代的她处境优越,出嫁后夫妻相得,作品格调明丽清新;南渡后,经历了国仇家恨,丧夫之痛,她的作品才变得哀婉凄苦,并具有爱国主义和讽政色彩。因此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不能给诗(词)人“扣帽子”,想当然而为之,一定要紧扣作品。
3.怎样做题
再回到我们开篇提出的问题,如何去做关于人物形象的题目?结合我们的分析,可以分为三步:
3.1 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3.2 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3.3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可以做到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中秋节有意思的对联】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称为三秋之半。上联据此“望文生义”,以为所谓“中秋”者,即是说此日拥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联“明月十分圆”前贯“算来”二字,将人仰头仔细察看月亮的行为,还有颇为奥妙的心绪,全写了出来。富于才情,于此可见。此联颇为流行。与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也都写得清新可读。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桂树齐香。
落者自落,开者自开,物有常则,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联为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宋代诗人石延年(曼卿)对以下联,可谓天衣无缝。释道皆以为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为其有“情”,至如无情之物,自不会衰老,是以李贺所撰之句,深于理义,欲对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对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为“月”乃有情之物,若无情必无或圆或缺之态。对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这是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此联蕴含哲理:“楼”虽“高”,犹有飞过之物;“池”虽“小”,却能送来美景。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这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风”“月”之对,“满地”与“一亭”之对,“花阴”与“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稳。 “弄”与“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韵味无穷。宋人张先,人称“张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显得原本无情之物活泼不已。下联“窥”字,将月色形容成羞涩少女,分外可爱。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此联暗用比喻,译释如下:湖映远山,鱼戏其中,似在山中穿梭; 秋至雁飞,鸣声入耳,举头观之,雁群排序屡变,似作书于长天之上。语词优美,设喻巧妙,视野开阔,皆此联之长处。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上联意境凄迷,几近残厉,正与秦少游名句“杜鹃声里夕阳暮”同。下联着色稍变,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对工稳,用辞美赡,然而意境终究显得幽冷,令人心魂怅然。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轮”与“镜”皆指月亮,一写月影,一写月光,前者落地下,后者照高空,从不同角度描写月亮。中秋夜中专门咏月,且如此雕琢工稳,既华美瑰丽又紧切题旨,着实漂亮。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金蟾,指月亮。上联令人联想起白居易《忆江南》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传说月中有桂树,至中秋则桂子飘落而下。上联与白词同用此典。下联指钱塘江潮。传说伍子胥死后,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钱塘江中,至中秋后一二日,江潮涌动,气势吞天。下联盖本此。此联妙在两个字:“细”与“齐”,上联意境之静美,下联之意境雄浑,尽在这两个字。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平分秋色,意指中秋。遍洗瀛寰,乃云月光如水。唐刘禹锡之诗《八月十五夜玩月》有句曰:“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平分”与“遍洗”之对,最为醒目。
天开清旷域,人在大明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素风。
清旷域,指月照天地,处处清亮。大明宫,一般指唐代宫名。唐贞观八年,建永安宫,九年改名大明宫。高宗龙朔二年增建,改名蓬莱宫,长安元年复称大明宫。此处不过借古典而另明新意,盖谓天地间皆光亮,世间宛如“大明”之宫殿耳。
素风,秋风。此联化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八月中秋月近人;
朱雀桥边桂花香。
上联化孟浩然《宿建德江》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下联化刘禹锡《乌衣巷》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这是一副描写中秋节之夜景物的对联,极切题旨。“银汉”,银河,天河。北宋苏轼《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元声转玉盘。”“流光”,特指如水一般流泻的星光、月光。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水天一色”,水光与天光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代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于描写秋景,非常合适。“金商”,指秋令,秋声。秋季于五行为金,于五音为商;商为金音,其音凄厉,于时为秋。唐代白居易《洛川晴望赋》:“金商应律,玉斗西建。”“银”与“金”之对,“水天”与“风月”之对及“一”与“双”的数字之对,都极工稳。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本为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惹起游子思乡之情,自然觉得在外种种不易,居家种种美好。上联所谓之“地月缺”,正缘于下联之游子在外,所以显得十分紧密。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在这里要代表**旅行社,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是**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司机**,驾驶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各位在旅游途中可以放心地欣赏窗外武汉的美景。
好了,现在我们要开始向今天游览的目的地——黄鹤楼出发了。
刚过了九月九重阳节,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所以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的山地、湖边以及江边建造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吟诗的最佳场所,像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南昌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宏伟的规模、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奇特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
但是黄鹤楼开始建筑时,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用的。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后来战争过去了,黄鹤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更在黄鹤楼的历史留下了非常特别的痕迹。大家可以猜猜是哪几个人?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了,这是崔灏的,大概也是关于黄鹤楼最有名的诗句了。那么还有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写的。
说到他们两个,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据说崔灏在黄鹤楼题诗后不久,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李白是个豪放而又浪漫的诗人,登上黄鹤楼,看滚滚长江东流去,诗兴大发,也准备写首诗,可是正当他要题笔时,突然看见了崔灏的诗。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所以李白就写了一首打油诗,然后搁笔走了。“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听到这首诗大家也可以知道,面对如此美景,却没有写出好诗,李白的心中肯定是非常惆怅的了。所以总希望有一天可以与崔灏比个高低。
后来,他的好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来到黄鹤楼,分别之际,他依依不舍,满怀激情的写下了一首送别诗,也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这首诗将黄鹤楼雄伟壮丽、登高望远的意境描写的非常美妙,一鸣惊人,成为千古绝唱。诗评家评论,在描写黄鹤楼的上千首诗中,崔颢的七律——登黄鹤楼,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并列第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引来李白同崔颢斗诗,最终赢得并列第一,使黄鹤楼名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后来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搁笔亭了。
至于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有因仙得名和因山得名两种说法。
很久以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有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然本小利微,但是他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看见老道很可怜,就慷慨地答应了。酒足饭饱以后,老道非常感谢辛氏。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而辛氏则有求必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款待老道,老道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就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吧。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起来,不一会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是黄色的,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画完以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
辛氏一听,非常高兴,看老道画好的鹤,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这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了老道的话,拍手一试,黄鹤竟然真的一跃而下,引颈高鸣,偏偏起舞,舞毕又跳回到墙上。客人看着非常有趣。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
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问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赚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我现在很富有。”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了一首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随着笛声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飞走了。从此以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辛式为了纪念老道和他的黄鹤,于是将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是最大的。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从西而东依次有黄鹄山,殷家山等,全长二千多米,好象一条伏蛇,所以有蛇山这个名字。黄鹤楼建在其中的黄鹄山山顶。古汉语中,鹄和鹤两个字是通用的,所以又叫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取名为黄鹤楼。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解放后重修的。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修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在这之后近百年没有再重修过。一直到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才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是运用了现代的建筑技术施工,既不失黄鹤楼窗同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旧楼更加雄伟。
重建的黄鹤楼因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所以离开了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的西坡上,离江边大约有一千米。虽然相对于它的故址离长江远了许多,但是因为楼的地面标高比江面高出三十多米,加上山高楼更高,气势雄伟,视野开阔,气势实际上更胜于旧楼。黄鹤楼建筑群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等组成,分布在三层平台上,沿中心轴线逐层升高。第一层平台是黄鹤楼公园的西大门,中央是胜象宝塔。第二层平台上的牌坊,就是我刚刚提到过的“三楚一楼”牌坊。两侧是曲廊和南北配亭。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亭间这个巨石上,是一组黄鹤归来的铜雕。
一只伫立远望;一只低头觅食,站在灵龟巨蛇之上,寓意黄鹤回到龟蛇对峙之地。第三层平台的中央耸立着黄鹤楼。飞檐有5层,里面其实有九层,是取长长久久,或者说是天长地久的意思。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和文物等。一会儿我们可以在里面细细地观赏。而登楼远眺,三镇风光尽收眼底,也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怀。
关键词:隐喻、隐喻思维、诗歌教学
前言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怀与继承的积极心态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比拟的。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体验中表达感情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而它有其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在缺乏一定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很难准确把握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或体悟诗歌中传达出的丰富情感。汉语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很多古诗因为含蓄、委婉表达情感的需要运用众多的比拟、暗喻等修辞,充斥在诗歌里的典故、成语、意象等比比皆是。这就使得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感到困难,而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必须给学生讲解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带着他们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感悟诗歌的美。实际上,大多时候是教师一腔热情地带领学生在充满魅力的诗歌花园里游览,学生内心却没有任何的波澜。教师在课堂上按着朗读诗歌――白话翻译诗句――分析把握意象――提炼主题的固定形式教学,这无疑是形成学生在学习诗歌时的思维定式,对诗歌学习没有热情的罪魁祸首。在我看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隐喻在诗歌里的运用是与“比”、“兴”、“通感”等写作手法相结合,这就必须增强学生对隐喻语言表达的理解。隐喻思维是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探讨隐喻在诗歌里的使用,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不仅对中学诗歌的学习有着现实的意义,在学生未来生活的个性养成的方面来看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隐喻与隐喻思维
《辞海》对隐喻的定义为: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和的关系。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要用“是”、“也”等比喻词。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该词由“meta”和“pherein”合成。“metaphor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意为“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思就是用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个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转换。亚里士多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是陌生的名词性的转移,不是从“种”转移到“类”就是从“类”转移到“种”,或者是从一个“类”转移到另一个“类”,或者依照“类似”完成转移。以上这些定义将隐喻视为一种语言和修辞现象。
莱考夫和约翰逊以来的隐喻研究者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和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方式、认知现象。本文基于中学诗歌教学语言形式多样凝练优美,意象新奇内涵丰富等特点,我认为后一种定义更贴近于探讨中学诗歌隐喻思维的价值,因为它不仅加深了隐喻在语言和修辞教学实践中的意义,更是拓宽了隐喻作为认知方式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路。
二、诗歌里的隐喻思维
1.《诗经》中“兴”的隐喻
朱熹的《诗集传》对《诗经》中“赋”、“比”、“兴”有这样的阐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可见,“赋”就是指陈述,“比”就是比喻、比拟,“兴”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写法,因为在诗歌中,不会只有直接陈述或者是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诗歌里往往是叙事与比喻,写物与抒情的结合。“兴”巧妙地完成了赋与比的过渡,也就是完美地将写物与抒情、叙事与比喻结合起来。在《诗经》中常常使用“兴”的手法来表示离别、情爱、亲情等,“兴”的用法独特之处在于自然地将与主题相关的景物、季节等作为喻体,从外在的物体形象中触发联想,进而抒感表现主题。《诗经》里很多都是直接起兴、兴中含比的情况。
如《诗经・氓》这里写桑树似乎只是描写自然界里的生物随着季节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形态,但是同样可以解读为少女在成长中的不同阶段。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这喻指少女在青春时期的朝气美好、新鲜美丽。桑树落叶的时候,叶子变黄而陨落,这实指少女嫁作人妇后青春不复,容颜惨淡。桑葚喻指美好的爱情,用桑树兴衰的变化来写少女成长的变化,告诫女子不要沉湎于爱情。兴的手法还为情节的发展铺垫,渲染环境。
如《诗经・采薇》这里描写薇菜刚冒出嫩芽直至生长变老的过程来隐喻时间的变化,薇菜生长的时间也就是战士离开家出征在外的时间。薇菜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变化,战士出征却没有归期。诗经中“兴”所吟咏的事物其实都可以有双重的理解,一种是写实在的事物,一种是隐喻的。
理解“兴”表现的特殊性,我们就不难理解原始先民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观念,也能更好理解诗歌里的语言,体悟欲语还休无法直接表达的情感。
2.诗歌意象里隐喻思维的运用
诗歌意象是诗人在直观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直觉联想或者超常想象的深化认识,是诗人主动地、有意识地运用隐喻思维的过程。诗人常常把自己悲哀、忧虑、难舍等等情感通过具体可感的物象准确生动地体现,正是通过具体的外在事物、景物的选择,诗人将自己的内在情感和体验投映到客观的事物上,将心灵物化,或者将物心灵化。诗歌意象就是诗人的情感与所选择事物的恰当融合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在重阳节登山,看见的是孤独的飞鸟、衰败的枯树、浩渺的万里江天,听到的是凛冽的寒风、猿猴的哀鸣声、江水的滚滚翻腾声。诗人离家万里漂泊,做为异乡之客的他在亲朋亡散、身患疾病的心境下独自登高感受到的只有无限的悲凉。“急风”、“哀猿”、“落木”等意象是对诗人晚年老病孤愁的写照,悲景衬悲情,悲情寄于悲景。诗人通过诗中的意象将自己人生际遇里的深沉苦痛表现出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更显深刻与悲凉。诗歌这种将心灵物化,或者将物心灵化的隐喻士思维运用创构出了众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如诗歌里“杨柳”、“长亭”等意象代表着依依不舍,或者叙写别后的思念之情。“月亮”更是思乡、牵挂亲朋好友、或者寄予美好愿望的代表性的意象,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此类意象的形象使用。
在之前隐喻思维的特点里提到,隐喻思维是以相似性为基础。我国的传统文化遵循的是“天人合一、物我齐同”的自然观,原始初民认为人与物之间、虚幻的想象与现实的客观事物之间没有截然的区别,天地万物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体,可以相互沟通、相互转换。创世神话中,的四肢五体成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等神奇现象就是先民们“万物互渗,同型同构”思维的体现。在诗歌意象里,诗人通过对具体客观事物的描述,含蓄、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自然界的事物被人格化,被赋予人的灵性正是诗歌意象隐喻式思维运用的结果。
三、隐喻思维的培养
1.发展直觉联想和超常想象能力
诗歌语言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用不同于我们平常话语的另类表达,这使得我们在理解诗歌时不能只从字面意义上去寻找蛛丝马迹,而应该深入语言背后的内涵意蕴去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诗歌语言是以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其在表现事物时运用特殊的表达方式。如软、硬、甜、辣等词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而诗歌语言为了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诗人常常通过直觉联想,发现客观事物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吻合的特点,用具体的事物描述其主观感受。如描写自己对女性性格的感受,有的把蛮横娇纵的女子说成“辣椒”。把温柔体贴的女子说是“像蜜糖一样的甜”,以此表现喜爱的情感。发展学生的直觉联想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语言的具象性和情感情。而当直觉联想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客观事物与主体感受的关系时,就要在直觉联想的基础上发展超常想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直觉联想和超常想象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隐喻思维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2.训练发散性思维
隐喻思维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发散性思维就是在收集与整理各种事物之间相关的形象和属性后创建相似性的过程。因为事物间的相似性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相似,还有触觉、听觉等的相似性。如声音的相似性,在可口可乐(coca-cola)的命名中,“coca”是一种植物种子的名称,可乐这种饮料的配方中均有这种种子的成分。“cola”这个词则是模仿了碳酸饮料冒泡的声音。可口可乐(coca-cola)的名称正是基于两个词声音上的相关性得来。隐喻思维离不开发散性思维,甚至可以说,隐喻思维在一定的程度上依赖于发散思维过程中创建的事物相关性或者组合的相似性。
3.加强对词语的体悟,理解隐喻含义
隐喻的作用之一就是建构事物之间的一种微妙联系,这种建构在语言方面是隐晦的,即阅读者在接触到隐喻时可以会意却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在诗歌教学中,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形象内涵的意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类比材料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类推和理解。学生隐喻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语言引导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对隐喻词语的敏感性,体悟词语的内涵,从而对隐喻的认识从模糊走向清晰,最终获得隐喻含义。
参考文献
[1]陈玉秋.思维学与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关键词: 词语锤炼 语义角度 四个要求
词语的锤炼,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是古人“炼字”传统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发展。“锤”一字在古代指一种兵器,其柄上有个金属圆球。而“炼”,其本义是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因此由“锤”、“炼”二字的本义就可很好地理解“锤炼”一词的比喻义,即通过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词语具有一定的语音和语义。据此词语的锤炼,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声音锤炼和意义锤炼。而现今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多从词的意义,即语义上着手,所以本文所探讨的“词语的锤炼”,就是根据词的语义来进行最佳的选择。基于此,本文所说的“词语的锤炼”就是指根据语义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之上,再通过选择与锤炼词语,使选词准确、鲜明、生动,使表达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含蓄深厚。通俗地说,词语锤炼就是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而且要求词语用得好。
从语义角度进行词语锤炼,主要有以下四个不同程度的要求。
一、观察细致
这是一个首要的、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无论进行写作与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种能力,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有了对人和事物的细致、深刻的观察,才能见微知著,才能发现其中最有特征的东西。当想要用语言去表达时,才能筛选出最妥贴的词语,给以集中突出的表现。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即“王安石、坡的风波”,就能很好地说明观察细致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据说,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日,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时,看到一首题为《咏菊》没有完稿的诗稿,上写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他认出这是丞相的笔迹,但却心生疑惑,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寒、耐久,即使焦干枯烂,并不落瓣,所以“吹落黄花满地金”诗句,是不符合事理的。这么一想,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以后,他又觉不妥,便不待晤面地走了。后来,朝廷在丞相王安石推荐下,任命坡为黄州团练副使。在上任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一日,坡约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没想到只见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坡目瞪口呆。陈季常见而生疑,坡便坦言去年在丞相府上轻率续稿一事,并言:“却不知黄州果然落瓣!此迁到黄州,原来是使我看的。”
这个典故表现了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对于选择词语的重要性。坡之所以错,就在于他对有着一般性的观察,只能得出一般性的认识。而王安石之所以能正确,就在于他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认识上,以细致的观察来发现事物的特殊性,在描绘事物时,才能不有悖于事理,才能够选用符合事物规律性和特征的词语,来集中突出地表现。可见观察仔细是锤炼词语的首要立足之本。
二、准确缜密
用词准确必然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细致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它也是修辞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准确,就是选用的词语要确切,分寸要合适,轻重要恰当,做到表意精确缜密。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说过:“我们所要表现的东西,这里只有唯一的字眼可以表现它,说明它的动作只有唯一的动词,限制它的性质的只有唯一的形容词。”这里福楼拜都强调了用词的“唯一”,即我们说的“准确缜密”。当然,词语和人一样,各有长短,各有用处,应该人尽其材,词尽其用,关键在于说话作文的人是否能够根据对象、环境和事实来选用最准确、贴切的词语,使不同的词语各得其所。
总之,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应该本着以表现人或事物的词只有一个是最准确、最妥帖的为原则,才能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力求更好地进行词语的斟酌锤炼。
例:鲁迅作品《孔乙已》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描写。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一段是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买酒付钱时的一段情景描写。“九文大钱”可以用“交出”、“付出”、“拿出”等动词来表现,而鲁迅先生用了“排出”这个动词。我们如果结合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本人的性格特征,可以看出这个“排出”用得准确、精彩。
首先,古制铜钱这个“孔方兄”本身样式的特点,是可将铜钱一个接一个地按次序像排队一样在从手里数出的,可以说“排出”用得非常直观、形象化。
其次,透过“排出”一词可以验证和推测出有关孔乙己更多的信息。
一是这九文大钱来之不易,他不舍得一下子拿出付钱,鲁迅先生就用了表示动作慢的这个“排”字,来表现孔乙己煞有介事的神情。
二是大钱少,如果多的话,孔乙己根本没必要一个个排出钱,而会一把就数出来,这就可以推测出他当时的生活境况并不好。
三是这个“排”字也写出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知识分子的迂腐和拘谨,但是又让人感觉到他的善良和朴实。因为他即使钱少,也不赊钱买酒喝。
从以上分析中,的确可以看出只有这个“排出”一词既准确又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神情。
以上是我们对既定的文本进行的分析,体会鲁迅先生用笔的准确、精彩。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鲁迅先生用词如此准确、妥帖的原因,这就涉及词语锤炼的要求了。正是由于对生活当中这类孔乙己式的知识分子的细致观察,了解深刻,掌握其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在表现他们时,鲁迅先生才能在繁多的动词当中,经过对词语的筛选、锤炼,得到一个最准确的词来给以有力的表达。
三、生动形象
所谓生动,就是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感染人。生动是以准确为前提的,是词语锤炼的更高要求。作为词语锤炼的更高要求,要想达到,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注意的是,在词语的运用中不能撇开,片面地去追求生动,生动也不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艺术辞藻,那样反而收不到生动的效果,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生动应该是创新地运用词语,力求形象、具体、深刻,使之出现新的意境、新的情趣和新的色调,从而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笑时,并不只是描写单一人物的笑,他更注重群笑形象的塑造,而且塑造得非常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如第四十回中,凤姐、鸳鸯一手导演,让刘姥姥装猪逗乐,通过刘姥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的这一席话和她“鼓腮不语”的神情,使众人发笑,从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各具情态的“群笑图”。在“群笑图”中的史湘云,曹雪芹用了一个“撑”字。史大姑娘一向大说大笑,大大咧咧地,所以这个“撑”字很能表现出史湘云豪爽、豁达,较为超脱,颇有名士风度的女孩子形象。在表现林黛玉的笑时,作者用了“岔”字,使得其弱不禁风的体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而描写贾宝玉这个人物时,作者用了一个“滚”字,这字就生动地表现了贾宝玉撒娇的神态,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他受到贾母的宠爱。此外,对于作为贾府的实权派王夫人,曹雪芹选用了“指”字,这个“指”字突出地表现了王夫人封建家长制的威严。王夫人是“金陵王”的女儿,她年势已高,就把大权交给自己的侄女王熙凤,但一些大事凤姐仍需向她请示汇报。对于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作者用的是“撑”字。薛姨妈是一个笑不露齿的贵夫人,她都“撑”不住了,“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更加衬托出刘姥姥滑稽的话语和神态来。文中接下来用一个“合”字,生动地表现了探春和迎春姐妹俩亲昵地坐在一起时的笑姿。曹雪芹描写四小姐惜春时,用的是“离”字,这个“离”字形象地表现出惜春年龄小,活泼好动的性格。细细品味文中的“鼓”、“撑”、“岔”、“滚”、“指”、“撑”、“合”、“离”这八个字,真可谓历历如绘,栩栩如生,传神摹影,淋漓尽致,精彩至极。不仅各种笑姿被形容殆尽,而且每人的笑都是那样贴切地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由此可见,用词“生动形象”能使人读后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因而“生动形象”这个作为词语锤炼的更高要求是我们运用语言的更高境界。
四、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就是简练,也即运用词语力求简洁,做到词语少而含意多,用最少的词语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是词语锤炼的更高境界。言简意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选用的词语要有丰富的含义,要有弦外之音,以少胜多;二是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词语和重复词语。郑板桥画竹时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所以他画的就是闻名于世的瘦竹。
如茅盾的小说《春蚕》中的一句:“那时,他家正在‘发’,他的父亲像一头牛似的,什么都懂得,什么都做得……”一个“发”字就使人想到发达、发家、发迹、发展、发扬广大等之意,耐人寻味。在描绘客观事物或表达主观情感时,选词越简练,可能会造成语义上的模糊性,但同时这种模糊性则也会带来意义上的准确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选词越模糊则越准确,比如上述分析的一“发”字,茅盾先生并未明确,实为有意为之,使得言简而意丰,极大地增强了表现力。另外要做到选词的简炼,还要适当使用成语,这自然与成语本身的寓意丰富性和其言简意赅的特性有关,这也在我们平时的运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以上就是锤炼词语时不同程度的四个要求。词语的锤炼正是通过反复推敲,选取一个最恰当的词,使词语用得对,又用得好。实质上,把词用得既对又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长期锻炼、反复推敲才能实现。因此,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就能够达到词语锤炼的要求,就能够更好地说话与作文。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