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5 12:33: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母亲河的诗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诗意的内涵与丰富的想象力
电影《长江图》由男主角高淳(秦昊饰)尊重传统风俗,父亲去世后在长江里打捞黑鱼的镜头开始,黑鱼象征着父亲的灵魂,他将黑鱼带上船和一老一小两个船工从此开始了他的神秘旅程,朔江而上沿着长江展开了一场充满魔幻色彩的时空穿越旅程。开篇就为影片铺垫了神秘的基调,父亲的灵魂在黑鱼的生命中得到延续,高淳的记忆和对生命的追溯也随之展开……
他偶遇了神秘而又风情万种的安陆(辛芷蕾饰),她是一个苦修者,又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追寻者。随着剧情展开,安陆出现在高淳在长江停靠的每个码头上,他们的生命产生了交集,高淳也对安陆着迷不已。随着路途的延伸,安陆却愈加神秘,她出现在寺庙中、码头上、山中、废弃的小山村……她的每次现身都让高淳愈加想揭开她的面纱。但是在三峡过后,安陆却不再出现,高淳的渔船也发生了诸多变故:小船工武胜的意外身亡、船上货物的丢失以及老船工的不告而别。高淳没有放弃对安陆的寻找,他最终在长江的源头追寻到了关于安陆的秘密和长江的秘密。
由诗歌做引子和线索,整部影片诗意浓郁,内涵丰富。长江的意象本来在中国人的历史中就象征着“生命的源头”“母亲河”等诗意的形象,在长江上几千载发生了无数的故事,她以诗意而深厚的内蕴承载着故事的发生,是现实世界表象的指征。男主人公溯江而上,沿途经过的码头也与诗集中的诗歌一一对应,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秭归、巫山、重庆、和悦洲、小孤山、观音阁……这些名字与诗歌、与男女主人公的相逢偶像相互重叠,成为密不可分的诗意的整体。
影片中的诗歌在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巧妙串联。每一首诗歌都是晦涩的,但每一首诗歌却都有明确的象征――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知、相爱,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捉摸,象征着时间逆行的轨迹。影片里共有十首诗歌,大部分为导演杨超所做,虽然定位文艺基调,但影片中的诗歌但却并不深奥难懂,而是由江边、码头、船上等生活中常见的意象组成:诗句“新船上水七千公里,发动机不停咳嗽,我压低声音穿过温暖的县城,怕人听出心中怨恨”以船只发动机的声音来比喻心中的缘分与怅然,与女主人公的寻觅之旅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压抑失意感让他心生懊悔;“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两岸城市都已背信弃义,我不会上岸,加入他们的万家灯火”又充满了对现代工业城市的抵触和对纯净心灵世界的呼吁,男主人公在追寻的过程中也在寻找丢失的自我;“总有一天,我们相会的桥,穿越的渡口,都会变新”这首诗歌充满着希望,代表着期待与女主人公脱胎换骨后的相遇。
以诗歌来做引子,电影干净而且整洁,每首诗歌都巧妙地将彼时的情感和意境与影片的发展融合为一体,它们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完美的是诗歌的意蕴与电影的契合。这种诗意的内蕴映射了男女主人公对诗意人生苦苦追寻的要旨――男主人公放弃“北漂”溯江而上,女主人公苦修探寻生命和爱情的真谛,在长江中他们完成时空的交错却又并行,却并无任何不妥,这也许正是诗意内蕴的魅力。
电影丰富的想象力也是驾驭在长江这一时空随意转换的长河之上的。主创团队带领观众天马行空,在时空转换中高淳才得以一次次与安陆在不同的空间相遇,而安陆在这种追溯中越来越年轻,仿佛重历生命长河。观众也在天地间任意驰骋的想象中得以重新窥见以前的自我,拷问以前的遗憾,与男女主人公引发共鸣。
二、 全新的逻辑与隽永的影像
电影《长江图》被很多观众评为“得刷三遍看懂的电影”,除了其诗韵深厚的内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影自身的逻辑跳跃属性,它打破了常规国产电影的叙事逻辑,因此令观众获得耳目一新的观感享受。
线性结构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叙事逻辑机构,它要求时间、地点和事件三要素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而且这三要素还要符合观众日常的生活习惯。但是《长江图》却不同于电影常采用的线性结构,在《长江图》中时空可以交错,男女主角在时空的逆流中相遇、相爱、寻觅,他们从相遇开始,在导演令人惊艳的想象力下,终点也是起点,这种叙事方式令观众大呼惊艳。虽然突破了常规,采用全新的电影逻辑,但《长江图》却并不显得杂乱无章,而是巧妙地将诗集作为穿插贯穿整部电影的引子,每一次剧情的转换都有“诗集”这一引子巧妙地串联而成:从最初的相遇,每一个码头上都留下了男主角的诗句,而这些诗句内容又与故事发生内容巧妙契合,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电影更加豁然开朗。原来这部“诗集”并不是男主角捡来的,而是他与女主角共同完成的,代表着一个青春的记忆,因此沿着诗集的线索进行追忆和寻觅也显得顺理成章。从这点讲,《长江图》是一部颠覆传统叙事习惯但又严格追求叙事逻辑的完整性的“魔幻电影”。《长江图》的叙事逻辑严密而又分散、巧妙但不凌乱。
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长江图》中每一帧都堪称完美的电影画面,绝非商业片可比拟。《长江图》摄影指导由电影界著名的摄影大师李屏宾担任,《长江图》深厚的文化内蕴在画面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从男女主角翩翩而来诗意的相遇到长江奔流而去的雄浑;从禅意十足的诗歌画面到宛若教堂般的长江三峡水库;从男主角孤舟行进的寂寥感到女主角擎着火把夜色中蜿蜒而上的神秘感……《长江图》的画面每一帧都可以做屏保,精致而又意境深远。
《长江图》的画面质感十足,得益于主创团队在4K数字时代依然坚持胶片拍摄的初心。导演杨超,在胶片花费数额巨大而且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要拍完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因为他觉得只有胶片才能最大程度上表现长江的历史苍茫之感和画面的质感。有人称《长江图》是杨超耗资千万、历时数十年献给长江的“一首情诗”,导演杨超对这种说法并不排斥。他说这种情感来源于他在童年伊始接触到长江后就萌生的对长江的崇敬之意,这是一个男人对宏大事物产生的第一次膜拜。
李屏宾在摄影上的深厚造诣,在《长江图》这部电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将导演杨超想要表现的恢弘壮阔的长江用影像诠释到了极致,同时又表现出长江波澜壮阔的诗意之美。长江作为千百年来为中国历代文人所青睐所歌颂的传统意象,在中国人的词典里诠释着“母亲”“源头”等内涵。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对长江情有独钟――从“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的意象在中国人的文化和历史中是一个具有巨大意义的标志符号,它是诗意的、是悠久的、是浪漫的、是魔幻的。《长江图》影像可谓是从画面上诗意地表现出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对长江的情感。
三、《长江图》对文艺片出路的成功探寻
在商业电影大规模的轰炸和包围下,文艺电影近些年来可谓百废待兴。文艺电影已经成为极为小众的选择,是文艺青年精英群体的代名词,仿佛与普通大众划清了界限。这对文艺电影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那么文艺电影应该如何突围,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呢?《长江图》对出路的探寻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相比于商业电影追求视觉的冲击和观感的直接性,文艺电影则对观众来说没有那么强烈的观影愉悦感,而是大多晦涩难懂、隐喻过多而导致观众云里雾里。因此,在生活压力过大的当代,观众倾向于去影院选择一部放松身心的商业电影,而不是需要很多耐心去观看领悟的文艺片。《长江图》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表率:没有过多煽情的画面,而是以恢弘壮大的视觉效果在观影之初就抓进观众的心,让观众被影像吸引的同时,《长江图》采用倒叙穿插的叙事手法也令观众耳目一新。男女主角的爱情线索却是由一本诗集的诗歌串联起来,也增加了电影的连续性,让观众随着男女主角的命运而内心起伏。
在审美意蕴的表现上,《长江图》也是非常成功的,电影主旨定位在表现长江作为女性形象符号对男人的包容,这一定位也非常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女人和男人之前互相包容、互相承载的关系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正是很多当代人追求的理想爱情。长江作为中国人的“母亲河”,她是宽厚的、仁慈的、博大的,这与安陆的感情也不谋而合,从男主角追忆到最后,安陆说:“我爱很多人。”这是一种博爱的表现,而不再局限于男女之爱。这样传统意象符号的选择,激发的是爱国群体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
读完这些书才让我真正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知道了这本书为何能改变中国千万青年的命运,它为何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向我真正地打开了与另一个世界沟通的大门。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读后感800字,请您阅读。
读后感800字1最近,我自己整理房间,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本《不老泉》。于是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越看越让我感动,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它。
在一片林子的外面,是福斯特一家,这片林子是属于他们的。福斯特的女儿温妮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她跑出家进了林子。她发现一位男孩正在喝泉水,可男孩怎么也不肯给她喝,而是直接把她带回了家。这泉水原来是传说中的“不老泉”,喝了则会长生不老。男孩父亲告诉过他,如果泄露了秘密,这个世界将会毁灭。
是的,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长生不老,那么世界上将会到处都是人,末日也会来临。世界就像一片海洋,在太阳的日照下,海水不断被蒸发,然后形成雨,雨水落进江河,江水不停地流动,最后又把水送回了海洋的怀抱。它们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轮子,每个生物、非生物都是轮子的一部分。也像我们人类一样会生老病死,我们人类也是轮子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都长生不老,这个轮子将会停止转动,世界也就毁灭了。
男孩一家都不希望温妮喝泉水,应该做轮子的。只要男孩的哥哥不同,他希望温妮也能长生不老,和他们永远生活在一起。
当然大家都希望长生不老,永存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我们不能这么做。
温妮最后把男孩哥哥给她的泉水,倒在了一只青蛙身上。
80年过去了,男孩一家去了附近的一座墓地,在那里他们看见了温妮的墓碑。
温妮的选择是正确的,她选择了做轮子的一部分。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生活中遇到的事。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漂亮的生态瓶,里面有小石头、水草、小鱼、小虾。生态瓶的瓶口虽然被封住的,但小草会给鱼儿、小虾提供氧气,鱼儿、虾会给小草提供二氧化碳,因此它们都能快乐地生活。后来小草被我拿了出来,小鱼、小虾便慢慢地死去了。当时我心里真后悔!
这也说明生态瓶也是一个轮子,不管少了哪部分,轮子都转不起来。我们的世界也一样,需要大家永远做好轮子上的一部分。我们的世界才会转得越来越稳,越来越美丽!
读后感800字2在漫长的暑假中,我们肯定要多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我也不例外。在暑假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本书名叫《101个成长胜经》,它的编者是彭凡。这本书有101个小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温暖人心,能教给你深刻的道理。在这101个小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禅师的兰花》这个故事。
《禅师的兰花》这个故事讲的是唐代有位著名的僧人,叫慧宗禅师。慧宗禅师是位得道高人。
一次慧宗禅师要去云游,让弟子照顾好她养的十几盆兰花。不料一天深夜,突然下起了暴风雨,众弟子早已熟睡,不知兰花被忘在了外面。第二天众弟子看到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
几天后,慧宗禅师回到寺院后了解了原因,并没有生气,而是告诉众弟子养花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生气的,为这么一点小事不用着急上火。
“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花的”慧宗禅师这一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寓意深刻。有多少人能想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呢?
很多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很生气,老师留的作业好多呀,爸爸妈妈唠唠叨叨,今天和同学相处得不好……生活中有太多的不愉快,有太多可以生气的地方,可是很多时候,生气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伤害身体。
慧宗禅师话的启示就在这里: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不是为了生气而学习的,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的。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体验生命的快乐,为了美好的明天,身边所有的人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为何不开动脑筋,让生活过得更愉快呢?
相信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做什么事情都是快乐的。很多同学都把学习当苦差事,但当以快乐的心态面对一切时,品味学习的收获时,你会有奇特的发现:学习是幸福的。
永远把生气放在最远的位置,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去动用他,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快乐温暖,看到你所拥有的幸福,世界就是永远快乐的!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很喜欢这本书。以后我要多读书,增加知识,拓展视野,让生活更愉快,明天更加美好!
读后感800字3在诗歌课堂这样的栏目里为下一代讲讲现代诗歌,这当然是件极有意义的事,尤其编辑特告最好在中学教材所选作品内作评,其本意自然是为了切合孩子们的诗歌教育实际,我亦觉得颇为中肯而欣然领命。然而,当我遍寻了当下最为权威、使用也最为广泛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全套教材后,我还是感到了些许无奈与为难。作为一个在中学和大学的课堂里讲了近二十年中文课程的教师,虽然我本人对国内现代诗歌教育的种种偏颇与失误早已有切实经验和足够认识,但时至今日几经改革后的“实验”教科书在现代诗歌篇幅上的匮乏、内空上的肤浅与课堂研讨环节设计上的平庸,仍然让我深感震惊和不安。出于对孩子们和对诗歌的责任,我不得不把绝大多数作品直接略过了,这里仅仅(艰难地)选出一首外国诗歌作为今天讲评的对象,这就是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的《黑人谈河流》。
《黑人谈河流》既是一首可以被归入爱国主义正统题材范畴的诗歌,同时也是这类题材中不多见的能够折射出现代诗歌某些特性的作品。事实上它的确被编入了“爱国思乡”那个单元里,诗歌中对美国的母亲河——密西西比河的由衷赞美(当然也延伸到了对所有孕育了黑人文明的其它几条大河如幼发拉底河、刚果河和尼罗河的亲切呼唤上),以及写到林肯去新奥尔良而隐含了对美国历史进程与社会进步的深沉慨叹,等等,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国、对黑人乃至对全人类的真切热爱。这一点,也就是此诗的所谓思想内容方面,但凡有着爱国情操或民族情节的读者都应该容易理解,而且也大概是中学老师们的讲解重点,故此我就不再赘论了。我感兴趣的是此诗能够体现出的现代诗性的那些成分,它们虽然微小然而可贵,尤其是与同类作品进行对比的时候。
要知道这首诗其实是休斯的处女作,是他十八岁时路经密西西比河时的偶感之作,正是这偶发之笔却成了后来的经典名篇,成为美国现代黑人诗歌的一个典范。客观地说,做到这一点,只靠澎湃如潮的爱国激情或民族豪迈感是远远不够的。我想说的是,一首诗首先必须是一首诗,然后才是它写了什么——实际上,也才能够真正写出什么;那些表面上看似一样的内容可以写成诗,也可以用日常语言说出来,但无论如何,无论后者的形式被修葺得多么像诗,也请不要冠以诗名,请不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们——这就是诗,或者,这才是好诗。那么,这首《黑人谈河流》中的现代诗歌成份到底是什么呢?它们所产生、所寓托的精神性的纯度与深度,到底与用白话来说出、或者用低级的“诗”的形式来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读后感800字4当然,类如意象、比喻、拟人、排比和反复的用法在诗中是较为明显的,它们的共同作用就是大大增强了抒情力度和情感强度,大大扩展了诗意的时空坐标,把黑人的苦难历程与坚强步伐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修辞或表达手法无论在传统诗歌还是在现代诗歌当中都随处可见,虽然具体到本诗的情形,像灵魂变成河流、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河水催我入眠、我在河畔建造金字塔、密西西比河的浑浊胸膛等等抽象意象和混合诗意已经和标准的传统诗歌拉开了距离。而我真正想要强调的,则是此诗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诗意上的互文性和诗感上的散漫气质。
不知是因为少年休斯对黑人命运的透彻感悟,还是由于诗歌天才与生俱来的创造禀赋,《黑人谈河流》中的互文性既简洁清朗,又富有内倾性和延扩力——晨曦中的沐浴、茅舍里的入眠、建造金字塔的诸多影像和(听到)大河之吟、(瞧见)大河之肌成为完美的一体,几条河流成为一条河流,那就是黑人的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河,那就是永恒流动的像河流一般深邃的黑人的灵魂。这样,通过几个看似孤立的抽象意象和隐喻成份,诗人把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黑人历史汇入了一条河流,诗人自己也与他的民族融会为一体,成就了诗中的那个“了解河流”的大大的“我”。这里,互文性成为一个潜藏在字里行间的隐性纽带,它既存在于单个的意象里,又存在于宏阔的情思中,它既是文化和历史的,又是政治和社会的。
另外,全诗语调的平和、节奏的舒缓、意象的简洁大气和措辞的不温不火,都有意无意呈现了一种散漫而庄严的智性,这种智性效果把诗歌的内在肌质与外在语感合而为一了。休斯的这首诗初步具有了这种散漫气质,那其实是现代诗歌在发展了许多年之后才在个别作品中达到的一种境界。对此,如果我们去读一读休斯的原文,可能会更加实在地体会到。
但是,并不是说这首作品是足够精致和深刻的,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写得并不完整,如果以一个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它在许多地方本来还可以加以改进。诗人始终基于抒情传统,未能在现代诗歌的智性表达上再进一步,这也是休斯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诗人的原因。而不管怎样,在今天的中学教材里能够出现这样一首编者未必在意的初具现代气质的诗歌,终归可使我们收获聊胜于无的欣慰。
读后感800字5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这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等等内容,读着它,我仿佛推开那古老而厚重的大门,进入一个个令我新奇神秘,又让我欣喜不已的天地。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最喜爱手工剪纸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奶奶就教过我剪纸,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左邻右舍都夸我心灵手巧。每当手工课上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在手工课上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剪窗花,剪燕子,做风车,这些在我的手上一点也不难,手工课的王老师经常奖励我一颗颗红星……当看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后,我对民间剪纸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本身有学画画的功底,想着剪着,剪的花样就越来越多了。今年过年的时侯我剪了各式各样漂亮的窗花,贴在奶奶家的窗户上,把全家装扮得喜庆多了,过年的味也更足了,亲戚朋友来拜年,都说:“瞧,这窗花贴的多好看,喜庆得狠。如今人们对过大年的意识越来越淡了,这老传统啊不能丢。过年吗,大人孩子穿新衣,给孩子压岁钱,放烟花,吃饺子,走亲戚,窜门子,就图个热闹,团圆,一家子人乐呵乐呵……”每每听到大人的夸奖,都让我对这小小的窗花越发喜欢,对着不起眼的剪纸又有番新的认识,在这五彩斑斓的剪纸中,它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十点指出: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必备的能力,更多的学生将走出社会,他们面临的更多是要如何适应这个信息复杂多变的社会。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说道:“未来社会属于那些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情况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成败。因而,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收集整理材料这个环节十分关键。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他提出了“知学”,“好学”,“乐学”三种学习态度;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位名人的话,都指出了培养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激发学生对收集整理材料的兴趣就非常重要。那怎样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呢?
第一:要让学生爱上色彩斑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现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时代气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要引导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课外天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有滋有味的语文学习。例如:有关于神奇的大自然的话题:感受自然、雨的诉说、黄河,母亲河、马的世界、寻觅春天的足迹;有关于生活态度的话题:这就是我、“我也追星”、微笑着面对生活、漫画探险、青春随想、成长的烦恼;有关于价值观的话题: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有关于学习习惯的话题:好读书,读好书、;有关于爱的教育:让世界充满爱、献给母亲的歌、我爱我家、关注我们的社区;有关于科学的话题:追寻人类起源、探索月球奥秘、科海泛舟;有关于艺术的话题:戏曲大舞台、说不尽的桥、到民间采风去、乘着音乐的翅膀;有关于和平的话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有培养文学素养的话题:走进小说天地;有关于历史名人的话题: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针对以上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诗歌朗诵比赛、小小辩论会、手抄报评比、讲故事比赛、过一把导游瘾、小品总动员、青春歌手、丹青妙手等等(根据内容的需要,每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可采取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形式。)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钱、共同面对的问题”这个活动,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成果展示阶段应该怎么做呢?展示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交流成果。我在两个班上采取了不同的活动方式。一个班首先以 “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展示探究金钱的昨天、今天、未来,资料详实具体,辅之以实物展示,给人印象深刻;然后通过“圆桌会议”的形式,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引人思考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最后是 “今天我当家”的心得交流,一个个亲身体验的故事让同学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点头赞许,不一而足。在另一个班上则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设置“金钱是万能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两个辩题”,让同学们在紧张激烈的唇枪舌战的辩论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两个班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都明白了:人类社会生活与金钱的密切关系;我们应该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金钱,但不能有“拜金主义”的思想;生活中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也不是万能的,人世间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
第二:努力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
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关键的影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前,教师应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引导学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学会搜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创新。陶行知先生曾大力提倡实现学生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成为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主动、活泼地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注意做一个忠实的文明观众,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张扬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力量,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如小鸟一样自由地、尽情地飞翔,敢想敢说,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第三: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注重表扬、激励,在评价方法上激发学生学习。
有人说:“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自信,才会有学习的恒动力。谁都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同,学生自然不例外。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关爱、保护那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处于“文化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想方设法去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体验。对他们的表现,教师都应有积极的评价,不要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应以鼓励为主,抓住学生的可取之处及时表扬,哪怕是一丁点的闪光点,教师都应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自信“我能行”,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第四: 科学分工,有效开展搜集整理材料的工作。
科学的分工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划分小组的类别,发扬每个学生的长处。2、要明确任务。在小组内通过学生的协商确定初步的活动方向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任务,避免了盲目性。3、要培训骨干。教师要通过培训小组长等学生骨干来实现各个成员的间接指导,使各个小组都能达到学习目标。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大班情况下。4、要加强对优生和后进生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措施后,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明显得到增强,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由于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学生大都能筛选有用的信息,对获取的信息也能进行有效整合,因此,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微笑面对生活”,活动准备前应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步:课前全班同学自由分成三大组,分别搜集有关“笑对失败”“善待他人”“善于合作”方面的诗歌、俗语、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歇后语等材料。每组里面又可以分工:每两个人负责搜集一个板块的资料,然后由每组的组长进行整理,整理之后,小组成员共同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保障了材料的多样性,学生做起来比较轻松,自然乐意去做。第二步:让每个学生回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失败或善待他人或善于合作的一些典型事例,在小组内交流,挑选出最能表现主题的事例,已备在活动课上展示,体现个人风采。第三步:明确演讲稿的写法,掌握演讲的基本技艺拟写演讲稿。这个任务可以交给每组里面写作水平好一点的同学去完成。第四步:分小组制定活动方案,设立金点子奖。第五步:课前招聘活动主持人三名,准备有关互动游戏的一些资料。这样筹划,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个性展示,又有合作的畅快。
第五:平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搜集整理材料的习惯。
巴金爷爷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平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勤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习惯,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的能力。平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新闻会”等,这些活动,比较容易展开,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来确定主题,预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对照材料查找资料,并充分归纳整理好。
他是一代园林宗师陈从周的弟子。
1982年,米丘大学毕业后去北京建设部工作,做了5年,杭州、桂林、黄山、青岛、承德、九华山的规划保护工作他都参与了,只是他总感觉没有机会参与实现自己的理想,米丘说:“国家根本没钱,所以当时做的其实只是保护工作。最后我还是决定转向,觉得做艺术家更能实现我的抱负。画画、雕塑对我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1997年我回国之后,我又开始将艺术与环境、空间和建筑结合起来。当然,这种回归,和没有做过艺术的环境设计完全不同。”
他是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家之一。1985年,他甚至一个人禅坐一天。
米丘说他当时了解的行为艺术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感觉,其实还没搞清楚行为艺术究竟是什么。既不清楚“行为”是什么,也不知道“艺术”是什么。1985年他基本上是个文学青年,又赶上热,所以做了这种形态的行为艺术,“主要是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所以佛家、道家和,都成为艺术青年利用的资源。”
1987年,他留学欧洲,并举办了多个艺术展览。去欧洲之前,他在北京策划了好几次展览,第一批来中国的汉学家已经开始关注到他。他也因此得到了第一批去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的奖学金,专业方向是绘画和建筑。和他同行的,北岛,方向是诗歌、高行健是戏剧、陈凯歌是电影,没过多久,在北京的老朋友顾城和杨炼也来了。
“我们是很好的朋友。”米丘说,“那时候顾城没什么地方发表诗歌,就是一个很闲散的诗人。后来我们要出国的时候,大家好像有了一点方向,经常在一起聊天,可能聊海德格尔会聊一个晚上。以前都没想过,这些我们聊的东西以后派得了什么用场,出国了才知道,我们聊的东西还有点用。现在到了我的作品可以拍卖的时候了,那太可怕,原来那个单纯的过程,特别可贵。现在回过头来看,会觉得那是个特别幸福的过程。”
欧洲大学三年后,他成为独立艺术家,任挪威现代艺术中心研究员和艺术总监,在挪威呆了五六年,在欧洲则一共生活了十年,还有几年在埃及,用埃及人的挂毯做了一批软雕塑。
他说他早期的作品很冷,体现的是非常孤独的状态:“包括像‘传真行为’这样的作品,讨论的都是生死问题,着眼点都在这样的问题上。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很累,不是说痛苦,而是很累,这些问题太沉重了,想要转向。到1995、1996年的时候,我想,我为什么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开辟一种可能?死亡总是让人不开心的话题,我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开心地理解这个世界呢?”
空间对话的冲击力
这十年中他去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室工作,欧洲也好、美国也好,每个地方住上几个月、一年,他觉得这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这非常重要,可以促进他们思考很多问题。
1996年,他在欧洲举办的“中国艺术五千年”展览,用中国大陆14个大型博物馆的200件国家级文物串起中国历史的脉络,向欧洲人展示中国无比辉煌的古代艺术。他的设计主题是空气、石头和土,仅是土的主题,便从黄河运来了36吨黄土。
那年他36岁,所以决定把36吨黄土运到欧洲。当时他给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打电话说这事时,对方还不明白他究竟要干什么。米丘用这些黄河土做了一个装置,他觉得土壤是最牛逼的艺术材料,为什么不用它呢?
80年代他去开封的时候,觉得这是最牛逼的——悬河。“我就想把黄河的土运到欧洲。‘母亲河’是一个很好的概念,这是祖国的感觉。我觉得对,就是这个感觉。于是我找人去黄河挖了36吨土,晾干,把垃圾清理掉,50公斤一袋,作为建材运过去。我也不知道这些土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只知道有些作为礼品装在玻璃瓶里送给贵宾了。”
在展厅里,他用黄土铺满地面,造成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是惊人的。那一次展览,影响很大,他记得文物局、文化部的领导,还有央视的主持人程前,看到这些黄土之后都热泪盈眶,因为,这让人想到祖国,这是祖国情感的力量。
这一次展览的成功也为米丘日后的空间环境艺术之路很大的启发。他觉得虽然作品在博物馆的展出也很重要,但是空间本身的对话可能更有震撼力。所以,后来他做了很多大空间的艺术品和艺术行为,他觉得这样的对话特别直接,体会又不同,和小尺度的实践体会完全不一样,这就包括将同里整体复制到威尼斯,以及“文化联合国”这样体量的作品。
他说很早就和包装柏林大厦的匈牙利大地艺术家克里斯多夫认识:“克里斯多夫对我影响很大。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算是我老师,非常关心我,到哪都向朋友介绍和推荐我,我也很感激他,所以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中国艺术界介绍这位匈牙利的艺术家。他是因为不满当时匈牙利的社会环境而离开匈牙利的。”
大发展十年中的反思
1997年,他决定落户上海创办米丘工作室。他本来想去北京,不想回上海,北京朋友也多,创作的空间更大。那时候,他在宋庄也选过地方,方力钧也给他看过房子。但是他父母对他说:你十年没有回国了,一天也没有回来过,这次回国是不是该留在父母身边?最小的他在家排行老五,又是唯一的男孩。他心一软,对父母说:那我还是回上海吧。回上海做什么呢?那就做工作室呗。
米丘说当时中国还没有什么工作室的概念:“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的工作室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当时我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合作成立了‘米丘工作室’,要知道,那时候很多老师都不知道工作室是什么东西。我们还办了一个实验的画廊。那时候我记得劳伦斯刚来上海办画廊的时候,他的画廊不过是波特曼酒店二楼几根柱子而已,那就是香格纳画廊的前身,他跑到我的工作室来一看,说:‘你这还有画廊?’觉得真牛逼,现在想想真是挺好笑的。”
这十年是中国大发展的十年,可是米丘却在反思。“我想这还是全球的问题,中国绝非个例,只是中国发展太快。本身中国很多城市没有城市肌理可言,要碰到一个好的市长书记、好的开发商、设计师和施工队伍,理论上才可以营造出很好的城市肌理。当下的中国建筑和传统已经完全断裂了。解放后也尝试过,什么大屋顶的形式啊,梁思成、陈从周、冯纪忠等老一辈设计师也探索过,还没有搞清楚,就改革开放日新月异了,更没时间去考虑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关系。等‘’一结束,谁都没有想到经济发展那么快,以前还是学欧洲、学美国,现在已经进入高铁时代,走在国际前列,城市本身的问题更加没时间去想。”米丘感慨地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开始投身于环境艺术和建筑保护的工作中来。2005年,他的作品“米丘工作室”、“陶家宅”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四明公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评委会创新奖。“四明公所”其实是最早的宁波会馆,米丘说一开始,对方只是来买他的雕塑放在四明公所新大楼的门口,他跑去一看,听说要拆掉这些老房子觉得太可惜了。
他仔细考虑后,决定进行保护,整体平移。“四明公所不像上海音乐厅那么牢固,它是砖石结构,一旦倒下来就满盘皆输。我听说德国切割、平移建筑的技术不错,就用了德国人的技术,每天平移几十厘米。连图纸都没有,非常危险,最后总算还算幸运,四明公所这栋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被整体保存了下来。”米丘说。
“文化联合国”风帆扬起背后的故事
今年,威尼斯的运河边,扬起了“文化联合国”的风帆。
在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现场,从“意念的盒子”灰色的天井看飞翔的船,体会这艘“飞船”的“意念航道”,感受历史与当下这时空中的交织与碰撞,谁会没有一点穿越的感觉?
米丘说他十来年前就开始考虑这个作品了:“我在想,能不能摆脱联合国的国际、宗教、政治、军事和民族背景,来一场多民族参与的文化对话?我们需要这样的对话空间!”
一开始,米丘想,这样的空间恐怕只能在公海或者外太空上才存在。如果去外太空得造艘宇宙飞船,算下来成本太高;而在公海上,只要有艘船就可以了。于是,他最初的想法,竟然是真找一艘可以容纳四五百人的大船,在公海上漫游,让这里成为真正自由的对话空间。
三年前,他开始将这想法具体化,上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时,他和双年展组委会讨论作品,对方听完,就向米丘提议:你的规模太过庞大了,海关上的手续就一大堆,怕是难以实施。米丘的想法只好搁置下来。直到去年,他才开始“重操旧业”,只不过做了一些调整。
“我把这个作品分成了两个部分,”米丘说,“一部分是飞翔的船,一部分是意念的盒子。让这个作品既有抽象哲学思考的一面,又有具象的视觉呈现的一面。”
然后,他设想,在威尼斯的运河边,一年2800万游客必经之地,在空中悬挂着他的这艘飞翔之船,一定是件很酷很炫的事。然后,事就这样成了。
2011年11月,米丘和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达成共识,也得到了威尼斯古物古迹监督委员会的同意,米丘的心愿,这一曾一度搁置的计划,重新开始起航。
其间,麻烦可不少。各种手续各种签字让米丘不厌其烦。还有作品本身,光螺丝就有近2000个,作品重达5吨,分两批运往威尼斯,到威尼斯,已是双年展开幕前11天了。由于意大利关于建筑工程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在中国合乎规范没有用,还得意大利方面的建筑师、工程师把关才能上马,所以所有在意大利的吊装作业,都需当地有执照的工人操作,光这一项他就需要20多个意大利人来配合。
好几次,他都想退出算了,因为身心俱疲:“今年春节前后,我差点就不干了,”米丘说,“我觉得就和前年一样,工期来不及,创作时间不够。到3月底,组委会朋友说都到这个份上了,再坚持一下吧。我确实在这些意大利人身上看到了人家对文化的尊重,而且他们带来的这么多建筑工人也确实派上了大用场。如此才坚持做完。”
本来计划提前一天完工,但事实上,直到开幕当天米丘作为第四个发言人开始讲话时,组装才刚刚完成——故事就是这么惊险!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耗资百万的“文化联合国”终于在双年展当天组装完成时,米丘的心中激动不已,“作品展出后很成功,当地都是整版整版的报道。谭盾帮我做了背景音乐,张元拍了很好的纪录片,同济大学和美国的一家结构公司为我们在建筑结构方面出谋划策——我感觉自己很幸运。”
米丘和威尼斯的缘分
意念的盒子让你想到打坐和禅宗,飞翔的船则随风变化,它能让你搭乘想象的翅膀,到达理想的彼岸。长15米、宽9米、高8米的体量是个什么概念?几乎就等于三层楼高!这就是飞翔的船在空中给你的视觉冲击力。
“所有到威尼斯的游客都会经过运河,都会一眼就看到这个作品,这就让我的作品多了和观众对话的机会。事实上,我的作品一在当地出现,就成为热议的焦点,成了当地的一个地标。当然我得感谢双年展组委会,没有他们的同意和努力,我的作品肯定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威尼斯。”米丘诚恳地表示谢意。
要知道,在威尼斯双年展100多年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艺术家能够将5吨重的艺术品挂在威尼斯的空中。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让米丘成了当地的红人,国内机构想要收购,意大利方面也在竭力挽留米丘的这件作品。威尼斯市长专程和他洽谈“文化联合国”永久存放在意大利的相关事宜,他们希望能将这件作品置于一个空旷的公园,可以体现意大利船舶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