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心理学论文

经济心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4 19:35: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心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心理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自然环境评价心理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collativestimulu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瞭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日本学者青柳等人在制定森林环境保护机能概念体系的基础上,以附近居民为对象,对森林管理基层单位从4个方面:风景保护;和自然亲密接触场所的提供;文化财产与历史遗迹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否安定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学者横张在林地评价上设定了多种环境保护机能,在居民中实施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8种农林地的环境保护机能:生物生态体系保全;水保全;风景保全;保健修养;微气象暖和;居住环境保全;大气保全和土保全。

第2篇

环境设计中生态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立论基础、生态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心理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态、生态心理在室内外环境艺术中的表达与运用等,较系统地把人类发展历史中生态心理的存在形式、表现形态与审美伦理结合起来,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开拓性的设计思考与借鉴意义。生态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环境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学科,它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满足生态心理学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既要顺应环境,又要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环境,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例如,我国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那里到处都是开放式的城市公园;道路、建筑几乎保留了历史的原貌;公共座椅、电话亭、书报亭等公共设施的构筑风格古色古香,体现着我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脉;道路标志设置醒口;景观雕塑雄伟壮观;各种形态、色彩与环境既协调又富有个性。这些设计不但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而且也方便了人们使用。满足生态心理学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还要考虑到气候、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不同。如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设施材料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木材,色彩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灰、蓝色,这些元素能使人们在漫漫寒冬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使人们容易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我国有些地方潮湿多雨,因此在公共设施的选材上便十分注意防潮防锈,多为塑料制品或不锈钢材料,色彩上也尽量使用一些明亮色调。

二、从上面的观念可以看出

一个符合生态心理学的环境艺术作品的完成,并不是设计师个人创造活动的完结,而是另外一个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的开始。因为它存在于自然生态的开放空间中,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觉艺术展示,来激活它所存在的环境中的其他创意元素。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设计作品将是一个带动城市复兴的新举动。在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逐渐被植入到了应对城市环境缺失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当中,并己被许多环境规划和环境艺术工程项目所广泛接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心理学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它追求社会的意义,它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中进入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一切看似很重要的艺术技巧、手法和材料、样式等等问题,其实都是在为表达某种观念服务。设计师们在充分研究了公众的多种需求后,应该以历史与当代的文化背景作为基本的框架,以便从中找出最合理的因素加以创造性的发挥,然后再使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艺术表达方案去积极地影响公众。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合作讨论探究性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专业课教学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专业课教师的重视。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具有三个重要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案例教学是讨论对话取向的而非灌输“独白”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新课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二、案例教学是集体合作取向的而非个体“单干”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有效的学习只能发生于共同的合作与集体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单干方式是与案例教学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案例教学的这个特点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案例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权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承认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案例教学给每个人提供了创造才能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合作、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滋着民主的气息,宽松和谐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充满自信,充分发展了他们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第三,案例教学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结论教条取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学生的义务就是要循规蹈矩地遵从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准化、程式化、固定化结论。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案例教学为人们反思自我、社会及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探究式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典型的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作出反应,让他们分析、推理、思考、概括,帮助学生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形成了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乐观向上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的价值取向。

二、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进人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但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的。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同学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围绕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所以案例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目的明确性。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生动典型性。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法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选择的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人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人的讨论。

第三、综合时效性。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也不应是陈年旧事。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紧跟形势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可激发学生进行深人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的义务时,举了网吧非法通宵营业致学生死亡的案例,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实质可归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和实验法。我认为讨论法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阅读案例、个人分析阶段。这是案例讨论的准备阶段,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好案例,下发案例材料(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或创设案例情境,同时。下发一些思考题,供学生分析、阅读。

有些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案例可以提前发动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整理。案例应贴近现实生活,可读性、趣味性较强,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能很快进人了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很容易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整合起来,通过思考、分析、推理,从个体的角度形成初步的结论;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自信及终生学习的方法。第二步是分组讨论、形成共识阶段。合作小组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单位,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讨论的效益,根据我校实际,把每4位同学划为一个合作小组,讨论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要地谈出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思考,允许意见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记录员应认真把意见记录在《合作小组讨论记录本》上,讨论一致的形成本组意见,有疑同的带人全班讨论。通过分组讨论,使大家对于复杂的安全的观点能够充分展开,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分工协作,鼓励支持,便可以逐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由学员自主完成的,教师只需适当维持课堂秩序,控制讨论节奏即可。第三步是正式发言、全班交流阶段。全班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观点,同时将本组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讨论,全班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看问题,通过摆事实的方法讲道理,使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相互接纳,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继续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论,集全体同学的智慧,共同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但是教师一般不轻易参与争论,也不发表权威性意见。只是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同时注意吸取其他人的见解,发言时要求尽量做到逻辑清晰、言简意赅、有理有据。第四步是总结归纳、消化提升阶段。在全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总结。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结论,而只就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人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既要充分肯定学员讨论中的科学分析和独到见解,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如发言的热烈程度,论题的集中程度,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中注意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数学。其二,在一些人类智慧的结晶—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案例注意科学设计并不断更新。现实中的生活实例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不能照抄照搬,要经过教员的提炼和加工进行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实例应注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对其内容结构、逻辑关系、语言文字、篇幅长短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使之语言简练、措辞得体,概括性强,问题明确。案例中的问题设置要有隐含性,留给学员一定的思维和分析空间,易于被学员理解和接受。只有这样,生活实例才会升华为教学案例,才能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形势在发展,理论也不断地创新。所以,案例教学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地更新。对案例运用后的教学效果,还要进行跟踪调查,加强信息反馈,以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第4篇

关键词:分工;交易效率;温州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24-02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率先打破计划体制试水市场,以家庭小作坊工业形式发家致富,速度惊人,而温州经济发展的路径也被冠之以“温州模式”之名。直到本世纪初温州经济增速减慢,学界关于“温州模式”的讨论才从狂热追捧转为冷静思考乃至批判。

2 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基本观点

杨格发展了斯密视分工为内生变量的观点,指出:“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杨格定理,认为分工的演进是专业化的收益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折中的结果。新兴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杨小凯认为,劳动分工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交易效率是交易规模的增函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能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从而可以选择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市场的择业自由和自由价格等自利决策的交互作用,使得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上升,市场也因此出现。另一方面,升高的专业化水过来加速了人力资本或经验的积累,使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个良性自我循环机制。而当分工演进的潜力因人口规模或者制度限制等耗尽时,分工演进缓慢甚至停止,这时社会经济增长进入成熟阶段。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报酬递增机制与竞争的市场具有相容性,存在着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每个角点均衡意味着局部的帕累托最优,全部均衡是众多角点均衡中效用最大的那个。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不仅解决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它还给出了在各种经济组织结构中选择最有效率的分工结构的解,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了。

3 温州模式概述

温州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以后,以浙江温州地区为代表,涵盖台州地区之内的一种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而政府在其中“无为而治”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试探阶段:以数量巨大而规模较小的“前店后坊”式家庭作坊为主要特点。温州商品迅速打开市场销往各地,温州经济出现明显增幅。但是该阶段出现了仿造、假冒外地名牌产品等问题。

(2)黄金阶段:以大规模专业分工生产为主要特征。温州民营企业从小型家庭工业发展为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制造企业集群,为企业获得技术外溢、规模经济等提供了便利。在该阶段,温州已走出了假冒伪劣的阴影,皮鞋制造等企业集群闻名世界,但大部分温州生产的商品仍然不敢标注产地为温州。

(3)问题阶段:以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环境污染、城乡差距等突出问题为主要特征。

史晋川2003年预言“现在的‘温州模式’将在25―30年后消失”,他从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的不同层面提炼出以下三个现象:①温州的制造业结构演变缓慢;②温州的外资引进步伐缓慢;③温州人把生意网撒向世界各地。三大现象引发三大问题:温州制造业结构是否存在“代际锁定”?温州为何没有“外企”?温州人为何要通过大规模移民的方式来撒开生意网?

光认为相较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温州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是在传统产业范围内的技术、加工度和附加价值上的发展,而后者更适合温州发展路径;同时,他提出简单地比较人均GDP和资本外流就判断温州模式衰落和“产业空洞化”是有问题的。

张仁寿认为温州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客观变化,因温州在体制上的先发优势逐渐弱化了;同时,温州经济特殊之处在于“温州人经济”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温州经济”;最后,温州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制度创新陷于式微。

4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框架内解释温州模式的产生及发展

(1)温州的起步。

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一方面计划经济仍占绝对主导,经济发展受制于制度限制和观念束缚;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推行的违背资源比较优势的重工业型赶超战略使得计划资源向重工业倾斜,造成产业结构畸形化,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生产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的分工模式。(记为模式Ⅰ。)

在本文分析中交易效率E影响因素有:市场规模M、融资效率C、制度因素R、其他因素O,记E=f(M,C,R,O),且E是M、C的增函数。由此可得当时中国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第一,M很小以致可忽略不计,同时分工结构给定,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第二,由于资本向重工业倾斜,而个体融资渠道较窄,C不高;第三,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有很大限制;第四,其他因素包括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交通运输等技术方面的影响等。

在模式Ⅰ中由于E很低,分工产生的总交易费用超过专业化经济的好处,人们并没有动力打破该种分工结构,而温州却走出了第一步,因温州模式起步于家庭作坊,而家庭作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E:①M――计划体制下短缺必然存在,潜在需求巨大;②C――家庭作坊启动资金可通过家族内部成员募集;③R――当时的温州政府对温州萌芽的私营经济持“无为”态度;④O――家庭不存在委托成本,市场尚未打开时运输方面带来的交易费用可以降低。

综合以上四种因素分析,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经营企业的分工模式(记为模式Ⅱ)交易效率E1要比模式Ⅰ的交易效率E2高,而专业化后所得的收益又提高了,自此温州模式进入一个正反馈机制。

(2)温州的发展。

温州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和分工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并市场规模的扩大。在该阶段,影响E的四大因素有了明显的改善:①M――温州的产品在这个阶段销往全国各地,因其价格低廉而拥有广泛的市场;②R――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束缚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区蜂拥前来考察,这体现了政策上放宽使经营环境改善,也为温州带来了新的商机。

分工水平的提高分为两个层次:

①迂回生产链条拉长,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

所谓迂回生产链条拉长,是指交易效率的改进会产生一些与工业化过程有关的共生现象:专业化水平上升、迂回生产链条加长、每个链条上中间产品数增加、生产率上升、新机器出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市场容量、生产集中度等都上升。

温州模式起步之初,“前店后坊”式的家庭企业小而专,不存在迂回生产链条;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的细化,对原材料、新的机器设备及中间产品等的需求产生,迂回生产链条不断拉长。在分工细化的基础上,由于区域性的产业集中使交易费用降低;同时,用外部交易关系代替内部的投资和企业管理关系,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产品成本下降;最后,这种区域产业集群能够与温州地区的家族企业体制结合在一起。

上述验证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的网络效应和集中交易对提高交易效率的效应:分工网络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效率,而交易效率又取决于交易的地理布局;集中交易提高交易效率的效应,反过来又取决于分工的水平。而在市场竞争中人们会尽量减少交易费用,这类集中所有交易的产业集群就会自发形成。

温州在该阶段发展极为迅速。以温州制鞋业为例,1978年,温州市区鞋厂仅19家,皮鞋产量49.68万双。而1981年底,光是温州鹿城区个体制鞋户就达到了99家。其后,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各类专业市场的建立,温州鞋业企业的数量快速增加,1994年达到了6000多家,这还不包括上千家配套企业。而2009年温州市年产鞋量为12.86亿双,占全国年产鞋的11.7%。

②分层组织结构复杂化,在企业管理上出现更多层次。

当交易效率不断改进时,分工在迂回生产中会越来越深,因而使企业内的分层结构和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分层结构同时发展。而劳动交易效率相对于中间产品交易效率越高时,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分层结构与企业内的分层结构之间的分界线,就会越来越朝着增加企业内分层结构层次的方向发展。温州最初简单的家族式企业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点将在接下来的内容详细讨论。

(3)温州模式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进入21世纪后,面对日益严峻的要素、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约束,温州经济开始遭遇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自2003年开始出现经济增幅在浙江省内处于倒数的局面,并不断出现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部分或者整体向域外迁移。在企业外迁的同时,温州民间资本大量向输出,投入到房地产、能源矿山等领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温州街、温州城兴起,形成了独特的“温州人经济”现象。

由图1可以看出,温州的经济增长幅度在1993年达到最大,为54.6%;1999年温州市经济增幅到达一个极小值,仅为8.5%;并且自2007年起,温州经济增幅下降趋势越发明显,2009年仅比上年度增长了4.3个百分点。由经济指标排名来看,2002年温州经济的排名掉到了全省第七,2003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省倒数第二,随后两个月排名全省倒数第一。本文简要分析其中三个原因:

①家族式企业发展瓶颈: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达到一定层次,企业分层结构组织也随之复杂化,家族式企业开始限制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规模,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上的排他性使得家族式企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从制度上限制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亲情关系替代企业管理,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的放开,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降低,模式Ⅱ相对比较低的交易效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②过剩的产业资本外流:温州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类产业内竞争激烈、利润下降,使得产业升级受到重重阻力,温州本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无法吸收前期积累的大量过剩的产业资本,导致资本外流出现大量的“温州炒团”。

③制度创新式微:政府因素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改善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可以提高交易效率E,进而促进专业化经济,而温州缺乏这方面的改进。

5 结论

温州模式是中国市场化的标本,从地域覆盖上虽无太大份量,但是其逻辑与理路演进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温州模式现在遭遇的问题,也是中国市场改革深化中遭遇问题的先发征兆,认真分析研究温州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阿林•杨格著,贾根良译.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06).

第5篇

一、浓缩教学内容,侧重实验设计等基础理论讲述,改变教材以科研为主的偏向。

《实验心理学》(朱滢编著)、《心理学实验纲要》(杨博民主编)、《实验心理学》(杨治良编著)、《实验心理学》(孟庆茂编著)、《实验心理学》(张明、张亚旭)等教材在语言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情绪心理学、思维等方面的实证研究篇幅较重,因为教材编制者依托的高校都有非常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在语言、记忆、注意、思维等方面有很多科研成果,此类学校学生有较多机会参与、观察相关实验研究,理解教材的难度较小。但我校属于财经类院校,没有可以进行语言、记忆、注意等较为先进的科研条件,如ERP、fMRI等实验设备,学校从事此类研究的教师较少,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此类研究。在没有相关科研设备、科研氛围的前提下,学生要想较好地理解这些专业语言、记忆等研究难度非常大。同时,我校属于财经来院校,学生对经济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类相关知识更感兴趣,对语言、记忆等偏向基础心理学的内容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本课题组根据院校的设备情况删除语言心理学、感知觉、记忆等在实验心理学中的比重,添加一些与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相关的研究。

《实验心理学》课程重点突出心理学实验的变量设置部分、实验设计部分内容的讲述[1]。在变量设置部分重点讲述自变量、因变量及额外变量的种类及如何尽量减少额外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影响。实验设计种类可以分为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及混合实验设计。在讲解不同实验设计类型时,注重结合单因素实验设计、双因素实验设计及多因素实验设计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采用问题为中心、小组学习方法,改变以往传统理论讲授的偏向。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解完基础知识后,以问题学习方式进行实验案例谈论[2]-[5],使学生深入了解每一种实验设计的原理、过程和应用注意事项及相应的统计处理方法,如T检验、F检验、方差分析等。每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针对本次课内容设计恰当实验,下次课教师将对此进行检查。例如,讲授被试内实验设计时,教师针对这一内容进行重点讲授,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课程内容小组学习和讨论。实验课程中安排与实验设计有关的实验创新思维训练、文献检索和读写实验报告和论文,以期通过这样的安排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并应用不同实验设计方法,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园;心理素质;儿童

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目前,根据对一些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

二、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幼儿的发展

尽管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陌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的开展还不十分普遍。幼儿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在于保证与维护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的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三、音乐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

音乐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使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大胆更活泼可爱。幼儿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形式,对于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幼儿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

教学案例:一个害怕舞蹈的女孩

班里的闫子越小朋友是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每次老师提问题她都能快速准确地回答。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女孩却害怕跳舞,甚至害怕做操,不爱动。问起她的爸爸妈妈,他们也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好像就不喜欢音乐,别人唱歌她会害羞得脸红,甚至捂住耳朵。

一个健康的幼儿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幼儿,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唱歌和跳舞她都不喜欢,也许可以试试从乐器入手。也许学习乐器可以让她感到好奇从而喜欢上音乐。我会用钢琴弹奏一些柔情舒缓的乐曲,例如《童年的回忆》、《星空》等,这些乐曲不会有那种强烈的刺激,她没有捂住耳朵,这让我很兴奋,看到一丝光明。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有一次在我弹琴的时候,我发现调皮的闫子越小朋友竟在我身后,趁我不注意用手指摁了一下琴键,发出清脆的响声,她便诡异地笑着跑了……她开始对钢琴感兴趣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反思:她是一个身体发育,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不喜欢音乐也许是因为后天环境的某次事情对她的心理有过刺激,留下不好的印象所导致她害羞跳舞害羞唱歌。

总之,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调节人的情绪,升华人的情感的功能。它通过有组织的音响,以抑扬顿挫的音高,张驰变化的节奏,扣人心弦的速度,线条明确的力度,以及色彩多样的音色来表达人类的情感信息。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能直接刺激人的听觉神经,产生有效的生物电,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

四、如何把音乐教育同心理健康统一起来

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是通过音乐活动、音乐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现的。同时,它也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二者统一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的音乐教育中潜在的心理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很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寻找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心理教育意义,积极尝试把二者统一于一个教育过程当中。实际上,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中本来就有着各种形式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东西,比如礼貌、谦让、合作、互助等主题,一直是幼儿园音乐作品中的主流,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上,教师往往更偏重于作品中的音乐意义,而忽视了对主题的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无形中也就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了。相反,如果教育树立起了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也完全可以把它们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起来。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培养,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力量。如前所述,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的愉悦身心、调整情绪的作用要通过欣赏者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教师不具备高度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就无法通过引导幼儿的欣赏活动实现音乐的内在感召力。

第三,面向全体幼儿,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活动技能是儿童进行音乐表现的基础,而无论是从技能上看,还是从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上看,儿童间的个体差异都是十分明显的。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存在着多样性,尽管其中可能有比较统一的倾向性,但每一个孩子的表现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统一起来,教师就必须具有了解每一个孩子,能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现状进行音乐教育的能力,这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音乐最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音乐也最能够感化人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情感体验。学习中每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获得都会为学习者带来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而这样的体验反过来就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动力,使其学习动机更加稳固与持之。

综上所述,幼儿的音乐教育在促进与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上,是有着独特的作用的。由此可见,音乐是对幼儿进行综合培养的课程,它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以及为幼儿的未来生活提供一个好的开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心理学》,1996年会暨市场经济心理学研讨会论文

[2]孙华.《加强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刻不容缓》.《辽宁高教研究》,199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