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30 08:26: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区文化

第1篇

今天的社区文化建设,是在传统社区文化基础上建设社区特色文化体系的,可以说资源丰富,政治、经济、队伍等条件适宜。各社区都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思文化”基本点出发,确认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历史地位,对健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给予准确的把握,在全面发展社区文化的情况下,结合了社区舞蹈、社区美术、社区健身、社区戏曲、社区法律、社区网格、社区教育、社区学习等既具整合性又具特色的社区文化体。在社区成员交流,激发社区成员的热情、社区成员角色、社区成员的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社区成为祥和、欢乐、健康的家园。

近年来,围绕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程度,建设文明型社区,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工作。首先将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明型社区建设的起点,各社区普遍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以社区广场、社区学校、社区活动室、社区图书馆、社区俱乐部等为基地,以教育、阅读、文艺活动、体育健身活动、游艺趣味活动等形式为载体,以健康的、贴近社区居民的,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文化知识等为内容,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成员的道德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社区意识,树立起社区新的形象和精神,向心力、凝聚力都得到加强,爱社区、相信社区、建设社区自愿组成的组织相应而生,成为社区建设的有生力量。有效地整合,形成了社区建设的精神合力,社区多种功能得到发挥。在社区建设中,借用整合一词,不是简单的说明,而是动用了整合的方法,对社区的人才资源、物化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整合利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社区的管理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等都得到了发挥。形成了建设社区组织内络、建设社区服务网络、建设社区信息化网络。尽管目前在农村社区的这一目标还在努力之中,但前景是可观的。社区文化整合在城乡社区建设中效果都十分明显,活跃起来的城乡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例证。

二、社区文化管理

我们知道社区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反映,和社区成员长期创造积累的精神文明总和,说明了社区文化不单单是社区群众文化,它包括了社区卫生文化、社区体育文化、社区教育文化、社区家庭文化,以及社区网络文化等,这就有了市场文化和非市场文化。那么,就应当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市场运行规律,对社区文化进行管理,使社区文化能健康发展,在社区的建设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应从五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

(一)社区市场文化管理

近年来社区的市场文化已经发展得比较繁荣。歌厅、歌舞餐厅、网吧、台球厅、音像厅、音像社、民间戏曲艺人表演、书报摊点等都在社区市场文化中。对于社区内的市场文化的管理,社区管理机构,文化主管和广大社区成员都有权进行监督,对违法行为应及时上报有关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按法规进行管理。这一层面主要是相当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

(二)社区创作文化管理

众所周知,在社区内有很多文学、艺术爱好者和退离休创作人员,除参与社区开展活动的创作外,还要参加一些社会创作活动。对这种社区文艺创作活动的管理,社区文化主管和社区管理组织应以鼓励、支持角度,对其进行真诚的关怀。如有不健康的内容,应给予引导和共同商椎的方法,进行以繁荣为前提的探讨或管理。

(三)社区群众文化管理

社区群众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包含社区成员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包含社区内的行业文化、家族文化、楼院文化、文化户、文化广场等等管理。所谓社区群众文化管理,从社区组织角度来讲,主要是指通过制度、目标、计划、整合等手段和方法,使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好,使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能顺利,收到应有的效果。运用鼓励、支持、扶持等方法,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大力培养文艺人才,建立相应的自治性文化活动组织,如舞蹈队、健美操队等等,集合社区全部文化力量,有效地达到社区目标和文艺骨干心中的目标。

(四)艺术教育文化管理

随着社会艺术教育文化的兴起,社区内的艺术教育文化也十分活跃,如幼儿园里少儿艺术教育,各种少儿舞蹈、美术、书法培训班,以及老年人艺术学习班等都在社区内出现。这对培养社区成员的文艺素质,以及对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这种文化现象也应进行管理。其方法主要是指导性质的,努力提高它们的教学质量,不能以假充真,以劣充优,坑害消费者,其责任在教育部门的社会教育人员和文化市场。社区组织管理机构和文化专干人员,要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第2篇

[关键词] 社区文化 认识 作用 文化建设

一、对社区文化的一点认识

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品位,有利于开展政治思想工作。

1.社区文化的界定

对于社区文化这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也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事实上,社区文化就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既包括社区内的文化设施及文化场所,如,文化活动室、图书馆、健身馆、公园等具体的物质形式,又包括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长期培养形成的价值观念、人生观、艺术修养、生活情趣、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而在这二者之中,后者又是社区文化中的核心,是社区文化的风貌与活力的展示与体现,是社区开展创建性文化活动的动力和支撑。

2.社区文化的作用

社区文化,规范和影响着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它一方面鼓励社区群众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人们追求更为高远的理想和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社区文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群众的精神层次。社区文化体现着时代所提倡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社区群众的精神风貌,有着一定的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倡导积极的思想认识,缓和和化解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熏陶、培养社区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不健康的文化思想,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品位,引导人们从文明走向文明。

(2)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社区文化通常是体现在一定的活动形式之中。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往往能够把社区群众吸引在一起,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社区环境。能够吸引群众积极参与,让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了解、沟通情感,营造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3)增强社区群众责任感。人们的内心都渴望一种归属感,社区组织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尤其是代表本社区外出演出,不仅会大大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而且还会增强本社区群众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对于构建和谐社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极为需要精神上给予调剂。而一些退休在家的职工内心往往会有一种失落感,精神上的需要表现得也极为明显。而社区文化往往有着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易于为人们接受,易于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让一个个独主的生命个体融入社区整体之中,极大地丰富了社区个体成员的精神和情感体验,减少了一些社会问题和行为的发生。

二、如何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1.重视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是凝聚思想,提高社区群众素质,展现社区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的根本保证。但是,社区文化一般而言,是没有经济效益的。而且,往往还需要对其投入,所以,社区文化往往被人置于一个边缘地位。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对于社区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应该看到它所起到的巩固基础、稳定社会,提供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的的积极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只有提高文化竞争力,才能构建和谐社区;才能激活社区发展与生存的命脉;只有倡导先进的社区文化,才能使社区焕发生机,超越自我。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常态的工作齐抓共管,确立先进的社区文化理念,合力打造先进的社区文化,让社区文化在群众中有一个全新的定位。

2.以人为本,求实创新

在具体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首要条件。这不仅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更是推动社区快速发展的根本所在。社区应该能够立足实际,凝聚职工活力,在实践中创新社区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社区文化,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内涵,构建与自己的社区特点相吻合的的文化框架,体现本社区的特色和特长。中原油田一些社区之所以被评为先进社区,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亮点和特色。

(1)争创文化社区。社区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充分挖掘人才,发挥社区群众的智慧和才能,树立“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意识,强化社区的文化氛围,利用文化的教育功能,让社区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提升个人素质和整体素质,增强社区稳步发展的实力和竞争力。

第3篇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发展十分纯熟,总结起来,有两种做法。一是高福利模式。处理深层次社会问题时,政府包办社区一切事务。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以强大的财力为基础,往往存在官僚作风、迟钝缓慢、甚至不仁道。结果既耗费人力财力,又收效甚微,而且在经济和社会矛盾凸显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另一种是创新的民主模式。近几年,由于欧洲金融危机向纵深发展,债务危机频发之际,政府无力再维系高福利社会的高额费用,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政权民主更替或暴力武装接替,政府走向创新的民主管理模式。

笔者曾在爱尔兰工作和生活几年,体味过爱尔兰社区“草根文化”的建设实践。居民生活以社区为纽带,十分方便且丰富多彩。教堂、图书馆、体育场馆、便民店、邮局、酒吧等一应俱全,绿地公园星罗棋布,人们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各种便捷的活动。爱尔兰的各种公益组织发展完善,人们热衷参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慈善机构等,形成一个完善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网络系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文化建设,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政府再大包大揽社区一切事务,是构建社区文化的一大误区。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是构建社区文化体系的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从政府角度来说,应从两方面来努力。首先,推进公共资源向社区下沉,加大对社区建设的人财物投入。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另一方面,政府必须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有效和足够的制度保障,主要是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通过规划先行,搭建城市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合理布局,着力推进社区体育中心的场馆建设;科学规划,健全图书文化馆的网络体系。另外,以人居和谐理念,建设公共绿地等活动场所。

政府可以提供一种有助于社区文化构建的经济结构,也可以提供法律结构,但很难提供一种文化力量。所以,社区文化建设更需要社会的作用,通过自下而上的途径来实现。要发挥社会力量,必须有两个前提。

首先是公民的社会建设。社会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公民的社会建设才能发展起来。要推行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化,变管理者为服务者。完善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能,以人民调节、治安保卫、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等专业委员会为平台,大力组织开展各类公共服务活动。

同时,加强社区软文化建设,激发民众的服务参与意识。把社区的管理权交给广大人民群众自己,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自己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第4篇

关键词:社区整合;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整合机制

促进社区整合的因素既包括经济利益因素,又包括社区自治、民主等政治因素,更是与社区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区要实现整合,需要实现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培养主人公意识,而形成认同的关键就在于社区文化的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共同体存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形成社区共同记忆、培养一致价值观、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一、社会整合的理论资源

“整合”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生物进化论学者,在社会学领域首先使用“整合”概念的是斯宾塞。斯宾塞的社会进化理论秉承了达尔文的自然进化法则,他在分析社会结构、功能、变迁的基础上,认为社会整合的任务是对社会内部进行协调和控制,因此,其认为社会整合指的是社会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控制。杜尔克姆在《自杀论》中提到社会整合的问题,认为社会整合对自杀现象有较大影响,整合过度和整合不足都会导致自杀现象的发生。而如何实现整合、达成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结,需要依靠共同的道德、情感以及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把个体连接起来的纽带,即他所认为的“社会团结”。在《社会分工论》中,他将这种连接社会的力量称作“集体意识”或“集体良心”,并且认为随着社会变迁,不同社会中“集体意识”的含义与内容也有所不同。传统社会主要依靠约束性的法律对违道德的行为进行制裁;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开展以及不适当的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多样,重建道德规范成为现代社会整合的关键,对于犯罪分子则要采取复原性法律进行制裁,以达到整合的目的。帕森斯在社会整合的方向上开启了划时代的意义的功能论分析。他认为系统要得以生存,就必须具备四项功能并满足某些必要条件——适应A,目标实现功能G,整合功能I和模式维持功能L。适应主要依靠经济系统,目标实现功能要依靠政治和制度,整合功能以社会系统内部各关系的协同为基础,而模式维持功能则依靠文化价值系统来实现。根据AGIL的分析框架,那些在较高级的系统定地满足某项功能需求的结构部分是该系统的功能性子系统,因此,每个系统都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四个子系统,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帕森斯之后,社会整合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洛克伍德将整合分为“系统整合”和“社会整合”两种。系统整合关注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协调,而社会整合更强调个人如何融入社会。卢曼主张用“系统”来分析社会。与早期社会学家强调的共同规则、集体情感不同的是,他是从个人的期望和“要求”出发,他将分析重点放在个人的自我制造和对系统的满足上。哈贝马斯则认为社会整合应该以社会行动者的参与和沟通产生的一致作为前提。吉登斯推崇时空整合理论,认为社会整合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前提,而系统整合主要依赖于行动者和集体之间的互惠。

二、社区文化记忆与规则性整合

从理论资源中可以看出,斯宾塞、杜尔克姆主要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社会整合方式的变化,而帕森斯以及哈贝马斯则侧重从整合机制方面来分析社会整合的方式方法。无论是帕森斯的四个系统还是哈贝马斯的两个层面(社会生活和系统),文化都是与物质相对应的概念,文化整合是与物质利益调节相对应的整合方式。相比利益调节通过利益进行调节的手段,文化整合更多的是利用宗教、道德、伦理、法律等手段,从观念和符号的层面进行调节和规制。

1.观念情感的规制:杜尔克姆秉承“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研究理念,将社会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独立实体并且超越个人,其具有的整体性质不同于个人,整体特质也无法在个人身上找到。与此相关联,杜尔克姆将社会层次上的社会事实或者社会现象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社会事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关于社会形态学,主要指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另一种关于社会生理学,主要指宗教、法律、道德、风俗、制度等,被杜尔克姆称为“集体意识”。这些“集体意识”在生活中发挥各自功能,对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维持,使人们之间联结成有机整体。作为达成社会团结的纽带,这种社会纽带不是基于理性契约,而是以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为基础,也就是说以“集体意识”为重要基础。通过这种强烈的社会纽带,将个体结合起来,维持着社会成员的联系以及基本的社会秩序,形成所谓的“机械团结”。社会团结是与社会解组相对的概念,通过社会团结强大的纽带作用,可以对抗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结构变化、联系弱化带来的种种分裂或解组问题。而社区文化正是以观念、风俗、制度等社会生理学特质,通过培养集体意识,形成社区记忆,对社区居民进行观念上的规制。

2.符号的规制:符号作为文化的表现,是文化的外在形式。不仅包括物质实体的文化符号,还包括各种文化活动符号。两种符号既不相同,又有内在关联,共同承担社区文化的符号规制作用。(1)作为物质实体的符号。社区文化的物质实体,主要包括社区各类文化建筑、文化活动空间以及文化娱乐设施。其在给社区居民提供观赏性、实用的同时,也在作为社区的文化物质特质,影响着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及认同。尤其是作为社区文化特色的文化景观,其不仅是一种社区文化建筑,更是承载着社区记忆的文化符号,是加深社区居民的历史记忆、促使社区居民历史荣耀感的觉醒,唤起居民包容、互助的文化传统。(2)活动性的文化符号。各种文化不仅有实体符号,同样也有活动性的文化符号。实体符号往往还需要通过活动符号展现并发挥其作用,而通过活动性文化符号的互动与强化,社区实体符号才能更加具有内涵和意义。社区文化活动作为活动性的文化符号,不仅是一种传递与交流的平台,也是社区记忆的重要来源,并且通过互动与沟通,加深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了解与依赖,对于社区集体意识的培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文化互动与社会参与性整合

无论是社区经济、社区组织、社区服务还是社区文化,说到底都是为了社区居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社区关系的和谐向善。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社区文化的种种要素只有作用于居民,调动社区成员互动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并且进一步改善。而社区如何通过文化互动实现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需要从内容上、组织上综合考虑。

1.“内容为王”吸引居民。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建设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培养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来说并不陌生,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比比皆是。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依然不尽如人意,呈现参与群体单一、被动型参与等不良局面。积极的参与来源于对活动内容的认同和喜爱,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又能加深对活动的认同、对组织的认同以及对社区的认同。以社区特色文化为出发点,举办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活动,将文化内容作为重要考量方面,以文化内容吸引居民参与,应是现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2.上下齐心,共建共享。社区文化建设如果缺少社区居民的参与,很难实现可续持发展,通过社区文化互动达到社区居民认同、凝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作为社区的存在主体,社区文化活动首先要依靠社区组织发起并承担组织工作,其掌握了社区各种资源,在文化活动内容和组织上占有优势。其次,需要调动社区居民自发开展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实现社区居民的互通有无,加深沟通了解。再次,积极发展社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社区网络平台,将社区文化记忆与文化活动等相关信息及时,尤其是将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安全、养老、养生等讲座信息及时整理报道,通过网上居民与社区组织、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加强社区居民与街道、居委会的联系,增进居民之间的进一步了解,以达成更深层次的认同。

四、社区文化认同与认同性整合

认同虽然是观念上的概念,但是形成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教导和观念灌输,认同所依靠的价值观的内化需要各种文化要素共同发挥作用。

1.规则性整合与认同性整合的相互关系。如前文所述,社区文化是一种象征性规制,其依靠以社区传统价值观念、现代价值理念为主的观念规制,和以社区文化符号为主的符号性规制,从内在机理和外在形式双重层面对社区居民进行价值观的影响和内化,从而唤起社区居民的共同情感和记忆,实现社区居民的认同。在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社区历史记忆。而通过社区历史记忆的规制和影响,在社区居民形成社区认同的过程中,又会对社区观念和符号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或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不断强化社区文化记忆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2.社会参与整合与认同性整合的相互关系。同规则性整合一样,社会参与既是实现社区认同、达到整合状态的必要途径,又是社区认同与否的重要体现。社区文化参与从内容上吸引居民、从形式上组织居民,也是从内到外双重层面上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沟通交流、观念传递,形成共同的活动方式和价值需求。同样,内化的价值观念和社区认同也会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意愿、参与人数、参与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5篇

关键词 呼市回民区 社区文化 功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Take Hohhot Huimi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HE Wenjun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Sociology Folklore,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Abstract Building community cul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cultural theory to guide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aims to use functional theory of Parsons, Merton and others to explore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heart function cohesion, value-oriented features, functions and conduct educational function the community has. To examine the actual meaning of community cultures created by the residents,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enhance the community culture.

Key words Hohhot Huimin District; community culture; function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为例,通过运用帕森斯、默顿等人的功能理论,探讨社区所具有的社会沟通功能、心理凝聚功能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教化功能。

呼市回民区作为首府城区,位于呼市西北部,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辖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回、蒙、汉、满等23个民族,总人口40万,其中回族人口2万余人,约占全市回族总人口的70%。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无结构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文献方法主要是根据研究目的,搜集与分析各种书面文献资料以及其他资料,包括图书、论文、研究报告等。

2 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

2.1 社区文化的社会沟通功能

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有益健康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人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让社区居民在功利色彩较少的社区文化活动中,交流感情、缔结友谊,从而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快乐和温暖,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一个社区的社会沟通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上,我们以回民区的社区参与状况为例,在问及是什么力量将社区内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时,61%的居民一致认为是社区文化活动将社区内的居民凝聚在一起,使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多,为他们互相认识互相帮助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互相沟通的时间少了;另一方面,目前平房逐渐被楼房取代,街坊邻里之间的来往就明显少了。所以,社区文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像一个纽带将社区内的居民连在一块,共同活动,共同学习,共同了解。于是我们就将问题转向“通过什么途径参加社区文化活动”,78%的居民主张通过社区居委会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只有17%的居民同意自发组织,5%的人觉得诸如学校企业等机构组织也很合理。这充分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及社区组织的重要性。

2.2 社区文化的心理凝聚功能

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各种服务居民的文化设施,开展各种有益于居民身心的文化活动, 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居民参加社区的文化生活,可以有效从心理和文化层面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使他们能从社区的文化特质中,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认同自己生活的社区。如老年趣味运动会,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而且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

2.3 社区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根据笔者问卷调查的统计,通过对回族居民和非回族居民的择偶观进行对比得出:70%的回族居民在为自己或子女选择配偶时,首先考虑是否为同一民族,而相近比例的汉族和蒙族居民则认为感情至上,其他因素居其次,只有8%的居民会考虑民族相同与否;经济因素在回族与蒙、汉族中所占比例都不是很高,在回族中占13%,蒙、汉族中占25%,这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更多地追求精神享受。

一回族的访问对象指出,他们的配偶必须从回族中选择,而且像她们这种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人,还必须回原籍地寻找配偶。这说明他们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制约,在潜意识里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认为只有在回族这一群体中才能实现个体的价值,才能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2.4 社区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

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①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

正如调查结果表明的:回族居民的婚姻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制约,行动取向也被约束,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社区精神”,即将择偶取向仅仅局限在本族群内,引导居民遵循共同的群体规范。

另外在社区秩序问题上,70%的居民认为社区井然有序是因为有共同的民族信仰和生活方式,20%的居民认为是大家都遵守规章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在社区管理问题上,法定的条文即硬约束的效力逐渐降低,而那些内在的习俗,共有的民族信仰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软约束,内化着人们的价值倾向,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成为社区有效管理的关键。

2.5 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具有教化的功能,而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尤为突出。社区文化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开设培训班,这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其在活动中学到各种技能。另外,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有助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具体到呼市回民区,回教起到了净化人的心灵以及道德教化的功能。它通过特定的信念和信仰,一方面使信徒的精神升华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一方面对信徒乃至社会成员提供心灵的慰藉,使之心态平和,确保社会的和谐安宁。

3 结语

社区文化的状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从一定角度而言,优良的社区文化是现代社会的粘合剂、剂,它可以使社区群体保持安定、祥和、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并由此对经济、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

注释

① 拉德克利夫-布朗.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1935.

参考文献

[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 蔡禾.社区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将普法从单纯法律制度的宣传提升到对公民法律文化的熏陶,扩大法治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小区成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法治文化小区。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文化,是培养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全民法律水平,形成遵纪守法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载体。

三、给辖区居民带来的益处

按照“规范、实用、醒目、灵活”的原则,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预计增设法治宣传栏6处,草坪宣传牌10个,其他设施根据不同宣传活动动态加减。

一是让法律知识贴近群众生活。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传播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学法用法兴趣,营造出抬头学法、低头守法的良好氛围。使XXXXXX成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法治文化小区。

第7篇

[关键词]兰州市城关区;社区文化;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63-03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兰州市城关区第十次党代会议精神,加强对区情的了解,区委党校安排教师在城关区各部门、街道、社区开展调研活动。分别到皋兰路街道耿家庄社区、榆中街社区,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五泉街道闵家桥社区、青白石社区及居委会就街道社区文化建设进行调研。

本次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城关区7个社区发放调查表、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89.7%。

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文献分析法,了解调查社区居民关于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组织、设施、需求、内容、质量、态度、意见和建议。每到一处,仔细察看社区开展基层党建、文化建设活动的有关资料、学习栏、宣传栏,听取开展活动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社区服务大厅、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

二、 结果与分析

其一,城关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和态度,对所在居住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表示满意,随着调查对象年龄的增长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有增强的趋势,他们也非常关心社区的发展,绝大多数居民愿意参加社区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希望成为社区集体活动的一员,对集体有一种归属感。

在访谈中可以感觉到,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街道社区的工作近几年立足服务居民群众,规范民生办理程序,提高行政工作效能,密切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了“民情流水线”工程,创造性开展了“五园一湾党建工程”,即: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阳光家园”、服务社区弱势群体的“爱心家园”、服务居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的“康乐家园”、服务居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家园”、服务社区安定祥和的“和谐家园”、服务社区党员的“红色港湾”,使街道社区工作有载体、有抓手,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好评。社区居民也从心里热爱社区,在问卷调查中,大家都希望自己所在的社区能够成为社会认可、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社区。

其二,社区文化特别是社区风气建设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问到居民“你认为搞社区文化建设有没有必要”时,有60.5%的居民认为有必要,92%的居民认为社区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强烈对社区的服从意识、服务保障意识和大局意识体现明显。

在回答“你认为社区应有怎样的风气”时,68%的居民都希望社区拥有一个“有凝聚力、有集体荣誉感、团结合作、求实创新、工作气氛和谐”的社区风气,其次是“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健康活泼”等社区风气。由此可见,在社区风气方面,一个团结互助、勤奋踏实、拥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工作作风是居民心中理想的社区风气,使社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其三,社区领导班子的能力与素质影响着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和发展方向。调查中,64.5%的居民希望社区领导干部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修养,具有统筹、组织、协调和对社区工作负责的指导能力;其次是能够以身作则、以人为本,民主管理。66%的人希望领导班子团结同心,分工协作,互相尊重与沟通,以身作则,人性化管理。

在实地观察中也可以看出,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改革创新强、民主作风好的社区精神面貌好,从而能创造出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其四,特色社区得到社会和居民的认可和满意,同时,社区的精神文化、办社区的思想与方向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来,居民愿意居住在环境设施好、安全祥和的社区。精神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社区独具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等。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都属于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这里,特别将那些指向性强烈、精神性突出的活动等也算作精神文化建设的范畴,如社区创造性开展“红歌会”、“社区文化节”、“邻里节”、“少儿夏令营”等文体项目。国庆等节假日,社区组织的“社区邻里亲、中秋百家宴”,“欢度国庆、喜迎重阳暨情系百姓、关爱老人”慰问演出,老干部集体生日会等活动受到98.7%的居民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评价,激发了居民热爱社区的情感,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街区氛围。由于精神文化具有明显的社区特点,所以往往要多年积累,逐步形成。

调查还发现,由于开展社区工作的思想和观念过于注重规范性、统一性,容易忽视灵活性、创造性;其次,来自工作任务、人际关系、社区竞争、领导评价等方面,管理中更加强调制度、任务的执行和完成结果,而为社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氛围体现不够。社区建设注重看得见的硬件建设和见效快的方面,忽视对社区文化的传承、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意义上的建设等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

要使社区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和价值,要对社区文化建设树立发展性的管理观念。

(一)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先经济发展后文化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同心协力,在组织、政策、经费、人员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二)以人为本,切实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建章立制,明确职责,经常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宣传、教育、科普、体育、文化、娱乐等文化工作。

其次,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部队的文化潜力,成立青年、少年、企事业单位、部队文体活动组织,构筑老、中、青、少四梯次,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再次,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

(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

社区文化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可以是有奖征文、趣味体育竞赛;也可以是模拟法庭辩论、专家授课等。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以一般为基础,创特色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要同时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区与区、市与市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在保证财政预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着重加大政策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如社会投资文化项目的建设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对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钱办事。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驻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发展。

还要形成全社会重视和关心社区文化建设的观念和良好氛围,确保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争优创新,深化发展;引入督导检查制,督促引导社区文化健康运作,积极向上;创建人才激励制,鼓励文化骨干努力多出精品,多出优秀文化成果。

(四)社区文化建设注重发挥出对社区的引导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娱乐功能、激励功能、改造功能

社区文化的引导功能既表现为对社区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表现为对社区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一个社区的社区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社区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与“标准”产生不符的情况,社区文化将发挥引导作用,使之与标准相符合。例如倡导的“家庭责任也是社会责任”、“尊老从自己的家庭开始”等,对社区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约束功能是指社区文化对社区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社区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建设上。为了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管理,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营造社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制订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维持社区秩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社区居民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产生一种自我约束作用,从而保证社区文化健康、稳定地发展。群体意识、社区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造成强大的使个体从众化的群体压力和动力,使社区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

凝聚功能是指社区成员在共同目标、利益和信念的基础上,通过共建机制,使社区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吸引,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集聚、凝结的社区合力和整体效应。社区文化犹如粘合剂,把社区内的成员“粘合”在一起,社区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吸引居民参与,使他们从生疏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希望。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居民都是家庭中的一员,社区文化将使他们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他们乐于参与社区的事务,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区的繁荣做出贡献。

娱乐功能是指社区文化能起到给人们的消遣提供一种轻松、舒适环境的作用。人们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而社区文化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社区为他们提供了场地。社区居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会感到精神倦怠,身体疲劳。社区文化活动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和舒适的环境,使他们从劳累和压力中解脱出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并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次日的工作。

第8篇

一、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分类

(一)声乐类

包括混声大合唱、男声合唱、女声合唱、重唱、独唱、歌舞剧等形式,其中以大合唱和女声合唱居多,几乎每个社区群体都具备一个合唱团。演出中多用伴奏带形式,条件较好的社区有乐队伴奏。合唱是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一种音乐形式。

(二)社区舞蹈

舞蹈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另一种类型较多的音乐文化活动。它的题材较广泛,形式多为群舞,社区舞蹈多种多样,如近年来迅速发展且受到中老年人喜爱的广场舞,舞种众多,有民族舞、交谊舞等;又如深受青少年追捧以快闪形式实践的街舞,新奇刺激,活力十足,两种舞蹈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发展势头。

(三)音乐欣赏

这是迅速提高社区人民各种素养的重要活动。今年的金钟奖,摆脱了以往高端专业比赛的形象,走进社区,让广大普通老百姓参与赛事,公开比赛让群众欣赏高水平演出。现今,在很多社区都会定期举办音乐欣赏活动,邀请并一些专业团体到社区演出,并用大屏幕进行播放。某些街道或会所还组织音乐素养课程,让不同年龄段的人能接受相应的音乐文化教育,普及音乐文化历史知识。

(四)戏曲类

这是较为常见的社区文化活动,以中老年人居多,但不乏少年儿童参与。例如,粤剧在社区非常盛行,有固定的戏迷,有些社区的参与者已经达到专业的水平。很多粤剧的专业团体为了传承粤剧传统文化,纷纷走进社区教学。

(五)体育健身操

现在的社区体育健身操已经不只是单一的体育活动,而是与音乐紧密结合的健身活动。柔力球、太极拳剑、木兰扇等成为了一种新颖的音乐健身表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二、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特点

首先,活动参与的群众性。无论是声乐、舞蹈、还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多以群体共同参与为主要形式。这种参与形式促进了社区群众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其次,音乐文化的多元性。社区的群众来自五湖四海,带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而这样组成的社区音乐文化可以说是集百家于一成,丰富多彩,别具创意,对音乐文化交流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社区的音乐文化突破了传统音乐活动的模式,有很大的灵活性,更能考虑大众的喜爱,融合不同的活动形式,促进音乐艺术形式的创新,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有利于不同音乐艺术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最后,具有经济功能。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社区基础设施开放等手段能使社区增加一部分收入。一些文艺团体被邀请到社区内进行演出活动,社区给以劳动报酬,也是社会精神文化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增加政府税收。大部分中老年人参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身心得到了锻炼,减少了医疗费用,同时也减轻了国家补贴负担和子女负担。年轻人参与活动能增强活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创造更多价值。

三、社区音乐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严重缺乏

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内的社区文化,是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但是在组织相关的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难,在重要的就是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在政府提倡“全民健身”的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对各个社区捐赠健身器材。但是只有捐赠,对于之后的保养和完善却没有人承担。以现在中国最为流行的广场舞为例,“中国大妈”在组队的过程中因没有专业的人指导或者是因为没有音响设备可能导致了广场舞没有办法真正的跳起来。

(二) 缺乏系统管理

现在的社区文化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导致了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冲突,特别是在高考期间,考生家长与广场舞大妈的冲突日益尖锐,这都是缺乏管理导致的。这需要社区的管理机构即居委会发挥关键的作用,作为二者之间的中转器需要努力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应该规划好时间和地点,努力做到避开休息的时间或者安排到一个远离社区、不影响其他居民正常生活的地方来进行。

(三)社区间发展不平衡

社区中生活的居民的年龄层也决定了该社区的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对于社区的音乐文化可能没有很大的精力投入。老年人则是更加倾向于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生活的可能较为偏僻有助于社区活动的进行,同时生活较为安逸,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区的音乐活动中,这样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较好。由于年龄层的问题就造成了社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此外,还有社区的资金储备、相关单位的支持等也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