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08 22:42: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腹腔镜;异位妊娠;优质护理服务;疼痛;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1-0079-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医疗形势下,传统的以“疾病”或“手术”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存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极大地制约了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专业知识的充分利用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同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21世纪保健服务的需求。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卫生部号召各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有我就有满意”的口号。我院领导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于2011年1月在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总结出一整套住院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应用于在我院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20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相关辅助检查证实为异位妊娠;②患者均为首次确诊妊娠;③患者均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④患者初中以上文化,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⑤患者年龄均>18岁且 0.05)。见表1。

1.2 护理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存在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性情绪,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而患者的家属也是治疗的重要参与者,家属对疾病的看法和理解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加强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治疗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消除患者和家属不必要的顾虑,对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

1.2.2 学会倾听、劝说和疏导患者和家属 在对患者进行各项临床操作时,以微笑的方式及积极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尊重隐私,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同时,倾听患者和家属诉说心中的痛苦和恐惧,让患者和患者家属深切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并表示出深切同情,最大程度消除其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出现的疼痛委婉又深刻地帮助分析疼痛的性质,并告知疼痛干预方法。

1.2.3 正确评估疼痛程度 患者疼痛与患者的既往生活经历、既往疼痛体验、疼痛敏感程度、环境等众多影响有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自我报告、生理、行为方面来综合评估疼痛程度,患者报告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及减轻、加剧疼痛的因素在内的疼痛信息。而与此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表情、、活动、呼吸、咳嗽、焦虑、失眠等资料行为反应进行评估,并对疼痛程度进行记录。

1.2.4 教会患者转移疼痛法 转移疼痛是新兴的止痛方法之一。护理人员或家属可以通过让患者看电视、读小说等视觉分散法和听音乐、听故事等听力分散法。音乐疗法被越来越多应用于患者的疼痛干预。给患者提供包括古典音乐、轻音乐、佛教音乐和怀旧音乐在内的20首音乐,协助患者保持舒适,闭上眼睛,戴上耳机欣赏音乐30 min,每天2次,且在正式聆听前注意将音乐调至患者满意的音量,以免起到反作用。

1.3 效果观察

(1)疼痛程度:根据患者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将疼痛分为6级[3]:①Ⅰ级:患者无疼痛(1分);②Ⅱ级:患者有疼痛但是常常被患者忽视(2分);③Ⅲ级: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但是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3分);④Ⅳ级: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且干扰患者的注意力(4分);⑤Ⅴ级:患者有疼痛,无法忽视,且患者的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但是尚能完成进食和排便等基本生理需求(5分);⑥Ⅵ级:患者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患者的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需休息和卧床休息(6分)。(2)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 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总分100分,≥60分为合格,计算合格率;(3)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患者出院时填写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病房巡视频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疾病知识讲解、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注意事项讲解、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情况、患者隐私保护和产科病房环境等10项,每项10分,该调查表总分100分,≥80分为满意,否则认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然后根据资料性质选择合适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年龄和孕周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构成、疼痛情况、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常规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99.00%)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敏感快速测定血β-HCG和高分辨率B超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腹腔镜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异位妊娠能够得到及时诊断,该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大致发病在10/1000例妊娠左右[1-3]。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准确可能危及孕妇的生命[4-6]。

腹腔镜能够详细观察输卵管妊娠的部位和周围脏器的关系和粘连状态。输卵管妊娠着床部位呈现肿胀状、紫红色、膨隆和表面血管增生。如果孕妇腹腔内有出血则腹腔镜视野暗,又有凝血块附着,观察妊娠着床部位稍显困难,吸去腹腔内积血可使得腹腔镜视野变清晰,易于观察诊断[7,8]。当孕妇输卵管妊娠流产时则可在伞端见到活动性出血,在患侧输卵管伞部周围有血块积聚;当孕妇输卵管妊娠有破裂先兆时则可见病灶表面局部有浆液性渗出,且输卵管浆膜菲薄;当孕妇输卵管妊娠破裂时则可见到病灶局部有不规则的裂口,有血液渗出或活动性出血,有时还能够见到绒毛或胎囊阻塞于裂口处,此时盆腔积血较多。由于孕妇不仅对腹腔镜手术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还担心此次妊娠对下一次妊娠的影响,心情极为沉重和复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腹腔镜异位妊娠孕妇手术效果。为此,本研究即尝试性地探索了优质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患者中应用,并比较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本研究笔者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200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发现:常规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9.00%)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10]。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疼痛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有更高的认识,护理人员重点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疼痛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疼痛产生的原因、疼痛治疗效果、按时服用药物和服用药物的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疼痛干预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能够有效避免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的生活质量;②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和患者家属对疼痛的认识,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再次怀孕的信心,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孕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琳,黄蓉华. 异位妊娠发生率难以下降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87-88.

[2] 张丽英. 异位妊娠的治疗进展[J]. 吉林医学,2012,33(21):4644-4646.

[3] 梁卓群. 异位妊娠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J].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5):130.

[4] 王丽萍.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05-106.

[5] 丹.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03-104.

[6] 陈作珍. 异位妊娠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0):147-148.

[7] 闭娟明,赵仁峰. 腹腔镜诊治宫外孕的研究进展[J]. 微创医学,2011,6(2):155-157.

[8] 李艳琴.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7):46-47.

[9] 周晓舟,曾继红,赖志凤.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J]. 华西医学,2012,27(3):424-426.

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08-01

1 影响因素

1.1患者及家属因素

大多数患者认为来医院就医就只是来治病的,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治好就行了,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不高。而且大部分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不了解,对陪而不护、无陪护制度不理解,很多家属有一定的陪护意愿[1]。此外,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担心护士不能很好地照顾患者,尤其是病情较重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同时还担心享受优质护理会增加住院费用,对是否享受优质护理支持度不够高,虽然期望护士能有较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对掌握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也有一定的需求,但对护士提供的生活照顾表示不适应,部分患者甚至不接受护士提供治疗以外的任何服务。

1.2领导不够重视

大多数医院领导重医轻护,重经济利益轻服务水平,认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只是护士们的事,护理部只要执行就行了。其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医院各个方面的配合,护理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护理用具不到位,后勤支持力度不够等,任何一个因素都能够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1.3医护人员观念落后

部分护士仍未能深刻领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认识片面,在加强基础护理的态度方面,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基层医院依然存在护士短缺、护理人力资源结构不均衡、护理队伍稳定性差、护士职称比例严重失衡等因素,从而影响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近年来基层医院招聘护士综合素质不高,部分责任护士参加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丰富,不能很好地观察病情、评估病人,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2 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了解优质护理的真正内涵,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使更多的患者及家属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本质,医院可以设宣传栏,公示服务内容,责任护士应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进而使患者及家属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把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

2.2 提高全院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护理服务理念反映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道德的理性认识,而全新的服务理念能将护理人员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服务行为的创新[2]。全院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优质护理的理念深入每名医护人员的心中,使其认识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为临床一线工作保驾护航,才有可能将优质护理做得更好。

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护理人力的配置是否齐全和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全[3]。在保证护士数量的同时要注重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以便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建立激励体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理质量、工作量、业务能力,病人满意度,给予不同的奖金系数,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 总结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重在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纠正一些思想的偏差,才能将示范工程落到实处[4]。只要始终坚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细致观察患者,完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就一定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会芝,祖鹏婧.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家属和病人陪护意愿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2C):494495.

[2]史瑞芬.市场经济中护理服务文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1.

第3篇

[关键词] 骨科;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12-01

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加大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模式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也促使临床护理工作向新的高度发展。本文通过向骨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改善了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护理安全系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具体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1-42岁之间,平均年龄28±3.11岁。学历:本科5名、专科1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10名;总床位数52张。将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由同一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对象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2 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方法 参照《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1]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体制,主要包括①:相对固定整个病区的护理岗位,根据研究对象的学历、职称和技术水平设立相应的护理岗位,主管护士、责任护士、带班护士、治疗护士层级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主管护士负责全科室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负责临床护理工作的制定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检查,治疗护士负责护理工作的实施等。②护理服务个体化:根据护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人性化护理服务,按照患者病情变化、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确保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

1.3 指标观察 设计《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表》,对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护理方法等基本信息以及健康知识普及、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康复护理、危重病护理和患者满意度等护理质量,量化各种观察指标,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方面的护理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健康知识的普及、病房管理、康复护理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提高更为明显(P<0.01)。具体见表1。

表1 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

3 探讨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护环境,满足患者在医疗、生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极大促进患者康复[2],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医院骨科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各方面的护理质量均有了较大改善,证实了优质护理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促进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采用护理岗位固定化,按照先进的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与岗位职责相结合,各个层级护理人员坚守自身职责,护理质量逐层把关,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潜能,优化服务意识,有效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3],极大提高患者满意度;个体化的护理服务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骨科患者多因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活动限制,根据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制定详尽的护理方案,及时调整护理级别,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给予全面的生活及医疗护理,活动部分受限者在促进康复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同时将心理疏导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护理人员就疾病特点、治疗措施、康复锻炼、疾病预后等情况及时进行护患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指导患者消除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促进康复等,全方位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强化“服务于患者”的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通过护理人员的层级管理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将优质护理服务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护理操作中,各方面的护理质量都得到改善(p<0.05),极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p<0.01),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基础。

在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对促进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护理岗位的固定化、护理内容的个体化等护理模式的建立使得护理工作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10-211.

[2] 黄和平,赵海鸣,孙元美.循证护理在住院患者人性化服务环境中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25.

第4篇

【关键词】 临床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4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单一治疗和护理也逐步向全面整体的服务发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模式。患者在护理中感觉到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1]。我们通过学习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精神,结合医院护理工作实际,夯实基础护理工作,对来院就诊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制定方案,提高认识

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内容为指导,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及讨论活动精神,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明确指导思想、活动目标、内容及方法,理清工作思路,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模式,使护理工作贴近临床、贴近患者。针对不同护理单元护理工作量进行详细的测算,科学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提高待遇标准,按绩效考核情况合理分配,进行绩效量化考核,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 落实方案,夯实基础

按照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临床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量化标准等规章制度,制定相关服务流程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还制定了分级护理标准和质量要求,在病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既便于护理人员对照落实,又有助于患者的关注监督[2]。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新的排班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按照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个人能力调整各班,合理配备各级护理人员,责任到人,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各班按照基础护理工作重点,实现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的连续、全程、无缝隙护理[3]。对现有护理文书简化完善,修订特护记录及各类护理评估表,缩短护士书写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措施

3.1 入院护理 接诊护士仪表端庄、面带笑容,针对不同患者提供轮椅、平车、备好床单元、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基本条件,向前迎接新患者,护送至床前妥善安置,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由接诊护士作为该患者的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完成入院各项生命体征的收集,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主治医生、护士长和护士等,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等,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信赖关系,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有问题和困难可随时和医务人员联系,以细致周到的介绍降低患者对环境陌生感,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

3.2 住院期护理 晨间带着微笑来到病房,为患者及家属带来诚挚的问候,用湿扫法清洁地面,为每位患者整理床单元,保持病房整洁,定期或必要时更换床单和病员服。对病情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协助患者洗漱,翻身、拍背和饮食等。采取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检查带管患者的各管道固定情况,保证管道通畅,治疗患者的恢复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与患者和家属交谈,询问了解夜间睡眠,疼痛等各项生命体征情况。晚间替患者拉好窗帘,整理床单元,嘱患者按时吃药,对带管的患者检查各管道固定情况,对病情较重不能下床或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和睡前排便等护理。加强安全措施,必要时予约束带、腕带、护栏等保护措施,防止坠床、跌倒。注意病室睡眠环境,治疗和护理尽量在睡前完成,注意温差变化,适当开关门窗,要求家属按时离院,对病重病危的病室保留廊灯,便于及时观察。依据医嘱告知、指导患者饮食。检查由专人联系与陪同。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护士讲解时要耐心细致、操作时要动作轻柔,使患者切身体会到护士的关心和尊重,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从细小环节做到护理工作的无缝隙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3.3 出院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针对性的指导患者出院后用药、饮食、锻炼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听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协助患者办理出院结账等相关手续,作好出院登记,护送患者出院。

4 总 结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在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护士工作主动性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需进一步夯实基础,履行责任,为患者提供更细心、更耐心和更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真正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第5篇

目的研究晚期肿瘤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诊治的160例晚期肿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疼痛感染情况,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指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晚期肿瘤;应用效果;临床分析

最近几年,临床上各个科室均广泛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但是,这一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相对较晚[1]。我们通过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发现过去晚期肿瘤护理中存在的缺陷,详细制定了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流程,临床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诊治的160例晚期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诊治的160例晚期肿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5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在33~68岁,平均为(46.5±2.4)岁;病程在1~16年,平均为(15.4±2.8)年。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51例为男性,29例为女性;年龄在34~72岁,平均为(47.2±2.1)岁;病程在2~18年,平均为(16.2±2.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入选标准:①患者均为晚期肿瘤;②学历都在小学以上,能够与医护人员正常的沟通和交流;③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④对本次研究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同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⑤本次研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为进行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的指导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保证护理人员具备实施优质护理的能力及理念,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精化[2]。具体操作为:①逐步的执行和完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填写科室情况、主治医师、负责护士,患者的诊断,各项检查报告,治疗方案,疼痛评估,疼痛宣教,注意事项以及家属护理等等;②帮助患者自行调整情绪,学会适当的发泄负面情绪,按照次序体验从头到脚各个部位的放松和紧张感觉,保持10s的紧张状态,5s的放松状态,相互间隔进行;③让患者学会转移疼痛的方法,护理人员应让患者了解转移疼痛的具体方法以及重要性,让患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疼痛的注意力,可以听音乐、读小说、看电视等;④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相关问题的交流会和讲座,与家属一起学习家庭护理知识的方法,多看一些相关宣传资料,建立肿瘤相关交流平台,为患者提供临床关怀,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1.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的疼痛改善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1.5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刚入院时VAS评分为(85.7±12.2)分,入院后14d为(38.0±9.6)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64例满意,16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刚入院时VAS评分为(87.5±10.4)分,入院后14d为(20.6±8.4)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0例满意,0例不满意,满意度为100.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14d护理措施后,生活质量评分为(38.9±5.5)分,对照组为(26.9±4.4)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晚期肿瘤患者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这可能与下述几点因素相关: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保证了各项护理措施能够准确落实,提升了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②优质护理服务让每个晚期肿瘤患者得到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的以及更加贴心的服务,更好的提升了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效果;③优质护理服务更好的调节了晚期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抑制了晚期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荣芳,刘荣红,王素君,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对癌症患者满意态度的效果[J].河北医药,2012,34(21):3345.

第6篇

1.1规范护理服务过程,做到人性化、主动性、细致体贴在患者入院的时候,要注重“六个一”原则的遵守,帮助患者做好第一餐的定制工作,做好第一次的详细记录,以通俗简明的语言介绍一次住院环境,提供服务需求卡一张,为患者递一杯热水,对患者致以一声亲切的问候。对晨晚间的护理措施要严格执行,做好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认真落实等级护理服务措施。

1.2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因为内科病房病种比较繁杂,所以就对护理人员的疾病认识要求较高。护理人员要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患者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1.3推行奖励制度把临床护理及基础护理的项目都纳入到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来。推行由组长、护士长等级考核制,将患者满意度、病情观察情况、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基础护理实施等都纳入到考核中来,并对考核结果做好及时反馈,将考核结果同工资挂钩,分析本科室的问题及相关不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1.4转变护理理念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推行APN模式排班制度,并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及临床工作制等护理模式,保证护理工作的患者中心模式,对护理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深化护理制度的理解和学习,保证护理过程规范化和安全性。

1.5观察指标

将优质护理开展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满意度、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医生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

1.6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率有明显的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由于内科有老年患者比较多、慢性患者比较多等特点,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他们对基础护理剂生活护理的需求比较高。通过实施责任包干制,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强化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要按照患者的特点、及需要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所以是整体化的护理系统。

第7篇

【摘要】:提高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是新时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年6月以来,我科以 “夯实护理服务,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开展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牌。

【关键词】:护理、优质护理

1护理理念与重点要求

1.1护理理念对技术精益求精;以真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做好事、做真事、做实事;在管理、技术、服务、环节上争取零投诉。坚持“三贴近”,即以温馨贴近患者,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迅捷、便利的服务;以德馨贴近临床,为患者提供环节、全程的服务质量,全方位得到患者的认可;以善馨贴近社会,简化流程、便民利民、延伸护理服务、实行一日清单制。

1.2重点要求狠抓管理、创新服务、提高质量,使护理工作更完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方法

2.1强化护理服务理念护理理念是护理工作的的宗旨和目标,是护理人员的行为指南。我们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度增加了,整个病房都变得更温馨了。

2.2深化护理服务措施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如环境、生活、治疗、用药等),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实行首问负责制,赢得病人的赞誉与信赖。从无意间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带给患者感动,让患者和家属心情愉快,心理上得到满足。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如在病区内粘贴温馨的提示牌,悬挂全科医务人员的工作照,附有个人职称、特长简介,走廊上有图文并茂的疾病健康教育展板等。

2.3简化护理服务流程为了更好地落实优质服务,我们简化了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为了缩短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等候时间,病区医护密切合作,有效调整出院流程,主管医生将当日需要出院的患者及时完善各种资料,提前通知办公班护士并办理相关手续,并与住院收费处确认后,再通知患者和家属,可以在当日适应时间办理出院手续,减少了患者无效的往返,也不需要太多的等候,给患者留下了完美的印象。

2.4细化护理服务过程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做到“三多”,即多跟患者聊天让他们有归属感,多关注患者的病情让他们温暖,多观察患者的需要让他们舒适。为提高护理服务,及时了解患者所需,同时检查我们的服务,我们设计了“患者满意度服务调查表”。调查表在患者住院3天后填写,掌握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在“需求”设计上,我们不但考虑服务态度上的需求,还设计了患者对护理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并在每月的业务学习中提出、分析并改进。

2.5优化护理服务制度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按照医院制定的质量检查标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住院患者应急预案、护理会诊制度、褥疮的预防及管理制度等进行护理服务的优化管理,使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本科具体情况,每周不定期开展对全科护理质量检查,并积极配合科室组织交叉检查、护理部的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加强监管力度,形成自控、互控、院控系统,对每一项护理工作都要严格的质量标准。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分析,全面讨论、总结,制定完善、可行的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3讨论

3.1重视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就医过程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患者从门诊到入院、从手术到术后、住院期间患者治疗、化验检查、心理疏导、功能训练、健康教育,直到康复出院,都离不开护士。患者是否满意、是否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工作的优劣。

3.2重视护理环节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服务品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病人满意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金标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贯彻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活动,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保证护理质量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部门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进行重点环节质量的管理,可使全体护士关注影响护理质量的每一个细节,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3.3重视护理细节的自主性有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性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工作自主性程度越大,护士工作满意度越高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医院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增强了护理工作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信心。护士的薪酬与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有机结合,进一步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患者不满意投诉次数大大减少,一般护理和严重护理缺陷次数的也随之明显下降。

3.4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要管理者转变意识,在制定严格的制度及要求、加大监督管理机制的同时,给予科学的人力资源配备,对于安、有效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2,才能让优质护理得以实现。

3.5重视护患关系的和谐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护理工作贴近社会,减少护理投诉,建立和谐的就医环境,赢得社会的关注,达到患者、医院、社会三满意的效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增强护士的责任、服务、质量、安全意识,树立护理队伍新形象,使医院在人民群众中留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医院的知名度,提升服务的品牌。

参考文献

第8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儿科,一旦病发疾病后,家长将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间接提高护理要求,给临床儿科护理带来巨大挑战[1]。故而,探究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成为临床儿科迫切解决的问题。下面,将我院资料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于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儿科住院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对象,将其分成基础护理对照组、优质护理实验组,50例实验组由20例女性、30例男性组成,年龄段6个月-7岁,平均(3.3±0.3)岁;疾病史3-29天,平均(12.2±1.2)天;50例对照组由19例女性、31例男性组成,年龄段7个月-7岁,平均(3.4±0.4)岁;疾病史4-30天,平均(12.3±1.3)天。100例患者资料无区别,P>0.05。

1.2方法 50例儿科住院患者行基础护理,如:为患者提供良好居住环境,加强病情观察力度,叮嘱患者家属按时喂药;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包括:①环境护理。根据儿科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理及生理特征,为患者提供独特的居住环境,消除陌生感;根据患者兴趣爱好于室内墙上张贴图片,或播放患者爱看动画片,提高治疗配合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于走廊内张贴警示语、祝福语等,这样不但可拉近护患关系,还可减轻治疗疼痛度;②健康教育。临床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耐心、详细的向患者家属讲解相关内容,以患者的日常饮食、服用药物等内容为主。并且,还需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于病房、走廊内摆放儿科书籍,于宣传栏内张贴儿科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根据患者家属文化程度、患者知识了解程度实施宣传教育,当然,该教育过程中需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以增强患者兴趣[2]。于每周或每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让患者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增强记忆力;③加强护患交流。多和患者、患者家属交流,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另外,护理人员还可借助游戏来减轻患者恐惧,如:药物注射过程中,让患者扮演医务人员,引导他们模拟临床的药物注射法,从而减轻对药物注射的恐惧。另外,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还需积极改变自身工作理念、服务措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如: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亲自带领其实施临床检查、治疗,确保无缝隙的服务;耐心、详细的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于固定时间内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工作素养,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外,患者出院前期,护理人员带领家长办理出院手续,叮嘱其按时服用药物,按时回院复诊[3]。

1.3评定项目 评定临床护理满意程度,标准:将医院设计护理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家属手中,让其根据日常护理服务填写量表,回收、统计总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分析数据,护理满意程度为计数资料,用%表示,X?检验,P

2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区别,P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