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1 14:30: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童康复治疗实习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教学

随着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壮大,各方面正逐渐与国际接轨,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作为国际间学习交流的必要手段,也日显重要。而专业英语教学是提高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和必由之路[1]。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与多所医学院校合作,自2010年以来,针对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2]。

1第一次探索

2010年~2012年,临床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第一次探索[2],简述如下:①对当时的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汇总:大多数学校没有开展康复治疗专业英语学习;大学英语学习内容与今后实际应用需求不符;康复治疗师专业英语教学套用临床医学英语教材,缺少本专业特点。②对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PBL模式(临床实际案例分析,小组形式合作,公开英文讨论);基础专业英语学习(设定基本词汇);日常基础口语练习;临床工作中英语应用;与外国同行的直接交流。③效果:提高了专业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专业英语文献阅读能力。

2第二次探索

2012年~2014年,由于各个院校康复治疗专业逐渐出现专业分化趋势(PT、OT、ST),同时各类临床康复机构也出现了专业分化趋势(PT、OT、ST;)以及各亚专业的进一步分化趋势(如神经PT、骨科PT、心肺PT等)[3]。因此,临床专业英语教学也需要作相应的变化,与各类亚专业分化相匹配--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物理治疗部神经康复组在2012年~2014年期间进行了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教学的探索尝试。

下面就本次神经物理治疗临床双语教学探索进行总结分析:

2.1动机

2.1.1熟练掌握专业英语是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必要前提我国的康复事业发展迅速,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巨大,而解决语言问题是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先决条件[4]。英语是国际化的强势语言,应用范围广,程度深。因此,掌握英语是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技术的前提。

2.1.2不仅要熟练掌握英语,而且要熟练掌握本领域的专业英语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有具体工作领域,这些工作领域平时应用最多最直接,因此本领域的专业英语是进行国际同行交流、提高本领域知识技能的关键。康复治疗专业英语可以细分为PT、OT、ST。就物理治疗领域而言又可分为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等。其本质是以某些疾病或问题为切入点的某一类产业,有着各自的市场需求与经济基础。如今的康复行业,各类需求陆续挖掘,工种细化是大势所趋,国外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5]。所以,我们今后不管是国际会议交流,科研,新知识新技术学习,都必然与更加细化的专业领域相关。这对于我们专业英语的掌握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2.1.3临床实习时的专业英语教学是学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延伸和强化,对于今后熟练掌握专业英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如今一些院校已经在大学课堂学习期间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但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与工作实景结合,学习枯燥,学习动力不足,没有紧迫感。且由于所学英语专业性强,对于没有临床实践经历的同学而言,无法正确理解与记忆,学习效率不高[6]。因此,临床实践中的专业英语教学对于学校专业英语教学有着延伸和强化的重要意义。

2.2教学模式 在2010年~2012年临床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亚专业实习轮转为切入点,以8w为期,进一步进行专业英语亚专业分化教学。

2.2.1专业英语基础学习建立神经物理治疗英语基本词汇目录,在既往学校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复习强化和拓展,建立神经物理治疗常用英语词汇基础。

2.2.2临床口语练习在日常临床带教过程中进行双语带教,将枯燥冗长的专业英语与实践情景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与记忆参与度,强化英语记忆。

2.2.3案例设计与学习讨论带教老师以国外颅脑外伤康复科教片中的病例作为案例,结合临床具体病例,进行了情境案例设计与视听教材设计,阐明中枢神经康复基础理论及基本实践方法,突出了专业知识性,强调了专业英语的实际使用。同时要求学生以临床实际案例为基础,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组合作,制作英文PPT及英文讲稿,分别于第5w与第8w进行公开分享讨论。

2.3效果 就神经物理治疗领域而言,与教学前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达困难、专业英语文献阅读恐惧、阅读困难相比,所有实习生第8w时均敢于表达,能熟练地利用电子字典进行专业英语资料阅读,专业英语文献阅读速度提高。

2.4难点

2.4.1学生基础差,学校专业英语教学缺乏普遍性与规范化标准及考核学校学习期间专业英语教学是临床实习专业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开展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各个学校专业英语口语较好的康复专业教师有限,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合适的教材缺乏等[7]。这就导致了我国各个学校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英语教学更是缺乏普遍性与规范化标准及考核。这为临床实习期间的专业英语教学造成巨大阻碍。

2.4.2临床专业英语带教师资不足,无规范化标准,无规范化考核,无资金支持有着专业英语学习背景的临床导师是临床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各学校对于临床实习期间的实习教学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对于临床实习教学期间的双语教学提出要求与建立规范,同时给予临床导师以足够的经济支持是临床双语教学健康发展和临床导师岗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仅仅是临床带教时双语教学,则只要老师专业英语较好,就能做到。如果仅仅是要求临床讲课时采用英文PPT,则只要老师拥有英语国家留学经历或全英文学习经历就可以做到。但是,如果要求临床带教老师把同学的专业英语带到一定的高度,则要求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规范与考核标准;要求带教老师根据临床实际病例结合教学要求与学生情况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要求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同学密切接触,得到及时的反馈,进行不断地调整。这些对于老师的能力与精力都是很高的要求[8]。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家对于治疗师临床带教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有一套与之相应的临床导师制度,包括经济支持,岗位准入要求,岗位教学规范与标准,考核规范与标准。而合格的临床导师是进行临床带教与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

2.5对策

2.5.1分专业教学在学校期间进行分专业教学,PT、OT、ST分开,各个专业分别选用各自的英文原版教材。

2.5.2基本词汇库建设与学习考核,部分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考虑到应用原版英文教材后,虽然知识的全面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可以保证,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显得难度偏大。可以考虑进行基本词汇库建设和学习考核,部分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2.5.3开展双语教学从单纯的汉语教学,过渡到专业基本词汇学习与考核,与中英文双语授课,再到全英文授课,不求一步到位。

2.5.4加强师资建设各个学校及教学医院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国际化人才建设,为治疗师教学积累师资基础,同时针对临床带教与临床专业英语教学,建立相应的规范化标准与考核制度

2.5.5建立有资金支持的临床导师制度治疗师的临床实践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家对于治疗师临床带教师资有着严格的要求,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称之为临床导师,直接受聘于学校,学校对于临床导师有着相应的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同时也给予临床导师以适当的经济支持。国内实习则没有相应的临床导师岗位准入标准。而合格的临床导师是进行临床带教与临床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

3结论

专业英语学习要求将英语与专业相结合,而治疗师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行业。英语教学如果能结合到临床实践中去,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康复治疗实习单位有着丰富的患者资源,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结合专业英语教学有着学校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对于学生理解、表达、应用专业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则要求学校和教学医院培养和积累师资,学校开展专业英语基础教育,医院开展专业英语临床实习带教,并建立配套的规范标准,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多方配合才能达到提高我国治疗师专业英语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波,正确处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的关系[J].天津航海,2005(3):48-51.

[2]刘华卫,孙奕,于美霞,等.PBL模式的康复治疗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28:25-27.

[3]王尊,王磊,郭海英,等.康复治疗专业理疗学双语教学实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9):843-845.

[4]王于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8):743-746.

[5]吕晓,肖灵君,燕铁斌,康复治疗本科生《神经康复学》双语教学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4):369-370.

[6]陈琦,郑谦,石冰.医学教育双语教学模式语言学习环境的作用及其构建[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9,3(1):28-30.

第2篇

【关键词】作业疗法;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

Teaching Reform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Highvocational College

MA Xuezhen,WANG Xiaochen,CHEN Yi,et al.Daqing Medical College,Duqing 163312,Chin

【Abstract】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echnology is the focus of our school professional,(excellent skills +speciality)× attitude are our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eatures,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experience and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of the occupational therapy teaching in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Occupational therapy;Teaching Reform;Task Drive in Education

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作业疗法又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操作技术。作业疗法是以作业活动为媒介,针对的是日常生活作业功能,要求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活动,学习或再学习新得或失去的技能,从而使其得到最大行为上的改变,变成有作业意义的个体,最终目的提升生活质量,使人可参与及对社会做出贡献[1]。它没有固定作业活动的形式,治疗师要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的不同情况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因人而异的制定不同的作业活动,这就要求治疗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如何使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学时时间内,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操作临床常用的技能,对于教师来说的确也是一个挑战。本校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笔者的体会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1 课程设置

1.1 学时设计 根据教学需要,作业疗法学课程安排在康复医学概论和康复功能评定之后,与运动疗法学同时开课,考虑到高职高专的特点和总学时数等因素,本校安排作业疗法学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1.2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课堂授课、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三方面进行。其中,课堂教学是授课的基本形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点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笔者彻底打破传统一支笔一块黑板老师一张嘴的授课形式,借鉴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些方法,重点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法的思路设计是:设置目标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分析。方法如下:①设定标准患者上课之前由老师指导,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扮演标准患者,作业疗法标准患者训练我们一般只训练典型偏瘫的患者和脊髓损伤的患者;②角色置换部分学生模拟患者,部分学生模拟治疗师,部分学生模拟患者家属,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术,同时还能学习到如何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以便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查阅相关的教材、文献、临床资料,根据学生的特点设定本次课的明确任务。设定好的任务提前告诉学生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学生有备而来,分组完成任务,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心得,最后每组由一人总结发言,老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在此强调一点就是老师的总结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求必须对任务的完整解析,涉及到具体操作的时候还要做规范演示;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同学解决在讨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协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患者的处境和其中的种种难处。

1.3 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根据作业疗法的特点,结合国家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考试考核方案,笔者施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两者结合的形式。实践技能考核笔者事先准备了10套操作试题,这里既有单纯的技能操作也有与操作有关的问题,考核时两人一组考试者为治疗师,同组者为患者,配合完成考试,考试题目由学生抽签决定。笔试题以标准化客观题为主,约占50%~60%,主观题由简答、填空和病例分析组成。实践占30%理论占70%。

2 教学改革的意义

王玉龙[2]认为按照国际标准我国需要康复治疗师 30万。我国高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是从2001年开始的,目前培养的康复治疗师是每年8000人左右,实际上岗的人数为4000,还有很大的缺口[3]。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来提高学生的能力[4]。如何使学生尽快的适应职业的需要,是所有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我校借鉴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角的方式,使主角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时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如网络的运用,鼓励学生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性。讨论和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操作技巧,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动手能力。

3 存在问题与改进设想

尽管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定的改革,目前从考试成绩和同学们反映来说还是比传统教学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对于作业疗法教学改革的评估还需要一个客观的并且能定量的评估体系,评估体系还在研究阶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习惯了传统教学法,突然放开手脚自主学习还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思路比较局限。

参 考 文 献

[1] 窦祖林.作业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2] 王玉龙.康复治疗师教育体制的探讨.中国临床康复,2002,6(5):742.

第3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责任心、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92-01

前言

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需要,不仅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不同,而且各年龄阶段的患儿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对护理的要求也不同,从而造成数据多、概念多、理论性强的复杂状态,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够,比较容易出现医疗事故,所以在进行儿科护理当中需要有更高的责任心,通过在护理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安全护理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1 目前造成实习护士责任感差的原因

1.1 与带教老师沟通欠缺

目前我国医院的护理现状是:护理人员工作量大、配制不足、床护比不达标、任务繁重,这些导致护理人员对基本的操作厌烦,开始反感这项工作。而负责实习生的带教老师由于工作繁忙,责任心不强等种种原因,忽略带教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并且不能及时发现实习生的心理变化。这就使得护理实习生产生抱怨心理,觉得护理工作就是做一些很简单的琐事,进而对护理工作没有责任心。

1.2 护士生的儿科护理专业的知识不扎实

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的治疗及指导意义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护士的知识更加丰富,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知识,还要掌握护理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只有在熟练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性化护理。然而还有很多医院的护理工作仍然遵循着旧的护理观念护理病人,护士生没有及时的接触到新的知识体系,而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他们认为护理工作只是简单的进行各种基础的护理及医疗协助技术操作,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知识系。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形式已经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其理论体系指导下对患儿进行临床实践活动。

1.3 护士生心理压力较大

护士生在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自信,进而心理压力增大,因此护士生在实践过程中就会手忙脚乱,无法进行自主思考。然而儿科护理对护士生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护士生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并灵活运用,提高自己对压力的抵抗力。

1.4护士生的工作地位低

由于护理工作繁杂,使得一些护士生付出了劳动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其工作更是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加上护士生由于刚接触护理工作,对医院环境及护理内容的陌生,护理工作的生疏,致使患儿及家属对其护理工作的不信任,很多患者对于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不同意实习生操作。这就使得护士生对工作最初的热情大大地降低。

2 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提高护士责任心的措施

2.1 教学生如何加强与带教老师的沟通

带教老师由于工作繁忙会忽视对护士生工作的细节指导,导致护士生会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忽略许多细节上的问题,进而导致医患之间发生矛盾。因此护士生要有自己的自觉,勤于学习,有不懂的东西要及时的进行询问加以解决,并且要跟着老师进行临床实习,观察学习老师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沟通技巧,做好笔记。经常与带教老师进行沟通,从他们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为自己的护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2 引导学生加强对儿科护理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专业知识不合格是导致护士生责任心缺乏的一个间接原因。因此护士生在学校期间就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多进行实践,这样就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出现。基础的知识只能是理论,却不能运用到实践上,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书上没有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多加学习其他相关的知识,融合起来解决问题。

2.3 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减轻压力

儿科护理是医院中出现医疗纠纷最多的科室之一,因此护士生要有面对这些状况的心理准备。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最大的耐心与爱心,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信任,使他们配合疾病的治疗护理,减少医患纠纷。在此期间护士生会遇到很多挑战耐性的事情,如患儿因为不舒服而发脾气,家长因为孩子受苦而骂人,这都考验着护士生的耐性与压力抗性。因此护士生要经常进行自我调节,给自己心理暗示,工作之外做些放松心情的事情。

2.4 引导学生做好自我位置的调整

由于我国的国情,现在的护士生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比较娇宠,因此自信心极满。同时在医院的工作十分艰辛,节假日也不例外,每时每刻都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辛勤的劳动,但是却时常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尊重,这就极大地打击了护士生的自信心。因此护士生要调整好自己的位置,在家跟在医院必须很好的转换自己的角色,才不会应付不了极大的反差,让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从患儿及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言行,调节自己的心理。除了心理上的变化外,护士生也要学着充实自己,多多跟着经验多的护士学习,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

用心去护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全身心的去工作,帮助患者,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看到你护理的患者在你的精心护理下拥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后备力量,进而康复了。你就会觉得虽然辛苦,但是辛苦之后的成就让你更加充满热情。

3 结束语

儿科护理工作虽然是一种有风险的工作,但它是直接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护理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今后生活的质量。如果护士生在护理患儿的时候责任感不强,就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我们要加强护士生对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其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时刻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视患者如亲人,持之以恒,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红.儿科护士的沟通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第12期.

第4篇

关键词:团体即兴音乐治疗;残疾儿童;表达能力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以来国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即兴音乐治疗技术在儿童领域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成熟的方法,例如鲁道夫一罗宾斯音乐治疗方法、即兴歌唱治疗、即兴音乐演奏治疗等。这些方法在提高儿童的审美、情感、表达等能力上呈现出显著效果,特别对于语言能力水平较低的儿童来说更为显著。根据已发表的研究文献及报告来看,目前中国残疾儿童领域的音乐治疗实践及研究多是运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特别是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而干预目的大多以行为控制、情绪管理和认知增强为主,针对如何使用即兴音乐治疗技术来提高儿童表达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几乎没有。通过数据库查询和“即兴音乐治疗”相关的学术期刊、硕博论文、研究报告及学术专著,目前国内已出版的相关著作仅一本,期刊文献资料仅有数篇,其中所涉及的领域仅有老年抑郁症、自闭症儿童、大学生社交能力建设。即兴音乐治疗技术在我国的实践运用和这种方法的优越性严重不匹配,使多数有需要的人从未有机会从中获益。要让这种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临床的研究和案例的分析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即兴音乐治疗方法是音乐治疗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它非常自由和灵活,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先天的音乐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干预被激发出来。自我实现的潜力可以通过使用即兴演奏音乐获得有效唤醒,而人类本能的创造力也会有助于情绪、生理和认知方面的障碍得到改善。

在残疾儿童领域,对于患有精神发育迟滞、脑瘫、智力障碍的儿童,即兴音乐治疗法是最主要的干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经过悉心设计的音乐治疗活动,可以促进表达能力,产生有效的多重感官刺激,从而改善儿童的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并能加强其整体协调能力及驾驭空间能力。从而有目的地帮助儿童树立自信,消退其心理防御机制,培养残疾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矫治刻板与重复行为,提高其自我表达能力,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是指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文字、图形等方式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情绪、情感和意图等内心活动的能力。残疾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原因,表达的准确度和适宜度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一些孩子没有表达能力。但表达能力对于残疾儿童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准确表达诉求、寻求帮助、合理表达情绪、与他人交流情感、运用辅助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等能力都在残疾儿童的生活中至关重要。

因此,增加即兴音乐治疗方法在残疾儿童领域的实践,提高音乐治疗师对即兴音乐治疗方法的掌握能力刻不容缓。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研究的残疾儿童共有15名,其中全程参与两个学期6个阶段干预的有12名,另3名儿童分别因为转学、毕业、参加残奥会赛前训练等原因中途离开音乐治疗小组。所有儿童在接受音乐治疗期间均没有接受其他康复干预服务。参与者主要根据年龄、语言表达功能水平以及认知能力分为两组,每组6人。分配方式如下表:由于孩子们的智力水平普遍低于平均水平,并伴随一定行为障碍,因而在课堂秩序、注意力集中时长、语言接收能力、自信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善需求。

(二)研究设计

由于两个团体均为异质团体,儿童个体差异性较大,两个团体干预目标差异也较大,并且两个团体均需要参加连续的干预活动,本次设计不适合用两组随机对照的方式进行。一个自然学期大约有16周时间,其中最后两周为期末复习时间,因而音乐治疗时间安排在每学期前14周。

(三)测量方法

鉴于总体研究时期刚好跨越两个学期,中间间隔一个寒假,因而将每个学期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12名儿童进行即兴音乐治疗和认知音乐治疗干预,通过在3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收集家长评价表、任课教师评价表、学生自评表(适用于部分学生)、研究人员评价表以及课堂行为记录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方式:1.家长评价;2.任课教师评价;3.学生自评;4.行为观察记录;5.研究人员评价。

来自于家长,任课教师,参与儿童以及研究者的数据采用问卷形式、现场访谈和电话访问形式三种,分别在每学期第1次干预前,第6次干预后,第10次干预后和第14次干预后进行。行为观察记录数据由音乐治疗专业背景的观测者收集,包括内容有:①主动表达次数,②回答问题次数,③主动倾听(注视他人说话),④指令下倾听,⑤注意力集中时长,⑥打断他人次数,⑦语言表达的适宜度(问适当的问题,交谈时是否能轮流说话),⑧主动参与活动,⑨主动表达意愿(同意/不同意,诉求,适当分享),⑩控制内心冲动,非语言类表达的适宜度(目光对视,适当的个人空间概念,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适宜度,说话及歌唱的音量)。

三、治疗过程

治疗团体1组和治疗团体2组每周分别接受1次50分钟的音乐治疗,每学期共计14次,全程共计28次干预。其中每学期前2周为评估期,除2次评估性音乐治疗外,由任课教师配合发放和收集家长评分表,填写任课教师初评表,并且由研究人员根据预约情况与任课教师及家长进行电话和当面访谈。干预期以4次为1个阶段,交替使用即兴音乐治疗和认知音乐治疗技术进行干预。在即兴音乐治疗阶段,主要活动形式有:即兴歌唱问答(当下状态心情的分享表达),限定主题歌曲创作(以当下节日、节气、事件等为主题),团体乐器即兴,限定主题舞蹈(律动)创作,音乐聆听和艺术性表达,即兴音乐戏剧等。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阶段,主要活动形式有:音乐律动、乐器合奏(含鼓乐)、团体歌唱(认知类歌曲)、歌谣、场景练习等。每次治疗主要流程为:1.《你好歌》;2.状态问答歌曲或热身活动;3.主体干预活动;4.总结;5.《再见歌》。主体干预活动简要记录如下:

(一)治疗团体1组

1.干预阶段一(即兴音乐治疗)

第1~2次:通过循序渐进的歌曲创作活动,鼓励儿童去观察并唱出治疗师和同伴的特点。在活动的延伸中,治疗师和儿童一起创作叙事歌,歌词来源为用全体儿童的名字编成的故事。

第3~4次:主要为现实导向的训练,观察治疗师带来的秋季各种颜色树叶,通过即兴音乐想象和演奏强化对秋日的感知,并将儿童们对秋天的描述记录下来排列为较为完整和工整的诗句并最终加工为歌曲。歌曲旋律创作方式为儿童随机哼唱,再有治疗师根据最接近儿童随机哼唱的音高加工出旋律,并即兴配上伴奏和和声,营造良好的音乐美感以增强儿童的审美体验和成就感。

2.干预阶段二(再创造音乐治疗)

四次内容包括:图示谱乐器合奏活动、社交舞蹈、奥尔夫音乐游戏等。

3.干预阶段三(即兴音乐治疗)

第1次:在挑选和即兴演奏乐器的过程中鼓励儿童使用礼貌语言寻求帮助和相互协商合奏方式。

第2次:根据儿童的分享,采用“光棍节”为题材,以儿童对“光棍节”的理解为素材创作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情绪来唱这首歌曲。

第3~4次:创作和当下季节有关的歌曲《冬之歌》,并回顾整个学期内容,展望寒假和新年。

4.干预阶段四(即兴音乐治疗)

第1次:以儿童的寒假生活分享为歌词素材,以序列音乐创作手法让儿童为歌词谱曲并一起歌唱。

第2次:治疗师带来不同形态的春天的树枝(红枫嫩芽,不知名绿色嫩芽,针叶树枝,垂柳树枝,茶花树枝),邀请儿童观察并联想其他“在春天才能看到的事情”作为素材,创作歌曲《春之歌》。

第3次:使用每个成员生日中的数字用音条琴创作有一定节奏的旋律作为A旋律,并用《生日快乐歌》作为B段旋律进行ABA形式的合奏。

第4次:根据儿童的建议,以“结婚的意义”为主题进行即兴歌曲创作。

5.干预阶段五(再创造音乐治疗)

包括交通场景、购物场景模拟游戏,《洗手歌》以及音条琴伴奏即兴歌唱。

6.干预阶段六(即兴音乐治疗)

第1次:即将期满离开的两名实习老师参加音乐治疗小组,儿童用自己写的歌表达对实习老师的不舍、感激、歉意、祝福等情感,并在歌声中和实习老师告别。

第2次:在乐器合奏中体会混乱与有序,刺耳与悦耳之分,讨论在乐器演奏过程中每一个人感受到的“被尊重”和“不被尊重”的瞬间。再次演奏,练习如何用音乐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第3次:为中途转学离开的一名儿童创作告别的歌曲。

第4次:最后一次会面由儿童自己选择主题进行即兴音乐创作,儿童们选择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治疗师的特点编成了一首说唱歌曲。

(二)治疗团体2组

1.干预阶段一(即兴音乐治疗)

第1次:治疗师模仿儿童发出的无意识声音并将其旋律化,用音乐引起儿童注意,并与儿童建立音乐关系。

第2次:治疗师模仿儿童发出的无意识声音,并以其为音乐动机,发展成二声部重唱。

第3次:治疗师依次即兴唱出每个儿童正在做的事情和他们发出的声音。在治疗师不间断地唱出每个孩子的状态的情况下,音乐逐渐变得有规律,将儿童的行为音乐化并逐步纳入到了音乐框架中。

第4次:协同治疗师给儿童观看秋天美景的照片,治疗师即兴创作歌曲描述每一个场景,并且即时地将儿童发出的无意识声音作为衬词加入歌词中,将秋天颜色的颜料发给儿童,治疗师继续哼唱,儿童们在音乐背景下共同在同一张大纸上涂抹出一张秋天色彩的抽象画。

2.干预阶段二(再创造音乐治疗)

第1次:在指令下演奏按钟并拼凑成旋律,再邀请儿童轮流指挥。

第2次:学习动作歌曲《洗手歌》。

第3次:学习过马路场景歌曲《过马路》。

第4次:《小雨、中雨、大雨和雷雨》,分别用声势和乐器表现四种雨,感受不同音量,学习音量调节。

3.干预阶段三(即兴音乐治疗)

第1次:《听到“铃铛”就敲铃》,治疗师即兴唱一个关于铃铛的故事,要求儿童每次听到“铃铛”这个词的时候就碰响手中的碰铃,在其他时候保持乐器的安静。

第2~3次:唱故事《布莱梅的音乐家》。由治疗师事先改编好脚本,每个儿童戴上一个角色面具扮演动物,由治疗师即兴演唱旁白,并依次走到每位儿童身边,鼓励儿童模仿着演唱自己角色的唱段。

第4次:复结本学期一起创作的音乐,唱过的歌,展望寒假和传统新年。

4.干预阶段四(即兴音乐治疗)

第1次:治疗师带来不同的春季嫩树枝供儿童们观察,每个儿童分享一个关于春天的关键词或短语,发展为歌曲《春之歌》。

第2次:《你能帮助我吗?》即兴场景故事歌曲。

第3次:《可以和不可以》治疗师根据儿童在教室内的行为即兴演唱,例如“我们可以听音乐,我们可以唱唱歌,但是我们不能这儿睡觉;我们可以看窗外,我们可以看黑板,我们却不可以踢翻垃圾桶。”

第4次:用乐器为故事配音效。

5.干预阶段五(再创造音乐治疗)

第1次:通过分节歌《寻找颜色》认识色。

第2次:肢体和认知游戏《彩虹桥》。

第3次:《我爱音乐我爱跳舞我要耸耸肩》。鼓励儿童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替代“耸耸肩”,并将自己的动作名称唱出。

第4次:乐器合奏《云南》。

6.干预阶段六(即兴音乐治疗)

第1次:每个儿童分享一个关于夏天的关键词作为歌词素材,集体创作《夏之歌》。

第2次:重温过去做过的活动,治疗师用儿童发出的声音作为音乐材料即兴歌唱,并与儿童合唱,和最初做这个活动时的最大区别是,4名儿童开始主动歌唱而不是无意识地发出声音,1名儿童微笑聆听但没有发出声音,1名儿童摇晃频率与音乐律动一致。

第3次:夏日海滩主题音乐想象及听音乐自由绘画。

第4次:治疗师将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以及每个儿童在不同活动中取得的进步整理为问答歌曲,鼓励儿童用字词或短语进行对答,并将过去唱过的即兴旋律融入问答歌曲中重温。在活动的最后鼓励儿童相互握手、祝福和赞美。

(三)结论

根据治疗团体1组6名儿童的家长对治疗效果的8次评分,6名儿童的发音清晰度均略有改善,音量控制能力有显著改善,语言组织能力有显著改善,合理表达意愿的能力显著提升。根据治疗团体2组6名儿童的家长对治疗效果的8次评分来看,其中5名儿童有意义语言交流的次数显著增长,两名儿童刻板语言略有减少,1名儿童可使用字词回答问题,5名儿童可遵从两步语言指令,1名儿童可遵从部分一步语言指令。

根据共计8次教师评价,治疗团体1组儿童对复杂情感的表达能力显著提高,其中有5名儿童在8次评价中都显示出有掌握和使用新词汇,1名儿童在7次评价中都显示出有掌握和使用新词汇。治疗团体2组儿童使用语言对教师进行回应的次数有所增加,重复性语言和无意义发声略有减少。

根据治疗团体1组6名儿童的8次自评,4名儿童认为团体说话音量从“刺耳”降低到“多数时候合适”,6名儿童都认为自己每一次都掌握了新的词汇,6名儿童都认为自己倾听他人说话的情况、创作能力、自信心有显著改善。

根据行为观察,治疗团体1组的儿童达到了90%的短期干预目标,显著改善的项目有主动表达的次数,语言表达的适宜度、注视同伴说话的时长、主动表达意愿的能力、对他人空间的尊重,使用复杂词汇描述内心情感的能力等。同时,打断他人的次数显著减少。治疗团体2组的儿童达到了88%的短期干预目标。显著改善项目主要有使用字词交流的5名儿童逐步过渡为使用短语或句子交流,治疗前几乎不使用语言交流的1名儿童在多数被提问的情况下会使用字词回答问题,6名儿童在音乐治疗中均显示出可以表达肯定和否定的意愿,其中4名孤独症儿童的目光对视时长均有一定增长。

本次研究显示出12名参与研究儿童接受即兴音乐治疗期间表达能力改善的显著性均大于接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期间,经过一年的音乐治疗,儿童的表达能力较基线评估相比显著提高。研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样本数量有限同时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且复杂,另外由于每一名儿童都需要全程接受音乐治疗,难以使用随机样本比对方式对比音乐治疗不同干预方式之间以及音乐治疗与其他干预方式之间的效果差异。

三、讨论

本研究针对在残疾儿童领域相对运用较少的即兴音乐治疗技术的实际操作及效用进行研究,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从本研究中12名参与者的变化可看出,即兴音乐治疗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灵活多变的干预形式对于儿童的表达能力发展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可作为传统治疗的补充手段。由于音乐直接作用于情绪,因此即使是语言功能较低或语言沟通不畅的儿童,也可以从音乐治疗中受益;通过音乐治疗师理念的分享和与家长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⒂胝呒页び儿方式的提升;欣赏、享受音乐的愉悦过程对提高残疾儿童生活质量有极大意义。在本次研究中,12名参与者不同程度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产生了学习音乐的愿望和成为音乐家的理想,越来越多地主动寻求音乐审美体验,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出模仿力、创造力和适应力的增强。另外,本研究在现有基础上拓宽了音乐治疗方法在中国的应用,使临床实践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经验参考。

结论

第5篇

[关键词] 社区护理;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R52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46-02

社区护理是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护理学一个新兴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它的理论源自于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是指面对社区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每一个团体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康复指导、病人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等。其宗旨是促进健康、保护健康、预防疾病及残疾,通过健康教育和整体途径,对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和人群实现健康管理、计划、协调和实施连续护理。它把护理对象由原来单一的患病个体扩大到健康人、家庭,乃至全社区范围和生命全过程,

这种全面而连续的服务是医院护理不能完成的,它是一种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的护理服务模式,实现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增添了新的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范畴,对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70年由美国露丝・依瑞曼首次提出

“社区护理”一词并使用,社区护理在许多发达国家为社区民众提供综合卫生保健护理服务,并形成了较科学、完善的模式。

1 我国社区护理体系及发展现状

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引入社区护理,在社区护理的实践中开展了大量工作,局部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一些社区护理的实践工作模式,但多为单一的、肤浅的社区护理模式,缺乏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满足不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我国社区护理以往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农村,主要的预防系统是县(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所)三级网,其中少数护士直接参与儿童的预防免疫工作。在城市,预防工作主要依靠市(医院)、区(医院)、街道(卫生所)三级网展开,医院设有预防保健科,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预防保健工作。有的医院开设通过电话、电视、网络等热线咨询和诊治,服务形多种多样。还有的医院定期在街头义务为人群进行咨询和诊治、举办知识讲座、成立病友俱乐部等。尽管如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等,简、便、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大受欢迎。社区护理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于人们的需求,社区护理丞待发展和完善。

在我国卫生机构的管理到经费的预算却很少向社区护理发展。从政策上,仅颁发了有关发展社区护理的文件,但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计划,全国几家大城市上海、北京等有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但也还不完善.有的城市3-4名护士和1-2名医生做社区护理工作,但却没有专门的社区组织.从经费上,在我国的城市,多数居民享受公费医疗,而公费医疗仅限于医院服务,从而阻碍了社区护理的发展.在农村,由于社区医院的组织不完善,而离大的医院又比较远,出现小病不治,大病就医,所以造成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下降.近年来,虽然正倡导医疗制度的改革,但大部分局限于医院治疗,而且对社区护理还没有统一合格的收费标准,这些都影响人们对社区护理的正确认识,阻碍了社区护理的发展。

社区护理专门人才缺乏: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能力,良好的责任感和服务态度,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扎实护理操作技能,能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灵活的处理各种复杂的健康问题,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我国的护理人力资源一直短缺,中国现有13.5亿人口,护士仅有130.785万人,其中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更是短缺.目前我国通过多种形式培养社区护士,使能够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及工作方式《社区护士岗前培训大纲》为培养社区护理队伍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培训中逐渐形成一支专家队伍,拥有一系列的教材,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护理教育,促进社区护理的开展.卫生部颁发的《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社区护士必须具有国家护士的执业资格并经注册,还要通过地(市)以上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同时还要能够独立从事家庭访视工作,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区护理的需要。

2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趋势

2.1 人口老龄化对社区护理的需求

老龄人口迅速增加,老年护理和慢性病护理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占总人口的12%.据预测,我国到2025年老龄人口将上升到20%左右.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群,将对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从近一个时期来看,至少出现了三种趋势:一、需要赡养的老人急剧增加,家庭照料老人的功能逐渐弱化;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三、老年护理出现了从医疗护理扩展到预防保健的新变化。

2.2 城市化社区护理服务建设的需求,随着我过快速城市化,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为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配套的医疗护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2.3 顺应时代要求,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必然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由疾病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护理范围及场所由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服务对象由病人转向康复人群,护理工作以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要求各国必须推行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则是社区护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2.4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普的改变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护理工作也由疾病护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护理范围及场所由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服务对象由病人转向康复人群,护理工作以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实施全方位的、从生到死、连续性、综合性的预防工作,以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改变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这些慢性病的对卫生服务需求量增加,由于我国的卫生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调,当前,我国的卫生资源分配存在两个80%现象,即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卫生资源中的80%集中在大医院.对这一现象,这就需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将有限的资源充分用到居民的健康中去,所以发展社区护理势在必行。

2.5 医疗卫生费用费用的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医疗费用大幅度的增长与人们收入的增加不成比例,出现了许多有病无钱医治的现象.对合理安排和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据有关的调查:通过社区护理可以降低居民每年的医疗费用.

3我国社区护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学术界在理论上没有形成自身的模式,文献资料中也很少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但通过借鉴和引入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理论模式,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工作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家庭病床”模式

我国家庭病床最早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天津市,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一些国家老干部作好连续的医疗与保健服务,服务内容和形式简单。党的以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老龄化、慢性疾病的增加及医疗资源的紧张,家庭病床得到快速的普及,1984年卫生部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有力地推动了家庭病床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家庭病床护理服务对象主要为:1)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的患者。2)一切适合在家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3)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有困难的患者。4)需住院治疗而住院又有困难者。其服务项目有:诊病、送药、输液、注射、抽血化验、心电图、吸氧、按摩、换药、导尿、灌肠、鼻饲等,也可通过与医院相关科室及人员联系协调事宜,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家庭病床的护理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形式,以其廉价性、持续性、全面性、可协调性及可及性而受到很多社区居民的欢迎,但其护理服务存在服务对象局限(主要是病人而不是社区中的每一人或家庭),服务形式主要为医疗护理模式,且家庭病床服务缺乏规范化管理,服务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低,药物不良反应问题严重等诸多问题。

3.2 “学院-社区”模式高等学院有丰富的社区护理理论知识贮备和大量的人才资源(包括指导教师和学生),社区医疗机构有地缘优势,两者有机结合可达到较好的社区护理效果。华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是我国最早引入现代社区护理理论与全面开展社区护理教学的大学之一,1999年该护理学院与成都市中央花园社区的华西医大附一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共建社区护理实习与工作基地,较早提出了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护理核心内容。并与医院本部建立双向转诊,为该社区约10万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居民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达85%,家庭访视护理的满意度达94%。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的学院式社区护理模式,吉林大学护理学院的“社区-学校志愿合作社区护理,武汉工业学院医学院的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院校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护理对接,均是社区护理“学院-社区”模式的典范。

3.3 特殊人群的社区护理模式

社区护理的对象是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及每一个人,而其重点对象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我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院、所)及各种老人院(养老院、托老所)就是针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护理服务。我国妇幼保健服务按区域、分地段设置妇幼保健院(所)进行管理。在社区妇幼保健护理工作中,除对妇女儿童(孕产妇、婴幼儿)进行各种护理工作外,还通过随访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保健咨询等,帮助其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生理环境,具有典型的社区护理特点。隶属于民政部门的各种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老人院、托老所、社区养老院等,目前服务的主要对象为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照顾有困难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及为部分老年人提供生活与医疗方面的护理。生活护理包括一般饮食起居的护理,对丧失或大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部分老年痴呆症老人生活护理还包括进食、梳洗、大、小便护理,医疗护理包括入院和年度体检,遵医嘱的注射、输液、胃管、导尿管的护理等。

3.4 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2006年国务院了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层医疗与护理的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为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服务模式下的社区护理具有以下优势:1)目标明确,社区护理针对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家庭、个人进行护理。2)便于管理,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下设置社区护理的独立部门负责社区护理工作,由专人管理。3)服务便利,社区护士可很方便进入社区开展家庭访视、健康调查、健康指导、疾病康复甚至生活料理等,由于社区人口集中也便于健康档案的建立。4)资源共享,可及时与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社区居民减小医疗费用。5)效绩考核准确,可通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社区护理工作内容、管理手段和效果进行社区护理效绩考核,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

3.5 农村社区护理中心模式的建立以乡村医生为主体,以初级卫生保健为主要内容,以镇村一体化为原则,以地方经济为后盾开展农村社区护理服务,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的推行,完善了三级医疗保健网,为农民不同层次的治疗护理需求带来便利。在农村设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顺应了我国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的需求,为全科社区护理人才增加了培养空间与就业机会。

3.6 以城镇发展为导向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为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奠定扎实基础。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监管等方面总结经验,并适时推广,逐步扩大覆盖面,加快农村社区护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为农村社区护理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总之,我国社区护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我们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迎接面临的城市化和老龄化,将先进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与我国社区护理现实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发展的社区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庄华.关于社区护理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2).

[2] 段燕.北美社区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7-9.

[3] 梁文丽.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区护理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

[4] 胡莉萍.社区护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家庭护士,2008,6.

[5] 侯淑肖,尚少梅,巩玉秀,等.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医教结合

“医教结合”最早运用于儿童特殊教育领域,主要是通过结合医学与教育的双方资源,对残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使其尽可能地接近正常人的身心机能[1]。随着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正式颁布,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得到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他们在工作中无权对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若发现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来访者,需及时转介[2]。因此,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容易受到专业上的诸多局限和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医教结合”逐渐成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趋势。“医教结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主要是指整合医疗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力量,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干预学生危机事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一、“医教结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医教结合”支援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大框架下,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在面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会受到专业和法律法规的限制。而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专业人员有权利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当事人进行诊断和评估,这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在“医教结合”模式下,当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能够及时获得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专业人员科学有效的评估意见和人力、物力支援,有效缓解了高校的压力。同时,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也能在必要时向家长提供专业的建议,协助学校稳定家长情绪。

(二)“医教结合”提升高校心理危机预防能力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危机干预工作固然重要,但危机预防工作才是根本。具有前瞻性识别危机信号的能力是预防心理危机的关键。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医教结合”模式,能够建立医疗系统与教育系统针对危机预防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各类培训、讲座、论坛等形式,提高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对危机信号的发现和识别能力,从而更好地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医教结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组成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等。只有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专业素质,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教结合”模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供医学专业的知识培训,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专业化队伍培养体系。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专业人员不仅可以为学校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的个案督导,拓展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实用处理方式,还能为他们普及常用精神类药物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及其家长关于用药就医方面的沟通[4]。此外,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与高校可在“医教结合”模式下,共同探讨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新课题,提高双方在专业领域上的科研能力,将实践经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医教结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使用途径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七所高校率先在2014年5月与该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署了“医教结合”的合作协议书[5],以此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密切联系。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借鉴这一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当地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不断探讨新的合作内容。目前,“医教结合”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途径。

(一)健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架构

高校心理危机事件不仅会对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较大的伤害,也会对学校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一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各高校都重视组建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但以往这支队伍是以学校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为主力,而在“医教结合”的基础上,则可以建立一支由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医务人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辅导员、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的复合型队伍[5]。多方位培养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实现组织架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二)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专业的评估、诊断和建议

大学生正值人生发展阶段非常关键的青年初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他们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在自我探索和寻求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得以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度过该阶段。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比例的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学生,由于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限制,他们无权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但通过“医教结合”模式,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可及时为高校提供专业的评估、诊断及建议。在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他们也能及时到达现场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并在需要时指导高校依法做好心理疾患的转介工作。

(三)指导高校开展心理疾病学生康复后的心理帮扶

因心理疾病入院治疗的大学生,在康复后回校继续学习,高校需做好他们复学后的心理帮扶工作。但高校心理咨询师对这类学生在医院的就诊情况及康复情况所知有限,因此,如何开展他们的心理帮扶工作,往往困扰着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医教结合”的基础上,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在遵守专业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个案督导等形式,指导高校心理咨询师更有效和有针对性地做好康复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帮扶工作。

(四)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供专业培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决定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医教结合”框架下,精神卫生医疗系统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成员提供病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高校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获得临床见习机会,现场学习心理诊断和治疗;还可以邀请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对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日常心理咨询进行个案督导、案例会诊,以此补充和拓展高校心理咨询师对个案的理解,遇到一些特殊案例,双方还可以共同进行深入的探讨或者进行科研立项。高校与精神卫生医疗系统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习、培训和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创造了条件。

(五)开通心理疾病学生就诊的“绿色服务”通道

目前,社会各届关于心理疾病的接受度虽然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入院治疗心理疾病仍然持有抵触心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行“医教结合”模式,精神卫生医疗系统可设立专门的门诊通道,接收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门诊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的“绿色服务”便捷通道,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甚至可以提供单人间的“阳光病房”,尽可能地为学生及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三、结语

充分挖掘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与教育系统的优势资源,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促进两者有效协同,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教结合”模式,对全面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灵娜 单位:龙岩学院学生工作处

参考文献:

[1]张婷.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0-21.

[2]沈丽,薛玲.医教结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优势体现[J].统计与管理,2016(1):157-158.

[3]毕玉芳.“医教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3(8):67-70.

第7篇

不同的人要求不同,工作总结格式也不同。有的会要求用ppt来写,有的要求用word来写,而你知道怎么写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1一、脚踏实地,从护理基础工作做起。

首先,科室人员偏年轻化,工作经验不足,专科知识欠缺,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基础护理工作入手,严格执行查房程序和交班制度,将晨间护理与交接班作为交流平台,深入细致的开展专科健康知识教育,和人性化沟通,有效的提高病人满意度,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将核心制度落实作为本年度考核重点,每周考核一项,逐步规范工作流程。

另外,提高服务质量,从改进工作细节入手:

1.改进查对方式,将传统的称呼病人床号、姓名,改为问病人姓名,让病人主动回答,避免查对差错发生的可能性;

2.改进备皮方法,使用一次性备皮刀,撤消民用备皮刀,将滑石粉备皮改为肥皂液备皮,提高工作效率和备皮效果;

3.推广使用家属陪护椅,只象征收取使用费,为病人提供很大方便;

4.建立护士交流沟通本,将日常工作质量控制内容,传达会议内容,交接须注意事项等写入沟通本,各班参阅,减少须开会才能传达的周期长、不能及时改进的弊端,达到质量持续及时改进目的。

5..联合都市宝贝照相馆,免费为新生宝宝提供出生第一照,将新生的喜悦留给我们,也留给病人全家,取得特殊的良好效果。

二、抓制度落实,明确工作分工,防范工作漏洞。

将工作细化,进行分工,文书书写由责任护士和质检员三人负责,开成管床护士责任下完成病历,责任护士把管,质检员质控的三级质控模式,有效的控制书写错误和不规范书写,提高书写质量。工休座谈、抢救药品、实习生讲课、业务学习分别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负责,大家共同参与科室管理,有效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三、严格产房管理,完成布局改造。

加强产房管理,印制产科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张贴在产房内墙,强化操作流程化,落实腕带识别制度,严格执行新生儿腕带配戴工作,建立产房交接流程并督导实施,有效加强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管,同时完善疫苗上报及查对程序,加强疫苗管理。另外,根据管理年验收标准,再次进行产房改进,配置消毒用品,调整待产室、隔离产房、及隔离待产室位置,以达到标准要求。

四、苦练技术,严把质量关。

自去年7月到医院工作,我在二十部,二十部,二十科和重症监护病房轮换,学习工作。体验式学习,通过一年的感觉,以先前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的实际相结合,我们必须在和平时期,

一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并就此与多老师教另一方面,业余的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经验要素的使用。

在同期间对癌症化疗,化疗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各类专业第三十第一次接触的x科目比较陌生。经过4个月的学习,感觉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如:各种形式的化疗药物在不同的外周静脉的刺激,在化疗,如泄漏的危险,应立即采取保健措施,长期的发生术后深静脉导管护理的病人长期化疗。此外,在化疗的病人会出现胃肠道,皮肤,粘膜,精神状态和化疗的一系列反应的病人,

此时,我们需要为病人提供护理子护理领域的热情,尊重,耐心听病人的主诉,良好的床头交接班,给病人精神上的支持。

在有关知识,在学科学习的x三十。术前准备的心理辅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切口,协助咳嗽咳痰,观察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护理,导管护理,饮食护理,与观察和护理等术后并发症。作为妇女事务局与特异性肿瘤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它要求我们必须更多的耐心去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的工作。

现在我三十病房旋转,这是一个综合部门,有超声刀,介入性研究,西医和化疗。我觉得在这里学习,如很多事情:谐波手术刀病人应注意皮肤的保护,感觉活动的体温,和肢端足背脉搏等;后,应逐患者肢体制动干预对象,沙袋加拿大的压力,观察病人排尿。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除了与企业各部门的知识,熟悉,但我仍然注意到,在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和语言,有尊严的日常工作,文书工作,护士的专业形象,整洁的衣服,头发,没有浓妆艳抹,不穿高跟鞋,堵塞环,礼貌患有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和法规,对医疗的积极参与医院组织学习活动,以丰富的法律知识,增强安全法规自我保护意识。

在积极和护士长严格的指导下,我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通常在商业部门参加每月一次学习,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的会议上,坚持以病人护理的关键轮,护理人员为基础的培训,由部组织的关怀坚持二是技术操作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年的工作,可总是爱和奉献精神,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应急能力的质量。

当然,我发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应予改善。例如,在学习,有时有浮躁的情绪,感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冷静处理。在工作中,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

虽然基本上能够履行其职责和义务,但在行动方面也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是需要改进和加强我的未来发生。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众议院再次感谢护士长的领导,并确定以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助,感谢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同事教学的教师。回想起来,有一些进步和提高,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展望未来,

它应该发展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克服其弱点。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2儿科护士工作体会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面对只会哭闹而不会表达和配合的小儿,儿科护士除了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处理应急的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聘用护士占护士比例的60%,其中低年资聘用护士占50%,而聘用护士入学门槛低,综合素质均较低。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更好为病儿提供优质服务,使病儿得到真正实惠,加强对聘用护士培训是当务之急,笔者将从事儿科五年护理管理工作来,对聘用护士培训的经验总结如下,供护理同仁参考。

一、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责任心强,家属不易理解,收入低,随时有聘用护士跳槽,为了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除了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外,还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只有从内心热爱该项工作,才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二、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将病人的合法权利还给了病人针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科室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依法行护。

查找病儿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每月组织一次查找安全隐患的讨论会。不断查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方便、周到。

三、转变观念,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1世纪,客户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服务成为竞争的主体,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最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素质形象,是病人了解医院的第一窗口。护士应明确,医院没有病人,就没有护士存在的必要,医院就要关门,护士就要失业,护士工作就是要病人满意,病家满意,把病人满意作为护士服务理念和行业准则,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

四、加强专项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训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服务期望值越来越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家长都希望护士为病儿的每一项操作都能一次成功,特别头皮静脉穿刺,而穿刺成功率受病儿的血管的分布,病儿疾病,护士的心理素质,临床经验等因素影响,如果一次未成功,家长就会投诉、埋怨,因此为了提高输液成功率,我们对聘用护士采取一帮一带教,并利用小白兔练习头皮静脉穿刺。

五、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儿科又名哑巴科,患儿是有苦难言护士只有具备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才能准确观察病儿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中护士要善于勤巡病房,勤于观察病情,这样才能准确发现病儿病情变化,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才不会因疏忽延误病儿的治疗、抢救,然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因此,除了科内每月根据收治病人的情况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外,还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参加不同学历层次继续学习,阅读相关的杂志,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病情观察能力,更好适应护理工作。

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一个组成部分病人可复印,它可作为护患举证倒置的依据,这就要求记录真实、准确,大多数聘用护士均为初中毕业后读护校,知识水平缺乏,而要准确、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必须具有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聘用护士的理论知识培训。

六、加强美感意识

有句话是“给好人学好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护士的言行举止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举止端庄,着装整洁,仪表大方,说话礼貌,和蔼可亲,病儿家长就会感到亲切、信赖、安全,反之就会持怀疑态度,对护士信任度下降,而许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对护士不信任而诱发的,为此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包括:仪表、语言、情感等。

七、培养团队意识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每一个护士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存在工作经验,能力差异,作为管理者要对她们进行协调、整合,如进行合理分工、搭配,并给予帮助、引导、鼓励,大家只有团结协作,步调一致,观念统一,才能搞好护理工作。

八、重视对聘用护士的人文关怀

聘用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生力军,后备力量,关爱她们的今天就是关爱她们的未来,部分聘用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低人一等的思想顾虑,管理者除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她们以外,还要尽心尽力为她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给予生活学习上更多的关怀,使她们安心工作。

儿科聘用护士经过培训后,综合素质均有较大的提高,她们大多安心本职工作,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深受病儿家长和同仁的好评,她们工作真正使病儿和家长满意,儿科护理质量已逐步上了一个台阶。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__年很快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领导、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护士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较好的完成了20__年度的工作任务。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

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4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本人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做好护士工作计划,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医。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做好护士工作总结,从总结中汲取经验教训,从总结中成长。

以上是我的个人实习工作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医护人员工作总结范文5今年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做好护理工作,认真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下面是本人今年的工作总结汇报:

一、尽职尽责,搞好护理工作。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经过20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着装整洁大方,用语文明规范,态度和蔼,礼貌待患。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和操作规程,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千方百计减少病人的痛苦,安安全全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是职工家属,还是地方患者,我都坚持视病人如亲人,做到态度好、话语亲、动作柔,耐心回答病人及其家属关于病情的咨询,以及家庭治疗、保健方面的注意事项等,没有发生一起与病人的言语冲突,没有发生一起因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二、发挥作用,做好帮带工作。对于病人来说,护理工作不是一个护士能够主管负责的,而是一个需要团队轮值配合的工作。近年来,医院为护理队伍补充了新生力量,工作中,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优势,主动搞好帮带工作,为年轻护士讲解业务技术、与病人沟通等方面的知识,解决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落实护理措施,帮助年轻护士尽快成长,为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8篇

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照顾一般,这是上好每一次课所必需的,处理方法也很多。主要包括重点、难点详中有精,综合归纳,引出思考。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加深印象,而在课堂上教师只用几句话总结一般性内容,不作过多解释或只出思考题,下课后让学生根据总结好的知识点作为引导,或以思考题为引线自主学习,从而了解和熟悉这些基本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到一般,可以很好地解决内容多和时间少之间的矛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通过教学实践了解到,经过教师细心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对小儿内科的学习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及时改进、课后通过开座谈会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与量。

优化课程结构与设置儿科临床教学任务繁重、课时较多,而且一些内容和内科学、传染病学重复,导致学生学习的负担过重,学习的兴趣降低,接触患者的机会太少,教学效果不佳。但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科疾病不是成人疾病的翻版,课程内容有其特殊性和学科特色。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精简教学课时,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设置,进行统一整合。儿科临床教学的课程内容和实践,努力做到"源于大纲,高于大纲",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发展。理论课的教学,做到突出关键点及难点,大胆整合旧内容,添加新内容,准确、及时地反映最新进展,医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医务工作者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2]。

丰富教学手段及方法我们一贯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用多媒体教学,配以相关的视频、动画,使其生动,易于理解、掌握,依托丰富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展开数字化教学,不断提高儿科教学水平,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使我们的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知新。加强儿科双语师资的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双语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认真进行选择,不搞一刀切,逐渐提高英语授课的课时,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儿科英语水平。儿科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生,通过坚持序贯性的双语教学的理念及实践[3],不断提高儿科学双语教学质量。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和国际医学教育日益接轨的今天,开展和加强医学教育双语教学,提高儿科学双语教学质量,培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更高的医疗人才是双语教学的目标。

改革临床见习、实习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4],在医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改进,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们采用了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采用病例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拓展思维的目的。例如,问诊,告诉学生问诊是儿科医生最重要的一种诊断工具,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采取有助于问诊的环境布置、坐姿、身体距离及语调,启发、称赞并鼓励患儿;采用开放式提问,问诊在于仔细倾听和观察,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而非详细记录笔记,满怀同情心的倾听不仅是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尊重,其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手段,是一种心理治疗措施[5],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方法。儿科也称"哑科",患儿不能准确、全面叙述病情,对患儿病情的了解,首先取决于父母的关注度,其次取决于父母的知识水平,更主要取决于儿科医师的细心观察,反复问诊,详细查体。结合具体问题,不仅复习和巩固了已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阶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精选常见疾病,结合典型症状、体征,指定2名学生采集患儿的病史,进行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分析病情的演变过程,小组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纠正不足之处,改正错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分析病情,最后总结出病例的临床特点,做出详细的临床诊断、需要鉴别的疾病,明确进一步确诊所需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实际工作能力,老师因势利导,与学生共同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推广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进行研究和学习过程,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以患儿疾病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6]。PBL教学过程可划分成5个阶段:①提出问题;②建立假说;③收集资料(自学);④论证假说;⑤总结拓展。PBL教学法既加强了学生的基本临床训练,又加强了逻辑推理和整合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改革出科考试模式出科考试以多站考试的模式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培养临床技能。多站考试包括:①采集病史;②体格检查;③辅助检查;④病历书写;⑤提问答辩。要求学生努力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突重点出、思路开阔、融会贯通。儿科疾病具有特殊性,许多疾病具有年龄特点。儿科疾病病种多、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病人不能主诉病情,通过实践和考试,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全面考虑问题,给予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出科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学习,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知道要进行出科考试,学生们会有一些压力,促使他们认真对待,竭尽全力完成儿科实习任务。考核后,进行集中分析、讲解,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出科考核对今后的学习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