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8 14:12: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设备检修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规范流程
对于这一方面,应当重点将所有特殊时段、小型、分散作业纳入作业计划管理,加强临时性生产计划风险管控。注意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手段,诸如操作票等,来切实消除生产计划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效规避临时性现场作业和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提高检修计划的执行率。
2注重计划的落实
对于变电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工作而言,不仅仅应当切实针对变电环境选择合理的检修计划展开模式,积极推进状态检修的成熟与发展,还应当制定更为宏观和详实的工作计划,并且着眼于落实。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将三种计划模式加以合理安排,面向不同的计划工作方式展开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工作,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在面向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体系的时候,需要注重编制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包括月度以及年度等多个层次,并且注意落实责任制。
3加强风险管理
加强风险管理是变电检修体系中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按照不同的工作计划周期,来实现不同层面和程度的风险管理控制。季度计划重点分析季节性气候因素及重大检修项目引起的风险,提前部署相应措施;月度计划重点分析作业可能造成的电网事故等级,进行作业风险评估,制定并优化施工停电方案,对于大型或复杂的停电施工项目,组织现场勘察会审,严格控制停电时间;周计划重点安排风险管控具体措施的落实,周步下达生产计划与风险控制措施;每日生产早会重点控制已布置措施的执行。
4加强控制和信息反馈
管理工作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环节就在于控制,而只有建立起良好和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才是实现控制和纠偏的有力保障。对于不同环境中产生的信息加以整理,并且找到对应的接收端口实现信息的反馈,构建起完整闭环,是当前变电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工作的核心重点问题之一。唯有如此才是切实实现面向检修计划的管理工作的价值所在。
5结论
各生产部门每年提前两个月按照统一表格进行检维修项目申报,包括项目名称、检维修方案、人员(单位)、安全措施、质量要求、进度原则、所需材料、监督人员、类型、部门(单元)等信息。由主管部门统一绘制网络图、施工进度表、开停车吹扫置换进度表、抽加盲板建图和动火、动土作业平面示意图及有限空间作业平面示意图、安全检查人员网络图等。其中定方案、定人员(单位)、定安全措施、定质量要求、定进度原则为重点“五定”,其具体要求是:(1)定方案:编制方案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及其他相关事宜;明确具体任务、起止时间;制定合理的组织措施;对检维修内容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分析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或安全方案。(2)定人员:根据项目的内容和特点,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检修人员,从事检维修工作。可以是天宏公司内部作业人员,也可以是承包商作业人员,但都需要对参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3)定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针对检维修方案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而制定的。(4)定检维修质量:制定质量标准,严格把好质量关是必须要考虑的和重视的。(5)定检维修进度:科学安排工期,合理安排进度,不能盲目赶进度而忽视施工质量和作业安全。
2检维修进行实施时,应执行的标准程序
在以上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制定出来以后,就可以按照公司统一安排进行检维修工作的具体实施了,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检维修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编制具体的检维修施工方案;——办理工艺、设备设施交付检维修手续;——对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检维修前对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确认;——为检维修作业人员配备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办理各种作业许可证。(2)检维修实施过程:按照以上标准要求和方案进行检维修作业施工,相关人员各负其责进行现场作业。——施工人员按照检维修施工方案施工作业——相关人员按照安全检查人员网络图进行现场监督(3)检维修后:检维修作业完成后根据检维修实施方案中的施工标准和验收条件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和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相关人员按照验收单参与现场检维修项目完工验收——生产人员与检维修人员完成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标准化的检修顺序就是要对检维修工作的每一个程序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用什么工具,按什么顺序以及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全体检维修人员则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执行,通过这一系列的标准化程序的落实来保证最终的检维修工作质量。
3检维修工作标准化带来的效果
检维修工作标准化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严谨细致的技术过程和识别过程,我们通过应用检维修标准化程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地好处:
3.1使检维修工作得以安全、可靠、有序的进行对比公司使用检维修标准化前后数据可以明显看到这一效果:2009年项目数量138项,2人烫伤,1人震聋,2010年项目数量135项,一人坠落,2011年项目数量140项,3人窒息。2012年使用标准化后项目数量142项,0伤亡事故。
3.2使检维修工作得以经济、高效的完成2009年项目数量138项,工期60天,支出600万,合格率95%,2010年项目数量135项,工期60天,支出605万,合格率92%,2011年项目数量140项,工期62天,支出620万,而2012年使用标准化后项目数量142项,工期大幅缩短至45天,而支出费用在项目增加的情况下却远远低于往年,仅为503万。这说明使用标准化后检维修工作得以科学安排,直奔设备问题的核心,减少了盲目的支出。
3.3培养出一支正规的检维修队伍检维修工作对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要求,而公司现有的人员技能结构处于中高级数量少,初级数量多这么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对于占大多数的初级水平员工,一方面会出现检修质量不受控,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员还不能独立上岗操作,就会造成队伍力量不足,资源浪费的情况,通过执行检维修工作标准化,能够使检维修人员明白自己要做准备什么、干什么、怎样去干,每一步的标准是什么,由此加深了对方案的理解,可操作性,保证了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避免了人员技能水平不高等因素对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队伍技术水平。
4结语
关键词:档案,更新,库存,动态,规范
随着近几年炼厂的发展,新装置不断增加,旧装置连续扩能改造,动设备的维护数量和维护难度相继增大,配件种类、数量不断增多。作为维护单位,人员没有增加,要想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只有不断提高机泵维护效率。论文参考网。
1.目前状况
日常设备检修过程中,设备维护人员、检修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很大精力花费在寻找配件上,现场处理问题的时间被占用。论文参考网。日常设备检修流程如下:①领任务单-②准备工具-③去现场-④现场拆检设备-⑤清理易损配件-⑥携旧零件去仓库领新件-⑦返回现场-⑧回装设备-⑨试车。以一催化油浆泵为例,统计发现整台设备检修需要235分钟,其中的领用配件时间与设备拆装时间相同,占21%。耗费时间过多,影响了检修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日常设备检修过程中,领用配件有下列几种情况:
(1)在领用配件时,有的小组离现场较远,为节省时间,接到任务单后,直接按装置位号或按照任务单提供的配件明细,先领配件,再到现场拆检设备,有时会遇到与现场拆下配件不符的状况,需重新回来领用。
(2)携任务单与旧的配件领用时,任务单上配件与旧配件不符,旧配件上型号已磨损,无法看清楚,库管员与检修人员均不能确认型号,需要再找车间技术员确认。
(3)在配件型号清楚明了的状况下,库官员无法确认库中是否有配件,对仓库进行地毯式搜寻,有时能找到,有时找不到,配件种类混乱,排列无序。
(4)领用配件与实际旧件出现尺寸偏差或结构不同,无法进行回装,等待新的配件到来或想办法修复旧的配件。
(5)对5个检修小组的配件领用时间进行了统计,单位为分钟,见下表.
为了防止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本论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快速处理现场问题的目的,通过智能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得出,本论文提出的观点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随着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站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是,较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站具有跟多的问题,尤其是运行不稳定,常见的有远端模块烧毁,合并单元异常,智能终端异常,保护装置的通信异常等问题,对于大数据处理的变电站,大量信息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延时、网络风暴等原因,在实际运行中,同样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间隔层设备数据中断、位置状态无效、控制块断链、遥测遥信等无法上送后台、保护跳闸命令、遥控命令不能执行、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跳闸命令异常等各种问题。
2、运行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操作时,不仅仅要考虑到常规站操作中的各种操作要点外,还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2.1检修压板的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智能变电站的检修压板不同于常规站的检修压板,智能站的检修压板投入时,相应的保护功能会发生变化,而常规站的检修压板投入时,只是屏蔽信号的上传。因此检修机制是智能站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所谓的检修机制是指,当智能装置投入检修压板后,动作报文中的检修标志位变成1,当另一个保护装置接收到该报文后,首先与自己的检修位进行对比,只有检修位一致时,才能判断为有效。如果不一致,则判为无效处理,在智能变电站中检修机制一般考虑保护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之间的配合关系,如果保护装置和合并单元的检修不一致,那么保护可以采样但不进行逻辑计算,如果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的检修不一致,断路器无法跳闸,具体的跳闸逻辑如下图表1。在图1中假设合并单元为X,保护装置为Y,智能终端为Z
图1 检修机制逻辑图
(1)误投入合并单元的检修压板时,将会导致保护功能失效,虽然可以看到采样,但是该采样不参与逻辑计算,从而闭锁保护功能,造成保护拒动,从而扩大事故范围。
(2)误投入保护装置的检修压板时,由于保护装置与合并单元的检修品质不一致,保护装置将采样值作为无效处理,从而导致保护功能闭锁,同样造成事故,即便保护发生动作,也无法跳掉断路器。
(3)误投入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时,由于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跳闸GOOSE报文的检修位不一致,所以智能终端视为无效处理,从而导致断路器无法跳闸。
2.2合并单元检修压板的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1)在投入合并单元的检修压板之前,应该首先检查一次设备是否处于检修状态或者冷备用状态,同时检查是否与该合并单元有关继电保护装置的SV软压板已经退出,尤其是仍需要继续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
(2)如果一次设备继续运行,在投入合并单元的检修压板时,应该首先确保所有的保护装置处于“退出”状态。
2.3智能终端检修压板的操作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1)在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智能终端检修压板的操作可能导致断路器无法跳闸,因此在投入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之前应该确认智能终端的跳合闸硬压板已经退出。
(2)在投入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时,应该确认本智能终端对应的断路器是否处于分位,并且确认与本智能终端有关的所有保护装置的GOOSE接受软压板已经退出,尤其是运行装置的GOOSE接受软压板。
3、装置告警信息以及处理原则
3.1保护装置告警信息以及处理
保护装置具有较强的自检功能,能够实时监视自身程序的运行情况和与其他智能设备的通信情况,当保护装置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一些异常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或者造成部分保护功能被闭锁,通常情况下保护装置可能发生以下几种问题。
(1)SV异常报警。保护装置在报出SV异常时,可能导致失去部分保护功能或者全部保护功能,此时我们应该现场退出相应的保护功能,当退出保护后检查合并单元的运行状态,保护至合并单元之间的光纤链路,合并单元和保护装置的光电转换口。
(2)GOOSE异常报警。保护装置在报出GOOSE异常时,往往会导致断路器的位置无法上传给保护,从而引起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在发生GOOSE异常时,可能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保护与智能终端之间的GOOSE链路中断,第二种是保护与其他保护之间的GOOSE链路发生中断。在处理GOOSE锻炼时,首先检查智能终端的运行状态,再检查其他相关保护的运行状态,最后检查光纤是否断开或者光纤接口是否损坏。
(3)软、硬件异常告警。当保护装置发生软件、硬件异常时能够及时的自检出来,则根据保护的自检报出相应的处理,如该异常报警必须闭锁相应保护,还需要现场退出相关保护。
3.2合并单元告警信息以及处理
当合并单元发出异常告警的信息后,首先应该检查合并单元的指示灯,根据点亮的灯来判断告警的原因,如双母线接线形式下合并单元采集不到刀闸位置时会发出报警。如果无法通过点亮的灯来判断,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1)同步异常告警。当合并单元的GPS发生异常时,合并单元面板的同步灯会点亮,此时我们可以重点检查对时装置,检查的方法是看GPS光纤是否有红光,如果有说明合并单元GPS接口异常,如果没有红光说明对时装置出现问题。
(2)采样异常告警。
当采样异常时,无法通过肉眼判断出问题所在,此时需要利用网络报文分析仪,通过报文分析来判断合并单元发送的采样值是否正确,需要综合保护装置来判断问题,当有电压级联时,还需要检查电压级联,检查的对象是母线合并单元。
(3)GOOSE告警。
当合并单元发生GOOSE告警时,应该检查GOOSE的链路状态,由于单元的GOOSE只与交换机进行联系,所以首先检查交换机以及到交换机之间的光纤链路,如果还无法确定问题,需要检查信号发送端装置的运行状态。
3.3智能终端告警信息以及处理
当智能终端出现异常告警情况时,运行人员应该立即检查智能终端的指示灯,判断智能终端能够完成正常的跳合闸功能,第一时间应检查GOOSE链路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解决方案。
(1)GOOSE断链,出现GOOSE断链的可能有母差的直跳、线路保护的直跳或其他有关保护跳该断路器的光纤链路发生断链。
(2)出现控制回路断线。控制回路断线告警信号由智能终端通过GOOSE发直接到测控,然后由测控负责上送到后台监控,该信号只反映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是否正常,如果出现这个问题,应检查断路器的二次控制回路,并通知专业人士立即处理。
4、总结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好的预防和处理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是运行人员当下工作的主要任务,而本文提出的一切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能够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论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性高,本论文参考了各种智能化变电站的相关书籍以及结合现场要求、厂家研发人员的意见,因此提出的观点具有实际文献作为参考。
[论文摘要]电力二次设备同样需要状态检修,这样才能和一次设备保持同步,适应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给出了电力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定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解决了电力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几个具体问题。
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电力部门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势在必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使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成为可能。目前,我国针对电气一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对一次设备实施保护、控制、监测的电力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被忽视。
一、电力检修体制的演变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中,电力设备检修体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检修策略由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的故障检修(BM,BreakMaintenance)发展到19世纪产业革命的预防性检修(PM,PreventionMaintenance)。预防性检修又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又出现了不同的检修方式:一种是主要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内容与周期的定期检修(TBM,TimeBasedMaintenance),或称计划检修(SM,ScheduleMaintenance);另一种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RCM,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到1970年,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状态检修(CBM,Con2dition-basedMaintenance),也叫预知性检修(PDM,PredictiveDiagnosticMaintenance),这种检修方式是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为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
二、电力状态检修的概念
状态检修可以简单定义为:在设备状态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和分析诊断的结果,科学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的检修方式。它有三层含义: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诊断是以状态监测为依据,综合设备历史信息,利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技术来判断设备健康状况。
就电气设备而言,其状态检修内容不仅包括在线监测与诊断还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诸多工作,最后要综合设备信息、运行信息、电力市场等方面信息作出检修决策。
在电厂、变电站检修决策时要考虑电网运行状态,如用电的峰段与谷段,发电的丰水期与枯水期;设备所在单元系统其它设备的运行状态,按系统为单元检修与只检修单台设备的合理程度;电力市场的需要,进行决策风险分析。
三、电力状态检修的优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正逐步向状态检修体制过渡。状态检修与其他检修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开展状态检修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而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是为了减少设备的检修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开展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分析,可以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即做到设备的经济运行。
2.开展状态检修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定期维护和检修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费用的浪费;由于定期检修工作量大,往往使检修人员疲于奔命,加上现场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影响“,越修越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开展状态检修,可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集中了优势兵力,使检修工作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是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方法。
3.开展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已经具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和分析判断方法,开展状态检修已有较充分的技术保证。
4.由于状态检修往往是以设备运行状态下的在线监测结果为依据进行的检修,所以能够预报故障的发生,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防止发生意外的突发事故。
四、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内容
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要监测二次设备工作的正确性,进行寿命估计。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对象主要包括:交流测量系统;直流控制及信号系统;逻辑判断系统;通信管理系统;屏蔽接地系统等。
交流测量系统包括:TA、TV二次回路绝缘良好,回路正确,元件完好;直流控制及信号系统包括直流动力、控制操作及信号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好;逻辑判断系统包括硬件逻辑判断回路和软件功能。二次设备监测对象不是单一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监测各元件的动态性能,有的元件性能需要离线监测,如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曲线等。
因此,二次设备的离线监测数据也作为状态监测与诊断的依据。
五、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与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关系
一次设备的检修与二次设备检修不是完全独立的。许多情况下,二次设备检修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才能进行。在作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时要考虑一次设备的情况,做好状态检修技术经济分析。既要减少停电检修时间,减少停发(供)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检修次数,降低检修成本,又要保证二次设备可靠正确的工作状况。
关键词:捞渣机,埋刮板机,改造,对比
0 引言
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600MW超临界锅炉是上海锅炉厂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Π型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锅炉燃用神府东胜煤,掺烧山西大同煤和蒙煤。炉后尾部布置两台转子直径为Ф13494mm的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制粉系统配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送粉系统。2台机组分别于2006年3和2006年8月投入商业运行,锅炉冷灰斗密封板焊接在水冷壁底部插入渣井密封槽内,渣井依靠地面立柱平台支撑,液压关断门利用法兰固定在渣井底部,关断门插入捞渣机内形成炉底密封。捞渣机选用浙江乐清电气传动设备厂生产的刮板捞渣机,采用埋刮板机二级输送方式;运行的流程为:捞渣机----碎渣机----埋刮板输送机----渣仓。
捞渣机系统流程图
1 存在问题
埋刮板机由于制造质量差,链条频繁断裂,造成捞渣机频繁跳闸。由于捞渣机液压马达扭矩小,经常出现被灰渣压住拉不动的情况。
尾部液压张紧装置为两侧单独布置,无防掉落措施,也没有中间支撑轴,在链条受力的情况下,向内侧倾斜,无法进行张紧调整,经常出现张紧装置掉落的故障,造成捞渣机无法运行。
埋刮板输送机与捞渣机出力不匹配,渣量大时埋刮板机无法输送,大量的灰渣从埋刮板下部溢出,进入溢流水池,溢流水中含渣量过多(最大时达70%),造成溢流水泵损坏、振动大,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从埋刮板输送机底部溢出的灰渣量大,经常导致高效浓缩机内灰渣不能及时排出,灰渣积累过多造成泥浆泵损坏无法正常运行,只能被迫采用高压消防水进行人工冲渣来维持高效浓缩机的运行。
从埋刮板输送机底部溢出的大量的灰渣最后输送到煤泥沉淀池,使得煤泥沉淀池在10天左右就被渣积满(最短时间为7天),导致煤水和灰渣无法进入。
捞渣机出现问题以后,处理的惟一手段就是降低机组出力,关炉底液压关断门,进行人工除渣,直接影响到机组的经济运行;人员进入捞渣机内部进行除渣工作,液压关断门出现故障一旦打开,存在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
自机组投入运行以来,捞渣机和埋刮板输送机频繁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着机组的稳定运行和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对捞渣机系统改造已经是势在必行。
2 调研情况
对于捞渣机系统设备改造,公司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组织技术人员对附近电厂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了解到大部分电厂所采用的捞渣机均采用一级输送方式,由青岛四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运行效果良好,基本无故障,维护量小。青岛四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厂1000MW、900MW、600MW、300MW机组干式、湿式除渣设备的专业厂家,占整个除渣系统市场份额的80%。特别是驱动采用进口赫格隆大扭矩液压马达,配以原厂液压动力站,变量泵调速,动力强劲,运行平稳。可实现稳定的无级调速,减小对设备的冲击,同时能对捞渣机的过载起到更为安全的保护作用。经过考察和论证,公司批准并委托青岛四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负责捞渣机系统二级改为一级输送方式的设计和制造,并指导安装和调试。
3 捞渣机系统改造情况
2007年1月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对#1机组捞渣机系统进行改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二级输送方式改为一级输送:把埋刮板输送机、碎渣机取消,将捞渣机水平段和斜升段延长,直接将灰渣拉到渣仓。
(2)更换扭矩大的进口液压马达和动力油站。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
(3)尾部机壳改为封闭结构,尾部机壳上下槽体使用钢板制作,整体为焊接结构,制作拼装,现场对接。
(4)尾部张紧装置更换为全自动液压张紧装置:单向机械逆止机构、双套管结构并设手动加压泵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站、液压管路等。
(5)对刮板和链条进行整体更换,其连接方式由Ω环连接改为叉型连接。
4 改造设备特点:
(1)原上海液压有限公司生产的液压马达更换为进口赫格隆生产的金牌CB马达,扭矩由2×40000Nm,提高到2×80000Nm。
(2)刮板连接方式采用牛角式叉形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链条为整体式,接头少,连接器与链条连接非刚性、无螺纹,刮板间距可随意调节,拆装刮板方便,刮板损坏不影响捞渣机运行。
(3)刮板为矩形结构,刮板铰叉采用阿尔斯通四洲新型锻造插销式铰叉,强度更高,耐磨性更好。
(4)尾部张紧装置更换为全自动液压张紧装置,其优点是:能保持张紧力恒定,并及时吸收捞渣机拖动链条磨损后的增长量,保证链条、刮板全程张紧,使捞渣机运行平稳,降低刮板与底板的摩擦阻力,防止捞渣机掉链、卡链,辅助脱链,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张紧行程500mm。为保证安全可靠性,张紧装置加设单向机械逆止机构,防止张紧滑块因捞渣机负载加大而回落;同时采用特制油缸结构,油缸为双套管结构并设手动加压泵,双套管夹层为储油腔。正常工作时油缸由张紧液压站电动油泵供给压力油、蓄能器在一段时间内保压并补充压力油;当液压站系统故障时,可切换加油回路,由油缸加压泵直接为油缸加压张紧尾轮。论文参考网。
全自动液压张紧系统组成:液压油缸、液压站、液压管路等。同时增加一路电源,由电控箱来实现控制(如图所示)。
5 结论
自#1机组捞渣机改造安装到现在已经稳定运行10个月,整体运行状况良好,设备性能优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消了二级输送设备,性能指标与机组完全匹配。经实测完全达到技改的要求,即捞渣机出力保持在5t/h,最大出力33t/h,链条牵引速度0.5~3r/min之间调整。
(2) 溢流水中含渣量由70%减少到0.23%,保证了溢流水泵、高效浓缩机、泥浆泵等渣水处理设备的可靠运行。
(3) 减少了煤泥沉淀池进入的灰渣量,由每周进行清理,推迟到8个月清理1次,保证了煤泥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检修人员从过去忙碌于频繁的故障处理的繁重劳动中完全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全面开展工作和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稳定了职工队伍,加强了检修管理,提高了设备的检修质量。
通过对捞渣机系统的改造,保证了除渣系统、渣水处理系统、煤泥水系统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为了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和为其他电厂提供除渣方面技术改造经验,将这一成功经验介绍给同行,供有关电厂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备;大修技改;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已成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能源,传统的电力设备在供电、建设、投资过程中出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电力设备大修技改中引入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概念,逐渐实现经济最大化。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概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内容
全寿命周期成本又简称为LCC,主要指在设备的周期生命中进行设计、生产、使用、故障、技改等所支出的所有费用[1]。同时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转化为货币价值,便于进行所有成本费用的系统统计,精确的计算出费用总和。通过管理决策选取适合的措施执行,大大的降低设备的成本,提高所运行的经济效益。
在所有设备的LCC成本中主要包含5大方面费用,即投入、运行、检修、故障、废弃,分别用CI、CO、CM、CF、CD来表示,这样就能得到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计算框架:LCC=CI+CO+CM+CF+CD。例如:计算电力设备中的断路器的LCC成本,具体如图1所示:
电力设备大修技改的费用主要为故障成本,因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会给电力设备运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包括停运概率、故障持续时间、维修成本、当地电价幅度、GDP水平等因素[2]。计算故障成本可按照以下的公式来进行:,式中,j、、、、CRj、、分别表示代表设备、设备出故障的平均值、故障中所中断的供电功率、年故障供电时间、平均故障修复的成本费用、平均修复时间以及平均中断供电功率的价值[3]。
(二)全寿命周期成本可行性原则
实行LCC管理设备,最主要的是为了降低设备的成本管理,整体预算电力设备的所有成本费用,通过LCC计算分析用量化来决定电力设备实施的管理方式。这样的方法能够打破部门间的限制,从整体利益出发,实施最佳方案,还能在所有成本费用中找到费用与可用率的平衡点,避免了临时决策,影响电力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行性。而且,在进行电力设备大修技改时,所有的方案都会受到电价、折现率的限制,加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利用全寿命周期成本途径来选择最佳技改方案,是科学可行的。
二、电力设备大修技改可行性分析
通常我们将电力设备大修技改的周期用浴盆曲线来表示,从中可以看出设备故障率的变化依照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包括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三部分。
首先依照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内容,计算出入、运行、检修、故障、废弃成本的费用,再从设备使用周期成本上选择最佳方案[4]。根据山西运城某供电公司的断路器大修技改可行性分析,可以了解到,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断路器设备机构与本体部件更换,每台设备需要花费6.393万元;而进行断路器的重新更换,国产与合资的设备价格有所差异,其中国产需要18.79万元/台,合资为25.513万元/台。而公司所进行的设备运行每年花费2.16万元,每月所实行的定期检修费用为5300元,临时进行检修定额费用为3500元,更换新的设备临时检修费用国产的定额2000元,合资为1000元。
根据电力设备的相关要求,电力设备的折旧年限一般为18-22年,而上面所计算的断路器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它的折旧年限选取的为18年,残值率为0.05.最终可以得出国产、合资断路器设备的进行大修技改与更新的年平均成本费用成本,如表1所示:
在上表中,断路器设备的折现率为0.08,且可以知道三种不同方案中,以设备进行大修技改费用成本的平均值最低,因此在面对电力设备故障,采用大修技改是经济可行的方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来实现电力设备大修技改的可行性是科学有效的,虽然还存在许多技术、数据上的不足,未得到极大重视应用,但是在未来必定会推动电力设备大修技改的可行性进展,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电力设备大修技改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玲.论电网企业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J].北京:中国总会计师,2008 (11):66-67.
[2]阙秀炼.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电网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011:13-15.
关键词:状态检修、输电线路状态模式、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输电线路实行状态检修是电网迅速发展的需要,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要求,是新技术、新装置应用及发展的必然。状态检修可以避免目前定期检修中的一些盲目性,实现减员增效,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状态检修流程图
状态检修的基本流程包括:设备信息的收集、设备状态的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检修实施及绩效评估七个主要环节。
图1 状态检修流程图
二、初期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
状态检修对输电线路的在线和离线监测技术、设备,维护检修手段,管理方法要求较高,运行资料的掌握要求很细。早期资金投入较大,且有关规程还要作相应的修订。等等这些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即线路状态检修在我公司尚未具备全面开展的条件。虽要积极,也要稳妥,不能以牺牲设备故障率为代价,来赚取经验的积累。建议初期2-3年以围绕收集运行资料,开展系统研究,积累经验,人员培训、设备、技术准备为主。各单位暂且先选3至4条线路,根据所具备和短期能创造的条件,作部分项目试点。待取得经验,各方面条件较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1、、选线:必须是完好设备。三类设备及投运不到一年的新线路不宜选取;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便于取得经验后推广的线路。尽可能选交通便利,便于就近监测的线路;选择故障跳闸后,对系统运行方式影响不大的线路;选择绝缘爬距满足该区域污秽等级要求,且绝缘子年劣化率
2、、盐密观测点的布置及检测:盐密观测点的布置首先考虑可能出现最大盐密的点,即线路附近有较大污染源的点优先考虑。曾发生污闪的点酌情考虑,一般地区据运行经验按5-15公里布置。盐密观测点为连续3基直路杆塔上的三相XP―70(或X―4.5)型绝缘子。为摸清积污速率,盐密检测全年分为三次,每次选取一串绝缘子。即一年检测1基直路杆塔上的三相绝缘子,如当年未清扫,第2年再在第2基直路杆塔上检测,依次类推。时间在9月至来年3月之间,达到及接近盐密控制值时即清扫。
3、绝缘子检测:方法包括在线和离线检测。内容包括分布电压和绝缘电阻(零值)检测。检测周期根据绝缘子劣化率确定。连续4年为2-3‰的每2年一次,连续4年在2‰以内的每4年一次,最多不超过5年。积极探索在线遥测新方法和合成绝缘子的监测方法。
4、、雷电监测:依据雷电定位系统,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掌握地区落雷密度、雷电日、雷电小时、雷电流幅值等参数。认真调查分析雷击故障现象,正确判断直击、反击和绕击类型,了解故障点地形、风向等特点。
5、导地线和金具监测:包括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的红外线测温;导地线、连接金具、接续金具、间隔棒探伤。
6、杆塔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杆塔倾斜度、挠曲度、砼杆裂纹、铁件腐蚀、杆塔和拉盘基础位移值、基础冲刷情况等。
7、跨越物监测:所有被跨越物都要有地点、位置、与电力和通讯线的交叉角、距离,测量时温度等记录。根据巡视反映的情况,及时补测更正。
8、接地装置监测:接地电阻测量仍按原规定执行。荆州供区的地下水位较低,腐蚀情况严重,由于土壤电阻率较低,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并不能直接反映接地装置的完好情况。所以运行达5年以上的线路,宜抽取最易腐蚀点2-3基,发现问题增加开挖检查基数。
9、各类树种的季节性生长规律分析:通道内未砍伐树木,应有树种、数量、对导线距离记录。分析季节性生长规律,确定砍伐时间。开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将有许多监测工作要做。我们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积极应用高新科技成果,不断完善监测手段。
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的拟订,是以整条线路为单元,按照周期性来考虑的。而状态检修是以输电线路划分的若干状态段为单元。针对不同的状态段,确定不同的维护检修模式和监测方法。根据省电力公司要求,参照兄弟单位经验,结合以上线路运行情况分析,确定以下原则性分类。实际操作时各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运行经验,予以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四、输电线路状态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将状态检修改为状态段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状态,确定不同检修模式和测试方法。
1、建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测试班和技术人员管理,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1)对瓷绝缘子泄漏电流进行在线监测,对按状态分类的输电线路设备区域实行24h监控,达到报警值时通过无线电传输到基地,即可派人到现场带电测试,确定检修模式,实施状态检修。此项工作也可扩展到温度、湿度、覆冰、降尘等其它方面。
(2)投入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快速测定跳闸类别和故障点大致区间。
(3)投入雷电卫星定位系统,以快速测定雷击线路方位。
(4)重视带电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工器具的开发、应用,对大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大规模带电作业,以满足其安全运行。
2、建立通讯保障系统
通讯是线路运行维护的中枢神经,应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满足工作需要。
(1)工区应配备基地电台、有线电话、录音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始终保持工区与现场的通讯畅通。
(2)建立远距离无线台网。
(3)班长及以上人员配备移动电话,工作负责人及驾驶员配备传呼机。
(4)有条件时应建立班组有线电话和职工住宅电话。
(5)工作现场实现通讯头盔近距离通话。
3、建立快速应急抢修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经过专业技能培训、训练有素的带电作业、停电检修和特殊工种人员组成,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各种抢修方案,熟练使用各种先进的工器具,精通各种作业方法。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因此,需要做如下工作:
(1)建立生产抢修备品备件库;
(2)建立抢修专用大型工器具库,实现工器具机械化、轻便化、带电化、电子化;
(3)设计、制造工区现场移动加工车,使之具备发电、照明、焊接、切割、钻孔等功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