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3 19:23: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和谐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现文化公平,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条件。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公平问题主要是转型时期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和制度安排上的不尽合理造成的,要实现文化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教育的功能,发挥政府以及民间力量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公平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之意就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而社会成员之间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既包括经济生活的需求,也应当包括文化生活的需求。
一、文化公平与和谐社会
(一)文化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传统、包容歧异、主流鲜明、个性张扬的社会。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的重视。韦伯把新教伦理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帕森斯和斯梅尔塞(1956)的功能主义经济社会学理论认为,文化对社会具有系统维持功能;诺思认为文化(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文化包括风俗习惯、传统、惯例、道德伦理、价值观等,它是资源配置的“第三只手”,在无形中引导人们从事着社会交往活动。
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在文化的功能上,社会学认为,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它使我们的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社会中的人。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成员能否公平公正的占有社会文化资源是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资源的分配如果公平公正,就会增进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反之,如果在文化上出现不公的分配现象,也必然就会产生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发展成果,包括文化在内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而且,以经济发展为后盾,为群众提供广泛的文化服务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但无可否认的是,文化分配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由此产生的文化矛盾,也具有社会矛盾的性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最终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现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公平问题
著名教育家罗尔斯通过对公平问题的探究,提出了公平的三条原则:(1)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广泛的、与其他人相同的自由;(2)一个人获得的不均等待遇,如地位、职业、利益等应该向所有人开放;(3)如果起始状况(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同,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就应该用“补偿利益”的办法来保证。参考罗尔斯,本文认为文化公平主要是指为了使每个人特有的需求得到满足,必须提供相同的享有文化资源的机会和权利,这种机会和权利不应该受到地域文化、阶层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影响。
目前,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在经济生活上出现贫富悬殊,反映在文化生活上也存在较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一部分人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有的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仍然处在“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状态,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生活。这些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
二、文化公平问题的根源: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
现阶段的文化公平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一样,是与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社会运行机制的非协调运转密切联系的。这种转型背景反映在文化公平问题上,主要是文化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中的不合理成分,具体表现在:
(一)地区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
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社会现实,特别是经济现实的反映。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加之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文化环境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上进步更快,这些地区经费充足、力量雄厚,文化设施完备而且比较先进,为当地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而西部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滞后,资金不足,致使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正常需要,同时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难以与前者相比较。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作为衡量文化资源占有量一个重要标志的高等学府,2002年在中国的分布分别为:北京共有普通高校61所、辽宁66所、江苏73所、上海45所、山东65所、广东62所,而西部的广西只有30所、贵州30所、云南28所、甘肃18所、3所、青海8所、宁夏8所、新疆21所。①
因此,区域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目前最突出的国情之一。文化资源配置的失衡,致使西部文化设施建设长期滞后,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文化公平,也构成了对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刻制约。
(二)文化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这也已是学界的一种共识。这种社会结构反映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主要是由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比如,教育和文化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文化资源相当匮乏。
体现到现实生活中,主要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数量和结构上的巨大差异。据2004年文化部在甘肃、宁夏、四川、浙江、湖南、福建等地的调研显示,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春节文化市场总是熙熙攘攘,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总体消费走势较好。而在一些基层乡镇,春节文化活动显得单调,文化场馆设施简陋,也未举行像样的文化活动。此外,一些乡村尽管建有文化站、阅览室、读报栏,但图书以武侠小说居多,期刊杂志以言情媚俗为主,科技类、致富信息类读物非常少见。村民抱怨:农闲时节想读书“充电”,走科学致富之路,寻寻觅觅中,却找不到“电源”所在。于是,打牌、赌博成为了多数农民消遣娱乐的方式。一些富起来的农民在过节时开始释放一年的疲劳,打牌竟成为寒冷乡村的一项最普及的文化娱乐活动。②
(三)文化资源配置的阶层差异
社会分层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同一性而形成的社会层次结构。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还是人民谋生的手段,广大劳动人民内部由于社会分工而造成的阶层差别依然存在。随着阶层文化贫富差距加大,不同阶层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的权利受到影响。
首先,社会分层萌发不同的阶层文化。如处在较为富裕群体里,就会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期望,并能够更主动地提出对文化的较高期望,处于这个阶层里面的成员也相应地表现出更高的成就动机,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相反,处于贫困阶层的成员,由于自身接受信息的机会收到周围环境的限制,对自己及其周围的成员的文化期望较弱,甚至会产生文化贫穷的恶性循环。
其次,社会经济地位产生不同的文化资源占有机会。由于家庭的文化资本不同,所占有的文化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不同,贫困阶层绝大多数没有条件享受比较好的文化资源,农村和城市在占有文化资源的可能性方面亦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等等。以接受高等教育为例,尽管当前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但社会分层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专业选择上的影响仍十分突出,其基本顺序是:干部、工人、农民。城镇考生,尤其是干部子女,他们一般具备较好的家庭文化条件,而农村地区及城市里的贫困阶层由于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限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综合素质上都会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弊端突出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资源分布不平衡。如上所述,总体看,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相对于边远地区,城镇相对于农村,其优越性是一目了然的。即便是一个省、一个城市,其公共文化的资源分布也是不尽合理。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商业中心的改造和行政中心的搬迁,大多从经济着眼,缺少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由于缺少调查和论证,往往性质和形式单一,难以得到公众欢迎。如许多文化馆多年来服务方式单一,对现代文化形式、内容缺少研究,很难吸引公众上门,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强调的受众平等,并不是平均。
三是没有对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进行有效遏制。在今天,艺术展演不可能再是免费享用的文化大餐已是常识。但演出的成本和利润变本加厉地加到了观众的头上,造成了今天的“天价”票盛行。这将会把一般民众排除在基本的文化消费领域,使文化只成为某些富裕群体的“奢华品”。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正以和文化设施崛起同样惊人的速度发展蔓延,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正视的一个问题。
三、实现文化公平,构建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而公平与公正应该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公平,不可能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但我们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文化生活上的过大差距。要解决当前的文化公平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把教育公平作为奠定文化公平的基石。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通过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去实现,而教育公平是正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设置,具有传授知识与技术、传播文化的功能,是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向上流动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特别是文化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前提。
长期以来,学费高、乱收费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些年,各个地方都针对教育不公平现象出台了措施,如对贫困生实行助学和贷款措施、对“高考移民”严厉打击等,而且在有些学校已经形成了制度。遗憾的是,但执行起来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因为公平观念和人文关怀的落实本身就有很大伸缩性。
因此,应在教育领域普遍倡导公平文化,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精神大力弘扬,国家首先应该保证和营造受教育的公平环境,从制度上严格限制、惩罚那些违反教育政策的行为;其次,教育机关还应该对自身进行公平教育意识再教育,特别是基层领导者,在树立经济意识的同时,更要具有公平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充分考虑到贫困生的困难,设置绿色通道,奉献爱心。此外,要加强对教育腐败与教育特权的监督,通过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监督机制,防止和惩罚教育腐败,坚决取消教育特权,保障教育公平。总之,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成为提高国民素质重要途径,最终达到以教育公平促进文化公平。
2.构建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不对政府的职能、权限进行明确的界定和限制的情况下,社会文化发展是不可能真正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的。政府要真正推进文化建设,就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那些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文化产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的提供上,必须建立健全文化资源配置的公共选择机制,确保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社会公平。文化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纠正目前广泛存在的政府文化投资热衷于“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以致大量奢侈豪华、铺张浪费而利用率极低的所谓文化工程,同义务教育捉襟见肘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的不公平现象。
其次,文化生产和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让最普通的百姓能够用最平民的价格享受高品位的文化,这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政府的政绩不仅在于建造了多少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更在于多少市民在这些设施里享用了高品位的文化。正如一些专家所建议的,公益性原则、非暴利原则、法治原则、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应该成为演出市场定价的根本依据,文化消费的贵族化倾向应该而且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最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上向“文化弱势群体”倾斜,为文化公平提供政策保障。为了保证文化财富在分配对象、分配内容和分配方式上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在公共政策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向文化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目前,农村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仍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文化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十分贫乏。城市殊群体也很少有文化生活,农民工更处于文化饥渴状态。正是出于向文化生活贫乏群体倾斜的考虑,文化系统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
3.鼓励并善待有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民间力量。
实现文化公平有一块很重要的就是基层文化建设,就是为最基层的群众送去文化生活。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必就能面面俱到,志愿者、民间组织的出现恰好可以填补这块空白,它们既为老百姓带来娱乐和享受,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为实现文化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要发挥民间力量在基层文化建设,成为促进文化公平的途径,需要加强对民间力量的正确引导,为它们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引导民间力量融入时代和社会,一方面又要珍惜其与民间社会、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天然联系;一方面要避免政府部门的过度干预,为文化建设的民间力量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一方面又要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打击种种违规违法行为,反对以任何形式和理由设置地方保护的壁垒。注释:
①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②《春节文化消费不均衡》,/sd/z629.html(具体作者不祥)
参考文献:
[1](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著,刘继同、左芙蓉译.文化社会学论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作战.公平理论在运用中如何实现公平.人才资源开发[J].2005年第6期.
[4]胡立群、曾吟.教育公平的文化制约.高等教育研究学报[J].2004年第1期.
[5]刘芳、张金泉.论当代教育公平:基于社会文化的一种解读.当代教育科学[J].2003年第9期.
[6]陈崎嵘.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人民网,2005/03/19.
[7]孙亚东.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决策探索[J].2005年05期.
青海多元民俗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着许多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青藏高原多元文化这一整体而言,善、慈悲和爱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儒释道三大民俗文化圈中最主要的精神内核。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是青海各民族一直恪守的传统。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特质。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青海各民族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原环境对青海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及其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严酷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更加敬畏,更加珍爱。牧民将草原视为生存的根本,禁忌任何破坏草原的行为;农民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收获之时举行仪式,感谢土地的馈赠。人们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在藏族的观念中,藏区处处是神山圣水,人们将这些赋予神性加以崇拜,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自然神灵祭祀仪式和习俗,如转神山、神湖活动,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蒙藏民族有祭祀青海湖的习俗。通过这样的习俗和仪式告诫人们,神山、圣水地域内为神圣之地,不得随意破坏和污染。蒙古族也将草原、土地视为地神之所在,禁忌任何对土地的不敬行为,每当牧民转场放牧时,一定会把生活留下的污迹打扫干净,受到破坏的草皮加以修复。土族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仪式,祈祷神灵降福保佑,感谢自然的馈赠。撒拉族的“地震神话”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人要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任意破坏自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其习惯法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滥砍滥伐、滥捕滥杀,严禁一切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高原生存的艰难使得高原上的人们对生命更加亲近和珍爱。把人、自然和一切生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因而就不会对大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对动物无限度地杀戮。他们以对待神灵的情感敬畏和崇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形成了“敬天惜地”的自然观。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和态度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传统与特质。青海各民族普遍奉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对物质财富追求相对淡薄,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之争,形成了互助、协作、和谐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氛围。如藏文化中普遍将“慈悲、善良、自谦、和平、尊人、义务、知足等作为做人的原则”,[2]藏传佛教“三因说”强调自然、神与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宇宙万物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论,随缘任运、顺从自然、知足安适、忍耐克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出世的姿态,远离争名夺利、好斗争强、谋取认识富贵的恶习,而追求顺从、忍让、清贫的生活倾向”。[3]儒释道文化“都要求信众止恶从善,善于分辨善恶、是非、真假,从而保持身心清净;……要有平等、真诚、慈悲、宁静的心态和温和、善良、恭慎、节俭、礼让的五德气质,涤荡欲、憎恚、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4]伊斯兰文化中也有很明显的和谐理念和内涵,如“你们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古兰经4:36),要求信众以和平善意待人,要诚信、宽容,提倡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以诚相待、公平相处等。这些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信念和教义不仅能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青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补互惠,形成了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良好传统。如在经济方式上,藏族、蒙古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为高原居民提供了大量畜产品,汉族、土族以农业生产为主,补充了畜牧经济的天然不足,回族和撒拉族的商业经济则非常发达,他们奔波在高原各地,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之间互通有无,从而形成了高原特有的民族经济互补模式。如在循化地区,“撒拉族不足的粮食、柴草需要文都、道帏等地的藏族农业区和回民供应,而藏族需要的蔬菜、果品、茶、布、工艺品等则由撒拉族和另族转运过去,并将藏族牧业区的羊毛等畜产品转运到外地。”[5]在经济互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和谐共存的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是青海和谐社会构建的坚实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青海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与人文区域,有着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悠久历史传统。正如班班多杰所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北与西域、北方草原接壤,处于中原、、西域、北方草原民族四大文化圈的交融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文化类型多种多样,且互相浸润、涵化,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亲缘关系,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元他者’、‘因缘和合’、‘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6]在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青海各民族人民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彼此交融、,形成了“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和谐传统和特质。
二、青海多元民俗文化的重叠认同
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形成相互依赖,彼此尊重,形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局面。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影响下的多元民俗文化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吸纳和采借,构成了青海民俗文化的多元认同网络。作为青海民俗文化载体的青海人,在多元民俗文化的场景中,其身份具有多重社会属性,如国家属性、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宗教属性等,认同体系是重叠的。
首先,青海各民族的每个社会成员高度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应超越于其他认同之上。每个民族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情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文化往往跟一定的区域相关,既是同一民族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各民俗文化圈内的成员隶属于不同地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故乡、出生地拥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体现的越来越强烈,认同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故乡人和故乡文化情感也越来越浓烈。在世界范围内认同的是中国人,在全国范围内认同的是青海人,在青海范围内认同的是某个州县的人,在州县又认同的是某个乡村。这种认同的具体表现是对认同对象的成员及其文化的熟悉感、亲切感、安全感以及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建立地域认同时往往会淡化甚至忽视民族归属、宗教归属等。再次,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族群认同是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民族身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在交往时会互相认定对方是什么民族,或强调自己是什么民族,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本民族的禁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自豪感。最后,青海作为多宗教地区,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宗教对青海各民族的影响较深,三大民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建立起了文化认同,如藏、土、蒙古及部分汉族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同和尊崇,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对伊斯兰文化的认同和尊崇,汉、土族对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尊崇,这种宗教认同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和文化认同,如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其相互通婚的比例较高,社会交往也较密切,反之,信仰藏传佛教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的族际婚姻较为少见。
“从历史时期以来,河湟地区各民族间就结成了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吸收的多元多边的互动关系,这种文化互动与河湟地区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相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7]青海各民族多元民俗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体现在的吸纳与采借、饮食文化的兼容并蓄、服饰文化的取长补短、文化艺术的共有共享等多个方面。[8]青海各民族间形成的这种文化共生与融合现象是和谐社会关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有效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的生动诠释。
三、青海多元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吸引力、感召力以及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动力。文化凝聚力和内聚力能够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观。青海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凝聚着青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青海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钟敬文先生说:共同的民俗信仰和习惯常默默地把跟别的成员的行为、心态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想象不到的、神秘的文化凝聚力。它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纤绳捆束在一起,它也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逝去的先辈联结在一起,而且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五大洲的华人也团结在一起。
青海的多元民俗文化圈自形成以来,便具有规范社会群体、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向心力。首先,优秀民俗文化塑造道德规范和进取向上的价值取向。青海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曲艺、仪式礼仪等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哲理、伦理、道德,是民众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凝聚着人心,劝诫人们向善避恶、和睦相处,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向上进取的道德规范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传统节日民俗和共享文化事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全国性的节日中,各族人民的节日饮食、仪式、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大家在和谐统一的欢乐气氛中加深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凝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而在民族传统节日中,本民族成员们聚集在一起,膜拜同样的神灵,举行同样的仪式,展演自己民族的文化,无形中加强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再次,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如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回族、撒拉族、保安、东乡等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对彼此的认同感很强,凝聚力也很强。最后,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社会的内聚力。过去,青海的民间组织较多,广大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是以宗族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单姓村,宗族组织的势力较大,如撒拉族的“孔木散”,而以寺院和清真寺为核心的宗教组织影响也较大,如回族撒拉族的“者麻尔提”。此外,还有一些为举办社火或庙会而临时组织的民间组织和民间宗教组织,如汉族的火神会、土族的排头和嘛呢会等。这些民间组织不仅起着维系宗族、社区的社会秩序,规范和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还加强了宗族、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强化了宗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民俗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普遍存在,又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文化规范,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维系和凝聚社会群体成员的作用。文化“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中支配着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意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往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9]民俗文化具有规范性和维系性,它对社会群体的“软控”是一种有力的深层控制,它对社会群体文化心理的维系更是根深蒂固的。
四、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这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还满足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而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群众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在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其和谐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表达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仅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还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内容之一。而且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和谐文化理念的出现,还给社会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就使得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得到提升。一般来说,在和谐社会构建当中,将群众文化融入到其中,主要是对一些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民族融合传承,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有着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充分的体现了人们群众对群众文化的热爱。由此可见,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和谐社会和群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大量开展群众文化,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作品的爱好程度也在大量的增强,这就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
2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来看,相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并且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来实现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传承,还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而且我们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思想观念方面,将“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真,以和为善”有效的融入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文化服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传统群众文化体现了思想道德精华,群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简便。利用丰富的群众活动来提升人的内涵,提高人的素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会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弘扬“公平、公正、民主、法制”的精神,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倡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建设中以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基础,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来调节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样人们在支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会重视文化的发展,实现整个民族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每个成员在社会必不可少的就是对文化的需求。因此要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文化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利用这个特殊的载体,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人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也为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能透过社会的现状,理清社会上各类人群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以“和谐”的心态处理和调整这些矛盾,使社会处于安定、团结的气氛中。目前,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够平衡,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积极对待群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以服务主体和群众文化的组织机构为服务体系,扩大群众文化建设的范围,提高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保障群众的基本利益,将文化的和谐融入到社会和谐中去。
4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三农问题”出现了矛盾和问题。我国社会出现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来源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对于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不但可以使用法律、经济的手段还可以利用群众文化的作用来宣泄、调节和沟通。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得人们群众和社会之间能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消除人们心中的隔阂,通过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气氛。不定时的在农村或者城市社区开展慰问演出和文化下乡活动等,给一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带来精神层面上的慰问,缓解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积压的情绪得以释放,营造更好的社会风气。要开展和谐的群众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培养人的和谐文化精神。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会开展很多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猜灯谜会,春节醒狮舞会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另外还产生了新形式的娱乐方式,舞剑、太极、扇舞和腰鼓舞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了开阔了群众的视野,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时,各地的亲朋好友可以聚集一起,诉说亲情、和谐气氛、沟通感情等,不仅友好的处理了邻里乡亲之间的关系,还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作用。
论文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
1 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
2 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3 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4 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
关键词: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和谐社会
1 企业文化构成与作用
理论界一般将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企业文化的内核是精神文化,通过企业的理念展现出来,主要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等。制度文化是企业理念的外在表现和固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表现和载体。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企业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从不同侧面反应出精神文化的内涵。
从企业文化产生的必然原因到企业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再到企业文化产生的现实原因,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竞争加剧和人本主义等一系列外部因素是企业文化产生和兴起的根本原因。正是外部因素的推动,逐步强化了企业的社会性,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发展时代已经过去。企业文化必然要融入社会文化的发展,并承载起社会文化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属性是企业文化的第五层次。
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与利益的同时要肩负起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轮驱动下协调发展,要在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中体现和渗透出企业要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精神和使命。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内在地表现为企业对员工、股东、经理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外在地表现为企业对消费者、上下游供应商、公众、市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责任。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企业社会属性的高度结合,使得企业的社会属性渗透在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之中,形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注重责任的企业文化。
2 和谐社会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1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愿望。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和为贵”,并将“仁”作为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也谈到“和谐”,他主张“公正即和谐”。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
和谐社会包括思想观念的和谐、价值体系的和谐、行为规范的和谐、社会风尚的和谐、制度体制的和谐、市场经济的和谐、自然环境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等多种存在方式。这种和谐要体现在环保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职业道德与诚信、企业文化建设等具体问题上面。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的原则、改革开放的原则以及民主法治的原则。
2.2 企业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现代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影响着企业的兴盛衰微,更直接作用于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文化承载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首先,和谐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在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中,人是最具能动性的决定因素。通过企业文化营造互相学习,互相团结,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强化企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树立起企业的社会形象,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在重视员工的意识和需求、重视员工的创新精神和价值,提供员工释放能量和才华平台的过程中,达到企业和谐与社会和谐目标。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还包含企业股东、企业上下游的客户和企业服务的社会大众,他们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本质与核心,也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人是企业的基础、存在的关键和发展的根本。企业是员工和股东施展才华,实现人生目标的舞台;是满足广大消费者物质与精神消费需求的提供者。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员工和全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质量,直接作用于员工和全社会的行为、思想、情感与信念。
其次,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社会稳定的基础。和谐企业文化对社会产生的正面影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直接因素,也是最持久因素。企业的战略规划,资金运作,技术改造,服务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等经营活动都是依托在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进行的。和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系统,它具有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等独特的功能。它就像企业的遗传因子,维系着企业固有的特性和气质。企业文化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持续地推动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和谐企业文化塑造出的价值观、责任感和使命感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再由企业员工拓展到家庭和社会。
再次,和谐企业文化是和谐社会的亚文化,是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企业的和谐,企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组织与细胞,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向社会捐款,它包含企业要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关注员工福利和顾客利益,肩负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等责任与义务,追求和关注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3 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作用的策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责任重大。只有从企业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才能从企业的灵魂深入焕发出真正的、和谐的企业文化,才能从企业中培育出长久不衰的和谐文化,才能真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1 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战略体现在企业的未来发展导向,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前有目的地筹划。在企业战略分阶段制定和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中,在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从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角度指引企业从战略层面肩负起社会效益的责任。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科学与合理开发、社会资源的和谐运用紧密相连,从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问题,减少和治理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向生态化和清洁化生产方向努力。
同时,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不是特立独行在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行为文化层面之外,是贯穿和融合在各层面之中的责任。企业在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和经营中,在制定各类制度和行为规范中,都需考虑和承担起社会赋予企业的责任。
3.2 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连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股东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职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财富》和《福布斯》等著名商业杂志对企业排名时都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指标。企业文化建设要抓住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文化,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员工提供安全的生产条件,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构建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氛围;一方面要在企业外部树立诚信、守法、公正的企业形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社会创造财富,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社会各利益群体的义务,扶贫济困,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连,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
3.3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企业文化的和谐,通过企业文化的和谐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和谐。和谐的企业文化要立足于“以人为本”,和谐处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竞争对手、企业与市场环境等的关系。首先理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追求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家和经理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个人发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调动和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发展。其次,协调企业与消费者和上下游客户的关系,将尊重和服务消费者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做到尊重消费者的权利,构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再有,正确对待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崇尚在竞争中合作的经营理念,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最后,企业要提高企业家素质,诚信经营,强化自律,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以公德诚信为道德基础,致力于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
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和谐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关系企业的兴衰和永续发展,并直接作用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又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需求。因此,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今企业的责任更是一种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约翰.科特等.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关键词】企业文化;和谐理念;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需要不断思索和实践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文化,不是建立“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文化,而是建立以人为本,以和谐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一)和谐文化的深刻内涵
“和谐”就是要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活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和谐理念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就决定这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员工队伍和服务质量。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强调“和气生财”、“和为贵”,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和谐理念贯穿于企业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企业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秉承和谐文化理念,在汲取现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二、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是高校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的国有独资企业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校企业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知名度,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并在社会上做出了较好的品牌,他们靠什么?一是靠先进的管理理念;二是靠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靠本身企业文化的建立,使许多企业形成了一种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而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回报。
目前高校企业80%是学校独资企业,大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优势在于人才丰富。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统计报告,2005年度高校校办企业在册职工人数达到28.94万人,科技人员9.65万人。由此可见高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属于知识型员工。何谓“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是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靠知识型员工实现。企业独特的文化也是从知识型员工身上得以体现。由此可见知识型员工是高校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文化要做到精神和物质的统一
企业文化的内容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它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将思想理念与生产经营等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构造品德文化,提高职工政治素质。要做好企业,首先要学会做人,把“做好人”放在第一位,始终以提高职工思想素质为目标,对职工进行形势教育、境界教育、危机教育,联系实际,抓住“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发展”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文化兴则经济兴,经济发展最终是以文化来衡量。对高校企业来说,同样经济是肌体,文化是灵魂。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地位,没有文化就难立形象;没有文化品位,就没有灵魂,也就没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高校企业改制的全面推进,高校企业已逐步与学校脱离,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经济和民事责任的经济主体。因而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构建企业文化来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激发职工对企业的热爱情感,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职工和企业形成风险共担,责任同负,利益共享的合作意识,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要做到观念和价值观的统一
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高于世俗的倡导,其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并能够满足职工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而企业文化则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以人为本是高校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最好理念和最终目标。在企业发展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挖潜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塑造和培养每一位职工,赋予他们文化上的美德。要求员工做到:遵守纪律、诚挚谦虚、团结合作、廉洁自律、优质服务的敬业精神。
(三)企业文化要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统一
企业面对经济市场的竞争,不管有多少种经营方式的选择,首先必须选择高质量、高信誉、多市场占有率的信誉品牌,而高质量产品产生和信誉度的建立,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应该自觉地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去,贯穿到诚信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制定出一套机制灵活、标准严格、考核细化,奖励到位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管理保证体系和诚信服务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管理上,质量上融入市场,被市场所接受。近年来有些企业根据市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职工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精品工程、优良品牌。
(四)企业文化要做到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的统一
要培养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和奉献价值观的形成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没有奉献的人是难以尽其社会责任的,企业之所以要倡导社会责任,加强奉献教育,是因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总是或多或少以个体的牺牲为代价的,高校的校办企业一方面要为社会建设服务,为国家纳税,另一方面还要给学校上交一定的资金作为办学费用。企业肩负着经济效益风险还要做好职工的管理工作,其责任和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因此,建设企业文化更应强调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显示了两种作用力,即从避害的角度告诫人们什么是不可取的,从趋利的方面告诉人们什么是受鼓励的。应该鼓励推动职工去寻求精神生活的至高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制定相应的制度。道德上的成就应该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厚德载物”是讲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归宿,企业的人文精神应围绕道德建设来进行。
高校校办企业应以学校校园文化为背景,结合自身特点,以和谐文化为核心,把握人的共性,尊重文化差异,营造人与环境的和谐,不断摸索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峰.论企业管理观念及其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运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3).
[2][美]马斯洛著,成明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8).
[关键词]企业财务文化;构建和谐;以人为本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063
财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能体现民族特色、增进财务活力、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财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其构建发展与企业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性质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基于财务文化的重要性,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财务文化便成为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
1企业构建和谐财务文化的重要意义
构建企业和谐的财务文化对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通过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财务动力;二是通过隐性的约束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财务行为规范;三是通过内部财务环境的优化为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财务目标的选择取决于财务价值观,企业财务文化的建设首先应当明确价值观念,并以此对企业整体的、长远的财务目标进行导向。和谐的财务文化之下,企业的财务目标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利益相关者、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因此企业财务文化的和谐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财务文化的建设和深入,不仅是企业财务文化制度的完善,更从理念上影响企业各部门各员工的财务观念和行为。
2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财务文化
21保持财务文化建设与财务发展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财务发展将以财务准则体系的完善为主线,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财务目标,就是要使财务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的工作方向形成一个共识,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发挥出潜在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多样手段和有力措施,组织各类财务机构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法规、科学管理、现代科技、岗位业务、职业道德以及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并将这些一般知识通过财务人员的消化、体会、内省而升华、转化为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其成为业务素质高、讲诚信、能独立完成工作、进行道德自律并自觉承担道德责任的人。保持个人目标与财务目标高度一致,缔结一个团结同心、真诚合作、和谐默契的企业团队,促进财务事业和财务文化的蓬勃发展,是这一目标的最终体现和完成。
22要注重培养财务价值观的形成
财务价值观是广大财务人员长期在商品生产、流通、货币资金管理、行业服务中实践形成的,它是财会人员的行为准则、文化素质、个人才能与群体智慧的结晶。要培养和形成财务人员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从财务主体出发,培养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民主参与意识以及共同的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培养具有坚定信念和正确价值观念、优秀道德行为规范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增强财务机构的工作活力,就要注重汇集财务人员的意志和意识,反映形势的需要和需求,提炼共同的信念和观念,传播进步的理想和思想,并把自己的愿望和情绪介绍和传递给机构的其他成员,影响他们的思想倾向,从而使整个财务机构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健康地运转。
23全面深化以人为本的观念
不论是企业的管理活动或是有关的业务工作安排,都要时刻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保障其权益和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其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利用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功效,使员工在合理、惬意的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提高创新意识和财务人员的创新能力,不断追寻创新点,并转化为有效的成果。鼓励积极创新,集思广益,员工的异议要及时解决并找出原因,避免再次发生。针对提出的合理意见要积极采纳,其中无法采纳的应及时反馈并说明原因。塑造典型模范,发挥正面效应,以供员工向优秀先进看齐,实现员工的不断成长。企业财务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和加强以人为本思想的宣传和财务文化精神的深化,开拓创新,形成合作互利的财务团队,让企业内外处处以人为本。
24汲取企业文化精髓,丰富财务文化的内涵
财务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和使用,达到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财务人员与企业各个部门联系最为密切,受整个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最为突出。在企业中,财务人员随着企业文化的不同,不断调整自己判断事务的方式,管理者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引导财务人员以国家利益为重,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处理每一笔业务和每一项工作。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要让消费者通过媒体了解企业,并通过媒体或者市场的反映、回馈的信息而改进企业的不足。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快捷地传递大量信息,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分析这些信息的手段,如果再单纯地提供综合性信息,将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通过财务文化建设,使财务工作着重提供多种属性的报告:既包括最底层的原始数据,也包括高浓缩的综合信息;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也包括预测信息等,使财务信息的披露更好地反映出相关性的特征,更好地为决策者做出决策提供准确、快速、真实的信息。企业文化产生的持久而有效的影响力,必将为财务人员高效地做好财务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25要敢于并乐于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企业内部有着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部门会对企业财务效益等方面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或是随即抽查。而外部也有财务事务所、行间监管机构以及税务部门的监督检查。这些内外部的监管部门作为利益相关者或是维护相关者利益的部门,是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的有机构成。企业在接受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应当主动配合,虚心接受批评改正,积极改进发现的问题。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也提{了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和声誉形象,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26职业道德建设精细化
诚信是财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品质,表达了财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财务人员应坚持以诚信自律为主线的职业道德建设,构筑财务诚信长城;同时要加强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形成财务群体共同价值观,我们可以把价值观理解为诚信为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开拓创新、公正廉洁和追求卓越。要加强财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可针对财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自律水平,完善监管机制,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财务队伍中建立有效自律决策机制、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惩罚方式和手段等,强化自律、监管职能和职业道德培训。第二,完善业绩考核机制,提高财务人员适应能力。一方面,正确处理国库部门、营业部门与事后监督中心之间的关系,正确看待业务差错,认真分析差错类型,测算业务量与差错的合理比例,减轻一线财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加强与人事、内审、监察部门的积极配合,使管理工作更具有客观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将报酬与劳动成果相结合,使风险与待遇相对称,对财务工作全年无差错、无事故发生的财务人员给予奖励。第三,建立科学的财务系统内部分工协作制度及健全的审批手续、财务核算程序和民主理财制度。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尤其要加强外部财务监督,避免内部财务监督独立性不足的缺点。
27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企业应当及时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重新定位,对财务人员开展财务工作的内容进行扩充。受财务工作变动影响的其他部门职责也应当随财务职责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企业财务制度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并外延。以明确的规章保障财务人员和其他部门员工能够顺利完成工作,并且有利于相关责任划分、避免矛盾的产生,促进企业财务文化的和谐。
3结论
企业和谐财务文化是伴随着现代企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走节约型经济发展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需要一代又一代“财务人”去不断探索和努力。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每个“财务人”都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夏明,杨春甫财务文化与财务文化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2]徐国君,王海兵论科学的人本财务观[J].财务之友,2008(8)上
[3]董波创新企业会计文化对财务管理提升的价值评价[J].中国市场,2015(13).
[关键词]天人合一 重义轻利 以和为贵 形神合一 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华夏文化的孕育中发展起来的。母体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赋予了传统体育文化重要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形成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尊礼、贵中尚和”“重义轻利、诚信守诺”和“形神相亲、表里相济”的观念,这种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在当今全民努力实现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很高人文价值。
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提倡身心修炼与自然和谐同步,谋求人同自然在和谐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进而实现人体机能的整体优化。传统武术项目太极拳向我们鲜活地展示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太极”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哲学术语,《易传》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宋学大师朱熹将“太极”解释为:“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其本意就是以人的具体修炼动作来体现道家的哲学观念:“天地分太极,万物分天地,人资天地真元一气之中,以生成长养。观乎人,则天地之体见矣。”其意是说:“人体聚集了天地的真气,看到人的太极练习,就可以看到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 无独有偶.太极拳创始人之一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谱》中开门见山地说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儿,阴阳之母也。” 太极拳追求的意境就是用人的肢体运动来体现宇宙的生化,领悟其中的规律,努力实现“人与天合”。
古代养生也主张人们把身心修养同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联系起来,《黄帝内经》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认为人的生存依赖于天地之灵气人们只有遵照自然界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来调摄身心才能实现整体的平衡。《吕氏春秋》则更为完美地阐明了个体身心健康与客观自然规律的关系:“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 意思是自然万物的变化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它对人造成的影响取决于这个人对自然变化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只有在客观规律允许的条件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能保持人体的身心健康。
二、“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相兼与形神共养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重要法则。《西升经集注》中说:“形不得神,不能自生;身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即人的形体和精神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形体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形体的统帅;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不可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因此形神必须保持协调统一,这是维持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道家养生体育实践中,始终强调形神相依,既注意锻炼身形,又注意精神的健康,反对形神分离的做法。南北朝时期齐梁的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说:“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只知爱身,不知爱神,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神去人即死,车败马即奔也。”要做到形神共养,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动静相兼。
中国古代养生、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出来的“形神相亲,表里俱济”,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从身心二元角度追求人体自身的和谐发展。
三、重义轻利、诚信守诺——人与人的和谐之美
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武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为重要的规范之一,孔子把它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诚信守诺是华夏文化推崇的优良美德和价值标准,同时也是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著名武术家佟忠义在其著作《武术须知》中谈到:“信义为立身之本,进德之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义轻利、诚信守诺”的价值取向,表达了它希望通过“义”“信”等道德准则来规约人们的体育行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四、“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人与社会的和谐意蕴
传统的农耕社会使中国人形成了注重节制、追求和谐的文化性格。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中国哲学专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传统文化中,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礼之用,和为贵”。儒家的“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成为对中国人的具体要求。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人人格的具体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与儒家的中庸思想相对应,道家所提倡的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对中国人文化品格的养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贯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孔子指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使得中国体育文化更多强调整体和谐,淡化体育的竞技性,竞技的胜负本身是无足轻重的。“对御不争第一筹”,“胜亦可喜,败则无忧”。即使是较为激烈的武术竞技中,也只能是“点到为止”,讲究“和为贵”。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形神合一”以及“以和为贵”的和谐价值观,由此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身心和谐的理念,在当今人类大力追求健康、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倡导研究。
参考文献:
[1]蔡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96-97.
[2]朱熹.朱子语类·理气上[M].王星贤.北京:中华书局,2004:12-13.
[3]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0-41.
[4]王宗岳.太极拳谱[M].沈寿点,校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3-4.
[5]黄帝内经·素问[M]. [唐]王 冰,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137-138.
[6]曾世华.中华武术的“德技并重”与“内外兼修 ”[J].体育文化导刊,2004,(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