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9 04:3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集体备课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理解课标和教材是备好课的前提
理解大纲要求、熟读课程标准和掌握教材特点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现行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于2002年制定实验稿,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于2011年修订。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许多新时期的德育元素。例如,《品德与社会》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文化遗产”等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新课标,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才能把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备课中,为备好课指明方向。小学品德教材在内容编排、活动设计上丰富了主题活动内容。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学习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注重个人思考和理解,才能学得深、学得透,为备好课储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二、学习借鉴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是备好课的重点
教育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借鉴网络资源备课成为教师备课的首选途径。现行小学品德课程涉及品德、历史、自然、社会等多学科知识,单单依靠教师原有的知识来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全面查阅、搜集所需的备课资料,能够创设引人人胜的教学情境,设计出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网络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名师的教案、教学实录,可以下载其他教师上传的课件作为参考,还可以从网上收集需要的教学素材,如历史人物及事件、时事新闻、背景音乐、小故事等。
虽然网络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借鉴不等于“拿来”。教师应结合本地、本班学生实际,对网上下载的教案、教学素材进行适当修改,使其真正为我所用,不能生搬硬套。例如,笔者在备《帮帮残疾人》时,发现网上下载的课件是关于南宁市特殊学校学生的影像资料,与我们那坡县的实际离得较远,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便把内容换成了本校某学生的具体事例,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和教师本身的个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备课时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维,展现自己的个性,使教学活动生成动人的乐章。例如,在备《帮帮残疾人》时组织学生开展“单手穿衣”“盲人走路”“聋哑人交谈”等活动环节,有的教师为了便于课堂引导,主张把活动放在课内进行;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时间,则主张让学生自己在家进行体验。教师的关注点不同,活动安排也各不相同。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的声音好、朗读好,可以多准备一些小故事,以“讲”感人;如果教师的感情充沛,可以多设计一些情景表演,以“情”动人;如果教师足智多谋,可以多设计一些问题讨论,以“理”服人;如果教师活泼好动、风趣幽默,则可以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小学品德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品德教师,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客观上,他们身兼数职,执教的一些班还是大班额,教学负担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备课;主观上,许多教师一直把品德学科当做副科来看待,缺乏备课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笔者认为备好小学品德课需发挥教师团队力量和个人智慧的作用,走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道路。
集体备课要求同科目教师在每学期初就要共同研究课标和教材,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达成教学共识。其主要流程是:备课组学习课标和教材――把备课内容分配到主备人――主备人拿出初备教案――主备人课堂实践――备课组讨论完善――形成集体备课教案――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注重教师个人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快速提高个人备课能力和整体备课水平。集体备课后的教案为本组教师共用,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行之有效的备课方式,已经被很多学校教师所追捧。值得注意的是,在集体备课中,一要防止教案的简单拼凑,不能把个人原始备课教案直接当成集体备课教案;二是防止发言人“一言堂”,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踊跃发言,“百花齐放”才能真正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备课重在落实细节和再创造。具体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指导、课件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教师可以借鉴集体备课教案,采用加减法设计出适合个人的新教案,备课时间缩短了,备课质量也提高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是相互交融的,教师只有把个性化的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融合起来,求大同取小异,才能备出既有特色又有水平的好课,达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目的。
四、本学科备课与其他学科备课相结合是备好课的升华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而“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每一门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也一改过去脱离生活、空洞枯燥、缺乏针对性和效性的现象。例如,《给学校画张“地图”》一课,通过画画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画学校“地图”的方法,在画画的过程中倾注学生对学校“爱”的情感,注重学生对学校“爱”的独特感受,使品德教育融人美术知识教学过程。又如,语文课中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撒谎的孩子》等课文与品德课中的《诚信是金》都告诉学生做人要讲诚信,都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此外,数学、英语、自然、体育等学科也蕴涵了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综观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和巨大潜力,把品德学科备课与其他学科备课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使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水融,实现知识与道德、教育与教学、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启迪与熏陶。
关键字资源共享 合力 个性复备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搞好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也有利于遏止应付式备课、抄教案甚至补教案的无效劳动现象。
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高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法、学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然而,在集体备课的实施中却存在着拼凑和网络资料的简单下载等诸多问题,使集体备课误入歧途。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集体备课呢?我认为要做到三个“务必”。
一、务必确立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方法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集体备课逐渐被赋予新的思想和组织形式,所以,不仅要在制度上确立下来,还要对集体备课的操作方法作具体的要求,简要概括为集体备课“四步法”,即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个性复备、总结反思。
首先,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
其次,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再次,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做适当的调整和增删,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最后,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二、务必坚持集体备课的五原则
1.统一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原则。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制订好整体教学计划后,集体备课时最好能提前准备一、两周的课,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整体原则。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要组织教师纵览全局,制订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4.合作原则。集体备课时,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气氛,备课组教师之间相互会受工作热情的影响。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所说,“在社会交往中,一个成员的行为会激起另一个成员的特定反应,反过来,这些特定的反应又促进了交互的对应反应,从而共同形成社会环境。”所以,对每一阶段的工作,根据个人的长处,备课组要进行明确的分工,优势互补、教学相长,杜绝“一厢情愿”地闭门造车。
5.反思原则。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将集体备课的教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研究,从而总结自己的教学得与失这叫教学反思。著名学者波思曾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扬长避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也能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继教学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三、务必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还应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集体讨论是不能成功的。全组成员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和教参,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说,个人钻研是前提。同学科教师在一起集中讨论时,备课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讨论中的重点议题,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上课的关系。
误区一:集体备课缺少沟通合作,成了“教案之和”
某校教研组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定期实施集体备课,做法主要是由备课组长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或设计学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审核,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并签字印刷供大家使用。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当作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的“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 “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缩小了教师的相对工作量,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缺少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误区二:集体备课脱离教学实际,成了“网络拼盘”
一些集体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教师“自我解放”。在组长的带领下,成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由各位任课教师按章节对号入座进行“在线查找”,他们将各大教育网站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成功下载”,实施“拿来主义”。诚然,网络资源的优势有目共睹,它有直接性、先进性、时代性等特点,特别是那些声文并茂的课件,赋予教学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好帮手。但这种“网络拼盘”式的集体备课,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吸收。
误区三:集体备课忽视师生差异,成了“模板复制”
报载:某地区视导团到一所学校指导工作,走进课堂听了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3节新授课,3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课题,听课教师听到的3节课都是一个模式:一样的导入,一样的悬念,一样的讨论,一样的练习,一样的过程。听课教师不禁纳闷,为什么3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这几位教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并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教室,照本宣科。集体备课成了“模板复制”和僵硬的机械重复,它忽视了教师对课堂的主观调控能力,忽视了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违背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同时也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误区四:集体备课只看“穿靴戴帽”,成了“模式推广”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必须学思想、学进度、统一课时、统一备课教案,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把教师从繁重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果这“四统“方法形成固定模式进行推广,来规范教师上课的每一步,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的味道,也有犯“教条主义”错误之嫌。诚然,在某一区域推广某一模式的话,这种模式一定有它的先进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如果不尊重教师的性格特点、学生的差异和办学条件等因素,一律用统一的套路、统一的框框,有些教师总觉得很被动,失去了自我,很难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创造性了,这种情况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误区五:集体备课监督保障机制不够,成了“形式主义”
首先,学校应当组织教师静下心来,共同商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
其次,为了体现集体备课的本意,学校在教案设计上,要力求考虑到备课每一个环节的方方面面。教师既要分工合作,又要明确各自的备课职责,坚持“兼顾一般,重点突破”的原则。既有共备部分,又有个备部分,还要有争鸣部分、反思部分、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以及个性创造设计等栏目。
辅导学生:本学期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及格率,经得起上级各类调研。 因此,本学期重点是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期初建立各班学困生档案工作,要求对学困生教师能做到耐心、用心、恒心,不可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避免造成学生对学习、对老师的逆返心理。 (三)校本教研:优化组合、研学一体 1.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为:个人钻研——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学科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就二十五分钟的精讲内容作好充分准备;第二步,由事先分工安排的主备教师发言,拿出其教学设计初稿,然后进行集体探讨,要求学科组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经过观点上***相互激烈碰撞与争论,及时加以比较、切磋和完善,最后确定最佳方案;第三步,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第四步,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反思。 2.同课研究 要求各备课组组织组内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活动中去。本学期组织不少于两轮磨课活动。做到教案一起研讨定稿,上课提前告知全校,听课以后集中评课,一轮活动结束写好反思总结,并上传磨课教案和课件。 (四)学科建设:夯实基础、减负增效 1.强化学科建设与研究,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目标。 语文——营造书香校园 语文学科重点以读书为抓手,积极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深化语文
课堂教学研究,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上,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使学生处在积极状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积极探索后进学生转化的方法及措施。 英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扎实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其他学科——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要在“教好”上下功夫,力求提高课堂效率。并且与抓好各类兴趣小组建设相结合,并正常开 展活动。各兴趣小组由专人负责,要求有计划、有记录,并且要积极选拔人才参加上级比赛,努力争取优秀成绩,为学校争光。 2.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减负”不“减质”。 坚定不移、积极稳妥、深入持久地打好“减负增效”攻坚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学科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次练习,确保“减负”不“减质”。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减下来。教导处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情况下有计划地组织对各年段学生必备素质的考查。
关键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问题;策略研究
G633.3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已演变成教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教学质量与提升教师职业素质方面体现出诸多优势[1]。但是,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效果并不乐观,随意性与低效性等诸多问题呈显出来,为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发挥设置屏障。正因如此,实施有效性策略将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从困局中解救出来是必要的。本文在对相关问题探究基础上,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对提高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质量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列举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集体备课体制缺乏完善性
为了促进集体备课活动良性运转,很多学校在体制上做出规定,例如时间、地点规定等,但是与集体备课效果评价与审核的体制依然缺乏完善性。很对学校将集体备课视为个人备课成效的叠加,例如对个人备课体会采取网络汇总方法,再由一个教师将其整合在一起,构建集体备课教案。
2.合作意识相对低下
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态度。不同语文教师在教学水平与经验上存在差异性。在升学压力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很多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经验分享时有所保留。
3.集体备课环节演化成为数不多教师的讲堂
很多W校的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中,很多教师扮演着旁听者角色,教研组长因为资质深厚的缘故,经常会在集体备课环节中侃侃而谈,却没有集思广益,并且部分教师不愿意把经验分享给他人,此时集体备课活动实效性大大折扣。
二、提高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效率的对策
1.创建优质型备课机制
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备课,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重难点传授、练习测评等环节可以存在统一性,但是在备课方式与教案内容方面应该别出心裁,切忌采用“拿来主义”,把他人教案应用自己教学课堂中。在备课机制明确化的情况下,备课时间、地点、主备人彰显出规范性特色[2]。负责管理教学的校领导应该定期开展考察工作,对参与集体备课教师起到督促作用,并对其备课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还要落实备课组长设定工作,使其为备课与教研活动的有效运转发挥带头与组织作用。建设健全考勤体制,对那些故意不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处罚,以示警告。
总之,在教改理念推行的教育领域中,为了使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发挥出来,优质型备课机制的建设与推行,为教师构建了互动型、共享型教研气氛,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强化他们知识体系,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体现出丰富性特点,优化教学质量。
2.建设平等型交流平台
平等型沟通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规避了教研组长“独角戏”现象的出现,此时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教师积极阐述主观见解,将自己置身于主动式备课体系中。
例如,语文教师在对《我有一个梦想》集体备课环节中,教研组长为教师们设置了“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引下,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哪些”这一问题,此时语文教师各抒己见,有教师说:“教学目标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即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有教师做出“协助学生了解作者演讲背景,从文章慷慨激昂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情感,认识到自由、民主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主题,并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朗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文章中心概括等能力。”的补充。平等型交流平台的建设,使语文教师更能准确的把握住文章的重难点,并且有效的应用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模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此外,在教师教学经验相互分享的进程中,教师也积极寻找与文本相关素材,实施课外拓展教学策略,从而使《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极富文学魅力与感召力的演讲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熠熠生辉,对培养高中生健康人格发挥推动作用,这均是集体备课交流平台发挥的实效性。
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有利于专业化语文教师团队的组建,教师也不断总结集体备课收获,汇总教学体会,在沟通与磨合中强化业务素质,从而使语文课程教学效率有“质”的提升。
3.培养教师编写独特教学方案的习惯
培养语文教师编写独特教案,一方面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范畴,另一方面使语文备课质量有所保障,使新形势下高素质语文教育工作者被有效的培养出来。
例如,在对《劝学》备课时,教师结合学生实况以及自己教学模式,编写目标明确的、开放型的教案。在教案体系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协助学生对荀子及其思想核心有一个全面认识,对“劝”、“见”等实词的含义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同时积累通假字与文言虚词,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正确价值观念。富有个性化色彩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将寓教于乐理念融入进教学进程中,打造出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此外,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师还应该重视与教案相关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与概念的归纳,使集体备课的功效彰显出来,协助高中生实现“学中乐、乐中学”的目标,为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注入能量。
三、探究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意义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实现了资源与智慧共享的目标;有效的弥补了部分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均得以优化;使课改理念全面落实,此时教师更有动力、能力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事业,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强化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目标。另外,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为优质型教科研环境的营造奠定基础,此时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运行将会处于良好的状态中。
四、结束语
由全文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只要语文教育者端正工作态度,遵循有关体制规则,重视经验共享环节,把自己的才智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语文集体备课的意义也就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其将会与新课程改革要点之间拥有更大的匹配度,为学生语文素养、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提高认识,增强备课行为的自觉性
要想走出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形式化误区,必须从初中历史教师观念抓起,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明白集体备课应是初中历史教师个体思维的相互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初中历史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通过二次备课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样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 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备课的实效性
1.制定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可以按“自备——研讨——整理——验收——个——总结”六个环节进行。
(1)自备。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而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只有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才有交流时的侃侃而谈,这就需要个人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应明确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根据课改理念思考重点环节的设计方案,当然,这种方案的设计不一定是十分详细的,可以是突破难点的方法,可以是处理某环节的策略,可以是作业题的设计等。个人自备重在对教材的理解,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挖掘。
(2)研讨。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重头戏”应放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上,应该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集体交流,在集体交流中可以设主讲人,负责陈述上课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及注意点等。但是这种交流中没有谁是权威,也没有谁是听众,大家是平等的参与者。在中心发言人陈述后,大家要能畅所欲言,展示出个人自备时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为教学设计出谋划策,特别是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要勇于争辩、讨论。这样通过商讨,聚集集体智慧,最后形成最佳教学思路。
(3)共案。在集体交流后,要指定人进行整理,并打印成教案。整理工作可以由初中历史备课组成员轮流执笔记录,所设计的共案中,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出集体讨论时得出的多种解决方案,供老师选择。在共案的右面和后面要留有空白,以便老师作个性化添补和总结。
(4)验收。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实提高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经过整理打印成的教案,应交教研组长把关验收,合格后方可打印发放给每位教师。
(5)个案。整理好的初中历史课教案并不可以直接使用于课堂教学,因为这种共案毕竟是针对一般学生而言,不具有特殊性。事实上,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用统一的教案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每位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甚至再创造,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在形成个案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创新、实用、个性。
(6)总结。总结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再总结,可以不断丰富对教学实践的认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对一节课的总结,不必要求老师面面俱到,可以就上述内容中的一点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自觉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严把督查关。为了能把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抓到实处,学校相关处室一方面要安排专人在研讨时间到各组检查,研讨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教研组的考核。另一方面要结合领导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和教师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教学实效性。
三、减轻抄写负担,激发备课的积极性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小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集体备课怎样开展:体育组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程序进行。首先,备课组长确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在后面的一周里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下次集体备课时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后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2、开展好教研活动:
(1)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2)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3)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4)继续加强小学校园舞的开展,抓好校广播操的训练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5)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6)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7)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三、开展好业务学习和网上教研活动
本学期体育组业务学习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在专业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研讨性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学习。
体育专业性学习由谭延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体育专业方面理论和最新专业信息。
主题性学习由徐世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提高二课堂活动效果。
研讨性学习由体育组教学能手谭延伟和邓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
开展好网上教研活动,成立网上教研小组,定期登陆教师论坛平台,提高远程教育的应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九月份完成训练队的选拔和组建工作(乒乓球队和速滑队),制定好各项体育计划。
2、十月份协助政教处和大队部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
3、十一月份体育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组内互相听课。冰场浇制工作。
4、十二月份加强速滑队训练工作,准备参加分局冰上运动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教学在教育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也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1 实验教学规范化的必要性
笔者在学校从事多年的实验室工作,对许多院校的实验室状况有些了解,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如:有的老师在实验室上理论课,以为只要在实验室上课就算是实验教学了;有的实验课程不写实验报告;有的老师只有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没有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的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被压缩;学生上实验课有逃课的现象;实验课的考核方法不尽如意等等……其实反映出的就是实验教学规范化的问题。
2 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内涵
实验教学指的是:以实验室为场所,实验仪器、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等为媒体;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体,指导教师现场指导为辅助;以学生借助仪器或相关器材进行操作,记录、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活动。实验教学环节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方法;实验实践教学的实质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测试技能,包括正确操作、使用各种设备和仪器,选取正确的测量方法,观察、分析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及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能准确的绘制出数据图表的能力,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等。实验教学在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来说,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3 认真制订实验教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实验教学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学校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的文件主要应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实验授课教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等等。它们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管理的依据。
(1)实验教学计划:由于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内容,因此在制订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应将实验教学的计划同时制订出来。
(2)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是实验教学所使用的主要教材,是实验课程具体内容的表现。在编写的时候,每个实验项目中主要包涵:实验内容、图表、思考题等部分。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前言、实验内容、附录等。
前言:介绍本门实验课的概况、学习要求、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报告编写方法与要求等。
实验内容:以每个实验项目为单元进行编写,且应包含有下列内容:a.实验名称;b.实验目的与要求;c.实验所需的设备及仪器;d.简单介绍的实验原理;e.实验步骤(包括详细说明的设备仪器操作的方法);f.实验所需图表和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g.实验注意事项,尤其是仪器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等;h.思考题。
附录:列出本门实验课程所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相关器材(包括元器件)的参数表、处理数据用的计算表格、参考书的目录等。
(3)实验授课教案:实验授课教案是实验指导教师为实验课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方案,主要包括:a.对实验教学内容的分析;b.实验目的与要求;c分析实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d.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的实验教学措施及实验方法;e.各实验项目的教学时数等。
(4)实验教学大纲:同教学大纲一样,是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计划的具体表现形式。
实验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必做实验项目和选做实验项目的名称;b.说明各个实验项目的目的、要求c.列出实验设备器材、直观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内容;d.概述每个实验项目的主要内容;e.给出每个实验项目的思考题;f.每个实验项目教学的学时数;g.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独立设课的实验课应按上述规范制定大纲,没有独立设课的实验课,亦应按上述要求制定实验教学大纲。
(5)实验课堂教学管理规定: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对实验教学进行规范,明确要求教师课前需到实验室进行备课。除此之外,实验课堂教学管理规定的内容还涉及实验教师的备课具体要求(包括仪器设备的准备)、实验课备课教案的要求、实验指导过程的规范要求以及实验报告的批改等等。
(6)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内容涉及申请使用实验室的方法、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使用情况的登记、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以及实验室防火、防触电、防盗等有关的安全规定。(下转第173页)(上接第167页)
教务处或实验室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凡申请开设实验课程的,都必须要具有完整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实验授课教案等,缺一不可,否则拒绝其申请。要建立教师实验室备课登记制度,并经常检查、监督实验指导教师的备课记录、实验室的使用记录、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以及实验报告的批改情况等。
4 规范指导教师队伍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每一堂的实验教学课,都由一名富有实验辅导经验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再根据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辅助实验教师作为助手。对新任的实验教师,一律要求先试做和试讲实验课程,经教务处或实验室审查合格后,方能取得实验指导资格,成为实验主讲教师的助手,承担辅助实验教师的教学任务。新任实验教师一般要有至少三年以上的辅助实验教师的辅导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辅导经验后,方能成为实验主讲教师。对经常或严重违反“实验课堂教学管理规定”的教师,取消其实验指导资格。
5 规范实验指导的过程
在整个实验教学的工作中,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严格规范整个实验指导的过程。要求主讲教师带领所有的辅助实验教师,课前到实验室进行集体备课,将所有的实验项目都认真地做一遍,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课前指导时,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合格者方可参加实验;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认真巡回指导,仔细观察和记录学生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对实验不认真、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及时批评教育。实验结束后要审核学生的实验数据和结果、验收仪器、仪表及其它设备,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总之,就是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课堂教学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务处或实验室要经常组织人员进行督促、检查,情节严重的及时取消其上岗资格。
6 规范实验教学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
实验考试(或考核)是检测学生对实验课所要求的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预习情况,实际操作情况,实验数据采集与现象观察情况、实验报告撰写的情况(包括思考题的回答)等。对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要进行期末考试,并单独记分;非独立设课的实验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且在期末考试中设置实验考核内容,并应保证实验教学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7 建立实验教学工作管理信息评价系统
我们制订规范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教学的过程,目的就是要使实验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这需要我们对整个实验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用评价的方法来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实验教学管理信息评价系统,将实验教学的大纲、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实验的课程安排、教学进度、教学考核、评价方案纳入计算机网络,使实验教学的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黄文龙.对实验教学规范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6.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