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路养护论文

道路养护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07 13:53: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路养护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道路养护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工作;必要性;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市政道路工程的应用具有其自身的有效寿命期限,其在应用中产生各种质量问题是必不可免的,但是,国家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有效的养护策略,来降低这些质量问题的发生频率及各质量问题对交通运输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力度。因此,新时期,国家针对严重的市政道路质量问题及市政道路运营需求,逐步地提高了对于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着力组织专业人员对养护工作必要性及各种问题等展开了研究工作。

一、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市政道路的高质量运行除了要依靠高水平的建设来实现之外,还必须要以有效的养护工作对道路进行维护保养,而且,养护工作可以达到对于道路使用寿命的有效延长。因此,国家十分注重道路养护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讲,对市政道路实施养护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要求

市政道路的建设面临着比其他道路建设更加复杂的地下管线问题,道路施工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之后,必须要有系统化的养护方案作为支撑,才能够及时地避免道路沉陷等问题的发生。而且,市政道路与其他道路的建设一样存在着需要养护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摊铺、碾压以及养护等各项工作的偏差都会造成道路工程应用的质量隐患,且道路应用中水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渗透会造成集料与沥青的剥离等,从而造成地面裂缝、推移、泛油、磨损等问题,因此,道路投入应用后各项养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需求

鉴于建设材料存在固有的质量与性能期限,而且工程投入应用之后时刻承受着外界环境以及实际应用的影响,各项工程建设都有其预期的使用寿命,而市政道路更是如此。市政道路承担着城市所有的交通负荷,而且,其实际应用直接地处于外部自然环境中,容易遭受来自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各种影响。只有进行完善的道路养护,才能够及时发现各项质量问题的潜在诱发因素以及已呈现出的质量问题,继而通过及时有效地处理,降低质量问题的破坏性,从而使道路使用尽可能地贴近其预期的使用寿命。

3、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城市人群的出行必须依靠市政道路,且他们对于道路的依赖性要比乡村更为显著,只有保证城市道路始终处于安全、稳定、顺畅、高质量的通行状态,城市人群的正常生活才能够得以有效保证。假若道路应用存在老化、路面坑洼不平等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必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的和谐开展。因此,道路管理部门必须对道路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养护,以提高道路的运营质量。

二、市政道路当前时期的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道路养护压力的剧增

1.1 道路负荷加大。新时期,我国城市人群迅速增加,公交运营车辆与流通次数增多、私家车的数量增加、人群出行频率提升、运输超重等各项问题,为市政道路的运行施加了极大的负担,而原有的道路难以全力应对这些负担,这就导致了道路磨损、破坏、等质量问题加重,市政道路急需获得有效的养护。

1.2 道路设施老化。我国部门老城区的道路设施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设产物,到当前时期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老化问题,而且某些道路路段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老化破损现象,一旦遭遇暴雨、大雪等恶劣的天气环境,道路的使用便会面临着瘫痪的危险。

1.3 城区建设问题。我国在当前时期逐步加大了对于新老城区的改建及扩建等问题,城区建设对于道路的占用问题较为严重,而且,某些建设工作还对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破损,道路维修需求急迫。同时,当前城市道路运输压力的剧增使得某些重型车辆、公交车辆等绕道支路、里巷等,造成了这些载重量较小的道路的破坏问题。

2、政策法令与体制问题

2.1 法律法规缺失。我国的市政道路养护工作发展时间尚短,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体系的建设处于较不完善的过程中,市政道路养护缺乏专项全面的法律作为保证,只能够依靠公路管理条例以及公路管理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实施,使得养护工作的开展缺失了必要的强制性及规范性。

2.2 管理模式滞后。当前国家负责市政道路养护工作的主体,主要是以两种模式运营,即事业单位模式与企业单位模式,而前者的比重相对较高,这就使得市场经济环境中市政道路养护无法得到市场竞争的有效激活,降低了养护工作的积极性与稳定性,管理模式亟待向全面的企业化运行方式转变。

2.3 监管系统不足。国家当前时期对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增加及优化调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模化的路网运行结构,但是,市政道路建设依然无法满足激增的交通运输需求,而且尚未建成有效的道路运行及质量监管系统,某些单位或者个人私自对车辆进行改装,而使得道路的运行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这就导致了道路使用寿命的缩减。

3、技术、人员、资金缺陷

3.1 技术问题。当前时期,道路养护工作需要新的技术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并且急需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实现养护工作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但是,我国对于新型养护技术的研发严重不足,养护工作的实施往往只能支撑一段时间的道路应用,这就造成了反复养护问题的出现。同时,道路状况以及质量的动态监控及定位系统、质量问题检测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严重不足,养护工作还处于人工开展的低水平阶段。

3.2 人员问题。国家各道路养护部门中诸多养护人员的养护意识,依然处于传统的认知阶段,无法正确认识当前时期养护工作的急迫性、专业性及技术性。同时,国家也缺乏专业高素质的专业养护队伍,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受到了人员能力素质的严重限制,而难以实现有效的创新突破。

3.3 资金问题。市政道路的养护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然而,近几年由于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于城市医疗卫生、工人工资、养老保险、其他基础设备建设等工作的投入,道路养护资金便无法及时充分的到位,从而影响了道路的有效养护。

三、结语:

我国市政道路具有鲜明的公益属性,对其开展有效的养护工作是国家进一步为人民提供交通运输权益的必要工作,同时,也是市政道路工作部门积极地应对当前交通运输高需求的关键措施。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养护工作中各种问题的研究,为完善养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努力推动养护工作各项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 金业.论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26)

[2] 李君.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第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维护;设备管理

1引言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车行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隔离带、以及跨河桥,立交桥、人行天桥、隧道、路灯、地下通道等构筑物和已经征用的规划红线范围内道路建设用地。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它构成城市的骨架,确定城市的格局。城市各类建筑都依据道路的走向布置而反映城市的风貌。城市道路是发挥城市功能的基本条件,是城市最基础的设施。为此,必须要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维护及养护工作。

本论文主要结合中小城市的市政道路现况,对市政道路维护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有效的市政道路维护方法及管理经验,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市政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述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既担负着城市内部的交通流,又担负着城市对外交通中转、集散的功能,在全社会交通网络中起着“结点”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进一步对外开放,要求城市有一个快速、安全、方便、舒适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在发生火灾、水灾、地震、空袭等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疏散或避险的通道和空间。城市道路是铺设各种管线的主要通道,为城市供水、排水、煤气、热力、电力、通讯等设施提供敷设空间。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及其道路设备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市政道路的维护不力造成的,而且我国目前县级市道路的本身路况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施老化

多数县级市、地级市道的老城区道路老化严重,多数为70、80年代以前修建的,道路路况老化严重,部分线路损坏较为严重,逢下雨下雪天,道路交通就几乎瘫痪,因此,对于道路维护迫在眉睫。

(2) 道路占压造成道路损坏

很多城市为了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近几年都实施了“退路进厅”道路整修工程,尽管这工程改造了一部分道路,但仍有很多路段上存在着市场经营占压现象,尤其是在老城区更为严重,拆迁举步维艰,无法实现其整修目的和效果。道路由于市场长期占压,无法进行正常的养管工作,排水管道堵塞、路面污染、损坏严重,道路已面目全非,需进行大修才能恢复其功能。

另一方面,道路被占用,相应的道路设施也得到不充足的保养和维护,部分道路临街商铺占压人行道经营,造成人行道损坏,路面损坏严重,机动车停车场占压车行道、人行道造成道路的占压与损坏,影响了道路整体功能的发挥。

(3) 重点工程车辆导行造成道路损坏

随着近几年很多城市的快速路建设、旧路改造、城南新区等工程的实施,市政道路设施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但由于干线道路施工大型车辆绕行小支路,很多城市的部分公交车辆绕行里巷道路,支路、里巷道路设计标准低,无法承受车辆重载,造成路面变形、损坏严重。

3市政道路养护策略及建议

3.1道路规划理念简介

城市布局结构主要由城市道路系统及其它用地功能控制因素构成。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它在城市布局上的作用、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历史上街道美观长期成为城市布局结构考虑的因素,成为古典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的思想已由形式的美观进于实质的效用,唯有社区人民的社会经济的改善才是规划机构真正努力的目标”。于是规划好道路网就成为健全城市道路系统的先决条件。

城市中支路密,用地划成小的地块,有利于分块出售、开发,也便于埋设地下地上管线、开辟较多的公共交通线路,有利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旧城地区,道路虽窄,但较密,每条道路所分担的交通量并不大,交叉口也容易组织交通。因此必须要从道路规划设计的角度重视,这对市政道路的养护、减少重复布局设计时有一定帮助的。

3.2加强路政管理

要彻底改变“城市道路年年建,百姓依旧行路难”的被动局面;在大力建路的同时,必须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否则建再多、再好的路也等于没建,等于白建。要切切实实地从强化路政管理上下功夫。

(1) 遏止无序挖掘城市道路的行为。成立由城市规划专家、政府官员、路政人员及市民等组成“城市道路挖掘联审小组”,挖掘任何一条城市道路都要统一联审;较大的地下管道工程,采取听证会的形式,由所有可能受影响的住户、建设运营商、所涉地段的产权人等参加,听证会同意才能审批通过,以此防范道路随意开挖现象;同时提高城市综合规划和管理水平,防止工程不同步造成重复开挖现象。

(2) 加强市政管线等设施管理,特别是加强城市道路井盖管理,确保城市公共安全。我市中心城区现有检查井盖总数是2万余个,2009年被盗、损毁井盖163个,2010年被盗、损毁井盖128个。偷盗市政井盖所形成的“马路陷阱”,引发伤人、毁物的事件,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为加强管理,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必须要对市政管线等道路设施加强管理。

3.3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养护方式要由原始低等级的被动型、应急式的传统养护改变为预防型、周期式的科学养护,养护技术方案是先决条件,是做好养护的开始。

(1) 养护技术方案是与使用预期目的是相关联的,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方案,确定好预期目标以后,就要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合理方案,然后在合理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2) 技术方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合理。盲目最求所谓的最先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它不一定符合现实的情况。

(3) 最简单的方案往往是最合理、最适用的。

(4) 技术方案的确定要建立在道路巡视的基础上。它不是简单的每天坐车上路看看,而是熟悉道路现有技术状况的技术人员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对道路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不论是路上还是路下,都应做好详细检查与记录。雨天巡查和夜间巡查尤为重要。

3.4 加大社会产权的监督管理

(1) 加强行业管理,认真履行执法主体职责,制定行业管理法规,规范行业养护管理标准。城市道路管理部门作为道路设施的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对社会产权单位自建的市政道路设施的管理和监管;要建立、健全行业管理渠道,积极为全行业及时传递行业管理信息。要了解和掌握全行业设施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评估、指导,适时实施对全行业的监督管理,提升整体水平。

(2) 要研究新办法,制定新措施,完善设施巡视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实现管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设施巡视监管力度,消除巡视盲点;健全检查考核机制,确保社会产权设施巡视率、违章处理率,要严格管理,敢于管理,使社会产权设施服务好。

第3篇

关键词:步道,混凝土,方砖,市政设施,融雪剂

 

[前言]:前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政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进行,混凝土路面砖生产与应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美化人行道路起了积极作用,但在生产和使用中也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混凝土路面砖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混凝土路面砖生产质量和施工质量是产生其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人行步道路面砖是一种铺地材料,它由水泥,石子,沙子做原料,经震动成型,表面切磨出条纹或方格.看上去酷似花岗岩,风格有的高雅粗犷,有的浪漫柔和.是首选的人行道路面承重装饰材料.是以水泥和集料为主要原材料,经加工、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的,用于铺设城市道路人行道、城市广场等的混凝土路面及地面工程的块、板等。其表面可以是有面层的或无面层的;本色的或彩色的。人行步道常用的有四丁砖、荷兰砖或半块九格水泥方砖, 由于路面砖的质量缺陷、融雪剂腐蚀及人为损坏,致使步道方砖破碎、表面剥落、松散位移,影响人行步道的观瞻,也给行人带来不便。谈到市政人行步道砖的维护,是各地市政当局最为头痛的问题,投入使用的人行步道3~5年即报废,远远达不到使用寿命的要求。论文参考网。究其根源真是难以完全正确的表述,笔者根据经验,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混凝土路面砖质量及施工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以及美化城市的需要,近年来各种规格及形状的混凝土路面砖层出不穷。混凝土路面砖广泛应用于人行道、广场、园林等公共场所,改善了公共场所的路面状况。混凝土路面砖是一种良好的路面材料,但是,由于生产混凝土路面砖受原材料、混凝土配比、生产工艺的影响,混凝土路面砖的强度、耐磨性、吸水率、抗冻性等主要质量技术指标缺陷,造成路面砖的质量问题,影响到混凝土路面砖的实际应用。因此,混凝土路面砖的生产质量控制问题,应引起生产企业的普遍重视。混凝土路面砖的技术要求JC/T446-2000《混凝土路面砖》标准规定,生产原料应符合标准要求;彩色混凝土路面砖分为面料层和结构层,结构层的主要生产原料包括:水泥、中砂、15㎜以下的碎石或石屑;面料层的主要原料包括:水泥中砂、颜料和各种面料(各种面料是根据具体需要添加,如光亮剂、白色石米等)。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成型、养护(按具体需要进行各种面料的处理)。原料:原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根据生产原料的分层进行原料处理。结构层的原料处理,将各种原料按照强度等级要求的配合比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充分均匀的混合。其中,水泥的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强度质量,在有效范围内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强度会随之提高。使用石屑还应注意硬质工业废渣骨料应符合烧失量不大于8%;不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成分及其它杂质。另外,小于5mm粒径的石屑含量应控制在70%以下,以免影响产品的强度和散水性能。面料层的原料处理,根据不同面料的成分需要具体调配拌合使用。例如:混凝土路面光亮砖的面料主要包括:水泥、中砂、颜料和光亮剂;水磨石面混凝土路面砖主要包括:水泥、中砂、颜料、颜料、不大于1.5mm白色石米和光亮剂等。论文参考网。成型:主要有浇注振动式和压力机压式。养护:在终凝后喷雾养护,养护期不小于7天。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其余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2009-09沈阳市质监局于7月份组织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全市的混凝土路面砖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产品10批次,9批次产品合格,抽查合格率为90%。不合格项目为尺寸偏差。质监部门提醒选购混凝土路面砖产品时应注意:要向生产企业索要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还要进行入场复试,这样才能保证所购买混凝土路面砖的实际质量是否符合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产品标准要求。

二、载重车借人行步道行驶停放破坏路面砖

目前沈阳机动车保有量为80多万辆,其中50多万辆为私家车,而拥有私家车车库的不到7﹪,40多万辆为私家车停泊在住宅小区内的道路上及住宅小区周边的人行步道上,常年累月的停泊在人行步道上的私家车对人行步道行驶路面砖的破坏可想而知,由于人行步道设计时是按人行步道标准设计,并没有考虑机动车的动载及静载,因此人行步道上的混凝土路面砖三两年即完全损坏,造成路面砖破坏周期提前,根本达不到设计寿命。

三、温度变化造成路面砖损坏

由于沈阳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全年气温变化范围在-29℃-36℃之间,年平均气温6.7-8.4℃,极端气温最高34.6℃,最低-30.6℃,温差较大。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冬季寒冷气温造成基层收缩,形成不规则裂缝,收缩裂缝产生的应力将路面砖损坏,造成路面砖沿着基层收缩裂缝的方向开裂。另一方面路面砖本身在冻融作用下也会造成破坏,在融雪剂的破坏下冻融作用速度加快造成路面砖破坏周期提前。

四、融雪剂腐蚀造成路面砖损坏

寒冷地区冬季下雪时为了保证交通舒畅 ,采用撒融雪剂在路面上 ,以使冰雪迅速融化。除冰盐类融雪剂对混凝土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破坏造成的维修费用猛增,已经使市政及交通部门难以承受。目前主要是大量使用的融雪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对植物的危害、对桥梁及路面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等。为了防止城市道桥、特别是高速公路冬季冰雪致滑 ,保证交通正常运行 ,常用的方法是在路面撒除冰盐(融雪剂) ,因为盐类能降低水的冰点 ,从而自动融化冰雪。但是 ,使用除冰盐也会引起混凝土路面的严重剥蚀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 ,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破坏,含有融雪剂的雪水水份蒸发后留下析出的融雪剂结晶体固结在路面砖表面。融雪剂与雪的混合溶液与混凝土反映使混凝土路面砖变成松散的砾石颗粒并失去承载力。混凝土在融雪剂与雪的混合溶液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由于腐蚀而破坏混凝土耐久性而非力学强度不够遭破坏。路面砖因被腐蚀呈惨白色并表面泛霜,施撒的融雪剂应距车行道外侧道牙1.5米以上,撒有融雪剂的积雪不能堆在人行步道路面砖上,融雪剂不能施撒在人行步道路面砖上,但是这些规定形同虚设,每次下完雪还是融雪剂照样施撒,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路面砖上撒满融雪剂,并不是按融雪剂融说明书的规定计量施撒,而是机械与人工一起上,超量使用融雪剂司空见惯。含盐融雪剂破坏了雪水的淡水性质,使降雪带来的降水无法得到利用;含融雪剂雪水对混凝土路面砖的腐蚀作用,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甚至到了视而不见的地步,这就是说市政管理部门也是无能为力。抗冻性合格的混凝土路面砖 ,抗盐冻性能较差。作者认为 ,在寒冷和严寒地区 ,除要考虑混凝土路面砖抗冻性 ,更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抗盐冻性能 ,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道路除冰融雪剂GB/T23851-2009标准2010年2月1日起实行,为城市道路除雪作业提供了道路除冰融雪剂的标准,如果生产厂家能够严格执行道路除冰融雪剂GB/T23851-2009标准,还会对混凝土路面砖腐蚀小一些和慢一点。

结束语]综上所述, 人行步道路面砖的维护是十分艰巨和困难的,市民对人行步道路面砖的损坏并不理解,投诉事件时有发生,作为市政施工单位首先要保证混凝土路面砖的进货质量,对人行步道停放机动车辆是无法管理的, 可以改进人行道的工艺设计,从设计角度去减少损坏的几率,降低维修频度和维修成本。论文参考网。对温度变化造成的路面砖损坏要及时补修,对融雪剂腐蚀造成路面砖损坏要靠行政执法机关来综合管理,市政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管理,这样一来才能维护好人行步道路面砖。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

[2]城市道路除雪作业技术规程CJJ/T108-2006

[3]道路除冰融雪剂GB/T23851-2009

第4篇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 城市道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 对策

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性能,在城市道路中所占比重较大。我国道路养护研究起步较晚,预防性养护的理念虽已出现但未形成系统,在实际的养护中养护管理人员往往依靠养护经验进行道路维修工作,没有系统性和量化的养护对策。

1.现行市政规范中城镇道路路面性能评价方法与不足

1. 1城镇道路路面性能评价方法

我国现行《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中沥青路面技术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包括了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情况、路面结构强度、路面抗滑能力和综合指标评价,相应的评价指标为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状况指数(PCI)、路表回弹弯沉值、抗滑系数(BPN或SFC)和综合评价指数PQI。

综合评价标准也以按不同城镇道路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根据四种评价指标规范给出对应的养护对策,如表1:

1.2《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在预防性养护中的局限性

现行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虽然给出了详细的指标分级方法,但当各评价指标低于B级时,路面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按照预防性养护理念,此时已错过了低成本恢复路面性能的有利时机。

2.城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性能评价

据调查:我国城镇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裂缝及车辙占到了总破坏的70%以上。早期病害成为道路结构进一步破坏的源头。因此车辙和道路裂缝非常有必要将其作为路面早期预防性养护的评价内容。

路面平整度及路面抗滑性是影响车辆安全舒适行驶的重要指标,借鉴既有城镇道路养护规范,将其纳入城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性能的评价内容。

本文在对当前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基础上,借鉴现有的养护规范,对病害规模及影响程度上,依照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将裂缝、车辙、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性作为预防性养护评价内容。

3.各评价内容分级

早期病害类型具有多样性,同种病害类型也有不同的规模,只有将不同类型的早期病害按等级进行分类,对于早期病害的预防和处治才具有针对性。

3. 1裂缝分级

路面常见裂缝形式有网状裂缝、纵向裂缝及横向裂缝。城市道路单条裂缝主要是分幅施工或修补过程中引起的。网状裂缝在市政道路中因为繁重交通和城市排水不畅等原因出现较多。

3.1.1单条裂缝分级

通过王威娜、支喜兰等人所做裂缝渗水实验发现,当裂缝小于1mm时路面渗水较低,处于3mm时明显增大,大于3mm时路面渗水系数增大,但渗水系数变化量减小。故对于单条裂缝按裂缝宽度分级为:I级

网状裂缝宽度较小,但分布较广,因此已不能按裂缝宽度进行分级。本文引用国外道路养护相关规范中的PSI模型,引入裂缝率的概念,作为网状裂缝评价参数。

国外PSI模型为式1。

其中:PSI―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数;

σ:平整度标准差;

CR:裂缝率;

RD:车辙深度;

IRI:国际平整度指数。

根据国外PSI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经验,路面综合评价指标为:

优:PSI≥4;良:3≤PSI

本文中认为当PSI为次和差时已经失去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当PSI值为2.5评价等级为中,通过计算知,当PSI=4、PSI=2.5时,对应的裂缝率(CR值)分别为3.15%及0.29%。可知当裂缝率大于3.15%时不能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维护,且0.29%可作为网状裂缝分级依据。考虑到我国的现实状况将裂缝率0.29%修正至0.5%。

在此将网状裂缝按照裂缝率进行分级。当裂缝率小于0.5%时称Ⅰ级裂缝率,当裂缝率处于0.5%-3.15%时为Ⅱ级裂缝率。3.2车辙分级

根据国内大量的统计结果及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市政道路非结构性车辙深度处于5mm-30mm范围内。而试验表明,当车辙深度大于10mm时积水及行车不稳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显。因此,根据车辙深度RD将车辙分级为:I级15>RD≥5;II级25>RD≥15;III级30>PSI≥25。

3.3平整度分级

参照王秉刚、王新民研究成果,当IRI指数分别为3.4、5.4、8.7时可认为是行车舒适性的分界。同时我国公路养护相关评定方法中认为IRI指数大于6.6时,认为路面车辙严重,需要维修。根据分析,路面平整度可以分为:I级3.4>IRI≥0;II级5.4>IRI≥3.4;III级6.6>IRI≥5.4。

3.4抗滑性能分级

根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当年降雨量大于1000mm时横向力系数SFC应不小于54,年降雨量介于205mm-500mm时SFC应不小于45,可以认为当SFC54时已经具有较好的抗滑性。故分级为:SFC>54为路面抗滑性为Ⅰ级,45

4.预防性养护对策4. 1预防性养护对策

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对策应该以路面的使用状态作为依据,并根据不同性能指标的不同级别选择技术可行的养护措施。

4.2单条裂缝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单条裂缝缝隙较小渗水缓慢且数量很少,可以不采取养护措施;Ⅱ级单条裂缝宽度明显增大,渗水情况随之增大,可以进行封缝处理;Ⅲ级单条裂缝可能已经引起了路表水损害,应及时灌封。

4.3网状裂缝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裂缝率情况下路面平整度和抗渗行未收到影响,可以暂不采取措施;Ⅱ级裂缝率情况下路面积水可能破坏路基或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此时可采用封层、微表处、罩面及超薄磨耗层进行处理。

4.4车辙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车辙由于比较浅,积水不会长时间滞留在路表,因而可以暂不进行处理。Ⅱ级车辙深度足以导致积水滞留而给路面带来破坏,因此需进行处理,可采用微表处及封层进行处治。Ⅲ级车辙已经能够严重的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修补路面并提高其抗车辙性能,可选用的养护措施有:薄层罩面和微表处。

4.5平整度预防性养护对策

Ⅰ级不平整在行车上未给乘客造成不良的乘车体验,可不进行预防性养护。Ⅱ级不平整虽会造成行车的颠簸,但幅度较小,仅需用稀浆封层或微表处进行修复即可。III级不平整给乘客造成了巨大的不舒适,必须通过微表处、薄层罩面或超薄磨耗层等措施进行平整度的改善。

4.6抗滑性预防性养护对策

当路面Ⅰ级抗滑时,因抗滑性不良引起车辆事故概率很低,可以不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处于Ⅱ级状态时,事故概率有所提高,可采用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及超薄磨耗层来提高抗滑等级。

5.结语

(1)通过现有市政道路养护规范中相关指标的分析,将裂缝、车辙、平整度及抗滑性指标作为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评价的内容。

(2)针对不同评价指标从安全性和舒适性对道路的危害性等各方面定量地对评价内容进行了分级,有助于提高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的针对性。

(3)在分级的基础上对各评价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养护对策。为养护部门对于路面早期病害进行量化,并选用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CJJ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支喜兰,王威娜,张超,等.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J].公路,2009(02):170-175.

[3]盛灿花.路面平整度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论文,2005.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公路现状

从2000年起 ,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社会建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让社会资源分配的更加合理,农村建设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央和地方在农村现代化公路发展这个问题上,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新。但是,在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过程中,实践人员发现,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研究文献、相关资料比较少,尤其是针对农村公路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养护等方面的资料相当缺乏,需要专门投入一部分人力物力进行分析研究。相比之下,国内外学者更多的是着眼于干线公路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可是,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公路发展问题,必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再加之我国的基本国情,如管理体制的不同和行政区域划分的差异,使得国内对于农村公路养护进行系统研究也将呈现地区化的格局。另外,农村公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很大情况下都不能按照传统的国省干线公路的相关方法与理论进行实践操作,对于农村公路的设计,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体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研究农村公路,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系统、科学、并符合农村公路路面养护理论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低成本。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含义

水泥路面又叫白色路面,也叫刚性路面。因为具有较高的水稳定性以及高温稳定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路面结构的形式。“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政府提高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设力度,农村公路总里程的逐渐增多,水泥混凝土路面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浪费了国家与社会的资源,于此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研究分析其成因:水泥路面的路面主要破坏现象有:裂缝、严重破碎板、沉陷、唧泥、板角断裂、错台以及接缝材料破损等。这些病害非常普遍,有的还十分严重。主要是荷载的原因、人的原因、自然的原因三大方面,可以细化到施工、勘测、设计以及养护时,而且和土质、水文、车辆的荷载作用以及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相关。

三、病害与原因分析

裂缝

裂缝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温湿变化所产生的荷载应力、行车重复荷载与附加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时,混凝土面板会断裂出各种裂缝,包括横向、纵向、板角断裂、斜向裂缝、以至发展成板的破碎。产生裂缝的原因包括车辆超载以及严重板的厚度太薄;地基强度不够,尤其是强度不均匀,以及雨水渗入基层产生塑性变形导致板底脱空;板的平面尺寸太大造成温度翘曲应力以及过大的收缩应力;接缝损坏丧失传荷能力;施工质量差,使用材料的品质不良导致造成混凝土质量低劣,甚至是锯缝不及时以及养生不当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过大等。接缝材料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包括横缝与纵缝,横缝分为胀缝与缩缝。胀缝材料的性能差时,用时遇到气温上升时填缝料被挤出,在气温下降时,不能恢复造成缝中形成空隙,石屑、泥、砂等杂物落入缝中,变成再次胀伸时的障碍,再者雨雪水渗入缝中空隙造成垫层以及基层的损坏,导致路面板接缝处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破损以及变形。缩缝的变化很小,但多次重复冻缩后,假缝就折断成真缝,因为填缝料自身老化等原因,也会像胀缝同样的损坏。养护以及施工不规范,未达规定深度,切缝不及时,也会导致接缝破损。边角碎裂即路面板角15cm范围内以及接缝两侧各60cm宽度范围内路面板的碎裂。主要因为接缝中落入坚硬的杂物,板在胀伸时有超应力,边缘被硬物挤碎,超载车辆多次作用,施工不当以及传力杆的构造设计不能使板端自由伸缩;接缝处混凝土有搭连与强度不足等。

拱起

拱起即横缝两侧混凝土板体明显抬高。主要因为胀缝构造设置不当与接缝被硬物阻碍,导致混凝土板体在气温升高时自由胀伸缩收到阻碍。错台即路面接缝处相邻板体出现的垂直高差。在浇筑混凝土板的过程中,胀缝的填缝板没有固牢,在振捣时被振歪导致缝壁倾斜,接缝的上部填缝板没有对齐,两板在伸胀挤压时造成了错台。当接缝传荷能力不足、未设传力杆、雨水通过接缝渗入基层形成唧泥接缝造成板块不均匀下沉,以及由于湿度与温度梯度的作用,造成板的接缝处出现翘曲等。唧泥接缝的填缝失效,雨水渗入基层造成软化,在轮载频繁作用下塑性变形累积导致板底脱空,积水轮载通过时有压水同时与基层细料混成泥浆从缝隙中泵唧出来,出现唧泥现象。唧泥造成板边缘的基础部分失去支承能力,在轮载多次作用下最终造成板的断裂,导致板局部沉陷,于此造成路面污染。板块沉陷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沉陷,因为较低的水稳性,基层出现湿软的现象,路基下因为墓穴板底产生空隙等坑洞,在行车的影响下不断竖向变形造成。

露骨、麻面

露骨即板块表面表层出现松疏剥落、粗集料的暴露以及细集料的散失、。因为混凝土的强度欠缺或施工时水灰比超过标准太多,由于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表面砂浆泌水提浆所致。

四、防治措施

规范设计因为农公路路面设计通常受投资限制,设计人员设计时对面层、基层设计厚度偏薄,同时目前交通量迅速增长,超载超限车辆逐渐增多,路面不能承受巨大的冲击,因为会严重影响水泥路面的使用期限。所以设计时,对路面结构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客观,尽量依据交通类型与交通量,以及实际的其他情况来设计,为高质量的路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要达到支撑稳固的标准,采用高性能的集料级配。

坚持以预防性养护为主,定期开展农村公路的检测,确保公路出现病害及时养护,否则形成病害后,破坏的速度很快,导致后期路面修补困难以致完全破坏。并且应采用正确的养护方法,按要求进行养护。对混凝土路面必须经常清扫,不让路面上有碎石及其他硬物,以免破坏道路表面引起麻面的产生,及时更换已老化或损坏的填缝料,使接缝填料保持良好的状况,防止杂物、水等进入接缝内,从而导致路面的破坏;还必须重视路面排水系统的养护,配套完善修建边沟、截水沟等排水系统,经常疏通路面排水设施,防止水通过接缝或裂缝对路面造成破坏。公路的养护、管理部门,除了日常的养护工作外,应定时进行路况调查,规范养护工作,提高养护的机械化的水平,确保公路养护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严格控制超载车辆的行驶,保障公路持久。

结语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遭到破坏,不但与其施工、设计等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养护密切联系。所以,在这些环节切实加强责任的意识下,需要施工以及设计、养护管理等所有部门结合实际依照标准设计施工同时采取合理的养护以及管理,对减少农村公路遭到破坏以及延缓农村公路遭到破坏的时间具有一定意义。与此同时, 为了改善广大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首先要提高农村公路的设计质量,注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同时还要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做好养护工作,及时发现处治路面病害,有助于改善道路的使用质量,提高服务能力,也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此外,也对于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艳 等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期刊论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第6篇

论文摘要:目前,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进人一个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垦区的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个相关部门围绕新阶段新变化的形势,都在做抢抓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章。作为垦区道路运输业也必须静观形势,动态思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思进、思取、思做、思行。

1.瞄准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多样需求,选准垦区道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对接点

(1)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特殊需求出发,把调整道路运输网络作为对接点。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将使农业生产队数量减少,居民生活点减少,而使农场小城镇和规模化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这种变化,要求道路运输业必须按照农业规模化经营后新的生产经营点和居民生活点布局去重新构思,调整道路运输业的对接点和工作重点。

(2)从农业产业化的特殊需求出发,把连接龙头与基地道路运输网作为对接点。目前,垦区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行集团化的构建和重组,这种产业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局(场)行政板块的道路运输业的结构布局,形成“局与局,垦区与外部”之间大跨度交叉的运输链条。这就迫使我们如何考虑建立适应产业化需求的快捷方便安全的道路运输大通道。

(3)从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特殊需求出发,把建立农垦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道路运输作为对接点。农业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使农垦与城市、农垦与发达经济地区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尤其是随着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园区的建立,人际间交流,物质交流也更加频繁,因此道路运输业的延伸半径和覆盖面都要变化。这就使得原来的道路运输链条和道路运输网络,横向要延长,纵向要拓宽。

2按照现代化道路运输业标准,选取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1)道路建设要提档升级。垦区的道路建设借助于国家、省公路网大上形势的拉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点是近几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加快了垦区道路提档升级的步伐,应该说从分局到农场、到管理区的道路状况明显改善。但由于垦区资金有限,部分分局到场、场到管理区、龙头企业到基地这些区段的道路状况还没有实现等级化。垦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生态化,就必须把道路提档升级和等级化建设提到议程,作为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增长点,我们要把公路建设纳人总体经济的发展目标,立项建设;从农场和龙头企业筹集一部分资金把公路养护和改造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部分配套资金,加强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到基地、放到小城镇和管理区的通畅连结上来,提高道路的通达深度和路网的技术等级。 (2)运输业要提质增效。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和规范运输市场,保证垦区人流、物流的优化。客运业要满足人流的多向、多层次需要,做到局、场、队畅通,场与县、市、省城畅通;货运业要满足物流的多向分流运转的需要,确保市场流通线路畅通。在提质增效方面客运业要按照“方便、舒适、节时、省钱、安全”的要求去规范,提高垦区客运业服务的整体厉量,增强竞争力。货运业要按照“方便、节时、安全、保质(冷贮、保温)、节能、多形(零担、快件)”等要求去规范,提高垦区货运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真正做到客运、货运比翼齐飞,“双流”(人流、物流)通畅。

(3)道路运输业主管部门要提高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道路运输业的主管部门要引进现代化管理设备,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从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升道路运输整体水平大局出发,加强对汽车检测、维修、支线客运、物流的市场化管理;加快推进道路养护招投标制度改革,加强对道路养护企业的定额养护管理;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从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实行质量否决制。通过严管细管,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增长速度、增长质量,使垦区道路运输业管理水平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接轨,真正担起为垦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重任。

3立足于现代化道路运输业体系的构建,选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整点

(1)调整运输服务的结构布局走向,由自由选择为主转向市场选择为主。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客运业发展,还是运业的发展都是运输业从主体自发选择和自由选择产生的一种助推效应和发展的正面效应。

(2)调整运输业运行组织结构走向,由分散经营为主转向集团运作和公司股份制运作为主。在改革初期运输业由以国有经济为主体逐渐转向非国有经济为主体支撑,且充分显示了分散经营的优势。

第7篇

关键字:稀浆封层;耐久性

Abstract: the pavements of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can very good improve road recruitment performance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Slurry convenient, quick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for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important ways become. This paper is on the durability of the slurry are discussed.

Key word: slurry; durability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人们对公路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国家公路所承受的重载交通量还比较大,一些早期病害还是比较严重。如何保证公路的行驶舒适性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是目前公路领域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强道路的预防性养护显得就尤为重要。做好预防性养护可以很好对的恢复道路表面的功能,在最大程度上减缓道路的破坏速率。稀浆封层目前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稀浆封层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道路表面的裂缝、松散和磨光的病害。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地路段出现了稀浆封层当年铺次年坏的现象,跟国外的稀浆封层技术相比,国内绝大多数对的稀浆封层的受用寿命普遍较短。所以,对于稀浆封层的耐久进行研究逐渐被引起重视。提高稀浆封层的耐久性也是公路养护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 稀浆封层的应用范围

2. 1 沥青路面稀浆封层罩面

沥青路面直接和外界环境相接处,不断的收到外部水、热和氧的作用。同时在车辆荷载的不断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内部的沥青和集料都在不断发生着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得道路的路用性能不断下降。这会在一些部位造成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减低,局部会出现裂纹、松散等病害。稀浆封层技术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些早期的病害。及时有效的沥青路面表面铺设稀浆封层能够有效的控制早期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填补路面裂缝,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新建路面上铺设稀浆封层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稀浆封层罩面

稀浆封层技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主要是处理旧路面表层的脱皮、磨光和裂缝等早期病害。能够有效的提高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提高其抗滑性能。稀浆封层应用在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优势更为明显,能够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噪音,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2.3 桥面维修和防水处理

稀浆分层对桥面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减小桥面铺装的自重,另外也可以对桥面病害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新建的桥面加铺稀浆封层的话可以显著改善桥面铺装层的防水性能,从而延长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可以节省大量的养护和维修费用。

2.4 高速公路的下封层

稀浆封层是在道路基层施工完成之后进行。稀浆封层的密实度好和空隙率小一方面可以作为一层防水层,另外 一个方面是稀浆封层能够很好的填补基层由于干缩或者是温缩出现的裂缝。由于稀浆分层的存在可以隔绝面层积水的向下运动也可以隔绝地下水的向上迁移。目前这种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

3 稀浆封层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3.1 原材料对耐久性的影响

1)乳化沥青

在稀浆混凝土中起到粘结作用的主要是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质量。其中乳化沥青的性质主要是由其中的基质沥青的性质来决定的,基质沥青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影响乳化沥青的粘附性。在混合料拌和的时候如果混入进去一部分水的话,睡极易和集料相结合,这就会使得沥青与骨料不能够很好的粘附在一起。总体来说不同等级的道路石油沥青都能够用来作为乳化沥青的原材料,但是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根据乳化沥青的具体用途来决定。其次乳化剂对乳化沥青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看。所以在选择乳化剂的要要特别注意。乳化剂对于稀浆封层的耐久性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对乳化沥青质量的影响上。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减低整个体内部的界面结构,形成界面膜和界面电荷的作用,从而使得沥青和水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而乳化剂添加量的多少又决定了界面膜之间的结合强度。除了乳化剂之外,适当的添加改性剂会使得乳化沥青的抗冲刷性和抗渗透性能得到提高,能够提高乳化沥青的粘附能力

2)集料

集料对于稀浆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集料的粒径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粒径太大的话将会影响到稀浆混合料中集料之间的粘附能力,使得整个稀浆混合料的粘附能力下降。如果集料粒径过小的话,就会使得稀浆封层的表面抗滑能力不足。在集料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和乳化沥青之间的粘附性能。这页直接影响到了稀浆封层的耐久性。偏碱性的集料与沥青油更好的粘附性能,要选择刚度大和强度高的碱性集料作为稀浆混合料的用料。同时要保证集料表面干净无杂质,并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集料的用量要以正好铺满一层的厚度为宜。如果集料的用料过多的话将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甚至会引起稀浆封层的搓板和松散等病害的发生。

3) 填料

在选择填料的时候要合理确定填料是否是具有化学性质。特别要只要再添加有化学性质的填料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填料和乳化沥青之间是否会发生反应或者能否相互融合在一起。填料对稀浆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混合料的强度和变形都有很大的影响。

3.2 设计因素对耐久性的影响

在进行稀浆封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疲劳、环境、应力水平的设计因素对其耐久性的影响。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稀浆封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表现为在抗剪切疲劳方面的优势,但是在抗疲劳方面却存在不足,所以在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的时候要结合道路的等级、荷载水平等综合确定。大量的实际经验表面,如果稀浆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的话极易造成其在摊铺的过程中发生离析现象。一个好的级配设计要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使其具有尽量小的空隙率。目前在稀浆封层的配合比设计中按照粗细程度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3.3 施工对耐久性的影响

稀浆混合料室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料,是由乳化沥青、水、矿料和水泥共同构成的,在铺筑完成之后要经过水分蒸发和破乳的过程才能逐渐使得沥青具有粘附性能。稀浆封层的脱水和蒸干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养生时间才能达到。稀浆封层主要是利用车辆的来回行驶来达到压实的目的,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压实的平整度不够,所以需要开发专门的稀浆封层压路机来完成压实任务。

4 稀浆封层耐久性评价指标

4.1 水稳定性

水损害是路面早期病害的主要内容之一,水损害是指谁通过空隙今天混合料内部,然后在水的循环作用下,水分不断的对沥青混合料造成冲刷。使得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下来,造成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附能力显著的下降。水稳定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稀浆混合料的空隙率和沥青膜的厚度等因素。测定稀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是采用湿轮磨耗仪来取得磨耗值的变化情况来评价水稳定性的好坏。

4.2 抗滑性能

在面层之上进行施工的稀浆封层必须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抗滑性能,必须要提高对抗滑性能的认识,这也是关系到稀浆封层耐久性的关键。路面的抗滑性能主要是靠路面的粗糙程度来决定的。稀浆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偏细,这样可以形成一种粗集料在细集料上镶嵌的抗滑结构层。通常是采用构造深度试验来评价稀浆混合料的抗滑性能。规范要求是采用铺砂法来测量稀浆混合料的额构造深度。

结语

稀浆封层的耐久性能直接关系到道路养护中发挥作用的大小,稀浆封层的耐久性主要受原材料、设计和施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水稳定性和抗滑性两个方面来阐述了稀浆封层耐久性的评价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展开对耐久性的研究和试验。

参考文献

[1] 蒋志军.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预养护中的应用研究[C].重庆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陈全.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2007(01).

[3] 宿秀丽.同步碎石封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

第8篇

关键词 道路;预防性养护;纤维沥青碎石封层

公路建设工程是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以及性能稳定性等方面指标都直接关系着行车安全性以及交通便捷性。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进步,我国公路建设规模也随之增加,如何做好日益繁重的公路养护工作和相关公路建设及管理部门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多数公路养护部门开始尝试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到公路养护过程中,以便于在保障公路养护质量的同时,达到节约养护成本的目的。

一、道路预防性养护中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概述

1、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概念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最早起源于英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等方面的优势,并于2007年首次在我国公路养护中得到应用,其具体是指,在道路预防性养护过程中,既要采用纤维封层核心技术,亦要同时铺洒沥青粘结料以及玻璃纤维,并在上面铺洒碎石层,再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碾压之后在道路表面形成新的磨耗层或者是在道路结构内部形成新的应力吸收层,以提高道路性能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特点

将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应用在道路预防性养护过程中,经过专门工艺处理使沥青结合料与纤维混合形成网络式缠绕结构,从而有效在道路基层及面层之间添加上一层具有高弹性以及高强度的防护性网垫,以起到较好的道路保护作用,降低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度。与其它技术相比,该技术明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良好的应力吸收及扩散能力,此特点主要取决于纤维封层独特的网络缠绕结构及其本身较强的抗拉伸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道路封层的抗剪及抗拉强度,既能有效吸收和扩散道路路面原有的裂缝或者是路基反射应力,亦能有效阻碍超重载荷对道路造成的伤害,从而实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二是高耐磨性,应用该技术形成的独特网络式结构能够在压实成型后限制道路骨料的脱落,从而有效提高道路表层的耐磨性;三是高防水性,由沥青纤维碎石封层技术应用形成的道路封层主要是由四部分构成的,依次为沥青、纤维、沥青及碎石,这就使得各层之间在压实施工下相互作用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络式缠绕结构,而纤维则在道路表层形成一层密实性较强的水防护膜,有效防止由水引起的道路损害;四是高稳定性,纤维和沥青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纤维有效吸收沥青中的油分,从而增强道路沥青的黏附力,有效避免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由高温泛油造成的损害,以免公路变形等现象的发生。

3、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适用性

科学掌握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适用性是有效保障道路预防性养护质量的重要前提,就其在道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现状来看,其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路面结构层的适用性,根据沥青及纤维本身主要的结构特点,将其应用在道路预防性养护过程中时,其主要适用性道路表面磨损层以及新建或者是大修道路路面应力吸收层的养护中,要注意的是,当将其应用在道路表面磨损层的预防性养护中时,要首先确保道路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平整度,以满足技术应用要求,保障养护质量;二是道路交通量的适用性,就目前我国对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研究现状来看,其较适用在我国二-四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过程中,以有效预防因行车载荷过大而引起的纤维沥青碎石封层集料散失以及泛油等问题。

二、道路预防性养护中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要点分析

1、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保障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应用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道路预防性养护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为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包含三个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在养护前期准备阶段,首先要对原道路路面的坑槽等病害进行修补工作,并进行路面垃圾等各种残留物的清扫工作,并检查合格性,以保障路面情况满足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规范;二是进行放样路段试验工作,并准备好养护施工所需的机械及材料,保障材料质量及机械设备性能的稳定性,具体程序为:首先要选择好养护道路的试验路段,并将所需的材料、设备等运至该路段,在准备完毕后,进行试验放样工作,要注意的是,在放样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放样尺寸及厚度,做好边线的控制工作,以保障边线的顺直美观度;掌握科学合理的改性乳化沥青、碎石机纤维的用量,以保障道路养护铺筑过程中道路厚度的均匀性以及颗粒镶嵌的密实性;三是检验放样试验结果,并提交相应的试验数据,以确定出科学合理的、适合大范围养护施工的方案,以保障施工工艺的精细性。

2、道路预防性养护施工过程技术要点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施工过程是道路预防性养护施工的关键性环节,该环节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在道路预防性养护施工过程中,要掌握以下施工技术要点:一是在改性乳化沥青选择和喷洒的过程中,要在技术及道路养护要求的标准规范下科学选择乳化沥青类型,并对其各项质量指标进行严格的检验,以保障沥青的合格性;在喷洒前,首先要适用强力清刷机对道路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扫,以确保其表面的无杂物及灰尘,保障改性乳化沥青喷洒质量;二是在纤维的喷洒过程中,要保持其与第二层沥青喷洒的同步性及两者之间喷洒的均匀性,并做好起步和终止的控制工作,科学掌握和调整横向搭接处的宽度,以免在同步喷洒过程中出现漏喷或者是多喷现象,保持喷洒车辆的缓慢、匀速进行;三是碎石的撒铺,在碎石铺筑的过程中,其一般要紧随纤维铺筑之后,并保持两者之间铺筑车辆速度的缓慢、匀速及匹配,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在接头处撒铺碎石时,要提前开启撒铺车辆,而在未撒铺沥青的接头处提前关闭撒铺车辆,并对撒铺不到的道路部门进行及时的处理工作,以确保碎石撒铺的均匀性;四是碾压施工,在碎石均匀撒铺完毕之后,要立即进行碾压工作,遍数一般控制在2-3次左右,其中,初次碾压的速度应保持在2km/h左右,而复压速度应保持在25km/h左右,以保持碾压的稳定性和质量。

3、道路养护施工后期技术要点

在施工完毕之后,要等到改性乳化沥青破乳之后再开放交通,但要严格限制重载车辆的通行以及普通车辆的通行速度,一般宜保持在20-30km/h左右,以保障养护质量;此外,亦要做好散落骨料等残余物的清除工作,以保障通车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在道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道路性能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重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在道路预防性养护施工中的应用,并科学掌握施工要点及技术特点,以有效保障道路养护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永甫,刘飞飞等.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在道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