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八年级下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历史知识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17 03:44: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八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八年级下历史知识点

第1篇

那么,怎样的复习课才是成功的呢?我认为,一节好的复习课,不仅在于让学生记住了若干知识点,还在于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进一步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一、搭建知识树,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历史是由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构成的,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一个个历史事件,而一切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由此形成了一条隐含于历史表象之下的基本线索。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把握主线,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由点成线,再由线带点,使历史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再用知识树的方式,实现历史知识的网络化。

在这里,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可整理出如下的基本线索:

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近代中国的两条线索:侵略史与抗争史。这条线索构成了这一单元的主干。通过这一过程,实现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还教给学生一种科学、有效地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历史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加强横向联系,培养历史思维

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国发生的每一件事,与世界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所以,加强中外历史横向对比,对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意识和大局观,进而培养科学的历史思维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同样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通过这组图示,将同一时期中外主要大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外历史的联系,从而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有效分解难点,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英国发动的根本原因、为什么第二次是的继续、为什么《》中日本提出在中国设厂等一系列难点问题。

(2)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而中国的封建制度日渐衰落,这种战争,是一种先进的制度对一场落后的制度的战争,正因为如此,近代中国的失败就成为一种必然。

这样,我们完成了一节复习课的第二个步骤,通过中外历史对比,不仅实现对知识的重新整合,更是使知识由薄到厚,由表及里的过程。

三、挖掘隐性知识,进行情感熏陶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习历史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更在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即“以史为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因此,在复习课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完成情感目标,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复习课的难点。

这里,我仍然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结合前面形成的知识网络,教师进行适当的铺垫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两个问题:

(1)既然落后是失败的根源,那如何做才能不让历史重演?

(2)为什么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只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灭亡?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了本单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探究;多媒体;实践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着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弊端,而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历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历史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要求,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这是当代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的一项教学职责。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一线奋战多年,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从中得出了一些教学感悟和心得,现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和感悟,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一直以来,历史学科都被当做了一门单纯的复述性学科,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都是将书上现成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即只强调历史知识的记忆性,而对于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却不做深入探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性、参与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对广大历史教师所提出的一项教学要求,所以,身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要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主体者的身份参与历史知识的探究。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这节内容时,我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述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而是将学生4人分为一组,让他们以小组形式,按照以下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探索:1.这一名词的解释。2.产生的背景和推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与顽固派以及他们不同的治国观点分别是什么?4.慈禧太后为什么采取暂时支持洋务派的态度?5.兴起的原因、代表人物、推行的中央机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6.的性质和破产的原因是什么?7.你如何评价?让学生按照这些问题,对课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学生在初步完成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之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得到的答案。这样,我既做到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也使学生对的有关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知。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身,可以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优势,通过展示历史纪录片、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呈现文物图片、文献资料等,将距离我们年代久远、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能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变得高度集中,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这节内容时,单纯的语言讲述和书本文字的描述,无法使学生真正感知当时战争的惨烈,于是,我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多张的图文资料,并播放了《中华历史五千年》《中国国耻大事件》中有关、八国联军侵华的视频资料,如此,八国联军对北京城的劫掠情景便真实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立即进入了当时的情境中,真实感受了帝国主义列强空前野蛮残暴的行为,初步树立了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异常浓厚,学习本节内容都显得极其认真,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

三、实施实践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将学生拘泥在课堂上,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只能使学生在表面上了解中国的历史,而对于其在人类社会上起到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却不能深入了解和体会。所以,身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应积极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活生生的历史世界,如此,学生便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下,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历史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这节内容时,在向学生介绍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为:回家后向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等询问改革开放后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并将调查过程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记录,而后,通过数字、票证、图片、影像等历史资源,体会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这样,通过开展这一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开放性特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了改革开放是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培养了学生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对当今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进和创新,使之符合新课改教学新理念和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第3篇

一、精心备课,不做无用功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讲的是教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备课上花功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就同一个教师而言,进行公开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比平时好,原因不是说教学能力强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多了,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一遍处理教材,确定教学方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将得到提高。

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好课的可能条件,如果不去备课,这些可能条件就不能形成实际教学能力。

对此,在中学历史七、八年级的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着重分析课程重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广泛查找课外资料充实课内知识,积极寻找课与课间、单元与单元间、七年级与八年级间的关系,是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课堂教学抓住“三个必须”

1.重点必须精讲,深入浅出。

我们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学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那么如何使知识点杂多、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的历史教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成为前线工作者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短短的是四十五分钟内,要讲的内容很多,想把一切问题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授课时分清主次,去繁求简,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这样才是科学的合理的。例如,八年第一课《》中“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时,学生觉得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我这样来引出: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开始遭到破坏,一个国家的部分丧失了,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前,在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渗入。这就是“半封建”。

这样讲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种把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的做法,就会把学生的历史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直达历史知识概念的内涵。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够准确理解,理性思辩能力也切实得到提高。

2.现实必须结合,方法灵活。

教学、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更是学生的“学”,课堂教学更应该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授课多以“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出现,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同志曾指出:“在教学方法中,应坚决采取启发的、研究的、经验的方式,以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动性和创造性,而坚决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

不管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不管选择任何一种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将启发作为一种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从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师自己教学特点的实际出发,把启发的原理渗透其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好方法。一年多以来,我先后尝试了“历史问题教学法”、“谈话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学生们对历史课的兴趣日益浓厚。

3.风趣必须幽默,引人入胜。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课堂上,结合有关知识巧妙地融幽默于教学中,含而不露地引发学生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知识的领悟,可使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掌握;同时幽默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张冠李戴,常常会闹出笑话。记得有这么一次,让学生简介《资治通鉴》的作者,一位学生爽快地说道:“作者司马迁,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话音未落,笑声四起,弄得这名学生莫名其妙。这时我平静地说:“虽是一字之差,却让司马迁多活了一千多年,但这能全是我们同学们的错吗?谁让司马迁与司马光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别,谁让他们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谁让《史记》与《资治通鉴》又都是史学名著兼文学名著呢?太像了,太像了,以致于我们看不出他二人还有什么区别?”幽默风趣的话语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重要的是把学生混淆的知识作出了区别,可谓一箭双雕。正如法国一位著名演讲家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

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私下常和优秀学生、后进生进行交谈,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这对语初中历史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4篇

是不是所有学科都可以或需要运用戏剧教学法?水无常形,教无定法,任何一门学科,适合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而历社学科本身的特质,决定了戏剧教学法可在该学科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一方面,历社学科是关于“人”的学科,关注、研究人的活动,特别是历史、社会部分,人物、情节、冲突等都具备,具有丰富的戏剧元素,转化成戏剧教学具有现成资源;另一方面,历社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社会性、体验性相当强的学科,与戏剧教育性、社会性的特征十分契合。因此通过戏剧教学法,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就十分可能。

戏剧的种类很多。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容量、复杂程度、学生对象,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戏剧形式。

1. 简单课本剧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简单的课本剧(一幕场景、角色2—3人、故事简单)应该是应用最多、最广、也最方便的一种戏剧教学法形式,它可突破时间、地域、道具等条件的限制,因地、因时、因事、因人地灵活运用。如在初中八年级下册《面临挑战的中国》中“专制帝国”这一课主要是讲明清帝国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加强对臣民控制,强化专制统治的。因时代久远,距学生的生活感受遥远,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材中提到的明朝皇帝朱元璋为大臣改诗歌的故事,改编成一场简短的课本剧,通过皇帝、大臣的角色演绎,学生对明清特务机构的无孔不入有了切身感受和深刻体悟,对明清皇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和措施也就有了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课堂效果比单纯、简单的讲授法要好得多。

2. 小品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一些综合性、探究性强,内容跨度、容量大的教学专题,可运用小品的形式予以体现。如工业革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初中八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其跨度长、内容多、知识点杂,是学生记忆和理解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以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八十天环绕地球》为蓝本,创设了一个穿越性的喜剧小品。剧中,“卓别林”式的主人公通过各种交通(如马车、牛车、雪橇、火车、轮船、宇宙飞船等)、通讯(纸质信、电报、电话、手机、QQ、视频上网等)手段,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回到家乡。小品通过主人公回家的过程,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小品表演,师生既会心而笑,更知晓了历史知识点,理解了时代背景,从而突破了学习重点和难点,取得很好效果。因容量较大,这样的小品一般不适宜在常规课堂上进行,最好在探究课或综合课上开展。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124―01

初中历史升学考试,是具有双重性质的考试,既是学业水平测试,又是对学生三年学习历史素养情况的总检测,也是一次能力水平的测试。它还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学生的任务。鉴于此,笔者对如何做好初中历史“中考”升学考试复习,浅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提高认识,研究中考,早做准备

1.中考对学生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2.对试卷结构要有清楚的认识。历史试卷依据课标和历届考试,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的难、中、易比例为7:2:1,基础性试题占的比例较大,所以中考学生成绩优良与否,首要因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烂熟于心,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

二、了解学生,分阶段进行复习训练

现阶段尤其农村初中学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应试能力差、不愿思考、只是等老师告诉现成的答案或结论等现象。因此,老师应由浅入深、有重点地分阶段复习,加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联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时效性。面对浩如烟海的复习资料,教师要按照学科的时政性、热点性挑选出一套复习资料。如,在讲话中,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上述材料涉及考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将时政与考点有机结合选出复习资料。

2.重视本学科的《会考指导》,自己编写学科知识体系。依据课本逐单元、章节全面系统复习,重点解决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专题归类,融会贯通。在知识全面复习后,对历史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式上最好以列表的方式呈现。这样,学生将所学知识能中外对比,辨识异同,形成横向和纵向联系。如,八年级第一单元主题“侵略与反抗”可归纳如下表:

概括为:四次、三个主要条约、两条主要线索。也可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对外关系专题列表。学生可依此构建知识网络清单,又为进入高中学习专题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精选试题,强化模拟训练

训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练习要依据《课程标准》和《会考指导》联系考点对知识训练,从不同的角度、层次,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筛选题型,活学巧练。同时,还要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学习,及时检查落实,做到精讲精练,落到实处。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知识点进行归纳,列出清单,对所选习题进行区别、比较。如,学生学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容易出现混淆,张冠李戴,为了准确定位知识,可对上述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列表比较异同,精心研究,选出高质量的试卷。

四、答题训练

1.审题能力训练

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着重是解题思路、步骤、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要加强对引述的史学材料的理解,一定要注意时代背景、主要意旨,所选材料和课本知识点的联系。

2.表述能力及答题的规范化训练

教师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为此要对同类题型归类强化训练如读图分析、实践探究等,在反复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解答同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

第6篇

诱思探究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寻适合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诱思点”,然后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逐渐循着教师设定的目标和思路去进行知识探究,最终获取一定的情感认知。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突出优势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展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呢?

一、吃透教材,确立“诱思点”

为了保证课堂诱思探究教学的有序进行,课前备课环节我认真、细致地准备。一方面,备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单独列出,寻找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认知发展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确立“诱思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一课中,我就采用了诱思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对教材的整体熟悉和细化研究,加之教材前一课中涉及春秋战国的纷争,对这一课的内容有铺垫性的介绍,因而我选取了“大变革的时代,变革在何处(表现)”、“缘何变革(背景)”两个重要的历史命题作为“诱思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课堂中去,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科学引导,诱思探究

在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循着课前备课环节所确立的“诱思点”,便可以顺利进入课堂的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探究过程中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有序地开展学习探究指明方向。但是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切实地将课堂的主置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话题、形式以及对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全面调动学生顺利、有序参与诱思探究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章“海峡两岸关系”内容的学习中,我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在进行“台湾回归是否利于台湾发展”的辩论环节时,一些对历史不了解的学生就容易产生偏差,将辩论的重点放在了“台湾回归对大陆发展的影响”上,不利于辩论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我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纠正、引导,最终促使学生的辩论回归正轨,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三、跟踪反馈,健全完善

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是完整的教学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在诱思探究教学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对教学效果的跟踪反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及时迅速地查漏补缺,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有声有色,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作出新认识和新评价。

第7篇

关键词: 历史框架 专题复习 方法指导 教学形式

历史复习课难上,因为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繁杂和考点的广博。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复习阶段又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这一阶段总感到不知所措,或是被动地听课做题,或是漫无目的地翻课本、做模拟,往往是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考试成绩却不佳。复习是一个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要想在短促而又有限的复习中提高效率,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纲挈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

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繁多,弄不清来龙去脉,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因此,教师要注重揭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学会从诸多历史现象中理出知识线索。如何提高学生把握历史线索的能力呢?书前面的“目录”就是全书的纲和领,我们通过仔细研读,认真领会其内涵,就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我们以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近代化探索这一单元学习为例,此章节出现在教材第二单元,中国的近代化是在之后,中国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主动向西方学习,将自己融入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之中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包括、、、四目内容。这四则内容从表面上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仔细推敲,这四者间是层层深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学习西方经济政治体制;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思想,四者前后互为因果。理清了这层关系,才能说从整体上把握了这段历史。复习中,我们就要注重抓住教材中各单元的纲目,纲举目张,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搭建起历史知识的框架,这样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二、紧扣时事热点和周年历史进行专题复习

近年来各地中考历史试卷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中考命题不回避时政热点问题。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考题的设置往往是既注重课本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与时政热点的渗透、融合,体现了一定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对周年历史和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史实都要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们进行专题复习的目的所在。可是在专题复习过程中,教师若仅仅只是把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收集罗列在一起就完了的话,学生很难提高认识水平。如何在复习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呢?首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一些隐性的知识,使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向深处发展。其次要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在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同类或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和正确认识能力。例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我们对其的关注,因此我们列专题复习日本的相关历史。在复习时,必然会提到对日本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两次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其最大不同就是前者是向中国隋唐学习,后者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两者的共性是都对日本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可把明治维新和中国的做对比,探究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的复习就不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学生在这种分析比较中历史思维的能力会得以逐步提高。

三、在解题训练中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由于初中历史长期处于副科的地位,学生缺少应有的重视。平时学生答题训练很少,大都缺少答题经验,因此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首先是审题方法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例如:第二次之所以是的继续,是因为A:战争性质相同,B战争目的相同,C战争对象相同,D战争结果相同。这是一道选择题。通过审题,我们知道其考查的是第二次被称为的继续的原因,其实质就是考查学生对列强发动第二次的根本目的的掌握情况。这就是题目隐含的条件,抓住这一关键点,题目就能迎刃而解。教师通过习题讲解,使学生逐渐形成抓问题内藏的关键点的思维习惯,解题能力就能获得提高。其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历史试卷从总体上看有选择题和终合题两种题型,终合题往往是学生丢分很严重的地方。遗漏、答不全或答非所问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使学生减少这种失分现象?反思答题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如安徽2011年中考历史卷中有一问题:【对话与合作的时代】2010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案税令,美海关将从税令公布之日起开始对华输美铜版纸产品征反倾销反补贴税。(3)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摩擦与分歧?请写出你的建议。(2分)这道题学生很可能一时冲动,写出断绝往来、停止贸易往来等的建议,但是反过来想想,就能从“对话与合作的时代”这个小标题中找到解题思路。

四、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消除学生的视听觉疲劳

复习课不是重复课,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把复习课上成单一的背诵课或做题训练课。首先,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要高于普通的新授课。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又要着眼于提高与升华;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有拓展延伸。适当提升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第8篇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记忆力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从我们的教育对象来看,青少年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第一堂课就要用形象、生动、逼真、活泼的语言,“神”入历史。以参与者的身份讲授历史,就能饱含感情,准确、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产生内心体验,激发出学习兴趣,这就为学生爱学打好基础。在这方面我还特别注重每节课的导入。课堂的开头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是一堂课进行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关系到整个一堂课的成败。我往往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小说、演义故事或典故来导人,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注意力,使之有听下去的欲望,为记忆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记忆

课文的插图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有密切联系,是历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环,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在教学中我往往充分利用它们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讲到“隋朝大运河”时,我充分地利用插图,把隋朝大运河的南北到达点、中心及其四个分段和它沟通的五大河流几个知识点,象串珠子似地一下子由一根主线串联了起来;我又根据插图做了一个简图供学生参考学习,在原有地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简图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快捷有效了,在历史考试中,有关大运河的知识学生失分很少。并且通过该图还对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了更深入明晰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加强记忆力

我们做教师的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对它的特征很难一下子掌握住,但是当我们在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讲给别人听时,会发现通过讲述,就会把事物的特征和主要脉络一下子掌握住了。所以,当我讲完一个历史事件或一节课后,会要求学生复述一遍,帮他们有效地记住该事件或该课内容。如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一课,本课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有五个政权(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四大事件(陈桥驿兵变、澶州之战、岳飞抗金、绍兴议和)、十个人物(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岳飞等)。.对这么多知识点,要在一节课上让学生掌握清楚,单凭老师讲是不容易的,我就鼓励学生做小老师,给同学们复述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当堂课上就掌握了,比单靠背诵记忆提高了效率。

四、编写历史小歌谣,以加快记忆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善于在教学中编写一些短小的历史小歌谣教给学生,以提高记忆力。如:讲“战国七雄分布图”关于七雄的地理位置时,我编了这么一首小歌谣。“东齐南楚西秦和北燕,还有三雄在中间.从北向南赵魏韩。”再如学习运动中永安封王时,对五王的官职和姓名的对应关系,我编写如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使五王的官职名称与他们的姓氏一一对应。通过实践,学生很欢迎这一方法,并且记忆特别快、特别牢。

五、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升华感情,加强记忆印象

通过心理学我们知道,学生从对历史感知中产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必须发展成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才能成为稳定情感,才能有深刻的记忆。促使情感升华,记忆深刻的最好途径就是创设历史问题情景。当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一课“”一目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谭嗣同本来有条件出逃保命,但是他没有出逃,这是为什么?2、就义前他的悲壮话语应该怎样理解?3、六君子被杀而围观者大多麻木不仁说明了什么?4、变法失败又说明了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对这一部分的记忆也在情感升华中自然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