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06 16:06: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素质教育的内涵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实践

一、问题提出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其基本价值取向由原来与本科院校无所区别的理论知识关注逐步转向关注高职教育特定的应用技能。尽管高职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描述极大地提升了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目标区分效度,然而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等方面,课程建设也较多侧重于课程教学设计或教学模式改革。由此可见,“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持续发展的能力”[2]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高职教育对“高等性”这一属性的弱化。这种隐含技术导向的实用主义教育既不能完全实现中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最终也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真正在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而是包涵技术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研究领域较为关注的“职业核心能力”一词,反应了职教界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反思和回归。

二、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未明晰。尽管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高到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使高职教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同“能力本位”的核心意义时,作为能力培养载体之一的素质教育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当学生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高职教育既然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更具有兼容并蓄的职业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

其次,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内涵建设主要围绕国际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展开,缺乏适度本土化。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主要分为基础核心能力:例如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拓展核心能力:例如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延伸核心能力:例如礼仪训练、心理减压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全球各地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趋势,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科学的选择。尚处起步阶段的我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研发专家在吸收了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新职业教育和培训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职业能力认证培训项目。然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这种认证培训项目在被借鉴到中国时遇到了阻力与瓶颈,本土化难度加大。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高考体制与西方国家的高考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目前高考生源分流机制中,高职院校处于高考录取的第三类院校,而英国、美国、德国等西方的高考录取制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中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相对第一类和第二类院校而言,呈现出高等教育嬗变至非精英时代的显著特点。根据卡根的分类理论,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对他们的认知度存在偏见。因此,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现实与实际。

与此同时,人们对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也存在诸多误区:例如,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政教育;把素质教育理解为零散的文科知识的补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应试教育的新增内容;把素质教育诠释为专业教育的附属。这些误区对正确理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内涵都会产生消级影响。因此,单纯依靠“职业核心能力”称谓的引进、单靠不结合中国高考录取制度实际的职业能力认证培训项目的引进,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高职素质教育的症结与问题。

再次,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的载体较之过去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有待进一步丰富,并使之形成完备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以前素质教育仅限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熏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素质教育的载体涵盖了课堂、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校园文化等多个载体。在教育模式和手段上都有所改进,不仅有必修选修的第一课堂,而且有专题讲座、名著导读、艺术欣赏、文艺会演等第二课堂,更有将素质教育贯穿了专业教育始终,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充分挖掘其对学生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等多种形式与渠道。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必须建立不以短期功利为衡量目标的长效机制,在建立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前期投入巨大而见效甚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对学院当前发展收益甚微。在高职院校纷纷求变的历史潮流中,致力于漫长而艰辛的全方位素质教育,必然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多方质疑,甚至存在阻挠。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层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对技能教育的关注和实践。从宏观上看素质教育的开展还没有探索出长效机制和普适模式,从微观上看也没有真正在每个院校的育人模式中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近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进行了多方探索和实践,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而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关注程度还远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这也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目前更注重于“职业性”的内涵建设,而相对忽略“高等性”内涵的建设。这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将造成功利性的趋向偏差。

三、重构高职素质教育的对策

首先,重新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教育目的设定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以“现实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来关注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情感,那是最根本的。英国的纽曼也指出,知识既是大学教育的工具,又是大学教育的结果,而这样的大学教育就叫自由教育,这种教养连同使这种教养得以完成的知识本身就适于追求。此外,这种教养有着巨大的世俗功效,同时还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最佳和最高心智的形成。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极赋化学专长的科特南校长在1945年哈佛“红皮书”形成的通识教育目标对后世具有垂范作用,被概括为:有效地思考(to think effectively)、清晰地沟通(to communication)、恰当地判断(to make relevant judgement)、分辨各种价值(discrimination among values)。在此基础上,1978年“哈佛报告书”明确了教育理想或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

21世纪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阶段,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有用性”提出质疑乃至非议,人们似乎认为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高等教育就是失败的或至少是得不偿失的教育。家庭、社会、就业市场等各个方面的衡量标准、价值评判方式都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当功利主义的教育目标映射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时,便体现为在教育目标上廓清了高职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范畴,但未能清晰定位出产业革命后我国本土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在高职院校传统生源急剧减少以及生源渠道受限制的背景下,究竟是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过渡,还是直面中国技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最终提升整体产业水平,都成为确立未来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无论以何种需求为考虑,都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的专业特长、人才特点和服务面向,突出学校在履行培养人才、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有的人文内涵,可以在借鉴通才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将传统意义上抽象的教育目的细化为若干方面的评价标准。例如:具有清晰的社会主义方向道德伦理思考能力;在专业领域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对所获得及应用的知识具有正确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并形成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良好习惯;具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等。

其次,逐步廓清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内涵并使之具有职业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既要求体现其高等性特点,又应体现其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特色。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所有专业开出同样菜单,提供同样的课程,一味强调统一性,弱化了不同专业的特殊需求和要求,忽略了本专业的标识性。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从人性论、道德论出发,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体系;孟子继之以四端之心,经董仲舒传至程朱理学,都将教育范畴的重心落在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上。曾任北大校长的将近代道德教育融入人文教育,并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首倡者。而西方自康德《系科之争》开始,从英国的纽曼、斯宾塞、怀特海,德国的鲍尔生,到美国的维布伦、科特南,无一不在着力思考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非功利性教育所涵盖的范畴。因此,当前中国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具有继承中国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思想和接壤西方现代通识教育思想的双重性,既是我国古典素质教育传统的现代化,也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本土化。

无论秉承中国传统教育,还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思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都应是我国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的两大范畴。将这两大领域再次细分,可以进一步形成道德素养、法律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几个范畴。由此,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由以下六个方面组成:即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职业劳动素质等。

而每一项素质教育的内容都应该结合并体现其专业特色。例如在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评价方面,在行业相关法律知识的习得和理解方面,在多岗知识迁移和能力培养方面等,都应针对不同专业增加不同侧重点的素质教育内容。这样的素质教育内涵建设才能呼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杨叔子院士所倡导的“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对话,以高远的大学文化与社会生活对话,以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专业体系对话”的冀望,才能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接轨世界产业经济建设的洪流。

再次,全面开设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并使之具有多维度分支。

社会和自然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人类总是因为既不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又不断把握自然发展规律,才使得整个“社会人”群体不断向真理和完善接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人文素质的优良意味着精神底蕴的厚实,而科学素养的充盈意味着文明格调的高深。美国克利斯特勒指出:“在15世纪,人文学科包括五个科目:即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而著名的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模式”从1978年发展至今则陆续增加至七大类,包括文学和艺术(literature and arts A.B and C)、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y A and B)、社会分析(social analysis)、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科学(science)、外国文化(foreign cultures)和数理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哈佛开设这些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培养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这一旨在培养全面素质的系统课程,打破了按学科设课的传统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视野非常广阔,而且将课程重点放在思维方式的训练而非简单知识结论的获得,这对探索我国高职院校设置素质教育课程极具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基本素质教育为基础,在常识、行为和观念三个层面进行立体的内容描述。根据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纬度,构建以下五类平行课程体系:一是思想政治课程。依据现阶段我国教育部要求开设概论和法律两门课程,且均为必修课。二是习惯养成课程。对学生进行娱乐、生活和职业习惯的指导,如开设手工制作、家政学习、就业指导、民间工艺等课程。三是思维训练课程。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训练,如开设经济学、逻辑学、哲学、历史等课程。四是欣赏评价课程。对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进行教育,如开设美术音乐欣赏、古典文学等课程。五是普及技能课程。对学生的职业通用技能进行初级培训,如开设速写、口译、演讲辩论等课程。在2-5类的课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和爱好进行每一类1-2门的选修,但每一类课程必须选修一门。诚如纽曼所言,“知识的所有分支至少在固有的意义上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内容。这些分支并非互相孤立,互相独立,相反,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或系统。……用这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向心智传授知识的过程,才是大学教育名副其实的教养。这种教养本身就是好的。”

最后,构建素质教育的考评机制并使之具有行业标准效度。

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教育;传统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38-0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成了2014年两会的热点。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与教书育人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思考、实践、反思和不断完善中,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确立了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构建了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和体系。

一、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确立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普通全日制本科培养学生的理念作为高职教育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标准,是错误且危险的。对于个人或是高等教育来说,都只能利用自身因素,在自身的积极性及自身条件下找到对高职教育有价值的方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强调: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只有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学生特点,结合区域发展等综合因素,持之以恒地坚持内涵发展道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这就要求在高职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课堂教育需持续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贯穿课堂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同时在课余时间通过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关心自己、关心就业,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问题。

二、以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为着手点,探索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当前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可归纳为“五少”,即:社会少认同,法律少明细,政府少作为,办学少特色,就业少出路。而最为关键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欠缺,在“五少”的大环境中,学生更易产生松懈、自卑甚至自我放弃等心理暗示。面对这样的受众学生,课堂中如果仅仅是教授传统文化知识,那么将会形成“满堂灌”的局面,即使再精彩的讲解也会大打折扣。若是把素质教育专门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大量事实证明,由于这样的课堂目的性强,学生在心里反而会不太重视这样的方式,从而降低课堂质量。因此,依据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途径可扩展为以下几方面:

1.因材施教,丰富课堂内容。在传递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传播先进的科学发展理念,传授实际的操作经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起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保留学生天然丰富的好奇心。这样一方面可以完成传统课堂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天性,尽可能地开发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寓素质教育于传统教学中,使二者浑然天成、相得益彰,用无言或有声的力量保持课堂应有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2.教学相长,开拓学生视野。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启发学生,学生提出疑问,两大主体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尊重学生的提问和困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既是传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在提问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洞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在交流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开拓精神;在求解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未知的求知精神。讨论中,学生性格会充分得以展示:或落落大方、或谨小慎微、或急于求解,老师则以引导为主,或幽默风趣,或旁征博引,或温和可亲,老师的一点一滴都会毫无保留地在各方面起着示范作用。这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会让学生努力坚持,一方面是老师对待疑问的态度会激发学生日后爱岗敬业的理念。他们正处于性格多变的时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拓宽他们的视野,而不仅仅局限于所属专业。

3.抵制诱惑,剔除不良风气。如今的大学生,个性自我、明快直接,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以及东西方思想文化时刻冲击着学生的心理,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面对各种困惑、诱惑甚至迷失,此时的惑,该如何解?一面是他们蓬勃的思想萌发,一面是他们日渐成熟的身体生长。解惑,在这方面,是需要持续思考并且积极引导的,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观念,在能表达自己声音的场合,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不牺牲自己的正当权益,不求有多大的功名利禄,只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浪潮里有过自己拼搏的痕迹,妥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能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远离负面因素。

4.主动出击,摒除被动接受。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绝大多数同学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甚至在生活中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做事缺乏主见,极少同学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实践中,校企结合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会过早地限制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多是模仿师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被动接受的思想应该变为学生主动出击,这将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前期的寓素质教育于课堂教育的最终实现方式就是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未知、探索未知。

三、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实践探索

为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学校需要搭建舞台,通过学生自主组织、参与完成各项特色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活动中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2014(三专)数控技术1班为例,经班级导师提议,在班主任指导下,决定在2014(三专)数控1班开展“西南时空”等系列活动,并将其作为班级长期活动,坚持到毕业。

“学习一小时”――学校不强制要求二年级的同学上晚自习,通过组织学生集体上自习的方式,督促同学们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提供互相学习的交流机会,互相帮扶,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运动一小时”――每周二下午由体育委员体育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可以是趣味篮球、趣味足球、乒乓球、慢跑、快走(不局限于此)等形式。在集体体育活动中,调节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节奏,释放各方面的负面情绪。

“畅谈一小时”――每周日晚上19:00(特殊事宜另作安排)就设定的话题进行主题演讲和讨论,增强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举办“西南时空”系列特色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活动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了解瞬息万变的社会,关注我们的未来发展,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关心未知的自己,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增强班级凝聚力。

经过一年多的坚持,“西南时空”系列特色活动已深入人心,获得了系部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抓紧学风建设的同时,强调班级内涵建设,鼓励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坚持阅读经典书目,做一个对自己有所要求的人;在平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鼓励他们“先就业,再择业”,珍惜第一份工作,为日后就业择业奠定感性和实践基础,拓宽自己的视野,有计划、有步骤地与社会相容,接受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接受社会的好与坏,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技能,督促学生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前沿以及就业需求。

除了班级特色活动之外,学院每年都会举办科技节、健身节、艺术节、数学建模大赛、数控技能大赛、朗诵比赛、艺海泛舟等丰富多彩的各项大型活动,学生能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奉献中成长成才。

综上所述,丰富的课堂内容会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剔除不良风气,摒除被动接受的现况,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因材施教、和学生教学相长、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抵制诱惑,养成主动思考、发现未知、探索未知的好习惯,从而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学习之余,了解瞬息万变的社会,关注我们的未来发展,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关心未知的自己,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社会,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强集体凝聚力,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关心自己、关心就业、关心专业,才能培养更多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汪为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工业大学,2012.

[3]钟彬杉.高职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4]宋建军.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意义的思考[Z].黑龙江高教研究所,2007.

第3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主要内容:

1、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 自学能力的培养;

3、 社会公德教育;

4、 世界观教育;

5、 人生观教育;

6、 劳动观念教育;

7、 终生学习教育;

第4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商;培养途径

一、职业素养的界定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等。前四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

前四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计算机、英语、会计做账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可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职业素养都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可以说,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不仅是专业技能得以应用的基础,更是职业生涯稳健发展的保障。

二、高职生职业素养内涵探析

很多企业的老总都这样说:“我们不指望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能够用上多少,来到企业就得一切从头学起。我们最指望、最希望的,就是来到企业的学生能具有很好的精神品质。在企业里面,只要愿意学习,加上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发展空间是很大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在能力本位体制下,一些职业院校片面强调动手能力,自然就忽视了人的发展当中很多重要的元素,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特别是作为职业核心素养的职业精神,基本就成了个搭头。

吴甘霖,《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他回首了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对于高职生而言,既要注重专业技能学习掌握,更要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锻炼,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提出胜任力模型,是指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分为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等几个方面。其经典模型具体包括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可利用这两项胜任力模型分析高职生职业素养。

(一)冰山模型。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绝大部分,它代表高职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二)洋葱模型。把个体素养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洋葱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洋葱,“洋葱”最外层的是高职生的知识和技能;“洋葱”中间的是高职生的自我形象与角色等;“洋葱”最里层的是高职生动机和个性。洋葱模型同冰山模型强调的都是核心素养基本素,对于高职生而言,职业素养的培养应着眼于整座“冰山”和整个“洋葱”,并以显性的、外层的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形的、核心层的职业素养。

三、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一)加强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建立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政部、高教研究所、教务处等机构的职能和作用,针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缺失的现状,研究制定出具有针对和操作性的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在将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愿景,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二)加强高职生的价值体系研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网络文化下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其思想价值体系是多元化的,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政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将职业素养培养作为德育的主要目标,引导和重塑高职生的价值体系。在德育教育中引入“励志教育”,制定“激励、自信”的励志教育原则,充分挖掘学生的成功潜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塑造一个职业人应当具有的敬业奉献、合作意识、积极心态、职业操守、坚忍不拔的精神、逆商、情商、感恩与责任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品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高职生职业素养。高职教育要树立“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文化育人”的育人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对高职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情感熏陶,从而磨练高职生的意志、塑造高职生的人格,使其确立“职业技能好、职业道德好、职业态度好、职业精神好、职业行为好”的职业素养目标。在校园物质文明建设上,要尽可能体现职业和人文的特定;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第二课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活动始终。

爱因斯坦曾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受,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誉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在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高职院校要将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学生管理、学生活动等各环节都营造出职业素养的氛围,并充分借助社会资源,才能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社会摩擦力 学校的引领力 家庭的影响力 理性思考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关于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施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高等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阵地,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素质教育,将直接决定着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观发展视野下高校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稳固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学习者素质的教育,它最初是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提出的,后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理解的不断深化,又逐步扩展到了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素质教育,它应以基础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专业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1]

教育是一个纵的延伸也是一种横的扩展。当前我们的素质教育也要注重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历史观内容异常繁密,那么我们就要抓其“纲”,尽快使素质教育根系硕大,建立深厚的历史观之底座。笔者认为,用历史观审视并运用于素质教育,当前必须从两大方面进行:一个是教育的历史理念,另一个是学科教学过程中历史观的指导。

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理念的建立,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加宽泛,也更加有章可循,内涵也更加丰富多彩。它使我们走出了狭隘的教育天地,素质学习,不仅中国需要,现实的需要,不仅学生需要,而且每一个人都需要,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都需要。要成为真正有本领、有成就,有贡献的人,发挥教育、学习的最大效益,就需要进行素质教育、素质学习。素质学习方略,是人人需要的总的根本的学习方略,而历史教育理念一以贯之。

二、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片面化、功利化,急躁冒进,突击补课,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这是极其狭隘的和不全面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至今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评价体系,这两方面的原因使素质教育没有很好地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贯彻和实施及进一步深入发展。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解的错位导致素质教育华而不实。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它和其他的教育理念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自觉到自发的过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的实践中自然产生的,是在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下,不断探索而形成的,所以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素质教育地位和重要性研究,到素质教育自身理论探讨的过程,包括探讨素质教育自身的涵义、特性和内容。素质研究则经历了一个由平面罗列诸要素到注重层次结构研究的过程。

在这种背景下,因为对素质概念的模糊直接导致我们在素质的实施中五花八门,而且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轨并行的现状,素质教育变成了伪饰教育诸种弊端的耀眼光环,这在高校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切教育举措仿佛只要同素质教育挂上钩,就会变得理直气壮、光彩无比,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众语喧哗中,素质教育成了烫手的热山芋,同时又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任意涂抹的脏兮兮的画布,这种混乱的景象,无意中使素质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留于表象,忽其本质。注重形式,疏于内容。素质教育并没有扎扎实实地得到贯彻执行和推进,比如对素质的含义、特征、内容及其层次结构,素质与知识能力个性等关系,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关系都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更缺乏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实践。

(二)内涵把握的错位导致眼高手低的素质教育。

当前对素质教育内涵把握的错位,特别是忽视素质教育的基础,造成了眼高手低的局面。人为地把素质教育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把素质教育悬置化、目标理想化。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着眼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构成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技能,培育良好人格,发挥青少年潜能,从而提高全体公民发展的基本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需要从人的发展和完善着眼,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智能素质、文化素质、情意素质、身体素质、个性素质。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素质教育的悬空性使我们人为地割裂开了教育的完整性。人类的受教育过程,其本质就是提升素质的过程。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既不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类型,又不是凭空冒出的教育霸主,而是一种纠正补缺的教育呼唤,也就是提升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需要,使素质教育回到它正常的位置上来。

(三)社会转型期内的教育骑墙主义。

目前素质教育因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教学中的骑墙主义之风的盛行,即人们所描绘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一方面是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渗透,出现了外皮是素质教育,内核却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的局面,导致我们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素质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我们,但依然感觉到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身处中国教育转型期,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存有疑虑,这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甚至对应试教育的提法从思想感情上难以接受,认为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有否定一切的味道。课程体系、教育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突破的难题,再加上不健全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也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这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素质教育的长期性与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素质教育的模糊性与高等教育的特色性都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都导致一种外圆内方的教育状态,即认为素质教育必要而不充分,素质教育只是一个美好的目标,是一个隐性的目标,教育的时效性必须立竿见影,需要速效而成,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骑墙主义的根本原因。

三、影响当前素质教育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当前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要么把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画等号,要么偏执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校园文化的拓展与延伸;或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者错误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为应试教育镶嵌的美丽花边儿,干脆认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外延不周密、内涵驳杂的伪命题,根本不值得深入研究的虚命题。目前存在的这些肤浅化和片面化的认知,导致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摩擦力。

社会摩擦力指的是社会观念对素质教育的滞阻。比如社会时尚风潮等都对素质教育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形成了标榜个性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错综复杂,对于素质教育也是众说纷纭,对于素质的价值判断也会因人而异。浮躁的社会往往对素质教育形成多方面粗浅的解构。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立场上,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解构,大致分为知识论、能力论、思想精神论等多个方面,于是社会风尚为素质教育贴满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各种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业行为甚嚣尘上。“国学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钢琴班”、“绘画班”、“书法班”、“口才班”、“奥数班”等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都是在鼓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来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素质教育,结果被人为地拆解为“增负”的素质教育,美好的初衷变成无奈的结果。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解构的一个表现就是社会审美时尚,它滞阻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表象化、时尚化、粗浅化是其主要特征,比如各种速效的培训、讲座,“理财培训”、“健康讲座”、“家长学校”、“礼仪培训”等都在素质教育的包装下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成为人们提升自身素质的文化快餐。素质成了可以包装一切商品行为的画纸,成为可以制造文化噱头的标签,丰富的素质教育在社会摩擦力的滞阻下,变成了社会审美时尚的助推力。素质教育被强行拉入到了一切商品运作的模式中去,成为商品运作中一个烫金的符号。

面对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无限粗浅的解构,我们应该在内涵的挖掘上为素质教育正本清源,加大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在知识论、能力论的基础上为素质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素质论的核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个人实践模式,所有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商品运作都是对素质教育的粗暴践踏和表象解构。建构社会素质教育研究体系,自觉地抵制社会摩擦力对素质教育的商业化解构,沉下心来,冷静地分析,沉着地应对,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制定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化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二)学校的引领力。

素质教育,学校是引领者,她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贯彻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走向。目前各个层面的学校,因为所担负的教育任务不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千差万别。中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在素质教育层面就存在定位点的不同、方法途径的不同、内涵理解的不同、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同。大学教育又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着观点的分歧、方法的不同,在大学教育内部,也会因为办学类型的不同存在着仁智互见的差别。但是现在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并没有从教育的类型、层面来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一笔糊涂账,还是一个散兵游勇式的泛概念,这就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此从学校引导力层面看,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层面、类型的研究,就成为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当务之急。认真地研究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素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内涵丰富的素质教育拓展大纲,把素质教育的内涵细化,深入地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三)家庭的影响力

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初平台,家长的文化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素质教育不是学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家长也是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但是,这样一个非常明白的问题,在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中,却被忽略了,素质教育成了一个没有根基的浮萍,家庭教育也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盲点、一个误区。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家庭教育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都是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基础。目前我们的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每个人基础素质的参差不齐,根子就在于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力的不同,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中也深深地感觉到素质教育不能一刀切,不能整齐划一地来进行评价,我们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判断学生素质教育基础的重要参考元素,把家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提升和扩大素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让素质教育从家长做起,从家庭教育的点滴细微处做起,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网络体系。

总之,只要形成人人思考研究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突破理论的瓶颈,大胆地进行素质教育实践,让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素质教育的春天才指日可待。

注释:

①陈敏辉,付利芳.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0(06).

参考文献:

[1]保罗·科埃略.幸福的秘密[J].外国文学,2005(20).

[2]黄其颖.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看高校辅导员工作[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

[3]程宁.须有源头活水来——谈大学生素质教育与传统文化[J].成宁学院学报,2009(29).

第6篇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构建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的关联

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目前在高教界有多种诠释,尚无定论。概括起来,其要义是:一是人文素质教育由人文精神培植、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知识传授三个部分组成,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精神培植、能力培养为指向。人文精神,指的是包括了人类文明精华,融合了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演化出来的精神体系,包括理性精神、价值观、行为指导方式、思维方式、历史感、责任感、自我认识等多样化呈现形式。人文能力,指一个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方面关系的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体验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性工作能力等多种能力。人文知识,指一个人在培植人文精神培养人文能力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知识认知和基础。人文知识非常宽泛,其中包括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知识。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精神培植及自身实践等途径,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影响其一生。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健全人的素质、优化人的品质、强化人的能力,指向与职业教育宗旨一样,仍然是“合格的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共同的指向,只是侧重点不同。

在职业教育界定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是密切关联融为一体的,不是平行发展或双向发展,是同体发展。这就是说,职业教育是应被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的、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对应,人文素质教育也同样应被职业教育所渗透,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体现出职业教育特征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样的渗透,作用于教育,对加速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效力、促进人的发展,体现出教育的质的飞跃。这样的渗透,作用于受教育者,体现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用业界常讲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即会做人又会做事”作出诠释:做人,承载人文精神,一生有所追求,以职业能力和人文能力证实自身价值,以高尚人格魅力获得社会承认;做事,崇尚科学,富于创新,以技能之长“立业”,以人文品质“乐业”,以综合素质适应职业拓展,以人文精神指引事业成功。至此,我们要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应体现出这样的渗透,为实现这样的结果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开拓。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实践

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在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从职业教育宗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及其关联中认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以此指导课程建设。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职业教育整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推动,相得益彰。整合后的教育,其效果是同样的,因此课程也应当同此整合。课程设置,必须从高职实际出发,包括职业教育实际、专业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做到依据明确、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从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在有限的时空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建立“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内涵非常丰富的指向,这里的就业并非简单的“技能就业”“生存就业”,这里的“能力”并非简单的“岗位能力”,其内涵所指是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宗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整合后的共同体现,是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亦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于企业,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劳动技能、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创造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在人才身上的集合;于社会,是理想信念、思想认识、公民意识、道德品质、法制意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在人才身上的集合;于人才,是生存、实践、学习、发展,是适应性就业,是拓展性“乐业”,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于一体的体现。因此,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以“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人文精神培植、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知识传授,应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企业、社会、学生的共同诉求,有所侧重,体现职业教育宗旨,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二)板块课程体系构想及其构建中的基本要求。

高职的学制一般是三年(也有两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之比为4:6,随着工学结合理念和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推广,用于实践教学的学时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而人文素质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课程众多,在有限的三年(或者两年)时间里,如何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这是课程体系构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兼顾学习、教育、时空三方面,否则课程将形同虚设,无实质意义。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是一部知识整合的著作,其中涵盖哲学、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恩格斯为我们如何整合课程、撰写教科书、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思路。按照“整合职业教育宗旨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我们提出了“板块课程体系构想及其构建中的基本要求”,内容如下。

1.板块课程体系构想。(1)以“人文精神结合职业精神的培养”为一个课程板块,以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概论》作为课程核心支撑。《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概论》课程内容主线为职业生涯的人文精神指引,以人文精神培植为基础为主导,贯穿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人文能力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一个课程板块,以《人文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基础》作为课程核心支撑。课程内容主线为人文能力对职业能力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人文知识结合职业知识认知”的教育为一个课程板块,以《人文知识与职业知识基础》作为课程核心支撑。课程内容主线是“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所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2)围绕核心课程,建立由数门与之关联的课程形成的支持课程群,如《人文艺术与修养》《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等。核心课程所涉及教材由学校层面组织、规划、设计、整合、编写。支持课群所涉及教材,由学校围绕核心课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方向、目标、任务,并进行质和量的界定,然后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整合、编写,体现科学性和灵活性。核心课程及其教材应是相对稳定的。支持课群及其教材应是可变的,以供学生选用,应该适当“供大于求”,根据选用情况设教学班。由此形成三个板块课程体系。三个板块课程体系按课程规律紧密联系,共同以“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内在地、有机地形素质教育总体课程体系。

2.构建的基本要求。(1)课程应坚持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实效性原则进行有目标的整合,做到少而精,以适用够用为限。(2)课程内容应以方法论为指导,重在精神熏陶,突出能力培养,体现职业要求,既要注重逻辑连贯性,又要注重针对性;既要注重知识涵盖性,又要注重精良性;重心突出,既要易于教师教学,又要易于学生自学,以自学体教材为主体教材。(3)课程建设突出主体性教育理念,调动教师积极性,支持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广泛吸纳学生意见,反映学生要求,注重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和教材。

(三)实施多渠道、重实效、全方位、全程性的课程形式。

第7篇

(一)信息素质的定义和信息素质的内涵。国际上,信息素养也称为信息素质或信息能力,其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在给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他认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是那些经过训练,掌握了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其基本的思想是: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与技能。这一基本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对于信息素质的研究,人们认同信息素质是信息用户根据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对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的技能。国内学者对信息素质内涵的研究各有特色,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陈爱璞将国内关于信息素质概念内涵研究归结为二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三要素、四要素、六要素等方面。2周均兵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除去语言表述上的分歧以及“语义”意义上的重叠,国内学者基于内容特征的信息素质概念建构可大致归纳为以下6个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且关联紧密的部分,即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伦理)。[33对信息素质内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国家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委员会、国家信息论坛在布拉格召开了信息能力专家会议,讨论并发表的《迎接有信息素养的社会》的布拉格宣言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人对信息重要性和需要的知识,以及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确定、查询、评价、组织和有效生产、使用与交流信息的能力,这是有效进入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信息素质的描述,它向我们传达了关于信息素质更为深刻的内涵,即对信息素质的理解已不仅是人所具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等,而且是人(信息主体)所拥有的进入信息社会所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划分为多个层次进行。刘崇欣与安娜都提出,应根据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将信息素质教育分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层次,分别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曾晓牧提出由基础信息素质教育、通用信息素质教育和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组成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涂颖哲提出从理论、实践和应用三个层次来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杨勇提出,应用构建主义来策划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初级层次构建学生的信息意识,中级层次构建学生的专业信息知识体系、形成相应的信息能力,高级层次构建综合性信息知识体系。¨具体到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针对高等学校的教育、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等。这与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集中于高校,并依托于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密不可分。如符绍宏提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环境改变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信息需求日渐提高的今天,信息素质的培养已远远超越了传统“图书馆利用教育”以及一般的“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范围。_6杨勇则提出,要让大学生懂得作为一个数字时代的人,不能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更应当学会具备走出校门后仍能继续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三)信息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是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即单纯的“灌输型”、“模仿型”简单化教学;在知识的教学中,重视结论的直接呈现、求同思维的培养;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模仿练习,使其熟练化为一种定势的思维模式。国内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也尝试引入新技术和新理论。杨丽认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趋势。涂颖哲则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并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信息素质与《船舶结构设计》专业课程整合式教学实践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黄如花与张建国等提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二、与信息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理论

(一)知识的构成要素

关于知识的构成要素,自古以来便是众说纷纭。陈洪澜综合多个学派的研究,提出知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经验、信念和信息。¨9皿七。知识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消除人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消除了“不确定性”的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知识。知识和信息在内容上有共性,作为认识对象的信息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具有主观性,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关系的反映。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体发出的信息并非能完全为主体所接收,接收到的信息也并不一定都能转化为知识,只有当主体理解了信息的意义和内涵时才能把信息称之为知识。简单地说,知识是从信息提炼中得到的精华部分,提炼的过程就会有经验与信念参与其中。_9信息素质教育中,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是信息,这些信息需要被学生接收并转化为知识,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但这个过程的发生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首先学生需要产生参与信息素质教育的需求,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切身理解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有了这样的信念,学生才有可能从信息生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和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这才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知识的分类

1.依据知识效用分类。知识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多种多样,早期的知识分类大多是按照知识的用途进行分类的。因此,我们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更广泛的领域选取教学素材。早在2003年的《布拉格宣言》中就曾经提出,信息素质是终生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的信息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基于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

2.依据知识表征分类。知识表征是人类认知的基础,讨论的是信息如何转化为符号并与已经存储在大脑中的其他事物相结合的问题¨0l。在考察人类知识本质、起源和局限的哲学分支——认识论中,对“知道是什么”和“知道怎样做”进行了区分,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进行的更为深入的研究认为,程序性知识是个体掌握了一套能够支配其行为的程序。在两者的关系方面,概念和规则既是陈述性知识的核心成分,也是程序性知识的核心成分。前者侧重于说明由概念和命题构成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后者重在阐述概念和规则如何支配人的行为,使概念和规则由陈述性形式转化为支配人的行为的程序。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就是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知道某一规则并能陈述该规则,就是学习者了解自己将要掌握的规则并能将其陈述出来的过程。第二阶段,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由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第三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表现为规则不必挂在嘴边,而是高度内化,自如地指导人的操作。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更侧重于哪一个类型的知识。从信息素质的定义和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质是一种技术或者技能,它更侧重于概念和规则的运用。因此,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在课程设计等方面突出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特点,以避免刻板的照本宣科,从而使教学过程止步于陈述性知识的教授,而更重视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三、提高信息素质教育效果的几点认识

(一)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念

首先,作为信源的教师,或者说信息素质教育任务的承担者,将自己的知识以信息的形式传递给信宿,即学生,学生在信念的支持下接收信息,并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两种信念的支持,即相信信息素质教育中所传授的知识是有用的信念和接受信息素质教育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实际使用技能的信念。最后,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素质教育后,掌握相应的技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经验中不断总结,并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在信念部分,“相信有用”和“学会使用”两个信念的建立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要使学生建立“相信有用”的信念,就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学习的信念,并对信息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从而形成知识。同时,要使学生建立“学会使用”的信念,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到信息素质教育最终要完成程序性知识教育的教学任务,建立起完整的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接收信息,有目标地进行思维加工,以完成有效的学习过程。

(二)改进课程设计

目前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课主要开设在大学,这一现状一方面使教育者容易将教学内容集中于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和高校学生学习中可能产生的信息需求上,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缺乏完善的、体系化的信息素质教育,使信息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两种现象在现行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发生冲突,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传授的,从而造成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缺乏重视。另外,从目前信息素质的研究来看,很多学者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视为同一概念,比如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作为教育内容,并根据高校学生的年级进行分层次的教育,这也是造成学生忽视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的原因。我们探讨的信息素质的内涵,不论分为二要素、四要素甚至二十要素,这些都是构成信息素质内涵的构成要素,它们的意义在于作为客观的评价指标对信息素质进行评价,而并非能够作为独立的教学单元,亦非能够按照层次来进行排列的教学体系。因此,在信息素质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信息素质作为终生学习的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以此为起点来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对此,可以参考知识效用的分类,从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与消遣知识等不同层面来安排教学内容,打破当下信息素质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的局限。一方面通过对知识效用的分类,还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有效的层次划分。另一方面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实用和休闲生活方面的信息素质教育,使学生从生活的层面体会到信息素质教育的实用性,由浅入深地建立起提高信息素质的坚定信念。只有以此信念为支撑进入相对繁琐、抽象的高年级的学术知识的信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才能以更加认真的心态进行学习,从而保证信息素质教育的成效。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素质教育;德育;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02-01

20世纪,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科学教育成为主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盟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及教育方法都存在着许多弊端。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智育水平,促进了当代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亦使得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素质教育有必要加速发展。

一、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内涵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的熏陶以及个体的实践,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当中。

(二)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中职学校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中职学校德育的视野。素质教育注重日常实践,不仅强调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更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具备文、史、哲、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努力使受教育者将外在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融入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意志,形成一种完善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弘扬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目标弥补了德育目标的缺陷,主张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结合,注重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力,这就使德育目标得到了完善,使德育的内涵和目标向着更为纵深的方向发展。

三、素质教育德育功能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优势

素质教育能够传承社会道德文化,素质教育构筑道德素养的文化底蕴,如果能够让学生从主观上意识到自我塑造的重要性,对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都有着更为积极有效的意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曾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模式。加强素质教育能够促进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素质教育适合德育对象的接受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德育工作者要将德育内容寓于美感教育之中,素质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素质教育是德育创新的有效载体。德育与素质教育的整合发展,利用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中职学校德育创新的有效载体,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德育创新的特点与规律的。

四、发挥中职学校素质教育德育功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社会变革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汹涌大潮,引起了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消极影响也给当前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另外,中职学校师资队伍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人才知识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教师质量不高。学术研究的近亲现象影响了教师在学术上创造性的提高。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差,一些教师缺乏应有的岗位意识,缺少责任心。许多学校在师资配备方面都明显倾斜于理工科,并未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同时,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面临严峻的挑战,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给传统教育带来很大影响。还有来自学生自身的不利影响。

实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有:提升教师的素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要重视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进行素质教育,要强化中职学校教师高尚人格的养成,要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融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将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当中去,教学相长。同时要探索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优化课程结构,将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融为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根据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还要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形成健康、完美、和谐的人格。还要构建综合素质教育管理体系,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管理的效率,落实素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当前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检查评估的监督指导性。大力改善校园环境,优化素质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制定文化素质教育评估体系。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更应如此。

参考文献

[1]杨建义.人文素质教育:机遇与挑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2]韩源.简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财经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