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风建设论文

学风建设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09 09:23: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风建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风建设论文

第1篇

(一)学习目标

个人学风的培育,制定远大的学习目标是第一位的,学风建设体系也是为了培育优秀人才而存在,不是为了培育学风而培育学风。目标远大首先就能给个人学风的培育定下一个良好的基调。因此,必须在最开始就明确确立学习目标,之后依据此目标制定客观可行的学习计划,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学习意志

苏轼诗云:“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人不是机器,学习本身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历练过程。学习需要强大的意志护航,进而培养出强韧的精神。这种意志精神产生的劲头长期持续,才有助于形成品质品格。学校应全时期始终强调意志精神的重要性,以视频、平面宣传等各种生动、持续的方式激励学生。

(三)学习品格

“十”以来,“创新”被重视的程度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了国家发展之根本。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以创新为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创新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下的重要性,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道路的指引,也是在建设个人品格,形成正确的整体导向,进而以其统一个人与社会理想、个人与社会价值,将学生与“中国梦”紧密结合。

(四)学习态度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应该一贯秉持的个人学习态度。应引导学生学习时循序渐进,不好大喜功。在谦虚谨慎的同时,不妄自菲薄,保持自省、自我肯定的平衡,建立脚踏实地、高效学习的学风。

(五)学习方法

个人学风建设体系最终还是落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核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的检验,证实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更适宜。一切学习成果都能得到最终的检验,学习不论结果,都是验证真理,找出前进的道路。这样,学风建设体系才能体现出其本身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整体学风的建立

学校整体学风建立是指一个学校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与其他学校比较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来的个性风格。它应该属于学校文化的总体范畴。这种学校的整体学风可以对本校的所有成员起到一种引领、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一)爱岗敬业的全员育人教育机制

教师主导学风建设。首先是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思想品格提高方面教师的态度问题。教师是教学一线的第一责任人,最亲密地接触学生。一切纪律、秩序、规范都需要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应该在自我完善方面,包括自身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品德修养方面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出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学生。其次是新时期各种新生事物在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已经降到了很低的程度。教师必须通过各种经过精心设计,把大量师生都知道的有效教学信息通过合适的教学形式传递给学生,与学生的兴趣点产生谐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最后,师生关系要与时俱进,脱离私塾似的上下级形式,教师要主动关心和指导学生的成长,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负责的教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方法来影响学生,成为学生良师益友。这样以教师为主导,全程控制建设力度与方向可以形成学风体系建设的主要单元和骨干力量。辅导员引导学风建设。辅导员的作用与教师正面教育教学为主要方式不同,他们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与顾问。在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里,他们占据了更多的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他们可以覆盖到授课教师很多不能顾及的时间及空间。他们对引导作用是学风建设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生日常生活起居的习惯改造与形成离不开辅导员的辛勤工作。因此,应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下一番功夫,在辅导员的培训、考核、激励、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要想建立好学校整体学风,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育人的学生辅导员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

为了控制学风建设的运行过程,必须不断地对运行过程进行评价、反馈、纠偏改正,随时调整建设力度与方向。这样一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班级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应构建科学合理、标准统一、易于操作的量化评估体系,以全程以科学的方法正确评价以班级为单位的学风体系建设。其中,应包含评价指标和权重,评价指标的设计和权重的设置对班级学风建设起导向作用,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班集体为单位”原则,结合的工作实践,通过运用平均参数、定义时刻、分类排序等方法,收集学风相关信息重要指标,而后进行统计分析,以一定的客观量化指标表现各班级的学风现状,从而及时发现即将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促进高校整体学风建设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激励体系。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奖学金、优秀评选、先进评选、进步评选等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奖励额度、方式方面考,要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第一,在学生个人的激励引导方面,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对各层次学生的正面学风建设都要有所体现,不能产生学风建设的两极分化;第二,对班集体的激励和引导,应侧重在培养团队意识方面,集中对集体合作成就进行激励,而不是班级个人学风建设成绩的单纯叠加。另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激励内容、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层面、持续体验学风建设对自己的帮助,获得成功的快乐,以激励更多学生在高校正确的导向下提高自身。注重对后进生的励志教育。后进生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需要单独注意的内容,学风体系建设亦不例外。在学风体系建设方面,对于后进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最初的动力问题。要根据后进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励志教育,触发其成功情绪体验,进一步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让其愿意加入到学风建设中来。对其的激励措施也可以单独制定,如予以其撤销处分的机会等。

(三)建立兼容并包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学风建设最终的成果还是要落地在学习成绩上。因此,在全面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时,应注重紧密结合学风建设的要求,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学风建设地带来的益处,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精气神、意志等因素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具体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精品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高校生活中最多彩的部分之一,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管理和引导,推进精品社团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桥梁作用,树立学风建设的标杆,体现学风建设的成果,宣传学风建设的内容。营造学生科研文化氛围。抓好学科竞赛具有促进学风建设的作用,积极向上的学风也能更好保障学科竞赛工作的深入开展。良好的学风潜移默化地熏陶并感染着学生,只有在此氛围下学生才能奋发努力、健康成长。

(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约束机制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应根据学风建设体系构建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夯实基础,完善教学管理、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学生与学籍管理、教师管理等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考务管理制度。第一,确保教师在出题、监考、阅卷和登数等环节遵循相关考试管理规章工作;第二,建立考风、考纪督察机制,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监督力度。健全学生自我管理制度。通过自律机制加强学生的文明修养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自主发展的能力,以此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健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以规范学生行为,倡导文明交往,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校学风建设需要形成必要的执行与管理机制学风建设直接有关高校自身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也体现了高校服务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高校学风建设不只应局限于针对学习风气问题,而应更进一步,从高校的办学风气、管理风气、教学风气等角度全面进行,实现高校学风建设体系构建的综合性管理布局。重视德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促进作用。高校德育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联系紧密,大部分原因是德育工作必定会涉及必要的思想政治内容教育,这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的统一和言行举止规范都会发生正面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德育与学风建设是可以相融合的,高校可从学生人生理想建设与认知管理等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完成学生在高校的职业生涯铺垫。教风对于学风建设的意义。教风对于学风建设的影响相当明显,教风是高校教学的精神旗帜。教风建设方面,应从教师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方面着手,重视高校教风在学风建设中的有效体现。在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开展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正确的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建立对于高校学风建设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学风建设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第一,从高校文化环境的软硬件建设是文化及价值观念的传播的着手点,应注重文化氛围对价值传播的重要影响。第二,人力资源的充足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保障。

四、结束语

第2篇

班风湜班集体嘚象征,班风嘚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班级每个同学嘚发展。学院依照学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学分制实施细则、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考试作弊及违纪处分规定、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综合测评及评优实施办法啝学泩违纪处分实施办法、作息时间啝计算机管理办法等多个洧关教学管理啝学泩管理嘚制度严格执行。特别湜茬班委选拔啝管理方面,高标准严婹求,使班级灵魂嘚班委茬班风建设方面起菿核心作用,从而带动班级朝着好嘚方向发展。通过几姩嘚努力,学院茬期末考试芣及格亾 数啝校级、院级先进班集体评选等狆得菿孒明显进步。(如图3、表3)分析:唔院学泩班各学期期末考试芣及格率较多(超20%)班级从2008学姩度第1学期嘚12个,菿2012学姩度第1学期彻底消除。

二、对策建议

(壹)以课堂考勤爲抓手,落实违纪处理办法,严格执行学风管理制度

对于目前高校教育亾 才培养模式尤其重婹。通过狠抓课堂考勤爲突破口嘚学风管理工作,严惩孒壹部分课堂违纪学泩,极汏哋扭转孒其彵 汏多数学泩嘚拖沓随意嘚学习啝泩活习惯,对培养彵 们良好嘚学习积极性洧着至关重婹嘚作用。言必行,行必果。好嘚规章制度如果芣严格执行,其结果往往湜比没洧制度更加严重。学院针对农学专业本科泩嘚学泩特点,制定孒符合彵 们学泩、泩活啝工作嘚各项规章制度,既加强孒学院壹级对学风建设嘚掌控,又符合学泩身心健康发展,非常符合以亾 爲本嘚原则。

(二)规范教学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优良教风啝学风

教学管理室爲孒实现教学目标,依照教学规律啝特点,对教学过程嘚全面管理,主婹包含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质量、档案等方面。针对农学专业本科泩嘚特点,从学院党政领导层面,专门成立农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啝落实学院本科教学嘚相关工作。制定《农学院教学经费使用办法》等管理文件,规范学院嘚教学行爲。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设计教学目标啝对象,合理选择啝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洧机结合,实行听课、试讲、互评等量化指标,提升学院教师嘚教学水平,形成合理嘚教学结构,达菿最优化嘚教学效果,避免以“分”爲本,建设以“院”爲本嘚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嘚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成长嘚考评制度,以良好嘚教风促进与推进学院嘚学风建设。

(三)加强班主任嘚管理,发挥班主任茬班风、学风建设狆嘚积极引导作用

班主任湜学校狆全面负责壹个班级学泩嘚思想、学习、健康啝泩活等工作嘚教师,也湜壹个班级嘚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啝协调者。俗话说,世界仩权利最小嘚湜班主任,但湜贡献最多嘚也湜班主任。汏学嘚班主任虽洧别于狆小学嘚班主任工作内容,但湜其作用啝意义更胜于它。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茬选拔之初僦严格选拔条件,将优秀嘚教授啝姩青教师融入菿班主任工作队伍,用彵 们嘚成功之处引领汏学泩们改掉自身芣足,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爲优秀亾 才。茬措施方面,主婹洧壹湜加强联系与沟通,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啝《农学院学泩工作简报》及时将学泩嘚情况反馈菿班主任哪里,班主任可以针对班仩存茬问题洧嘚放矢开展好教育工作

。二湜个性化指导,通过召开姩级班主任专题嘚会议,洧针对性哋解决壹些问题。

(四)结合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营造良好嘚学风氛围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壹步提高学泩嘚专业兴趣啝专业技能,提升学泩嘚专业认同感,学院创办农业文化节,开展专业类课外活动,对提高学泩农业认识啝兴趣,加深孒对专业嘚孒解,提高孒学泩嘚实践啝动手能力。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开展啝推进学院金穗计划、红满堂计划、丁颖杯、广东省汏学泩科技项目、“挑战杯”等爲载体嘚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啝培养学泩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科研活动并发表科研论文,培育学泩嘚科技创新成果并却得新嘚突破。营造勤奋好学、团结自信嘚院风

,洧力促进学风建设

。通过学院学泩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泩干部嘚综合素质,更好哋爲学泩服务。发挥奖学金评选、学泩考研嘚效应,鼓励学泩勤奋好学。开展丰富多彩嘚课外活动,锻炼啝挖掘亾 才,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啝自信心。组织参与学校举办嘚各项活动,锤炼品质,树立积极向仩嘚亾 泩态度,营造良好嘚院风,洧力促进学风建设。

三、结束语

第3篇

有没有正确的学风,能不能树立正确的学风,明确目标是关键。对学生来说:“为什么学习的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进入大学后,对于“为什么学、为谁学、学什么”等问题认识较为模糊。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专业理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和成才欲望。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树立正确的学风,因此,明确学习目标是树立正确学风的关键。医药专业是国家各行各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富国强民的前提,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医药专业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医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成为未来国家医药工业腾飞急需的人才。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医药专业学生的努力就有了方向,其所做的一切就应该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医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学风的关键。

2刻苦努力是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

医药学科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要掌握理论识之外还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医药专业,无论是化学制药专业还是中药制药专业,最终都是培养新型的制药技术人才。当然,医药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还存在着不确定性,有人可能进入技术部门,有人可能进入质量监督部门,也有人可能进入研究所等。因此,既然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不确定性,那么现在就更不能有偏科思想,无论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喜欢并学好,要积极参加晚自习,不要出现迟到、早退、抄袭作业等现象。作为一个制药技术人员必须有综合的能力,有全面而完整的知识结构。目前,各个专业所设的这些课程从本质上讲都大同小异,也就是制造的对象有所差异,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都是相同的。医学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所制造的药品是以人为对象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是与药物化学性质有关的,也是需要掌握的;物理化学等知识则是制药技术的理论基础,物理学等则与机械设备有关,也不能忽视;分析化学或药物分析化学及中草药化学等是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因而,也必须学好;相关的专业课则必须努力学好。医药科学理论的掌握对实践是具有指导作用的,对未来工艺的实施和设计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对在未来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加以解决的“武器”;而实践操作则是经验的积累,有前人的经验教训,也有自身实践的总结,但是要成为一个操作能手,还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去学,刻苦努力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学业有成,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种契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正是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也是树立正确学风的体现。应付考试有可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要全面掌握中西制药技术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在学习中加以践行。用行动去说话,用结果来证明。因此,刻苦努力是医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

3开拓创新是树立正确学风的动力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完成了树立正确学风的关键;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就有了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而发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则是树立正确学风的动力。作为医药院校的学生,都是未来新型制药技术人员,需要前人经验的积累,要掌握传统的制药技术,但更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普知识展览、名师讲坛、教授博士论坛等活动,去形成自己的理念,形成自己的体系。开拓创新不是高不可攀,其可大可小,“大的”可以形成系统理论和发明创造;“小的”则可以是一个品种、一个工艺或是一种技术。所以,人人都可以开拓创新,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有了学习的劲头,就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风。

4小结

第4篇

1.1课堂纪律差当前,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上课的严肃性的重视程度显著不足,总体而言,课堂纪律较差。无故旷课,上课迟到、打盹睡觉、玩手机,甚至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聊天。调查数据显示,超过50%的学生有迟到的现象,超过80%的学生有上课玩手机的行为。

1.2课堂师生互动气氛低迷课堂互动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建和谐、平等课堂环境的良好措施。但是,由于课堂纪律差,部分学生没有专心听讲,根本不知道教师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因此,往往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根本不会回答,或者不知从何答起。即使是在听课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也很少。在调查中,关于“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有75%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有17.4%学生选择了“不会”,分别有3.8%的学生选择了“会,但不敢”或“怕说错了丢面子”。在这些选项中“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与“会,但不敢”、“怕说错了丢面子”是有关联的,正因为是“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所以才“怕说错了丢面子”或“即使会也不敢说”,显示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于困难有逃避的倾向。也正因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使课堂互动气氛低迷。

1.3课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上自习”选项比例为0,除20.8%的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外,大部分学生在上网、在宿舍玩或进行其他与学习关系不大的活动。对于上自习而言,必须学校进行统一规定,如果没有统一规定,则经常主动上自习的学生仅占13.2%,而从不主动上自习的则占18.9%。对于课下作业,真正能独立完成的不足40%,多数学生有抄袭作业的行为。通过调查资料分析,总体而言,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4考风考纪比较差考风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风不正,就不会有良好的学风。在“你考试作弊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择“从不”的占26.4%,选择“偶尔”的占64.2%,选择“经常”、“总是”的合计占9.4%。调查数据显示,考试中从不作弊的学生不足30%,有超过70%的学生都曾在考试中作弊,甚至有近10%的学生经常或总是作弊。由此可见,考风考纪比较差。

2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学生方面

2.1.1学生缺乏理想追求古人云:“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中学阶段学习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目标很明确,因此,无论多紧张,多辛苦,都能承受。一旦从中学阶段紧张的气氛中解脱出来,部分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少必要的约束和调控能力,“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安全感使他们了丧失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表5显示,仅有不足30%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有近70%的学生认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或获得文凭,甚至还有5.6%学生不知道自己上学的目的,很茫然。总体而言,大多数学生尽管有比较明确的目的,但功利性很强。“志不强者智不达”,这是出现学风问题的根本原因。

2.1.2中学阶段教学模式的后遗症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基本上属于一种畸形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某些学生(主要是所谓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不仅没有到达开发心智,提高素质的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被动地听教师在课堂上讲,就是“做题”,就是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概念。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其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和消极的状态,很多学生基本上不具备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能力。

2.2学校方面

2.2.1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是,由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转变的不到位,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在教学中理论性、叙述性的内容还是偏多。面对高校扩招后的高职学生,由于基础差,这些理论性、叙述性的内容,便显得枯燥无味,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简单,或者是传统的板书加满堂灌,或者是PPt加简单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2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高校连年扩招,不仅使学生的素质差异加大,而且对于大多数院校而言整体水平也在下降。虽然各个院校在日常管理中包括考试纪律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但是,由于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各门课程的考试中,不及格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面对大量不及格学生存在的现实,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着想,从学生和家庭的基本利益着想,不得不使某些教师,甚至学校在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时打了折扣。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迁就了学生,从而助长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风气。

2.3社会方面

2.3.1社会负面影响大学是开放的,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后,社会上的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以及不良风气都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了高校。例如:经济水平的大幅度的提高,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物欲增强,物欲的驱使下,行贿受贿、钱权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种种不劳而获的事例让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也带来了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在社会上滋生出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机会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等不良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反映到大学生学风上就是穿名牌服装,用名牌手机;竞选学生干部要送礼,获得奖助学金要请客,沉迷于电脑游戏、电影和贴吧等,恋爱的现象增多,特别是一些情侣在课堂上、自习课上旁若无人的拥抱亲热,严重干扰了教室中的氛围,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此外,圈子文化、江湖义气,也导致了班级的组织纪律不强。

2.3.2家庭的影响家庭溺爱阻碍了学生自立能力发展。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无原则地娇惯和溺爱,逐渐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的性格,特别是随着经济条件的相对改善,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使的学生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与压力,因此,使学生缺乏责任感,不思进取。

3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教育部以教技〔2011〕1号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是要改善社会大环境,其次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在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中要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全员参与,教、学、管三管齐下。

3.1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学风的构成要素而言学习目标和动机是构成学风的基本要素,从产生不良学风的原因来看,学生缺乏理想追求是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是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人生观是很重要的思想观念。人生观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人生的问题,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学生就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就有了一份责任感,就能使其认识到其不仅肩负着自己未来的责任,同样也肩负着未来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学习不再是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社会,更关系到家庭。其良好的未来更是家长的期望,这样他们就不可能没有的目标,不可能没有追求。这样他们就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这就是为谁而学的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李仲麟教授总结强调“兴趣与学习相吻合,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不是感兴趣,才学习,是值得深思的。”“学了基于兴趣,也基于责任。有了学习的责任感,形成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好坏、对错的总体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价值观受制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总书记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综合体现。党的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公民的价值准则。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去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去做,就可以去除学风方面的不良行为。

3.2加强敬畏感教育敬畏,就是又敬重又畏惧。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这里应是因“敬”而生“畏”。在家庭中,敬父母,敬亲人;在社会上,敬长辈,敬同事,敬朋友;在学校,敬师长,敬同学。正因为敬重他们,因此而惧怕他们,怕他们不高兴,怕他们生气。道德教育领域里的敬畏意识多源于宗教,而现在所说的敬畏意识则来源于传统文化、道德规范、日常规则、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因为,一旦突破了这些底线,就会受到惩罚。当然,敬畏意识还取决于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辨别真善美、假恶丑。对于没有是非观、无法无天、谁也不怕的人来说,也就谈不上敬畏意识或敬畏感。由此可见,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敬畏感源于自己的思想意识。“敬畏”可以励志。因为尊敬,就有了一份责任,因而会积极进取,摒弃懈怠,激发拼搏,催生作为。“敬畏”可以自律。对于各种规则、规矩、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心存敬畏,就会使行为受到约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胡作非为。“敬畏”反映到学习和工作中就是敬业。敬畏意识的培养归根到底是秩序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有各自的秩序、各自的规律,任何违背这些规律或秩序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无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是一样,学校制定的规则、纪律、规章制度并不少,必须加强学生对于组织纪律、规章制度的学习。

3.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风的构成要素来看,学习态度是构成学风的关键要素,而学习态度则取决于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搞清楚为谁而学。明确了自己的学习责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有了目标、有了责任,就有了奔头。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教学改革。教师要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发出与当前高职学生素质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不断加强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以及“做中学,学中做”等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鲁迅在《两地书•致许广平二》中写到:“学风如何,我以为是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的,倘在山林中,该可以比城市好一点”。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在当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渗透到高等学校的情况下,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地位被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形势下,能够使学生树立抵制不良风气的观念,认识到这不是社会的本质和主流,而只是社会浮躁的一种表面现象。使他们认识到知识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是个人良好发展的基础。

3.5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学风的构成要素而言,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是专业学习的开始,也是独立思维的开始。然而,习惯了多年应试教育的大学新生未必能意识到这些,他们依然习惯性地采用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做题式”、“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和僵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要求。为此,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适应大学学习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教育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学习的目标,弱化学习的功利性思想。

3.6加大校规校纪的执行力度校规校纪是社会价值观念和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学校赖以正常运转的基本制度。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一经确定就应保持相对稳定,并应坚定执行。特别是在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呈现下滑趋势的情况下严格校规校纪的执行力度尤为重要。例如,加强请假审批权制度的管理,加强课堂考勤制度的落实管理,特别是加强考场纪律和学籍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等。这些制度执行力度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压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课堂纪律和考试风气的改善。

4结语

第5篇

学风建设,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让艺术类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规矩、有礼貌、有教养的人,做事之前学会做人,因此学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学风的好坏就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动机和态度是否端正、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毅力是否持久、同学之间是否能和谐相处做到互帮互学、学习求知欲和竞争意识是否强烈等方面。

2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不足

2.1艺术类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富有创造性,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普遍存在理想与信念的淡薄。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他们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从而导致其理想观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偏离正确轨道。

2.2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学习的比重比文化课要高,艺术类学生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加之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原本就较差,这就使得他们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更加不浓,文化素质普遍较差。

2.3追求自由,组织纪律性弱,艺术类学生由于注重个人追求、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加之专业授课方式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单一化,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的个性化,生活环境安逸化,这些相对宽松的负面影响,造成艺术类学生自身约束力差,追求自由,因而较普遍的存在着纪律观念淡薄、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松弛等现象,随意迟到早退、不注意公共卫生、在教学场区衣着不规范等问题常有发生,他们追求轻松安逸的校园生活,学习上吃不了苦、工作上怕累、生活上总是铺张浪费,一味贪图安逸、追求豪奢、爱慕虚荣。

2.4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艺术类学生注重自我,喜欢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从个人才能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进而滋生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虽然培养了自立能力,但是却导致了个人主义,集体观念淡薄,团队合作精神差,缺乏全局、大局意识,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一味的做自己的事而不管不问与自己无关的事。

2.5艺术专业采用小班授课,或单独授课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较其他专业的师生更为密切,专业教师的文化修养、政治思想品质、个人风格、为人处事等将直接影响找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教师不健康的价值观,对学生价值观的行程也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当前高校的艺术类专业仍沿用传统艺术教育,过分注重技艺化,忽略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和内涵,不利于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完善教育制度和管理手段,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就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良好学风

第6篇

1.学习动机较纯正,专业思想不稳固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对就业局势的粗略感知,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纯正,但因学生所学专业多有其父母选择,并非出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因此学生入校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够稳固。虽然学院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积极进行专业教育,但专业思想稳固不是一蹴而就,所以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习目的模糊迷茫,这些大学生学习风气较为涣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风建设。

2.学习目标较明确,学业规划不系统大学是专业教育,也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必经的职业教育。虽然文科专业学生就业时专业限制较少,但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目标较为明确,短期目标一般为通过努力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长期目标则为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取计算机、健康管理类专业等相关等级证书。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年轻有朝气,但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学业规划和职业理想脱节,自我发展计划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符等现象。虽然学校开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学生不够重视,认为职业规划与他们在校生相距甚远,在学业规划上多存在随波逐流的现象。

3.学习态度较端正,自我约束能力差经过调研和座谈发现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习惯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约束下的被动学习,进入大学突然面对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时间显得无所适从、漫无目的,进而表现为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和能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差。如因惰性等因素干扰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够多,只学自己认为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科,上网、参加活动等占据大多数课余时间,上课时个别学生有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的现象,更有甚者因过度追求玩乐而无法完成学业。

4.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方法不灵活在调研中发现,学生普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总体能够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被监管的学习模式,在相对宽松自主的大学生活里,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更容易放松自己,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意识,在考试的压力下能够积极复习,但平时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由于大学学习方法与高中有所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与考试课相比,学生则较为轻视考查课,而不能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认真学习考查课内容。

二、加强管理类专业学风建设工作的对策

1.加强专业教育,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必要手段。专业思想稳固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新生入学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培养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经常组织专家、教授、名师报告会和学习经验交流,使学生把握社会生活对专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热爱所学专业,同时提高学业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通过言传身教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自律性、自制力等方面的培养。稳定的专业思想以使学生在学分制背景下的自由度受到相对限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职业相关教育,使学生注重学业规划大学的专业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就业息息相关。用人单位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关注毕业生的整体能力素质,尤其注重学生的可迁移技能。但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满足于教材和课堂知识,忽视动手能力和其它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籍和参加社会实践,缺乏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业生涯规划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为自己做好学业规划,协助学校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实现大学生从半强迫性质的“要我学”到自觉自愿的“我要学”的转变,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转变,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第7篇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语“career”,原意为“道路”,后人将它引申为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指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人一生的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实现的动态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根据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确定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选择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制定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激发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来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目标、规划结合起来,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学风建设的良好发展。

同时,优良学风这种无形的群体意识一旦成为全校学生共同的内心需求、行为规范和追求目标,就会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推动和影响,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稍不努力学习就会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由此形成积极向上、相互竞争的浓厚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业水平得到提升,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推动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为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保证。因此,优良的学风也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保障,大大促进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高校学风建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形成良性循环,两者的相互融合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1.构建学生三年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环境,着眼整个大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制定出各个年级相应的课程与活动设计。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整个高等教育中。(1)一年级:指导学生初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刚踏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学习方式,他们难免会感到困惑,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在这一阶段,学校应通过辅导员的指导,心理辅导机构的咨询,开设一些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方向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在刚入学时就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指导学生初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尽快从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组织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交流,让新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学习目标及具体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2)二年级:指导学生准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一年的在校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已初步适应了大学生活,这一阶段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开始环境探索。高校应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顶岗实习工作、创业活动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巩固职业技能,掌握沟通、合作等人际交往技巧,为今后在职场上生存打好基础。因此,学校在第二年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3)三年级:指导毕业生就业择业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三年级学生,这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就业服务。告别校园走入社会,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面临重大转折,第一份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综合考虑个人能力、知识、价值实现等,就业取向上要尽量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选择能够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业,通过毕业生就业政策宣讲,让学生掌握就业压力的心理调整方法,帮助学生减轻就业前的心理压力,组织学生参加制作简历、求职面试技巧的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方法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第8篇

(一)缺乏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

大学的学习生活靠得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忽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过多的追求社团活动,过于急切的追求社会经验的积累,忘记了做为学生的最本职的责任,缺失了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作为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学好文化知识是第一位的,只有打好了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余热。

(二)功利性突出

目前高校的学生出现过早的社会化现象。有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不是将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身物质利益的获取上,丢失的一名大学生本应具备的富有激情且单纯的生活状态。好好学习的目标是获得奖学金,参加各种活动的目标是获取各种荣誉,缺少了有志青年那种心怀祖国的胸怀大志。

二、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内在原因

首先,学习目标不明确在校的许多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些大学生每天只顾上网、打游戏、谈恋爱,做一些跟学习毫无关系的事情,完全丧失了学习的目标。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制定了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但是这些目标过于狭隘。他们的目标仅限于学好专业知识,争取拿到奖学金。其次,学习态度不端正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上课经常迟到,在大学中,很多学生经常是踩着铃声进教室,或是迟到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看小说、睡觉是很常见的事情。最后,学习意志力缺乏学习是一件有乐趣的事,但是同时也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需要人摒弃一切私心杂念,长时间的专注于学习与研究。因此,学习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目前高校的许多大学生,早已丧失了这种精神,沉溺于各种外界诱惑,对于学习毫无乐趣可言。

(二)外在原因

首先,高校教师从教理念的改变高校中有些教师过于关注个人个人利益,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的副业上,对于教学存在应付的心理,缺乏敬业精神。这样就会导致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就是念课本,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其次,学校管理力度不够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管理秉持着“不出事,能毕业”的管理理念。对于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大学期间应有的学习技能很少关心。对于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等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甚至缺少惩处措施。目前高校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措施。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能动性

搞好思想教育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先导。思想教育包括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大学,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靠得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高校良好的学习风气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师德观念,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其次要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对于学生的管理更应注重平时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生活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高校老师要勤于到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定期对学生宿舍的卫生情况和归寝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学生的学习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出勤、考试的管理。对于上课经常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的学生进行处罚。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