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31 04:07: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品德课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海纳百川,品德教师要做个杂家
教师要在课堂上应付自如,激趣激思,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品德学科相关的知识、社会文化内涵及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讯息。所以教师要有储备意识,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素养。
新课程重视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而在各门学科中,品德的综合性很强,内容蕴涵面广,所以品德教师要做杂家。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既要掌握品德学科所涉及的各个德育点,同时还得对古典诗词、名人名言、伟人典故、逸闻趣事、中外名著有所了解,又要具备与品德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常识,并能够恰到好处地穿插到教学的环节中。
只有我们的品德课堂变得开始海纳百川、富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积淀时,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胸襟博大、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收看电视、操作电脑等渠道不断拓宽自己的信息面。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成为一条长流常新的小河,才能胜任教学。品德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中。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共同长进。
二、善用真情,品德教师要有人文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情感,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剂”。品德教学一直重视尊重人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做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品德教材中的“文化孕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传递多元文化,培养民族情感,提升人文素养。比如说上《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家乡茶道,感受茶的文化。课上教师倒上香茗,出示宜兴紫砂壶,营造茶文化,感受茶气息,古筝声缭绕,古诗词串联,成为一次文学、音乐、审美的文化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加了茶道知识,增添了生活情趣。如教学《可爱的家乡人》,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家乡名人”的活动,课前带领学生到徐悲鸿纪念馆参观访问,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的名人,提升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
从生活中开感资源。如在教学《平安回家》时,我们就请来了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为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用生动鲜明的实例让学生连声叹息,感受生命之宝贵、法则之重要;教学《父母的疼爱》时,请来了孩子们的父母,开展“爱我父母,真情对对碰”主题活动;等等。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魅力的品德教师还要有一颗童心,尽可能地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与学生一起创建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笔者认为在品德课堂上,指导要用一种“儿童调”,要把教师的架子放下来,要用商量、咨询、探讨、好奇的语气;评点要借一双“儿童眼”,把评说的权力下放,利用儿童模仿、求异、挑刺的心理特点,借一双儿童眼,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高能力。情感有共鸣,才可能有好的教育。
三、快乐课堂,品德教师要富有趣味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课堂上如果教师总是在枯燥地说理,单调地讲解,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笑声多点。怎样使品德教学快乐起来呢?我们由米卢的“快乐足球”想到打造“快乐课堂”,每节课有意识地让学生舒心笑一笑。笑声最富感染力,让孩子们因为喜欢你这个幽默的老师进而喜欢你这门课,这也是一个品德老师的魅力。笔者听一位老师教《家乡的变化》,在一位学生做了家乡的导游词介绍后,老师表扬那位学生说:“看来,你可以做家乡的代言人。”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在学生课本剧表演后,老师真诚地说:“你们的表演可以角逐金鸡百花奖了!”当学生有口误时,教师没有生硬地否定和批评,而是以“Cut!台词念错了,再来!”轻松为学生解了围。既肯定了学生,又寄予了希望。
2.让兴趣浓点。在教学《公共汽车上》时,教师采用分层表演的方法,掀起波澜。这一设计打破传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到了表演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孩子的道德愉悦感。又如教学《衣食的来源》,教师了解到,现在的孩子对盘中餐、身上衣从何而来,很少去留意观察、用心思考,因而知之甚少。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对农业生产的情况也只略知一二。课始,教师先出示了稻穗、麦穗、玉米、大豆、棉花等图让学生认知,又出示日常用品的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日常用品分别是由哪种农产品加工而成的。没想到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就遭遇了“下马威”,居然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哪个是稻穗哪个是麦穗,课堂上学生的猜测声乱成一团,结果还是教师给学生解了围,让学生对比稻穗和麦穗的图案仔细辨认,这样学生就对一些农作物有了感性认识。通过这富有生活趣味的教学,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农业生产的欲望。
3.让体验多点。一位教师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课始,采用多媒体播放“攀折花木”的场面,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交流感受。更妙的是:教师让一位学生将双手平举,一手挂一只书包,坚持一分钟,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分钟,不仅让承受“重负”的这位学生,还让在座的所有学生体会到了花木被攀折、被损伤的痛苦。在这一环节,教师试图变“抽象”为“形象”,没有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道德,只有在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四、教学相长,品德教师要民主开放
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应该看成是教育资源,他们的全部情感、经验、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都应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意思是教师和学生是互教互学的平等关系,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因为平等,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之心,才能进行心灵的对话,因为是学习共同体,师生才能共同开发课程,不断出现随机的、动态的、生成的资源。这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一部《论语》,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互教互学、心灵对话、动态生成的结晶。
1.不唯书唯师。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平等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在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这样既能检查小老师的学习情况,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只有在这种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训练,才能养成不唯书、不唯师、独立思考、敢于求异的思维习惯。
2.不设一定之规。在组织教学时,努力做到让学生自主。如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时,设计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诗、书、画等任一形式来装扮教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使品德课变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
3.不局限时空。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可直接上网查询“陶都热线”“宜兴旅游”“陶都论坛”等网站,只要轻轻点击搜索引擎,就可以搜索到众多新鲜有趣的信息和大量的图文资料,不仅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活动交给学生通往历史和生活的钥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体验,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和激发起来的情感,有效地变为他们自身的观念、知识,产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
[关键词] 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
思想品德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要使学会如何做人,这既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又需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去内化。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经验,流于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缺乏实效性。新课程改革指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热爱生活,有道德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做人。教师只有把思想品德堂教学生活化,才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呢?下面我对如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谈谈几点做法。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新课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新课导入生活化。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我这样―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生活化
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我有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义务教育法”时呈现了这样一个家庭调查:“李华今年他读初一,姐姐李芬上初二,最近几天他们父母在一起商量说,李华马上要上初二了,家里农活多,初三李芬就不要读了,女孩子读了八年也够了。”问题:⑴假如你是弟弟李佳,姐姐不能读书了,你会怎么想?假如你就是李芬,面对父母的决定你的心情会怎样?⑵李芬家长这样做对吗?李芬该不该读书?快给李芬想想办法保证他不流失,不辍学。
这个问题情境将情、理、法三者纠织在一起,具有充分的内心体验、换位设想、多途径出主意的空间。同学们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内化了对李芬的同情,反过来,强化了对法律保护受教育者权力的重要和必要。
三、探索过程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是以道德问题,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借助比较、判断、讨论、调查研究不断排除疑问,不断否定错误,不断形成独自的认识,最后得出大家认为比较全面而又科学的结论的一种学习策略。如在教学“相信科学不迷信”这一内容时,我讲述了一个容易盲从并需要澄清的现象,即“小花的奶奶生病了,吃完了医生开的中药,奶奶叫小花把药渣必须倒在行人最多的地方,说是这样就可以带走她身上的病”。问题:怎样将不懂科学的奶奶说服。要求人人准备一个发言在班上交流。于是大家都采取了到图书室查阅有关资料,找老师咨询意见,有的甚至还找到中医大夫请教怎么说明白中医治病的原理。一时间,同学们通过多方探讨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就这样形成了。其实,老人倒药渣是多少年来司空见惯的习俗,能引起学生下一番真功夫学习,全在“探究”内容与方式所产生的诱惑力。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把生活中的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法。如在课尾,可以有意让学生思考:“在保护有益动物这个问题上,有没有使你感到很为难的时候?”学生一下子说到了许多生活中的二难问题,如:“人们认为青蛙肉有营养,就常常捕食青蛙。”“爷爷喜欢养鸟,就把鸟关在鸟笼里。”是对还是错?”“杀鸡杀猪很残忍,应该停止。”这些问题,有的已经涉及到动物价值的多重性和家禽与动物的不同概念,问题由学生提出,则充分显示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课堂上,即使是不可能一一解决,但每一次的学习却都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四、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
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我在教学“两代人的对话” 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精选电影《九香》中母亲含辛茹苦疼爱孩子的镜头,配上满文君的歌曲《懂你》,让学生反复看、反复听,尽管我不说话,但学生的思维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一直在感动,在沉思,将平时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一幕幕在头脑中闪现。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因为受到感染而百感交集,感动、幸福、激动、愧疚……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平时自己对父母的不服、不理解、不满甚至叛逆都随之烟消云散。紧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学生们说了很多很实用的沟通方法。就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与父母沟通,从而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
五、课后延伸生活化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育;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18-02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善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使课堂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激发学生探究体悟生活的兴致。我们的品德教材是从儿童经常遇见的生活问题中生成教育话题和范例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教师及家长的行为影响、言传身教,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收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
一、源于生活就必须以真实为大前提
好莱坞动画片《天才眼镜狗》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美国教师在教学时讲到了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砍树后主动认错,获得长辈原谅的华盛顿的形象。主人公马上就反驳老师了,因为他知道华盛顿根本没有砍樱桃树,历史上华盛顿家里的花园种的并不是樱桃树。课堂上老师的尴尬可想而知。在实际教学中,当教师为教育学生而随意引用或创作故事时,是否考虑过这些虚假的事件会受到学生的质疑呢?
在运用生活事件时,我们可以引用当下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将事件改编为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故事形式,但“真实”是前提。真实可信的事情最能打动人心,为达到说教的效果而堆砌故事,牵强附会,非但不能感动听众,在信息化社会,更有可能被识破而变得不能自圆其说,适得其反。
例如,说到“诚信”这一话题时,教师可引用最近在网络上热议的真实事件:江苏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放学时,不小心把别人停在路边的轿车后视镜刮花。他写下道歉信并留下联系电话,表示愿意为车主赔偿修车费用。事情结果是怎样的呢?到此设疑,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纷纷猜想:这位学生肯定会被骂、当然要赔偿了……故事的结果却出乎孩子们的意料,徐砺寒的举动令车主“无比感动”和“极度震惊”,并引来一连串感人的后续:被撞车主感动之余主动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意免费为受损车主修车;网友们纷纷感慨,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诚信的品质……教师适时引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二、生活事件应具有现实普遍性
引用“生活事件”是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更好地做出道德判断,引导他们的行为。但如果那些“生活事件”全都是别人的故事,或者是他们从未曾经历的事情,那又会怎样呢?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诚实的孩子人人夸”这一公开课时,有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景:路人向你问路,而你不知道,你会怎样告诉路人呢?一学生直接回答:我不知道!老师夸她真是诚实的孩子,实事求是就是诚实的体现。笔者感到疑惑:这位孩子是真的不认得路而“诚实”地回答“不知道”,还是因为从来没有路人会向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问路,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情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而回答“不知道”呢?如此脱离孩子的生活经验,只为引出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是否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孩子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是每天都可能发生的,并且这样的事件会普遍发生在多数孩子身上的。正因为如此,彼此的生活场景有相似性、普遍性,相似的群体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大家在交流的时候才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不至于无话可说。
如“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一课中有几幅插图,其中3幅连环图讲的是主人公随手扔了香蕉皮,经过巡视的叔叔提醒后,他便捡起扔到垃圾箱里。编者的意图是说明知错能改也是诚信的表现之一。但如此的行为在惠东已是不太常见的现象,与其死板地照本宣科,倒不如选择学生身边更普遍的“生活事件”,来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更常见的现象是当老师提醒学生座位下有纸屑要捡起时,不少孩子为了逃避责任会向老师推说垃圾不是自己的。借用这样的生活现象,更能唤起学生似曾相识的记忆,让学生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从而达到教育效果。
当然,教师要有敏感的触觉,抓住这些看似“鸡毛蒜皮” 的日常生活事件加以善用。正是这些生活琐事能真正让孩子重新认识自我、感受生活,从而塑造健康的品性和人格。
三、回归生活是运用生活事件的最终目的
品德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引学生的日常行为,让课堂走向社会。如果脱离了生活,一切的教育都变得毫无意义。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让老人生活快乐”这一课时,教师力图将社会生活与课堂打通,将生活事情引到课堂中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普遍的情景:老人家在校门外接孙子放学,要帮孙子背沉重的书包。平常,孩子受到老人的关爱与呵护,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卸下书包甩手就走。但此时,通过在课堂上对熟知生活事件的反思,他们知道了在接受老人关爱的同时,也应该关爱老人。尊敬老人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让学生在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同时,去帮助社会上的其他老人。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让学生反思,再巧妙地引导、提升和整合,教育意义被凸现出来,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带着这样的收获走向校外,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后得以扩展和深化,使学生的知、情、意更好地得以统一。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能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善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让我们的品德课堂更接近孩子的生活,为孩子的生活提供正能量。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想品德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31-01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和学的信息,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发现教和学的成功与否,从而调整教和学的方法、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思想思想品德课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利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力。现就思想品德课堂的提问,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抓好思想思想品德课课堂的教师提问
1.1课堂提问不能过多。在思想思想品德课中,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全部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讲授新课,最后以提问结束整堂课,好像是问题提得天衣无缝,也得到了学生的正确答案。由于教师以过度提问的方式传授的新知,教师成了课堂表演的主角,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成了老套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的严重的依赖性,没有教师的问题就无法学习,结果是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
1.2教师提问不能包办。教师提出问题过于简单,问题没有新颖性,学生几乎不用深思都能回答,课堂提问就成了形式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维持其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有些老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随口回答问题,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突出出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发生激烈碰撞,使学生在问题中解决问题、矛盾中处理矛盾,检验自己过去的行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当,应如何作出新的调整,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不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
1.3提出问题要多样化。要求学生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去思考,答案固定、方向单一,或要求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凭记忆便可作答,容易限制思维想象的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通过判断推理后,使学生有正确的评价,丰富其道德情感,做到言行一致。
2.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新颖别致,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开讲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思想品德课与别的科目有些不同,学生们或许已经把教材当故事看了,当我们拿着教材走进教室,学生们此时最关注的可能就是,老师会怎样来讲这一课?有没有新的东西?如果此时老师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将很难让接下来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充满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辟的开讲会充满吸引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讲"培养高雅的情趣"这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宣传片。然后提问:"刚才播放的片名叫什么名字?这段片子里哪些是高雅的情趣?为什么?"学生们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就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句,都想发表自已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提问,使这堂课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为上好整堂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思想品德课教学可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精妙的发问等,突破难点、激发兴趣。
3.课堂提问必须有针对性切中要害
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不见得都能提出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如果非要提出那么几个问题,则问题必有难有易、有大有小,而难难易易、大大小小的问题凑在一起必然会把主要问题淹没,就只会起到混淆教学重点、模糊学生认识的作用。因此我们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的针对性,切中要害,否则一堂课就会支离破碎,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框后,学生对于"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概念产生模糊和混淆。对此,我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实现?全面小康的特点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实现?目前我国已实现了三者中的哪些?哪些还没有实现,需要我们继续奋斗?这一连串有针对性的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三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课堂提问必须追问深问,升华提问
追问是师生之间的思维活动,可以进一步澄清和坚定现有的想法,从而全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更深入地发现问题的背景和前景,否定或修正现有的认识,达到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升华提问的价值。
关键词:有效;教学情景;课堂提问;教学活动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品德课堂动起来的关键。成功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在教学第十二册《地球属于谁》时,我通过讲故事引发地球归属的争论:在一片寂静的森林里,一只大恐龙说:“我是地球的主宰,因为我是恐龙时代的霸主。”一棵银杏树说:“你算什么东西,我才是地球的主人,我的祖先存在已有3.45亿年了,我们是古老的生物。”人类听了不甘示弱地说:“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被我们人类征服了,我们才是地球的主人。”那么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地球属于谁?学生被问住了,但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求知欲望更强了。
二、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内容进行归档,分析出课堂内容要点,在课堂上有启发性的提问,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达到有效提问的落实,就要我们想方设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教学环境,增加课间互动,使学生增强自信,大胆质疑。那么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应做到:
1.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当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使学生从心里感觉到“老师在期待着我,我应该有所改变”,从而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态度,有错必改,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如在教学第八册《怎样看电视》,在让学生看视频《小潼的故事》后,问:如果你是小潼,当遇到这些烦恼时该怎么办?怎样合理的处理?学生说好的建议给予肯定,提出不好的做法也不要批评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议一议,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找到因看电视引起家庭小纠纷的解决方法,从而学会理解尊重父母。
2.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课堂提问习惯,突出课堂问题重点,所提问题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深奥。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深奥,学生答不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第八册《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时,我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问:这些交通标志,你认识哪一个?能说出它的意思吗?同学们回答正确后我给予了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表达得也很到位,真让老师佩服,请大家仔细看看,想一想,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如果我们要给它们分类,怎样分才是最好呢?这样理环环相扣,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进一步使本课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
3. 教师要正确评价,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逐一分解学生的问题,做到胸有成竹,并积极的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判断解答,对于提问较好的就号召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同时,对解答问题的学生也要提出表扬;对于学生提得不到位的、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用“你提的问题没有价值”“你提得不好”等话语打击学生,而应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与学生沟通。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富有趣味性激励性言语,能够撩拨学生求知创新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提问,重视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生自己议论解决、教师引导解决等方式,做到学生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参与并评价的模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促进学生挖掘问题意识的动力。
三、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多参加、多鼓励,如:欢快的游戏、有趣的实验、激烈的比赛、生动的生活情境等,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中发现知识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寓教与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到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应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应试教育的“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教师包办做,学生盲目看”的倾向,唤起学生对上好思想品德课的信心,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探究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开展活动,而教师则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开展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活动结束后还要和学生一起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如在教学第八册《怎样看电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聘请同学们当小记者,围绕着“怎样看电视”采访现场的老师。学生通过自由采访并做记录,争相汇报采访结果,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培养了学生沟通交往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可见,要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动”起来,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曾听过一堂显示智慧追问的品德课,课题是《孝敬父母》。在组织学生交流父母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后,老师对同学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小明家境一般,但勤学懂事,酷爱艺术。他非常喜欢弹钢琴,很渴望能够拥有一架钢琴,但钢琴价格太贵,而且学习费用也很高,爸爸妈妈难以承担。
讲到此,老师戛然而止。在学生们探寻的注视中,老师抛出问题:“小明是否应该向父母提出购买钢琴的要求呢?”
学生们立时分成“赞成”“反对”两派。老师依据原生态分为正方和反方,让学生们各自陈述理由。双方孩子都说得有理有据,谁也难以说服谁。
坐在教室后面的我,既为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感到十分欣慰,同时,又不由得为执教老师捏一把汗:这个辩题该如何收尾呢?如果说“应该提出购买钢琴的要求”,是因为小明酷爱艺术,这属于合理要求;如果说“不应该提出购买钢琴的要求”,是因为小明的父母经济上有困难,小明有体念父母之情。“情”与“理”的纠结,真是令人难以取舍!
学生们在激烈辩论中都感觉到各有道理,渐渐安静下来,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老师,等待老师的“正确答案”。
只见这位老师面带从容的微笑,成竹在胸地开口了:“同学们,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你们知道小明是怎样做的吗?”这一问,绕过辩题,回马枪般地将学生们带回到先前的事件中。“知道吗?小明终于没忍住钢琴对他的吸引,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妈妈。他的爸爸妈妈经过商量,答应了小明的要求。”
此时,学生们从刚才的激辩中走了出来,个个陷入对事件的深思。这位执教老师环顾学生,再一次追问:“你怎么看待小明父母的决定呢?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有怎样的心情?”经此一问,孩子们纷纷谈观点,说心情,不知不觉地已成为事件中的人物,体谅着父母的苦心,诉说着自己的决心。有不少孩子说,父母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决定给自己买钢琴是对自己的爱心,自己一定要学好钢琴,同时,在各方面应该更加节俭,回报父母。就此,“孝敬父母”要从“理解和体谅父母”做起,这一思想情感已渐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活动设计应遵循课程标准
有些课,课堂倒是非常热闹,热闹过后,学生似乎并没有学到什么,甚至连授课者本人也不知道这堂课究竟有什么收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也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活动的设计肯定存在问题。课堂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课堂也非越热闹越好。课堂活动的设计不可以随心所欲,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要考虑相关的因素。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以活动教学的空间范畴(教室或课堂)为划分依据,可将其划分为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
课堂活动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换句话说,任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课堂活动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从活动的内容到活动的形式,直至活动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活动的内容、恰当的形式,还要认真设计活动的过程。整个活动的设计必须目标明确,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知识、技能和方法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要在把握好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好单元和课的目标及每一节课可达成的目标,将目标具体化。要正确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活动要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满足。学生只有通过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使教材中的思想意图转化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而自觉建构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从而最终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宗旨。
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课堂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完成。没有教学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教学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课堂活动能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也就成了课堂活动成败以及效果如何的评价标准。
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整个课堂活动设计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着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教师设计的活动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才能顺利地完成这一建构。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难度过高,学生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顺利地完成活动,也就不能顺利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如果活动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无需努力就能解决问题,也就不会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活动的设计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教”的规律要服从于“学”的规律。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学生认知结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创设出课堂活动教学的最佳情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共性,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可从学生遇到的、正在思考或能引起兴趣的生活事件出发),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产生思想意识的创造体验,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愉悦,达到在活动中既建构起新的知识,又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
贴近学生经历与生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个体知识经验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创造生活。只有在活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生活,创设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生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并在学习活动的体验中形成或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品德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的生活,正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关注、引领学生的生活,以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生命历程的对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素材创设情境,选取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有争议的、引起道德二难情境的事件和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师生对话中,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积极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引领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引导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精神层面的培育,必须在平等、开放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也就是说,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个体的主动实践中形成的。
从初中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来看,正处于由儿童成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期,即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尽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但毕竟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还比较弱,他(她)们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自然就成为思想品德课和思品教师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在课堂活动中以优秀的传统、先进的文化、正确的理念、积极的行为、及社会发展的光明趋势等来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向学生积极传递正能量。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尽量给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设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体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形式都有它的优势和长处,也必然有其短处和不足。课堂活动设计要科学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恰当形式。因为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必须由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任何形式也必然有一定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同时形式又积极影响着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则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新的内容可以利用旧的形式,旧的内容也可以利用新的形式。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应当对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反复的比较,选择最适合于表现教学内容,最适合于实现教学目标,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最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最有利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在亲身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形式。
目前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活动形式常见的有:材料阅读、情境分析、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辨论、课堂游戏、小品表演、相声表演、角色扮演、课堂采访、视频播放、音乐欣赏、模拟现实、模拟法庭、项目研究、编口诀、小竞赛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教学的手段也将随着不断创新,课堂活动教学的形式将越来越多,新的方式将不断地涌现。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形式,也使思想品德课从枯燥的理论说教蜕变为充满社会生活知识的大乐园,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愿望,能够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情感体验,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的重要课程,对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否顺利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提供了良好平台,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科学的课堂活动设计是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的重要前提,而科学的课堂活动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关键词:教学方法;品德课堂;生活化;开放生活;体验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30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中美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分别从两种不同的视界(站在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和站在教育的角度看生活),但都围绕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领略杜威和陶行知,最突出、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基础教育必须把握住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就必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中办国办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课时。”其实质就是提出了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思考。
如何使思想品德课“生活化”呢?近年来,笔者也就课堂教学“生活化”作了一些尝试。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了“激情、明理、导行”这一成功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教学程序是:“触动情感、引趣激情――知识梳理、碰撞情感明理――关注生成、内化情感扩展――质疑探究、目标分层导行――总结升华、体验成功”五步教学方法。
在《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这堂课中,我们就能看到:五步教学法以回归儿童的生活为基本取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过去被动性地听授学习转向主动性地感悟学习,由封闭性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学生学得主动扎实;教师教得轻松有效;课堂充满智慧活力;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它所遵循的教学理念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的生活”中的一课,教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来设计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远离危险、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增强安全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学习,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及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掌握自救自护知识和运用安全知识的能力,并以演、练、说、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安全的重要性,让枯燥的《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善用生活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
我们知道,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看见过、听到过、经历过、感受过的生活方面的内容和知识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R基础。然而,学生对生活方面的这些内容往往是熟视无睹或者习以为常的,加上其中知识方面的内容受分科学习等因素影响,学生在学习品德时一般不会主动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联系。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让学生学习把这些经验与知识基础和新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本节课,上课伊始,笔者就创设了感人的情境:教师悲痛而又沉重的播放录像地震时的情景和地震中的奇迹,接着让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学生初步感受到有了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就能得以安全逃生保住珍贵的生命。这时,教师适机点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当危险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真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拨动孩子的心弦。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体验生活,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在联系中感受自我学习方式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那层“隔阂”,把生活“延伸”进了课堂。
二、再现情景,唤醒生活经验
道德存在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德课教学就需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道德体验。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儿童的现实生活状况、儿童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才能提出适时的发展区域,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拓宽生活视界,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理清自己的思路,探寻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产生新的思想。
本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有序、有度的交流,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冬冬家着火了这一危险情景与说明、要求,开展体验活动,通过“拨打119该说些什么”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怎样拨打119火警电话,让孩子们通过交流确定可行的救助办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交流应该如何自救。这些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了自救互救的方法。
接下来,笔者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再次内化了孩子们的情感,扩展了他们的生活视界。例如:怎样使用灭火器、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病人急救电话、交通事故电话。这样,孩子们在观察、思考、交流中主动快乐地参与课堂活动,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知道小学生最易受到的伤害,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达成目标,实现道德的成长。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品德教学不但要重视对现实生活的回味与联系,行走在现实生活中;而且要追求生活的道德价值,行走在意义的世界中。”
三、贴近生活,使课堂生成更具魅力
品德课程更强调对儿童生活的指导和提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是最真实的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唯有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才能让品德教学焕发生活的气息,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在学生生活视界中,活动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比较牢固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比较灵活地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笔者适时安排了“争当安全小博士”这一环节,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的安全知识竞赛,从而在知识竞赛中让孩子们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分享教师送给他们的礼物――读安全歌谣,把引导性学习推向了,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自律和他律的能力,实现了品德知识与品德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
只说而不去实践,教学就会成为一张空文,毫无意义可言。品德教学要善于链接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使课堂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把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是真实品德课堂的意义所在,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最后,笔者让孩子们通过设计宣传标语、向亲人、朋友讲解安全常识,并且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份有关安全知识的手抄报这一系列的活动来争当安全宣传员。这样,把课堂“开放”进了丰富的生活,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说:“作为一门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鲁洁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品德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激情、明理、行”这一教学方法下的品德课堂,激活了孩子们已有的生活或体现,让孩子们感到亲切、真实,触动了他们的情感。通过品德教育改善,促进孩子们正在进行的生活,使他们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升华,实现了儿童品德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
总之,面对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思想品德课学科,我们必须根据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和教材内容特点,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亲身感受和实践,使其“生活化”。只有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才会有知与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才会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叶 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 纪立建.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