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2 07:58: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警务培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近日,市局特巡警支队在市局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全体教官和参训学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精心组织、扎实训练、严格考核,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2010年度新进职工培训任务。
一、精心准备,严密组织,保证了教学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切实搞好新进职工训练工作,市局党委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训练方案和教学计划,精心筹备,扎扎实实抓好新训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培训要求明确,组织机构健全。开训前,市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符立均对培训工作作了专门的部署安排。局党委委员、政治部部主任马驰专门到训练基地查看培训工作准备情况,对本期培训场地、教官配备、课程设置、授课方法和后勤保障作出了具体要求。市局成立了培训大队,下设3个中队及管理、教学、保障三个职能小组,按照市局要求研究制定了训练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健全了教学训练应急保障措施,为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选强配齐教官,师资力量到位。为了保证新进职工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切实提高教学训练质量,市局专门选调兼职教官进行警察职业意识、公安业务知识、接处警基本常识等理论授课。特巡警支队结合业务工作需求,根据近年来新进职工的情况,抽调5名管理能力强,警务技能好,并有一定培训经验的同志担任警务技能教官及管理人员,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牢了基础。三是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准备充分。针对本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总结以往培训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着训为战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以基本警务技战术动作、警械使用、防暴器材使用、防暴队形推演、车辆盘查等科目为主,结合处置、接处警方法、基本法律知识等理论课程,以理论强化技能,技能充实理论。
二、科学施训,严格管理,确保了教学训练工作安全顺畅。全面按照“战训合一”培训模式,始终贯彻“以练促战、以战促练、战训合一”的思想,既对学员进行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又将培训队作为备勤、处突、救急抢险的机动力量。一是贴近实战,科学施教。警务技能训练突出安全理念、处置方法和战术意识培养。理论课注重角色意识转变、公安职业道德、基本法律知识等的教育,突出了实用性、实战性。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组织学员相互交流,谈参加培训感受,总结培训得失,写心得体会,强化了学员自觉练兵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二是严格制度,规范养成。培训期间严格按照《德阳市公安局2010年度新进职工培训大队管理制度》和《德阳市公安局2010年度新进职工培训大队管理考评细则》,对学员进行操行考核。从学员日常训练生活每一个环节抓起,严肃培训纪律,培养了新学员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三是以人为本,和谐管理。坚持把“制度管理,科学管理,和谐管理”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之中。开训后,陈正权副市长对培训高度关注,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员们的表现情况。培训期间,市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马驰等领导深入培训大队详细了解学员训练、学习、生活等有关情况,与学员亲切交流,了解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
三、统筹协调,保障到位,推动了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市局政治部、装财处、特巡警支队为本次培训班的顺利举办,做了大量基础性准备工作,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生活用品到位。开训前,市局装财处为学员准备了日常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为后期的严格管理,统一内务标准打好了基础。二是学习用具到位。集训大队为每一名学员购制了学习用具,制作了宣传橱窗,并及时协调武警教导队备齐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三是膳食搭配到位。针对气候变化和训练强度加大等情况,积极改善伙食,保证食品营养卫生。四是训练器材到位。市局特警支队调用了盾牌、警棍用于新进职工培训,并专门抽调2辆汽车用于教学训练和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及夜间学员突发性疾病抢救运输准备。
四、严格考试、考核,确保培训实效。本着培训讲效果、考核见成绩的原则,对各培训科目进行严格考核。考试成绩由基本知识(笔试)、警务技能和操行考核三部分构成。设置了100米短跑、50米蛙跳、3000米长跑、警务技能、理论等考试科目。理论考试一律实行闭卷,由培训管理人员和教官共同实施;警务技能则实行多人评分、当场公布,达到了以考促练的目的;操行评定更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行考核不及格的,视为训练不合格,并将各科成绩准确记录在案,确保了培训质量。
2011年,我在支队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和大队同志的帮助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业务水平上都得到得很大的提高。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感触颇多,在此,我对我这一年来的工作作一总结,如下:
首先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十七大重要思想和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各级领导的讲话和文件精神,使自己在思想境界上上升了一个层次,更加适应本岗位的公安工作。
工作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今年4月,先后到大连和鞍山警校进行转轮手枪培训和省警务技能教官备课班,5月末,支队组织铁岭特警技能培训班担任教官,6月,对堵卡大队和巡警大课件下载[*]队进行警务技能培训,9月、10月国庆安保,每天与队员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0点,任劳任怨,并在安保期间带领队员利用休息时间夜巡,抓获携带管制刀具人员6名,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安保任务。在下半年担任副大队期间,我对自己时时严要求,事事高标准,做到了吃苦在前,任劳任怨,起到了带头作用。
学习训练上,努力刻苦钻研业务知识,通过参加了省厅和市局组织的警务技能教官培训以及反恐知识培训,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后又在担任支队警务技能教官时与同志共同学习探讨,加深了对所学的理解,并应用到了实际过程中去,使得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一年中,通过领导的栽培和自身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绩,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清醒的认识到自身还存在的很多不足,如,有时思想开小差,法律、业务还有不熟的地方,领导艺术方面欠缺等等,这些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认真改进,虚心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指正,也希望领导和同志们能够及时监督我的工作,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少犯错误不犯错误,更加圆满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使自己成一名出色的特警队员。
关键词:学生管理;管理体制;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11-0074-04
自2008年开始,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在坚持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学生管理体制由学院的一级管理转变为院系两级管理,学生管理权责下放到系(部),由系(部)组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学生处负责日常督导,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了两级管理体制的组织架构与职能。应该说,在推行院系两级管理的过程中,学院办学取得了明显成效,系(部)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有了极大提升,学生管理力量进一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显著提升,办学活力有所增强,人才培养凸显效益优势。由于体制改革的时间不长,体制建设的不尽完善,就当前而言,院系两级管理仍处于粗放阶段。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归纳总结,笔者就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推行院系两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为警察类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一、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培养政法干警人才的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有所不同,“培养学生未来从事人民警察职业和法律职业所要求的必备的特殊职业素质”是学院办学中致力思考的问题。作为政法类院校,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始终遵循特色育人规律,自成立以来在学生管理制度上一直坚持“警”字特色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在两级管理体制中,警务化管理的运行由以下层次的组织系统协作完成:一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学生处、系(部)负责学生的警务化管理工作;二是学生按系(部)、大队、中队、班的建制进行管理,学生大队在系(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学生大队设大队长、中队长若干名;三是学生组织设学院学生会、大队学生会、班委会;四是团组织架构上设置学院团委、大队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尽管有制度的维系,受传统管理观念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是在运行中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下的警务化管理模式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急需认真分析和加以解决。
(一)系(部)管理的自过窄,管理质量意识淡漠
现行的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运行,意味着转变学院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下放管理权力,使学生管理重心下移,形成学院―系(部)两级管理层次,建立学院宏观调控、以系(部)为主体的学生管理运行机制,从而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但现实运行情况却与体制改革的初衷截然不同。一方面,学院和职能处室将涉及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责绝大部分下放给系(部),迫使系(部)焦头烂额地疲于应付千头万绪的事务性管理工作,管理效能不佳。另一方面,人事管理权和财务管理权仍然集中在学院层面,系(部)管理的自过窄,普遍存在“要经费没经费,要学生队长却迟迟不到位”的尴尬局面。在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正式运行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的几年时间里,系(部)在校生人数逐年增长,学生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呈上升趋势,学生管理队伍力量不足的困窘情况日趋明显。以警察系2013~2014学年为例,在校生达1190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只有11人(含主管学生管理工作的系党总支书记、大队长和中队长),系(部)一直没有配备专职的学生管理工作内勤人员和专职学生就业指导老师。警务化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力量不足,必然会影响警务化管理的质量。久而久之,系(部)学生管理质量意识的淡漠也日渐凸显。
1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在运行中的问题分析
(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警务化管理意识存在弱化倾向
学生管理干部是警务化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具体督导员,起着“管理育人”的关键作用。无疑,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警务化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和首要条件。目前,学生管理队伍管理中存在着专职队长普遍年轻,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不足;成长空间窄,专心工作态度欠缺,队伍有不稳定态势;工作强度大,培训进修机会少,职称评审困难,专业技术职称归属模糊;缺乏科学规范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管理干部选聘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学生管理干部缺失专业化背景和职业化心理准备。例如,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关于我院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中学生管理工作经历的通知”(粤司警院[2011]107号)的文件规定,学院教师申报中级及副高级职称必须具备学生工作经历。这一规定的出台,从制度上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学生管理干部队伍人员不足的困境,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学生管理队伍增加了“兼职”的色彩,势必带来多数学生管理干部不是专职人员,工作两到三年后将被调整回专职教师队伍,工作热情不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管理工作原则放在一边,对警务化管理持怀疑和抵触情绪,加上在工作中极少机会接受系统全面的警务化管理业务训练,导致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警务化管理意识存在弱化倾向。
(三)警务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出现偏差
作为警察类政法院校,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坚持“管理育人”的教育工作原则,坚持不懈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行警务化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完善,目前警务化管理制度主要有《学生警务化管理规定》《学生操行评定办法》《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定》《学生纠察队纠察办法》《学生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学生出入校门规定》等,规章制度基本齐全。自实行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后,系(部)成为学生工作的具体负责单位,在警务化管理上有相应的自。因管理理念有差异和执行力度不均衡,各系(部)在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系(部)对警务化管理的认识准确、执行到位,有的系(部)则对警务化的管理不够重视、落实力度不够。如个别系(部)学生管理执行者认为警务化管理过于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和行为训练的严格性,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甚至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对警务化管理制度产生抵触情绪;个别系(部)学生管理执行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会担心家丑外传,在对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不按照学院的制度进行操作,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和现象,导致了同一性质的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的轻重程度有明显差异,造成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受损,很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不公平对待的不满情绪。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学生处,在职责划分上属于学生工作管理主体,却因管理内容大多脱离管理实际,对系(部)学生管理出现的偏差无法企及,只能“望尘莫及”。
(四)学生处指导、服务和监督的管理职能实效性不够突出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学生处代表学院对学生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招生就业、学生资助等具体学生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和考核等职责。但是,在两级管理体制运行实践中,学生处的职能作用未充分得到发挥。首先,没有摆正位置,对院系两级学生管理职能关系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管理权归系(部),大小事由系(部)包办,变成学院和系(部)之间的“二传手”,应有的指导、服务和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了管理效能。其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未能真正做到抓大放小,有时仍纠缠于具体的学生工作事务,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又不放。此外,在规章制度的制订、服务职责的履行和对目标检查、监督和调查研究等工作上,职能的实效性不突出。因结构条块分割,学生管理体制协调沟通不畅,个别系(部)“部门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处职责工作的开展便显得艰难与无奈。
二、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全方位育人环境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院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存有“不出事就万事大吉”的工作指导思想,“以生为本”的全员育人环境还没有形成,学生管理教育理念只滞留在以管理为中心的层次上,缺乏以教育引导服务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育意识和氛围,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职能处室与系(部)之间、系(部)与系(部)之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协调,学生管理与教务管理、后勤管理之间缺乏相互支持配合,有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个别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个别学生管理干部“专职不专”,陷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
(二)缺乏“责、权、利相统一”的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目前,尽管学生事务管理职责已下放至系(部),广东司法警官学院院系学生两级管理却仍处于粗放阶段。从现行的组织结构看,学院只是搭起了院系学生两级管理的框架,即仅仅改革了表面的部分,实质的内容却依然如故。按照院系两级管理的规定,学生处要会同人事处、系(部)做好学生管理干部的管理、培训、考核、选聘工作,系(部)则负责学生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从制度层面看,无论是作为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学生处”,还是学生工作具体负责单位的“系(部)”,都不具备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人事管理权,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人事管理权一直相对集中在学院层面上,具体由人事处负责落实。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处和系(部)分别承担学生管理的所有职责,但学院没有赋予学生处、系(部)相应的人事权,“责、权、利”不相统一。在改革之初,虽然在学院层面上能认识到要发挥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意义,但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中没有予以体现。实践证明,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新改革,却沿用旧模式下的运行机制,使学生管理工作仍未从体制上跳出一级模式的框框,体制性的障碍成为管理模式推进的最大阻力。从运行效果看,理应在两级管理模式下发挥主体作用的系(部),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院系两级学生管理模式优势并未完全凸显出来。
(三)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现状不能适应院系两级学生管理的需要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以“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为方针,以“忠诚、明法、勤学、强警”为校训,坚持“教育为主、以身作则、师生平等、教养一致”的学生警务化管理理念,采取“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的“四严”管理制度,注重警察意识、法治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实践证明,警务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素质高、表率作用好、责任心强、适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队伍,尤其要通过对学生管理干部的管理、教育、培训、考核、选聘等具体环节加强队伍的特色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管理干部的管理、培训、考核、选聘等大多停留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在实践中往往落实不到位,学生管理干部大多没有监狱劳教一线工作的锻炼经历,又缺乏系统全面的上岗培训和业务学习,警务化管理理念不深入,警务化管理的专业技能不扎实,使警务化管理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三、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绩效的建议针对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寻找对策,破解难题,加快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步伐,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绩效,推进学院警务化管理特色化建设。
(一)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院系两级学生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核心是减少管理层次,减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和规范管理行为,旨在建立起学院宏观调控、系(部)自主管理的高效运行机制。针对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实际,关键点在于合理界定学院与系(部)事务管理权,进一步理顺院系两级的层级关系,充分认识不同层次的学生工作管理主体。针对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对职能部门而言,要改变“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在下放事权的同时,适度下放相应的人事管理权、财务权、物力配置权,充分发挥系(部)自我运作职能;对系(部)学生工作机构而言,要有独立管理的意识,摈弃“一切依赖院级”的习惯。此外,要统一思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在广大师生中打牢“以生为本”理念,将学生日常管理与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由此推动全方位育人环境的形成,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二)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警务化管理水平
要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警务化管理充满生机活力,就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精干、高效、有活力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积极理顺各种关系,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管理干部队伍警务化管理水平。警务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包括学生管理干部队伍警务化管理意识的形成,警务化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是要建立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管理机制,明确学生管理干部的岗位职责,尤其是工作目标和考核细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反馈制、绩效考核制及过错追究制等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在外出培训进修、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具体待遇上与专业教师同等对待,甚至有所倾斜,以保持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学生管理干部的选聘与培训要从警务化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把警察职业品德、管理能力和警务技能等作为选人和用人重点,严把入门关、用人关。同时,要注意强化学生管理干部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研究警察类院校警务化管理的规律,促使学生管理干部从单纯的经验管理型向警务化管理专家型转变。三是全体教职工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警务化管理的各项规定,共同营造和维护好浓厚的警务化管理氛围,以严谨的警容风纪影响和带动学生,齐抓共管,真抓实干,共同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建立具有警务化管理特色的年度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提高学生管理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院系两级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构建具有警务化管理特色的年度学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必须体现追求目标和导向:有助于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树立严格警务化的学生工作理念;有助于深化学生思想革命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的综合素质教育。考评的内容主要取决于警务化管理的效果,在严格训练、一日生活制度、警容风纪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规定考核指标及标准,结合学生就业率、毕业生社会服务能力等考核指标,对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和认识,评定优劣并以此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学生工作绩效评价可包括自我考评、上级考评(学院管理层实施的考评)、同级考评和学生考评等类型,操作时可根据各种考评的特点和影响考评的因素,几种类型的考评在综合绩效考评中合理分配所占权重。通过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可以衡量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业辉.对法律类高职院校警务化管理的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2]罗旭,万四平.政法类院系学生警务化管理与法律人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研究[J].思想纵横,2008(10)
[3]梁刚,刘斌,吴佩洪,刘洪,詹勇.警务化管理制度模式探索[J].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刊,2013(1).
一、组织领导到位。
成立保障办案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检察长任组长,法警大队队长、副队长为副组长,充实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形成合力运作的保障办案安全工作领导机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办案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督促法警大队制定各项安全防范计划,做好日常性工作,加强对办案安全工作的落实检查。
二、思想发动到位。
一是加强日常动员。利用政治理论学习日、工作会议,经常提醒全队保持思想上的高度警惕,牢固树立保障办案安全意识,切实把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要求落实到执法工作各环节。
二是突出重大节日和执行任务前的专项动员。召开保障安全工作专题会议,主管检察长亲自做部署动员,明确要求,确保安全保障工作部署到位。
三是实施案前、案中、案后安全教育。执行任务前进行动员教育,要求每个细节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执行任务中加强督促教育,领导小组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执行任务后进行随案总结,及时查找不足,完善工作。
三、措施到位
一是强化培训。采取知识竞赛和理论考试等形式,督促全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邀请反贪局、公诉处、反渎局等部门负责人、办案人员开展互动研讨和案例式教学,使全队进一步明确法警工作的重要性,加深对服务、保障职能的理解,明确办案安全和保密工作的各项要求,提高业务技能和配合、保障办案安全的实际履职能力。
二是规范办案工作区的管理和使用。制定、完善《警务区使用管理规定》、《司法警察看管值班制度》、《关于提押、讯问、传唤犯罪嫌疑人和询问证人的规定》、《关于提讯、换押负责人职责》、《关于法警执行拘传和协助逮捕、搜查的几项规定》等多项制度,规范管理和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约束干警严格按工作标准和要求执行警务工作。
三是强化办案安全责任制。与每名警员签订保障办案安全责任制,保障各个环节出现安全事故都有明确的追究对象,防止相互推诿。
四是规范安全检查制度。采取每月、重大节假日前定期检查与日常工作临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车辆、办案工作区监控设施、录音录像设备、警械具使用以及枪支弹药库房的安全检查,及时纠正不安全问题,排除隐患。
五是完善保障办案安全的奖惩措施。完善量化考核标准,加大奖惩力度,采取给予队内表扬、加分的方法对安全保障工作表现突出的警员进行奖励,对未达标的警员队内通报批评、调离岗位或限期辞职,切实调动全队的责任感、紧迫感,把“确保办案安全”观念切实贯穿于办案始终。
四、机制保障到位。
一是建立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对控申接待场所及接待人员实行安全防范,发现闹访等苗头时及时介入,指派两名司法警察专职负责协助做好控申接待场所的安全保障工作,维护检务接待场所秩序。
1.加强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管理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永远是教学发展的核心重点。没有高质量的教官队伍,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再领先的教学理念,再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民警培训工作都将是无意义的。1.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官队伍。要结合本地区的公安工作特点和优势,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吸引高质人才进入教官队伍。要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成为教官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就必须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教官水平决定在训民警水平,教官素质决定在训民警素质,教官知识能力决定在训民警知识能力。要在晋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稳定的奖优赏优政策制度。这是教官队伍建设中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提高水平的战略方向。注重教官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可通过理论和实战集训,组队深入基层所队调研,开辟新知识新技能“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警务技能研讨会、研讨班等方法,不断提升教官的知识能力和教学训练水平。建立健全教官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的评估机制,正确引导教官通过“终身学习”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拒不参与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效果不佳,教学脱离公安实践的教官要予以淘汰。2.优化教官知识结构。教官要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掌握学科最新进展,把握政策导向,组织领导团队开展教学工作。要避免教官只懂警务实战技术,不懂课程研发;只能具体操作、不能教学设计;只会动作示范、不会讲解传授。要鼓励教官突出自身专长,优化知识结构,努力自主研发课程,设计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还要搭建学术专业平台,鼓励支持教官开展警务实战理论和实操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不断深入,各地培训机构的实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经验日趋成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迎潮冲浪,将自己优秀的警务实战教官打造成“掌门人”级别的教学精英,从而在警务实战教学、学术领域打上自身独有的“烙印”,将警务实战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管理
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安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现代教育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资源和装备资源等四大方面。1.师生资源公安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学员的实战经验丰富。虽然经过多年的轮岗、选调,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没有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学生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之一。为此我们建议:一是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但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是在教学任务下达时间短、警种专业教学特殊等情形下的一种无奈之举,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的一贯性、连续性。二是开放互动课堂。开放互动课堂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而由实战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典型案例讲解或模拟实战演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精通实操(战)远远不够,只有上升到潜意识中的实战理念,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环境、情境中应变自如。而从实战上升到理念,需要教师的高度总结、概括、升华。2.课程资源目前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课程开发、研发、创新热度高,课程资源积累、共享、开放忽视多,造成重复开发、研发、创新,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本来就稀缺的教学资源浪费。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从省部级机构到基层公安教育培训机构,都应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教案、讲义、课件等图文材料,也包括视频、音频等课程媒体材料。经典的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可通过定期的评比入选、更新。优秀的新研发、新创新课程优先入库。课程资源库在内部应完全公开、全部共享。二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辅助资源库。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的教案、讲义、课件等研发可能需要使用的文稿、书籍、图片,以及经典实战案例、视音频资料(的可设立访问等级)等,建立较为完善、全面的课程辅助资源库。课程辅助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极大方便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官根据需要研发、更新课程内容,而不会将宝贵的备课时间用在寻找、搜索具体素材方面。3.装备资源目前,我国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初级起步的发展阶段。虽然上级对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但教育训练基地硬件建设装备资源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影响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上层次,上水平。
3.坚持广泛调研与科学设置课程相结合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谋求新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就必须找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与公安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而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而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则是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一是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教育培训机构教官,必须带有明确的调研课题或课程研发方向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派员深入基层调研与轮岗交流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建议教官调研者可任基层所队临时副职,以便于教官调研者能同时调研基层所队领导和普通警员实际警务工作的真实情况、面临的真实问题,从而研发出更受基层欢迎的、更贴近基层警务实际的教育培训课程。二是课堂调查问卷。在教育培训期间,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参训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既可对授课教官的水平能力进行正确评估,也能便捷获知基层的课程培训需求。三是利用内部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基层民警意见。四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上级训练部门的沟通。为把握国内外教育培训动态,了解当前和将来公安民警应对新形势和新局面所必须具备的前沿理念和前沿知识,应广泛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上及训练部门的沟通联系。五是加强教学交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教育培训单位的横向交流,可以掌握教育培训发展动态,更新教育培训理念,学习好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和交流,促进培训机构掌握基层警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需求,从而把握重点,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将调研中吸取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融入到新的教育培训课程之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科学、实用、高效、规范”的训练新机制,逐步实现警务实战训练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教育训练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确保培训实效。
4.在课程设置中贯彻教育培训理念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并非是天生就有特殊能力的人,而是由“普通人”通过专业训练设计和培养出来的。对于警务工作来说,警察强于普通人的力量更多来自于专门的警察装备和专业的警察训练。当今发达国家的警察教育培训,教给学员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输诸多先进的警务理念并贯穿培训始终,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警务生涯,从而内化为执法理念。为此,要坚决将教育培训理念贯彻到课程设置并落实到教育培训之中。将先进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先进的专业教育心理学方法加以科学整合,将会培训出具有优秀执法理念的警务工作者。
5.坚持纪律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要把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队伍,就必须将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与理论、实战教育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根据当代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关观点,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是一个长期综合过程。必须遵循他律时期、自律时期和价值目标形成时期等三大发展形成时期的特点,耐心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为此,教育培训应相应地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主体形成阶段——主体反思阶段——主体自觉阶段,从而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
6.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只有理念上的创新,才有实践上的创新;只有战略上的前瞻,才有实际上的推进。新时期的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敏锐把握时展趋势,树立符合不断发展的警务实际要求的培训新理念。1.教育培训管理者要立足实际,加强战略前瞻性研究,引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性前瞻研究,是把握未来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趋势的研究,但要立足当今、不能好高骛远。一是知识上要与现代科技进展——特别是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保持同步;二是建立健全警务教育培训大数据系统,综合科学分析,完善优化公安教育培训课程体系。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其特点是分析过去、探索发展,立足当前、预见未来,依据进展、把握趋势。要创新公安教育培训工作,教育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就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
课程设计,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即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是指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为决策部门服务。(一)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心理学各学术流派对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为此,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利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就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社会重建主义取向不仅强调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还要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而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科技取向常常运用其它课程取向的观点。各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比如系统理论课程设计,总体课程设计可依据理论体系以科目为中心进行设计,使系统理论体系层级叙述完备、框架构成逻辑性强;在重点知识点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以调动学习兴趣、记住重点、掌握难点;在知识理论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力透难点。(二)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更多地倾向于多种取向的综合。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采取多种整合或综合优势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员与公安工作实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获得最好教学效果。单一形式的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不可取,但亦不能因为热衷于跟潮流、多取向而忽略教育培训的宗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必须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
三、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技术发展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受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验技术日新月异,而许多心理学实验技术已经证实可以走出实验室而广为教育工作者采用。如设计型实验或设计型研究、心理学网络实验和测量技术、交互式学习技术、学习兴趣的任务内测量技术、认知负荷测定技术、概念图与图论测量技术等。而大数据综合分析整合技术、多价值取向教育技术则必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学实际应用的大趋势。(一)大数据分析整合技术是宏观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趋势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目前最火爆、最前沿的科技界概念。大数据的特点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即: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EB级别,甚至达到“恐怖”的DB、N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第三,价值密度低,分析整合价值、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根据以上,我们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优点将是多方面的。1.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可以保存完整历史培训档案大数据特点之一就是数据体量庞大而价值密度低。由于大量的阶段性价值淹没在海量数据之中,许多数据或许目前看不出价值,但若干时间之后都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数据、历史史料。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仅需要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海量数据硬盘阵列,及时输入上课信息即可简单组建。当然,许多目前看来非常琐碎的信息,譬如:学员出生日期、籍贯、学历、培训经历等身份简历信息、授课教官的身份简历信息、上课情况、教案、讲义、课件、上课视音频文件、学员因公负伤或牺牲情况、学员获奖晋升情况、学员工作差错处分情况等等,都可输入大数据系统。目前看来越琐碎越普通细节的相关信息,越具有历史保存和未来分析价值。2.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分析目前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有力工具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将是分析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最权威的报告。由于大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齐全,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既可分析诸于教育培训与受训学员立功授奖、受伤牺牲、差错事故的关系,亦可从长远角度分析受训学员家庭子女因素对教育培训效果的影响,还可分析整合多因素、多技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影响等等,从而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效果作出科学权威评估和评价。3.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开展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依据由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对当前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合理内核和存在问题进行真实展现,从而成为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最科学、最权威的依据。(二)多价值取向教学技术是课堂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堂教学技术更多地倾向于多种价值取向的综合。无论是警务理论教学还是警务实战教学,每节课程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单纯内容教学,所以也不应该采取特定价值取向的教学技术。1.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以最佳教学效果为目标教学,包涵“教”与“学”两方面概念。最佳教学效果,就是教的好、学的佳的理想教育状态。各种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的课堂教学技术,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选择合理的价值取向。比如手枪应用射击教学,总体课堂教学可依据以科目为中心进行开展;在手枪应用射击实战理念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采取实战案例法教学技术;在应用射击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体验实操实练。2.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与教官教学艺术相统一由于各个教官知识阅历、气质类型、表达艺术不尽相同,课堂教学艺术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教学内容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官不可能采取或使用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教育培训理念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官个体差异性是授课方式方法和教学技术生动化、多样化的有力保障。但只有将教学科学上升到教学艺术,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前提是,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教官教学艺术完美统一、完美合一。
四、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的启示
当前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范围十分宽泛,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心理健康等内容,教学重点一般集中在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知识、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方面,范围宽泛,内容丰富。依据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及发达国家警务理念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警务理论教学未来趋向于整合成“一个素质、两个理念”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教学模式。“一个素质”,指的是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心理健康、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两个理念”,指的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等。“一个素质、两个理念”的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叠,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向上有差异。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是人民警察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是人民警察在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的基础上,自觉履行职务与义务、限制性行使权力的认同和认可。
五、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实战教学的启示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完善组织机构。随着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逐步实施,该院司法警察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院党组从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法瞀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出法警队必须严格管理,提高定位,并在工作规划中明确要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专业、规范的司法警察队伍的目标,并按照规范化建设的编制配齐、配强了司法警察,切实落实了编队管理的要求。
二是强化装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使法警队能够达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准军事化标准,院党组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争取建设资金,新建和装修警务工作区,为法警队设置了单独的办公室,配备了现代化的警用装备。在实际工作中为法警队配备了警车、专用电话、警械归柜,更新了办公桌椅,构置了电脑,安装了固定式同步录音录像设备,配备了医疗设备。
三是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使法警队伍实现规范化管理,该院结合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安达市人民检察院法警队规范化管理细则》,明确了法警队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紧紧围绕院党组中心工作、争创全市法警工作先进单位的奋斗目标。建立健全了各类表、薄、卡、册,同时制定队伍管理“八不准”,即:不准违规提押犯人:不准与犯人单独接触;不准给犯人传递纸条;不准给犯人及其家属泄漏审判机密:不准给犯人提供手机打电话、传口信;不准与犯人家属联系;不准接受犯人家属的吃请;不准卡拿犯人及其家属的钱物。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诸警种中的特殊警种之一,担负着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特定的司法保障任务。社会的不断进步,审判工作的不断发展,必将对司法警察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司法警察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司法保障工作的需要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思考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加强司法警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司法警察作为一支准武装力量服务于审判工作却又相对独立于审判工作它所执行的警务工作带有强制性和威慑作用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理论修养是提高司法警察职业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强化司法警察的敬业精神,增强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尤其要克服在反腐倡廉上的糊涂思想,那种认为反腐败是法官的事,司法警察不存在腐败的土壤,不存在滋生腐败环境的思想是有害的。无数事实证明不论哪种职业那个岗位一支作风不严,思想不求上进的队伍是无所作为的,是无法忠实履行其工作职责的。司法警察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其次,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不断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凡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要坚决纠正。
二、要加强对司法警察执法纪律观念的教育和培养。司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要加强执法纪律观念的教育。一是司法警察执行的警务工作任务带有强制性、惩治性的特点。例如,维持法庭的秩序,协助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对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确定义务的单位或自然人采取强制措施,提、押解被告人到庭接受审判和送达裁判文书等等。司法警察在审判活动中执行警务,要严守审判纪律,听从法官的指挥,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不能自行其是。二是司法警察执行警务时,与犯罪嫌疑人有较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如押解途中的看管,法庭庭审与休庭阶段的看管等。如果看管不严或法律意识淡薄,则容易造成犯罪嫌疑人互相串供,甚至脱逃的严重后果。三是在执行警务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被执行人的误解、刁难和围攻的情况。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执勤的司法警察要顾全大局,未经允许不得擅自非法使用枪械,应在法官的指挥下,协助做好被执行人的工作。对不听劝阻,依法应采取强制措施的,司法警察要毫不犹豫的执行法官的命令,这也是司法警察工作职责和纪律的要求。
三、要切实提高司法警察法律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司法警务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新世纪的司法警察不仅是执法的先锋,同时是法律忠实的捍卫者。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是提高司法警察职业素质的必由之路。要有计划地进行岗位培训,包括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与警务技能相关的学习交流活动,充实法律知识,积极研究总结执勤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制定相应的工作对策。司法警察学习法律知识,应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但重点是要学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学习警务专业技能,主要应搞好军事化训练,提高体能,学好押解、值庭、看管的有关法规知识,熟悉和掌握警械装备的使用及规范管理等等。要鼓励在职司法警察参加学历教育,提高司法警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审判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警务保障服务。
做精机关 做强基层
石河子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承担着石河子市区和周边团场(乡)800余平方公里、36万常住人口和8万多名暂住人口的治安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局党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只有做精机关、做强基层、做实一线,公安整体工作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自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城区公安分局采取归并职能、合理分工、精简机构的方法,先后从局机关抽调出13名民警充实到各基层派出所,使分局机关警力减少到38人。目前,城区公安分局的基层一线警力已达到全局总警力的90%。
资金优先基层,财力保障基层。去年,城区公安分局筹集了450余万元资金,用于改善基层所队的办公条件、购置警用车辆和技术装备。为了调动基层一线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城区公安分局决定,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规定基层民警福利待遇高于机关民警。现在,在城区公安分局已经形成了机关围着基层转、政策向基层倾斜、人财物向基层聚集的工作格局。
创新刑侦机制
在“三基”工程建设中,石河子市公安局城区分局认真总结多年来刑侦工作的经验,着眼于建立反应快速的现代警务机制,使命案破案率大幅提高,有效增强了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
他们把侦破以命案为龙头的大要案件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一旦发生命案,局主管领导及分管领导和刑警大队在接报后一定是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同时,还制定了《警均破案量化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实行“四挂钩”的原则,即与民警的晋升挂钩,与评优创先、立功创模挂钩,与经济利益挂钩,与末位调整挂钩,并且设立奖励基金20万元,刑事案件破案奖金发放实行一案一奖。数据显示,2005年,城区公安分局辖区共发生命案12起?熏破12起; 2006年发命案18起,破17起;今年1月至5月发命案7起,破7起,破案率为100%。去年,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已跨入全国二级刑警大队行列。
为了打击犯罪,城区公安分局创新刑侦工作,建立了“区域联动作战机制”,使一批流窜犯罪案件得以告破。“逃犯必抓”,是城区公安分局全体刑警的职责理念,他们通过全面采集在逃人员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广辟缉逃途径,完善激励机制,形成了“歹徒地上跑、民警网上追”的“追逃”工作格局。去年,城区公安分局全年抓捕逃犯39名,抓获逃犯总数名列全兵团之首,还被公安部评为“全国追逃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锻造钢铁队伍
为了提高全局民警业务技能,城区公安分局牢固树立大练兵的战略意识,立足岗位实际,组织民警苦练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应有的基本体能。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此外,城区公安分局还建立了十多人的兼职教员队伍,分别在基层各单位组织民警训练。同时,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和师市公安局的要求,及时组织民警参加上级机关举办的各类警务实战技能封闭集中训练班和警衔晋升培训。据统计,2006年,城区公安分局民警参加疆内外、市内外各类学习培训804人次,民警参训面达到90%。2007年至今,全局民警参加的警务技能等各类业务培训达到844人次。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基层所队民警的各项业务技能普遍得到提高。
做群众满意的民警
近几年来,城区公安分局不断加大对民警执法执勤行为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了以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督为重点的内部监督工作机制。同时,努力拓宽和强化以警务公开、民警执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群众监督,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强化队伍纪律作风建设。
以实行执法质量考核评估规定为契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法行政责任制和错案追究责任制等项制度。去年以来,法制部门共审核各类案件4538起,其中行政案件4374起,刑事案件164起。在去年年终师市公安局组织的执法质量检查验收中,城区公安分局执法质量名列3个分局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