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30 00:11: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人实践课培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食品加工 实践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51-02
【Abstract】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 highly practical and applied disciplin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through research,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so that greatly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ade it good learning outcomes for stud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employment.
【Key words】Food Processing Practice teaching Research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任务、方法、环境和组织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在职业学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往多有报道,许多国外的职业教育专家创造并开发出了一些适应现代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如项目教学法、模块式教学、“双元制”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等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思想。
我们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革新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加工技术实践教学模式为:一个中心,两个保证,三个转变,四个环节。一个中心,是树立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观,去培养应用人才,用技能的针对性去衡量教学质量;两个保证,是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充足,保证实验设备和材料齐全;三个转变是制定教学文件时要向学生就业转变、向社会需求转变、向创新教育转变;四个环节是强化实践教学,落实实验、实习、实训和实岗。
一、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树立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观,培养应用型人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让受教育者学到一技之长才有利于就业。职业教育明确的提出是就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工人,学习应把技能培养作为中心,用技能的针对性去衡量教学质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办职业教育,学制应该是灵活的,只要企业需要食品加工技术的工人,而学生又已经掌握了食品加工技术,就可以让学生应聘上岗,在实际工作中再进一步提高。[1]
技能是就业的基础,学生脚踏实地的学到一两门实用技术,不仅可以申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得到上岗就业的资格,而且有利于自己创业或二次择业。为了学生就业,我校食品加工技术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一学期与文化课同时开设,这是本着急用先学的指导思想,可以为其后的实训和就业奠定基础。实践证明,此路行的通,学生听得懂。由于食品加工技术开的早,实习实训相对也早,给学生早就业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
二、两个基本保证,是实现强化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
1.根据职教特点,理顺食品加工技术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充足。
职业教育食品加工专业的学制,一般是三年,其中两年半在学校学习,最后半年到工厂生产实习;或者是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工厂实习。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招收工人的时间,多不是学生毕业的时间,学生往往提前就业,由于我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要到食品企业工作,让学生把食品加工技术学习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强化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2.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实践教学所需设备的实验材料齐全。
为了突出职教特点,强化实践教学,我校逐年逐步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购置必须的供教学使用的设备,建立相应的实训实验室或实习工厂。食品加工技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如哪些企业发展潜力大,招收工人多;近几年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如何;根据这些企业对工人的培训要求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该工种的实际操作要求去购置实验实习设备。例如:漯河肉制品加工产业链的所属企业,双汇集团发展潜力大,招收新工人多,往届毕业生大多数也在那里工作。鉴于上述情况,我校在开设肉制品工艺学的基础上,购置了绞肉机、拌馅机、灌肠机、盐水注射机、滚揉机、斩拌机、抽真空包装机、蒸煮锅、烤禽炉、高压杀菌锅等设备。这些设备与双汇集团熟肉制品加工车间的设备样子相同,只是型号小些,我校肉制品实训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肉制品加工车间,可以小批量的进行生产。满足了学生实习和实训的需要。[3]
三、在教学观念上适应三个转变,即向学生转变、向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转变、向创新教育转变。
1.在教学观念上,向学生就业转变,为学生服务好。
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就业。凡是与就业无关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凡是与就业有关的内容,要精讲、细讲、讲清楚、讲透彻,直到学生会操作为止。对原来的教材要删繁就简,避难就易,加强就业技能的培训与训练。学生就业前要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学校把相关工种中级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去讲授、去实习,为学生能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2.在教学观念上,向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转变,为学生就业作贡献。
在教学观念上,向社会经济实际需求转变,专业课教师讲授的内容要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漯河食品产业链是漯河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使我们的教材适应产业链的发展,如何培养与产业链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经常进行研究,组织教师自编教材,为产业链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教师除了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外,还要把企业对工人培训的材料分解到课程中讲授给学生,实训时按工厂对工人的要求去要求学生,拉近了学校与工厂的距离,使学生就业上岗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学校的教育与相关的企业结合,争取企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使学校更好的为企业服务。[4~5]
3.在教学观念上,向创新教育转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学校的教学基本文件要在建设中研究、在研究中建设;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使建设、研究、实践三者密切结合,使教学实践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在学期初,在分析食品加工技术教材的基础上,编制授课计划,每一章讲完后,要求写教后记,以便于修改第二年的教学大纲;对于实验、实习、实训课要求写工作总结,以便完善下一届学生的实践基本要求。教学基本文件是学校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定的,我们通过不断地完善教学基本文件,使它更好的为发展职业教育服务。
四、强化实践教学,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的四个环节。
1.充分做好准备,上好教学实验课。
教学实验一般是利用正常的上课时间开出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说明某一个问题,专业课往往利用实验课学习某一加工工序的操作方法。实验内容是依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前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上课时老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实际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尔后进行现场演示操作,也可用多媒体演示操作。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实验。每组的人数视班级人数的多少和实验设备的条件而定。若条件允许,各小组人数可以少一点,这样效果更好,但要增加现场操作的指导教师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食品加工技术实际消耗原材料较多,实验投入较多,为了降低实验成本,平时作某一工序实验后,将实验后的肉类放入冰箱或组织学生进一步加工,使之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然后销售。[6]
2.创造条件,积极地为学生开好实习课。
教学实习一般是课程结束考试前,在教学计划上安排的实习周内进行。现代化肉制品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都是单元操作,分工很细,在实习周内,学生可以轮换在不同的生产工序进行操作。如果说课堂实验是单元操作的工序实验,那么实习则是各个工序的组合,构成一道完整的生产工序,生产出成品或半成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各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通过评比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产品是通过诸多工序完成的,只要其中一个工序出了差错,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所以要求实习指导老师加强现场指导,能够从产品质量上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学生通过实习周,除了验证自己学过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对某制品各个工序操作与配合有了完整的认识,基本上能够掌握各道工序的操作。教学实习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能否就业上岗,还需进行岗前实训。[7]
3.认真负责搞好实训
实训是学生参加生产前的岗前练兵,也可以放在职业技能鉴定之前。学生实习后,直接让他们到工厂顶岗,仍然缺乏自信心。而实训是在分组后,指定一个班干部为班长,确定实训产品,然后集体讨论,拟定包括配方在内的实施方案,最后进行分工。正式生产前指导教师进行审核、签字,学生即可领材料组织生产。由于放开手让学生进行实训,使学生树立了能够独立操作的信心。学生在工厂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按工厂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去遵守,老师在现场主要是监督、检查、找差错、予以纠正。
4.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积极参加实岗训练。
实岗就是学生下厂进行生产实习。学生虽然经过实习、实训对工厂的生产情况、管理制度有所了解,但对设备具体操作仍不是很熟悉。要求学生到工厂要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认真遵守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向工人师傅请教。由于学生在校经过实习实训的训练,到工厂后很快就能适应工厂的生产环境,并能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单独工作。[8]
五、展 望
我校食品加工技术实践教学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在探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学生、家长、企业
领导的好评与称赞,但强化实践教学的路还很长,今后仍需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士章.高职肉制品加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166~167
2 夏良耀.完善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7):88~90
3 李晓东、赖 莺、曲丽君等.畜产品加工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5):104~105
4 李晓红.浅谈高职院校畜产品加工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J].广西轻工业,2007(5):116
5 张晓云、顾香玉.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改革食品专业实践教学[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1):91~94
6 朱定和、钟瑞敏、彭珊珊.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276~278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工人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96-02
现代化洁净手术室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管理体系,为保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整体效能,诸方面管理都应有机、密切配合,手术室工人承担着接送病人、手术前、中、后手术间清洁卫生、医疗垃圾处理、各种标本运送、器械包下送与灭菌包的接收上架等,工人是手术顺利完成必不可缺少的,也是切断病源传播途径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工人工作质量的优劣对感染控制及自身职业防护产生重要影响。
1 工人存在问题:
1.1医院领导对工人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价值认识不足,从而经费上投入不足。
1.2工人文化水平普遍低,综合素质差,更谈不上了解医院感染知识及卫生部新出台规范。
1.3工作缺乏积极性,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人基本由物业公司聘任管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责任重,但是工资待遇低,因此工作缺乏积极性,一旦找到更好的工作或出现问题时立即辞职,致使人员更替频繁,甚者日常工作都很难到位,医院工人一年内更换率达52%,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1.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到位洁净手术室近几年才迅速发展,对工人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考核方案等缺乏,洁净手术室环境特殊,后勤管理科室难以对招募的工人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考核几乎交给物业公司,使用与管理存在脱节而且物业管理对手术室而言并不是很专业与规范,日常考核中发现,工人只是机械去执行,没有主动防范意识,对消毒隔离知识及实践操作知识知晓率18.3%;
1.5考核监督不到位科室依赖于公司的自身考核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在监管方面,关注环境卫生效果,忽略工人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等具体环节质量管理。
2 管理对策
2.1提高工资待遇,激发工人工作热情首先护士长应及时有效的向医院各级领导、物业公司领导最大化以事实暴露以前手术室工人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我院手术室无论是建筑布局上、装修材料、还是硬件设施投入上均在省内领先水平,培养和管理好真正能达到洁净手术室要求的工人不仅需要现代化管理,更需要高素质人才才能与新大楼发展相匹配等,结果:手术室工人上班时间每天8小时,超时则公司给与加班费,节假日获得双薪,工资高于全院其他工人。
2.2严格人员准入制度手术室是个特殊场所,不同于其他部门,其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内容相对复杂,进入手术室的工人第一次是物业公司考核,第二次由护士长的面试、谈话及基本的测试后,选择具备一定沟通能力,初中以上文化基础,身高体力较好,反应较快,能理解手术室工作性质,能迅速掌握相应技能,有长期稳定性,年龄25-50岁之间,配有通讯工具人员,经过健康体检无传染病者才能作为培训对象。
2.3手术室建立工人管理信息档案,便于随机电话或现场查询在岗情况,要求物业公司换人时提前与护士长沟通,杜绝物业公司因换业务不熟悉人员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2.4灵活培训方法全面详细培训内容手术室工人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培训中我们将课堂搬到示教手术间,通过详细讲解,实物的展现,工人的实际操作,复杂问题迎刃而解。
2.4.1岗前培训1周
2.4.1.1医德教育,培养爱伤观念由护士长负责,介绍手术室快速、及时、正确的工作特性,要求工人在手术时服从医务人员安排,做到随叫随到。让他们明确医院的工作宗旨,要求工人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不管病人或家属遇到什么事情都应理解他们心情,不发生争执,搬运手术病人时动作要轻、稳,回答问题要有耐心、诚恳,同时保护病人隐私。
2.4.1.2护士长一定要热情接待,给予解释、稳定情绪。进行入室介绍,学习相关知识,如一次、二次换鞋方法及意义、更衣规则及意义、清洁、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限制区、非限制区概念、医疗垃圾分类、锐器伤的执业防护、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识别和处理、无菌包与非无菌包的区别。
2.4.1.3岗位培训选沟通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并善于管理的院感监测员来继续培训与监管他们的工作,首先根据各部门工人必须完成的工作和可能接触的内容,制定详细周密培训与考核计划如2012年7-8月卫生部新出台的三项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血源性病源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与工人相关的知识采用通俗易懂语言来讲解,,每周五固定为学习日,时间1个小时,包括复习旧课与上新课,培训记录应当至少保存5年。
2.5制定操作流程及合格标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流程及标准,如无菌包的运送标准及流程,手术开始前、中、后清洁卫生标准及流程,标本送检流程及标准,消毒包的运送流程及标准,接送病人流程及标准,特殊感染敷料处理流程及标准等,使其条理清楚,操作规范,目标明确,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重复性,节约人力资源。
2.6实行区域包干清洁制按照区域分工,落实到个人职责范围内固定岗位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实行物业公司、手术室护士长、工人、手术室院感监测员四方共同确认后实行签字制度后执行。
2.7强化工人的监督和检查
2.7.1每日由物业公司领班对保洁员的工作内容、程序及质量检查和督导。
2.7.2每周五由手术室护士长或院感监测员与公司主管、领班、责任人一起检查,每次对检查存在问题要求物业公司及责任人拟出书面整改措施,效果评价在下次检查中重点复查并记录,每月检查质量标准完成与医院支付给物业公司的经费挂钩,严格按照2012.卫生部三甲复评评分中遵循的PDCA循环原理管理模式。
2.7.3院感部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及时与责任人、护士长、物业公司主管反馈。
2.7.4手术室护士长随时可调中心控制室的监控录像对手术间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监控。
2.8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护士长积极引导医护人员尊重工人、关心工人、平等相待,同时引导工人之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工作中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工作价值,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并在科室开展集体活动时请他们参加如会餐、郊游等,他们有归属感、亲切感。
术室护士、物业公司沟通。
3 结果
3.1实施人文关怀,稳定了工人队伍以尊重为前提,注意管理方式,不以命令式口气去使唤对方,护士长每月召开总结会,听取工人意见和建议,关心支持他们,发现不足及时指正,并对他们工作及时给与肯定与鼓励。新公司一接手就给与及时沟通,他们工资得到应有的体现,通过半年来的合作,无论是通过正式形式沟通还是侧面反馈信息,我科工人满意度高,没有一个想离开科室的,这样有了稳定工人队伍、操作流程熟悉,为手术顺利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保障。
3.2系统培训与严格检查相结合,确保了规范操作日常化、习惯化,确保工作质量,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增强了自我防护能力。工人工作大多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工作是否到位,即使科室有全景录像,但也有盲区,因此,从工人入科开始,系统培训、操作示范、班班护士指导、随机抽中心控制室监控录像看任务完成时过程,每天领班检查、每周五护士长、物业公司各级领导参与检查,及时给与肯定与鼓励,逐步就形成了一个个好习惯,据统计工人针刺伤发生率较前减少。
3.3增强工人主任翁意识手术室工人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形象都直接反映手术室的整体形象,他们自觉维护手术室利益,在规范操作情况下已经养成节约习惯如水电节约等,在接送病人时均使用温馨语言:“别紧张,慢慢来,轻一点”“我帮你”等,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并留下良好印象,多次得到病人和家属表扬。
3.4增强了手术室工人团队凝聚力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与工人们谈心,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高效的沟通交流技巧,不断深入浅出的讲解等,逐步修正工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心态更趋平和与满足,每天呈现出高高兴兴上班和下班,彼此之间说“小话”减少了。据调查物业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几乎没有人学习过“心理学”,护士长介入弥补物业公司管理不足。
4小结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场所,要为病人和医务人员、工人自己营造一个洁净、舒适、安全的环境,需要护士长积极参与物业公司工人管理,而且在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如职业道德教育、制度规范流程约束、人文关怀等才能让工人安心、积极、保质保量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工人自我防护能力,减少职业病发生。
参考文献:
[1] 2012.4.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5页.
[2] 施波。加强保洁人员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卫生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总第286期.
关键词:技工教育;现状;改善
0 引言
职业教育能够为我国培养和输出大量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对技能型人才有迫切的需求。我国是一个机械制造大国,未来的定位和转型必然是制造工艺化,高科技化。这就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建设特别是技工建设,确保培养大量高水平和工艺型的应用型技术工人。
1 我国技工教育的现状
1.1招生难,生源数量少,素质差
纵观我国技工教育的招生现状可以归结为:a)当前技校招生仍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招生工作后延现象严重。受传统 “不愿当工人” 的老观念影响,不能正确认识技工教育地位,生源流失严重。招生中学校缺乏主动权,存在多方管理的现象。b)某些地方存在垄断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自由竞争。技工教育招生成了难题,导致技工学校的招生周期长、成本高,招生门槛低,生源素质差等。
1.2教学质量低,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教学质量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内容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及社会的需求,具体说来:a)学生素质低,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入学的文化课水平普遍低,技工教育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毫无门槛的兜底教育 。b)学校重硬件轻软实力。就目前而言,技工教育取得的大发展,主要体现在硬件,如教学设施、校园环境等。但软实力相对薄弱。如实训基地设备陈旧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c)教师队伍有待合理化。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乏实习指导教师、文化课教师比重偏大的问题。教师年龄结构缺乏集中在高龄缺乏年轻教师,工作缺乏活力。
1.3学生就业落实不到位
在就业方面行业管理不规范,就业落实不到位。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注重学历,部分毕业生从事专业无关的工作,严重制约着技工教育发展也阻碍了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
2 改善技工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 完善法规制度,凸显政府行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尽快完善职业教育中有关技工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管理,确保技工教育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修正现有法规,加强监督确保落实。目前,我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体系仍有缺陷,需要进步一的修正相关细节条例。另外,执法上存在执法不严,不照章办事等情况,应加强监督确保落实情况。b)加大政府行为力度,重视宏观管理。根据英国1992年更名教育就业部,以国家力量在全国推行NVQ(国家资格证书)和GNVQ(普通国家资格证书) 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我们看到了充分看到了政府在提高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2改革教学内容设置,严格教师选拔与在岗培训制度,培养应用型技工人才
经过现状分析,结合美国的社区学院需要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想学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该在教学内容方向上应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改革。具体说来,包括:a)从地方实际出发,培养有特色的技工人才。要根据地方情况具体对技工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教学内容设置上应结合地方的特色和实际,开设专业和组织教学,发展自身优势专业。b)教师选拔严格化,保证适度的在岗培训。根据德国的“双师型”教师的优秀成功经验,要改善我国目前教师偏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就必须在选拔上除了注重理论教学水平外还要额外考察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另外在岗的教师也要定期的组织培训相关技工专业知识,跟上发展的步伐,即时掌握最先进的最优秀的技能
2.3完善实习就业制度,保证就业率
根据美国的需求式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技工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措施:a) 学校与部分企业签订定向合作合同。在校期间,学生们可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毕业时由企业选择优秀的学生可以留在企业工作。b)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形式严峻的今天,技能人才却充当着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因此,应扩大就业准入的范围,规范实施政策企业和岗位。
3 结语
细节决定成败,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直面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技工教育应抓住国家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大这一机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培养,深入探索新兴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蒋春洋.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经验及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27(7).
[2]汪安,谢江凌.浅议国内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2,(1).
[3]王新霞,蒋明宏.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措施研究——基于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3).
[4]余新.西方国家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实验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47-03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1 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为指导
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能否用新的观念、正确的思想去认识和占领这个阵地,是课堂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只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要从素质教育和能力全方面来衡量。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信任度不够,讲得多,根本就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说话,学生思维只能跟着教师转,去找答案。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观念。
1.2 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现实中,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只要不是按教师的“标准”答案回答,学生一开口,就被教师命令坐下,另外抽人回答。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宽松、民主的氛围作保障,要敢于让学生把不同的观点暴露出来,哪怕错了,只要有一点儿闪光的,都要抓住及时给予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宽松起来,大家的表现欲强烈了,就都愿意主动发言了。
1.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 尽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敢说、愿说、有话可说。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项目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为案例进行阐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电气与机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讲述的知识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又具有一定难度和前沿性,对于基础不好的高职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爱学这门课,让大家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笔者首先将该课程核心内容归纳了6个项目,也就是创设了6个学习情境,这六个学习情境均来自实际应用。下面以项目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及其中的“任务三 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例进行阐述。
将项目分解成5个任务完成:认识晶闸管;晶闸管的选型;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触发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综合制作与调试。
首先,第一次课给大家带一盏实际的调光灯到课堂,接通电源展示调光的过程,给大家增加感性认识,然后询问调光的原理是什么,激发学生研究调光原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然后,多媒体展示教学情景一:调光灯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提出要设计一盏调光台灯,并进行安装与调试,并告知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要求。这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我应该怎么设计?采用什么原理?
再次,通过多媒体动画阐述晶闸管的认识和选型。布置课后任务:查找调光灯电路原理图,并弄清楚它的主电路调光原理。(为下次课做准备)
任务三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1)任务布置:完成调光灯主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2)任务分析:首先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调光灯主电路的构成,可以查找教材或利用网络资源;然后各小组对调光灯主电路进行筛选,既要简单实用、造价低,又要满足控制方便、经久耐用。引导启发学生利用任务一、二学到的晶闸管的知识组成最简单的主电路。
3)任务实施。在各小组汇报答辩,教师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最适合调光灯的主电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给出负载大小220 V、40 W的灯泡,提出电路设计参数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主电路。根据任务二所学知识确定晶闸管的型号规格。重点:晶闸管器件参数计算与选型。难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现调光的原理。(采用启发式教学,在电路设计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调光原理采用分组讨论、提问答辩的方法,最后教师点评,通过动画演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从而阐述调光原理。)
4)学生上机MATLAB仿真,验证设计结果。
5)进行元件测量与搭接硬件电路进行测试,进行实际动手操练。重点:实际电路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在实际电路安装与测量中,教师主要是巡视指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科学作风)
6)学生先总结归纳任务三的完成情况,并完成自评和互评。然后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并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考核。
7)课外能力拓展训练:本电路采用了单相半波可控直流电路作为调光灯主电路进行调光,请同学查阅资料,设计出另外两种调光灯主电路,并说明其调光原理。(作业布置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自主学习,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8)任务四布置:调光灯触发控制电路的计算、设计、器件选型与调试。查找资料初步确定调光灯触发控制电路构成,每人至少确定一种方案。(为下次课任务的实施做准备)
2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素质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笔者认为,高职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素质,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下述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2.1 将“两课”、社会实践、日常教育等融为一体,立德树人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实际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养成。将“两课”与社会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对培养高职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重要作用。
2.2 将选修课、科技文化等活动融为一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时,应淡化专业界线。高职学生更应该成为人文主义工作者,在自己的技术劳动中体现出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要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人文素质讲座。
2.3 以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标准,搭建课内外训练平台
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已经是一个让人担忧的严峻问题。因此,要加强体育课、公益劳动课及大学生专业体育团队的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3 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招到高质量的生源
1)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使每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得到一份工作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因为就业不仅关系人的生计,还关系人的尊严。
①职业教育要找准服务对象,即其可能吸引的对象,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如下岗工人的转岗培训、回乡农民工的技术学习、待业青年短期技术培训、大学生“回炉”以及其他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解决就业问题的群体。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应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职业教育的经济目标为主要取向,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办学。
②职业教育要改进服务质量。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趋势,改革专业课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高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接受高水平的、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为以后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必须要关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之后的生涯发展,让学生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首先,要改进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关注技术精湛、能力出众的高水平技术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心普通技术工人,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提高技术工人的初始薪酬水平,使其与企业其他人员的薪酬水平大体相当。再次,以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为契机,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并逐步实行与技术等级相配套的薪酬制度,使其技术技能提高与职位晋升及薪酬增长相匹配。
3)完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环境。首先,政府有必要继续相关的支持政策,推动职业教育乘势发展。要对职业教育实施保护性招生政策、倾斜性学生奖助政策。同时,对地方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绩效进行分阶段的考评,制订严格的操作性强的督导和问责机制。其次,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强化职业院校的标准化配置,即职业院校在师资建设、实验实训设备配备等方面根据招生数量、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配置。
参考文献
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任务,根据《年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要求,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着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着力于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着力于营造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抓住重点、细化分类、扩大效果,认真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原原本本地学习十七大报告,重点学习有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找准加强和改进整体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十七大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着眼大局,以解决民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围绕完善民主制度、围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展工作,注重在领导干部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注重在广大市民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广泛宣传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主题,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安排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系列活动。结合现行宪法的历次修订,加强宪法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公民的宪法观念;进一步准确把握市民法律素质,认真做好市民法律素质评估调查工作;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烘托气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氛围。
二、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深入推进“法律六进”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继续完善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重点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重视案例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法治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解答,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年内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不少于两次,各区县、各市级委办局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制研修班。启动“双百”工程,即:10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100名“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评选工作,通过评选,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并推广至全市。建设和完善“干部学法网”,丰富在线学习课程,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夯实公务员学法用法的阵地。
(四)重点推进“法律进学校”活动。积极配合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增强引导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为重点,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加强学校章程建设,研究制定市和区县二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比标准和办法。以“依法办学、以德立校”为主题,组织开展对学校领导和法制课教师的法制培训,推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配合司法部办好全国大中学生学法用法演讲赛。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举办法制教育观摩课、法制课教案征集评比、法制学科教研活动等,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利用法院、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等,进一步拓展青少年课外活动实践基地,积极开展体验性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五)突出做好“法律进企业”工作。以推进依法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大力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宣传活动,把握正确导向,通过法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学法用法的水平和能力,帮助企业职工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讲师团资源优势,定期进企业开展法律培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召开市有关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有关方面的座谈会,认真探索“法律进企业”活动的有效抓手,发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年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法律进企业”现场推进会,并探索开展“守法经营示范企业”的创建活动。
(六)继续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为重点,全市每个街道、镇举办三次以上的专题法制讲座或法制文艺演出活动,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上半年内,明确“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小区”的评选标准,全面推进“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小区”的创建和评估验收工作。积极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十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基层农村民主法制教育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进村入户,宣传宪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规,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将“法律下乡”活动引向深入。继续做好第四届“梅陇杯”法制故事征集评比活动。
(七)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配合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办好“学法律、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等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运等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流动的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结合《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宣传,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培育他们自觉守法的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模式;学生;全面发展
一、借鉴国际高职教育模式探讨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人才的培养在国际上有几种典型的培养模式,比如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简称NVQ),此制度最初是为11年义务教育后16岁到19岁的青少年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后来很多在岗职工和下岗职工也通过这种制度培训来提升自己。所以英国这种这种NVQ制度特别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又如澳大利亚上世纪推行统一的国家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制度,并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承担技术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课程的教学(简称TAFF),在实际教学上注重分层次分类型进行教学。日本的高职培养模式是与《职业训练法》紧密联系的。主要是针对对象不同进行分类培训,有技术工人的养成训练,熟练工人的提升与能力开发,还有短期的职业大学,相当于我国目前的技师学院。学制是短期,注重的是实用性。法国职业高中培养技术工人,技术高中培养中级技术人员,职业高中优秀毕业生可转入技术高中二年级,注重不同等级技术人员的培养。德国的技师教育保障主要是靠《师傅职业培训促进法》,行会在提升工人职业知识能力方面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注重行规。
通过以上几个国家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或体制中可以总结出:高职人才的培养注重层次与水平差异,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性等。那么在我国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因材施教,培养实际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日常交际的目的,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入手。
二、从我国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现状出发寻求最佳的英语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人才基本是供不应求,但是很多单位只是把人才招进去用几年就象机器一样对人才更新换代,这本是好事,但我国目前很多私有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少出资培训提升这一批知识落伍的高职,而是采取裁员,更换新鲜血液,直接从学校招聘刚学到新技术的年轻高职人才。针对这种现象,在人才培养上本人认为在教学上更要注重后潜力的开发,英语教学中不应仅仅只要求学生记住多少单词,多少语法,而要更多的是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给他们创造学习环境,增加他们的成就感,根据学生以后的工作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与超越自我的能力。
三、从学生素质入手浅析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对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一)客观地分析高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在处理集体和个体、个人与他人关系问题上,能自觉把集体放在第一位,他们追求进步,注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渗透到我们的校园,这不可避免地给高职学校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人生价值取向有偏差,缺乏一种为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崇高思想和精神境界;文明修养欠缺,对自己不文明的行为放任自流。
(二)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是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掌握多种技能,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也有一些学生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专业素质偏低。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动机不够明确,导致专业知识基本功不扎实,缺乏主动搜集本专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资料的能力;知识面较窄。高职学校属于职业学校教育范畴,学生绝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的定位,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不少学生轻视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学习;实际能力较差。囿于对课本知识的简单记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对课程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三)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适应在宏观调控下利用市场动力的社会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上本人认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策略,注重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英语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显出其弊端。对此,许多教育家在理论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即引导学生进人深层的语篇分析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企业之间的竞争源于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高职尤其是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总要的意义。发展高职教育,提高中国高职人才的全面素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通过借鉴国际高职教育的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有意的借鉴,后从分别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相关建议。通过以上笔者的论述希望能为我国高职教育尤其是当前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柯穗丰.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2]潘笑勤. 对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施行“实践英语”的几点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04)。
1、注意安全
安全文明生产是学生进入生产实习的第一课,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教学中对各种机床、砂轮机等的安全操作规程,实习中工作服的穿戴要求及文明生产规范等,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还必须牢记。如:不应戴手套操作机床、女生必须戴工作帽、搞好车间卫生等。
2、熟识机床。
车床的基本操作包括工件的装夹,刀具的选用,通过换档改变车床主轴的转速,左右手在走刀、进给时的相互配合等。在学生基本操作训练初期,车床主轴转速不宜过高,刀具、工件都可以选一些比较安全的材料代替。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上级操作,训练两手在操作过程中的协调能力,要求能灵活的调整车削速度和控制进给量。
3、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作为一名合格的车床操作工人,不仅要在生产中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还必须熟练掌握车刀的刃磨方法,如:各种刀具的前角和后角、切削刃的磨削技巧等。并能根据刀具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磨削方法,明确刀具刃磨技术在机械加工生产中的作用,懂得一把好的刀具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练好刀具刃磨技术,是学生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技术工人的基本条件。
时间:5月21日-6月1日(5月21-25日早上8:00-11:00、中午13:00-15:00;5月26日-6月1日中午15:00-18:00、晚上19:00-21:00)
地点:校办实习工厂
实习目的:1、简单了解车床、铣床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2、学会正确的车床、铣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车床或铣床来加工一工件。
其它工具:什锦锉、锉刀、游标卡尺等
准备知识:
安全知识:
1、上班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并将长挽入帽内。
2、工作时必须精力集中,不准擅自离开机床。
3、工件和车刀需装夹牢固,以免工件和车刀飞出伤人。
4、工件旋转时,不准测量工件。
5、工件安装好后,扳手必须随手取下,以免不注意开动车床,以免扳手飞出伤人。
二、认识机器:
车床的组成部分:主轴箱、挂轮箱、拖板箱、尾架、三杆(丝、光、操纵杆)、床身、附件。
车床的型号:
cw6140
车床特性:万能变通车床组型别代号表示最大加工直径的1/10
c(车床)、x(铣床)、z(钻床)、t(镗床)、m(磨床)、b(刨床)、l(拉床)、g(锯床)等。如:c616(主参数为160的卧式车床)。
过程:
一、5月21日:
1、今天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早上(8:00-11:30),薛、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安全事项,在教室给我们讲车床的结构(床头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拖板箱等)
2、中午(13:00-15:00)到工厂里开始认识机器,了解机器。首先是老师在现场讲解,
然后到我们动手,学开机器,熟练机器。
3、5月22-25日:
开始学磨刀(镗孔刀,切断刀等),由于是用砂轮磨(高速转动),所以我们要注安全,不能穿过松、袖子过长的衣服。因为过松、袖子过长易被砂轮弄进去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在别人磨刀时打闹,应注意安全。
磨刀时要用手指撑着砂轮机的架子,用力要均匀,尽量不要用太大的力压工件,注意力要集中,态度要认真,以防打滑,伤到手,或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经过一个星期的磨刀练习(包括看老师、同学磨刀)。我懂得了一点点小技巧,磨出的刀也像一点样了(比刚开始磨时好多了,刚开始磨时我的手会狂抖,现在也不是很明显了。
二、5月26日-6月1日:首先,我看同学是怎样做的,然后就到自己做。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在n年前就购入了当时先进的设备,虽然说有好多都是比我还老,但据说一点也不比经过重大改进的机床差哦!!!只是老式机床的安全性较差,用起来有些不安全,不小心的话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当时我们都非常的小心,因为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嘛!!!
我的任务是做一个酒杯。首先,我去看图,把图读懂;其次,把材料夹紧,调平衡,并把自己磨好的刀装上,用扳手拧紧;第三,开始车端面,车外圆;第四,先用麻花钻打中心孔,再用大较大的钻来打孔;第五,就开始镗孔;第六,开始修杯子了外部,就可以成形了;接着就是把杯子的外部打光滑;最后切断。即可得到成品。
总结:实践证明,当我们的基本操作技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我们的学习激情就上来了,我们的操作技能就会进一步提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更是有速进作用。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我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制约了我们的动手能了。因此,到校实习工厂里实习就是培养我们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何谓“双元制职业教育”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简称BBS)进行。
在培训条例制定方面,在德国经济部和教育文化部的统一组织下,由行业协会、工会、教师三方代表共同拟定用于职业培训的标准和各项具体要求,充分反映产业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采用由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职业学校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1 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 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 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4 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考核由工商业联合会实施,即IHK)。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三、“双元制”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
六十年代末期德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七十年代初期德国文化部正式颁布职教师资培训统一规范,使得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走上了规范化的途径。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具有鲜明的特点,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非常重视他们在职业界的实际工作经历。
(一)以“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
在德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但是从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可以看出,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职教教师是其核心目标。无论是实训教师、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并进行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每年这些教师都要在统一安排下到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德国的职业学校与培训企业之间互相交织,密不可分,它既来源于企业的需求,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扩大。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而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一方面,各类企业都非常乐意为师资培训提供实习场地;另一方面,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对企业内部的职工进行培训。
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从始至终都贯穿着企业的生产活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培训机构和自由经济组织都积极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这正体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特色。他们十分注重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校企双元的作用。
(三)“双元制”教育要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1 首先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今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下,职业专科学校更应把提高受训者的职业技术能力放在首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数量足够、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实训教师队伍。但目前只靠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依靠国家力量培养师资队伍,满足实训教学需要也是不现实的。完全由学校培训这类师资又远水不解近渴。而我国企业有一部分理论与实践兼优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可以担负起实训教学的重任。因此,采取从企业中聘请实训教师的办法来解决高职专科学校实训教师严重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使职业教育适应于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现实可行的。
2 这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质量和效益是职业学校的生命,也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靠过硬的教育质量和较高的办学效益,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欢迎和支持。而质量和效益最终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即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制,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职业道德好、职业技能强的人才。要保证这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外,最关键的是要搞好企校培训。而企校培训教学过程的具体执行者――实训教师要比教学设施、教学场地和设备等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 这是当前适应两个转变的迫切需要。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提高科学技术的含量。它的提高必须靠懂科学技术的专业人员来培养人才。而企校实训教师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上显然具有优势。
(四)我国培养实训教师几点注意
1 资格要求
实训教师应具备《教师法》中所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教师资格,即应具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相应学历,并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的技术等级,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有较高的科学水平和传授水平。
2 作为合格的实训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有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必须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为人师表,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有艰苦创业的精神等。
(2)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师德修养,要敬业爱业,严谨治学,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甘为人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起着积极作用;二是要有团结协作互勉共进的意识;三是要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法律知识等。
(3)文化技术、技能素质。即要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
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要具备国家规定学历。另外只有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术技能。
(4)教育教学素质。即实训教师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懂得职业教育规律,掌握基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具备必要的教育、教学技巧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五)重视培养和考核是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保证
1 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提高实训教师的素质。实训教师,不仅应当掌握丰富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此,学校对部分实训教师骨干定期组织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培训班,聘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家教师授课,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
2 努力扩大实训教师的知识视野,为其学习国内外先进培训方法积极创造条件。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的特点是突出技能训练。为学习掌握这种先进的培训方法,笔者所在学校在德方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定期邀请实训教师到学校进行培训学习,从而使他们开扩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培训方法,提高了操作技能。
3 定期进行操作技能测评和考核。每学期期末学校还通过学生了解实训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另外还以座谈会的形式由学校和实训教师共同研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总结本学期教学情况,使实训教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这些对于实训教师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德国对企业培训师傅的要求非常高,但要求从事技能培训的人员却是大有人在。这是由于德国政府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结果。
四、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国实训教师队伍建设,虽然从数量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总的来说,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比较,仍然是数量不足,质量偏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等级偏低。
2 职业生涯不足,决定实践能力偏低。
3 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不系统、不全面。
4 教学能力偏低、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
(二)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解决实训教师建设队伍问题,主要从政策、师资来源、培训、待遇等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应建立激励机制,要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证,否则无法实施。鉴于这种情况,应先根据自己的地方需求,制定一些具有地方法规性的方案、决议、决定以及具体的政策性的制度,如“校企双方合同制”、“师役制”等。同时,国家应从政策上给予鼓励支持“双元制”以保证实训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
2 要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建立“实训教师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取得任职资格后,方可受聘,同时定期进行考核。
3 实行“师役制”。在企业职工队伍建设中,要以能者为师,将各种层次的实训教师队伍建立起来,让企业单位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过度到高职教体系中。
4 办好实训教师师资培训基地。为全面提高“实训教师的质量,政府应增设或改建一些高等院校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创建全国实训教师培训中心,把企业中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召集起来,进行培养培训。
5 多渠道、多形式选拔和培训实训教师,学校的教师可直接到企业工作几年后经考试合格,转为实习教师,纳入教育部门。
6 当务之急是将实训教师的培训放到突出的位置,实训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提高切不可放松。我们处在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知识不断涌现。不能因为实训教师短缺,教学任务繁重而忽视对现有实训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使其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必须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和再教育制度,制定长远规划,经常安排时间送他们到相关的高校、职业学校、大企业去进修和学习新技术。
7 要合理解决、落实、提高实训教师的各种待遇问题,提高其社会地位,以增强这一工作的吸引力,从而使实训教师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
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及启示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学校要有特色,一定要从课程规划与设计着手。课程规划应整体考虑社会发展、教育目标、市场用人需求、师资专长、教学资源、学生就业需要等因素,设置有弹性和特色的课程。
德国“双元制”的课程设置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紧扣培养目标,不强调纵深发展,其教材的编写完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参与和指导协调编制的全过程。他们培训的原则是:用什么学什么,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其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着眼点使学生适应将来企业的实际要求,而不强调过多的“知识储备”,体现出技能优先,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笔者所在学校借鉴德国的经验。把专业按大类分,开设现代教育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基础理论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语言表达交流、思维、记忆、身心等方面的综合训练,这是毕业生从事职业的必要前提,也是毕业后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践课的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一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二是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压缩不必要的理论课时,这样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培训,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三是单独开设实践课,单独考核,自成体系,这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本环节。
六、如何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
1 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其中,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内的实习场地又分为专为培训设置的实习车间和实际的生产车间。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2/3左右。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I,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这样能使受训者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制度,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学的意识。
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
的1/3左右。理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关的实践课(实验课、基本技能操作等),传授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扩充和深化普通文化知识。
2 受训者的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
由于受训者在两个学习地点学习,因而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他们是学徒。受训者文理中学毕业后与所选择的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其在培训期间所应履行学徒的权利和义务。而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中最后三年教育。
3 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
企业的实训教师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是“双元制”的两类师资。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这种专职的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及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
4 两种教材一一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为保证技能培训的统一标准和质量,德国教育研究机构负责整套实训教材的调查和编写。实训教材根据企业、职业的实际需求情况编写出若干教学单元模块,每一单元模块又由教师参考书、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组成,并辅之以专用练习本、工作记录册、测验习题册、投影胶片、工作评估册、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实训组合教具(硬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技能训练能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科学地、系统地进行。而理论教学的教材则无全国统一的出版物。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以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理论教学采取了以“专业理论”为主导的课程设计方式,另外开设的“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及“专业实践”等课程,均围绕“专业理论”课进行教学,不讲纯数学、纯化学、纯物理,不搞以学科为体系,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导向的模块式教学。
5 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受训者经过三年或三年半培训,最后参加由工商业联合会(即IHK)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包括企业主、企业实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考试中技能测试所占的比重很大。受训者通过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后,除可获得进入劳动市场所必需的技术工人证书外,还可获得企业的培训合格证书及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6 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企业除了出资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及原材料、学习资料以外,还须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
7 跨企业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