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开学学习计划

开学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31 16:25: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开学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开学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开放与远程学习;学生参与度;学习支持计划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8―0021―07

一、开放理工学院:新西兰

高等远程教育的标志

新西兰是一个繁荣、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属于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国土面积约为268,680平方千米,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首都惠灵顿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新西兰人口结构多元化,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13年,新西兰人口总量约为447万,土著毛利人约占15%。

新西兰对教育高度重视,其教育质量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根据1989年颁布的新西兰《教育法》,其高等教育机构包括8所国立大学、20所技术与理工学院(ITPS)、3所毛利语学院和大约40所工业培训机构(ITOS)以及数百所私立培训机构。新西兰高等教育具有极高的教育普及率,约有118,995名在校大学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统计数据显示,新西兰25岁至64岁人口中,有3/4之多的人口已经获得了中等或高等教育文凭,成为目前世界上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加拿大、美国。

新西兰技术与理工学院是一个多样化的高等继续教育机构,包括职业培训,旨在帮助知识和专门技术的保持、增进和扩散以及促进社区学习,并通过研究尤其是应用和技术研究来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当前新西兰政府对技术与理工学院的期望和定位是:能使更多的学生取得与产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文凭和应用型学位证书;能使当地人获得适当的高等教育机会;支持那些读写能力低、语言和计算技能较弱的学生改善这些技能并能进入更高阶的学习;确保职业学习满足产业需求(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0)。20所技术与理工学院往往被当作是一个“网络”,即一个统一体;一所技术与理工学院被作为“一个节点”,包括它所拥有的任何一个卫星传输点(校园)(Paul Grimwood, 2008, p. 36)。

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是技术与理工学院其中的一个节点,是一所面向全国并以多种模式提供课程学习服务的开放与远程学习机构,由8个专门学院(specialist school)组成。除极少数情况下,该学院通常不提供面授或混合式学习,其学习中心建在该国奥克兰市和克赖斯特彻奇市。它是新西兰所有技术与理工学院中拥有最先进的电子学习能力的学院,并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获得了英联邦学习共同体远程教育卓越奖和为奖励电子学习领域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设的梅隆奖。开放理工学院的开放与远程学习计划已有60余年历程,始建于1946年,起初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退役军人和妇女提供安置培训的技术函授学校。因为课程学习是以远程方式进行,全国所有的学习者,无论在哪里都能够学习统一的技术课程并可就地考试。1963年,技术函授学校重新改名为技术函授学院。1983年授予第一个学士学位。到现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有选择地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文凭和学士学位等。1990年,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更名为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并成为专门的国家高等开放与远程学习机构。截至2010年,开放理工学院有28,740名学生,是新西兰所有的技术与理工学院里学习者人数最多的院校。这些学习者当中有78%的年龄在25岁及以上,58%是女性,17%是毛利人;97%是非全日制学习,70%的学习者已有工作。此外,为体现该学院所重视的社会公平观念,有24%的学生没有学校资格证明或经历(包括许多残疾人)(The Open Polytechnic of New Zealand, 2011)。

二、存在的问题:学生保有率与

学业完成率需要提高

较低的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是影响远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性问题。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反映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对待学业的态度。学生保有率(student retention)往往与课程或教学计划相联系,反映的是学习者能够完成第一学年或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留在开放与远程学习机构并主动参与个人的课程和学习计划的情况;学业完成率则反映的是学生顺利通过一门课程的考核或成功地完成一个学习计划,从而获取渴望的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文凭、学位证书)的情况。

英国开放大学于2010年了一份关于远程高等教育学生保有率问题的报告――《22%――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些吗?》,针对此问题展开了专门研究。该报告内容涉及保有率问题及研究的现状、辍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辍学的时间规律等问题。结果显示:目前,英国开放大学学业完成率仅为22%,中位数值远低于英国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业完成率(82%),低于业余高等教育学业完成率(39%)。这一结果令人惊诧,也极大地影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由此引起了英国开放大学对学生教育保有率与完成率问题的重视。基于此,报告以英国为主,通过大量实证调研(涉及19个国家和地区)和文献研究,用较大篇幅说明了提升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的一些有效措施,包括提供有利于学生保有率的学习支持服务,辅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保有率的课程模块等(程根伟,等,2011)。

同样,正如英国开放大学和其他国家或地区远程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问题一样,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尽管目前学生注册量堪称该国最多,但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低与经费筹措困难已成为一个困扰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2012年3月的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外部评价和审查报告》显示:开放理工学院课程完成率在2009年为62%,2010年为63%,中位数值低于其他新西兰技术与理工学院(2009年为70%),而与其他开放与远程教育机构类似,低于那些提供面授课程机构或学校20个百分点。同时,开放理工学院的职业资格证书完成率在2009年仅为21%,2010年为33%,中位数值明显低于其他新西兰技术与理工学院(51%)。另外,根据2010年一个新近任命的高级管理团队研究显示:开放理工学院首次注册入学的学生(一年级学生)有17%在他们的学习中成功机会很少,或者选择退学或者课程学习失败(NZQA, 2012)。

因此,为改进此种状况,一些新西兰学者的研究开始关注并试图寻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路径,但如同英国开放大学相关研究的结果一样新西兰的研究虽给出了对策,但实践效果甚微。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有了新的研究和发现,他们认为这两个问题的实质其实是一个关于“学生参与度”的问题,因为学习者只有完全参与进他们的学习中才能使其学业更加持久并成功完成学业(Kuh, G., Kinzie, J., Buckley, J., Bridges, B., & Hayek,., 2006)。

何谓“学生参与度”?学者库(Kuh,G)在其《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之评价》一文中认为:学生参与度是一个测量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生如何看待学校对他们学习的支持力度的概念框架(Kuh, G, 2001, pp. 10-17)。他进一步将其概括为:学生参与度就是指学生献身学习活动的努力程度。查普曼(Chapman)认为,参与度是学生除情感承诺之外的在其课业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认知投资程度(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0)。澳洲教育研究委员会(2008)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必要补充,认为学生参与度不应只是简单地对学生努力的结果进行考量,还应包括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活动和条件,只有产生这种合力才能导致高质量的学习效应。因此,一定的支持条件和活动对学生成功地参与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些活动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学机构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环境的外部因素等(Chapman,E, 2003)。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进而提高学校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呢?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策略。有观点认为,学校环境在学生参与度和学业成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李森等人(Reason, Terenzini, & Domingo)认为,尤其是在第一年的学习中要增强学习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的学业和其他支持计划。另一些学者,比如皮特伟等人(Pittaway & Moss,; Youl, Read, & Schmid)指出,准备学习计划对学生参与度和学业成功有一个长期的积极的影响。基尔南等人(Kiernan, Lawrence, & Sankey)等认为,建立包含课程评价的学习技能开发计划(比如论文计划)可能是有效的策略。同样有效的是学会学习计划,尤其是那些植根于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计划。除了准备计划和学业支持(环境)外,同辈辅导计划(peer-mentoring schemes)被认为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水平和成就感。而师生关系对学生参与度亦非常重要。比如梅耶(Meyer and Bharadwaj)就断言,当教师都是平易近人的、能干的、对学生的需求有充分准备和敏感性,那么,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且更加乐意表达他们的观点。生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莫兰和戈尼亚(Moran and Gonyea)发现一些学生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为与同学之间的学业交互,而不是教师或他们自己的努力。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学习动机和努力、创设最佳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参与度的最关键因素(Catherine Ross, 2010)。

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很快引起了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的注意,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较低的问题,该学院着手从学生参与度这一方向寻找突破口,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来自

开放理工学院的实践

为提高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的学生参与度,开放理工学院附属机构――开放理工学院学习中心(该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提出了3项学习支持计划,旨在增强远程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以期提高学生学习保有率并达成学生的学业成功(Catherine Ross, 2010)。

1. 开发并使用在线学习技能工作坊,完善在线学习和考试制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在线远程学习和完善考试制度,开放理工学院学习中心已开发并交付了两种“在线学习技能工作坊”:智学坊(StudyWise)和智考坊(ExamWise)。“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旨在增强远程高等教育对第一学年学生的吸引力,并帮助其发展必要的学习技能以期增加其学习成功的可能性;二是促进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关系(美国学者Dr. Alan Seidmann提出过一个计算学生保有率的公式:保有率=(早期+持续+重点关注)×提前主动的联系。这也充分说明了师生互动关系对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积极效用);三是增进学生对开放理工学院学术文化的理解。一所学校的学术文化往往代表着这所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引人注目的品质,这也是吸引学生加入的重要因素。“工作坊”每学期都是免费开放的,它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当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可随时登录访问,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步的、灵活的即时学习。为了进一步了解“工作坊”,以下将分别对两个“工作坊”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智学工作坊”是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在线学习空间,旨在使学生能够安心进入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尽快适应远程学习状态。“智学工作坊”启动于每学期开学前两周,运行三周,在这段时期内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登录工作坊。该工作坊模块包含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内容覆盖了所有重要的学术和技能领域,并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诸如针对性的阅读、交互联系、音频和视频剪辑、幻灯片展示、网页超链接以及小组论坛等。“智学”主题包括:①引入模块――为学生介绍开放理工学院和在线校园情况等信息,以及作为他们学习顾问的工作坊及其开况,帮助他们较快地熟悉开放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②组织模块――鼓励学生安排和设计他们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并建立一个文档,以确定自己的空间位置;③设定目标和动机模块――向学生解释目标和动机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设定个人学业目标;④时间管理模块――因为许多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学会管理时间、计划工作量、平衡工作和生活时间,以保证有效的学习时间;⑤学习喜好和学习方法模块――学生可以在此坊中探索自己的学习喜好和学习技巧、方法和学习策略;⑥基本研究模块――为应对考核,学生应学会查找、评价和使用信息进行阅读和写作,内容主要包括在线写作、网络规范、任务的理解和计划、做笔记、编辑以及校对工作等;⑦APA参考格式模块――使学生了解和掌握APA论文撰写格式的必要性及使用方法,规范学生学术文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撰写方法,以及表格、图表、注脚和附录的编排方式;⑧剽窃模块――教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剽窃以及如何避免这一问题。总而言之,“智学工作坊”使学生对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过程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便捷灵活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更容易上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对于提升学生保有率有重要意义。

“智考工作坊”是一个在线学业考核空间,用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它主要提供一些技巧、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学生以激励他们突破学习障碍,克服“畏难”情绪并顺利应对考试,最终成功地完成学业。这个“工作坊”为期一周,每学期考试开始前一个月启动。“智考坊”也是一种包含了在线论坛在内的学习顾问。在线论坛被主要用于提升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相互激励,以及为学生答疑解惑,澄清关于考试方面的任何问题。“智考”主题包括:①考试准备工作,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和计划修改;②动机与设定目标,让学生知悉动机是提升其学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而目标是促使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保证;③集中精力和主动学习――通过各种学习技巧和策略的传授以帮助学生尽快步入学业正轨,集中精力应对考试挑战,从而提高学业完成率;④修正策略和记忆技巧,使学生学会反思,在反思性学习中有所收获; ⑤理解和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给予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的指导;⑥管理和减少压力,使学生以最轻松的心态面对学习和考试;⑦告知学生考试前、中、后要做的具体事情,帮助其尽快进入考试状态。

自2007年开放理工学院学习中心开发并交付了在线学习技能工作坊,从那时起学生注册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大约有20%的第一学年的学生参与了“智考工作坊”,10%的学生参与了“智学工作坊”。从实施效果来看,成效显著,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第一年学生“智学工作坊”的参与率。另外,截至目前,总体大约有80%的学生已参与过“工作坊”并成功完成了课程学习(“参与”被定义为登录到工作坊至少一次)。该比例高于2010年所有第一学年学生成功完成课程率(60%)。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工作坊”有很高的满意度。这一举措的实施为学生保有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 改进学生同辈辅导计划,激发学生活力,提高学生学业完成率

开放理工学院学习中心于2005年开始实施学生同辈辅导计划,之后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2010年有超过4,000名的学生参与了这个计划。学生同辈辅导计划的目标是:①帮助新生在开放理工学院有一个新鲜的、良好的开始;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挥自身优势并注入情感,适应这里的学习;③鼓励学生与同辈指导者多保持接触和交流,要求教职员工也要关注学生成长;④通过辅导提高学生学业完成率。

同辈导师一般于课程开始的第二周到第四周与学生开始接触并保持联系,交流会话主要集中在:学习入门指导、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和识别学生优势并想办法将其优势转化到学习中去。随后的双方互动联系要根据新生实际情况来定,同辈导师会着重强调学生“努力”的重要性并强化这一概念,以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亨利等人(Henry, Bruland, & Sano-Franchini, 2011)认为,为了使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和交流真实、富有意义并能取得实效,对同辈导师的精心筛选和深入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经验,一个有效的同辈导师往往有一个成功的高等教育背景,充满自信、富有热情、具有文化意识、耐心并有一对一的和团队工作的能力。特瑞恩和伦纳德(Terrion & Leonard,2007)列出了成功的同辈导师的特征:有大学学习经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领导力、值得信赖、富有同情心、充满热情和头脑灵活。

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对同辈辅导计划持积极态度。该计划中在与同辈导师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导师对他们的鼓励和激励增加了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有了留下来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活力。同辈辅导计划已对学生的课程完成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7年,该计划已涉及大约2,000名学生,课程完成率平均增长了6%。同样,英国开放大学学者研究显示:通过开展学生同辈辅导计划,新生保有率显著提高,两个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一个是英国开放大学进行的很小规模的实验,实验组的保持率比控制组增加了32%;另一个是韩国国立开放大学进行的大规模的研究,结果发现学生保有率增加了5%―14%不等(Ron Grant, Glenda Olivier, Caroline Rawlings, & Catherine Ross, 2011)。

3. 开发利于毛利族学生学习的在线辅导计划,注重教育公平,满足学习者多元学习需求

为了响应政府优先发展毛利人教育的政策,保障毛利人的教育权益和机会,开发其潜能,满足其教育需求,提高其教育水平,开放理工学院专门组织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同辈导师――学习者在线辅导计划”,充分使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优势为毛利族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不仅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还要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这是因为当毛利族学生在远程学习资源中看到有关毛利人的家庭、生活、习俗、文化等内容时,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也更有利于产生文化认同感。对毛利族学生而言,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其学业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同辈导师――学习者在线辅导计划”正是以关注土著毛利族学生的归属感为核心的一个网络学习(资源)空间,目的是建立一个在线学习社区并促进学生与所属社区的联系。先前在开放理工学院学习的情况显示:毛利族学生认为“归属感”和“地方归属”是影响他们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学生因文化背景原因被贴上了“非传统”的标签而丢失了归属感。因此,他们既没有“参与感”也没有“获得支持感”,感觉自己是不受支持和关注的学生并因而倍感压力。当毛利族学生体验到压力和不安时,他们可能会经历一个较低的幸福感,也就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和乐趣。

基于此,为满足开放理工学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需求,在线辅导计划应运而生,此后也被证明有益于生成更多的文化响应环境,利于不利人群和少数族群学生的在线学习。“同辈导师――学习者在线辅导计划”就是为此目的而创建的在线空间,这表示了开放理工学院恪守承诺,尊重多元文化,支持和关注毛利族学生学习的态度。“同辈导师――学习者在线辅导计划”无论在视觉上还是结构上都进行了特殊设计,反映了毛利人的家庭、生活、习俗、文化。这个空间被命名为“网上会堂”,它反映了21世纪的在线学习(e-learning)思想,是一个将毛利人教育哲学结合起来的远程学习环境。“网上会堂”是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为毛利族学生之间提供连接并建立关系的一个空间。该计划旨在为毛利族学生建立一个有“归属感”和“地方归属”的在线环境。“同辈导师――学习者”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毛利人哲学语境下的字面意思是“年长同胞关照年幼同胞”。然而,在学习情境下,意思是:一个富有经验的学生(同辈导师)对一个新生(学习者)全面的关照和指导。该计划就是建立在毛利人这样的价值观和原则基础上的,计划的形成也是吸收了大量相关理论元素,包括毛利人教育观、积极心理学和方法论等。

四、启示

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学习者,良好的办学声誉和教学质量使其在世界远程高等教育领域里表现出色。这主要归功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设身处地地服务学生发展的品质,尤其是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开放与远程教育设计为人称道,体现了其尊重多元文化、公平办学和服务大众的教育精神。由开放理工学院学习中心为提升学生参与度而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学习支持计划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1. 加强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问题研究

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问题对于远程高等教育机构而言不仅是关乎其效益的经济学问题,也是反映其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更是一个关乎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反观当前国内远程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多为办学定位与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政策研究、远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教学方式研究、课程和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等,而较少关注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问题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学业失败者的特征分析,影响学生保有率和学业完成率的因素、原因及对策研究,以及对国外研究理论的梳理等方面。可以肯定的是,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理论广度和深度方面仍需着力加强。

2. 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增强学习支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已取得突破,平台设计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基本实现了教学、考核一体化的资源富集区。尤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各种新兴技术和理念也在远程高等教育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实现,比如移动学习、微课程等。学生同辈辅导制度也渐趋完善。但还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数字化学习资源仍然供不应求(一方面是数量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供与求之间的“剪刀差”矛盾),尤其是优质学习资源仍然匮乏。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最大的优势并不仅仅是它的教学平台的先进性,更多的是它的在线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多元性、延展性和人文性。我们应继续重视远程高等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开发或更新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优质的、公益性、示范性和标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打造公益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素材库和案例库,并提供资源标准化、注册与目录服务,建立市场化共享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宋宝瑜,2009)

3. 面向西部农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如同新西兰理工学院针对少数族群的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教学设计一样,我们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兼顾多元文化价值观,满足学习者的多重学习需求。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服务和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实施个性化学习。根据具体教育情境,设计培养模式,特别是农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应由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学历教育转向实践技能培训的技能教育,尽可能满足农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个体就业与创业需要,加强职业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 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创建在线学习(空间)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根据建构主义者的观点,远程高等教育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细心的提供学习便利的设计。一个考虑周到的提供学习便利的设计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学习参与度,而且也降低了指导者的工作负担。建构主义“可以有效地作为远程学习环境的基础。这些环境必须源自真实的课业,学习者需要参与有意义和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考;意义是要协商的,并反映所学习的东西”。(张福生,2012)这个观点受到很多学者的赞同,他们认为建构主义的合作式、互动式的在线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想象和互动,将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尤其是对那些成年学习者,他们更愿意独立思考,而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若要满足这种需求和期待,课程内容设计就必须给予他们一些体验,契合他们的经历、背景、兴趣等,进而使其获得对知识的反思性建构。新西兰开放理工学院针对毛利族学生学习的在线辅导计划便是建构主义教学最好的践行者,将现实中的生活要素、文化要素、社会要素融入其中。我国远程高等教育院校可以此为指导尝试在线学习空间的创建。

[参考文献]

刘永权,牛健,李莹. 2011. 透视国外远程教育降低辍学率的窗口――对英国开放大学扩大参与中心2010年报告的解读[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6):47-48.

宋宝瑜. 2009. 中外远程高等教育热点问题比较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4):41.

张福生. 2012.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120 - 121.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0). Tertiary education strategy 2010-15.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1[EB/OL].[2012-08-15]. http://minedu.govt.nz/NZEducation/EducationPolicies/TertiaryEducation/PolicyAndStrategy/~/media/MinEdu/Files/TheMinistry/TertiaryEducationStrategy2010/TES2010to2015.pdf

Paul Grimwood(2008). Transformat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Vocational ODL in New Zealand[J]. Open Education Research,(6):36.

The Open Polytechnic of New Zealand (2011). Open Polytechnic annual report 2010[EB/OL]. [2012-12-20]. http://openpolytechnic.ac.nz/about-us/corporate-publications. NZQA(2012).Open Polytechnic Report of Extern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EB/OL]. [2012-11-12].http://nzqa.govt.nz/nqfdocs/provider-reports/6022.pdf

Kuh, G., Kinzie, J., Buckley, J., Bridges, B., & Hayek, J(2006). What matters to student succes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ommissioned report for the National Symposium on Postsecondary Student Success: Spearheading a Dialog on Student Succes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operative[EB/OL]. [2012-10-20]. http://nces.ed.gov/npec/pdf/Kuh_Team_Report.pdf

Kuh, G.(2001). 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J]. Change,33(3):10-17.

Chapman,E.(2003).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student engagement rates[EB/OL]. [2012-09-10]. http:///getvn. asp?v=8&n=13

Catherine Ross(2010). Engaging distance students in learning: What matters to students, what motivates them and how can engagement in learning be fostered? [EB/OL]. [2012-12-10].

http://openpolytechnic.ac.nz/static/pdf/research/open_polytechnic_working_papers_order_form.pdf. (Catherine Ross, 2010)

Ron Grant, Glenda Olivier, Caroline Rawlings and Catherine Ross(2011). Enhancing the Engagement and Success of Distance Students Through Targeted Support Programmes[EB/OL]. [2012-12-20].http://openpolytechnic.ac.nz/static/pdf/research/open_polytechnic_working_papers_order_form.pdf

收稿日期:2015-06-26

第2篇

一、学习目标。

二年内自学完成汉语言文学专科的全部课程。

二、学习时间

1、预计每周学习7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根据情况略有调动。

2、快到期末时,复习2周,每周学习14小时,平均每天2小时。

3、在学习当中,我预计主要是利用纸质教材、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如遇到问题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流。

三、学习内容

完成本专业设立的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

四、学习形式

自学为主,在线学习为辅,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上网查相关资料或与带班老师沟通。

五、学习安排

首先全面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视频教学时,认真听教师讲解,充分利用电大网上课堂进行在线学习,把平时在太明白的疑难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做好课后复习及考试工作。

六、学习措施

1、每周保证计划的学习时间。

2、制订学习计划时间表。

3、周六、周日协调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在线学习。

4、完成电大布置的作业。

七、学习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按照课程要求,由浅入深系统的进行学习。

2、合理安排时间的原则。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努力做到学习常态化。

第3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医学生物化学;自主式学习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涉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但由于护理专业学时少,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学生水平不一,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一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如何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自主式学习的必要性

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快速掌握学科主要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参与感。如果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其学习兴趣,那么,其对知识的掌握自然水到渠成。而自主式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

二、开展自主式学习的主要方法

自主式学习不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完全让其自学,而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今后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后, 也能自主地进行终身学习。开展自主式学习时,教师并非提出问题后就不再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应作为一个引导者,阶段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指导。学生可以围绕所提的问题发散思维,并制订学习计划;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回答教师所提问题;后由教师或学生总结要点。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

三、 开展自主式学习的实例

下面举例介绍如何开展自主式学习。学习内容不一定以整章为单位,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如在讲糖代谢知识时,可提出以下问题: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糖尿病,是哪类代谢紊乱?又为什么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调节血糖的激素有哪些?等等。

以脂肪分解代谢为例,课前教师先告知学生本节要掌握脂肪分解代谢的部位、过程及催化反应的酶,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减肥所消耗的脂肪最后转化成什么?减肥过程中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瘦?左旋肉碱是否真有减肥的功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课后阅读教材,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也可以出练习题。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反馈性问题,或是让学生画出这部分内容的概念图,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来表示,使学生形成更清晰、更完整的印象。除了在课堂上直接反馈,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也是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 。以维生素这章为例,维生素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学生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所以这章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但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掌握维生素知识,还要了解维生素的结构及功能。教师可从比较容易理解的维生素缺乏症这节内容出发来提出问题,再根据班级人数平均分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查阅资料。最后,结果的反馈可由教师或学生主持,小组解答,其他同学还可向该组提问。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制作成课件演示最后的成果。这种自主式学习方式结合了讨论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不断思考,可拓展思维,锻炼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

总之,自主式学习从表面上看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实则是在有教师指导的前提下,经过精心设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的学习过程。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也是自主式学习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开放大学;学籍档案;信息化

当前,无论是基层开放大学学籍管理人员,还是开放教育学生或用人单位,学籍档案的个性化需求日趋旺盛。如:学校要求学籍管理人员提供某年各专业的毕业人数和毕业率、学生学籍档案不见了或档案袋拆开了需要补办、用人单位需要学籍档案中的某些材料等。学籍档案一旦实现信息化,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实际上,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而且有利于学校对教学各环节实行监督、进行数据统计,为教学改革与教育评估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聘任、学历鉴定及学生办理出国留学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纸质档案的信息化处理能有效解决档案备份问题。

一、番禺电大学籍档案工作现状

(一)学籍档案管理沿用传统模式。当前,番禺电大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整理纸质档案手工管理方式,以“保存”或“保管”工作模式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且易出现错漏。档案资料的收集、交接、归档、保密等流程执行不够严格,加上部分管理人员对档案重视不够,档案偶会出现泄密、遗失等情况。多年的积累,纸质档案越积越多,给学校的保存与管理造成压力。(二)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已有的国家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可以处理日常的学籍数据,但没有毕业生管理模块,不能直接对毕业生数据进行统计,只能通过导出历年数据筛选处理后再进行人工统计。教务管理系统中只有使用该系统以来的学生数据,而没有使用该系统之前的学生数据,导致使用该系统前的学生数据只能根据学校内部保留的数据自行处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也未尽完善,在该网中可以查询毕业生信息,包括学籍信息及毕业信息,但信息单一,没有学生成绩、学籍异动等记录。(三)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欠缺、团队建设落后。学籍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和管理制度建设很不完善,对学籍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保管等的要求可能因人而异或因时而异。相关管理团队建设落后,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相应工作主要由学籍管理人员和班主任承担。学校对学籍档案工作不太重视,管理人员从未参加档案培训,也极少有学习档案信息化等方面的机会。

二、番禺电大学籍档案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全系统统一的学籍档案管理平台条件还不成熟,而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信息化相对容易。如何高效、准确地将文字、图片变成有效的数字化信息,提供快捷有效、安全性强的查询等服务,是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购买高速扫描仪等设备、构建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并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等。高速扫描仪价格不高、操作简单便捷。要构建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是在原有的校园网上运行,有现成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并且对服务器硬件要求不高,成本相对低廉;至于该系统软件方面,可以组织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学籍管理人员开发或者直接购买适合番禺电大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可见,学籍档案信息化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可行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学校领导将进一步重视学籍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他们对系统软硬件的采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也将顺势而为。

三、番禺电大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展望

完善学籍档案管理,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包括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人员团队建设等。针对番禺电大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其信息化建设做出如下展望。(一)构建合适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是学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海量的学籍档案信息(包括纸质档案和教务管理系统数据等)变成规范化的数字信息、将学籍档案信息实行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一是要组织人力(主要是班主任)用高速扫描仪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档案材料(包括入学报名登记资料、毕业生登记表、学士学位申报材料、奖励材料等)及其他重要材料(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等)扫描成规范的图片文件,并逐步将保留在学校的往届生重要材料扫描成规范的图片文件。二是学校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学籍管理人员参与开发或购买适合当前实际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该软件系统能提供标准化的电子档案和数据接口;管理人员充分利用校园网高效、便捷地实现数据的存储、共享、查询、统计等服务。三是学籍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上级开放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或拓展系统收集各个时期各类学生、不同系统的学生基本信息、成绩数据、学籍情况变化数据等,把这些数据和学生毕业档案及其他重要材料的扫描数据等进行处理并导入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管理人员还要按时维护、更新系统数据,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与上级开放大学及学信网数据的一致性。另外,技术人员要设法加强校园网的安全,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二)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制度决定行动,学校应根据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开放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如建立《开放教育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办法》《学籍档案归档制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信息更新制度》等,规范学籍档案信息的采集、分类、保存、传递和查询等管理流程,保证学籍档案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改善学籍档案管理质量。(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推进学籍档案信息化就要加强管理人员团队建设。业务素质水平是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和保证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故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提升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等;也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对学校来说,就应大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对他们多加以业务培训,让他们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建立和完善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随着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就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如提供自动化查询服务等,从而使档案资源服务信息化。

四、结语

构建好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就能实现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当然,在信息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也要重视信息安全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提升,还要研究如何实现学籍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基层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还可为国家开放大学将来开发全系统的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晓荣.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8,32:115+121

[2]沈玲.高职院校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8:164~165,168

[3]熊焰焰,潘晓璐.加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9:37~38

第5篇

关键词:兴趣性;创造性;活动性;综合性;朗读教学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143-01

语文开放式的学习,就是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它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重点提出的。。它是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开放式语文学习遵循兴趣性、创造性、活动性、综合性等原则,其方式如下:

一、共同学习

1、读书汇报式

语文课,要遵循“以读为本”的原则,课堂上要适时激发读书兴趣,组织读书活动,指导读书方法,检测读书效果,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品尝读书喜悦。,教师可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一是搜集有关的知识。可向别人请教,可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甚至可到互联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二是充分预习课文,看能否讲述本课中的故事。课堂上,交流讨论,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讲述课文故事汇报自学课文情况,形象地展现人物特征。这样的汇报课,省去了老师多少繁琐的分析,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2、小组讨论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情境,指导学习方法,确保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组织指导学生通过个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眼、动口、动手,用耳、用脑,进行学习,感悟、交际、运用。其基本程序为:导向目标――指导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通过师生合作,在交流讨论的交际活动中,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扎扎实实地进行学习。

3、质疑辩论式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再次学习课文,提出学习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或者由老师提出矛盾处,让学生进行辩论。如《穷人》一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桑娜在抱回西蒙的孩子的时候,是否“毫不犹豫”。学生联系上下文,由课中人物联系到当时背景,展开争论,有的认为他当时出自人的本能……,有的说他当时想到了家庭困境,但无论怎样,先抱回去再说……,经过辩论,桑娜善良的品质更明晰,精神更可贵。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得到很好的培养,也锻练了学生的思辩能力。

4、想像发散式

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对有些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续写故事,改写故事,也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插图,让学生放飞想像,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第6篇

复习备考从七“心”开始

今天是x年x月x日,距龙xx整整一个月,距本学期期末考试只有两周左右时间。

学习是一名学生的根本任务,学业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竞争力和过春节的心情。如今,各科基本进入复习阶段,这就

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复习备考态度,帮助我们查漏补缺,理清知识脉络,夯实各科基础,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那么,如何让

我们的复习备考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呢?我认为在复习中关键要具有七颗心,即信心,雄心,诚心,热心,虚心,细心,耐心。

第一颗心是信心,就是你在现有的这个层次上,要怀着我一定能做好的态度,这个态度就决定了学习水平的好坏。俗话说思想有

多远的,你就能走多远。在复习中信心就是我们的指明灯,引领我们创造骄人的业绩,走向辉煌的明天。

第二颗心是雄心,就是要求我们复习要有斗志,要积极地迎接学习挑战。要敢于对任何困难和任何对手说不,要有超越他人的勇

气。

第三颗心是诚心。诚,则多助。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之。怀着一颗坦诚之心去面对知识盲点和学科弱项,敢于承认自己的不

足,想办法去提高。

第四颗心是热心。不论自己的复习有多繁忙,心情有多烦燥,他人求助时必须能够笑脸相迎,使求助者产生不甚感激之情。微笑

是沟通的开端,简单的一句“我能帮助你吧”便能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是对方给予你信任。他们也将会在你有困难时给予你帮

助。

第五颗心是虚心。我们也要虚心地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学习,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能心高气傲,要多方面提

升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学习有困难的也不要灰心,只要你肯虚心求教,你一定能有所进步。

第六颗心是细心。练习题和试题往往会设置些许障碍,我们必须做到冷静和细心,力争读懂看透,思绪缜密,不漏掉任何关键点

或条件。

第七颗心是耐心。复习过程是枯燥而又繁琐的,稍不留神就可能产生懈怠情绪,人的情绪容易变得浮燥起来,也和同学产生矛盾

,我们要学会自己调节,要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个角度来看,别人对你的态度,实际就是你自身言行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题库;自主学习;知识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4-0067-04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往往需要反复的操练和检测才能掌握,因此,评价是整个学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德纳说过,“过去和现在我都相信评估对教育是最有力的手段”。考试作为教学诊断评价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选题、测验、阅卷、分析、讲评;尽管如此,教师通过传统考试,也未必能把脉到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只能凭经验模糊地预估学生的大致情况。如何改变机械重复命题运作,精准把脉学生的问题所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基于信息化测评系统开展了多年的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信息化测评系统的功能

与传统考试相比,信息化测评系统通过试题的数据化、学生测试结果的数据化、教师教学结果的数据化,能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能迅速精准诊断教与学的问题,能大幅提高测试效率。

1.能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灵活运用于多种场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试卷的编制是基于教师的经验,直接的结果是:有的试卷能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的则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信息化测评系统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知识点框架,执行试题的归纳录入。利用依据课程标准建设的规范化题库来组卷,非常灵活,且不受试卷印刷数量的限制,如果发生雾霾、疾病等不适宜在学校公共场所上课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让学生在家学习使用。

2.能迅速精准诊断教与学的问题

课程教与学的目标能否达成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检测,信息化测评系统能迅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诊断知识链断点。课程可以看作是课的连接体、综合体,教师通过课堂传授知识,学生逐步学习课程。在理科学习中,课程内部实际上是知识点的链接,教师在课堂传授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学生通过每一课的学习,逐步掌握课程知识点,形成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知识链,对课程内容进行建构,从而解决多个知识点关联的复杂问题(如图1)。

在授课时,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或备课不充分等,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班级或大部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学习水平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同时,学生在学习时,由于个体差异,对知识点的内化建构也会产生差异,造成在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上的差异。传统的复习方式如同大海捞针,教师通过盲目的重复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使用信息化测评系统所记录的考试数据可以迅速诊断出教师所教班级的问题所在,检测出教学中的问题,学生通过答卷分析,能迅速了解自身知识链的断点所在,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

3.自主测试学习,针对性强,效率极高

在传统型测试中,学生必须步调一致地进行测验,教师必须统一对试题进行分析讲解,这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效率极低,而基于信息化测评系统进行自主学习测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和节奏进行测试和释疑。

假如把学生比作农作物,复习阶段依靠大量考试测验的传统方式就像用大水漫灌方式对学生进行浇灌,而信息化测评系统更像是精准的滴灌,根据灌溉记录,直接滴注到农作物的根部,用最少量的水满足需求,信息化测评系统避免了低效的题海战。

信息化测评系统的构建和实施

1.信息化测评系统的结构

信息化测评系统可以分成题库和考试系统两部分。题库是组织管理试题的系统,考试系统是根据命题策略调用题库中的题目,生成试卷,供学生答题,并生成相关测评数据,供师生分析使用(如图2)。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信息化测评系统部署环境为Win2003 SQL Server 2005,系统采用Web方式,同时适用于局域网和Internet,无需安装客户端,即可实现网上考试,服务器部署在机房,保证了高速稳定的测评环境。如果能有Internet出口,就能提供给学生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测评系统。

2.信息化测评系统的题库建设

题库是信息化测评系统的基础部分。建立题库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试题的属性指标以及试题的组成结构,再组织大批的优秀学科教师编写试题。为了保证这些试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组织大量的被试样本,进行抽样测试,对试题参数标注的有效性进行校正。因此,建设题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科技学科题库建设初期,教师可以忽略试题的各种属性指标(如难度指标),重点在依据课程标准,将课程分解成若干单元,梳理出相关知识点,以单元为纲,以知识点为目,进行试题的归类。信息科技学科试题数以万计,笔者所在学校的信息科技题库从上万道试题中筛选了约600道试题,基本覆盖了整个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点。同时,精选的题库能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做到有的放矢。为了使题库更有效,在题库建设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库需要新陈代谢

题库实现了试题的积累和归纳整理,题库题目量越大,题库自动出题、自由组卷重复率就越低,组卷效果就越好,所以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不断做加法,不断补充新题。试题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试题已经不在课程标准之内,教师就要及时清理;学生是动态变化的,有些试题是全体学生都会的,而有些试题全体学生都不会,那么必须剔除或修改,教师通过答题数据对题库及时做减法,完成题库的新陈代谢。

(2)自动化阅卷是关键

信息化测评系统能实现多种题型的测评,系统默认能自动阅卷的题型是选择题。为了达到高效快速测评,及时给出评价结果,尽量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阅卷,笔者所在学校信息科技学科题库的试题类型全部采用选择题题型,如果有好的主观题,也可以改编成客观题形式呈现,便于自动阅卷。

(3)共性问题要做题解

对一些测评中常见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在题目编辑中做好题解说明,题解要清晰明了,完成测评后,学生可以进入查看题解说明,方便其自主学习。题解说明相当于教师做了试题分析,减少了试题讲评分析的环节,减少了教师重复、机械的工作。目前,信息化测评系统的题解仅限于文字叙述,将来有条件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可以容纳视频讲解的格式,这样就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如图3)。

基于信息化测评系统开展自主学习

评价是学习环节中的末尾环节,通过信息化测评系统评价可以成为学习的中间环节。在复习阶段,学生可以不断地进行测评,通过自动评价反馈,准确了解知识链断点,并通过自主学习进行修复。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组卷策略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课前组卷策略决定了最终的测评效果,唯有依据课程标准组卷,才能提高命题的精准度,达到评测的针对性。由上表可以看到,题库知识点的归类基本上与课程标准一致,组卷策略的命题数量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做不同数量的区分,课程标准要求高的试题偏多点,要求低的试题略少一点(如图4)。

组卷策略中要注意题目数量和测评效果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套试题数量越多,效果越好,也不是试题越少,效果越好。因为答题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题目数量过多,学生非常容易疲劳,而学生答题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厌烦情绪,影响测评效果。笔者经过多年测试发现,单元试卷的试题数量为20个,学生在10~15分钟内完成一次测评,答卷效果最好。

2.课堂实施:查遗补缺,循环往复

在课堂实施环节中,学生打开浏览器,登录考试平台,参加相关单元的考试,信息化测评系统根据教师制定的组卷策略自动组卷。学生答完试题即刻会有分数反馈,学生通过回看答卷情况,迅速了解错题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并根据自身能力自学复习讲义或学习题解处理学习疑点,如果解决不了,还可以请教师帮助解决。为防止部分学生靠猜答案蒙混过关,教师可以在组卷策略中设定合格分数为80分,提高门槛降低学生蒙混过关的可能性,经过反复测评,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知识链断点能得到精准定位,并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准确修复,然后继续下一单元的自主学习。具体的实施流程如图5所示。

3.课后措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使用信息化测评系统,多数学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成绩。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测评分数过低,反复测试,始终不能通过单元测试,说明其该单元知识断点太多,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链。此时,教师需要分析考试数据,将单元成绩很低且提高成绩较慢的学生组织起来,根据其测评的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得到了有效的关注,即所谓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成绩与效果

对比笔者所在学校和区内一所同类型学校近三年信息科技考试数据可知,从体现日常教学的区监控考均分可知,两校教师水平和教学效果接近。但经过一个月复习后,两种方式效果完全不同:2013年市学业考,笔者所在学校领先区内同类型学校AB率近20%;2014年笔者所在学校采用信息化测评系统复习的3个班级全部合格,而采用传统复习模式的3个班级出现了2个不合格学生;2015年,笔者所在学校全部采用信息化测评系统复习,学生全部合格,区内同类校出现了2名不合格学生。学校间以及校内不同班级之间的数据对比,充分证实了在复习阶段采用信息化测评系统的高效性。

研究总结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笔者发现,信息化测评系统能够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规范系统命题,可以迅速诊断出学生学习中长期存在的或者是周期性出现的学习困难,探究其具体问题。基于信息化测评系统可以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了解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准确地调控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信息化测评系统实现了试题数据化、学生测试结果数据化、教师教学结果数据化,实现了教学评价过程的信息化,可以说是教学评价系统中的CT扫描设备。笔者认为,信息化测评系统适合基于知识点体系的理科课程进行诊断性自主学习。

在当前考试评价体系尚未改变之前,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考试成绩。信息化测评系统可以减少教师集中式的讲解,帮助学生个体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大幅提高复习效率。学生将是课堂的主人,是复习环节的主人,基于信息化测评系统的复习模式将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学堂。

参考文献:

[1]王荣良.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教师:屏幕上是一幅太阳系的行星运行图,请同学们说说,木星、地球等的轨道是什么?(图略)

学生(众):是椭圆形轨道.

教师:很好,这些椭圆轨道上的各点有没有统一的几何特征?

学生:……

教师:形缺数时难入微——下面请那位同学来做做看椭圆轨道上各点的几何特征是什么?注意:按屏幕上的提示去做,其它同学通过观察去理解).

有了这样的动画思维,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所学的知识证明这一图象事实的兴趣。

学生1:(这位同学做的很认真)

教师:下面请那位同学说说自己对椭圆上点的几何特征的理解?

学生2:P点变化时,|PF1|、|PF2|都有在变化,但|PF1|+|PF2|却没有变化.

学生3:根据同学2的理解,使我联想到前面圆的定义.在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所以,椭圆的定义应该是:在平面上,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和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学生4:同学3说的不全对,因为,我看到同学1在做”动手做”时, |PF1|+|PF2|的值与|F1F2|不相等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 PF1+PF2的值与F1F2相等时,P点的轨迹不是椭圆,而是一条线段.

学生5:还有一点要注意,当F1和F2重合时,P点的轨迹是圆.

教师:同学3通过观察、联想、类比最后给出了椭圆的定义,这种做法是很好的,同学们都要学习;但是,同学4和5的认识更深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有这种探究精神,在概念的学习中要充分挖掘其内涵.谁能在同学3、4、5的基础上准确的给出椭圆的定义?

学生6: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这个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学生7:我们在学习椭圆概念时应特别注意与的关系.当|PF1|+|PF2|>|F1F2|时,P点的轨迹是椭圆;当|PF1|+|PF2|=|F1F2|时,点P的轨迹是一条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