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5 18:20: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学活动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活动目标:
1、区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并尝试着按颜色进行分类。
2、通过操作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3、学会大胆地与同伴、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太阳妈妈图片,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标记、花瓣若干,五只小篮子、背景图一张。
2、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以太阳妈妈的身份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与太阳妈妈打招呼。“今天我带着我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你们欢迎我们吗?”
二、区分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
1、分别出示太阳妈妈的五个宝宝(五种颜色标记)。
“这是红宝宝,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与太阳宝宝打招呼:“红宝宝你好!”依次介绍、认识其他四种颜色。
2、感知5以内的数量:“一共有几个宝宝呀?”师生一起数一数。
3、小结:“太阳妈妈一共有五个宝宝,它们是红宝宝、蓝宝宝……”
三、尝试按颜色进行分类。
1、幼儿找花瓣。“刚才,太阳宝宝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捡到了许多花瓣,它们悄悄地藏了起来,在哪里呢?(贴在幼儿的小椅子背面)”“你找到了几片花瓣?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幼儿送花瓣。让幼儿将找到的花瓣按颜色送还给太阳宝宝,边送边说:“红花瓣,我送给红宝宝……”
四、粘贴太阳花,巩固对五种颜色的认识及5以内的数量。
1、“这些花瓣开开心心地围在一起,看,变成了什么?”出示粘贴好的太阳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这朵太阳花有几片花瓣?”“花芯里有几个圆点?”“花瓣是什么颜色?”“圆点是什么颜色?”
2、幼儿粘贴,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来做一朵太阳花吗?”“做的时候要看清花芯里有几个什么颜色的圆点,就找几片什么颜色的花瓣做朋友。”
3、幼儿操作完后,拿着太阳花和客人老师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五、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粘贴好的太阳花布置在花园里。
一、把握数学教材,运用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应找准新旧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关注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运用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最新经验的体验可能会用到最原始的活动经验。而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维度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解决学生用好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问题,在于我们老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总体了解。教材有着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联系紧密。比如,学生想到将圆柱体切成相等的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的时候,我们就要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会说,根据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想到的。学生在追忆自己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时候,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活动经验,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推理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
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需在课堂教学中生成
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多交流,通过刺激各种感觉器官,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经验。比如:“认识平行线”一课,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摆小棒、对折长方形纸、在双线纸上画、在方格纸上画、在白纸上利用直尺画等方法,从视觉、触觉上、听觉上多维度地初步感知画平行线的方法,在活动的课堂中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学生体验深、记得牢,既深化了对平行线特征的认识,又为借助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积累了活动经验,有了这样的经验,学生掌握借助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方法就轻松多了。
三、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经验视角看问题
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所以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学生学习的是与他们生活实践、活动经验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
四、⑸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尽力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并将感性经验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大树有多高》这一实践活动,教师一般先提出问题,如何量出校园里一棵大树的高度呢?学生们联想生活经验是考,容易想到,直接爬到树上去量大树的高度,是有危险的,可以利用影子的长度来推算大树的高度,自然地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教师顺势组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过程,学生在4个不同的时间里,分别测量了30厘米长的竹竿,和10厘米长的钢钉的,影子长度,并记录下来,结果发现,同物体9:45和14:15的影子长差不多的,中午的影长最短;影子的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成“U”形变化。通过进一步分析,学生还发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长度和影长是成正比例的:30:10=33:11,30:10=3:1......在交流活动体会时,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这个比例还真神奇,使原本很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多了,有的学生说,只有多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活动经验。
五、运用调查法获取学生学习情况
幼儿教师在教授美术课程时,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会将幼儿的美术作品作为判断教学好坏的标准,这就会导致教师忽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学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1活动目标:
1、学习正面人物的画法,复习背面人物的画法。
2、合理安排画面,体现游戏的快乐场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画纸
2、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工剪纸手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1、出示手工作品,没有完善好作品
教师:你们瞧,钟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你们还记得吗?(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样手拉手做游戏的?(引导幼儿观察手拉手做游戏的人物动态)
2、示范装扮拉拉手做游戏的作品
教师:你觉得这手工作品漂亮吗?我们可以把它打扮的更漂亮!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怎么装饰起来更漂亮!(教师用油画棒在黑板上示范,把手工作品添上表情,头发。学习画人物的表情)
教师小结:这件作品,手拉手做游戏看起来真漂亮,添上表情,装饰好后更漂亮了,我们画画的时候也可以像打扮这些作品一样,用不同的方法装扮漂亮。
二、教师出示范画,教幼儿如何画人物动态
教师:老师这里也带了一幅画,画的是小朋友手拉手做游戏的故事。
教师:我们共同阅读怎样画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动态,并示范画出来)
教师:我们共同阅读这些人物是如何画出来的。
(教师示范人物的正面画法和反面画法)
教师小结:看了拉拉手做游戏画面,小朋友们平时也会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你们开心吗。
教师:今天我们也来画一画,把我们拉手做游戏时的情景画出来,画画的主题叫做“拉拉手做游戏”。
三、发放绘画材料,画纸、油画棒。
1、教师:小朋友们画之前我们要先想一想我们平时和小伙伴们做游戏的情景,然后再开始画。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和画面布置,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教师:我们画画的时候,可以把画面装扮的更漂亮,把你画的故事添上场景,这样你的画面就会更漂亮了。
3、教师对画的好的一些画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幼儿更有喜欢画画!
4、请画的好小朋友把画贴在外面的墙上。
5、活动结束,整理桌面。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2活动目标
1.用绘画表现自己与老人的情感联系,进一步产生关心、帮助老人的意愿。
2.向老人赠送自己的作品,体验爱心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家里有老人吗?你是怎么称呼他们的?
你在家帮助老人做事情吗?你做过哪些让老人特别开心的事?
老人们忙碌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需要我们主动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比如帮爷爷拿报纸拿老花镜,或是向他们主动问好,亲亲他们,听他们说说以前的故事……虽然都是些小事,但老人们肯定会很开心,很满足的。
二、画一画。
送身边的老人一幅画:左边是我,右边是老人,中间连着一条爱心彩虹,每种颜色都代表一个心愿。
幼儿作画,要求画出人的不同特征以及彩虹的七彩序列。
三、送一送。
启发幼儿说说:准备把这张画送给谁。
幼儿将“爱心彩虹”画带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对老人的心愿记录在每一条“彩虹”上,最后将画送给家里的老人或年老的亲戚。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3活动前评析
秋季是橘子丰收的季节,近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点总是吃橘子,孩子们剥下来的橘子皮总爱在手里把玩儿,于是就产生橘子皮的创意活动。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创造力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每个人天生具有创造的潜能,但这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诱导,需要老师、家长提供充分的发挥其潜能的机会和情境。这先天的创造力是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所以教师不能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放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教育,为他们营造轻松自由的情境,让孩子们愉快自如地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在一日生活中我抓住了吃午点这一细节,利用橘子皮让幼儿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活动,是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挖掘和表现。
活动目标
1、利用午点后的橘子皮进行手工创造,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训练幼儿的手脑协调性,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午点橘子2、剪刀、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小棍棒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剥下来的橘子皮。
老师:孩子们看一看自己剥下来的橘子皮像什么呢?
幼儿:“像一顶帐篷,给小蚂蚁、小蚱蜢住”“像一只乌龟”“像一只小鸟在飞”“像一顶帽子”“像摇篮”“”像荷花“向小碗”……
2、创意活动
(1)引导幼儿相处办法用橘子皮进行创意。
老师:你们想得非常好,说得也很棒。那我们怎么让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也能看到或听到呢?
幼儿:“用橘子皮做成画”“把橘子皮做的画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听”“可以做成玩具让小弟弟妹妹们玩”“老师我们用笔画下来”“用胶粘在纸上”“用大头针钉在吹塑板上”......
(2)幼儿讨论创作橘子皮画所需要的物品。剪刀、彩笔、背景纸、小棍等。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启发幼儿使用多种材料、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子昊小朋友用橘子皮拼出两只展翅飞翔得小燕子,美滋滋地拿给我看。我问他两只燕子去做什么?他没有回答,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会儿,他在纸上就画出许多内容,并讲给我听:这是大树,这是燕子得窝,窝里有它们的孩子,在等着吃饭,它们得爸爸妈妈带回来许多好吃的东西。还有太阳、小草和小花他们在高兴的笑着。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动听故事被子昊创编出来了。
南南把背景纸画成了一个古怪得城堡,城堡里面全市隧道,他说这是迷宫,迷宫上面插着几面旗子,一个橘子皮拼成的古怪人,他说这是好人,很勇敢,他在抓坏人,坏人钻进了迷宫。多麽富有想象力呀!
园告诉我她有一头猪和一条鱼。我问她:猪和鱼都应该生活在哪里?于是她用彩了笔添画了池塘,里面有螃蟹、小虾、水草和橘子鱼玩耍。猪的旁边添画牛在幽闲地吃草,最远处还有一座小房子,那是牧童的家。瞧,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啊!
平时最活跃的龙龙玩得更开心。只见他站在桌子旁边,头上扣着橘子皮剪成的当厨师帽,他用橘子皮做成四个小碗里面放有细碎的小橘子皮和碎纸屑,手里摆弄着一边眉飞色舞地讲着:“这是一盘京酱肉丝,这是一碗面条,这是两碗米饭.....”。原来他正陶醉在做厨师的快乐中。
菁菁小朋友正在用橘子皮做一只非常可爱的小乌龟,用四条短腿在爬行,半圆的橘子皮正好做小乌龟圆鼓鼓的大贝壳,四块小的橘子皮做腿,还有头和尾巴,活灵活现。她在创作一个有关乌龟的新故事。和她长得一样得双胞胎妹妹也在做着同样得创意作品。
璇璇用橘子皮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饭菜,里面有肉、菜、米,又用纸剪、折、粘作成一个精美的小炉灶,还有打火的旋扭,可以玩娃娃家的游戏了。
佳琦举着她的作品正在给大家讲解:“我的是双层的,是用两个橘子皮,剪的细细的,然后用筷子穿在一起做成的,你们看,多漂亮!!”
3、橘子皮画展览
(1)指导幼儿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分类张贴或摆放作品。提醒幼儿注意摆放张贴的位置要适合参观者观看。
(2)先向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再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参观展览。自己当小小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创意。
4、活动延伸
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更多更好、不同的橘子皮作品,带来和大家分享。
本次活动我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个小环节,利用生活中的“废品”---水果皮---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对幼儿开展的一次创造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作为教师扮演着幼儿行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情境、氛围,激起了幼儿发散思维的迸发。
从这一活动中可以得到启示: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重一日生活的各个细小环节,注意各领域课程相互融合,以求限度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善于挖掘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老师要利用游戏、教学、生活各环节提供合作机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同时,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合作,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使他们理解“寓教育于一日生活”的价值和做法。
幼儿通过大脑的思考、判断、筛选把自己的想象借辅助材料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可爱的玩具,一幅幅作品使幼儿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张扬。这一过程使孩子们充分获得了创造的成果,体验了创造的乐趣,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了升华。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创造性,这也是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发展过程。
在创造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与成功。都认为自己的作品,自己是最棒的!
杜威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做为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课程观,要善于扑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教育。这位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节入手,从幼儿日常生活接触到事物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造角度不同,作品各异,教师能够倾听每位幼儿的创作思路,接纳每一件作品,鼓励幼儿个性的张扬,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创造后的成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再一次加深自信心的烙印,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我是最棒的”!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4【活动目标】
1、欣赏国画《葫芦天牛》,了解葫芦的基本形状,感受中国画独特的韵味。
2、继续尝试简单的构图方式,表现出疏密、浓淡的变化。
3、保持良好的绘画常规。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葫芦。
2、课件:各种葫芦连着藤蔓的照片和国画作品,葫芦图片。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欣赏各种葫芦的照片和国画作品。
(1)师: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照片上除了有葫芦,还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藤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葫芦?是怎么构图的?
(2)教师小结:葫芦是长在藤上面的,藤上有叶子,叶子像手掌一样。藤是相互缠绕的,有的粗,有的细。葫芦和叶子的布局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2、师幼共同讨论葫芦的创作方法。
(1)师:今天我们要画葫芦。你知道先画什么?藤怎么画?叶子又怎么画?葫芦呢?用什么毛笔比较合适?
(2)教师小结:可先画叶子,再画葫芦。用提斗侧锋三五笔画出一片叶子;用提斗按着转两笔画一个圆(上面的圆小,下面的圆大),上下两圆累加即成一个葫芦;用小号笔浓墨、中锋勾叶脉,画藤。
3、幼儿创作,教师巡视,鼓励幼儿先想好构图方法再动手绘画。
创作重点:先画叶子,注意叶子的大小、浓淡、重叠变化;再画葫芦,有大小、高低、颜色深浅变化;最后再点蒂,勾叶脉,画藤。
4、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你喜欢哪幅葫芦图?为什么?你是先勾叶脉还是先画叶子的?
欣赏、评价应侧重于葫芦的造型和整幅画的构图。
【评析】
丝瓜、葫芦是“藤蔓植物”主题活动的代表。这两个活动着重让幼儿了解藤蔓植物的长势和疏密的构图方法。教师可引导幼儿迁移此经验,继续尝试绘画葡萄、黄瓜、紫藤这些植物,为下一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大班美术教学活动5活动目标:
1、通过漫画作品《最后一个苹果》激发幼儿对漫画这种夸张幽默艺术的感受力,体验诙谐的乐趣和幽默的生活态度。
2、培养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幽默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口头语言、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
3、初步了解漫画的简单知识和表现技巧。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服装、手杖、果树、画笔、绘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幼儿律动《表演者》,在诙谐轻松的音乐声中,幼儿做漫画中幽默动作编排的律动。
二、展开欣赏漫画
1、初步认识漫画:(出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和一幅照片,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出示父与子的图片和父子生活照
提问:(比较)哪一幅更好玩儿、更有趣儿?
教师:这种好玩儿、有趣儿的画就是“漫画”。
这一对漫画里的老爸和儿子平常经常碰到滑稽可笑的事情,咱们来看一看他们今天又碰到了什么事儿呢?
2、逐幅欣赏漫画:
第一幅:(出示图片观察)
教师:(提问)这幅画中有什么?儿子手里拿着什么?老爸在干什么?为什么晃树…?(启发表演)咱们一起来学学老爸撅着屁股晃树的样子吧!看谁更像漫画中的老爸。
第二幅:(提问)除了晃树能得到苹果,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儿子想出了好办法(出示图片),结果手杖砸在了哪里?老爸被手杖打中脑袋的样子好笑吧?
(启发模仿)做一做我们看一看?(出示苹果树道具,幼儿表演,做模仿动作)
第三幅(提问)没拿到苹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么办法了(出示图片)天,好可怜的苹果树(幼儿模仿苹果树的样子)
第四幅:(提问)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出示图片)请几位小朋友脱靴打苹果。
第五幅:(出示图片)哎呀,苹果没打着,靴子又挂在了树枝上,老爸又在忙什么?
请小朋友到前面,学一学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样子。
第六幅:(提问)靴子好不容易掉下来了,折腾了半天,结果怎么样?(失望地走了),不料这时候……?
(出示动画)(旁白)哎呀,白忙活了!
3、谈话:老爸和儿子虽然没拿到苹果,但却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办法,大家一起来说一说用了哪些办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看了这几幅画有什么感觉?这种好笑、幽默的画叫什么?请小朋友重复“漫画”这个名字。漫画最早在中国是没有的,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4、完整欣赏:(完整配乐讲述)
教师:小朋友,今天咱们看到的这组漫画名字叫做《最后一个苹果》,下面咱们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说,一边表演好不好(师幼随音乐共同表演漫画故事)
5、加深理解:(切换大屏幕)
讲述:刚才小朋友表演得非常好,那么小朋友们你们遇到过什么的好玩的、有趣的故事,咱们来讲一讲好么?
三、创作漫画:
1、教师:(引导创作)小朋友们讲了那么多好玩儿的事儿,咱们也来创作漫画吧!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漫画里的形象是很好玩儿、很滑稽的,(出示黑板,简单引导漫画形象的绘画技巧。
)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延边州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关文件要求,提升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真正达成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破解教学难点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决定进行文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促进文科学科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文科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方向与途径,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软件的应用水平,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活动目的
1 .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识,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2.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并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形行为,逐渐转变为课堂内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
三、参与学科
英语、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
四、活动内容
(一)展示课。出课教师展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课例,应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各方面技能如板书、口才、组织才能、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课堂展示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信息技术应用是提高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一、活动目标
1.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伴交流有关分数乘法的相关资料与问题。
2.进一步明确分数乘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3.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分数乘法的对比,提高教材比较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分数乘法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
教研组老师先不集中,每人自己安排时间阅读并独立解决本方案中的问题,时间约3小时;再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集中交流问题的答案,时间约1.5小时;开一节分数乘法的公开课,时间40分钟。
三、活动前准备
数学组的每一个老师解答下面的问题,并准备在年级组或全数学组交流。指定老师准备开一节分数乘法的公开课。
1.分数乘法可以分成“分数与整数相乘”和“分数与分数相乘”两大块内容。但由于涉及运算意义的说明、计算法则的归纳以及结果的约分或化成带分数等等,内容比较丰富。请你先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这些分数乘法的题目,教材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请按照前后顺序在括号里编号。
( )6×,( )×,( )×,( )×,( )×3。
2. 学习任何运算常常要先明确这种运算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运算也不例外。我们先来研究“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你觉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请你以8×为例说明。
(2)如果有人说:“8×有两种意义:①8×表示8个相加的和是多少;②8×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是多少,也就是表示求8的是多少。”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在教学中,需要让小学生掌握这两种意义吗?如果需要,那么哪一种意义应该先教学?为什么?
(3)下面是学生对“分数与整数”相乘意义的表达(以8×为例),你觉得哪些表达是对意义正确的理解?在相应的括号内打“√”。
①8×=+++++++(8个相加); ( )
②+++++++=8×=×8 ;( )
③8×既表示8个相加是多少,也表示个8相加是多少;( )
④把8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算式可以是8×; ( )
⑤求8的是多少,就是要计算8×或×8是多少; ( )
⑥8×可以理解为有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1份就是2个,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6个苹果。也就是8×=8÷4×3。( )
(4)如果要出一些题目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那么,你可以出怎样的题目?
3.“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内容从计算的结果上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数与整数相乘计算结果是整数,如8×;另一类是分数与整数相乘计算结果是分数,如3×。查阅现行的几套小学数学教材,只有浙教版教材把分数与整数相乘计算结果是整数的这一块内容放在三年级进行教学。这套教材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后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结果是整数)的内容。
下面是在三年级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教学片段,请你先阅读,然后思考并解决问题。
环节一:
出示图,让学生思考并填上合适的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说一说为什么填这个分数。
一般的学生都能填上,并能够说明理由:把一个图形等分(或平均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有1份,所以,用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
环节二:
教师分步出下面两个图,并结合图形用文字表达。再让学生将文字各齐读一遍。
(1)
文字表达:涂阴影的小正方形是这个大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2)
文字表达:这个大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是涂阴影的小正方形。
(3)出示图,并明确问题:大正方形的是一个小正方形,如果一个大正方形表示16,那么,这个小正方形表示多少?也就是16的是多少?你是怎样列式计算出结果的?
16的是多少?
学生列式计算:16÷4=4。也就是一个小正方形表示4,并明确16的是4。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想一想,“16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16的是多少,就是把16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把16平均分成4份,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16÷4=4。
环节三:
让学生做三个练习题,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意义与方法。
环节四:
与上面的过程类似,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出示图:。
再出示问题:如果这个大正方形表示16,请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地解决问题:想一想,“求16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计算?
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后,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出:“求16的是多少”的意思是:把16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2份。解决问题的算式与结果是:16÷4×2=8。
环节五:
让学生做三个练习题,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与方法。
问题:
(1)你觉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完成上面的教学过程,他们需要具备哪些基础?
(2)笔者曾用上面的教学过程在三年级进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有能力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结果为整数)的问题。三年级学生为什么有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下面列举了可能的原因,请你根据上面的教学片段,判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正确的在相应的括号里打“√”,否则打“×”。
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看:
对分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
单位“1”的概念已经非常明确;( )
已经具备用归一的方法解决整数应用问题;( )
分数乘法的意义学生已经掌握;( )
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从教学过程与要求看:
提供了直观图形,方便学生理解;( )
“先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小;( )
巩固练习的题量大,有利于学生掌握;( )
“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转化成归一问题来解决”这种转化的思路学生能够掌握;( )
不要求学生列出16×这样的乘法算式,只要求学生把“求16的是多少”的意义(把16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2份)和算式(16÷4×2=8)对应起来,这是合理的教学要求。( )
4.你觉得,把分数乘法分成“分数乘整数结果是整数(三年级)”和“分数乘整数、分数(五年级或六年级)”这样两段来编写,是否有必要?请你阅读下面甲、乙两人的看法,你比较赞同哪一个人的观点?为什么?
甲:把分数乘法分成两段来教学,它的价值比较大。对我这样的老师来说,在数学教学观念上有一定的“冲击”。原来我一直认为,分数乘法只有到五、六年级学生才可能学习,把分数乘整数结果是整数这样的内容放到三年级学习,说明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有着自己的体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系列可以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对于学生来说,①由于用归一的思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所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②用归一的思路解决问题时,要把分数的单位“1”具体化,如单位“1”代表16,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意义中的“单位1”;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与“等分,平均分”有关系,除法也与“等分,平均分”有关系,这样分数与除法之间也就有了关系,而不是分数就是分数、除法就是除法,两者没有丝毫的联系; ④为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奠定了基础。
乙:把分数乘法分成两段来教学,它的价值不大。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①在分数乘除法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活动方案(一)中(详见本刊2013年第7~8期合刊)我们已经知道,在算术理论中,分数与整数相乘没有自己单独的意义与运算法则,而只是建立了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与法则。对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看成是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特别情况(即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特殊分数),可见,把分数乘法分成两段来教学,不是突出了数学内容的整体性,让学生感受到法则的统一性,而是肢解了数学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分数乘法的知识结构;②无论是分数乘整数,还是分数乘分数,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不大,没有必要把这一内容分成两段编排,采用螺旋上升的原则。分两段编排后,势必增加教学的时间,学生学习的效率相对低下。
5.在教学“分数乘整数”的第一个例题时,如果想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入算式,那么你会创设一个怎么样的情境?
现行的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都把分数乘法内容编排在六年级上册,下面分别是这两套教材关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第一个例题,请你先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
(1)哪一个情境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什么?
(2)哪一个情境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为什么?
(3)哪一个问题的解决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6.我们知道,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主要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法则。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出现了上题(第5题)中的两个情境后,接着教材又呈现了意义与算法的内容,请你先阅读两种教材的内容再回答问题。
人教版教材 苏教版教材
问题:
(1)两种教材分别在哪些内容上呈现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哪些地方呈现了算法?
(2)哪一种教材在意义与算法的呈现方式上更为清晰?
(3)哪一种教材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更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4)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教材的编写过程?为什么?
7.苏教版教材除了像上题(第6题)这样呈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可以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外,还专门用了一个例题阐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另一种意义,请你先阅读教材,再回答问题。
苏教版教材
问题:
(1)例2中为什么要有两个小问题?
(2)在例2中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是什么?请以10×为例说明。
(3)你觉得例2的教学有什么价值?
8.笔者查阅了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发现没有编排像苏教版例2这样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是否还需要教学,有了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而且在学生一开始学习乘法时,就规定了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后的大小相等、意义相同。如2×3=3×2,所以在这里学生也会明白10×=×10,前面已经教学了10×或×10都可以理解为“求10个相加的和”,因此,没有必要再教学10×可以理解为是“把10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2份”这种意义了。
也有人认为,虽然学生明白了10×=×10,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对于算式的意义就理解了。对于10×或×10这样的算式来说,学生不仅要知道它们是相等的,而且还要明白每一个算式都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的背景下,对每一个算式都应该让学生明白两种意义,教学的任务更重了,所以,教材应该出现像苏教版例2这样的内容。
你觉得上面的哪一种观点更有道理?为什么?
9.在分数乘分数的教学中,要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方法。下面的三句话都是以×为例,试图表达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你觉得这些表达都是正确的吗? 为什么?
(1)×的意义是求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2)×的意义是求的是多少。
(3)×的意义是把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是多少。
10.想一想,在分数与整数相乘的两种意义中,哪一种意义和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相同的?以2×和×为例说明。
11.你觉得,学生是分数乘分数的算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掌握得比较困难,还是理解算理(即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的道理)掌握得比较困难?
下面是人教版教材分数与分数相乘的例题,请你先阅读,并思考学生理解算理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接着教材上要求学生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下面是对形成难点的原因分析,你觉得这样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主要原因:一是单位“1”的不断变化。从例题所创设的情境看,题目中对应着的单位“1”是一面墙,对应的单位“1”是一面墙的。而×所对应的单位“1”也是这一面墙。可见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单位“1”,这几个单位“1”要根据条件与问题来确定,这是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一个原因。二是算式的意义常常由规定而得,而并不是根据数量关系得到。大家知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就是“几分之几的几分之几”,这是规定。如上面例题中由“的”这样表述的句子,就得到× ,这种“硬性”的规定不利于理解。而如果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相互关系中得到× ,学生的理解就可能会容易一些。
12.请你先阅读下面的题目,然后回答问题。
你觉得,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如果采用上面的题目作为例题,那么,能够得到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能够说明算理吗?如果用三四个这样类似的题目可以归纳出计算方法吗?与上面人教版教材中“粉刷墙”的这个例题比较,各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1)要求出阴影部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应该怎么列式?
(2)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阴影部分的长方形面积是这个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3)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上述问题的参考答案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艺术教育理念,提高艺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科研人员和广大艺术教师的管理、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举办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委托《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和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
现将《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并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附件:
1.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2.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申报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一、评选内容
本次评选活动,包括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两个部分。
(一)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要求描述一个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事例,这一事例应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事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情境性,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选题可参考以下内容:
1.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的案例;
2.强化学校艺术教育功能和地位的案例;
3.实践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案例;
4.营造艺术教育环境的案例;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的案例;
6.学生艺术学习个性化的案例;
7.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案例;
8.整合多门艺术学科教育的案例;
9.音乐、美术(艺术)学科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案例;
10.开展校本教研、提高艺术教师素质的案例;
11.艺术教育评价改革的案例;
12.开展艺术教育教科研的案例;
13.开展综合性艺术活动的案例。
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选题。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要项目包括:课程名称、使用的教材、适用年级、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流程图及点评等。
二、评选要求
1.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2.教育案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例,要求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反映学校艺术教育某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集中在一个有价值的中心论题上,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第二部分为分析解读,对此案例作简要评点分析,点出关键问题,进行理论阐述。
3.教学设计要以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教学设计的容量为1课时,字数4000字左右。
4.教育案例或教学设计均用A4纸打印,标题用小2号黑体字,内文用小3号宋体字,正反面打印,一式五份。
5.认真填写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申报表(见附件2),左上方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为保证评选的公正,请勿在正文部分出现地区、单位、作者姓名等内容。
三、申报方法
1.在学校艺术教育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全面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省级评选活动,评选出省级优秀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
2.在各地评选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原则上推荐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3篇;音乐、美术(艺术)教学设计各3篇,参加全国评选。
3.音乐、艺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地址:北京市翠微路2号,邮编:100036,收件人:宋瑾。美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邮编:210097,收件人:李静。
4.报送截止日期为2006年10月1日(以邮戳为准)。
四、评选及奖励
1.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选。
关键词:人类学;初中数学;课时教案;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68-03
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一般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教材并进行教学,对教材中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造。教师要想让学生亲近数学,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有教学经验教师也必须备好教案。
一、文化事实
课时教案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材料。从文化传递角度看,教师的课时教案是老师如何向学生传好数学而做出来的精心设计。下面就某学校的教师课时教案为例来探讨。
教案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封面设计(图案设计)时,边衬的宽度与内(外)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2)能根据图形的面积建模。(设未知并列方程)(3)能独立解决与图形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十”字型,“#”字型等)
2.过程与方法。(1)自主探究:①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9∶7)②中央三角形的长宽与面积的关系。(2)合作交流:(27-18x)(21-14x)=3/4×27这个方程的解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上下边衬、左右衬之比。(2)中央长方形的长、宽之积与面积的关系。
2.教学难点:(1)(27-18)(21-14x)=3/4×27×21这个方程的解法。(公式法)(2)方程的取舍(舍负取正,舍大取小)。
教法、学法: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1.出示教学目标。(2分钟)
2.自主探究(5分钟)。(1)上下边衬、左右衬的比。(2)利用中央长方形的长、宽之积建立方程。
3.合作交流(5分钟)。(1)整理方程;(2)解方程(公式法);(3)根的取舍(舍大取小)。
4.后教(5分钟):(1)彩色边占封面的1/4,中央长方形占封面的3/4。(2)代入公式时注意符号。(3)取舍根时,根据实际意义。
5.引导小结(3分钟):图形设计(问题)用面积分析长宽找关系。
当堂训练:第48页第8题;第49页第9题。
1.指名汇报。
2.集体订正。
课外练习:《点拨》。
教案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也学习了一次函数。因此,学生对点的坐标及原点的有关概念已经比较清楚,在前面学过中心对称知识后,学生基本具备了学习本节知识的经验和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横纵坐标的关系,掌握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的运用。
2.培养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中心对称的知识导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及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已知点A和已知直线L的对称点。
2.过已知点A关于已知点O的对称点A′。
A.
.O
3.引入新课——《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二)探究活动一
1.建立平面真角坐标系。
2.自主探究(第66页)。
3.指名汇报。
4.引导归纳: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三)合作探究(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作已知三角形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1.找对称点;2.连线;3.边演示边引导归纳。
(四)当堂训练
第67页练习,第68页第3、4题。
(五)引导小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还想知道什么?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笔者借用田野工作方法,把某学校教师的课时教案作为田野工作中考察对象。以上的两个案例给读者一个文化展示。下面以人类学角度来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的特点。
二、教案特点
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得出它们的异同。
(一)共同特点
1.它们都有教学目的。教案1和教案2都表现出三个目的。它们分别是知识性目的、技能性目的、素质性目的。教师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数学知识,我们就称它为知识性目的;教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顺序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就称它为技能性目的;教师让学生得到思维训练,我们就称它为素质性目的。
2.它们教法中都有相同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①。“先学后教”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学生整个精神水平。从人类学角度说,这种教育模式是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它们教学过程中都有“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使教学活动人性化和灵活化,使教学活动充满爱。对课堂来说,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对教师来说,把对孩子的教育和期望融进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师生的相互理解,更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和谐学习环境是学生自主学习必要条件。
4.它们教学活动中都有“合作交流”。“合作交流”,使学生除获得一般能力外,还要让学生获得学会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二)不同特点
1.数学文化渗透。教案1把建模文化思想渗透在学生建立方程中,而教案2把数学对称美渗透在学生作对称图形中。
2.数学文化属性。在教案1和教案2中数学文化某些属性不同。教案2中“学情分析”体现文化的“地方性”,而教案1没有“学情分析”这一块,就不能体现文化的“地方性”;教案2以学生为本,其中人性化比教案1较强烈一些。
3.数学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是数学文化的灵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师都有问题意识,然而,教案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意识。教案2中的开头和结尾处都提出问题,其问题意识比教案1中的较强且较明显。
三、思考与建议
“为什么教”“怎么教”“教什么”这三个问题始终伴随教育活动中。“为什么教”在教师的教案中用教学目标形式出现。“怎么教”用教学手段或教法表现出来。“教什么”用教学内容体现出来。但最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个就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但笔者却不以为然。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感到在教案1和教案2中都存在文化缺陷。这里文化缺陷主要表现在文化情感、文化素养、文化反思、文化评价等方面上,而笔者就比较分析出来的结果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学生的人格与其文化
对学习文化知识而言,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要学会,要会学,要乐学。笔者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三角关系
如图所示:
“学会”表现在“知识与技能”,“会学”表现在“过程与方法”,“乐学”表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会学”“乐学”三者构成的面积,笔者称其面积为学生的“文化感应区”。学生如果落在这个“文化感应区”里,那么其人格得到尊重,其文化被获得进步。
(二)文化缺陷
教案文化就是文本文化,是课堂教学理论。理论指导教师实践,因此,教师要想给学生上好一堂课,必须在备教案下功夫,也就是说教案尽量不要存在文化缺陷。教案1在教学目标缺了文化情感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块内容。教案1和教案2都缺了文化信息素养、文化反思、文化评价。笔者不想一一讨论教案的方方面面,就教案的文化情感和文化反思两方面论述一下。(1)教案需要文化情感。运用情感教学可以体现教育的人性化。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人就有各种需求,如果得不到某种需求或不能满足某种需求,那么必然就产生情感反应。因此,如果我们数学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那么就要防止情感倾斜。(2)教案需要文化反思。我们需要从人类学的视角对课堂教学之后进行文化反思。什么叫文化反思?其包含文化辨别、批判、调整、理解与支持等意义。课堂教学之后进行文化反思简称课后反思。许多教师在写下一次课时教案时,那么上次课时教案课后反思没写,就留下一个空白或有些教师根本不写“反思”两个字。这种现象是我们教师当中的通病。
注释:
①洋思学校,是江苏省的名校,也是全国的知我校之一,而其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参考文献:
[1]徐仲林.文化教育概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类文章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教案、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集体备课形式,要求教案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
排好内容及备课方式,对于教案中修改或补充的内容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教案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教案,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年级组每月提供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对于原教案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可以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价值。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