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9 18:56: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动化的就业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自动化的就业方向

第1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麦可思研究院

高职教育是需求推动型教育,专业设立之初要经过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找到该专业的岗位缺口以及可以胜任这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而倒推出该专业的培养规格以及在学期间支撑各个能力的课程体系;对于已经开设多年的专业,也需要不断根据就业市场以及行业企业的需求进行完善和调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我国高职教育开办以来比较成熟的一个专业,该专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专业如何跟上技术的更新与应用;如何确保专业定位准确,能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如何保证出口,即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等等。面对这些问题,要回归到就业市场上,认真分析、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现状,善于总结现有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过程,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从而使专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采矿冶炼、化学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军事技术、航空航天、办公服务以及家庭生活等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造提升制造业,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正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水平、拉动新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正是大幅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保证产品质量的现代工业基础性支撑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技术服务与应用开发,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这些职位正是就业市场非常紧缺的职位。

另据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显示: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名列“2012就业率最高50大专业”;2011届高职高专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就业率持续走高;2011届高职高专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薪资高于毕业生平均水平;2011届高职高专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对口率高于毕业生平均水平;2011届高职高专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较低。[1]

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大量的数据表明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形势大好。但是我们仍然要不骄不躁,总结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办法,不仅要保证毕业生的就业数量,而且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部分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收入期待较高、有短期离职的现象

部分毕业生对就业收入和工作状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承受加班、出差、压力大等工作要求,期待得到一份付出少、收入高的工作。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这种期待在毕业之初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有部分毕业生就业后认为薪资福利较低或者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离职。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应当切实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2.专业对口率有待提升

专业对口率反映了毕业生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在主动选择方面,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并不了解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具体情况,录取后发现与自己当初的想法相距甚远,毕业时会主动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跨专业就业。在被动选择方面,主要是由于企业挑选个人素质高、专业技能好的学生录用,基本能力素质相对较弱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得不跨专业就业。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的对口率。

3.加强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07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后认为重要的工作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积极聆听、协调安排、科学分析。另外,高职高专毕业生转换职业中最热门的职业类是销售,销售与营销是重要的知识,却满足度最低。因此在培养高技能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的现状及发现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进一步改善就业现状、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1.严把培养质量关,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为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1]一是严把培养质量关、改进培养全过程,落实好“三个对接”,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二是优化紧扣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包括根据典型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优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等。在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与生产现场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工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三是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其引入实验室,让学生亲临现场,既能够节省学时、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够避开理论教学枯燥乏味、空洞无物的说教。四是在技能培养方面要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双证书制度;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拓展能力培养视野;组建学生项目团队,创造能力培养平台。

人才培养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学生的就业做积极准备,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胜任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

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就业质量

从就业市场上看,电气自动化用工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要求具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企业涉及的领域专项性强,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需要学量的专项性内容;有的企业需要电气自动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而一般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并不会涉及到某一特定的其他学科;而通用型技术企业则希望大大缩短培训时间,毕业即能上岗。面对这样的市场要求,做好“严把质量关,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使毕业生具备自动化行业所需的基本技术技能远远不够,还应当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共育;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优势,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彰显专业特色。

(1)实施“行业企业订单”培养。选择与本专业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行业企业组建“订单班”,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教育,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2)实施“专项专业方向”培养。选择区域经济中份额较大、用人缺口较大的行业企业,开设与企业方向紧密联系的专业方向。例如可以开设电气自动化的煤矿机电专业方向、铁路电气专业方向、建筑电气专业方向、化工设备与仪表专业方向等。学校的教学活动要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现“学生毕业有工作、企业发展有人才”。

3.引导复合型人才培养,扩大学生的就业广度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比例最高的职业是销售,2007届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过的职业中热门的也是销售。[1]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可能从事有本专业背景的销售、管理、采购、服务等工作。在这些行业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背景是毕业生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学期间学校应该鼓励和引导这种复合型技能的培养。首先,可开设销售、管理、采购、服务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其次,可通过图书馆、校园网把各个专业的精品课程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便于学生自学;最后,毕业设计时可由学生自愿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复合型的设计题目。

4.其他应注意的地方

(1)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定位。就业指导不仅要开好职业指导课,加大力度宣传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定位,使学生对就业薪资待遇不报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不频繁离职,能够放平心态踏踏实实的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从而得到企业的认可。

(2)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2007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后认为重要的工作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积极聆听、协调安排、科学分析。学校应当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除了教委规定的基础课外,还应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课上课余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己的基本能力素质。

(3)鼓励帮助学生自主创业。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毕业生。通过就业指导课讲授创业教育相关知识,邀请知名专家、成功人士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开展创业大赛等方式启迪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创业,帮助学生创业。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能够反映专业建设情况,应及时关注专业的就业现状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从而使专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第2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就业前景;学科特点;具体优势;要求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20

0 引言

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影响着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而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自然资源以及军事实力等是国家综合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经济实力最为重要,因此,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提高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门学科,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重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专业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目的和发展的前提。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科特点和具体优势

1.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作为一门融合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以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而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经营销售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任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有汽车服务、设备工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方向,刚入学时,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以学习本专业的平台课程为主,到三年级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成绩,自主选择三个专业的方向之一[1]。

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具体优势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自动化产品基本上都是通过控制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自身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精度,增强和改进产品的功能,此外,随着微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自动化产品的控制获得了更好的技术支持,使得产品的控制更加的简单和便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自动化产品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产品可以再既定的方式下进行运转,不会受到操作者的影响,也就是说,产品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具有安全性和效率性,因此,在技术工业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地提升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自动化产品能够及时的反映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减少损失,甚至,有些高端的自动化产品,可以自动处理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细微的问题,保证产品的正常生产。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者荷载过大时,自动化会出现跳闸的情况,以避免线路遭到损害,这样既可以提前预防发生故障或者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可以确保在线路故障时,减少损失,维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在使用自动化产品时,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安全隐患,还能够保障产品的持续稳定运行。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从事的行业和要求

2.1 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

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行业需要具有电子学、机械工程学、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地掌握机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现代制造业的基础知识,任用机电一体化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所以,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行业的人才,需要掌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以及机械设计等课程。另外,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行业的人,还可以在国防部门、设计研发机构或者各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机构从事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管理等工作。

2.2 设计与制造模具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还可以从事型腔模、冷冲模以及其工装的设计与制造,例如模具制造、钳工操作、机械维修岗位等,同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要掌握工程力学、电工技术、模具制造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英语、机械制图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课程[2]。

2.3 自动化技术

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是自动化主要研究的对象。自动化专业具有“万金油”的称号,从业人员需要掌握运筹学、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信号与系统分析、电路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甚至,有时还需要学习流体力学,而且自动化专业与电子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理工科基础,不能出现偏科的情况。同时,自动化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因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可以与自动化挂钩,而且比较容易转行,例如可以转为通信,“硬”可以转电子工程,而“软”可以转计算机,并且,如果学生准备考研的话,可以选择中国科学院等一些相关院所,但是,由于国外大学基本上没有与此相对应的专业,所以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不容易出国就业[3]。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

3.1 需要具有很高的英语技能

在目前许多本科院校里,英语四级是大学生必过的一项考试,而且很多企业把英语四级作为招聘的硬性门槛,对于许多职位而言,英语不仅是一项专业技能而且是必备的职业素质,因此,英语四级可能成为毕业生应聘时的敲门砖,再加上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所从事的工作,需要使用英语,甚至可能会与外国人打交道,因此,为了以后的发展,毕业生需要具有很高的英语技能[4]。

3.2 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生不仅需要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设置“工作经验”的门槛,这对于刚毕业、即将迈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道硬伤,严重制约了毕业生的择业选择,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虽然会招聘本科生,但是当发现这些本科生缺乏实践能力后,会改招研究生,因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任务[5]。

3.3 证书、奖状以及专利

毕业生不仅需要拥有英语四级证书,还需要拥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而且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计算机能力还是相当重要的,另外,如果想要从事工程师行业,还需要考取工程师证;另外就发明专利而言,拥有专利的人和缺乏专利的人会遇到不同的待遇,因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拥有专利或者在相应的比赛中获得荣誉,可以给毕业生增添不少的亮点。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就业前景,因此,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学生不仅需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拥有各种必须的证书,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为自己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

参考文献:

[1]丁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就业前景[J].群文天地,2012(10):259.

[2]施晶晶.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及能力要求的浅析[J].青春岁月,2014(23):118.

[3]解瑞瑞.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就业形势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76.

[4]宋建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探究分析[J].科学之友,2010(24):140.

[5]程世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反思与前景展望[J].湖南农机,2012(03):220-221.

第3篇

据统计,机械设计就业视角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罗蓉(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11院校就业率约为90%,全国就业率约为85%,就业率较高。而重庆邮电大学2007年第一届招生58人,毕业时一次升学就业率达到100%。在良好的就业率情况下,就业后薪酬情况却不理想。本专业就业工资水平存在着高低不齐现象,普遍情况并不高。据统计,70%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3%。就业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而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专业实践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尤为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如何在就业中脱颖而出,如何获得更优厚的薪酬待遇,是学生的疑问,也是培养的难题。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提升空间。

2综合能力培养

对综合能力的培养,需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充分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支撑,广泛的学科前沿为引导,深入的科研科技活动为促进,综合进行培养。

2.1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

优秀的能力必须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保证。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强化和体系化。如机械制图/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与互换性原理、液压与气动等。作为以控制学科为背景,偏机电方向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交叉学科基础知识同样不可忽视。如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含微机原理)、电机与拖动、数控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其中,现代设计工具、应用软件的培养可以突出和强化。如二维设计软件AutoCAD的学习、掌握和熟练应用,三维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Pro/E、UG、CATIA的入门学习和应用,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设计工具,又可以在就业时有特别的“一技之长”,占据优势。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是学生必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之一,可以形成学生就业时的有效竞争力。

2.2实践能力培养

在就业视角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各类实验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整合资源,分析需求,细化任务,提出方案并动手解决的能力。实验实训环节包括基础的实验、实习和上机等。如机械类专业的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电装实习、各类专题实验、集中上机等,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类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工作等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如假期社会实践、下乡活动等,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3学科前沿引导

学科前沿知识引导通过课程开设和特别引导两个方面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前沿课程开设包括智能机械方向知识,如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精密机械与仪表、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汽车电子等。智能制造方向知识,如智能制造系统概论、网络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特别引导从班导师引导、专家学者讲座、高年级帮扶带动等方面着手。班导师作为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课程选择指导、科研训练辅导、就业方向引导。班导师吸纳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工作,能更直接培养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的掌握和参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营造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开放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或科技讲座,能更有效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高年级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对于低年级有良好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2.4科研科技活动促进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科技活动和竞赛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如各类科技竞赛、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让学生创新性地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解决方案,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课程体系;自动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80-02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特殊性,与本一、本二院校学生相比,学生的追求目标、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作为实施大众化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应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社会、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自动化专业,是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在该专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课程体系经历了照搬—模仿—自身发展完善几个阶段。从2010级学生开始,学院对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与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独立学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1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

近年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自动化专业依托铁路院校优势,密切跟踪我国铁路电气化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结合学生就业情况,明确专业特色,细分专业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合理构建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很好地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合理安排各课程模块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自动化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围绕专业主线合理安排各课程模块学时的比例,在保证理论教学基础上,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课时。通过合理增开实验课程、开设课程设计、综合性专业实习等形式,使实践教学学分达到总学分的40%,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实验教学方面增开了电力电子、电子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中实验课程的学分;课程设计方面增加了单片机课程设计学时,增开了铁路信号综合实践、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等综合性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全国性学科竞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兴趣;结合学生就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考试,提前熟悉实际工程环境;毕业设计要求结合工程实际,一人一题,控制类题目要求做出实物,工程设计类要求参照国家、行业标准绘制工程图纸。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使得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好地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专业课程群 通过分析课程内在特点与相互关联,设置电路、电机拖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铁道信号基础等核心课程,依据理论和技术的特征,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划分为性质相关、内容相联的课程群:“电路—电机拖动—控制”理论课程群,“模电—数电—微机”技术课程群和“铁道信号—车站信号—区间信号”技术课程群等,如图1所示。深入研究课程群内和课程群之间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按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系统整合教学内容,删除陈旧部分,合理分配交叉内容,实现群内和群之间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行业发展,细分专业方向 近年来随着铁路电气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铁路行业需要大量的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方向的专业人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很多进入了铁路局和工程局。结合学生就业形势,将自动化专业分成工业控制和铁道信号控制两个方向,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了调整。铁道信号方向增开了车站信号、区间信号、编组站等专业课程及多门反映铁路信号发展现状的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及时获取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保证其在毕业时能满足行业需求。

2 理顺课程关系,改革课程内容

针对多数学生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情况,自动化专业以工程设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总要求,对课程内容、学时、方法系统地进行规划和调整,更新自动化培养计划,重构相关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

从2010级学生开始对理论教学进行了适当压缩,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对部分课程的课时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实验课时:电路压缩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理论48学时;电机与拖动基础理论56学时;传感器32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理论48学时+实验24学时;单片机理论32学时+实验2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理论44学时+实验12学时;电气控制与PLC理论40学时+实验24学时;电子电路设计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

增加反映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铁道信号方向增开了铁道信号施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铁道信号电源、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自动控制方向增开了测控电路、工业控制总线、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通信原理等。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过程监督,保证教学效果

大部分独立学院都存在专任教师不足的现象,大量外聘教师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针对此问题,自动化专业一直非常重视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专任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对年轻的新进教师采用试教、助教、以老带新等形式严把教学关,保证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在拓宽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使教师能紧跟专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为教师科研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经过近几年的补充和培养,自动化专业的专任教师已基本满足教学要求,专任教师中硕士学历以上教师达到90%以上,每年都有1~2名专业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多名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质量奖。近几年自动化专业教师参与了多项省级教改项目和科研课题,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完善、具体的教学过程监督体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有段。为保证教学效果,避免教学过程的程式化,采用了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听课制度;对教学效果采用系部、教学督导、学生三方评价制度;授课过程中采用周测、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相结合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成绩评价制度;实验课程采用单人单组、逐个检查制度、抽查考试等形式保证实验成绩真实准确;细分课程设计考核内容,将课程设计成绩分为设计成绩、验收成绩、答辩成绩、报告成绩四部分,合理分配各部分比例,最后给出总评成绩;毕业设计严格过程监控,采用教师定期辅导考勤、中期检查全员答辩、没有毕业设计结果取消答辩资格等形式,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4 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成效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从2008级学生开始探索,于2010级正式按照以上方案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并实施。经过近三届的实践和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首先,走出了照搬、模仿母体院校的培养模式,找到了一条适合学院实际情况、具有行业特色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为我国铁路局、工程局等相关部门、企业培养了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保持在86%以上。

第三,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该专业学生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北省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第四,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多个项目已被成功批准为河北省项目。

从目前的改革效果来看,修改后的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符合学院实际情况,培养方向明确,培养方案具体可行,很好地促进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 结语

教学改革是教学不断归纳升华的过程,需要教师主体深入持久的结合施教客体、就业环境,完善专业教学体系,认真探索恰当的课程设置方案。根据“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标准积极探索适合独立学院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教改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生的实践动手和专业能力积极性,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4.

[2]刘薇娜.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53-54.

[3]马增强,王永强,任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第5篇

关键词:自动化;矿业;特色专业

作者简介:陶慧(1979-),女,河南信阳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讲师;郑征(1965-),女,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教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JKGHAD-0291)、河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09JG068)、河南省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和自动控制系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46-02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随着煤炭需求和生产量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对煤矿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各煤矿企业竞相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产量的同时加强煤矿安全,因此,煤炭行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长期以来,煤矿自动化人才紧缺。[1]河南理工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矿业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是河南省的特色和名牌专业,义不容辞地肩负着为煤炭行业输送专门自动化人才的责任。河南理工大学以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区域背景,充分发挥矿业院校长期积累下来的有形及无形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建设具有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改革实验教学,加强矿业特色的自动化专业建设。

一、建设目标

河南理工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于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结合学校的区域特点及行业背景,以矿山自动化为特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具备自动控制、过程控制、信息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控制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注重培养工矿企业自动化生产急需的具有较强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成功经验制订适应时代和行业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完成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自动化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带动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

2.建设具备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针对河南理工大学的背景,自动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应了解矿业工程、具备矿业工程专业知识。

3.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实践教学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构建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和机会,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需求。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在部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基础上,新的培养方案是以“突出特色、适应行业需求”为原则修订的。为使河南理工大学培养的自动化学生既能满足煤矿行业的需求,同时又能服务其他行业,在2011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进行了较大改革:分方向培养。[2]分方向培养是指前五个学期开展通识教育、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从三年级的后半学期开始分成矿山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三个方向培养。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向,这样毕业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如果已完全确定就业方向,可集中精力专攻一个方向。如果不能确定就业方向,可选择两个方向,扩大就业范围。比如选择矿山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学生就业既可以去矿业单位,也可以到相关工业过程自动化的企事业单位。因此毕业生既可服务于煤炭行业,也可辐射其他行业。

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数理课程为知识基础,以三电课程(电路、电子和电机)为专业支柱,以控制理论和信号与系统课程为桥梁,以专业方向课程群为应用基础,建立起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构架,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设反映自动化前沿技术的专业选修课程,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从而建立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首次采用分方向培养,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三个方向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课程的设置有所侧重。矿山自动化方向设置煤矿固定设备控制、数字化矿山技术、采煤概论和运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电气传动自动化设置有DSP原理及应用、运动控制系统、现代交流调速和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过程自动化方向有信号检测、现场总线与工业网、过程控制工程等课程。课程群的建设在整体优化的高度上明确了各课程的分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实体。

3.以精品课程带动课程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有“自动控制系统”、“供电技术”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多门省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过程与要求及其引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示范作用。[3]在精品课程的带动下,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更新了教育理念,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三、具备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按照“培养、提高、稳定、引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制度,加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经过建设,目前本专业专职教师70人,其中专业课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者达60%以上;具有国内外大学进修学习经历者达到50%以上;形成了“三电”、“供电系统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学团队等多个专业教学团队。其中“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并聘请了10位煤矿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具有较强工程和科研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其他工程实践。

2.开展教师下煤矿调研活动,加强矿山自动化知识

定期组织教师到大型煤矿进行调研,使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矿现场的生产情况,让教师与生产现场实现零距离对接。鼓励教学任务不太繁重的教师到现场工作一年或半年时间,根据煤矿自动化的现场要求积极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解决煤矿的实际问题。三年来已形成了教师定期下基层的制度,共组织教师下煤矿调研10余次,有5名教师在煤矿实习半年以上,有10余名教师长期在煤矿开展科学研究。目前自动化专业教师都非常熟悉矿山自动化的生产技术现状,具备深厚的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

3.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以工程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客观背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引导自动化专业改革和教学实践。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

四、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

构建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实验室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设计性试验比例,增设综合性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和实验能力。

1.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实验平台包括硬件实验平台和虚拟实验平台。将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实践与理论并重,提高了实践效率。

(1)硬件实验平台。近5年来学校投入1000多万元对实验室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目前,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分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检测与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平台和自动化实验教学平台),可实现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理论实验、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工程素质训练,具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人才的必要条件。

(2)虚拟实验平台。目前专业课程基本都建立了虚拟实验平台。虚拟实验可辅助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将实验扩展到实验室之外,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摸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分析和设计电路,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照,及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中,学生快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质量和效率,从而增加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创新意识。因此,虚拟实验平台为综合设计性、工程创新性实验提供了一条捷径,为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1)改革实验类型,降低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增加大量优秀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由于综合设计性试验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可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有利于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电路等基础课程的实验验证性占60%,综合设计性占40%。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验证性占40%、综合设计性占60%,专业课程实验验证性占25%\综合设计性占75%。

(2)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原来培养计划中对多门课程都开设有课程设计环节,但大多都是针对一门课程的,且不要求做出实物。新的培养计划增设了综合课程设计,[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求做出实物,并进行答辩。如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系统传函下设计调节器以满足其性能指标,现在将其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结合起来,开设为期两周的综合课程设计内容,要求设计一个完整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其内容不仅涉及到“自动控制原理”和“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知识,还包含电力拖动、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设选修创新模块,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培养计划在第七学期增加了供学生选修的创新模块,主要包括创新实验、科研训练、、科技发明和科技竞赛等。其中每个环节为两个学分,要求学生至少取得4个学分。积极培养引导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科研训练计划、“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和“挑战杯”等全国赛事。近 5 年自动化学生共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50 多项;5人获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42 人获河南赛区一、二、三等奖;4人获“飞思卡尔”大赛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16人获西北赛区二、三等奖;13人获“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一等奖。

五、结语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的区域特点及煤炭行业背景,以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自动化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体系,建立了“突出特色,适应行业需求”、强调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多门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通过具备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了国家级“三电”教学团队;依托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室资源,改革实验教学体系,自动化学生在全国性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参考文献:

[1]程红,邹甲,王彦文.具有矿业特色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0,(2):87-88.

[2]乔美英,陶慧,王泰华.煤矿类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J].高教论坛,2010,(9):50-55.

[3]陶慧,郑征,李冰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自动控制系统”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101-103.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试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自动化技术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完善电气自动化的教学有效率,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文中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电子自动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并具体论述了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谨以此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依据。

一、专业调研及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完善,现阶段电气自动化主要是培养实践技能,从而促使其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有效应用实践技能开展教学活动。而以往电气自动化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降低课堂教学有效率。为了进一步改善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教学弊端,需要首先了解企业对于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且通过企业的反馈全面了解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继而不断优化电气自动化教学的相关事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较宽,并且涉及到多个行业,这就要求在进行专业调研及社会需求分析过程中需从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其整体能力。

二、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及模式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推动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学的高效,而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是依托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并且从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层面进行全面考虑,继而拟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规格。除此之外,还需注意的是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学生掌握自动电气化的相关基础知识,并在此前提之下,设立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输配电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技术、楼宇自动技术。由此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并且做到针对岗位及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方向,他们能够依据市场预测信息,还有个人个性特点,还有潜能及意愿方面,筛选自己想要攻读的方向,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投入到学习之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并且进行专门的实训,在上岗之前完善其各方面的能力。

(二)完善教学内容及体系

根据新课改的最新目标优化电气自动化教学,调整培养目标之后,还需调整课程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置较为实用的教学课程。从现代教育技术层面着手展开教学活动,教学彰显“必需、够用”,最大限度改善理论课时较多的现状,适当的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逐渐融入理论教学之中,并且在教学的种类及时数方面彰显特色,最P键的是产学结合渠道的实现推动电气自动化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强化工程实际素养及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三)加强产学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完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继而改善教学弊端,优化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改革试点中,高职院校可以根自身所在区域的优势,开展地域性产学合作模式,然后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就业提供较为全面的就业岗位。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与地方企业进行良性的互动,这不仅可以为企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还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就业失业率,学生在岗位上真正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安排相关的工程师到校任课,这在某种层面上可以强化电气自动化教学效果,或是可以选派教师到实训岗位进行锻炼,丰富他们的实践技能,掌握最先进的企业用人理念,通过构建“双师型”人才,改善教学效果的同时,强化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这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还可以借助行业优势,构建产学合作办学,从而深化教育课改的实施效果,借助企业先进的企业理念及技能推动电气自动化教学更好的开展。

三、结语

总体来说,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通过教育改革不仅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丰富学生实践技能,改善教学效果。本文中简要概述了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并具体论述了该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怡典,彭雪峰.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曾照香.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设计与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

[3]葛芸萍,杨筝.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5).

第7篇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综合素养

0引言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且其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能源资源领域人才定性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国家对高素质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一领域人才的培养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更应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和未来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才能在有限的四年大学中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将来的就业或进一步深造作好准备。

1电气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力部原属六大本科院校之一的长沙理工大学在《2016级本科生学习指南》中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描述如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强、弱电知识结构、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特别是现代电力系统的系统运行、规划设计、试验分析、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以在电气装备领域和自动化信息领域从事设计、研制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般而言,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应用型、研究型和管理型3种,其中应用型技术人员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要求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技术工作,约占工程师总数的75%。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社会现实需求相一致,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身就是综合性较强的工科专业,要面向整个电工学科,使学生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到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获得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

2电气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长沙理工大学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核心知识能力要求为掌握一T外国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听、说、写的基础,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与交流;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和趋势;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本专业常用的应用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学会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手段及方法;经过必要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电气工程必要的文献查阅、工程读图与制图、工程设计与计算以及现场操作、施工、调试、实验等相关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现场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事实上,电气专业在校大学生要通过专业学习综合提升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2.1人文素养

首先,一个人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健康的情绪和健全人格,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能够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其次,任何社会的公民都要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有与生俱来的作为人应该享有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各种权利,并以平等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具有法制观念和责任观念;再次,作为未来的“工程人”也要掌握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口头与书面交流沟通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测试结果、撰写论文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2.2专业素养

首先要学好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物理知识,掌握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及积分变换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学、磁学、力学、热学等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

也要多去涉足其他专业领域。例如机械与电气工程息息相关,很多电气产品的研发都离不开机械知识,多学习机械知识有益于以后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掌握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至少要掌握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能运用常用的电气 CAD 软件分析和解决一般性工程的实际问题;要多多关注业界资讯,多深入电力生产运输现场,加深感性认识,随时更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实时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

3 结论

据麦可思研究院近三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数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排名均位居全国最易就业的前二十个专业之列,就业率均远超全国大学生专业平均水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如果能从大一开始就制定好学习和发展计划,勤奋学习,勇于创新,迎接挑战,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丰厚的人文素养,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性,毕业后就可在工业企业、金融部门、政府机关等不同部门的电力工程、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计算机应用领域中从事电气及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营销、服务等工作,在人才供求市场上受到欢迎。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而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都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工科专业。

第8篇

自动化专业职业规划一.引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精彩让我不断的渴望“飞得更高”……求知、探索,实践、起步,成就、发展,收获、享受,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和经历,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得到收获的欢欣,有的却废然而返……面对种种的内外困境,诚然地看到人生需要规划、职业路需要规划,“科学的规划是完美人生的序曲”。一份科学的职业规划不仅使大学和以后有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使人的眼光放到更高的“顶峰”。对未来做出规划,不是在做白日梦,更不是在痴心妄想,一份简单的规划书,规划出精彩人生,打造出锦绣前程,在不断地实践中调整计划,理想终究会实现!二.我的人生目标2.1 美好的愿望: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杰出贡献的人才。2.2总体目标: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进入南车集团一类的大型企业,由最初的技术人员向管理层发展。2.3已进行情况:现为xx理工大学电气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大二学生,接下来的任务是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本科学业,并考入一所本专业的重点院校读研。三.专业分析3.1自动化专业概况: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就业领域也非常宽广,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道、民航、海关、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3.2技能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3.3就业前景:自动化就业优势突出,所有的行业都可同自动化挂钩,转行容易,“硬”可转电子工程,“软”可转计算机,也可转通信,当然待遇也不错。——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科技发展的趋势,被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人多、待遇高。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有着光辉前途。——应用范围广。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农业、国防也与自动化息息相关。——对个人发展非常有利。课程设置覆盖面广,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四.个人分析4.1兴趣:我的兴趣广而不专,泛而不浓。我对计算机、电子计术、电路、电机等与本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着较强征服欲,但是兴趣却不是特别的浓厚。我最为感兴趣的就是语言类的学科,并钟情于人文社科类。另外,我在体育和艺术上有着一定的喜好,但是由于不能在这些方面突出的表现自己,所以也就没有把它们作为我努力的方向,但是在业余我乐于把它们作为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途径。通过对我兴趣特点的分析,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会不断的培养自己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提高自己的技能,这是我作为一个工科学生的必须。同时我会加强对自己人文素养提高,为自己由最初的工程技术人员向企业管理人员做好准备。4.2能力:我的各方面的能力总体较为平均,而在语言和写作方面稍强,这让我可以比较轻松的掌握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方面的技能和人文社科类的知识理论。而自动化毕竟是理工为主,需要较强的数学分析能力、对复杂电路的分析能力、和对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能力,这恰恰是我所欠缺的,所以我必须在学习中以努力和刻苦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同时会注重另外还要注重人际交往人力的提高。4.3性格:我的性格随和安静、有耐心,比较适合从事一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而不大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稍偏内向的我人际交往面不是很广,但是却有着为数不少的交往很深的朋友。虽然思维不是特别的活跃,但是却能够静心专研和思考,这不但没有让我在竞争中吃亏,往往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五.大学四年规划总结 大一:由于第一学期心中目标不明确,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感到陌生,所以一直处在熟悉环境和探索阶段。

长达一学期的无目标状态让我失去了一些提升自己的机会。第二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将高数、C语言、这些基础课程学扎实,为后来的学习和考研夯实基础。但是 但是由于重视不足,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成绩平平,虽然考试全部合格,但是还有许多知识漏洞。寒假在酒店做了一个月的临时工让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社会经验,在学习和工作当中,我都不会拘泥于自己的专业,会为自己寻找和创造各种发展的可能,因此我在工作之余细心地留意了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思考它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如果我以后要有了足够的资金,餐饮业是我感兴趣的选择。大二:随着专业课学习的开展,在学习方面遇到课一些困难,然而这也是预料之中的。我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去克服,不论我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学好我的专业课程都是我的必由之路,只有掌握了好了业业的知识和技能,我才有向更高更适合我的领域发展的跳板。同时随着《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学习的进行,我会在学习之余研读一些哲学的书籍,同时关注时事,每天都会看新闻和社评,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加深自己对社会和时代的认识。计划不适宜做的太细,但是目标必须明确,大致的轮廓也要清晰。针对自己大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人生目标,大学后两年的计划如下:大三:继续倾力完成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多注重实践,在实践环节中掌握到真正的专业技能。在第一学期中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是否考研做最后一次评估,一旦确定考研和目标院校,就全身心投入,在前期大力全面展开对英语词汇,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暑假开始认真复习数学,展开考研的攻坚战。大四:完成考研和并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向校方拿取相关证书,结束所有的大学课程学习,认真总结大学四年的学习并完成大学毕业后期规划。六.大学毕业后期规划大三或者大四时通过认真总结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和定位,然后完成后续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