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4 22:32: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英语高效课堂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完成的,只有彼此互信互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记》中早就提出“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自己的师长,人格上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并接受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模仿他的言行。要让学生亲近自己,亲近课堂,教师就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因为没有一个学生喜欢手扬教鞭、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教师。教师要学会敞开心扉,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而和蔼可亲的自己。课堂上,教师的专业素养、肢体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敬业精神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会影响他们对教师的评价和态度。课外,教师也应多与学生真诚地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他们彷徨和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温暖之手,这样学生自然会信任和亲近教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彼此身心愉悦,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单边传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新课改要求还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究和总结。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启发、鼓励和帮助的角色。这一过程,教师看似是放手了,但实质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应该精心地、全方位地备好课,不仅要备所教内容,更要备学生。一堂课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活动,怎样评估,教师都应该做到胸有成竹,确保一堂课的实效。
另外,教师要充分掌握和利用好情境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两种方法。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所教内容放在特定的语境里,让学生带着情感体验习得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有乐趣。比如在上定语从句的时候,对关系代词“who”的讲解,我并没有直接讲语法规则,而是给学生播放《母亲》这首歌,并引导他们把其中的一些歌词用“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改编,然后让学生讨论总结规律,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了定语从句的知识,而且让他们重温了母亲的爱,很多学生都深受感动。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布置切实可操作性的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讨,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保证一堂课的实效性。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训练其思维,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挖掘并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课本和工具书只是我们学习和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知识而不是书本,所以如何挖掘并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是创建高效课堂需要考虑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其认知水平,我们对于教材应该合理地组合与取舍,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教师要学会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实,只要做有心人,生活之中处处可以发掘教学资源。比如看过的某个哲理故事,听到的某个笑话,都可以用来启发学生心灵,活跃课堂氛围,使得课堂有张有弛,提高听课效率。
四、改善评价方式
在高考的模式下,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时候只重视最终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其综合语言能力及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种评价方式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就产生了焦虑、自卑和放弃的心理。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功,教师也能依此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运用眼神、微笑等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的口头评价要客观、具体,能让他们在此次评价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Your idea is very interesting, I like it verymuch.” “Your answer is not correct this time,but 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thanks.”另外,教师也可以制定平时成绩表格,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让组长记录好每个小组成员平时背书、提问、回答问题、听写甚至违纪扣分等情况,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总结评比。这样便于学生自查平时学习情况,教师也能对班级情况心中有数。
“情感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中的情绪—情感向度,关注的是人的情感状态中的生命存在与表现。”就其内涵而言,国内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教学层面来说,课堂内外情感教育的实施应该以帮助学习者全面认识世界为目标,重点在于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有效掌握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关系的方法,进而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挖掘工作、生活中的情趣及意义,享受人生幸福。就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言,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克服外界不良的干扰和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使得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最大效度的提高。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有效的实施情感教学策略能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并能帮助学生有效应对紧张、焦虑等多种不良情感,提高其自信心,使其以乐观心态全面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实现学习效果最佳化,从另一个角度完成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整体而言,情感策略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记忆效果;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力。
二、有关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高、教学成效显著的课堂,强调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要素方面的有效突破。就教师层面而言,指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及教学方法的高效运用;而就学生层面而言,则指学习预期的有效突破,其中包括语言学习预期和有效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其社会性情的有效培养等;而就社会层面而言,则强调该课堂的社会影响力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简言之,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三、大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基础的教学体系。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和学生学习的舞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一方面影响学生的成长,也影响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构建高效大学英语课堂势在必行。首先,树立正确的英语课堂观,切实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的课堂观和教育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效果。当前,在实行素质教育和着力构建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狠功夫,努力改变现有状态,积极主动的调整教学策略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一个语言学习与情操陶冶共生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展示其主体角色,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应该跳出传统课堂的束缚,拥有更高的视野,了解到语言教学的流派,了解英语课堂的现状和动态,关注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与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适应当代大学英语教育的要求。其次,充分诠释教材内容,为高效课堂的生成注入情感因素。第斯多惠曾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因此,“怎样使自己预设的课堂目标最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怎样调整教学进程以引导学生走出困境”……这一系列问题应该成为广大教师在准备授课内容过程中思考的重大问题。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不论是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外教社的《大学英语》还是高教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或者清华社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其内容基本按主题进行单元划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要完成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将情感分析渗透到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分析中,以更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能力,增强情感体验,充分、全面地掌握课文的主旨要义,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的育人功能。最后,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实现高效课堂氛围创设。教学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与“学”,也包括情感教育,即师生间在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通过近十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经过高三题海战术的熏陶,许多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预期存在一种误区,要不希望在大学英语课堂继续接受语言点讲解,要不希望大学英语完全跳离语言知识讲解而达到一个“未曾有”的高度,当然也存在不少对英语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还是以过级为目标。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中的特殊群体———职高生,更是对大学英语教师和课堂有一种为难情绪,逃课、缺课、课堂睡觉成为他们应付大学英语的首选。这就要求我们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消除焦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比如引导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加强大学英语课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与学生进行有效情感交流,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确保大学英语教学的高效进行。
四、结语
关键词:英语课堂 问题 艺术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更是维系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艺术化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活跃英语课堂气氛,对大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将艺术化的提问融入一节英语课的各个环节。例如,导入新课环节,一个热门的问题就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文讲解环节,一个个环环相扣的精彩提问就能时刻抓住学生注意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很快掌握所学内容。
总之,一节高效、生动、有趣的英语课上,艺术化的课堂提问应该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一节课就是在提问中开始,继而在提问中发展,最后在提问中结束的。艺术化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精彩地导入新课,深刻地讲授课文,高效地复习巩固,还可以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英语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问题内容的艺术性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首先,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以英语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详细研究适合学生的教法和学法,准确把握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试热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可以引起共鸣和热烈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语法课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语法项目的考查情况,精心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试题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针对同一节课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提问内容和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通常在一节新课的导入环节,教师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兴趣,如prereading,warmingup等。在课堂的组织实施环节,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在课堂的巩固提高环节,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接受情况,提出一些复习式或综合性的问题,检查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其次,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以学生基础知识和实际语言能力为基础。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将感性认识主动上升为理性认识,产生共鸣,最终指导英语学习。如果教师提问内容过易,则无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相反,如果教师提问内容过难,超过学生实际能力,则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教师既要注意问题的深度,也要注意问题的广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易适中、生动有趣的问题常常能调动最广大的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避免学生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现象。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教师在英语课上提出的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常常立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所学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相结合,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日常提问中,不仅要时刻关注提问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而且还要准确把握所面向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3启发性原则
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之初,首先就要弄明白学生对这节课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最难以理解的难点有哪些,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巧妙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无法全面准确掌握时,教师设问要层层深入,逐渐展开,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探索、发掘;对于学生依靠自己讨论、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设问须注意深度和方式,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展示自学成果,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其次,英语教师在提问时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困难情况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启发,但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当学生努力思考仍然无法给出准确答案时,当学生无法用准确语言表达时,教师首先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接着给予一个温馨的暗示,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最后将学生给出的答案升华拔高,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答案和选项,教师必须迅速指出错误的内容,以及导致错误答案的原因,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思考。坚决杜绝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讽刺、挖苦学生。这样
,教师不但不能把学生教明白,还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放弃英语。
三、提问时机的艺术性原则
1根据学生实际适时提问
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提问过早,学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知识储备,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就会感到茫然无措;如果教师提问过晚,学生就会觉得问题多余味同嚼蜡,无法引起兴趣,提问变得毫无意义,画蛇添足。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几个提问的最佳时机:(1)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似懂非懂又苦思冥想时;(2)当学生思维受阻,误入歧途时;(3)当学生疲惫倦怠,精力分散时;(4)当学生学有所成,心有所悟时。教师如果选择以上时机适时提问,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2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提问
在课堂提问中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是非常关键的。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精心选择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问题。当然,提问的设计也不要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毕竟一节英语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教学的重难点和课堂提问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英语教师要抓住以下几种最佳时机:(1)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疑难处时;(2)当教学到达教材的处时;(3)当教学到达教材的混淆处时;(4)当教学到达教材的发散处时。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抓住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唤起对所学内容较深层次的思索。
四、提问方式的艺术性原则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是灵活多变且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既可以是面向全体同学提问,也可以是针对个别同学提问;既可以让同桌同学互问互答,也可以让小组讨论后再给出答案。当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和课堂情境,灵活地运用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重问与轻问,追问与联问等。总之,英语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教师应着力避免单一化、重复化的提问。
五、结语
艺术化的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把金钥匙。英语教师应始终树立艺术化提问的核心观念,并根据提问的艺术性原则切实将艺术化提问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师的好助手,学生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徐红梅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昌吉学院学报,2005(3)
2王咏梅英语课堂提问模式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王虹良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s1)
心理学家布朗通过实验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
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具体说来: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如果能巧妙地以这一心理效应指导中学生写作教学,甚至结合更多经典的心理定式,使技巧性的激励化为学生内心的写作热情;让写作教学不仅富含诗意朦胧的体味感悟式交流,也兼具审慎明晰的理性之美,也许,会不失为一项有益的尝试吧。
(一)
一次作文立意指导课上,我先宣布了两大立意要求:健康、新颖,然后公布作文题:
《 也是一种美》。要求学生先用三分钟思考------不准动笔,然后用三分钟时间记下自己想到的题目;下一步是四人小组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个题目写到黑板上。
凝思苦想的三分钟、埋头疾书的三分钟,热烈讨论的三分钟,踊跃板书的三分钟。
黑板上很快精彩纷呈:《成长也是一种美》、《枯叶也是一种美》、《眼泪也是一种美》、《失败也是一种美》、《叹息也是一种美》、《告别也是一种美》……..
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高度参与,积极思考并且成效喜人,究其原因,各项心理效应的应用在其中功不可没:
及时反馈+禁果效应+霍桑效应
学生刚刚停笔,小组交流的开始,也就是成果反馈的开始了:第七分钟就可以看到别人的命题,十分钟后就可以比较一番黑板上的作品哪个更卓有意趣、更别出心裁;十五分钟后老师开始点评……这样的反馈,不可谓不及时了。
越是被禁止,越是吸引人——这就是禁止效应。学生们听惯了:“打开书”、“拿起笔”,我们如果让他们合起书来,或在规定时间内不准提笔,规定时间过后,呵呵,所有学生都会一把抢过笔来奋笔疾书呢!在这次活动中,前的三分钟停笔,不妨理解为后三分钟记录的蓄势;正是有了前三分钟的沉思,才会有后三分钟的挥洒自如。
近一个世纪前在霍桑工厂里,那些聆听工人倾诉的心理学家们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效率,于是对话理论兴起,交流、倾听、尊重……一度成了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在上文的教学片段中,后半部分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进行生——生对话、生——本对话。
其中尤为有价值的,不仅是让学生的构思立刻有了读者,还让他们有了进行自我反馈,自我对话的空间——通过对本组和全班比较出色的命题的比较,能及时反省自己的命题存在哪些不足。
课堂是活泼明朗的,但此刻学生们的内心深处,被激发起的创造的热情和求知的快乐,才更让老师觉得温暖而自豪。
(二)
有时候,我会这样要求学生:如果让你选四种声音来代表四季,你会怎么选?用风景呢?
在学生练笔后,我再出示史铁生的地坛绝唱:“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至此,学生们已不再跟同学中的佳作对话了,小练笔开启了他们通向另一个瑰丽的世界的大门,他们开始跟大师对话,跟更精美崇高的精神对话。而其中,也应用了一定的的心理技巧呢:
及时反馈+门坎效应+齐加尼克效应
作为片段练习甚至篇章练习,如果等全批全改后才反馈结果,通常要等到第二天了。于是我在布置练笔内容之前,都会事先准备好一些美文佳作,在学生刚写完自己的文章(文段)时就展示给他们看。甚至有时就是根据一些经典名篇来设计练习:把《窗外》的故事三言两语讲给他们听,让学生用倒叙的方法把故事说出来,还要多用用心理和语言描写……正是最好奇地想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给学生一个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机会。所以,趁热打铁才是高效的专业手段啊。
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写出个短篇名著来当然不可能,还会把很多人吓得不敢动笔。但你不过让他写几句话,或把个现成的故事讲详细点,看上去完全是个挺简单的任务,学生就有信心去完成了;等他上到山腰,引领他遥望一番远峰的胜景,此后再让他们一级一级地往更高处走,学生就更容易主动配合,努力达到要求了。
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英语作为语言课程的特殊性,进一步开展自主的探索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灵活的课程体系,多元、开放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基础,适应个性需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构建发展的平台。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工作新体系,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团结奋斗,努力将外语组打造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思路
1、教学目标: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抓常态课堂、高效课堂,稳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教研目标:
(1)配合学校及教务处、教研室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论文,组织老师上观摩课、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
(2)本学期继续加大力度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形成较完整的备课教案。同一个备课组同一层次的班级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各年级具体目标如下:
七年级:以构建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为契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起始年级的英语学习习惯,平时注重口语的训练,切实做到轻负优质。
八年级:加强阅读教学,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到乐趣,在稳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强化培优补差,力求进一步提升质量。
九年级: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查缺补漏,着力加强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着重对复习课型和中考命题方向和命题的基本原则、方法、思路的探讨研究,为实现11年中考的新突破打好基础。
三、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体英语教师都要抽出时间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评价理念和评价模式,即努力做到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打造“常态课堂、高效课堂”。教研组各教师认真学习常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计划上一次组内公开课,要求集体备课,及时评课,找出不足,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从而来实现高效课堂。
4、加强集体备课仍是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各备课组要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安排及教学资料要一致。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做到活动有充实内容,每次集体备课都由指定老师作话题发言,指出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及如何突出、突破的方法,再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改进,力求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一个较好的、统一的方案。备课组要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检测、统一作业及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做出统一的评价,及时了解反馈,及时调整改进,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培优补差等多种形式缩小平行班间的差距,争取整体取得较好的成绩。
5、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配合教务处和教研室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能够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6、组织好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和竞赛活动。协助教务处做好期中、期末命题双向分析和补缺、补差同学的成绩跟踪,加强考试命题分析的研讨和落实。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对教学和命题进行调整。建立备课组内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解、自主发展的目的。在英语教师中提倡精选习题、精编习题、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英语补缺补差工作。加强九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组织九年级英语教师及全组成员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连云港市中考说明》,加强对中考动向的信息收集和试题研究,凝神聚力,争取九年级中考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成功。扎扎实实做好
一、
二、三轮复习,要在基础知识到位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7、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英语组要确定教研专题,全体英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英语教育教学论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比赛。
一、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和贯彻素质教育钻研素质教育的实质。“减负”的内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扣大纲,把我教学层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1,2)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级,每班各有学生三十五人左右,但是,基础却不尽人意。初一、1班的学生基础还可以,但是2班的基础却相差很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工作开展的相当困难。
三、教材特点。
初中英语第一册(下)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初一级学生基本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四、教学目标。
力争在期末考试中优秀率打到30%左右,及格率达到60%左右。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为下一学期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以良好的基础。
五、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总之,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我要以上一学期的基础为起点,树立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把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新的层次。
初中英语教师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围绕课改完善和深化学科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研室、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加强英语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聚焦常态课堂,关注教师成长,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切实抓好校本科研、校本培训,从而促进全体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基本思路:
1、教学目标:培养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抓常态课堂、高效课堂,稳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教研目标:组织进行校内外的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论文,组织老师上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评课等形式,做好课后反思,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体英语教师都要抽出时间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即努力做到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抓好“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培优辅导”等主要环节,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特长,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集体备课仍是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不走形式,各备课组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固定,要紧紧围绕教研组活动的主题,并有活动记录。以集体力量、集体智慧来提高英语组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
4、打造“常态课堂、高效课堂”。教研组各教师认真学习常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并每人按计划上一次公开课,要求集体备课,及时评课,找出不足,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重点,以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为重点,从而来实现高效课堂。
5、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所有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达到能将多媒体高效运用于英语教学中。
6、加强初三毕业班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组织全组成员认真学习《大纲》、《中考说明》,加强对中考动向的信息收集和试题研究。抓好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另外所有英语教师要协助九年级教师搞好中考复习和模拟考试,力争中考第一仗顺利。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渗透;职业胜任力
引言
针对翻译理论是否是高校翻译课程必要内容的相关讨论,学者们一直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翻译理论研究是学科专家的科研工作,对于尚在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不必过多讲授;另一部分认为理论是指导实践工作的有力工具,只有掌握了翻译理论,才能更好的进行翻译实际工作。翻译理论如何有效渗透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将影响日后学生在商务翻译活动中的职业胜任力,也反过来证明了翻译课堂上教授翻译理论的必要性。有效渗入的翻译理论,能被学生顺利理解,能很好的指导翻译工作。而无效强加的翻译理论,学生会觉得艰涩难懂,也无法开展翻译工作。本论文拟在证明,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采取科学的理论渗入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和优化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1.研究背景
中国入世以来,国际经贸不断发展。伴随着我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对增加经贸、金融等方面知识的要求非常迫切,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语教学重视基本语言知识的传授,全国高校大多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采用单一的培养模式。21世纪初开始,应对用人市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外语人才被要求具备复合应用能力。也就是说,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还应掌握经济贸易、电子商务、金融财会、媒体广告、酒店餐饮、全球化品牌等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以满足就业及市场需要。由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近来成为英语专业学生主修课程,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新增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人才。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矛盾、商务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欠缺、商务背景知识缺乏等方面影响,商务英语毕业生很难适应就业市场,职业胜任力不强。因此需要通过适宜的教改探索和优化研究,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实战能力。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商务英语相关的翻译教学与研究也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报告和新编课程教材也不断涌现。根据权威统计可得,仅本世纪初在国内出版的商务英语翻译方面教材就高达几十余本。从论文方面看,本世纪初期在国内翻译类期刊《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及《中国科技翻译》的达到了百余篇。这些论文作者多以北上广的高校外语教师为主,范围集中在商务活动较为活跃的大城市及江浙东南沿海地区。以研究内容方面看,以上三种期刊中,论文以金融,经贸,财会英语及商标广告英语为主。从理论依托方面看,论文中理论接入的角度与深度有着明显差异。论文多数运用语用学及语言学相关理论。对翻译理论中较新的譬如翻译目的论,译者主体性及生态翻译学理论等涉及的不多。如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翻译理论仅以补充的形式简单带入,教师不能将理论与教学渗透,则翻译理论学习将收效甚微,无法高效指导翻译实践。正如翻译学家穆雷所言:“在对待方法论的态度上,虽然大家都认识到方法论对任何一个学科和专业都非常重要,但在从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能真正关注并有效建立相关方法论的翻译学者还是少之又少。”
2.2现有商英教材中理论渗入概况
穆雷总结与翻译课程教师的交流和研究后发现,“教师们的意见相对统一,到达本科高年级阶段,此时翻译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主。对于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了解了翻译的定义与分类、翻译标准与翻译方法,并通过相互联系和比较掌握基本翻译技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字数的汉英互译,就达到了教学大纲的标准要求。”而现实中,关于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渗透已在高校翻译教学中逐步开展。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已开始应用部分翻译理论来指导学生翻译学习。尽管一些高校翻译教材的编纂者已认识到翻译理论指导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和实践能更好结合,但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材更多专注于语用学和语言学层面的翻译,而较少有灵活程度较高、实践性较强的翻译理论指导,因此应该对商务英语翻译进行课程优化创新研究。
3.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创新及优化方案
3.1三维翻译教学
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提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三维即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从事商英翻译教学的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三维”翻译意识,明确渗入翻译理论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从单纯的语言能力培养转变为翻译理论和翻译能力并重。要认识到翻译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化和语法(语言维),更多的是要熟悉翻译理论,掌握翻译技巧,了解文化差异(文化维),熟练交际运用(交际维),从而实现理论知识、翻译技巧及翻译背景的三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培养重心由过去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型人才,转向培养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反应快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3.2提高翻译意识
在现有翻译专业单一课堂教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模拟翻译现场,增加现场教学内容,即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模拟商务翻译现场,进行相关翻译难点讲解,让学生深切体会翻译现场实际,结合翻译理论指导工具,更好的进行针对性的现场英文表达。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各角色进行翻译实战,加强翻译课堂实训,增加听说练习,模拟商务交流及其他相应的翻译活动,可使学生熟悉原本陌生的商务交流细节,提高学生商务翻译意识和能力。
3.3拓展讲义课件
教师应适时增加理论渗透,编写针对性更强的课堂讲义。即商务英语课堂讲义要更好的针对学生翻译双重能力加强锻炼:一是锻炼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二是锻炼学生掌握翻译理论并灵活使用翻译理论的能力。因此,应在现有翻译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讲义中增加与实战商务翻译相关性更强的实践内容。并针对不同商务情景,设计商务角色扮演,逐步渗透商务背景知识,增加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并拓展相应的情景教学翻译讲义。通过以上的实践课程,完善商英课程讲义,增加学生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双重能力,从而实现翻译技能和语言综合素质共同提升的目的。
3.4创新课堂内容
教师可采取多手段、多场景、多角色的多维度教学方式进行翻译课堂创新。理论的渗透不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还可以通过翻译实践活动加深对翻译的认识。课堂内容应该增加更多的商务翻译实例,强调商务场景翻译实践,拓宽基于商务背景下的延展性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实践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人才,融理论传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积极渗透以译者主体,文化交际,关联功能为主导的翻译理论,探索潜移默化的理论渗透方式。3.5优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或单一教学方法,采取更加具有参与性合作性的教学方法,根据翻译文本需要,渗透不同的翻译理论技巧,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及翻译潜能。教师可采取讨论型教学模式,如鼓励学生进行商务角色扮演演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商务情景讨论,以及必要的商务实战活动等。
3.6电子资源使用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资源,电子阅览室,语音室模拟平台及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心,积极帮助学生查阅最新理论文献及电子期刊书籍,了解商务英语翻译方向最新研究内容及方向,不断提升学生翻译知识和技巧。3.7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积极谋求与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校外实习机会,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对接,从实战的角度实现翻译知识和技能服务加以配套。另一方面,成功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培养商务型翻译人才,对师资队伍也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现职教师可利用假期进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在职培训,学校也可邀请相关商务英语优秀翻译人才来校进行课堂交流及示范教学等校企合作活动,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的商务知识能力,并增加商务英语翻译锻炼。自发组建翻译团队,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翻译比赛及相关实践活动。3.8多元考核标准摒弃以笔译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从多角度进行学生课程考核,即建立包括针对性笔译考核、情景口译考核和模拟现场实践考核三个角度的三维立体考核模式,从而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商务翻译能力,督促学生加强商务翻译练习,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水平。弱化单纯而死板的理论考核,强化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平时分及期末总评。
4.结语
关键词:民族地区;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此论文为“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要打造精彩高效的英语课堂,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个人认为必须进行“课堂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学习模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经过摸索,我感到学习了、成长了,也有了许多收获。下面谈谈我在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感悟。
一、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
1.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合理搭配,让不同性别、性格、成绩、能力、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2.平均分组,每组6人。平均分组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平均分组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使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公平,激发了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验证,自己展示;看到的是“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的自主互助式学习的场景。
3.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
在一个班里,每个学生的基础、智力、习惯、家庭环境等会存有差异,尤其是学困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弱,再加上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忽视,缺乏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而优等生具备各方面的优越条件,受到其他组员的拥戴,所以他们往往是小组中的“代言人”,扼杀了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为此,教师应消除学习差一些的学生的恐惧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平等的良好气氛,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以不同的任务,促使他们参与合作。
二、精挑组长人选,为自己培养得力助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发现,尽管所有的小组都在努力,但有的小组一路遥遥领先,有的小组却步步维艰,其中的差距就在于小组长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差异。凡是小组长组织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小组,小组活动时不仅积极主动,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反,如果小组长不负责任,得不到小组成员的认可,小组成绩也往往处于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小组长关系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挑好组长人选至关重要。对于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培养。
三、小组文化创建
小组组建之初为了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打造向心力和战斗力,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等项内容,而我只简单的要求他们给自己组起一个组名和制定一个口号。这是他们小组合作完成的第一个任务。这不需要老师参与,相信他们的能力。我班有几个组的组名和口号就很好,有一组组名“KingBack”组,口号是“六人齐心,其力断金”,有一组组名叫“梦想远航”,口号是“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太渺小”。这些响亮且富有新意的名字和口号都是他们共同协商,集思广益的结果,更体现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加强小组学习中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1.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明确思考什么、怎样思考、思考答案的印证等习惯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质疑和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想象、打破常规、追根求源等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习惯
3.发言和讨论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观点积极讨论、如何发表观点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参与讨论中应该注意的细节等良好习惯。我要求学生展示时能熟练用这样的语言:我代表本小组进行某某部分的展示、谢谢老师点评、我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看法等规范性用语。
4.倾听和评价的习惯。合作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不但要会说、善辩,而且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如不要随便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要努力掌握同学发言的要点并友好地作出合理评价等。
5.善于总结、积极实践的习惯。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参与中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得生活的体验。为了使合作学习更好地凸显生命的灵动,合作学习后,我们应注意总结、体会、体验。如写成小论文或专题报告,在同学间进行交流。
五、小组评价要公平、公正、多元化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和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内的评价和小组间的评价。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学生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看重能得到同龄人的评价。这种多元评价正在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催化剂。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六、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应点拨适时、准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