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8 20:29: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机械制图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但《机械制图》也是学生反映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首先作为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像数学、英语,我们在高中、初中、小学一直在学习,大家心里有谱,知道如何学习。而制图这门课程学生第一次接触,它叉强调空间想象力一一这一直是我们前面阶段学习的过程中所忽视的一种能力。其次现在的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许多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可想而知它的教学效果了。在这些情况下如何改善该课程的教学,笔者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作了初步探索。
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机械制图打基础
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如何利用二维平面来表达空间形状,以及由二维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空间形体。因此,学习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至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与形体紧密联系,不断地“见形思物”和“见物想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之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接触机械制图若没有实物,很难让学生想象出它的空间形体,因此若能拿出大量的实物模型,学生必然很感兴趣,同时理解起来也容易的多。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制图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笔者所在学校就做好了这些教学资源的准备,筹建了机械制图实验室,在实验室里陈列了大量的教学模型。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就能及时的去实验室观看模型,笔者所在系还把机械制图实验室作为一个针对全校开放的开放性实验室。每周定期的对全校的学生开放。这样学生来实验室就会有针对性的来观看模型。而不是以前组织学生去强迫他们来参观这些模型,那样学生只会走马观花,并没有带着问题去研究这些模型。其次,开放型实验室不会限制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学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带到实验室,边对照这些模型边思考,直到想明白为止或者可以去办公室请教老师。这一点笔者。所在系的布局也为之提供了方便,教师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在一栋楼,方便学生过来问问题。
现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具有了,上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本身。教师上课前写好教案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让学生吸收知识,懂得去运用知识,这也是关键。
2、课堂教学准备——备好课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课既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又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备课的体现形式是教案。有了精心设计的教案,教学就有案可循,教师讲起课来,就会有条不紊、胸有成竹、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可使整堂课的教学层层渐进、循循诱导,有利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强化教学的效果。教案怎样编写常常因人、因课而异,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套用,但切磋教案编写的技艺,是教师们经常的一项业务活动。下面笔者谈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211、深入研究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备大纲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基本要求,掌握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分析大纲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以教学大纲作为本课程的“法律依据”。笔者所在学校是本三院校,主要是参考本部南京理工大学院校的大纲,笔者在进行几轮的教学之后,修改制图大纲使之适合本校学生。例如对于几何画法那部分,现在制图主要用Auto cad绘制图样,所以这一部分就不讲了。对于机类学生,Auto cad是他们应掌握的最基本能力,因此在大纲里增加了一个学分的c a d上机实训。使他们即掌握了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动手绘图能力。
212、下苦工夫钻研教材、习题集——备教材或教学内容
常言道:“课本课本,讲授之本”,就是对教材本质作用的概括。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垒书的内容及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多看几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分析、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并进一步安排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内容。
制图是需要学生平时多加练习的,因此这门课程的作业量就很大,笔者系采用了本部出的习题集,在此基础上进行选做。而对于布置给学生做的习题,教师应自己做好习题解答,评估它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等,使作业精练。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收集有关的参考资料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来补充、丰富讲课的内容。
213、做好教学对象的调查了解工作——备学生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授课则是外因,只有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本三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底子薄、自觉性不高。刚上课的时候教师不要讲比较难的知识,来显示老师自己的知识深奥。这样会使学生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而是由浅见深的讲解。还有要多讲些例题,平时的作业要及时在课堂上讲解,这样学生才会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机械制图》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通过投影的方法,把空间形体和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它的特点是系统性强,逻辑严密,同时要求我们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了所需的读图和绘图能力。现根据我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对《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业务水平,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上课前的精心准备,即备好课,写好教案,首先教师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本着从教案的实用性出发,使教案能真正服务于宗旨,另外还要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将新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防止知识老化,使学生学的知识也与时俱进。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较差,部分学生不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备课时,我都尽量做到每一堂课都有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参照模块教学方法,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材分成几大块。每一块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都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所学专业相匹配,每一节课的设计既要拢住学生又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上课需要的教具、资料等,都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是要写好教案,使教师的思维完全摆脱教材上的条条框框,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性和实用性的综合处理,例如,在基本知识模块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一系列的画图训练熟练手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图线,各种大小不同的圆的画法.而对于比较难的平面图形的绘制,则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A级学生要求能独立绘出,而B级学生则要求运用徒手绘图的方法绘制出来即可。这样设计出的教案,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辉,使学生即能吃饱又能吃好。再次是学生学习方面,备课时我们要把学生学习的困难作充分估计,课前把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先作好准备以便提前想好随机引导和及时帮助,防止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在课堂设计上,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掌握新信息新技术,吸收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充实自己,尽量多挖掘一些课本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课程从“体”开始,以“体”为线(基本体、组合体、零件体、装配体),轴测图的画法、实体模型的生成紧相随。突出形体分析,注重读图训练,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还按“体”的表面特征内容及其画法类型,进行整合、重组模块。在每个模块中介绍其投影画法、规定、标注、AutoCAD的实现等,脉络清晰,形成了新的体系、新的风格。在此期间教学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绘图的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化抽象的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达到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的目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物教学也是直观教学的重要方面,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向大家展现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机械零件。例如,在学习圆周等分时可用六角螺栓或螺母;学习圆弧连接时可用气缸垫;学习基本体时可用活塞销,活塞环。通过展示这些零件,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制图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将投影变换、截交线相贯线的求解等模型演示效果欠佳的投影几何学问题用AUTOCAD及CAXA等软件制成三维动画,在教室中的大屏幕电视上播讲,使学生能在任意角度观察到所求问题的投影变化,降低了相应知识点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精讲多练,提高学生识图绘图水平
关键词: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90-04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工作重要的基本建设内容。教育部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西安外事学院“机械制图”课程经过多年建设,于2012年4月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12月经专家评选后,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总结本课程多年来的建设与改革工作,主要经验与体会如下。
一、创新课程新体系,改革课程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生产实践中充当着机械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在工程界起着表达、交流设计思想的语言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各门学科也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也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变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院校工程图学的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变化。基于“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绘制和阅读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科学,也是机械类专业和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近五年来,课程组积极进行本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根据应用型工科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整合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等三门专业基础课,建设出新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及其课程体系,并进行教学的实践工作。长期以来,“机械制图”课程一直是主要教授尺规绘图技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也成为学习该课程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之一。因此,在课程知识结构的改革上,我们构建出主要包括制图基础、投影原理、表达方法、专业制图、绘图技术和计算机绘图基础等知识体系(模块)。制定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点,如图1所示,依据知识体系(模块)安排的章节知识内容见表1。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既可保证工科类专业所需的投影理论、制图基础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避免相关内容的交叉与重叠,缩减教学课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新学科不断增多,基于教学改革需要,各门课程学时数相应减少,“机械制图”学时已从72学时减少到68学时,后又减少到64学时,但要求的教学内容删减很少,反而会增加适应现代需要的计算机绘图内容。为此,我们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1.改革传统“粉笔+黑板”授课方式,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为此,课程组陆续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课件引入课程教学中,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充分发挥课件容量大、密度高、信息广泛等特点,内容生动,直观逼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课程组建设出“机械制图模型室”,即配备相关教学模具,建设多锥体、多柱体、基本体、叠加体直观模型库和相关典型零件与装配图挂图库。这些建设既为课程中的空间点、线、面投影等较为抽象问题的讲授提供帮助,又为零件构形等直观教学提供基础。建设的“机械制图直观教学陈列室”,不仅为增强学生对正投影法原理、点线面的投影规律的理解,以及基本体与叠加体、立体表面截交线、相贯线的认识与理解提供有效帮助,而且通过这些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对机械零件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效果。
3.将计算机绘图技术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将三维实体绘图软件的应用引入课堂教学,使计算机绘图的表达形式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起工学院CAD微机绘图室。课程组不仅将计算机绘图教学面向全院全面铺开,也为学生计算机绘图上机实践提供条件。
4.积极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课程组增加课程的实验内容,先后开出“轴套类零部件测绘”、“减速器装拆与测绘”、“虎钳的装拆与测绘”等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利用CAD机房建设三维动画库。为了增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课程组还将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开放实验室与“机械制图”课程相结合,每学期利用课外时间分别开设AutoCAD、Solidworks等与“机械制图”课程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此外,从2012年至今,在工学院的支持下,我们举办了两届“西安外事学院CAD技能大赛”,学生参赛热情高,参赛人数多,有力地推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5.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化”教学,并对每个项目进行“模块化”处理。各模块的教学内容采用“渐进式”,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加强直观性;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分项目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此外,课程组进行课程“试题库”建设,分别建立出单选、多选、填空、作图等分题库,为试题的规范化、科学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打下基础。这些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及试题规范提供有力的支撑。
6.加强课程网站建设。课程组利用本课程先后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机遇,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出“机械制图”课程立体化教材和教学支撑系统,在校园网上建设出本课程网站,列示课程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提供较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目前,完成了本课程的部分章节视频教学录像工作,链接到校园网上,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三、精品教材建设
精品教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体现。早在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中,就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高校教材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工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规划中,我们专门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前述“创新课程新体系,改革课程内容”的思想,组织教材编写力量,先后出版质量较高《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出版)两部精品教材(见图2)。由于“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辅教材配套齐全,使用效果较好,在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机械制图”课程精品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坚持以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宗旨,遵循机械制图的认识规律及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机械制图能力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所出版的“机械制图”课精品教材表现出如下特点。
1.重视基础理论。该教材以点、线、面、体的投影理论为基础,经过立体―平面―立体的思维过程,加强投影理论、构形设计、表达方法、绘图能力、制图规范五大基础内容的教学,有利于立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表达创新设计思想的能力。
2.注重实用性。该教材在编写中按照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和工程实践相结合,能够将说明投影基本原理和投影制图的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纳入教学内容。
3.重视手工绘图。教材能以“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训练”需要,考虑在日常设计及科技思想交流时,用手工绘图比较方便,介绍徒手绘图方法,以重视手工绘图能力的培养。
4.培养跟踪现代机械设计绘图学科前沿的意识,介绍计算机绘图原理与应用。该教材介绍现代机械工程设计绘图主流软件,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绘图的现状和发展,适度打开科学前沿窗口,激励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专门编写“计算机辅助绘图”一章,以国际著名绘图软件AutoCAD使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5.遵循国家标准,科学规范。该书所涉及的国家标准全部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基于上述特点,该教材既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规划建设教材,被入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出版的“21世纪应用型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类”。由于教材较好地表现出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教材出版后,即被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推荐参加“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的评选。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高等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工作。目前,本课程组已初步建成一支知识结构较为全面、年龄结构适合、学缘结构合理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团队。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我们提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目标,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科发展目标,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制订具体培养计划,现已取得较好效果。
1.从助课、辅导、批改作业做起,年轻教师初上讲台必须试讲,由老教师检查教案和课件,对新来青年教师安排课程教学辅导工作。
2.实行年轻教师导师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在导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撰写讲稿,进行试讲,然后承担课程主讲任务。同时,对他们进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师德教育,积极提高年轻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思想道德水平。
3.建立听课和评课制度,发挥老教师和系主任的教学监督作用,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授课质量。
4.安排青年教师参加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课程教学规律,撰写教改研究论文,并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工作。
5.对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专门培养计划。每年都有青年教师到国内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支持青年教师提高学历,要求新来的硕士生尽快地攻读在职博士。定期召开课堂教学方法研讨会和教学方法交流会,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措施得当,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较好成效。青年教师不仅正在茁壮成长,而且在校、院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比赛大奖,主持的“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整合与改革”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五、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特色
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本课程陆续完成有关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其内容及特色如下。
1.详尽地公开我校“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全部资料,包括申报材料(本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ppt格式)、教学资源库、习题与试题库、实践教学大纲(典型零部件测绘)、参考文献、教学与研究、教学效果与成果(校外专家评价、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教学录像、学生典型CAD作品集、学生获得的相关CAD操作技能证书等,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完全公开。
2.完全公开我校课程建设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图片库、电子挂图、三维动画库、电子模型库、视频库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为教学资源公开、共享、交流做出有益贡献。
3.完全公开我校课程建设出的电子挂图、习题集、模拟试题库等,为学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学习提供快速、便利条件。
4.公开展示我校学生CAD三维实体造型的作品、典型的二维CAD零件图及装配图等作品,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发挥有益作用。
5.公开展示我校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AutoCAD机械设计)”以及“Solidworks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技能证书”,证明本课程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6.计算机辅助设计开放实验室与“机械制图”课程相结合,每学期在课外时间,实验室都开设与该课程的相关课程,如Solidworks、AutoCAD等,与本课程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现代设计软件的能力。
7.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开放实验室成立后,自2012年5月开始,先后举办两届西安外事学院CAD技能大赛,参赛学生较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已完成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资源清单如下:(1)申报材料(西安外事学院“‘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申报表”);(2)课程介绍(主要历史沿革、课程内容、特色和亮点);(3)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简表、教师队伍整体情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5)教学大纲(“机械制图”教学大纲);(6)授课教案(电子课程教案);(7)多媒体课件(.ppt格式);(8)教学资源库(图片库、电子挂图、三维动画库、电子模型库、视频库);(9)习题与试题库;(10)实践教学大纲(典型零部件测绘);(11)参考文献(参考教材、参考书目、参考文献);(12)教学与研究(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3)教学效果与成果(校外专家评价、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14)教学录像(二位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15)学生典型CAD作品集;(16)学生获得的相关CAD操作技能证书。
六、课程建设成果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组先后取得的建设成果主要如下。
1.先后获得三项校级教学成果奖。①“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校教学成果优秀奖(2009.3);②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校教学成果优秀奖(2012.12);③紧贴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机械基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12)。
2.完成校级教改项目一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完成时间:2009.3―2010.3。
3.2012年4月,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12月,经专家评选,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主编出版课程教材两部:《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出版);参编出版课程辅助教材三部:《UG NX4 CAD精通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AutoCAD2007机械设计实例精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AutoCAD2010实例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5.建设出“机械基础系列专业基础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支,课程组一位教师获“省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表彰,课程组一位教师获得“校教学名师奖”。
6.课程教学较好地完成国际教学交流工作。2012年9月,我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4学分)、“机械制图”(3学分)课程,成为西安外事学院与韩国X南理工大学互认学分课程,课程组承担韩国X南理工大学来我校学习的15名韩国交换生的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得到韩国岭南理工大学师生的一致好评。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改革对培养具有较强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几年来,我们在培养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一些探索,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不仅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且该课程于2012年被评为西安外事学院精品课程,于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所出版的精品教材得到全国多所院校使用。本教学团队,将不断努力,继续建设好这一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R].1997.
[3]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R].1988.
[4]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问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R].2001.
[5]姚恩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6]张鄂.“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5,(3):148-150.
关键词: 《机械制图》 奥苏贝尔模式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分层教学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一门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较大。为搞好《机械制图》教学,针对技校学生的特点,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奥苏贝尔模式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就决定了学生获取最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他用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来加以分析,认为接收式学习并不都是机械式学习,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能使学生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采用相应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主动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发生联系的倾向)进行学习。
《机械制图》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但与中学时学生所接触的几何来说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非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
奥苏贝尔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
先行组织者是在课前的一种介绍性质的陈述,包括三种类型:概念的定义、概括和推理,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并提供参考构架,有利于引导学生把课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分化过程有三种形式:一是将较大范围的概念或概念分化为较小范围的概念或概括;二是用实例说明概念或概括;三是识别或讨论一个概念的特性。通过逐步分化,使学生在要教的知识层次里区分出每一个概念或概括,认识所学知识的各个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保证把新概念作为连贯的整体的一部分来学习。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备课和授课两个环节,根据奥苏贝尔模式的基本程序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是备课。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性的教案却是实现奥苏贝尔模式教学的必要条件。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而且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来充实提高自己。《机械制图》教师既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教案。
如何备合理性教案?在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再一个一个地回答问题,直至最后得到圆满的结果。如《机械制图》“视图”这一节可分解为:什么是视图?画视图前要做什么?视图为什么这样分类?何时何地画何种视图?如何画视图?首先要了解视图投影规律及各视图特殊表示方法。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
我在讲授《机械制图》课时,将每个教学课时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直观演示,引入新课。由于技工学校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机械制图》堪称天书。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示教板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并与已有的空间几何知识联系起来,消除学习的心理障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适当地加以启发,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在开始讲三视图的概念及投影规律前,先用自制的活动直角坐标系及形体模型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产生兴趣,与随后的重点讲授相配合,呈现语言表达对象的具体形象。它们相互印证和充实,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讲授的内容。
第二阶段为重点讲授,这也是分化的过程。在直观演示引入后,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这是一个飞跃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接受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因此在讲授中不平均用力,而是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详有略,对学生易懂的可略讲,讲清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利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如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位置关系是整个《机械制图》课的“引发点”。这节要讲清、讲透、讲活,为今后学习和应用铺平道路。“补第三视图、补缺线”是疑难点,可借助橡皮泥等道具,采用形体分析法逐一解剖,达到提高学生看图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的目的。
第三个阶段为小结练习阶段。由于以上两个阶段基本上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这时根据各个阶段内容不同,宜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结来浓缩教学内容,指明重点、难点和精华所在。借此对学生思维进行整理,使杂乱零散的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成珠”“连串”,理顺层次,使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利于学生信息归档储存、便于知识的迁移远用并转化为能力。小结练习阶段在奥苏贝尔模式中起到综合贯通的作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贯通,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各种练习,这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和能力的基本方法。学过的知识如不及时练习、运用,很容易遗忘,正因为如此,适量的练习非常重要。在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中,练习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留有必要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与课后练习,以使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和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练习题目的选择和设计,应紧扣教学要求,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注重典型性,减少盲目性,以增加练习的质量,练习的形式应多种多样,避免重复与单调。如课堂提问、学生示范作图、互相讨论、互相检查、测试过关,等等。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发挥学生自主性,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学生只有在浓烈的民主氛围中,轻松的情境下,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对学生的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要充分利用学生求新、争强好胜、渴望成功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而不是随意批评甚至嘲讽学生,要尽量淡化学生对自己回答失败的自卑心理,以增强基础较差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尝试表现的欲望。在形式多样练习中,师生之间增进了了解,建立了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门学科,从而在本质上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个阶段为预习阶段。利用课上最后十分钟,对下一课时学习内容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阐述,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预习,以便联系旧知识,初步了解新知识,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信心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新课时才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奥苏贝尔模式的良性循环。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已大量运用于教学中。模型、示教板在观察主要特征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时,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模型、示教板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提高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录像、动画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不但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处、关键转变点充分凸显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如三视图的建立与投影规律,投影作图、剖视等都可自制幻灯片用于教学中。
三、分层教学
教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则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使他们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几乎是绝对的。学生的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的不平衡,都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不能用整齐一致的标准要求学生,而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目标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和满足,增强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激发投入学习的热情。
如中级工层次的教学培养目标是中等技术工人,作为一名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需要有较强的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而绘制完整的机械图样,几乎没有这种可能和必要。初中起点的中级工培养层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能力低下,绘制图样部分的教学要求,已成了这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拦路虎,极大地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学习的难度,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了该课程的学习。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我采用了降低学习难度的办法:如“基本体、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改为“基本体、组合体尺寸标注的识读”,“零件及部件表达方法的选择”改为“零件及部件表达方法的识读”,“零件及部件的尺寸标注”改为“零件及部件尺寸标注的识读”,“零件及部件技术要求的标注”改为“零件及部件技术要求的识读”,等等。
总而言之,技工学校的专业理论课老师应注意根据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琛.浅谈《机械制图》教学.职业,2010,2.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开展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以期抛砖引玉,引起领导和同行的重视,切实解决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使得学生更易学、更想学,教师更好教、更喜欢教。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任务驱动 空间想象 主导 主体 建模
在主管部门及学院大力提倡一体化教学的当前,对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与AutoCAD教学进行一体化课程整合已是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一线教师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CAD课程的开设,对机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如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需要打破。笔者通过多年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虽然在笔者学院模具专业已经进行了试验,但是还不够成熟,还须继续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的界定
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是指打破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体系、结构,实现基本理论、概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抛弃传统的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利用AutoCAD强大的二维与三维绘图功能,突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一制图教学难点。同时,运用机械制图的原理和方法,规范AutoCAD绘图。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的课时分配,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
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任务驱动型教材
(1)《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教材,于2012年9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2)《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习题册,于2013年1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2.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任务驱动型教材
(1)《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校本教材,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2)《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习题册,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3)《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课件,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4)《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教案,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5)《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CAD题库,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四、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教材实验
1.实验对象
2010、2011、2012年秋季入学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02101、102201、112201、112202、122201共五个技师班使用《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教材,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为参考,制订笔者学院实验班级教学计划。在CAD实训室进行授课,第一学期4周,第二学期4周,两学期共8周完成。教学活动按以上计划贯彻执行。
2.实验结果与分析
(1)教材的适应性。
第一,教材编写按照任务驱动型的要求进行,以具体的载体贯穿教学过程,符合技校生的认知特点。
第二,以机械制图为主线,以CAD为辅线,将知识点、技能点合理分配在各个任务中,便于学生接受。
第三,教材编写适用于一体化教学,在项目实施中融入工艺与理论知识,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与多媒体结合的形式,便于学生的理解。
(2)教材的科学性。
第一,教材的概念、原理、定义等内容的叙述清楚、确切,任务以及图形、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
参考文献写作准确,并且前后一致。
第二,教材的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正确。
(3)教材的实用性。
第一,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教法与学法,老师好教、学生易学。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
第三,理论与实践并进,改变了学生厌学的情绪,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材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第一,打破传统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体系、结构,实现基本理论、概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二,教材编写体现以教学项目引领教学的过程,以具体的项目载体贯穿教学安排。
第三,教材编写适用于一体化教学,在项目实施中融入工艺与理论知识,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与多媒体结合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
第四,利用AutoCAD强大的二维与三维绘图功能,突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一制图教学难点。利用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规范AutoCAD绘图。
(5)教材的完整性。
第一,教材由图板制图基本技能、AutoCAD制图基本技能、正投影基体原理及基本体三视图等十个模块组成。
第二,以机械制图为主线,以CAD为辅线,将知识点、技能点合理分配在各个任务中,由此构成了完整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课程理论体系及技能训练体系。
3.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改革与实践
在主管部门及学院大力提倡一体化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形势下,笔者学院依据一体化教学理念,对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打破传统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体系、结构,实现基本理论、概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为教学目标,组成了一门新课——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
抛弃传统的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并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采用了一种新的授课方式——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型。
笔者学院于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22201等五个班级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法试点。这些班为一年级新生,对机械制图所涉及的零件生产过程、加工方法、材料、公差等缺乏了解。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学习方法上与中学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区别。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有不小的困难。且这些班全部为男生,大多活泼好动,由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同,学生在学习上两极分化较明显。
从教学实验的结果来看,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教学的优点是显著的。但由于课程安排与传统制图理论课相比太紧凑,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略显不足,对教学效果有一些影响,这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4.初步结论
总体来说,教材、教学深度和难度适宜,符合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材编写上的一些创新,广大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度较高。
五、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94-03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生产实践中充当着机械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在工程界起着表达、交流设计思想的语言作用。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一般机械图纸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以及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在学生能力培养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基于《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绘制和阅读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科学,由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重大,为了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工科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几年来,我们课程组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并以加强能力培养为导向,对课程的教学及实践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学生们及同行的认可。
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创新课程教育理念。“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所谓机械图样,是指准确地表达机件(机器或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制造和检验该机件时所需要的技术要求的图纸。机械图样是人们表达设计思想、传递设计信息、交流创新构思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现代工业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和科技部门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资料,在工程设计、制造、施工、检验、技术交流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机械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设置“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即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而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
然而,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是,难以建立“实物”与“图样”之间的形象思维,这样直接导致的问题是,见到机件实体难以表达出正确的图样,而见到图样后又难以想象出对应的空间实体。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贯彻“从空间到平面,再回到空间”(即实物图样实物,见图1)的教育理念,即重视实体空间几何关系的分析以及空间几何元素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一系列绘图、看图练习,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使学生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改革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为了适应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组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故将传统的“画法几何”(以初等几何和正投影法为基础,把空间几何体用平面图样表达出来,从而在平面图样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机械制图”(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与现代绘图技术“计算机辅助绘图”(以交互式计算机绘图为重点,介绍AutoCAD绘图软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绘制各种机械图样)三门课程进行融合,组建为新的“机械制图”课程,为此,并将新“机械制图”课程内容设计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制图基础(介绍国家制图标准、绘图工具使用)、投影理论(介绍基本几何要素投影、组合体投影、轴测图)、表达方法(介绍视图表达、剖视剖面表达、尺寸标注)、专业制图(介绍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绘图技术(介绍尺规绘图与测绘、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计算机绘图基础(介绍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与配置、交互式绘图软件使用等),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新内容的设计符合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3.加强课程的直观教学。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学校的支持下,课程组建设出了“机械制图模型室”,即配设了相关的教学模具,建设了多锥体、多柱体、基本体、叠加体直观模型库和相关的典型零件与装配图挂图库,这些直观教学用具建设既为课程中的空间点、线、面投影等较为抽象问题的讲授提供了帮助,又为零件构形等直观教学提供了基础。利用这些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效果。所建设出的机械制图模型室,不仅为增强学生对正投影法原理、点线面的投影规律的理解,以及基本体与叠加体、立体表面截交线、相贯线的认识与理解提供了有效帮助,而且通过这些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较好提高学生对机械零件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效果。
4.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授课方式,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教育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为此,课程组先后开发出《机械制图》课程多媒体课件30余集、素材库60余件、动画片20余集。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充分发挥课件容量大、密度高、信息广泛等优势,内容生动、直观逼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引入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配合本课程的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课程组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出“机械制图”课程立体化教材和教学支撑系统,并在校园网上建设出本课程的网站,列示了本课程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此外,将本课程的部分章节视频教学录像链接在校园网上,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5.加强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学生本课程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实践教学,在学校的支持下,我院建设了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专用的CAD机房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绘图上机实践教学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提供了便利。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教学中还加强了课程的实验内容,先后开出了“轴套类零部件测绘”、“减速器装拆与测绘”、“虎钳的装拆与测绘”等实践教学项目,并利用CAD机房建设了三维动画库,以提高学生的机件测绘与绘图能力。
6.将计算机辅助绘图全面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为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工程设计的需要,本课程将计算机辅助绘图全面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主要以国际著名绘图软件AutoCAD使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同时,并将三维实体绘图软件的应用引入课堂教学,使计算机绘图技术的表达形式更加生动、直观,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了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课程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开放实验室条件,每学期利用课外时间分别开设了AutoCAD、Solidworks等与“机械制图”课程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
7.举办CAD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现代设计技能。在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开放实验室建成后,在工学院的支持下,从2012年开始,课程组每年举办一次“西安外事学院CAD技能大赛”,学生参赛热情高、参赛人数多,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现代设计技能。
8.促进学生获取CAD设计资格证书。为了适应计算机绘图技术的飞速发展,保证计算机绘图教学的与时俱进,以促进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学校的支持下,2008年我院成功申办了陕西省唯一的SolidWorks考试认证中心,使我校成为陕西省唯一的Solidworks考试认证中心的主考院校,主要用于我国计算机绘图员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为此,在计算机绘图教学中,除了以AutoCAD为主体教学软件以外,还向学生开出了“SolidWorks计算机辅助设计”选修课,以提高学生对CAD软件的应用能力。几年来,每年使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考试――AutoCAD机械设计考试)和“SolidWorks操作技能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重要技能。
9.建设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利用建设省、校级“机械制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时机,在校园网上,建设出了“机械制图”精品共享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典型零部件测绘)、授课教案(电子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ppt格式)、教学资源库(课程图片库、电子挂图、三维动画库、电子模型库、视频库等)、习题集、模拟试题库、参考文献、教学法研究、教学效果与成果(校外专家评价、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教学录像、学生典型的二维CAD零件图及装配图作品集、典型CAD三维实体造型的作品集、学生获得的相关CAD操作技能证书等,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内容丰富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公开、共享和交流。
10.积极建设精品教材,服务课程教学。1988年11月,前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课程组一直十分重视并积极加强精品教材及其辅助教材的建设工作,以便为课程教学提供优秀的知识载体和工具。2014年,课程组主编出版教材两部:《机械制图础》、《机械制图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几年来,课程组还参编出版课程辅助教材三部:《UG NX4 CAD精通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AutoCAD2007机械设计实例精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AutoCAD2010实例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这些教材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
在加强能力培养的“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课程组先后取得的主要实践成果如下:
1.先后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校教学成果优秀奖,2009.3);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校教学成果优秀奖,2012.12);紧贴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机械基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12);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7)。
2.完成校级教改项目3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2009B5);以教促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法在省级精品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B9);融合第二课堂,提升CAD能力,推进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2015B10)。
3.2012年4月,本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12月经专家评选,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主编出版课程精品教材两部:《机械制图基础》、《机械制图习题集》;参编出版课程辅助教材三部:《UG NX4 CAD精通篇》、《AutoCAD2007机械设计实例精解》、《AutoCAD2010实例教程》。有力支持了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和学生CAD技能培养的需要。
5.建设出“机械基础系列”专业基础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支;课程组一位教师被表彰省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一位教师获得校教学名师奖;先后有四名教师获校优秀教师和校先进个人。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具有较强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几年来,课程组在培养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增强学生能力培养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不仅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先后获得了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的精品教材和课程辅助教材已得到全国多所高校的使用,教学实践证明本课程的改革是成功的,对应用型工科人才的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R].1997
[3]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R].1988.
[4]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R].2001
[5]姚恩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6]张鄂.“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5,(3):148-150.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101-01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同时它是职业教育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画法几何知识、投影制图基本理论,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能否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关键也就在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从事机械制图教学二十余年的教师,笔者见证了从经典教学模型、实物、橡皮泥、挂图到现在多媒体、投影仪、动画视频、软件应用的教学手段的变迁,在这里略谈一些体会。
一 经典直观教学手段仍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适时运用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并通过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语言,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制图模型是教具室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囊括了从基本投影体系到基本体、组合体、轴类零件、叉架类、箱体类零件模型及简单的装配体模型,通过将模型展示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观看、揣摩这些常见形体的基础上,再通过与相对应的挂图相结合就能更好地识记、理解内化此类空间图形所对应的视图,并促成学生思维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有效转化。如学生用橡皮泥堆砌、切割所绘物体这样的原始手段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将图像、声音、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有很好的直观性。但是任何好的事物也都有其缺陷,就像采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要绘制的物体,并且能很好地实现物体内部结构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但是这些都比较偏于突出结果,而对过程并不能很好地展示,视觉效果固然好,但是过眼就忘,印象不深,进不了大脑。因而,电子教案不能代替一切,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切不可单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既要让学生看到结果,更要让学生知道过程。
如在讲授标准件和常用件这一章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大多为国标制图规定画法,比较抽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在图样中连接件的各个位置图线画法,制图教研室老师花费大量精力制作了各个标准件的制作、加工以及各种连接件的工作流程视频动画,在学生理解实践工艺流程的情况下,理解国标中关于标准件和连接件的画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 制图软件(CAD)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手工绘制的图样很少,都是电脑绘制的图样。以前,高职学院机械制图与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不仅增加了学习课时,而且教学效果差。我们经过课程改革,将两门课合并作一门课,按1∶2课时比例讲,先讲机械制图,后讲CAD,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CAD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时刻谨记国家制图标准,如线型、线条比例尺寸标注规范等,每讲一节CAD内容,都要对相应的机械制图知识进行强调,每一个节点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CAD制图练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理论课上机械制图五模型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现在利用CAD软件,在平面的机械制图学习中所遇到的图例,要求学生先在CAD中绘制其正等测模型,这样不只是解决了模型问题,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年实践的不断摸索,使得这两门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一点特别适合在组合体的视图画法这一章中使用,制图教学中,组合体视图的教学是难点问题。现在,用CAD制造三维模型,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大大加强了,特别是在利用CAD绘制正等测图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轴测图的尺寸走向及方位感。
四 零件测绘对机械制图学习的促进作用
机械制图在实际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诸多高职院校,此门课程的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善之处。首先阐述了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引言
图纸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进行精确地绘制。各类工程都离不开机械,且随着工程日益复杂,机械也不断改进。为明确机械的尺寸、结构、性能及工作原理,常通过绘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解。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许多高职院校的工程类专业都开设有机械制图课程,在学习中,学生需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足够的绘图技能,并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中。但从目前来看,该专业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适应新环境下的要求,需对此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优化。
1.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语言,科学的制图能够令人完整清晰地了解机械结构,熟悉其各项功能及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利用率,使机械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图纸的绘制和识读是关键内容。以往多采用趴图板式手工绘制的方法,效率较低且精准度不容易把握。现代化工程对制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效率和精确度,计算机绘制成了当前的主要绘图方式,尤其是AutoCAD技术的应用。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包括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等。三者的教学目标一致,但很多高职院校都将他们分开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测量、公差等知识的匮乏,在绘图时就不利于尺寸的标注;部分学生无法熟练掌握CAD绘图技术;加上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使得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对课程加以改革。
2.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措施分析
2.1.教学思路的改革
该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即要具备将立体机械想象为平面图形,以及将平面图形想象为立体机械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准确地绘图、识图。许多学生面对着给出的平面图,无法想象出相应的机械实体,包括形状、结构等。或不能准确地将实体机械转换为平面图。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采用实物教学的方式,令同学直观形象地认识立体图和平面图。如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教学中,可将圆柱、棱柱、圆锥等典型实体直观展示,令学生了解其相应的视图。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图像简单化,培养学生空间平面相互转换的思维。实物教学一来可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感性认识;二来可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二维投影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在节省板书画图时间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其中的变化。
2.2.教学内容的改革
与普通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可能稍处于弱势地位,教材应根据其接受能力选择。对于那些在实际中应用较少的难点内容,应适当地降低比例,加以简单介绍即可。如复杂形体的截交线一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实际应用较少,所以学生只需掌握简化画法。同时,绘图技术越来越先进,教材内容应及时更新。对不适合当前要求的陈旧内容,应做出相应的删减和调整。如尺规作图、多边形画法等,利用计算机绘图较为容易,这部分内容可略去。此外,教师教授时应加强对教案质量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仔细研读教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任务,并将其划分为若干部分,逐一解决。如组合体三视图画法一节内容,先令同学了解基本概念,然后学习绘制方法,最后是相关信息的标注。这种分步骤教学层次清晰、内容完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2.3.教学方法的改革 部分高职院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言堂”现象明显,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针对此需要将新课改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手段方面,可积极引入多媒体。部分学生初学时空间想象力不足,此时可借助多媒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对实体进行旋转、放大等操作较方便,效果更生动形象,使同学清楚地了解平面图向实体转换的动态过程。计算机绘图是当前的主要形式,但并不意味着手工绘图就被淘汰,相反很多时候手工草图依旧十分重要。如在现场观察时,进行草图的初步绘制,手工绘图往往要快于计算机,所以教师还应加强此方面的教学。 2.4.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机械制图的实践性较强,且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实践。如经常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绘制图纸的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课程结束前应做好相应的安排,如抽出一周时间专门学习零件测绘,测绘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以获得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将课程与实际工厂相联系,在学习过理论知识后,安排学生到工厂参观。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际接触,能使同学更加形象地了解实体与图纸的转化。而且,课堂上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工厂中很容易便可理解。
2.5.以就业为导向
机械制图专业在实际中应用范围较广,未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很大。高职院校如何取得竞争优势值得深思。这必然要求增加就业指导内容,在校期间就令学生深刻了解到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并朝着这一方向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中,除了专业技能,学生还要把握近些年该领域的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热了解就业程序,根据自身能力做好就业规划;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熟悉相关知识。
3.结束语
各类工程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随着机械制造水平的提升,机械变得更加复杂。机械制图是一门以图样的形式准确表示机械结构形状及尺寸、原理的课程,在许多高职院校都专门开设有这门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由于诸多原因影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培养实用型人才不利。为此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玉芳.浅谈高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2,20,(6):109 110
[2]秦艳.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创新浅析[J].湖南农机,2012,24(6):11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