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7 07:19: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镇文化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目前,乡镇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乡镇文化建设逐渐迈向正轨。乡镇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乡镇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乡镇文化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党政方针的宣传。党与政府的政策方针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宣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从而在群众中得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不断传播新的文化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2)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丰富精神生活。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从而有助于保证农村的稳定,包括精神文化的满足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3)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构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而且还能够增强群众的凝聚力。通过文艺表演等方式来改善人们不良的业余爱好,使得广大的乡镇群众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乡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乡镇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城市相比,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看书、看戏、看电影等需求。总体上还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
(1)乡镇基层文化活动单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乡镇居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压力逐渐地减轻,乡镇居民非常向往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乡镇的文化生活依然停留在温饱之前的水平,主要是以打麻将、打扑克及看电视为主,文化活动的品种相当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及蔓延,不仅影响乡镇居民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
(2)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乡镇文化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基层干部的认识有限,在文化工作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
(3)缺乏专业型人才
由于机制与体制的不完善,致使长期以来,不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以外的其它工作。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文化站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随着农村原有的文化人的“老化”,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特别是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4)公共文化设施不改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学校、卫生服务站、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得到改建或新建,相比之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从整体上看很多乡镇没有文化阵地,现有的设施设备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地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所以导致乡镇文化吸引力不够强。同时,农民整体文化生活水平偏低,再加上各地都在搞开发,有些村属于乡镇新区建设范围,文化中心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产生村与村之间文化建设不平衡,差距较大的现象。
三、完善乡镇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集资为辅、民间资本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建立资金统一管理、经费项目上报、审批、验收制度,确保文化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
(2)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辅导
文化主管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如何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分类指导,明确措施,抓好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等负有责任,在中央提出乡镇建立综合文化站后,县(市)文化部门应该按照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密切与教、科、体育等部门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其职能将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当前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担子更重了,对综合文化站指导的要求更高了。
(3)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大力开展舞动乡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等工程。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引导、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4)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做到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乡镇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建设基地,以乡镇居民为基本的对象,努力发展村、乡镇、县等场所的文化活动阵地与文化基础设施;其次要加大对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渐完善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在征求乡镇居民同意的情况下,添置必须的文化器材;最后,乡镇领导可以运用激励手段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将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加快乡镇文化建设的进程。
(5)提升乡镇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与人才数量
要做到提升乡镇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与人才数量,首先要对乡镇文化建设事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要加大挖掘社会专业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的骨干的力度,并且为文化建设的人才提供各种各样的保障,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可以安心地进行乡镇文化建设工作。
四、结束语
乡镇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乡镇文化建设,加大建设力度,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并将乡镇文化建设的思想渗透在乡镇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舍本逐末,为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群众的文化需要这个根基。我们要大力发展繁荣乡镇文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统筹文化资源配置,构建文化服务网络,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才算真正达到了小康。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 农村群众文化 带动
一、农村群众文化互动的特点
第一,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不断增多。现阶段,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的关注,参与文化生活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并且文化活动也成为了大多数人们的重要需求。农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参与文化活动,更好的丰富了自身生活,形成了良好的文化风气。
第二,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不断丰富。在以往,农村的文化活动仅仅停留在散步、跳舞与聊天等阶段,文化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在长时间的互动中,新的文化互动形式逐渐被提出。通过文化活动的不断发展,文化活动形式也逐渐丰富,常见的戏剧、排舞、秧歌等文化活动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活动。
第三,农村文化活动逐渐规模化。在国家文化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下,人们对于文化活动的认识也逐渐提高,并且各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活动的规模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文化活动中,并且主动的担任文化活动的领导者,文化活动的规模逐渐扩大,并且影响了越来越多的群体。
第四,农村文化活动的质量大幅度提高。高质量,是现代农村文化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同地区的文化活动形式不同,人民群众通过相互交流与学习,逐渐的形成了特色化的文化活动,并且文化活动的整体质量大幅度得到了提高,高质量化与精品化逐渐成为了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二、乡镇文化站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几点关键
(一)深入了解农民文化需求
在乡镇文化站开展日常工作中,要充分的考虑到群众的具体需求,并且将文化发展的空间进行积极的拓宽,更好的促进地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文化站的工作大多数以应付检查为主,并且文化站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并不是集中在促进文化建设上,文化活动的开展难以真正的满足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文化活动工作重点并没有真正的集中在开展文化活动组织与创作上。文化站日常工作过于趋向于完成任务,难以真正的了解基层农民的需求,文化活动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近些年以来,农村地区文化活动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文化站管理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要想真正的做好文化站的日常工作,就必须将日常工作逐渐的转变为多样化、开放化,并且深入到农民群众中,了解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文化站的基层工作人员,需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并且以文化站作为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根据地,以为人民文化生活服务作为工作的核心思想,真正的促进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
(二)加强文艺人才的培养
文化建设工作,需要有力的人才基础作为支撑。近年来,随着各种农村地区文化演出的举办,使得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显现出一片繁荣的情况。但是,这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仅仅是一种“送文化”的活动,演出人员离开时,该地区的文化生活依然没有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数有限,并且很多人员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管理的精力与能力。乡镇文化站的管理者在开展日常工作中,要深入的对于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建立完善的文艺人才培养计划,争取建立良好的文艺人才队伍,最终实现自主举办文艺活动,促进地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农村地区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才的回归,农村地区人民中涌现出了很多的文艺人才。乡镇文化站在开展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举办培训、艺术交流等不同的活动,对于文艺人才进行培养。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可以有效的将以往送文化的形式,转化为发扬文化、培养文化。广大的农民群众从以往的享受者逐渐的转变为参与者,更好的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生命力。
(三)重视文化活动的持续性
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保证良好的持续性,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发展。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中,需要注重开展特色化的文化建设,以品牌意识来打造文化发展,并且更好的为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文化建设的后续力量与特色文化的打造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真正的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与特色,才能真正的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推向高质量、持续化的发展道路当中。乡镇文化站在开展工作中,要对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进行了解,并且对于不同地区的生活特点进行把握,充分的对优秀文化进行开发,通过合理的品牌定位,提高当地文化活动的特色性。
(四)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环境
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文化发展环境的建设上,要以长期发展为首要目标,建立合理的人才管理制度,并且加强资金投入,完善各项管理政策。群众文化环境的建设工作,是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构建文化建设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对于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支持,打造专业的文化队伍,并且对业余文化队伍进行培养,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在乡镇文化站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内外结合的方式,积极的响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针,更加深入的了解群众的文化诉求,贴近生活,更好的带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人员素质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农民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这也使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的和谐展及乡镇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带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文化建设工作中,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影响,因此需要重视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对乡村文化阵地进行改善和巩固,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高度重视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水平与各级领导的重视度息息相关,这就要求乡镇领导在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精心进行组织和策略,从而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充分的发挥文艺队伍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做为乡镇领导,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重视文化工作,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其能够更好的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在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各级领导需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全面的发展乡镇群众文化。特别是乡镇文化部门,更要树立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根据乡镇文化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文化设施和设备,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实现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乡镇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建设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创新,能够更好推进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乡镇文化工作人员,需要针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性发展策略,突出当地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特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但整体处于上升的趋势,这也有效的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提升,而且广大农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要能够把握当前农民的文化需求,从而抓住当前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首先,乡镇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此来基础来创造出与农民审美需求相符合的文化作品。其次,乡镇群众文化内容要与普遍民众生活相贴近。文化主题要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乡镇群众文化生活内容进行不断丰富,体现出真实的情感,从而带给广大农民群众思想上的启迪和审美上的享受。最后,大胆创新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文化内容要以当代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展现,有效的冲破传统文化形式的束缚,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来对乡村文化进行宣传,增强乡村文化对村民的吸引力。另外,还要将当地优秀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更好的推进乡镇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乡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在具备完备的基础设施情况下才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乡镇领导还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保持人、财、物的充足供应。可以在各村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中心户及文化大院,加大文化阵地的拓展。各乡镇也要重视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并将综合文化站有效的利用起来,使其充分的发挥文化场所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手段,加快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构建完善的群众文化网络。
四、加大资金投入
任何工作没有资金作保障都是一名空话,恢复重建乡镇文化站,除了文化站专干的基本待遇要列入县财政预算,各乡镇文化站的设施设备的添置与更新、文化站办公环境的改善以及每年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乡财政每年庖根据实际需要本着节约的原则,适当安排经费。因为文化站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靠自身的努力来支出这些项目实在是无能为力。提供办公场所、添置必要设施设备只能完全依靠乡政府的财力。文化站即使能开展“以文补文”的项目,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只能作为群文活动开展不足部分的补充。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
五、丰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
乡镇文化站是乡镇各区域各种文化的集结点,是乡镇文化的核心,以合适的集结方式把广大群众的各种文化活动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大众文化活动群体。完备地组建结合点是完善乡镇文化网的重要措施。为此,乡镇文化站要积极吸收各种专业文化艺术团体和业余文艺团队,增强乡镇文化的实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建设;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的组成力量,促成以大托小、以强扶弱的发展策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多元化建设。
六、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
各级部门应将文化馆、文化站队伍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切实落实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以此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特别要重视培养年轻的专业文化人才,形成农村老、中、轻相结合的良性专业人才队伍梯队,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七、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乡镇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各地也加快了文化资源重建工作,这对于乡镇群众文化传播都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有效的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快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为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加强乡镇群众文化建设,还有效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镇党委、政府为了使这次节能宣传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加强了对节能宣传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吴治全同志、镇长陈志刚同志任组长,分管副镇长 同志任副组长的节能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将节能宣传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力求抓紧抓好。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政办副主任李芹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镇机关的节能宣传工作。同时明确了我镇的节能宣传周“节能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宣传工作主题,使我镇的节能(工作总结)宣传工作形成了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干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文件下达后,镇党委、政府就在6月4号的全镇干部职工大会上学习传达了江府办函[XX]83号《关于开展XX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并利用会议、标语、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使全镇干部职工真正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关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通过宣传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克服能源困难的有效措施,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作风的有力体现,从而提高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自觉遵守机关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及规定。
三、突出重点,严控节能降耗关
一、加深对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
有资料报道“事故那么多,查来查去老是那些原因,且都是人为原因,这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难道仍然困在经济圈里……,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来认识。”所以安全生产的严峻现实,绝非仅仅是经济和管理问题,还是文化问题。
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统一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有利于强化乡镇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自主保安能力和矿山的抗灾能力。这是一项很好的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使最基层的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对所管理、施工的生产场所各种职责、不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地掌握和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所以开展乡镇矿山安全文化的建设,以提高矿山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具有潜移默化教育人、规范人的作用。是预防事故的一项“人因工程”,是一种“软”对策。也是面对21世纪安全保障的明智选择。
二、做好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工作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以人为核心,以保护全体劳动者在生产活动的氛围内的安全与健康为目标,以安全科学为手段,媒体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1、建立工作机构。
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制定计划,抓基础工程,按企业安全文化四个体系:安全保障预防体系;安全制度约束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减灾应变体系。结合乡镇矿山工作的特点、实际,成立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机构或称专门委员会。加强对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应由各矿(场)业主(或分管安全负责人)直接负责这项工作,除此之外,各矿山的施工队、班组、岗位都选定负责人,组建以矿(场)为重点的单位,形成自然的完整网络,并制定以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的试行方案,为其实施这一工程打下基础。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技术骨干业务工作。
为了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制定开展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利用各矿(场)生产调度会、安全活动会、各矿(场)点的宣传墙报、场(点)标语、安全警句等形式,把安全文化的内涵、作用等进行广泛宣传,达到文明生产。并在专门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修改、完善试行方案中,选出具有一定现场管理经验的人员参加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训班学习,以使他们能了解掌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成为技术骨干。
3、建立激励学习与约束制度,调动全体从业人员学习乡镇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新入矿(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上岗,其他工种(包括特种工种)、岗位人员都应按规定的内容、时间进行学习,并结合考勤制度、学习纪律等各种手段,与各矿(场)安全经济责任制挂钩,对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员、班组,给予必要的奖励,对那些马虎应付、失职人员予以处理,以调动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来参与矿山安全文化建设。
4、明确责任,履行职责
在编排年度企业文化建设活动项目、内容、目标和负责部门、负责人计划时,把安全文化建设列入相关的部门、人员身上,各矿(场)点的考核内容,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职责及明确责任。在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宣传安全生产先进事迹的同时,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予以曝光,形成舆论监督,利用事故案例,用事故中的教训来教育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珍爱生命。
三、加强减灾、防灾应变工作,完善矿山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以人为核心,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真正做到能预防事故,抵御灾害,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为了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加强减灾、防灾应变能力,应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各矿(场)作业队自查安全工作的同时,开展安全评比和合格矿(场)评比、设备卫生效益竞赛等活动,以提高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并由乡镇矿山主管部门派专职安全员跟踪检查,对作业场所不安全隐患较多的岗位进行重点管理:
1、矿(场)安全工作是乡镇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在管理与技术上,应采取矿山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安全生产工作,把每个采矿(场)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具体人身上,抓矿工技术技能培训,对矿工在作业中敲帮问顶,遇到顶板较破碎,矿岩地质结构判断能力等操作技能进行一帮一训练。在加强对采掘作业面矿井工作面、运输线的安全巡查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新技术(如支护方式及采掘工艺),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提高,减少伤亡事故。
2、采矿工作面的作业粉尘、通风、供电、水灾、有害有毒气体、爆破易引发火灾等应采用安全系统工程进行预测分析,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寻找出各类事故的隐患,以作为日常防患,采取预防措施的重点:如采用湿式打眼,设置喷水装置减少作业粉尘,作业场差,危险性大的作业场所,专、兼职安全员跟班督促现场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对不安全的行为起着控制作用;检修需动用电焊、气割、动火等工作规程,对不安全的行为起着控制作用;检修需动用电焊、气割、动火等工序,建立区域内用火制度,杜绝可能引起的火灾隐患。
3、采取可操作检查表、卡等手段,预先明了生产实际和安全状况,如建立信息卡,分别用A、B、C、D、E卡五种运行方式,使生产作业有序进行。
A卡:已处理事故隐患上报卡,是队、班或不安全隐患场点,经处理整改的事故隐患,向专管委员会汇报。
B卡:班、组请求队处理事故隐患上报卡,施工作业班、组发现事故隐患或接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无能力处理,请求队解决。
C卡:作业施工队请求矿(场)处理事故隐患上报卡,是队发现事故隐患或接到班组请求队处理而无能力解决,请矿(场)解决填写的。
D卡: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卡,是上级相关部门进入现场安全检查或专门委员会对需要整改的隐患下达通知的整改卡。
关键词:乡镇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09-01
一、乡镇文化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基本设施简陋,活动不经常
由于各地的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同,乡镇文化基本设施建设存在着很大不平衡。就拿我县来说,上级每年都拨一些经费为文化站开展活动所用,但仍然存在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分析原因,一是政府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其工程建设难以立项。二是有些地方文化站虽然已经建成,但仅限于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一些活动。三是部分乡镇的文化站距集镇偏远,农民群众根本没有时间和兴趣到文化站去活动,致使门庭冷落,无人光顾。
(二)文化干部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不精通
目前,农村乡镇文化站专职干部年龄偏大,大多数在40岁以上,学历不高,职称偏低,业务能力较差。在我县做了一次调查统计,目前的36名乡镇文化专职干部中,40岁以上的人员占80%,专业技术中级职称的人员仅有两名。在乡镇事业机构改革中,擅自降低文化单位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将不称职的人员“改革”进了文化站。由于素质上的“先天不足”,这些人员从事工作难度较大,他们的水平一般仅限于自娱自乐,根本谈不上“精”和“专”。从目前情况来看,乡镇文化站精懂文化专业技术的人才较少,不懂文化专业技术而在文化岗位工作的人员却能找出一大堆。
(三)经费投入存在短缺,发展受到限制
造成农村文化滑坡的因素很多,经费短缺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文化站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均有财政全额拨付。有些乡镇除了正常拨付文化站人员工资外,还拨付些报刊费,小型活动费,但少得可怜,造成文化站的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外,有些乡镇虽然有了一些文化场地和设施,但疏于管理,造成文化器材破损毁坏;甚至个别地方还将上级配发的文化器材据为己有。由于这些现状的长期存在,从而限制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二、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一)充分认识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文化工作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党的十报告中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把文化建设内容写入了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党要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强调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充分体现了党对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许多文学艺术形式都产生于民间,以群众文化的面目出现,群众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发挥着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巨大作用,是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本人作为一名乡镇文化专职干部,要利用文化站这块阵地,把我镇文化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二)着力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发展规划
一是要找准合理定位,从文化队伍,文化阵地,文化经费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的文化发展目标。二是要拓宽思路抓好落实。重点抓好原有的文化设施的更新改造。三是要配置一批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设施。四是要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五是要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在活动中有所娱也有所教。.
(三)大力加强乡镇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要建立文化干部的准入制度,将热爱文化事业和具有较高专业文化水平的能人选配到乡镇文化站。二是要抓好文化干部的自身建设,要使其努力掌握各种文化专业知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发展需要,逐步成为一专多能的行家里手。三是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艺人的培训力度。经常到农村开展文艺慰问演出活动,创作戏剧,不断提高文艺骨干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文化站的文化教育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提倡多样化,防止单一化,使活动开展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在活动内容上,要与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要与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结合起来,要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手段,将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思想,以抽象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艺术形象展现出来,将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给广大农民群众,从而使他们接受到教育和感染。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管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加强对全市乡镇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及其内容和方式的管理与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巩固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果,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百姓”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方针,努力建设以“设施健全、产品丰足、组织支撑、资金保障、运行规范”为框架的覆盖全市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基层文化设施完备、文化活动活跃、队伍健康发展、机制运行有效的良性运作格局,基层文化建设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民风文明、生活宽裕、市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
(三)进一步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建设、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等职责;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是与基层百姓生活距离最近、联系最密切的文化设施,担负着为群众提供最具体、最直接文化服务的功能。各县区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健身娱乐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全市乡镇文化站(文体站、文广站、文化服务站等)、村级文化室应按照《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统一规范名称为“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室、“农家书屋”规范为“村文化室”、“村农家书屋”。
(四)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要加快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设置,应包括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综合展厅、老人和少儿活动室、体育健身室、教育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要进一步充实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电脑、音响、健身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加快共享工程资源库和设备的更新,不断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功能配置。
(五)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文化设施,不允许挤占、挪作他用,已经被挤占、挪作他用的要坚决收回,做到守土有责。因乡镇建设规划需拆除文化站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按照有关规定择地重建,乡镇在作出决定前,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征得上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广场等大型露天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使文化场所发挥最大效益。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定时向社区居民和村民开放,开放时间要适应社区居民和村民的需求,乡镇(街道)级公共文化设施原则上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56小时;村(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原则上不少于28小时。因故需暂时不开放的,应提前一周向公众告知。
三、精心组织各类文化建设活动
(六)积极组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乡镇综合文化站要进一步加大免费开放力度,积极开展文化惠民、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传播文化和科学技术;组织开展公益性电影放映活动,指导村文化室、社区文化中心、业余文艺团队和农民文化户开展文化活动。要协助好县区文化部门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七)大力开展地方特色文化创建。各县区要深入挖掘区域文化特点,大力开展特色文化创建工作,选择适宜在本地开展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项目,推广普及,打造亮点。乡镇综合文化站要挖掘、保护、传承当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域特色文化,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八)着力办好区域节庆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端午、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期间,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以全市“和谐文化进万家”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和之春、之夏、徐福文化节、文化遗产日庆祝活动等系列节庆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加、便于参与的歌咏、读书、朗诵、文艺演出、陈列展览、书画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
四、积极构筑高水平、高素质基层文化人才高地
(九)巩固建设稳定的乡镇文化干部队伍。要切实加强乡镇文化队伍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要根据所承担的职能及所服务的乡镇人口规模等因素配置相应的专职人员。在选拔、任用馆、站负责人时,应征求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意见,把热爱文化事业,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综合性人才选拔上来。农村各行政村要明确相应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文化的工作,或由大学生村官兼职。
(十)加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加强对基层文化骨干、文化队伍的业务培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文艺观摩、参观考察、理论研讨、征稿比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落实分级分类、分工负责的培训要求,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一般情况下,确保市级培训每年不少于1期,县级培训每年不少于2期。
(十一)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工作。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捐赠或资助文化站。健全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和支持专业文艺院团改革中分流的演艺人员到乡镇、社区做文艺辅导员和文化指导员;充分发挥城乡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队伍以及其他具有一定专长的人员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担任文化义工和文化志愿者;进一步完善文化馆专业技术人员社区指导员制度,辅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形成较为固定的全市文化基层网络。
五、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十二)进一步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全市各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要立足职能、积极作为、统筹推进,加强与宣传、财政、城建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的比例,切实保证基层文化投入逐年增长。
(十三)进一步创新自我发展机制。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两大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巩固拓展“以文养文”、“以文补文”建设路径。积极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和农民自办文化,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经营能力。增强乡镇综合文化站“自我造血”、“自我营销”和对接市场能力,推动基层文化阵地长效运行。
(一)基础建设情况。“九五”期间,乡镇文化站建设有一定的发展。目前,全市__个乡镇中,113个乡镇建立了文化站。至20__年底,全市已建成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67个,徐州市“万册图书馆”镇32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个,“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4个。建成国家二级站2个,国家三级站51个。
(二)人员素质状况。全市113个乡镇文化站在职人员471人。业务干部为460人,占总人数的97.7。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68人,占比为35.7。中级职称人员为50人,占比10.6,初级职称人员166人,占比35.2。
(三)活动开展情况。乡镇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举办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各类知识培训,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二、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活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乡镇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这种体制,一是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文化站干部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三是乡镇政府对文化站投入少,管理不力。有的乡镇因财政紧张,出现文化站被出租、被挤占、被挪作它用、被拍卖的现象。
(二)乡镇文化站设施落后,阵地萎缩。近年来,乡镇文化站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全市113个乡镇文化站中,有76个文化站无活动房,其中无房站16个、危房站4个。乡镇文化站文化设施面积由“九五”时期的3万平方米减少到1.3万平方米,下降了56.7。有一些乡镇文化站,阵地萎缩、辐射功能差,缺乏设施器材和图书资料,加之管理不善,沦为“空壳文化站”。
(三)乡镇文化站队伍素质偏低,人才匮乏。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趋于老化,知识面偏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近年来,调进或分配的新增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
(四)文化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后劲。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江苏省和我市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可我市县、乡两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均未达到要求。
(五)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文化活动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往往仅限于逢年过节办几次卡拉OK演出或举办一些广场文化活动,而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在广大农村时有抬头,“__功”、“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仍有市场。
(六)文化站人员工资待遇偏低,拖欠严重。全市471名文化干部中,有10的人员发放全工资,每月1100元左右;60的人员执行国标工资,每月600元左右;20的人员实行定额工资,每月400元左右;5的人员只发200元左右的生活费;另有5的人员因财力所限停发了工资。无论实行何种形式工资,几乎都存在工资拖欠现象。拖欠时间一般在3至8个月,稍长一点的在10至20个月,最长的达40个月。目前,全市乡镇文化站人员均未办理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尤其是一些老民办站长已面临退休,至今身份仍没明确,退休后生活没有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建设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总理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进程。
(二)调整理顺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文化局是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站是基层全民事业单位。建议县(市)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实行垂直管理,将乡镇文化站业务、人事、工资等关系交由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定员。按照1992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化站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市乡镇文化站实际,建议每个乡镇文化站核定编制数为2人,即站长1名,业务人员1名。对于业务量较大的文化站可实行人员招聘制。招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可由文化站通过三产收入支付。对于目前遗留的43名老民办站长工资待遇问题可采取老人老办法,由市人事局、财政局、文化局联合发文,依据有关政策给予妥善解决。
(三)组织实施江苏省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
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关于组织实施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对今后凡是由乡镇政府投资兴建、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具有7个以上公益功能、实施创新管理体制的文化站,省政府将每站扶持30万元。为遏制我市乡镇文化站逐渐下滑趋势,缓解乡镇政府经济负担,建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组织实施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凡是乡镇建成标准化工程的文化站,市、县两级政府给予经济扶持,建成标准化工程的文化站其产权要明晰,即省、市、县扶持资金建成文化站的部分,其产权属县政府,交由县文化局代管;乡镇政府投资部分的产权属乡镇政府。
(四)进一步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投入力度
各 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的规定要求,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投入。建立徐州市乡镇文化发展基金,乡镇文化发展基金由市财政局按照各级地税部门开征的3文化事业建设费中提取。徐州市乡镇文化发展基金由徐州市文化局管理,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负责监督。
(五)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