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工原理教学

化工原理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21 04:33: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工原理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化工原理教学

第1篇

关键词 化工原理教学 课程改革 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及其他化学加工过程类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内容涉及化工、制药、轻工、石化等行业几乎所有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化工原理课程以单元操作为内容,以传递过程原理和研究方法为主线,研究各个物理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典型设备的设计方法,过程的操作和调节原理。由于本门课程理论化、抽象化的特点,造成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如何提高化工原理的授课质量,夯实学生对各个单元操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是每位化工原理授课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该门课程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高校所培养的化工专业人才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①我校在化工原理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这方面的探讨与实践,现把这些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由点及面,备课充分

我校化工专业目前使用的是张宏丽②等编写的《化工原理》,这本书内容编写规范、整齐,逻辑性强,很适合专科层次教学及学生自学。另外,我们还同时参考了贾绍义③主编的《化工原理及实验》及陈敏恒④主编的《化工原理》,备课时以学校选定教材为主,参考教材为辅,三本教材有机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由点到面地展开,不但深化了主要内容,同时也拓展了相关知识点。

2 由易到难,引导式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的抽象性很强,一些学生常常会对一些现象和原理一头雾水,书中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又无法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化工原理的学习过程中,一旦一个知识点不理解,对后续知识的学习都会带来一定影响。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我们在讲授相关化工设备工作原理及运行的过程中,先引入一些学生都很熟悉的现象,对常见现象的原理理解掌握后,再深入到具有相同或相似原理的化工单元基本操作。如从传热的基本形式到日常使用的暖气片的工作原理,对比理解,使复杂的化工原理一下子变得容易了。由于加入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传统的黑板式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利用黑板板书、教学模型、工程图纸等来辅助教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实物图片、实况录像、仿真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把传统教学中的抽象阐述转化为立体、形象、逼真的随堂演示,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强烈的实物感,而且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授课信息量、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如在精馏单元操作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实际生产中的塔设备,还可以利用flas对精馏原理、塔板上的气液接触情况,塔操作时的液泛、液漏等现象进行模拟演示。在动画演示的同时,教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失时机地对涉及的内容进行讲解,既生动又形象,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由浅到深,通过习题加深理解

化工原理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涉及到生产操作中的计算及管路设计等问题。在讲课中,不但要结合例题讲解公式、定理,还要在课堂上留出时间做课后相关习题,以此达到随堂消化的目的。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巩固知识,逐渐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严密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树立了严谨、负责的工程意识。

5 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动手实践环节

为了进一步理解化工原理中的经典实验以及结论,我们结合演示实验模型,如雷诺实验、流体阻力的观察等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科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拘泥于课堂教学及演示实验,很难达到学生会用的目的。对此,我们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安排相关的综合实验及仿真设计实训,使学生对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认识了各种显示仪表,掌握了各种阀门及调节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在电脑屏幕上的演示,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为理论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自己也可以多人一起讨论,设计方法和流程,并动手实验验证,加深理解,运用实验及仿真实训的实验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效果很不错。

6 与学生、用人单位双向沟通,不断调整授课方法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在不断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建立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互动反馈机制的同时,积极与当地企业接洽,调整授课内容,力求教学结合实际,结合具体实践,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学生满意,企业满意。

我校位于河北省南部,西邻太行,煤质资源丰富。周边地区有一大批煤焦油加工、焦化、钢铁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校化工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化工原理教学的实践与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实际,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严谨的工程素养,使学生对所从事的化工行业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

注释

① 陈蔚,陈丹云,毛立群.《化工原理》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5):209-211.

② 张宏丽,周长丽,闫志谦.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第2篇

1.1实验预习效果不好实验预习对顺利的完成一项实验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学生对预习只是走形式,在预习过程中没有对原理、操作方法或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应对性思考,只是应付性的完成预习报告的书写,没有达到预习实验的真正目的。

1.2实验场地、设备套数限制,使部分学生慵懒由于实验场地有限、设备套数不足,化工原理实验一般3至5人一组。虽然化工实验讲究团队合作,但一组人数过多就给了某些同学偷懒的机会,只是旁观,而不参与操作,对这部分学生就起不到锻炼动手能力和实践的作用。

1.3数字化实验设备有其优越性,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近年来,化工原理实验设备向数字型、在线控制、在线数据采集、实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方向发展。这些设备对促进学生掌握先进的测量手段、认识计算机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在化工操作中的应用等方面有很大帮助,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使学生认为化工原理实验操作简单,点点鼠标、变变参数即可完成,对实验过程没有深入的认识。借助软件处理数据方便快捷,但造成部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4考核方法有失公允化工原理实验考核通常是结合学生实验出勤、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数据及实验报告等给出。其中实验操作是一现场成绩,但由于实验人数多,实验教师很难全面客观的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定,而实验报告也很难杜绝抄袭现象。这样使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允。

2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究

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对化工原理实验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认知程度、重视实验预习、强化数据处理过程及改进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究。

2.1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认知程度通过专题报告、课下沟通等方式,给学生灌输化工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化工原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验中的实际操作才能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锻炼动手能力和工程观念,为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化工考研过程中化工原理实验与理论同等重要,不仅初试要考,很多院校复试中化工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也占很多比重。通过多渠道提高学生对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认知程度。

2.2重视实验预习为了使实验预习不再是单纯的完成预习报告,在实验教学计划中增加实验现场预习与实验仿真环节。通过现场预习,使学生认识实验设备、结合设备来预习实验操作。通过仿真实验软件来模拟实验操作,熟悉实验装置中各阀门、设备等的操作以及在流程中的作用,同时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仿真实验的开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设备套数缺乏进行了弥补。通过强化实验预习,也强化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步骤的掌握,对实验教学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

2.3强化数据处理过程化工原理实验数据多、计算公式多、数据处理过程复杂,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利用设备连带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使数据处理环节大大简化,一般打开软件、导入数据,简单处理后即可得到实验结果。但利用软件处理的后果往往是学生对数据处理过程稀里糊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继续发生,我们要求学生除利用软件处理外,在得到的实验数据中选一至两组数据进行手工计算,要有完整的公式、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由此来强化数据处理过程,让学生即对数据处理方法有了清晰的思路,又为学生节省了大量处理数据占用的时间。

2.4改进考核方法对化工原理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进,为保证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在最终成绩构成中增加期末操作技能考核环节,且使此环节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为30%~40%。在学期末,每个学生随机抽取本学期开设的一个实验项目来进行操作考试,在考核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实验原理、操作方法等相关的提问,结合操作情况和问题回答给定技能考核成绩。通过加入技能考核环节,不仅优化了成绩构成,增加成绩合理性,而且也调动了平时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合作完成,用严谨的实验作风来注重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那些袖手旁观者在最后的技能考核中是得不到优秀成绩的。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化工原理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17-02

于化工原理教学而言,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适应现今社会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完成人才的合格培养。而且,如今的教育环境处于新课改的潮流之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在寻找适合学生和专业要求的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人才的实践性和技能型要求。

一、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合作和协作精神,在教师发挥有效引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再通过亲身的参与和实践,能够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并灵活运用,极大地凸显了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要求,并且在有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同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使整体的教学环境更加自由和民主以及轻松愉快。在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工原理教学的每个环节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思维意识的强化,而且在参与式教学的影响下,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原理

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法极为适用于现今中国的教育环境,于参与式教学法本身而言,其主要十依据心理学的内在和外在的激励理论进行教学的。参与式教学法在强化学生内在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在激励的主要元素来自于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培养,进而不断提升教学中的挑战性。于化工原理教学而言,这是一门基础性极强,却又极为枯燥的专业性课程。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亲身地参与实践和团队合作中体验到收获和成功,使得对这样枯燥的专业性学科产生期待和展望,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自发性的行为认知比教师的劝导要更具实际可行性。

在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中,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意图和想法,在近距离的接触中,教师可以更加具体化地对学生提供引导和学习建议,或者在进行化工技术的实验操作时,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学生的操作能力予以支持和肯定,使得内在激励机制有所强化,一定程度上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热情。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的必要性。化工原理作为化工类专业的基础性核心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强的工程概念性,面临的多是复杂且真实的生产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课程设置中物性的多变化和教材中对实际使用设备的几何图形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课程内容的多公式和多符号以及多单位换算的学习内容又在难度上增加了枯燥性,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畏学,进而厌学的心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开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集思广益地进行最优化的解决。

化工原理是带有极强实践性的基础学科,教师可以在有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工程情景和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有效创建,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参与,在有效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发的主动性。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有效发挥,在有效应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参与式教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逐渐成为不仅可以解决化工原理知识方面的人才,还能够以点及面地成为有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型综合应用人才。

2.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应用中的具体策略。化工原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在教学中要最大化地设计计算机的仿真试验,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化地得到突显,然后在基本的设计过程中强调化工专业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有效参与的基础上具有导向性的开展实践工作,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外,化工原理教学中还有极大部分的制图学习,是教学中的重点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熟悉实际物体,在进行工程制图工作时能够在脑海中构建清晰的模型,从整体环节成为化工专业的技术人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时间的调整和分配。虽然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的实际中并没有完全地在应用和执行,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工原理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时体现学生地的主体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参与力度,将课程中不懂的问题当堂得到解决,而不至于在长久的疑难累积之下形成畏学和厌学的学习态度,将课堂时间最大化的应用到学生身上。(2)教师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应用。现今教育中师生关系冷漠甚至是僵硬,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从自身进行转变,有效改善师生关系。参与式教学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强化沟通与交流,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尽可能地弱化,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展现朋友的状态,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在实际的交流中掌握学生心理,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目标和方便。

3.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整体而言,基础性的学科极难得到学生的参与,其一是接触全然陌生的新学科,太过晦涩难懂,而且基础性的知识又具有极强的概念性,而就化工原理的课程设置而言,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这就为教学设置了极大的难度和障碍,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法时,有效地体现合作意识和精神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化地吸引到课堂之上,而其相对轻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也能很好地为学生所接受。最后,评价机制是教学中最常使用到的对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行分析的方法,较之也可以引入到教学之中,在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再行推动和鞭策,施加一定压力的基础上再次强化学生对化工原理学习的参与力度,然后在进行真正的教学质量评估时,学生成绩明显提升。

4.参与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教学效果及时掌握和评价。参与式教学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环境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际中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力度。所以,在参与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在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实际的反馈情况具有可取性地对教学的内容和整体的进度以及策略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整。(2)教师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整体而言,参与式教学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对教师而言能够减轻教学负担,但就教学实际来看,却是在全新的教学方法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化工原理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把控,而且教师还要在进行问题或者情景设置时能够明确表达问题主体,更要在参与的交流沟通中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为思想,然后针对性地及时有效地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时地开展提问,更加明确地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了解。这样的教学实际,在带动学生进行参与的基础上,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我专业素质的修养,加大课前的准备工作,并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构划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有效把控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开展收尾点评工作,对学生在参与、讨论和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语言综合表述能力。(3)注重学生知识培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实际中时,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跳跃却独立的,而没有有效地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概括,所以教师就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中将学生零散的知识面进行系统的理顺和划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整体而全面。(4)注重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中,会因为学生各自情况的不同而出现学习能力较强且性格活跃的学生的踊跃参加,而使自身能力有效提升。但是相对于性格羞涩,且自身主体能力偏弱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而后在学生的对比之下使自身的能力更趋于弱势。这时教师需要从整体性出发,通过有效地引导和鼓励,为参与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从整体环节出发加大学生的参与量。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中,针对学生个性有意识地开展培育培养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教学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强化化工原理的知识积累,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自身能力,达到新时代所要求的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现今的教学大环境下要求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化工原理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时能够适应整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弱化对课程的畏学心态,有效提高专业技能和化工技术所要求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绘图技巧,使学生在教学环节成为专业所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专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4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化工原理》这门计算较多的理论课程尤其显得重要。只有让学生对这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会取得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绪论课堂上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本专业的特点、最新发展动态,化工原理课程相关内容在解决专业工程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等进行介绍,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学专业,认识到所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专业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把生活事例和书本知识联系,把枯燥单纯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在讲清讲透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举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流体流动章节时,给出一系列具体的制药生产中液态物料输送的流程图,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流体流动过程,提出物料是如何输送的?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选择怎样的流速最合适等问题供学生思考。

2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

课程讲授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认识、能力、技能等全面发展的手段,而讲授方法将直接影响以上各项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手段上不能单一的使用传统的“灌注式”,要提倡“讨论式”和“启发式”,改变教师一个人讲解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学习,增进师生互动。通过运用不同教学手段,既要达到清楚的传授所讲内容,更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3]。(1)在课堂引导中,设置学生较为熟悉且与新课有关的生活事例进行提问,从中引出新的知识点,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好的使学生接受并掌握新的内容。例如在讲述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时,可以提问“水为什么可以从高处往地处流?”、“如何才能使水从低处往高处流?”等等,既复习了前一章的能量互换守恒原理,又引出本章的重点液体输送机械--泵的相关内容。在讲到传热章节时,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冬天穿羽绒服保暖?被子晒过后会更暖和?”,这主要是因为空气的导热系数比较小,保温效果较强。(2)对于重点知识点,增加计算实例,课堂进行讲解。同时改编目前教材上使用传统化工的例子,添加部分制药生产实际的例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例如,在流体流动章节中,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就是一个重点难点。在给学生上习题课时,不要急于讲解解题过程,而是首先结合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再动手做题。告知解题的基本思路,即分析题意、画出流程示意图、选取截面和基准面、列方程计算求解。以讨论的方式为主,调动学生的思维,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的纠正和讲解,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3)在授课期间及课后,设置一定数量和难度的思考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督促学生主动思考,保持教与学之间的多种形式交流,使学生思维与同步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完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后,提出在实际的生产中,“为什么要减少流动阻力?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阻力?”。通过思考,让学生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活跃他们的思维,更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

3利用多媒体及动画技术,提高教学趣味性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与实践性很强的课,涉及到各单元操作的复杂操作原理及流程、大量的计算、实际设备的选择应用等。与医学院学生之前的课程有很大不同,且由于很少接触过生产实际,工程观念不强,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粉笔,黑板,教师的语言)来表达不能有效地提供工程信息,既费事又费力,且学生难以理解。多媒体及动画技术能很好的将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集于一体,把制药化工单元操作中的设备结构、操作原理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堂上枯燥的静态界面变成引人入胜的动态效果,向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具体形象,较传统的板书有更强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如讲述雷诺演示实验时,可以运用动画形象的设置阀门开度来演示相应的流动形态,直观的表达和对比层流、湍流的特点和本质区别。在讲离心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知识点时,使用动画及图片素材,直观的呈现泵的运转过程、液体在泵内的流向、叶轮和泵壳的作用等。同时,把离心泵操作中一些注意事项一并介绍,如怎么避免泵的气缚汽蚀现象,开机关机时如何操作等等。既能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情景趣味化,静态问题动态化,还能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加深印象,愉快地获取知识,极大提高教学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4注重多层次总结,强化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36-02

化工原理是我校制药、化工等专业的职业技能课,它主要介绍化工类型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与其相关的过程设备,它需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具有应用面广、实用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工程观念,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工程学科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1]。由于化工原理课程研究内容极为广泛,化学工程学科中除了反应过程以外,其他物理过程都是本课程涉及的范畴,化工原理课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章节间缺乏衔接,是学生历来反应难学的课程,所以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2]。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思路。我们针对目前化工操作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高职化工原理课程进行课程开发[3-4]。本文对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作简要论述。

1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理念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专业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制药行业、化工企业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特点等,由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5]。

1.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项目化课程结构。

《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常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工艺计算,掌握典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操作方法及选用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单元操作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具备生产一线工艺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的内容设计打破了原来学科体系的框架,以不同单元操作为载体,将相关的管理技术、设备维护、工艺操作和工艺评价合理整合,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立基于化工原理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

1.2坚持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

改革以往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由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我系教师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按照工作过程序化知识与技能,知识技能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按照化工原理的实际生产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校企合作企业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技能。岗位工作职责清晰,工作任务目标明确,确保职业能力与课程内容对接,专业和岗位对接。

1.3坚持行动导向要求,注重实践操作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首先系统的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并没有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愿意进行纯理论的抽象思维,而偏重于对可视事物所进行的动手实践与操作训练。他们更希望动手,不喜欢理论[6]。因此,从生源情况和教学目标出发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本实训室向学生开放六套演示实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演示实训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除常规实训外,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安装、调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体现"做中学、学中做"。

另一方面,由学院牵头建立固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和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等,根据教学需要,随时下厂见习,并且和企业建立了"厂中校"的合作模式,可以边理论边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1.4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权,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通过对每个学习工作任务的评估,使学生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单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将来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思路

2.1清晰课程定位,开发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化工操作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展开,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通过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定位。经过广泛调研和企业专家论证,确定化工操作阶段对应的岗位有:设备维修、过滤设备操作、蒸发操作、蒸馏操作、吸收操作、干燥操作、仪表操作、分析检验等。充分分析这些岗位技术操作人员所应该具备的技能、知识、素质结构,确定化工原理课程应该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课程标准的开发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熟悉化工操作的基本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工作的具体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化工原理 多元化 教学手段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187-01

化工原理是当前化工相关专业所开设的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其内容由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典型设备的操作和化工基本计算所构成,同时这门课程与化工企业岗位联系紧密。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操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力,是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关键。

一 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采用多媒体教学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其教学内容是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尤其离不开对设备的讲解。生产中所用到的化工设备如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缺乏感性认识。传统化工原理教学,教师仅用粉笔、黑板和语言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是在静止、平面、呆板、抽象中完成,费时费事,效果又差。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视频、动画、图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如用动画展示雷诺实验;用动画展示设备各种板式塔的塔板结构、漏液、液泛和雾沫夹带等现象 ,可以形象逼真地重现设备操作和设备内部结构,使得复杂的结构直观化,原理教学简单化,在课堂上给学生一种很强的感性认识,使课堂内容丰富而又生动。同时,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2.采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手段

课堂是最重要的教学阵地,在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内容讲解清楚,使学生熟练掌握,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是十分关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分阶段目标实施法,类比式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有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这些教学手段的实施,能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加强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总结。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领导的赏识,自己的才能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反思应主要集中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从不同的视角和方式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各种诟病,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寻找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 加强化工原理课程的专题性教学

根据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可就业的化工技术领域中,化工类专业对于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深度的要求更多。因此,应该在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深度上进行拓宽与加深,通过进一步学习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达到该目的,因此,做好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规划显得更为重要。

1.强化单元操作理论分析

首先对学生在化工原理中已经学习过的单元操作进行知识结构梳理和复习,找出重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剖析。如柏努利方程式的推导,通过流体流动机械能衡算方程式的这种导出过程,方程式的机械能是单位流体的能量,与管道中流体流量的大小无关,这个概念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很容易理解流体流动机械能衡算方程式可以适用于分支管道和汇合管道。通过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们探究问题的好奇心,活跃了思维,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择典型例题进行教学分析

在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内容之后,如何检查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典型考试题就是很好的教学分析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好奇心,同时为了树立自身的自信心,选择典型的考试题目进行教学分析则更加有意义。

教师对题目要做好细致的分析,向学生讲解之后要及时做题目,进行分析评述,要及时评价所分析题目的难易程度,使学生心里有底。

三 加强化工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任务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的设备理论和操作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化工原理实验主要是利用化工实习软件和仿真软件,仿真实验是化工原理实验的一种发展趋势,利用仿真软件,将传统的“预习—操作—报告”模式改变为“预习—仿真—操作—报告”的新模式。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沿,及时补充课程发展中的新成果和新动向,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知识新、适应能力强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化工行业里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严世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若干误区探析[J].教学研究,2006(4)

[2]段东红、刘世斌、郝晓刚等.化工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广东化工,2008

第7篇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高校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 教育的重点向能力素质培养转化。只有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化解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陕西科技大学是工科院校, 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大部分的毕业生将直接面向生产一线, 从事现场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作为化工类及其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化工原理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一向受到各相关学校及院系的高度重视。从见诸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到各地各院校的精品课程名单上, 都可以看出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地位和建设水平。在构成化工原理课程的三大教学环节中, 化工原理实验起着验证理论、结合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实验课与理论课是相辅相成的,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重要环节,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巩固与加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实验内容、理论课教学和工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要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通过实验加以检验,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学到化工生产过程中一些常用单元操作的操作过程,掌握一些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使其动手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以适应化工企业中的基本生产过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因此我们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 需进一步加强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 1] , 用科学态度对待和重视实验教学, 提高实验课程的地位。从目前我校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课程的基本操作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 实验课的内容和操作主要靠教师在实验室讲解和演示, 多数学生仅照葫芦画瓢, 简单动手,基本不动脑, 有些学生做完后仍是茫然,更不要奢谈创新; 2 部分实验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对实验目的性不明确和不感兴趣, 做实验表现为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3 实验报告撰写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不足, 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笔者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1 重视理论严谨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理论授课教师同时也是实验课教师, 可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穿插对实验设计的思考和讨论。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化工原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联想思维。如在课堂讲完离心泵后,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离心泵启动后为什么不出水?学生们有的说汽蚀了,有的说气缚了,有的说管道进了异物堵住了,有的说线路故障,有的说出口阀没开等等,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答案并不牵扯什么高深的理论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极有可能出现。 因此在进入实验中, 学生就能很快能理解实验目的, 完成实验操作。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可安排实验的预习, 使学生进入实验时心中有数, 得心应手,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 即在理论课后集中开出实验好还是上完相关章节后及时进行相应的实验? 一般认为, 相对的集中便于实验室的安排与管理, 理论课后及时做实验对于学生来说肯定容易理解一些。我认为,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实验教学与课堂理论在内容与时间上协调。毕竟当代大学生要学的知识很多, 不可能在某一门课程上反反复复地花时间。

2 实验仿真不能取代实际操作

实验仿真是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在降低实验成本、克服因实验装置台套数不够而引起的学生动手机会少、改善和加强实验预习[ 2] 等方面, 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一些仿真技术公司和高校陆续推出了水平较高的化工原理实验仿真软件, 它们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当然, 实验仿真不可能完全替代实际操作, 正如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板书授课,那种认为让学生在计算机上仿真就可避免购置和使用化工原理实验装置的想法是错误的。我认为, 在实验操作前让学生进行实验仿真, 既可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强化他们对实验过程和步骤的掌握, 以改善实验操作效果。同时, 对于有特别要求的学生, 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多次反复实验的机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的软件往往是针对某一种装置设计和开发的, 普适性不够, 同时也不能提供给使用者以自主设计实验的功能, 这样不仅有碍软件本身的推广, 而且不利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改革实验报告撰写形式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的总结, 是实践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同学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流于形式,不动脑, 多数内容可以照抄实验讲义。 报告要真实反映我们要作什么? 怎么作? 作的结果? 以及存在的问题。化工原理实验报告要突出工程性及现实性; 要体现出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体现出创造性和探索性。总体上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可以采用/小论文/ 的形式来写, 但不强求一律, 给学生思考、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在预习时,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在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任务前提下, 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行确定研究重点, 自拟题目。同一实验, 学生可以拟订不同的题目。由于题目、方案是学生自己拟定的, 增加了实验的主动性和兴趣, 实验报告质量由此得到明显提高, 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则可明显减少[3-5]。

4 结论:

本文就常见于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实际上,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专业基础实验课及其实验室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对巩固与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 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赖万东. 化工原理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 J]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增) : 96- 97.

[2] 秦伍根, 丁英萍, 姚彦红. 高校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 江西化工, 2004, ( 2) : 145- 146.

[3] 王骏文, 郝晓刚, 刘世斌.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工程意识[ J]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0, 17( 6) : 107- 110.

第8篇

【关键词】中职校 化工原理 问题 方法 建议 创新

化工原理是中职化工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工程应用观念很强的技术课程。内容涉及动量传递过程及设备、热量传递过程及设备、质量传递过程及设备等。在化工原理教学环节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计算机仿真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化工原理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讨论比较重要而且又较常用的一些单元操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流体力学,如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离心分离、搅拌、固体流态化等;热量传递,如加热、冷却、蒸发等;质量传递,如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结晶、膜分离等。化学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开发、设计与操作,即探索最佳的流程与设备,定出最佳的操作条件,规定出设备应具有的性能,选出合适的型式并确定其主要尺寸,对日常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并使设备能正常运转,对现行的生产过程与设备做各种改进以提高其效率。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求对各个单元操作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由此可见,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容易造成教学形式枯燥单调,学生不易产生兴趣,反而造成被动学习的局面。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化工生产中比较重要的单元操作,以达到不仅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原理,而且掌握设备的有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工程观念和经济观念的目的,成为了本课程改革的关键。

1.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联系实际不断提出问题。改革教学方法要贯彻培养能力、启迪悟性、挖掘潜能的原则,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及课程的兴趣,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课堂上要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提出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以牵动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流体流动”一章中,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一般液体在管内的流动速度范围是0.5~3m/s”“为什么液体在长距离输送时要设中间增压泵”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2.定期安排讨论课。那种试图通过课堂上的讲细讲解来“帮助”学生学习的想法和做法,不仅不能扩大课堂信息量,反而会助长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严重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主张把过去的习题课改为讨论课,使其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因为,只有那些在课后查阅资料、反复推敲、充分准备的教师,才能在讨论课上从容应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颇有新意的问题,给学生以满意的答复。

3.重视实验课。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我们采用了单独设课的方式,实验内容按专业功能分为四个层次:演示实验、一般综合性实验、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通过实验理论课、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课考核等环节来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二、反思与建议

传统习惯与当代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存在冲突,阻碍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表现在:①教学内容陈旧,学科体系难以打破。②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师注重教的思维习惯并没有完全抛弃,没有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过多研究教师教法,较少研究学生学法。③职业学校要以培养技能型毕业生为目标。但是,许多课程并没有与职业培养目标相结合,没有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④教育教学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学生、教师、媒体多向交互过程的现代教育过程还停留在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