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8 16:35: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今年,在市建委和政府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届同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国家对建筑行业的统一要求和公司全年的工作部署,紧跟国家建筑行业不断改革的新形势,公司经营班子继续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以“增创优势,增产增收,稳健管理,稳步发展”为主题工作目标,全体员工发扬开拓、务实、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使公司业务、经营、效益稳步上升,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完成经济指标
全年实现产值: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指标;上缴税收: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完成全年计划指标;实现利润: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完成全年计划指标。
二、回顾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成绩
(一)、加强经营管理,多上项目,圆满的完成了承接工程项目合同产值任务。公司全年签订工程项目合同共2项,其中房屋建筑工程项目1项,建筑面积0。1万平方米,合同造价万元,其他附属工程项目1项,合同造价万元,两项合计合同造价产值为万元,顺利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目标。
(二)、加强安全质量管理,确保在建工程安全质量双向达标。
一年来公司把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列入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对所有在建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分管责任制和业务部门职能制的管理方式,上下联动,层层把关,全方位落实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夜以继日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所有在建工程项目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确保了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实现了年度安全质量管理目标。
(三)、完善工程项目检查管理手段,增强工程项目的管理实效性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法规,在完善手段和过程控制上下功夫,利用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抽检,巡检对在检项目定期大检查的方法,增强在建工程项目的检管力度,确保在建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力的促进了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管理
一年来公司在加强企业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公司机构的正常运转,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是加强了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二是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适时完成了各种证件的年检工作任务;三是完成了年度企业动态考核任务;四是完成了各种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全年培训人员达30多人次,完成了新增技术员工的申报,考核及评审任务;五是及时完成了各种统计报表工作任务;六是不断完善了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五)、加强行政、后勤、账务、安全管理工作
一年来公司的行政、后勤、账务和安全管理工作成绩也是较好的,保障了公司的正常运转,为公司人员服务做了大量工作,财务在做好正常的账务管理的同时,还完成了各级管理部门的税务稽查工作。
三、工作特点和措施
(一)为完成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着力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意识:
1、增强企业意识;一是树立企业的政治意识、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为行业争光,为社会服务,他行业信誉和社会效益。二是树立法规意识,按法规办事。三是要树立关爱企业意识,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尽职尽责,多做贡献。
2、增强发展意识;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只有发展才能提高抗拒企业风险的能力;只有发展才能实现把公司做大做强;只有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和谐。
3、增强管理意识;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管理出效益。从目前的管理工作现状看,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才人。从公司目前的管理工作现状看,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管理的思想认识,提高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二是要加强落实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
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雷厉风行,遵纪守法。三是工作计划周密,办事不拖,请示汇报及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公司的全面建设。四是要强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每个项目顺利完成。五是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按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把公司财务工作做好。严格执行工程项目独立核算制度。严格落实好月报、委报、半年和年报工作。六是要加强工作作风管理。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团结奋斗,不错办、不漏办一件事,使公司的工作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4、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是胜利的基础。加强公司责任意识管理的重点是:一是要加强业务管理分工部门的职能作用;二是要加强和发挥个人岗位责任制的作用;三是要加强和发挥团队作用,做到职能明确,分工明确,岗位明确,责任明确为完成部门的工作任务尽责,为完成本职工作尽责。
(二)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整体管理效能
主要体现在“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健全,领导到位;二是职责明确、工作到位;三是服务及时,职责到位。
(三)加强与业务合作单位的关系协调,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攻
加强与工作协调,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工作关系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不断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联系,妥善处理工作关系和业务关系,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关系协调。
四、存在问题
(一)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较差,一是制度不健全;二是管理执行和手段不够;三是技术档案资料检管力度不够;四是创优措施不得力。(三)整体签到考勤较差,(四)各部门间配合力度较差。
五、工作思路
1、安全保稳定:形成合力,全面落实安全工作,注重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为重点,狠抓内部规范化管理,落实人、财、物等安全管理,以安全保稳定,确保公司全年安全无事故。
2、抓生产,保增长:要加大承接建设工程项目的工作力度,注重提高承接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率,实现投标到合同到开工一线式的承接工程项目模式,多上项目,提高产值。
质量管理工作属于基层研究所基础管理工作,文章围绕PDCA分析思路,结合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开展工作时面临的困境,构建了质量制度建设(P)、质量过程控制(D)、质量监督考核(C)、质量持续改进(A)的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模式。
关键词:
质量主管;PDCA;质量管理工作模式
一、引言
自管理学之父泰勒提出科学管理,质量管理概念开始广泛流传,至今已100多年,其发展主要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随着国际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生产运营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更代表着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品质量对于航空材料而言,不仅代表了企业价值、代表了核心竞争力,更代表了航空人的生命。那么,如何做好航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从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的视角,围绕质量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运用PDCA分析方法,浅析了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希望对目前质量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二、质量管理相关定义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本文所指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在航空产品科研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三、基层研究所质量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质量主管不能深入现场、不熟悉技术
橡胶与密封研究所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主管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或产品的开发生产工作,更不能实现多产品全流程跟产,对各产品技术和生产过程不熟悉,因此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各工序控制情况不熟悉、对关键质量控制点不是小,对于哪个环节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隐患或问题不熟悉,这样不利于质量工作的开展,甚至往往觉得没有工作思路。
(二)科研生产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现象依旧存在
研究所人员构成复杂,不同人员之间质量意识不一样,依旧有部分人员没有正真树立现代质量管理概念,认为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即可,对产品生产过程没有控制,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理解不到位,认为质量管理工作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流程繁琐化,甚至抵触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形式大于实际。
(三)质量信息不对称
质量主管不在生产科研一线,对产品交付后顾客使用情况不了解,假设发生产品质量问题,顾客一般直接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员,若项目负责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或者自认为不是质量问题而未能及时传递信息,往往容易导致信息滞后或上报不及时,不利于质量主管后续质量归零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模式
“PDCA”分析法,即过程方法,是指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对这些方法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本文针对目前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工作面临的困境,利用PDCA分析方法,构建了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的PDCA模式。
(一)质量管理制度建设(P—策划)
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P指做好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每个研究所的产品特点和生产过程均不相同。质量主管,作为一座承上启下的桥梁,既要协助主管质量领导做好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又要监督科研生产人员执行生产过程中满足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质量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质量主管在熟悉全员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研究所实际情况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精细化、简单化,主要形式包括:工作流程表格化。根据院科研、生产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总体要求整理形成表格,将文字表格化,使整个科研生产过程通过填写表格内容的形式进行,更好地让科研生产人员理解整个工作流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产品或项目技术指标表格化。对于重点型号产品或成品件建立技术指标控制表格,技术指标一般包括原材料性能和制品出厂或顾客要求的技术指标,表格依据每一项任务的指标要求设立相应栏,内容包括指标范围、控制方法、质量控制环节、所需设备及计量器具、检验方法及抽检频次等等,即涵盖了所涉及的全流程相关的信息要求。表格可以由项目组质量负责人填写也可让质量主管填写,并在质量主管处备份,这样不仅使项目要求一目了然,而且即使在人员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了解顾客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质量主管对项目的跟踪检查。2.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体系建设。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要想生产过程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内有效运行,人是关键,人的质量意识的高低保证了整个生产流程能否顺利按要求进行,因此要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体系的建立,推进质量文化宣传力度,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岗前培训。研究所人员构成复杂,对于新入职在编和技能合同员工,在开展工作前要对其进行总体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让其熟悉科研生产等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第二,定期开展质量管理知识专题培训。每个月开展一次质量专题培训,开展形式采取多样化,可以是案例交流、现场参观沟通、主题培训题、各流程质量管理要求,也可以是平时工作中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逐级分层提高各级人员质量意识。第三,建立质量案例数据库。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对研究所历次检查、审核发现问题的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形成数据库,为进一步完善质量培训内容打好基层。
(二)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方法(D—实施)———统计工具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D指质量主管可运用统计工具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产品质量不能靠检验来“事后把关”,产品质量合格与产品质量稳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品质量形成的关键是产品生产过程,不管操作者、设备、原材料、生产条件、试验方法如何一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点差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产品质量波动,而这种波动属于正常还是异常,可以利用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作为基层研究所质量主管,在不可能对每个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生产的基础上,可利用SPC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具体步骤包括:制定SPC控制计划;按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后输入Mintab,如某橡胶制品截面直径的SPC控制图;对SPC控制图进行分析,若控制图中出现异常点进行分析进而及时召开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隐患,保证生产过程稳定可控。运用SPC图控制,可以给质量管理人员相关的管理信号,发现异常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能作为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的数据来源(证据),让顾客更放心。
(三)质量监督考核(C—监督检查)
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C主要指质量主管在开展工作时,还要对产品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各流程运行时存在问题,有效预防,为质量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垫下良好的基础,质量主管质量监督考核形式主要包括:1.定期现场检查机制。针对全流程,质量主管针对研究所产品特点建立工艺纪律检查表,表格内容涵盖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不定期去每个工作环节抽查其具体运行情况,比如原材料库房管理、模具管理、生产现场运行情况、不合格品管理,每次针对具体某一环节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并可以作为质量培训的议题,举一反三;也可以组织专项检查,针对具体项目进行检查。2.内部审核机制。在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的同时,每次迎接内外审核之前开展研究所内部审核,形成研究所内部审核流程,主要包括:(1)内部审核知识培训,质量主管负责院内外审之前的审核知识培训,内容可包括历次审核发现问题回顾、审核条款和审核重点,让各相关负责人更加了解审核过程,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质量管理意识;(2)成立研究所内部审核小组,审核成员可以由各组质量兼职人员组成,也可以由研究所内审人员组成;(3)开展现场审核和文件审核;(4)形成审核报告并及时发给相关人员;(5)质量主管组织审核发现问题整改和跟踪验证。
(四)质量持续改进管理(A—处置)
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模式的A是指质量主管对质量问题归零的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管理。
1.质量问题归零的管理。
质量问题归零是指产品质量发生问题后,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机理分析、过程追溯,并采取纠正措施和举一反三,避免类似的问题重新发生的管理活动。质量主管要组织做好质量归零工作,对于顾客发现的问题,彻底搞清问题的根源,不仅从技术上还要从管理上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预防类似问题重复发生。对于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分析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管理。
过程控制是为了更好地持续改进,使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主管要积极推动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进行,主要包括:第一,总结分析历次内外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或各类评审提出的意见,看能否从管理上进行完善,进一步细化研究所制度,从管理源头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第二,现场质量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只要现场人员提出技术质量问题,积极召集相关人员响应,现地现物,并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积极推广QC小组活动、六西格玛项目、精益工程师项目、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并按阶段督促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各项目报告进行汇总评价。
综上,本文以“PDCA”过程方法的视角,从质量主管质量制度建设、过程控制方法运用、质量监督考核及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研究所质量主管工作模式,希望对今后质量主管工作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作者:史海燕 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办学质量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适应转型发展形势,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内涵建设,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创新管理思路,探究管理策略,完善制度设计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学校、系部、处室职责范围,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思路转型、管理转型和内涵转型,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
1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担负着培养、输送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可概括为:文化、质量、特色、效益,其中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对于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助推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名城湖南岳阳,毗邻湘北十里油城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北通长江,西邻洞庭,南达京珠,迄今已有33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高职学院,学院成为一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导、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举办,集高职教育和职工培训于一体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设有三系二部,即:石化技术工程系、石化装备工程系、石化管理工程系、基础课部和思想政治课部,具有20多个专业的开设资格和能力,目前开设有高职专业12个,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龙头,石油化工装备、石油化工储运、营销与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基本能满足石化行业岗位群需要的专业体系。学院是全国仅有的三所石化高职院校之一,也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石化高职院校。
2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思路
2011年,湖南石化职院研究确定了申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并申报成功。在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文件中(湘教通(2011)379号,关于公布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度入围项目的通知),我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被正式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我院还有9个项目(石油化工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省级精品专业、石油炼制技术省级精品课程、石油化工仿真省级精品课程、焊条电弧焊技术省级精品课程、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被立项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立项为湖南省高职教育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2.1 加强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包括课程规划、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其中课程标准又是最基础性的文件。我院在此方面,一是要完成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建设;二是通过重点立项,展开对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部分核心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建设;三是通过一般立项,展开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基础课及其他课程和其他专业各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同时要通过课程标准建设,引领和带动学院所有课程的建设,全面提升学院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破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必须培养与打造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将进一步实行合同制,签订校内教师带徒合同和校外兼职教师、兼职导师带徒合同,继续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适当引进核心课专业教师,修订并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兼职教师使用计划,开展教研室主任培训工作,着力培养3-5名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物和企业名师。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选派专业课教师轮流到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培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2.3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我院将在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仿真基地建设,完善石化、分析、电气、自控、焊接、化机、物流、营销等几大专业实训场所。通过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等方式,建设多层次的高职实习实训体系,达到四个零距离标准要求,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课题零距离。
2.4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就是要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置、专业内容到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全员性、全方位和诸多环节的全面管理。对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质量的人才源于高水平的培养工作,高水平的培养工作源于科学的质量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教学质量、学习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教学质量管理是整个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要重点抓好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设施的质量管理、测评和改进。
此外,要加强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管理要效益。要创新管理思路,探究管理策略,完善制度设计,继续深入推进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强化系部管理职能,增强系部自主发展的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学院、系部、处室职责范围,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监控,促进思路转型和管理转型,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模式。要按照教学巡视、听课等制度要求,规范和执行教学各环节标准,落实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月报告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启动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2.5 完善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质量标准 通过实施“2+1”教学模式,在做好学生在校两年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学生第三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实施多元评价体系,企业指导师傅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第三年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决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是否合格,是否可以正常毕业。
2.6 推进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 湖南省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举措――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是时展的需要,是学院发展的需要,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的需要,我院上下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搞好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思想意识、强化责任落实。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专任教师空间开通率达到100%,所有教学类重点建设项目均要按要求建设好职教新干线空间,在部分班级也将启动学生空间建设工作。
2.7 积极做好省级及以上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工作 一是按建设规划推进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及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提高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三个专业的建设水平。二是积极开展湖南省“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实习实训基地申报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推进已立项七大省级教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和过程管理工作,按期结题部分项目。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我们湖南石化职院在办学思想、管理模式、招生工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可喜的探索与尝试,今后将进一步结合本院实际,务实创新,克难求进,切实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力争早日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参考文献:
[1]邢平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 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11.3.30.
[2]马德秀.高校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四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设想
数据质量管理平台是电力企业核心主数据的唯一数据源,业务系统只保留本地副本。核心主数据的创建和修改审批流程由业务系统完成,满足主数据约束条件后,在平台上完成数据的变更,再修改本地副本。各业务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遵循这一原则。平台应支持数据质量和实用化评价、数据监控、数据稽查、数据认责、数据清理、数据巡视、数据质量知识库等内容,满足各级用户的数据质量和实用化管理需求。平台以集中管理核心主数据、统一标准管理、统一编码管理、统一数据质量管理4个方面来定位。集中管理核心主数据:唯一可信数据源,为企业提供完整的、实时的、准确的、一致的核心主数据视图,实现企业核心主数据的唯一识别、统一标识、集成和共享。统一标准管理:标准的维护、查询、版本管理、等功能。统一编码管理:基于企业信息分类和编码定义的各类业务编码规则,统一为各相关业务系统分配标准编码。统一数据质量管理:发现、分析、跟踪各相关系统数据质量问题,加强和提升企业数据质量事后管理能力。平台设计原则遵循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此原则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基本原则;遵循统一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功能规划,技术路线和产品选型的原则;遵循可重用、松藕合、就近部署原则;遵循创新原则,此原则充分借鉴业界先进实践经验的同时,尽量减少平台建设的成本和风险;遵循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原则,平台部署应采用集群、冗余、负载均衡等策略;遵循可扩展性的原则,软、硬件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可拓展能力,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展,以适用各种业务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综合以上各个方面,提出了数据质量及实用化管理平台设想,如图2所示。该平台部分模块解析如下:质量问题发现:根据提供的检验规则定义功能对相关系统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包括校验目标、检验范围、检验逻辑、检验输出形式等;根据预定校验规则对指定数据定期或手动进行质量校验,保存数据质量校验结果以及样本问题数据,以便进行追踪分析。质量问题分析:提供报告格式定义功能,对数据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并根据定义的报告格式生成图表分析报告。质量问题跟踪:提供数据质量问题的查看、分配、反馈等流程处理功能,并对已处理完成的数据质量进行复核。
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
数据质量管理是通过制定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利用组织人员、流程和技术的相互协作,使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的过程和方法。实现了数据质量管理工作闭环管理,理清了工作思路,规范了工作流程,平台的建立为该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1)数据搭建了从业务到应用的桥梁,平台是电力企业核心主数据的唯一数据源,使数据性得到保证,从而减少大量人工报表工作量,真正达到为基层人员减负的目标。(2)持续提升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推进了信息系统实用化水平,为建成“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互动化”安全高效的信息化体系更进一步。
行政法规科(纪检监察室)负责认证资料的受理、打证发证和认证过程中的纪检监督。
药品安全监管科负责认证申报资料的审核、检查方案的制定、现场认证的实施和认证结果的审核。
二、时限要求
严格按照国家总局《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的通知》(食药监药化监[2013]32号)精神。对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企业按照药监局《关于印发市2014年新版GSP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常食药监通[2014]37号)实施进度要求进行;对新开办单体药品零售企业,要求其在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3个月内通过GSP认证;对《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中任意一证到期的单体药品零售企业,应该在证书到期前通过GSP认证;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药品经营企业无论其《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是否到期,必须通过新修订GSP认证。
三、工作要求
1、认真梳理、统筹规划。按照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全面实施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梳理本辖区内新开办未进行GSP认证、《GSP认证证书》到期、《药品经营许可证》到期的药品零售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安排GSP认证与指导,确保新修订GSP实施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
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附属单位科利公司进行了工商管理实习工作。实习中,今年月日上午开始。公司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隶属于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成立于年,所实习的科利公司。以水工、市政、工民建、路桥、安装工程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国有大型骨干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航务工程总承包一级、房建二级、市政、水利水电三级、地基与基础一级、钢结构一级、机电设备安装一级、商砼与预制构件二级、勘察设计甲级、计量二级、建筑材料试验甲级等资质。公司现有正式职工3000余名,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千余台;拥有2.6万平方米的高层办公楼和3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近700米的工作船码头和4万余平方米的海域,固定资产达3亿多元。公司于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通过了ISO10012国际标准认证,取得了"计量保证确认合格证书"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回顾实习生活。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科利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解,分析了公司业务开展的特点、方式、运作规律。同时,对公司的"浇注明天"服务品牌,"构筑精品,造福社会"企业使命,"务实求新、敢争一流"企业精神有了初步了解。
不断开拓山东地区传统施工领域
一、坚持以经营为龙头。
进一步加大了对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大型水工工程的跟踪公关力度,抢抓水工市场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认真作好了北船重工搬迁、奥运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工作,承揽到北船重工大坞、烟台港三期二阶段、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标段、日照港区东部岸线等工程,确保了传统市场战略项目不丢失。同时,发挥地域优势广揽信息,积极跟踪,承揽到东营港扩建和蓬莱国电等工程,开拓传统工程领域发面取得了新进展。
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
进一步强化了体系检查、文体整改和业务指导,切实加大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运行力度。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追踪检验,建立了基层单位与机关部室双向评价体系,不合格报告同比降低了50%符合率和得分率较前年有了增长,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行。
积极实施“1433经营举措
三、坚持以经营为龙头。促进经营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战略管理战术科学发展
前言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胡总书记要求深圳“改革开放创伟业,科学发展再争先”。作者通过对我省近三十家国有、民营企业历经十年的调查、访谈、思考,深切感到我省企业的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夯实基础、练好内功。目前明确经营管理的真实内涵是当务之急。
德鲁克说:“管理是思想,绝不仅仅是工具”,既然是思想,我们就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我们探讨流程的改善和革新,关键在于如何让企业具有持续性和盈利能力,这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经营得以扩大的前提。因此是管理决定企业的经营规模,只有认识到这一层,我们才能真正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一、区分经营与管理
成都武侯祠有幅对联:“能攻心即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乃武侯兵法和治国经验的精髓,隐喻要明确形势、认清趋势。此语对治理企业同样有指导意义,当前分清经营和管理的内涵对于新阶段企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把管理和经营混为一谈。虽然经营和管理是互相支持的,但仍要加以区分。按照中国的“阴阳五行说”,经营和管理是阴和阳的关系。阴生阳,故管理从本质上决定经营。但是很多时候,企业管理者把经营和管理放在一个层面上进行谈论和认识,用经营的思路来看待经营和管理,这样会产生诸多不适合及执行不彻底的状况,以至于企业的基础管理一直很薄弱,此类问题累积到一定阶段便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经营是指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若将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加以区分进行思考,就会看到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商学院没有真正的管理学院,包括美国的商学院现在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得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产业界更为关注的是管理人才的培养,但这种人才不是学院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在企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换言之,若经营是以知识为中心展开活动,那么管理则是以智慧为中心,是以不断的行动积累经验,由经验凝聚成的智慧,这是管理的范畴。
没有实践,就没有管理。如果管理活动没有跟实践结合起来,则是空谈。战略是由战术决定的,管理质量最终决定企业经营的好坏,决定企业的规模、市场等等。公元1950年,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为美国企业制定了管理史上著名的十四条管理原则,从此奠定了美国企业的管理基础,也决定了今天美国企业的经营规模;公元1960年,戴明应邀去日本,将其十四条原则带到了日本管理界,由此奠定了日本企业的管理基础,也培育了当今影响世界的多个跨国公司。
二、关注现场变化,推行目视管理
我们的工作场所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制造业每天都会有质量问题发生,也会有人员缺勤、请假等,每天的状况都有细微的变化;营销公司和生产之间的业务关系、信息的传递,每天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销售部门这方面,我们的开发和生产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状况,还有工艺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状况,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那么业务部门,也就是说,管理辅助部门,或者间接部门和直接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之间,对工作的联系每天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对变化怎样看待,怎样认识。在企业整体的运行中,只有需要变化、欢迎变化,企业整体才能真正感受变化带来的恩惠。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不是最强,也不是最聪明的能生存下来,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能生存下来,只有最迅捷、最敏捷对应外界变化,才能够生存下来”。在我们企业管理当中,管理的现场、管理的信息随时都有变化,我们怎样应对一个瞬间,一个瞬间这样的变化,采取行动、采取对策,这就是我们的管理工作。
既然要对变化采取行动,我们就要把企业正在发生的状况明了出来,做目视管理,可视化,进而寻找对策,采取行动。这种目视管理可视化一定是中国企业在未来几十年中要持续修炼的功课。目视化需要知道它异常还是正常,那么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没有标准就没有管理,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不断打破和改善的。随着基准的提高,管理也将不断改善。
三、注重动态指标,提高管理效率
每个时期、每个月对企业的财务损益、负债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足够、及时的把握,这就是目的。而企业的经营关注的是结果,哪个方面的结果?包括我们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总额的收入等。相对于我们的销售额,我们又会提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考虑毛利、经营利润和总经费等,进而计算出总的销售经营利润、毛利。企业的基本设定战略和规划,都是随着经营的思路来做。
从经营的角度,从战略的角度,从规划的角度,是需要这样做的。具体来讲,我们盈亏平衡点是多少。盈亏平衡点也是我们的整个固定费用和最大利润率的一个分析点。
销售额做分母,利润做分子的时候,我们就能算出企业最大可能的利润率;而固定费用在整个销售额所占的比例,能反映出企业的抵抗能力,能集中反映企业盈利有多大,降到多少企业不亏钱。
比如日本“新日铁”这样的钢铁企业,它的盈亏平衡点是58.2。什么意思?就是说它的上头到100的时候,还有40多点,就是市场销售额再降40%,仍然不会亏钱,是企业抵抗能力的反映。国际上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是在75-85,而我国很多企业则在85-95,“刀片”利润。这些考虑到整体的利润率,考虑盈亏平衡点,这是商业模式,是经营范畴的一种思维逻辑。所以我们平常考虑企业经营,考虑商业模式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延续使用这样一种逻辑。
但作为管理工作,要跟经营的思路加以区分,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在现有的资源、设备、材料、人、空间等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最大效率,这才是管理的工作。不管什么企业,永远都会处在这些制约条件中,我们的生产活动能不能及时对应顾客的需求,如何改进生产方式、物品传递方式、物流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经营资源的效率,这是在管理范畴需要思考的主题。
四、开源与节流并进,经营与管理齐抓
经营是分子,管理是分母,这么一种相互关系。损益表,是相对经营的负债表,分母是与管理相连接的负债表,这样相乘之后是我们的总资产收益率。这里面有问题。
什么问题?就是不少企业,尤其国有企业,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经常是以库存来调整财务数据,从企业的现金流角度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销售利润似乎有,但是现金流非常紧张。很多企业是以借款来罩住库存所带来的危机,进而带来更大的风险,即用银行贷款制造出企业的经营利润。有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工作很忙,但是企业不赚钱。问题的实质是用库存制造着企业的经营利润,库存占用资金,需要向银行借款来维持企业的现金流。这是一种不断把体制变弱的循环方式,是价值观的不吻合,价值、方向和思路上的不吻合。
可以这样说,很多时候是经营搅乱管理,因为经营层――董事长、总经理有权限,他用经营思路看待和要求管理。经营是关注外部变化。这种关注外界的变化,都有时效性,企业的战略、规划都有保鲜期,不一直盯着外头就不适应了。但是管理不是,管理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对本质的追求,就是说,始终围绕着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交货期的准时和不断的周期的缩短等本质问题展开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次品为零,不是任何百分数;安全事故为零,而不是任何一个比率;设备的故障率,目标就是为零。而在经营上可能是取增长率,追求的是一种相对价值,而管理追求就是绝对价值,对工作的结果向这个目标靠近多少是评价的标准。如此,我们就能理解丰田所说的“改善无止尽”。
经营随着时代、市场环境和地域的变化进行随时调整,但是管理的追求有不变的地方。安全方面,我们彻底把安全环境做好,是要通过确保安全达到降低成本;人员方面,现在工人的流动率非常大,他们身上积累的企业经验和技能随之被带走,不能有效产生积淀。之后我们再进行重新招人,重新培养,由此形成培训、适应以及融入集体的成本在不知不觉发生。要实现对管理的持续的本质的追求,需要的是积累经验,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员工的知识和智慧,降低人员流动性;设备方面,一旦发生故障,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请厂家、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这样会流失很多维修成本,同时企业的人员技术水平没有机会提高。除了这些直接费用的流失,还有我们在表面上不容易清楚的管理费用的大量增加。实际上我们买回的设备,我们自己要充分驾驭它,并不断对其维护和改造,加入我们自己的想法。
所以讲人也好,安全也好,设备也好,一句话就是我们花了更多的钱,但管理不到位,管理企业实际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虽然钱花了,市场额扩大了,但是利润率降低了。
事实上,是我们试图用知识进行管理行动,但是管理本来就是一种智慧,是不积累行动难以做到彻底执行的。我们的这种对管理和经营认识上的混淆,使得企业长久以来没有培养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人员。
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培养没有教材,教材只在企业的现场。没有现场实践,管理人员的培养只是空谈,管理工作也不可能有效进行。想想我们的管理工作,我们发出指示、指令,发出要求、下达计划,我们错以为这就是管理,管理工作不是指示,不是计划,不是去检查、去评价、去惩罚,管理工作是对应工作异常时的一种行动和措施。没有行动,没有围绕着价值创造的现场,就是没有管理。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一层一层,眼睛都是往上看,都是盯着自己的上一级的要求。我们在走访企业,跟企业家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切感觉到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一批眼睛朝着自己脚底下看的管理人员。没有真正的管理人员,管理的工作实际上是无作为,是一种未创造价值的状态,导致企业用大量的库存,即用大量的现金对应变化,对应市场,长此以往,难免造成巨大的损失。
管理说到底是一个有效阻止成本流失的工作,围绕现金流,就是通过减少多余的支出达到创造价值的工作。简言之,经营是开源,管理就是节流。
参考文献:
[1]江春晖. 注重企业战略管理防止陷入管理“误区”. 蚌埠党校学报, 2007年01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在随之一同发展,在不断更新着管理概念及管理方法,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各单位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工作成果。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及时了解内部情况的整体资料,适时调整策略及决策;而且,还可以为社会和有关各方对其准确认定提供有效依据。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档案的管理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人对档案管理工作都不够重视,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此项工作既不能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又不是主要工作,更不能带来政绩,只要不泄密,不遗失、保存好,可以应付查档即可。这些现象反映了人们缺少对档案工作的了解与正确认识,从而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环境、设施设备
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单位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硬件设施,个别单位甚至没有档案室。有的单位历史长、人员多、档案多,档案材料没有按照要求分门别类的区分存放,而是混乱摆放,导致在查档、调档时无从下手、毫无头绪。还有的单位虽设有档案室,但情况不容乐观,多是潮湿、狭窄、昏暗、通风条件不好的地方,导致档案材料的发霉、霉变、虫蛀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材料的完整性、良好性、严谨性。使得档案材料得不到很好地保存。
3、档案管理水平较低
一些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还有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档案知识学习培训,缺乏对档案的收集工作意识,对档案材料的归档、整理、装订等业务工作较为生疏;还有些单位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材料仅限于存放,没有进行及时分类归档,甚至缺乏对归档材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滞后。
二、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为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
1、加大收集整理力度,确保档案资料完整
收集是档案工作的源头,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它是保证档案质量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企业档案是由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分散产生并通过档案工作部门和相关人员收集整理而形成的。企业档案形成的分散性和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认真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后续工作的开展。
在材料收集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既要强化依法建档,又要注意正确划分归档范围;既要防止“有文必档”的片面做法,又要防止“应交不交”的错误倾向。档案人员首先要转变工作思路,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收集,不断拓宽收集渠道,改变只是坐等归档单位上门的传统做法,而是经常创造机会主动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管理部门工作性质及业务部门正在或者将要进行的新的工作,才能保证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
档案整理是档案质量管理的关键和基础。档案整理就是把零散的、不系统的档案材料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化的一项工作。企业档案整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如有差错都会降低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从而影响档案的服务质量和利用价值。
2、加强档案知识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队伍和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新时期档案工作者肩负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巨大压力,怎样将压力变成动力,首先档案管理者要走出原来半封闭的圈子,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树立竞争参与意识,以创业取代守业,把握时代脉搏,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其次档案管理者、工作者不仅要精通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新知识、新技能,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在工作和学习中,档案管理者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不断更新档案管理理念。随着企业经营生产不断的发展与壮大,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档案管理者要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课题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途经。所以广大管理者要树立学习的观念,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成为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时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杜绝档案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首先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安全操作规范培训,使档案管理员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同时通过规范的操作,杜绝在人员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不该出现的漏洞。其次,应尽量统一各单位档案存储的格式、统一成相同的处理软件。这样能够防止文档在格式转换中由于软件兼容性问题被损坏或丢失。与此同时,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和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不同单位对不同的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第三,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实现人性化管理和简单快速的操作目标。4、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在确保人事档案信息真实可靠、信息不外露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发全新的系统,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第一,对内容进行改革,经济实现市场化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可以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确保其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档案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基础对管理内容进行改革;第二,研发新的管理软件,建立全新的电子档案,以便实时的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借助于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第三,注重对档案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从而为建立现代化档案基地奠定基础;在信息化的社会中,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档案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从而实现我国档案管理真正从封闭的、手工操作型的管理模式向开放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依靠行政手段对实体档案进行管理的方式向依法对虚拟档案进行管理的方式进行转换,最终实现由档案管理者向信息管理者的角色的转换。
5、采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信息化、数字化已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地发达国家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已是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国内的一些大中城市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档案工作也逐渐增多。掌握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技能,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即高效快捷、又节省人力。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实现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工作是大势所需,我们要利用现代科技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掌握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技能。
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持和维护历史事实真实性的必要工作,档案资料记载着本单位的发展历史,记载着准确丰富的信息,汇集着大量的资源,对研究单位今后的发展及管理工作都提供了有效、宝贵的材料。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与其他工作相同,档案管理工作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模式,规范科学的进行档案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单位今后的良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必须要紧紧跟上时展要求,要从观念上更新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玉超,王东英.浅谈现代档案管理的创新[J].中国科技博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