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5 23:30: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管理会计信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从传统的地推式竞争逐步转化为新型的信息化竞争,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状况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部分也逐步包含了其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自身具有的信息化水平。本文中通过把会计业务进行信息化来达到提升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会计处理能力和效益的目的,讨论的关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进行结合,企业管理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从而总结出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我们当前所说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和其业务进行应有的融合,要求把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管理会计当中,这个相关概念的提出,成为这个领域的产物,是和管理会计相结合,在信息时代当中,把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总而言之,就是在提升企业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应用上的挑战,管理会计信息化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兴理念与技术手段,是实现传统的管理会计的会计核算功能,但运用了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
2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企业领导对会计信化的发展规划缺少认识,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不足
许多企业当中的领导,不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信息化,根本不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来认识、来看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点,无法认识到其提升会计核算效率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所具有的重大举措。在中小企业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这种情况在企业的转型期也是十分普遍的。首先表现在,主观思想上认为呈现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单纯依靠建立起的信息化网络和会计信息化系统,把管理会计信息化类比于企业内部信息化网络的更替。其次表现在,在低级别创业的中小企业或者落后地区的集体企业中是最为普遍的,主观思想上认为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不存在任何差别,依旧停留在沿用陈旧的会计办法。
2.2 会计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首先,我国企业缺乏在基础信息分类及编码方面的总体规划。在会计信息化方面实施时,我国大多数企业,形成很多“信息孤岛”,造成了各信息系统的编码种类繁多且很多编码相互之间无法兼容,无法根据整个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度出发,存在同一编码对象在不同系统中分类和编码完全不同,通常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的需要。其次,企业会计在摘要的填写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做到规范化。在填写摘要时,造成信息失真,要么片面认为摘要不重要,要么填写内容十分笼统、混乱,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是对于业务与信息技术进行了相互的融合方面,我国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没有意识到,使得会计信息化方面处理存在一定程度不必要的困难也是??计基础业务不到位的一种表现。
2.3 由于人才的缺乏,导致会计信息化方面应用水平低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计算机、财务软件、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新技能,来自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对也产生了新的要求,不能仅仅只有以往的会计专业知识。这也就是的当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进程中,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缺乏是一大问题。首先,以往的会计培训效果差、人才技能更新缓慢。培训的效果不佳,缺乏考核,流于形式。主要是因为当前的许多培训内容并不符合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要求,与管理会计所要求的标准还相去甚远,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理论不够全面的表现。同时,人才的培养自然十分缓慢,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理念也正在逐步普及的过程中,在理论尚未廓清的情况下研究者和从业者自然也十分稀缺,因为新型的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培养缓慢。
2.4 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强烈
会计信息化方面会在给会计信息安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能够在给我国企业会计处理提供很大的便利,然而这种利弊应当有足够的认识。由于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中,容易导致数据泄露,由于密码泄露、操作失误、病毒入侵、遭受黑客攻击等等一系列原因,从而给我国企业带来损失。但是,我国很多企业依旧无法构建健全的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防范体系,都没有对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形成正确的防范认识。另外,从相反的角度来看,从而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企业部分人员的顽固意识,对于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应用,显然会产生阻碍,一旦发生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会被片面地认为是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本身的弊端,对我国企业效益造成较大损失。
3 针对管理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应用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我国企业领导的认识水平应当逐步得到提高,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
首先,对于我国企业领导层,应当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方面关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关系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会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应当且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方面的重要性。其次,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理念具体化,领导层应当在制定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总体发展规划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在我国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应当全部掌握住我国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将我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信息化方面技术融入其中。最后,对于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我国企业领导层应当做出合理的认识,从而切实的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建设。
3.2 会计信息化方面基础管理工作应当得到加强
会计信息化方面基础工作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于系统初始化工作的认知。企业需要重视在进行系统初始化这一基础工作上所具有的一些原则:一,要慎重、考虑周全。经过反复讨论后再加执行,根据我国企业一些特殊性来进行系统初始化,制定详细的方案,例如管理要求、核算内容等等。二是,信息分类和编码一定要到位,也就是录入电脑的所有会计信息代码化应当做到位。
其次,注重摘要的填写的规范与认识到其重要性。本文认为关于摘要的填写,需要认识到以下原则:第一,注意准确性,做到摘要与经济内容的准确对应,应该根据经济内容的对应来填写摘要,从而达到反应不同经济内容的同一张记账凭证的目标。第二,注意完整性,反映记账凭证的所有经济内容是摘要的内容应该能够做到的。第三,需要进行分类。分类类别应该符合管理者的使用需求,应当遵循使用者需要的原则,以便全面地反映经济内容,将同一经济内容下的不同科目、核算项目等都划分到同一个类别中。第四,拥有规范性。够保证准确性、全面性和分类的适当,遵循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准则的统一规定是摘要的填写最为基本的要求。
3.3 会计信息化方面培训力度应当得到加强
最为迫切需要的是加大对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企业应当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壮大能够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的人员和队伍找到这样一批怀有先进的信息化方面理念的人员,是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推行方面重要举措。
首先,包括信息化方面众多的知识,例如信息化方面风险防范、信息化方面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管理理念等方面,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从而自觉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施做出贡献,能够让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方面给他们以及我国企业带来的好处,能够使员工主动参与到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应用中来,使员工在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和信息化方面的意识得到有效的促进,是培训的目的。其次,强化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系统在操作技能、操作方法方面的培训。能够帮助强化员工对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认识,为日后的会计信息化方面实践做好准备,对于员工的操作行为能够得到加强与规范,针对我国企业员工的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技能可以得到提高。最后注重培训的考核与反馈。根据考核情况以及员工和主管的反馈情况来改善培训计划,对于培?的员工都要进行会计信息化方面实务考核。
大数据给企业带来了海量的、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存储、分析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困难与挑战。管理会计从20世纪诞生以来,其理论、技术和实践在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工具也日益丰富和专业化,其研究大多倾向于单个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研究较少;实践中多样化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只强调自身的应用而缺乏系统性,鲜有企业建立较为完备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鉴于此,本文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战略的视角,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来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有效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一)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不仅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当前状况,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以战略为导向,利用平衡记分卡将企业战略、业务流程、财务紧密结合起来,让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管理等管理会计职能充分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所提供的数据量、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方式正好满足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需要,使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利用准确、全面的企业整体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决策分析,有效提升管理会计的预测力、决策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建立在云平台上的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历经二十几年的丰富与完善,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的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方面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其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①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②经营预算。主要是对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它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框架图
(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系统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管理工具,系统性地融合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子系统而形成。平衡计分卡由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逐步发展为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但其战略管理功能必须与全面预算、作业成本管理等管理会计工具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利用战略地图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管理、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的主题,并寻找各个主题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从而形成各层级的平衡计分卡。在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财务层面的指标纳入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中。EVA从股东财富最大化角度出发的企业价值评价指标,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1.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记分卡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和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以此作业为基础,根据作业项目和作业量来确定资源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配置资源、编制预算。包括:(1)战略预算。主要用于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行动方案所需资源的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直接支持战略的行动计划,以作业为基础,确定相应地资源需求来编制战略预算。(2)经营预算。主要是维持企业生存的现有产品、业务和客户的预算,以作业分析和动因模型所反映的动因、作业、资源及财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基础,分配资源并编制经营预算。(3)财务预算,根据战略预算与经营预算有关数据进行编制。在分级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下,建立分级预算控制体系,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系统,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将预算执行情况真实、完整的记录录入到预算管理系统,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定期对执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评价。2.成本管理子系统。在分级平衡记分卡体系下,企业成本战略转换为具体的成本指标和行动计划,提供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框架,并有效融合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构建一种向上与企业成本战略相适应、向下深入到价值链各个作业过程的成本管理系统。首先,在成本管理核心框架指导下,利用价值链分析和作业成本法核算预期成本,通过流程重构、技术改造等方式确定当前最优价值链,然后采用目标成本法的原理确定目标成本,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成本定位的目标成本体系,主要包括新产品目标成本体系、原产品成本体系和按作业流程分解的责任成本体系。其次,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以作业成本核算为基础,按照目标成本计划来控制作业成本,实时监控作业成本数据,超过目标成本计划时系统自动产生预警信息,提交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决策。最后,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分析有效地辨别价值链中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进而确定需要改善的流程和优先顺序,实施价值链的优化,并以此修正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持续改进,使目标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形成一个闭环系统。3.业绩评价子系统。以财务层面融入经济增加值(EVA)的平衡计分卡框架为主体来构建业绩评价子系统,既可以保持企业经营不偏离战略轨道,又可以有效驱动企业价值的增加。其构建步骤如下:一是根据平衡记分卡框架确认的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预算系统为基础,结合行业标准、历史水平等形成业绩评价标准体系;二是从企业整体、部门、个人角度,根据系统搜集的反映战略执行的有关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各自责任中心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定期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业绩进行考核与分析,进而为短期决策、激励以及实施战略反馈与调整提供依据。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用户对各责任中心评价的不同要求,该子系统应提供定义业绩评价报告、生成业绩评价报告及输出业绩评价报告等功能。
(三)构建企业内部云平台
企业内部云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数据集成平台,在云计算模式下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和数据服务,如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等,具有 “资源共享、快速交付、按需服务”等显著特征。不仅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集成与实时共享,也能满足企业对海量结构化、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数据深度挖掘的分析需求,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运营系统整合的关键。通过企业内部云平台,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NCR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业务运营支持系统进行有效对接,高效、精准地获取管理会计所需的业务信息,并实施反馈控制。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外部云获取市场、经营环境、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外部数据,在全面数据上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决策。此外,企业内部云平台具有动态、稳定和可扩展的特征,无论是在企业云平台新接入系统还是原有系统优化升级,该平台始终发挥稳定器作用,使得整个系统的动态调整平滑而有序,更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全面对接与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结语
关键词:医药分销;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管理会计”是这两年会计领域的热点,特别是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即将进入全新的阶段。在指导意见的“4+1”体系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突显了信息化手段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支撑性作用。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盈利空间收窄,正步入微利时代。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调整压力,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推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是医药分销企业平安“过冬”、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在我国,一般认为企业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相较于体系成熟和准则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发展相对缓慢,还未形成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应用指引。为解决标准体系问题,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2014年10月联合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并提出全球管理会计四大原则,即“提供相关性信息,进行有洞察、有影响的沟通,分析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履行受托责任增强企业信任”。CIMA和AICPA认为,管理会计是为组织创造价值和保值而收集、分析、传递和使用与决策相关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其使命在于“创造价值、永葆企业基业常青”。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就像是GPS系统,能够通过面向未来的分析与洞察指导企业的战略方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在服务对象、职能定位和程序方法上有显著不同,面对更为复杂和海量的信息需要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一是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不断颠覆传统的商业生态和产业链,也深刻的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二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在经营中生成了大量精细化、多维度、全过程的管理数据,都是可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信息资源。这也就要求企业管理会计具备快速获取与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海量信息与挖掘复杂数据的能力、科学分析与洞察预测的能力,然而这些不借助信息化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化已是管理会计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二、医药分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一)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医药行业受法律和政策壁垒保护较多,存在大量小规模企业,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管理上往往沿袭传统足矣。许多医药分销企业未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应用价值,也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阻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医药分销企业中的应用。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医药分销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产生了一批大型医药分销上市公司,对管理会计认识有所提升。但由于对外财务报告是许多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基础,使得企业管理层有“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倾向,对管理会计的战略支持、风险管控、价值创造作用认识不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二)缺乏管理会计最佳实践行业标杆
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经营部门(如生产和销售)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相较而言,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较晚,在企业中还没有广泛和高水平的应用。包括在医药分销行业中,虽然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但对于“如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如何高水平的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还没有参考标准,在医药分销企业中缺乏最佳实践的行业标杆,制约了管理会计在医药分销行业的推广。由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有着显著差异,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接地气,才能真正发挥职能。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基础薄弱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条件,包括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考核激励、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但目前医药分销行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基础薄弱,很多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不够规范、健全,不能有效指导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现有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会计人才缺乏,不能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企业内控体系、考核体系不健全,也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医药商业中的发展。
三、医药分销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转变理念,重视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医药分销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医药分销集团越来越多,销售超过千亿的就有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在整合并购狂潮过后,解决“大而不强”和内部融合问题,推动由重“规模”向重“效益”的转变,实现互联网+和迎接跨界挑战,强化集团管理和风险防范,是这些大型医药分销集团当下的重点课题。其实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对管理提升的需求都非常迫切,这与财政部大力发展管理会计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医药分销企业的管理层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对提升企业绩效、促进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也要认识到信息化在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中的支撑性作用,从而进一步转变理念,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配合,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这离不开企业管理团队的重视与有力支持。
(二)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
医药分销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别于其他流通行业,其经营具有监管严格、品种众多、交易量大、流通渠道长、价格体系复杂、物流仓储标准高等行业特点,同时也面临规模不经济、中间流通成本高、盈利能力较弱、集约化管控薄弱、经营资金占用大、应收和合规风险高、信息系统一体化程度低、现代化医药物流缺乏等行业性难题。在医药分销企业中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和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时,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特点和痛点,因地制宜。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积极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同时,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探索和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务,形成良性循环。
(三)互联互通,促进管理会计相关系统的整合
由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对药品经营企业提出了明确的信息化要求,所以医药分销企业较早就开始引进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医药分销企业形成了包括分销管理系统、物流仓储系统、零售连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B2B、B2C)、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BI系统、OA系统等众多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有些是统一的,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数据层互联,有些控制和数据均互联,整合情况参差不齐,模块之间信息互享困难,无法实现无缝连接,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信息孤岛”问题。管理会计是项综合性的工作,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所包括预算系统、平衡计分卡系统、经济增加值系统、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等,均与企业经营各方面、各环节紧密联系。所以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规划,实现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以免造成信息系统与企业财务、业务活动需要相脱节的现象。
(四)智慧管理,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科技水平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重在利用有关信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其内涵更为丰富,信息对象更为复杂,处理事项更具有不确定性。面向未来,高效的管理会计职能要求“智慧”的信息支持系统,它应具有更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更成熟的分析归纳能力,更智慧的推理预测能力。目前医药分销企业业务处理型、汇总统计型的信息系统是不够的。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将进一步开放和共享,信息沟通更加广泛和快捷,业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之间融合加快。规模庞大的医药分销企业产生的海量数据澎湃而来,就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科技水平,发掘数据价值,才能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提升企业风险控制、科学决策和价值创造能力。
(五)安全可靠,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内控
现代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业务开展就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甚至企业经营就很可能陷入瘫痪状态。信息系统便捷的背后隐藏着风险。同时,管理会计使用的大量数据都是内部数据,而且都是保密性较高、综合性较强的数据,一旦发生泄密,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若“重建设、轻防护、重互通、轻保密”,容易造成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因此医药分销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内部控制问题,围绕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设计,保障系统建设和运行安全可靠。
(六)注重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复合人才的培养
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兼具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工作难以开展。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时,人才准备是首要工作。医药分销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方式培养和发展人才,形成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梯队,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用人需要。同时,应开展财务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培训,满足其对企业经营和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帮助其拓展宏观视野、打开管理思路,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良好互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医药分销行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但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建设对于医药分销企业应对当前复杂市场环境、克服行业调整困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医药分销企业健康运营、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为此企业管理团队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和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新技术应用和相关信息系统整合,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推动管理会计加快发展,有效提升医药分销企业管理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俊奇,鲁冰,徐凯.《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介绍及其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版,2015(3).
[2]蒋占华.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六点建议[J].新理财,2015(8).
[3]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EB/OL].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界定
管理会计还可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手段,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和有效控制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力依据的一个会计分支。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涵义
所谓管理会计信息化,指的是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认真分析、整合、加工信息,从而明确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佳信息。随着科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有效地进行决策,而且还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规范、精准。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特点
(1)智能性。管理会计信息化除了依旧涵盖原有的会计基础核算功能外,还基于这一基本功能新增了管理与控制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与人之间将会结合紧密、有效协调。(2)多元性。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方式是非常多元的,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这些方式将更加多元;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对象也是非常多元的,这些多元性丰富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3)开放性。在管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各资源间的及时共享成为可能,通过网络能够获取其他企业的信息,也可通过网络对自身所需的信息进行收集。(4)全面性。首先,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助于企业开展基本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促进了企业预测决策及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运行。其次,管理会计信息化涵盖的领域众多。最后,管理会计信息化必须将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三方整合在一起方可全面发挥优势作用。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信息化有助于企业构建适合自己的信息网络,促进内部管理信息化,保障企业更好地运营,为企业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依据。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地发展,就需要针对自身实况,不断强化内部创新改革力度,明确具体的管理与财务会计目标。对企业而言,随着信息化的全面普及,企业应积极构建密集的内部关系网,以此连接和原料供应商、市场、客户、员工间的关系,将企业发展和这些人员密切地联系起来。采用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如下:简化了工作模式,提高了作业速率,节约了运营成本,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实施直接由外部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有关法规制度等所决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及社会开放性的不断拓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过管理会计信息化需经历从适应到融合的阶段方可充分适应。另外,有关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很好地保障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比如2014年最新颁布实施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就为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文献,为管理会计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行业与企业自身产生的影响
首先,企业管理层与管理会计信息化执行人员等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成效的高低,会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态度。其次,会计信息化的设备与技术支持力度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快慢也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系统的全面运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那么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就会加快,反之,则缓慢。最后,企业经营模式及理念的确立、内部岗位与职责的设定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重视预算管理、国际化战略、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三、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创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实际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政治等几方面的外部环境。法律环境是核心部分,应全面推动各类法律制度完善,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要想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营造有利于管理会计信
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构建有利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时,应从企业文化、企业人才、内部控制体系、资金保证的角度进行。一方面,明确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企业文化,让包括董事在内的所有职工人员对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形成高度认同,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掌握了解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吸收和培养一批复合型的管理会计人才,并保证这些人才的专业素质,全面体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除此之外,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还要构建与之匹配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促进财务人员角色转变
当前,信息技术在各企业管理中已得到全面普及,生成了多样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逐步朝着信息化的管理方向走来。然而,不同于管理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速度较慢,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而且财务管理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阻碍及问题。倘若面对问题不知所措,那么管理会计信息化就会因其作用得不到良好发挥而逐步被企业淡化。因此,实际中必须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创新,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打破原有会计的一切局限因素,促进管理会计深入改革和转变。
(四)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现行的管理会计内容体系多数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然而我国的会计环境和国外的会计环境不一样,所以不能一味地参照国外制定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模式体系,应借鉴一些适合自己的部分。企业构建管理会计体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前的会计市场环境,明确与自身需求相符的管理会计模式,管理会计应能够适应企业多变的管理模式需求。企业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推动管理会计的运行,比如认真考评管理会计体系实施情况,充分了解管理会计的薄弱环节,切实保证企业构建完善、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
(五)健全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不单单是传统管理会计采用的手段,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会计委派制更应将自身的功能作用毫无保留地发挥。信息化环境的到来,使委派下的财务负责人对企业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管。当然,这对会计委派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素质。财务委派负责人应充分考虑现代企业的制度要求。当前,财务负责人在现代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要求其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从而更好地承担企业赋予的职责权利。首先,财务负责人应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时刻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资产增值保值,积极主动学习,坚守职业操守,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其次,财务负责人的财务知识与管理基础知识应充实,掌握经济法规、财务法规,且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对审计规范与审计技巧全面熟知。最后,财务负责人的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以变应变,懂得信息的获取与沟通。唯有如此,财务负责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
(六)强化管理会计软件的更新、开发,推动会计电算化应用
在管理会计日常工作中可以看到各种数据运算,若实际通过人工进行核算,那么错算和漏算的情况会时常发生。而通过管理会计的电算化,不但避免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失误,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保证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有据可依,而且减轻了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企业应注重创新管理会计的软件,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及时更新,开发各类财务软件,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管理会计良好发展。
四、结论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构建;运行
校企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财务从2009年开始进行财务转型,推进从核算型财务向价值创造型财务的转变。同时,在2014年,学校构建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广义财务信息系统,实现从会计核算信息化向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拓展,提升了财务对业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构建的背景
(一)战略落地要求学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切实贯彻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适应需求、面向人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统一调配学校资源要求管理会计信息化。学校经费管理与财务人员编制有限,现金流理与规避现金风险,现学校有三个部分,一是高等教育部分;二是教育培训部分,三是党校方面。三个方面之间关系紧密,在产业上分工协作、实现共赢。(三)业务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会计信息化。2009年学校开始进行财务核算转型,推进从核算型财务向价值创造型财务的转变,财务从原后勤处独立出来,成立学校财务处。同时,学校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支持分散”,从专业财务核算到管理会计角度提供决策支与增值服务。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学校的财务信息系统包括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能提供传统的会计核算所无法提供的更广泛的决策信息与业务支持,同时实现了与业务系统的有效集成。(一)打造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财务信息系统。新形势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求各子系统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化、集成化、智能化,使各子系统协调工作、共享资源、交互使用,达到系统整合。所以学校的财务信息系统一是要衔接学校现有的教务系统、学工系统;二是要与银行实现直联,实时高效、准确的收费代扣业务;三是实现收费管理平台中的网上支付功能,实现学生在家、在宿舍,只要能够上网即可通过网银进行支付;四是使数据查询变得便利,学校领导可查询学校费用的应收、已收、欠收情况的统计,财务处人员可以查询到学生收费情况,院系老师可以查询本系学生的实时收费情况;学生可以查询自己应交、已交费用的情况。(二)确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整体设计思路。学校财务充分借助中航工业、省厅统一召集的会议,交流了管理会计信息平台搭建的经验体会。笔者建议可引入XBRL理念来改变报表的组织与实现方式。在原有财务报告内容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报告内容进行扩展定义。扩展对原有内容的使用不造成影响。这既保证了财务报告通用内容的可比,又兼容了特殊信息需求,使一份报告可以同时满足多种使用需要。传统文件格式仅是技术层面的标准化,对于文件所表述的内容,即业务层面缺乏统一规范。XBRL则实现了业务层面标准化,对财务报告共同元素(如“货币资金”)进行统一定义,实现不同企业、不同系统中的会计信息可比。XBRL把财务报告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信息元素(元素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数字或者一段文字),每个元素可以单独从报告中提取出来进行分析处理。XBRL不仅包含财务报告信息元素,而且描述了元素间的业务逻辑关系,包括勾稽关系、层级关系、列报顺序、表格关系等。依据这些关系,计算机可以“理解”报告内容,从而进行智能处理。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网络环境、硬件和软件选购配置、财务信息系统软件的选购、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和岗位配置等,把这些具体的设计方案综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原学校是单一校区的情况下,采取集中式统一财务管理,现在学校一校三地,规模逐步扩大,采取分散布局、集中式管理。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建设财务信息系统时,采用的网络技术方案会有所不同。通过购买商品化软件+自行开发两种途径解决。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规划与选择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核心工作。在软件的选择上,除考虑待选的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在功能上是否能够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还考虑学校个性化的财务管理需求能否得到解决。
环境对企业发生双重的影响,机遇与风险并存。尤其是在当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市场竟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反应能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信息,而且还应该包括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需要根据企业特点及其所在的行业特点,关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影响,并据以搜集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竞争因素等);研究与判断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对可供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建议,从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修改原有的发展战略,使企业战略能够建立在科学合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战略管理会计一通过分析、判断经济周期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最近的投资;又如技术进步既可以创造新的市场,产生大量新型的和改进型的产品,也使得现有的产品与服务过时。不论属于哪一种情况,技术环境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及其竞争优势。基于此,在系统的架构中,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讨一信息系统,可考虑在数据库中增加对新需求信息部分的管理和分析结构。
二、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企业价值链的价值活动从资源投人、产品生产、销售贯穿至最终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实现的全过程。价值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费用的发生过程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这些活动构筑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石。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核算和管理对象涉及整个企业的价值链,是全企业范围贯通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以企业价值链为主要线索,以价值活动为对象,通过系统跟踪企业价值链的所有价值活动,详细地收集关于价值活动的成本信息、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参与者经济活动信息、以及影响这些活动价值创造的外部经济环境等信息;并利用工作流管理的功能,注意识别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分析相对成本地位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改善价值活动和强化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最终有效支持企业管理者从不同层次的角度审视企业活动,实现对企业全过程的会计管理。
三、竞争对手分析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成了全球性经济发展的动力。当代竞争战略是建立在与竞争对手对比基础上的,不能准确地判断竞争对手就无法制定可行的竞争战略。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便需要了解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分析应主要以最具有竞争力的对手分析为主,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是确定竞争对手在竞争中的相对地位的基本工具。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没有竞争对手的直接信息,要评估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成本通常极其困难,这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取得竞争对手的资料。如根据竞争对手在公开市场购买中间产品的市场价格评估相对的成本差异;根据汇率的相对变动判断海外竞争对手的成本变动趋势;根据竞争对手生产场所的地理位置和销售渠道计算其在特定市场的销售成本;根据竞争对手的技术设备判断竞争对手的生产效率;根据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判断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利用率;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分销商、供应商以及其他人士交谈来评估竞争对手的某些价值活动的成本;根据竞争对手公开的财务报告、行业分析报告、内部刊物等资料提供的数据对竞争者的成本和价值链情况作出判断。另外,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咨询服务公司调查评估竞争对手。所有这些信息都应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或知识库中有效存档,并建立相应的查阅分析权限设置。同时和方法库建立连接,实现有效合理利用。
四、业绩的综合评价
业绩的综合评价包括业绩的财务计量和非财务计量两个方面。由于竞争的加剧使以取得竞争优势和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一切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市场占有率、革新、顾客满意、服务质量、业务流程、产品质量、市场战略、人力资源等非财务计量指标愈发被引起重视,被更多地用于衡量企业的业绩。由于战略层次指标与采集的效果依赖于其下各层数据的相关和丰富性、分析方法和知识工具的辅助配合性。因此,对于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来说,非财务计量指标的综合利用要求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的底端集成,在系统中设立满足需求的核算对象,继而组合这些对象的“特征”值以建立多维的“分析单元”,通过汇总或直接获取各层次的信息,以实现实时分析。计量业绩的非财务指标必须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加以确定。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目标、使命和战略各不相同,其业绩衡量指标也不尽相同。至今发展比较成熟且被广为采用的平衡记分卡方法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参考工具。基于上述分析,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质上是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辅助企业战略管理的企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在信息系统集成环境下,借鉴决策支持系统(DSS)的设计思想:它的基本架构应包括:数据库、方法模型库、知识库、数据挖掘工具和人机交换对话子系统。
1、数据库
数据库记载企业价值活动的账簿和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信息资料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五大类信息:(l)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2、模型库与方法库
决策模型主要有数学模型、数据处理模型、图形图像模型以及报表模型等,按照财务决策问题的种类主要有:筹资决策模型(资金成本算法模型、企业资本结构、筹资最佳规模模型、资金需要量预测模型、债务偿还方式算法模型及财务风险测量模型等);投资决策模型(投资回收期模型、投资平均报酬率模型、净现值模型、内含报酬率模型、现值指数模型、投资敏感性分析模型、投资风险分析模型以及各种证券投资的估价模型、预期报酬模型等);生产决策模型(目标成本算法模型、成本的高低点算法模型、产品经济批量模型、最小批量模型、贡献毛益算法模型、产品因素分析模型等);存货决策模型(存货成本决策模型、订货批量决策模型、生产批量决策模型、原材料储备决策模型等);销售决策模型(产品定价模型、量本利分析模型、综合信用政策模型等)。’方法是模型的基础,一个模型由多种方法组成,一个方法可以被多种模型的建立、求解、计算等功能所采用。主要包括统计方法基本数学方法、计量优化方法等。可用于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分析、预警分析、战略成本管理、战略业绩评价等功能。
3、知识库
知识库是一个存放知识载体的关系数据库,知识载体则是含有任何知识、信息的文档,属于非结构化信息,比如一个简单的文本文档,或一个复杂的流程规范图。包括事实知识(Know一What)、原理知识(K加w一Why)、技能知识(Know一How)和人力知识(K~一Who)。具体到会计相关部分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管理、分析、财务人员等各岗位所积累起各种经验、教训,以及总结的规律。②各类文档、报告、会议纪要、规章制度、岗位培训介绍等企业内部文件资料。其中,企业的专利、许可证、品牌、商标、研发机制和成果、客户关系、企业经销网络等又是进行无形资产定价以及风险分析、战略分析的重要信息。③有利于会计人员强化岗位职能的相关外部知识资源。包括法律法规、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学科图书、辅导资料等。④企业利用模型库、方法库的工具析取、加工数据,结合知识库辅助进行分析,产生决策支持信息这一过程所归纳的规律性的成果(如分析方法、现象特征),以及对企业相关管理(如模型、方法库的内容管理)所提出改良提议。会计信息系统的知识库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知识库的一个子集,企业需要获取、保存、积累、传播,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有用的知识,使之成为知识管理的有效组成,而不仅仅是用于决策。
4、数据挖掘工具
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兴起的利用关联、分类、预测、聚类、时序分析等方法来自动发现隐藏在大量数据中的模式等有价值知识的工具。数据挖掘既可以分析现存的、比数据仓库提供的汇总数据粒度更细的数据,也可以分析事务的、文本的、空间的和多媒体数据。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应用。
5、人机交换对话子系统
该部分主要在于提供简捷的、有利于引导使用者参与构模的界面,将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库、模型库与数据库连接在一起,针对战略管理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对战略管理会计数据库的经济数据进行多维的分析、比较、计算,最终以报告等直观的形式输出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相关的信息。
在上述结构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辅助战略管理各环节中的作用是:
一、在战略制定阶段,通过人机对话构建战略分析模型,结合知识库,进行战略分析。如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按价值活动的分类体系,逐层汇总价值活动账簿的成本信息、价值创造信息,并结合所收集的行业竞争环境信息,通过人机对话构建战略分析模型。从纵向角度分析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渠道价值链的相互依存关系,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行为如何影响企业价值活动的成本,为重构上游或下游战略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从横向角度计算企业每一价值活动的单位成本,并与企业主要竞争对手价值链的价值活动成本进行差异比较,找出与主要竞争对手在价值活动方面的差异,扬长避短,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竞争策略。从企业内部角度分析企业价值活动的成本的价值创造贡献率,识别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二、在战略实施阶段,通过选择战略管理方法模型库中的方法模型,结合知识库,对战略管理会计数据库记载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利用成本驱动模型,分析企业的规模、业务范围、经验、技术、多样性和厂址等对价值活动的成本影响力度,分析企业的劳动力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利用、工厂布局的效率性、产品外观、联系等方面的作业程序安排。以便对症下药,通过优化基础经济结构的合理安排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与重点,增强企业竞争的优势。实务中SAP软件中的“价值动因树”通过“相关性”的分析方法来模拟这种驱动关系,使财务和非财务的大量指标融合到价值动因的分析当中。
本文就主要从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问题展开探究,同时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保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对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信息化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其逐渐的融合到了各个行业中,会计行业也不例外,管理会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开始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样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的解决,以确保管理会计可以高效的实现信息化。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企业并不重视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管理会计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全面的覆盖,在一些大型的会计企业中,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较为完善,而一些小型会计企业或者是中型会计企业在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针对会计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并不重视,这样就使得这些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长远发展。从这点来说,中小型会计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上并不顺利,甚至一些小型会计企业都没有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这就使得会计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到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低
就现阶段来说,各个行业均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了工作和管理中,而管理会计也不例外。国家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有着较高的重视度,这使得会计企业财务信息化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所采用的系统应用水平并不高,而且沿用的还是传统的管理系统,并且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也相对较为落后。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管理会计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客观性以及采用的传统财务核算模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我国目前的会计企业中,管理会计软件所具备的功能并不符合会计企业的具体要求,无法使得会计企业的管理会计有效的实现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因为管理会计软件所具备的功能的不合理性,也使得相关的管理会计模型无法得到正常的使用。除此之外,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也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就研究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所具备的功能信息在质量水平上并不高,并不能够满足财务会计的需求,这就表明我国的会计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较低。
(三)会计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就我国当前的会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来进行分析,其体系并不健全,而且相关的测评考核内容也存在较大的欠缺,责任会计的内部控制并不具备实质的内容,在环节调整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流程在设定上也有着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内部控制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速率较慢,进程也较缓,无法切实有效的实行,使得管理会计的实质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架构相应的外部环境
在对管理会计进行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经济等。而法律这一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要想使得管理会计可以高效的实现信息化的发展,就需要合理的构建和完善外部环境中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据这些法律法规来更好的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高效的运行。
(二)营造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
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应从企业文化、企业人才、资金保证和内部控制体系四个方面来完善。首先,构建一种正确的可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上至股东、董事下到每一个员工都正确地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感受先进管理理念带来的氛围,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储备足够全面的管理会计人才,提供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功效,将其带到企业管理的制高点;再次,提供强有力的后台资金保障;最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供管理会计信息化赖以生存。
(三)大力的对企业信息化平台进行开发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要想使得会计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实现高效的发展,就需要会计企业能够架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合理的应用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依据建构的信息化平台来更好的推动会计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而随着应用系统的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应用系统开始出现,并且还会不断的创新和增加,但是这些应用系统却并不会完全的取代另外一种应用系统,其只能够使得应用系统更加的优化。由于应用系统类别的不同,其所能够产生的整合问题和数据统一问题也不相同,针对这些问题,均需要合理的采用信息化系统技术平台来进行解决和处理。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正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大力的对企业信息化平台进行开发,同时构架适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
作者:孙凌云 单位:黑河市墙体材料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参考文献:
[1]边志新.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
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工作萌芽于20世纪初,以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年会正式采用“管理会计”来统称企业内部会计体系,作为其正式形成的标志。管理会计工作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把会计和管理结合起来,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是现代管理科学和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的结果。管理会计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步早,在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由于历史条件等种种原因,管理会计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管理会计信息化作为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指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为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熊磊,2014)。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实现全覆盖,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关于共享服务,具有代表性观点的有:Quinn(1998)的观点是把共享服务看作一项商业经营;Molle(r1997)指出,共享服务必须有一个独立组织实体提供支持,这个实体就是共享服务中心;BryanBergeron(2003)则更多地把共享服务看作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合作战略,其实现途径是将各部分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提升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财务共享服务则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人员、流程和技术等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将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属性的财务业务集中放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处理,旨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核心业务发展、整合资源实现战略支撑等目标(Andersen,1997;Lusk,1999;张瑞君,2010;何瑛、周访,2013)。张瑞君等(2010)认为:FSSC以业务伙伴的形式,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基于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笔者将财务共享服务总结为:企业(企业集团)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将分散在企业内部单位(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财务业务集中到一个新建的组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统一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内部单位(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共享服务的财务工作新模式。目前,有关财务共享服务的相关研究侧重于模式构建探讨、典型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展望,鲜有与会计信息化,特别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相结合研究。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一方面积极顺应了会计职能的拓展趋势,另一方面成为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一是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财务制度、集中财会人员办公、建立高效率且低成本的财务管理运作流程”等三大措施,使企业大多数财务会计人员从记账、算账等繁琐的日常性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评价、战略决策等领域,从而加快企业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企业管理会计有效发展。以中兴通讯集团为例,通过十余年在财务共享服务构建与创新方面的成功探索,中兴通讯集团建立了功能较为齐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团取消了内部单位的财务部门,选址西安,建立了集团直属、面向全球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财务制度、集中财务与会计业务、再造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不仅实现了会计人员集中化,还逐渐引导一部分会计人员深入一线业务单位为其提供管理咨询、内部控制等服务,引导一部分会计人员为集团公司规划、决策支持等提供全面且准确的信息,实现了大量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转变,集团管理会计水平显著提升。二是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会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会计信息化在未来会计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服务端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客户端(企业内部各单位、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相分离,若要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实现服务端向客户端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就得依靠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核算业务,还是财务管理、管理决策,都得借助于信息系统。目前企业常用的信息化工具有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网上银行和银企互联系统,此外还包括会计基础核算系统、网络报销系统、影像管理系统,以及财务辅助系统等。以报账为例,信息系统实现了从信息采集(电子凭证、电子影像)———核算处理(财务核算、电子审批)———资金处理(资金集中、银企直连)———信息归档(电子档案归档)的全覆盖,可见借助信息系统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将报销、支付等重复性的财务业务标准化、流程化与简单化,不仅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规避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还推动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
三、财务共享服务下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一)云计算
作为一种新兴计算模式,“云计算”(CloudComput-ing)自Google前任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SanJose2006)上首次提出以来,凭借其具有的通用性、高效性、高可扩展性,尤其是相对低廉性等优势逐渐渗透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称为自互联网革命以来IT产业最深刻的变革,也将深刻影响我国管理会计行业。将云计算运用于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一种未来趋势。
(二)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信息技术再发达,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再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客户端和网络依然会存在各种安全风险和受到各种安全威胁。这些风险和威胁主要表现有:存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会计资料可能遭到未经授权的查阅访问,甚至被泄露或被篡改,会计信息在客户端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传递过程中可能被第三方截取而丢失等。因此,如何全面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是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三)机构调整和人员转型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质是对企业进行一次财务管理流程再造。新建一个独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撤销企业内部各单位(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财务部门,或仍保留机构、但只保留少数会计人员从事对接工作,企业的财务机构将面临大的调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流程,使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更多的财务会计人员面临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机构调整得当与否,以及财务会计人员岗位的转型成功与否成为能否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目标,能否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现有会计信息系统
近年来,财政部门多措并举,着力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一是于2009年4月了指导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二是创新信息化标准体系,于2010年了基于XBRL国家标准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三是于2011年9月《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系统规划了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措施;四是于2013年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效,多数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对待现有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四、财务共享服务下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基础前提:全面保障会计信息安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和开展,最终实现创造价值目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存储于电子化介质之上,借助网络往返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客户两端,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全面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一是要合理确定数据访问权限。对于企业而言,有的数据可以在全企业范围内共享,而有些数据因涉及商业机密或是其他保密原因不能在全企业范围内共享,因此对于此类数据必须依据使用需要设定访问权限,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二是加强对用户的管理。用户操作不当或用户蓄意为之均有可能导致数据被泄露或被篡改而使企业遭受损失,加强对用户开展技术培训和加强对用户实时监控,减少人为引起的信息安全事故。三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技术支持方要从设备维护、软件升级、网络通讯等方面保障信息安全。
(二)关键环节:注重与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结合应用
新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花费较大,鉴于国内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建设了较为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现实,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不能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盲目否定后再另起炉灶,而要注重与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结合,引导企业加快管理会计信息整合。例如,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建成ERP系统,新成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借助ERP系统来收集经营数据并且获得业务支持服务(张庆龙、张春喜,2012)。对于无法实现统一的信息系统,至少要做到互相兼容。
(三)重要保障: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会计人才队伍面临结构失衡的问题,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占据了大多数,而真正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缺口将近300万;另一方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面临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可以预见,未来人力资源市场对于核算型会计的需求将会出现大幅度的降低,而对于高端管理会计人员的需求将更加高涨。如何应对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出现的这一变化?创新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条必然路径。高等学校在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政府、企业、国内外会计行业协会合作,构建多维度的协同体系保障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熊磊,2014),从而适应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四)有力支撑:支持会计软件开发、中介机构开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市场
企业在依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可能会选择服务外包的模式。因此,财政部门在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等多种手段,支持国内会计软件开发、中介机构开发管理会计服务领域市场,共同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蓬勃发展。
(五)未来趋势:拓展云计算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