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融合教育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25 11:59: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融合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融合教育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 人文教育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关键的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加强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这条途径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存在着六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前提是大力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此可采取多种措施。

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之相适应,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也一直在进行。在反思的声浪中,有一个声音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中国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相对于条块分割、画地为牢,专业细分而视野局狭,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书本而轻实践、重理工而轻社科等等问题,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更为令人焦虑的。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在如何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方面探讨不够;二是在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方面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重视和探索不够。本文主要就第二个方面谈一下具体看法和建议。

一、强化人文教育的目的

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在谈具体的加强人文教育的措施之前,必须讨论清楚的问题。有人认为:“人文教育是指文学、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艺术学科的教育。”…这个定义本身有一定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对人文教育目的认识的偏差,从这个定义中人们很容易得出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知识教育这一推论。但在大学中强调人文教育的目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社会、自然、他人与自身的问题,才能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才能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人文知识只有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一个人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只有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才能体现出人文价值,上升不到精神层面的人文教育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提倡在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其目的是使大学不仅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还要成为人文精神的养习场,成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为人的全面、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开启心智,开阔境界,使人成为健全的个人。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缺乏精神与道德“底线”而做出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匪夷所思之事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伤熊事件”、“火烧自家房屋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等。这几起事件的当事人缺少的决不单单是人文知识,更为关键的是缺少人文精神,缺少人文关怀。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措施

在中国大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的措施有三种:

一是通过开设人文教育类课程,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达精神培养之目的。但如果目前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以考察记忆力为特点的考试模式不加以彻底改变,通过课程培养人文精神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而通过开设大量人文讲座的方式效果会更佳,因为听讲座时,学生卸掉了对“通过”和学分的功利追求。

二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教育。这方面做好了功效甚大。这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是塑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中浓厚的人文氛围就像一个大“气场”,它对身在其中的学生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教育作用。

(二)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大学的主流文化是专业文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课程。从教学内容上,专业课程约占总课程内容的60%~70%,占绝对优势,而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从时间上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所以,人文教育只有进入专业教育这个主阵地,才意味着真正进入了大学教育。从世界各国来看,都是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来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且为了强化人文教育,逐步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比重。

第二,专业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关注点和个人今后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学生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较强的内驱力,在行为过程中,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在大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依靠全体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正如华中科技大学马毓义教授所说:“倾盆大雨,只能雨过地皮湿,只有经常下毛毛雨,地表才能湿透。”专业教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就如同毛毛雨的作用。

(三)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

专业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并不需要专业教师另外寻找人文素材,只需直接应用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就可进行人文教育。

首先,专业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从表面看,专业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学原理、数学公式,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枯燥的概念和数字后面却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是专业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学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规律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的精神,其内容仍是专业与人文的结合体。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爱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它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时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把专业知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是每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工作者的内在需要。三是专业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所以解释自然的语言——科学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更是专业的境界,正是丰富的想象力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使自然、艺术和专业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事实上,科学逻辑力量的内在和谐、理论框架的奇妙想象是具有极大的美学力量的,将学生引到充满情趣的科学殿堂,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美育。

其次,专业教育方式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训练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它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及对科学本身的态度。专业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从而完成科学知识、科学能力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学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专业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就是最大的回报。通过专业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专业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三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接受科学信仰,专业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人文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第一,从专业知识延伸。在任何一门专业课程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材,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将这些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拓展开来,讲授给学生。如讲授学科、专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

第二,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相应的人文精神。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不同的作用。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布置团队型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第三,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一节课讲下来,课程内容学生不一定都能记住,但教师的学识、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师的为人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好教师,用认真负责的精神感染学生,为学生做一个榜样。

第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孟母三迁,是因为她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同样,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培养作用。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不惟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正是在这种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产生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接受了蕴含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养成了活泼、宽容的品行,强化了民主、团结精神,人文随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人格中。

第五,与学生共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体验、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教师要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贯穿在讲课的过程中。由此引导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很多人生的哲理,在感悟中提升其人文素养。

第六,以教师的人本关怀去影响学生。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在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原料,让学生做学习J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教师的人格影响,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本立而道生,加强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2篇

不批评学生如何上好课,这是中国高校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不批评学生”这里是指教师只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对学生进行惩戒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来赞扬学生,使学生“喜闻乐见”得到更好教育[1]。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基本理由有两个。第一,当前我国广大高校教师的权威性已经变得极为脆弱,社会地位与声誉日趋下降[2]。这种教师威信日渐走向式微的趋势导致的极端情况是学生不尊重教师和教学工作,高校教师很难有效地管理教学工作,对学生听之任之,“不批评只表扬”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一个常态。第二,与少数优秀学生相比,多数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和自控能力差,面临的困难较多,可能存在厌学情绪和逃课行为。这时候“用赞美把学生留在课堂”,赏识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批评”不是万能的[3],赏识教育往往导致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戒教育强调对学生“有错必纠”,使之明辨是非“,知错能改”,它有利于维护校纪校规[2,4]。因此,研究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融合情况下如何上好课的问题更有必要。我们选定了A院校经济班和金融班学生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融合研究。毋庸置疑,我们深受以往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研究的启发,但本研究有三点重要的不同:(1)选取学习风气较好,教师喜爱的班级与学习风气较差而让教师头疼的班级做比较,便于识别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的适用条件和效果;(2)指出赏识教育在好班,惩戒教育在差班实施的利弊,强调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指出二者融合的最高境界是情、理、法在教学中的融合。本研究总结了教师从片面的赏识教育过渡到赏识与惩戒并用的完整教育的基本经验,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的目标作了有益的探索。

二、识别不同班级的学风,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堂和课间学生的表现,识别不同班级的学风差异性是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任课教师发现,金融班学生与经济班学生存在着异质性,经济班学习风气不如金融班。从课堂考勤看,金融班学生到课率远高于经济班学生。从课堂问答看,金融班学生比经济班学生有较好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金融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明显比经济班学生好。在课外,经济班学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热衷于校园社会活动,而金融班学生非常重视课堂理论学习,讨论话题主要是“出国”或“考研”。基于这些差异,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在经济班实施以惩戒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金融班实施以赏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且努力实现二者融合。

三、以赏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甚至从学生的错误中去发现所蕴含的积极元素,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在赞扬声中找到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赏识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学以致用。诚如奥古斯特•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该具有这么一双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是教师的赞美和表扬。一滴蜂蜜比一滴苦汁能吸引更多的昆虫!林肯总统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赏识教育对学生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对学生真心的赏识,就如一剂甜甜良药激励学生不断奋进。赏识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优点,但是容易掩盖和忽视他们的缺点。在金融班我们实施以赏识教育为主教学模式,这是因为教师对课堂表现好的班级,表扬、赞美、鼓励自然而然就会多一些。教师采取以下几种具体方式实现了赏识教育: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表扬金融班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班优秀,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比如:“你们班同学的‘统计与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基础’比其他班学得要好的多,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好‘计量经济学’!”第二,教师激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创造一种使学生敢想、敢做、敢说、敢争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设立了一个“激励规则”:对能够主动举手、准确回答教师提问,或者给教师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他们的平时成绩加10分。教师鼓励那些不自信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通过字面意思来推断”。这些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建立了牢固的尊重与信赖关系。第三,教师要求以优秀学生为核心组建科研团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求所有学生组成6-7人的科研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份“计量经济学”的学术论文。这种科研小组能够很好地把学生团结起来,消除彼此隔阂,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四、以惩戒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

惩戒教育就是教师要客观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毛病,促使学生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控制学生,进而利用强化手段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傅维利教授指出:惩罚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使用惩罚手段能够维护学校规范的严肃性,有效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运行。凡是需要惩罚的时候教师有权利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是权力也是义务[5];教师惩戒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拥有的纠学生之“偏误”,还学生之“规范”的一种权力,是教师的职权之一[6]。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损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惩戒教育是必要的,但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好“度”:惩戒应体现现代法治精神,莫把惩戒当体罚,要让受惩戒者感受到惩戒中蕴涵的平等、尊重和爱[7-8]。在经济班实施以惩戒教育为主教学模式,这符合教师对头疼班级的告诫、批评等行为习惯。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教师在课堂上指出经济班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说:“你们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按理应该经济学基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好,但是抽查结果不太理想。”第二,针对学生在课堂交头接耳、擅自离开课堂等不良行为,教师及时批评其错误,警告不能再犯。比如有4名女生擅自离开教室时,教师当堂制止了学生的这种行为,指出她们违背了教学规定,要求她们承认错误。这不仅维护了教学的正常秩序,严肃了课堂纪律,而且警示其他学生以此为戒!在惩戒教育中,批评要做到有理有据,以说服教育为手段,以校纪校规为准则,让学生心理认同,知错、认错、改错。第三,教师科学治理考勤中学生“替人答到”的现象。在大学课堂点名时,到课学生替没有来的学生答到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采取以下办法治理这种现象。首先,教师指出这种行为看似“帮助同学”实则“损人不利己”“……按照学校教学纪律,对于逃课情况严重者可以给予不及格、取消考试资格、警告、开除等处分。今天你替他答到,你是在鼓励他远离学习,久而久之,他极可能荒废学业;替人答到破坏教学秩序,导致教学与考试中的不公平,会造成一种以弄虚作假为荣,以旷课逃课为荣的不良学风”。其次,教师要求班长每次列出缺勤学生名单,并且当堂核对。这些有理有据的说服教育和严格的监督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替人答到”的现象,学生到课率明显提升。

五、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融合

教学是师生共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喜怒哀乐联系在一起,因此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一味地强调和使用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失偏颇,二者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每个班级和学生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教师既要发现和赏识他们的优点,又要指出并纠正他们的缺点,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实现教育目的。非洲谚语说得好:“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这里“胡萝卜加大棒”是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的一种激励方式。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要从情、理、法三个层次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情、理、法的交替运用可以相得益彰。教师只要做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学生就会逐步成长为知识与道德统一的人[9]。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必须坚持以情动人的原则。赏识和惩戒的融合过程不仅需要理性更需要情感。教师通过自己的热情、激情及幽默诙谐的语言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营造一个轻松、温暖、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情感决定着教师愿意不愿意采取这些行为,回答喜欢不喜欢这样做的问题[10]。在情感世界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忘年交”,进行充分交流,尊重学生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并且引导他们把这种情感力量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指导学生要正确处理情感纠纷与冲突,批评和纠正学生某些错误和草率的处理方式,及时疏导学生走出消极情绪。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必须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理性决定着教师该不该表扬或者批评学生的某一行动,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在理性世界里,教师因“学业有先知,术业有专攻”而在某门功课与某个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要充分利用这种权威性来吸引学生对课程与科学的热爱,让学生心服口服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享受课堂的美好时光;同时,教师又要对课程毫无兴致的学生旁敲侧击,“胡萝卜加大棒”,尽力使他们回到课堂里来。大学教学要培养具有理性精神(即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要合理地怀疑,注重事实,重视客观的依据,重视多元的思考[11]。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必须坚持以法治人的原则。以法治人不仅意味着以法为手段来管理学生,而且强调要用法的精神约束师生。法的精神就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其核心是教师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以法律保护师生群体和监察教师行使权力,使其必须符合程序、自由和实质性公正[12]。在法制世界里,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服从教学管理活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这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鼓励每位学生遵守规则,顺利完成学业是教师的义务,制止和纠正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的行为,是教师的权利。

六、总结与启示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价值,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 

 

人文精神以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感受。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在当代各种设计作品里我们可看出其历史、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等在作品背后的文化特点。例如当代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注重延续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脉,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纹形互组形成独特的韵律,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并成功的推向国际。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速。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同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拿来主义状态,人才积淀非常薄弱。 

同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来说,必须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关键就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都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众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例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观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2、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 

3、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基础素养的缺失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思维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看来,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或按照书本生搬硬套,自己的思想创意越来越少。这种现况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4、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欠缺的对策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人才培养的同时,明确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例如课堂教学人性化,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仅仅是“授之于鱼”,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研究探索的学习精神。 

要把人文学科纳入培养目标,要有计划地开设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选修课,从学生接受并喜爱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建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并在专业课等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学校要积极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美化环境、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并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作用,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书画篆刻、民间艺术、汉字、园林、陶瓷、以及音乐、诗词、、武术、围棋、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更积极稳固的发展必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人民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育的内容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教学指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专家经过精心挑选的文体优美、审美情趣较高的文学作品,古往今来的经典之作都汇集在其中,这些优美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感受文学美感,刺激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进而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不断融合。

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理解课文

美,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审美是通过主观的感知方式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接的感性把握,发觉其中的美的素质的过程,也是对主体内心情感的品赏的过程。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不乏很多优美的文字组成的美。例如,描写自然美的诗文,兼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多种美质。

1.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

课文中充满各种美的要素,需要学生多种角度去诠释和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审美眼光来感知课文中的美。例如,在学习《春》和《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就应该抓住美情美意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赏各种美的过程来引导,把它们当做优美的抒情文来欣赏。在关注其内容的同时,试图让学生带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字美景,品味课文中的物像和意境、透出的品性,体验课文的美情美意。

2.赏析课文美的语言

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是学习课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要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意也要通过品味语言美来进行。可以说品味语言是引领读者的感知力、领悟力通往课文的艺术世界的桥梁。由于学生的语言系统尚未完善,他们对美文的学习仍然还有一些困难。因此要把握文章的美,先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从而深入课文内涵,感受作者情怀。赏析语言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诵读。很多课后单元提示说“要反复朗读”,《济南的冬天》的提示说“反复朗读课文”;《秋天》的提示说“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古代诗歌五首》的提示说“朗读古代诗歌讲究抑扬顿挫”,由此可见诵读教学在本单元中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

对于语言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是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审美心理主要是通过感知、理解、情感和想象四个组成要素来体现。初中生处于思维活跃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着眼于学生主体方面,即从学生的各方面改善、增进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对于初中优美文章,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试图领悟作者思想,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来帮助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学习《秋天》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想象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指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例如,学习《春》这一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研讨与练习,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并试图说出“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在哪里,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美的赏析和对问题的思考。

三、创设情境,培养审美需求

情境教学是当下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审美情趣,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形式,例如诗歌朗诵、故事演讲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对文章的美进行深入品赏。与此同时,将生活与课文的美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春》、《秋天》等与自然美相关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将课文中的美带入生活中,从而感受生活之美,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充分将课堂教育、审美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此外,对课文文字之外的知识的渗透也会增加学生对课文美的认识。例如,联系课文作者的生平故事和资料等,将课文中的高雅美转化成平常化、生活化的、非审美的情感来理解,再将自己的情感调适到审美的、优雅的状态中来,实现课堂教育、审美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整合。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审美教育

在当下全新时代的教学体制下,对多媒体的运用成为初中教学必要的辅助方式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体现课文中美的事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更好地将学生带入美景美境,充分体验课文中的美。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广泛地利用教材资源和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俊红.初探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J].现代阅读,2012(20).

第5篇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协调问题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任务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一致地方。首先,从学校教育来看,目前基本上还属于封闭式的,为此,变学校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已成为教育改革件必然趋势。其次,对外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矛盾,面临这种新形势,新情况,给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再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只注重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单纯追求升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近些年来,虽然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开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具体措施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多欠缺,本文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合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1、提高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方面,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明确合作目标,将德育和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识到同家长的积极配合,社会教育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应该采取正确、合理的沟通方式同家长、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和谐、合作的关系。

(2)家长方面,要彻底抛弃那种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家长应认识到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更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榜样作用教育,所以家长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平等、积极和主动的关系,不再是责任分离,依附于学校、被动的关系。

(3)社会方面,社会教育方面应采取主动、针对性的措施,以其社会教育的形象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独特特点对德育教育发展,特别要以德育的显著性成果来吸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时,学校和家庭教育怪罪于社会教育的恶劣影响,而社会教育质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2、明确责任,发挥合作力量

(1)夯实三者合作中家庭教育基础地位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对孩子品德人格初步形成、对生命爱心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有利于孩子在以后的学校和也社会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力、意志力和自信力的养成。

(2)加强三者合作中学校教育主导地位

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和组织性最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合一的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品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明智的教育管理指导下,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庭及时宣传教育方针和政策,向家长传输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介绍正确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促进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合作。

(3)巩固三者合作中社会教育补充地位

随着科学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外界环境复杂化,多样化,把学生单纯限制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己经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需求了,需要让学生多多参加校外的各种有益的社会社会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法律教学 人文教育

在高职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特别高,因此各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力度。高职法律课程的教学,对日后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在法律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个人素质,塑造其人文精神。本文将从高职法律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现状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于高职法律教学的意义以及目前法律课堂融入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等作相关分析,从而得出一些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促进我国高职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法律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现状

1.1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职法律课教学所强调的是技能性教学,老师往往是教会学生如何来阅读分析课本上或者其他遇到的案例,从而来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知识,并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但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或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导致高职教学中无法培养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学生来。

法律课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任课教师还一味的追求案例的讲解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在接触各种犯罪案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扭曲自己的世界观,导致价值观缺失。所以在高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使很有必要的,人文教育的融入,可以丰富法律教学的课堂,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法律课教学有特殊的意义。

1.2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不足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对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甚至还专门开设了人文教育的课程。但是,就高职的法律课教学来看,将人文教学另设科目来教学似乎不大妥当,一方面,法律课教学枯燥无味,另设人文教育课会使学生认为人文教育课无关紧要,反而不能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人文教育跟法律教育本来就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分开来上,会让学生觉得这是两个不相干的学科,致使人文教育与法律教学分家。如果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把握好人文教育与法律教学的关系,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有效进行人文教育,那么学生就会在无形当中形成追求正义和真理的价值观,从而在接受法律知识的同时塑造了法律公正无私的形象,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教育与法律课融合的教育效果。

1.3高职院校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的力度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实施的力度却还相当不足。法律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会减少很多专业知识授课的时间,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法律课的教学应该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不能插入其他内容。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只有从教师层面上决定融入人文教育教学,高职的人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二、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2.1学科视野局限

法律的专业教学,本来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宅,而且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所学的知识都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无法接受其他学科或其他类别的知识,使法律专业学生的视野就停留在法律知识上。单纯课堂知识的教学,局限了学生的学科视野,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2.2功利导向重

在这个追求金钱和权利的时代,每个人都对金钱和权利有着不同程度的向往,尤其是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年同学。高职法律教学,是要培养法律上的优秀人才,这不能单单体现在其法律知识水平上,还要看其人生价值观和个人正义感等。过重的功利导向,不利于法律专业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更会影响法律课的课堂教学。

2.3个性过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出现,尽管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教育家强调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但是当下学生的个性太强,与教育家们强调的个性化教育似乎没有多大的契合度,过强的个性,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学校教学的情绪,特别像法律课这类的课程教学,课堂内容枯燥,而且老师所教授的都是一些案例性的知识点,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法律教学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2.4缺乏文化陶冶

法学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教学并不是所有,在高职法律课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文化情操的陶冶。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了讲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外,还要担负起陶冶学生文化情操的责任,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还能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法律知识。

三、人文教育在高职法律课教育中的价值

3.1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

在高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且开阔原来被束缚的思路,以更活跃的思维来进行学习。法学学科的教学,受知识内容的限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只能局限于学科内容,无法打开思路教学,从而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思路较为死板,不能游刃有余。人文教育与法律教育相融合,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打开了学生的学科视野。

第7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97-01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医学专业是技术性和责任心要求很高的专业。它不但需要医学生要有“救死扶伤”的技能而且要求医学生要有“医者父母心”的博爱精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沿用传统的说教式,理论枯燥,形式呆板,不易为学生所接受,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本文试从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角度探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以追求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工作,目的都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塑造大学生完整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二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思想的交流,注重知识的内化和精神的实践。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人文色彩,可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呆板倾向,增加教育亲和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为人文教育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赋予人文精神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又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实现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丰富教育内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

“两课”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要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塑造完美的人格。在“两课”的教学内容上,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就理论解释理论,要结合生动的案例,以鲜明的形象鼓舞人,以真实的情感感染人。实际上,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许多宝贵的可利用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老一辈医疗工作者的高尚品德和事迹、丰富的人文图书和网络资源、真实的医疗案例、传统医学中的医德思想都是很好的人文教育素材。利用“两课”和专门的“医学生职业道德”课程,可以很好地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促使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确立“医乃仁术”的思想理念。

2.培育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人命关天的事业,学校有什么样的校园环境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医务工作者。因此,要营造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具有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鼓励学生成立独立的学术和文体社团组织,正确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寻一些知名论坛的人文资源,组织关于感恩、诚信教育等为主题的活动。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体验我国医疗卫生状况,早期进入医生角色,以病人为中心,自觉树立良好医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体水平

在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既有专业任课教师,又有学生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对于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两课”教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无疑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两课”教师,首先要树立崇高的师德和敬业精神,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真正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做学问的能力;其次,要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一些普遍性的人文知识,比如文、史、哲、艺术等,要有常识性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每位老师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深入研究一门课程,促使整个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加学生人文素质受教育面。而且,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较好的了解医学相关内容和教学环节,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密切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认同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更能有效发挥。

而辅导员由于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无形中承担了更多的教育任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对学生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很多医学院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辅导员的招聘中广泛吸收非医学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充实辅导员队伍,同时,鼓励辅导员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兼容并包”的精神让“人文之花”开遍医学院校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涂又光,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曾玉华,何国平,胡小平,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

[3]莫秋婵,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5.12.

第8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效思政教学 德育

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累积了相当丰厚的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探索实践经验的大成之作。高等院校不仅要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授给学生,更要担起促进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责任,通过融合这些优秀文化探索新的德育方式方法,达到更好的道德教学效果。

一、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探索发展历程的经验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历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塑造人格、培养精神的道德教育精髓,一直是后代不断积极发掘和利用的教育资源宝藏。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用先进的马克思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完善和培育他们的人生观,实现学生行为的规范化。文化具有柔性渗透的教育效果,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内容丰富生动,而且广为人知。在更容易接受和形成共鸣的基础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政课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问题

但是从近几年的社会现状和新闻报道可见,传统文化中诸如诚信待人、尊老爱幼等优秀的文化观念,出现了明显的被学生淡忘甚至逐渐没落的趋向。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校过于追求学生成绩,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和老师或多或少地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片面专注怎样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全校排名,这与教学部一再强调的“以人为本”严重偏离。有时思政课甚至被主课占用来讲课做题,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对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视,严重缺乏教育成果验收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平台进入人们的生活。如门户网站、微信、QQ等网络平台缺少相关监控把关,其中有不少有害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严重影响正在形成三观、分析辨别能力尚弱的学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教育却得不到重视,就算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只是照本宣科,期中期末考试草草验收过去。不仅忽略思政课开设的目的,更是对学生培育工作的不负责。

(三)学生极受西方文化影响,缺乏对文化的辨别吸收能力。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虽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但是其中包括的负面文化极易影响学生,如拜金主义、崇洋,甚至会有自我中心主义,都是屡见不鲜的却又无法根治的。除了对文化流入进行相关把控,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学生对这些外来文化的辨别能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十分紧迫。

三、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要有效开展思政课程,思政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先导效应。最关键的一点,老师要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优秀民族文化的引导力,将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为“教书育人”最终目标服务。

(一)突出内容针对性,重点加强德育教育。

思政教学内容需要加大有关德育的部分。思想道德滑坡淡忘,广大学生深受其害,不孝顺父母、不诚信考试等现象时常发生。针对这些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编写和授课过程中,都可以有目的性地提出这些问题,配合传统优秀文化中对应的历史事实或名言警句讲解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反思,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全面发展三观和培育健全人格。

(二)活用实践型教学,全面实现融合教育。

学习目的不仅是获取相应的知识,还必须做到“学”和“习”的有机结合,若只是浅显的知识传授是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所以,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验收教学效果并且加深对思想道德的观念意识。学校可以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如举办优秀文化的宣讲学习讲座、设立传统文化的体验主题项目、带学生进养老院主动关爱老人、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发挥环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学环境是开展教学课程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学校和老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除了在校园内设置相应的人文景观、张贴宣传标语、举办学习周等常见方法外,还可以积极发挥网络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力。如在校园网开辟文化专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汉学社、汉服社等发扬优秀文化的社团成立,扶持它们开展相应的校园活动等,充分利用文化的柔性渗透作用,将优秀文化融合到全校环境全民心态中。

结语

通过上文详细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我国流传千年而不衰的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经验,更是挖掘学习资源的丰富宝藏。将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和进一步发扬是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责任,高校和学生都应为此而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开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想和新途径,是德育工作领域一次成功有效的创新实践。结合优秀文化展开教育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更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一个途径,值得赞扬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2]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