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图书馆业务培训

图书馆业务培训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28 16:01: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图书馆业务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图书馆业务培训

第1篇

【关键词】馆员 培训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1-01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提供的服务上,图书馆员综合能力是信息时代图书馆应对各种挑战的关键。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提出的建设要求确定图书馆工作的方向和建设目标。图书馆馆员作为知识载体,其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加强图书馆专业化队伍建设。注重图书馆专业人才的知识更新问题,搞好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调整与馆员能力提升问题。

一、提升馆员素质的必要性

过去由于图书馆人员结构不合理、经费不足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随着信息技术广泛传播与应用,图书馆人员能否满足服务群体的要求,能否运用新技术方法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综合、重组,能否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需要,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图书馆馆员整体素质提高是当务之急,图书馆的发展不仅要在图书馆的硬件上下功夫,还要不断地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馆员素质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才发展问题必须满足学校各院系专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对图书馆专业人员进行结构调整。 随着学校各专业发展建设需求,构建多种多层次专业知识结构的馆员队伍。通过校外招聘和校内培训的方式,使图书馆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培养和引进的馆员要与学校的专业发展建设相匹配。

(一)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实施组织和馆员双赢的培训结果。图书馆要从组织与个人两个方面分析馆员职业发展规划内容。图书馆要建立馆员专业技术培训体系,管理部门必须对年受训人数、培训形式、内容、条件以及各类人员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培训组织,确定培训目标,合理设计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根据岗位职责设置的工作任务,据此判断工作岗位人员培训的专业内容和岗位能力提升的标准程度。在制定培训目标时要考虑参训人员个人提高和工作岗位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培训目标。

(二)建立动态的人力资源指标需求体系

依据馆员个人的兴趣与图书馆工作岗位设置要求,确定培训内容。为了达到培训效果,从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培训需求系统。依据国内外图书情报信息专业人才建设标准,组建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运用科学的人才发展观,建设一批专业性强、标准严格、技术含量高的图书馆专业化队伍。为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要根据学校各院系专业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建立动态的人力资源指标需求体系。图书馆应组建适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馆员队伍,并合理调整图书馆人才知识结构,真正满足文献开发和服务教学的需要,服务人员和馆藏资源要适合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要求。根据服务群体的需要调整馆员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升馆员的综合能力。使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满足服务群体的需求。

(三)注意培训人员的选择问题

在图书馆业务培训中通过对所有岗位设置进行分析研究,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问题。实施优化整合,明确职责。从组织方面确定培训计划,从馆员自身的角度出发加强培训,搞好职业发展规划。馆员要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组织要帮助馆员找到适合自己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进修的专业方向。为防止培训中选择人员不当,出现跳槽现象,应特别注意培训人员的选择问题,达到合理使用人才。

(四)人才引进问题研究

根据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建设和网页建设要求,从社会上招聘情报专业、图书馆学、网络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人才来充实图书馆专业队伍。图书馆专业人员培训应从服务专业需要出发,加强提升服务能力方面的业务培训,确定培训考核要求与达标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职业生涯通道,重视图书馆专业结构调整和能力提升问题,从组织分析、人员分析、任务分析三个方面的研究,构建培训需求体系。

三、提高图书馆全员素质的新途径

(一)开展馆员竞赛活动

通过开展馆员业务竞赛活动,提升馆员的整体素质。图书馆按照竞赛的内容要求举办图书馆知识讲座。图书馆把教师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两个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准备参加竞赛。竞赛分为理论答题和业务技能比赛。理论包括办公业务和图书馆业务两方面,通过网上答题和业务技能比赛,能够增强教师学习业务的兴趣。图书馆业务知识和技能比赛包括文献检索技能、体育竞技、艺术制作或表演、快速抢答题、图书查找拼图游戏、图书装订与分类等等。通过参加这项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加深了馆员对图书馆其他业务部门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办事效率。

(二)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多种渠道进行培训

根据馆员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和存在的知识结构问题,应在人员结构、学历和技能上进行调整。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多种渠道进行培训。可以通过“送出进修”、“举办各种讲座”的方法。组织馆员出去学习考察,开展馆际交流,学习其他馆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或组织参加学术交流会等方式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使图书馆人员培训实现其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以科研促进服务工作创新,提升馆员业务能力

服务性与学术性是图书馆既要服务又要科研,将服务实践中的观点、问题上升到理论认识,形成专业理论与报告,再用来指导和解决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重视科研工作,逐步提高科研水平,通过科研带动服务,以科研促进服务工作创新,提升馆员业务能力。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必须满足学校各院系专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开展知识服务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流趋势,并依据学校发展规划中涉及的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合理构建图书馆的专业队伍。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及时发现人才与合理使用人才,真正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实现图书馆科学有效的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谭可,陈有志.图书馆人力资源风险问题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55-56.

[2]窦胜功,卢纪华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

第2篇

目前,我国对图书馆员在职培训主要有: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各地区、专业分会牵头组织并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也有由各种图书馆界学术研究团体如:Calis、期刊研究会、编目研究会等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以及各图书馆自行开展的参观访问、学术讲座等。并且还有大量正式出版的系列岗位培训教材或专门业务培训教材,如:由金沛霖主编的《图书馆岗位培训系列教材》,由刘湘生主编的《文献分类岗位培训教材》等等。本文以为,目前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目前对图书馆员开展的在职培训,其培训内容大多局限于对传统图书馆工作专业知识,如:分类编目、读者服务、网络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培养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目标有一定差距。因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是培养学生和教师信息素质的基地。这就要求作为教育者本身的图书馆员,不仅应具备图书馆素养,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也还应具备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和研究素养。

(二)培训的对象主要针对中高级职称、技术骨干等中高级人员,而缺少对无职称、新调进人员开展的关于岗位工作基础理论、业务常识和工作技能的上岗培训。

(三)培训的形式主要采取短期培训以及学术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形式,主要采用教师面对面的传统教学方式,且所选用的培训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内容过于侧重专业技能等的讲授;培训对象过于侧重中高级图书馆员等问题。根据笔者对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检索调查显示:现有专门适用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教材寥寥无几,有的或是翻译本,如:《图书馆员手册》(邓荣先翻译,辽宁省图书馆学会1982年出版),与国情不太相符:有的或是年代久远,内容与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工作不吻合:有的或是主要针对读者,兼顾图书馆员上岗培训的读本,但内容侧重不同。如:《怎样利用图书馆》(刘久昌、宁国誉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出版。)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上岗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信息时代其新任务之一是对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当然教育者应先受教育,所以应首先加强和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的信息素质。

同时,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长期存在:非图书馆专业人员多,低职称、无职称人员多,老弱妇病多的“三多”的现象。作为学校机关人事精简下裁人员的“接收站”和学校引进人才家属的“收容所”,图书馆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盲”。因此,开展规范、科学的上岗培训工作,应是高校图书馆岗位培训工作的基础工作和首要工作。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做好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并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学习资源中心、知识管理中心的作用,应从培养图书馆员信息素质的角度,加强图书馆员的上岗培训工作。

三、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员上岗培训工作的一点看法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基本上由各图书馆分别进行,而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如果由地区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或图书馆学会等组织牵头,编写一部好的图书馆员上岗培训教材,不仅能弥补目前图书馆员岗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上岗培训工作薄弱的欠缺,如:目前缺乏符合现代信息化、网络化形式下高校图书馆工作要求的上岗培训教材,而且还能满足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全体图书馆员开展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并还能避免因各个高校图书馆分头各自组织、编写的重复劳动,更能避免由于各馆能力不同而导致的培训水平的不一致,从而能真正保障岗位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效果。2003年北京市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首次设立了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基金项目,将图书馆员上岗培训教材编写设立为一项研究课题,并请专家评委选定有一定能力的申报馆来承担此项研究工作,应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我馆很有幸地承担了该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3篇

(一)图书馆服务自身发展的需要。读者参与管理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中心工作。如何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员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馆员受惯性思维局限和工作经验制约,所提供的服务不一定就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事实上,馆员的服务也远未能跟上读者的需求。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读者参与管理给图书馆专业活动注入外来社会资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更好的社会服务方式,寻找到图书馆更好的发展路径。

(二)有助读者理解图书馆专业活动。社会读者的公共需求,是公共图书馆存在价值的重要显示途径之一。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传统图书馆服务很充分满足读者多种形式的需求。在读者无限增长的信息需求与各具体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必然局限之间,自然会发生各种不和谐或冲突,这是相互沟通不足的结果,其表现形式大多为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不理解,不满意。因此,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读者就有了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参与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参加与了解服务实践的过程,当读者与图书馆员并肩站在一个工作平台上时,就能让读者了解图书馆专业服务的特点,理解图书馆员的情感,读者与图书馆员就有了探索提高服务水平的共同基础。

(三)督促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事务范畴的活动,公众享有参与权和监督权。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同时也是让图书馆工作处于公众监督之下。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的社会监督机制发展的一种落实手段,对于当代社会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

二、读者参与管理的途径与形式

(一)开展业务培训,让读者熟悉图书馆管理。为了扩大读者参与的范围,增强读者参与的热情,应定期组织读者进行业务培训,建立相对稳定的、有能力参与管理的、可以提供连续服务的读者队伍,业务培训应着眼于范围的普及性和广泛性,在内容上则是实践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使读者对图书馆从一般的认识转变为对图书馆专业知识、技能和服务态度上的深度认识。

(二)设立工作坊,让读者获得图书馆服务体验。为了让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读者能进入服务工作状态,可以设立工作坊,让他们体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由此,必须确定参与读者的人数和岗位、具体工作,并明确责任。人员要适应服务开展的需要,确定参与人数,规定工作范围。同时对每个岗位有相应的管理,才能针对性地形成提高服务效益的有效建议。

(三)摸索多种形式,探索读者参与的途径。目前的读者管理,大多以志愿者、义工的形式参与服务,既服务自己,又服务别人。广泛活跃于各图书馆的志愿者或义工,大多也是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的潜在读者。如流通管理、讲座展览、图书交换捐赠等项目,大都有志愿者或义工参与。未来的发展,可以考虑设立读者委员会,或让读者进一步对图书馆管理提出建议,或让读者参与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最终应该通过各种规范化措施把读者参与固化为公共图书馆专业服务及其所有活动的基本内容。

三、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方法

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以刚性制度确保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严肃性;其次,要确定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范围,明晰权利与义务;第三,逐步建立读者管理组织,以聘用等多种方式落实读者参与管理过程。其中,要注重读者参与图书馆馆员的科学互动,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共同努力。

(一)制定读者参与的工作规范。图书馆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参与管理的工作,通过规范的操作措施,确保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严肃性。随着读者参与过程的开展,读者一定程度上成为图书馆的管理者,他们的意见对于图书馆的管理策略的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读者参与需要成为一种常设机制,图书馆领导不仅仅是鼓励读者参与管理,更要定时对这一领域的进展跟踪检查,对相关成果进行审核,为积极参与的读者提供奖励,以保证这一机制的长期运行。

第4篇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变革与挑战,这关系到图书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应该说现在的形势是喜中有忧,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图书馆在文明社会中,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所处的重要地位。但是也应该看到因为经费短缺,人才馈乏,加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给图书馆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我们认为图书馆尽快走出低谷,摆脱困境,适应形势需要,扩大社会影响,重要的战略措施之一就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对职工进行再教育。因为这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充分调动人的因素,是一次不花钱的投资。它能在原有基础上,迅速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本文着重阐述对职工进行职业教育的意义及作用,目的是探讨如何解决新时期职工教育出现的问题,以利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诸多因素表明,对职工进行再教育有它的必要性

1.历年来,图书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员调动一直受上级人事部门控制,该走的走不了,想进的进不来的现象,始终困扰着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发展。

2.现在图书馆的专业人员队伍日益扩大,人才辈出,他们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安于清贫,勇于奉献,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也有一些人工作为了混职称,学习是为了捞文凭。由于事先对“职称” 、“文凭” 的态度就不端正,结果工作能力与知识水平严重脱节,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我们不否认几十年的传统观念,人们都把图书馆视为清闲自在的好单位。有的职工本来素质很好,由于自身不努力,随波逐流,把那些优势也磨没了。馆里组织业务学习也是能混就混。其实认真学习是掌握文化知识,认真工作也是掌握文化知识,有专家调查,一个人一生的知识,在学校学习获得的只占10% ,其余90% 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获得,只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才能胜任图书馆工作。

二、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开展职业再教育是一项针对性强、收效快的重要措施

1.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从薄弱环节入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管理科学中有种理论,叫做“木桶理论” 。它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的长。而短木板就是我们常讲的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要知道本单位的薄弱环节都有哪些,职工队伍中的共性问题是什么,属于业务知识方面有多少,属于文化知识方面有多少。这些情况对于研究如何提高文化知识方面有多少。这些情况对于研究如何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尽快培养一支骨干队伍。而且这支队伍要求能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要,胜任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需要,胜任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关键性岗位上发挥作用,能以较强的业务素质面对21世纪的挑战。这支队伍的形成将使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带动全馆齐头并进,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2.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是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目前各馆都有这样一些同志,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由于业务素质低,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点不适应。尤其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无从下手,他们的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已经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启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的含金量。图书馆现在的工作就是要把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起来,在市场上变成有价值的东西。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的、高价值的信息服务,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和咨询功能。试想读者到图书馆来一个是有求必应,一个是一问三不知,究竟哪个受欢迎呢?一个不认真看书学习,没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意识的人,是胜任不了图书馆工作的。那种只会玩嘴不动手或用一些陈旧剪报拼接在一起做为信息就推给读者的工作态度,是对读者不负责,是对用户的犯罪。现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加强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文化知识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习要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使图书馆的职工都以能成为这座“没有围墙大学”里面的“灵魂工程师” 。

3.对职工进行是转轨变型时期,提高图书馆社会地位的一项紧迫任务。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人们对信息的重要作用认识的越来越深刻,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现在的图书馆的社会地位究竟有多高,它为社会创造价值有多大。我们称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信息的源泉” 。而在这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机构林林总总,我们向社会提供质量高价值大的信息的保障是什么?回顾前一时期的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凡是靠外部宣传,造舆论形成的,大多占不住脚;而那些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抓紧练“内功”的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较高层次的服务工作,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尽快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才能真正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才能真正地树立起图书馆的最佳形象,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4.灵活多样的职工教育,是新时期形势的需要。在图书馆内部开展职工业务培训工作,有许多便利条件,资料丰富,时间充裕,一个学习自制能力较强的人如果主攻方向明确,短时间内进步很快。但对一个群体来说,就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领导首先要摸清情况,根据实际制定一个长期学习规划,之后还要制定短期的施教方案;既要有整体提高的阶段性指标,还要有个人提高业务知识,文化知识的具体计划。

第5篇

关键词:图书馆;继续教育;研究

一、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分析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构成的重要要素,列宁曾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员能从各个渠道持续接受继续教育,是图书馆不断发展的根本。无论从图书馆自身发展需求,还是从馆员职业素养提升都离不开继续教育的支撑。各图书馆对馆员继续教育,有以下途径。

1.图书馆系统内部业务培训:图书馆在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办馆理念的前提下,对本系统内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规划指导下,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制订教育培训计划,使继续教育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目的。例如:2018年6月26--28日,由河北省图书馆主办,秦皇岛图书馆承办的2018年河北省数图推广工程数字阅读服务推广培训班暨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推广培训班中,通过4位国内资深图书馆专家的大量案例分析,为学员详细解析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开展的服务与活动及知名学者理论研究、新平台、新服务、新效能和数字资源和纸书采购的比较研究、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突围等。图书馆系统组织的内部业务培训加深了馆员对岗位工作的深层次理解,为今后公共图书馆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图书馆员根据自身岗位进行自主学习: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各级图书馆员根据自身岗位需求,自主选则相应的培训内容。通过自学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分为:①个别指导模式--通过正式的人员开发方案促进馆员积极进行个别指导的学习活动;②自修模式—根据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规定的学习教材,通过有计划地自学活动;③自学考试模式--通过自学,辅之以教师面授,或参加有关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例如:秦皇岛图书馆党支部自2015年开始为每个部室订阅《图书馆报》,通过自主学习,已经有3位馆员在此报发表文章。迁安市图书馆自2015年至今,始终坚持每周一闭馆集中学习或自学,所以每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唐山市图书馆学会征文中都有馆员获奖。自主学习模式实现了将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图书馆理论课程教授模式:以提高图书馆员理论水平为目标,专门培训机构或大学为主要培训基地,对馆员进行系统理论学习的继续教育模式。包含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班和非学历进修等。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馆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这一模式的培训针对性不强。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图书馆的需要,把知识渗透到岗位情境之中,强化理论的应用环节,才能真正地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

4.网络远程教授模式:建立在传媒交互的基础之上,凭借现代计算机技术代替面授,以个别化学习为基础,更能体现学习者主体性的的教育模式。形式主要有:函授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教育。教师利用网络远程平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师生之间通过邮件或聊天平台沟通交流,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网络远程教授模式克服了传统教育存在的诸多不便,减少了时间、交通等带来的不利因素,为馆员提供了继续教育的良好空间。

二、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目前,由国家教委和各级图书馆主管部门组织的多种类型的旨在提高整个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各类培训、函授班和进修,为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我国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是对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政策制度完善、教育规模、计划实施等具体方面还比较薄弱。

1.由于没有权威性的、跨系统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组织机构,导致继续教育缺乏宏观指导,还未形成长远的教育规划,培训内容不规范存在随意性。目前,虽然各地的图书馆学会成立了相应的继续教育机构,但存在管理体制分散和各自为政的不足,没有形成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

2.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还未形成制度化,对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资格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1995年人事部颁发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但缺乏针对性,所以无法从整体上推动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发展。此外,图书馆员的岗位继续教育缺乏专业机构认可机制,这是造成图书馆员参加继续教育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3.继续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把馆员集中起来当“学生”加以培训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主导性,很难全方位的顾及学员各自工作岗位的特殊需要。据统计,2003--2007年我国图书馆界举办的各类馆员继续教育培训班中,仅基础理论课程就占课程总数的42.1%。馆员参加培训后所学理论不能在具体工作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得通过继续教育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的目标难以实现。

第6篇

宝鸡市图书馆坚持馆内阵地优质服务和馆外延伸服务并举原则,把优质服务渗透在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出服务“七要素”,即挂牌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轻声服务、熟练服务、协作服务。“七要素”活动的开展,更加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促进了和谐文化建设,使读者与馆员融为一体。市馆每年还举办各种读者活动,如读者座谈会、读者联谊会,读者与馆员共同参加的各种节庆、趣味知识竞赛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阵地服务的内容。

二、坚持创新服务,树立服务品牌,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一)共享工程公益电影惠民工程

2005年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财政为市图书馆投资50万元,建起了陕西省除省图书馆以外的第一个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第一家电子阅览室,新闻媒体作了广泛的宣传。几年来,支中心坚持利用设备及文化资源,积极开展送电影进社区、进工地、进工厂、进军营、进养老院等活动,得到了工人、农民、官兵以及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欢迎,特别是每个暑期在渭河公园开展的公益电影惠民月活动,使纳凉群众享受到了图书馆的公益服务,极大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宣传了图书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共享工程公益电影惠民工程已成为宝鸡市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多次获省分中心业务技能竞赛组织奖,2010年宝鸡市支中心组织培训、推荐的2件“少年网页设计作品”,获全国共享工程少年网页设计大赛三等奖,是陕西省唯一获奖的团队。

(二)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

从2006年至今,每年面向全市十二个县区,举办“我与图书馆”等多个主题的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参赛读者踊跃投稿,历届稿件累计近2万件,聘请名师、名家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全市学生、家长、老师与社会的普遍认同,这一活动已成为市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其优秀征文集正式出版已列入2011年市文化广电局目标任务中。

三、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团结奋进的图书馆专业团队

长期以来,宝鸡市、县(区)图书馆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抓手,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全市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上,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以科研成果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打造高效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使队伍的整体水平逐年提升。全市馆员累计撰写学术论文600余篇,在省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30余篇。宝鸡市图书馆现有人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员占90%,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占45%,其中领导班子均为本科、专科学历,历任馆领导班子都对学术研究和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前任馆长陈树年研究员就是一位国家级的图书馆学专家,学术成就斐然,他带领的学术课题小组研发的成果,有些在图书馆学的分支领域填补了空白。

四、以宝鸡市馆为龙头,形成了宝鸡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紧密的业务联系

第7篇

开展继续教育的迫切性,不一定为每个馆员所认识,但决策者从实际工作发展考虑,急需提高工作者素质,从而认识其迫切性。

一、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的冲击力,是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动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知识日新月异。在我国图书馆,每个馆员面对信息观念和信息技术的冲击,都有一种适应变化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需要。继续教育作为信息社会的产物,提供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成为“弥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桥梁”。

基于此,汉川市图书馆于1994年底,将馆员培训与继续教育提到关系全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地位,开展了以业余为主、上班为辅的馆员教育,坚持了3-5年,每年分两个阶段(学期)开展,力争馆员素质上一个台阶,作为一项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前提。

二、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实

观念

当前,继续教育应该是指对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为重要目标的培训。

虽然继续教育是“弥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桥梁”,开展馆员教育是迫切和有长远效益的,但教育观念在我国图书馆界并未深入人心。一些图书馆在决策层即馆领导中,对馆员教育的战略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较多的图书馆在管理层即中层干部中,对馆员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认为科班出身的馆员学识已够丰富,足以应付业务的需要;或认为图书馆一般岗位工作简单重复,经过培训后,即可上岗完成任务。相当一部分馆员,对教育或逃避、或应付,甚至漠然处之。

对象

在我国,馆员继续教育是对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具有大、中专学历和一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的教育。教育对象量大、面广且在年龄、学历、职务、职称、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多层次性,因而开展教育必须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办学。

机构和管理人员

我国图书馆大多无专门继续教育或职工培训机构,也少有专职或专管的人员。较普遍的是,由图书馆人事部、馆长办公室、辅导部或业务部等负责馆员的教育管理,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

师资和教材

继续教育的师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师资以兼职为主,以图书馆内为主,主要来源于馆内业务岗位上的骨干,教学相长,又以此类教学活动作为这些骨干提高业务水平、开展自身教育的一种方式。

馆员继续教育的教材一般难尽人意,有些内容已显成旧或是馆员已经掌握了的,有些教材理论和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时间

继续教育,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条件,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图书馆更难有时间保证。在汉川馆的教育实践中,只好以业余为主,上班为辅,实行时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业余学习;二是不在减免工作量和工作定额的情况下,上班时间学习。

经费

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以公费为主,主要来源于图书馆事业经费。但教育的效果是远期的,效益是潜在的和隐性的,而经费的付出是实际的、现时的。因此,经费压力较大。从汉川馆实践看,自费公助加奖金是现实和可行的一种方式。

三、建立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

从图书馆继续教育的现实看,其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管理一般无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师资多样化且以兼职为主,教材不尽人意,教育对象多层次,内容多样,办学多形式,时间和经费难以保证,而学习是主观努力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这样我国图书馆员教育难以采用严格、有效地行政管理模式。

馆员继续教育的目标靠人去实现,成绩有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馆员的学习动机和主观努力,不能完全由行政管理控制。但动机是由需求产生的,在教育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创造一种有利于提高馆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通过对馆员不同需要的激励和满足,唤醒其开展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心态,激发其学习动机、欲望和觉悟,从而可达到教育的有效管理,实现教育的各项目标。

汉川馆从1995年开始尝试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馆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图通过激励机制,建立馆员教育管理体系,达到教育的有效管理。这种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教育,其内涵是“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学以致用”。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馆员通过教育,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变化,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通过教育及其考评,将馆员素质同明确的量化指标、目标联系,将这些指标同岗位调动、晋职、晋级和职称评定等联用,作为聘用和晋级的主要依据,最终实现人才资源的更优配置和科学管理。这种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教育管理,包括观念转变、立法保证、规章制约,健全教育机构,控制教育内容以及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等方面。

观念转变

大力宣传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树立危机感、生存意识和竞争意识,让馆员从主观上认识到教育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主观上重视和自觉对开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立法保证和规章制约。

据报载,北京市人大通过一项地方性法规,从1995年10月1日起,该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受聘各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需依法进行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72学时。这样采取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对馆员教育作出具体规定,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立法保证。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汉川馆在无相应法规提供立法保证的情况下,制订了有关继续教育的暂行办法,对教育的目的、内容、课程及师资、组织管理、激励机制作了具体规定。按规定,全馆业务技术人员需参加教育,每年不少于40学时。该办法成为全馆教育的制约性规章,使图书馆教育有章可循。

从笔者自身情况来看。1986年3月,派至孝感地区(今孝感市)图书馆,系统地受到了为期一月的“全区图书资料管理干部”培训。1988年9月参加电大图书馆学专业学习。1992年11月,参加由地区人事局、文化局联办的(全脱产)图书馆业务培训。1997年1月,参加汉川馆的业务培训。成绩合格,先后获得各级主管部门验印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健全机构

有了立法和规章,还须健全执行机构,以保证法律和规章的贯彻实施。汉川馆在继续教育管理实践中,确定馆员教育由分管业务的副馆长负责计划的实施和落实,每月双周五组织全体馆员进行业务培训,然后进行考核,考分进入人事档案。

内容控制

继续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办学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使教育的内容控制成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中,汉川馆通过对课程、学时、学分等方面的控制和激励,将内容引导和制约到以下4个方面。

1)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包括行为修养、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人的素质比人的知识、智力对工作的促进作用更重要,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开展。

(3)图书情报现代化新技术和新知识教育,多以研讨和馆内外讲座的形式开展。

(4)语文课程学习,包括外语、古汉语和写作等。

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对继续教育效益进行评估,认定教育的成果,可以用事实向人们展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教育考核评估体系,是馆员教育激励机制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教育及其激励机制,保证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的科学管理,促进教育的发展。

四、全面提高馆员思想职业道德素质。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图书馆作为集文化、教育、宣传、信息传播、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机构,馆员的自身道德对图书馆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志在致国际国联第62届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在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高度的评价,无疑是对我们图书馆员神圣职责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

馆员的思想职业道德,并非仅仅表现在“文明用语”、“态度热情”、“服务周到”等具体行为上,确切地说,素质才是一种“实力”,拥有“实力”的馆员才能成功地适应读者的各种需求。素质也是一种潜力,有了它就可以在岗位上作出有价值的创新。道德是素质的充分再现,是道德的基础,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慢慢积淀而成的,是人们内在的品质,包括政治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法制观念、文化程度、科学知识、审美趣味、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多方面的内涵。一个合格的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勇于冲破陈旧的思想禁锢、狭隘的思维方式,自足的心理障碍,求稳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创新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懂得现代化管理知识。否则,何以谈接待社会各类层次的读者群。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提高馆员的思想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而且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青年,更要注重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文化工作者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东方等.第三世界图书馆员继续教育:2000年展望。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6):12-16

2、倪春发.谈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3):32-33

3、林九如.情报继续教育的类型内容与途径情报学刊,1993,14(6):473-476

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全民阅读;图书管理员;流通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39-01

一、流通工作现状

(一)资源更新过慢,纸质图书利用率下降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重心越来越偏向于数字资源,纸质图书的进购率逐年下降,这就造成了书库内图书更新越来越慢,读者们看到的大都是过去购置的图书,新书数量很少,信息更新速度过慢,这也直接导致了图书利用率的下降。

(二)网络环境造成的服务意识松懈

在这个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图书馆流通部的服务已经从过去传统的闭架、手工借阅模式转换成了现在的全开架、利用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借阅图书的全新管理模式。新的借阅管理模式减轻了流通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过去繁重的取书过程改为全开架由读者自由选取;过去复杂的查找借书卡、查找图书的过程改为由计算机操作,简便易行,自助图书机的全面推广,,既节省了时间,也大大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图书管理员更多空闲的时间,而大家又没能利用好这些空余出来的时间,长此以往,造成了服务意识上的松懈。

(三)工作性质重复枯燥,缺乏工作热情

流通部的工作在图书馆处于一线岗位,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借书、还书、上架、修补旧书。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得馆员滋生了职业倦怠的思想,缺乏应有的工作激情和工作热情,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做事情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喜欢一成不变,不愿接受新技术,不敢迎接新的挑战。工作推一推,动一动,份内的事,马虎敷衍,勉强应对;份外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工作失去耐心和爱心,被动应付,无心投入,消极厌烦。

(四)读者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高图书馆的读者群大多是在校的初高中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整体素质偏低。有些读者不知道爱惜图书,随意挝折图书;有的读者不知道衣冠不整不能出入公共场合;有些读者甚至不知道借书的时候该称呼图书管理员为老师,或叫阿姨,或叫姐,或什么都称呼,很不礼貌。并且三五成群,大声喧哗,影响别人学习。

二、提高流通服务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流通部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窗口,直接面对广大的读者群,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所以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应该比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更注重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专业的教育。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做到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这就要求流通部馆员要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要具备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图书馆事业。只有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才能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

(二)增强业务培训,提高流通部图书管理员的自身素质

做为一名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员,尤其是做为一名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图书馆应该制定岗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并长期执行下去,把馆员的培训作为一种终身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馆员的入职教育、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使馆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悉业务,获得不断发展的职业能力,使大家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心。同时,要注重流通馆员情商的开发,强化其专业知识有效转化为满足读者需求的驾驭能力,有效控制和指导读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

(三)学习如何与读者有效沟通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一个具有较强的驾驭语言能力的图书管理员,能用文明礼貌用语展示自身修养,体现亲和力,?缩短管理员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因此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图书管理员应当学会较好地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沟通感情,满足读者要求。

(四)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提高工作热情

目前,公共图书馆缺乏内部竞争意识,干得好与坏对馆员影响不大,致使有的馆员心里养成了一种等别人、靠别人的心理,工作积极主动性较差。图书馆应当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制度,使大家能够改变这种散漫的状态,在工作上要让人人感到有压力,从而使压力转化为动力。在领导支持、馆内经济情况允许、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给工作表现积极、成绩突出、乐于钻研业务的优秀馆员以奖励,这个奖励可以不是经济上的或物质上的,也可以考虑奖励馆员出去参加培训,通过这样的奖励方式,不但表彰了优秀,提倡了先进,还能够使优秀的图书管理员通过获得的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且能够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再传授给其他的馆员,可以说是做到了一举三得,既提高了馆员的工作热情,也使馆员得到了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双丰收。

(五)建立多层次的读者活动和新书展

每次到部门的新书,及时展现到读者面前,并推出借阅流通排行榜,让读者及时了解新书动态,借阅信息。不定期地举办热门图书讲座,向读者推荐有益的图书,向青少年推荐健康向上的知识。围绕社会热点,传播新知识,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让喜欢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同时把较少看书,或不看书的读者都吸引到图书馆来,让全民阅读的花香四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