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明中学

公明中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6 23:22: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明中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明中学

第1篇

以“名师成长的摇篮、资源辐射的中心、师生对话的平台、教育科研的基地”为宗旨,深化我校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深入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提升我校全体地理教师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而开展工作。

二、工作思路

以课改研究为核心,打造新型课堂、狠抓课堂教学效益;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创优秀教师团队;通过互学互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工作室。

三、主要举措

1、重视计划落实。

按照工作室的发展计划,在网上建立工作室博客,并定期上传优秀教案、试题和教学心得。通过对博客上资料的传阅、学习,强化工作室的团队作用,发挥工作室的教育引领和辐射作用。

2、服务高三考试。

搜集、整理、分析近三年全国高考题,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全组老师集体智慧,摸清三年高考题的命题规律,把握考查动向,进而分析2016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的走向,为我们赢得明年高考的胜利奠定基础。同时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在网上采集各地优秀试题,包括全国名校的期中试题、诊断性考试试题,采集并筛选出优秀试题,发到地理名师工作室的博客上。通过这些试题可以让各年级的的复习备考工作更有针对性。

3、加强校本研究。

继续加强进行校本教材地理必修1、必修2和必修3的辅备纠错工作,完善《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地理的校订工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集体智慧,并吸取备课组教师的建议,不断完善教案,形成优秀的公案并上传到博客上,供全校地理教师参考使用。

第2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头腔共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

一、演唱中两种重要的共鸣

(一)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顾名思义,在演唱时在胸腔中产生共鸣。胸腔共鸣也叫基本共鸣,胸腔是人声歌唱中能运用的最大的共鸣腔体,在吸气过程中肺泡张开,在胸口产生空间,声带振动激起气管内空气柱振动,传送到肺再扩及整个胸腔引起共振产生的共鸣。

(二)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是声乐演唱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发声方法,是每一位学习声乐的人都应该掌握的技巧。头腔共鸣不仅能使声音更具有穿透力,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嗓音的消耗。头腔共鸣主要是运用口腔上部的空间,歌唱时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加宽广,声波沿着上腭传递向鼻咽腔、鼻腔和诸窦,引起声波的回荡,这样所产生出来的共鸣我们称之为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是在整个声乐学习中都要运用两种发声技巧,同时有两种共鸣所发出来的声音是最有立体感的,既有低音的浑厚宽广,又有高音的明亮集中,音量也会相应的增加。

二、理解头腔共鸣

唱歌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尤为困难,但是只要把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具体化,把练习的方法告诉他们,学生还是可以做到了,如果生硬的让学生去理解和思考,只会让学生走更多的弯路。对于腔体的运用也是非常抽象的,大多数学习唱歌的人都知道,唱歌需要带位置歌唱,但是却很难做到。所谓的高位置歌唱,实际上就是运用头腔共鸣进行发声,头腔共鸣,实际是将声音从喉部顺着口腔后壁传入鼻腔以及鼻腔上部产生的共鸣。我们知道,人的头顶部是没有空间的,口腔以上的唯一一个空间就是鼻腔,因此,实际产生的高位置共鸣是在鼻腔以及鼻腔周边。发声时,有头腔共鸣的声音是明亮的,声音清晰,有立体感,音色自然、声音放松,声音到不了头腔共鸣位置就会发出散而闷的声音,声音不自然,音色暗淡无光泽。

三、获得头腔共鸣的方法

(一)感受共鸣腔的空间

需要运用一个共鸣腔,首先要感受这个共鸣腔体的存在,要知道这个腔体在四门位置。运用呼吸的方式进行感受。吸气,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用口鼻同吸的方式慢慢吸气,感受口腔上部空气通过的地方,空气流过的地方会产生一种凉凉的感觉,口腔上部这个有凉凉的感觉的地方,就是歌唱时需要运用的高位置共鸣腔体,也就是头腔共鸣的一部分。而且慢慢吸气时,鼻咽腔等一系列的腔体是最放松的打开状态,同时也是最佳的歌唱状态。如果直接吸气还是不能有明显的感觉,试着对着一杯冰水或者开水进行练习感受,有助于找到气流通过的通道。

(二)发声练习

首先,在发声练习时,先用窄口音,如:“i”“ye”“ei”这一类的字来练习,练习过程中要充分带上鼻音,尽管出来的声音是比较难听的,但是要坚持练习,首先要体会到什么是鼻音,才能往头腔位置过度。正确歌唱时所运用的头腔共鸣是用鼻咽腔,而不是两个鼻孔,因此此练习需要特别注意,鼻咽腔在发出鼻音位置的后方。找到窄口音的鼻音以后,用延长音将窄口音往开口音“a”上转换,找到打开鼻腔的感觉,ia,反复练习,就会逐渐脱离难听的鼻音,逐渐产生位置较高的声音。在练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万不要将手段变成目的,要正确树立学生对声音的审美。第二,练习哼鸣,哼鸣也是用鼻咽腔腔发声的一种方式,哼鸣对于获得头腔位置是非常有帮助的。哼鸣练习分为两个过程,一是闭口哼鸣,闭上嘴巴练习哼鸣,纵向的调整声音的位置,当发出明亮声音的时候,调整至第二步——开口哼鸣。开口哼鸣需要打开牙关,但声音依然需要从鼻咽腔发出,切勿发出口腔中的“a”母音。当哼鸣练习成熟以后,将哼鸣同样往“a”上转换,ena,把哼鸣往各个元音字母上转换,用哼鸣的共鸣位置带出元音字母,在气息的支撑下直至“a”母音通透圆润、明亮集中。第三,唇颤练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嘟”,唇颤练习同样需要往鼻腔上发声,但是这个练习需要将音高放在个人的极限高音上练习,在气息的支撑下使声音上下行灵活轻巧,声线控制均匀,唇颤练习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气息支撑,声音尽量往吸气时气流通过鼻腔的位置上唱,长时间的练习,同样会对提高声音位置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头腔共鸣;声乐;发声训练

头腔共鸣是人体发声器官的发音体,唱歌的前提是需要拥有健康的声带。但是,由于不同个体形成的声带具有不同的结构,就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声音类型,也使得歌唱艺术的色彩更加的丰富多彩。人体的发声器官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头腔、鼻腔和胸腔,将其称之为固定共鸣腔;第二类是口腔、喉腔发出的声音,可以将其进行调节,完成的展现出声音,将其称之为调节共鸣腔。在唱歌训练过程中,主要需要训练调节共鸣腔。

一、头腔共鸣的基本概念

头腔共鸣是唱歌训练中作为重要的一部分,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人类的头腔是不会出现共鸣。人类的大脑主要组成部分是大脑和小脑,并且脑主要是由脑浆和各种神经系统所组成,因此,人类的头部是不会产生共鸣。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头腔共鸣”来进行描述,换句话讲,这是指人类在进行歌曲演唱时,鼻腔和口腔产生共鸣之后形成一种共振。头腔共鸣是声乐教学中练习发声的一种方式,以19世纪声乐术语为基础来进行改进的一种教学方法。

头腔主要是由鼻腔、额窦以及蝶窦等组成,属于固定不能改变的腔体,也是歌唱者发出高声的主要器官。

共鸣可以将其直接定义为物体应为共振效应从而发生声音的一个过程。演奏乐器中有很多的乐器都是由于共鸣体的存在而发出优美的声音,比如小提琴、二胡、吉他等。每个人都具有独自的“乐器”,依靠声带发出的声音为基础,借助腔体形成共振从而发出声音,形成优美、响亮的歌声。在歌唱发生过程中,人体的“头腔共鸣”与其他部位引起的共鸣进行比较,能够有效的扩大声音,改善声音的音色,使声音更加的集中,更加的饱满,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二、头腔共鸣发声的训练方法

头腔共鸣是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展示高音的部位,也是声乐训练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部位。高音歌唱者追求具有穿透力、感染力和高亢的声音。因此,歌唱者在进行头腔共鸣训练时,首先可以从闭口元音来开始训练,当闭口元因能够顺畅的在第三声区进行流动时,可以逐渐的向半开口、开口元音进行转变。不论是进行闭口元音训练或者还是进行开口元音训练时,需要按照从大到小、从低到高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处于中声部还没有稳定的高音时,会使得人体机能发生故障,引起咽喉疾病。在进行头腔共鸣训练时,需要气来带动声带发声,不然,会使得喉部用力过猛,产生咽喉方面的疾病。

头腔共鸣的训练,需要将训练重点放在高声区。在半音向高音进行递进时,需要密切关注咽喉、鼻腔是否处于放松的状态,并且,演唱者在进行歌曲的演唱时,不要声嘶力竭的进行演唱,这样不仅仅无法有效的训练头腔共鸣,而且还有可能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在进行元音的练习时,保持均匀自然的呼吸进行联系,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声音的连贯性,按照声音在腔体流动的方式来进行联系。所以,在真实的演唱过程中,需要保持喉部的放松,自然的打开口腔,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联系。

三、在声乐教学中头腔共鸣发声训练的技巧

1.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演唱的“高位置”。

借助自己想象中的“高声位”来进行发声联系,能够发出优美、响亮的声音。想象中的“高声位”处于咽喉壁顶部、小舌头后,鼻腔的上方,是头腔共鸣声音发出的最佳位置。当声音顺着咽喉壁流动,随着声音的振动向鼻腔进行集中时,鼻腔中会出现一个小共鸣点,这个共鸣点能够有效的吸引演唱者的注意力,使其清楚的看到共鸣位置发出的声音。

2.演唱者需要寻找“三个共鸣点”。

沈湘教授曾经指出,在共鸣腔中存在三个好的共鸣点;第一,在鼻咽腔内;第二,口腔上部盖中点;第三,脑内的眉心位置。第一个共鸣点是后两个共鸣点的发射点。

3.演唱者需要根据歌声的变化调整共鸣位置。

随着音乐的旋律和音节的不断变化,歌声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其中包含音域的改变、音乐的改变以及音色的变化。为了在复杂多变的旋律和音节中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演唱者需要掌握调整共鸣位置的演唱技巧,更好的向观众展示音乐的魅力。

四、结束语

头腔共鸣能够使演唱者在发声的过程中达到声情并茂的作用,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能够把声音传送到头腔的人们才能真正的演唱好歌曲。通过对声乐理论的分析研究、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之后,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演唱者在声乐训练中完成头腔共鸣的训练,更好的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技能,传递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国.呼吸技术和头腔共鸣的关系之研究[J].北方音乐,2015,(15).

第4篇

【关键词】图书室;名著导读;读书活动

一、引言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第三章第15条指出:“图书馆(室)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可见,校图书室担负着对学生提供阅读指导的责任与义务。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缩短,但是又需要不断地进行各方面的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所以图书室的名著导读工作至关重要。

二、图书室名著导读工作的重要意义

图书室的导读工作就是图书管理员利用本图书室的资源对师生(尤其是学生)进行的阅读指导。阅读指导包括读者的阅读目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方法等方面。名著导读,就是指图书室对高中生所进行的古今中外名著方面的阅读指导。图书室名著导读工作能够使高中生在进行名著阅读的时候更有目的性和导向性,节约阅读时间,把握阅读方向,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使高中生对名著有一个更系统、更科学、更深入的认知。此外,图书室的名著导读工作还能够扩大学生的文献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并在高中生中倡导系统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质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图书室名著导读工作现状

当前,中学图书室在名著导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工作人员知识素质欠缺,难以提供全方位导读;师生认识不到位,名著导读流于表面;导读活动匮乏,名著导读工作似有实无等,影响了名著导读工作的进展,亟待图书管理人员加以改进。

(一)工作人员知识素质欠缺,难以提供全方位导读

中学图书室大多聘用一些编外人员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多数不是图书馆专业科班出身,在专业素质与知识素养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来缺乏为学生提供名著导读的意识,二来缺乏为学生提供名著导读的指导能力。同时,中学很少为图书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即便是有一些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提供了指导,但是其并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也没有合理有效的指导方法,更缺乏专业的导读知识。

(二)师生认识不到位,名著导读流于表面

图书室导读工作并非单纯的名著导读,它更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以及学校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但是,目前中学师生在名著导读方面的认识并不到位,导致学生很少在图书室获得有效的名著导读,原本十分重要的名著导读工作却流于表面。

(三)导读活动匮乏,名著导读工作似有实无

由于高中生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加之中学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导读工作上缺乏专业性与明确的认知,所以中学图书室的名著导读活动十分匮乏,内容十分陈旧,学生不感兴趣,名著导读工作似有实无。

四、图书室做好名著导读工作的要点

图书室要做好名著导读工作,就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强化认识,提高导读参与度;积极开展活动,强化名著导读。

(一)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素质与图书室名著导读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中学图书室应该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逐渐具备专业的素质和更广博的知识,使导读工作与时俱进,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把图书馆工作带入一个网络化发展的新时期,使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其“知识导航员”的责任,开展信息导航服务,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本馆的实际能力,借助各类搜索引擎,积累全面、专业化的名著资源,使得中学生读者能够方便地利用信息导航,快速准确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二)强化认识,提高导读参与度

学校应该积极配合图书室的工作,在全校内开展名著导读的宣传工作,积极开放图书室,使教师和家长改变认识,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在图书室中找到想要阅读的中外名著,并积极参与到图书室组织的导读活动中去。

(三)积极开展活动,强化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有很多的开展途径,图书室应该积极开展活动,拓展名著导读的途径,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名著导读中获得相应的提升。第一,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可以与读者进行交谈,了解读者的名著阅读需求和名著阅读情况,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制定指导计划,即口头交谈式导读。第二,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编写名著提纲、制作名著简报与名著专刊等文字材料来使学生对名著的了解更为系统化。第三,图书室工作人员可以开展名著的专题讲座和读书研讨会,或者开展一些阅读经验交流会、名著阅读心得交流会等,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第四,图书室工作人员可以邀请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编辑、作家等来学校开展名著阅读讲座、名著阅读指导课等活动,以提高高中生名著阅读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图书室工作人员可以加以细心挖掘和充分利用。

五、结语

中学图书室可以称为全校的信息中心和资源中心,它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方面更是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中学图书馆和相关的语文教师能够获得一些名著导读的思路,切实为高中生的名著阅读提供有力的指导,使学生更有方向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效率更高,水平提升更为迅速。

参考文献

第5篇

“语文教学,吃力不讨好。”这可能是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一点无奈与悲哀。课前认真备课,上课眉飞色舞,下课埋头批改,但收到的效果却甚微。在许多的语文课堂中,上课铃声是上床的哨音,讲课声是催眠曲,下课铃声是起床的号角。无奈、叹息、悲哀……

那么,如何改变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无奈的现状呢?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去学习,不断获得成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学合力, 是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构建学生的情感共鸣呢?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现总结如下,与诸位同仁探讨。

1. 改变教学模式,师生互动,产生师生的情感共鸣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常是教师的“一言谈”、“满堂灌”,而学生长期担任“收音机”的角色,那么老师上课声成为其催眠曲也就在所免的了。

所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的观念转变就尤重要,教师应该变“为教而教”为“为学而教”,应该清醒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教师以导为主,还学生以主动权,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辨识、品味、体会。

在这一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在生活中,师生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心得,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感悟就可以构建与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教学效果来说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的时候,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课堂中,用“心”和学生交谈,让“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激起学习的火花。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与学生畅谈了我与自己的父亲,父亲一生艰辛,为自己的子女拼死拼活,但到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时,自己却积劳成疾,过早的离开人世,而作为子女的我却没办法尽孝,没办法挽留他的生命那种无奈与痛苦,希望我的学生能够理解天下的父母心,努力学习,来回报父母的恩情;教学阅读段《三块钱国币》时,谈论到现实生活中中国妇女的文化素质,希望女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中国妇女的形象……

通过这些情感的交流,我相信我的学生在无形中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也在这样的教学中,我真正的把“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 利用声画同步、视听一体,来激发学生与教材的情感共鸣 近几年来语文教材的编写越来越注重人文化,越来越贴近生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剪影。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会很自然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教师如果能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对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做到学生与教材的共鸣呢?我认为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个桥梁和纽带促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临其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阅读文本的兴趣。比如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小说和戏剧单元,更易以现代化教育手段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体会文学大师刻画人物精巧构思的妙处。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录像,录像中于勒夸张的动作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体会到了精妙的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凸现作用,进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热情;其它的小说戏剧诗歌作品如《故乡》、《雷电颂》、《雷雨》、李杜诗歌等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情感为自我流露。

正是这样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画面,与学生的认知相近,产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内心学习的情趣,所以学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让学习成的快乐,让学习成为生活,让学习成为享受。

3. 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让生活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一直在教室这一个环境中进行,教师一直以来依赖于对教材的讲解,在功利主义的侵袭和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形成了“以本为本”的教学思想,禁锢了教者的思想,不敢超越教材。

第6篇

是的,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因为勤奋,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勤奋,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还是由于勤奋,爱迪生才有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中国古人才给我们留下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千古美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的选择勤奋”;卡来而更激励我们:“天才就是无止境的刻苦勤奋的能力。”

正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就应该具有像爱迪生、巴尔扎克那样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得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勤奋踏实的将一点一滴的知识掌握,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若是连学都不想学,吝啬与付出自己的劳动,怎么会学懂知识,掌握知识,有怎么会品学兼优,出类拔萃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耕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收获的时候才会有满意的果实,才会成果丰硕,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人生能有几个花季,雨季?过去的就没法改变了。所谓“黑发不知勤学早,百首方悔读书迟。”就是这个道理。

第7篇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时间汇总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2017医学考博英语统考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请考生在报考前首先认真阅读《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我校每位博导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请务必在报名前与拟报考导师联系,并经该导师同意后方可报考。

考生报考须知

一、报名条件

1.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包括: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四种方式。具体报考条件请详查《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相关培养单位规定的申请审核制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和我校2017年硕博(本硕博)连读申请工作的通知。

2.所有考生网报前必须仔细阅读招生简章及相关文件通知,认真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报名和考试,否则,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 网上报名及材料提交

1.报名时间: 2016年11月10日上午9:00—12月10日晚上22:00。

2.网上报名要求

(1)考生需先注册再进行报名信息填报,请牢记注册用户名及密码,考前准考证打印、初试考场查询、初试成绩查询及复试确认等均通过报名系统完成。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填报信息完成未提交(审核完毕)前,可重复进入系统查看并进行信息修改,但一旦确认提交,报名信息将被锁定不能够修改。请考生信息填报完成后仔细核对所填报的信息(特别是学籍学历学位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以申请审核方式报考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择考试方式为“申请考核制”,并仍需选择初试考试科目,如材料初审未通过且学院尚有招生计划时,考生仍可按选择的初试科目以普通招考方式参加初试和复试。以申请审核制方式报考博士研究若初审未通过,且同意以普通招考方式继续报考博士研究生者,请在报名信息备注栏填写“若申请审核初审未通过,同意按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研究生”。

(4)申请“创建一流学科博士生专项指标”专项计划的考生,请在报名信息备注栏填写“报考创建一流学科博士生专项指标招生计划”。

(5)为方便对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审核,请考生通过博士网上报名系统上传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及其他相关材料的电子图片,具体详见系统内要求。

3.网上缴费

(1)我校博士报名缴费实行网上缴费,考生网报信息填报完毕并提交后需通过网上银行缴纳报考费,缴费标准:120元/人。

(2)考生因学院招生计划所限自愿放弃参加初试的,经考生本人书面申请可在初试结束后一周内,向研招办申请办理报考费退款手续,因其他原因放弃考试的,一律不办理退款手续,请考生慎重缴费。

4.提交材料

(1)网上缴纳报考费成功后,考生方可下载打印相关报名材料及相关表格。请考生按招生简章等文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报考材料寄送至我研招办。

(2)考前身份为在职人员的考生,无论报考“非定向就业”或是“定向就业”,报考前应征得单位同意,并提供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证明随报考材料一同寄送至我校研招办,经我校审核通过后,网上报名方视为有效。

三、初试

1.普通招考考生英语及业务课一笔试时间为2017年2月25日(上午考英语,下午考业务课一),考试地点在我校南湖校区,具体时间和考场安排请考生在考前一天进入博士网上报名系统查询。

2.2017年2月20日-25日,普通招考的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本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并于2月21日-24日本人携带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所有需要提交报考材料复印件的原件到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学校将在《准考证》上加盖公章,考生凭盖章的《准考证》参加考试,未盖章准考证无效。

四、复试(综合考核)及录取

1.以申请审核制方式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考生综合考核拟安排在2017年1月中旬,与“硕博连读”考生复试一同进行,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将于2017年1月上旬在研究生院网上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相关通知公告。

2.普通招考复试拟安排在初试后3日内进行,复试具体安排通过学院网站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网站相关通知。

3.不参加复试(综合考核)或复试(综合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我校普通招考录取工作在申请审核制和硕博连读录取工作结束后进行。普通招考初试前,学校将对相关单位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含已录取人数,剩余计划数,普通招考可招生导师信息等)予以公布,普通招考考生参考学院及导师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在征得导师同意后,于初试资格审查前与研招办联系可重新调整导师。

5.拟录取名单公布后,学校将对拟录取考生进行调档或合同签订工作,对于不能按时调档或签订合同者,学校将取消拟录取资格。

五、其他

1.申请审核制考生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和相关各学院网站,相关要求及《学院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工作实施细则》将陆续公布。

2.按教育部要求,对考生学历学位(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第8篇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让预设与生成齐飞共鸣,实现课堂的精彩呢?

一、“预设”和“生成”的有关概念

先来了解一下预设和生成的几个概念,我们把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学习分为“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非预设生成”四类举例来说:

在“平均分”这一课中,老师创设“分苹果”的情境:小熊的菜园通过精心管理,获得大丰收。今天,它准备了12个萝卜,想请4个好朋友小兔们到它家来做客,现在,你们用圆片代替萝卜,帮小熊分一分,看看每只小兔可以分到几个萝卜?这可视为预设。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说出各自的分法。大多数学生都是每个小兔分得3个萝卜。这种结果就是预设性生成。

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小兔吃不完3个怎么办?”这位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突兀地呈现在师生们面前。这个问题是教师没有想到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视为非预设。

这个问题好像与本节内容无关。一些教师会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而有的教师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会针对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会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就问学生:“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如果你是小兔,对这些吃不完的萝卜,会怎样处理?”有的学生说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一尝,有的说留给小熊。又让学生说明理由。在这里教师不但让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这些可视为非预设生成。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有生命活力的学习。

二、预设――学生学习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课是否成功,预设是基础和前提。

预设主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该学习目标,这为整个师生互动确定了方向,为材料的选择与推进提供了一个停止的位置。第二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是如何思考的,这为起始材料的选择与环节的梯度把握提供了依据。第三是该学习内容的内涵与外在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这使知识结构接近于学生的认知结构。

课堂中要为学生的课堂学习作好“预设”。

首先,教学目标的预设。

其次,问题的预设。

最后,情绪的预设。教师在预设时,还要对该问题要求,学生的情况以及将引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教室的学习氛围做出预设。有了这样的关于情绪氛围的预设,那么教师在该环节的实际操作中,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进入该状态,并依此去推动、感染学生,让学生们进入一种思维与情绪和谐的学习状态中。

三、预设生成――数学课堂的生命线

预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生成,生成包括过程的生成与结论的生成。因此“预设生成”可以认为是师生在学习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是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中的。

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着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在课前研究“预设”是设想着“生成”,教师在课中则要促进“学习生成”。

但是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下面一些情况,当这些情况出现时教师该怎么办?

1. 当预设的生成提前到来时――抛砖引玉

2. 预设的生成迟迟未来时――找准切入点

3. 当预设成为多余――忍痛割爱

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应充分体会学生的学习状况,要在学生疑惑和需要探究的地方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预设的生成。

四、非预设生成――学生思维的升华

学习中的“非预设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给老师提供许多思考。

首先,这些“学习生成”为什么是“非预设的”?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对学生了解不足,备课不充分吗?如果是这样,则要求老师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提高对学生的研究,使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的最佳结合。

其次,如何使“非预设生成”的学习成果成为激励师生提高学习互动质量的催化剂?“非预设生成”有时以行为的方式表达,有时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有时以结果的方式存在。不论哪一种方式,“非预设生成”都会给师生带来意外的感觉。

对出现的非预设性的材料,教师应具备教学机智:

①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延伸,使课堂生成精彩。

②与教学目标联系不大或教师无法解释清楚问题,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把问题放到课后解决。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