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1 05:47: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纺织业行业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摘 要】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我省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本文通过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用工短缺;纺织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EYD045)。
作者简介:张洪营(198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0 引言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是我国纺织大省,也是中国纺织服装重点生产基地,纺织“上青天”就包括我省的青岛。然而近年来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及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纺织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深入研究将对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基于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的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1 用工短缺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之明显暴露出用工短缺的问题,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扩大规模带来很大影响。用工短缺主要指“民工荒”,正式提出“民工荒”这一概念是在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后,媒体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一时间“民工荒”成为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并逐渐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自2004年出现“民工荒”问题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入。陈民强(2005)指出民工荒的根源就是权利荒,并从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不平等、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限制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李宝元、王泽强(2009)认为“民工荒”主要不是一种总量上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以及年龄性别差异性。贾先文、黄正泉(2010)就认为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简新华(2010)认为民工荒是与劳动力供求和价格有关的因素,因而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王呈斌、毛晓燕(2010)通过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了“民工荒”的现状、特征,认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其根本原因。综合国内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可以现阶段用工短缺现象的存在的必然性。
2 用工短缺对我省纺织业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用工短缺在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迫使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转型,彻底转变盈利和发展方式,并通过行业洗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茅于拭(2011)指出,那种认为工资上涨会使中国丧失比较优势从而阻碍经济发展势头的观点是短视的,从长远目标来看,“民工荒”带来的工资上涨正在帮助产业升级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同时他认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办法不是勉强保持低工资政策,而是进行专业升级,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靠技术和创新提升企业的附加值比例。
2.2 消极影响
用工短缺不但减少了企业可以雇佣到的劳动力,也降低了可雇得的农民工的素质,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过程的持续协调开展,降低了企业利润的提高和生产积极性。
用工短缺带来的劳动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我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使得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西部甚至国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和国家转移。伴随产业转移将会使得我省在纺织业的投资不断减少,最终出现行业性或地区性产业空白现象,影响我省纺织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
山东省政府日前通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的目标,为我省纺织业指明了宏观方向。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的体现在两端的研发和品牌,而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微笑曲线理论为我省纺织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的转型升级方向。
为了使我省纺织业顺利的转型升级,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本文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如图1。Humphrey和Schmitz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升级的理论路径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的方式。
3.1 变革企业理念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开始解冻,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企业丧失竞争力,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变革,变革理念先行。
企业改变过去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观念, 转移到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价值观念中来,引导企业在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品牌内涵价值和内涵,为企业的业务优化和战略转型做好准备。
3.2 实施业务优化
纺织企业实施业务优化战略,实施品牌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发展“四大”战略,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纺织企业加快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发展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染整以及特殊功能整理;同时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企业的创新内涵。
3.3 加快战略转型
在企业理念变革和业务优化的基础上,加快纺织企业的战略转型,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青岛大学国家级新纤维材料技术中心,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升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加快品牌创新,由品牌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提升和扩大大众时尚品牌产品制造,借助国际品牌构筑我省服装的顶级品牌和一线品牌。
加快战略转型,实施市场优化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网络经销商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自营等方式,建立和进入主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建立完善的市场网络,增加市场份额。
3.4 优化企业管理
在业务优化的基础上,优化企业管理。积极引入和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促进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自主品牌培植力度,加强产品设计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坚持走新型制造、精品制造、高端制造道路,把山东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服装制造基地。加强新型管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开通管理者的视野,为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5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根据Rajagopalan&Spreitzer企业变革中过程变革理论的阐述,企业变革遵循:解冻—变革—再冻结的三过程。纺织业经过优化企业管理和实施战略转型,依托我省纺织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文化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印染、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阐述用工短缺产生的动因,分析用工短缺对山东省纺织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基于Rajagopalan & Spreitzer企业变革模型和Humphrey和Schmitz升级理论,提出了用工短缺背景下山东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我省纺织业通过变革企业理念、实施业务优化、加快战略转型、优化企业管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保障我省纺织业在用工短缺背景下顺利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民强.“民工荒”的根源是“权利荒”:兼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13-17.
[2]贾先文,黄正泉.“刘易斯拐点”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J].统计与决策,20010(15):76.
[3]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64-68.
[4]简新华.“劳工荒”的原因、利弊分析与合理应对[J].中国经济问题,2010(3):9-13.
[5]王呈斌,毛晓燕.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用工荒”现象探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4):74-79.
[6]茅于轼.工人加薪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J].传承,2011(1):43.
关键词:纺织企业 融资问题 融资策略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纺织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纺织业的风险与回报率之间的比例大大提高,让投资者忧心忡忡。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将纺织行业划分为限制性行业。一方面对纺织行业实行贷款投放总额限制,并实施纺织行业有计划的逐年压缩规模,迫使纺织企业对融资额度展开激烈竞争;同时,纺织企业的融资利率上浮比例不断攀升。纺织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无疑进一步限制了行业盈利水平。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融资决策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融资决策中融资方式、融资条件可能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将公司融资过程中融资策略总结如下:
一、企业融资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占有市场是企业融资的根本目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市场的历史、现状进行详实的调研,对市场前景进行全面预测,必须考虑如何将资金运用于提高产品产量、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市场方面,测算投资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整体利益。同时,我们坚持将通俗易懂的市场调查报告及时提报给投资者、金融机构,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取得金融机构的认可与支持。企业坚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合理有效部署市场计划,并严格执行市场计划,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二、合理控制融资规模
企业的融资规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否则,将增加负债,加重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尤其是纺织行业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市场形势,投资方向、规模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发挥企业整体优势为目标,慎重选择投资项目,并做好对项目的整体预算、成本控制、资金配置。企业融资时坚持运用多种资金和资源,对比融资效益与融资成本,两个市场统盘决策,达到互补效应,以控制融资规模,避免加重企业负担。
三、与金融机构进行良性互动
“再好的行业也有困难企业,再难的行业也有好的企业”,让金融机构看到企业的优势与前景至关重要。
(一)换位思考,视企业信用为生命
在与金融机构互动过程中,企业高管注重换位思考,切实把按期还本付息放在第一位,做到“视信用为企业生命”。想尽千方百计归还到期本金利息,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是融资的根本基础。
(二)细致分析,把握风险与回报
欲寻求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必须在资金流向上下功夫,细致分析投资项目对企业优势的彰显力度、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水平、对企业现金创造能力的影响。深刻、全面地认知项目的风险与回报,博得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项目或企业的认可。
(三)深入互动,寻求认可与支持
注重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及时传递给金融机构;企业遇到融资瓶颈,与金融机构互动,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及时了解新的融资产品,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四、把握融资时机,优化融资渠道
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是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的良好机会。企业在与金融机构良好互动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全力跟进,享受政策性融资优惠。例如: 2011年中国银行推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即中行国内机构与中行海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国内进口商申请,对其在进口项下的对外应付款需求提供人民币融资。公司对到期信用证申请3个月的海外融资,达到了延长融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公司还抓住金融机构推出新型保理的有利时机,享受融资条件、融资成本的优惠条件。公司坚持敢做“第一笔”业务,走在同行的前面。
五有效使用资金,优化融资环境
(一)战略清晰、目标明确
公司在融资以后必须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做到生产经营战略清晰、目标明确。企业全员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抓住发展的有力时机,快速投放、快速发展、快速成长,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二)科学管理,加强控制
企业在融资后要避免无计划快速膨胀,资金的过度消耗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科学管理。严格控制企业的扩张速度与节奏;加强企业团队建设,保持团队的创业精神、执行力;组建企业智囊团,引领企业高效运营。
(三)识别风险,积极应对
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如利率、汇率、价格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声誉风险等。公司注重加强风险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
通过融通资金的有效使用,切实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让金融机构等投资者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优化了企业的融资环境,促使企业的投资活动及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六、结束语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不断总结融资过程的经验,制定综合有效的融资策略,确保企业“血流”畅通,促进生产经营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伟琪,胡瑜杰.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0
[2]宋晓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J].山西科技,2010
[3]许立新.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以秦皇岛市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10
关键词:纺织产业;产业转移;因子分析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7.81 文献标志码:A
On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Transfer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lowdown in the growth of textile economy and the rising of comprehensive costs of enterprises, the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 has entered into a new peak period of industry transfer. The paper tries to carry out a full-scal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in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transfer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it also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industry transfer in China by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to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facilitating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optimizing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textile industry; industry transfer;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nfluential factors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自2005年以来,我国纺织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高峰,东南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大量向中西部转移,这是东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创造发展机会,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纺织产业转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转移的研究非常复杂,涉及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等学科领域。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主轴是技术转移,人力资本能否有效地供给是产业地区转移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在纺织产业转移的新阶段,本文以产业转移为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度量和评价了我国部分省市纺织产业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纺织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多变量统计方法之一,能客观有效地确定观测变量的综合指标,并可基于数据分析确定各因子对于综合指标的权重,指标之间信息交叉少,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可比较性。本文根据产业转移相关文献和纺织行业特点甄选了产业转移视角下可能对纺织产业发展评价产生影响的18个相关指标,并采集了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纺织产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探讨、评价我国30个省市纺织产业的综合实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采用SPSS20.0软件,在适用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了最能反映观测数据规律性的 5 个公因子及其主要的反映指标(图 1)。并通过式(1)分别计算得出 5 个因子的权重,进而通过式(2)计算得出我国30省市综合得分。
二、我国各省市纺织产业发展概况
通过计算得出的2014年我国纺织产业综合得分排名前 5 位的省市如表 1 所示,分别为江苏省、贵州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浙江省,排名最后的是海南省(综合得分-0.82),综合得分大于 0 的有13个省市,综合得分小于 0 的有17个省市,我国30个省市纺织产业综合实力差距较大。综合得分排名前 5 位的省市中除贵州省外,其余 4 个省与我国纺织产业集聚地分布与纺织产业发展现状相符。这 4 个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纺织产业基础雄厚,但是这些地区纺织产业效益在下降,产业增长乏力。在产业转移视角下,贵州省因其强大的产业增长能力综合得分第 2,这主要是由于贵州省资源丰富,产业扶持政策到位,GDP增速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位于全国前列的原因。
总体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产业状况仍落后于东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迅速,河南、江西、湖北、陕西、安徽综合得分均高于全国水平,产业增长能力居全国前列,产业效益良好,反映出这些省纺织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成长期。
三、我国纺织产业转移趋势评价
1. 传统纺织强省中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产业转移需求迫切
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福建是我国传统纺织产业强省,这 5 省分列产业规模前 5 强。如图 2 所示,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由于其区位条件的限制,未来很难再扩大产业规模,广东省虽不受区位条件的限制,但产业效益下降明显,因此这 4 个省产业转移需求迫切,应坚定纺织产业转移战略,积极探索产业转移路径。在五大传统纺织强省中,山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其支撑纺织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产业效益和产业增长能力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山东省的纺织产业可寻求本地发展或本地发展与转移延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 中西部地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东北地区竞争力弱
如表 2 所示,中部地区中河南、江西、湖北、安徽4 省产业综合排名分列第 6、7、8、11位,说明前些年的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取得一定成效。这 4 个省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龙头,且他们在产业规模、效益、增长能力、区域条件方面发展都较好,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潜力,但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需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使产业发展具备持续动力。
总体而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不如中部地区,但是贵州、陕西、四川 3 省分列产业综合排名第 2、10、12名。其中贵州省产业增长能力排名全国第 1,陕西省产业效益排名全国第 1,四川省区位条件排名全国第 1,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省份。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成为未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在东北地区,黑龙江、辽宁、吉林 3 省产业综合排名分别是第19、22、28名,且各个公因子排名均未进入前10名。说明东北地区已无传统产业优势,也没有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未来纺织产业在东北地区难有大发展。
3. 河北、河南、江西、贵州、四川、陕西、新疆等地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表 3)
东部地区中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的承接地,是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省份。中部地区中的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由于其区位条件前些年已经承接了部分纺织产业的转移,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集群的基础,需要更进一步做好产业承接工作,积极创造承接产业转入的条件,完善产业链。西部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夏等省资源丰富,政策优势突出,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人力资源有保障,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将成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此外,新疆地区由于其原材料优势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承接国内纺织产业转移趋势迅猛,将成为未来纺织产业转移的亮点。
4. 以技术创新带动东部提升,实现中西部全产业链建设
技术创新是今后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关键。北京、广东、上海是我国知识密集程度最高、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排名前 3 强,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市(图 3)。东部地区除海南省外都是我国纺织产业强省,又毗邻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大技术创新中心,具备向高端发展的潜力和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能力。东部地区应注重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端纺织服装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理性选择产业转入地,由简单的低成本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变,增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产业链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促进我国全产业链的结构调整和创新型发展。
四、结语
我国纺织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产业转移升级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各地区应抓住时机,结合本地区基础条件和产业状况,着眼于区域产业链协作,适时转入或转出部分纺织企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推动我国纺织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呈阳,周海波,胡汉辉.产业转移中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与经济效率损失:基于江苏传统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130-142.
[2] 何天祥,李明生,我国纺织行业区际转移的分析及其对西部发展的启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85-490.
[3]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6):64-74.
[4] 叶茂升,肖德.我国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解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8):8-94.
[5] 吴爱芝,李国平,孙铁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位迁移[J].地理科学进展,2013(2):233-242.
关键词:综合实践 校本课程 开发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本学校的课程。校本课程由此而产生,许多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正发挥了其育人的功能。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独特的办学理念,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来的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是诸暨市开发校本课程比较早的学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克服对校本课程的神秘感,挖掘课程资源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校本课程是什么?校本课程怎样评价?校本课程是否等同于“编书”?诸多问题,不一而足。其实,校本课程就是一个资源问题,资源是空置了,高高搁置了,还是被我们开发利用了?校本课程的资源很丰富,每个学校都有几个传统活动或地方项目。
我市许多学校相继创建了校本课程,其主要做法是利用当地经济优势和当地地域资料来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如东白湖镇初中对当地旅游资源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江澡镇中的草莓基地,大唐镇中创建的对袜业市场的研究和大唐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的校本课程。
我们陶朱初中早在2000年到来的时候,看到了陶朱街道家家户户有纺机的地域经济特色,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老师成立了专门小组,与本校的当地老师联络,拜访和调查街道所在的纺机户,创建了具有陶朱特色的《家庭织机》和《贡缎工艺》这两个年段的校本课程,并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完善。这些学校的这些校本课程都是利用了当地地域的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是当地,学生们不仅能看到“特色”,还能实实在在地做。
二、用行动研究方法,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办学特色反映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教育特点和办学宗旨,特别是体现了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它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校本课程就是要体现和发展学校的这些独特性。大量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证明,特色校本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我们学校处于城西开发区,纺织业是陶朱街道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许多学生的家庭从事纺织行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陶朱街道所在各村兴起办家庭纺机的热潮,走进村子,你都会听到机声隆隆。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2000年陶朱纺机已经初具特色,经济模块开始成形。2004年,诸暨市政府投资建立了“诸暨贡缎贸易市场”,这是绍兴地区最大的贡缎市场。市场的建立带动了当地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陶朱街道各个村庄家家户户都办起了纺织机器,纺织贡缎,至今已经形成了诸暨市特色显著的块状经济。作为一所大部分学生来自纺织户的学校,作为该学校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做好做大地方经济呐喊助阵,了解家乡的地方特色,宣传家乡的地方品牌,推动家乡的地方经济,也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我们学校针对街道地方经济特色,采用边行动边研究边完善的方法编写校本教材《家与织机》和《贡缎工艺》,作为七、八年级综合实践的教材使用。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对初一、二学生提出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一)初一
1.活动内容
(1)了解本街道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收集纺机的历史知识,上交报告。
(2)调查家庭纺机的经济效益和村子的集体经济发展,上交报告。
(3)听村长上一堂家乡课,谈谈家乡的布机。
2.活动过程:上网搜,去学校图书馆查,利用周末时间去诸暨图书城查找有关纺机的历史,请教老师、家长、街道部门。
活动后许多学生都写出了活动体会,初一年级9班学生宋舒杭的报告是这样写的:
纺机的历史:中国有“丝绸之乡”之称,很早就有丝绸和布,那是古老而简单的木头纺纱机织成的,大概就是最早的纺机了。将纱线或化纤纺丝通过机织或针织工艺加工成织物(布)的机器叫纺机, 现在有很多种纺机,我们这里多数家庭用的是剑杆织机 ,听爸爸说钱多的人就办浆纱机,也是用来纺织的。(陶朱初中709班 宋舒杭)
初一年级1班同学刘天依关于家庭纺机用户的调查报告:尊敬的综合实践老师,我叫刘天依,今年15岁。我们家在15年前办起了布机,那时我家很穷,是看到邻居办布机赚了钱,才去借钱办的。当时爸爸没有房子,是把机器办在临时搭建的砖房里的,机器运转起来后,我们逐渐还了借款,过了几年,把旧机器卖了,换成剑杆织机,数量是两台。又过了四、五年,爸爸说再办几台,这样工人的工资也好付些,两台叫两个工人白天晚上倒班,多几台也是叫一样的工人,经济效益会高些,所以又买了四台剑杆。现在,我们家共有12台布机,办了厂子,我们家也造好了漂亮的别墅,周末都是妈妈开着小轿车接送我回家的。自从办布机,我们家的经济完全改变了。
初一同学,在班队课时间,集中在礼堂,听棋盘村村长作报告,每位同学听了后,更了解了作为陶朱特色的纺机行业在自己街道的经济支柱作用和重要地位,懂得了贡缎经济给自家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初二
1.活动内容:
(1)学做一个纺机工人。(2)纺布的工艺。(3)实践、创新与发明。
2.活动过程:
首先,我们组织带领初二学生走进工厂,亲手纺织,体验织布,接受工人师傅的指导,学生们学习了一个纺布工人应该会的操作技术,有梭织机和无梭织机挡车工基本操作程序,换梭、接线头等技能。
其次,在工艺上,陶朱的贡缎最先是平板布,后来出现了提花布,需要花本,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不短改进。
最后,很多同学在自己家里获得父母或者工人的传授,知道了很多关于纺机的知识和技术,很多窍门在实践中获取并被应用,同学们互相交流供给,然后带回家,带回村。这样更有利于纺机这一经济模块的发展,使之成体成系。比如箭头上用香烟灰焊接的方法,这样接头上平直光滑,没有经过多年的实践,谁也想不到这个方法,学生的兴趣很高,都说要把这个窍门儿用在自己家的布厂里。
同学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其实陶朱纺机曾经有过起落。早的时候,人们把布直接拿去市场卖掉得钱,按照布长计算,收布的人又从中获利,价钱压低,织机户于是把纬密降低,使得在同样的纬线(棉线长度)的布更长,这样的布,由于纬线疏,牢度和厚度都降低,当然不合格。于是收布商想出新办法:收布按照重量算钱,就是布匹称重。织机户为了多得钱,也想出了新招:你称重我洒水。在卖布前,在布上用小喷壶器喷洒水,布的重量上去了。这样恶性循环了一段时间,陶朱的布业终于瘫痪了,人们认识到靠雕虫小技是赢不了事业的,家不富,村不达,社不兴。街道领导花了大力气重振了纺机。几年努力,现在终于稳定持续成长。从这一曲折中,同学们联系自己的思想成长和学习过程,有所幡悟,一致认为思想要端正,学习要务实,目光要远大。我开玩笑说,偷纬密和洒水如同你们考试时作弊,很快消失了,你获得的小利也很快离你而去并使你失去大利。学生说:这倒是真的,以后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经过几年的努力,效果非常明显,许多学生不仅学到了纺织技术,而且深深感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纷纷表示长大以后要挑起建设家园的重任。
三、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师生综合素养
1.校本课程开展的有效性,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先决要求
首先,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要有足够的地域资源供选择利用。其次,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要正确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及时修改补足完善。再次,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要对学生成果分析研究,作出肯定的部分,交流并展示。最后,有效开展校本课程,要与街道社区建立联系,与纺机户联络,设置学生实习基地。
2.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健康的成长
在陶朱特色的纺机的校本课程里,同学们学到了更多实在的东西,并可为自家或亲戚提供贡缎工艺和技术,是一种动手动脑的愉快学习。
我们陶朱初中在以往的综合实践操作比赛中都以优异成绩获奖。在今年诸暨市综合实践现场操作比赛中,喜报频传,初二年级章峰瑜获得了一等奖,茹小斌等四位同学获得了二等奖,刘狄棉等四位同学获得了三等奖,这和我们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支持是分不开的,也和我们几个老师共同建立的校本教材是分不开的,尤其和学生们喜爱校本教材热爱校本课程更是分不开。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率的压迫,许多学生在繁重地学习,被迫地学习,死板地学习,以至于学习兴趣全无,进而个性扼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精神心理备受挫折。自从有了校本课程,同学们在这个课堂里,身心精神得到愉悦,才能得到发挥和展示,自信从新找回来,脸上绽出了笑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更在这个课堂里学得了新的东西得到了新的体会,手更巧了,思维更开阔了。比如剪纸手艺的学习,我们学校两个年段的学生都凝练了平时学习中缺少的那份细心和沉着,体会了拿刻刀刻纸的过程,提高了动手能力。今年在全市现场操作比赛中喜报频传,获奖的同学不但没有把其他课程落下,反而使得各科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同学们笑了,老师放心了,校长满意了。校本课程,使学生的心灵成长了,健全了。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提升业务素养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课程标准和一套教材,体现出一定的强制性,缺乏适应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身。
在新世纪初,陶朱初中的科学组老师都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课堂活动过程中都发现学生其实对这门课程比对科学课程更兴趣,觉得在课堂里应该“搞点学生们喜欢的又实在的东西”了,老师们和领导商量后,学校很快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任命教研组长,三个年段的教材为省编教材和校编教材。省编教材是新华书店配备,校编教材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呢,老师们觉得陶朱街道有自己的特色,学校跟上本地特色不会错,就选定了纺机行业作为教编的主体。在街道有关部门和广大织机户的帮助下,老师们的努力下,经过收集资料、调查、织机户实技考证和供给,校本教材《家与织机》和《贡缎工艺》两本新书灿然眼前,领导满心欢喜,老师功成开怀,学生满怀开心。
在这次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老师的知识面广了,自身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获得了巩固和拓展,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是一种人生的成长。大家都有心得:搞校本课程其实是件很好的事情。
(一)《保障措施协定》内容分析
《保障措施协定》由序言、14个条款和1个附录组成。该协定第11条第1(a)款规定:“成员方不得对特定产品的进口,采取或寻求GATT第19条所规定的任何紧急措施,除非此类行动符合依照本协定的规定实施该条。”可见,保障协定已经成为实施保障措施的唯一合法依据。下面依次分析其实施的实体与程序等要件。
1.实施保障措施的实体要件。《保障措施协定》第2条第1款规定:“一成员(包括关税同盟)只有根据下列规定才能对一项产品采用保障措施,即已确定该产品正以大为增加的数量(较之国内生产的绝对增加或相对增加)输入其领土,并在此情况下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或严重损害的威胁。”由此可见,采取保障措施的要件包括进口增加、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威胁、以及进口增加与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兹分述如下:
(1)有关产品的进口数量大量增加:包括绝对数量的增加与相对数量的增加。所谓绝对增加,即产品进口绝对值的增长;相对增加是指尽管进口数量的绝对值未见增长,只要进口国国内同类或直接竞争产业生产的产品减少了,相对地也就增加了进口产品。
(2)国内产业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此处国内产业应理解为一成员领土内进行经营的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者全体,或指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总产量占这些产品全部国内产量主要部分的生产者,其范围广于反倾销协定和补贴及反补贴协定中所规定的产业范围。
所谓严重损害系指对国内产业的情况有全面性的严重损害:而严重损害的威胁,系指对于损害的造成,有明显而立即的可能性(clearlyimminent)。主管机关在决定国内产业是否由于进口的增加而遭受严重损害或有遭受严重损害的威胁时,必须将对所有与产业的有关情况,并属于客观且可以量化(objectiveandquantifiable)的因素加以评估。
(3)因果关系:实施进口保障措施需证明有关产品增加与国内产业严重损害或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ausallink)。虽然其进口的增加不须为国内产业损害的主要原因,但其他造成损害的因素不得归因于进口增加。
2.保障协定的程序及其它规范
(1)案件的调查。保障程序的进行,通常系基于相关利益方的申请,并且必须经过调查,调查程序包括对利害关系方的通知、召开听证会、利害关系方提出证据、意见及辩论;主管机关应公布调查报告,记载裁决及时与法律争论作成的结论。
(2)临时措施。保障措施原则上必须在最终调查确定后方可实施,但有时情况紧急,若迟延将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害的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临时性的保障措施。其实施要件为:须初步裁定有明显证据显示进口增加;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采取增加关税税率的方式;适用期限应不超过200天。
(3)实施方式及程度。由于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主要在于成员方履行关税减让和取消数量限制义务而导致的国内产业的损害,因而保障措施最常用的方式应为实施数量限制或提高关税,不过,进口国亦有搭配实施关税配额者。
就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度方面,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济严重损害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范围为限。若采取数量限制,不得减少进口数量使之低于最近三年期间平均进口水准。
(4)存续期间、延长适用与逐步自由化。乌拉圭回合制定保障措施协定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为保障措施设定落日期限,以减少一成员将保障措施用作延长国内夕阳产业存续期限的方式。任何保障措施适用期间不超过四年,经过延长不得超过八年(包括实施临时措施的期间、实施保障的最初期间、以及延长的期间)。
保障措施延长适用的前提是进口国主管机关认为有继续保障或救济严重损害的必要且产业正进行结构调整,且措施的延长不得较最初实施期间终止时有更大限制,而应继续放宽。
保障措施实施期间一年以上,应按固定时间间隔逐步自由化。若适用期间三年以上则应在实施的中期以前检查适用情况,在适当情况下撤销或加速自由化。
(5)通知、协商和补偿、报复。实施保障措施的成员方应对有关严重损害或威胁的调查过程、结论和实施或延长保障措施的决定通知保障委员会,各有关成员方应将临时性保障措施的协商结果及时经过保障委员会通知货物理事会。
提议实施或延长保障措施的成员应向对其有实质利益关系的有关产品的出口方提供事先磋商的充分机会,对受不利影响的成员方提供适当贸易补偿,以维持实质相等的关税减让水准及既有义务。若协商在三十日内无法就补偿事宜达成协议,则受影响的成员方在保障措施实行九十日内,在商品贸易理事会未表示不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暂停实质相等减让义务,进行报复。
(6)实施保障措施时,必须遵守不歧视的原则,保障协定第2条第2款规定:“保障措施的适用,应不问其产品的来源(irrespectiveofitssource)”,明确肯定保障措施实施的无歧视性,但作为例外保障协定允许进口成员方在特定情况下,以某种歧视性方式分配配额。
(二)农业特别保障条款
农业协定第5条即农产品“特别保障条款(specialsafeguardprovisions)”允许成员方在进口量超过某一触发水平(atriggerlevel),或进口价格低于一成员公布的触发价格的情况下,课征额外关税。该条款适用于已将非关税措施转换为等效关税的成员。
任何成员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应尽可能预先即在采取此类行动后十日内通知农业委员会,凡成员采取此类行动应给予有关国家协商适用这些行动的条件的机会。
(三)纺织品及服装过渡性保障条款
为避免进口成员国某项纺织品及服装进口量增加造成产业严重损害或威胁,纺织品及服装协定(ATC)第6条允许成员国援用具有特定性、过渡性的保障机制(transitionalsafeguard)。
过渡性保障措施与GATT第19条及保障协定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实施对象的选择性。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第6条第4款规定:“依照本条例所采取的措施,应在成员对成员的基础上实施(onaMember-by-Memberrbasis)”,可见,过渡性保障措施是以歧视原则为指导的,它允许实施对象的选择,而在GATT第19条以及保障协定之下,保障措施的实施必须遵守不歧视原则。
实施过渡性保障措施的方式为限制进口数量,并且采取过渡性保障措施的成员,并无义务对受影响的国家进行补偿。
(四)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紧急保障措施
GATS第10条第1款规定:“在不歧视原则下,应就紧急保障措施问题进行多边协商。此类协商结果应自WTO协定生效后三年内施行”。此项规定为将来制定的服务业紧急保障制度所设的唯一条件,保障措施必须基于不歧视原则行使。
在服务贸易的紧急保障机制尚未实施前,若发生成员的国内产业由于服务市场开放竞争的承诺而受到损害时,第10条第2项规定了替代紧急保障措施的暂时方式,其方式为准许成员方修改或撤销特定承诺。
二、我国入世后的应对措施
加入WTO在对我国经济带来重要利益的同时,亦会对我国的经济,特别是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其冲击不仅涉及面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而且影响程度很深,所以在遵循WTO自由贸易原则开放市场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保障制度这个合法武器为我国产业建立起“安全阀门”,确保经济安全,如何在WTO框架下,汲取美、欧等国家的法制实践,建构起我国的产业保障机制实属必要和紧迫。
(一)健全、完善进口救济的法源依据。《保障措施协定》没有针对每个成员规定具体的实施方式,这就需要各成员在不违反该协定的前提下,由各国国内法加以具体规定,我国应兼顾WTO规则和国家利益,加快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以保护依循明确的实体及程序性规则保障我国的产业,这也是WTO透明度原则所要求的,具体来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严格的产业保护程序,如通知、调查、协商等步骤;科学的判断标准,确定国外产品对本国造成损害,需要有一定的标准才能作出判断,如损害认定的考虑因素等;明确执行机构,从国外产业保护实践看,产业保护主要负责部门是该国负责工业和贸易的部门,我国的产业保护机制应以综合经济部门如国家经贸委负责为主,由行业协会、海关、工商等参与配合。申请主体方面,除主管机关得主动调查外,行业协会、产业团体、地方政府均可向主管机关提出。
我国的保障措施立法要涵盖农业、服务业和纺织业等,加入WTO后,我国面对的将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农业,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受到严重挑战;而作为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服务业,我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针对农业、服务业等产业,依循WTO的特别保障措施制订具体的部门产业保护办法实属必要和迫切。
另外,亦应规定相关的积极调整的补救措施,以协助国内产业在受到外来竞争时,能加速进行调整而恢复竞争力;同时建立进口监视系统,当发现进口有大量增加的情形时,经简单的程序和召开听证会,即可要求与出口国进行协商,这样就防患于未然,变被动为主动,相应地亦要建立起行业报告制度,以便主管机关及时掌握信息。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所谓行业协会,是指“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者总体,或其产量占该产品国内产量大部分的生产者团体”,按此定义,一国的行业数量成千上万,而不是我国与部门管理体系相连的为数有限的行业的概念。
保护措施协定规定,进口国只有在通过确定大量进口对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才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实际上,单个或几个企业一般是不能提出这种申诉要求的,只有那些产量在该国国内同类行业的生产总量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产业才有这种行为能力。事实上,要求政府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诉,大都有国内企业的行业协会或代表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在美国、欧共体及其他一较多使用贸易保护法律的国家中,申诉人绝大多数是行业协会或类似组织,仅此一点可看出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在开放性市场经济中,行业组织在保护国内产业、支持国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提供WTO所需的有关国内厂商受损的全面、详细、可靠的数据资料。显然,这种工作不可能由一个或几个厂商来完成,政府也不可能及时而详尽地关注每个行业的情况,并对有关行业的情况及时作出全面而详尽的调查。正是因为在这一问题上,单个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行业组织才能够在各国使用保障条款保护本国产业的行动中起到发动者和提供证据者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进行产业的战略调整。保障协定第5条第1项规定,保障措施以防止或救济严重损害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范围为限。进口救济制度的目的在于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利用贸易保护措施提供本国产业一暂时的舒缓空间,加速本国产业的调整以提高其竞争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产业从事有力的竞争,进而促进其产业升级。对丧失竞争力的夕阳产业过多保护,将无法达成竞争力的维持或提升,将导致贸易及生产活动的扭曲,而使生产者增加其成本。依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速国内产业的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利益和竞争优势,创造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是同世界性的改革开放浪潮,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融合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规律性调整和转移而实现的。在结构调整中,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体制和组织创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我国新一轮结构调整应当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通过“升级型”调整和“适应型”调整,我国经济获得一个时期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动力。遵照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我国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放弃对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扶持,采取市场导向,尽快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的产业重组,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
今天,当你打开香港电台,居然可以收听到一档“上海风情话”节目,由专业老师教你说上海话:“侬好……阿拉……”
“上海风情话”是在今年7月18日正式开播的,由香港电台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制作。有“香港夜莺”之称的老牌歌星潘迪华被委任为“上海风情话”节目荣誉推广大使,她在《花样年华》扮演过张曼玉的房东孙太太,那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新锐歌星蒋雅文和陈柏宇也分别获任上海话推广大使,蒋雅文在节目开播记者招待会上说:“因为我个样唔似上海人,做呢个活动可以多人知道我系上海人,教到人讲上海话我都好开心。”――不过,有趣的是,她这番话是用粤语说的,她表示:“依家好多住香港上海人都唔识上海话,我会以半个老师身份教冢
为配合节目的推出,香港电台网上广播还特设“上海风情话”网页:在“上海闲话”一栏可收听上海会话的发音,并附设上海话拼音系统和国际音标应对表;“上海风情”环节则会探讨上海的文化、历史古迹和社会风情。此外,香港电台还制作“阿拉是上海人”节目,由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阿彦客串主持,每周网罗上海新鲜事。
据了解,香港目前已有香港理工大学、浸会大学等5所高校开设了“上海话课程”。浸会大学中国文化及语言课程学术统筹主任林苗介绍说:“在商场上,上海话已不只是一种语言,因为懂得普通话已能与人沟通,所以上海话另有公关意味,跟上海人讲上海话,有亲切和伙伴感觉,让人另眼相看。”
对于香港出现的“沪语热”,上海一位社会学家分析指出:“如果说英语是国际普通话,那么上海话就是某一层面上的普通话。一个地方语如果具有国际性,反而说明它的经济正在走向世界。”
上海是家乡
董建华出生于上海,范徐丽泰出生于上海,龚如心出生于上海,王家卫出生上海……对于许多香港人来说,上海是他们的家乡,他们的父辈都是说上海话的。
统计表明:时期,香港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人猛增到1947年的175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从上海移民的;1949年以来,又有大批上海工商实业家迁居香港。上海移民带到香港的财产,约占当时香港社会总财富的一半,他们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黄绍伦在《移民企业家:香港的上海工业家》一书中研究指出, 上海移民只占香港总人口的4%,但正是这4%推动了香港工业化的进程,在工业领域,特别是纺织工业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香港98%以上的纺织业都是由“阿拉上海人”当家。
由上海籍工商巨子发起成立的香港上海总会,目前有3000多名会员,以前的包玉刚、目前的邵逸夫,都是上海总会的会员。上海总会永久名誉会长李和声是1950年移民香港的老上海,在香港创立大唐金融集团,祖孙三代都从事金融事业。
在某种程度上说,香港自1949年以来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上海化的过程。实际上,早在移民潮以前,上海与香港的经济联系就已经相当密切,比如汇丰银行,英语名字是“The Hongkong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直译就是“香港上海银行公司”。
今天,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上海话”时有耳闻;“老上海”、“大上海”、“上海滩”之类的招牌随处可见;“上海本帮菜”更是香飘全港:“绿杨村”、“小南国”、“王家沙”、“鹭鹭酒家”……据了解,随着黄油蟹、蟹粉小笼包、清炒河虾仁等“上海本帮菜”在香港的势力扩张,上海餐饮行业协会已设立驻香港联络处。
上海女作家程乃珊的祖父曾是上海金融界的头面人物,1949年全家迁居香港。程乃珊曾在90年代移民香港,现在又返回上海。在香港的时候,她写了《沪港双城记》;在上海的时候,她又写了《双城之恋》。在程乃珊看来,“香港和上海就像是一对门当户对的恋人”。――一个是“东方之珠”,一个是“东方明珠”。
现在,香港到上海的航班,平均每天有35班,最繁忙的时候,1小时内就有4班,比公共巴士还要密集。
上海离香港有多远?
先讲一个故事:一位北京人站在金茂大厦88层的观光厅,对上海的巨变惊叹不已,陪同他的上海朋友说:“你们北京早已不是我们上海的竞争对手了。”那位北京人怯生生地问:“那……是香港吗?”那位上海人摇摇头,自豪地说:“不,是纽约,是巴黎,是伦敦……”
在北京举行的2006年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曾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现任上海市金融办公室副主任的方星海博士也公开表示:“每当我讲上海的时候,有很多人问:你们上海会不会跟北京、深圳、香港竞争呢?我们更主要的是为中国在整个世界金融排名上争一席之地。我更清楚地说,上海今后中长期的目标,是要跟纽约伦敦比较,并不是说跟香港竞争。”
去年12月18日发表的《2006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指出,当今世界只有两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而法兰克福和巴黎也只是极为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未来10至15年间,如果出现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将很有可能是上海。
今天,上海正以“刘翔的速度、姚明的高度”傲视天下。甚至连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也曾发表《上海势将超越香港》的文章说:“我现在认为上海超越香港,指日可待。”
那么,上海离香港究竟有多远?今年3月21日,由“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组织、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合作的“沪港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报告在香港中环皇朝俱乐部举行新闻会。研究报告显示:在经济持续发展基础方面,香港为4.02分(最高分为5分),上海为3.23分;在投资环境方面,香港为4.13分,上海为3.05分;在全球化形象方面,香港为4.3分,上海为3.63分;在整体竞争力方面,香港为4.08分,上海为3.21分。“沪港城市竞争力比较”自2001年就开始启动,已连续6年就沪港国际都会城市竞争力进行专题研究,历年报告显示,上海与香港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
不过,在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道路上,上海离香港恐怕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香港是世界第六大股票市场,2006年底股票市场市值已超13万亿港元,并且是亚洲最大的IPO(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中心。而上海的股票市值只有香港的34%。特别是随着内地大型企业选择H股形式到香港上市――目前已有360多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集资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香港证券市场每天成交量的一半都是买卖内地在港上市公司股票,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不免被动。
香港还吸引了许多国际一流的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5800亿美元。而在以散户为主的上海股市中,各类基金管理的资产只有220亿美元,两地存在着巨大的量的差距和质的区别。
在银行业务方面,上海的银行资产总计只有4190亿美元,仅及香港银行总资产的41%。而且香港拥有许多世界级的银行,海外业务约占贷款总额的13%。
在人才方面,香港拥有注册金融分析师3000名 ,上海只有区区30名 。
关键词:非福利主义;农民工;权利贫困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69-02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福利,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下,竞争均衡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加总或集合。但是,阿罗提出,在一些合理化条件的约束下,不存在一种通过所有个人的偏好顺序得出社会偏好顺序的机制设计。它给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产生了与福利主义相对应的非福利主义。森对非福利主义的个人权利自由的福利分析对理解当前中国农民工的就业的权利和自由状况有一定意义。
一、非福利主义
由于在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8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由于他把伦理因素重新纳入经济学以及对社会最贫穷成员面临问题的关心,他被称做“经济学界的良心”。森认为,福利主义仅仅依靠个人福利和个人效用,大大背离了的个人行为和个人决策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了在个体的私生活领域具有不受他人影响,对社会选择有约束力的的自由主义权利;在公共生活领域建立了二人社会个人权利的对策论框架。森用两个例子说明了福利主义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和非福利主义引入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
(一)个人生活权利自由
假设M和N两个人,面对三种可能的状态A、B和C,M和N在三种状态下的福利水平分别如下。
M的福利 N的福利
状态A 20 100
状态B 60 90
状态C 60 90
在状态A下,N很富而M很穷。以状态A作为初始状态,进行社会再分配得到了状态B。在状态B下,M的财富增加一点点,N的财富则等量减少;但是,为什么在数值上M的福利增加得多,而N减小得少呢?因为,按照非福利主义的观点,影响社会福利的因素除了个人福利之外,还包括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否得到有效保证、社会是否公平公正地对待社会成员等因素。按照福利主义的观点来判断,状态B比状态A好;按照福利主义的观点来看,N减少的财富转移给了M,而M对待同样的财富却获得了更大的效用,因此,社会总的福利增加了,无论是从福利主义还是非福利主义来看,这都是一个好的状态改变。
在状态C下,M和N的财富状况与状态A的相同,只是N对M可以进行严刑折磨,所以,与状态x相比,A的福利水平增加了30,B的福利水平下降了10,B的痛苦小于A从折磨B中得到的快乐。状态z与状态y具有相同的福利状况。按照福利主义的观点,状态z与状态y无差异。但是森认为,这是正常人所不能够接受的。说明社会福利水平并不是只受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是只受到个人基于经济因素的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福利水平的分析还应包括社会公认的伦理原则。
当然,状态C是一种“不普遍”的现象;但是社会上的伦理原则相互冲突时,森的包含了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在内的福利经济学就具有了实际的意义。“对剥削、性别歧视、种族差异等的标准式抨击,都不是纯粹以效用为考虑基础(甚至完全没有考虑效用)。因此,采用一些普遍来说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伦理原则,例如诚实、自由主义、禁止剥削、禁止严刑折磨等”具有现实意义 [1]。为此,森提出了在个体的私人生活领域具有自由选择而不受其他人影响,并具有对社会选择有约束力的个人生活权利框架;即个体对私人事情上具有最终的决策权,具有对待生活的自由主义权利。
(二)社会生活中个人权利的对策论框架
如果对待二人共同拥有的公共品方面,森建立了社会生活中个人权利的对策论框架。例如,乘客1和2同在一列火车的同一车室。如果2不反对1抽烟的话,1就有权利抽烟;但是,如果1在车室抽烟,2有权阻止1。这样,二人世界的个人权利的对策模式就是:如果1不吸烟,则什么事没有。如果1吸烟,则2有两种选择,1有相应的两种对策,即:1吸烟,2反对,则1不吸烟;1吸烟,2不反对,则1吸烟,二人相安无事。
二、农民工就业权利贫困的表现
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是指农民工就业权没有可靠保证,在就业过程中获取相应权利的机会和渠道不足,进而影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满意度。
(一)自组织型就业导致就业渠道狭窄
当前,自发寻找和亲友介绍来实现就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方式。乡土社会关系网络是农业转移人口流动的基石,是就业信息传递的渠道和流出决策的依据;人际关系连带型的流出与流入,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的自组织就业形式,形成了外出务工人员在某几个行业的集聚化就业的态势 [2],如建筑业、矿产业、纺织业、服务业;在流入地形成共同生活的地缘关系群体,如哈尔滨市的机电设备、办公家具、电脑耗材、库存积压等物资回收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是安徽人,他们大都互相认识,有形成垄断的态势。原有的乡土关系网络是农民工在流入地经济、生活和感情上的依靠,是持续流动、改善生存境遇的重要情感依托。但是,由于接触人员的同质性,他们获取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的渠道有限,有些甚至是误导。
(二)流动性就业导致社会保险不足
2012年,住户中单独离家外出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一半左右,他们进城就能找到的工作多是脏、累、危险的底层劳动岗位,而自身知识、信息和经济能力有限,也制约了他们对合理的劳动条件的意识。2012年,外出受雇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数量占农民工总数的43.9%,为农民工就业权益的保障留下隐患。对临时性的、以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打工”的高认可度使他们无法意识到劳动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附加的社会保险的内容;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为37.3岁的年龄优势使农民工对医疗和养老的意识淡薄。2012年,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总体仍然较低[2]。
三、非福利主义对农民工就业权利贫困的启示
(一)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是农民工就业质量不高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质量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入手,对就业质量应该包含的内容和指标进行了研究。概括起来,就业质量基本内容包含工作安全、工作环境、工作的满意程度等要素;就业质量指标包括工作收入在内的就业层次(客观性指标)和主体指标(如满意程度等)。十报告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使高质量就业的研究纳入人们的视野。这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观对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在宏观方面,侧重强调政府的责任,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在微观方面,提高劳动者收入、雇主和劳动者共同作为都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点。据此,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正是农民工就业质量不高的表现。比如农民工在环卫领域就业中的同工不同酬现象,就业后不能够享受到《劳动法》所赋予的劳动者的合法权利,都是就业农民工就业质量不高的表现。而依据非福利主义的研究,就要依靠农民工的就业收入和劳动贡献,通过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逐步提升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二)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影响农民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市场机制下,农民工的经济福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 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尤其在脏累危险的建筑业,月薪最高1.4万元的建筑工地技工引起都市白领的羡慕 [3]。与此同时,农民工存在严重的权利贫困劳动关系不规范,打工性就业是就业的主要方式,社会保险缴费率低,欠薪依然存在;这些就业权利的缺失时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农民工的权利贫困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需要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这一个问题。
(三)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影响其子女的自由权利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说明,通过社会公认的公平的初始禀赋出发,经过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但是,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及生活困窘直接使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状况都会因此而落后。即农民工子女在参与市场时的初始禀赋是与城市儿童有差距的,限制了他们未来发展的自由选择权利。因此,需要通过社会选择来改变农民工子女的初始禀赋,来增加进入市场时的竞争资源和竞争能力。比如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来增加个人素质,来增加农民工家庭的现实福利和未来福利。
参考文献:
[1] 姚明霞.从福利主义到非福利主义――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之后福利经济学的重大转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1):134-146.
近入20__年以来,我会组织专业人员,历经几个月时间,对区内13个乡镇31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访问与座谈。现将我区民营企业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分别报告如下:
一、我区民营企业的现状
我区民营企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在市工商联指导与协调下,在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大开发、大开放和大项目带动的战略部署下,有了进一步发展。到20__年底,民营企业总数4283家,从业人员97000人,总资产134亿元,全年完成工业产植177.6亿元,销售收入155.1亿元,利润13.1亿元,比上年度分别增长15%、18%、18%和19%。到20__年5月,民营企业发展到5548家,比07年底增加1265家,增长29.5%,总资产199.139亿元,比07年底增加65亿元,增长48.5%。到6月底,新安排就业人员10754人,比20__年底增长11%。
从总体情况看,我区民营企业仍是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具体的社会效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排就业。我区有80多万人口,随着农田种植的改革,机械化程度、科学种田方法日益提高,农村剩余劳力日益增加,加上撤村建居的进展加快,大中专毕业生的安排,下岗人员再就业等诸多因素,民营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就是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我区民营企业承担了这份责任,共安排各类就业人员11万余人(不包括自谋自招人数),极大的减少了社会就业压力。比如南蔡村金轮自行集团,一家企业就安排就业人员4000多人,南蔡村整个乡镇,几乎家家都有车厂工人,人均月工资1300元以上。还有些地毯行业、绢花行业、养殖业与纺织业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分别安排着大批劳动力和闲散劳动力就业。有益于减轻减少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节能减排,从而得到企业与社会的双重效益。如雍阳减水剂厂,注重科技创新,生产与销售前景俱佳,建厂以来所生产的减水剂,始终保持尽产尽销,始终保持零库存。近入20__年以后,根据国际油价猛涨的经济状况,他们与国家煤碳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制了用煤代油的高新科技项目,创造生产出煤水不分离、不沉淀的水煤浆外加剂,约定全国独家生产,不发展第二家。现已生产并发往广东汕州53吨成品。这项科技项目,必将打开节省石油的新途径。
还有石各庄万利造纸总公司,制定了科技领先,节能减排的经营理念。在节约用电上,采取因机制宜、分类生产等方式安排生产,由原来每吨纸浆用电167度,降到现在的91度,每月光节约电费就达15万元。为了减排,他们投资1500万元建成节水工程,日处理水的能力达到6000吨,通过科技创新,厌氧每天处理cod六吨,每两公斤cod可产生一立方米沼气,一天可出3000立方沼气,每立方沼气,相当于一公斤原煤,现在已利用起1800立方米,占总产量的60%,每天可节煤1.8吨,全年能节煤657吨。国家规定每产一吨纸,耗水指标为43立方,现在该厂每吨纸仅耗水2.8立方,一吨纸就节约40立方水,并始终保持零排放,从而获得市科研三等奖。其它一些民营企业也重视节能减排。
(三)注重企业文化。调研中发现凡生产发展快、经营效果好、社会效益高的民营企业,都重视企业文化,讲究商业模式与品牌战略。有的制定了全员参与,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关爱环境,持续发展,争创一流的管理方针;有的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奠定因材录用的用人理念;有的大型民企,提出并逐步落实“六网互动”、“新置换”、“新超市”的三大理论,引导企业飞速发展,由本地到外地,由国内到国外,业务渠道幅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00多万个稳定消费群体;有的采用内外结合的办法,对外抓创品牌,对内抓商业模式。我区已有一家全国驰名商标,16家wmk市著名商标。
(四)面向农村,服务三农。按照领导部门提出的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的要求,一些民营企业,直接为三农服务。长城罐头厂,培育了白灵菇罐头的原料生产基地,负责培训农民工,每投资十万元,可建成一处基地,当年就可收回成本。华明养牛厂总经理赵书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奶牛小区,研究农副产品加工业、畜牧业与大农业互相结合,促进大农业的发展,现在全区奶牛已发展到6万多头。最近该厂又与农民商谈租用土地的办法,上半年由农民种麦,麦收后解决全年口粮,下半年由厂方租用,按晚玉米收成价,每亩付款20
0-300元,然后由厂方种植青玉米饲料,每亩可产带浆玉米的玉米秸饲料6000-8000斤,农民既得到现成收入,又可搞其它生产,养牛厂用优质饲料喂牛,既解决饲料问题,每年每头牛可增产两吨牛奶,确是互利双赢之举。今年已搞成百亩试种,明年大面积推广。现在全区还有农业合作组织61个,扶植几千家农户,解决蔬菜瓜果等生产与销售问题,直接服务三农。
(五)回报社会。从全国到地方各级工商联组织,反复向民营企业贯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经营理念,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支灾支教等方面做出奉献。多年来wmk区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共捐款捐物总值近14亿元,在社会上起了很大作用。仅以今年四川汶川地区大地震为例,全区民营企业从地震后至5月21日九天时间共捐款捐物总值2416万元,从中涌现出很多典型事例。天狮集团一家捐款捐物1700余万元,成为全区第一个捐款大户,不仅如此,他们还把5月18日定为第三个爱心日,并号召四川分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当地的支灾献血活动。王庆坨镇万方钢构公司董事长赵殿坤表示,要尽一份力量,让灾区人民多一点温暖,少一点痛苦。得知地震后全厂立即停产转产,利用两昼夜时间,赶制价值120万元的钢结构彩板生活用房材料,并组成22人抗震小分队,于5月16日亲自送往灾区绵阳,并昼夜组装,工人们每天每夜仅休息3个多小时,至5月23日完成任务返乡,期间为绵阳安县搭建起400平米活动房,又在北川县擂鼓镇搭建起900平米的临时诊所,解决了部分灾民居住与就医治疗问题,此举深受各方称赞。
总之我区民营企业,在发展城乡经济、安排劳动力就业、坚持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与回报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是我区民营经济的主流。
二、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民营企业家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不注重学习,终日事务缠身,事无巨细,必自躬亲,没有发展战略,缺乏科技创新,对外打不出品牌,对内缺乏商业模式,体现不出企业文化,发挥不了团队精神,直接影响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二)融资困难,调查中80%的企业都受资金制约。有的企业有土地、产品有销路,就因为贷款难,两年不能投产只等企业现有楼房拆迁时得到补偿以后,才能投资生产。有的企业有年产一万吨罐头的生产能力,只能生产两三千吨,70%至80%的生产能力闲置,其主要问题解决不了农民搭大棚的贷款问题。有的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始终保持零库存也因贷款难,连年不能发展。还有困难企业,以高息向社会借款,增大负债压力。融资难的问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分散式经营、家庭式管理。有的乡镇有几百家自行车行业,其生产量和销售量,略高于南蔡村金轮集团的一家生产量,远低于西青区富士达的一家生产量。占用的设备多,管理、财务、营销的人员也多。调查中有1/3的民营企业仍属于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起步时尚可,不利于发展和做大做强。
(四)政策落实有难度,中央的36条、wmk市的80条、20条等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缺乏配套细节,执行难,落实难。有的与有关部门规章相抵触。比如中央36条明确指出,对待民营企业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实际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有些地方待遇就是不公平。集体土地的厂房、办公楼不能抵押贷款,国有土地的厂房、办公楼就可以抵押贷款。银行业有他自身的规章制度,而且只愿意扶植大型企业,愿意锦上添花,不愿扶植中小型企业,去雪中送炭。
(五)民营企业税赋重、费用多,还有一些部门搞摊派、拉赞助。此外与友邻地区河北省所属的市县的税法不一致。河北省一些民营企业多是定税制。我区一些涉外民营企业,从河北等地进原材料,没有进项税票,出口不能抵扣,只好到外地去买进项税票,增加企业负担。
(六)用人问题,是民营企业较普遍的头疼问题。一是缺乏技术人才。二是用较长时间培养的技术人员,一旦能熟练操作,就跳槽撂挑子,另谋高就。三是当地的一般劳动者,也经常出现怠工、误工、歇工等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所以有些企业不愿用当地工人。
另外,新的劳动法,确实有益于增加劳动者待遇,要上五险一金,要增加加班费,节假日工资,这确实是好事,无可非议。但有些中小企业,一时承受不了,有的借高利贷给工人发工资。
(七)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大,创品牌、创名牌的意识不强,忽视无形资产的创造。全区几千家民营企业,只有天狮一家为中国驰名商标,还有16家为市级著名商标。有些大宗产品都让名牌厂家从中牟取巨利。比如牛奶,我区奶牛已发展到6万多头,年产奶20多万吨。售给蒙牛、伊利等名牌厂家,每市斤牛奶一元二、三角钱。蒙牛厂家生产出来的“特伦苏”牌牛奶,一箱12袋,每袋250克,一箱奶仅6市斤,售价54元,每市斤合9元钱,相当于鲜奶价的7.5倍,其它产品也有类似情况。
(八)缺乏统一对口培训组织,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出现了闲散劳动力就业难,民营企业招工难的相对问题。
(九)第三产业尤其是创意产品发展较慢,如服装设计、色彩搭配、广告创意设备、数字音乐制造。尤其是我区的古老运河,更具有很多、很丰富的创意文化,但很少引起民营企业的重视。据报道,北京广播电视局,加强电视动画片管理,20__年一年文化创意突破一千亿大关。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同样反映在我区民营企业中。
(十)民营企业间仍存有无序竞争。我区大型地毯行业和家电、医药等零售业表现突出。崔黄口一带有300多家地毯行业,大中型企业占50%,另外100多家小型地毯行业,不按标准规格生产,产品委托外地外贸公司代销,标价低于规范厂家的价格,直接影响销售。虽然设有行业协会,但因职权不清晰,也难以排解。其它医药、家电等行业,以带有欺骗性的廉价促销等手段,也影响同行业的正常经营。
(十一)一些涉外的民营企业,受美国次级贷影响,美元大幅度贬值,由8.3元人民币换一美元,降到7元以下,降幅18.5%,出口的地毯、自行车、板材等直接受到美元贬值的损失。有的企业面临极大困境,担心倒闭。
除上述问题外,一些传统性行业自生自灭,个别企业信誉欠佳,行业协会少,发挥作用差,相关部门服务差等问题也影响企业发展。
三、几点建议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外地的经验,提出来
以下建议。(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请各极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的作用,无论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在对外贸易方面,在回报社会方面,特别是在安排城区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四次修宪,对个体和私营经济的一个主题,就是不断加强他们的地位和作用。30年来由最初的“拾遗补缺”到“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由微不足道,发展到超过全国gdp的65%。我区也是同样。因此建议,各级应仍然把个体和私营经济当做发展wmk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给予大力关注、大力支持。
(二)建立组织、搞好服务平台。
成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联合办公室。按照中央及wmk市近几年制定下发的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36条、80条、20条等相关政策,结合wmk实际,制定一套发展wmk民营经济的具体规章制度。东莞市5年期间先后出台两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48条,可以借鉴。有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并能及时监督、检查、促进落实,使相关部门有关遵循,使民营经济有所依据,这样就有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各乡镇也应成立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形成完善的民营经济协调服务网络,具体的协助民营企业落实政策、调解纠纷、沟通信息、解决难题。
(三)加强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
制定一套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外请与内选相结合、学习资料与现身说法相结合、内地交流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的多种办法并进行培训。在本区可请天狮、雍阳碱水剂厂、万利纸制品厂、华明养牛厂、宇奥汽车配件厂、金轮自行车厂等企业家,介绍成功的做法和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对策。同时学习外地经验,推行东莞市111工程及培训方法。学习全球商界女强人、全国政协委员中电国际董事长李上琳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提出的“审视自我、找准定位;明晰战略,加快发展;人才兴企,团队兴业;持续创新,推动变革;静水深流,构建文化;”的40字管理方略等企业文化。借以提高企业家素质,进而逐步摆脱事务缠身、分散经营、家庭式管理、无序竞争等弊端。通过培训,引导企业家们诚信经营,生产合格及至优质产品,靠能力取利;守法经营,照章纳税靠规矩取利;重合同、守信誉,靠信誉取利;维护消费者利益靠品德取利;以人为本,爱护员工,靠团队力量取利。总之,应重视财富的质量。培训经费请由财政拨付。
(四)扩大融资渠道,全方位解决筹资难问题。一是请政府支持,每年由财政抽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东莞市每年安排1000万资金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制定奖励政策,奖励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管理与经营创新企业。二是部门联合推动大中型企业上市。当然这要做很多工作,需落实严格的上市标准,企业需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并且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还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核。企业家还应有远大的发展目标,尽力争取上市。三是借鉴我市蓟县的经验,组建政银合作组织,为中小企业和农民兴业提供资金。四是筹建社区银行,以中小企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降低贷款门槛,简便贷款程序。可由信用社或邮局储蓄银行改办社区银行,他们具有各方面优势。但是要严格防止重蹈过去基金会的覆辙,坚守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对金融工作者提出的十字守则。即:严格、谨慎、规范、诚信、创新。五是建立担保公司,这符合党的十七大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改善融资条件,完成担保贴息等制度,加大对三农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的要求。为提高信誉,做好管理工作,请政府责成财政部门与企业结合共同出资成立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六是放宽政策,很多民营企业是占用集体土地兴建的厂房、购置的设备,请有关部门简化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手续,或者制定集体土地建设的厂房也可抵押贷款的办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五)筹建统一的大型的技术人才的培训机构,增加设备资金。采取专业培训、对口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特种服务人才。培训中,既要注重专业技术的培训,更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受培训的人员,既能掌握专门技术,又有爱岗敬业精神,无论被哪家企业聘用,都应尽职尽责,不能这山看那山高,见异思迁,不断跳槽,影响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六)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20__年1月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降低5个百分点,同时调整了纳税所得额,过去超过10万元就按33%交所得税,新规定提高到30万元,30万元以内按20%计征,超过30万元的按25%计征。这就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是一些微利的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建议对中小企业按15%计征。同时建议上级创造条件,进一步降低商品税税率,这不仅能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对平抑市场物价也有益处。
对于新劳动法,它的价值取向值得肯定,但是请相关部门,采取匹配方法不要把所有压力都推给企业。尤其在长期的社会保障方面,请政府给予财力支持,企业着重于短期的社会保障。
另外请有关部门查禁对中小企业的集资、摊派、赞助等增负行为,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七)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创品牌、创名牌活动。增加创造无形资产意识,增强自立创新意识。企业的成功与品牌战略的制定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它能号召市场、号召员工、号召消费者,能拉动企业的发展。在自主创新上,专家解释有三条,第一是原始创新、第二是继承创新、第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创意产品,拓展古老的运河文化。同时,要使企业家明白,关键技术靠从外国引进是买不来的,即使引进,也是受人牵制。总理曾举一例:“现在dvd生产厂家都在中国,但生产出一台dvd然后出口,大概我们企业可赚一两美元,而我们付出的知识产权
费用,就是19到20美元,也就是说外国人赚的钱,是我们赚的钱的十倍。所以从国家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科技发展方针来看,我们一定要坚持自主创新。”在创品牌、创名牌和自主创新上,有关部门要给予引导、扶植、也请政府给予财力支持,东莞每年拿1100万元资金用于自主创新与创名牌的奖励,我区也应加大扶植与奖励力度。另外一些佛教居士的企业家们,仍企盼在城区兴建大型庙宇,恢复城区的原始文化。只请有关部门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请一位知名和尚即可,其它属于民事问题,自然有人投资。
(八)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为主攻方向,建立民营企业园区。wmk市委把支持建立民营企业园列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用以解决企业规模小的产业分散问题。在大产业园区固定以后,幅射小功能区,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进一步幅射农村,落实一企带一村,多企带一村的部署。形成上下衔接、发展有序的链条。一方面解决就业压力,一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专家学者指出:民营经济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解决城乡的就业压力,这的确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