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智慧农业论文

智慧农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24 15:22: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慧农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智慧农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物流管理 应用

现在我国产业都在升级,在不断转型,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对经济起到主导作用,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就是发展经济,经济在转型,电子商务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主导,物流产业需要快速发展,需要先进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提升物流管理的职能,建立智慧物流管理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为建立智慧物流管理起到技术支持,符合现代物流管理需要,解决物流管理中瓶颈问题。

一、物联网技术基本理念

物联网主要强调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物联网与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物联网技术的整体框架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主要技术职能识别、计算机感知技术、网络互融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它领域实现一定职能,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如农业物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智慧物流管理物联网等。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其它领域,促进其行业的创新,对其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价值起到重要作用。用户在应用过程中,体验到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作用,创新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精髓。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来是对比传统物流而定义的,是指代物流企业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GPS,RFID,GIS等技术,实现对货物流程的全程管控,达到一种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行为。

智慧物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现有的物联网资源(数据、应用等)加以利用整合,并将传感技术定位技术等融合在其中,通过科学的管理调度,实现物流管理全程可管、可控、可查、可视、网络化、整合化,从而达到提高利用率,降低各环节消耗,增加企业效益,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目的,创造更丰富的物流生态链。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其体系结构如图 1所示:

智慧物流体系Y构主要包括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

感知互动层主要包含识别系统、定位系统、跟踪系统。

网络传输层主要包括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卫星、集群通信系统。

应用服务层主要包括数据互换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用户服务平台、电子数据交换、物流信息系统组成。

参 考 文 献

[1] 邵酉己. 物联网综述[J].西部皮革.2016(18)

[2] 刘靖,刘佳昕. 试述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 通讯世界.2016(20)

[3] 韩森. 关于宜昌市加快引进与培育高层次物联网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J]. 通讯世界. 2016(20)

第2篇

会议围绕“科协、科技社团的法律地位研究”、“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国策”、“科技立宪与创新型国家”、“科技治理”、“科技与人权”等主题开展研讨,经会前广泛征集论文,共评出会议交流论文50余篇。据了解,国内以“宪法与科技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尚不多见,会议现场评议人的精彩评议、提问者的犀利问题和报告人的睿智回应让与会者享受到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与会学者针对促进宪法与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理论观点。

会议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李焕新主持,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朱占同,广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冯元,福建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杜力夫,广东商学院副校长杜承铭等在会上致辞。来自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5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

李焕新在会上致辞时强调,宪法与科技发展是日益热门的话题,从宏观层面指导创新型国家建设,通过立法手段激励科技创新和发展是当今法制研究热点,亟需加强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他指出在不久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刚刚审议通过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就是明显的例证。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院长邓世豹教授在《论发展科学技术基本国策的实现》的报告中提出,“根本性”、“国家性”和“宪法性”是基本国策的特征和判断标准。发展科学技术是宪法中明确的基本国策,由此产生相应的国家职责,指导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他认为,要落实发展科学技术这一基本国策的宪法规定,实现科学技术发展,必须发挥好政府、科协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杜力夫教授在《论科技创新的基础》报告中以“李约瑟问题”和“钱学森问题”为切入点,研究论证建立科技创新体制与健全制度的关系,并提出完善的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厦门大学法学院周刚志教授在《论科技立宪与“创新型国家”之构建》的报告中论述,发展科技是政府重要的宪法职责,科技竞争力是法治国家的合法性源泉,也科技立宪的逻辑基础,科学与宪法的共生共进,构成了“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基点。

第3篇

论文摘要: 中国农业的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先人们在自然环境和人口压力的条件下,采取半定居、定居的群聚方式,模仿动物的觅食习性,通过长期对植物的研究、筛选,开始了由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的转变,发明了农业。农业的发明促进了社会结构向高层次的演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能够繁衍生存,得益于农业的发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研究的进展使农业起源研究成为高层次理论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考古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许多学者参与其中,通过孢粉学、粪化石、民族植物学、植物硅酸体分析、人骨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对了解我们的先人吃什么以及农业如何起源问题带来了希望。

一、农业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片莽莽大地是块肥沃的田园。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的故乡。众所周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就已经发现了猿人,叫“中国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从古猿人到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介乎于猿与智人间的过渡人类),再到内蒙古的黄河套地带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真人),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用制造的石刀石锤,来与野兽像鹿、豹、熊、虎、土狼、野猪等搏斗,猎取食物。为了避免风雨等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称“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是简单的狩猎采集经济,其特点是:(1)通过流动来保证资源供应;(2)通过分裂来缓解人口资源的压力;(3)领土占有意识较弱;(4)强化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石器的制造、捕猎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猎物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猎肉储存困难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能靠野生植物冲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久而久之,先人们就渐渐的尝试保护、种植可食植物,来弥补肉食之不足。然而开启了农作物种植之先河,这是一个比狩猎更艰辛、更漫长的过程。因此,中石器时代的“广谱革命”是因生态环境和资源变化的影响,食物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迫使人类探寻新的生存资源。广谱经济的特点是: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硕士论文 质量 思考

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指出: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是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文试图分析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完成的学位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中存在问题

1.1选题缺乏应用特色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是为了培养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但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看,大部分仍是是以学术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是大部分导师具有较多的研究课题,但具体实施人员不足,因此需要专业型研究生参与并通过学位论文来完成,使得对其论文的指导仍偏重于学术指导,不少论文仍沿用了学术学位论文的选题标准,直接造成了应用型研究生论文的过于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大多由校内第一导师直接决定,研究生负责论文的实施过程,而校外第二导师多数仅作为一种形式,很难对研究生论文的完成提供足够的建议,因此造成论文缺乏与食品生产、新设备研制与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实践问题的有效结合,无法体现出专业型硕士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此外,部分(在职)研究生所从事专业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对口性不强,也造成了其对整个论文深度把握不够,内容缺乏生产应用特色。

1.2研究手段相对缺乏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来看,其研究手段多数相对简单。论文中对技术指标的主观评价方法(如感官评价法)应用较多,而化学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较少;应用常规手段进行理化指标分析的内容较多,利用先进仪器或方法揭示内在科学规律的研究较少。由于研究手段相对缺乏,造成论文研究内容水平较低,即使部分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但不少成果的认知度却大大逊于学术型论文。

1.3工学矛盾影响论文质量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非全日制研究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原单位边工作、边学习,其既是工作人员又是学生,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个特点使得研究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实际,进行论文研究及撰写工作,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目前,食品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主要来自质量及卫生检测机构、食品加工企业、科研与教学单位,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技术研发、工艺控制或教学科研骨干,在读期间其经济利益、职称晋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因此在完成论文同时,还得承担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当工作需要时,学习便成为次要,因此较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1.4论文整体质量较差

文献综述能力不高。(1)整段摘录,明显缺少对文献内容的整理与再吸收;由于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风格迥异,整段摘录造成语言可读性较差、表达突兀,且存在剽窃之嫌。(2)文献表述不当,歪曲原文报道内容,片面追求、夸大本研究的新颖性及原创性,缺乏严谨的学术性。(3)文献现状把握不清,无法全面表现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等。论文规范性较差。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便于交流和保证论文可读质量。但部分专业学位论文存在繁简不当、重点不突出;大篇幅文献综述充数、研究内容过少;图表、文字编排不当,引文不规范等。论文内容提炼不够。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即使很多论文结果具有较高实践意义,但对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发现和提炼不够,除单纯地描述实验现象、罗列数据之外,较少从理论上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讨,较难做到以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

2.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

2.1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着重考察导师生产实践能力,遴选应打破单位和地域限制,注重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从企业选聘生产一线人才、从社会上选拔优秀实践兼职导师。导师素质和责任心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导师在学生选题及论文指导上,可坚持指导方式上的“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根据食品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在深入了解加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实际需求的同时,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选择既紧密联系生产、又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并尽量与导师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一致。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定期沟通,商讨选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案等;建立校外导师对食品专业学位论文的实际指导机制,发挥校外导师实际生产研究的优势。

2.2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管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方面对论文质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1)课程设置管理。着重体现学科间的渗透性、融合性及跨学科性,加大方法论课程和选修课比重。(2)教学方式多样化管理。改善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3)督导管理:成立督导组对导师教学进行检查,同时发挥研究生的评教作用。(4)加强实践管理。积极联系研究生培养基地,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学位论文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5)由导师团队参加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指导及答辩环节等,严格对照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检查落实,防止培养环节形式化。(6)研究生管理实行“弹性学制”,以学分制为基础,依据学习情况实行弹性学制,鼓励潜心做应用型、高质量学位论文。(7)研究和实践定期汇报。要求学生每月(或每周)写出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定期与导师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8)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摒弃学术不端行为。(9)研究生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减少管理环节,不断提高管理效率。(10)研究生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所有环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3严格把关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研究生多数在单位独立完成论文,其开题报告在此后的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绝不可走过场,必须严格把握选题、开题报告关。研究生在开题前,必须查阅大量文献,并进行必要的预备试验,并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实地调查,明确研究重点。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由导师协助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及路线,编制出较为完善的开题报告。开题检查应邀请校内外(5名以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对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现措施及计划作出分析、评判,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选题在原有基础上更趋于科学和完善。开题检查组重点审核论文选题内容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生产实际需求,是否具有实践普遍性等,避免因选题不当导致论文难以如期完成、工作盲目和简单重复现象的发生。

开题报告后,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任务重、难度大、问题多,因此,学位论文中期考核是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求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时间,应在完成论文开题后的半年左右进行,研究生必须按时提交论文中期研究报告。中期考核的实施由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组成评价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论文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评价,考核成绩计入研究生档案。建立严格的中期检查制度,有利于学科组及导师及时发现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控制实验进度,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又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总结和分析前段时间的研究情况,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对于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保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2.4严格审核学位论文质量

对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论文规范。论文的外在质量即论文格式的规范性,规范的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论文封面、扉页、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中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声明及附录等部分;此外,要求论文表述条理清晰、文笔流畅、书写格式及引用规范等。(2)论文选题。要求应来源于生产实际,重点针对食品加工、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3)文献综述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能够反映本方向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和应用情况,且具备较强综合分析能力。(4)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求论文体现作者较为全面掌握论文选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的现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的问题。(5)研究结果效益。要求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产生一定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或是有潜在应用价值。(6)论文必须是基于一定工作量的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

2.5改进论文盲审方式及评价标准

专业学位论文盲审专家遴选应在相应领域内领先的教授、副教授中选择。盲审专家初步确定后,可由研究生管理部门与相应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联系,征得专家同意后,最终建立盲审专家库,严格杜绝论文评阅过程中的人情现象。论文评阅意见书中应附带一个量化详细的评分表,确定若干个评分指标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并提供文字表述的评审意见。这种方式既能对论文的优缺点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又方便对多篇学位论文进行横向比较。

3.结束语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加入我国学位培养体系以来,极大推动了我国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对于该领域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改善,需研究生培养部门、导师、任课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和现代管理模式,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推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不断向前发展。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项目“双导师制与校外基地对研究生能力提高的研究”(11131064111)。

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 信息系统 物联网 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16-02

1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方兴未艾,其增长速度超出人们的想像。互联网应用从只能读取内容的Web 1.0时展到人们可以参与共享内容的Web 2.0时代,再到现在已悄然迈进的智能化的Web 3.0时代;管理信息化应用从关注组织内部事务处理到关注组织内部工作流程,又在向组织内外协同处理的诉求发展。人们的信息化生活、生产活动逐渐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智能,正迈向协同处理、信息智能的时代。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载体,将无可避免地与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从而衍生出具备智能的城市级信息系统。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作为信息产业新技术融合的产物,将控制和协同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使之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和谐。

可以将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的生物体,而将其信息系统比作生物体的神经系统。高等生物的神经末梢感受体内、体外环境的信息,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进行整合加工,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协调生物体内部各系统的功能以及生物体和外部环境的平衡。物联网感知和控制终端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宽带通信基础网络构成周围神经系统,而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城市智慧的大脑,三者共同构成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以协调城市这个庞大的生物体各系统的运转,以及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城市将愈发依赖于这种高度互联、高度协同的智慧的信息系统。

2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关键能力

智慧城市应具备以下三个信息化关键能力。

2.1 信息的全面感知能力

城市中布有大量的感知终端,通过传感器网络,在运行、服务中捕获到人们生活、生产以及城市环境的多种信息元数据。

2.2 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

具备海量的跨部门、跨行业异构数据的存储能力,能够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高效分析、计算和处理的能力,并且能够构建基于数据分析和知识管理的智能应用能力。

2.3 智能的管理服务能力

在形成支撑智慧城市的行业智能应用的基础上,建立面向服务的智慧城市综合应用的统一公共管理平台,为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生产提供普适的、智能的应用与服务。

3 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城市管理、控制与服务的体系,它统一集中各行业数据与信息资源,为跨部门、跨行业建立协同处理和智能控制平台。

对智慧城市关键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到,物联网和云计算能够为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它们在宽带通信基础网络的支撑下构成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信息感知端和信息处理端。一方面,物联网渗透入各行业,提供全面的城市感知和控制网络。另一方面,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面向各个物联网行业应用的集成,面向用户和终端提供整体的智慧城市应用服务平台。两者之间由普遍覆盖的宽带通信网络在平台与终端之间提供网络环境支撑。云计算构架在宽带通信网之上,物联网将主要依赖宽带通信网来实现有效延伸,通过云计算模式可以支撑具有业务一致性的物联网集约运营。

3.1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衍生,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并控制。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递。应用层在对信息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在各行业的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与RFID融合技术、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物联网节点及网关技术、物联网通信与频管技术、物联网接入与组网技术、物联网软件与算法、物联网交互与控制、物联网计算与服务等。物联网的应用渗透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可以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这些应用概括起来有:(1)工业,如生产过程控制、供应链管理、能耗控制等。(2)农业,如农作物精细灌溉、生长环境监测、农产品流通追溯等。(3)商业,如自动贩卖机、POS终端等。(4)金融服务,如“金卡工程”、二代身份证等。(5)交通,如交通流量监控、交通信号控制、电子收费、定位导航、车辆状况诊断等。(6)电力,如智能变电站、智能用电、配电自动化等。(7)医疗卫生,如远程诊断、医疗废物监控等。(8)教育,如图书信息推送、远程教育等。(9)家居,如门禁、安防、电气设备远程控制等。(10)环境,如有害物质监测、气候环境监测等。

3.2 云计算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大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提出了对海量信息的处理与低成本、普适化、智能化应用的需求。云计算因这些需求快速发展,获得了显著的商业成功。

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和商业模式,即通过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以及宽带网络等技术,按照“即插即用”的方式,自助管理计算、存储等资源能力,形成高效、弹性的公共信息处理资源,使用者通过公众通信网络,以按需分配的服务形式,获得动态可扩展信息处理能力和应用服务。如果从计算效用的角度来看,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形成可管理的弹性的资源池,充分提升机群的CPU和存储的利用率,又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充分利用机群并行处理的强大计算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并通过中间件层对上层应用透明。构建智慧城市一体化智能控制服务平台,需要处理对城市各方面的生活、生产活动以及环境的感知数据,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自动规划等多种方法,从原始数据中挖掘相关信息,提炼出信息中蕴涵的知识,发现规律,提供智能的城市管理、控制和服务。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和智能挖掘需要巨大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处理能力为实现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云计算模式在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对用户终端的要求。往往一个采用嵌入式芯片的终端就能承担起用户终端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终端来获得服务器端强大的计算、存储和应用程序资源。因此,云端高性能计算的支持可以降低传感器终端的复杂性,减少终端功耗,简化终端计算系统的软件结构,使复杂的协同、上下文感知、自适应策略等功能放在云中实现,从而使终端的智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4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包括物联网感知和控制层,云计算数据中心、数字化平台、管理中心和应用五个层次。

(1)普遍部署的物联网感知终端对城市系统和环境进行感知与采集,通过宽带通信网络对感知信息进行传送。(2)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对信息进行汇聚、提取和处理。(3)在数字化平台实现行业集成的应用接口整合。(4)通过业务管理平台实现用户、业务、数据、安全、认证、授权和计费等管理功能。(5)最后实现各行业的应用服务。另外,标准、法规的完善和全局的统筹规范有利于保障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使系统真正具有智能运营、交付和服务能力。

5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网络拓扑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是智能的开放的系统,以城市数据中心为核心,以物联网终端为触角,由内而外分为六层。

(1)城市数据中心包括网络数据中心、业务数据中心和用户数据中心,共同构成城市数据系统。(2)云存储、云计算和云网络设备构成的云资源系统为城市信息系统提供云计算的能力,使其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与共享服务能力。(3)能力引擎系统提供资源和支撑能力的开放使用。(4)资源控制节点基于分布式架构技术,屏蔽系统内部复杂的物理和逻辑结构,实现自适应负载均衡能力、带宽汇聚能力、分布式存储能力、动态资源调度能力。(5)智能接入网关将传感器终端接入云中,屏蔽不同传感器终端的差异,进行不同终端接入的智能适配,实现统一接入。(6)终端指感知和控制,以及应用服务获取的末端设备。

6 智慧城市发展建议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支撑,需坚持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突破海量数据处理、智能终端系统、智慧化产业支撑平台等关键技术。

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以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从而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配套措施,建设宽带、普遍部署的通信基础网络。同时,需要推动跨行业联合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研究,实现通信、数据、信息、应用、服务的协同。此外,还需要通过立法和监管,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建立数据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有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共同保障,才具备打造一流的智慧城市服务环境,汇聚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济和现代服务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4).

第6篇

    【关键词】 公元2000年 思行观 知行观 社会个体 思而不行

    一 关于社会个体知识占有量的浏览

    当公元2000年的时候,特别需要考虑健康的未成年人的问题。人类社会进化到公元2000年之后,应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呢?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和科学知识的堆积,需要比较全面的掌握;要能够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知识和观念的飞速膨胀和更新;要正视和面对当今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问题等极其严重的现实危机;还有个人的情感、、价值观和对真善美的感受等等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目的的设计和迎接未来。毫无疑问,不能从头说起,也不可能从头做起。历史不能成为包袱,现实的危机不能成为其障碍。必须寻求一种捷径来解决当务之急的这一教育问题。

    作为一个当代成年的各方面健全的社会个体,应该观察到当今时代的以下特征:

    1、社会物质生产的总量相当丰富,社会个体平均可以拥有的生活物质基本同其需求相适应。在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小胖子”。“小胖子”现象反映出在相当规模范围内的营养过剩,这同早期人类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社会个体的营养条件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差异。

    2、在社会个体平均营养情况改善的前提下,总数达到了空前数量的超大规模。由于人口总量大,使得满足社会个体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的社会行为必须化。现实是,空前超大规模的工业化造成了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甚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极其严重的人类现实生态危机。一般认为,这种超大规模人口,空前超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地球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将随着公元2000的到来而更加恶化。显然,不能等人口问题接近或达到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时,才研究出解决这一问题方案。

    造成这些严重现实问题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实社会个体的知识与全人类知识整体的巨大差距。

    在社会,满足社会个体物质生活需要的活动是农业耕作,每一个社会成员只需很短的农业生产周期就能掌握绝大部分知识(客观知识和经验)。平均而言,体力活动在社会个体的行为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个体以体力劳动方式占有物质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农业时代的人文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体力劳动方式的左右”。以中国为例,从秦始皇之后的2000余年里,人文知识的结构体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突破性和延伸性相当有限。由此可见,农业时代社会个体的知识占有,与当时全部知识的比例,始终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比例值。

    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社会整体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工业技术知识,人文知识,,,电脑,信息科技知识,等等,其最大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和的速度大幅度提升。据分析,本世纪70年代以来,短短30年的知识创新,超过了以前所有时期全人类知识的总和。因此,当今社会个体的知识占有,同全人类知识整体的比率相当小,而且很不稳定。

    知识就是力量。社会个体知识占有量的历史特征,必然反映到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个体的行为方式,并直接决定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面貌。公元2000年之后的教育,首先需要重视受教育者可能学习到的知识量同全人类知识整体的比率问题。这是本文提出并探究思行观的出发点。

    二 知行观:从苏格拉底到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人和动物的基本区别之一,是先思考,后行为。

    自从组织性完好,系统结构功能健全的社会形式形成以来,历史可以分为帝王时期和时期。如果我们考察某一帝王的知识占有量,在同一时代的社会个体中,其占有量的值的水平不是最高的。但如果考察其社会个体物质生活实在物的占有水平,则其是无可争议的冠军。在帝国时代,物质生活实在物是社会个体社会行为的直接成果,而行为则是受社会个体的知识占有所驱动的。所谓知行观,是指社会个体协调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它的量化标准,是某一个体知识加社会行为所获得的物质生活实在物的多少。在帝国时代,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是与其知行观成正比的。

    某一弱智者靠遗传因素成为帝王将相的例子,显然不能驳倒上述一般化、抽象化的逻辑推演。

    当然,从理论的角度,更应该讨论意义上的知行观。知是指认知,行是指实践。迄今为止,在几乎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社会个体的知行观都表现为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过程,认知和行为紧密地联系并结合在一起。某一成功的个体,其知行观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既能知,又能行,其认知加上实践的总体社会化的成果超过其他社会个体。

    中国的同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处于同一时代的思想家。孔子时代,社会处于频频战乱之中,古希腊的社会情形也是差不多的。在当时,某一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绝大部分是由其蒙昧的实践观、原始的实践能力所决定的。身强体健的勇士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在孔夫子之后,在中国,开创了一个社会个体追求知行观的漫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格物致知”、“学而知之”,还是当时的“君子观”,都是扬弃蒙昧的实践观,试图将知性和行为相统一的理论形态。与此同时,在西方,在向知行观转型的古希腊思想家们中,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矫枉过正的倾向,表现为人类智慧启蒙早期对人的知性,对真理,对存在,对“理念”的炽热的追求。在古老的东方,中国的大思想家们却是偏向于认知同行为的协调,即所谓“知行合一”,但这种协调与合一并不是落脚在知性之上,而是在行为的社会实用性或经世致用之上。古希腊的哲人可以赤身地思索,一片赤诚地追求真理,但无论孔丘,还是、,都不会这样,都显得儒雅得多。历史上,西方的哲人和思想家中有宁愿为毫无实用或经世致用意义的客观真理去死的例子,而中国则没有。

    从哲学的角度,知行观与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成正比有其必然性。自从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之后,人类智慧步入启蒙期和成长期。智慧的启蒙期和成长期的特点是,认知能力低级,思维对自然和人类周围环境知之甚少。在这一时期,认知靠实践来推动;认知同实践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处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个体,在思维对外界所知甚少,认知必须靠实践来推动的前提下,必然将认知同实践紧紧捆绑在一起。将这种捆绑量化,就是社会性劳动或财富。所以,社会个体的财富等价于个体的生存价值,就是说,知行观等价于生存价值。

    民主时期,知行观的情形与帝国时代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民主时代社会个体的平均知识量大大高于帝国王朝时期。因此,知行观的量化值大大提高,社会个体和全社会的财富急剧增长。

    如果说有谁能够对知行观提出挑战的话,那还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实践理性的基本规律或公式是:“照这样去行动,如果你的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变成普遍的自然规律的话”。简单解这一规律,康德的实践理性就是指“按照知性去行为”。但是,按照康德哲学的理论基础,知性属于“先验”的范畴,属于“先天综合判断”之列。“按照知性去行为”意味着人就是由某个最高的巨匠制作和操纵的木偶,意味着他的活动是不自由的。即,人本身的自由意志不是他的行为的最后最高的原因和根源。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知行观的弊端,即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是被动的,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是不自由的!

    :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三 思行观——作为由个体推进的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讨论思行观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要说明。

    需要首先考虑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的问题。在谈论公元2000年之后的社会个人的生活观话题时,本文明确以社会个体的认知、思想和行为准则为研究对象。思想、认知和行为都是抽象化的概念,与具体的人、事和职业等内容无关。那么,研究思行观以什么理论出发点为基础呢?我们还应该明确,作为一个探讨个人生活观问题的研究尝试,与差异无关,与、、军事无关,与信仰、、科学无关。无论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车夫,其都需要生活,要思想、认知和行为。本文所做的探讨对此二者不加区别对待。

    研究思行观的原则是社会个体的生理需求原则。具体而言,个体的健康、营养标准是思行观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某一个体对象,只要具备了生理健全和一定的营养前提,其就可以思想,就完全具备认知和行为的功能。探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本理论,仅仅只以社会个体的生理需求原则为理论前提,然后用的方法推出关于思想、认知和行为的一般规律性的结论。思行观与许多现有的人科理论无因果关系。

    由前文的介绍可知,当步入时期时,社会个体的生存价值等价于其知行观。在民主社会,随着空前超大规模的化,社会物质生产的总量相当充足,社会个体的生理健康有了良好的保障,并出现了某种营养过剩的倾向。健康标准的提升,不仅为个体的社会行为提供了支持,更重要的是,也为个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帝国时代,穷人读书少,知识少,主要是受其健康标准的局限。工业革命之后,知识增加,社会行为的效率提高,财富增加。信息革命之后,人类对一个“大金矿”人脑的认识,有了突破进展,电脑诞生了;知识飞速膨胀,夸张一点,可以说知识爆炸,并引发物质财富过剩,伴随者地球生存破坏,从而出现了社会个体的生存环境危机。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起源考古

论文摘要:中国农业的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先人们在自然环境和人口压力的条件下,采取半定居、定居的群聚方式,模仿动物的觅食习性,通过长期对植物的研究、筛选,开始了由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的转变,发明了农业。农业的发明促进了社会结构向高层次的演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能够繁衍生存,得益于农业的发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研究的进展使农业起源研究成为高层次理论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考古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许多学者参与其中,通过孢粉学、粪化石、民族植物学、植物硅酸体分析、人骨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对了解我们的先人吃什么以及农业如何起源问题带来了希望。

一、农业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片莽莽大地是块肥沃的田园。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的故乡。众所周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就已经发现了猿人,叫“中国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从古猿人到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介乎于猿与智人间的过渡人类),再到内蒙古的黄河套地带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真人),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用制造的石刀石锤,来与野兽像鹿、豹、熊、虎、土狼、野猪等搏斗,猎取食物。为了避免风雨等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称“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是简单的狩猎采集经济,其特点是:(1)通过流动来保证资源供应;(2)通过分裂来缓解人口资源的压力;(3)领土占有意识较弱;(4)强化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石器的制造、捕猎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猎物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猎肉储存困难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能靠野生植物冲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久而久之,先人们就渐渐的尝试保护、种植可食植物,来弥补肉食之不足。然而开启了农作物种植之先河,这是一个比狩猎更艰辛、更漫长的过程。因此,中石器时代的“广谱革命”是因生态环境和资源变化的影响,食物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迫使人类探寻新的生存资源。广谱经济的特点是: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网;智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269-02

Abstract: Internet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USES the network will be content with the content of group communication. As a new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 as a result, in governments, industry, academia,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ot are studied and summarized, and its main application areas of a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tudy, hope can play a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the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network; Smart technology

1引言

物网是一个现代科学的衍生产物。这个名词描述了一种行业状态:物品与互联网的关系。物品与互联网建立关系的前提是传感器技术、因特网及移动互联技术的融合这三个技术互相关联。

2物联网研发的关键技术

2.1传感网技术

物联网的研发过程运用到了传感网技术、移动通信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这种“三网”合一的高效融合给物联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传感网技术作为物联网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传感网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物联网在运行中的性能。传感网中有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这些已经集成化的传感器通过相互 协作的方式对目标对象的信息进行感知 、采集以及实施监控。对于采集后的信息,传感网利用内部嵌入式系统对其进行分类、汇总处理,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送到计算机终端。这种通过数字虚拟世界将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实现交互的技术真正实现了网络计算无处不在。这种技术的优势是成本低、功耗低、组网和铺设方式灵活多变且微型化等等。传感网技术不仅仅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还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智能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智能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将各种智能系统植入到相应的物体中,使该物体通过传感的方式与用户连接起来,并具备智能化的特性。这种物体与用户之间主动或是被动的交流方式,就是智能技术。物联网通过智能技术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人们所处的物质生活环境,让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感受到智能化、数字化带来的便捷。

2.3认知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简称CR),认知无线电系统本身具备智能学习能力。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频谱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周围环境中的信息进行获取与交换,并能有效的限制和降低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频谱之间的共享与分配。

2.4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物联网的“地理位置标识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就可以使各个与某物品有关的人和单位等,实时地完成掌握该物品所处的位置状态等各种相关信息,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时空计算,推理出相关模型,大大的方便不同行业之间的协调公关工作,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速度快,由二维到三维,目前已经服务于社会各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尽可能多的为物联网提供大量数据,对物联网这一飞速扩张行业的战略方针、蓝图设计空间节约、数据传递等等方面,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是物联网的基础。

2.5射频识别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快速信息录入技术,它通过射频头识别粘在物理物物体上的数据信息标签,并把识别到的信息数据录入电脑,使信息数据录入到电脑这个过程可以瞬间完成。在物联网中射频技术起到节约时间,加快进程,失误率低等等作用。

射频技术的实现离不开两个事物,一个是物品标签,它可以是二维码、磁力条等等搭载有相关物品的信息,另一个是通过扫描物体标识物而把扫描到的信息传到电脑上的读取器。当处于可操作距离的时候,标识物和读取器通过某种协议,就进行信息传递了。

3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1智能电网

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电网的运作效率、节能环保、与用户的实时监控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在原有的电网系统中,电能从产生、输送,再到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而智能电网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交互式通信、传感网技术、分布式计算机运用其中,有效减少了电力在交换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使用效率、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电能源。其次,我国是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在生产和使用上大国,但是由于发电量的多少要受到天气环境和地理因素的限制,因此,国家电网并没有将风电和太阳能纳入其中。物联网技术的加入可以将这两种新能源作为辅助能源接入到主网中,智能电网通过对用户电力使用情进行的实时监控,并赋予用户电能源类型的选择权利,就可以起到既保证国家电能的有效利用,又实实在在节省了用户电费花销 。

3.2智能化农业生产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无论是在生产力、耕作条件,还是在环境气候上都与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生产方式大相径庭。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通过掌握不同农作物的不同习性特点,将物联网技术加入其中,通过调整和检测空气和土壤中的温度湿度、CO2浓度、杀虫剂使用剂量以及光照等情况,就能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控,既能改善农作物的产出量,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还能有效地减少人工劳动,降低成本。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随时对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汇总,并通过网络将汇总后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客户终端,为今后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3.3智能建筑

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领域主要应用在建筑智能化和智能家具方面。在建筑智能化上,物联网系统根据不同建筑的设计需要、园林规划、人文环境等信息,调节适宜的温度系统、灯照感应系统、喷水系统,提高建筑物以及周边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领域中的另一个主要应用。我们常在电视家用电器的广告中看到,主人在工作时,就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将家中的电饭锅、热水器、电子入户门等家具或是电器,自动完成提前设定的程序。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方面给人类的生后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智能,从最简单的烧水、做饭,到复杂的打扫室内卫生以及物品归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得到,未来通过控制机器人就可以代替我们接待客人、签收快递等一系列实物。

3.4城市智能交通和物流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已经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奢侈品了。然而,城市交通拥堵却是让每一位驾驶员为之头痛的问题。从目前的城市规划和现有的经济水平来看,如何能在改动最小、花费最少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是政府和群众关注的首要大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将网络媒w与后台监控中心相连接,对当前路面上的所有车辆进行无线监控,并将道路的畅通与拥挤情况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汇总与分析,最终通过网络媒体到司机终端。司机就可以根据实时路面信息调整出行路线,避开拥堵道路。真正的实现人―车―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物联网还能对城市公交系统实施监控和调度,当某一个公交站点出现人员拥挤状况时,等车的人们可以通过公交站点的智能化系统向监控中心发出信号,系统可根据现场情况对公交车进行智能调度。可以说,物联网让城市智能交通更加人性化与规范化。

随着网络购物平台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快捷。在网络购物的带动下,物流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汽运运输作为物流业的主要交通工具,选择最优行驶路径和科学送货决定了物流企业的总利润率。因此,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取货和送货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并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和电子地图,计算出最优行驶路径。这条最优行驶路径可以让司机更好的掌握路况信息和行驶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为科学送货打下了基础。

3.5医疗管理领域

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医疗管理领域,可以为每一个药品制作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包含了药品的全部信息,即名称、成分、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产地、批次、禁忌以及药品从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实现了药品的全程可追溯,当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找到药品的全部信息。同时,还可以将这些信息数据上传到公共数据库中,医院或者患者可以根据电子标签中显示的药品信息与市面上的药品进行比对,这样可以帮助消费者有效的区分药品的真伪,以及防止假冒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在公共卫生领域,欧盟强调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运用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的医疗卫生环境。通过RFID技术建立医疗管理、查找监督和病源追溯体系。通过给患者建立病例档案,实现每一位患者在检查检疫过程中,所有的信息不丢失,并对不同病菌的携带者进行分类、分级别管理,让所有患者都有一个安全、安心的医疗环境。

3.6智能家庭护理

将物联网理念加入到家庭护理中,是未来家庭医疗的必然趋势。这种智能家庭护理模式为家中有老人、孕妇、孩子等高危人群提供了一个便捷、安全、放心的医疗健康服务。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因此,只要在家庭护理中加入传感设备,就可以实现对家中用户的实施健康监控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试,并通过互联网上传到相关医疗机构或是通过移动通信网技术到家属的移动设备终端。智能家庭护理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私人定制,比如远程专家咨询、医护人员的预约上门服务、紧急情况呼救等等。可以说,有物联网技术作为后盾支持的智能家庭护理给现代家庭式医疗服务提供便捷,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7移动智能化

讲移动智能化首先要说一说m2m(Mobile to mobile)模式。m2m模式真正地实现了3w。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客户来制定相应的服务,由于该模式的形成,商家工厂就可以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制定出相关的服务。既满足了客户要求,也使商家的效益最大化,实现这个交易的途径是移动技术,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该模式可以实现的前提。m2m是物联网的最普遍应用模式。

4结论

物联网技术将计算机科学与互联网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全世界的信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他的发展带动了诸如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多个产业的快速前进。在未来的发展中,其智能化技术将与联网化的贴合度越来越高,最终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更加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樊雪梅.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研究与综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9(5):1002-1004.

[2] 王喜文.韩国物联网城市建设[J]物联网技术,2011(4):3-5.

[3] 闫海.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