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4 02:05: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个人反思发言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根据市委XX专题教育的总体部署,今天,我们召开XX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第六巡回督导组组长XXX同志,XX部务会成员以及有关科室负责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XX同志来参加会议和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
这次会议的主题和要求是:紧扣XX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XX要求,联系班子和个人实际深入查摆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自XX专题教育开展以来,XX在牵头抓总做好全市专题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部机关的专题教育,扎实开展各环节工作,为召开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按照相关要求,我们认真完成了部机关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方案制定、问题查摆、意见梳理、谈心交心,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的撰写等各项会前准备工作。一是抓好会前学习。深入学习了党的精神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践行XX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专题学习了XX同志在全省“XX专题教育党课暨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讲话精神,重点学习了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等,并召开了部机关专题学习研讨,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打牢了思想基础。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印发了《XX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表》,向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市级“两代表一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年轻干部广泛征求意见,并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及时向部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反馈,为撰写发言材料提供了参考。三是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我和其他班子成员、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之间,都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谈心交心,营造了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良好氛围。四是认真撰写发言提纲。部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对照专题民主生活会相关要求,对XX等方面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摆,认真撰写了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可以说,我们部领导班子和每位部务会成员对待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严肃认真的,符合有关要求。
下面,由我作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发言
(个人发言完毕后)请大家对我个人发表批评意见。
下面,请各位部务会成员依次作对照检查发言,其他成员逐一开展批评。发言时间每人控制在12分钟以内。每位部务会成员发言结束后,其他同志逐个对发言的部务会成员开展批评,每人发表批评意见的时间掌握在2分钟左右。
首先,请同志作对照检查发言。
(发言完毕后)请大家发表批评意见。
下面,请同志作对照检查发言。
(发言完毕后)请大家发表批评意见。
下面,请同志作对照检查发言。
(发言完毕后)请大家发表批评意见。
下面,请同志作对照检查发言。
(发言完毕后)请大家发表批评意见。
下面,请同志作对照检查发言。
下面,请市督导组组长同志做点评和指导,大家欢迎!
刚才,各位部务会成员分别做了对照检查发言,并互相开展了批评。大家都能紧紧围绕XX进行查摆剖析,不但查摆了问题,挖掘了思想根源,而且能够结合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敢于承认和担当。自我检查开诚布公、襟怀坦白,说出了心里话;相互批评开门见山、坦诚磊落,问题点得比较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且紧紧聚焦“XX,初衷和目的是帮助同志、促进工作,这也充分说明我们XX的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的班子。希望我们每位班子成员都能认真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切实把批评转化为动力。XX组长给我们的生活会做了很好的点评,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上级要求和我市实际,对部机关下一步专题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既是对我们抓好部机关专题教育的鼓励,也是鞭策。希望我们每位班子成员都要领会好、落实好。我相信,这次民主生活会,是继去年XX专题民主生活会后的又一次“团结—批评—团结”的务实会议,一定能够更好的促进XX组织工作的新发展,也必将成为同志们自我提升的一个新起点。
关键词: 研讨课 高中物理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研讨课模式与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是平常老师理解的就是科学发现、科学发明这样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这种科学能力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学生的生存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而研讨课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应用研讨课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研讨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接受别人的质疑,在讨论中接受别人不同的看法,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升华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在研讨课中做得不足的地方,确实学会学习。
二、研讨课模式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组织策略
1.研讨课的准备
为了研讨课的顺利开展,取得应有的效果,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研讨课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时间上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应用各种方式论证自己的观点,提倡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对错误宽容,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越俎代庖,鼓励学生发言,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在讨论课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讨论出现偏差、离题的时候要及时把话题引回来。
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是适合研讨课模式的。教师要精选课题,适合研讨课的课题应该注意:①课题的选择题目不宜过大,题目过大学生很难正确地把握信息,讨论方向容易出现偏差。②课题的难度要把握,难度太大学生需要花费的时间过长,不一定能探讨出结果,太容易则学生兴趣不大,达不到探讨的目的。③课题的选择应该容易获得相应的信息,学生能通过教材、互联网、课外书籍等通道获取得到信息。
2.研讨课的组织形式
目前,对于研讨课的教学方式,一些高校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摸索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比较典型的大致可以分为圆桌研讨式、小组报告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三种类型[1]。这三种组织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样是可以借鉴的。笔者通过研究实践,通过改进,这样的模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首先,把班上的学生分成每6-8个学生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小组长。人数不宜过多,过多在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发言的话所用的时间太长,而且讨论的时候很难达成共识,而且会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人数不要太少,人数少,势单力薄,讨论和汇报的时候容易胆怯。分组的时候要注意把成绩好的、中等生、后进生都搭配好,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学生搭配好。预防有的组讨论激烈而有的组无所事事,等到发汇报的时候,有的组表现非常出色,而有的组没有任何成果,要确保每个组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争取在课堂中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
其次,开课前教师布置研讨课的课题,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铺垫,把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分配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研究选题制定任务,然后实施该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小组每个成员就本组课题进行研究,撰写报告交给小组长,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由中心发言人做好发言准备。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再次,开展研讨课。按分好的组围圆桌而坐,小组长组织对本组的研究课题进行再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小组上发言讨论本小组的观点,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要在讨论中修改好本组的研究报告。然后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到讲台前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这个组的研究,在每个组的发言后,课程的参与者都可以就这个小组的发言进行质疑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小结;课后,小组长要把本组的研究报告交给老师,老师根据上课讨论情况及研究报告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组织做好研讨课的教学反思。老师的反思:反思自己课题设置的合理性,难易度及学生的参与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反思,比较本组与其他组的得失,探讨自己组的研究的失误的地方,学习其他组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次的研讨课做好准备。
三、结语
通过研讨课的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查找资料、组织材料,而且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时间成本较高,而且由于一些学生的讲授质量不高,导致一些学生无兴趣听课。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采用这种模式上课有很大的作用,但频率不宜过高,每个月两次效果是非常好的。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要在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笔者希望研讨课的模式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针对英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尝试了“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在写作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启动式目标教学法英语过程写作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53
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运用交流方式,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在英语高考150分中写作分值为25分。从语言的运用和高考所占分值的比例,不难看出写作很重要。
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特别作为高一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法很迫切,很必要。在高一上学期学校推行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我有幸成为课题组的一员,对任教班级高一(1)、(4)班实施了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尝试“启动式目标教学法”以提高两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启动式目标教学法
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此方法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动眼观察、阅读;动耳接收教学信息;动手实验操作、记笔记;动口表述研讨;动脑思索创造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强调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完成教学目标,充分注意到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JP3]启动式目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指出:教学的四个要素是:线索、参与、强化和反馈――纠正。
二、英语过程写作
英语过程写作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不断交流。整个写作过程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进行,学生积极主动,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注重来自教师及同伴的反馈和评改,评改以教师、同伴与作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多次修改,修改是写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应通过多次修改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思维和写作能力。整个过程在学生充分地讨论、展示成果、质疑、反馈、评改和修改中进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
1.运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完成写作前任务――审题和提纲
(1)第一步:审题(小组活动――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目标: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体裁;文章时态。
(2)第二步:列提纲(小组活动――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目标:一列文章结构,二列每段的关键词和短语,三列句型和句式。
a.结构就是文章段落及每段主要内容。
b.关键词:确定文章结构后,列每段相关的关键词和短语。
c.句式:在草稿纸上列出一些相关的高级句型和句式,并尝试运用。如强调句、倒装句、省略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形式主语、形式宾语、非谓语动词等等。
(3)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第一步审题和第二步列提纲中的运用
a.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教师安排好题目,围绕目标:审题、文章结构、每段的关键词和短语、句型和句式等让学生归纳或查阅资料,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
b.课上:导入阶段。学生围绕目标:审题、文章结构、每段的关键词和短语、句型和句式等在小组内交换课前所归纳和查阅的有关资料,合作共享并进行整合。
c.课上:呈现阶段。鼓励小组中的学生代表迅速将综合的内容进行口头表达。
d.课上:辅导阶段。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各小组呈现的内容,以便独立写作时使用。[HJ1.8mm]
2.运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完成写中和写后任务――写稿和修改
(1)写稿(个人独立完成)
目标:学生在15分钟内独立完成100词左右的文章写作。
在列完提纲后,就开始写稿。这个过程是课堂写作教学的中心环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写稿过程中,学生依据写稿前讨论的关键词和短语、句型和句式进行隔热创造性写作。有了写作前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学生对写作的材料和内容有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会大胆地进行个人写作,没有畏惧感,积极性很高。
(2)范文分析和修改(小组活动――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目标:学习好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个人完成初稿后,教师先给出范文,在小组中分析范文的篇章结构、好词好句、句式句型结构后,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将好的语言表达方式摘抄下来进行积累使用。
范文分析完后,让学生小组间交换文章,进行个人独立或同伴协作修改,修改后,小组内讨论并评选出优秀作文,小组代表把优秀的作文在全班面前展示和朗读,对篇章结构及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优点,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
(3)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写稿和修改中的运用
在写稿和修改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学目标为主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独立动手限时写作训练。写稿完成后范文分析和小组间交换文章进行修改,启发学生动眼阅读、分析、发现优点、发现错误;动手记录好的语言表达方式;动耳倾听他人的优缺点;动脑修改他人的写作、反思自己的写作;动口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四、“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高一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的初步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体验成就感
过程写作课上各个阶段的“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模式,不再让学生独自一人去承担和完成整个写作过程,不再让学生产生写作孤独和恐惧感,他们不再承受无助的心理压力。写作前的审题和提纲的讨论让学生既体验到参与讨论的乐趣,又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在独立写作时有内容和材料的辅助,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能唤起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又能使其体会到点滴进步的成就感。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身体各功能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小组内综合归纳、代表发言等活动,让所有学生自由交换各自的想法,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写作课上各个阶段的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不断进行讨论、发言、朗读、独立写作、记笔记、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写作评价、写作反思、倾听他人观点等训练,培养了他们的动口、动手、动脑、动耳能力,整个课堂活跃、积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课堂。
3.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成功的喜悦
在过程写作课上,学生依据教师和其他同学提供的材料,积极运用大脑进行思维,亲自发现同学在作文中的错误并修改,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和“改正者”,改变了传统的改正模式,不再让教师去发现和修改,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增强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高一期末考试成绩初见成效
本人对高一(1)、(4)班实施“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其他班为对比班。
高一(1)班的作文均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均分、英语均分高出其他几个班,位于第一;高一(4)班的作文均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均分、英语均分位于第二。表明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对语法、改错以及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也起到促进作用,随之得到提高。
高一(1)、(4)班学生的英语取得优异成绩,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表现出较浓的学习兴趣,初步树立了自己是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
五、“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高一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的反思
1.班级人数多,积极发言的学生数有限
在写作课上,虽然学生基本都参与课堂活动,但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比较多的学生主要是优秀和外向的学生,由于学生人数有60人,学习成绩较差和内向的学生就有机可乘,坐着不说话,不回答,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提供机会、动员和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
2.检测全班每个学生课前“学习目标”整理和归纳的认真程度存在困难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部分学生课前目标归纳欠认真,要点遗漏,敷衍了事,有的抄袭其他同学的,有的未能理解,照读参考资料,有的学生因为习惯于熟悉的老的教学模式,在思想上、行动上还有一定的惰性和排斥。教师需要运用情感和教学方面的策略,鼓励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并认真完成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静波.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韩立福.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英语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8月5日至8月7日三天的时间,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我们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在xx一小齐聚一堂,共同享用暑期培训的精神大餐,本次培训和以往的每一次培训一样:收获多多,感想多多……
8月5日,首先由县教研室李老师作了“如何搞好集体备课”的报告,并详尽的讲解了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网络大集体备课在我县是首次推行,对我们来说是新生事物,许多的教师和我一样从操作到运用都有着多多少少的困惑。此次报告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聆听中豁然开朗。李老师分别从网络大集体备课的含义、与以往集备的联系与区别、大集体备课的意义、内容与范围、形式与要求、基本程序、树立的三种意识、几种误区等八个方面,结合生动的例子和她多年的经验对网络大集体备课作了通俗易懂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深入的领悟到了大集体备课的魅力所在:大集体备课是借助网络教研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我们县现有的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我们县同一学科的教师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结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又通过个性备课、教学反思,来超越、优化原有的备课,以此,不断推进我们小学英语的进步发展。
8月6日,由xx一小的朱老师为我们作了“抓好集备务实教研,立足实际养好习惯”的经验介绍,他首先分析了当前集体备课的状况及弊端所在,又分析了我县集体备课的作用,以及怎样开展大集体备课和大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等几个方面风趣幽默地结合他们学校自己的备课经验,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手把手的传授了他们集体备课的宝贵经验。为暑期的培训送上了一份清凉,一份收获。
8月7日,xx三小的龙老师为我们讲解并现场演示了“ppt的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许多教师想用却苦于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于简单。龙老师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流程,文字动画的添加效果,图片的进入、强调、退出及动作设置,如何在幻灯片中添加声音、动画等几个方面详尽地为我们做了解说并现场操作演示。从龙老师的娓娓解说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善于从日常的一点一滴中积蓄能量的有心人,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后,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图片的剪切、录音软件的安装及使用”平时,我们没有条件给学生训练听力,单元检测都是老师读听力材料,听力训练的.效果不是很好,听了李老师的讲解,我才想到平时我们完全可以依托录音软件,自己制作录音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
今年的培训中多了一项往年没有的靓丽而又实用的风景线:互动、讨论、交流。不同学校的教师坐在一起就如何开展大集体备课以及大集体备课的困惑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使得今年的暑期培训给人更加亲切、实用的感觉。
三天的培训很短暂,三天的收获却是沉甸甸的。相信在县教研室的正确引领下,在我们全县小学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做的越来越好!
三天的学习,我不仅知道了网络备课的意义还学会了合作交流的意识。
网络备课就是借助网络平台,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和学校团队等一起就某一单元、某一课或某一个环节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人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以学校学科为团队认真优化,形成一个大体一致的教学设计,全县共享,帮助一线老师们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而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是现行集体备课的继承和发展。它的交流的形式变了,交流的范围广了。网络备课体现的是团队的合作交流。你一言我一语,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整理教学资料,学习他人的长处,再提升、再优化、再运用,变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这不仅提高了老师教学水平还更好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大集体备课的意义长远,大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小组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不少人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大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2、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大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优化教案—网络共享—个性备课——课后平析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3、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大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大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另外,能发扬教师、教研员和学校之间的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
总之,网络大集备培养的是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氛围,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好平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利用好这个网络平台的。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或通过网上交流),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能充分挖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潜能,有效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根据学科特点,(一名教师任教一个年级),小学英语集体备课就可以说是打造经典课例、解决课堂疑惑、进行专题研讨的最佳时机与途径。针对今天的观摩,根据过程的顺序,我把小学英语集体备课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确定主题,安排人员;
第二:研讨阶段————针对课题,集体研讨;
第三:实践阶段————同课异构,凸显创意;
第四:反思阶段————评课议课,交流反思。
在开学初,教研组长首先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对活动目的、集体备课内容、集体备课过程的要求做了仔细的思考,并在第一次集体备课上进行了宏观性问题的讨论:例如,根据教材编排体系确定本学期各年级教学时间安排、教学重点研讨内容,中心发言人的顺序安排等。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安照集体备课计划,在每次集体备课前两周再次公布课题,提醒中心发言人准备发言稿。
也就是说在准备阶段,教研组长要做好三定,暨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学校有两名教师或以上就应保证每周有教研活动,集体备课间周进行,时间保证两个小时,在活动前确定主题,利于参加教师有备而来。中心发言人根据组长的工作安排,认真研究教材,按照小学英语基本教学设计体例,形成规范具体的教学设计,准备发放给各位参与教师。
中心发言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
(1)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暨准备怎么教,用什么活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3)对设计意图的说明,暨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如何。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为备课组教师“留白”,供大家进行质疑、建议和意见的书写。以便更好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为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
到了第二阶段,备课互动研讨阶段,老师们应形成习惯性意识,准时到达固定地点,并应有“备”而来。在这个活动中由组长主持,针对中心发言人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研讨要做到:学目标、考虑学生学情、确定突破难点的方法。中心发言人发言将自己的教学设计采取说课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备课组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思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研组成员轮番充当每一次的记录人员。
在互动研讨阶段后,可以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入教学实践阶段,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对教学设计践行,通过直观地感受课堂,让备课组其他教师旁观者清,暨备课组通过上课、听课的过程体会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便于进一步的评课议课与反思交流。
最后进入反思阶段,通过评课议课过程,共同发现不合理的教学环节,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的完善。
这些过程中切忌唱“独角戏”,缺乏合作。集体备课时通常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除了主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等还上实践课。备课组其他成员,就会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不是中心发言教师的个人行为,而是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中心发言教师按照教研组活动安排,为大家提供研讨的课例和素材,大家拿到材料后,再充分发挥彼此的聪明才智,对中心发言教师教学设计结合自己教学设计思想和对教材的理解,通过二度处理,在主备教案的"留白"处,对主备教师进行帮扶,完善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经验做法、成功与失败的教学案例进行有理有据的评析、质疑和建议。因此,集体每个成员在自主发挥能动性的过程,帮扶别人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提高和进步的过程。所以说是分享教学资源的平台。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是如图所示在集体备课中的合作链: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中心发言人———集体———中心发言人———集体
总之,集体备课是教师们分享资源的平台,修正个人备课的途径,提高有效教学的载体。希望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提高自我,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英语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为期六天的初中英语学科骨干培训已经结束,经过国际大都市——上海顶级大师、上海师大的多位教授、博导、名师、名院长的熏陶、教育、影响下,在与金老师的每次交流中,我对教师师德、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听课技巧、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新的认识。具体有这样的几点体会:
一、有心才有新
有心是指上课要专心,教改要恒心,教研要细心,教学要耐心。有新是指在原有的认知水平、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有新的长进。
在上海师大附属龙华中学,我用心听了一堂英语课。从头到尾,我都认真地做了笔记,该堂课重在落实课堂每个教学环节,感觉教师教得很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们的“平常课和公开课”。“平常课与公开课好像家常饭与酒店饭一样,尽管酒店饭色、香、味俱全,但一个人的营养决非取决于酒店饭,而是家常饭”。我想,做为一名教师,课上得好与不好,其实决不是靠那一两节或几节“公开课”,应该从随堂课中看,随堂课上得好,才是真正的好。今后,做课改研究,打造新模式的课堂,应着眼于家常课,而不是精心打造“公开课”。作为教学工作者,专心上好每堂课是教师的本分、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善心研究,细心品味每堂课,耐心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模式,不断地使自己在教学专业方面有新的长进与突破。
二、有劲才有进
劲是指干劲、韧劲、勤劲。进是指进步、进展。教学与做其他事情一样,教师要干劲十足,上课精神饱满,充满激情,用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导蔡龙权老师,在为我们讲授题为《英语教师的素养》的讲座时,那优美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诙谐的语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他讲到想提高自己学生的素质,首先教师本身要具备高修养、高素质,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平时教师除了要有十足的干劲外,还得有韧劲,干不累,不放弃,持之以恒,任劳任怨,才会激活教材,激发学生;课堂效果才可能有所进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此有激情、如此热爱教育事业、如此勤于学习、如此勇于钻研的一位老人,我将永远记得他。在听他讲座的.过程中,如果不是穿插一些中文解释,很多时候对一些内容是一知半解。这时,我切实地感觉到自己英语水平的欠缺,倍感惭愧。
三、有研才有言
研是指研究,言是指发言、言语。教学离不开研究,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改作、听课、命题、写论文等等,没有研究就没话好讲。例如,平时写教学叙事、教学论文等感到无从下手,听了潭卫国教授的《英语写作及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后,感触颇深。写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原来是因为自己平时的积累不够,沉淀不深人。以后要细心观察、博览群书、多写随笔,为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规范的教学论文作好充分的准备。
再如听课,自从踏上讲台开始,没有哪位教师没听过课吧!但有做过研究吗?若没有,在评课时你就没话好说,只能听人家说。因为说不出好在哪里?说不出不足在哪里?更说不出一、二、三来。仔细想想,我们听课的老师一般犯有一个通病是:听课时手忙脚乱,拼命把上课老师的板书记下,材料记下,学生的答案记下,但忽略了学生答题情况、答题生数量情况、老师追问情况、学生合作交流情况、独立思考情况、老师巡视流动情况等等。之所以会犯这些错误,是因为对“听课”没有精心探讨过,没有专心研究过,以致于评课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不痛不痒的“批评”几句或假模痛痒的“奉承”几句。
四、知识也有保质期
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导蔡龙权老师在讲座时讲:若你教了5年,你就堕落了5年;若你教了15年,你就堕落了15年。这句话引起了我们在座很多老师的共鸣。这也就说明“知识也有保质期。”平时,我们总是忙于备课、上课、改作,很少有机会参加进修、培训,在日常的生活中又没有督促自己坚持学习,所以我们的专业水平可能一直在倒退。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总之,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六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另外,在参加工作二十年后,自己又当了一回学生,感到当好学生真的挺不容易,无论听课还是听讲座,要认真地对待每个问题,详细地记录笔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大脑要不停地运转。将心比心,相信自己的学生也是要如此高密度地思考、被提问、练习、测试,学习压力真的很重,况且他们还是个孩子。我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获?如何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把问题解决在课堂,尽量少留机械作业,多点时间让他们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将是刻不容缓的。尊重学生的发展,研究学生的心理,他们需要什么给予他们什么,做一个真正有心的教师,这是真正热爱学生的一个实际行动。我相信,只有终身学习,才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才是为人师的根本。希望能够多参加各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添砖加瓦,为学生的人生发展锦上添花。
英语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真是受益匪浅。作为一个走上教育事业1年的我来说,一直呆在农村小学,我热衷于数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与英语教学,也常常为工作中的难题而绞尽脑汁。这次,有了难得的“国培计划”学习机会,我报了小学英语学科,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每天下班之后,我就扑在电脑之上,虽然觉得生活一下子忙碌了许多,但同时又觉得那么充实,那么开心。每一天学习不同的课程,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我震撼了,他们的知识,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知识的充裕及思想火花的冲击。
虽然学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多月,但我的大脑真正得到了洗涤。作为一个并非专业的英语教师,我从国培学习中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一直在教学中头疼得我,也转变了认识,重新开始挑战自己的英语教学。
回顾自己的国培学习经历,感受颇多,拿到学员卡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的开始注册,完成注册程序,好像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样,我终于成为湖南隆回县小学英语班的学员了!
本次培训为我们设计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我们农村教师有幸聆听了专家对我们的理论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我也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过“听做、说唱、玩演”教学法,往往是想的很好,组织过程出问题,不是没效果,就是无法把学生从游戏中收回来。学习之后根据理论指导、活动范例,结合自己的英语教材,学生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教材的活动,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比起原来,进步多了,我想在实践中不但学习,不但反思,一定会有所收获。
理论上得到加强和提高,具体的教学方法受到启发,学习之余又用于教学活动,找到问题,仔细反思,用心解决,这是本次培训最大的成效。虽然是短短的三个月,但我们能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学习,节约时间成本,十分方便快捷,真正达到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这对农村教师来说,的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虽然培训即将结束了,但是,作为教师的提高学习永远不会结束!相反,这是继续教育一个新的起点,作为一个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我今后希望能够多参加类似的培训。
本质安全“四问法”是职工进行自我安全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集团公司重点考核、我矿重点推行实施的安全教育方法。为进一步规范“四问法”操作,营造浓厚的“四问”氛围,现就推行本质安全“四问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推行本质安全“四问法”,通过开展“四问法”教育,改善职工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系统追问习惯,在培育出本质安全型个人的同时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二、本质安全“四问法”主要内容
1、我在安全生产中扮演哪些角色?2、每个角色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3、哪些角色扮演成功?哪些还不行?为什么?4、我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义务?
三、应把握的原则
1、自问为主,自问与他问相结合的原则;
2、自省为主,个人自省与集体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3、事前分析、事中处理完善、事后反思提高的原则;
4、实情实说,不抓辫子的原则;
5、突出承诺,重在落实的原则。
四、实施方法
(一)时间:每天的班前会及每周五的安全活动时间
(二)地点:各单位会议室及生产场所
(三)主持人:当班班长、单位党政主管
(四)参加人员:所有上班出勤职工
(五)活动形式:分两条线进行,班前提问会和事故追问会
1、班前提问会
班前提问会一般由当班班长主持。班长先介绍上个班次的生产情况,总结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提醒本班施工现场应当注意的事项。然后由班长点名,引导职工结合自己的工种特点本着“按工种讲安全”的原则进行发言,这些问题讲清之后再由班长分工,职工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每班配备专门的记录簿,对职工的发言做好记录,并按要求由当班班长或参加发言的职工认真填写《庞庄煤矿本质安全四问表》,下班后交给单位。本质安全四问表每班一张,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填写:①对于本班即将要去的岗位情况是否熟悉?②应如何对现场进行检查?③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如何处理?④本班工作完毕后需要给下一个班同岗位人员交待什么问题?基层单位对班组记录簿和四问表进行收集、汇总、装订、归档、妥善保管,以此作为本单位开展本质安全“四问法”的基础资料和依据。相关职能部门对此项工作不定期地组织检查或抽查,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纳入末位淘汰范畴的考核内容。基层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以确保这项工作正常运行和实施。
2、事故追问会
事故追问会在周五职工安全活动时进行。这里所指的事故指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机电等事故,既可以是本单位发生的,也可以是其它单位发生的;既包括一般“三违”,也包括严重“三违”。基层单位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取有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系统追问。
主持人介绍事故的简单经过,然后由职工开始发言。若是本单位发生的事故,首先由事故的当事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发言;若非本单位发生的事故,可由与事故发生的单位相类似岗位的职工发言,谈对该起事故的认识,分析事故的原因,谈自己在安全生产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这些角色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哪些角色是否尽心尽职?哪些还不行?应当吸取的教训是什么?接着由当班的其它职工和主持人进行追问,仍由当事人回答,其他人员作补充。其内容主要包括: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①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②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职工个人原因?领导原因?监管原因等等?
③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原因的存在?(即原因背后的原因)
④这些原因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各占多大比例?
⑤可控的因素为何失控?不可控的有没有可能变成可控的?
通过刨根问底,逐渐接近事故的本质。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要求在追问的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留本单位存档。
五、几点要求
1、推行本质安全“四问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各单位要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全矿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目标的早日实现。
2、矿建立本质安全“四问法”效果评估机制,实行挂牌“问责制”。矿政工部对基层单位的活动情况、进展进度以及取得的成绩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分为随机提问和抽查考试,特别是针对职工应当掌握的“四问法”应知应会知识进行提问,抽查考试从基层单位保存的讨论记录和书面材料中出题对参加活动的职工进行考试。提问结果和考试成绩适时通报,并按庞矿发[2004]76号文件的要求进行奖罚。
关键词:美术课堂;说;习惯;氛围;鼓励
习惯亦作“习贯”,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通俗讲即是人的行为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它是潜意识的表现,并不一定是自己希望的行为,所以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美国的经济学家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意思是习惯的养成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是养成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培养良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孩子本身,都是影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方面。
幼儿园的教学多以活动为主,易形成比较自由的学习习惯,当他们步入一年级正常的课堂学习时,会有很多不适应。许多孩子在课堂上随意的行为很多,不能进行正常的课堂学习,于是影响了学习效果。然而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对于每一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也就成为教师的重大职责之一。
一、什么是“说”的习惯
“说”,并不是指课堂上学生的窃窃私语乃至无序发言,而是在教师不断鼓励、引导下学生培养的一种与学习能力相关的学习习惯。个人认为在美术课堂中“说”的习惯一般包括三个层面:
1.大声说(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让教室里的每个人都能听清楚、听明白)
2.有序说(明确问题,先想后说,先举手后发言,分出主次,有条理地说)
3.说完整(表达明确清楚,简洁周到,不重复别人说过的)
二、为什么要培养“说”的习惯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大声发言,首先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许多重要教育成果的基石,包括成就感、愉悦感及享受学校生活等。从小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是对“倾听的习惯”的检验。只有专心听老师、听同学在课堂上的交流,才能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老师的提问。另外,同学间的思想交流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思考方法,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再次,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课堂中注重“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但很多时候,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对“说”并不积极,时常存在过度兴奋、欲言又止、说话声音小、说得不完整、随便插话等不良习惯。正因为存在着这些不良习惯,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停下来整顿,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说”的习惯就成为我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培养“说”的习惯
1.营造氛围“想说”
说的习惯的培养,不能强行要求,只能靠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去唤醒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想说的欲望,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我在新授《对比与和谐》的时候,创设了一个设计服装的情境去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个体内在的需要,人们凡是从事与自己兴趣一致的活动便会感到轻松和愉快。正可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要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善于将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借助已有的认知水平对情境有很好的理解,从而积极参与问题情境,产生“说”的欲望。
2.鼓励学生“敢说”
兴趣与能力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来设置具体可行的目标,通过目标的达成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中要适时利用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跃跃欲试而又有所顾忌,作为教师应给予鼓励,鼓励学生敢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就算回答错了或回答不完整,也需尽可能给予肯定并表扬他勤于思考,表扬他敢于“说”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其次,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触动孩子的心灵,如:“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不管对与错,只要敢说就是个自信的孩子。
比如,我在教学《妙用纸盒》一课中,在课堂教学开始,我出示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包装盒,请学生来说说自己通常都是怎样处理这些纸盒的。因为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较为熟悉,因此,多数同学都跃跃欲试,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自由创作的环节,引导学生欣赏,找制作材料与方法,因为学生有过多次的手工制作经历,对于材料、方法都有所了解,所以信心百倍,说得更有底气。
3.理清思路“会说”
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受整体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知识面、智力水平等)的制约,语言表达往往不完整。表达不完整,会导致学生思维不严密。要让学生正确地说,除了要有说的氛围以外,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说什么,才会去思考怎么说的问题。也要让学生明确怎么说,才会说出有价值的回答。在课堂教学过程活动中,问题要求简洁,便于学生听,任务明确便于学生说。
说的要求具体简洁便于学生说,但是要求过细过小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学生说的内容就显得狭窄,也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明确说的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排除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才能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调查发现,一些学校、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大方向不明确,他们只是指望通过集体备课解决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一次集体备课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下周的课(或下面的几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怎样的例题或习题,怎样进行作业与考试……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细节进行。这本无可厚非,甚至是非常必要的,但从下面的理由看,集体备课仅有这些也许就显得不够了。
在新课程背景下,形成自己的教学文化应当是一所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积极探索、逐步构建并形成自己的学科教学特色,应当成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目标。学校原有的教学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学校的每个学科要努力形成怎样的教学特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如何确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规划而需要分解的阶段目标又是什么,如何实施……这些都应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所要明了的。
与此同时,相对于集体备课的长远规划,学科组平时的集体备课过程则应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将集体备课的长远目标、内容细化分解,紧紧围绕当前教学内容,切合当前教学实际,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学校要将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与当前工作重点、教师专业成长与实际教学需求结合起来,使集体备课活动每一阶段有研究探讨的重点,既扎实有效、务实具体,又抬头看路,始终瞄准努力的大方向。
二、分工备课多,合作交流少
集体备课应当是平等、民主、互助、开放的交流活动过程。集体备课,人人都是主角,但分T又应有所不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研讨时中心发言人(也称主备人)作中心发言,提供相关材料,设计并提出富有探究意义的研讨问题。所有的教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达成共识,形成实施教学的基本思路、提升自己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本人、学生、教学内容等)进行“二次”备课。同时,要力戒以下两种走向极端的做法:
第一,一人备课,大家“享受”。将备课的任务全压在学科带头人身上:每次集体备课都由他们作“一言堂”的中心发言,他们拥有“霸语权”,其他教师则没有“话语权”;由学科带头人提供现成的“样板”教案,其他教师坐享其成,一成不变地到课堂上去“执行”;有的学校甚至完全将集体备课代替了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看似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避免了青年教师可能要走的“弯路”,实则是一人备课,大家“受害”。首先,受害的是普通教师,他们与学科带头人缺乏交流与反思,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失去了基础,集体备课也就失去了“集体”的意义;普通教师被动“接受”,积极主动的思考少了,个人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没了,拿来的“成果”终究不是“自己”的东西。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其次,受害的是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离开了学生的实际,再好的教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套教学方案不可能适用所有的老师、所有的班级,这样的做法只能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
第二,“分工”备课,资源“共享”。将某一时段的教学内容(或模块或章节)按一定形式“瓜分”,提前分配给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师备课,大家“凑”在一块,形成“完整”的备课。这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的备课用你的,你准备材料、作中心发言,提出教学建议;下一时段(章节或内容)用我的,我作重点讲解,给定教学设想;下次再用他的……一些人美其名曰“人人备课,资源共享”: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重点突出,难点分化,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分头“攻关”。这种认识和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基础条件、教学经历、业务水平、发展潜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虽然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但担当的角色应是不同的。相对而言,优秀的教师应承担起指导、引领、示范、带动、把关的作用。其二,人人担当“主备人”,将教学内容“瓜分”,集体备课变成分工备课、分别备课,会打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的完整性。教材中的模块和章节都有各自完整的知识、思想体系。每位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把握往往是不同的,教师之间各自为战显然对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教材、把握教学是不利的。从着眼长远的视角看,如此做法对于形成并主动构建学科教学的特色也是不利的。
三、备教材多,备学生少
当前,集体备课还是较多地关注了教材而忽视了学生;关注教材又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点的分析和落实上。例如,就某一教学内容(或章节)而言,教师大都比较关心: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有怎样的变化,是新增内容还是传统内容;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高是低,“理解”还是“了解”,“掌握”还是“熟练运用”;高考对该内容的知识考查要求是怎样的,常见题目类型有哪些,教学如何达到考试的要求?选择哪些例题习题;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规定几课时授完?能讲完吗……集体备课似乎一切都是在为了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情”却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去研究我们教学的对象,再“好”的备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试想,当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向、情感态度不甚了了,甚至连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某一内容的知识基础都不能做到了然于胸,怎么可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方案来?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是教学活动的起点。集体备课要备学生:调查学生学习基础与已有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感倾向,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特点,商讨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只有这样,集体备课才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够做到备课是基于学生的“学”,为了学生的“学”。
四、备讲法多,备学法少
目前,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教师的教案书写,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课堂上的“讲”:内容如何讲得清楚,题目如何讲得精彩,重点怎样强调到位,语言怎样力求优美,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一切似乎都是在为教师课堂上的“完美表演”而准备。
例如,笔者参加了一所学校高一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课题为“函数的概念”。先是学科带头人作中心发言,他首先谈了自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对函数概念的“变量说”和“对应说”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函数的概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就是具体的教学建议,特别强调要讲清“对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并设计出了一组强化题目,给出了讲解的方法……在学科带头人发言之后,全体教师也都围绕这一议题谈体会,说打算(课堂上“讲”的设想),却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问题情境,总体上要把握哪些“有利”的“契机”,教师又该作怎样的角色转换与定位。显而易见,这样的研讨与交流固然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落实)的认识,完善了教师对教法的设计,为“讲课”作了充分的准备,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口因此,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有利时机”,适时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
著名数学家张景中说:“好的老师,就应当向学生展示数学思维的美妙。”“数学教学的改革电不能只着眼于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教师应该下功夫研究在课本之外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表达方式,不但要教学生算,更要教学生想。”备教师的“讲”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讲”是为了“少讲”,“讲”是为了“不讲”。
五、备课前预设多,备课后反思少
一些教师认为,备课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并把形成教学思路与实施方案看作是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意味着活动的终结。因此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练习作业……成为每次集体备课的主旋律。而对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教后“回头看”、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与评判、教学的得失总结却涉及的较少。
诚然,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只是一个预设,但却是执行教学行动的“指南”,是达到理想与精彩“生成”的基础,因此集体备课前预设也是顺理成章的。但“预设”不可能预料到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他们就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的思考时常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不可能总是走在教师事前“预设”的轨道上。教学过程中也就会时常发生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会有怎样的反应?他可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顺势推进学生的学习;他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强行拉回到自己的思路上,这当然是毫无益处的;他可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好端端的“设想”遭遇到了挫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撞击,无疑会引发教师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课前预设有何不足?教学过程有什么不当?今后应该怎样调整,有什么教训和经验值得总结汲取……这分明是来自“身临其境”的“当事人”的真切感悟。这种感悟,既亲切自然、弥足珍贵,又稍纵即逝,及时地总结交流是十分有意义的。那么,在随后的集体备课时,就上一次的备课及其教学实施过程回顾反思(比如采取课后说课的形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回顾教学设计形成的轨迹,联系课堂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交流各自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对策略”,感触各自的困惑与迷茫,反思存在的不足,共享成功的经验……
在当前大力推行校本教研活动的背景下,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已为我们所认识,但在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和不足。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努力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策略,将校本教研推向更高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当成为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
始建于1970年的长冲中学,位于县城南毕升大道中收地段,座落在三面环茶的万绿丛中。占地面积51260平方米,校舍面积18022平方米。
这里,办学理念独特:修德为先、启智为要、强体为本、成才为上。
这里,办学条件优越:教学、实验、生活设备一应俱全。多媒体设备两套,图书、阅览、微机、摄像、广播系统完备。
这里,育才力量雄厚:107名教职工中,有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91人,属于省市级骨干教师的占五分之一,学历合格率达100%。
这里,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现有25人教学班,1838名在校学生 。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毕业率100%。
这里,教育质量上乘:综合实力属于黄冈市示范、黄冈市普通初中先进单位、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中考和竞赛成绩突出,校刊《山茶花》获全省一等奖。
这里,承担了“创新教育”、“综合实践”等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小有成果。
起步——建构立项
为了确保教科研的落实,学校于2003年初成立了科研处,配备了一名主任,并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同时制定了远期目标和近期计划。
2003年以前,学校积极参与县域之内的异步教学和物理STS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上不了档次,出不了品位。2002年底,学校抓住市教科院下发的湖北省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契机,向市院申报了涉及六个学科,八个子课题的创新教育立项方案,很快得到了市院的立项,正式投入研究,并建立了三个实验体系。
一是学科创新实验体系。语文确立了作文个性化与阅读个性化“生活源泉与个性化发展”课题;数学确定了“探究式学习研究与实验”,“课堂教学中求异思维研究”;英语确定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物理学科确立了“物理合作学习研究”;政治学科确立了“政治实践途径研究”;音乐确立了“音乐地方特色研究”;美术学科确立了“美术乡土教材研究”等。
二是实验班体系。开展之初,我校只确定在三个年级六个班中开展实验;实验运行阶段,扩大到八个班,到今年初,全面铺开到学校24个班。
三是实践内容体系。全校107个任课教师全面参与人人自己的研究课题,个个都有整套的方案计划及实践过程记录、阶段总结与反思。
跨步——有序推进
1、实验运行阶段
根据学科、类型与学段的不同,反复探索,不断实践,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课堂模式。语文学科的个性化作文指导“启发——激情——引导——动笔——互评”模式;精读课文“导——悟——创——评”模式;数学课的“准备——发现——探究——质疑——应用——延伸”模式;物理课的“设疑——操作——观察——小结——质疑——讨论——解释——归纳”八步教学模式;化学课的“问(激活思维)——动(多维互动)——探(探索求知)——导(归纳引导)——创(应用迁移)”模式;音乐课的“兴趣感知——模仿感悟——情景与体验——创新展现”等模式。创新课实验推广到大多数学科,涉及到绝大多数教师。
2、全面实践阶段
全面推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实践;在教师中推广模式;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和实践活动课;说讲创新研讨课,写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论文;召开学科创新说课听课研讨会;举办创新论坛;举办创新实践,创新反思讲座;调整完善各学科堂教学模式;全面探索新的创新策略。
3、踊跃投身课改
2004年秋进入新课改后,我校教师全员参与培训,七年级教师重点训练,在随后的全县语、数、外三大科研讨会上,分别推出了与课改俱进的三篇实验介绍。占全县发言材料的三分之一,学校在语文、数学、物理、音乐等学科还承担了全县教师新课程培训主讲任务。
4、不断外派学习
外派学习时不放过每一次机遇,近三年,我们先后派出126人次赴北京、武汉、黄冈、武穴、罗田、孝感、黄梅、蕲春观摩学习,参加研讨会,学校相继在黄梅、市院参加全市的创新教育专题会议,并分别作了《稳步、科学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创新教育第二阶段小结》专题发言。
飞步——全面开花
我校积极稳步开展的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得到了市教科院的充分肯定,在2004年的创新视导中,李小七书记、朱书超主任、王泽芳、商瑞国等老师亲临我校,指导实践,获得良好印象,并决定以我校为现场召开该课题全市第三次专题会议,在今年的5月中旬,全市在我校和红山中学召开了专题会议,学校推出了六节研讨课、一台创新晚会、一个电子创新汇报、一室创新展览、一套创新资料,市教科院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该项实践已进入结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