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英语教研组

初中英语教研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22 21:06: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英语教研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英语教研组

第1篇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社会中,英语是重要的国民素质之一。因此,如今在我国中学校园里,英语学科被列为三门基础课程之一,受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视。这给予我们每位英语教师以压力,同时也成为我们设法搞好教研、教学工作的动力。总结本学期外语教研组的工作,我们一直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强化观念更新,创新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三创新”——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抓好教学业务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加强备课的规范性,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集体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各个备课组长负责,隔周有1----2小时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2名教师选定一个单元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2.组织示范课、公开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每一位教师的授课都向全组教师开放,教师可以任意随机听课。这学期安排了除XX外9位教师上校内新课改探究公开课。每一位开课教师都必须以说课的形式,结合教学理论,讲述教学流程安排的理由和想法;全体教师都参与评课并由一位教师主评。XX,XX两位老师在城市级课堂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XX,XX,XX老师在期末作复习引领课。教研组还在校领导的参与下组织全体英语教师举行了气氛轻松的教研茶话座谈交流会,交流新课改的经验或困惑,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并结合本学年实际情况提出教学调整方案。

三、积极进取,无私奉献

英语组教师有5人担任班主任,工作负担很重。但是,全组教师以学校大局为重,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全组教师互相鼓励,积极配合,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团队精神,提升了我们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实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我们准备根据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水平,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初一的单词竟赛,初三课改年级的英语才艺表演,初四的英语演讲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五、落实各项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本学期检查教案、学生作业的批阅情况两次,并及时作好评课,反思等反馈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分组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联系不断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逐渐加强,在中国,英语的使用率不断提高,英语的作用逐渐增强,因此,英语的学习范围逐渐扩大,普及到许多小学,但是由于经济、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初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因此,在初中必须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进行英语课堂分组。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分组

无论学习什么,兴趣理所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学习英语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通过不断提高英语水平来树立自信心。实行英语课堂分组正好有助于这一任务的完成。那么,怎样实行英语课堂分组呢?具体的做法又是什么呢?首先,在学生刚进入初一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英语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对英语的运用,如26个英文字母的拼写,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的默写和日常用语的对答等,通过测试成绩对学生英语水平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据学生测试的成绩将他们分成甲、乙、丙三个小M。甲组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大致默出26个英文字母,能完成简单单词拼写、使用日常短语以及完成简单的阅读理解等,以此类推,乙组水平处于中等阶段,低于甲组,高于丙组,丙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综合能力相对较低。

二、分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心理辅导

万物都有利弊,都是一把双刃剑,进行英语课堂分组也有它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分组结果可能会给一些同学带来不良影响,对于被分到丙、乙组的同学容易失去信心,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弊端避免不了,关键在于如何补救。因此,第一,教师就要进行相关的开导,对于甲组,避免让他们因这次测试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无所事事,自以为是,告诉他们现在的成果只是一时的,让他们看到自己还存在的不足,树立在英语学习中的紧迫感;对于乙组和丙组的同学,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让他们产生自卑情绪,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心理上的障碍,树立起今后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奋勇直上。再者,无论测试结果如何,教师都要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的勇气和积极参加测试的态度,肯定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建立分组目标

目标是一盏指路明灯,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在对分组后的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和开导后,及时建立组内的目标,不同的英语小组,其目标自然也有所不同。并且,目标不能太空泛,需要具体化,这样不得不建立一个短期目标和一个长期目标。像对于甲组的同学,短期目标就可以是对每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让它变成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够对其有所拓展,实现举一反三。长期目标就体现在英语成绩上,保证能够在每一次测试中有所进步,哪怕是一分、两分。而对乙组来说,短期目标就是充分掌握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欠缺,长期目标就是通过短期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最终进入到甲组中去。丙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其短期目标就是巩固基础的知识,熟记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子,长期目标便是通过努力进入乙组。

四、分组教学课后作业也需分组布置

不同的英语小组,不同的英语目标,自然而然,其课后任务和作业也是大不相同的。唯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有所提高,才能实现英语课堂分组的目标。对于丙小组来说,就要先打好基础,从最简单的单词、句子入手,对每天接触学习的单词进行有关记忆和默写,并且由于起跑线比别人低,要想后来赶上,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参加一些相关的辅导班也是有必要的。就乙组而言,基础相对要好一些,所以在完成丙组任务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提升,要背诵平常的课文,阅读一些与英语有关的课外书籍,提高阅读能力。甲组的同学所掌握的东西是最多的,基础最为扎实,同样的,除了要做好乙组要做的任务外,还要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比如默写课文,写作文,做一些英语试题,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当然,这些课后作业和任务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等做好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只要最终能达到提高英语水平、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的效果的方法任务都是可选的。

参考文献:

[1]王小平.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基于“721”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 (11):120-120.

[2]井颖.初中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有效分组[J].新课程・中学,2015, (1):45-45.

第3篇

在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从小处着眼,从“点”起步,不断反思实践,制订好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与成长方案,认真对照执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探究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熟悉新课程的特征和基本要求,提升专业修养。当前,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距离,学历上层次普遍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技能比较缺乏,教育方法手段落后等。

如在英语教学中:重教师的讲解教学,轻学生的探究学习;重书本,轻情境;重集体朗读,轻个人和小组活动;重语言知识掌握,轻交际能力培养等等。而新课程却对教师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观念,如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集体统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等等。

在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但有听讲,还应该有探索、实践;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不但有练习,还应该有体验、合作;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但注重学生学习的一致性,还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经验背景和不同的学习策略所带来的差异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真正发展。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

二、利用反思教学,发展自我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

在自我反思过程中,教师能更新教学理念,学会改进教学,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反思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自为。当这种自觉、自为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后,不从外部施加影响,就能使一种理想的行为在主体身上得以持续。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从业者也是研究者,因此这种自我发展的模式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中国学生的致命伤是创造性的缺乏。事实上,缺乏创造性也是大多数中国教师的软肋。新课改要求教师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以教研组为依托,在交流研讨合作中成长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研组是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支点,也是一个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同时,教研组也是校本学科培训的组织者、实施者和重要阵地。教研组或教师群体进行的全面的交流研讨与合作,可以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4篇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获得英语运用能力的主阵地。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组织学生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小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运用英语进行理解、交际。这一过程的良好实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思维互动的欲望。

实施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主要策略是: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每个班级都会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行分组组合,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的成败。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同组内的学生间的成绩可以差异很大,但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异应该相当,这样既可避免合作小组之间的水平差距,保证小组之间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又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小组合作一般以4至6人为宜。分组时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如果是6人合作小组,一般以两个优等生、两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这样,一个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同,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正确的教师角色定位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学生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

首先,教师要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小组活动应该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和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可以民主推选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每组的副组长,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对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及时的调整,尽可能让组内的角色经常调换,这样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明白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此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小组合作效果。

其次,教师要调控积极的合作学习过程。为此教师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1)问题的设计要合理

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结合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以不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为标准。同时问题的设计也应该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2)教师要积极参与、适时管理

在我们的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似乎这是课堂中得以放松、休息的机会,只要给学生做一个纪律维持者就可以了。这就是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共同学习的合作者,从而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小组的合作中去,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管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确保各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3)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成果

教师对小组合作成果应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小组合作成员间意见的交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另外,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评价小组间合作的能力。以此经常提示、强化,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懂得:聪明人并不一定能成功,只有能吸取别人意见、会与他人合作的人才能成功。

3.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所追求的是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即要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体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第5篇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分组教学;学法指导;课堂分层;作业分层;竞争机制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如何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如何改变“一刀切”“满堂灌”这种单一课堂模式而提出的分层次分组教学法,最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达到学会、学好的目的,使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对此,我校英语组进行宁德市“十二五”课题《初中英语在“小班化”背景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的研究。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和形成性评价这一理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次分组教学法。

一、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以层次为基础,以辅导为重点,以竞争为手段,以实现目标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方法。它立足于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形成性评价为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目标分类为基础,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均有所得,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基于这种差异提出了分层次教学,它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因材施教。

1.设置层次

以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为依据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把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各方面能力强,接受速度快的学生分为A层(考试成绩一般为85分以上);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占大多数的属于B层(考试成绩为60分~84分);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分为C层(考试成绩为不及格)。在分层次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坦淡地正视自己所在的层次,并鼓励学生积极上进,把每学期的半期考和期考作为升级考试,考试成绩达标的学生可以升入上一层次。例如,一位C层的学生,考试及格时,可以进入B层,然后以此类推逐渐升级为A层。这种做法改变了以往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的课堂模式,这种“平行结构”的课堂模式教师很难做到一节课内既让尖子生吃得饱、又让差生吃得了。

2.设置课堂教学层次及其操作

每节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学生给予授新、指导、点拨,实现因材施教。

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教师设计分层导学案,课前要求A层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进行前期诊测;

要求B层学生根据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要求C层学生对课文的生词进行拼读感知,尽量做到能拼读。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A层学生认真听教师释疑;

B层学生在听教师释疑之后,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提问;

C层学生听教师授课,实现达标教学即可。

离下课前十来分钟,要求学生做导学案中的课中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不同,我们设计了分层试题:

有一定难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试题,要求A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法、句型、对话等去解答;中等的题目,要求B层学生能够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解答;一些按所给示例进行解答的练习题和简单的口语对话题,要求C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去仿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补救,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3.具体操作方法

把分类目标展示给全体学生之后,即让全体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让A层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B层学生即可在A层学生引领下进行合作学习,也可引领C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C层学生主要以听教师讲课、“扶助”为主,同时多做些口头、笔头练习。

4.设计作业和要求

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出三组分层试题,难、中、易要分开。例如,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我们在教授宾语从句时,可要求A层做些较难的汉译英试题,如:他说小李的母亲给他买了一双新鞋。生:He said Xiao Li’s mother had bought a pair of new shoes for him.要求B层学生完成一些难易适中的合并宾语从句的试题,如:How can I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Could you tell me ?生: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railway station?(注意语序)而仅要求C层学生利用实物、简笔画、课件等辅助来读、写单词、词组或进行口头对话练,如:He said that he saw a _____.生:cat.每节课都经过这么一番的精心设计,宗旨是让好学生吃得饱、让差生听得懂。

5.试卷命题

试题一般分为两部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由基础知识组成,占80%。选做题分两种:比较基础的试题占10%和考核学生能力的、灵活性较强的综合试题占10%。

二、分组教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根据分组教学法的需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都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合作学习。B层学生可帮助C层学生,A层学生可帮助B、C层学生,同时培养学生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B、C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速度会更快,A、B、C层之间的差距也会缩短。例如,在讲授英语的句型和课文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对话、表演、复述句型和课文等互相练习,课堂上这样的分角色表演、分组练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C层学生或唱一首英文歌、或朗读、背诵所学过的单词或词组;B层学生训练所学的句型;C层学生在语境中模拟运用对话或课文,以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这就增加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通过分组教学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使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轻松愉快、热烈浓厚。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仅会促进分层次教学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B、C层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教师轻松教学、学生愉快学习的目的,同时也会减少两极分化。

三、分层次分组教学法的学法探索

学好英语除了勤学苦练,积极大胆,持之以恒之外,还要根据英语本身的特点,注意学习方法。例如,首先要学好语音,要掌握正确的学习词汇的方法,要掌握正确的学习语法的方法等,分层次分组教学法的学法探索过程即识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也是强调学法研究的过程。

1.识记

识记部分重点在单词、词组。它们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东西。如能仔细分析,不难找出适当的方法。

(1)预习单词法

运用课前预习,布置学生根据课后单词表理解第二天所学词汇的意思,久而久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卡片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卡片,一面为图,一面为词,这一过程是运用了注意的稳定性这一特征。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为重要的,这一过程对于将学生引入英语殿堂,进入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初一学生已习惯于用汉语进行各种语言活动,这对学习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大障碍。马克思曾就这一问题有过论断,他说,“学习外语首先要忘了本族语。”这种忘记,并非遗忘,而是要求学习外语的人们在一切需要外语的场合条件下暂时忘记母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套卡片,两三人分成一组运用卡片进行语言交流,这又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手段。

(3)现身讲语法

在讲介词in,on,under,in front of,behind,beside时,我用一根粉笔和粉笔盒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更直观地利用实物进行表演,这既满足了他们的参与欲望,又使他们有更形象的记忆,同时,也让学生产生更高、更深层次的求知欲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少儿一般以形状、色彩、声音和触角来思考的。”因此直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法的又一手段。

2.理解

教材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句型的结构和对话部分,教材的句型编排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布鲁姆认为,“认知结构是指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心理结构,它是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内部因素和基础。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

理解作为一个过程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直至揭示其本质及规律的思维过程。理解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尽管初中生的年龄已进入少年时期,但因为他们刚从零开始学习英语,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与实际生理年龄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又会回到儿童时期,主要运用形象思维来学习英语,特别是在呈现新语言阶段,如果能把抽象化、概念化语言文学变成具体的、直观的形象图景,或者行为动作来刺激学生的五官感觉,激活他们的右脑功能进行形象思维,无疑能使他们理解准确、印象深刻、记忆牢固。综上所述,可以根据下列几点来加深理解。

(1)根据话题,设计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

仁爱英语课本中每一个单元都设有三个相联系的话题,教师可根据该话题来设计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来呈现新的语言。例如,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我们可以通过课件创设一个模拟的情境去教课,通过实践来学习语言:“问路。”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利用实物、模型、玩具的等直观教具,使学生直接感知语言意义

教师可以准备实物、模型、玩具等供上课时随时使用,刺激学生加深理解。

(3)利用简笔画、挂图、图片等的帮助来理解新语言的意义

例如,在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授现在进行时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来问学生问题:

①What are the boys doing under the tree?

②What are the three boys doing in the river?

③Are any birdsflying in the sky?等等。

3.运用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果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去,那么学习知识就没有意义了。

识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在这学习过程得以进步。由此可见,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只有摸索出立足于学生学情的教法,才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指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法,师生互动默契、愉快,才能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第6篇

关键词: 绿色课堂 初高中英语 教学衔接

一、绿色课堂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绿色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绿色课堂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老师和学生是落实绿色课堂教育理念的两大主体。老师集体备课,讨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上,老师创新呈现方式,变换教学形式,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挑战,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绿色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绿色课堂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绿色课堂的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绿色课堂倡导学案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练习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感受成功。

绿色课堂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其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一学生刚刚结束初中英语的学习,他们会发现高中英语比初中英语复杂和难学。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过渡,那么他们很容易因难学而放弃高中英语学习。在绿色课堂教学理念下,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呢?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面临的困境

大多数高一新生刚接触高中英语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可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入学时的新鲜感全无,斗志锐减,甚至产生放弃英语的想法。如何使高一学生走出英语学习的困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呢?王蔷说过:虽然任务型教学已经实施多年并且很受一线教师的欢迎,但是我们仍欢迎新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出现。笔者认为,作为高一年级的英语教师,要坚持英语绿色课堂的改革,从而使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在基础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乐观的学习态度,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课前准备

(一)提前备学生。

教研组及时分析2013届高一学生的英语成绩,讨论发现的问题,总结问题的成因,结果发现:高一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弱,尤其是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别很大。英语绿色课堂的追求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和进步,根据这一追求,英语教研组鼓励每位老师提出适合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师生情感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后进生不再有被歧视的感觉,促使学生了解绿色课堂的魅力。虽然初中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英语绿色课堂的建立,是给他们一次发掘自己潜力的机会,每个学生都会获得自己满意的收获;英语绿色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是学案,因此学案设计一定要分层次设计并适合所有的学生,才能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提前备教材。

英语绿色课堂倡导学案教学模式,学案设计的内容来源于英语教材,或者可以说学案是教材的缩小版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弄清弄透教材体系,准确把握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变化情况,在高一教学中找到初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点与生长点,由浅入深,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绿色课堂下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以学案为依托,分为课前学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巩固。课前,学生参照学案,预习教材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引导学生了解初高中英语学习。课上,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活动形式一定要多样化:小组讨论、台前展示、个人英语秀、英语电影台词模仿,等等,学生分析学案、讨论学案和讲解学案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促使每个学生都敢于积极主动地在课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课后,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扩展,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案进行批阅,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积极创造能让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请学校的外教和学生聊天或者邀请国外的学生与学生做交流,让学生亲身领悟英语的重要性。

四、积极参加教研会,讨论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收获

虽然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课上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仍是不可预知的。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记下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收获。在教研组会上,教师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和讨论彼此的问题与收获,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对学生的认识。

总之,英语绿色课堂有着其他教学模式没有的优势,因此英语绿色课堂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帮助教师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而且能使学生喜欢学习高中英语。

参考文献:

[1]刘科蓉.打造绿色课堂,实现新课程育人目标.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10):69.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9-02

叶澜教授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一是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二是专业知识结构;三是当今社会赋予未来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1]其中专业的知识结构不单单指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还包括教育学科类知识等。倘若以此为标准,横县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来打破制约初中英语新课程进一步推进的瓶颈,寻找农村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自我发展的途径,我们做出了以下一些探究。

一、进行科学的自我反思

杜威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的结果,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2]在日常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前、课中、课后都是反思的场所;教师、学生、教材、教法都是反思的对象。教师自我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们对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重新组织与建构。初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的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英语作为是第二语言,离学生的语言环境是有一定距离的,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那么我们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否还坚持“学得为主,习得为辅”、“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的原则。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有不少老师担心自己说英语,学生听不懂,就干脆用汉语来组织教学,殊不知这只能算是饮鸩止渴,并非长久之计。“英语”是我们的目的语,教师们应当善于抓住各种机会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像课堂上的常用语“First let’s have a revision.”“Raise your hands,please.”“Don’t be nervous.”等。学生可能刚开始听不懂,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懂了。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师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使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超越自我,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正如,一个教师写一辈了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3]可以说,教学反思是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途径。

二、走向自觉的行动研究

虽然乡镇每所初中学校设有英语教研组,平时也召开教研活动,但是更多都是流于形式。许多英语教师一方面感觉到教学活动已经占据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又觉得教学研究离自己很远,误认为研究仅仅是专家的事情。事实上,每位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实现高效率课堂,让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都会碰到各种问题。教师如果能将这些问题都收集起来,形成一个体系,从而在行动中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这就是行动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行动研究主要是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行动,它比没有教学实验那么严谨,但是同样是一种研究方法。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要在一个时期内解决一个主题,不仅解决“如何做”,而且要进一步解决“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如:针对七年级的学生记忆单词困难的问题,可以展开一次行动研究“如何按词的构词法进行记忆单词”,让学生明白英语常见的三种构词法:派生法、合成法、转换法。派生法中的前缀如de-、dis-、re-、im-等,后缀如-er、-or、-ment、-ful等,就相当汉字的偏旁,是用来表意的。教师将课本中出现的单词或者其他地方出现的常用单词展示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英语单词的构词规律,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英语学科知识体系。我们教师如果把自己定位为研究型教师,在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会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审视、判断、分析各种问题,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物化成果,形成理性认识,提升到理论层面。所以说,自觉的行动研究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必走之路。

三、借助他山之石,发展自己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一些有专业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可能会细读咀嚼一些经典的教育名著、撰写一些成功或成败的教育案例,创建出个人的教育博客、教学日记、教育随笔等。但是,如果一位教师只顾埋头走路,往往会忘记走路的方向。沉浸在个人主义的专业领域中,也就可能封闭了自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老师更要放下自己的姿态,向各种优秀文化学习,向身边的同仁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向专家学习等。教师要跳出狭隘的思维,让英语教育也融入“大教育”的视野中,拓宽专业发展的资源和思路。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把自我专业发展置于社会与时代的背景之上,与相关行业人员交流,关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改善自己的专业实践。教师不再是自己一桶水,给学生一杯水,而是自己是一条有活水的河流,带领学生也挖掘出属于自己的源头活水。可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条路能让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进行到底。

毋庸置疑,提高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是关键。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英语教学应有的效果。促进农村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自我发展,需要我们老师齐头并进,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上海: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2]John.Dewey.How we think[M].D·C·Heath and Company,1933.

第8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的经济、科技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发展,各领域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培养具有国际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专业外语应用实力的医学高级人才,已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大学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属形态学科,是利用显微镜等工具对正常人体的结构功能进行详尽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其特点是内容抽象,微观结构多,信息量大。目前,双语教学已经在本教研室开展多年,然而,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理论课时紧凑,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同时我校组织胚胎学理论课一般安排在大班教室,人数一般在两百人左右,在这样庞大的课堂上搞双语教学,很多有效的教学手段无法开展,师生无法得到很好的配合,学生学习效果大受影响,而且每位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实践中,探索发现实验课进行双语教学和理论课的双语教学相比有着更大的可行性。我们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生人数一般都不超过三十名学生,小班授课可以大大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可以充分借助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活跃课堂氛围,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师生互动。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开展恰当、有效的双语教学,为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作出初步探索。

1 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目前“双语教学”工作首先遇到的瓶颈问题就是师资的严重不足,作为医学教育中坚力量的中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在以往的纯中文医学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英语教育和训练,自身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要使“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后续队伍[1]。我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参加专业和英语进修、培训,加强对主讲教师专业英语能力及口语能力的培养,以确保双语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

2 制定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好专业,用外语来学好专业,并不是单学外语。通过双语教学,引入国外先进的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引入新颖的课程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双语教学,学习专业用语中、外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科专业发展的跨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等[2]。本科制定的双语教学的初步目标: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通过双语教学的训练能达到阅读原版英语教材及相关英文文献。远期目标是: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读、写、听、说能力,使英语成为他们一种有效的工具,更好地吸取新知识和国际经验,了解本领域和整个医学发展趋势,开阔其眼界,从而使他们终生受益[3]。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开展,我们制定了较为科学并符合学生总体英文水平的双语教学大纲,明确了学生学习中必须用英文掌握、理解和了解的内容。由于对双语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差异,导致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映也不同。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全英语授课,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无法理解上课内容,理由是医学基础课本身就是门抽象、深奥、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习本专业已经存在困难,用英语授课只能使抽象的知识更无法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双语教学的开展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而盲目用双语教学来要求他们,那无异于拔苗助长。对英语及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决不能忽略“学生”这一关键要素而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3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原则上应在保证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用英文教学。然而,医学专业知识复杂难懂,有的内容即使采用全中文授课,学生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在实践教学中老师都采用中英文互译的教学方式,期待能让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领会专业知识。但结果往往是老师翻译占用了太多课堂时间,在规定学时内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只来得及注意中文部分,无暇顾及英文内容,更谈不上理解与融会贯通了。最终学生不但英文没学好,还影响医学知识的学习。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结合本教研室自行开发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教师课前在网上公布双语实验教学项目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开设时间及所涉及的实验条件,使学生从网上全面了解本次实验的情况,帮助学生在课外更好地学习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预习[4]。学生在中文平台读阅专业基本内容,形成对专业词汇的认知感和熟悉感,同时英文平台也会提前将每节课的基本专业英文词汇公布,提供给学生预习,这样既能减少学生初次上课的胆怯压力,亦能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与学的良好效果。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及数字切片系统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授课时专业知识均用英语解释,并强调重点专业词汇;对于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老师给予一定的中文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不同的教学要求,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一方面保持了基础稍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基础好的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的提高,英文思维习惯得以培养,这无疑有利于双语教学的普及与提高。

4 注重教学评价

在双语教学中,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我们把形成性评价应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双语教学评价中,在学习中测评学生学习情况,并依此获得反馈信息,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总体学习能力并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我们要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及授课学时,不断加强师资培养,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因材施教,分阶段分层次地传授英文理念、营造英文环境,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宝坤,赵丹玉,柳春,王艳杰,贾连群.《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84-185.

[2]叶辉,金丽琴,王建光,等.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