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食品卫生检验论文

食品卫生检验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5 09:52: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食品卫生检验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食品卫生检验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食品卫生学;改革;授课模式;考核

食品卫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健康的保证,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食品卫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食品卫生学”是一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科学之一,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的课程,也是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到食品生产卫生设计管理中,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对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食品生产环境和过程日趋复杂。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日益提高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实用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针对“食品卫生学”课程进行了探索、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1]。

1“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食品卫生新问题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环境下激发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创新能力,一大批食品加工新技术就此诞生。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会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化学合成物及有毒物质,如瘦肉精、三聚氰胺、亚硝酸钠等。这样不仅将有毒物质带入人体,还破坏了大自然的有机循环,造成环境日益恶化。最终,禽流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冰激凌等事件出现,暴露出食品污染在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以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不良影响。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不完善的食品卫生体系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导致经济损失。因此,要改革“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为社会培养食品卫生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应对食品卫生带来的新问题,同时还要完善食品卫生体系,为中国进入世界强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1.2“食品卫生学”教育的现状

当前,“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已经明显滞后于国际食品安全新形势。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是实现高效教学,提高授课质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课堂教育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所以“食品卫生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例如,授课方式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以听记笔记为主,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很不活跃,在课程设置上,“食品卫生学”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设计性课程过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当前的教育过分强调重点建设,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某些重点学校或重点专业,使得“食品卫生学”相对冷淡的专业不受国家的重视,导致恶性循环,人才相对缺乏。因此,“食品卫生学”课堂有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课程改革、课堂改革及多元化教学等方面必须根据时代需求和食品安全为前提加以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2]。

2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传统的讲课方法为授课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即教师主要以讲课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授课方法,虽然很好地讲解了课本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让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学习技能的机会。学生长期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习,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需要对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改革。TBL(Team-basedlearning,TBL)授课模式是以团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它是在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课堂小组互相学习为主、以讨论问题为重点,同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新型授课模式。TBL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提高学生查阅、利用和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教师应该将TBL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将TBL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课程内容[3]。

2.2“食品卫生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把双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顾名思义,双语教学是采用2种语言同步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教师在开展教材使用、课程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时,同时使用汉语、英语2种语言,完成部分或全部的教学内容。与国内相比,发达国家更早关注并研究了食品安全问题,由此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新成果、新理论仍不断涌现。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要想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在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及时获取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在“食品卫生学”授课过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国际食品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借助英文文献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助于其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3课堂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围绕书本知识上课,教师的主动传授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在传统理论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当前社会上一些食品卫生等热点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便可以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的讨论一方面增加了教学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不断获得教学内容改革的灵感。

2.4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食品卫生学”课程中,仅传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才能体现出理论的应用价值,而实验课教学就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必须摒弃理论课教学优先于实验课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全面包含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与实际应用接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并丰富实验内容,增加实验内容的质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重视基础内容实验的同时,还需要穿插一些相应的具有设计性的实验,即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实验。设计性实验应当遵循“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即由于该部分实验内容教材中并没有现成的材料,设计性实验的实施一般要经历学生自己选题、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方法、自主实验、总结报告等。教师在设计性实验中,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监督以及协调的作用。这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课授课模式,使学生从模仿实验变成主动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效率,促进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巩固,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4]。

3综合考核方式

3.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纪律、作业完成率以及在课堂讨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等。课堂讨论主要从发言的积极主动性、语言的逻辑连贯性、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思维的创新性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平时成绩需要课堂评估记录,学生的综合表现成绩才能全面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

3.2改革课程的考试方法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试卷不仅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及规范化标准涵盖所学章节内容,并以学时数分配题量。试卷还需要有开放性的讨论题和思考题。

3.3改进实验成绩考核方式

目前,“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成绩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完成及数据处理情况等作为实验课成绩判定的主要标准。传统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在传统实验的考核中,这些并不能很好地反应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操作情况以及对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这种实验考查方法会使学生不重视实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开放性的思考题与讨论题,综合地评估学生实验的准备情况,其中包括实验的设计情况、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熟悉程度,着重是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需要对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成绩考核。学生的设计性实验以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论文要按照科研论文的格式,写明材料和方法、分析结果和讨论过程与结论。其中,主要考察实验选题、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4结语

课程是构成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要素,高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与教学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食品卫生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课程之一,对其授课进行探索改革已成为科学发展的需求。相信上述教学方法以及考查方法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食品卫生学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孙璐,武靓靓,孙娜,等.将科研引入实践教学,加强《食品卫生学》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5(13):65-66.

刘斌,何晓华.基于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19):134-136.

张培旗,常志娟.TBL教学法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1):855-858.

第2篇

1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尽管从2011年开始,学院启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过去两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1学生主观学习的意愿不强,专业课学习效果不理想自治区从2006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改革,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2007年开始除部队生源外,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这种改变并没有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就业本领。2012年自治区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使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这种政策一直持续至今。自治区区内毕业生就业基本上都寄希望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学生毕业后进企业或其他单位就业的意愿较低。由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专业相关不大,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不够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较差。

1.2实训实习教学条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差距为了较好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实训场地、实习基地。目前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加上学校所处的林芝地区食品加工企业较少,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获得严格和广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训练和技能的应用[2]。

1.3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仅10余年的时间,专业教师也仅有11人,学科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学院学科带头人建设薄弱,虽然学校下文任命了学科带头人,但至今还没有出现在和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带头人,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学科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和发展。

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紧密结合的种养殖与加工结构,以最大程度服务于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与个性化教育为特色,对食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3]。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力争使课程更贴近于学生,更符合食品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1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努力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和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要,具备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产品质量检验与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技能[4]。能在质监、工商、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卫生防疫机构、科研院所等部门及相关企业工作。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5]。使学生毕业时具备食品研发、食品加工、食品保藏和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的基本能力。具有在食品企业、食品质量管理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及国家机关中从事食品研发、生产、管理、分析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

2.2确立主干课程原来的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较多,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归纳出专业的核心内容,培养的学生在专业上没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6]。针对这一问题,教学计划调整的核心就是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质,经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多次调研与探讨,确定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和食品包装学13门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

2.3调整教学课程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成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基层公务员。其中部分人员会到各地区工商、质监、药监、农牧和粮食等系统从事与食品专业相关的工作,少数学生会到食品企业就职。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生毕业后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和专业培养要求,在座谈征求意见及全体专业教师专题讨论的基础上,对专业课教育做了相应的调整。一是削减了部分工科学时,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均由以前的80学时降到了64学时。二是优化了部分课程设置,如将农产品原料学和畜产品原料学两门课程合并成了食品原料学,课时由以前的共96学时降低到了现在的64学时。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门课程合并成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课时也由以前的112学时降低到了现在的64学时。三是减少了人才培养学时总量。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总学时由2012级的2727学时降低到了2013级的2567学时。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3教学方式改革和探索

3.1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有利于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7]。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从两年前仅有《食品生物化学》等极少数课程利用多媒体上课到目前80%以上的课程均由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2实行双线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实行“学院行政-教研室-教师线”和“学院党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线”双线管理,第1条线主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实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第2条线配合学校“两课”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培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国家感情及民族感情。努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两年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到目前为止学院共有两队选手获自治区“成才杯”三等奖,1对选手获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3.3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比例增大2012年至今,学院争取到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新到位实验室设备价值200余万元,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验开设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实验开设过程中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如在畜产品加工学课程中就开设了畜产品加工综合实验、乳制品加工综合实验以及蛋制品加工综合实验。在食品工厂设计中开设了工厂设计实验、工厂制图实验。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开设了特殊人群食谱设计、个人食谱设计、不同阶段人群食谱设计、营养学调查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3.4毕业实习改革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采取了大学生创新实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近两年通过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占毕业学生总数的50%左右。对于没有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学生,教研室采取了关口前移,提前安排部署,在第7学期开始的时候便给学生指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便于学生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避免第8学期毕业论文实验与毕业就业实习冲突。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双师型”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将两者融合于教学过程的能力[8]。为了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克服运作逻辑上存在的脱节现象,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9]。在过去两年中,教研室充分利用自治区实训项目,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名教师取得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11名教师深入到林芝地区乳品企业进行了实践实训,提高了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室老师基本上都成为了“懂教育、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10]。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由于大学农牧学院现有的校内实习基地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学生实习更多地依赖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食品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来,学院先后与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分中心等多家单位达成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协议。特别是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学院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实践实训的重要基地。为学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结束语

第3篇

1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基本状况

1.1市场食品安全在流通领域的状况(参考了2008年数据)

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行认证、索证、索票、信用档案、场厂(地)挂钩等准入制度,市场食品安全把关作用得到加强。调查显示,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45%通过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类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11%设立了无公害产品专区,16.31%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6.14%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区,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础建设的占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占73%,注重环境因素的占59%,实行食品卫生安全岗位责任制的达91%,把食品安全指标量化并作为考核依据的达86%。2004年,全国32.9万家食品经销企业中,有15.1万家建立了进货验收制度,14.5万家建立了购销台账制度,11.9万家建立了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1.2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市场实行监管作业

批发市场普遍实行了自检制度,实施检测的零售店铺数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务部门定点检测机构已覆盖了较大的范围,并形成了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三道“防线”。据调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42.6%设立了检测室,55.1%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其中最多配备了62人;连锁超市中,73%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建立了目标责任体系,21%向其所属门店派出卫生质量巡查专员。

2食品经营者的自律及防范

2.1食品经营者自律

1)食品经营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经营的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

2)食品经营者要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食品质量查验责任,设立食品质量监督员。严格执行食品质量查验,查验食品质量的真实性,严防有毒有害、污染、变质、不合格食品、冒牌食品进入经营场所,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3)食品经营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所经营的食品向消费者做出质量承诺。

4)食品经营者经销的食品质量必须合格、价格合理、计量准确,不经销有毒有害、污染、变质、过期、不合格食品或者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日期的食品、冒牌食品。

5)食品经营者销售食品必须向消费者提供相关质量合格证明,出具销售发票等购物凭证。

6)食品经营者对消费者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或者经国家有关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食品,或者经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检验检疫等部门确认的消费者申诉举报的假冒伪劣食品,可凭购物发票等凭证予以退换,并依法予以赔偿。

7)食品经营者应当积极负责的维护消

费者权益。对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进行清理、登记、向工商行政管理或者质量检验检疫、卫生行政等部门报告。

2.2经营者自律是根除违法经营行为的关键。

近年来,尽管各地农村工商所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整治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销售超过保质期、“三无”、变质等食品和未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的违法行为,但这些违法行为在农村尤其偏远农村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重要一点在于农村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未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严格做到自律经营。

1)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

农村工商所可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让每个农村食品经营者知晓该法,并入心入脑,增强经营者自律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宣传时,农村工商所一定要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食品经营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笔者所在的农村工商所,就在该法颁布之前,向辖区内的所有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者发放了“食品安全温馨提示书”,把农村食品经营者最常见的6种违法经营食品行为和相应付出的违法成本以表格的形式一一列举在提示书上,并在提示书中提醒他们如何去做才能降低食品经营成本,食品经营者一看提示书就明白自己该如何自律,很容易接受工商部门的善意提醒。

2)加大市场检查的频率和查处的力度

农村工商所要加大对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食品经营者的市场巡查频率,认真、细致地查找经营者店堂和仓库中的食品,检查其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情况。发现其有违法经营食品行为,刚开始时务必要考虑到广大农村食品经营者的实际状况和心理接受能力,建议推行行政指导和柔性执法,保护绝大多数农村食品经营者守法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会自觉行动起来,担负起社会责任,改正违法行为,做到自律经营,绝不能粗暴执法,一罚了事。但对那些屡教不改者,要坚决依法予以重罚,直至其关门倒闭,以此警示其他食品经营者,促使其自律经营。

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有以下问题(以农村为例)

3.1集市散裸装食品的“两防”设施不够完善,农村集市食品近60%为散装、裸装,虽然有的业户添置了网罩,解决了防蝇问题,但防尘效果不理想。食品店的散裸装食品标示不清晰,调查发现,农村商店所售的散装食品多数无原料说明,无加工日期,无保质期,消费者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3.2农村杂货店食品混放严重。农村杂货店规模较小,卫生状况较差,商品类别较杂,洗化用品与食品混放,存在食品被污染的隐患。

3.3销售三无产品、超期食品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经营业户销售本应淘汰的过期商品,少数业户为牟取利润违规销售三无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3.4部分食品质量堪忧。集市和小食品店出售的果冻、汽水等食品普遍存在色素、有害菌超标现象。部分饮料由糖精、色素和水简易勾兑而成,未经杀菌处理,便进入市场流通。

3.5部分食品外包装质量低劣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制瓶进行食品外包装,有些企业使用未经充分消毒杀菌的二次包装,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6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1)部分生产企业和批发商、零售商盲目逐利,形成了劣质食品供应链。一些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以低价战略向农村倾销;部分批发商贪图利润,批量采购低价劣质产品;一些零售商只顾“适销对路”,对食品质量置若罔闻,销售低价“三无”商品。很多劣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正是通过这一供应链条流入农村市场。2)农村消费能力偏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农民购买能力不强,质量过硬的名优食品难以占领市场。很多农民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受害者。同时,多数农民辨伪能力不强,在消费时没有查验证照和索要发票的习惯,给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和城市淘汰食品流入农村埋下了隐患。3)农村市场存在监管薄弱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已呈现出“跨区域流通、多部门交织”的特点,多数劣质食品由外地加工窝点制造并向本地输出,打掉这些加工黑窝点,需要区域合作、部门配合,存在一定难度。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多、分布散、流动大,难以实现集中监管。

4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建议

4.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制。

要有效整合监管资源,促进监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真正形成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助、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切实做到监管工作全履盖和经常化。

4.2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做好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还要继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整体防范食品安全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鼓励其积极举报违法案件,达到实时监管的效果。

4.3强化食品源头监管

要继续加强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建设,对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基地的产品实行动态监管。要继续加强对外来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实现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确保食品源头安全.

4.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

要大力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要切实落实经销企业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销毁、公布制度,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流通环节经营秩序规范。

4.5加大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加大对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对餐饮单位食品、餐具等进行经常性检查、监测机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要加大对无证经营的整治,开展集中整治卫生不合格现象,规范其经营行为,保证食品清洁卫生。

4.6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

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

4.7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制定、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作用,在诚信建设、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形成自律机制,从而作为支撑食品流通安全的重要社会组织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37-03

所谓“12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双元制”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性地提出的符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自身特点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两个特色:实践特色和提升特色;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在此模式中,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之一;两个特色是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校企结合推动办学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推动学习模式改革,以双证结合推动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就业导向的重要保障。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相关权威机构预测,与公共营养、身体健康相关的职业将是我国本世纪最热门、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之一。作为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服务的高职院校,我校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申请并开设了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营养相关人才的重大举措。虽然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与传统的营养本科教育及医学高等教育相比,高职院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面临专业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现实,这就对本专业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顺应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社科院的2011年度《经济蓝皮书》指出:2000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从每年107万增加到611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2011年需解决700万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微观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也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未来几年,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如果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等定位不清,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简单模仿、套用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脱离,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的特色优势,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传统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面临的境况:一是因结构性矛盾导致供求错位;二是培养方案与社会及市场需求不符;三是培养模式单一,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四是与职业资格脱节,创造力弱;五是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实训严重不足;六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当然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就业率必然较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是导致人才供求脱节的关键。因此,以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找准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针对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的相关研究多倾向于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而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缺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笔者的研究在我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以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为研究对象,旨在构建并实践“123”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将“两个特色”与“三个结合”有机统合,探讨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包括两个特色体系: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三个结合层面:校企结合层面、工学结合层面和双证结合层面;其核心是一个导向: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市场调查、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并据此建立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测评形式。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中,不仅体现了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如通过营养学、营养餐配制等强调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能力,通过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强调营养宣教能力和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能力以及健康评估与保健指导能力,通过食品安全与法规、保健品概论等强调食品卫生质量检验控制能力,而且突出了继续学习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通过网络信息检索等强调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教育、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等强调创新能力,通过普通话演讲、社会交际与口才、市场营销等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职业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强调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分析都是就业导向核心作用的集中体现。

实践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的构建 实践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设计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营养设计与食谱编制、营养教育、营养评价指导与监督、肠内外营养液配制、营养门诊、营养代谢、营养品营销等。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各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以及营养调查、营养配餐、营养宣教、营养门诊等综合技能训练和各种社会服务与毕业设计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是指对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因素和对象,如师生、设备设施、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制度和评价指标。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拥有高级营养师等“双师型”教师、营养配餐室和营养门诊室等实践实训设备、《美容营养学》等实践教材,以及医院营养科、疾控中心、配膳公司、健身中心、美容美体企业实践基地等。本专业的素质提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设定的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及内容,具体包括继续学习、服务创新、自我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发展和超越、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要求。在继续学习素质提升方面,着重专科教学与本科自考的无缝接轨,在培养计划中密切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目,如营养、食品与健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制定相关课程教学计划时应兼顾自学考试的特点。在服务创新和社会适应素质提升方面,以大学生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等课程为抓手,在服务创新教育及实践、遴选服务创新项目、建立校内外服务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于学生入学之初就着重让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将学生的服务创新实践训练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自我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出版《营养与健康》小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强调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在和谐人际关系处理素质的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开展心理健康节等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三个结合 在校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只停留在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员工等较低层次上的办学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上,改变了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目标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悖,企业往往碍于关系而勉强接受学生实习,并无真实的可提高学生技能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学生大多是在做重复性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工学结合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的现状。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等形式提供大量的服务对象、岗位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学习模式的改革,将部分课程、论文答辩等移植到企业,使企业不必担心因工学结合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具有很鲜明的可操作特征。在双证结合上,改变了以往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的现象,注重两者的同步性,利用我校作为省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优势,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注重融合职业资格培训的内容,在进行培训时,注重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缺少整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更没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123”人才培养模式具备鲜明的突出实践特色和学历层次、创新能力的提升,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结合方式,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同步性等特色。在形成了包括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后,我校对本模式进行了规范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设计方案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咨询业内专家、市场相关行业负责人以及开设营养相近专业的兄弟院校的专家,对研究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方案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已有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查阅文献,修改并制定更完善、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初步构建高职院校“123”式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采取实地走访用人单位、召开学生座谈会、发调查表、设置网络调查、搜集企业人才招聘信息等方式,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进行全面了解,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初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对新模式进行设计。其具体内容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学历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中“三个结合”的具体体现,是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体现“一个导向”的根本保障。要以校企结合推行办学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工学结合推行学习模式改革,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以双证结合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改革,实现“双证融通”,实现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对接。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 对高职院校“123”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评估应贯穿于从模式的建立到实施、到效果分析、到推广及可行性分析的全过程。不仅要评估模式建立的必要性,也要评估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要评估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具体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初衷,不断完善该模式的内涵。

完善新模式 在市场需求调研、实践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新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做准备,可以首先应用于本专业新入学的学生,经过专业评审后,再应用推广到省内及省外高职院校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学生。

“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校营养与食品卫生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学生不仅在各级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各种奖项,而且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提高。近两届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均为100%,每届中有93%左右的学生被吸纳为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8.64%,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94.6%,这充分显示了“1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曹华,杨凤琼,兰小群.医学营养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4):114-1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罗纲,赵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355-357.

[4]周育辉,李军民,等.高职院校基于“3111模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07-108.

[5]柯玲,刘吕高,等.城市型综合大学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1(5):43-46.

[6]蒋新革,刘国生,彭.“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与行[J].教育与职业,2010(35):26-28.

[7]闾振华,杨立静,王燕平.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6):146-147.

第5篇

关键词:蛋白质;凯氏定氮;硫酸钾和硫酸铜

1 技术背景

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需摄入的营养成分,人体必需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运行。准确了解各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意义重大。因此,检测蛋白质的含量是需求量较大的检测业务,在大批量检测中,减少检测时间是当务之急。而传统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一次只能检测少量的样品,且操作起来步骤繁多,需要技术人员时刻关注。易造成结果偏差。本文对传统方法和仪器方法进行了结合,通过适当的改进和调整,将催化剂硫酸钾和硫酸铜和浓硫酸加入量改进,缩短了检测时间,减少了试剂用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试剂

(1)浓硫酸;(2)硫酸铜;(3)硫酸钾;(4)30%过氧化氢;(5)硼酸;(6)氢氧化钠;(7)溴甲酚绿指示剂(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8)甲基红指示剂(1g/L甲基红乙醇溶液);(9)混合指示剂:1份甲基红和5份溴甲酚绿溶液临用混合;(10)盐酸标准溶液:浓度为0.1mol/L。

3 仪器设备

(1)凯氏定氮仪;(2)消化炉;(3)酸碱滴定管。

4 检测步骤

(1)称取0.5-1克样品于消化管中,加入5克硫酸钾,0.5克硫酸铜,轻摇消化管至样品和药品分布均匀,再量取10ml浓硫酸,观察反应是否剧烈。

(2)待初反应不剧烈后,将消化管放入消化炉中,从100℃开始逐渐升温至450℃。

(3)观察反应液变成绿色澄清后停止加热,关闭消化炉。待温度降至室温时,向反应液中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

蒸馏瓶中加入20%硼酸溶液20ml,3滴混合指示液,调整凯氏定氮仪冷凝管的高度,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吸收液面以下。提前配备好40%氢氧化钠溶液,将碱管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取下消化管,放在凯氏定氮仪架上,开启凯氏定氮仪开关,直至消化液变成黑色,液面离开冷凝管下端,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_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停止蒸馏。

(4)取下吸收瓶,将吸收液转入150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吸取25ml吸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颜色由酒红色变成绿色,pH 5.1。同时作试剂空白。

(5)计算结果

式中:X-蛋白质含量,g/100g;

V1-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f-吸收液稀释倍数;

m-试样的质量,g;

0.014-标准滴定液相当于氮的质量,kg/mo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食物为6.25;纯乳与纯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大米为5.95;大豆及其粗加工制品为5.71;大豆蛋白制品为6.25;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复合配方食品为6.25。

本论文所用试剂的量与传统国标法试剂用量如表1。

从表1 可见,本论文可以节省大量检测试剂,从而可以节约成本,符合企业经济效益。

本论文得到的测定结果与传统国标法得到的测定结果比较如表2。

从表2可见,改进后的方法和传统方法的结果误差在1%之内,结果准确度高且稳定。

5 结束语

本文对传统方法和仪器方法进行了结合,通过适当地改进和调整,将催化剂硫酸钾和硫酸铜和浓硫酸加入量改进,缩短了检测时间,减少了试剂用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改进后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比较高。在大批量生产中,本文所述方法在节省试剂,减少检测时间,增加准确度上有较大的优势,可以作为企业检测蛋白质的可选方案。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宋秀云.食品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J].黑河科技,2000(1):14-15.

[2]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第6篇

关键词:安丘模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安丘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提高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论文参考。去年4月份,山东省政府在安丘召开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现场会议,把安丘的做法确定为“安丘模式”,在全省推广。

1.主要做法

实施区域化建设,就是从源头控制和基础工作抓起,从出口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入手,通过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逐步在全市形成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要求的出口农产品种植养殖区域,把住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道关口,从根本上确保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体系”建设:

1.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在严格实施已有国家级、省级标准的同时,研究制订了与农产品质量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3个,参照出口国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了200多个生产标准,形成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按照“基地规模化、形式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已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30万亩、果品基地10万亩、标准化养殖基地400个。对所有基地,实行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全部按标准化要求实施。

1.2健全控制管理体系,搞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和规范使用

坚持把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作为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安丘市农药管理办法》和《安丘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农业化学投入品供应管理体制,一方面,强化对标准化基地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供应管理,建设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店。论文参考。在专营店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在基地配备植保员,指导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目前,已建成市级农药兽药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直供店67家;设立市级化肥专营总店1处,镇和农村社区专营店60家。另一方面,加强对全社会化学投入品市场规范管理,确定15家化肥、农兽药批发企业,负责全市化学投入品的网络建设和批发供应,净化规范社会化学投入品使用的大环境。

1.3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为区域化管理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是健全区域化管理科技服务组织。整合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的科技人员,落实区域化管理科研课题,积极开展良种的引进选育和试验示范,以及新农兽药的测试和推广应用。二是加强区域化管理的宣传培训。目前,已聘请检验检疫、农业、外经、畜牧等方面的专家进行骨干培训20次,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通过电视台开辟专栏、编发科技宣传册、开展科技下乡等形式,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三是开展区域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成立农业专家顾问组,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免费服务热线,建立“安丘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110”网站,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21个,在全市形成了以农业、畜牧、林业等职能部门为龙头,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协会和生产合作社为纽带,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点面互动的科技服务网络。

1.4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已有的农业、畜牧、质监等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建设了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重点蔬菜生产区和批发市场建立了快速检测点;在外贸食品公司成立了山东省首家自有出口蔬菜检测中心;在凌河镇、新安街道分别建设了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企业检测资源为主体,农业、畜牧、质监、环保等部门检测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实现了出口农产品从农资、土壤到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全过程、无缝隙的监控和检验检测。

1.5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区域化管理整体推进机制

在国家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政府主导、龙头带动、部门联动、全民行动“一导三动”的区域化管理推进机制。政府主导,发挥好政府统筹协调、行政推动作用,制定实施规划,加强政策扶持,搞好组织协调,实施联合执法和监管。论文参考。龙头带动,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为支撑,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管理水平,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示范带动区域化管理的开展。部门联动,根据区域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工作,明确相关部门在区域化管理中的职责,做到既各负其责、分工把关,又协作配合、执法联动,强力推进区域化工作开展。全民行动,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产品安全意识,真正调动全体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区域化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区域化管理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2.初步成效

2.1创新了管理模式,建立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通过组建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协调组织和机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了政府部门的人力、技术和执法管理资源,形成了长期稳定、联合协作、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2.2扩大了标准化基地规模,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

全市标准化基地由原来的6.5万亩扩大到30万亩,有效解决了企业基地过于分散、管理费用过高等问题,降低了基地建设管理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建设一个300亩的标准化基地,可节约7.8%的用地,每年节约管理成本10万元,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成本降低15%。

2.3提高了安丘出口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扩大了农产品出口创汇

安丘区域内各类蔬菜的药残检出率(含药残达标蔬菜)由实施区域化以前的17.2%下降到目前的2.4%。供港蔬菜从未发生投诉问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今日关注》、《东方时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山东电视台等栏目对安丘市实施区域化建设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2.4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规范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有效地控制了农业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2.5培育了新型农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通过开展区域化建设,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壮大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7篇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技术监督法律法规试题

课程代码:026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______组建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A.2002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0年

2.目前我国技术监督部门较多,但其中最的是( )

A.国际技术监督局 B.国家计量局

C.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D.国家工商局

3.下列不是学位论文种类的是( )

A.学士论文 B.博士论文

C.硕士论文 D.专科论文

4.下列不属于WTO/SPS中附件B的规定的是( )

A.法规的公布 B.咨询点

C.通知程序 D.控制、检查和批准程序

5.下列不属于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任务的是( )

A.制定标准 B.组织实施标准

C.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D.制定标准化法

6.下列不属于技术法规的是( )

A.食品卫生法 B.粮食卫生管理办法

C.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 D.电梯监督检定规程

7.技术监督的实施手段是( )

A.质量 B.合格评定

C.测量 D.检疫

8.ISO修订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规定的“过程”是指( )

A.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B.一组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活动

C.制定、实施及修订标准的活动

D.将无形资源转化为有形资源的活动

9.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是______组织。( )

A.国际标准化 B.区域标准化

C.行业标准化 D.地方标准化

10.下列选项不属于标准化方法的是( )

A.简化 B.模块化

C.系列化 D.规范化

11.不属于我国计量基准的是( )

A.国际计量基准 B.国家计量基准

C.副基准 D.工作基准

12.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在______实施检疫。( )

A.邮政局 B.国际邮件互换局

C.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 D.国家质检总局

1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 )

A.ISO9001 B.ISO14001

C.ISO22000 D.ISO28001

14.检查机构的分类包括( )

A.A、B两类 B.A、B、C三类

C.A、B、C、D四类 D.A、B、C、D、E五类

15.技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承办人应当在没收物品后______天内凭罚没物品清单将罚没物品交给罚没物品保管人员。( )

A.3 B.5

C.7 D.9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技术监督的工作领域有( )

A.产品质量监督领域 B.标准化技术和管理

C.计量技术与管理 D.合格评定

E.卫生和动植物检疫

2.我国的质量监督方法包括( )

A.抽样监督检验 B.许可证管理

C.产品监造与设备监理 D.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E.建设工程监理

3.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所涉及的量的名称有( )

A.时间 B.长度

C.速度 D.质量

E.体积

4.卫生检疫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实施卫生处理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

A.防止对任何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B.防止对交通工具的结构和设备造成伤害

C.防止发生火灾

D.防止对行李造成损害

E.防止对货物造成损害

5.技术监督行政诉讼原则包括( )

A.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B.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C.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D.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E.检察院有权实行法律监督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超前标准化

2.计量器具

3.有机产品

4.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5.认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标准化的方法有哪些?

3.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应当由卫生检疫机关实施卫生处理的情形有哪些?

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试论述标准化过程。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上海贵众减振器发展有限公司制售假冒汽车减振器案。2006年8月14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总队根据群众举报,对位于嘉定区黄渡镇的上海贵众减振器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突击性检查。查获标识国内外多个知名品牌的汽车减振器成品6191个,包装盒(箱)5970只、商标标识68040只,涉案货值近80万元,执法人员当场依法采取扣押措施。经鉴定,该批产品,均为假冒各品牌和厂名厂址。根据该线索,又查出了8个印刷厂为其印刷假冒标识和包装、14个由该公司提供假冒减振器货源的销售商。

问:(1)上海贵众减振器发展有限公司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哪些规定?

(2)8个印刷厂、14个销售商是否属于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2.2006年4月24日,广东质监部门对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一地下工厂的生产场所、原材料存放地和成品仓库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该窝点生产的假冒8个知名品牌的电池产品62万多粒、半成品88万多粒、包装物近10万个、标识近9万个,制假设备4台(套),运输假冒产品用货车一辆,货值约180万元。潮州市质监局及时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立案查处。2006年10月12日,潮安县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被告人马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被告人刘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

第8篇

论文关键词 基本原则 全程监管 信息公开

食品安全法基本原则是食品安全法基础理论中的核心,它是食品安全法的精神和灵魂,它体现着食品安全法的根本价值,反映着食品安全法的本质,并对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和贯彻执行起着普遍的指导作用。客观、准确、科学地概括、分析、提炼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法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食品安全法》的本质,有利于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内容,更好的指导食品安全活动,满足国家在调节社会食品安全活动中所产生的对食品安全关系调整的需要。由于食品安全法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范畴、任务和目标与其他法律不同,所以食品安全法具有独特的基本原则。

一、分段监管原则

分段监管原则是指在坚持按照食品生产、加工、流动每一个环节由一个行政部门负责下,采取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各尽其责为主导方针的多机构分段监管原则i。

分段监管原则首先形成与美国,1906年6月30日,美国通过了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之后的32年为了适应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美国先后颁布了五部法案,进行了两次大的修改,确立了详细的检验标准和检验程序,使涉及食品和药品安全的法律不断得到完善,这些法律涵盖了美国所有的食品领域,使各个食品环节在监管上做到了有法可依,至此分段监管原则在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中被充分体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完善这种分段监管原则,美国在1998年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来协调全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这样就形成了由一个委员会总协调,六个部门来进行分管,对各自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段监管从分落实了分段监管的特。

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将《食品卫生法》的监管体制变为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充分体现了分段监管原则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到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遵循分段监管原则,对应的实行分段监管体制。在这种分段监管的原则下我国形成了与之适应和配套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种监管体制是国家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采取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2010年2月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分段监管体制,国务院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最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共有15个部门参加。至此我国正式形成了在中央层面由一个总体机构协调,具体监管由五个部门在各自领域分别管理的分管监管体制。因此,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就是在分段监管原则的指导下构建的,他直接体现了食品安全法分段监管原则的核心精神。

二、信息公开原则

信息公开原则,是指为了实现公众的知情权、食品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除依法不得公开的信息外,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任何信息应向公众公布的准则。iv《食品安全法》始终坚持信息公开原则,食品安全信息如果不公布或公布不规范、不统一,会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恐慌。《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开制度,坚持信息公开原则。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受到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信息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标准、监测、监督检查(含抽检)、风险评估、风险警示、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和其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首先,明确了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客观。根据食品安全信息的内容,及其重要程度、影响范围的不同,公布信息的部门主要有:(1)卫生部负责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以及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即现行体制下的省卫生厅、直辖市卫生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统一公布其影响限于特定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以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这些信息的特点是影响力限于特定区域。(3)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县级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形式公布本部门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其次,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通报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获知《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立即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相互通报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

三、预防性原则

预防性原则,它是一项行动原则,是指将来很有可能发生损害健康、或者以现有的科学证据尚不足以充分证明可能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现有科学证据尚不足以充分证明因果关系的成立,为了预防损害的发生而在当前时段采取暂时性的措施。v食品安全预防原则意在将食品安全事后规制变为重点预防事故的发生,这是对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重要转变。预防原则和风险分析原则是相对应的,它针对的是风险,而不是损害。风险是将来发生损害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那就是实际损害。预防的目的并不是将风险降为零,因为从实际情况来讲,即便根据预防原则采取措施,也不可能将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根源在当前消除为零。

预防原则的概念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Vorsorge法则。2002年《欧盟食品基本法》该法第7条第2款对预防原则的具体措施提出如下要求:“根据第1款所采取的措施应恰如其分,对贸易的限制作用不超出实现共同体所选择的高水平健康保护所必须的、技术经济上可行的,以及考虑事情的其他合法因素。应在适当时期根据鉴定作出的风险对生命及健康危害的性质及所需科技信息种类,澄清科技不确定性并开展更全面的风险分析。”vi美国采取的开放政策和欧盟的限制管理截然相反,其认为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过度适用将阻碍技术的进步、妨碍贸易自由,因此必须给予一定的限制。

我国规定的预防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要比欧美更加宽泛,预防性原则在我国《食品安全法》中体现在下具体内容:第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第二,食品安全标准制度。制定并且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是真正实现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的前提条件。食品安全标准为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成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依据。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第三,食品安全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第四,食品安全标签制度。食品标签是粘贴在产品外包装上的标识。食品标签提供了食品的内在质量信息、营养信息、时效信息及食用指导信息等,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重要依据。食品标签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食品与标签应当一致。

四、风险分析原则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原则是指的是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根据风险程度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控制或者降低风险并且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保证风险相关各方保持良好的风险交流状态。viii这一原则是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现也是制定食品安全管措施和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风险分析是对人体接触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已知或潜在的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科学评估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性信息来回答关于健康风险的具体问题的评估方法。

1997年4月30日欧盟委员会铁于欧盟食品法的一般原则委员会绿皮书肋欧盟食品法确定了6个基本目标“确保法规主要以科学证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是其中之一。2000年2月12日《欧盟关于食品安全自皮书》,该自皮书在第二章食品安全原则中认为风险分析必须成为食品安全政策的基础欧盟必须把它的食品政策建立在三项风险分析的运用之上:风险评估(科学建议和信息分析)、风险管理(管理与控制)和风险交流同时认为如果合适的话预防原则将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决议中。

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都明确地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探索该原则实现的法律机制,其实质在于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贯彻执行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措施。《食品安全法》首次提出的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从经验监管向科学监管、从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逐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