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汽车教案

汽车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0 13:42: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汽车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汽车教案

第1篇

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车内乘员伤害,除车辆本身的毁损外,主要有两大原因,即乘员被摔出车外,或乘员撞击车内的方向盘、仪表板、挡风玻璃等物体。有鉴于此,汽车厂家在车辆上配备了名为约束性安全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的装置,包括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安全带。

最初的汽车安全带是瑞典人发明的,自本世纪50年代成为别克轿车的标准配置后,美国将安装和使用安全带确定为强制性的联邦法规,由此开始了安全带的大规模普及。当时的安全带仅仅是简单的两点式腰部约束,其约束的松紧程度完全由乘员自行调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当代典型的安全带均采用了带自锁功能的卷收器,同时对肩部和腰部实现约束的三点式设计,安全带本身用强度极大的合成纤维制成。乘员系上安全带后,卷收器自动将其拉紧到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较为舒适的程度,乘员仍能较自由地活动。当车辆紧急制动、正面碰撞或发生翻滚的时候,乘员会使安全带受到快速而猛烈的拉伸,此刻卷收器的自锁功能可在瞬间卡住安全带,使乘员紧贴在座椅上,避免摔出车外或碰撞受伤。当乘员受到的冲击力过大,比如高速正面撞车时,安全带的约束作用会对乘员产生很大的挤压,有可能造成体表淤伤、内脏或骨骼受伤,因此较为先进的设计是在达到一定冲击力的情况下,允许安全带有轻度拉伸,从而减轻挤压,但这必须以车身坚固的结构和充分有效的吸能过程为基础。

安全气囊发明于50年代,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率先在1000辆雪佛莱非洲羚羊牌轿车上批量安装气囊,由此真正开始了安全气囊的实际应用。在汽车行业,这一装置的标准术语叫“辅膨胀式约束系统”,其作用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向气囊控制模块(核心是计算机芯片)发出信号,控制模块对信号进行处理,当它确认车辆发生了碰撞,并且其严重程度已超出了安全带的保护能力时,就会触发释放气囊,使乘员的头胸部直接与较为柔软有弹性的气囊接触,从而尽可能通过缓冲作用减轻伤害,而且这一系列过程会在百分之几秒内完成。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安全气囊的作用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完善。其一,气囊是以爆炸般的速度弹出,如果乘员直接撞击正面弹出的气囊,头胸部会受到严重伤害。实际上国外已多次发生气囊致人死亡的事例;其二,气囊高速弹出时表面温度高达90℃以上,乘员面部与其接触时通常会造成灼伤;其三,气囊弹出后,气囊装置本身以及安装气囊的方向盘、仪表板等,甚至挡风玻璃,都会发生不可修复的损坏,经济损失很大。如果在气囊爆发时乘员未系安全带,未能通过安全带的约束作用降低全身的前冲速度,气囊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将更加可怕。正因为如此,气囊被称为“辅膨胀式约束系统”,也就是说。它是安全带的补充,是在单靠安全带还不足以完全抵御危险的时候发挥保护作用,同时气囊本身的危险性也必须依靠安全带来降低。国外的统计研究证实,在车祸中,70%以上的幸存者是完全依靠安全带。气囊发挥作用的案例不到30%。正因为如此,欧洲车的设计规范均要求气囊只在安全带系好的情况下才可能弹出,而美国的中高档车由于气囊比较先进,一般允许气囊可以在未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弹出。

70年代以来,安全气囊已经发展了四代,改进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确定气囊的最佳爆发时机和提高气囊的爆发速度。在确定爆发时机方面,已经用测定车轮减速度的方法,取代了过去简单确定是否发生碰撞的方法。减速度是衡量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降低的快慢程度。减速度越大,表明车速下降越快,乘员相对于车内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危险性也就越大。决定减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撞击时的车速大小、障碍物的坚固程度和车辆本身的吸能变形能力等,车速越快、障碍物越坚固、车辆吸能变形能力越差。减速度就越大。

在提高爆发速度方面,气囊爆发方式已经由原来的压缩空气爆发改进为炸药与压缩空气相结合的爆发方式。这种方式从碰撞发生、减速度传感器测定数据、气囊控制模块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到气囊完全打开的全过程,所需时间可缩短至约0.02秒。这个0.02秒的涵义就是,在严重的正面撞车中,当乘员的头胸部以极大的冲击力向前撞去时。他将撞上一个已经完全打开、正在迎候他的气囊,而不是一个正在弹出的气囊,气囊将真正使他受到保护,而不是更大的撞击,当然,前提是他系好了安全带。

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营销;案例教学

应用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系统理论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资料,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为基本目的。对于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市场营销学科,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达到联系市场实际,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因此应该积极倡导,有效实施。

1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1案例教学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将企业营销的书面描述即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人企业营销情景现场,探寻企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教学法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它所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因其倡导多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不求唯一答案,不求集合效应,因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3案例教学是互动的教学,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锻炼学生以“当事人”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并在不圆满的条件下作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从而可以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辩论、编写发言提纲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逐步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汽车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2.1.课前准备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主要是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挑选案例一定要严谨。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案例是保证营销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案例分析法中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在挑选案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挑选的案例一定要是近期发生的;其次,挑选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选择国内外知名企业,甚至是本地区企业的典型案例,这样学生对这些企业有所了解,会产生亲切感,更有感染力。最后,挑选的案例要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思想、理论、原理、方法、观点。

选择的案例主要有三种类型:(1)简单案例,即只包含一、二个知识点的案例,每次由一名学生在三、五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案例或教师提出一个简单案例,如“宝洁公司品牌营销”或“蒙牛安全生产24小时直播”等,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实际问题与理论充分结合;(2)专题案例分析,即包含一个基本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的题目都十分具体。例如“公司定价时考虑那些因素”或“公司‘十一’促销方案分析”等,学生不但要对案例中提出的产品与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还要对目标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些产品进行市场分析;(3)问题案例,即主要针对某项或某方面的营销活动案例。案例有两个基本来源:本土案例和外国案例,这类案例主要内容包括营销活动及存在问题的背景叙述和相关因素提示等部分。

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就必须掌握大量案例,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获取案例的途径包括收集案例和编写案例。这些案例及相关资料,一般可要求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以备在课堂上分析讨论时运用。

2.2.课堂实施在案例分析课上,教师始终扮演的是经验丰富的“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纯粹的“教师”角色。在案例分析课上,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一般不轻易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有效地控制好讨论的主题跟节奏。“案例分析法”给学生提供一种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战演习的机会,每一位同学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实践证明,由于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和特点,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2.3.课后检验对于每一次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及时地检验,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该具备的技能。我们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以检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的程度。作业题的布置一般联系实际,并把侧重点放在对基础理论的理解程度的测试上。

3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要发挥好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营销教学中的作用,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3.1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成功实践案例教学的关键

在案例教学中强调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师生之间进行密切沟通与共同探讨,因而教学组织的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生的观点〕在案例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做好案例教学准备,认真组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井得出结论,学生则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和教师争论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思索,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2.鼓励创新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这是好事,教师要加以鼓励,而不应对学生设定框框,更不能否定学生加以批评。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教和学的过程。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结合理论学习,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3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搞好市场营销学教学的首要环节。开展案例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市场营销学的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或编写案例。案例本身应以教学改革及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点,在整体框架上尊重课程体系及课堂教学规律,其内容及授课顺序应与课堂教学同步。案例选择上应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企业公司组织所作的客观调查,应具针对性和全面性。在案例内容编撰及问题设定下,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吴宪和:《市场营销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宋小敏:《市场营销案例实例与评析》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3]屈云波:《营销战略策划》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4]陈建平等:《企划与企划书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维护教学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127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汽车维护课程,汽车维护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汽车企业的需求,同时也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性的需求。汽车维护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融入安全管理的理念,让学生将安全管理的理念牢记于心,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安全的基础。

一、汽车维护教学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使得汽车在性能提高的基础上,故障率明显降低,对于汽车的售后来说,一般就是对汽车进行维护。汽车维修岗位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必须是精通。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实习的最基础工作就是进行汽车维护,这也是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汽车维护涉及的知识内容和工作环节比较多,也很复杂,学生不仅要考虑到汽车维护过程中的车辆安全问题,还要考虑到自身的人身安全问题。学生如果连汽车维护过程中的安全工作都做不好,那么其对汽车维护工作岗位的专业性和适应性也就很难让企业和消费者满意,这会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中职汽车维护教学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一)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操作规范中

当前的汽车维修企业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维修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对轮胎的螺栓进行紧固时,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进行紧固,不使用扭力扳手,也没有将其固定到规定的力矩,就容易造成螺栓过松或是过紧。再比如,在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更换时,在用压缩空气清洁空滤壳体内部时,企业对空滤后的进气道一般不会用布填堵住,这样进气道就存在有灰尘和其他异物吹进的危险。这些不规范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出其危害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这样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会涉及人身安全的操作问题,教师应在操作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尽量避免出现损坏设备和人身伤害的情况。比如在将制动钳下螺栓拆卸下来时,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防止学生出现被制动底板划伤手的情况。所以,在汽车维护教学中重点突出规范化操作,能有效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汽车维护的流程安排中

教师在汽车维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清楚正确的操作规范和操作项目,同时还应让学生在不违反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对操作流程进行合理的编排,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操作安全度,同时便于学生记忆。比如,丰田技术员在检查七工位发动机起动的过程中,因为该操作都是在发动机舱内部完成的,按照丰田的维护作业工单,应先检查发动机舱内左部再检查右部,先检查前部再检查后部。这样的顺序显得较为凌乱,容易出现遗漏的作业检查项目,留下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记忆。教师可以根据这种情况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小组讨论后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本组认为的最为合理的操作流程。各小组都讲述完后再进行总结。经过这样的优化处理,可以将作业的顺序进行一定的调整,先做需要更换的工位,即先加入机油,然后再把空气滤清器更换掉,再顺着汽车右侧沿着逆时针方向转一圈检查。这样就可以轻松完成所有的检查项目,不仅做到重点突出,同时还提高了安全度,并方便了学生记忆。其他工位的流程也可以通过这样方式来进行优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中

第4篇

(汽车安全驾驶经验交流)作者:清风靓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拥有量在快速增长,成活节奏步伐加快的同时,您是否还记得:“十次事故九次快、一次不快是意外”这一通俗的安全行车警示语?职业驾驶员以及拥有私家车的非职业机动车驾驶人员恐怕都耳听能详、听烦了,但是,由于超速行驶而造成巨大损失、付出血的代价的交通事故依然不断发生。仅20__年的5月1日至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449起,造成1280人死亡。“五一”期间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7起,造成57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2.5%;死亡人数上升9.6%。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起,造成33人死亡,事故起数与去年同期持平,死亡人数增加13人。这还不包括责任明确未立案简易协商处理的轻微事故。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作为驾驶员的您以及汽车驾驶人员的挚友亲朋,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们辽河油田厂区分布广泛,生产区域大多是城乡接合部、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多变。

在这里,我就如何保证安全行车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向朋友们推荐一条安全行车公式:安全=中速+忍让+维护

第一点:我来谈谈“中速行驶”在安全行车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汽车高速行驶所带来的有关安全性的重大影响以及弊端

一、超速行驶对安全的影响

超速行驶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这种不顾情况盲目开快车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

汽车超速行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超速行驶形成冲突点和交织点的机会增多

超速行驶的汽车要经常超越正常中速行驶的车辆,如果在公路上车辆流量较多,势必经常处于跟车和加速超车的状态。每超越一辆同方向行驶的汽车,在公路上就要增加一个交织点,每次超车按15-20秒计算,若干分钟内就可连续超越几十辆次,这样就可出现数十个交织点。超车时超越的汽车一般都占据在中线行驶,有些窄路还可能会到道路的左边,超越的车辆越多,占据中线的机会也越多。与交会车辆形成的冲突点也越多。再从行驶间距上考虑,车速越快,车距应该加大,而超车时车距反而在不断减小,常常处于20米内的距离。从以上几种情况分析,汽车超速行驶很容易发生事故。

(2)超速行驶会破坏操纵性和稳定性

车速过快,汽车转向时的离心力增加,使汽车所受的横向力加大。影响汽车离心力的因素虽很多,但车速的影响是主要的,离心力是随着车速的平方关系而增加的。同一辆汽车,转弯半径相同,而车速不同时的离心力变化就不一样。

如:汽车沿固定半径等速转弯时,从时速40公里增加到60公里,离心力就会增加到原来的2.25倍;若由时速40公里增加到时速80公里时,离心力就会增加到原来的4倍。汽车转弯时出现的横向翻车和侧滑,主要是较大的横向力作用的结果。在较大的横向力作用下,有时使车轮离开正常行驶线路,跑到沟里,有时使汽车发生侧滑,遇到障碍物或直接滑到沟里而造成翻车事故,因此,超速行往往使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

(3)超速行驶扩大了制动非安全区

汽车的制动过程是人为地增加行驶阻力,强制克服惯性力,从而迫使汽车停止行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时间内,汽车所行驶过的距离,称为汽车制动非安全区。

汽车制动非安全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附着力,最大制动摩擦力等。汽车制动时的初始速度,对制动非安全区的影响很大。因为,超速行驶,必然大大地延长制动距离,使制动非安全区扩大,降低汽车的安全性能。

(4)超速行驶会增加冲击力

汽车肇事的瞬时间要表现出较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的大小与汽车行驶的速度成正比。车速增加一倍,冲击力加大一倍。冲击力越大,破坏就越严重。如果冲击力较小,破坏性也就会小。因此从汽车冲击力来分析,超速行车的事故,造成的破坏程度是非常严重的。

(5)超速行驶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

视觉是收集车辆交通状况,道路状况以及外界干涉的情报机关。驾驶员通过视觉从外界获得80%以上的情报,以此支配驾驶员进行正确、迅速地驾驶操作。因此视觉对安全驾驶极为重要。

与交通密切相关的视觉特性,有视力和视野两种。

所谓视力,是指视觉的灵敏程度。

视野,是指眼球固定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驾驶员集中精力超速行驶时,因车速升高视力下降,视野变窄。容易发生事故。

据研究表明:引起驾驶员视力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汽车在行驶时,驾驶员与道路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人眼分辨物体的最小距离发生变化。相对运动速度增大。人眼分辨物体的最小距离也增大。

以驾驶员辨认道路标志为例:当汽车行驶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时,驾驶员的视力比静止状态时衰减11.4%,汽车行驶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时,驾驶员的视力比静止状态时衰减34%。引起驾驶员视野变窄的原因是由于车速的增加,驾驶员视点移至远方,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缩小。

实验证明:

当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时,驾驶员注视点在车前约180米,可视范围为95度;

当车速为每小时70公里时,驾驶员注视点在车前约360米,可视范围为65度;

当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时,驾驶员注视点在车前约600米,可视范围为40度。

因此车速越高,驾驶员越注视远方,视野越窄;车速越高,驾驶员越看不清近处的景物。

(6)、超过轮胎规定的安全行驶车速,将导致轮胎温升过快、轮胎过热,势必引起轮胎内部结构的早期损坏,严重时将产生爆胎现象。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了解以及多年来的驾驶工作也使我深刻认识到中速行驶在保障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这也就是养成中速行驶良好习惯的必要性。也是构成安全行车的重要行为因素之一。

第二点,我来谈谈“忍让”在安全行车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驾驶性格在交通安全中的必要性。

作为职业汽车驾驶员和拥有私家汽车的驾驶人所驾驶的车辆是道路交通的强者,在参与交通活动中责任重大。在交通事故中90%以上是由于人的因素(人为过失)所造成的,其中属驾驶员责任占70%以上有相当一部分是车辆驾驶人员“缺德”(即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所致。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特征如以下几方面:一、缺乏良好的公民道德,对国家和人民群众以及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缺乏安全意识而发生事故。二、盲目骄傲自满,开英雄车、斗气车、带病车、霸道抢行,冒险行驶。三、法制观念淡薄,无视交通法规,闯红灯,乱占道,超速行驶,酒后驾驶,乱停乱放;四、不良的驾驶作风,如:临近行人突然鸣笛、不顾他人安危挤靠非机动车、强行转弯、强超强会、遇有车辆超越故意不让甚至加速行驶、夜间行车不按规定变换灯光等行为。综上

所述,驾驶员道德培养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车辆驾驶人员的“缺德”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惨痛的交通事故。多年以来,我始终坚信:“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忍一时风平浪静,停一步海阔天空”的观点。并且在行车当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养成文明行车,礼让三先的好习惯。有时候往往就因为争抢这一秒之差就有可能酿成悲剧,忍让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谦让;以一种对自己和亲人负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始终做到用“忍让”去对待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冲动斗气等不良心态,养成并做到:“你争我让、你抢我停、你快我慢、你超我让、遵章守法”文明行车的好习惯。在心理上极大的提高了安全行车的心理保障。

第三点:我来谈谈“汽车维护保养工作”在安全行车中的重要性

汽车维护(汽车保养)是指为了维持汽车完好的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其目的是满足汽车上路行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机件的早期磨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无论是职业驾驶员还是其它私有车辆的驾驶人员都要熟悉和掌握汽车的维护保养制度与相关的技术规范。汽车的维护可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而日常维护尤为重要,其中心内容就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性能检查。主要应做好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以及各部机件连接和紧固情况;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漏尘;保持车容整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记得我师傅潘亚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对待所驾驶的车辆,要精心的呵护,你糊弄它,他就会糊弄你!”。虽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折射出了深刻的道理。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认真做好汽车的维护保养保障了汽车始终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减少了机件的早期磨损,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把因车辆技术状况所导致交通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有很多情况是因为没有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没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没有精心的保养和进行及时维修导致因机械故障而造成交通事故和机械的发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由于转向传动机构松旷、断脱,引发生行驶方向失控而造成的各种事故就是没有做好维护保养的结果。哪怕是哪个信号灯不亮的故障没有及时排除或没有及时发现都会造成不该发生的事故。

第5篇

根据矿作业计划安排,对-980一节行人暗斜井施工75KW绞车基础一处。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区队应严格按照本措施进行施工。

一、现场基本情况

1、-980一节行人暗斜井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宽4.0m、墙高2.0m,巷道坡度-18°。

2、-980一节行人暗斜井内铺设有30kg铁路,施工地点下段安装有风机、电器线路、电器开关等设备。

3、-980一节行人暗斜井内无煤尘、瓦斯及其它可燃物积聚。

4、绞车基础施工位置:导线点YJ213处道岔岔尖向上山方向22.8m(现场位置已由矿技术科标定)。

附图1:-980一节行人暗斜井绞车基础施工平面位置图

二、技术参数

(一)绞车基础挖掘

1、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中腰线、轴中心线进行挖掘,确保绞车基础坑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已标定绞车基础坑轴中心线、轮廓线,提升中心线为现巷道内铺设的轨道中心线。

2、绞车基础坑段首先落底处理现巷道底板,将巷道底板落平,落底长3.5m、宽2.21m。

3、绞车基础坑净规格为:长2.44m、宽2.21m、深0.8m。

4、现场标定腰线铅垂方向下2m为绞车基础平台处净底板,地坪厚度0.1m,腰线下2.8m为绞车基础坑荒底板。

5、绞车预留孔规格150×150mm,孔深700mm,预留孔共计11个(预留孔相对位置见附图)。

附图2:-980一节行人暗斜井绞车基础施工平、剖面图

(二)绞车基础支护

1、绞车基础坑挖掘结束后首先核对基础坑尺寸是否合格,基础坑规格合格后对基础坑四壁及底部进行锚网支护,锚杆采用Φ20×2200mm全螺纹钢锚杆,间排距800×800mm,每根锚杆使用2支MSK2850锚固剂,锚杆托盘规格150×150×12mm。

2、钢筋网采用φ6mm钢筋焊制,规格为1000×2000mm,网格100×100mm。钢筋网之间要弯钩连接,弯钩长度不小于50mm,并180°闭合。

附图3:-980一节行人暗斜井绞车基础坑支护平、剖面图

(三)绞车基础浇筑

1、绞车基础浇筑应严格按照中腰线、轴中心线、设计尺寸施工。

2、预留孔预埋件采用木板制作木盒子或Φ159无缝钢管。

3、绞车基础一次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采用PS32.5矿渣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粒纯净河砂,粒径20~40mm纯净碎石。重量配合比为水泥:砂(纯净中粒河砂):石子(粒径20~40mm)= 1:1.88:2.42,水灰比0.48。施工现场必须采用量斗严格按配合比拌料并准备一个50kg容量的水桶,每2袋水泥、1.1斗沙、1.8斗石子、48Kg水,量斗规格0.5×0.5×0.5m。

4、基础浇筑结束后对落底区域内打设地坪,混凝土强度C20,配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2:2(重量比)。

三、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绞车基础坑挖掘施工方法

1、绞车基础坑采用风镐、手镐、铁锨、铁锤等进行挖掘施工。施工时对现场开关、电缆、风机等设施进行有效保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块、矸石采用人工装车后通过-980一节行人暗斜井运至中部车场。

2、绞车基础坑挖掘中够支护间排距时,必须及时对基础坑四壁进行锚网支护,严禁空帮继续向下挖掘。

3、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基础坑四周进行检查,将四周杂物、矸石进行清理,防止大块矸石向下滚落。

4、落底施工时必须及时对悬空的轨道打木垛加固,确保提升运输安全。

(二)绞车基础浇筑施工方法

1、严格按照矿技术部门给定的基础位置、轴中心线进行施工。首先尺量检查基础荒断面尺寸及锚网支护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先整改,自验合格后申请矿技术科验收,经矿技术科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2、现场使用人工拌料,拌料地点位于绞车基础施工处。

3、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模板支设情况、清理干净基础坑内所有浮矸等杂物,检查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件位置要拉线进行找准、找平。模板必须采用牢固可靠的方式固定,并在浇筑的过程中仔细检查模板,防止跑模、跑浆、漏浆。

4、混凝土基础由下向上分层浇筑,每层厚300mm,每层必须用振动棒振捣1~2分钟使混凝土表面出现一层薄浆后方可继续浇筑工作。浇筑到预留孔位置时,要先浇筑100~200mm厚混凝土把预留孔盒子固定住,防止位移,且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检查预留孔盒子位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浇筑基础完成后要再次检查预留孔盒子和预埋件位置。

四、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前应检查施工范围内巷道顶板及支护情况,发现危及安全的隐患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每班交接班后必须对施工区域内进行敲帮问顶。

2、应准备好足量的适应现场施工条件的材料,运到施工地点,且堆放整齐;准备好长柄工具,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将施工工器具运到施工地点并排放整齐。

3、按规定要求连接好压风供水管路。

4、施工工具:

(1)落底施工工具G7(G10)风镐、手镐、铁锨、铁锤。

(2)打眼工具:采用7655型风钻配合Φ32mm柱齿钻头、B22中空钻杆打眼。

(3)安装及检测设备:风动扳手, MLK-20.0型锚杆拉力计,锚杆角度仪。

(4)浇筑时设备配置:选用风动振动器2台,1台工作,1台备用,振动棒不少于6条。

五、工程质量要求

1、基础荒断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时要使基础充分灌浆,防止出现孔洞。支设模板要,拉好工程线,按线施工。地脚螺栓孔内严禁混入砼块或其它矸石等杂物。

2、碹骨固定要牢固,固定螺母要上紧备实,碹骨不得摇晃。模板要支撑固定牢固可靠,不得跑模;模板的接缝不得跑浆;模板面要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突起。

3、浇筑混凝土墙体前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四周岩壁,冲洗下来的碎碴、岩粉必须清理干净。

4、浇筑混凝土时,水泥选用PS32.5矿渣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前要对所用水泥按要求做抗压强度试验,达不到标号要求的不能使用,禁止使用受潮硬化变质的水泥。粗骨料选用粒径20~40mm的石子,细骨料选用纯净中粒河砂,石子在使用前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水为高压清洁水,严禁使用污水。

5、绞车基础选用等级强度为C30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要进行配比试验和试块检验。配制混凝土时采用专用量具进行计量,并严格按配比配制混凝土,特别是控制用水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6、在整个工程的浇筑过程中要连续施工,不得随意中断浇筑,若遇特殊情况出现停工超过24小时,再浇筑前必须先用尖镐凿出麻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砌体表面,先浇筑一层稀水泥砂浆后再按原配比浇筑混凝土。为避免施工缝导水,必须加强振捣。

7、使用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每班应固定专人操作。混凝土一次浇筑厚度为300mm左右,底部和中部用垂直振捣法,顶部用斜向振捣法,振捣器插入点间距为300×300mm。振捣以表面出现浆液且发生表面波动为止。

8、混凝土振捣时要保证震动棒上下抽动,震动均匀,当混凝土表面平坦呈现浮浆不再下沉时,应将震动棒慢慢拔出,拔时应使插孔周围混凝土受到振捣而将插孔填满,防止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现场要备有一台风动震动棒。

9、现场严格按照中线、腰线、轴中心线进行施工。

10、浇筑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浇筑预埋件。施工完毕后由施工方取出模盒。

11、支护基础坑所打设锚杆质量要求:

(1)锚杆锚固力≥105KN;

(2)锚杆扭矩≥120N·m;

(3)锚杆外露长度30~50mm;

(4)锚杆角度不小于85°。

六、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一个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地点时及工作过程中,必须经常认真地用长度适宜的铁质长柄工具敲帮问顶,发现不安全因素,处理安全后,方可工作。各工种必须带全工具上岗,严禁冒险作业。

(二)运输管理

1、人工推车时,要观前顾后,观察矿车与周围的安全间隙,人员在矿车后推车,遇行人、拐弯时要放慢车速度并大声喊叫,通知前方人员闪开。

2、人力推车一次只准推一个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推车时,必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硐室出口时,都必须发出呼喊警号。

3、严禁扒车和放飞车。

4、多人同向推车时,两矿车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推车人不得蹬车,要戴好矿灯,不准低头,两眼时刻注意前方。

5、当矿车掉道时,要用人力复轨,复轨前,观察前后是否有正在运行的车辆,如果有,必须停止运行,并用木楔掩住,再进行复轨工作。复轨时,采用“杠杆法”,杠杆采用12#工字钢或22kg/m的铁路;复轨时,将工字钢或铁路一端伸入矿车的一端不少于200mm,并在其下面垫上枕木和木板,把矿车橇起并慢慢移动工字钢或铁路,使矿车复轨。复轨人员在另一端压杠杆时,必须在杠杆的一侧,用力一致并叫应好,防止杠杆反弹伤人,复轨人员不得少于2人。

(三)其它

1、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由区队技术员传达到每一个施工人员,学习完毕后方可准予参加施工,确保每名施工人员都明白施工工序、方法和质量要求。

2、施工前必须在拌料地点回风侧安装一道防尘水幕并保证水幕可以全段面覆盖进行风流净化,拌料时必须开启防尘水幕。

3、每次接班后,必须由班长对施工环境周围、施工设备等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让工人进入现场施工,施工中要不断观察周围环境变化情况,如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立即进行处理。

4、使用压风作动力的风镐,风管必须绑扎牢固,以防甩脱伤人。处理堵管时必须停电、停压风并安安排专人看守,待处理结束才能送风恢复工作。

5、所有特殊工种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三大操作规程之规定。

6、模板连接要牢靠,碹骨拉杆要牢固,防止浇筑时跑模变形,间隙过大处要用竹片进行封堵,防止跑浆,出现蜂窝麻面。

7、浇筑时要及时振动,混凝土要出浆,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8、装、卸及多人抬放物件时,必须相互叫应好,以防伤人。抬运物件,后端人员应先上肩,以便后端人员能注视前端人员上肩过程,万一前端人员上肩过程中有所闪失,后端人员能及时闪避;同理,下放物件,应先帮助前端人员放下,再帮助后端人员放下。

9、卸料时,各类材料要分类存放整齐。

10、浇筑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拌料。必须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11、浇筑前要按中腰线、轴中心线检查设计断面,支设模板。浇筑前要排净积水,清理干净浮矸。支设模板要严格按中腰线施工,固定牢固,浇注砼时要随浇注随捣固,随时对模板加固。支模前,必须保证模板表面平整、无变形、表面无残留混凝土。铁模板每次使用前应涂机油。

12、作业前,风、水管等必须摆设整齐,接头连接牢固,无跑风漏水现象。施工中,要随时检查风水管的连接情况,如有松动必须及时上紧,防止风管脱节伤人。

13、浇注至预留孔位置时停止浇注,安放模盒。模盒根据现场轴中心线、提升中心线定位,浇筑时经常检查有无偏差。

14、基础浇注至上平面后用抹子抹平表面,不得出现高低不平现象。

15、混凝土浇筑完毕要及时洒水养护,每班要进行洒水养护基础,至少养护7天。7天以后每天洒水一次,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第6篇

汽车驾驶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安全第一、珍爱生命”是从事这一职业的宗旨。但由于世俗的目光和社会的偏见,许多人都认为职业技术学校条件差、管理更差。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容易学坏,而且学不到真技术,去职业技术学校读书没有出息。因此,成绩好的学生都不愿意去职业技术学校读书,已经到职业技术学校读书的学生们也普遍都有这种心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随随便便、应付了事。尤其是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差,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对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来说,只是一种好玩的游戏而已,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注重安全驾驶,随随便便,不在乎自己的驾驶操作技术水平进步与否。有些学生平时看惯了自己的长辈开车,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轮到自己开车时,在同学面前为了表现自己的胆子大和能力强,常加大油门开快车、使用紧急制动停车、猛打猛回方向盘等,这样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汽车驾驶操作指导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驾驶常识的教育,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并将安全意识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方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 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低素质的教师是很难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实习指导老师有很多是从生产一线过来的,他们的专业功底扎实、技术过硬,但教育教学水平差,不懂得如何组织好教育教学工作。另外一部分教师是刚从学校出来的,他们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差,有很多操作做不好。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尤其是汽车驾驶教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汽车驾驶操作指导老师,应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驾驶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学习,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自己的思想意识、道德风貌、言谈举止感染和影响学生,这样才能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驾驶知识的灌输

有人认为学生学习汽车驾驶不是为了考证,只是在训练场内学习,不上路,不用学习太多的安全知识,以免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学生不同于成年人,对他们采用的教育方式方法亦不同。不仅要对他们进行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驾驶常识的教育,还要利用多媒体并结合交通案例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指出哪些交通事故是由于忽视哪方面因素、违反哪些交通法规而引起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还利用模拟机进行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其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

三 在实习操作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

实习操作是学生获得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加以指导。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和文化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驾驶技术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有些学生对某些动作总做不好,易产生厌学情绪。对这些学生不能用命令的口气教训他们,更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应当耐心讲解操作要领,必要时可反复示范,并讲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这样操作易出现什么安全事故。如果只管保证安全而不对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加以指导,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如在换挡操作练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习惯用眼睛去看变速杆,有些会用力去推、拉变速杆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讲解:在换挡时用眼睛去看变速杆,眼睛就顾不及方向;换挡时若用力过猛易使精力集中在变速杆上,易使方向跑偏。还有一些学生,开车时总看发动机罩前面的路,行驶时方向盘不停地修正,车辆行驶不平稳。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将目光放远些,车辆行驶方向不稳的现象就能得到克服。在行驶过程中,如果方向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事故。同时,教师还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给予他们鼓励、少批评指责,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时教师一句简单的表扬话语,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认可而产生一种成功感,激发他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学习驾驶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操作步骤,教师都要对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在无任何安全事故的条件下完成教学任务。

四 客观、公正地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掌握驾驶技术程度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它必须是客观的、公正的。在每一次操作结束后,教师都要对本次课的教学情况进行讲评,指出好的方面与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填写实习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实习报告及其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掌握操作技术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面貌

第7篇

一、课前准备

(一)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

合适的案例是为了达到其教学目的,要求具备典型性,与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中,案例应该来源于实际,具有真实可靠性,且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为保证案例的可操作性,任课教师必须深入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等场所收集教学相关的汽车故障案例,走访询问客户的用车感受,得到整个流程的真实情景,从而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投入其中去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

(二)案例的引入

在学习汽车常用工作液的使用时,笔者引入这么一个案例:一辆某进口品牌四轮驱动SUV越野汽车,在拐弯路段因车速过快,刹车失灵,致使转向不足,撞到路边树上,车辆前部及右侧车身严重受损,所幸人员只是轻伤。将车拖回修理厂后,对制动系统零部件进行检查,发现除了制动液不合格外,其他部件正常。询问车主是否定期更换制动液,车主说前不久开车到外地因手刹灯亮了,就随便在一个路边店买了一瓶制动液,只更换了储液罐内的制动液,后因事情繁忙便没有进一步处理。车主还从后备箱拿出了半瓶用剩的制动液。

(三)案例讨论

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要巧妙和恰当,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展开讨论,并且取得满意的结果。根据所述案例,笔者设计以下问题:①制动液能不能混用?请说明原因。②制动液的更换周期多久?③制动液的更换能不能随便找人操作?有什么要求?④如果你是车主,跑长途前在常用工作液上你会做哪些准备?上面提出的问题是根据制动液使用情况设计的,也与汽车保养密切相关,能立刻激起学生想要探讨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再引申出不适当使用制动液会引发什么故障,该如何处理;汽车上其他常用工作液还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由此激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认真思考,从而掌握汽车常用工作液的使用要求等知识,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一开始简单问题使学生尽快进入讨论主题,学生能轻松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继续探讨的信心;再层层递进,慢慢还原复杂、真实的案例,让他们在讨论和推理中把问题解决,自然而然地掌握技能。

(四)对案例法实施存在问题的预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正题”发展,防止学生讨论时出现“跑题”现象,但也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避免把课堂变成讲座。比如,学生没有驾车经历,无法讨论跑长途前常用工作液上要做哪些保养,反而讨论起长途去哪里旅游。此时,教师从机油、变速箱油、转向助力油、制动液等各种油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内,对液面过低是否需要及时添加来提醒学生,把他们拉回讨论的正轨。也可再引入一个小案例:如果常用液体有小渗漏,在长途或高速行驶中,会造成什么后果?该如何解决部件渗漏?怎么样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准备好评价记录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改进。

二、课堂应用

(一)引导讨论

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汽车制动液故障好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探讨学习,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参与讨论。在课堂实施时,按照4S店汽车接待流程,教师指定一位学生扮演车主,一位学生作为维修接待,把如何接待,怎么询问车主讲诉其车子的故障,如何建议保养与维护表演一遍,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带动讨论组的气氛。

(二)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整节课的精华,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会使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具体案例,鼓励学生大胆推测,踊跃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本课中提出如果你是车主,在跑长途前常用工作液上你会做哪些准备?让学生根据不同车型不一样使用年限发挥不一样的见解。再根据学生讨论出来的信息,每组选2人作为代表发言,而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可补充。同时,作为教师,要控制好时间,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围绕着课堂知识讨论,协助学生按时找出问题的答案。但是当课堂出现冷场时,教师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提一些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讨论。

(三)课堂总结

讨论课结束前,应对整个讨论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生把讨论的问题及答案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归纳,反映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教师总结,让学生获取系统的知识,并对整个讨论环节中的亮点进行鼓励表扬,出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树立学生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总结让所有学生都懂得汽车各工作液的使用要求及如果发生小渗漏的解决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到检查轮胎胎压、轮胎花纹等,更有学生提到用汽车故障诊断仪对全车进行一次大检查,找出故障点再对症下药。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效果

第8篇

【关键词】汽车音响;按键;导电橡胶;设计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音响产品正在演变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汽车关键的设备,汽车音响对于汽车整体品质以及用户体验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汽车音响的按键设计,将汽车音响的按键与面板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保证按键手感良好,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觉非常舒适,因此汽车音响按键的合理分布和设计对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作用。汽车音响中的按键设计尤为重要,特别是导电橡胶键的设计,要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比如弹力过大,操作费力;弹力过小,出现塌陷,手感差,寿命短、功能失效等缺陷。

二、导电橡胶按键的结构设计

在汽车音响按键结构设计中,为了保证按键的平稳以及到达按键操作力的要求,一般通过两颗导电橡胶按键和塑胶按键组合,其中塑胶按键为硬塑胶制成,用于操作,导电橡胶键用于弹力和导电部件,如图1所示。对于汽车音响中导电橡胶按键的结构设计,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主要的结构设计要素,包括外形尺寸、行程、回弹壁、导电盘、排气槽、与塑胶按键的预压量、定位。

(一)导电橡胶按键的外形结构尺寸设计如图2所示。

1、B为橡胶斜壁下圆的宽度,一般比A大2.0mm至2.5mm。2、C为两个橡胶斜壁下圆之间的距离,最小值为1.0mm。3、D为定位孔到橡胶斜壁边缘的距离,最小为1.0mm或者更多。4、E为定位孔的直径,最小直径为2.0mm。5、R为键顶顶部边缘最小半径为0.2mm。6、H为导电胶按键连体片的厚度,一般取1.0mm或者1.2mm

(二)导电橡胶按键的行程设计

按键的行程为导电橡胶按键的碳粒表面到PCB的距离,按键的行程设计需要考虑其可靠性,手感以及速度,汽车音响中到导电橡胶按键的行程设计一般取1.00mm~1.30mm。如果行程设计过大,会导致按键手感不好,按键操作慢;如果行程设计过小,会降低按键的可靠性,手感不良,还会导致误操作等现象。

(三)导电橡胶按键的回弹壁设计

按键在按动和复位过程中要求有良好的手感,无阻、滞、涩的感觉,所以在设计按键回弹壁时,需要考虑按键的手感,按键的寿命以及回弹力大小等,按键的回弹力主要与按键回弹壁的角度、厚度和材料的硬度有关,回弹壁角度的设计一般为45?~60?,通常取50?;壁厚根据回弹力的要求,一般设计按键的壁厚为0.2mm~0.3mm,为保证按键的强度,壁厚不适宜小于0.2mm,同时壁厚也不适宜超过0.3mm,壁厚过大会导致按键力过大而影响手感;材料的硬度一般取50?~60?

(四)导电橡胶按键的导电盘设计

按键导电盘的设计,其结构一般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如图3所示。其导电面工艺通常为:(1)导电碳粒和硅橡胶成型在一起;(2)在硅橡胶面丝印导电油墨。圆形导电盘一般是导电碳粒和硅橡胶成型在一起,其优点为附着性好,电阻小;但是受到碳点尺寸及形式的限制,碳点尺寸规格一般有:?2、?2.5、?3、?3.5、?4、?4.5、?5、?6、?7、?8.0。在汽车音响导电橡胶按键中通常取?2.5或?3,碳粒厚度一般取0.5~0.6mm,厚度偏小会使电阻偏高。方形和椭圆形导电盘一般适用于丝印导电油墨,尺寸不受限制,但是其电阻值较大,同时导电油墨易脱落。因此在设计按键导电盘时一般优先考虑采用圆形盘,其直径需大于或等于2.0mm。

(五)排气槽的设计

导电橡胶按键与PCB板组装配合后,按键回弹部分的圆锥体就会和PCB板形成一个真空室,如果导电胶按键底部未开排气槽,那么按键空腔内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引起按键无法回弹。因此按键底部需开排气槽,按键才能够运动自如,同时还能够改善成型特征,减小成型后产品的变形。排气槽设计一般为宽2.0mm,深为0.3mm。

(六)导电橡胶键与塑胶按键的预压量的设计

在设计导电橡胶按键时,必须考虑其与塑胶按键配合的预压量,即导电橡胶受压部位的高度必须大于塑胶按键与PCB板的距离,以使按键在常态时不至于晃动。预压量需合理设计,若预压量过大会导致行程偏小,按键手感不良;预压量(下转301页)(上接299页)过小,按键晃动,异响,手感不良。预压量的设计一般取0.2mm。

(七)导电橡胶按键的定位设计

导电胶按键的定位设计,一般常用的有两种方式:1、采用拉脚固定。将按键的拉脚拉入PCB板的定位孔中进行固定,拉脚与PCB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一般过盈量取单边0.15mm,拉脚过盈部分高度取2.0mm,如图4所示。2、采用柱子固定。将导电胶按键的定位孔装入塑胶面板的定位柱,用PCB板将导电橡胶按键压在塑胶面板上。导电橡胶按键上的定位孔直径?A大于或等于2.0mm,与塑胶面板定位柱子的配合采取间隙配合,一般取单边间隙0.15mm,PCB板相应位置冲孔与定位柱子也采用间隙配合,一般取单边间隙0.25mm或以上,如图5所示。

三、结束语

汽车音响导电橡胶按键作为输入和操作的关键部件,其结构设计对产品的整体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需要设计者充分了解其结构设计要素,认真分析,并结合具体产品的结构设计特点和要求,在科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才能设计出一个操作舒适可靠、低成本的导电橡胶按键,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文英.橡胶加工工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霍玉云.橡胶制品设计与制造[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林荣德.产品结构设计务实[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