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5 07:54: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理财投资分析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人力资本必须经过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有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文是从个人的角度,从经济学和财务学的视角来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的两方面的决策,并提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投资收益率的风险因素,试图比较全面地分析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风险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最初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研究美国经济中物质资本存量与产出差距在不断加大,出现巨额余值时使用,并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及以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在随后的近半个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牢固树立起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产”的理念,并掀起了人力资本研究的热潮。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体现了个体或群体的知识、技术、能力等,并能够为其带来长期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资本化了的人力资源。马克思曾指出,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人力资本既然属于资本化形态,当然就不例外了。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希望能在将来获得回报(如通过增加收入或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本文主要讨论通过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形成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问题。
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一)、是否继续投资的决策: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而有必要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下图显示了学校教育投资的可能分析。一个人面临两种选择:需要S年全日制学校教育,在完成后如果就业,会有年收Ws,直到退休年龄,比如65岁。更一般地说,年龄T。学校教育有直接成本如学费、书本费等K。另一选择是不接受学校教育,直接工作,可赚得工资W0,(从决策开始到退休年龄T)。
这里有一个假设前提:没有能力限制,没有退学风险,收入在整个工作年限内不变。工作经验与决策无关,没有失业风险(见图1)。
假设投资成本(或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K和机会成本W0(可能赚得的工资)。而放弃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是成本中较大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中整个生命周期贴现收入,选择贴现收入较高的方案。我们还可以将不接受学校教育的收入从接受教育的收入中减去,如果结果为正,可以预测该个体会选择投资于学校教育。在第一个S年,每年的差距为-K-W0,
该个体必须付出学费和书本费等K,并且不能享有收入W0,因此,每年的W0为机会成本,即由于选择了教育而放弃的收入。W0+K为每年的投资成本。从整个生命周期看,贴现后收入为图中的B+C,在S年之后,两种收入流改变:获取Ws(超过不接受教育的收入W0)。差额Ws-W0为教育带来的利得。较高的年收入是由于学校教育。同样考虑折现,可以发现贡献于整个生命周期的收益差额为A。
如果由教育决策带来的终生净收入为正数,或所得利益(Ws-W0,从年龄S到年龄T,贴现后)大于投资成本(W0+K,从年龄0到年龄S,贴现后),那么该个体会选择学校教育。如果人们可以以市场同期利率进行借贷,则该市场利率为折现率。
这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有以下几个结论: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参加学校教育的人数会增加(虽然每种条件的影响大小可能不同):(1)未来收益增加,即工资奖金对那些已经完成其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增加了。(2)直接教育成本减少,比如学校降低学费或政府增加教育补贴。(3)贴现率降低。由于未来工资收益相对于以前工作阶段中的成本增加了,或者说对那些着眼于未来利益而非当前利益的人来说,贴现率较低会使人们倾向于学校教育。(4)教育筹资变得容易。如银行更愿意贷款并且降低利率甚至提供免费的奖学金。
进一步分析,如果给定受教育的年数,与工资增加Ws-W0相对应的年回报率(学校教育的回报率)是投资决策中必须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每增加一年的教育会产生一定收入百分比的增长,这个增长的百分比则是教育的回报(Mincer,1974)。为了计算它,理论上必须知道某人实现的收入并等到退休。
关于是否投资教育或继续投资教育已经有许多公式化研究,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恩格尔曼认为,人力投资的时间比较长,难以根据已知的投资期限来计算投入量与收入量,为此,他把投资期限限定在一个时期(例如13年),而把收益扩展到其他时期带来的收入,用来分析教育(正规学校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公式为式中,C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的直接费用,W0表示受过第13年教育而放弃的收入,Xi表示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收入,Yi表示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收入,n表示受了13年教育之后可以赚取收入的总年数,r表示第13年教育的收益率,i表示观察的年份。根据这个公式,利用所要求的资料可以计算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个人就可根据对投资与收益的分析,做出是否继续投资教育的决策。决策基本原则是,预期收益流量(流入量)之和不能小于人力资本投资流量(流出量)之和,否则,人们就不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受过13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能低于受过12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否则,人们只进行12年教育投资,而不选择13年教育投资。
(二)最佳投资的决策: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有的个体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学校教育,在做出最佳投资决策时,我们必须分析学校教育的最佳长度。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就会增加生命周期的收入,但并不稳定。在最初的几年,如果一个人继续增加教育年份,生命周期收入的增长幅度会增加,但以后年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投入学校教育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Yoram,1975)。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YoramBen-Porah公式化了教育投资过程并描述了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他的模型中,个人通过已有的人力资本和他自己的时间、其他市场资源相结合来达到产出(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Yoram最佳资本积累的模型是个人人力资本生产函数:Qt表示个人在时期t人力资本的总投资;Kt表示个人在时期t初始人力资本存量;St表示个人在时期t内贡献于存量Q的时间(Q:人力资本存量总增加);Xt表示积累人力资本(生产中)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如果初始人力资本较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首先会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也就是说,全部时间都花在学校教育上。在完成全日制教育后,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他的在职培训(on-the-jobtraining)。参数B是由Becker在1975年运用同一生产函数时增加上去的,它表示“有限的个人体力和智力”,使Yoram的规模报酬递减的假设合理化。原因是(1)随着个人在增加其人力资本累计的过程中,成本增加。(2)个人生命是有限的,随着受教育时间的不断付出,工作年限会缩短,这减少了获得利益的时间,结果最终是收益的增长幅度减少。而且个人继续延长其受教育时间,增加的教育年限的成本是增加的,一个简单的原因是:机会成本增加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在同等教育水平下获得的工资越高,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花费(见图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边际收益(每延长一年增加的收益)会下降而边际成本会上升。受教育的最佳年限出现在边际成本线与边际收益线相交的那一点。如果教育年限超过S*,则产生的额外成本要大于额外的收益,此时再选择学校教育从经济上来看是不理性的。
因此,S*为最佳投资点。在此点上,投资者可获得最高的收益率,即内部收益率(IRR),是投资成本现值与投资收益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即教育投资的净现值NPV为零时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图1中面积A=B时的贴现率。这个模型也可得出几个预测(允许成本和收益曲线随个体不同而不同):
(1)边际成本曲线较低的人(总成本线较平坦)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如较易获得贷款的人,资金成本较低(筹资费用较少)。如图中A曲线。
(2)边际收益曲线较高的人会选择更多(时间更长)的学校教育投资。比如由于家庭关系网络、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或智商很高而学校教育恰好能与之互补等原因较易在接受教育后找到工作的人。如图中B曲线。
三、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因素
简单的模型能反映问题的实质,却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风险,下面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较少被论及。但事实上,有投资就会有风险。与证券市场相同,人力资本市场包含许多资产,即各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不仅与受教育的时间长度有关,而且与所受教育的种类有关。每个人选择与其未来收入的风险和回报相匹配的资产来获得最优选择。与证券市场不同的是,教育资产市场有几个重要的限制:首先,多样化不可能。第二,任意调整不可能。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来调整投资。投资于教育是不可撤回的,一旦你持有某种教育,你就不能再出售它。加之投资收益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以及市场环境等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增加。
这些投资风险概括起来说,有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尽管在有关研究中有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的描述,但在本文中为了简洁起见,统称为风险。)
(一)、市场风险:影响整个市场上或一个受教育群体内所有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的不确定因素。
1.未来人力资本市场供需变化
假设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能力获得在任何教育水平的期望回报,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投资者,只关心生命周期收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选择有最高净收益(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成本后的值)的教育。则我们只需观察接受每一种教育的人群。在一种教育下,每个人的净收益都是相同的。这种相同可以通过弹性工资来建立。如果太多的人选择同一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下降。相反,如果只有少数人接受这种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短缺会使接受这种教育的毕业生的工资上升。只有当工资产生的终生收益相等时才会出现均衡的态势。
2.市场分割
YumingFu和StuartGabriel研究得出结论:教育投资在私人部门(单位)的回报要高于在国有单位的回报。另外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如果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因此,投资回报中包含了失业风险和由于就业于不利的行业或部门而导致的低收入风险。
此外,还有市场平均工资、流动限制等风险因素。
(二)、个别风险:只影响个体或群体中少数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因素。个体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智力能力、动机、兴趣等。这些因素使教育回报的估计变得不是很准确。受更多教育者获得较高工资不仅因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由于他们的能力及其他特征。具体地,个别风险有以下:
1.自身认识的不确定性:
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面临几种不确定性。首先,人力投资者(即潜在的学生)对其所选择的教育本身的信息了解并不充分。比如,许多教育系统在学生步入大学教育之前向学生展示越来越多的选项(如课程、专业等)。而潜在的学生并不知道哪种学科对自己来说是必要的,以及喜欢与否,能否达到学科的要求(智力水平、耐心或能力等)。第二,在完成学科(毕业)后,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同样面临不确定性。即便是接受过职业或专业教育,他仍可能缺乏职业所需的能力或其他要求。而个人并不能明确地知道他相对于职业的真实能力。AdamSmith早在1776年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任何特定的个体永远拥有资格于他的工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行业中有很大的不同。让你的儿子去当鞋匠的学徒,几乎毫无疑问他会做出一双鞋;但如果送他去学法律,精通法律的可能性与他会在此行业中站得住脚的可能性相比,至少为20比5。”
2.生命风险。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周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将会下降,人力资本受益期也将随之缩短,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则必须在更短的时期内得到补偿。因此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也随着主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大。极端地说,人力资本投资也会随着一个人的生命或工作能力的丧失而全部损失掉。
此外,还有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中个人承担的份额、个人已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时间的投入(总时间=受教育时间+工作时间+用于消费的时间)、机会成本、经验等。
总之,我们在进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是否继续进行教育投资的决策以及最佳投资的决策,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风险,能够帮助投资主体做出更客观准确和相关的决策。文章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如何进一步将风险因素量化,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更加完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2]雅各布•明塞尔,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关键词】异质合作 swot分析 双主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3-02
一、“异质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异质合作”作为一种以人际合作性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和全员互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开发学生个性潜能,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由于“异质合作”成效显著,很快成为各国教育界主流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因此被誉为“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
国外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较早,也较成熟。早在十九世纪初,“异质合作” 观念从英国传到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广泛推崇,并于七十年代在美国正式兴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教育理论与策略体系。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和主题活动主要有:约翰逊的《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以及纽约市公立学校第二学区的教学改革等。国外“异质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主要有集体动力理论、社会凝聚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课堂教学工学理论等;(2)具体组织应用研究,主要从课堂合作学习的适应条件、合作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3)效果研究 ,主要从学生的智力品质、非智力品质、班级共建、对异几现象的认同以及课堂环境的改善等角度出发探讨合作学习的意义。
国内对“异质合作”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比国外晚了一个世纪,并从一开始引进就重在应用与实践。早期实践研究典型代表有浙江杭州大学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实验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实验等,这些教育实验对我国“异质合作”模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异质合作”模式的推广,“异质合作”成为新一轮课改中研究的焦点,教学改革研究者结合西方“异质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因材施教,如杭州市临安城南小学 “大班额条件下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以及长春市第九十中学研发实施的“异质合作,同质选学”模式。
二、“异质合作”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困境
对于以上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1)充分把握不同情况下“异质合作”的适应条件是实施“异质合作”具体对策的前提,而现有 “异质合作”策略过于单一,忽视了对于不同国家、地区、学科、学生、知识层次的具体情况分析,更没有针对具体条件展开swot分析。(2)原有的“异质合作”只重视课堂学习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忽略了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异质合作,从而由于教师缺乏独立的职业精神,导致“异质合作”教学改革模式经常不幸夭折。(3)“异质合作”的具体研究和实施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 但原有的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导致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在具体操作实施方面缺乏适应性,而一线教师的“异质合作”则因缺乏理论支撑成效不大。
三、解决策略
“异质合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弥补个别学习的不足,促进学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原有的“异质合作”有很多缺点。对此,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以往“异质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该专业建设的背景和条件,提出“异质合作学习”新内涵,破解“异质合作”人才培养困境。
1.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指导新原则
(1)“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着重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次的培养和提高;(2)“异质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环境,立足于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团队,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对推行双主体“异质合作”模式进行swot分析,并针对投资与理财专业不同知识层次和不同学生实行课堂学习主体层面以及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的双异质合作。
通过以往的不足,结合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环境,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在现有含义基础上,更加强调课堂学习主体与指导主体双主体的作用,立足于专业、政府、企业三个平台,针对“职业素质结构、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岗位能力”三个层次,提出适应于不同层次需要的双主体“异质合作”。
2.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准备
投资与理财专业“异质合作”依托于政校行企专家组成四方联动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然后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帮助下,聘请海南省证监局、证券业协会、海南省保监局、中银国际海南营销部、海南省金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海南分公司等政府、行业企业专家能手参与,形成一系列辅助材料。
(1)进一步深入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求,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2)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基于投资与理财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实施、评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实一体课程、实训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法,建设教学资源库,为人才培养提供软件资源。
(3)通过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学习、现场锻炼及聘用投资与理财企业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4)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健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管理办法、学生校外实践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
(5)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分析专业教学内容和投资与理财的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6)在整个培养阶段,始终把行业特有的职业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贯穿其中,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相结合,形成浓厚的“双主体”育人氛围。
3.针对不同层次,推进双主体“异质合作”新模式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课堂学习主体层面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创建学生异质小组;课堂指导主体层面突破单个教师授课模式,根据“校企合作,共育共管”原则,由专业教师组成校内指导教师、企业高管与政府人员组成校外发展导师,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导师组成异质小组共研学习项目、编制专题情景、指导学生异质小组活动。并根据不同层次组织实施双主体“异质合作”,具体情况如下:
职业素质结构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政异质合作”。学生分小组学习职业通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校内专业指导导师负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职业素养;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人员)深入课堂,针对历年违反职业道德和法规的典型案例做专题讲座,并带领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参观,指导学生初步熟悉投资与理财行业特点、行业规范和企业基本工作流程。
职业基础知识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师异质合作”。学生在校组建投资团队进行模拟投资。校内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甚至不同专业指导导师联合授课,指导小组成员学习单项技能,比如对于个人理财课程来讲,因为其所含理财项目较多,包括现金理财、保险理财、投资理财、房产理财、个税理财等各项理财知识,可考虑由理财专业不同理财领域的教师分阶段授课。对于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则可由投资专业老师指导技术分析,而财务分析可由会计专业教师来指导。
职业岗位能力方面“生生异质合作、师企异质合作”。首先组织学生在校外进行投资与理财专业综合实训。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入职心态调整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学生在校学习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同时进行部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实训,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和专业知识的迁移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负责学生的岗位服务技能实训。然后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投资与理财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内专业指导导师定期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进行指导;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初级管理能力。同时,“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与答辩。
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层层提升,职业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逐步转变。
参考文献:
[1]袁力.加强保险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险研究,2007年第6期.
[2]邢天才.我国保险文化与保险教育问题探讨.保险研究,2009年第11期.
[3] 约翰逊・史密斯著,刘春红、孙海法译,合作性学习得原理和技巧在教与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巴洛赫著,曾守锤、吴华清译,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5] 曹十芙,转换传统教师角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成人教育,2008.
[6]郭福春,金融专业及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7] 威尔伯特・麦肯齐著,徐辉译,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随着时代的发展,仰恩大学传统的《投资学》课程教学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对该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从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体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投资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投资学;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要使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很多大学生已陆续尝试互联网理财,如余额宝等,还有一些学生不惜利用学费或生活费投身股市,不得不说,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投资理财群体,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王心如(2006)指出金融专业的教育应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作为双重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金融人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并遵从仰恩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仰恩大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改革意义
《投资学》是国内外大学金融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基础的投资理论教学,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投资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运用投资学的前沿理论,分析思考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但同时它又必须依托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知识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需要学生在学好统计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行为金融学理论,需要学生在学好认知心理学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心理预期如何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从仰恩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投资学》是证券投资系列课程的先导课,理论色彩相对较浓,着重介绍投资学领域的基本知识、规律、投资理念和思维方法。受课程性质制约,以及仰恩大学自身发展状况影响,《投资学》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此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科定位模糊,课程安排不合理。由于金融系老师内外交流沟通不足,各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易出现交叉重复的问题或盲点现象。《投资学》课程与证券投资系列教材《证券投资学》《证券技术分析》就存在大量重复内容。学科定位模糊,使得课程重点难以把握。二是现有教材与中国现实脱节。由于我国投资学起步较晚,最近十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现有的教材基本采用西方的主流投资理论,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如此教学模式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亟需加以改进。三是传统的教授方法过时,学生吸收知识有限。传统教学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者,负责讲解和向学生灌输知识,但缺乏实践深度。四是基础理论数学模型复杂,不易为学生直观理解。数据分析是此课程教学的基本手段,书中运用大量的公式、图形和数据资料对相关证券投资组合进行决策分析,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学习吃力,也加大了此门课程的教学难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可以说在传统投资学教学中,强调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注重知识传授,但无法避免的是枯燥灌输。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调动起来,真正学到的知识有限,他们习惯于用既定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虽然进行了《投资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却没真正树立起健康科学的金融投资理财意识,比如不清楚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报酬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对自己生活、事业的实际影响;不会运用“投资理念”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理财规划等等。因此针对传统投资学教学所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树立“体验式教学”观念,推进《投资学》教学改革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仰恩大学金融系现状,参考国内外高校投资学教学模式,对《投资学》进行“体验式教学”改革。所谓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科尔博完整提出的。对《投资学》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改革,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时代的便捷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亲历投资(包含模拟投资)过程取得经验,并对投资过程进行深刻思考和反思,得出自己的结论,强化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这个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做中学”,强调“知行合一”。在此观念的指导下,围绕体验式教学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
(一)优化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投资理论及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金融系老师加强了内部沟通,并积极向外咨询,调整了课程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课程重组和整合,使得课程体系更为规范完整。《投资学》是金融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融追求真理和追求财富两者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对该课程的定位是旨在培养学生追求财富的同时,树立健康正确的“理性财商”。基于课程定位,我们选用的教材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系列精品规划教材《投资学原理及用用》(第2版,贺显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包括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等现代金融研究的基础理论。此门课综合性还是比较强的。
(二)推进“体验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在学习投资学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并未接触过资本市场,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实践的分析和应用。1.依托模拟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分析技能。学校定期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模拟炒股比赛、模拟外汇比赛或模拟期货比赛等等。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竞赛当中,然后依托模拟竞赛平台,加强“模拟竞赛-具体分析-反馈检验”学习。每节课随机抽点几位学生对行情进行日评、周评或相关预测,随后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点评。此外模拟竞赛,也能极大地刺激学生关注证券市场、学习投资知识的兴趣,实战中了解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运作模式和规律,赚取投资理财的宝贵经验。另外,还能借此平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赛况结果可作为为课程考核的衡量标准之一,这也是“体验式教学”强调的“过程化考核“”能力化考核”。2.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引入案例分析教学。由于《投资学》的实践性很强,所以课堂教学可采用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简要阐释投资的基本原理,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对相关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如讲解融资融券时,让学生结合当前股市,分析融资融券的风险控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达到教学同步互动,教学效果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3.建立专门的证券投资实验室,开展实验室教学。在“体验式教学”观念的推动下,《投资学》需加强实践式教学,学校也建立专门的证券实验室。于实验室进行授课,相关理论能能得到及时验证,增强对证券市场的基本交易规则和原理的感知。在实验室中,观看实时行情,不断总结投资经验,指导于实践。在认识与理解证券市场运行过程和运行规则的基础上,掌握现资组合基础理论及现代证券投资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构建自我理性的证券投资决策思维框架,成为投资市场中的佼佼者。4.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导师进课堂。目前金融系和多家金融机构已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因此可邀请企业导师莅临讲解,把企业培训员工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金融企业的运作,加强对相关岗位的认知,完善职业规划。这不仅能深化校企合作,还能为合作企业后期的学徒制、订单班等打下一定的基础。当然,学生在学习投资系列课程后,也可去合作基地实习,继续加深对金融企业的感知。
(三)提倡过程化考核,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倡导“过程化考核”和“能力化考核”,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理论考核,考核方式多元化,大胆创新地引入了投资策略报告和辩论赛等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平时分、期中和期末考核三部分。首先,平时分主要根据学生平时课堂讨论研究的表现打分,重点考核他们对原理的应用能力以及问题表达能力等因素。其次,期中和期末考核方式多样化。如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考题则多采用原理应用、案例分析等开放性试题,评分时,答案也并非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有创新点和独特性见解的,还可加分;也可采用辩论赛考核方式,即让学生就投资领域比较有争议的几个议题展开讨论,根据团队表现和个人能力综合打分,在轻松愉悦的辩论中,提高他们的辩论技巧,同时加强理论思考深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也可采用让学生撰写投资分析报告或小论文,系统全面阐述分析思路,提高锻炼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仰恩大学《投资学》课程进行的“体验式教学”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硬件配备与软件配套相结合,课程教学不再枯燥无趣;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可以说,通过此教学改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不仅需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宽阔的视野,用最新的理论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钟高铮.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探讨.科教导刊,2012(9)
[2]王心如.浅谈以金融实践教学培养现代金融人才.北方经贸,2006(8)
[3]吴成颂.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当代经济,2014(21)
关键词: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开发目标,开发策略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1、承载性。从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看,高职课程开发既是“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的承载平台,又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展示平台。
2、识别性。高职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一般性,也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在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突出市场就业与职业的应用性。由此而指导下的课程开发,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与普通高教课程开发无论在操作程序上与产生的成果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3、创新性。在高职领域内,由于所处行业、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差异及办学的理念、师资构成、教学软硬件、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评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相互作用,课程开发的创新性便由此而“凸现”出来。
二、《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课程现状分析
《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是我院近年开设的投资与理财专业必修课,目前采用崔钢编著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解读与案例分析》一书作为教材开发目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授课教师单一,只有专职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二是教材缺乏,市场上高职高专类《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课程教材难觅,原教材针对性不强,与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因课时所限,“教做学”教学模式尚难以在本课程教学中得到真正体现;四是课程标准、习题集、题库、案例集、课外阅读资料等课程教学资源及课程网站尚在建设之中。
三、《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课程开发目标
1、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经过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要达到以下5个基本目标:(1)课程开发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生产服务;(2)课程开发为社会发展服务;(3)课程开发为学生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服务;(4)课程开发为学生的就业服务;(5)课程开发为打造本院办学特色与品牌服务。
2、课程开发的突破点。(1)根据工作任务调查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财务分析岗位工作目标,以财务分析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设计课程能力目标;(2)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财务分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职业标准确定课程标准;(3)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课程考核方案。
3、课程特色。(1)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实际。选取最新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案例进行讲授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看报表”,如何“用会计”。(2)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专兼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3)填补本课程教材空白。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与本课程名称和内容完全一致的高职教材。以遵守课程结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专职教师将与校外专家共同编制并出版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特色教材论文格式模板。
四、《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课程开发的策略
1、教学团队建设。构建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有5名教师组成,其中开发目标,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2人。3位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级职称教师1人、硕士3人,2/3教师具有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经历。2位兼职教师分别来自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所属行业的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证券投资分析师资格。通过主讲教师下企业调研、挂职锻炼、外出培训和进修;专兼职教师联合授课、座谈交流总结等形式逐步提高团队项目导向教学能力。
2、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本课程以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为指导,基于读懂和运用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而把握公司行为真谛和公司投资价值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财务报告解读能力、分析能力的课程目标要求,设置以下8个项目的教学内容(表1)。
表1 《财务报告解读与分析》课程教学内容
序号
项目
任务
1
财务报告分析与解读理论基础
任务一:财务报告的含义、目标、体系、作用
任务二:财务报告分析方法
2
资产负债表解读与分析
任务一:资产负债表结构、内容、作用
任务二:资产负债表解读与分析
任务三:资产负债表项目解读与分析
3
利润表解读与分析
任务一:利润表结构、内容、作用
任务二:利润表解读与分析
任务三:利润表项目解读与分析
4
现金流量表解读与分析
任务一:现金流量表结构、内容、作用
任务二:现金流量表解读与分析
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解读与分析
任务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构、内容、作用
任务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解读与分析
6
财务报告附注解读与分析
任务一:财务报告附注内容解读
任务二:分部报告解读与分析
7
财务指标分析
任务一:盈利能力分析
任务二:营运能力分析
任务三:偿债能力分析
任务四:发展能力分析
8
综合绩效评价
关键词: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技术支持
金融系目前开设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学三个专业,这些专业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更需加强实践教学。在构建金融系特色实验教学体系时,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符合从业实际情况。特色实验教学体系应符合银行、保险、证券实际,与金融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强调实践性。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突出实验课程体系的代表性。在课程中选择最具代表性课程构建特色实验课程体系。
经过努力,我们对多门实验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二是个别实验课教学方法不明确,缺乏完整的实验方案等问题。
一、构建特色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构建特色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整合现有资源,构建三个专业的实验教学子系统。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包括:银行业务、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国际金融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金融期货与期权学和网络金融实务;保险学专业包括保险业务、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国际金融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学;投资学专业包括期货与期权交易、证券投资技术、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学。
鉴于实验课程对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各门独立实验课均已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另外,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组织资深教师讨论和审核各门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实验项目、实验方案以及教学的模式、方法,避免重复和遗漏。形成标准化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规范化的实验教学环节。
二、形成特色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金融系三个专业实验实训课程自身的特点,实验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符合金融学、保险学和投资学实验教学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开放式教学法。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方法。聘请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的专家走入学校,介绍实践中的案例,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校企合作基地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通过切身体会,了解实际操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模拟仿真教学法。通过模拟仿真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操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网络开展模拟教学,如模拟证券市场交易、模拟网上银行业务、模拟电子货币支付结算。
3.经典案例教学法。通过对金融、保险、投资专业领域中的经典案例的分析,既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分析案例时既需要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又需要教师动员和总结归纳。通过案例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感性认识,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打造特色实验教学技术支持平台
1.加强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专、兼职实验教师政策倾斜,鼓励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以保证实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支持实验教师牵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中;为实验教师提供培训和考察活动的机会;不断优化实验教学队伍,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
2.加强对金融实验实训中心的软硬件支持。硬件方面,通过卫星接收器与外界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应用服务器安装各类应用服务软件;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储存行情数据;PC机供学生实验使用;其它硬件还包括防火墙、交换机、电子显示屏、投影机等。软件方面应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专业软件、自主开发软件四部分。目前已经安装使用的软件有商业银行业务软件、保险公司业务软件和证券投资分析软件。自主开发软件,目前正在开发证券投资模拟账户软件。数据库资源,目前在数字化校园的环境下,已实现与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购买专业数据库,如Wind等;自主开发数据库,把搜集到的金融数据、金融项目以及学生写的金融类论文等都放到数据库系统中,形成特色数据库资源。
3.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实验教师为学生开展各类金融社团活动提供支持。比如支持证券协会、理财协会、期货投资协会等展开金融活动;举行一些金融学论坛、辩论赛、模拟炒股等的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
4.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原有的中国人寿、中国人保、长安期货、招商银行、银河证券、巨丰投资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实际金融部门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另一方面,金融系实验中心也可以成为金融机构员工的培训基地,从而为社会提供服务。
论文摘要:结合人力资本理论与证券化理论提出人力资本证券化的概念,进一步揭示出人力资本证券化实质上是一个终身的跨期最优消费-投资决策问题。这一新型证券化品种的提出符合金融产品创新的内在需求,同时能够为劳动者个人一生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做最平滑的安排。
1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本,顾名思义是通过对人力投资而形成的资本。通常认为,它是经过一定的教育、培训等手段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正如《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给出的定义:“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因此,人力资本是蕴涵于劳动者中的一种能力,而劳动者则是这种能力的载体。回顾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得到主流经济学的承认和重视,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是沿着宏观和微观两条思路展开的。宏观思路主要探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另一种思路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研究思路,这一思路通过建立收益率函数,对个人及家庭的收入及其职业选择等行为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主要有如下的三条线索:(1)TheodoreW.Schultz结合经济增长问题的分析,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并阐述了人力资本的内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JacobMincer在对有关收入分配和劳动市场行为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开创的人力资本方法;(3)GaryS.Becker从其关于人力行为的一切方面均可以诉诸经济学分析的一贯方法论出发,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应用于人力投资分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
2人力资本证券化:概念与特征
作为经济增长基本要素的人力资源连同它的各种表现是天生附着在个人身上的资产,个人实际上控制着人力资产的发挥和生产性供给。与货币、土地和厂房等非人力资本相比,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不可分的特性。周其仁(1996)的研究表明,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中,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状况都是无法改变的,不仅在罗森(Rosen,1985)所说的“自由社会”里,而且在巴泽尔(Barzel,1971)所考证的奴隶社会里人力资本只属于个人的命题仍然成立。从资本的一般意义上理解,根据fisher(1930)的观点资本是现在和将来收入流的源泉,因此,凡是可能产生未来收入的资源都是资产——这其中当然包括人的劳动能力和知识存量,而资本不过是资产的市场价值。资本作为资产动态的、价值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被出售、收购、兼并,并相应地增值或贬值。人力资本同样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存量,能够以存在于人体之中的知识、技能、健康等带来现在和未来的产出与收益。人力资本与其他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非人力资本不同,是难以用得到普遍认可的标准来进行度量的。而且在人力资本市场上,类似学历证书、职业证书等人力资本价值显示信号信息是残缺的,难以直观量化。因此,人力资本不像非人力资本那样易于流动,存在承担风险的可能性。
证券化作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潜力的金融创新之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人力资本的证券化是基于把人力资本看作是个人所拥有的能够在未来带来一系列收入的知识和技能资产化,为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首先对资产证券化从一般意义上做一个描述。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金融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组合从而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有固定收入的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与发行其他金融产品(例如债券及股票)类似,资产证券化发行人在资本市场交易中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不同之处在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还款来源是一系列未来可回收的现金流,产生这些现金流的资产可以作为基础抵押资产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起到支持作用。因此,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以可预期的现金流进行融资。现在,几乎任何金融资产——只要具有可预测和可回收的未来现金流,都可被用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因此,作为可带来预期现金流的人力资产也可被用做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人力资本证券化的中心思想是以可预期的收入为当前的消费融资。人力资本证券化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终身的跨期最优消费-投资决策问题,利用金融工具把个人一辈子的消费和收入做一个更加平滑的、互相补充的安排,使得个人不至于在年轻、最需要钱的时候没钱花,年纪大了有了钱,却没有时间、精力去享受。而“人力资本”的价值就在于劳动力潜在薪水的价值
3人力资本报酬的证券化:金融产品创新需求
从个人主观需求角度考虑,正如家庭经常要进行工作、职业培训、退休计划等经济活动决策一样,拥有人力资本所有权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经济决策是要在储蓄与消费之间作出效用最大化的抉择,而这一效用最大化的抉择主要集中体现于具体的理财决策上,即他关注的是持有怎样的金融资产。大多数有收入的个人对范围广泛的各种金融资产抱有潜在的兴趣,这些资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收入状况,即便从税收和风险偏好这一有限的角度考虑,也能导致对金融资产需求的很大变化。而正是对各种金融资产的这种需求在背后推动着金融创新。投资者的需求刺激了各种金融机构提供投资者需要的资产组合。另外,风险动机也导致投资者对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多样化及规避风险方法的需求。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资产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两大类。实物资产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么金融资产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说,金融资产的作用大致可以被归纳为两条。(1)金融资产可以很容易地传递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间隔。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由于有了金融资产,这两者之间就可以拉开一个横向的或纵向的距离。所谓横向距离,是指在同一时间周期内人们可以把属于自己的产品暂时“转让”给他人消费或用于再生产,这就是投资和信贷。所谓纵向距离,就是时间上的间隔。人们可以在年轻时多生产,以投资或储蓄的形式把一部分产品转化为金融资产,年老之后无力生产时,再把这部分金融资产转还回商品消费。同时人们还可以以借贷的形式消费自己目前尚未生产出来的东西,即把将来的生产提前到现在消费。如果没有金融资产,类似这样把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前后推移是无法进行的,至少是相当困难的。(2)金融资产的使用可以大大地减少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个人对需求预期发生变化。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正是双方的预期,为了使交易按照自利的预期达成,交易双方必然尽可能多的收集有关交易的准确信息,这会带来支付成本的增加。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会使金融交易合约不完全,往往容易陷入“逆向选择”和“道德陷阱”的困境,这会带来更高的交易成本。金融创新加强了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了交易主体通过金融市场融资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加里·S·贝克尔,梁小民译.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财务分析应该就哪些方面进行,这个问题是我国财会界最近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财会学科体系在内容上一直存在交叉重复、界限不清的现象。建立独立的财务分析学,必须将财务分析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一)财务分析内容确立的原则
笔者认为,财务分析内容确立的原则有三:第一,符合国际惯例,第二,符合本国国情,第三,满足多主体的信息需要。
(二)决定财务分析内容的因素
决定财务分析内容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因素有:
1学科属性界定
学科属性界定是指学科研究领域的划分、范围的大小,全面和部分的区别等。
2财务分析主体的需要
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外部分析主体一般包括债权人、股东、其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及其有关机构;内部分析主体一般为企业管理者、企业所有者、职工等。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其分析的内容亦有所侧重,财务分析主体决定财务分析的内容。
3财务分析目标限定
由于企业财务分析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目标的多元化,从而构成财务分析的目标体系,分析目标的不同又导致了分析内容的不同。如投资者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盈利,但在盈利过程中伴随着投资风险,所以它们的分析内容是企业经营趋势、投资风险、收益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大小。而债权人在确定或修正与企业的借贷关系时,为了保证其债权能如期完整的偿还,则要分析资产的安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从企业的管理者看,企业使用这些资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企业向所有者及债权人承担着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即资产必须保值和增值,对资产的运用要能够使得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并向所有者提供投资收益、按约定条件向债权人偿付资产。要达到这些目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常规不懈的分析来对企业经营和理财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评价,剖析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产生的原因,洞察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性、资产运用中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其他方面如会计师事务所,目的是向投资者及有关单位确定企业提供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一致性等,要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查证、分析;财政、税收部门、银行等为了取得宏观调控需要的资料,也要对企业税金的缴纳、贷款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由于只有在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时,企业才可能有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各方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才有保证,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转向内部分析。财务分析的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时虽有不同的侧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都要求财务分析能够揭示出企业的经营趋势、资产与负债,及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笔者认为:企业的内部分析内容可包容外部分析内容,反之则不然。这主要是因为外部信息需求者目标的不同及对内部信息资料的不可得。企业的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分析,内部分析则主要为管理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此外,针对企业县体情况还可设置专题分析。具体说来,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
1外部分析内容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
2内部分析内容
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另外,内部分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3专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等。
4关于财务分析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财会学界学科体系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八十年代初期的财务会计之争深入到各二级学科,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学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而致,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入到九十年代,财会论坛上就有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的微弱声音,到了现在,对此论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且似乎已达成共识,即由于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财务分析必须独立出来。那么,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在财会学众多学科中地位如何,包括哪些内容,与其原附着的学科关系如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而是一个漫长的选择和甄别的过程。
二、构建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
本文尝试研究解决这一难题,以期能恰当理顺它们的关系,构建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
(一)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
我国财务分析一直是作为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而经济活动分析又是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首先要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关系看。其共同点在于“分析”,如: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程序、分析方法、分析形式等。但它们的区别在于:
1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不同。财务分析依据企业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资科,如企业会计报表资料及有关的市场利率、股市行情,国家政策信息等资料;经济活动分析的资料则主要依据企业内部的各种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技术或业务资料等。
2信息使用者不同。财务分析除了企业经营者外,还有诸如投资者、债权人等企业以外的信息使用者;而经济活动分析则主要适用于企业经营者,是一种经营分析。
3对象、内容不同。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分配等,主要涉及企业的资金运动,而经济活动分析是对企业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综合考察、研究与预测。除了对财务活动的分析外,还有对物质运动的分析。即主要是对生产活动的分析。曾有不少同志主张取缔经济活动分析,为其他学科所取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第一,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如同会计并不因为有了会计学基础教材就取消工业会计、商业会计一样。各个学科应是有机联系的,构成层次丰富的动态的开放系统。第二,不论是学生、分析人员或理论工作者,都应对经济分析这个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否则易产生“瞎子摸象”的现象。第三,企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评价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它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很强,如果将其肢解易造成片面认识,由此缺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及各因素之间有机联系的洞察力,造成决策失误。所以正确的思路是:保留经济活动分析学科,以它为主体,形成层次丰富的分析体系。但其内容应简略全面,使人们对经济活动分析有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认识,并介绍基本的分析技术。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三门二级学科:《企业生产技术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企业财务分析》,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深入。其中,财务分析属资金运动范畴;生产技术分析属物质运动范畴;成本分析介于二者之间。之所以把后两者分设为两个学科,是因其具备各自特殊的研究领域、不同的侧重点及不同的发展趋势。成本分析是对“企业资金耗费”的过程的分析。这里所指资金,主要指非货币形态的资金,也包括货币形态的资金。既属于使用价值管理范畴,也属于价值管理范畴。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变动情况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成本预测等。财务分析则是对资金运动的一个特定的、相对独立的侧面———货币资金运动的分析,它注重财务能力的分析,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属价值管理范畴。总之,为了适应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客现要求,财务分析应从传统的经济活动分析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财务分析学既属于经济分析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二)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
从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关系看,它们的相同点在于“财务”,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职能与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于分析,属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于管理,属决策系统。
2研究财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3结果的确定性不同。财务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因为它主要以实际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结果有的是不确定的,是根据预测值及概率估算的。
4服务对象不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内部经营者。由上看出,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过去把财务分析仅仅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其意义是很狭隘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但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应从一个更高更广的意义上理解财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它们都是针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言,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但不是象水与油一样界面清晰。笔者认为财务分析贯穿财务管理过程始终,财务管理的每一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财务分析。按环节可分为:财务预测分析、财务决策分析、财务控制分析、财务评价分析等。按财务活动内容则分为筹资分析、投资分析、股利分配分析等。再辅之以专题分析。
(三)财务分析与会计
由于会计学科体系也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给这个问题的讨论带来难度,要理顺二者关系,首先应对会计学科体系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与财务分析相关的会计学科,应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而三者中尤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不清。在西方,管理会计是HW奎因斯坦在1922年出版的著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首次明确提出的。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独立成科,而作为独立的会计分支学科存在的,是成本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期,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是1885年亨利·梅特卡夫的《工厂成本》。到了50年代后,成本会计开始让位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在引入西方管理会计之前,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同处于企业普通的会计体系中未独立成科。这主要是传统体制下,二者对象的统一性和目标的共同性使然。在引入西方管理会计后,由于我国普通会计体系是包括了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不同于西方财务会计,且中、西方成本内涵不同。我国普通会计学介绍的是完全成本法和实际成本制度,而西方管理会计介绍变动成本法和标准成本制度。这便是通常说的普通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张皮”,使管理会计在我国难于运用的原因。目前有人认为协调二者矛盾的方法是分化管理会计,将成本问题分离出来,结合我国实情加以改造,完善独立的成本会计学,而将管理会计中的非成本部分,并入如财务管理等相关学科中。我认为这种方案是合理而可行的。二者关系的理顺,使我们知道,财务分析现在面对的相关学科是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版权所有
1财务分析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的逻辑扩展,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转换。虽然会计报表能够提供一些信念,但对信息使用者来说,仍不能有效地满足其要求。如银行不能直接从阅读会计报表中确证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等相关资料。会计报表缺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高度概括,财务分析则通过对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审查、研究、计算,形成有关企业各种能力的指标,将会计信息转化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会计核算的报表资料为依据的,没有财务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就没有财务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可看出;(1)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是为财务分析提供需要的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它们都是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粗加工原料,而财务分析则是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精加工信息。它们之间存在着层次递进的关系。
2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的关系
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在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是有一定联系的。财务分析也需要以成本会计的一些资料为依据进行。但由于经济分析已衍生出包括成本分析在内的三门分支学科。故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的关系已很微弱了。综上所述,财务分析的内容与很多学科内容广泛存在着相互交叉、移植和借鉴的情况。但是,交叉并不意味着合流,移植也并非混同,借鉴更不会抹煞固有的区别。财务分析学科内容与其相关学科内容不可能象切西瓜一样界限分明,但应力避大面积重复。财务分析学科的独立性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以财务分析为重点而形成的与其他学科的动态结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据此,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分析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财务分析学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适应现代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以上相关学科中有关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不是对原有学科中关于财务分析问题的简单重复或拼凑,而是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在相关学科基础上构建的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财务分析学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随着财务分析学的产生与发展,财务分析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完善。笔者认为,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由目标、环境、假设、原则、内容、方法及指标各要素构成。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财务分析学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
第三,财务分析存在系统、客观的资料依据。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和主要的资料是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体系结构及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为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财务分析不仅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依据,而且还参考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市场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使财务分析资料更加真实、完整。
第四,财务分析具备健全的技术方法体系。财务分析实践使财务分析的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既有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或步骤,又有财务分析的专门技术方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都是财务分析的专门和有效的方法。
第五,财务分析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财务分析的目的由于财务分析的主体不同而不同,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者各有其不同的分析目的。至于财务分析的作用,它不仅可分析过去,而且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这些目的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完全达到的。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1设置的原则
前面我们探讨的财务分析原则,是用来指导整个财务分析工作和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性和全面性。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第一,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尽量协调衔接。
第二,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设置的要求
第一,指标的主辅框架。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干指标,它们能从总体上概略地反映企业状况,还应在主干指标基础上,设置起补充作用的细分指标,从而形成一个主辅结合、详略得当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第二,指标的定变结合。财务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随分析主体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而作相应增减。特别应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需要探讨更加实用有效的指标,适当补充指标内容,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调的指标体系。
第三,指标的灵活可调。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不仅能适用于某一财务分析主体,即经过调整后指标可适用不同信息主体的需要,运用于各财务分析主体。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体系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分为外部分析指标体系及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1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第二,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第四,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第五,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但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第一,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一、新时期经济学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高等教育明确提出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然之举。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使命和基本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探索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必不可少。
(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对经济学人才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学人才的层次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技术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产业的不断升级与创新,迫切要求经济学人才具备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国际意识,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和认知能力等高级技能。而当前我国的经济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完全满足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经济学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当前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逐渐由“80后”转为“90后”。很多“90后”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对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容易产生疑问。如何适应这一转变,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此外,各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师资来源、构成及其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经历的“海归军团”加入到高校经济学师资队伍中。他们接受了现代经济学的系统训练,掌握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教学模式,但他们中有较多的人不熟悉中国国情,也缺乏实践经验。[1]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成为经济学人才培养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能够对中国经济建设提出独到见解的经济学人才。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经济学教育存在重模型而轻思想、重知识而轻方法、重西方理论而轻中国实际的问题,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理性选择、效用最大化、一般均衡等方法过分依赖,而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了解,很难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出独到见解,较少用中国的理论、方法和语言讲中国的“故事”,研究中国的问题,为中国的发展服务。[2]它培养出来的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人不曾有过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创新型经济学人才为之献计献策。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要主动地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时展要求。
二、新时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创新型人才: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素质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力。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它能否把人变成人力资源,也就是具有随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和素质的人。创新意识和精神是创造力培养的前提,经济学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贯穿于高等院校的整个经济学教育改革之中。
(二)理论与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二重定位。
经济学专业既要培养能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分析工作的人才,又要培养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和实践工作的人才。理论经济学专业与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内部分工,是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体现。理论经济学专业在经济类专业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它是新型经济类专业的孵化器,是新经济学科的生长点。理论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和家庭进行各种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则主要定位为未来的经济管理人才,直接参与市场经济实践活动。
(三)知识宽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
创新型经济学人才必须具备基本的素养:首先,要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理论和相关分析方法,并用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其次,要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现代经济学经过众多经济学家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科学和规范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3]规范地运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对话的平台,运用这些工具处理和分析经济数据,将经济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政策分析,是创新型经济学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最后,能够对中国经济建设提出独到见解。对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状况有比较广泛的了解和把握,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出独到见解,是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的重要目的。
三、新时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一)明确指导思想,突出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
经济理论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是由经济理论的特殊性质决定的。经济理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对经济学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经济理论教育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认识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规律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时所遇到的问题,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突出经济理论在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就是要在加强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讲授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历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同时,旗帜鲜明地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研究、总结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和评价各种经济思潮和流派,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二)科学设置课程,坚持“强、拓、深、提”的教育原则。
“
强”即强化基础,就是要加强基础课教学。基础课不仅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骨架,体现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特征,而且是进行专业研究和获取新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因而要根据基础课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的课时量和教学内容的结构,以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基础课教学获得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例如强化导论性课程、中级课程等。
“拓”即拓宽口径,就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从更广阔的领域观察和思考经济问题。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外延性课程、国际性课程和公共部门课程。外延性课程包括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国际性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等;公共部门课程包括公共财政和税收、公共选择理论、劳动经济学等。
“深”即深化培养,就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更为扎实的经济学基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本知识而又超出课本范围,开设高水平的选修课程。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掌握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和前沿观点。
“提”即提高能力,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加以解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亲自检验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这方面的课程主要有社会实践、实验教学、科研实践、高年级论文写作等。
(三)完善教育模式,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建立跨学科培养模式。积极发挥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色专业建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质量工程的改革示范作用。通过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根基,充分依托各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双学位制等方式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采取人性化培养模式。帮助学生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兴趣和专业导向的一致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贯彻“优中选优”、“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如对专门的实验班进行单独建制,尝试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入导师培养机制,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和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量身定做”课外学习计划,为每个班级配备答疑助教和生活辅导员,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困惑。
推进创新型研究模式。专业学习与创新型研究并重,注重学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课间,教师应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课外,可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小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观点碰撞。同时,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前沿课程,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高质量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和创新项目,甚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部分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调整学科专业,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
针对目前经济学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建议适度调整专业目录,将目前已经布点的一部分社会需求量大的经济学类目录外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鼓励部分高水平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经济学大类下自主设置专业和灵活设定专业方向,如设置“经济与金融”、“经济与管理”、“经济与法律”等宽口径专业。
适应国家对重点学科、领域、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在专业发展上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如可以实施“理论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一批既熟悉政治经济学又通晓西方经济理论,并了解中国国情的创新型人才;可以实施“金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水平大学扩大本科直接攻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规模和渠道,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立金融专业学位等,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金融工程师、保险精算师、理财规划与管理师、投资分析与管理师等现代金融业急需人才和金融学理论创新人才。
(五)扩大对外交流,提升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国际性。
推进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鼓励高校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各种资源,在人才培养、教师学生交流、课程建设等方面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推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参考国际规范引入人才培养新机制。
“广交友”: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实现“强强对话”和资源共享,开展“互派师生与合作研究”等项目,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国外高校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