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6 10:02: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智慧社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从经典时代开始,社会学就开始对制度有所关注。马克斯.韦伯将制度理解为是一种“权利和机会下存在的一种独特结构”。[5](p354)马克思认为制度是“是个人之间迄今交往的产物”。[6](p78)Hall和Taylor首次将在传统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文化实践而非单纯的理性选择为取向的制度分析视角称为“社会学制度主义”。[4]一般认为,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理论特点有三:(1)将制度与组织进行整合,关注组织和制度存在的场域。[7](2)将制度与文化整合,修正传统的“制度理性”假设。[8](3)考察个体行动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既关注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也重视个体的偏好和理性选择对制度的建构意义。[4]可见,社会学制度主义试图将正式制度、组织与文化进行整合,并将其置于同一场域中加以考察。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制度①的共享性(广义上的制度)是城市社区的基本属性。社区成员不仅应遵守一般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还应遵循社区中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某些特定的文化符号,了解相应的实践意识和话语方式。大体上,社区制度的共享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社区成员对社区组织、权威和正式制度的仪式性遵从。这表现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服从社区管理和对社区本身的归属与认同。其二是在社会行动中对社区平台的偏好。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行动者的偏好和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4]
社区成员常常习惯将社区作为其目的行动手段。[9]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讨论社区中种种制度性因素如何发挥作用,不断加强增强社区制度的“共享性”,努力构建作为“制度共同体”的社区应该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总体来看,社会学制度主义蕴含着对社区建设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是正式制度建设。大体上,城市社区的正式制度大体上又包括三类,一是政府和上级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这些是建立社区组织、管理社区事务、服务社区成员的指导性制度基础。二是社区中主导性组织,包括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等制定的相关制度规范,这些制度针对性与领域性更强,是社区运作的主要制度框架。三是各类组织、协会和民间团体内部的正式制度。第二是社区组织建设。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组织是不可分割的,强调正式制度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作为制度平台的组织。目前社区内的组织机构既纷繁复杂,又发育不佳。以居委会、业委会为代表的自治性组织对自身的职能、权限和与政府的关系界定并不清晰,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组织代表不了社区成员。[10]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主要实现经济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常常成为引起社区冲突的重要原因。以各类协会为代表的社区民间组织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居委会等组织的附庸,很难独立发挥重大作用。如何实现这些组织的统和非常重要。第三是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广义的制度概念的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指向社区文化价值认同、增强成员凝聚力、实现非正式的制度资源整合时,社区文化资源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对社区成员及社区本身的支持力量,这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能动因素。因此,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为重要旨趣,在正式制度、社区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可以看作社会学制度主义对于社区建设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的问题是,在以“制度共同体”为取向的社区建设中,存在哪些制约性的张力和整合契机。
二、“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张力
“张力”一词来源于物理学,在社会学研究中主要用以表达那些阻碍结构稳定的因素和力量。[1]当我们试图将构建和完善“制度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取向时,我们会遇到种种撕裂这种“共同体”的因素,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社区建设中的“张力”。第一,社区成员角色的日益复杂性可能弱化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根基。一定程度上,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应对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型,实现公民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11]然而,角色的转变远不像最初设想的那么简单,马卫红、桂勇(2008)指出,传统单位制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一个类似结构的出现,[12]社区成员同时也是其他组织机构的角色扮演者,多重角色身份意味着多重制度场域的交互作用,这将不可避免对社区建设产生影响。对很多社区成员来说,由于拥有大量的外部资源,社区中的支持可有可无,社区对他们而言只是住宅所在的区域,既没有必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也没有必要对社区中所谓的“规章制度”做出回应,因此,他们很可能将自己作为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局外人”。在此情况下,当社区中固有的制度文化试图对个体的行为做出规范时,这种规范一旦与其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反弹力量。
如果社区不能对那些反弹力量做出必要的回应,社区中的制度根基可能就会受到挑战和动摇了。第二,社区中多元组织力量的博弈可能导致社区制度场域的碎片化。社区中的各类组织既是部分社区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社区制度的执行者,更是“制度共同体”的维系者。然而,社区中组织纷繁复杂,既包括以居委会为代表的半行政半自治组织,又包括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既包括以各类爱好者协会为代表的文化性组织,又包括以业委会为代表的监督维权组织,还有大量的因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的临时性自发组织。各类组织、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复杂互动常常导致大量的非理性后果。各类组织彼此争夺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市场化规则(物业组织)、行政化规则(居委会)、自治化规则(业委会)等都是“制度共同体”性质的备选项,这些选项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则很有可能导致这个“共同体”的碎片化。第三,社区场域与其他社会制度场域的互动可能对社区“制度共同体”造成冲击。现代城市中的社区绝非封闭的,它始终与外部社会保持的密切的互动。这种互动有两种形式:一是市场、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向社区传递资源、共享文化和制度规制;二是社区对外部世界的自我表达和信息反馈。在这些互动中,制度文化的互动占据着重要成分。相比较而言,社区可能更容易被外部的文化与制度规则所改变,特别是市场环境下的价值冲击和来自社区外的强制性规划都可能改变原有的“制度共同体”状态。第,社区的流动性增加了“制度共同体”的不确定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但从制度建设视角来看,人口流入之于社区建设也是一种挑战。
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融入与认同。实现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是解决其社会融入的基本路径,[13]但流动人口来自于社区之外,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独特的制度理解,对于新的社区场域中制度、文化与惯习,他们很难完全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临时居住的流动人口来说,很难让他们产生社会归属感。其二,接纳与支持。从社区自身的角度看,外来流动人口是否能够获得与本地居民“同等资格权”也很难说。如果社区不能从文化价值层面给予流动人口以接纳,在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资源支持,很难说服流动人口接受自己已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由此,流动人口可能改变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格局,也是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一种建构,但建构的方向和结果是不确定的。可以说,以上个方面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社区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外部环境和社区流动等多个方面,它们或独立,或交互对社区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广义的制度层面上产生了张力作用。当然,一个健康的“社区制度共同体”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可调试。面对诸多变动性因素,作为社区行动者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应该充分把握制度文化整合的内在动机机制,进行合理的制度建构,实现“制度共同体”的理性变迁。
三、“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整合契机
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角度看,社区建设中的一系列张力因素可能撕裂作为整体的“社区制度共同体”,但并不意味着“制度共同体”不可实现。如火如荼的社区建设运动彰显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整合契机,这些契机指向于个方面:外部支持、内在动力、制度现代化自觉、文化-情感认同环境。
第一,支持社区建设的外部环境形塑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基本条件。不可否认,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是解决后单位制时代的基层管理与社会认同等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将社区作为它的“基层管理平台”,并希望在这个平台上使它的制度规范得到贯彻、治理组织得到发展、主流文化得到弘扬。基于此,在正式制度方面,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业主大会规程》、《物业管理条例》、《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章;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国家积极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等;在组织支持方面,近十几年来,国家积极促进居委会建设,不断强化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给予其更多资源,试图构建新的基础权力与认同中心。这些工作均能对形成整合化的社区制度场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第二,城市社区中存在强烈的“制度整合”动机。如果说国家是从自身发展需要考虑建设“社区制度共同体”,那么社区居民对“制度共同体”的呼唤则基于自身权益维护和基本利益诉求。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希望在社区生活中受到公正的制度对待,享受公平的社区服务,拥有平等的社区事务参与权利,能够在自身权益受到危害时得到社区的有力支持。这些诉求只有在一个公正、平等、整合的制度文化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制度整合动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保障、文化资源和其他社区服务资源供给时,只有建立合理公正的正式制度,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才能使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组织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得以维系社区管理的基础。其次,在社区成员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当社区能够通过制度手段和组织环境提供问题解决渠道,能够在以社区居民权益为根本诉求的价值氛围中妥善处理,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够得到维护。最后,在社区内部出现或冲突时,不仅需要有立足于事实本身的制度处理基础,还需要在社区的文化价值共识中寻找“交往合理性”,而这,必然需要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场域”中才能够实现。因此,只有当社区是一个“制度共同体”时,社区成员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障,社区的团结与和谐才能够得到保障,这类动机可以说是我们努力实现制度共同体的内在动力。
第三,社区的制度现代化自觉推动了“制度共同体”的形成。所谓“制度现代化”是指正式制度适应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的现代化转型。[14]城市社区是中国社会转型和持续现代化发展中的产物,也必然要对现代化发展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正式制度建设中。总体而言,我国的城市社区都建立了以《社区居民自治章程》为总纲,包括一系列科层制式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服务供给制度、社区参与制度等的社区正式制度网络。这些正式制度的构建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但更是社区建设中的一种制度自觉。这些正式制度体系构成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总体框架和轮廓。
第,特定的文化—情感认同环境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纽带。城市社区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社区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作为文化规范和情感价值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元素。刘迟(2012)描述了社区权威生成中文化价值元素的作用,并将其概括为情感、认知、习惯和方言个方面。[15](p143-153)这方面的因素代表了两类文化之于社区的整合:一种是基于传统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文化整合。这主要体现在了社区所在区域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某些固有的文化刻板印象等。这些因素为社区中的居民提供了某些共享的文化资源。一种是基于社区内部的“亚文化”整合。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城市社区数量的不断扩张,不少社区中包含着多元的文化背景,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形成与社区自身的文化身份相匹配的整合机制。一般来讲,这种整合是长期情感与认知积累的结果,同时,某些社区运动也可以激发出社区内的亚文化认同,形塑社区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认同感。[9]无论如何,由文化—情感认同因素构成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已经成为了社区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整合力量。上述个方面分别考察了来自于外部支持、内在动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整合契机。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张力”还是“整合”,都是一种趋向,两者的交互作用会对社区建设产生切实的影响。我们要进行社区建设,要构建“社区制度共同体”,应该充分发挥那些整合的力量,善于调整那些社区发展中的张力。
四、结论与反思
智慧城市不仅能够对信息进行机器理性的智能化处理,还应拥有情感智能,并能根据环境的情景感知与人们的情感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因此,从技术层面和实现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来看,“情景感知”与“情感智能”是通往“智慧城市”的智慧之门。
自从2009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其技术体系架构以来,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围绕着上述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研究,并给出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100个智慧城市(镇)的建设方案出台,智慧城市已成为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和为人们创造智慧新生活的美好蓝图。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仅要以智慧的方式来深入思考城市的包容性发展,还应通过新一代智慧技术促进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深刻变革及其技术基础体系的提升,带动新一轮智慧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可以划分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四个阶段。智慧城市不仅对信息能够进行机器理性的智能化处理,还应拥有情感智能并能根据环境的情景感知与人们的情感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因此,从技术层面和实现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来看,“情景感知”与“情感智能”是通往上述“智慧城市”的智慧之门。
一、智慧城市的智慧特征
关于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各国学者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的流动特征、全面感知与互联、整合创新和为城市居民创造新生活,以及实现城市社会与经济包容式的“智慧”发展等角度给出了各自的理解与定义。政府相关部门也指出:智慧城市应提升到“以人为本”、“发达的智能”、“有效的运行”三者协调统一的“智慧”高度。但是,在智慧城市的智慧特征及其基本的技术内涵上,尚未形成科学、严格的界定。
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将人类感觉、记忆、思维、语言、行为的整个过程称为智能过程,它是智力和能力的表现,可以分别用“智商”和“能商”来描述他们的程度水平。智慧通常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也就是在面对具体环境中的事物时,发挥智能和运用智能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耶鲁大学心理系的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Mayer发现智慧与人类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提出了“情感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其程度水平的衡量指标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情商”,它可以调整智商和能商的正确发挥,或控制二者恰到好处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如果我们把传统意义上的智力和能力的综合称之为理性智能的话,对“智慧”的理解应侧重于如何通过情感智能来更好地发挥和运用上述理性智能。
自从城市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的表现形态、传播方式及其开发利用对城市管理与服务所产生的深刻变革已成为区分城市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特征。从上述角度看,城市的信息化发展可以划分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四个阶段。其中:信息城市通过电话、传真、电报、远程视频等电子通讯手段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数字城市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数字通讯手段使得上述信息的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新阶段;智能城市通过机器的理性智能对上述信息进行深加工处理,以机器学习和知识的运用为基础为人们提供各类智能化的服务;智慧城市将进一步使得机器能够根据对环境情景及人类情绪信息的感知、获取、计算和分析,为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智慧服务。
我们从信息的形态与传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服务关注重点等三个方面,给出了城市信息化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如表1所示。
自情感智能的概念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成为现代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icard出版了著名的《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一书,阐述了人类的情感能够通过外在表现出的情绪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计算机所获取、处理、计算和表达,使得机器能够给出符合人们情感需求的人性化反应,从而具备一定的情感智能。目前,上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城市管理与服务的众多领域,使人们真正体验到了“智慧”的魅力。通过机器的理性智能与情感智能的有机结合来感知人类所处的具体环境及其内在的情感需求,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智慧服务,是智慧城市最基本的“智慧”特征。
二、情景感知与情感智能
从人工智能领域来看,情景感知(Context Awareness)是指通过传感器及其相关的技术使计算机设备能够“感知”到当前的环境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用户的行为和动机,自适应地提供主动式服务。情感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指机器能够“感知”人类的情绪信息,作出人性化的智能反应并提供符合人们情感需求的智能化服务。
关于“情景”的定义,较为广泛接受的是由DeyA.K.等人提出的:“情景是指能够用来刻画一个实体的情形的任何信息,所谓实体是指任何与用户和应用交互相关的人、位置或对象,包含用户和应用本身。”从这个定义看,情景这个概念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和实体所在的交互过程有关的信息,都可以认为是这个实体的情景。情景不仅包括物理情景,还包括虚拟情景,其感知方式也千差万别。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把“情景”分为以下三大类:自然情景、社会情景和心理情景。其中:自然情景的感知可以通过各类传感装置对具体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等变量进行测量获得;社会情景的感知需要通过对典型的社会环境及其表征指标的评测来获得;心理情景的感知是通过科学的心理学观测方法来获得的。
人类在受到特定的情景信号刺激时,首先通过选择性注意机制和外周的各种感觉器官及内部感觉通路,在神经生理整合机制作用下,将上述信号传送到大脑边缘系统,由脑机制激发相应的脑活动。大脑边缘系统在结合当事人个人特质的心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学属性影响之后,产生了快速的第一性情感,形成直觉的情绪反应。然后,再通过大脑边缘系统与大脑皮层的交互活动,并经过大脑的高级认知过程以后,在已有的状态基础上继发第二性情感,形成较为理性的认知反应。第一性情感对不同的人而言一般具有共性,第二性情感与每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有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上述情绪反应的作用下,可能进一步引发各类相应的行为。在上述过程中,为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控,需要设计一系列新的情景刺激信号,以此来进一步调节人们的情绪状态和后续的行为表现。
上述过程可用图1来表示。
人类情绪信息的获取、计算及其情感状态的识别,是机器情感智能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通过脑功能活动实验观测(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脑诱发事件相关电位ERPs)、外周生理信号采集、外部表现及后续行为观测等方法来实现,如图2所示。
传统的情绪测量方法主要采用自我报告测量法,有情感网格(Affect Grid)、ISO项目心境形容词表(MACL)和多种情感形容词核查表(MAACL)等,强调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通过被试者对特定情景触发下的主观体验自述来进行情绪的测量,已经形成了一套公认的测量方法和标准,应用于正常人的情绪分析以及心理疾病患者的诊断中。然而,上述情绪测量方法主要依据被试者的主观自述和测量量表的模糊评判结果来确定其情绪的种类,没有给出可通过客观测量手段获取的情绪属性量化参数,因而难以很好地判断情绪的强烈程度,尤其是在多种情绪并存的情况下。
近年来,随着DTI(扩散张量成像)、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ERPs(脑诱发事件相关电位)等先进仪器设备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对人类情绪变化的脑功能活动进行更为地直接的探测和定位,并依据其激活水平与静息态水平的比较对情绪的强烈程度进行较为客观的标定。例如,图3是我们针对震惊世界的中国“7?23温州动车事故”网络舆情信息所引发的人们情绪反应的f-MRI实验研究。
通过上述观测,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情景信息刺激下人类大脑的典型激活模式与激活水平,运用脑功能定位分析技术和认知神经学的分析方法就可以获得公众对上述情景的态度、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统计性特征。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和图1所示的脑活动过程模型,我们提出了突发事件“情景-应对”的脑心理机制模型及情绪调控模型,为政府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以符合公众心理认知能力及其接受模式的方式来设计上述事件的处置策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依据。例如,在“9?27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中,通过官方微博及时有关信息、澄清谣言并和网友进行充分沟通交流这一做法就很好地符合了上述“情景-应对”方法的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人类的情绪变化除了在大脑特定的功能区域产生相应的激活信号以外,还会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导致人体外周各类生理信号(如:脑电、皮肤电、心电、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及外部表现(如:语音、表情、姿态、动作等)的改变,并可能引发后续的行为。通过研究脑功能活动与上述生理信号、外部表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情景感知环境下的后续行为表现分析,就可以在实际应用环境下实现对情绪信息的自动获取及情感状态的计算与识别,还可以对其后续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控,从而使得机器具备一定的情感智能。采取多通道、多模态信号的融合识别方法可以获得高达80%以上的情感识别准确率,我们已经将上述技术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施工人员现场情绪观测、银行信贷审核、企业员工情感管理、医生处方行为分析、艺术作品接受分析、广告营销策略设计和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计算等众多的领域,为分析和理解人们的情绪心理与行为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使得我们的管理与服务更加令人愉悦和更具“智慧”。目前,上述领域的各项研究已经形成了神经管理学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也必将对城市的管理与服务产生深刻的变革。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我们必须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对上述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趋势进行深入思考,并纳入到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
三、智慧城市的智慧之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成为世界各国对城市发展观的共识,创建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智慧城市,就必须真正从“以人为本”和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出发,通过城市的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提供无比愉悦的情感体验。
情景感知与情感智能技术是通往上述智慧城市的“智慧之门”,在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各个应用领域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技术基础设施规划与应用体系的构建中,都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技术对相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其应用需求,以新的理念通过上述“智慧之门”,步入智慧城市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 2011.
[2]中国智慧城市论坛./index.asp, 2012-06-30.
[3]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院信息研究所.智慧城市论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7).
[4]Salovery P.,Mayer J.D.,Emotional Intelligence[J].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1990, 9(3):185-211.
[5]Golema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 USA: Bantam Books,1995.
[6] Picard R. W. Affective Computing[M]. Cambridge, USA: MIT Press, 1997.
[7]魏景汉,阎克乐,等.认知神经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鄢辉华.基于现场观测信息的施工员工情绪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汤祥琴.基于脑心理机制的员工情感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杨漾.基于情感计算的银行信贷审核系统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胡晓华.基于f-MRI的脑心理机制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2]万熙琼.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机制及其应急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王春诗.基于脑心理机制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认知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一、科技教育共同体的目标与结构
共同体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有着共同利益的集合体。构建学校与社区科技教育共同体,就学校而言,可拓展教育实践的阵地,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机会,寻求更多优质资源,为提升师生素养、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服务。对社区、科研单位而言,可以提升科研单位的形象,促进科研单位文化的生成和升华,提高科研单位的社会责任。此外,使用“社区”这一名词,也有着社会活动区域这一层的含义,让学校以一种接纳、开放的理念进行办学。
组建科技教育共同体,就是依托学校、社区的科技教育优质资源,与居民社区、科研单位、科普基地等结成大教育同盟,彼此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作共同的努力与探索,为培养现代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二、科技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
1. 科技教育资源的整合。
科研单位资源:我校比邻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属下的微生物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能源研究所、昆虫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土壤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
社区科普资源:学校比邻的广州动物园、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警备区、广东省地震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十九路军陵园等。
人才资源:在学生家长中就有一批优秀人才,有各个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非常支持和积极参与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
学校资源:学校有一支能干,肯苦,善思考,会钻研的教师队伍。社区内这些优质科技教育资源,为学生的科技学习与实践提供了更多舞台。学校建成了以学校为主体的科技教育资源网络,建成了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库。
2. 科技教育共同体的日常化、系列化研究活动。
建立了以学校为主的科技教育共同体,并开展了系列活动:学校在各共同体成员单位中设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科研单位;聘请科技专业人士为学校校外科技辅导员,邀请他们定期到学校作科技知识讲座;学生参与社区多项共同体建设有赖于全体成员的智慧性策划、智慧性创造以及智慧性互动。学校科技教育日常化活动:学校科技教育在系统规划下,呈现日常化、系列化活动状态。
学生科技社团―科学松鼠会活动:由学校的科技老师作科普讲座,向孩子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唤起了同学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进而将邀请家长志愿者一起参与,把科学坚果外层的硬壳剥掉,把味美的果肉献给大众。
科技节:是每年四月学校的系列活动节之一,也是学校学生活动的重要舞台。其中,“动手做”、“生活中的科学”、“我的奇思妙想”都是学生们所喜欢的,也是学生们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
科技夏令营:让学校的科技教育尽最大可能普及到每一位学生。科技夏令营活动。学校每年暑期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总吸引着众多学生参加。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观生产,了解产品,学习企业文化;开办科技知识讲座,让学生大开眼界;航模制作,比一比谁的成绩更棒;参观科技馆所,使学生真正体验科技的力量与发展。
科普教育春秋游系列活动:把春秋游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分别到南海海洋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能源研究所、昆虫研究所、华南植物园、土壤所、蔬菜研究所等专业科研院所参观,由专业人员给孩子们讲解有关海洋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地球化学、昆虫学和植物学的知识。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观看科普短片、参观科普馆,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海洋里畅游,真正做到动手去操作,去感受科学的严谨与魅力。
3. 基于科技教育共同体开发科技校本课程。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张家口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性增加,城市化运动已经扩展到了全球范围。全球的城镇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难以逃避的问题,包括提高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就业、交通、住房以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安全、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转型及空气与水的污染等,凡此种种城市病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传统管理和服务方式的落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都面临着重大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并被广泛接受,智慧城市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它有效地集成“四化”,使“四化”同步推进、互促发展,对整合城市各种信息资源、统筹智慧业务应用、规划城市发展路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智慧城市可有效破解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还能带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普及应用,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新形态,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河北省先后与中国联通、神州数码、浪潮、腾讯、阿里巴巴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在全省各地有序推进。石家庄、廊坊、秦皇岛、邯郸等城市的国家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张家口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速。张家口信息基础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张家口移动4G网络已经初具规模,现已开通4G基站近1,100个,冬奥会所有申办场地均实现4G全覆盖,不仅能够支持话音、短信、彩信业务,还能够为赛事提供实时视频监控、视频调度、高清视频会议等高带宽实时业务,保证后方指挥与前方人员实现现场高清视频会议,已经具备了高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故的实战经验。
(二)门户网站宣传和为民服务职能不断提升。2014年全年在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新闻资讯栏目公开政务信息111条;上传群众路线专栏信息73条;上传公告通知信息14条;在线互动栏目答复群众咨询7条;上传视频新闻信息1条;上传县区信息66条。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部门工作动态108条,行政权力公开栏目以表格形式动态公开审批事项10,074条,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信息10,209条。截至2014年12月3日,“中心”门户网站公开办事信息16,193条,告知申请人办理环节短信发送4,793条。有效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门户平台已经成为张家口的第一信息平台及网络问政的第一服务平台。
(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张家口人口基础信息服务涵盖公安、卫生、社保、民生等各部门信息,加强了虚拟社会管理,有效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
(四)信息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积极举办信息化宣传培训活动,各部门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初步感受到信息化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各部门、单位全面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网上查询,群众来信第一时间处理并反馈,行政审批项目的网上办理。
三、张家口智慧城市建设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重政绩轻实效。城市问题日益严峻给政府管理带来越来越重的压力,所以改善城市运行效率,提升人居环境等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管理者找到一个改变现状的捷径。而城市运行效率,城市问题的解决处理效果是体现地方政府工作能力的外在表现,所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成为政府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问题在于政府偏爱面子工程,重外在轻实效,重显性工程轻隐性工程。
(二)企业缺乏主动权。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下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企业要想获得当地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部分市场份额就必须得听命于政府的安排,或者被政府手中的筹码所绑架。所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远景规划都会与政府的行为产生很强的相关性。在目前智慧城市还处于探索期的阶段,涉及到的很多方面都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政府的行为也就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研发重点方向、战略选择等如果都跟随政府的脚步,那么其不确定性也会相应提高,这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三)路径依赖问题。张家口智慧城市目前的建设模式会延续政府主导模式长久以来的优点,即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攻重点,短期成效会比较明显,但是这种模式将无法形成广泛调动社会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那么,张家口在追求智慧城市短期内建设效果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探寻适合张家口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长久之法。
(四)业务系统存在信息“孤岛”局面。当前,张家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并未形成建设性的参考,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也被掩盖。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云计算”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但目前张家口并没有搭建完整的云平台,没有云的概念。
(五)没有与移动互联网有效结合,全民受益度不高。智慧城市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从交通信息到天气预报,从大众娱乐到时政新闻,从技术进步到科学研究,从金融股市到文化阅读,甚至包括随时随地的医疗信息服务、随叫随到的出租,这些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智慧城市才能满足居民的这种信息服务要求,而移动互联网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智慧城市规划均以政府、企业信息化为主,政府和企业是主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市民不能感同身受,没有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开展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智慧城市的舆论宣传引导与其建设进度严重失调,智慧城市不只需要政府和企业关注,更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建设。
(六)信息网络安全等问题仍未重视。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被大量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中,信息网络安全问题逐步增多。但是,张家口市却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对信息网络安全这个重要问题语焉不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七)缺乏有效的考核指标。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建设工程和项目,项目完工之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进行考核也很重要。目前,张家口市某些企业由于利益与纠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一哄而上,定位各自为政,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和城市安全的风险,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流程和新兴产业等方面缺乏有效整合,使之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忽略了城市的主题――人的智慧和人性体验,这些都需要考核指标的约束和指导作用。
(八)产业链没有有效整合。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基础设施提供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应用提供商、硬件提供商、手机终端厂商等产业链多方面的协同,形成合同。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形成产业融合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又一问题。目前,困扰张家口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行业壁垒、产业链各行业开放度不高以及行业参与度不够。智慧城市建设与服务不同于基础通信服务或者增值服务,它不是单一的生态链,而是一个完整的形成稳定共赢的商业模式,是解决产业链有效聚合的关键问题。
四、张家口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分析
(一)合理规划,完善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体系。张家口建设智慧城市,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有:交通、医疗、安全、环境等。所以,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管理水平提升规划;二是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规划;三是信息技术研究发展规划。城市管理水平外在体现为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张家口市政府需要认清当前张家口城市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根据长远发展需要采取及时措施优先解决瓶颈问题,由此进入下一个优化循环,从而不断提升张家口城市管理水平。产业是支撑一个城市存在的基础,张家口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离不开高新技术企业的广泛参与,但是不能盲目规划,需要根据张家口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各种项目的轻重缓急协调各高新技术协调发展。在云计算方面目前尚处于大数据阶段,离真正的云计算尚有很大的空间需要突破。云计算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技术瓶颈,所以规划方面张家口应该在这些研究方面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张家口智慧城市建设奠定技术保障。
(二)优化智慧城市的发展生态。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作用不只是倡导者角色,更重要的是建设适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生态,使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内容应包括提升张家口投资软硬件环境。软环境就是生产力。张家口要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以更大的力度营造优良的发展软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在张家口发展,对于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企业提供相对更优惠的政策。具体的可以指定严禁触犯的高压线,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建立简单易行并便于考核监督的制度以提高部门办事效率,改进干部作风。推行限时服务制,加速项目落地;强化责任追究,取信于企业和群众。硬环境建设上,一要广开资金来源;二要加强教育、医疗等生活设施配套,以满足张家口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业为重点,逐步退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为企业家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三要构筑与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体系。随着张家口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完成,物流业在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更加凸显,张家口的这块“短板”应迅速补齐。
(三)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构建智慧门户,提升居民参与度。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社会发展工程,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是至关重要,政府需要利用好各种媒介作用,舆论上要使得公众对建设智慧城市达成共识,并能引导学生以及青年学子投身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
五、小结
张家口智慧城市建设是个持续宏伟的工程,一朝一夕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形成长效合力的机制调动张家口本土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根据研究分析,最有效的路径是由当前政府主导模式不断创新机制,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自申奥成功以来,张家口智慧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并开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这将为河北省其他地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行的理论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崴.济南西区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MBA研究生学位论文,2014.6.
一、健全领导班子、加强统一管理
健全的领导班子为有效地开展寒假活动提供有力的保证,统一管理是扎实落实各项活动的基石,学校成立以滕校长为组长的暑假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年级组长
二、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深化素质教育
为了抓好落实,我校按照上级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XX年暑假35岁(含35岁)以下教师制定出长期(3-5年)的读书计划,利用暑假期间读两本书籍,其中《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必读,另一本自选,写不少于3000字的心得体会。
2. 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构思编排“经典诵读”节目,开学后,各年级教师进行展示。
三、加强体验教育,深化生活教育,促进养成教育,落实素质教育
假期是开展体验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大好时机,学校将拓展体验教育层面,开展生活教育,注重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动手动脑、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社区实践
要成立自主社区实践小队: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居住区域,成立社区实践小队,安排队长组织开展活动,就近参加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和公益活动,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劳动美化社区环境、净化社区文明、体验社区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开学后,1——2年级各中队收齐社区实践活动表,装订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政教处(班级填写开学后的);3年级各少先队员在家庭作业单上总结社区实践活动情况,班主任统一装订叫政教处(各班推选5名队员用a4纸打印社区实践活动总结,同时附过程性照片材料)。
2、家务承包
假期,各少先队员进行家务承包,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各队员在家务劳动中承包自己的一块“责任田”,坚持每天做。开学后一周内,每班评选出5名“班级家务承包之星”并把名单电子稿发送ftp“政教处文件夹”内“成长记录文件夹”。 4年级全体少先队员在稿纸上誊写自己的感受,开学后,班主任收齐后以年级组为单位交政教处(各班推选5名队员用a4纸打印家务承包感悟,同时附过程性照片材料)。
3、动手操作
(1)手抄报制作
4年级每位少先队员用a4纸制作一份“普法” 为主题的手抄报;5年级每位少先队员用a4纸制作一份“科学知识” 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书写认真,配图精美。开学第一周,以班级为单位收齐,装订成册,交政教处。
(2)手工制作与科技制作
1——3年级每位少先队员,利用假期制作一件手工作品;4年级每位少先队员,利用假期进行科技发明小创造,制作一件科技作品。开学后,每班评选出2份优秀作品,注明班级姓名上交政教处。〖作品要注明班级和姓名(班级为开学后的)〗
(3)科技论文与科学实践
5年级全体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展示和竞赛活动,开学后每班交5篇科技论文,5份科学实践活动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同时上交电子稿,电子稿命名方式为:班级、姓名、题目。
4、学生读书活动
(1)活动主题
阅读促进文明;阅读——享受智慧的生活。
(2)活动内容
(一)举办中小学生征文比赛
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以“阅读享受智慧的生活”为主题,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创新。
(二)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朝阳读书计划”、争创“图书使用示范学校”、农村小学“爱心书屋”建设、“中华诵”等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读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充分享受读书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请语文教师根据学校经典诵读篇目和潍城区经典诵读篇目布置学生诵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读书活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遴选了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见附件见ftp:教导处:暑假读书活动计划文件夹中),推荐给中小学生阅读。除省组委会推荐的阅读书目外,各中小学校要结合“朝阳读书计划”推荐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思想性强、具有阅读价值的图书。
(3)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
(一)工作程序。此次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管中心)和有关市直学校逐级组织初选、初赛,市教育局组织复赛,并择优报省,参加全省决赛。
(二)时间安排。
7至8月份,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积极撰写征文。
9月3日前,以学校为单位遴选优秀征文电子版报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区教育局组织评选表彰优秀征文,并择优报市。9月1日语文教师收征文包括电子稿,并按要求填写推荐表,9月2日上交教导处。
(三)报送要求。
(1)参赛作品内容要紧扣主题,题目自定,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3000字;(2)征文中不能出现作者信息,作者信息以各学校上报的《推荐表》(见附件)为准;(3)征文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对所在学校通报批评;(4)征文电子稿保存为.doc格式,以征文题目作为文件名。(5)排版要求:题目居中,二号黑体;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a4纸张;页边距上、下、左、右:3厘米;页眉,页脚:1.5厘米;页码位于页脚居中排列。(6)报送数量:各城区中学每校5篇,乡镇初中、城区小学每校4篇,乡镇小学每校3篇,以学校为单位连同《推荐表》(电子稿),一并于9月3日前发至xxxx@kt250.com。各学校要全员发动学生参与,并在校内评选出等次,根据数量择优上报区教育局普教科。
(4)表彰奖励
经典诵读、演讲与征文比赛将分别评选出区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同时评出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选。
班主任鼓励学生利用暑假,积极参加以上布置的各种综合实践,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作品的自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假期注意事项
1、班主任在放假前要做好假期安全教育,与学生签定《安全公约》,教育学生要有计划地完成寒假作业,不搞突击。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假期不自己到河里、水库、游泳池游泳,不进网吧、游戏厅,做到防火、防电、防坏人、防雷电,遵纪守法。假期内注意饮食卫生,注意传染病的发生,确保身体健康。
2、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以便妥善解决。各中队组织集体活动必须报学校假期活动领导小组批准。
对于暑假期间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各班主任要给予高度重视,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全体队员也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作用,亲身体验活动过程的乐趣与艰辛,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学后学校要对寒假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优秀活动中队”和“优秀队员”。
在11月20日《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年会上,170名公立医院院长向有关部门联名提交了“医改建议书”。建议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调整、扩充卫生部现有职能,全面监管健康、医疗、医药和医保,在职能转型后的大卫生部中增设医保机构。
有评论认为,姑且不论归口的实际操作难度(医保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药价归国家发改委管,医院归卫生部管),只就这种设计本身就颇为可疑。既然是让医疗的供需两方(医保机构和医院)博弈,那么统统归于一个婆婆门下怎么会合适?
笔者认为,大部制管理体系的好处不仅在于管理的便利,同时也在于责任的明晰,在管办分开的前提下,大卫生部除了要监管医卫领域的行业准入等外,还应该对医保机构运行、医保费用管理负有责任,制定医保政策,管理医保费用,并与管办分开后的医院进行购买医疗服务时的付费协商。但值得注意的是,医保的设计一直以来是个世界性难题,欧美发达国家也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办法,对于中国医疗环境而言,大部门体制将是中国政府改革的趋向,人们的健康问题未来势必由一个综合部门统一管理。那么,医疗保险归卫生部门管理应在情理之中。
(特约评论专家 李 玲)
医保互通堪称惠民举措
从12月1日起,沪杭两地正式实施委托结报对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做法。这意味着,凡在当地参加医保的人士,可以持当地的医保卡在两地就医报销医疗费。
沪杭两地实施“医保互通”的消息着实让人高兴。随着经济活动交流日益广泛,人们因各种原因流动越来越频繁,已经在当地参加了医保的人士如果在外地临时患病或到外地就医,就会因为“医保不通”而带来医疗费用无法随时报销的麻烦,甚至影响及时就医。实现了“医保互通”,这个难题就解决了。“医保互通”堪称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沪杭两地政府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先行了一步,值得称赞。
笔者认为,尽管各地医疗保险在收费和支付的标准上不尽相同,但都实行实账结算方式,零星购药,可随时随地刷卡,住院就医按既定标准即时结算报销。异地互通,只要网络互联,委托承办即可,与国家商业银行异地结转大同小异。在目前现代化水平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实现异地联网已非难事,即便全国联网也是容易办到的。关键是要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软硬件配置和网络工程建设。实现“医保互通”是一项显见的可以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同时完全符合当前中央“拉动内需”、“构建和谐”的精神,各地政府为此做些投入值得。
(评论员 石 飞)
基层医生职称评定宜与工作挂钩
基层医学不同于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因此应考虑用社区医学系列评定职称为好。由于社区医疗条件和设备的制约,他们的工作业绩大多需要自行摸索,经过时间的考验方能肯定。他们的论著也不能强求在“铅印本”、“省级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而应密切结合实际工作或调查报告将其作为主要评审的文字材料。因为这种文字材料与其在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在评审中可以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现场调查,充分反映他们的思路及工作能力。较之过去的“假论文”、“假奖励”,这要现实得多。
一、研究过程
(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
由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教育、社会学、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领域均有涉及。因此,国内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文献量非常大,刊登该研究领域成果的期刊种类也较多,且比较分散。为尽可能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AJ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的信息与全文。
(二) 研究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Community 的中文译法通常有“社会”、“共同体”、“社区”、“社群”等,最常见的是“共同体”和“社区”的译法,同时与 community 有关的复合词汇也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本研究关注的“learn-ing community”就有学习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两种不同的译法。因此,本研究在检索时,使用以下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2011) + 来源类别 (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期刊文献 725 篇 (检索时间为2011 年 10 月 15 日)。同时使用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 2011),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博士论文 66 篇,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硕士论文 628篇。最后,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信息依次进行文献信息采集。在文献数据信息处理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开发的数目共现分析系统 Bi-comb v1.0[3][4],以及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信息可视化统计软件 CiteSpace 3.0.R2[5][6]两款数据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CiteSp ace 软件可有效探索学科知识领域的演进与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使得文献计量学分析易于实现历时性的动态化[7],该软件内嵌了国内学者刘盛博编制的 CNKI(RefWork) 格式转换程序,具备将CNKI 数据转换为可处理的格式的功能。但受 CNKI数据采集选项和中文文本处理功能的限制,CiteS-p ace 仅可有效处理 CNKI 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分析。因此,笔者同时选用 Bicomb 软件、UCINET软件,甚至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补充处理与分析。最后,依据统计结果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判。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产出分析
笔者按年度对 2001 至 2011 年间的国内期刊论文和国内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 (2011 年截止到笔者检索日期 10 月 15 日),国内各年份的论文刊发与学位论文数量情况如图 1 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 年仅能检索到 10 月份),特别是近三年来,期刊论文数量一直保持在 100 篇以上,硕士论文也从2007 年开始保持在 85 篇以上,这可能与国内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的社会性等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力度加大有关,从而引发更多的国内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如果单从博士论文数量上看,则相对比较稳定,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十篇左右。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趋于上升趋势,有更多的学者开展该领域研究。
(二) 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
用 Bicomb 软件对 2001~2011 年间关于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载文期刊分布进行统计,载文量大于等于 10 篇的期刊有 21家,结果见表 1 和图 2。其中载文数量在前 10 位的期刊的载文量占到了全部文献的 41.89%。仅就载文期刊关注领域来看,学习共同体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为有效反映研究论文的机构来源,本研究使用Bicomb 软件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的研究单位或授予学位单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 2 所示。无论从期刊论文数量还是硕博论文数量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均是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个重镇。如仅从期刊载文量来看,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对学习共同体研究做了较突出贡献。但若仅从硕士论文上讲,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为此,我们对各单位不同类型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图3),发现了一个现象,即:有些单位核心期刊研究论文较多却少有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但有些单位核心期刊发文量较低却有特别多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前者还比较容易理解和解释,即该校有相关研究,且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没有引领研究生跟进该领域的研究。但后者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即研究还没有得到业内广泛认可(表现为没有在该领域的核心期刊或较少),却指导了非常多的硕士论文研究。
(三) 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挖掘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使用 CiteSpace 3.0.R2,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分区为 1 年,阀值为 50Top per slice,采用最小成树算法,利用国内期刊文献绘制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 366 个,连线 294 个,结果见图 4 和表 3。而对国内硕博论文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得到节点 321 个,连线 315个,结果见图 5 和表 4。根据陈超美的介绍[8],分析由 CiteSpaceII 生成的期刊热点知识图谱 (图 4) 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热点可以确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等。而根据硕博论文热点知识图谱 (图 5)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确定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领域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知识建构等。由表 3 可知,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学习共同体最高,因此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从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看,学习共同体的中心度同样最大,因此其节点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若从硕博论文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和频次统计角度分析 (见表 4),对策的研究频次最高,专业发展排其次。但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的中心度相比前两者更高,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期刊论文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最广泛,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从硕博论文分析,学习共同体隐去了其中心位置,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主题凸显出来。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频次最高是易于理解的,但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硕博论文都显示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关研究热度较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学习共同体,人们不仅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和形成机制,更关注它的具体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强调教师知识提升的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范式,虽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习共同体所提倡的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式认识观适应了人们对学习观的转变,特别是它强调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依存性、多元主体互动性等适应了当今人们对学习的理解,正好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实践 - 反思取向(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实践,并实现专业发展)[9]、生态取向 (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并不能全然依靠自己,而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有效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实现专业发展;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到教师教研合作能力和教师群体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的高度)[10]。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理念、实践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导。因此,在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主题(学习共同体)并含 (教师专业发展)”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2001~2011 年间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 (见图 6)。2003 年,顾小清在 《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一文中对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教师在场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这一领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逐年增多而以“主题 (网络学习共同体) 或含 (网络学习社区) 或含 (网络学习型社区)”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 (图 7),国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在近年来才逐渐被广泛关注的,这一转变与 Web2.0 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恰好契合。Web2.0 的六度分割理论、利用集体智慧与学习共同体理念相似,同时,Web2.0 及其相关技术为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网络共同体及其相关问题逐渐成为该研究范畴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对研究热点分布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见图 8 和图 9。从图 8 来看,现有的研究热点主要出现于2005 年之前。2005~2010 年间,虽有新的研究热点出现,但研究频次和中心度相对不大。而从图 9来看,形式也基本一样,知识热点和出现时间稍有区别,最为突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时间和关注程度稍有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5 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对以前研究热点的继续深化。总体看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各研究方向逐渐成熟化,呈现静态稳定趋势。
2.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 ace 软件选择突变专业术语类型 (b urs tterm),利用其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前沿术语分析。期刊论文得到突变专业术语 366 个,硕博学位论文得到 321 个,分别对视图布局进行精简合并,形成结果见图 10 和图 11。综合分析这两个图,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主要有: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共同体、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对策、Web2.0、学习环境、知识建构、网络课程、建构主义、教师培训等。对这些词语进入深入分析,可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三类。
(1) 理论深化类
以“题名 (学习共同体) 或含 (学习型社区)”为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再检索,将数据导入Bicomb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人工鉴别发现,随着学习共同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对原有概念和理论不断反思、修正和深化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多。同时,人们不再停留在早期的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阐释和区别上,而是从不同视角对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丰富、充实。这种深化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内涵的深化,即: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哲学基础、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从生态哲学、后现代哲学等视角研究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表现在从社会建构观、分布认知理论、知识论、学习的实践论等角度对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挖掘。第二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外延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不同实践形式的理论深化,包括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2) 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类
该方向致力于将学习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及其方式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发挥其优势,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领域愈久弥新的问题,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学校、课堂与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然而这些主阵地却历来备受诟病,甚至把“只具有工具的理性,而缺少价值的关怀[11]”的现代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归结为教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人类发展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的理想。因此,与学校、课堂和课程等相关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形式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包括现实社会、网络社会等) 等非正式场合教育,可见,与社区、实践、网络虚拟世界等领域联系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组织形式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3) 构建策略类
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策略研究是一个必然趋势。时至今日,网络已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与网络相关的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必然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又一趋势。Web2.0 作为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的网络组织形式,正吸引更多人选择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迎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如何利用Web 2.0 及其相关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或虚拟学习共同体必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又一增长点。
(四)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
1.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
将采集数据导入 Bicomb 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后,选取频次≥2 的 86 名研究学者 (频次累计百分比为 9.5861%) 数据,生成 Excel类型共现矩阵文件。将 Excel 文件输入 UCINET 软件,输出 ##h 类型的数据集。然后,导入 UCINET集成软件[12]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生成结果见图 12。从图 12 可以看出,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学者合作较松散。为进一步研究各位研究者在本领域的重要性,我们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 (如果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捷径上,我们就认为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 概念 (见表 5)。在权衡以上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研究情况进行人工文献阅读与排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 3 个合作密切的研究群:钟启泉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者,主要关注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以及知识社会与文化催生等;王陆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者,从网络交互、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研究;时长江则更多地关注了课堂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从中间中心度上看,佐藤学、时长江、郝志峰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较高,是合作网络中的重要人物。
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研究,选取频次≥2 的研究机构共 26 个,频次累计百分比达 22.3529%,采用与作者合作网络研究的相同程序。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结果见表 6 和图 13。可知,机构间的合作也比较松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在整个网络中的度数中心性最高。而从中间中心度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同样是合作网络中的代表机构。总之,国内学习共同体合作研究相对较为松散,研究者之间相对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分散了研究力量。如果仅从文献研究者所属单位上推理,研究者间应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可能。这也许要归因于国内论文署名习惯,许多研究成果可能是多名研究者合作进行的,但因为各种因素,文章最后只署了一个名字。
2010年,通过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学校领导的积极努力,中心校教师实现了人手1机,班班通全面开通,其他学区校的教师办公室也都增加了多台电脑。2013年,全镇小学实现了电子备课,为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的互补、共生、拓展、提升、整合提供了扎实的保障。为此,我们及时把构建灵活高效的网上教研平台,开展即时、常态的网上教研活动,实现教研的高质量,作为了学校教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努力通过网络转变教研方式,“让教研插上网络的翅膀”,让教师搭乘QQ群教研的“动车组”, 让QQ群与教师如影相随,成为教师们向往的网上茶吧。
一、三级QQ群教研联动,助推教师走上专业成长
为了保证QQ群教研的有效开展,我校建立了三级QQ教研群,成立了网络教研领导小组,实现了三级网络教研,即由科研室负总责,各学区校教导主任和学科教研组长协助管理,各学科教研组教师积极参与的教研流程。
1.建立三级QQ群教研,打造群教研网络
教导主任群:组长为科研室成员,成员为各学区校教导主任。
学科教研群:组长为各学区校教导主任或区学科中心组成员。
低年级语文教研群、中年级语文教研群、高年级语文教研群、低年级数学教研群、中高年级数学教研群和英语教研群。
2.点燃教研热情,助推教师走上教研的幸福路
大家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讨论交流,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感受群体智慧和多种思想,然而想达到目的,还需要事先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因此,各主任、学科组长亲身示范,针对某节课、某个讨论话题先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给老师们指明方向,燃起他们的教研热情。教师有了热情,也就实现了有效“互动”,在你来我往中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有了热情,也就能自始至终参与研讨,提高了“研”的质量。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引领教师积极参与QQ群教研
为了保证网络教研的有效实施,我们建立健全了网络教研管理制度,如:网上教研管理办法、领导参与网上教研制度、校本教研的“资源共享”制度、网上教研的评价激励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规范了教师的网络教研行为,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保证了QQ群教研的顺利、有效进行。
二、开展主题教研,发挥网络效益最大化
主题教研由中心小学科研室根据区教研室的学期计划要点,结合学校实际,每月定一个教研主题,每月初在教研群公布,供教师在线研讨、跟帖评论,自己对主题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中心小学科研室汇总本次主题教研情况,通报各学区校,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
三、“大聚小散式”互动教研,实现资源及时共享
1.“大聚”――我校每月组织一次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的整合
主讲教师先撰写教学设计发到群共享中,对应学科组教师借助学科教研群互动研讨,然后主讲教师整理,上课堂研讨课。听课教师先进行面对面评课,回去后再结合共性的、关键性的问题,在学科教研群上互动点评,主讲教师反思,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到教导主任群进一步研讨,最后组长整理合理性建议,主讲教师形成精品教案发到教研群中,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2.“小散”――各学科教研组自己组织QQ群网络教研
(1)组织隔周QQ群教研活动一次,每次组长都安排针对性活动,学校领导参与各学科组网上教研,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有时也通过群论坛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落实。这种即时互动教研,构成了互动互促、优势互补的校本教研的模式。
(2)即时提出教学疑难,适时研讨交流。教师将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或疑难及时发到教研群中,相关教师和教研组长适时进行交流、研讨;解决不了的,组长整理上报到教导主任群进一步研讨,最终由科研室或业务校长做出答复。
四、利用QQ群社区,打造学科教研组的动态资源库
QQ群社区板块比较丰富,如我们在“公告栏”中及时公布每周上级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本校本周的工作安排等。在“群聊精华”中,选取价值高的教师流记录;在“群共享”中转发一些名家名师的成功做法,或组织教师上传一些精品案例、专题论文、教学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做法等,供教师借鉴学习;在“群活动”中每周的活动内容;在“群论坛”中教师需交流研讨重点问题,教师跟帖交流。
通过QQ群社区,教师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成果的分享更快和更持久了,同一个群成员的个人空间资源更新也能最快分享,群体和个人空间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化。
五、改革评价制度,激发教研活力
为了充分地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专业成长,更好地开展 QQ群教研,提高教研质量,我校建立了评价激励机制,使网上教研的日常运行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1.各学科教研组每两星期统计一次教师网上教研的参与情况,如,参与网络教研的次数,上传优秀文章的篇数,精华帖子的数量等,上报到科研室,科研室一月一汇总,在教导主任群中及时公示,作为对各学区校、教师综合考评的依据。
2.每学期评选一次网络教研能手,优秀学科教研组,中心小学统一进行表彰奖励。
六、取得的效果
构建QQ群教研模式,使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工作灵活度和自大大增强了。他们用这些时间充实教育理论,提升学科素养,吸纳前沿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它使教师在艰辛的脑力劳动过程中,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获得的心理支持。在QQ群教研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彼此信任,彼此鼓励,恬坦心境,促进了教师群体、教育的和谐。
七、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