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7 23:08: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将相和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化,“导学案”作为课改诞生的新成员,已悄然走进课堂,成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主角。小学语文课堂也因它的到来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然而,要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导学案的作用,成就高效课堂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精心设计,保证质量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份学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明确目标,把准重难点
要设计好导学案,教师要心中有课标,明确年段、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到依纲扣本,不偏不倚。
如在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的导学案时,教师应首先明确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再认真研读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本课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对照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本课的特点,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初步定为(1)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2)体会蔺相如和廉颇的美好品质;(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样,本课的重难点就基本把握准了,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就建立起来了。
2.巧设学案,落实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并不意味着导学案已完成。要真正落实重难点,教师需要学会变魔术,把抽象的问题变成浅显易懂的问题。如把《将相和》中第一个重点: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变成:(1)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讲了什么?(2)这几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把第二个重点体会蔺相如和廉颇的美好品质变成:(1)课文有几个主要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把第三个重点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变成:《史记》中除了蔺相如和廉颇,还成功地描写了许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请阅读一至两个《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和同学一起分享。
这样,把抽象的重难点变成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问题编入到学案中,学生触手可及,不但落实了教学重难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3.分层设计,关注全体
一份好的导学案,应关注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
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如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时,我为中下生设计了以下三个内容:(1)给生字注音并组词。(2)给带点的多音字注音。(3)课文讲了谁向谁借箭?为中等生设计了以下内容:(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2)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为优生设计了这样的内容:(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从这一“笑”字你读出了什么?这样分层次设计导学案,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进步的空间,学有所获。
二、前置学习,提高效率
前置学习就是在教学新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的学习。前置学习,到底该让学生学什么呢?其实,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就是学生前置学习的最佳蓝本。在学习新课前,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要求完成学案。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暴露学生学情,获取新的教学资源的过程。
通过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学习的效率会更高。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对师生而言是个共同进步的过程。
三、以学定教,教学合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找到教学的起点,还能形成新的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应先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掌握情况,再根据学情调整教案。如在检查学生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晏子使楚》的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时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谎”“敝”和“侮”字写错。(2)对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体会不够深。(3)对晏子这一人物形象掌握较好。(4)对文章的结构掌握较好。根据导学案反应出的这些信息,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案,把“谎”“敝”和“侮”这三个字和体会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一笔带过,甚至不讲。这种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研读教材;主导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基础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回归,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时下的课堂,却又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老师们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讲”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渐渐淡出了课堂。许多老师在课上当讲不讲,当问不问,唯恐被扣上“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帽子;课上反复地朗读,看似热烈的讨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讨好的评价,不敢指出学生问题之所在,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重要环节的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毫无深度广度可言……
面对上述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教学中到底怎样才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如何让教师走出“讲”的迷失,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对于教师“讲”的迷失现象的理性思考
(一)教师角色的错位
调查发现,教师对自己在新课堂中的角色把握有较大的错位。新课程倡导教师做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倡导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孩子,要走近学生,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等。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正确的。但是平等、民主不是体现在一味尊重学生甚至讨好学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不是真正的民主!现在充盈课堂的 “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真独特!”等礼节性的、蜻蜓点水式的、不是发自教师内心的评价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试想长此以往,孩子们生活在一种虚情假意的、廉价的评价中,怎能有健全完满的人格?怎能有良性的发展?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他们除了喜欢听到肯定的话语之外,更渴望得到的是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所以,在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中,教师要科学把握“讲”的内涵,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 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否则语文课堂教学就进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根本谈不上效率和质量。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是课改的方向,但是“讲”就是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吗? “讲解”等同于“灌输”吗?笔者认为:不 ! 它们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这违背了教育和教学的本意,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是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学生处在主体的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实质上就是教师是教的主人,学生是学的主人。要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控制教学节奏,要达成教学目标。 哪些地方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讲多少时间,是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该讲之处要讲,该问之处要问,该引领之处要引领。
(三)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因此,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可是,我们从一些课堂上了解到:教师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多数是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该讲什么”。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不准、理解不深是教师不敢讲的关键。作为教师,教师的知识、阅历和认知水平理所当然的要比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理解深刻。教师在开讲之前范读时,要读出自己的体悟、自己的个性来。教师要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善于比较鉴别,“成一家之言”。教师有了一定的感悟,再把它讲给学生,自然就会讲得精彩,讲得有血有肉。
二、新课程呼唤“讲”的理性回归
教师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精读,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要给他们讲解。问题的关键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而是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一本质。
(一)以营造“讲”的氛围为前提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因素,现在教学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就会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实,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法并不矛盾。启发式教学是不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用启发式辅佐讲授法,可以避免步入“填鸭式”的误区,真正做到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共同活动。
(二)以深入研读教材为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 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要想讲得精要,钻研教材是根本!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本的钻研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备课上,做到“懂”“透”“化”。教师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要根据《课标》,深钻教材,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教师不要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
首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应一一搞清楚,不带一丝疑点进课堂。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打被动仗。例如:一位特级教师在讲《草船借箭》一课中,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有11次,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你能想象出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何而“笑”吗?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同学说,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都落空,这是一种胜利的笑;有的说,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宽厚的笑;更有同学说,诸葛亮在笑自己,知天时,识地利,懂人心,这是一种自信的笑等。由此,我们感到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是多么重要!正是教师深钻教材,巧妙地抓住“笑”字组织学生讨论,才使学生多角度地感悟到并表达出“笑”的意蕴。这样教师不仅理解了课文,把握住了人物形象,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钻研透彻。备课时,应关注、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读懂课文内涵,读懂语言文字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如何引导,如何以学定教,备课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以适时把握“讲”的时机为关键
语文教学中的“讲”,要用好这个“尺子”。关键是针对什么样的课文,要琢磨“讲什么?何时讲?怎样讲?”适时把握时机,讲在点子上, 可以提高“讲”的实效性。
1.“体验”不到时——讲解以深入
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中学生要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这种体验在学生阅读实践时往往体验不到或者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或讲解或点拨,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意识,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作者写作的精妙。以《麻雀》一文为例,学生在谈对“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一句的理解时,往往忽略了句子中的“落”字。于是,老师引导学生用“飞”与“落”相比较。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一个“落”字,有的体会到了速度的“快而猛”;有的了解到老麻雀此时内心的万分焦急;有的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坚定、果断”;有的被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行为所感动。通过对重点字的品味,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孩子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又如教学《将相和》一课,当学生归纳将相最后和好的原因时,学生有的说“廉颇彻底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有的说“因为廉颇能知错就改”;有的说“因为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原谅了廉颇的言行”,学生们的认识总是在认错、谅解上兜圈圈。此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探讨将相身上的相同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的思路开阔了,理解也随之深入,认识到秦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将相不和,受损的到底是“将”?是“相”?还是国家? “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能以赵国的利益为重”,这才是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精心备课 营造环境 优化课堂 达成目标 挖掘因素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活动是在学科课堂上,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掘并利用好学科中的心理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渗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只有关注到每一个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才能使之更好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一、从学情出发,依据学科和教材特点及学生心理需求精心备课
提倡教师写个性化教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备线条,备思路,可以说,教案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在内容上,不只是看书写工整,字数多少,而且看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利于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做到:在研究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知识的接受心理,要把教材处理到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研究教法时,要多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考虑,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方法;要充分预料课堂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复杂心理变化,对指导好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考虑如何调控好课堂上随时发生的问题和如何抓住有利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学法指导。这样,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很积极。
比如,我校“数学问题本位新探索”子课题实验教师,就很好地探索出“以点备课”的新思路。即教师首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特点将各知识块依据其自身特点化分为知识点,然后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线,将各知识点按其特点和学生思维需要灵活的、科学的交叉重组,为我所用。以教师的“引导”为主要调控手段,教学中“以点引线,以线带点”促使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在课堂上要保持愉悦的心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活跃、和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学科渗透的关键。而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自觉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心和成功带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具体表现为态度和语气要和蔼亲切,对学生阐述的观点、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不管问题多么简单、幼稚,观点多么可笑、荒谬,言辞多么尖锐,教师都要耐心适度地进行解答。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时,要用商量的口气,用激励性的语言,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低年级教师应尽量说易于学生接受的儿童语言,从语气、语调到表情,从举手投足、一举一动到着装发型,都努力赢得学生的喜爱。
三、运用多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实验表明,儿童只有在心境愉快的情境下,情感才真实,思维才活跃,想象才丰富,个性才能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努力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努力使环节间的导语过渡自然亲切,内容趣味化,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点拨、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之由“要我学”变为“我想学”,从而以最佳的学习心理获取知识。课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伙伴,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心理安全自由的低重心的良好的 “学习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教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及被赏识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之乐于学习。比如,一年级一位教师在上《小小的船》一课时,精心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深蓝色的天空中,闪烁着无数的小星星,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坐在月亮船上不停的划动着,美丽的画面与音乐相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通过老师的范读、范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很好的体现了“心理渗透快乐识字”的教学理念。再如,一位中年级教师讲的《一件运动衫》,当出现小男孩和康威老先生的画面后,适时插入了一首《爱的永恒》,乐曲的旋律一下子打动了学生情感的闸门,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情感达到了,也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听课的领导和老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会中体验成功
心理渗透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地直接依据,因此要求实验教师课前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化。课上各种教学手段都要努力为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认知目标的基础之上,去发展情感和心理目标,在学会中,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然而,以往我们的老师往往对此不够重视,认为它只是一种形式,或者有认识,但研究的不够。试想,如果一堂课的任务都不明不白,必然会导致教学过程设计混乱,学生参与低效,谈不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谈何心理渗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应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并围绕目标积极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五、针对学科特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教材中有许多显性的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语文课中就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就可积极挖掘语文课的资源,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学《将相和》时,一为高年级老师就确立了心理渗透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3个故事,领悟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启发学生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和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课文中的3个故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解决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宽容、豁达和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品格。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故事;教育人生;追求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83-01
有人说:教师要有故事。是的,我们不但要有储备知识意义的故事,还应有教育故事。没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是空虚的、萧索的。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故事中滋养着、成长着,但并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富有者。正如说谁家有钱,并非只有1角钱就算是有的一样。人生活在故事中,会在故事中感动,也应当用故事或书写故事感动他人。追求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有意蕴,有效益,也妙趣横生。我们仅从两个层面尝试论述。
1.有故事的教育教学,其乐融融
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喋喋不休的说教,舌敝唇焦,不如故事来得生动。故事中,内涵丰富,往往折射出智慧、理性的光辉。运用它能够开愚蒙,启迪灵性,陶冶情操,滋养生命。倘教师拥有故事--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说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就能够使学生在演绎的、具幽默意蕴的故事中快乐、感动、思考、警醒……
我(本文第一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学双关的修辞格,就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一人为没鼻子和唇裂女说媒,对女方说:“那小伙子,大高个,挺能干的,就是眼下没什么。”女方一听,眼下没什么,以后只要勤劳能干,还愁过不好日子?便答应了;到了男方这边,又说:“那姑娘,挺会过日子,就是嘴不好。”男方一听,嘴不好,会过日子就行嘛,况且,咱都啥样了,有不嫌弃的就不错了,也欣然应允。可是,见了面才如梦初醒:眼下没什么——是没鼻子;嘴不好——是豁唇子。都呕了,便责怪媒人。媒人说:“我没糊弄你们啊!”是啊,他们转而一想,哪儿找去啊,也般配嘛,便经媒人略一撮合,就成姻缘了。这就是一语双关嘛,学生爱听。
五年级一个十岁的孩子,叫王宇萌,年龄、个子虽小而好学,颇得偏爱,便也恃宠而骄:打这个一下,踢那个一脚,主要是男生,饱受“屈辱”,却都不与之一般见识,往往说一声“不跟你一样的”就算了。我们起初还不以为意,大抵以为是天性嘛。然而竟肆无忌惮了:把这个推倒,给那个一套“组合拳”,居然在英语老师面前也无所顾忌了,于是,几次反映给我(本文第一作者)。这一回,竟将一男生推倒在水泥台上,幸而未摔伤,这怎能置之不理!我便给她讲了“临江之麋”的寓言:猎人捉来一小鹿,"群犬垂涎",遭到呵斥;鹿稍大,竟忘了自己是谁了,与狗亲近碰撞——顶一下,蹬一蹄,越发不庄重--娇惯、不文明了,而狗因怕主人而要友善--却也时常舔舌垂涎。但哪怕龇牙“哼哼”几声,都可能遭打,冤枉啊!却只能任小鹿顶撞妄为。三年后,小鹿在街上,见野狗甚众,却以为和自家的狗一样呢,要如前所为;群犬既喜且怒,一起把它咬死,撕得七零八落(我作出撕扯她的情状);而那鹿至死不悟(我又拍拍她肩膀)。讲完后,启发她说出寓理,再因势利导,便迎刃而解,正是领悟于类比之间,寓教于愉快之中。后来,更在班上引证、强化警示:不可有恃无恐。西汉的霍光,有武帝托孤之重,功盖天下而骄,尚且夷灭九族;三国时,杨修死于恃才放旷;吴质靠阴谋助文帝继位,恃宠而骄,辱曹氏宗亲而终不被重用;前秦苻坚,恃强而骄,落得仓惶逃命,草木皆兵;明朝宦官刘瑾,恃功而骄,被凌迟千刀;还有晚清的年羹尧……
孩子是在学习、生活中成长,也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喜欢看武侠影片,看动画,看动物世界,乃至网络游戏的目眩神迷……这,都是有生动的故事世界可以放飞想象的。那么,他们的喜闻乐见乃至痴迷就不足为怪了。请注意:学生纯净的心田,倘不被真善美占据,就易被假丑恶侵袭。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生动的好故事,就可以防微杜渐,且有利于其心智的开发。
平时的行为规范、心理疏导、思品教育等,都可引入故事随机教育。如寒食节,讲介子推逃赏深山被焚,而略知贤士之风;端午节,可体会屈原忧愤深广,尽智竭忠……或类比,或讽喻,或借此引发……循循诱导、潜移默化,可以润物无声。
而教学中的引入,几乎无处不可,它能帮助拓宽知识背景,有助于理解、彻悟、融会贯通。但我们往往是在其它时间补充:学《田忌赛马》,可补讲庞涓与孙膑;读《晏子使楚》,补叙故事,更可了解晏婴的才能;学《将相和》,则可知小人郭开的卑鄙谗害;《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自然有更多故事;还有王勃的为滕王阁作序,白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崔护的“依旧春风”、还有苏轼赞王安石之“野狐精”……举凡历史典故、奇闻轶事等,去粗取精,寓庄于谐,都大受欢迎。
2.写教育教学故事,乐在其中
教育教学故事谁没有?然而有积累的,才算有。你熟视无睹或失之交臂,腹中空空,何谓之有!回顾或随时记下来,就是故事,即可呈现心路历程。教育叙事、案例反思及随笔之类,就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它植根于教育前沿,往往指向动态的生成,因而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它是对教育教学的感悟,是对实践的审视,是理论诠释的雏形,是生成实践智慧与教育憧憬的摇篮,是原创的、草根式的升华与超越,是专业成长的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提问技巧;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04-02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效果如何呢?
笔者从蚌埠市各县区中分别抽取农村和城区小学各1所共14所小学,对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目前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频率过高且程式化,课堂提问频次城乡差别较明显。城市每节课教师最少提问10次,最多提问82次,平均每节课提问次数多达32次。比较而言,农村课堂平均提问次数要低于城区学校约10个百分点。高频率、程式化的提问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提问的问题指向不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有79.3%的问题用于获得结论、引发思考,20.7%的问题用于课堂管理、调节教学,为获得结论而提的问题最多,占了问题总数的一半以上(58.4%),至于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却不到总数的1/4 (23.8%)。三是所提问题的思维水平低。高达64.0%的问题只停留在知识记忆水平,对学生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的理解、应用和分析水平的提问只有30.2%,而对学生创造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帮助的综合、评价水平的提问,仅仅占5.8%。因此,如何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并巧妙地提问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行为,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1]。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疲劳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就小学生而言,上课后的3~5分钟学习进入最积极时期,下课前7~10分钟又开始下降,一节课只有21分钟左右能集中注意力,超过限度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还易产生学习疲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熟练精妙的提问,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颗小石子,不但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学生的疲劳,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浪花,扩散出一圈圈启迪学生思维的涟漪。
从学生方面看,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诱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启迪智慧,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表达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智利素质和心里素质[2] 。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据王九红(2007)的研究,学生不回答教师提问的13条理由中,学生选择较多的是以下8条:其一,老师提问的问题太难我回答不了;其二,我害怕答错被老师和同学取笑;其三,老师给的时间太短,我来不及思考;其四,老师提问的话太难懂,我弄不明白;其五,我没注意,没听清楚老师的提问;其六,我平时就胆小,怕发言;其七,我经常举手,但老师总不理我,所以我不发言;其八,我经常发言,再发言怕同学说我爱出风头[3]。鉴此,要进行科学高效的课堂提问,首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重点突出原则
教师所提问题要有价值,是能体现中心的点睛之笔。所提问题要突出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使问题集中要害。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力求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善于在学生疑惑不解、易于疏漏的地方设问,内容浅显但非常重要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笔者旁听了一位女老师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按照教案的要求,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知道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个目标,该老师在授课时首先播放了一段关于小兴安岭的录像片,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然后问:你喜欢小兴安岭吗?为什么?那么文章如何描述小兴安岭的呢?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又是如何描写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直入重点,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象有了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从课堂气氛和学生的表现看,该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只有围绕文章重点进行提问,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难易适度原则
太难的问题,学生无法回答,失去提问的意义;过于浅显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入流,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任何意义,还会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不良习惯。过难过易都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之前无法回答的,但同时又应当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如何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提问题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比如,一位男老师在讲授《我的伯父》这篇课文的第三段,在帮助学生理解“碰壁”的含义时,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资料,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该老师提问:鲁迅是如何谈碰壁的?如何理解鲁迅的话?从鲁迅谈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查找资料,多读课文,认真思考之后,是可以回答的。问题难易适度,就好比孩子们摘桃子,不用跳摘着没劲;反复跳,摸不着扫兴;跳一跳,能够得着来劲。课堂问题的设计要使学生在课堂始终处于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境地,让他们“来劲”地摘取知识的硕果,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地活动起来,并向纵深发展,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三)趣味性原则
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活力,有趣的问题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一位老师在《将相和》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是真撞还是假撞呢?这说明了什么?这样一问,立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该老师为何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所提问题的趣味性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四)问题层次原则
上好一节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需要教师从课堂的整体内容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教学目标,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军神》一课中问: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将军为军神?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可以分层来提问: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将军是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钢板有什么特点?将军的哪些表现与钢板相似?沃克医生的情绪神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阶梯,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然后联系整篇课文,使问题得以解决,到达最高的认知目标。
(五)启发性原则
如果问题富于启发性,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进行畅所欲言地讨论,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因势利导,富于启发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放弃射门》一课时,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时学生一下子难以回答,课堂比较沉默。但该老师很快换了一个角度提问:足球比赛,射门意味着胜利,而福勒为什么放弃射门?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射门的,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他不放弃射门可以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提问角度新颖,不是直来直去,而是拐了个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思考,兴趣盎然,很快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一)把握提问时机
设问要在认知教材的关键处、理解知识的疑难处和思考问题的矛盾处。当学生有了冲动,急于解决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讲授《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这样设问:请同学们找出本文哪一点最能打动自己?为什么?老师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学生进一步思考,合作探究,欣赏了精彩片断,对情节和细节描写进一步赏析,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完成了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发问之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让全班学生都思考,有充分的准备,再找学生回答。一般来说,提问之后,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全班学生,观察学生思考的面部表情,待大部分学生脸上出现了自信而得意的神色举手时,提问的时机就成熟了。
(二)注意提问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要讲究语言艺术。一般说来,用委婉商量的语气提问,更能拉进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能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幽默、风趣,才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的心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当教师在生活中遇到不快乐的事时,应注意调解自己,带着良好的心情进入课堂,把一切烦恼抛之云外,才能真正融入学生中间,拉进师生间的距离。
(三)找准提问对象
教师提问时,要根据提问目的选择提问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1)巩固性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为主。对于这部分学生尽量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无需花太大力气就能得出答案,可以激发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和信心。(2)一般性问题要让中等生回答,使大多数学生有思考余地。(3)创造性提问,以优等生回答为主,对这部分学生,设疑应有一定的思维力度,过于简单的问题,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只能抑制其思维,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
(四)注重答问点评
学生回答问题很看重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点评,才能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点评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要视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学生理解透彻,回答完整的,教师不宜重复,只须适度的表扬。学生回答有疏漏的,教师应引导并补充,使之完整。学生回答凌乱的,教师要进行归纳梳理,使之条理化。学生回答错中有对的,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既要给予肯定,又要使之明确回答不正确的地方。但对于回答全错的,应给予纠正,教师要有具体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以此引导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问是一种技巧,一门艺术,作为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要真正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