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通讯实习计划

通讯实习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07 09:51: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通讯实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通讯实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关键词:图书智能查询;视图化;分页;模糊查询;DataList

DOIDOI:10.11907/rjdk.161557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8-0127-03

0 引言

随着网络教育服务的发展与普及,在线图书查询系统日益受到图书管理人员和广大读者的欢迎[1]。通过在线图书查询系统,读者可以预先对计划借阅书籍的阅读量、图书内容简介以及图书存放位置等信息进行查询和了解,从而有效解决了书籍借阅情况不明、寻找书籍困难等问题。目前,各高校图书查询系统大多存在查询效率低下、图书信息显示样式不够美观等问题[2]。对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分类搜索提示和模糊查询功能的图书搜索引擎,并以视图化分页形式对图书信息的显示进行了美化。

1 系统总体描述

视图化图书智能查询系统以作为开发工具,采用SQL 2008 R2数据库作为开发平台,并以B/S模式为项目架构。在浏览器端,用户登录验证后,系统会自动识别登录用户身份,包括读者和管理员两种身份。读者登录后直接进入图书查询界面,可按照书本名称、作者、出版社进行分类模糊查询。在服务器端,服务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查询请求后,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查询,并将所得的数据集发送给浏览器端;管理员登录成功后会进入到图书管理界面,可对书籍信息进行更新操作。服务器接收到管理员的更新请求后,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更新。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2.1 数据库设计

系统采用SQL 2008 R2设计后台数据库,针对用户、书籍、书本类别等数据对象建立相应表单如下:①用户信息表AdminInfo:保存用户的账号、姓名、性别、年龄、电话、登录密码等基本信息,设置账号为主键;②书籍基本信息表BookInfo:记录图书馆现存书籍的编号、名称、作者、出版社、类别编号、图书简介、图书图片地址、查询量、入库时间、存放位置、作者介绍等信息,设置书籍编号为主键;③书籍类别表BookClass:保存书籍的类别编号、书籍类型信息,设置类别编号为主I。其中,系统核心数据表――书籍基本信息表如图2所示。

2.2 用户界面设计

系统的核心模块为图书查询界面,采用DIV、CSS和控件的方法来构造整个界面布局。总体而言,页面自上至下分为6个DIV区域,依次用于填充页面顶部背景、搜索引擎、图书类别标签组、图书信息视图、分页控件和版权声明。页面顶部采用一张百花盛开、绿草油油的草原风景图作为背景,既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视觉效果,又可以和整个界面的绿色主题相协调。在搜索引擎区域,左边为一个古书法体的“”字,作为图书查询界面的logo;右边上部为3个单选按钮RadioButton,分别用于选择搜索类别:书本名称、作者、出版社,下部为并排放置的搜索框TextBox和查询按钮Button。在此需注意将搜索框的右边距right-margin和查询按钮的左边距left-margin均设置为0,以保证两者能够无缝连接。下面是图书类别标签组,将书籍类别表BookClass中的类别名称与区域中的超链接按钮LinkButton一一对应,从而保证前后台信息一致,同时还增加了4个LinkButton,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包括默认排序、查询量排序、出版社排序和出版时间排序。界面主体部分即为图书信息显示区,此区域由若干个图书信息视图组成,每个图书信息视图实际上是一个自定义DataList控件,默认的数据列表控件DataList只可用于显示文本信息,且布局单一、缺乏灵活性和美观效果;而自定义DataList控件可根据显示需要调整布局,设置构成元素类型,包括图片、文本、超链接等,而不仅仅局限于文本[3]。对于读书信息显示视图而言,将自定义DataList控件模版区设计为左边为一个PictureBox控件,用于显示图书图片,右边从上到下依次为书本名称标签、出版信息标签、点击量标签、图书简介文本区和查询详情按钮。界面运行时,图书信息视图会自动填充图书信息显示区。此外,由于图书信息显示区规格有限,而所需显示的图书信息视图可能会溢出,因此需要使用分页控件。系统采用AspNetPager作为分页控件,该控件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且自带跳转首页、上页、下页、尾页以及数字页的功能,还可通过下拉框形式跳转到指定页码。同时,此分页控件与CSS紧密结合,若要实现方块页码显示样式,只需将该控件的PaingButtonLayoutType属性设置为Span即可。另外,当鼠标经过以及点击分页控件时也会有不同的显示效果。最后是网页底部的版权声明,书写格式应为:Copyright [dates] by [author/owner]All Rights Reserved[4]。

2.3 业务逻辑实现

系统业务逻辑的核心为读者的查询流程。读者用户登录验证后即进入图书查询界面。对一般查询界面而言,为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较好的用户体验,首先应具备强大的搜索引擎,它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全面地查询想了解的信息,同时又能够以美观大方、简洁明了的形式将数据信息呈现出来。对此,系统开发的重点便集中在搜索引擎优化和以分页形式显示视图化图书信息两方面。系统实现了按照书本名称、作者、出版社3种形式进行分类搜索;具有搜索提示功能,即用户在输入框每输入一个汉字或字母,搜索框下方会立刻弹出一个悬浮框,显示库存中书名含有输入汉字或字母的所有书籍,用户点击悬浮框中的某条记录,界面会将该书籍以视图形式显示在图书信息显示区中;可以进行模糊查询,例如用户输入“计算机”,图书信息显示区中会将书名中含有“计算机”的所有书籍以分页视图化形式显示出来,方便读者进一步确认或比较。此外,为方便用户选书,图书查询界面还可按照书籍类型进行过滤和按照点击量、出版时间等进行排序。下面将针对以上主要功能介绍相应的实现方法。

首先对于图书搜索引擎,在实现分类搜索功能方面,定义了一个SQL查询字符串query_book,并将其初始值设置为“Select * From bookInfo where book_ID is not null“,即在初始状态下为遍历数据库所有书籍记录。之后在查询按钮的点击事件中,对搜索框上部的书本名称、作者、出版社3个单选按钮的Checked属性值进行判断,例如若书本名称单选按钮rbt_bname的Checked值为true,则说明搜索框中输入的信息为书本名称,那么SQL查询字符串应按照书本名称字段b_name进行筛选,从而得到按照书本名称查询的结果。同时,在SQL语句中书本名称字段值的前后各加一个“%”即可实现模糊查询效果,“%”表示无、一个或多个字符。如SQL语句“%计算机%”,可包含“计算机应用”、“微型计算机研究”及“计算机”等字符串,数据库则会将它包含的所有信息返回到结果集中。代码示例如下:

//以按照书名进行模糊查询为例

if (rbt_bname.Checked == true)

{

//判断搜索框是否有信息输入

if (!txt_query.Text.Trim().Equals(String.Empty))

//SQL模糊查询语句

query_book = query_book+"Select * and b_name like '%" + txt_query.Text.Trim() + "%' ";

else

query_book = "Select * From bookInfo where book_ID is not null";

//根SQL查询字符串遍历数据库,并将结果保存到数据集中

SqlDataAdapter sda = new SqlDataAdapter(query_book, conn);

DataSet ds = new DataSet();

sda.Fill(ds, "bookInfo");

//将数据集信息同用于显示书籍信息的DataList进行绑定,以视图形式显示

DataList1.DataSource = ds.Tables["bookInfo"].DefaultView;

DataList1.DataBind();

}

下面要实现搜索提示功能,需引入ASP的AutoCompleteExtender控件,将此控件的TargetControlID属性设置为搜索框名称txt_query,从而实现对搜索框文本变化的监听。之后,需在Web服务中定义监听响应事件GetBookList(string inputText),即根据搜索类型,将文本中输入的信息inputText添加到SQL查询条件中,进而对数据库进行遍历,并将查询结果数据集的相关字段保存在字符串数组中。AutoCompleteExtender控件则根据获取到的字符串数组,自动在搜索框下方弹出一个分条显示搜索提示信息的悬浮窗。系统搜索引擎查询效果如图3所示。

在视图化图书信息显示方面,需使用DataList的模版编辑功能进行视图样式的个性化定制。进入模版编辑界面后,首先按照上文用户界面设计所述的布局拖放相应控件,将每个控件与数据库的相应字段绑定,以实现DataList模版与后台数据源的连接。用户点击查询按钮后,系统会按照搜索框的内容对Datalist的数据源进行过滤,并将每个符合要求的图书信息记录实例化为一个Datalist视图,填充在界面的图书信息显示区中。另一方面,为对这些DataList视图进行分页控制,需使用AspNetPager控件,且分页事件需包含于查询按钮的点击事件中。每次触发查询点击事件,都要先将查询结果集的记录个数赋值给AspNetPager的RecordCount属性,以确定所需显示的DataList视图总数;AspNetPager对象会自动除以其页面大小属性PageSize得到分页总数,之后还要将分页控件当前页码属性CurrentPageIndex的值设置为0,即默认首先显示第一页。最后将分页控件数据源PagedDataSource对象同自定义DataList的数据源DataSource进行绑定,即实现了分页控制效果,如图4所示。

最后,其实书籍类别功能和查询排序的实现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两者都是在遍历书籍信息表的基本SQL语句上添加过滤条件,从而对图书显示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一方面,根据选择的书籍类别,如军事类,则选择书籍

表中所有类别字段为军事类的记录即可;另一方面,通过SQL的ORDER BY语句可实现对书籍的排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出版时间进行排序时,需通过定义标志字来实现对升序和降序功能的控制。

3 项目成果与分析

综合以上步骤,以360安全浏览器作为界面显示平成了项目的开发和测试。同参考文献示例[5]等所述的其它图书查询系统相比,本系统的搜索引擎具有搜索提示、分类查询以及模糊搜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查询所需书籍。同时利用自定义数据列表实现对书籍信息的视图化显示,对布局规划和显示样式作了进一步规整和美化,并实现了分页管理效果。

4 结语

视图化图书智能查询系统分别采用HTML、CSS和进行界面的布局规划、样式调整以及业务逻辑设计,并以SQL 2008 R2为数据平台,在360安全浏览器上对系统显示效果与信息查询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由于本阶段系统仅实现了对图书简介的预览功能,且查询的书籍均为图书馆中的纸质版书籍,尚欠缺图书在线试读和电子图书查询功能,这将是下一阶段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胡俊松.新时期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究[J].软件导刊,2014,13(7):11-12.

[2] 胡慧晶.中山市三乡理工学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 吴志祥.高级Web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第2篇

【摘要】随着即时通讯功能的日益丰富,即时通讯的发展开始走上了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应用道路。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21写作秘书网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腾讯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著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审计 信息化 培训 网络 体系

审计教育培训是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依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国家审计机关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依法审计,促进廉洁政府、俭朴政府、法治政府建设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但从现实情况看,审计教育培训仍然存在着内容不系统、无法满足个性化培训需求、“工学矛盾”突出、效果不明显及对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等问题,导致审计业务与教育培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致使教育培训整体推进机制建设滞后。

而要解决审计教育培训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效发挥此项工作在审计监督中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国家审计机关近年来持续开展的金审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金审工程包括审计管理系统(即OA系统)和审计实施系统。OA系统除具有对审计业务支撑、审计办公管理、领导决策支持、审计信息共享等管理内容和技术功能外,还有具备资源共享和无距离限制等巨大优势的审计培训资源。运用好OA系统下的审计培训资源,对抓好当前审计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依托OA系统构建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的特色

信息化时代催生网络培训,而新时期的审计教育培训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而OA系统内的网上培训定位于审计干部的在职后续教育,具有及时更新、紧贴需求、跨多学科等特点,可以说是审计机关在新时期开展教育培训的好形式。而依托OA系统建立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对比集中组织的教育培训,此种方式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色。

(1)培训内容丰富。目前,各地审计机关所配备课程不大一样,仅就笔者所在单位OA系统内的审计培训课程共有8类352门课,涵盖政治思想、政策法规、审计实务、个人素养等诸多方面,不管是新进审计干部,还是经验丰富的审计高手都有帮助作用。就笔者而言,不仅对笔者学习审计及相关知识起到了较好的辅导作用,而且对本职工作也有明显的指导作用。但可惜的是,经笔者了解,大多数审计干部从未或很少利用OA系统进行学习,绝大多数教学资源仍处于闲置状态。

(2)学习行为自主 。此项教育培训方式,便捷性不言而喻。OA系统下的网上培训,具有在线学习、学习信息、选课退课、网上考试、学习统计、讨论答疑6大功能,审计干部学员在点击“审计培训”即可选课,选课后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课程内容,并可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在学习方式上变“集中式”为“分散式”,在学习模式上变“灌输式”、“填鸭式”为“菜单式”、“点餐式”,学习进度主要由学员自己把握,充分发挥学员自身的内在动力和潜力,使学习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种因人、因时、因势而异的自主学习,有效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了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应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确保学习的深入和持久。

(3)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以往的集中教育培训模式下培训的形式多数是集中上课辅导,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培训人数受限,学习效果评估主要来自学习成绩或学习体会,不能做到客观。学习时间安排紧、内容多,练习及复习时间安排不足,审计干部即使参加学习也因为记不住、跟不上、事情多及学习环境、条件的差距而难以专心学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但利用OA系统学习,显然更适合在职人员的培训要求。既使自己的“八小时内外”的各种闲暇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又能提升自身素质,还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

而在OA系统下建立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组织网络培训,相对而言,在学习方式上则有以下几方面优势。一是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极大拓展,不仅课程多,而且不少课程讲授内容长达几十个学时,力求讲清讲透,而这是传统教育培训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二是教学师资力量强,课程大多由专家教授进行主讲,部分主讲人还是某些领域的权威专家;三是教学方式灵活,课程采用标准课件、音频、视频及三分频等方式讲授,学习重点突出,内容归纳清晰;四是便于进行考核,OA系统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学习记录,并根据学员的学习时间、进度及测试成绩等因素,给出相应的学分,以保证学习效果。

此外,利用OA系统组织网络培训,不仅省却了租用教室、聘请老师及来回奔波等麻烦,避免了“利用了外部资源,闲置自身资源”的尴尬,具有低碳、简朴及节约成本的特点,适应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求。

二、审计机关建立健全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利用OA系统建立健全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作为适应现代审计教育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尽管在审计机关已成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上却不得不遭遇以下几方面的难题,亟待。

(1)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网络学习资源闲置。审计发展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促进审计发展,教育培训与发展的互动作用就是激励。而在网络培训上,审计机关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只重视表扬等正强化措施,忽视批评等负强化措施,没有与一定的任职资格、条件及评先评奖挂钩,既达不到刚柔相济的效果,也难免使人产生“学与不学一个样”的心理。在审计干部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决定审计教育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恰恰是“愿不愿学”。学习态度影响甚至决定学习效果,而健全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审计干部产生积极性,并利用这种积极性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参与学习,最终收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2)思想观念落后,对网络培训存在排斥心理 。在网络培训条件下,教员与学员之间及学员与学员之间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互相学习,还缺乏一个从众的学习环境,使部分学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下降,甚至觉得无人约束、自主学习反而坐不住。同时,在OA系统下进行网络培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才可方便快捷的学习,而载入和控制课程还需要一定的缓冲,有时还会受网速及硬件条件的制约,使某些学员产生厌烦心理。

(3)培训资源还有缺陷,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在时下的网络培训环境下,讲授多,练习少,手头没有教材,资料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下载,学员只能被动听课,不便于复习和交流。同时,网络培训的课程更新较慢,部分课件在教学方式上仍然是“满堂灌”的填鸭式,不适应自主学习的需要。

此外,网络培训如何管,对审计机关主管教育培训的机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克服上述问题的相关对策

就目前而言,审计机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纠正上述问题,以加快利用OA系统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审计干部素质的提升。

(1)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得当的激励方式会产生良好的积极效果,审计机关应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激励方式,积极稳妥把握培训控制与激励的平衡点,注意正强化与负强化的配合使用,尤其注意与任职和评先评奖挂钩。只有相对硬性的规定,才能促使审计干部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努力达到所培训机构所要求目标。

(2)转变观念,加大网络培训应用力度。在自主性的网络培训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是保证教育培训质量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审计机关应从传统教育的以教员为主体的观念转变为以教员为主导和以学员为主体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跟踪督导,注意避免出现“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情况,保证网络培训顺利推进。同时,对学习效果应进行持续评价,可以参照绩效审计做法。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质量综合评价,从培训方案、实施保障、效果等方面开展;二是课程评价,从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开展。通过评价,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使教育培训工作整体上不断提高。此外,作为学员应对“能力不足”的风险应有正确认识,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被动依赖地学习转变为主动自觉地学习,尽快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充实培训资源,提供良好学习环境。OA系统内的网络课程设置上应在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删除陈旧、滞后的内容,加快课程更新,创新教学方式,适当地把公共课和专业课中比较成熟及相对前沿的观点、做法(尤其是经典案例)引进课堂,少搞知识灌输,注重启发引导,并结合审计转型引导学员结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及处理方式。这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OA系统还应加快学习指导、答疑、讨论、搜索、测试等功能的完善,这样才能对学员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支持。另外,各级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审计干部的学习需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征订教材。网络课程的下载权限应进一步放宽,以便与后续的学习。

(4)网络培训应与其他的培训方式相互融合,以发挥合力。网络培训不是要完全取代传统的培训方式,而是各自的场合内发挥不同的作用。相对而言,比较高端的学习交流比较适合集中面授和学习讨论,而基础性知识、技能使用网络培训则更为便捷高效。同时,OA系统内的网络培训也应与公务员网络培训相结合,做到在管理上统筹兼顾,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在效果上共同提升。?

总之,建立健全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既是构筑审计干部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审计工作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选择。只要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利用好OA系统内的培训资源,就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规范有序的教育培训整体推进机制,使审计干部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炼就“火眼金睛”,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者”,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4篇

关键词:轴流泵 自动化系统 视频图像系统 大屏幕显示系

中图分类号:TY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031-02

1 绪论

泵站在抵御洪涝、干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高产稳产,跨流域调水,乡镇给排水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1 选题的意义

大沥瓜步汛泵站是以提高大沥城西的部分城区、罗村西隆片涝区的排涝工程。上述片区的降雨特点是:雨量大,强度大,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由于现状排涝体系的不完善,北村水闸及瓜步汛水闸关闸后,围内河涌水位上涨,由于机场涌水位比香基河~雅瑶水道的水位高,导致机场涌的水向香基河、大布涌倒流,使机场涌、大布涌和香基河的水位上涨。而现有的排涝能力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上述片区的工业化进展迅速,大量禾田、鱼塘转化为工业用地,河涌萎缩,过流能力降低,从而导致两岸低洼地的内涝。

瓜步汛泵站工程的设计标准为按远期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设计排涝流量48.0m3/s,采用4台1800ZXB12-3.4斜式轴流泵机组,配套电机单机容量为630kw,总装机容量为2520kw;水泵进水流道底珠基高程-4.1m。

本工程属社会福利和公益性工程建设范畴,工程建成后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半排干的近期目标,解决大沥西部的谭边、兴贤等村委会以及罗村西隆片涝区洪涝灾害的逼切问题。

1.2 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要解决的办法

1.2.1 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泵站设施老化,效益出现明显衰减。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使用时间长,磨损老化严重,加之排灌设备多在潮湿、通风散热不良的环境和多泥沙、杂质的水中运行,则更加快了设备的老化。

(2)有些设备质量低劣,施工安装质量差。

(3)有些工程或因规划布局不当,或因选型配套不合理、工程不配套,不能达到设计标准。

(4)很多站管理粗放,管理人员素质低。

1.2.2 泵站应解决的办法

(1)有计划地更新改造。泵站设备要分年列入计划,有计划地更新改造。

(2)提高泵站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

(3)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要搞好泵站的更新改造、经营管理和规划设计工作,必须重视科学研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2 瓜步汛泵站工程施工概况

2.1 工程概述

南海区大沥镇瓜步汛电排站工程水泵选用1600ZLB9-5型立式轴流式水泵,电机配用TL800-20/2150型10kV、300r/min、630kW立式同步电动机4台,总装机容量2520kW;辅助设备主要有主机组安装检修用的16/5t双梁桥式起重机1台、4台防洪闸门QPQ2x8t卷扬式启闭机、电动清污机6台、进口流道检修闸门和安全栅用电动葫芦1台,以及泵站油、水系统。泵站变压器选用容量为400kVA的干式变压器1台。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水利局建设规划要求,为了提高工程自动化监控水平,本工程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

2.2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2.2.1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轴流泵是由悬臂式翼形叶片和轮毂组成。由于这种泵的吸水能力很小,叶轮一般都浸没在吸水池中,使水流经喇叭形的进水管直接进入泵内。当电动机通过主轴带动叶轮旋转时,叶片则推动水体流动,水流在叶片升力的作用下增大了动能和压能。在叶片的上方还装置了一组固定导叶,它的作用是顺直水流方向,并将水流在流出叶轮后的旋转速度的动能转变成压能。

轴流泵大多做成单级,多级轴流泵可以提高扬程,但结构复杂而且轴向尺寸也将增大。为了使电动机装置在吸水池水面以上,轴流泵多采用立式装置。

2.2.2 水泵的运行管理

水泵运行的要求是安全可靠、高效率、低耗能,在运行管理中应采取下列措施。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运行值班工作。

(2)根据水泵的特性,使机组经常在高效率区运行。

(3)定期进行机组检修,经常进行机组各个部件的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机组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4)进行有关技术指标的观测工作,以便于检查分析机组的运行状态。

2.3 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

本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系统和图像监视系统三个部分。主要的计算机监控、微机保护和图像监视对象如下。

2.3.1 计算机监控

本工程计算机监控对象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机组(立式轴流式水泵轴和配套同步电动机):4台。

(2)站用电变压器:2台。

(3)10kV进线、母联断路器:1台。

(4)10kV同步电动机控制断路器:4台。

(5)10kV变压器控制断路器:2台。

(6)0.4kV进(出)线和励磁装置控制断路器:21台。

(7)水系统:1套。

(8)油系统:1套。

(9)防洪闸门卷扬式启闭机:4台。

(10)清污机:6台。

(11)其它公用设备。

2.3.2 图像监视对象

本工程图像监视系统的监视对象有:检修闸门、防洪闸、内江、外江、清污机、电机层、低电室、高电室、变压器室、中控室。

第5篇

关键词:化学灾害事故;在线培训

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1

Chemical Disasters Online Training System Architecture Institutions Function Research

Wang Jinfei,Wang Kai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No.1 Postgraduates,Langfang065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fire units to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disposal chemic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start,build,including online learning,online examinations,system management for the three functional modules online training system of chemical disasters,and important module in detail.

Keywords:Chemical disasters;Online training

化学灾害事故因其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应急处置难度大的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和安全问题之一。因此就对新世纪消防队伍处置化学灾害事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开展此类灾害事故的培训工作,以提高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的能力是我国消防事业所面临的新问题。

本系统结合当今消防部队处置此类灾害事故的实际情况将系统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在线学习模块、在线考试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下面我将就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在线学习模块

(一)学习资讯。学习资讯主要用于最新消防信息、课件资源、通知等新内容的更新和消息。学习资讯内容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界面中添加。

(二)课件资源。课件资源为在线学习模块中的核心部分,他为用户提供全面、详细、生动的针对化学灾害事故的课件资源。通过详细的事故分类,用户可以利用检索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学习。每个课件包含文档、视频、三维虚拟场景等信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环境。课件的更新工作由组训者负责,组训者可以根据长期的培训计划组织安排一套学习课件,同时又可以根据阶段性的需求制作和上传新课件,用于针对性更强的短期培训。

(三)学习咨询。学习资讯主要用于受训者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组训者进行远程交流,组训者扮演在线专家的角色定期定时为受训者答疑解惑,该内容以论坛的形式加以体现。

(四)用户注册登录。系统具有用户注册登录功能,同其他注册系统一样具有检查用户名是否已存在和权限设置功能。

在线学习模块作为在线培训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本文特将在线学习模块的设计方案进行较为详细的陈述。本系统根据化学灾害事故发生的地点划分成三大部分,即:生产装置区化学灾害事故、储存设备区化学灾害事故、运输中化学灾害事故。而后根据设备类型、设备材料、物料等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生产装置区化学灾害事故。根据相关化学灾害事故的统计数据,将生产装置化学灾害事故按设备类型、设备材料、工艺流程、物料四大项进行分类,而后为了进一步细化课件资源的类型,方便更准确的检索和学习。

储存设备区化学灾害事故。储存是指产品离开生产领域而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的一种停留。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根据物质的理化性质和储存量的大小分为整装储存和散装储存。整装储存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件中储存。如各种袋装、桶装、箱装或钢瓶装的物品。散装储存是物品不带外包装的净货储存。如有机液体危险化学品甲苯、二甲苯、丙酮、甲醇等。

运输过程化学灾害事故。化学危险品的运输作为化学生产销售链上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受到安全条件、运输方式、气象条件及作业人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发生。此类灾害事故因其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随机性极大的特点,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及次生灾害。本文是根据运输方式和物料进行的分类。

传统的课件教学的表现形式主要以文字、图片为主,视频等其他表现形式比较缺乏,使得受训者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培训效果。针对此现象,本文尝试将最先进的三维图像生成技术等引入到课件内容中去,相信会给受训者提供更大的帮助和支持。

整个课件资源总过包括的内容有:化学灾害事故文字部分学习内容、视频资料、三维场景辅助展示部分。

化学灾害事故文字部分内容设置。化学灾害事故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处置程序具有其独特性,但整个应急救援过程又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充分利用这种相似性的同时考虑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来安排课件内容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灾害事故危险源的理化性质概述、事故特点及危害性分析、接警调度、现场力量调集、个人防护、侦查检测、疏散及警戒、杜绝火源、火灾处置、泄漏处置、现场保障、输转倒罐、主动点燃、急救、灾后现场清理、补充注意事项、典型案例。

化学灾害事故视频部分内容设置。为了使得受训者更好的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此系统将视频播放功能加入课件资源中来,通过对某种化学灾害事故经典战例的视频展示,使得受训者从视觉、听觉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培训质量。

化学灾害事故三维场景辅助部分内容设置。在培训系统中,本系统引入最新的X3D技术用以开发适合网路传输的消防在线培训系统教学辅助三维场景,通过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制作与培训内容相符合的虚拟事故场景,可以使受训者在一个近乎真实的虚拟事故场景中进行相关的观察、简单的人机交互,进行辅助教学。生动逼真的虚拟场景和活灵活现的虚拟物体,让受训者体会到一定的沉浸感的同时其可扩充的交互性又为启发式教学训练提供了机会。随着对此技术应用性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扩展应用将极大的促进培训方式的改进和训练质量的提高。

二、在线考试模块

试题库,通过一套试题属性设置方法,对试题库试题进行设置并录入到试题数据库中备用,组训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试题库内容进行增删等操作;训者通过组卷设置界面设对题型、难度系数、总分、总答题时间和智能组卷所用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等约束条件进行参数设置。遗传算法的设置参数包括交叉和变异概率、试卷种群规模、最大迭代数;成绩档案,用户可以在个人管理中对参加的考试成绩及答题试卷等内容进行查询,以便及时掌握个人知识掌握程度。

三、系统管理模块

日常工作管理:管理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系统中部分内容进行更新,删改等工作,例如:课件资源、试题库等。

系统维护:管理员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性能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技术改进,使系统更加完整,更加安全。

第6篇

【关键词】科学计算可视化 电力系统 培训应用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或者一般图形学的原理和方法,将科学与工程计算等产生的大规模数据转换为图形、图像,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1]。科学计算可视化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级图形用户界面等多个研究领域,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仿真培训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可视化包括电网信息可视化以及分析决策过程的可视化[2]。电网系统中电气信息量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数据挖掘的作用,如可以用饼状图表示的百分数来代表输电线路的负载率。因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上的潮流等不是静态过程,用动画技术可以明确表示出输电线路上的潮流动态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观察者详细观察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而且能够增强可视画面的显示效果。研究电力系统可视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电力系统中相关的多维信息,如线路负载、发电机有无无功设备、变压器档位等。另外还要注意事故分析、线路传输量等变量因素,研究这些电力系统中的数据,需引入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分析。三维可视化视图技术能更立体、更形象的展示出相关的参数变化。在电力系统中,潮流计算是应用最为广泛、最重要的一项计算[3]。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静态和暂态计算的基础,也是分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方式、可靠性及经济性定量分析的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过程中的可视化可以从电网大量越限信息中抽取重要事件,从电网动态平衡中获取有效信息,电力系统中如能将潮流计算、短路计量以及静态安全分析等与可视化技术联系起来,可以使运行人员方便地切除或增加新设备,实现网架结构操作等。在完成操作的同时,可以借助相关的可视化手段对系统的运行状况、变化情况以及电气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评价,减轻运行人员的压力。

二、科学计算可视化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科学计算可视化具有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电力系统能够将潮流、功率等较为抽象的电气量以及动态过程以图形这种简单直观的图像展现出来。在各大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校中,科学计算可视化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概念的理解,很好的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研究人员深入发掘数据的有效手段。

电力系统的运行必须确保安全可靠,在提高高安全、高质量供电基础上,电力系统的操作人员也应该实现高水平操作。电力系统操作人员在遇到操作事故时必须做出正确快速的操作,可视化技术的出现可以让学员对电网做身临其境的模拟分析[4],可以更清楚的看清问题解决的过程,还可以更好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科学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电力系统科学可视化技术的提出还处在起步阶段,科学可视化利用图形展现相关的电力系统信息,能够充分利用人的图形感知能力,提高运行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认识。科学可视化技术手段利用图形进行静态安全评估:利用单线图表示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故障、故障严重程度以及元件的脆弱性,更直观的展现系统的整体安全运行情况,提高学生对电力运行安全性、重要性的认识,实现教学目的。科学计算可视化侧重于解决数据密集型和人参与的信息处理循环事件,相对于实时应用来讲,电力系统中数据密集程度越高,人参与的程度越深,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应用也就越有意义。因此科学计算可视化应不仅仅局限于实时应用,更应将研究设计和实时应用结合起来。

科学计算可视化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具有辅助作用。在规划过程中,可能产生多套实施方案,需要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这也就需要对多种方案进行数据以及安全性的分析。数据分析不仅需要一个包含电网参数与设计信息的数据库,也需要一个能直观表达信息的形式[5]。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可视化技术,设计者能够根据可视化表现出来的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控制,计算控制不单是指随时中断计算过程,也包括能够动态的修正相关数据及算法。如能将可视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教学中,可以充分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师教学的准确性。可视化的技术应用还可以协助调度人员迅速掌握系统运行的相关情况,帮助调度人员及时了解故障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安全性,使调度人员能更安全、更经济的处理故障和调整系统的运行。与当前所使用的人机界面不同,科学可视化技术主要利用图形展现信息的大量运算以及安全评价信息,而不是利用符号与数字来呈现。图形能更好的表达数量大、复杂且精度要求不高的信息[6]。在电力系统教学中实施科学计算可视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教师所讲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振祥,吕捷,邱家驹. 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 学前教育研电网技术 2011 (20)

[2]谭慧玲,张菁,王庆红.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教学和培训的应用[J]. 中华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11).

[3]郭崇军,洪峰,陈金富,李勇,徐友平,汪建波. 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 2011(02)

[4]Overbye T J,Weber J D. New Methods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Information[A] Info Vi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2000(09)

第7篇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流管理系统; 结构化覆盖网; 分布式散列表; 滑动窗口

近年来,数据流查询处理是数据库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方向。数据流的特征可概括为无限性、瞬时性、流速不定性、语义不定性(数据模式随时可能改变)等。针对数据流的以上特征,不考虑将数据流存储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中,数据流上的查询是近似查询、连续查询(continuous query)。 目前,数据流管理系统中所采用的近似查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数据写生(sketching)、直方图(histograms)、小波变换(wavelets)、窗口(windows)等。如何保证查询的服务质量成为上述各种近似查询方法必须考虑的问题。数据流上的查询处理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对处理器、内存等系统资源非常苛刻的需求。到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数据流的原型系统:单节点(单CPU)上的数据流管理系统,如Stanford 大学的Stream[1] 系统、布朗大学的Aurora[2,3] 系统等;有分布式数据流处理系统,如MIT的Medusa[4,5] 项目,Brandeis、Brown、MIT 的合作项目Borealis[6,7]等。这些项目在数据流处理的查询语言、近似查询算法、保证服务质量的策略,以及系统的负载均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同时也揭示出在分布式数据流处理系统中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基于structured overlay network的分布式数据流系统的近似、自适应查询处理进行研究,给出查询处理模型。

1集中式数据流查询处理及分布式散列表、Chord路由协议的相关说明

1.1数据流查询处理相关的概念定义以及假设说明

集中式数据流查询处理的体系结构由两部分构成,即查询计划生成子系统(FRONT-end)以及查询执行子系统(BACK)。其中两部分与关系数据库系统相比均有较大的区别。查询执行子系统如图1所示。

通过这种散列,将系统当前的所有查询映射到节点空间,然后由该节点上的查询处理器完成到达的查询。

b)查询内并行处理方式。在系统的范围内,由操作符、输入均输出记录队列、维持操作符状态的大纲信息构成网状结构。

c)命名发现机制。参与查询处理的节点有全局惟一命名participant(如IP地址等)。当在一个节点上面定义一个新的流模式、数据流、操作符,这些实体均隶属于其命名空间。该实体可以采用下面的命名方式:(participant,entity-name) 。为了了解系统中数据流模式的定义、系统中的数据流、数据流的到达(存放)位置、系统中哪一部分查询执行,就要考虑在catalog中存放必要的数据。其中catalog信息是通过在DHT下分布式存储的,前面已经分析了catalog信息的存储问题。

系统中对每一个数据流、每一个查询、查询中的算子、算子大纲、节点间输出队列均有惟一的命名。查询处理器位于DHT之上。同查询相关的数据粒度限定为数据流、输入数据源(记录集)、节点间传输数据队列、算子大纲,而不是针对单个记录而言。对于这些粒度的数据可以通过在DHT中通过put(namespace,object)、get(namespace)、multicast(namespace)消息得到。

转贴于

对于操作符(算子)在节点间迁移的情况,可以提供远程算子定义接口。当节点A上查询执行的下一步join操作要求节点B的查询执行器完成时,节点B接收到远程调用请求,初始化join算子,将节点A上发出调用请求算子的状态信息(大纲,synopsis)作为参数传递给B,然后就可以在节点B上进行join算子运算。查询内并行就是有若干这样的节点间的算子迁移,使一个查询计划得以在多节点的算子之间并行执行。

对于基于滑动窗口的数据流处理的join操作,如果有两个数据流,查询处理基于时间的窗口,进行join操作的两个数据流时间范围较长,那么要求在一个节点上维护操作符的状态信息将会变得非常困难,join算子状态信息存储要求的内存空间可能非常大,则会进行操作符分割操作。在该节点的近邻节点上同时进行join操作,最终将各个节点上的状态信息进行合并操作即可。

算子迁移、算子合并、算子分割等操作在基于DHT的系统上实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DHT层为数据流处理系统在荷载大的情况下进行负载脱落、查询计划间并行、查询计划内并行提供了可以随意扩展的基础平台。

3结束语

本文给出了基于structured overlay network 的分布式数据流查询处理模型,考虑了对于到达系统的大量数据流的分片存放策略;同时在查询处理中对查询内的并行、查询间的并行、算子在分布式节点的迁移等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对系统catalog目录信息的分布式存放维护,从而消除了单节点查询处理引擎在资源(CPU、内存)上的约束。本文没有考虑分布式查询模型在网络带宽资源方面的问题,这将是以后要完善的地方。基于结构化覆盖网的分布式数据流查询模型提高了系统性能、查询服务质量,并且基于Chord实现,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参考文献

[1]BRIAN B, SHIVNATH B, JENNIFER W. Models and issues in data stream systems[C]//Proc of the 21st ACM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2002.

[2]BALAKRISHNAN H, BALAZINSKA M, CARNEY D, et al. Retrospective on Aurora[J]. VLDB Journal, 2004,13(4):370-383.

[3]ABADI D, CARNEY D, STONEBRAKER M, et al. Aurora: a new model and architecture for data stream management[J]. VLDB Journal,2003,12(2):120-139.

[4]ZDONIK S, STONEBRAKER M, CHERNIACK M,et al. The Aurora and Medusa Projects[J].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 2003,26(1):3-10.

[5]CHERNIACK M, BALAKRISHNAN H, BALAZINSKA M, et al. Scalable distributed stream processing[C]//Proc of the 1st Bienni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Data Systems Research. Asilomar, California:[s.n.],2003.

[6]ABADI D J, AHMAD Y, BALAZINSKA M, et al. The design of the Borealis stream processing engine[C]//Proc of the 2nd Bienni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Data Systems Research (CIDR’05). Asilomar:[s.n.],2005.

[7]TATBUL N, ZDONIK S.Dealing with overload in distributed stream processing systems[C]//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tworking Meets Databases (NetDB’06). Atlanta:[s.n.],2006.

[8]Distributed hash tables links[EB/OL]. etse.urv.es/~cpairot/dhts.html.

第8篇

2013年 8月23日,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社和赛迪智库信息安全研究所承办的“2013 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大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发出了以上呼吁。沈昌祥院士同时强调,要落实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做好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对连接、组网、配置、设备选择与升级、数据、应急等管理方面的要求,要逐一落实。

可信、可控、可管

沈昌祥院士认为,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工业控制系统已从封闭、孤立的系统走向互联体系的IT系统,采用以太网、TCP/IP网及各种无线网,控制协议已迁移到应用层;采用的标准商用操作系统、中间件与各种通用软件,已变成开放、互联、通用和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因此,安全风险也等同于通用的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是依托网络技术,将控制计算节点构建成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计算环境,是属于等级保护信息系统范围。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做到可信、可控、可管,使工业控制系统具有抵御高强度连续攻击(APT)的能力。

就工业控制系统等级保护技术框架而言,沈昌祥院士认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做到三点:可信——针对计算资源(软硬件)构建保护环境,以可信计算基(TCB)为基础,层层扩充,对计算资源进行保护;可控——针对信息资源(数据及应用)构建业务流程控制链,以访问控制为核心,实行主体(用户)按策略规则访问客体(信息资源);可管——保证资源安全必须实行科学管理,强调最小权限管理,尤其是高等级系统实行三权分离管理体制,不许设超级用户。针对工业控制特点,要按GB/17859要求,构建在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计算环境、区域边界、通信网络三重防御体系是必要的且可行的,具体设计可参照GB/T25070-2010,以实现通信网络安全互联、区域边界安全防护和计算环境的可信免疫。

坚持自主创新、纵深防御

沈昌祥院士特别强调,做好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更要坚持自主创新、纵深防御。

他认为,工业控制系统是定制的运行系统,其资源配置和运行流程具唯一性和排它性特点,用防火墙、杀病毒、漏洞扫描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引起新的安全问题;坚持自主创新,采用可信计算技术,使每个计算节点、通信节点都有可信保障功能,系统资源就不会被篡改,处理流程就不会扰破坏,系统能按预定的目标正确运行,“震网”、“火焰”等病毒攻击不查即杀。

坚持纵深防御,就是要扭转“封堵查杀”被动局面。加强信息系统整体防护,建设区域隔离、系统控制三重防护、多级互联体系结构;重点做好操作人员使用的终端防护,把住攻击发起的源头,做到操作使用安全;加强处理流程控制,防止内部攻击,提高计算节点自我免疫能力,减少封堵;加强技术平台支持下的安全管理,基于安全策略,与业务处理、监控及日常管理制度有机结合。(作者系《信息安全与技术》主编)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