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服务业工作思路

服务业工作思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16 05:18: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服务业工作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服务业工作思路

第1篇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国际旅游岛;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031-02

公共就业服务是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重要职责,这对高校就业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抓好公共就业服务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公共就业服务及其主要职能

所谓公共就业服务是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有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依据公共就业服务的含义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要素:以促进就业为目的,这是就其主要职能来说的;以提供公益来定性,这是就其工作性质来说的;以政府服务公众的职能来定位,这是就其职能定位来说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财政给予保障和支持,这是就其工作保障来说的。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3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六类服务:一是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二是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分布;三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四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五是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六是其他公共就业服务。同时,还要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便是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是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是代表政府履行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机构,具有公益性性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属于一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一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皆具有以上职能,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为海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海南公共就业服务提出了新的任务。

2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从旅游目的地看,旅游产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四个方面。”就海南自身的优势来看,“国际旅游岛”战略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彰显了海南自身的劣势,为其发展带来了挑战。

①旅游资源。海南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是极为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海南的旅游资源以热带生态自然资源为主,主要包括热带海洋旅游、热带海岛旅游、热带原始森林旅游、热带田园风光旅游等,这些资源在全国的独特的,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是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黎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的一部分,是海南独有的原住居民,其丰富的音乐、舞蹈、织锦等资源是海南珍贵独特的旅游资源。再次,名胜古迹旅游资源。海南有四大书院为主的书院古迹;琼崖纵队旧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为主的革命纪念地;宋氏故居,海瑞墓等为主的名人故居、陵墓。这些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海南旅游资源,“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必将对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②旅游设施。虽然海南的旅游设施跟国际同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很多旅游设施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在景区方面,目前海南有A级景区30多处,其中国家5A景区2处,4A8处,其他风光优美的景区更是不胜枚举。在酒店方面,海南目前有星级酒店26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0多家,四星54家,三星117家,另有一批酒店等待审批。在交通方面,目前海南已经初步建成了集航空、航海、铁路、公路为主的立体化交通线路,有效地保障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另外,海南完善的交通线路,不设收费站的交通运营模式为自驾游提供了无限的便利。在娱乐设施方面,海南有独特的温泉基地、众多的高尔夫球场、免税店等,还有国际游艇论坛、国际环岛自行车赛、世界小姐评选会址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海南的旅游资源,并为海南旅游带来了国际声誉。

③旅游环境。海南旅游环境优势突出表现在热带生态环境上,这里有58.5%森林覆盖率,是名副其实的“绿岛”,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特别高,是个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因此,海南被称为长寿岛、健康岛、生态岛。

以上海南旅游独特的优势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并将最终使海南旅游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但海南国际旅游还有自身的劣势,这对海南的国际旅游化发展道路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上。

④旅游服务。海南旅游市场上最大问题是旅游服务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以及旅游服务技能偏低两个方面。无论是服务意识淡薄以及旅游服务技能偏低都说明旅游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旅游从业人才的匮乏,这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最大的挑战,是海南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更是海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重点努力的方向。

3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

高校就业工作新思路

面对海南旅游人才匮乏、旅游服务质量不足的问题,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在《树立全新理念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一文中指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全省统一战线要树立新的理念,以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要求。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统战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团结人、争取人的工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和技术,在此过程中既要支持鼓励“捐资公益”、“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等价值观念,也要支持鼓励“投资合作、互利共赢”的价值取向。以共同理想激励人,以真情实感打动人,以照顾利益凝聚人,以教育引导团结人,在多样化利益诉求中寻求最大共识,获得共同发展。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培养各种人才的任务。但随着高校逐年扩招,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加之中国产业结构本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海南各高校依然适用。因此,高校应该调整思路,不断改革,逐步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服务思路,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批复,不仅为海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海南各高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各高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积极迎接挑战,相应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海南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契机,逐步完善自身就业服务体系,创新自身就业工作新思路。

3.1 争取相关政策法规

在建设海南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海南省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在人才引进的准入机制、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社会地位等方面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引进高水平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服务人才、旅游研究人才、旅游人才培养人才、旅游政策开发人才等。同时,设法留住这些人才,如给予优厚的待遇,使其安居乐业;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使其产生事业成就感等。各高校应该时刻关注省内相关政策、规定的出台,结合自身实际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就业指导政策,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留在海南,服务海南,造福海南。

3.2 加大就业信息对称化建设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大量需要人才的单位招不到就业人员,而同时,大量待就业人员却找不到工作,这主要源于就业信息不对称。所谓就业信息对称化建设主要包括就业信息收集、失业待业人员信息收集、信息三个环节。海南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连接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部门――高校的中间环节,在就业对称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业信息的收集和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高校就业部门如果单方面去收集各种就业信息,必然耗时费力。不如主动与海南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借助政府的职能优势,收集相关招聘信息,并及时向毕业生,改变以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同时,还可以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带回高校,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3.3 人性化就业帮扶工作

目前我国重点就业困难帮扶对象主要有: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军队退役人员等群体。而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已经成为帮扶的重点人群,就就业帮扶工作来讲,职业介绍以及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均是其中一项工作。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情况,结合学生的专业等,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人性化的指导,举办各种培训、开展相关讲座、举行小型专场招聘会和宣讲等,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其次,职业指导是另一项重要的就业帮扶。高校可通过与海南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开办相应的职业培训班、开展职业调查、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引导、鼓励、帮助海南高校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找准就业方向、积极迎接就业压力,从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应主要对从业者、择业者、待业者开展与旅游服务为主培训、指导,以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扩大旅游服务人员的数量,从而提高“国际旅游岛”的服务质量和信誉。

最后,要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在当今中国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创业服务是一项全新的内容。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在鼓励、引导毕业生择业的同时,还应该积极贯彻国家相关法规,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其创业,并在政策讲解、手续办理、小额贷款等方面提供帮助。

总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为海南各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积极构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20__年,街道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__”总体工作思路和“四提”目标要求,牢牢把握“两个定位”、“三种意识”,深入实施“__”工作思路,打造“二园三区三圈”(即打造文化产业园、物流园、金融保险聚集区、现代商贸区、特色餐饮区、楼宇经济圈、生态宜居圈、便民服务圈),强化功能区定位,全面释放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加新亮点,增创新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突出加快服务业发展、发挥重点项目引擎、提升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夯实基层组织堡垒、加大民生改善力度等重点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力打造环渤海区域现代服务、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新彭李。

20__年全街道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求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增长10%;GDP达到44.5亿元,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增长20%;居民人均纯收入2.15万元,增长__%。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保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包靠责任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方法,根据领导分工、包靠的连续性等因素,在各重点项目实行包靠责任制,使每个项目都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安排项目建设进度、投资进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推进了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二是确保续建项目顺利建设。重点推进中银大厦、__时代、__大厦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国强.金御园、新河金都两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推进__.金廷公馆、田园牧歌、奥林水岸等高档住宅续建项目。三是为新建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为全力推进新引进项目建设,街道将立足自身实际,对项目强化跟踪服务,积极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协助项目办理立项、核准、备案等前期手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企业能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去,加快重点项目推进速度。

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机遇,发挥辖区核心区位优势,依托“四街”规模集聚效应,突出“二园三区三圈”功能型园区定位,“二园”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园,以__民俗文化一条街为载体,重点培植一批民俗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塑造文化产业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壮大张课物流园规模实力,进一步凸显物流园区辐射带动效应;“三区”即一是打造金融保险集聚区,依托国际金融中心,以__十八路为中轴,南起__二路、北至__十五路,着力引进一批实力强大的金融保险业,打造金融保险新高地。二是打造现代商贸区,以__五路为中轴,依托银座家居、银座商城、__国际、万益广场等载体支撑,引进一批高品质企业,为现代商贸集聚区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全面促进特色餐饮行业提档升级。发挥鲁北特色餐饮一条街辐射效应,促进餐饮业上档次、出特色,重点推进蓝海国际大饭店的建设;“三圈”即一是打造楼宇经济圈,街道围绕“高端”、“高质”、“高效”三大楼宇经济理念,建设培育功能配套、品质优秀、效益可观的楼宇总部经济,全面提升中央商务区的档次、品位和效益。重点加快__国际、__时代、__大厦、__商务中心、学院商务中心等投资过亿元的大型综合体的建设进度,充分释放辖区100余万平方米商务楼宇的能量。二是打造生态宜居圈,以__八路____路为中心,发挥周边新悦.田园牧歌、__.金廷公馆、宝地.锦绣城、祥泰.新河湾等高端房地产辐射作用,整合教育资源配套优势,打造和谐生态宜居商住圈。三是打造便民服务圈,以“12343”民生服务中心、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打造居民就业、就医、咨询等全方位服务网络。街道将根据功能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打造现代服务业多轮驱动,逐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在辖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为经济发展注入长效活力。

一是不断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区委政法委和区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划分765个不同级别网格的基础上,逐步将计划生育、综治维稳、民政社保、卫生户籍等行政职能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以精细化的管理服务,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快精品社区建设进度。坚持高起点

第3篇

1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内蒙古服务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长期以来,有些地方和部门将发展经济片面的理解为上项目、开工厂,服务业的许多领域被当做非生产性活动来对待,甚至将工业化的发展同服务业完全对立起来,忽视了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对服务业发展的宣传力度不够,对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行业重点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同时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体制不畅,造成工作相互扯皮,关系协调难度大。而且市场地位的不平等、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也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内蒙古服务业企业在项目审批、生产资格认证、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方面还有许多约束和限制,融资难也成为困扰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2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与经济增长不同步,对消费的拉动能力不强

2010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30元,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1元和389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1.7%和12%,均低于全区GDP14.9%的增速。全区“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7.6%,比“十五”时期快0.5个百分点。而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4.1和11%,远低于GDP增长速度,与GDP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对服务的消费需求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较少

内蒙古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重点龙头企业少,竞争力弱。信息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发展不足,对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强。目前来看仅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勉强算半个明星产业。根据波士顿矩阵的解释,说明未来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缺乏潜力产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如不注重对高端生产业的扶持力度,服务业发展恐怕会出现发展断层现象。

二.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对策分析

1优化促进服务业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应深化改革,解决体制问题,大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化。其次,应放宽准入、引入竞争,加快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步伐。再次,政府需要认真梳理各项现行政策,进一步研究和出台新的有利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生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最后,政府还应积极建立健全促进服务产品消费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良好环境。

2增加投入,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政府通过规范税费、改善服务、强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服务业;二是金融部门应积极配合政府,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行业的生产、建设项目发放贷款;三是要理清工作思路,振奋精神,自加压力,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四是规范制度,明示条件,鼓励条件具备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债券发行、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3强化服务业品牌效应

第4篇

一、效能文化建设

比照相关机关效能建设文件要求,我科从几方面入手,创建让基层和群众满意的机关工作形象。

(一)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在认真完成上级部署的各类学习任务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包括:各项政策方针、效能建设相关的各类文件、商贸行业的政策与业务等。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了“走正路、树正气、干正事”的工作作风。

(二)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机制。以“主动服务、积极引导”的工作姿态,扎实履行规划、服务与管理职能。贯彻落实各项惠民促销政策,指导全市商贸企业以“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为核心,全力实施商贸业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商贸业新业态,确立商贸业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新地位。

二、科室职能工作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为确保十二五期间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目标的贯彻落实和年度工作的圆满完成,实现商贸业工作的良好开端,我科室从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我市商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继续贯彻实施各项保民生、促消费政策;做好各类规划方案的编制及部署;以项目、活动为抓手,促进商贸行业的转型升级。

(一)促进消费、保障民生

2、大力开展促销活动。围绕“促进消费”主题,以各类节庆为载体,组织和鼓励全市各商贸企业开展节庆期间的促销活动。

(1)春节、“五一”期间,全市各主要超市、商场、专业市场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家电、汽车、装饰建材等商品促销活动。

(2)9月初,成功举办了“清凉水世界、梦幻新安江”新安江17°C之夏青岛啤酒节。

(4)筹备首届春节年货展。年货展确定在12月中旬举办,目前已完成展会的前期工作,招商招展工作在近日开始。

6、落实千万工程项目。根据市局的工作部署,经过前期的充分调查与协调指导,基本完成了乾潭镇的中心镇小型商贸综合体改造、莲花镇与李家镇的农村标超改造任务。

(二)规划引导,统筹布局

科学规划和正确的政策引导,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有力保证。1-10月,我科基本完成了各类商贸规划方案及商贸扶持政策的编制工作任务。

1、完成了《市“十二五”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稿的修正、评审及工作。参加《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稿的修正、评审工作。

(三)优化服务

1、实施本地餐饮业的提升工程。完成了东入城口餐饮特色街区的前期调研,制订了提升工程的进度计划和职责分工方案,并结合市关于推进商业特色街规划建设的文件要求,逐项落实提升工程的各项内容。指导严州府等本地餐饮业龙头企业通过开展连锁经营、拓展经营业务等途径,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2012年工作思路

1、围绕市推进“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的战略部署,以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为重心,全面推进特色街区建设、商贸业态的转型升级、重点企业与老字号企业的提升改造、深化农村千万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

第5篇

201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364亿元,同比增长31%,产业规模比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38%,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对我国各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行政、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信息化建设。

其中,“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基础软件的创新和发展,显著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部分产品在电力、邮政等重点行业领域得到了较好应用。同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推动基础软件企业加速整合,整合后的基础软件企业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推动国产基础软件快速发展。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我国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我国的各大工业软件厂商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大量适应我国工业企业特点、满足企业需求、技术先进、性能优异的软件产品,在机械、石化、钢铁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资源整合效果显著,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初步形成了集共性技术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服务、国家公共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于一体公共服务体系。

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备案(简称“双软认定”)是落实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管理,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制度。2000年以来,原信息产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双软认定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双软认定机构的年度授权管理,有序组织推进各地双软认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贯彻落实产业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目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区域分布呈现以城市为载体的集聚发展格局,中心城市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2010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软件收入10643亿元,同比增长32%。

2008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总结部与地方合作加快产业发展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探索建立了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规范体系,务实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南京经过5年的建设,已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称号,济南、成都、广州和深圳相继进入试点,北京和上海正在积极推动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杭州、重庆、厦门、大连、武汉等越来越多的城市申请或要求进行创建。

2010年,软件前百家企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00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21.7%。企业创新成效显著,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突破8万件。

自2001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多项通知,对软件正版化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央、省、地市三级政府部门率先完成了软件正版化工作,全社会形成了使用正版软件的良好氛围,极大改善了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配合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境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信息保护的若干规定》,制定了《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动态评价管理办法》;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制定在岸服务外包相关支持政策。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大批从事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十年里,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第6篇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丰收之年,为促进我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本着工作出特色,队伍建一流的宗旨,确保全乡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经济大幅提升.现将我乡上半年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年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农业稳乡,生态立乡,科教兴乡,工业强乡,旅游活乡”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以农业为主,以旅游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基础稳固,优势突出,结构优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和格局.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以内,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3%以上,计生,综合治理工作进入全县一类行列,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一个新的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一,计生工作

年度我乡全县排名一类乡镇第21位,今年,按照乡党委,政府确定的保一类进名次(进入全县一类乡镇前十名)的工作要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提高计生干部待遇,配齐配强计生干部队伍.2,稳定低生育水平,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重点是抓好未婚先孕,未婚先育人员的管理和处理.3,坚决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让育龄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4,转变工作职能,积极开展“5.29”和妇科疾病普查等计生服务下乡活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改变计生形象,取得育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截止目前,我乡共出生人口126人,其中计外6人(多孩一例,二孩二例,非婚三例),计划生育率达95.23%,在年度全县半年综合排名位居第9名.全县夏季计生突击服务活动下达我乡的任务为:四大手术措施共30例,已完成27例(结扎9例,上环16例,人流2例),社会扶养费征收任务6.5万元,已全额完成.

二,集镇建设

集镇整体搬迁是我乡发展史上难得的一次机遇,也是提升我乡集镇品位的一个突破口,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库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按照打造辰溪后花园的工作思路,高标准,高定位,高质量地稳步推进新集镇建设步伐.

一是大力加快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搬迁进度.随集镇搬迁的共有23家部门和单位,截止目前,已迁入新址办公的有10家(区工委,乡政府,卫生院,敬老院,农电站,信用社,电信所,派出所,供销社,自来水厂),正在建设的有4家(法院,邮政,畜牧,柿溪乡安置工程),还有6家(国土所,国税所,移民站,中心小学,农技站,粮站)因为资金和项目的原因还没有动工.年新增建设项目3个(中心汽车站,乡文化楼,市场)已完成规划,设计及落实施工队伍等前期工作,目前正组织人员准备进行施工.

二是加快移民建房进度.随集镇搬迁共涉及龚家湾村,修溪居委会两个单位147户,自年月日完成集镇宅基地的分配工作以来,目前,除自购房5户外,已完成宅基地基础部分施工的共107户,余35户因为基础超深需做处理及天气原因暂未完成.正在建房的共72户,其余部分移民户因资金和建设场地等原因暂未能施工.

三是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电站大坝到乡卫生院处公路的路基改造,预计月前完成水泥硬化工程.集镇供电,供水工程也正在逐步完善,排污管线,垃圾站场,绿化,亮化等建设工程也正在规划中.

第7篇

一、2009年工作的回顾

1、利用地理优势,扩大投资、引资 2、利用外出考察学习,引导全村解放思想

通过去××寿光蔬菜种植基地和苍山卞村种植基地考察学习,引导村民解放思想,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创业精神,走上致富之路。并决定居委带头引进先进技术,在集体的土地上建设几个大棚,为村民做出表率,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3、“两委”干部身先士卒,积极响应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另外,××居委所属十全路两侧绿化面积2700平方米,主要绿化树木有2000余棵,共投资57万元。

4、2009年为更好的为村民做好医疗服务,投资8万元重新划置了合作医疗社区卫生室,为村民就医提供了方便。

5、其他各项工作循序渐进,运转良好

在2009年的工作中,××居委坚持抓住关键工作,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土地使用管理、、环保等各项工作中,落实到人,紧抓不放,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任何违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建议

1、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困难:

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企业规模偏小;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需要加大提高。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较多,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劳动就业、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

三是发展需要的资金不足,村集体债务较多,限制了某些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压力较大。

2、解决措施、建议

(1)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使三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产业化。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进先进科技,走科技致富之路。

(3)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沼气和太阳能建设资金扶持,加大农村改水,改电项目村资金支持。

(4)稳定是大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2012年的工作思路

1、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扩大投资、引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本村的独特优势,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加大对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4、具体目标 (2)2012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5座居民楼,包括小康居民楼、老年公寓楼、村级活动中心等,继续推进旧村改造工作,努力提高居民

生活水平; (4)继续推进环境整治工作,争做生态文明先进村,划分卫生责任管理区域,修建垃圾池10个,使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保证村内环境卫生

,整洁;

第8篇

一、服务业统计的目的

服务业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区情调查工作,目的是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调查了解全区各类服务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的地区分布、行业分布、投入、产出、从业人员等基本情况,为区委、区政府掌握区情、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满足对全行业实施管理的需要,促进全区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服务业统计的对象、范围及实施主体

服务业统计对象为在行政区域内从事服务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行业范围包括:仓储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咨询、广告、法律及中介行业。

服务业统计的实施主体为:区统计局、各街办、镇统计机构及区级各相关职能部门。

三、服务业统计报表格式、主要内容和标准

(一)报表格式

按照报表对象的不同类型,设置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限额下服务业抽样调查表以及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表;按照报表对象执行的不同会计制度,分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填报表和执行行政、事业及其他会计制度的单位填报表;按照上报时间不同分为季报和年报。(附各类报表表样)

(二)服务业统计的主要内容

1、反映企业的基本属性。包括单位代码、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单位所在地及行政区划、联系方式、行业类别、登记注册情况、登记注册类型、隶属关系、开业时间、营业状态、从业人员等。

2、反映企业的主要数据和其他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其他业务信息等。

3、反映限额下非定报服务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基本信息。

(三)服务业统计标准

服务业统计涉及国民经济行业15个门类、47个大类、180个中类、339个小类,种类繁多。调查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执行。行业范围界定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类为基础,参考国家及其他省市已有的类似界定。行业范围界定中所有行业类别的名称和代码,均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类代码的原名称和代码,保持与部门统计、行政记录中的行业分类标识一致。

四、服务业统计调查的方法

服务业统计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根据被调查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中类为基础,分行业确定划分标准,将被调查企业按年营业收入总额划为限额上和限额下两种类型。

服务业统计数据的报送和汇总方式:

基层季度报表于每季末由各填报单位上报到所在街办,各街办收集后上报到区统计局进行汇总;基层年报于年末由各填报单位上报到所在街办,各街办收集后上报到区统计局进行汇总;不实行定报制度的服务业企业数据于每年年末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由街道统计员对调查户进行一次性访问调查取得。

五、统计报表上报时间规定

基层季度报表各填报单位应于每年的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及次年的2月底前上报到所在街办,各街办于当月的18日前将所收集的报表上报到区统计局;基层年报各填报单位应于次年的1月底前上报到所在街办,各街办于2月底前上报到区统计局(如遇法定休息日可向后顺延)。

六、服务业统计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6月份前)

1、开展调研,制定服务业统计工作方案,确定行业范围并落实相关统计人员。

2、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初步确定服务业限额以上及限额以下企业的划分标准,并按划分标准建立限上企业名录库。

3、5月份召开由区、街、社区3级领导参加的服务业调查工作动员大会。

4、5月底对全区服务业企业单位进行清查摸底,对搬迁及消户企业做好核实工作,并与新增企业建立报表关系。

5、对定报企业做好培训工作,建立报表关系。

6、确定限额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抽样样本框,抽取并建立样本单位。

7、制订《服务业街道考核办法》,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

(二)数据收集、分析(9月底)

按照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的要求,布置和完成2006年定报、年报及限额下、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工作,并根据服务业调查取得的数据,做好统计调查分析及信息工作。

七、服务业统计调查主体的工作职责

(一)区统计局

1、确定服务业行业范围,制订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实施方案及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

2、确定服务业限额以上与限额以下企业划分标准,做好限额以上企业字典库、限额以下企业、个体工商户抽样框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工作。

3、组织定报企业的数据收集,审核、录入和汇总工作。

4、组织开展服务业统计的有关业务培训,指导基层统计人员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及时做好与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和指导。

5、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并制订街道考核办法。

6、做好数据资料开发及综合利用工作,建立GDP核算体系。

7、做好服务业发展情况的统计监测。对各街道、乡镇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并对街办(乡镇)服务业主要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

(二)街道(镇)

1、根据本方案规定和区统计局的要求,完成服务业统计调查任务。

2、按照本方案规定报表上报时间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统计报表的收集、整理工作。

3、负责清查核实统计调查对象,定期对辖区内服务企业进行小型清查,并及时记录企业变更情况,配合区统计局做好限额上企业字典库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4、规范统计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做好统计资料的管理工作,并规范统计台帐工作。

(三)区各相关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