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26 09:51: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课堂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效课堂教学

第1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明确方向 数字论证 平等协商

当前初中教学中,无论是国内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还是国外的“翻转课堂”,均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结构。这类课堂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追求的是学生学习的高效、课堂的高效,是广义高效课堂中的一种课堂模式。

面对国内高效课堂改革,很多初中教师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同时,却遇到很多教学难题:我这样上课是高效课堂模式吗?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吗?一系列伴随着高效课堂改革而产生的教学难题困扰着一线教师。

笔者所在学校致力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几年的研究经验,总结出破解高效课堂教学难题的抓手是“高效评课”。为此,课改学校需要建立一套与高效课堂相匹配的高效评课体系。

首先,高效评课依据公式S-R=I,其中S(standard)是标准,R(real)是学生课堂学习后的实际情况,I(improve)是课堂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期待I=0,若I>0,说明教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若I

一、基于主题的明确方向

根据高效课堂改革阶段的不同,依据课堂出现的问题确定评课的主题。主题要突出,不能零散,不能舍本逐末。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课改的第一轮教师听评课过程中,确定评课的主题是高效课堂模式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实效性。评课主题标准S是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R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在评课过程中依据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学生学习的维度确定课堂教学分析的视角和观察点。

教师在评课时,针对不同视角中的观察点分析、讨论,学生学会了什么?效果R如何?通过诊断S、R、I,形成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认识为前提,以“交往――互动”为机制,以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参与为载体的教学结构,构建“认识――交往――活动――参与――互动”的课堂。

二、基于问题的数字论证

利用数字论证对S、R、I进行分析,如学生主体性发挥实效性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活动时间的诊断。

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的时间应该包括读、写、算、操作、表达等,应占一节课的1 2-2 3,评价学生参与的时间可依据四个数字,(1)个体所用时间;(2)群体所用时间;(3)小组所用时间;(4)师生所用时间。

在评课过程中利用测得数字,依据实话实说的原则,诊断出上述四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所占时间的总和是多少,教师独立讲解的时间是多少。从而确定出S、R、I之间的关系,进而诊断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高效评课使教师关心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效度以及学习氛围等学生内隐性学习行为的外显标志,并且力争通过对外显行为的观察与诱导来激活学生的内隐学习活动,以达到学生能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评价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激励。

三、基于专题的平等协商

高效课堂改革中的合作需求使得教师们共同走近和走进高效课堂,成为亲历课堂学习的一分子,感觉、感受、感知S、R、I之间的关系,分析课堂的改进方向,达成共识。

高效评课过程中,评课者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抱着“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的想法,以十分诚恳地态度去评课,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使评课氛围是一种融洽的平等协商,在充满“轻松与安全”的心理状态下,让大家感到评课者的善意,从而形成评课者与执教者之间的“心理零距离”。这种氛围中的评课既是一种问题的研讨,又是课题的研究。针对高效课堂中教师遇到的个性问题相互帮助,针对高效课堂中大家遇到的共性问题达成解决方案的共识,使大家在参与中发生思维的碰撞。

高效评课以公式S-R=I为基本依据,以“诊断课堂―改进教学”为根本目标,以明确方向、数字论证、平等协商为基本方式,注重突出重点,实话实说、心理零距离的原则,搭建了高效课堂改革中教师合作的支持性平台。在评课中明确S、R、I之间的关系,不断实现I值趋于零。

参考文献:

[1]王升.主体教学有效性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1.

[2]周勇,赵宪宇.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第2篇

一、采取得力措施,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源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即看教师是否从根本上找到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高效课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七种措施来构建高效课堂: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当然,这些措施在使用的时候,还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不可机械生硬地套用,要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情,这样作用会更加明显。

二、研究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把握了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理念,紧贴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验和反思,提高了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的挑战性和吸引力。教材选取了具有深厚生活底蕴、很强感染力、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素材,并以美的方式呈现,使其可读性、趣味性、灵活性、针对性都很强。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学校和学生的生活背景等实际情况的不同,教师应精心筛选教材中的素材、案例,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巧妙利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使其感受到愉悦,体验到成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课堂导入方面,我曾经尝试过下列方法:

1.巧用名人名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明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不少的名人名言,教师应有选择地利用,还可进行补充。例如,我发动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收集有关挫折的励志名言。结果,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展示、朗读名人名言,效果显著。学生共收集了几十句有关挫折的名人名言,如“不经历风雨,哪会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苦难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等等。这不仅帮助了学生感悟明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2.谚语或俗语通俗易懂,最易让学生理解、接受。例如,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学生收集了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柴多火好,人多计巧”“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只蜂酿不成蜜,一颗米熬不成粥”“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这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谚语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理解、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如,在《走进法律》的教学中,我利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失足成千古恨”“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俗语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明白了道理。

3.巧用歌曲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歌曲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而喜欢唱歌、听歌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利用歌曲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陶冶情操,是常见的一种好方式。例如,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三个和尚》这首动画歌曲,学生兴致盎然,并跟着唱了起来。“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你说这是为什么?”歌曲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课中,我又让学生欣赏《团结就是力量》这首雄壮、高昂的合唱歌曲,学生激情飞扬,齐声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创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地升华了情感。这样,少了说教的成分,多了情感的渗透。

4.巧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小故事等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身边的榜样最具说服力,也最能够起到影响、感染作用。在新课堂的教学中,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并进行有益的探索,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注重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特别重视写教学反思。

我从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才能收到实效。同时,我还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要付出更多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需要教师的抚慰,盼望教师的理解和宽容,因此,教师的言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和学生相处时,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要面向全体学生。我相信,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第3篇

一、改变教学观念

        数学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该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旨”的教学观,应该把对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培养数学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者”、“观察者”、“帮助者”,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会数学,允许每位同学用自己地方法和不同的速度去学习数学,使“导”在学、思、做、创等方面得到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广泛的互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提,凡是能由学生想的思路。教师不讲,凡是能由学生猜的结论,教师不给,凡是能由学生讲的例题,教师答,凡是能由学生说的表述,教师写。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思想才能得到提升,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改变教学模式

        现在的中学课堂教学的大致框架是:1、教学任务或目标的确立,以完成认识性目标为唯一目的,目标的设定是底层的,素质、能力、情感、创新或其他任务,或抽象,或附带,没有真正的地位;2、教学过程设计,其研究的重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掌握等,依然是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结构为重点的过程3、执行教案,教师期待的是学生按照教案设想作答(希望他正确或错误),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一问一答,直接得出预定的答案为止。这个过程教师是“主角”个别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是“观众”,这就是“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其教学观、学生观深深落下了应试教育的痕迹。

        目前,我校在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针对创建优质高效课堂,提出并大力推广了“三导八环”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导”就是“导入、导学、导练”,”“八环”就是把课堂划分为八个环节,即::①创设情景,以情激趣;②出示目标,学有所依;③自主探究,展示自我;④合作交流,相互提升;⑤释疑解难,拓展延伸;⑥回顾小结,反思升华;⑦回扣目标,训练巩固;⑧作业分层,当堂达标。按照这一模式进行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分合有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思维方式及其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安排教学中的分合的时间和次数,保证一节课内既有统一讲授,答疑、点拨、小结。又要有分组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要有分层的练习、评价和个别辅导,将全班学习、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各自发展特点的学习环境。

        (2)动静协调。要求教师授课中,一部分时间直接进行指导—--动,另一部分时间凭借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进行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结-----静,还可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助、互帮、互查、互评活动-----动。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根据学习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差异度,围绕教学主线,协调好“动”“静”对象和“动””静”时间,让每类学生都尽可能“动”在关键处,“静”在必要时。

        (3)参与互动。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既要主动参与又要全面互动。一方面,通过揭示教学目标,设置思维坡度,适时点拨学生,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课堂上要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互动的机会。

三、改变教学行为

        数学课堂教学的很多问题,不仅来自教育理念,而且出在教学行为上。因此,我们应不断追求更加合理的教学行为。

        首先,我们应学会教学反思,即反思自己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数学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其次,加强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变重在示范和模仿的教学为重在探索和实践的数学学习,使教与学的重点由是什么怎么做变为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想到这样做,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及应用认知策略进行自我监控,使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第4篇

情景一:“你真棒!”“我真佩服你!”“大家为他鼓鼓掌!”每每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如此表扬激励,课堂上掌声此起彼伏。

情景二:教学《田忌赛马》时,一位教师精心编排了一个以学生为主的表演场景,用了大半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分角色表演田忌赛马的过程,然后评价哪一组表演得好,重点放在学生的表演上,课堂看似热烈,可大部分学生却在看热闹。

情景三:分组教学流于形式,不管问题是否有分组讨论的必要性和价值,教师经常安排“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学生便开始讨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故作讨论姿态,有的默不作声,实则凑热闹或掩人耳目,而教师怕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敢妄加评论。

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教学痼疾、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旨在构建一种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度的课堂教学境界,是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低效教法和学法,是教学改革多年来经验的反思和提升。从上面的场景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认识的偏离: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确;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空洞、无启发性;一味追寻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的活跃程度,合作学习重形式轻内容等。这些困惑应怎样应对呢?

一、领会内涵,精心备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一份优秀的导学案应该集学生的学案、教师的教案和当堂达标检测案于一体。与传统的教案相比,要求教师深钻教材,广泛搜集有关的教学资料;更要注重研究学生,根据认知规律突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及检查案的备写,将课堂调控的程序和措施行周密预设,以便教师机智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上才能突出重点,游刃有余。

二、革新观念。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新课标指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放任自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的伙伴。要相信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把交流让给学生。但这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更多地研究学习规律,不断行教学反思,转换角度和教学方式,将学习方法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中,使学生有感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否则教学目标如何在短暂的课堂内全面实现呢?

三、循序渐,合理设计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成长,教师就要不断探索和掌握高效课堂各种教学模式的要领,力求神似而不只是形似。如分组合作学习,关键要让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间安排,会带着问题学习,有内在动力的支持,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分组时要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导,问题要有可讨论价值,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或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智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把握尺度,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第5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高效 体会

课堂教学高效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和夙愿。课堂教学高效就是向45分钟要质量,在45分钟内高效完成预设的教育教学方案,实现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的理想。如何才能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结合我自己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教师“吃”透教材、“析”透学生是前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只有真正吃透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教什么”“怎样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弄懂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明确本节教材在该章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预想可能出现的课堂异常情况,设置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的教学预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精讲中精练,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环境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运用好学生的这一课程资源,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活力。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创设问题情境如下:“太阳是大家最熟悉的物体,有谁知道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果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把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由此你能猜想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又如在教学“圆的切线”时创设如下情境:“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下雨天你快速转动雨伞时飞出的小水珠,在砂轮打磨工件时飞出的火星都是沿着什么方向飞出的?由此你能猜想出圆的切线具有什么特征?”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资源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好、学有所获。教师只有“析”透学生,才能把握差异、兼顾差异,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预设,才能开展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

二、营造师生互动、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是课堂教学高效的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为此,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科实际出发,积极营造融洽、活跃的课堂探究氛围,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己和朋友,成为学生信赖、喜欢的人。只有学生喜欢数学教师,才会更喜欢数学科目。

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以改变教师满堂灌、讲授现成结论,学生被动听、练、识记的现状为最高理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类似科学家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既注重结论,但更注重探究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氛围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观察、质疑、猜测、讨论、证实、交流与发表的积极性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所以,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三、注重变式训练是课堂高效的举措

变式训练就是在数学活动中对问题进行适当变化,避免就题论题、孤立解题,从不同角度出发,使问题动态化、开放化。在进行问题变式时应注意:一要突出“变”。变式题与原题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异,要使学生对变式题目既熟悉又觉得新鲜,通过努力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在“变”中求新、求异、求发展。二要注意“度”。变式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新问题要贴近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经过思考和努力就能够解决。三要体现“宽”。变式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变式应注意知识及学科的横向联系,注重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正面与反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贯穿,使学生在变式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总结规律。如在教完二次函数定义及例题后,设计如下变式训练题:

变式训练1.下列各式中表示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

A.x+3y2=2 B.y-x2+2/x

C.y=(x+2)(x-2)-(x+1)2 D.2x2-5y=6

变式训练2.若函数y=(m-2)xm-2-3x-1是二次函数,则为( )

A.2 B.-2 c.±2 D.以上都不对

变式训练3.己知y=(m2+m)xm-2-3x是关于的二次函数,求不等式(m-4)x>m+2的解集。

通过这些变式训练,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深刻性。

第6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56-03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唯师”为“唯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唯”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实施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课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因而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这个提示很重要,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那些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高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

(二)有以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三)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千万不可板着脸上课,这样的课没有人爱听的,这样的课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一言堂”“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如果我们能够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 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四)实施小组化教学,形成优势互补

小组合作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被广大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功,我校思品教研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因此,我们就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材料,小组交流,然后课堂上组织活动,这样课堂小组活动时就不会因无素材而空谈,就可以运用感性的材料体验理性的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互助意识

只有具备基本的团结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得以推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要让学生通过对困难的克服,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发挥积极性,要人人争当主角。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个性倾向不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够让学生产生合作需要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不合作就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合作才是出路”的道理。

3.注重问题设计,难易适当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跟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对于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把问题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4.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课程理念,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为学生送去“及时雨”、“智慧粮”。例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出现困难、冷场的情况下,要帮助小组组长组织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出现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指导、点拨;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时要及时组织课堂;对少数小组能顺利完成任务要当场表扬,以示激励。

(五)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按时交,哪怕是交白卷,完成情况不好的要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每位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定相应可行措施,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反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又叫反思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因此上课就是进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师首先是学生、兵教兵、兵教官、兵强兵、兵强官,教学共进、师生相长。

三、结语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一场变革,它需要思考、需要创新、需要奋力执著的精神,让我们用新的课程理念来武装头脑,努力去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吧。

参考文献:

[1]施光.纠错与接纳:中学课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鲁道夫・海德・尔曼.课堂形体语言的魅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刘民慧.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谈 [J].教育探索,2009,(2).

[5]代夏春.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探索性尝试 [J].教育科学,2009,(11).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XIAO Fei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Changzhou 213164,China)

第7篇

一、给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观念。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独立的学习精神。

二、给学生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伙伴型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亲其师,心其道”。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必须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创新,使学生敢于敞开心扉与教师对话。只有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教学才真正高效。

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俗语说:打铁要靠本身硬。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就在于学生自身是否发挥了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去学。

四、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掌握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匙。作为教师,最容易的就是把现成的知结论“注入”给学生,而困难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知识的方法,所以教师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就在于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点拨。

第8篇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学;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在新课标实施的进程中,教学改革如江潮般汹涌而来,如何挺立潮头做个时代的弄潮儿呢?笔者以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置于首位,心存以人为本的理念,牢牢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当一切正本清源后,我们的教改才会产生出我们预想的成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这对我们老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学生饱受课业负担之苦,并且并讽为高分低能。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我们只能大胆进行教改,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探究,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努力去培养他们的优秀的学习品质来提高课堂效率。要实现这些,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从提升教师素质做起。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如何导好课堂这场大戏呢,当然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如果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将自己打造成名师,那么学生就会心存敬畏,必是言听计从。教师需先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优良口碑去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给自己一个科学的定位,别把自己当做高高在上的国王,不要以俯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教师不妨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公仆,课堂的导演,学生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当教师放下身段去和学生真心交流时,他的收获绝对是最多的。最后,教师一定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一位将重点难点知识如大禹治水般智慧地给予疏导并解决好的好老师,有四两拔千金之技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第二,从重塑师生定位做起。以前的师生关系多是教师是一堂课的主宰,从上课起,教师就把这堂课当做自己的战场奋力厮杀且冲锋在前,学生们如小卒一般跟在后面,摸不清战争的意图和战略战术,最后一起盲目地共享所谓的战斗成果,最终酿成教师机械讲解,学生笔记伺候的惨状,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精疲力竭。要解决这个困扰,就从重塑师生关系做起吧。让教师退位,让学生上位,让教师围着学生转,让主导为主体更好地服务,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主动、多样、个性层面上不断发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学习的主人,进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品质,为打造高效课堂作好铺垫。

第三,从调整课堂结构做起。教师一定要勇于退出讲的舞台,改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堂课的导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扮好自己的角色,真正做到师傅只需领进门,让学生们学会自我修行。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教师不必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找寻获取答案的方法,如组织小组讨论,让同学间相互启迪思维,去共同探讨,或是自己在教材或教辅中去寻求帮助;当学生实验中出现了小的差错,教师不要取而代之地亲自指正,要让学生在错误中找到此路不通的标牌,学会绕道而行,转入正确的方向,从错误中寻得隐藏的真理,这样的收获是更多的。

第四,从尊重个体做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用一把剪刀去裁量。如在教学中,可采用学案提示法引导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备课,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制成导学案,学生预习新课后,可自行完成学案,这样,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自我展现的机会,然后教师针对重点和难点做适当地点拨,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相互启思,互相提示中将思路拓展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学优生可以起到领航作用,学差生可以随时跟上大家的步调,最后通过学优生的讲析及学生间不同意见的辩驳,使学差生得以明确最基本的解题思路,使学优生的思维得以向纵深拓宽。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无疑是高效的。

第五,从生活前沿做起。我们知道,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特别是化学知识,更明显地体现出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色,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化学学习。例如,高一化学卤素一章中新增“碘与人体健康”一节,高二化学中还增加了“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的内容,还有像“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这样的贴近生活的内容。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说明教材改革的方向是向生活靠拢,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紧跟这个指挥棒,掌握好方向,让学生们从身边的化学知识学起,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要多关注时事,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时代感和时尚气息,以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