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6 09:31: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法制教育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考核目的
以考核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有效增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幅提升中小学法制教育质量和广大师生法治素养,深化德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
二、考核对象
全市各中小学(含民办,下同)。
三、考核内容
见附件
四、考核程序
1、开展自查
各中小学对照考核内容逐项认真开展自查和总结,进行整改,并将考评表与总结于每年10月上旬前报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2、考核组考核
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组成若干考核小组开展现场考核工作。现场考核工作在每年11月底前结束。
考核的主要工作方式和形式:
(1)听取汇报: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
(2)查阅资料: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包括工作方案、总结材料、相关文件和有关活动的文字、图片、影音等相关资料;
(3)现场检查:对照相关指标,现场考查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教研活动资料、教师备课记录、教案设计以及相关文件和有关活动的文字、图片、影音等资料;
(4)问卷调查:对学校领导、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家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5)召开座谈会: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了解实施情况。
五、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评估综合得分计算方式为:综合得分=基础得分+激励加分。基础分实行倒扣分制,满分100分;激励加分实行申报制,10分封顶。
1、考核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校,由市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示范校”称号,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2、考核综合得分在75-90分(含75分)的学校为合格单位。
3、考核综合得分在75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单位。考核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列为下一年度重点整改考核单位。
六、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要把法制教育考核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市法宣办、教育局要加强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指导督促。
2、政法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本单位派出法制副校长的工作,督促其定期到学校开展工作,并将工作情况纳入个人年度工作考评,与个人晋职、晋级和立功受奖挂钩。
3、法制副校长要有一颗视学生如子女的爱心,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感;要树立“三不三讲”精神,即:不辞劳苦、不图名利、不计报酬,讲责任、讲奉献、讲爱心。要发自内心地把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还应有“四心”,即:对青少年朋友要有爱心;与学校领导、老师在对学生素质教育上要同心;当法制副校长要热心;对工作要多动脑、多尽力,要有责任心。
是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为了迎接挑战,提高*一中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施素质教育的方案如下:
一、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意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同“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强调要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这些恰好就是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因而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素质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武装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
(1)有计划、有步骤、
不间断地学习市教委编写的《教育理论与教改经验汇编》、《教海探航》等,要求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际,领悟真谛,学以致用。
(2)编辑《一中教育信息》,采撷素质教育的最新信息。
(3)聘请全国知名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讲学。
(4)定期组织教师到省重点中学及全国知名的中学参观学习、开阔眼界。
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发展学生特长,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全员发展、全面发展、特殊发展,全面启动学生“内驱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全员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是我校艰难爬坡后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提出“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实现会考及格率100%,
优秀率60%以上”的口号,为使这一目标落到实处,我校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章立制。教师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晋升职称,与后进生、边缘生转化挂勾。
(2)各年级各学科都要确定明确的转化、帮助对象并和学校签订责任合同,制订具体计划,切实促进后进生、边缘生转化。
(3)每年冬学段举行一次后进生、边缘生转化征文活动,进行一次经验交流和业务研讨,表彰一批转化后进生、边缘生卓有成效的老师。
(4)逐步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或竞选制,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领导、组织才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
(5)要求教师热爱、关心、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公正、平等对待学生,虚心听取不同层次学生的意见;不准体罚、变相体罚或讽刺、挖苦学生,不准把学生轰出课堂,不随意停止学生上课。
2、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全面发展的内涵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为使这一目标落到实处,学校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
加强德育制度建设,实行班级、个人德育量化考评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强化艰苦奋斗教育;开展“讲文明、端品行、树理想、塑形象”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和成才意识教育。
(2)每年举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继续办好青年党校,提高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在培养成熟的学生中发展党员。
(4)开足开齐体音美和劳技课程,
切实解决艺术课程在我校开齐而上不齐,教学水平低等问题。积极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的能力。
3、特殊发展,发现学生特长并加以强化,使学生特长能最大限度发挥。
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全面加特长”,使学生即能全面发展,又具有一定的特长。
学校坚持以下做法:
(1)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学科。
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发现其特长并加以培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培养特长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开设选修课,发展学生特长。随着国家课程结构的调整,
高中开设选修课已成为必然。要求各学科都要研究这个问题,摸索路子,提供经验,为学校开设选修课做好准备。(3)强化“第二课堂”对优秀特长学生的培养。要求从高一下期起凡有省级以上竞赛任务的学科都要挑选人才,进行培训。高二、高三尤其要注重这项工作,并拿出具体方案和措施,以保证数理化外生在省级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要努力培养竞赛“国手”,培养“金牌选手”。学校对这些学科的优秀辅导员进行奖励。
(4)培养学生的特别兴趣。除了文化课领域要有特长外,
每个学生都要培养一项以上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能唱好一支歌,欣赏一幅画,热心一项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在科技、劳技方面的发明创造。全面加强培养学生特别兴趣的阵地建设,建立了微机、文学、歌舞、管乐、球类、田径、摄影、小记者团、“英语角”等课外活动小组,并切实保证、支持这些小组的活动。4、启动学生“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素质,本来就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启动学生“内驱力”,正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内在”本质。
为启动学生“内驱力”,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成才意识。
(2)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学会”。
每学期任课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学法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一次学法交流。学校将尽力为教师、学生提供有关的资料或先进经验。
(3)还权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
任何教师不得私自占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自习辅导要体现辅导、答疑的性质,不能讲新课,要给学生留给足够的吸收、消化的时间。
(4)加强高三学生的迎考心理培养,使学生以自信、
乐观的心态参加高考。
三、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敬业、爱生、勤学、奉献”是教师应具备的崇高的思想品德。教师的思想品德在学生德育中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是一支可以信赖的队伍,他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言行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形象,这是主流。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敬业奉献精神有些淡化等)。为此,我们将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以高度精神文明塑造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倡导无私奉献精神。
(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教委和全国总工会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规范》的要求规范教师的言行。
(2)制订《*一中教师文明行为标准》,并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
(3)继续强化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教育。
(4)树立道德标兵,并进行表彰。
(5)加强德育交流,召开德育经验交流会。
2、扎扎实实继续推进教师系列达标活动和优质课活动。
(1)大练教学基本功。学校采取加压和激励相结合的措施,推广普通话和规范字。推进办公自动化、教案优质化,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学会操作微机。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能评为优质课。
(2)继续推进“青蓝工程”。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师带徒“结对子”仪式,并提出具体要求,督导检查到位。每年度表彰一次师带徒中的模范对子。
(3)抓好“四课”:每学期已达标教师上一节“合格课”、高级教师上一节“研究课”、名师上一节“示范课”,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汇报课”,使全体教师互相切蹉技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为抓好这个核心,学校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对集体备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加强督导检查。
(2)实施优质教案工程。各备课组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集体备课,形成统一标准的优质教案首页,并输入微机,规范打印,资源共享。这有助于提高优质课的覆盖率,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3)改进教法。教师课堂教学要精讲、讲活,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讲课中要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会学、乐学;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4)反对题海战术,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学校要求各科布置作业一要精心筛选,二要适量,反对大量挤占学生的时间;单元检测、滚动考试要精选题目,体现能力要求,要适当控制次数;把活动时间、自习、星期天还给学生,让他们消化吸收、发展自我;严格控制资料的征订和印刷;各科要精选习题,组建题库,输入微机,合理使用。各备课组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作业质量的途径和形式,作业或试题评析要注意分析方法,分析角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作为一名学生,要让犯罪远离我们,要付出的努力还很多很多。要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斗争。我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才能让自己健康成长,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这对于我们来说真可畏谓意义重大。
我认真地听完了这次报告会的内容,给我的感触很深.做这个报告会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员,不仅如此,他们都是拥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轻青年。他们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与失去自由的无奈和悲哀。
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这些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的可贵的我们,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省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社会上的好公民。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慎重交友并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不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这是一个处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发自内心的悔恨和领悟。他们想把这些道理传达给拥有自由的我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启发,甚至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可以产生心灵的震撼。
听完这节课,我想这对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会一直受用!
听了今天的报告,我感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懂法,还有的不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什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能真正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能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觉法律意识,首先应组织未成年人系统学习法律,多形式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新《宪法》、《刑法》、《刑诉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条文,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与一切违法犯罪的现象作斗争。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周二下午学校组织了法制教育报告会,因天气原因,报告会不得不转到餐厅进行,但这丝毫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在司法局局长声情并茂的演讲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确实给我们普及了许多的法律常识,同时也给很多同学敲了个警钟,因为他们已经徘徊在违法行为的边缘。学校制定的校规、班级制定的班规,我们触犯了这些虽不能说学校因此有权对我们进行法律制裁。但这些校规班规也不是随便制定的,是为了预防初中生产生违法行为。但若你无视这些制度,大肆妄为,有时也会触犯法律。就算造成的危害不大,虽不能对你进行法律制裁,但你会增加一个“曾有过违法行为的学生”这样的一个身份,所以,对于学校的规定,我们要认认真真遵守。
当然,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是不一样的。凡是你触犯国家的任何法律,都称为违法行为,包括在学校打架斗殴、歧视和欺负弱小同学。犯罪行为是指触犯国家《刑法》等会负刑事责任的法律。基本中学生的行为触犯不了犯罪行为,同时作为未成年人,一般来说不用负刑事责任。但法律也会根据未成年犯罪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犯罪严重者,同样也应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学习。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违法犯罪说不。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远离违法犯罪,培养高雅的爱好。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做事比较冲动,这更要我们学会控制自己,不要一时冲动,毁了自己美好的一生。司法局局长举的例子都很典型,有时不就为了一点小小的摩擦,一时冲动犯了大错。以这些事例作为警钟,好好对比对比自己的行为,不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一次生动而有意义的报告,我们懂得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会了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拒绝违法犯罪。让我们大家都从自身做起,拒绝犯罪,做一个向上的少年吧!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3我国是一个讲法律的国家。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真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它好像一张网,虚若无物、无声无息,却悄悄约束着我们。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自古以来都很对青少年的教育,为了保护青少年,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昨日,我校特地请来了律师事务所的何律师为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进行法律知识的讲座。何律师首先为我们讲了不一样年龄段不一样的犯罪行为的判刑状况,还讲述了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青少年犯罪的例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洗车工的事。他是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却不如我们这样幸福,因家庭贫困拮据,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有一天,他洗了很长时间的车,刚刚拖着疲惫的身躯爬上床准备睡觉,却被下床的室友吵得合不上眼。生气之中,他嘟囔了一句,室友却不乐意了,与他发生争执。从此,他们常常在外面约架。一次打架中,他不留意杀害了对方中的一人,构成了蓄意伤害罪,被判了刑。何律师还讲了很多类似这样的例子,一个个典型的事例,使我们感悟良多。我想,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犯罪行为,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总抱着“无所谓”的心态。一些青少年行为不谨慎,走错了路,开始时意识不到后果的严重,等到后悔时已经来不及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期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21世际振兴中华的主力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民族振兴,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续有人的大问题。我想,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知法懂法,并时刻以法律来要求、规范自我。作为跨世纪的青年,我们应当时刻严格要求自我,学会明辨是非,提高自制力,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我,依法维权。人生如同一张白纸,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在给这张白纸着色的过程,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留在这张人生的纸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上方满是绚丽的图案;有的人留下的则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还没来得及在这张纸上添满色彩,这张纸就早早飘零!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我们完美的明天,让我们从此刻开始,严于律己,改掉不良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当代中学生吧!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4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让自我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因此,为了增强我们青少年的学法、普法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为我们作报告的是我校法制教育副校长纪荣利老师。
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很多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是法律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纪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案例:某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利用网络传播犯罪方法,从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某仅仅是一个在校学生,一个未成年人,却犯了罪。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犯罪的呢?纪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不听家长、老师的教诲,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好坏的潜力较弱,以至于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偷盗、吸毒、贩毒等,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明白了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我想,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自我做的是小事,等酿成大错时后悔已经晚了。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甚者把自我的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这最完美的时间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过,会对自我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青少年犯罪,不仅仅毁了自我,而且会“连累”到自我的家人。家人把期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就算是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荒唐事”来。所以,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
预防违法犯罪,首先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守法。我们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次,要提高自我的辨别潜力,增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我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第三,在交友方面,更要增强决定力,谨慎交友,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心灵教诲,为我们青少年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应牢记其中的道理,努力学习,好好做人,让自我的生命之船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
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5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行动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当我们渐渐长大,才发现,年轻的心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冲动。那所谓的成熟不是成熟,是自以为的成熟。我们渴望生活在一个充满和谐而又充满爱的社会,然而,总有一些不如意,总有些伤心的事发生。也许,在我们审视别人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问问自己的心:在生活中,你学会宽容了吗?在生活中,你学会尊重了吗?
也许,是年轻的心太过单纯了,缺乏细腻的情感,也许,是不曾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才忽视了生命的宝贵。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因为你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你所有爱你的人活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么,这世界更多了一份和谐,多了一份安宁。
偶尔去图书馆,翻看几本战争年代的故事书,那些为了和平而牺牲的人们感动着我们,那些为光荣的事业而献身的事迹?动着我我们,我想:那是净化心灵的一种方式,是提高自身觉悟的一种方式,年轻的我们有必要去试试。
年轻的心,要学会坚强,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心,就一定可以找到想要的风景!
年轻的心,应该是充满爱的,像一轮太阳,能给人无限的温暖;像一泓清泉,给人丝丝甘甜;像一阵春风,给人带来无限的美好。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干部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49-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当前党的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的学习型政党,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想方设法搞好干部教育工作,而干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关系教育成效。调查显示,近年来自领导干部的改善教学方法的呼声较高,其中案例教学法特别受领导干部欢迎。
一、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哈佛法学院,之后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等各个行业,并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证明,
“案例式教学”最能体现以学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国内外教研人员的充分肯定。
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是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得传统的静态、被动的教授知识过程变成了一场师生共同参加的对真理的探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能力、形成思维方式,最直接的途径是实践锻炼。有效的案例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体验各种案例中的实际情境,去思考、分析、界定疑难情境中的问题,进而确定解决方案及实施步骤。
二、案倒教学法是干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
“全面发展、注重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训应坚持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克服了传统灌输式教学只注重知识传输的缺点,它不是教给学员现成的理论或提供对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学员间的交流,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是把能力培养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好方法,是干部教育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兴趣
当前,随若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相对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他们中不少人不但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对于这样的教学对象,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而案例教学正好可以激起这部分学员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思考、创新能力,因此也成为学员们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往往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因而能够较快进入角色,比较利于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训练领导干部的开放式系统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领导者养成“直升机视野”。所谓“直升机视野”是一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能力。见“树木”的能力指分析、理解和管理单体复杂性的能力。见“森林”的能力指概念化能力,即在整体上理解与管理相关事物复杂性的能力。案例是对现实情境的模拟,它所呈现的事实往往折射出社会管理事务中的困境,因而疑难情境成为案例的核心要素。案例教学促使学员体验案例中实际的疑难情境,去思考、分析、界定疑难情境中的问题,进而确定解决方案及实施步骤。领导干部对案例进行学习、研究的过程就是训练自己开放式系统思维的过程。
(三)案例教学法有助训练领导干部的“六项本领”
领导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横向上,它可能跨越政治、文化、行政、经济、社会、心理、伦理、生态等多个领域,纵向则往往涉及价值判断、定向决策、引导实施、激励群众等环节。2005年7月,总书记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角度,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增强激发社会刨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笔者认为,总书记提出的这“六项本领”是对新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核心能力的系统阐述。领导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具体体现为“六项本领”是否增强。“六项本领”无一不涉及复杂事物,增强“六项本领”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员的综台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领导能力方面,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取得的成效,有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六项本领”。
三、干部教育案例教学课程实例
笔者在2009年上半年进行了一次案例教学课程实验,实验对象为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在册学员共29人。本次案例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组建学习小组。采用自愿结合的原则,让学员自己选择组建学习小组,并推选一个小组负责人,担负小组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其次,阅读分析案例。在正式授课前3天,教师将案例材料分发绐各个小组,向学员简单介绍案例内容,推荐相关参考资料。教师要向学员介绍案例教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让学员明白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入案例学习状态。学员要认真阅读案例相关资料,深入思考案例的过程和细节,搜索相关资料,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讨论分析阶段。
各小组学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并结合工作实际对案例的解决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干涉,只适当维持秩序。经过小组集体讨论,可以发挥集体智慧,互相沟通合作,找出讨论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 法律基础课 案例教学 实践技能
法律基础课是职业教育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是指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的要求,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精选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重在启迪学生在观念的碰撞中理清思绪、独立判断、作出自主的选择,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找到答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基础,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简单视为“老师灌、学生装”,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老师精心挑选案例至关重要。选取新近发生的、最好是学生知悉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加课程的吸引力。精选新颖趣味的案例,可以将法律基础理论融于日常事件中,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为了增强学生对案例的感性直观,案例的呈现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方式:运用文字案例具体描绘案例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呈现案例;利用即时的刺激或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学生自己表演案例等等。作为一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的考核内容和方法较之传统大相径庭。法律基础课教学不是为了传授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要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考核目的在于积极推动学生对法律原理、原则、规则的理解和运用。由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很多参与讨论、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的考核成绩就应该结合平时讨论表现与课终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而平时讨论表现应占相当分量。
从精选案例、呈现案例,到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再到老师总结评述,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基础,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案例教学中,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合作者、探究者。学生要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或者辩论等环节中发挥主动性,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主动探索并举。学生须运用所学的法律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法律基础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
2.以分析探讨案例为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解概念和原理,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难以接受。老师课后布置一定量的练习,课终通过一次性考试来检验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程度,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考前背书、考后丢书,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学习效率不高,而且压抑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远远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情感共鸣的多少,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的情感障碍,增强老师上课的吸引力,一直是法律教学研究和关注的问题。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以分析探讨案例为主要形式,能有效推动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一方面,通过开展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达到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的,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从生动有趣的具体案例中推演出结论,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正是这种对案例的思考、讨论和评析,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对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理论大有裨益。
分析探讨案例主要取决于老师的严密组织和有效管理。①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辩论到结论,弄清案件事实的是非曲折,学会正确适用法律规范。②引导学生注重推理过程。所谓推理,既包括事实的推理,也包括法律适用的推理。案件的处理结论应当是缜密推理的结果,也只有通过缜密推理所导出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③培养学生把握案例关键点的能力。在分析探讨案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学会综合运用法律规则思考问题。在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中,以分析探讨案例为形式所营造的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与过去沉闷乏味的说教形成鲜明对比。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能真切感受所学法律知识的实际效用,从而积极吸收和掌握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的,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因而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塑造。案例教学重在营造逼真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工作岗位面临的实际问题,进入特定事件的角色,自主地分析案例并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思考、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不离开教室的情况下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模拟法庭就是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一方式是由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材料,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等,按照人民法院开庭的完整程序进行模拟操练。模拟法庭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测试,在审判实践中学生能将法律基础理论综合运用于实践。
在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独立思考,调动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对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一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过程。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案例的讨论,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并进行课堂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十分有益。另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编写发言提纲、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能有效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老师在整个过程中画龙点睛地讲授,不是包办学生的一切,不是给他们留下圆满的句号,而总是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为胜任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以拓展思维空间为途径,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和积极创新。比如说,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对问题系统的阐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成果。创新思维总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起来的,而案例教学恰恰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因此,案例教学无疑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能够满足培养创新思维的要求。案例教学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中平铺直叙地灌输知识的方法,以案例为核心,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可行性答案的探讨,发展创新思维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来说,很多法律概念、术语比较抽象和枯燥,通过案例教学能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知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法律理论和法律规定。在选取案例时,老师应有意识地通过一个案例贯穿多个知识点,实现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在分析案例时,从大量的事实材料中仔细鉴别,把握案件核心,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1.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是推进交通安全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交通安全教育在发展中积累的行之有效成功经验需要及时地上升为法律规范,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1.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规范交通安全教育内容
交通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全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当前,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必修内容,根据不同阶段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但高校以及社会(包括各机关、企业、社区等)交通安全教育应包括的具体内容、达到的程度却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有些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在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多次被简单重复实施,而有些内容的教育却是空白;还有些内容在实施中被主次颠倒,针对性不强。此外,整个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缺乏衔接性、系统性。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对交通安全教育内容给予明确的界定,统一规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交通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目标,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使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个体发展的整个阶段。[1]
1.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教育所需物质条件
必要的物质投入与条件保障是交通安全教育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确保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地位,就必须努力增加交通安全教育投入并逐步改善交通安全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目前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经费少、场地缺乏、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因此不能开展或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些均与交通安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很不相称。因此,必须以法定的形式确认交通安全教育经费应投入的合理份额比例,列入预算,并切实保证真正到位;同时还应规定相关部门必须为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以不断改善条件,推动交通安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保证交通安全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作为对教育效果优劣与水平高低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增加交通安全知识,强化交通安全技能。因而,我们不能再用学术性的标准来评价交通安全教育的质量,它的质量标准应该是职业性、行业性、社会性的标准。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其教育质量却没有明显提升,这与我国关于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大量实践证明,交通安全教育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也会对交通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监督和保障交通安全教育的基本质量。
2.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是促进交通安全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作为交通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其宗旨是制定规范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和调整交通安全教育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目的是保证交通安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确立交通安全战略地位
当前,交通安全教育的首要地位与重要作用并没有为全社会所有人所认识,有的虽认识到,却没有着力付诸实现。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与占用设施、减少经费的做法时常发生。这些轻视交通安全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对交通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实践证明,要保证交通安全的战略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二改变领导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就搞得好,领导不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就开展不起来的“人治”现象,也有赖于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用法的形式确立交通安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就能真正落到实处,交通安全的战略地位也就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2.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完善交通安全法律体系
交通安全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借助法的强制性与约束力,使交通安全教育得到正常运作。交通安全教育法制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对促进交通安全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交通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作为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对交通安全法的有效补充,享有与交通安全法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对促进交通安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完善交通安全法律体系就必须搞好交通安全教育立法。
2.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加强交通安全队伍建设
交通安全教育队伍近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在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交通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中当前仍然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职责不明确、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问题。而国外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则表明,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予以解决。通过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可以规范交通安全教育队伍的基本素质与要求,明确其职责,规范其管理。各地各部门应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通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加强和完善交通安全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一个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交通安全队伍体系,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应对教育工作需要,促进交通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
3.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是保障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安全作为衡量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标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与有力保障。创建和谐的安全的交通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增强全员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创造了财富,但频发的交通事故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章现象比较严重,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2]实践表明,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则可以提高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使全社会都能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认识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建立一个全员育人、全方位工作、全过程培养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可以说,交通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和执法;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加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力度,增强全员交通安全意识。
3.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作为决定交通安全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指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长期以来,我国交通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公安、交通、教育、安监、卫生、商务、城市管理、建设、宣传、广电和新闻等部门都相应地承担着交通安全方面工作。这些部门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均存在重本部门利益的倾向,给交通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通过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则可以明确界定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方针和办法,规定国家、组织和个人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地位、义务和职责,这就有助于促进党政群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精干高效的交通安全领导体制与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的真正建立。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各级各部门可以各施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业主的责任意识,形成共同推动交通安全工作的合力。[3]
3.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有利于维护社会良好管理秩序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均离不开交通,而交通安全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近年来持续增加,与发达国家相比交通事故死亡率还相当高。随着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逐年上升和事故破坏力的增加,交通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加。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维护社会良好管理秩序之必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必须加强。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贯彻“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应用知识,同时向学生传授所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教育理念。这里的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揭示原理、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第一,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加丰富学生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的认识。
第二,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现实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缩短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的公民。
第四、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和促进中职学生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参与性、主动性,促进中职学生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理论学习中得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力求“案”、“理”合一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运用案例要有针对性,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力求达到案例内容与教学理论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案”、“理”合一。缩小学生思维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了解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现实问题,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同时根据职业素质的要求,来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务必使“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相融通
案例教学的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接近实践,以语言文字为基本载体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本是“符号世界”,书中所阐述的道德法律知识相对于现有中职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相反,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建构的世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将课本中的“符号世界”和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实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功效,用案例进行教学不失为一种好形式。
3.努力实现启发思维,开智慧窗
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以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听课中思考,从案例中汲取相关知识,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要根据实际问题来设计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对案例的收集、讨论、演示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
1.精心准备案例。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主线。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准备好案例是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上的案例,要对案例概念所涉及到的内容做好全面的、开拓性的诠释,以丰富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同时广泛地搜集案例,并对案例进行适当遴选,应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选择好案例,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网络、新闻等途径广泛收集资料,然后根据资料撰写或改写教学案例。在编写案例中要注意案例的选择要切合中职学生不同专业教学的特色,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相关,是已经发生过的或正在进行中的典型事例,是社会真实生活情境的一种描述与记录,而不是虚构的事例。案例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时效性。案例的内容可长可短,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是单一案例也可以是综合案例;可以是正面案例也可以是反面案例;可以是文本型案例,也可是视音频型案例等等。所设案例要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向思维的空间,并能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疑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便于引发学生不同思想的碰撞,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辩论,使学生能够利用现有信息多角度寻找答案,做出高质量的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2.灵活导演案例。案例教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教师如同一个导演在设计一项学生参与下的活动,驾驭好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要考虑案例中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来层层剥离出法律原理;教师要考虑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既节省时间,又让所有的同学合作分享;教师要考虑如何引起学生持续探究的热情,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考虑如何巩固探究成果,应用得到的原理、方法去探究拓展案例;教师要考虑如何拓展案例,要考虑教材提供的案例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如果不适合的如何选择案例等。案例教学不是平铺直叙。平铺直叙的案例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导致《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丧失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中职学生有其特殊性,他们的社会阅历有限,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思想观念易出现偏差。《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对案例教学的应用必须首先以启发为原则,帮助学生丰富《职业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认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体会,对照自己的言行,从内心深处去触动他们的感觉。案例教学不是教“案例”,而是以案例为工具让学生获得有血有肉的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的探究能力和获得的知识原理是他们进一步探究的保证,实现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掌握案例的内容,而且应预先设计好讨论的程序。
3.组织讨论案例。教师可先将案例发给学生,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独立地做好准备,然后再进行讨论,讨论可采用先小组后全班,或其他组织形式,教师负有引导、组织的责任,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进入角色。在讨论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灵活的组织能力和机智的反应能力。案例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搞好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置课堂教学环节。首先,教师要将与该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有关专题的研究情况讲授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探讨时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其次,教师要以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实践中的焦点问题为导向,以“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冲突”作为切入点,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相应的案例来设置学生要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所设置的问题要针对教学目的,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原理的理解掌握。最后,将有关的案例内容和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提前介绍给学生,指导学生广泛地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准备讨论发言提纲,为上好课堂讨论做准备。
4.组织评价案例。这是对案例讨论的总结,一般多由教师来做,指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与提高性的讲授等等。评价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案例分析报告是对一次案例讨论课后的结果和心得体会的全面总结。通过课堂的讨论和辩论,教师指导每个学生认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它一方面可以巩固讨论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这对于中职学生职业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提高都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五、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课堂教学。它既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法制宣传的有效手段;既通俗易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感性认识占主要地位的中职学生来说,《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比较抽象,因而使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伟伟.中职德育课如何开展案例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2]王冠.运用教学案例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J].成功(教育),2007(01).
[3]黄海宁.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08(15).
[4]温丽琴.如何在中职法律基础课中应用案例进行教学[J].职业,2010(23).
[5]范雪锋.案例教学法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科技,2010(10).
一、“档案袋”教学法及其与创业教育的适配性
(一)“档案袋”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的“档案袋”教学法,是指“教”、“学”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围绕某种教育目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有组织的呈现,最终展示教育进展过程或个人成长经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界的“评定改革运动”,是当前国外教学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教育中,通常是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由学生与教师联手,有意识地、系统地收集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和反思报告,以检查学生的努力、进步、过程和成就,并对很多正式测验的结果作出相应的解释。
(二)“档案袋”教学法的主要特性
“档案袋”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过程性、形成性教学方法,具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档案袋”教学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的材料,以多种方式描述学生的成长过程,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最大的优势是向教师和学生自己展示出一个真实、丰富的学习过程,比纸笔测试和其他传统教学更能说明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其形成性特征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和学生向预期目标进展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形成对学生合理的教育预期,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2.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档案袋”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提供的很多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帮助教师更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真实客观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关注学生自我教学
“档案袋”教学可以展示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使用的策略及知识的建构,表明学生的持续努力和意愿的改变情况,给学生提供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估、反省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自我评判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形成元认知策略。
4.促进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对高校的教与学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被教学对象就会向哪个方向努力,即教什么、怎样教,被教学者就会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发挥“指挥棒”作用。
高职创业教育不同于劳动部门的“创业技能培训”,其要有针对性地介绍公司创立、经营、管理、营销等基本知识,甚至也要开展一些模拟创业的实践活动,但更主要的立足点不是让学生放下学习、尽快自主创业,而是通过这种面向现实社会中真实经济生活的商业挑战,让学生走出书斋,放眼市场经济,强化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主动品格,以及各种社会应对能力。这些在创业中不可或缺的综合素质恰恰同样是毕业生在就业中至关重要的。
因此,对于高职创业教育来说,不仅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应强调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从更深层次讲,大学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需要形成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倒逼”机制。因此,创业是容不得半点迂腐的书生气的商业博弈活动,最能体现一个人面对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目前高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有效培养这种“创业能力”。换句话说,“黑板上是没法创业的”。面向商业实战,极具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取向必然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大相径庭,必将有力地促进、催生全新的“实效性大学教育模式”。从这一意义上讲,“档案袋”教学法是与之适应的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
斯塔弗尔比姆说过:“教学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创业教育的教师可以把“档案袋”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及时了解课程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强化或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档案袋”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工具。
二、“档案袋”教学法的设计步骤
(一)组织和计划
在“档案袋”建立的开始阶段,教师、学生应当明确“档案袋”教学的目的,据此决定“档案袋”资料收集的类型等。
1.营造气氛,确定建立“档案袋”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实施动员,介绍“档案袋”教学的背景知识,并通过具体案例激发学生对“档案袋”教学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实施的欲望。
2.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确定使用“档案袋”教学之前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档案袋”教学实施计划,使教学围绕此目标进行。
3.介绍“档案袋”及教学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介绍“档案袋”的意义,说明“档案袋”应包括的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评分方式。教师对“档案袋”的制作方法一定要讲解清楚,以便学生认真创建自己的“档案袋”。
4、选择“档案袋”类型
不同类型的“档案袋”对应着不同的教学目的与过程。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档案袋”类型。如物业管理的实践实训教学,既要进行过程教学,又要兼顾结果检验,所以应该选择综合性“档案袋”。
(二)选择“档案袋”的内容
“档案袋”里应该存放学生多种学习成果,以展示他们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进步情况,反映他们在实践环节中目标的实现程度。另外,“档案袋”里选择的作品应该能清晰地反映教学标准。
1.确定收入“档案袋”的具体内容
学生“档案袋”的建立既要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也要体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档案袋”的内容应灵活多样,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还可由教师和学生协商后选定,只要学生认为能体现其学习过程和进步状况的作品都可以录入。在选择学习成果时,应该依据特定的实训项目、学习的过程、特定的主题和单元等多种因素有针对性选择。可以包括:个人实习计划和目标,理论知识学习、应用能力情况记录,岗位技术能力情况记录,实践态度情况记录,实践成果情况记录,与家长取得联系记录。
2.制定评分细则,对“档案袋”进行分析和教学
“档案袋”教学的目的是展示当前成就,或表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通常不一定要制定十分精确、细致的评分规则。为了确保教学的效度、一致性与公平性,教师应预先设定评分规则,然后让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修正,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袋”教学标准的质量。
(三)反思
学生、教师、家长是否进行有效的反思,是“档案袋”教学法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学生反思可以通过学习日志、反思日记反思他们一段时间的经历及他们的学习过程、思维习惯等。另外,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成果、学习指导过程也应进行反思。
1. 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学
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学过程是一次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自我协调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进步和努力情况的机会,而且还是自身得以健康和谐发展、自我潜力得以充分挖掘的保证。
2. 教师、家长以及同学的有关教学
在运用“档案袋”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标准,并对学生和家长加以指导,使他们了解教学的内容和标准。教师必须在周工作表中预留时间,以便进行个性化教学或与学生个别讨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有时间去反思他们作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附上评语,或者是评语及等级,但不提倡仅给出简单的评分,因为这不利于学生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和学习。
三、“档案袋”教学法在创业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设计“档案袋”
“档案袋”应根据专业教学需要而建立。如建筑材料课程,它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要素较多,因此,要求每位同学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袋”。在具体操作上,可将4名至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档案袋”日常管理。“档案袋”平时由组长保管,并且只有专业教师和组长具有“档案袋”内容的添加和删除权限。每份“档案袋”的内容包括:(1)学科名称、小组编号、小组成员姓名。(2)目录:按实际教学进程逐一添加。(3)主体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学生个人对某个教学案例的体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反思评语,专业课教师的评语,实践教师的评语等。(4)成绩单,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单、期末考试成绩单和实习实训环节成绩教学结果。
2.“档案袋”材料的收集和教学的实施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特点,教学的组织主要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导,具体以案例的形式为引导。在评价阶段则以自评和他评两种为主,其中,他评可分为基础课教师评、同学评、实践指导教师评三种。教学时间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教学方式包括表格、问卷、访谈;教学结果采用10分制计分。全部教学结束后,以平均分占总教学分值的40%计入总分。为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片面或主观倾向,采用每次教学前制定教学目标的办法。
现以“在淘宝平台上商品开设淘宝商店”这一教学目标为例,其教学步骤是:(1)准备工作:以问题导入的方式,比如,宝贝的方式、怎样正确设置宝贝的标题等,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资料。(2)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按照分组,分别登陆网络平台,开设网上店铺,若干件宝贝,并将具体步骤及方法整理成文。(3)任务成果评定: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教师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他评。
以上教学任务结束后,应当收录“档案袋”中的内容包括:每个学生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小组集体讨论及教学结果。跟进的教学及方法包括:当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利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进行反馈、点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前发放的教学目标参照表,就情景设置的真实性、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相互配合的协调性、个人发挥主动性等,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课后,由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成员进行再教学。根据课堂上所得的集体分数,结合小组内每位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参与性及表现情况作适当调整,即为每位学生给出具体分值。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重点放在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上。在“在淘宝平台上商品开设淘宝商店”这一教学的实践结束后,学生上交的教学材料应包括:淘宝商店开设的准备和分析材料、设计的作品,实践教师对该学生的实践评语单。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根据学生资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再结合实践教师的评语,分析该教学环节成功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档案袋”教学在高职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验与实践都还不完备。但是,随着校本课程的深入和学校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档案袋”教学会逐步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说明:本文为上海市高教学会高职高专创业委员会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